一、一种基于组件的几何造型平台系统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樊思嘉[1](2021)在《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系统梳理了十五至十六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化”的完整过程,并对其中的建造实践、设计思想与建造精神进行了重点剖析。在系统梳理层面,首先从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自然资源条件分析了机械艺术的缘起,然后从发展模式、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三个角度分析了机械艺术的发展繁荣过程,最后研究了在后机械时代,现代建筑、当代艺术、当代装置创作等领域以机械艺术为灵感,而产生的演化性创作。在机械艺术的整体脉络理清后,文章以“绘图-模型-建造”层层递进的逻辑框架,深入研究了机械艺术的实践探索,以及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建筑与机械领域不断的交叉、分离与集成过程。其中,以机械艺术时期的建造实践作为特色研究: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为特定建筑部件的建造而发明的吊车装置,解读了装置的机械性能、一对一的建造过程,以及装置与建筑部件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艺术角度讨论了为建筑局部定制的吊车装置与建筑部件在建造中的共生与一体化,这种一对一的定制使得用于建造的装置与所建造的建筑同时成为了艺术,建造过程也因此成为了类似于雕塑的建造艺术景观。通过对于建造中的装置的研究,体现了机械艺术时期,“精在体宜”的设计建造思想,与技术与艺术趋向统一的建造精神。
聂铨[2](2021)在《微波管仿真环境下实时碰撞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碰撞检测在CAD/CAM、运动规划和虚拟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能精确检测到物体之间的碰撞和干涉现象并返回碰撞信息。随着计算机的性能、数值建模和模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微波管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能够显着提高制管效率、降低返工风险和优化仿真的性能。在微波管仿真环境中,研究模型之间的碰撞检测问题对改进微波管的建模设计和装配细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确保微波管组件设计和装配过程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成品率。本论文对碰撞检测和微波管特征建模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微软基础类库的基础上,集成开发了一款三维微波管可视化建模软件平台,并基于此平台设计了一种高效的混合层次包围体算法实现微波管组件之间的碰撞检测。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本文首先综述和分析了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发展现状,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向。(2)通过对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和分析,针对单一种类包围体算法的实时性和精确度的性能不足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混合AABB-OBB的层次包围体树算法;此外,采用GJK算法计算模型的分离距离和穿透距离。最后,在不同的场景下对算法进行测试,验证算法的性能和稳定性。(3)微波管的仿真过程往往需要不断根据仿真结果调整模型尺寸、位置等参数以进行迭代仿真。基于ACIS几何建模引擎、HOOPS图形套件和VC++软件开发技术,本文集成开发了微波管可视化建模软件,此软件包括响应用户操作的图形用户界面,进行几何特征造型与操作的特征建模系统,以及支持xml和sat文件格式的读写功能的特征文件读写模块。(4)在本文所实现的微波管参数建模软件的基础上,应用混合碰撞检测算法自主开发实现了碰撞检测求解器模块。模块功能主要包括静态干涉检查、模型最近距离计算、基本干涉检查和间隙分析,证明了算法的实用性。(5)最后,对行波管的各个组件进行干涉检查以验证算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在基本干涉检查实例中,检测了电子枪模型的零部件之间的面干涉情况;在对行波管的各个组件模型执行间隙分析的实例中,检测了零部件之间的间隙距离和干涉现象,可视化分析和评审了微波管零部件之间的四种类型的干涉结果。
严志明[3](2020)在《基于ACIS复杂曲面加工铣削力预测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制造工业4.0时代的到来,虚拟数控仿真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智能制造加工领域内,整体叶轮叶片之类的复杂曲面零件由于其材料去除率大,叶片薄、叶展长等特点造成了其切削性能较差,易发生变形、颤振以及共振等现象。在对此类零件的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其加工过程相关切削物理量的未知性,因此极易造成切削材料以及人力的浪费。故针对此类零件的铣削加工的特点,构建虚拟数控铣削仿真系统以实现高效高精加工是当今制造技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针对现有数控仿真软件缺乏对铣削过程中物理量的仿真。本文基于数控仿真技术,使用C++编程语言、模块化设计以及HOOPS/ACIS 3D应用程序框架来发出了一款仿真软件,并用于进给速度优化。对此,本文有以下方面的研究:(1)通过刀具坐标系到参数坐标系的相互转化,给出刀具表面参数空间的表达式,并根据包络理论计算生成铣削刀具的表面轮廓线,最终结合ACIS构造刀具扫描体。并由局部刀具扫描体计算材料去除率。最后基于材料去除率对进给速度进行了优化。(2)通过ACIS实体构造交图的方式得到刀具-工件啮合区域边界的提取,并基于线性切削力模型以及对啮合区域的切片分割的方式计算切削力。最后基于计算得到的铣削力,对进给速度进行了优化。(3)本文基于上述数控仿真技术以及实体造型技术,使用C++语言,模块化设计,ACIS/HOOPS 3D应用框架开发出了一款复杂曲面多轴加工的虚拟数控仿真软件。(4)最后以涡轮叶片作为对象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了铣削过程中材料去除率与铣削预测力的分布情况,并基于这两种方法对进给速度进行了优化。
蔺阿琳[4](2020)在《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文中认为人类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已使得现代生活变得舒适环保,尤其在应对当今全球能源短缺问题方面,太阳能在其能源转化领域发挥着突出贡献,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具有人口高度聚集、用电需求量多、建筑密度大等特征,城市太阳能利用由此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基于城市环境现状及能源需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和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缺失等研究背景,以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有序、高质量开发建设为目标,挖掘城市规划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作用机理,揭示空间尺度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并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评估主城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全文在“理论研究-机理解析-模型构建-空间评估-规划实施”的技术框架下展开研究。在理论研究层面,对城市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关系和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此奠定了本文的研究基础。结合能源景观和能源规划理论、空间规划相关理论和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分析,对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有的评估指标、评估方法和设计框架进行归纳,为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在机理解析层面,阐述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异特征和制约因素。通过实地踏勘、公众和专家问卷访谈、视觉Q方法以及文献分析法对我国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安装现状、使用偏好、视觉景观影响以及地理空间、行政空间和用地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分析。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总结我国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四个方面: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可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和评估指标选取等方面的支持,并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在模型构建层面,以评估目标框架为指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标准构建-评估模型解析”的思路构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综合关键词频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与可转换主观评价量化法等方法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权重,结合概念内涵、设立依据、衡量标准以及描述方法建立评估指标的评价标准。最后依据空间应用尺度划分评估模型为三个子模型,分别是城市整体尺度下的宏观层级子模型、城市分区尺度下的中观层级子模型和单体建筑尺度下的微观层级子模型。通过探究城市空间要素、主观感知偏好与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关系,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在空间评估层面,论文以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为基础,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借助Arc GIS工具,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级评估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其中宏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城市整体尺度借助规划数据的评估,适用于整体城区;中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分区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微观层级评估结果是基于单体建筑尺度借助现状数据的评估,偏重已建成区。通过宏观和中观层级评估结果的耦合,从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视角得到太阳能可利用空间适宜性评估结果,从而形成规划框架。同时,通过微观层级评估结果,归纳形成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规划引导。在规划实施层面,从控制性和引导性两个维度提出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根据宏观和中观层级耦合结果提出控制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出不同空间类型的管控策略,以及实现新旧城区重点性布局。同时,探索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根据微观层级结果提出引导性规划策略,着眼于提升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的开发质量。通过规划重点区域,提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质量提升的措施;同时通过协调建筑个体太阳能利用形式来促进景观风貌的保护,结合创新设计用以提升公众的视觉审美。此外,为了保障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实施还应该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与法定规划衔接,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为了应对当前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开发失序以及与城市规划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深入探索了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问题,通过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将太阳能利用空间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控制建设范围、提出建设要求、规划建设时序等手段为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作为一个评估方法将空间规划与能源规划相结合,是对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补充,也是对空间规划的深入探讨和思考。
葛晓波[5](2020)在《基于知识的整机参数化快速建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以更快的速度实现产品设计的迭代更新,以满足产品多样化、定制化发展的需求。如何快速、方便、准确地构建产品整机的三维几何模型和仿真模型。快速建模技术是实现上述需求的技术手段。目前快速建模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某类特定产品对象,通用性差,缺乏可配置的产品结构映射,无法满足越来越普遍的产品定制化需求;现有的设计知识表示研究大多面向方案概念设计,其功能结构的知识映射不足以支撑具有复杂结构层次的机械产品模型;现有的集成建模方法侧重于打通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传递方式,强调系统间固定的输入输出方式,限制了集成系统的广泛应用。为解决现有快速建模技术中存在的适应性差、拓展性差、缺乏对模型构建过程的知识表述、建模过程繁琐复杂等问题,本文开展了知识驱动的整机参数化快速建模技术和知识驱动的CAD/CAE集成建模技术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建模规则描述语义的框架模型表示方法。通过对大量复杂产品建模过程的研究,归纳总结出一套满足整机级参数化需求的建模规则描述语义,建立了框架模型表述体系,从逻辑表达、图形表达、几何表达、语义表达几方面全面、准确地描述参数化模型的构建过程。研究了基于框架模型的产品整机模型实例化过程,通过逐级的虚特征、虚组件实例化迭代,实现了主参数驱动的整机参数化模型自上而下地构建。开发了基于框架模型描述语义的整机参数化建模系统并进行了案例测试。系统实现了模型框架与规则的分离,通过预先定义的模型模板并结合可视化交互界面,用户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步骤方便、快速地建立复杂的产品整机模型。(2)提出了一种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整机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了面向几何建模过程的设计知识表示方法,提出了“参数-功能-行为-结构”设计知识表示法(PFBS),即在功能-行为-结构表示法的基础上,引入参数层面的知识表示,通过参数-功能、参数-行为、参数-结构的驱动接口,实现了由设计知识驱动的从需求参数出发到产品功能分解,再到功能行为衍生,最后到结构表示的设计知识推理过程。将PFBS设计知识表示法与框架模型描述语义相结合,提出了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将设计知识作为一种约束存在于框架模型内,且能够驱动框架模型中的虚特征、虚组件、装配约束等组成部分。对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实例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根据知识驱动原理的不同提出了知识驱动的静态框架模型和知识驱动的动态框架模型,并通过实例对其实例化过程分别进行了验证。(3)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CAD/CAE集成建模方法。研究了面向热性能仿真的电子设备CAD/CAE集成建模需求。针对模型简化的需求,分析了三维模型的特征组成,提出了基于规则的特征简化方法,并以特征尺寸参数和特征体积权重为简化规则,实现了CAD模型的特征简化;针对CAE特征构建的需求,研究了分析特征的表示形式,图形学算法实现了CAD模型中分析特征数据的提取,实现了热仿真中常见的接触热阻、流体域等分析特征的自动构建方法。最后,通过机载机箱的案例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4)开发了整机参数化快速设计平台系统并开展了相关应用验证。设计并实现了整机参数化快速设计平台的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织结构、系统框架及各模块组成与功能。以MCU机载插箱为例,给定设计需求参数,通过整机参数化快速设计平台,在设计知识的驱动下实现了MCU机载插箱的功能、行为、结构、参数各个层面的推理求解,将设计需求转化为模型实例的驱动参数,并最终得到了MCU机箱的几何模型实例;从MCU几何模型出发,结合CAD/CAE集成建模技术,构建了MCU机箱的CAE模型,以设计需求参数为边界条件,对模型冷却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由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整机参数化建模方法是准确有效的。
刘洪豪[6](2020)在《面向设计重用的农机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机械装备是我国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产品设计多数依然采用传统设计方法,存在产品开发周期长、重复性设计多、设计资源难以重用等问题,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为主线的模型检索重用技术是促进农机装备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有效利用已有设计资源,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从而实现快速化设计。目前包括农机制造领域在内的三维模型数量快速增长,满足农机设计人员全方位、多样化的模型检索需求已成为农机设计重用技术的关键。为提高农机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的准确度与适用性,促进农机装备快速化、智能化设计,本文面向农机装备设计重用,聚焦三维模型检索关键技术,分别针对农机三维CAD模型的通用性、特殊性以及局部耦合性设计特点展开检索方法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构建了面向设计重用的农机三维CAD模型专用库。三维模型库是研究检索方法准确性与适用性的基础,专一领域需要专用模型库,专用模型库需要专用检索方法,因此本文通过课题协作农机企业、互联网以及三维建模三种方式收集农机三维CAD模型,构建了以拖拉机与联合收割机为主,以农机装备关键零件为辅,以国际通用CAD模型为补充的农机三维模型专用库,解决了农机三维CAD模型库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为研究针对农机三维模型专用检索方法提供充分数模资源支持。(2)研究了基于自适应动态加权的形状分布检索方法。针对农机三维模型中具有通用属性以及结构简单的三维模型,该方法在利用传统形状分布方法检索快速且稳定的基础上,重点在特征点采样规则、多特征融合两方面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形状分布特征提取效果不仅能够体现模型线与面、内部与表面、距离与曲率等综合形状特征,而且能够有效弱化低区分度特征,突出模型特征差异性,提高了模型特征分辨率。(3)研究了基于多分辨三维小波变换的模型检索方法。针对农机三维模型中具有特殊性以及结构复杂的三维模型,该方法将空间域难以有效提取模型特征问题转换到频域,采用三维小波变换方式提取三维模型特征,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变换后的多分辨频域特征子空间进行相似性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二层级小波变换能够满足现阶段结构复杂模型检索精度要求,基于小波变换的检索方法有效提高了农机功能性与结构复杂类模型检索准确度与适用性。(4)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传播模拟的三维模型局部特征检索方法。农机模型局部耦合特征多数集中于模型内部,传统特征提取方法只依靠模型表面信息,制约了模型局部特征检索性能。针对农机三维模型局部耦合多样性,本文利用光线传播时透射性强这一特性,使用Monte-Carlo法模拟光子束在三维模型中的传播历程,借助多种光传播信息表征隐藏在三维模型内部的局部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取融合模型表面特性与内部形态的局部特征,更好满足了农机三维模型局部特征检索需求。以上针对农机三维模型通用性、特殊性以及局部耦合性的三种检索方法涵盖了从空间域到频率域、从整体到局部的多层次检索,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开发了农业机械装备三维模型检索原型系统SDAU-AMRS V1.01,实现对农机三维模型检索方法与资源全面化、系统化整合,为农机装备快速设计提供可复制、易推广的设计重用样板。
任世坤[7](2019)在《汽车部件中装配约束的跨平台交换与快速重建》文中提出汽车产品的开发,是在由主机厂和各层级不同供应商组成的异构网络中达成的。如何让产品数据在各个主机厂和众多供应商之间的不同CAD系统中进行完整和准确的交换,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重要问题。其中,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的STEP三维数据交换标准(AP203和AP214)成为机械、汽车行业内最为普遍的解决方案。通过STEP标准(基于AP203和AP214应用协议)可以对三维几何数据和部分装配信息进行有效的交换,但装配约束信息并不包含在内。对于下游的工程师而言,如何在复杂、多层级的装配中重建这些缺失的装配约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工作,即使在上游工程师充分协助的情况下,也仍是一个非常耗时、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尝试在STEP数据交换标准的基础上,辅以额外的装配信息描述文件,在后端系统上自动重建缺失的装配约束,将之前的手工重建过程转换为自动化过程,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本文以汽车行业普遍使用的主流设计系统Dassault CATIA和Siemens NX为例,通过二次开发实现并验证了上述构想。基于上述工作,本研究探讨了不同CAD系统之间装配约束的映射与匹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复杂装配体间的装配约束的通用交换协议;构造了前端装配约束信息遍历和输出模块、后端的装配约束信息解析和重建模块。本文在装配约束信息描述和重建过程中,采用了一种通用化的增量方法。通过在后端装配体中生成简单几何元素构造实质等效的装配约束,从而避免在不同CAD系统之间进行装配信息的复杂映射。不同的CAD系统的装配约束定义与描述具有差异性,而本文提供的方法则可以作为一种通用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对无法追溯装配信息的旧装配文件,本文也探讨了自动和半自动装配约束识别方法,以提高手工重建效率。本文的前端系统在Dassault CATIA平台上使用Visual Basic二次开发完成,该开发基于CATIA提供的OLE Automation机制。本文的后端开发系统在Siemens NX平台上使用Visual C++完成,综合运用了包括UFun、NX Open、Knowledge Fusion等多种开发技术。基于上述构想,软件模块在产品测试过程中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对于主机厂提供的二十余个复杂汽车装配模型,完整重建了实质等效装配约束信息。该结果表明,该工具可以成为STEP交换协议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补充。而且,这个以通用性为后端的解决方案可以方便应用于其他CAD系统之间的装配信息交换。
赵向兵[8](2019)在《双级带冠整体涡轮叶盘数控电火花加工路径规划》文中研究说明涡轮叶盘采用整体式结构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系统效率,是新一代高性能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必然趋势。双级带冠整体涡轮叶盘是为新一代高性能液体火箭发动机中设计的新型结构件,具有结构通道狭小、叶片扭曲、材料可加工性差以及两级间距小等特点,传统数控切削加工时刀具可达性差,使其制造变得异常困难。多轴数控电火花加工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被公认为是加工叶盘的有效方法,其关键核心是找到一条无干涉的电极进给路径。本文针对双级涡轮叶盘数控电火花加工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双级涡轮叶盘三维参数化造型、电极设计及其运动路径规划。双级涡轮叶盘作为整体结构直接进行三维参数化造型相对较困难,对其结构进行分解,详细论述了直纹和弯扭两种类型叶片的造型方法,分别构造轮毂、叶冠和叶片实体,通过布尔运算对实体进行合并实现了双级涡轮叶盘的三维参数化造型。在对双级涡轮叶盘三维造型后,通过对双级涡轮叶盘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确定采用成型电极的加工方案。根据叶片通道结构特点完成电极的初始设计,提出减高减厚设计、轴向剖分和径向剖分以及电极预损耗补偿区设计等优化方法。提出了逆向搜索算法,对成型电极加工双级涡轮叶盘叶片通道时的进给运动路径进行规划。将电极进给路径规划问题离散化,通过初步优化和深度优化,使电极在叶片通道中进行平移和旋转运动,获取厚度最优的成型电极及其最优位置姿态,并生成NC路径,将其用于叶片通道的加工中。基于以上研究,利用Qt、ACIS和Open Inventor为双级涡轮叶盘开发了专用的CAD/CAM系统。最后,在开发的系统中,以航天某公司为某型号高性能液体火箭发动机中设计的双级涡轮叶盘为研究对象,根据给定的设计数据,完成了双级涡轮叶盘三维几何造型、电极设计和运动路径规划,通过获得的成型电极及规划的运动路径可以加工出符合精度要求的叶片通道型面,充分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徐凯[9](2019)在《大型水轮机装配序列规划与装配知识推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型水轮机已广泛应用于水力发电、防洪、航运等领域。此类装备具有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庞大、装配周期长、涉及专业领域广等特点。尤其在其装配过程中存在零部件间匹配关系描述不清晰,工艺约束的特征属性考虑不足,仿真过程难以反映实际最优装配逻辑,装配知识搜寻匹配困难等问题,仅依靠查找工艺手册或参考专家经验指导等传统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大型水轮机高效装配的需求。然而,目前针对大型水轮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轮机性能优化、稳定性分析、结构设计等方面,而在其装配序列规划及装配知识匹配推送等方面开展的研究较少,从而无法较好解决大型水轮机装配效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大型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装配过程中匹配关系描述、装配序列规划、装配知识搜寻匹配推送等问题,构建了特征装配集及装配工具的知识本体模型,提出了装配序列规划、装配工艺知识及装配工具匹配推送的方法,制定了零部件的装配规则,给出了相应的装配运行机制,并搭建了大型水轮机装配服务支撑平台。首先,分析总结了大型水轮机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特征装配集模型,提出了装配序列模块化拓扑排序和基于模糊评价的大型水轮机匹配推理的方法,并给出了验证案例;接着,构建了基于特征装配集的装配本体模型,制定了零部件的装配规则,研究了基于本体的装配规则表示方法与基于特征语义过滤的装配知识推送方法;然后,构建了装配工具知识本体模型,给出了基于知识组件的装配工具匹配推送运行机制,并重点阐述了装配工具类型智能选择方法与基于装配工具尺寸的智能驱动匹配方法;最后,以大型水轮机为例,搭建了大型水轮机装配序列规划与装配知识推送服务平台,分别实现了装配序列规划服务、装配工艺知识及装配工具推送服务以及基于增强现实的装配服务。本论文研究成果为实现大型水轮机的高效装配及匹配推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推进大型水轮机装配过程的智能化与提高其装配效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宋健[10](2019)在《面向截面分析与RPS定位的车身可制造性分析系统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车身产品在生产制造前,需要对车身模型数据进行可制造性分析。通过车身模型数据的可制造性分析,发现车身产品在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这些问题在制造过程中发现所带来的成本浪费。由于可制造分析内容较多导致传统操作分析效率不高,且分析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靠工程师个人经验,分析经验传承性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面向截面分析与RPS定位的车身可制造性分析系统开发研究,通过开发车身可制造性快速检查工具,辅助工程师快速完成车身可制造性分析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车身可制造性分析中截面类内容包括曲面自动截面检查、圆角干涉检查、多层板过渡检查和车顶横梁涂胶检查四项,RPS类内容包括RPS位置检查、RPS面检查、RPS方案检查三项。文章对各项内容及相应原理进行研究。2)针对车身可制造性分析中截面类内容,提出模型预处理、截面零件中钣金厚度计算、圆角干涉区域提取及干涉值计算、法兰边提取与处理截面类分析工具开发关键方法,并结合所提关键方法给出截面类各检查工具程序开发主要流程。3)针对车身可制造性分析中RPS类内容,提出车身产品RPS信息提取、零件RPS坐标系建立、RPS面截面判断RPS类分析工具开发关键方法,并结合开发关键方法给出RPS类各工具程序开发主要流程。4)基于以上工具开发方法和开发主要流程,以CATIACAA为二次开发方式,以SQL Server为数据管理平台,开发出面向截面分析与RPS定位的车身可制造性分析系统工具,最后对不同车身产品进行了可制造性实例测试,测试表明开发的各项工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二、一种基于组件的几何造型平台系统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基于组件的几何造型平台系统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一、国内缺乏机械艺术的深入研究 |
二、机械艺术发明启发当代设计 |
三、机械艺术文化在当代广泛传播 |
四、个人建筑与装置设计经验作为基础 |
第二节 研究内容、路径与意义 |
一、体系梳理:以历史视角理清机械艺术脉络 |
二、线性深入:以设计视角剖析机械艺术实践 |
三、重点特色:以艺术视角升华建造中的装置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达芬奇手稿类研究 |
二、欧洲机械艺术研究 |
三、机械技术类研究 |
四、当代艺术类研究 |
五、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类研究 |
六、达芬奇其他类研究 |
七、国内论文类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框架 |
第一章 机械艺术的产生缘由 |
第一节 概念辨析与范围界定 |
一、工具、机械、机器 |
二、建造中的装置 |
三、“机械艺术”与“机械的艺术” |
四、机械发明家达芬奇 |
第二节 欧洲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时空文化的转变 |
二、资本与科学的催化 |
三、宗教的变革 |
第三节 意大利的自然与人文优势 |
一、区位优势:海陆商贸枢纽,平原水能丰富 |
二、政治格局:城邦发展成熟,转向文化竞争 |
三、经济发达:城邦财力雄厚,资本主义崛起 |
四、文化语境:古典文化遗迹,市民人文主义 |
第四节 机械发展的东西方同步 |
一、东西方机械繁荣在时间上重叠 |
二、东西方机械发展阶段基本同步 |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机械艺术的发展模式 |
第一节 在技术史体系中的定位 |
第二节 机械艺术萌芽的外在客观体系 |
一、驱动能源:水能、风能、畜能 |
二、媒介材料:木材 |
三、制作方法:科学实验 |
四、外在客观体系总结 |
第三节 机械艺术发展的内在驱动模式 |
一、特色激励机制:优先权 |
二、劳动者技能需求:全能型人才 |
三、劳动场所与机构:手工作坊 |
四、核心驱动力:科学实验与资本激励 |
第四节 代表性机械发明与人物 |
一、代表性机械发明 |
(一) 水车与风车 |
(二) 磨坊:机械与建筑的集成 |
二、代表性人物 |
(一) 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 |
(二) 莱昂·巴蒂斯塔·阿尔贝蒂 |
(三) 弗朗切斯科·迪·乔尔乔·马尔蒂尼亚 |
(四) 莱奥纳多·达·芬奇 |
第五节 机械艺术时代的优势与劣势 |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机械艺术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传统“几何学实践”发展 |
一、用于土地与构筑物测量--斐波那契 |
二、转向建筑与建造场地--阿尔伯蒂 |
三、导向建筑绘图技术--皮耶罗 |
四、用于地形地貌的测绘--卢卡 |
第二节 建筑、机械与“几何学实践” |
一、用于机器建筑工程--弗朗西斯科 |
二、向科学拓展的机械研究--达芬奇 |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机械艺术的绘图实践 |
第一节 从多样到系统的建筑绘图 |
一、多样化的建筑绘图 |
(一) 建筑结构-“Xray”节点透视 |
(二) 建筑立面细部-平立剖轴测并存 |
(三) 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轴测与平面简图 |
(四) 城市规划-总平面图 |
二、系统化的建筑绘图 |
(一) 工程化的统一比例图纸 |
(二) 专业化的视觉抽象图纸 |
第二节 从装配到集成的机械绘图 |
一、装配属性的图标式绘图 |
(一) 服务于专家的图标式绘图 |
(二) 服务于装配式制造的绘图 |
二、整体框架中的精细化绘图 |
(一) 框架中的爆炸视图 |
(二) 框架中的透视收缩 |
(三) 框架中的视点扭转 |
(四) 框架中的中心透视 |
三、实用的集成式机械绘图 |
(一) 达芬奇的单向交替起重机 |
(二) 达芬奇的单轴纺织旋转机 |
(三) 达芬奇的连贯的图示语汇与图像独立性 |
四、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与集成 |
(一) 机械与建筑图纸的分离发展 |
(二) 两者在建造场地图纸中的集成 |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机械艺术的模型实践 |
第一节 模型的产生与应用 |
一、模型的产生缘由 |
(一) 建筑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静态模型 |
(二) 机械领域中的尺度转换与阻力科学 |
(三) 模型作为解决机械尺度转换的实验品 |
二、模型在工程中的应用 |
(一) 设计竞赛环节 |
(二) 公众辩论环节 |
(三) 施工指导环节 |
(四) 建造施工环节 |
三、模型在设计中的合法化 |
第二节 从分离到集成的转变 |
一、以模型作为建筑创造中的形式控制-阿尔伯蒂 |
(一) 模型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 |
(二) 模数理论与古典形式修正 |
(三) 被分离的实际操作问题 |
二、以模型推进机械中能效与力学的研究--弗朗西斯科 |
(一) 模型在磨坊中的重要性 |
(二) 用模型进行水能计算研究 |
(三) 科学的模型融合机械与建筑 |
三、以模型的集成应用推动实践-达芬奇 |
(一) 达芬奇对模型的信赖 |
(二) 达芬奇对模型的集成应用 |
(三) 以模型的集成应用作为媒介 |
第三节 专利下的模型文化 |
一、模型在专利中的角色 |
(一) 模型在专利中的普遍使用 |
(二) 模型在专利中的行政功能 |
(三) 模型在专利中的证明功能 |
(四) 模型在专利中的实验属性 |
二、模型与专利主导的机械发明实践 |
(一) 机械发明用于军事防御 |
(二) 机械发明参与真实建造 |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机械艺术的建造实践 |
第一节 中世纪教堂建造中的起重装置 |
一、抬升重物的吊车 |
(一) 单一机械垂直抬升重物 |
(二) 多机械配合,梯级抬升重物 |
(三) 垂直向抬升重物+水平向少量位移 |
二、建堂塔顶的吊车 |
(一) 脚手架+塔顶吊车 |
(二) 符合教堂尺寸的吊车 |
第二节 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中的吊车装置 |
一、大教堂塔亭简介 |
(一) 生长于穹顶之上 |
(二) 塔亭的功能、结构、空间 |
(三) 建造塔亭需要的机器 |
二、有砝码的旋转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穹顶高度安装石块 |
(二) 对应部件:穹顶石链与塔亭外圈扶壁柱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重物平衡系统与自由悬臂 |
(四) 建造方式:装置在两柱之间,四队工人协作建造 |
(五) 装置略高于扶壁柱,呈相似形 |
三、有中心支点的灯笼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局促的内圈柱空间内安装石块 |
(二) 对应部件:塔亭内圈半露壁柱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装置抬升与框架旋转 |
(四) 建造方式:抬升与建造同步进行 |
(五) 吊车与建筑的一体化 |
四、有环形平台的灯笼吊车 |
(一) 发明背景:在极小的尖顶空间内,精确建造圆锥形顶 |
(二) 对应建筑部件:塔亭的圆锥尖顶 |
(三) 特色功能与机械原理:柔性绳索吊装与螺杆移动完成倾斜安装 |
(四) 建造方式:装置操作与人工调整并行 |
(五) 包含着塔尖的吊车 |
第三节 “精在体宜”的建造装置 |
一、建造装置与建筑部件的集成 |
二、人力操作的“一对一”装置 |
三、建造中的特殊艺术景观 |
四、“精在体宜”的建造美感 |
五、突破极限的精神追求 |
六、建造精神的延伸 |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机械艺术在后机械时代的演化 |
第一节 基于机械艺术的现代科学发展 |
一、以机械艺术作为发明灵感的科技创新 |
二、以机械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
三、以机械艺术为研究主题的科学理论 |
第二节 基于机械发明手稿的数字化绘图 |
一、数字化视觉语言简介 |
二、达芬奇的绘图特点 |
三、数字视觉语言的传承与进步 |
四、数字化衍生的相关产品设计 |
第三节 基于机械模型的当代艺术创作 |
一、对于“达芬奇热”的艺术回应 |
二、《农民达芬奇》简介 |
三、《农民达芬奇》的模式与意义 |
四、达芬奇在《农民达芬奇》中的角色 |
五、当代艺术中的机械艺术 |
六、艺术、科学与工程的融合 |
第四节 基于机械建造的现代建筑创作 |
一、建造的“艺术化”--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
二、“建筑的机械化”与“机械的建筑化”--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
三、建筑空间中的机械感 |
(一) 脚手架引发的建筑设计--隈研吾 |
(二) 脚手架引发的建构设计—如恩设计 |
(三) 室内设计中的机械感 |
(四) 家具设计中的机械感 |
(五) 公共装置中的机械感 |
第五节 基于传统机械的当代装置创作 |
一、传统织造机械中的技术与艺术 |
(一) 妆花 |
(二) 妆花织机 |
(三) 白局 |
二、“妆花”系列装置—南艺设计学院 |
(一) “妆花”实验艺术展-2016年 |
(二) “妆花”装置-江宁织造博物馆-2020年 |
三、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南艺设计学院 |
(一) “诗意的机器”工作坊简介 |
(二) 机械艺术形式的自鸣性体现 |
章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微波管仿真环境下实时碰撞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时间域的碰撞检测算法 |
1.2.2 基于空间域的碰撞检测算法 |
1.2.3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分析 |
2.1 HOOPS图形引擎的介绍 |
2.2 ACIS建模引擎的介绍 |
2.3 集成HOOPS和ACIS |
2.4 碰撞检测算法理论 |
2.4.1 基本概念 |
2.4.2 包围体技术 |
2.4.3 性能评价函数 |
2.4.4 GJK算法的基本概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碰撞检查算法的研究与设计 |
3.1 混合碰撞检测算法的算法流程 |
3.2 层次包围体树的结构和构造 |
3.2.1 混合层次包围体树的结构 |
3.2.2 混合层次包围体树的构造 |
3.3 层次包围体树的遍历和更新 |
3.3.1 层次包围体树的遍历 |
3.3.2 层次包围体树的更新 |
3.4 三角形图元之间的相交测试 |
3.5 GJK算法计算分离距离和穿透距离 |
3.5.1 GJK算法计算分离距离 |
3.5.2 GJK算法计算穿透深度 |
3.6 碰撞检测实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管可视化建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1.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4.1.2 系统框架 |
4.2 图形用户界面的实现 |
4.2.1 组合菜单栏 |
4.2.2 属性浏览器 |
4.2.3 特征导航器 |
4.2.4 对话框界面 |
4.3 视图操作和模型渲染 |
4.4 特征建模系统 |
4.4.1 建模系统的设计 |
4.4.2 建模系统的实现 |
4.4.3 捕捉点功能的实现 |
4.4.4 特征历史流的管理 |
4.5 碰撞检测求解器模块 |
4.6 特征文件的存储和读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波管仿真环境下碰撞检测算法的应用实例 |
5.1 概述 |
5.2 基本干涉检查应用实例 |
5.3 零部件间隙分析的应用实例 |
5.3.1 软干涉检查结果 |
5.3.2 接触干涉检查结果 |
5.3.3 硬干涉检查结果 |
5.3.4 包含干涉检查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基于ACIS复杂曲面加工铣削力预测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概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复杂曲面加工去除材料仿真建模 |
2.1 引言 |
2.2 实体建模方法 |
2.3 刀具扫描体生成 |
2.4 基于材料去除率的进给速度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复杂曲面加工铣削力仿真建模 |
3.1 引言 |
3.2 球头铣刀几何模型 |
3.3 CWE边界提取及切片分割 |
3.4 球头铣刀切削力计算 |
3.5 基于恒定切削力的进给速度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仿真软件系统设计 |
4.1 引言 |
4.2 ACIS、HOOPS简介 |
4.3 仿真软件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仿真软件系统应用 |
5.1 引言 |
5.2 切削力系数标定 |
5.3 涡轮叶片的加工应用 |
5.4 本章小节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环境危机及其能源需求 |
1.1.2 城市太阳能利用的客观发展趋势 |
1.1.3 构建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诉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太阳能与太阳辐射 |
2.1.2 城市太阳能利用 |
2.1.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 |
2.2 相关理论支撑 |
2.2.1 能源规划相关理论 |
2.2.2 空间规划相关理论 |
2.2.3 太阳能利用相关理论 |
2.3 太阳能利用与城市规划相互影响研究 |
2.3.1 城市规划对太阳能利用的影响 |
2.3.2 太阳能利用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
2.4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研究基础 |
2.4.1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框架 |
2.4.2 城市太阳能利用空间规划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1.1 基础调研阐述 |
3.1.2 实地调研阐述 |
3.2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布现状分析 |
3.2.1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
3.2.2 行政空间分布特征 |
3.2.3 城市用地分布特征 |
3.3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
3.3.1 太阳能安装情况分析 |
3.3.2 太阳能使用偏好分析 |
3.3.3 太阳能视觉影响分析 |
3.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空间分布与开发秩序 |
3.4.2 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 |
3.4.3 国家政策与地方制度 |
3.4.4 视觉感知与使用偏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建立 |
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目标框架 |
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2 评估指标筛选与指标层构成 |
4.2.3 评估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建立 |
4.2.4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 |
4.3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指标评价标准建立 |
4.3.1 评估指标的数据来源与等级划分 |
4.3.2 可利用条件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3.3 可利用程度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3.4 可持续效果准则下评价标准阐释 |
4.4 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模型的构建 |
4.4.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总模型构建 |
4.4.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子模型划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研究思路 |
5.1.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的原则 |
5.1.2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研究框架 |
5.2 哈尔滨市宏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3 基于可持续效果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2.4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宏观布局 |
5.3 哈尔滨市中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1 基于可利用条件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2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3.3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分区布局 |
5.4 哈尔滨市微观层级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4.1 基于可利用程度的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 |
5.4.2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微观识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 |
6.1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策略目标指引 |
6.1.1 保障城市太阳能资源合理利用 |
6.1.2 对接城市不同尺度的空间格局 |
6.1.3 推动规划统筹协调与一体化发展 |
6.2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控制性规划策略 |
6.2.1 空间布局的差别化管控 |
6.2.2 新旧城区的重点性布局 |
6.2.3 时序策划的渐进式发展 |
6.3 哈尔滨太阳能可利用空间引导性规划策略 |
6.3.1 优化重点区域实现质量提升 |
6.3.2 协调建筑个体促进风貌保护 |
6.3.3 加强创新设计提升视觉审美 |
6.4 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规划的保障实施策略 |
6.4.1 建立各部门协调的管理监督体制 |
6.4.2 建立与法定规划衔接的技术路线 |
6.4.3 完善城市太阳能开发的保障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知识的整机参数化快速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快速建模技术研究现状 |
1.2.1 产品几何模型快速构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产品仿真模型快速构建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知识驱动的模型表示研究现状 |
1.3 快速建模技术的挑战与问题 |
1.3.1 几何CAD模型快速构建面临的问题 |
1.3.2 仿真模型快速构建面临的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方法 |
2.1 引言 |
2.2 框架模型 |
2.3 框架模型的表述 |
2.3.1 框架模型的逻辑表达式表示法 |
2.3.2 框架模型的图形表示法 |
2.3.3 框架模型的几何表示法 |
2.3.4 框架模型的脚本表示法 |
2.3.5 框架模型参数约束表示 |
2.4 框架模型实例化 |
2.4.1 框架模型实例化基本过程 |
2.4.2 组件实例化 |
2.4.3 特征实例化 |
2.4.4 整机实例化 |
2.5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 |
2.5.1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思想 |
2.5.2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系统体系架构 |
2.5.3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系统工作流程 |
2.6 基于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效果分析 |
2.6.1 整机参数化建模实验设计 |
2.6.2 整机参数化建模实验模型 |
2.6.3 建模实验结果及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知识驱动框架模型的整机参数化建模方法 |
3.1 引言 |
3.2 面向几何模型构建的设计知识表达 |
3.2.1 设计知识的“功能-行为-结构”表示(FBS) |
3.2.2 设计知识的”参数-功能-行为-结构”表示(PFBS) |
3.2.3 功能元F的表示 |
3.2.4 行为元B的表示 |
3.2.5 结构元S的表示 |
3.2.6 参数元的表示 |
3.3 知识驱动框架模型的表述 |
3.3.1 知识驱动框架模型逻辑表示法 |
3.3.2 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图形表示 |
3.3.3 知识驱动框架模型的语义表示 |
3.4 知识驱动的框架模型的实例化 |
3.4.1 KBSF框架模型实例化 |
3.4.2 KBDF框架模型实例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电子设备热性能仿真的CAD/CAE集成建模 |
4.1 引言 |
4.2 CAD/CAE集成建模基本思想 |
4.3 模型简化 |
4.3.1 基于特征去除的模型简化 |
4.3.2 基于模型替换的模型简化 |
4.4 CAE模型重构 |
4.4.1 几何模型重构 |
4.4.2 CAE特征识别与构建 |
4.5 案例验证 |
4.5.1 实验设计 |
4.5.2 模型简化 |
4.5.3 CAE模型重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和综合应用 |
5.1 引言 |
5.2 系统框架 |
5.2.1 系统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
5.2.2 系统体系结构 |
5.2.3 系统功能模块 |
5.3 系统应用实例 |
5.3.1 MCU机箱PFBS分析 |
5.3.2 MCU机箱模型实例化 |
5.3.3 MCU机箱热性能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面向设计重用的农机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三维模型检索与重用研究现状 |
1.2.1 农业机械设计重用技术 |
1.2.2 三维模型检索方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4.2 拟解决的问题与创新点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农机三维CAD模型库的构建与分类 |
2.1 引言 |
2.2 设计重用三维CAD模型库 |
2.2.1 通用三维模型库 |
2.2.2 专用三维模型库 |
2.3 农机三维CAD模型专用库构建 |
2.3.1 农业机械装备设计需求 |
2.3.2 农机三维模型收集 |
2.3.3 三维模型格式 |
2.3.4 农机三维模型特征分析 |
2.4 农机三维CAD模型库分类 |
2.4.1 分类方法与流程 |
2.4.2 分类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机三维CAD模型形状分布特征提取与检索 |
3.1 引言 |
3.2 形状分布概述 |
3.2.1 形状分布算法原理 |
3.2.2 形状分布函数属性 |
3.3 动态加权融合形状分布描述符 |
3.3.1 方法概述 |
3.3.2 组合式特征点采样 |
3.3.3 自适应特征融合 |
3.4 相似性度量 |
3.4.1 基于语义相似性度量 |
3.4.2 基于分类学习相似性度量 |
3.4.3 距离相似性度量 |
3.5 评价标准 |
3.5.1 宏观定性指标 |
3.5.2 定量指标 |
3.6 算法验证与讨论 |
3.6.1 自适应加权融合特征提取结果 |
3.6.2 检索性能比较 |
3.6.3 检索实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机三维CAD模型频域特征提取与检索 |
4.1 引言 |
4.2 小波频域特征提取 |
4.2.1 方法概述 |
4.2.2 频域变换基函数选择 |
4.2.3 旋转归一化处理 |
4.2.4 小波频域特征描述子构建 |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型相似性评价 |
4.3.1 频域层次分析权重计算 |
4.3.2 组合权重相似性度量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层次分析权重结果 |
4.4.2 小波函数对特征提取影响 |
4.4.3 算法性能验证分析 |
4.4.4 检索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机三维CAD模型局部特征提取与检索 |
5.1 引言 |
5.2 局部特征提取 |
5.2.1 方法概述 |
5.2.2 局部空间光传播模拟 |
5.2.3 局部特征描述符 |
5.3 相似性比较 |
5.3.1 局部特征度量 |
5.3.2 局部关联特征度量 |
5.3.3 相似性计算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光子束模拟数量影响 |
5.4.2 约束空间形状对特征提取影响 |
5.4.3 相似性度量方式验证 |
5.4.4 局部检索算法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机三维模型检索原型系统 |
6.1 引言 |
6.2 检索系统简介 |
6.3 系统功能 |
6.4 原型系统设计重用实例 |
6.4.1 基于模型检索的适应性设计重用实例 |
6.4.2 基于模型检索的详细设计重用实例 |
6.4.3 基于模型检索的系列化设计重用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7)汽车部件中装配约束的跨平台交换与快速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汽车产品装配信息交换和重建所面临主要问题 |
1.1.2 不同的CAD系统之间装配约束信息交换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
1.1.3 数据交换及所引发的问题 |
1.1.4 自动化装配的必要性 |
1.1.5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不同的CAD间装配约束信息转换和自动化装配的研究现状 |
1.2.1 数据交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自动化装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基础与成果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机制与流程 |
1.4 本章小结 |
2 开发平台的定义与关键技术 |
2.1 前端开发平台的建立 |
2.1.1 CATIA二次开发平台架构 |
2.1.2 前端开发的技术方案 |
2.2 后端开发平台的建立 |
2.2.1 Siemens NX二次开发工具 |
2.2.2 知识工程 |
2.2.3 高效的用户化系统菜单和操作界面 |
2.2.4 后端开发的技术方案 |
2.3 基于XML的装配约束交换协议 |
2.3.1 装配约束的描述 |
2.3.2 XML装配信息模板的选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增量化的装配约束重建方法 |
3.1 CATIA与 NX的装配映射 |
3.2 数据转换过程中的体素识别问题 |
3.2.1 不同软件对体素的识别方式不同 |
3.2.2 CAD数据转换与信息丢失 |
3.3 增量式装配约束重建方法 |
3.3.1 方法的定义 |
3.3.2 实质等效性的概念 |
3.3.3 不同装配约束的等效方法 |
3.4 以实质等效为基础的XML模板构建方法 |
3.5 装配约束的自动识别与重建 |
3.6 本章小结 |
4 增量式装配约束重建模块的程序实施 |
4.1 二次开发总体程序架构 |
4.2 前端程序架构 |
4.2.1 前端程序功能定义 |
4.2.2 XML文件承载的信息类型 |
4.2.3 局部坐标系与空间坐标系的转换 |
4.2.4 XML文件的定义 |
4.2.5 装配约束的遍历与获取 |
4.2.6 维护XML文件信息的唯一性 |
4.2.7 基于命令行模式的前端输出程序 |
4.3 后端程序架构 |
4.3.1 二次开发环境配置 |
4.3.2 后端程序功能定义及程序运行界面 |
4.3.3 XML文件中装配约束的解析方法 |
4.3.4 基于XML文件的装配约束增量式重建 |
4.3.5 基于STEP文件的装配约束自动识别与重建 |
4.4 基于XML文件与STEP文件的程序架构 |
4.5 本章小结 |
5 方案测试与实例验证 |
5.1 测试与验证手段 |
5.2 系统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双级带冠整体涡轮叶盘数控电火花加工路径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整体涡轮叶盘加工技术现状 |
1.2.2 电极辅助设计模块现状 |
1.2.3 加工路径规划技术现状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结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双级涡轮叶盘三维参数化造型 |
2.1 涡轮叶片的造型 |
2.1.1 描述叶片型面坐标系 |
2.1.2 直纹叶片造型 |
2.1.3 弯扭叶片造型 |
2.2 双级涡轮叶盘的完整造型 |
2.3 本章小结 |
3 双级涡轮叶盘数控电火花加工电极设计 |
3.1 成型电极设计 |
3.1.1 成型电极造型基础 |
3.1.2 成型电极造型设计 |
3.2 成型电极优化设计 |
3.2.1 电极的减高减厚设计 |
3.2.2 电极的剖分 |
3.2.3 电极预损耗区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复杂型面电极进给运动路径规划 |
4.1 电极进给轨迹搜索 |
4.1.1 轨迹搜索问题描述 |
4.1.2 轨迹搜索的阶段划分 |
4.1.3 轨迹搜索算法 |
4.2 NC路径生成 |
4.3 本章小结 |
5 系统开发与实现 |
5.1 系统开发平台介绍 |
5.1.1 Qt图形用户界面工具 |
5.1.2 ACIS三维几何造型引擎 |
5.1.3 Open Inventor图形软件开发包 |
5.2 系统开发 |
5.2.1 叶盘造型模块 |
5.2.2 电极设计模块 |
5.2.3 加工编程模块 |
5.2.4 动态显示模块 |
5.3 应用案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系统部分程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大型水轮机装配序列规划与装配知识推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内容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序列规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装配知识推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工作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特征装配集的大型水轮机装配序列规划 |
2.1 基于特征装配集的大型水轮机匹配推理框架 |
2.2 匹配特征驱动下的特征装配集模型构建 |
2.2.1 装配对象介绍及特征总结 |
2.2.2 特征装配集基本定义 |
2.2.3 特征装配集模型 |
2.3 基于特征装配集的装配序列模块化拓扑排序 |
2.4 基于模糊评价的大型水轮机匹配推理 |
2.4.1 大型水轮机特征装配集权重设置流程 |
2.4.2 基于模糊理想解法的水轮机匹配推理 |
2.5 应用案例 |
2.5.1 大型水轮机导水机构的最优装配序列推理 |
2.5.2 大型水轮机导水机构的零部件精准匹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水轮机的装配工艺知识推送 |
3.1 大型水轮机装配知识表示方法选择 |
3.2 基于特征装配集的顶层本体构建 |
3.2.1 顶层本体描述 |
3.2.2 特征装配集对象和属性本体的组成结构设计 |
3.3 基于特征装配集本体的装配规则表示 |
3.3.1 与装配空间相关的装配规则 |
3.3.2 与装配端口相关的装配规则 |
3.3.3 与装配约束相关的装配规则 |
3.4 基于特征语义过滤的装配知识推送方法 |
3.4.1 检索条件与装配工艺知识的匹配度计算 |
3.4.2 基于用户知识行为模型的装配工艺知识二次过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型水轮机的装配工具推送 |
4.1 装配工具知识本体构建 |
4.1.1 装配工具知识本体建模 |
4.1.2 装配工具知识本体实例化 |
4.2 基于知识组件的装配工具匹配 |
4.2.1 装配工具知识组件定义 |
4.2.2 装配工具知识组件的结构和运行机制 |
4.2.3 本体间映射关系的建立和语义匹配算法 |
4.2.4 基于知识组件的装配工具匹配过程建模 |
4.3 装配工具智能匹配推送方法 |
4.3.1 装配工具类型智能选择方法 |
4.3.2 基于装配工具尺寸的智能驱动匹配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水轮机装配序列规划与装配推送实现 |
5.1 推送体系架构 |
5.1.1 大型水轮机装配序列规划与装配知识需求与难点 |
5.1.2 推送体系架构 |
5.2 大型水轮机装配序列规划与装配知识服务平台开发环境 |
5.3 大型水轮机装配序列规划与装配知识推送实现 |
5.3.1 大型水轮机装配序列规划服务推送实现 |
5.3.2 大型水轮机装配工艺知识及装配工具推送实现 |
5.3.3 大型水轮机装配基于增强现实的装配推送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10)面向截面分析与RPS定位的车身可制造性分析系统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项目背景 |
1.2 并行工程和可制造性分析 |
1.2.1 并行工程简介 |
1.2.2 可制造性分析 |
1.3 车身截面分析与RPS定位问题研究现状 |
1.3.1 车身截面分析研究现状 |
1.3.2 车身RPS定位问题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面向截面分析与RPS定位的车身可制造性分析系统 |
2.1 车身可制造性分析系统主要内容 |
2.2 系统架构 |
2.3 系统开发工具 |
2.3.1 车身建模CAD简介 |
2.3.2 系统开发平台 |
2.3.3 CATIA中 VBA及 CAA开发方式 |
2.4 CAA开发框架及交互原理 |
2.4.1 一般特征框架和自定义特征框架 |
2.4.2 CATIA系统中的几何造型核心 |
2.4.3 CAA交互设计原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截面类内容开发研究 |
3.1 截面分析类内容研究 |
3.1.1 曲面自动截面检查 |
3.1.2 圆角干涉检查 |
3.1.3 多层板过渡检查 |
3.1.4 车顶横梁涂胶检查 |
3.2 截面分析类工具开发关键方法 |
3.2.1 模型预处理 |
3.2.2 截面零件钣金厚度计算 |
3.2.3 圆角干涉区域提取与圆角干涉值计算 |
3.2.4 法兰边的提取与处理 |
3.3 截面分析类程序开发主要流程 |
3.3.1 曲面自动截面检查程序开发流程 |
3.3.2 圆角干涉检查程序开发流程 |
3.3.3 多层板过渡检查程序开发流程 |
3.3.4 车顶横梁涂胶检查程序开发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RPS类内容开发研究 |
4.1 RPS类内容研究 |
4.1.1 RPS定义及车身RPS可制造性 |
4.1.2 RPS面检查 |
4.1.3 RPS点位置检查 |
4.1.4 RPS方案检查 |
4.2 RPS类工具开发关键方法 |
4.2.1 RPS特征提取方法 |
4.2.2 RPS坐标系建立方法 |
4.2.3 RPS面截面判断方法 |
4.3 RPS类程序开发主要流程 |
4.3.1 RPS位置检查程序开发流程 |
4.3.2 RPS面检查程序开发流程 |
4.3.3 RPS方案检查程序开发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界面及案例测试 |
5.1 系统实现 |
5.2 系统工具条 |
5.3 设置及恢复工具和辅助对话框 |
5.4 截面类工具界面 |
5.4.1 自动截面工具 |
5.4.2 圆角干涉检查工具 |
5.4.3 多层板过渡检查工具 |
5.4.4 车顶横梁涂胶检查工具 |
5.5 RPS类工具界面 |
5.5.1 RPS位置检查工具 |
5.5.2 RPS面检查工具 |
5.5.3 RPS方案检查工具 |
5.6 工具测试案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的学术论文(含专利和软件着作权) |
四、一种基于组件的几何造型平台系统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建造中的装置 ——15至16世纪欧洲机械艺术研究[D]. 樊思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微波管仿真环境下实时碰撞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聂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ACIS复杂曲面加工铣削力预测仿真研究[D]. 严志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4]城市太阳能可利用空间评估与规划研究 ——以哈尔滨为例[D]. 蔺阿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基于知识的整机参数化快速建模技术研究[D]. 葛晓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6]面向设计重用的农机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研究[D]. 刘洪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7]汽车部件中装配约束的跨平台交换与快速重建[D]. 任世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8]双级带冠整体涡轮叶盘数控电火花加工路径规划[D]. 赵向兵.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9]大型水轮机装配序列规划与装配知识推送研究[D]. 徐凯.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面向截面分析与RPS定位的车身可制造性分析系统开发研究[D]. 宋健.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