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地区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乌鲁木齐地区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一、乌鲁木齐地区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童小青[1](2021)在《山核桃基腐病病原鉴定、分子检测及抑菌物筛选》文中研究说明山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主要分布在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随着集约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山核桃病虫害等问题日益严重。最近,山核桃基腐病发生严重,导致大量树木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本研究围绕该病害的发生规律、早期诊断技术、生防微生物的筛选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野外调查等方法调查了临安湍口镇和龙岗镇的山核桃基腐病发病情况。结果发现从2018年至2019年,临安湍口、龙岗山核桃种植林区有症状植物的发病率分别从2018年的1.6%和1.2%上升到2019年的2.4%和2.2%。山核桃根系出现坏死,坏死扩展到茎,导致茎基腐烂和溃疡。后期坏死斑往横向和纵向扩展,从植物基部往上可蔓延至1米以上,形成大面积坏死,地上部位表现出靠近坏死一边的枝条枯死,提前落叶;严重时,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圈后,植株整体枯死。2.采用病菌分离、室内接种以及病原鉴定等方法,明确了山核桃基腐病病原菌。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叶片诱饵法从基部组织和土壤组织分离了48株分离物,通过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ITS4/ITS6、Cox I-Levup/Cox I-Levlo)。主要是2种病菌,其中腐霉Pythium vexans有30株分离物,樟疫霉Phytophthora cinnamomi有18株分离物。通过伤口接种法进行致病性检测,完成科赫验证,发现樟疫霉的致病性显着高于腐霉,且坏死症状同林间发病症状相似从而确定樟疫霉为山核桃基腐病的病原菌。3.建立樟疫霉LAMP快速检测技术。选用基因Pcinn100006为靶标基因,长度为280bp,对该技术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测定。特异性检测显示,LAMP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出樟疫霉,而腐霉Pythium vexans、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均未检测出来。灵敏度显示,LAMP方法的灵敏度为0.189 pg·μL-1,是普通PCR灵敏度的100倍。在实际应用中,LAMP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出发病植物组织和根际土壤中的樟疫霉。4.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三乙磷酸铝、氟噻唑吡乙酮、亚磷酸钾对樟疫霉ST402的抑制效果,其中三乙磷酸铝的EC50为48μg·mL-1,氟噻唑吡乙酮的EC50为0.069μg·mL-1,氟噻唑吡乙酮的效果最好,而亚磷酸钾室内平板抑制效果不明显。通过平板对峙法筛选了木霉属、链霉菌属、芽孢杆菌属等生防菌,发现木霉Trichoderma对樟疫霉有竞争优势,链霉菌Streptomyces platensis D3、Streptomyces rapamycinicus29253、Streptomyces axermitilis 31272效果较好,多粘类芽孢杆菌(CF05)拮抗效果明显高于其他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对樟疫霉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基腐病在山核桃种植林区发生严重,威胁山核桃种植,首次明确了山核桃基腐病的病原为樟疫霉,建立了基于LAMP检测的山核桃土壤中樟疫霉快速检测技术,筛选出高效抑菌活性的化学药剂和生防微生物,为山核桃基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陈烨华[2](2021)在《乌鲁木齐地区黄瓜品种津优301号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针对乌鲁木齐地区设施黄瓜连作病虫害严重、产量逐年降低、品种单一的问题,十二师农科所探索出了黄瓜品种津优301号日光温室基质一大茬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

张书蔚[3](2021)在《中草药提取物防治葡萄霜霉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药剂,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造成葡萄霜霉病菌抗药性增强。为探究安全、高效防治霜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开发新型的植物源杀菌剂,更好地防治葡萄霜霉病,本研究以80种中草药为研究对象,应用水提法和乙醇提取法分别进行提取,并结合室内生物防治和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对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中草药材料。选用不同地区的葡萄霜霉病菌菌株,探讨小茴香(Foeniculum vulgare)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小茴香水提物中的有效活性物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中草药水提物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小茴香(F.vulgare)、孜然(Cuminum cyminum)和远志(Polygalatenuifolia)的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分别为56.0%、42.6%和37.5%;室内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小茴香(F.vulgare)、杜仲(Eucommia ulmoides)和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是78.9%、76.3%和73.7%;田间防治试验中,小茴香(F.vulgare)、杜仲(E.ulmoides)和远志(P.tenuifolia)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48.2%、47.5%和 44.6%。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室内生物防治试验中,公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和绵马贯众(Dryopteris crassirhizoma)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66.7%和62.5%;田间防治试验中,绵马贯众(D.crassirhizoma)、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和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36.0%、29.3%和 24.8%。小茴香水提物对河北保定的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达到56.0%,其次是山东聊城、辽宁沈阳、湖南株洲,分别是30.8%、26.7%和18.7%;小茴香水提物对河北保定的霜霉病菌引起的葡萄霜霉病室内生物防治效果最好,为60.0%,其次是山东聊城、辽宁沈阳、湖南株洲和河南郑州,防治效果分别为40.0%、25.0%、21.7%和17.3%。在45℃和25℃提取条件下,两种小茴香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效果分别为33.5%和32.2%,没有显着差异;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小茴香水提物活性成分为槲皮素。

梁安兰,王平,祁云[4](2015)在《水果型黄瓜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文中认为该文介绍了水果型黄瓜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农业防治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清洁田园、种子消毒处理、培育无病虫壮苗、实行轮作倒茬、调控室内温、温度、采用嫁接栽培;物理防治方法包括阻隔防范、黄板诱杀、灯光诱杀、驱避;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利用天敌昆虫杀虫、植物源农药、农用抗生素等。

汗祖热木·托拉克[5](2013)在《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细菌及真菌性病害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细菌性及真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本文以昌吉蔬菜大田及温室,安宁渠大田,西山温室,乌鲁木齐市北园春菜市场的各种蔬菜为实验材料,对各种蔬菜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实验室分离鉴定,获得了致病菌株,并根据分离物的致病性、生物学特性、培养性状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对细菌性病害的鉴定结果显示,在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主要发生大白菜、甘蓝菜等多种蔬菜的细菌性软腐病,马铃薯细菌性环腐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病害。根据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将获得的致病菌株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可知以上各种蔬菜软腐病病原菌均为胡萝卜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马铃薯细菌性环腐病病原为原核生物界厚壁菌门棒形菌属细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为薄壁菌门假单胞菌属细菌;对真菌性病害的鉴定结果显示,油麦菜霜霉病、油麦菜菌核病、芹菜斑枯病、莴苣霜霉病、豇豆根腐病、菜豆锈病、黄瓜白粉病、茄子黄萎病、番茄早疫病、辣椒白粉病等10种真菌性病害发生。根据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将获得的致病菌株分别确定为莴苣盘梗霉菌、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莴苣盘梗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镰孢霉属、担子菌疣顶单胞锈菌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的大丽轮枝菌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等。防治技术研究表明,高垄栽培,避免将白菜、甘蓝、萝卜等秋菜播种在低洼,粘重的地块上。发病重的地块应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最好与豆科作物和蔬菜轮作可以有效减轻蔬菜病害的发生;用72%农药链霉素、抗菌剂“401”、氯霉素可有效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用58%金雷多米尔、70%代森锰锌、20%三唑酮乳油、40%多硫悬浮剂可有效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

丁晓蕾[6](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牛德,付佳,王丽娟[7](2008)在《黄瓜霜霉病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从黄瓜霜霉病的病原菌特性、发病症状、病原菌抗药性、植株诱导抗病性、病原菌制病机理、黄瓜的抗性遗传规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病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黄瓜霜霉病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宋卫国[8](2007)在《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农药残留污染是影响食用农产品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我国鲜食蔬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污染尤其严重。本文以鲜食蔬菜.黄瓜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污染的现状,遵循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原理,分析我国黄瓜生产中的农药危害和关键控制点,建立农药风险指数评价技术,评价农药控制效果,提出农药应用监控技术,构建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的框架。通过以上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果:第一,调查了国内黄瓜生产中农药控制现状。综合分析我国黄瓜农药危害控制的两个现行体系一无公害黄瓜生产和绿色食品黄瓜生产中存在的不足,系统调查了我国典型农户的农药控制现状和北京、山东两地农药安全使用现状。发现我国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中主要问题为:产地环境中农药控制措施彰显薄弱;农药安全技术指标与实际生产差距大,使用不规范,施用安全风险大;农药的标准限量值和检测方法的数量偏少,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措施;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采集北京和山东两地土壤和黄瓜样品,监测发现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残留污染普遍存在,两种药剂残留总量在土壤中最高达1.982mg/kg,在黄瓜中最高达0.696mg/kg。第二,建立了农药风险指数评价技术。以科学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黄瓜生产田间农药浓度预测和风险指数评价模型。通过运用农药吸附等式、农药一级动力学降解方程等公式,运用农药基本理化参数,预测了农药在环境和植物体的浓度。结果表明,氢氧化铜等29种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残留浓度较高,超过0.01mg/kg;噻虫嗪等8种农药项地下水中的渗漏浓度较高,超过0.1μg/L。结合农药对环境生物和人类的毒理学参数,评价了农药的生态环境风险、人类健康安全风险和登记用量下的实际风险。总体来说,多种杀虫剂实际风险相对较高,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异丙威风险指数均在50-500范围内;杀菌剂中,硫酸铜、敌磺钠、代森锰等农药风险指数均大于1.0。土壤施用的药剂中,恶霉灵、五氯硝基苯风险指数较高,分别为3.496、4.962。与实际检测结果对比证明,农药风险指数评价模型准确性较高,与检测结果偏离不大,许多农药的偏移程度在20%以内。第三,设定了农药安全技术指标。以风险评价为依据,研究建立了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的技术指标体系。根据环境和健康风险指数,排除高风险药剂,在现有登记成分选择了烯酰吗啉、醚菌酯等31种风险较小的农药。结合药效评价,设立了烯酰吗啉、霜脲氰、乙霉威、百菌清、氟硅唑、醚菌酯、福美双、啶虫脒、吡虫啉、顺式氯氰菊酯、抗蚜威、灭蝇胺12种农药用于防治目标病虫害(黄瓜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的安全用药技术指标(单次用量、生长季节用药次数、收获前间隔期)和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以气相色谱分析烯酰吗啉和凝胶渗透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霜脲氰的技术为研究重点,建立了上述12种农药在黄瓜中的配套检测方法。设立了黄瓜生产中农药使用过程八个环节的标准操作程序(SOP),提出了区域规划、以生产基地带动散户、建立农药使用认证和记录制度以及建立农药使用检查制度四位一体的农药应用过程控制监督机制。第四,构建了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框架。对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控制过程进行危害分析,针对有机磷、有机氯及其它杀虫剂和多菌灵、代森锰锌、异菌脲等传统杀菌剂等主要危害因子,确立了无公害黄瓜中产地环境选择、土壤处理、棚室消毒和病虫害防治是造成农药危害的四个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蔬菜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的先进经验,构建了以黄瓜生产作物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模块(Integrated Crop and Pest Management Module,ICPMM);黄瓜生产农药使用和监控模块(Pesticide Control Module,PCM)为主体的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框架。ICPMM从作物管理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出发,参照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以更为详细的技术操作为支撑,建立了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案。PCM整合产地环境、农药选择、使用安全指标、最大残留限量、检测技术、监督机制的研究,设定了处理规则,构成了农药使用过程控制技术的框架。本研究对于黄瓜生产中农药的源头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更为农药的过程控制技术提供模式。通过风险指数评价技术、农药使用技术和监督监控技术研究,构建我国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框架,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杨华,崔元玗,杨森[9](2001)在《新疆温室蔬菜农药安全使用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温室生产的反季节蔬菜上以灰霉病、霜霉病、温室粉虱、南美斑潜蝇、棉蚜等为主。改进温室结构,加强温室管理,播前做好室内清洁、熏杀残存病虫、合理安排蔬菜茬口、选用抗病品种、利用黄牌诱杀害虫等,以压低病虫发生程度,减少农药的用量。病虫防治用药,要选用低毒、低残留在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品种。针对病虫特点,选用高效的制剂;为降低室内湿度,提高防效,多用粉尘、熏杀、对靶位施药等技术;严格执行施药至蔬菜采收的安全间隔期。

崔元玕,王志田,杨华,马俊义,任书新[10](2000)在《乌鲁木齐地区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乌鲁木齐地区黄瓜霜霉病发生流行的情况 ,研究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津春 2号、4号为主栽品种 ,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嫁接防病技术。以控制田间微环境为主的生态防治 ,加强温湿度管理 ,合理放风 ,改善栽培条件 ,辅以优化的栽培管理措施 ,对病害进行早期预防。病害发生初期 ,选用生物制剂新农抗 4号 5 0倍或施放烟雾剂 ,如百菌清烟雾剂 ,每隔 5~ 7天 1次。喷施 7%防霉灵粉尘或 5 %百菌清复合粉尘 ,1hm2用药 15 kg,7~ 10天一次 ,关闭棚室后退行喷洒。实验还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如克抗灵、乙磷锰锌、百菌通等进行防治。结果证明 ,在黄瓜发病初期施药 ,6~ 7天一次 ,连续使用 2~ 3次 ,防治效果都在 85 %以上。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 ,在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的应用效果。

二、乌鲁木齐地区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鲁木齐地区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核桃基腐病病原鉴定、分子检测及抑菌物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山核桃病虫害的研究进展
        1.1 山核桃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1.1 山核桃干腐病
        1.1.2 山核桃干枯病
        1.1.3 山核桃果实黑斑病
        1.2 山核桃虫害及其防治
        1.2.1 食叶害虫
        1.2.2 枝干害虫
        1.2.3 花蕾害虫
        1.2.4 根部害虫
        1.3 山核桃基腐病
    2 植物基腐病及发病规律研究进展
        2.1 植物基腐病症状
        2.2 植物基腐病病原
        2.2.1 镰刀菌
        2.2.2 丝核菌
        2.2.3 疫霉
    3 樟疫霉及其致病性研究进展
        3.1 樟疫霉生物学特征
        3.1.1 樟疫霉分类地位
        3.1.2 樟疫霉形态特征
        3.2 樟疫霉的侵染过程
        3.3 樟疫霉分布状况
        3.4 樟疫霉寄主范围及危害
        3.4.1 寄主范围
        3.3.2 樟疫霉的危害
        3.5 樟疫霉引起的林木病害的防治措施
        3.5.1 化学防治
        3.5.2 生物防治
    4 樟疫霉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4.1 传统的病原物分离及检测
        4.2 基于特异性抗性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4.3 基于特定引物的PCR检测方法
        4.4 恒温核酸扩增技术
        4.4.1 LAMP技术原理
        4.4.2 LAMP技术的优缺点
        4.4.3 LAMP技术的应用
    5 研究意义与目的
    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山核桃基腐病林间调查及病原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培养基
        1.3 试验仪器设备
        1.4 研究方法
        1.4.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1.4.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1.4.3 病原菌ITS和 COI序列扩增
        1.4.4 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安山核桃基腐病病害发生情况
        2.2 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检测
        2.3 病原菌分子鉴定
    3 小结
第三章 樟疫霉P.cinnamomi LAMP检测技术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1.2 供试菌株
        1.3 LAMP检测
        1.3.1 LAMP引物
        1.3.2 引物特异性检验
        1.3.3 引物灵敏度测定
        1.3.4 引物在林间样品中的应用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物特异性检测
        2.2 引物灵敏性检测
        2.3 林间样品中樟疫霉的特异性检测
    3 小结
第四章 樟疫霉生防微生物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所需菌株
        1.1.2 试验所需药剂
        1.2 试验方法
        1.2.1 拮抗菌株的筛选
        1.2.2 室内毒力的定性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拮抗木霉的筛选结果
        2.2 拮抗细菌的筛选结果
        2.3 不同杀菌剂对P.cinnamomi ST402 的抑制效果
    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山核桃基腐病病原物的确定
        1.2 快速检测技术
        1.3 山核桃基腐病的防治技术
    2 总结
    3 创新点
    4 下一步工作展望
        4.1 防治技术的林间试验
        4.2 樟疫霉LAMP检测技术优化
        4.3 全基因组分析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3)中草药提取物防治葡萄霜霉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葡萄霜霉病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1.2.2 植物源的生物防治
        1.2.3 小茴香的研究进展
    1.3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展望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2 中草药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
        2.2.1 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2.2.2 中草药水提物的制备
        2.2.3 孢子囊萌发抑制率的检测
        2.2.4 9种中草药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室内防治效果的测定
        2.2.5 9种中草药水提物田间防治效果的测定
    2.3 中草药乙醇提取物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
        2.3.1 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
        2.3.2 中草药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2.3.3 孢子囊萌发抑制率的检测
        2.3.4 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室内防治效果的测定
        2.3.5 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田间防治效果的测定
    2.4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研究
        2.4.1 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的采集与培养
        2.4.2 小茴香水提物的制取
        2.4.3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抑制率的检测
        2.4.4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室内防治效果的测定
    2.5 小茴香水提物提取方式优化及有效成分分析
        2.5.1 不同温度下水提物的制备
        2.5.2 孢子囊萌发抑制率的检测
        2.5.3 样品溶液的制备
        2.5.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5.5 色谱分析条件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草药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
        3.1.1 80种中草药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作用
        3.1.2 9种中草药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菌抑制率的检测
        3.1.3 中草药水提物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防治效果的测定
        3.1.4 中草药水提物的田间防治试验
    3.2 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防治作用
        3.2.1 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3.2.2 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菌抑制率的检测
        3.2.3 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防治效果
        3.2.4 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的田间防治作用
    3.3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
        3.3.1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3.3.2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霜霉病的室内生物防治效果
    3.4 小茴香提取物提取方式优化和有效成分分析
        3.4.1 小茴香水提物提取方式优化
        3.4.2 小茴香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3.4.3 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葡萄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4 讨论
    4.1 中草药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
    4.2 水提法和乙醇提取法的差异
    4.3 小茴香水提物对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的防治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水果型黄瓜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防治
    1.1 选用抗病品种
    1.2 清洁田园
    1.3 种子消毒处理
    1.4 培育无病壮苗
    1.5 实行轮作倒茬
    1.6 调控室内温、湿度
    1.7 采用嫁接栽培
2 物理防治方法
    2.1 阻隔防范
    2.2 黄板诱杀
    2.3灯光诱杀
    2.4 驱避
3 生物防治方法
4 小结

(5)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细菌及真菌性病害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蔬菜常见的细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1.2 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症状及发病特点
        1.2.1 各种蔬菜常见细菌性软腐病症状及发病特点
        1.2.2 马铃薯细菌性环腐病及发病特点
        1.2.3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及发病特点
        1.2.4 豆类蔬菜细菌性疫病症状及发病特点
        1.2.5 茄科蔬菜青枯病症状及发病特点
    1.3 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发病原因及条件
    1.4 蔬菜细菌性病害病原描述
        1.4.1 各种蔬菜软腐病病原
        1.4.2 马铃薯细菌性环腐病病原
        1.4.3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
        1.4.4 豆类蔬菜细菌性疫病病原
        1.4.5 茄科蔬菜青枯病病原
    1.5 蔬菜常见细菌性病害防治技术
    1.6 蔬菜真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1.7 蔬菜常见的真菌性病害症状及发病特点
    1.8 蔬菜真菌性病害的病原及其发病条件
    1.9 蔬菜常见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技术
第2章 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细菌性病害调查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标本采集时间及地点
        2.1.2 样本分离和纯化
        2.1.3 分离方法
        2.1.4 革兰氏染色及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乌昌地区温室及蔬菜细菌性病害调查情况表
        2.2.2 各种蔬菜软腐病症状描述
        2.2.3 马铃薯细菌性环腐病症状
        2.2.4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
        2.2.5 各种蔬菜软腐病病原描述
        2.2.6 马铃薯细菌性环腐病病原描述
        2.2.7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描述
第3章 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真菌性病害调查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采集标本时间及地点
        3.1.2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真菌病害调查情况表(表 3-1)
        3.2.2 各种真菌性病害症状及病原描述
第4章 结论与防治建议
    4.1 结论
    4.2 防治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一、萌芽(晚清-1911)
        二、初创(1911-1949)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二、蔬菜加工技术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致谢

(7)黄瓜霜霉病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瓜霜霉菌特征及流行病学研究
    1.1 生物学特性
    1.2 病原菌保存方法与人工接种
    1.3 生理分化与分子生物学特征
    1.4 黄瓜霜霉病流行规律及病状识别
2 黄瓜霜霉菌致病机理及抗性研究
    2.1 致病机理
    2.2 病菌抗药性
    2.3 植株抗病性
3 黄瓜霜霉病抗性遗传规律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3.1 黄瓜霜霉病抗病性遗传
    3.2 黄瓜的连锁图谱和分子标记
    3.3 黄瓜抗霜霉病相关基因
4 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5 问题与展望

(8)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1.1.1 蔬菜产品和环境污染严重
        1.1.2 蔬菜生产和农药使用的重要性
        1.1.3 农药污染控制技术手段薄弱
        1.1.4 国际农药禁用和限用要求我国加强农药控制和替代研究
        1.1.5 国际贸易的需求
        1.1.6 全程控制理论的提出为农药污染全程控制提供发展契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农药全程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2.2 农药安全性风险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控制现状研究
    2.1 我国无公害和绿色黄瓜生产的农药控制技术体系现状
        2.1.1 产地环境控制
        2.1.2 作物管理和农药投入过程控制
        2.1.3 农药投入监督监控技术体系
    2.2 我国典型农户黄瓜生产农药控制现状调查
        2.2.1 调查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讨论与结论
    2.3 我国黄瓜生产农药危害状况调查
        2.3.1 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使用状况调查
        2.3.2 我国黄瓜生产中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残留现状
        2.3.3 我国黄瓜上农药登记状况调查
    2.4 小结
        2.4.1 我国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的现状
        2.4.2 我国农药过程控制体系建设的对策
第三章 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危害分析
    3.1 危害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3.1.1 危害和危害分析
        3.1.2 农药危害
        3.1.3 危害分析的内容
    3.2 黄瓜产品特征和生产操作技术流程
    3.3 农药的危害及其特征
        3.3.1 农药毒理学和安全风险
        3.3.2 相关农药在我国的危害情况
    3.4 造成危害的关键点分析
    3.5 黄瓜生产中农药危害关键点的控制
        3.5.1 产地环境选择
        3.5.2 土壤处理
        3.5.3 棚室消毒
        3.5.4 病虫害防治
    3.6 小结
第四章 农药风险指数评价技术研究
    4.1 农药环境浓度预测
        4.1.1 基本公式
        4.1.2 相关参数计算
        4.1.3 农药在环境中的浓度预测
    4.2 农药风险指数评价
        4.2.1 渗漏风险
        4.2.2 土壤残留风险
        4.2.3 环境生态风险
        4.2.4 农药对人类的健康风险指数
        4.2.5 农药总风险
    4.3 数据来源
    4.4 参数设定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浓度预测
        4.5.2 风险指数评价
    4.6 小结
第五章 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指标研究
    5.1 低风险农药筛选和用药次数研究
        5.1.1 筛选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3 讨论与结论
    5.2 农药收获间隔期和最大残留限量研究
        5.2.1 研究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2.3 讨论与结论
    5.3 农药的剂量控制效果评价
        5.3.1 农药对黄瓜灰霉病的剂量控制效果评价
        5.3.2 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剂量控制效果评价
        5.3.3 农药对黄瓜枯萎病的剂量控制效果评价
        5.3.4 农药对黄瓜霜霉病的剂量控制效果评价
        5.3.5 低风险杀虫剂对黄瓜害虫的剂量控制效果
        5.3.6 石灰氮日光消毒技术对黄瓜多种病虫害的控制效果评价
        5.3.7 讨论与结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黄瓜生产中的农药监控技术研究
    6.1 农药安全操作规范(Safe Operation of Pesticides,SOP)建立
    6.2 农药使用监督机制研究
        6.2.1 区域规划
        6.2.2 生产基地带动农户模式
        6.2.3 建立农药使用认证和记录制度
        6.2.4 建立农药使用检查制度
    6.3 田间农药检测体系
        6.3.1 黄瓜中烯酰吗啉和霜脲氰检测技术研究
        6.3.2 黄瓜中醚菌酯检测技术
        6.3.3 黄瓜中氟硅唑检测技术
        6.3.4 黄瓜中福美双残留检测技术
        6.3.5 黄瓜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6.3.6 黄瓜中灭蝇胺残留检测技术
        6.3.7 黄瓜中抗蚜威残留检测技术
        6.3.8 黄瓜中达螨灵残留检测技术
    6.4 小结
第七章 我国黄瓜生产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框架建立
    7.1 ICPMM
        7.1.1 产地环境管理
        7.1.2 农业设施器具管理
        7.1.3 植物材料(种子、幼苗和成株)管理
        7.1.4 肥料与水的管理
        7.1.5 病虫害和农药管理使用
    7.2 PCM
        7.2.1 产地环境
        7.2.2 农药选择
        7.2.3 农药安全使用
        7.2.4 田间监测
        7.2.5 黄瓜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7.2.6 黄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7.2.7 处理规则
    7.3 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现状
    8.2 农药控制体系的危害分析
    8.3 黄瓜生产田间农药浓度预测与风险指数评价模型
    8.4 黄瓜生产中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
    8.5 黄瓜生产中农药控制的监督机制
    8.6 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框架
    8.7 创新性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黄瓜生产农药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2 黄瓜上登记杀菌剂和杀虫剂品种的理化参数
附录3 黄瓜上登记杀菌剂和杀虫剂毒理参数
附录4 黄瓜上登记杀菌剂和杀虫剂的生态毒性参数
附录5 供试药剂剂型和供应厂家
附录6 农药的各项风险指数
附录7 用药记录表
致谢
作者简历

四、乌鲁木齐地区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核桃基腐病病原鉴定、分子检测及抑菌物筛选[D]. 童小青.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乌鲁木齐地区黄瓜品种津优301号日光温室基质栽培技术[J]. 陈烨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1(02)
  • [3]中草药提取物防治葡萄霜霉病研究[D]. 张书蔚.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6)
  • [4]水果型黄瓜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J]. 梁安兰,王平,祁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3)
  • [5]乌昌地区温室及大田蔬菜细菌及真菌性病害调查研究[D]. 汗祖热木·托拉克. 新疆农业大学, 2013(01)
  • [6]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7]黄瓜霜霉病研究新进展[J]. 牛德,付佳,王丽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09)
  • [8]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D]. 宋卫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9]新疆温室蔬菜农药安全使用措施[A]. 杨华,崔元玗,杨森. 全国安全用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1
  • [10]乌鲁木齐地区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 崔元玕,王志田,杨华,马俊义,任书新. 新疆农业科学, 2000(S1)

标签:;  ;  ;  ;  ;  

乌鲁木齐地区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