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速食豆角护绿保鲜技术关键参数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洪[1](2019)在《特色资源豆腐柴产业化开发关键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豆腐柴叶果胶含量高,营养丰富,药用成分含量高,越来越多农民朋友将其作为经济作物大量种植,资源丰富,但相关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不足。因此本文力图对豆腐柴叶的基本组分、干粉的加工及其应用进行综合研究,以求解决豆腐柴产业化开发利用的关键工艺难题,实现标准化、周年化生产,拓宽豆腐柴叶的应用场景。(1)对产自四川达州、陕西安康、安徽安庆、浙江金华和重庆丰都5个不同产地的豆腐柴鲜叶中的基本组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各项指标都有较大差异。浙江产地脂肪、蛋白质、总酚含量最高,分别达到3.79%、22.49%、30.37 mgGAE/gDW;重庆产地灰分、钙含量最高,分别达到8.85%、26.817 mg/g;安徽产地果胶、总黄酮、钾、铁、锰、磷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7.16%、69.77 mgRE/gDW、32.360 mg/g、0.825mg/g、1.513 mg/g、4.750 mg/g。进行UPLC-QTOF-MS分析,总共发现了8种化合物,初步鉴定为:苹果酸、咖啡酸、本香酸、咖啡酰己糖、葡萄糖基异鼠李素、山奈酚香豆酰己糖苷、香叶木素7-O-芸香苷(香叶木甙)和山萘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2)研究了冷冻干燥、漂烫与未漂烫后热风干燥及晒干4种不同处理方式对豆腐柴粉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漂烫后再热风干燥组的亮度最大、绿度最好;经电子鼻分析,干燥消除豆腐柴臭味的效果更明显;热风干燥堆积密度最小、吸水指数最大,分别为0.32 g/mL、28.14 g/g,漂烫后再热风干燥组持油性最好、果胶含量最高,分别为1.91 g/g、28.57%。冷冻干燥组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最好,分别为97.68%、90.04%。综合考虑,宜漂烫后选用热风干燥对豆腐柴叶进行加工。(3)选择混合漂烫液(葡糖糖酸锌0.1%、氯化钙0.2%、柠檬酸0.04%)探究了漂烫温度、漂烫时间和热风干燥温度对豆腐柴干粉品质的影响。经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干燥制粉条件:漂烫液温度90℃,漂烫时间78 s,热风干燥温度57℃。对豆腐柴粉进行保存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4℃真空包装保存效果最好。制订了豆腐柴粉的产品质量标准。(4)对豆腐柴粉进行应用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豆腐柴饼干的最佳配方为,在基本配方(以100 g低筋面粉为基础计,小苏打2 g、全蛋液20 g、水适量)的基础上,黄油、糖和豆腐柴粉添加量分别为40 g、30 g、6 g;观音豆腐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6(g/mL),CaSO4、MgCl2和魔芋精粉添加量分别为0.08%、0.05%、0.25%。
沙如意,崔艳丽,王少林,毛建卫[2](2018)在《植酸/植酸钠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植酸/植酸钠广泛存在于谷类、豆类和油料作物等中,应用非常广泛,在食品工业上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抑菌剂、护色剂、螯合剂和保鲜剂等。本文简述了植酸/植酸钠的结构、组成和理化特性,并且综述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植酸/植酸钠在果蔬制品、饮料、发酵食品、酿造酒、油脂和脂肪制品、水产品、肉制品、焙烤制品和面制品等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目前植酸/植酸钠在食品工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指出目前高纯度植酸和固体植酸的生产成本较高,将来可以在植酸的色谱层析分离材料上进行改进。同时,为了增加植酸在油溶性食品中的应用范围,可以通过植酸的改性或借助于乳化、微乳化技术制备植酸/植酸钠的乳液和微乳液产品,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刘茜茜[3](2017)在《山野菜速冻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山野菜是生长在山区森林可食用的野菜的统称。近年来由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逐渐受到消费者关注。山野菜由于其易黄化衰老等问题不易长期贮藏,限制其进一步深加工利用。学术领域对于山野菜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对于山野菜的保鲜研究鲜有报道。速冻由于其方便、高效等特点逐渐成为果蔬保鲜常用的技术,果蔬保鲜的速冻工艺已经较为成熟。因此本试验选取刺五加、刺老芽、柳蒿芽为研究对象,研究山野菜的速冻关键技术,对山野菜的速冻保鲜及其进一步的深加工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与指导。试验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试验选取热水烫漂使菜体过氧化物酶失活,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烫漂温度为95℃,烫漂时间为3 min,烫漂料液比为1:15,在该条件下菜体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全部失活。在单因素结果的基础上,采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对烫漂时间、烫漂温度、烫漂料液比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为:烫漂时间为187 s,烫漂温度为95℃,料液比为1:15,验证试验得此条件下菜体的酶活失活率最高。试验选取抗坏血酸、柠檬酸、氯化钠作为刺五加、刺嫩芽、柳蒿芽烫漂的护绿剂,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抗坏血酸的最佳浓度为2.00 g/L、柠檬酸的最佳浓度为1.50 g/L、氯化钠的最佳浓度为1.50 g/L。在单因素结果的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对三种护绿剂的浓度进行优化,得到的优化结果为:抗坏血酸浓度为2.12 g/L、柠檬酸浓度为1.63 g/L、氯化钠浓度为1.63 g/L,此条件下刺五加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的预测值为0.2902 mg/g,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试验结果差异不显着,说明模型可信;抗坏血酸浓度为2.07 g/L、柠檬酸浓度为1.56 g/L、氯化钠浓度为1.57 g/L,此条件下刺嫩芽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此条件下的预测值为0.2639 mg/g,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试验结果差异不显着,说明模型可信;抗坏血酸浓度为2.07 g/L、柠檬酸浓度为1.56 g/L、氯化钠浓度为1.56 g/L,此条件下柳蒿芽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绿素含量的预测值为0.2663 mg/g,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试验结果差异不显着,说明模型可信。试验设定-20℃、-30℃、-40℃不同的速冻终温,实现不同的速冻速率,测定不同速冻终温下山野菜的表面冰晶状态、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硬度指标,确定最佳的速冻终温。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山野菜速冻的在选取的速冻终温的范围内的最佳速冻终温为-30℃,此条件下菜体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约为105-110 s,-30℃作为菜体速冻终温的条件下菜体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较-20℃作为菜体速冻终温的条件下菜体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短约为15 s,-30℃作为菜体速冻终温的条件下菜体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与-40℃作为菜体速冻终温的条件下菜体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的时间较为接近,但是基于能量损耗的角度,-30℃更适宜作为菜体的速冻终温。-30℃作为速冻终温的条件下菜体的表面冰晶状态、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硬度指标均优于-20℃及-40℃作为菜体速冻终温的条件下菜体的品质指标。三种山野菜速冻后分别置于测定-10℃、-20℃、-30℃、-40℃四个不同冻藏温度条件下,测定菜体的表面冰晶状态、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硬度指标。结果显示,-20℃作为菜体冻藏温度的条件下菜体的表面冰晶状态、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硬度指标均优于其他三组冻藏温度下菜体的品质指标,因此-20℃更适宜作为菜体的冻藏温度。
姚亚明[4](2017)在《黄花菜的保鲜方法及2,4-表油菜素内酯对其生理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得到黄花菜的适宜保鲜方式,并初步探究其保鲜机理。本文以“大乌嘴”黄花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包装方式、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液及2,4-表油菜素内酯(EBR)水溶液对黄花菜的保鲜效果,筛选出这三种方式各自的最优条件。比较并得到黄花菜的较优保鲜方式,分析较优保鲜方式对黄花菜活性氧代谢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评价三种方法的保鲜效果,以好花率、失重率和a*值为指标,研究包装方式、壳聚糖处理液及2,4-表油菜内酯水溶液的浓度分别对黄花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装是提高黄花菜贮藏品质的关键因素,能极大地延缓黄花菜的萎蔫,而纳米包装的保鲜效果优于聚乙烯(PE)包装;壳聚糖的浓度过高时会引起黄花菜品质劣变,10 g/L壳聚糖处理组的好花率相对较高,失重率和a*值相对较低,保鲜效果较好;不同浓度的EBR水溶液均能有效地抑制黄花菜的失重,0.5mg/L2,4-表油菜内酯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其失重率,而且能保持较高的好花率和良好的色泽。综上,纳米材料包装、10 g/L壳聚糖及0.5 mg/L 2,4-表油菜内酯对黄花菜均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2、三种方法保鲜效果的比较,得到黄花菜的较优保鲜方式。采用纳米包装、10 g/L壳聚糖及0.5 mg/L 2,4-表油菜内酯对黄花菜进行保鲜处理,以好花率、失重率、a*值、叶绿素含量、呼吸强度及相对电导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在抑制好花率降低、叶绿素降解及a*值上升方面,纳米包装与0.5mg/L2,4-表油菜内酯处理的效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都优于10 g/L壳聚糖处理;在降低失重率、呼吸强度及保持细胞膜完整性方面,0.5 mg/L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优于纳米包装和10 g/L壳聚糖处理。而且三种保鲜方式中,0.5 mg/L2,4-表油菜内酯的附加成本最低,仅分别是纳米包装的4.3%及壳聚糖处理的5.6%。综合考虑,选择0.5 mg/L2,4-表油菜内酯为黄花菜的较优保鲜方式。3、为探究2,4-表油菜内酯对黄花菜的保鲜机理,将0.5mg/L2,4-表油菜内酯水溶液喷洒于黄花菜上,研究其对黄花菜活性氧代谢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4-表油菜内酯不仅能推迟黄花菜体内的SOD、CAT和POD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还能延缓其活性的降低,有效的清除H202,进而减少MDA的积累和相对电导率的上升,保持黄花菜组织细胞膜的完整性;贮藏过程中,2,4-表油菜内酯对黄花菜生长素的含量无明显影响,但能保持较高含量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抑制脱落酸在贮藏后期的积累,从而推迟黄花菜的开花和衰老。
董秀丽[5](2016)在《黄秋葵真空冷冻干燥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秋葵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与生理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被称为“绿色人参”。但是黄秋葵嫩荚水分含量高,呼吸作用强失水率高,不易贮藏和运输,导致未及时销售的黄秋葵腐烂变质,造成经济损失。真空冷冻干燥黄秋葵复水性好、贮藏期长、携带方便同时解决了黄秋葵的贮藏问题,提高了黄秋葵的深加工,也大大增加了黄秋葵的附加值。本研究以当地市售的新鲜黄秋葵为原材料,在保证产品品质、降低加工成本、节省能耗的前提下,从加工工艺的关键技术改进入手,对黄秋葵的脱水干燥生产工艺进行研究,旨在为真空冷冻干燥黄秋葵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黄秋葵含有的特殊黏性物质可能会阻碍水分的逸出,将其切片,可以缩短干燥时间,但是该操作可能会对黏性物质造成一定的损失。选择成熟度以及色泽好的当地市售的黄秋葵青绿色,同一批中大小粗细均匀(直径约为1~2cm、长短约为11~13cm)作为研究对象。预冻前,在同一纵剖面上将黄秋葵切为4片可以缩短干燥时间,并降低胶质多糖的损失率。(2)对黄秋葵进行烫漂、护色处理可以有效防止其在后续加工过程中的褐变,且可以改善脱水黄秋葵的品质。将黄秋葵清洗、去蒂,在95℃热水中分别烫漂90s,然后在30℃含有0.3%氯化钙、3%氯化钠、3%蔗糖的护色液中,按料液比3:10(w/v)的比例浸泡,30min后沥干水分,再将黄秋葵纵剖4片,该工艺可以有效的防止黄秋葵发生褐变、保持冻干黄秋葵一定的脆性,脱水黄秋葵的复水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3)对真空冷冻干燥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降低成本节省能耗。黄秋葵外表皮、果肉、种子的失水率、共晶点、共熔点不同。三部分的共晶点分别为-15.44℃、-15.09℃、-14.17℃,为保证黄秋葵完全冻结,选择-25℃作为预冻温度;为保证预冻中结构破坏较小,确定预冻时间为6h。外表皮、果肉、种子三部位的共熔点分别为6.31℃、7.34℃、8.02℃,因此黄秋葵的升华干燥阶段要设置合适的温度,在保证各部位的温度不超过其共熔点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加热板温度,缩短黄秋葵的冻干时间。对黄秋葵嫩荚的真空冷冻干燥过程的工艺参数优化后,确定其冻干工艺为:装载量400g,控制适当的真空度,设置加热板温度为10℃,保持10h完成升华干燥,然后将加热板温度升至35℃,保持2h完成解析干燥,此时黄秋葵的最终水分含量小于5%。
尹晓婷[6](2015)在《超声波结合二甲基二碳酸盐对鲜切生菜品质与安全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生菜,以其清香生脆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人们越来越喜爱的一种蔬菜。鲜切生菜因其健康、方便的特点,逐渐成为鲜切产业中的主要产品。但是由于生菜叶表面积较大、含水量高且组织脆嫩,采摘后容易受到损伤,再加上切割对其造成的伤口,极易发生褐变和感染微生物,其品质和安全受到影响,最终导致货架寿命缩短。本文以鲜切生菜为研究对象,从物理和化学角度,探究超声波和二曱基二碳酸盐单独处理以及结合处理对其品质与安全的影响,以期能为鲜切生菜的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1、以鲜切生菜为研究对象,研究超声波清洗条件对生菜品质与安全的影响,以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数量为指标,由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以菌落总数为指标优化工艺,得出最佳清洗条件,并用此最佳条件对生菜进行清洗,研究其,对生菜贮藏期间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正交试验得出的影响次序为: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最终选取的最佳超声条件:超声功率240 W,超声时间10min,超声温度20°C,在此条件下处理的生菜与对照组相比货架期延长了 6d以上。2、为研究新型杀菌剂二曱基二碳酸盐对鲜切生菜品质与安全的影响,以菌落总数和酵母、霉菌数量为指标,由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以菌落总数为指标优化工艺,得出最佳杀菌条件,并用此最佳条件对生菜进行处理,研究其对生。菜贮藏期间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正交试验得出的影响次序为:DMDC浓度>杀菌时间>料液比,最终选取的最佳杀菌条件为:杀菌浓度200mg/L,杀菌时间10min,料液比为1:15,在此条件下处理的生菜表面微生物显着减少。3、将物理杀菌技术超声波与化学杀菌剂二曱基二碳酸盐结合对鲜切生菜进行处理,研究其对生菜品质的影响,在以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数量、酵母霉菌数量等微生物指标,叶绿素、维生素C、还原糖含量等品质指标,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等生理指标,来综合评价二者单独以及结合处理对鲜切生菜品质与安全的影响,结果显示结合组与对照组相比维生素C、叶绿素、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 9.1%、24.7%和12.5%。同时,超声波和DMDC结合处理还可抑制生菜L值下降和a、b值的上升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等的活性,并推迟其峰值的出现,即结合处理能够抑制生菜褐变。
潘文娟[7](2015)在《生菜成熟度识别及采后品质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散叶生菜为实验材料,针对生菜采后发生的生化特征与品质变化规律,通过应用食品化学分析手段并结合多光谱可视化图像分析技术,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成熟度的生菜品质变化规律;应用多光谱成像技术发展生菜叶片成熟度的无损判别新方法、应用多光谱成像技术对生菜和大豆绿色品质质量进行实时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同时应用植物杀菌素和真空密封包装联用技术开展对鲜切生菜等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期望能为生菜的品质鉴别、采摘保鲜等相关机制探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本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采摘成熟度对生菜品质质量的影响方面,本研究发现:1)在成熟的生菜叶片中,总酚、维生素C和叶绿素的含量最高,且总脂溶性和水溶性抗氧化活性也是最大的,这可能与总抗氧化化合物含量有关。2)在嫩叶生菜叶片中,总酚、维生素C、总单体花青素和叶绿素的含量比成熟叶片显着降低,总抗氧化化合物含量的减少使嫩叶生菜总抗氧化活性显着降低。3)当生菜由成熟阶段进入衰老阶段时,生菜叶片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叶片由绿变黄,随后叶片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开始水解,最终导致衰老叶片中的总酚、维生素C和叶绿素含量的显着降低,然而,衰老叶片中的总单体花青素含量却几乎没有变化,同时,脂溶性和水溶性抗氧化活性也显着降低。生菜成熟度识别方面,偏最小二乘判别和支持向量机两种分类建模方法对预测集中的成熟和衰老生菜样本正确识别率均高达100%,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分类建模方法对预测集中的成熟和衰老生菜样本正确识别率则分别为95%和100%,表明这三种方法在成熟和衰老生菜成熟度鉴别中的有效性;在嫩叶生菜中,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判别结果明显优于支持向量机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类建模方法,同时,主成分分析也能使三种不同成熟度的生菜明显分离。可视化绿色品质质量方面,叶绿素含量的可视化浓度分布图表明生菜叶片脉管处的叶绿素浓度最低;而叶绿素在生菜嫩叶中积累量非常少,且分布比较均匀;当叶片成熟后,整个叶片中的叶绿素积累达到最大值,且叶片边缘的叶绿素积累量最高;当叶片进入衰老阶段,生菜叶片中的叶绿素开始降解,其中,叶片边缘的叶绿素降解最快,叶片内侧的叶绿素明显比边缘的浓度高,且出现叶绿素成块堆积的现象,导致叶绿素浓度分布不均匀。大豆叶片绿色品质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这种节律能通过多光谱成像系统被直观的观测到而不需要化学手段进行测定。鲜切生菜贮藏保鲜方面,用0.5%大蒜素和真空密封包装综合处理鲜切生菜样品后,生菜样品中的褐变指数降低,总酚含量降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以及叶绿素降解受到了抑制。
邓静娟[8](2014)在《不同贮藏与烹饪处理对水芹食用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芹(Oenanthe stolonifera D.C.),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不仅风味独特,并且含有较高的抗氧化物质,是一种药食同用的特色蔬菜。构成水芹的食用品质包括外观品质、营养品质、抗氧化活性和理化品质。目前一般是研究水芹的栽培和营养保健品质,对经过贮藏和烹饪处理后的品质研究较少。因此,以水芹采收后经过贮藏和烹饪处理对品质的影响作为研究目标,探讨经过不同的贮藏和烹饪处理对水芹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抗氧化活性以及理化品质的变化情况,结论如下:(1)扬州长白芹和湿栽水芹在经过不同的烹饪处理后,油炒的成品颜色变深,显得有光泽。水芹的叶绿素、Vc、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是其保留率仍然较高。经过油炒后的水芹DPPH清除率下降,黄酮、总酚含量上升。油炒处理对两种水芹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影响比其他处理明显;而对于对胆固醇的吸附,油炒后的水芹对其的吸附量比其他组显着。对于重金属离子吸附,经过不同贮藏和烹饪处理的水芹对Pb2+和Cd+的最大和最小束缚能力之间变化不明显,说明各种处理对其影响不大。(2)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室温处理的水芹失水率高,萎蔫,衰老迅速,水芹香味和绿色消褪,甚至腐烂,第五天就已经完全丧失食用价值。真空包装处理的水芹,虽然在拆袋时组织有塌陷,但色泽和香味保持较好。经过试验发现,水芹中的叶绿素、V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室温处理的变化最显着,可能是与温度和包装方式有较大的关系。而可溶性糖呈波浪趋势变化,第五天增加到最高。两种水芹经过贮藏后,湿栽水芹的贮藏效果比扬州长白芹好,对湿栽水芹未来的加工处理和推广有重要的意义。在抗氧化活性的测定中水芹抗氧化能力增强,湿栽水芹效果更好,可作为抗氧化物质提取的原料进一步研究和探讨。(3)经过贮藏和烹饪处理后,湿栽水芹中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Vc、可溶性糖含量都有一定的变化。室温处理的水芹营养品质下降最多,变化最明显;真空处理效果最好,其次是保鲜袋处理。贮藏处理的水芹经过烹饪处理后发现油炒的水芹品质下降严重,因此采取适宜的贮藏和烹饪方法可以尽可能多的保留水芹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经过不同的贮藏和烹饪处理后,保鲜袋处理的抗氧化能力是最好的,真空处理次之,而室温处理的抗氧化能力最弱。在经过贮藏处理后,油炒的水芹对抗氧化能力破坏最明显,因此可认为经过贮藏后的水芹应该用漂烫或者蒸处理较好。在对理化指标的测定中,发现真空处理的水芹在漂烫后对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吸附更好,室温处理的效果差。而油炒后的水芹不利于胆固醇的吸附。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经过不同贮藏和烹饪处理的水芹对Pb2+和Cd+的最大和最小束缚能力变化不明显,说明在贮藏和烹饪过程中处理对水芹影响不大。
宋江峰[9](2014)在《低温与精胺对菜用大豆贮藏品质的影响及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提出菜用大豆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易发生品质劣变,影响其风味及食用价值,限制销售,这已成为菜用大豆产业发展的瓶颈。本论文通过对低温贮藏条件下菜用大豆代谢物的分析,以及与豆粒体内物质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等指标检测,筛选与品质劣变有相关性的代谢物靶标。追踪与筛选外源精胺(Spermine, SPM)结合低温处理后菜用大豆的特征性物质,研究其品质变化与调控机理,为开发菜用大豆保鲜新技术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感官、代谢组分等指标测定,筛选出商品性较好的菜用大豆品种——新大粒1号。通过对8个基因型菜用大豆品种籽粒的代谢物特征分析,发现可溶性糖(15.13-33.98 mg/g DW)、游离氨基酸(4.58-10.18 mg/g DW)及有机酸(3.75-6.75 mg/g DW)存在显着差异。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大致分为四类,其中通豆6号和宁豆4号富含天冬酰胺与苹果酸,淮豆8号富含蔗糖,而苏菜254和徐豆17中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与丝氨酸含量较高。2.低温贮藏延迟了菜用大豆籽粒褪绿变黄、减弱了蒸腾作用、维持籽粒的硬度。5℃、10℃与20℃贮藏温度下,蔗糖、谷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以及苹果酸等标志性代谢物对菜用大豆贮藏品质区分有重要贡献,低温降低了菜用大豆的物质代谢速率,维持了菜用大豆品质。菜用大豆采后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均呈整体下降趋势,不同贮藏温度对糖含量影响不同,5℃显着抑制了蔗糖代谢,由酸性转化酶(AJ)、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共同调控,其中SPS与NI是关键酶。糖酵解途径中,葡萄糖激酶(GK)活性显着增加,其他酶活性均无显着变化。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尤其在20℃贮藏,磷酸果糖激酶(PFK)、果糖-6-磷酸1-磷酸转移酶(PFP)和丙酮酸激酶(PK)的活性有所增加,但随贮藏时间延长,其变化趋势无显着变化。发酵代谢中,乙醛含量增加显着,在第4天增加了5倍。与发酵途径有关的丙酮酸脱羧酶(PDC)活性增加4倍,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增加2倍,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在贮藏第7天时有微弱增加。整个贮藏期内,菜用大豆中柠檬酸含量显着增加,苹果酸变化趋势不一致。与有机酸代谢相关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显着增加,在贮藏的第7天,活性增加1倍。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活性在贮藏第4天时减少。通过考察苹果酸酶活性变化情况发现,NADP-苹果酸酶(NADP-ME)和NAD-苹果酸酶(NAD-ME)活性基本无变化,而且不同贮藏温度下的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菜用大豆籽粒的衰老与碳代谢,尤其与糖类物质、有机酸与发酵产物密切相关,碳代谢严重影响鲜籽粒的品质与贮藏时间。低温调节了菜用大豆对蔗糖的利用、糖酵解分流与发酵途径。3.菜用大豆易受冷害,采后1℃贮藏期间乙烯生成量的动态变化与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H202含量及SOD、CAT和POX等抗氧化酶活性有关。低温抑制了丙二酰-1-氨基环丙烷-1-羧酸(MACC)合成,使ACC生成乙烯量增加,进而导致膜损伤。尽管SPM抑制了冷藏期乙烯生成量及ACC的积累,但SPM处理显着抑制了POX活性。表明,ACC代谢对冷藏期间菜用大豆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MACC及丙二酰转移酶活性是调控菜用大豆衰老的关键因子。低温(1℃)贮藏条件下,SPM抑制了蔗糖向果糖和葡萄糖转化和糖类物质的消耗,同时抑制苹果酸、柠檬酸含量的减少,表明SPM处理可能抑制了菜用大豆籽粒内部信号转导、糖代谢及TCA速率,进而延缓籽粒品质劣变。精胺对籽粒中氨基酸的影响不显着。4.应用双向电泳(2-DE)和基质辅助的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勺比较蛋白质组学对菜用大豆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不同的贮藏时期的蛋白质表达变化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果表明,在不同贮藏时期共鉴定了64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63个蛋白质点与大豆蛋白数据库中的蛋白质相匹配。根据已有的分类信息将鉴定的蛋白质主要分为能量与物质代谢、响应环境逆境及参与防御等。通过对差异蛋白质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类,发现ATP合酶α-亚基、烯醇酶、苹果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等蛋白质对调控籽粒贮藏品质有重要影响。一些与籽粒抗逆胁迫相关的蛋白表达上调,如LEA蛋白、甲酸四氢叶酸连接酶、异黄酮还原酶(IRL)等。在菜用大豆低温贮藏过程中发现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表达量明显上调,进而防止籽粒自身发生分解代谢,调节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外源SPM处理在蛋白质水平上表现出积极的保护作用,显着提高了部分低温贮藏过程中下调蛋白(如ATP合酶α-亚基、Cu/Zn-SOD和APX)的表达。
文星[10](2013)在《苦苣菜护色工艺及叶绿素铁钠盐制备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苦苣菜资源丰富、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显着,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由于其生长季节性强、食用期较短,保鲜护绿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上主要采用铜、锌离子分别取代叶绿素卟啉环中的镁原子形成稳定的叶绿素衍生物来护绿,这样很容易造成重金属超标。本文基于这一机理,采用锌离子和铁离子复合取代叶绿素卟啉环中的镁原子形成稳定的叶绿素衍生物来护绿,这样既可以避免重金属超标,又达到了护绿效果。叶绿素是苦苣菜中含量较高的一类天然色素,以苦苣菜为原料合成的叶绿素铁钠盐,既在医药工业中作原材料,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又在食品工业中作添加剂。本文以苦苣菜为原料,研究了叶绿素铁钠盐的合成工艺和基本性质,并对得到的叶绿素铁钠盐进行了初步鉴定,对以后的产品开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苦苣菜在料液比为1:15,浓度为0.1%无水碳酸钠溶液中浸泡30min后在95°C下加入300mg/kg的硫酸亚铁和50mg/kg的醋酸锌漂烫4min。这样既可使重金属含量不超标,也可达到护绿效果。(2)研究了运用提取的叶绿素制备叶绿素铁钠盐的工艺,通过中心试验法对其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制备叶绿素铁钠盐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为:Y=-0.69494+0.022395X1+1.89000E-003X2+9.45000E-004X3-2.83333E-006X1X2+1.35000E-005X1X3-2.50000E-007X2X3-1.88500E-004X1X1-8.40278E-006X2X2-1.96250E-005X3X3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本实验所选模型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着(模型的P值<0.05),说明这种实验方法是可靠的;回归模型预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pH=12,59°C下皂化90min;用6mol/LH2SO4调节pH≈23、在65°C下酸化60min,再加入10%FeSO4溶液42mL铁代97min;然后加入10%NaOH-乙醇溶液调节pH≈12左右,最后将溶液在60°C下烘干得到墨绿色的叶绿素铁钠盐。在此条件下,叶绿素铁钠盐可达到0.0959g,实际验证的产量为0.0946g,与理论值相比,偏差不大,证明该结果是合理可靠的,具有实用价值。(3)提纯干燥后的产品为墨绿色结晶,配制0.01%的叶绿素铁钠盐溶液,用7230G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其吸收光谱,在410nm和630nm处有最大吸收波长。对产品进行红外表征发现,产品含有叶绿素卟啉的结构特征,且在870cm-1左右中等强度为Fe-O振动的的吸收峰,证明为叶绿素铁钠盐。(4)通过对产品的性质测定发现:叶绿素铁钠盐的光稳定性差;温度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对大部分的金属离子稳定,但Sn4+、Fe3+对其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食品添加剂如葡萄糖、氯化钠、苯甲酸钠、Vc等对叶绿素铁钠的影响不大;叶绿素铁钠的抗氧化能力较差,但抗还原能力好。
二、速食豆角护绿保鲜技术关键参数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速食豆角护绿保鲜技术关键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特色资源豆腐柴产业化开发关键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豆腐柴的价值及其研究现状 |
1.1.1 豆腐柴资源简介 |
1.1.2 豆腐柴的开发利用价值 |
1.1.3 豆腐柴的研究现状 |
1.2 多酚类化合物简介 |
1.2.1 黄酮类 |
1.2.2 酚酸类 |
1.2.3 花色苷 |
1.2.4 单宁类 |
1.2.5 酚类化合物的检测研究现状 |
1.3 干燥技术简介 |
1.3.1 热风干燥 |
1.3.2 真空冷冻干燥 |
1.3.3 喷雾干燥 |
1.3.4 微波干燥 |
1.4 护色技术研究现状 |
1.4.1 漂烫处理 |
1.4.2 气调贮藏保鲜 |
1.4.3 金属离子护绿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2 不同产地豆腐柴叶基本组分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仪器与设备 |
2.1.4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脂肪、灰分、蛋白质含量的比较分析 |
2.2.2 果胶含量分析比较 |
2.2.3 总黄酮含量分析比较 |
2.2.4 总酚含量分析比较 |
2.2.5 矿质元素含量分析比较 |
2.2.6 豆腐柴叶中酚酸类物质成分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不同处理对豆腐柴粉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1.4 样品处理 |
3.1.5 色泽测定 |
3.1.6 基于电子鼻的主成分分析 |
3.1.7 堆积密度的测定 |
3.1.8 吸水指数的测定 |
3.1.9 持油性测定 |
3.1.10 乳化特性测定 |
3.1.11 果胶含量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色泽的比较分析 |
3.2.2 气味成分的比较分析 |
3.2.3 堆积密度、吸水指数和持油性的比较分析 |
3.2.4 乳化特性的比较分析 |
3.2.5 果胶含量的比较分析 |
3.3 结论 |
4 豆腐柴叶干粉制作工艺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1.4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漂烫温度对豆腐柴粉色泽的影响 |
4.2.2 漂烫时间对豆腐柴粉色泽的影响 |
4.2.3 干燥温度对豆腐柴粉色泽的影响 |
4.2.4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5 最佳工艺参数及验证 |
4.2.6 保存条件对豆腐柴粉色泽的影响 |
4.2.7 豆腐柴粉产品质量标准 |
4.3 本章小结 |
5 豆腐柴饼干及“观音豆腐”制作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豆腐柴饼干实验方法 |
5.1.4 “观音豆腐”实验方法 |
5.2 豆腐柴饼干结果与分析 |
5.2.1 黄油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
5.2.2 糖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
5.2.3 豆腐柴粉添加量对饼干品质的影响 |
5.2.4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2.5 验证试验 |
5.2.6 豆腐柴饼干理化指标检测结果 |
5.2.7 豆腐柴饼干质构的分析 |
5.3 “观音豆腐”结果与分析 |
5.3.1 料液比对品质的影响 |
5.3.2 镁盐、钙盐添加量对品质的影响 |
5.3.3 魔芋精粉添加量对品质的影响 |
5.3.4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ICP-OES法元素标准曲线图 |
附录 BICP-MS法元素标准曲线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植酸/植酸钠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酸的结构和性质 |
1.1 植酸的结构和组成 |
1.2 植酸的理化和生理活性 |
2 植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进展 |
2.1 在果蔬及加工中的应用 |
2.1.1 保鲜剂 |
2.1.2 护色剂 |
2.1.2. 1 干燥果蔬及加工中的应用 |
2.1.2. 2 新鲜果蔬及加工中的应用 |
2.1.3 营养保持剂 |
2.1.4 生物防治剂 |
2.2 在饮料加工中的应用 |
2.3 在发酵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2.4 在酿造酒加工中的应用 |
2.4.1 护色剂 |
2.4.2 抗氧化剂 |
2.4.3 沉淀剂 |
2.5 在油脂和脂肪制品中的应用 |
2.6 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
2.7 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
2.7.1 防腐剂 |
2.7.2 抗氧化剂 |
2.7.3 护色剂 |
2.8 在焙烤制品和面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
3 结论 |
(3)山野菜速冻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山野菜概述 |
1.1.1 刺五加简介 |
1.1.2 刺嫩芽简介 |
1.1.3 柳蒿芽简介 |
1.2 烫漂技术简介 |
1.3 护绿技术简介 |
1.4 速冻技术简介 |
1.4.1 速冻 |
1.4.2 冻藏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技术路线 |
2.2 试验方法 |
2.2.1 山野菜速冻预处理 |
2.2.2 山野菜速冻条件的研究 |
2.2.3 山野菜冻藏条件的研究 |
2.2.4 试验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速冻预处理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1 山野菜组分分析 |
3.1.2 烫漂灭酶条件的优化 |
3.1.3 护绿条件的优化 |
3.2 速冻处理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速冻终温山野菜降温曲线 |
3.2.2 山野菜表面冰晶状态 |
3.2.3 山野菜水分含量 |
3.2.4 山野菜叶绿素含量 |
3.2.5 山野菜维生素C含量 |
3.2.6 山野菜硬度 |
3.3 冻藏处理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山野菜表面冰晶状态 |
3.3.2 山野菜水分含量 |
3.3.3 山野菜叶绿素含量 |
3.3.4 山野菜维生素C含量 |
3.3.5 山野菜硬度 |
4 讨论 |
4.1 前处理对山野菜品质的影响 |
4.2 速冻处理对山野菜品质的影响 |
4.3 冻藏处理对山野菜品质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黄花菜的保鲜方法及2,4-表油菜素内酯对其生理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 蔬菜采后保鲜研究现状 |
1.1 物理方法 |
1.2 化学方法 |
1.3 生物方法 |
2 黄花菜的研究现状 |
2.1 黄花菜的简介 |
2.2 黄花菜保鲜加工的研究 |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主要研究内容 |
3.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方法对黄花菜的保鲜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预处理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4 相关指标的测定及其方法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最优包装方式的选择 |
2.2 壳聚糖最优浓度的选择 |
2.3 2,4-表油菜素内酯(EBR)最优浓度的选择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确定黄花菜的较优保鲜方式 |
1 材料与方法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种方式对黄花菜贮藏品质的影响 |
2.2 三种方式对黄花菜呼吸强度的影响 |
2.3 三种方式对黄花菜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2.4 生理品质指标的相关性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4-表油菜素内酯对黄花菜生理代谢过程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预处理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4 相关指标的测定及其方法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4-表油菜素内酯对黄花菜活性氧代谢过程的影响 |
2.2 2,4-表油菜素内酯对黄花菜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3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黄秋葵真空冷冻干燥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脱水蔬菜研究进展及其近况 |
1.2.1 脱水果蔬的研究现状 |
1.2.2 脱水蔬菜常用的脱水方式 |
1.2.3 脱水黄秋葵的研究现状 |
1.3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概述 |
1.3.1 真空冷冻干燥的原 |
1.3.2 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特点 |
1.3.3 真空冷冻干燥的工艺 |
1.4绿色果蔬发生褐变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秋葵胶质多糖保留率的研究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黄秋葵切片方式的确定 |
2.2.2 黄秋葵切片顺序的确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黄秋葵切片方式的实验结果 |
2.3.2 黄秋葵切片顺序的实验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黄秋葵的护色研究 |
3.1 材料与试剂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黄秋葵的烫漂处理 |
3.2.2 护色液方案的确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烫漂对冻干黄秋葵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 |
3.3.2 烫漂温度与烫漂时间的确定 |
3.3.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4 正交实验结果 |
3.3.5 护色液护色时间、温度及投料量的实验结果 |
3.3.6 冻干产品复水时间、温度的实验结果 |
3.3.7 冻干产品中氯化钠含量测定的实验结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黄秋葵真空冷冻干燥的工艺优化 |
4.1 材料与试剂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黄秋葵共晶点、共熔点的测定 |
4.2.2 预冻工艺的考察 |
4.2.3 黄秋葵不同组织在冻干中的变化情况 |
4.2.4 升华干燥参数的确定 |
4.2.5 解析干燥参数的确定 |
4.2.6 脱水黄秋葵品质的考察 |
4.3 实验结果 |
4.3.1 共晶点、共熔点实验结果 |
4.3.2 预冻工艺考察的实验结果 |
4.3.3 不同组织在冻干中变化情况的实验结果 |
4.3.4 升华干燥参数的实验结果 |
4.3.5 解析干燥参数的实验结果 |
4.3.6 脱水黄秋葵品质考察的实验结果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超声波结合二甲基二碳酸盐对鲜切生菜品质与安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鲜切果蔬的发展概述 |
2 鲜切果蔬品质变化 |
2.1 呼吸作用增强 |
2.2 伤乙烯的产生 |
2.3 酶促褐变 |
2.4 微生物变化 |
3 鲜切蔬菜保鲜技术 |
3.1 基于物理方法的保鲜技术 |
3.2 基于化学方法的保鲜技术 |
3.3 基于生物方法的保鲜技术 |
4 超声波对于鲜切果蔬采后品质与安全研究进展 |
4.1 超声波清洗技术用于果蔬保鲜 |
4.2 超声波清洗技术用于灭菌 |
4.3 超声波清洗技术对于残留农药的作用 |
5 二甲基二盐酸盐在鲜切果蔬中应用概况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主要内容 |
6.1 研究目的意义 |
6.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超声波杀菌条件对生菜品质与安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处理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超声条件对鲜切生菜的除菌效果 |
2.2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与确定 |
2.3 超声波处理后生菜品质与安全的研究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MDC杀菌条件对鲜切生菜品质与安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预处理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消毒条件对生菜的杀菌效果 |
2.2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
2.3 DMDC浸泡后对生菜贮藏期间品质与安全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结合二甲基二碳酸盐对鲜切生菜品质与安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超声波结合DMDC处理对鲜切生菜微生物指标的影响 |
2.2 超声波结合DMDC对鲜切生菜品质的影响 |
2.3 超声波结合DMDC对鲜切生菜生理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致谢 |
(7)生菜成熟度识别及采后品质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菜的营养价值概述 |
1.1.1 生菜概述 |
1.1.2 生菜的营养价值 |
1.2 生菜的采摘期选择和成熟度识别 |
1.2.1 采摘期对果蔬品质质量的影响 |
1.2.2 光谱技术识别果蔬成熟度的研究现状 |
1.2.3 用于生菜成熟度识别和分类的四种算法 |
1.2.4 模型评价参数 |
1.3 生菜的颜色品质研究进展 |
1.3.1 生菜的绿色品质概述 |
1.3.2 绿色蔬菜失绿的主要途径 |
1.3.3 蔬菜绿色品质的三种评价方法 |
1.4 鲜切生菜的研究现状 |
1.4.1 鲜切生菜概述 |
1.4.2 鲜切生菜品质质量的评价指标 |
1.4.3 鲜切生菜在加工过程中的品质质量变化 |
1.5 鲜切生菜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5.1 化学保鲜技术 |
1.5.2 物理保鲜技术 |
1.5.3 天然抗菌化合物保鲜技术 |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3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采摘期对生菜品质质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各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植物化学抗氧化剂测定结果 |
2.3.2 总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
2.3.3 叶绿素测定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生菜成熟度识别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2.4 光谱信息提取 |
3.2.5 叶绿素的提取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VM判别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3.2 PLS-DA判别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3.3 BPNN判别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3.4 PCA判别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菜绿色品质的实时无损监测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生菜与大豆的种植和品质质量评价指标 |
4.2.5 叶绿素a和b的含量测定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叶绿素光谱数据采集和建模 |
4.3.2 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成熟阶段叶片上的可视化分布图 |
4.3.4 大豆叶片绿色品质质量的变化规律 |
4.3.5 多光谱对大豆绿色品质质量的实时监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蒜素与真空密封包装联用技术对鲜切生菜保鲜作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鲜切生菜的制备 |
5.2.4 褐变指数(BI)的分析测定 |
5.2.5 总酚含量(TP)的分析测定 |
5.2.6 叶绿素含量的分析测定 |
5.2.7 酶活性的分析测定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大蒜素和真空密封包装联用技术对鲜切生菜褐变指数的影响 |
5.3.2 大蒜素和真空密封包装联用技术对鲜切生菜总酚含量的影响 |
5.3.3 大蒜素和真空密封包装联用技术对鲜切生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3.4 大蒜素和真空密封包装联用技术对鲜切生菜PPO,POD和PAL活性的影响 |
5.3.5 大蒜素和真空密封包装联用技术对其他鲜切果蔬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不同贮藏与烹饪处理对水芹食用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芹 |
1.1.1 水芹种质资源的分布及利用 |
1.1.2 水芹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
1.1.3 水芹的品质研究现状 |
1.1.4 水芹的加工研究现状 |
1.2 果蔬保鲜技术研究概况 |
1.2.1 简易贮藏保鲜 |
1.2.2 低温冷藏保鲜法 |
1.2.3 气调贮藏保鲜 |
1.2.4 真空贮藏保鲜 |
1.2.5 防腐保鲜剂保鲜 |
1.2.6 辐射贮藏保鲜 |
1.3 烹饪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
1.3.1 烹饪对蔬菜色泽的影响 |
1.3.2 烹饪对蔬菜质地的影响 |
1.3.3 烹饪对蔬菜风味的影响 |
1.3.4 烹饪对蔬菜食用品质的影响 |
1.3.5 烹饪对蔬菜营养和功能品质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不同烹饪处理对水芹品质的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烹饪方法 |
2.3.2 烹饪样品处理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感官品质的测定 |
2.4.2 叶绿素含量测定 |
2.4.3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4.4 Vc含量的测定 |
2.4.5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4.6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2.4.7 总酚含量测定 |
2.4.8 DPPH含量的测定 |
2.4.9 水芹对油脂吸附测定 |
2.4.10 水芹对胆固醇吸附的测定 |
2.4.11 水芹对重金属镉、铅的最大束缚量的测定 |
2.4.12 水芹对重金属镉、铅的最小束缚浓度的测定 |
2.5 数据分析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不同烹饪处理对水芹感官品质的影响 |
2.6.2 不同烹饪处理对水芹营养品质的影响 |
2.6.3 不同贮藏方法对水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6.4 不同烹饪处理对水芹理化指标的影响 |
2.7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贮藏方法对水芹品质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主要试剂 |
3.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贮藏样品处理 |
3.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4.1 感官指标的测定 |
3.5 数据分析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不同贮藏方法对水芹感官品质的影响 |
3.6.2 不同贮藏方法对水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6.3 不同贮藏方法对水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贮藏与烹饪处理对水芹品质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原料 |
4.1.2 主要试剂 |
4.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处理 |
4.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5 数据分析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不同贮藏与烹饪处理对水芹营养品质的影响 |
4.6.2 不同贮藏与烹饪处理对水芹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6.3 不同贮藏与烹饪处理对水芹理化指标的影响 |
4.7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低温与精胺对菜用大豆贮藏品质的影响及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菜用大豆采后生理与品质变化 |
1.1 感官品质 |
1.2 呼吸作用 |
1.3 细胞膜透性 |
1.4 代谢物效应 |
2 菜用大豆品质控制技术 |
2.1 影响菜用大豆贮藏效果的因素 |
2.2 菜用大豆贮藏方法 |
3 低温对果蔬品质劣变的影响机理 |
3.1 对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
3.2 对其他生理特性的影响 |
4 果蔬采后品质变化的代谢组学研究 |
4.1 代谢组学评价果蔬品种特征特性 |
4.2 果蔬生长发育与成熟中的代谢组分析 |
4.3 果蔬贮藏品质变化的代谢组学研究 |
4.4 组学技术在果蔬采后生物学中的作用 |
5 立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5.1 立题背景 |
5.2 技术路线 |
5.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菜用大豆代谢组分及含量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处理 |
1.2 主要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形态指标测定 |
1.5 感官评价 |
1.6 代谢组分测定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菜用大豆形态特征 |
2.2 菜用大豆籽粒感官评价结果 |
2.3 菜用大豆代谢物含量差异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温影响菜用大豆贮藏品质的代谢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处理 |
1.2 主要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失重、硬度与色泽测定 |
1.5 代谢组分测定 |
1.6 乙醇与乙醛含量测定 |
1.7 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测定 |
1.8 糖酵解关键酶活性测定 |
1.9 TCA关键酶活性测定 |
1.10 发酵代谢关键酶活性测定 |
1.11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色泽、失重与硬度变化 |
2.2 菜用大豆贮藏期间主要代谢物质的动态变化 |
2.3 菜用大豆主要糖代谢及关键酶活性变化 |
2.4 菜用大豆有机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变化 |
2.5 菜用大豆主要氨基酸变化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精胺对冷藏菜用大豆乙烯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处理 |
1.2 主要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乙烯生成量测定 |
1.5 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丙二酰-1-氨基环丙烷-1-羧酸(MACC)的提取与测定 |
1.6 ACC氧化酶活性测定 |
1.7 ACC合成酶活性测定 |
1.8 过氧化氢含量测定 |
1.9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1.10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精胺处理对乙烯产生量的影响 |
2.2 精胺处理对ACC及MACC含量的影响 |
2.3 精胺处理对ACC氧化酶与ACC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2.4 精胺处理对H_2O_2产生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胺对冷藏菜用大豆代谢物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处理 |
1.2 主要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腐烂率及腐烂指数 |
1.5 失重测定 |
1.6 硬度测定 |
1.7 代谢物萃取及~1H NMR分析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精胺对菜用大豆硬度、失重及腐烂程度的影响 |
2.2 精胺对菜用大豆主要代谢物的影响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温及精胺对菜用大豆蛋白质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处理 |
1.2 主要试剂 |
1.3 仪器与设备 |
1.4 籽粒全蛋白的提取与制备 |
1.5 双向电泳 |
1.6 考马斯亮蓝染色 |
1.7 图像扫描和分析 |
1.8 差异表达蛋白点质谱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蛋白质的提取方法选择 |
2.2 双向电泳实验条件优化 |
2.3 菜用大豆差异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
2.4 菜用大豆差异蛋白质的质谱鉴定 |
2.5 贮藏过程中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分类 |
3 讨论 |
3.1 精胺与低温对功能蛋白的差异调节 |
3.2 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主要创新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致谢 |
(10)苦苣菜护色工艺及叶绿素铁钠盐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苦苣菜简介 |
1.1.1 苦苣菜的植物学特性及分布 |
1.1.2 苦苣菜的活性成分及药理功能 |
1.1.3 苦苣菜的产品开发现状 |
1.2 苦苣菜护绿机理的研究进展 |
1.2.1 叶绿素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
1.2.2 苦苣菜的绿色呈色机理 |
1.2.3 苦苣菜在加工过程中绿色损失的机理 |
1.3 苦苣菜的护绿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护绿方法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叶绿素铁钠盐简介 |
1.4.1 叶绿素铁钠盐的性质 |
1.4.2 叶绿素铁钠盐的化学结构 |
1.4.3 叶绿素铁钠盐的应用 |
1.5 叶绿素铁钠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创新点 |
1.6.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6.3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2 苦苣菜护绿保脆试验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试剂与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软包装苦苣菜护绿保脆加工工艺 |
2.3 技术要点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碱液浸泡 |
2.3.3 高温漂烫护色 |
2.3.4 钙盐保脆 |
2.3.5 真空包装 |
2.3.6 杀菌 |
2.4 试验方法及设计 |
2.4.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4.2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2.4.3 碱液浸泡工序试验设计 |
2.4.4 高温漂烫护色工序试验设计 |
2.4.5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碱液浸泡试验结果分析 |
2.5.2 高温漂烫护色试验结果分析 |
2.5.3 金属离子检测 |
2.6 本章小结 |
3 叶绿素铁钠盐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
3.1 试剂与仪器 |
3.1.1 试剂与材料 |
3.1.2 试验设备 |
3.2 试验原理 |
3.3 叶绿素铁钠盐制备工艺 |
3.4 技术要点 |
3.4.1 原料预处理 |
3.4.2 叶绿素提取 |
3.4.3 浓缩 |
3.4.4 皂化 |
3.4.5 萃取除杂 |
3.4.6 酸化置铁 |
3.4.7 叶绿素铁酸的纯化 |
3.4.8 成盐 |
3.5 试验方法及设计 |
3.5.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5.2 单因素试验设计 |
3.5.3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3.5.4 叶绿素铁钠盐的表征 |
3.5.5 叶绿素铁钠盐的稳定性试验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皂化反应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6.2 酸化置铁反应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
3.6.3 中心组合试验结果分析 |
3.6.4 叶绿素铁钠盐表征试验结果分析 |
3.7 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试验结果分析 |
3.7.1 光照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的影响 |
3.7.2 温度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的影响 |
3.7.3 pH 值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的影响 |
3.7.4 食品添加剂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的影响 |
3.7.5 氧化剂、还原剂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的影响 |
3.7.6 金属离子对叶绿素铁钠盐稳定性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速食豆角护绿保鲜技术关键参数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特色资源豆腐柴产业化开发关键工艺研究[D]. 张洪. 西华大学, 2019(02)
- [2]植酸/植酸钠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沙如意,崔艳丽,王少林,毛建卫. 现代食品科技, 2018(06)
- [3]山野菜速冻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 刘茜茜.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3)
- [4]黄花菜的保鲜方法及2,4-表油菜素内酯对其生理代谢的影响[D]. 姚亚明.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5]黄秋葵真空冷冻干燥的工艺研究[D]. 董秀丽. 合肥工业大学, 2016(02)
- [6]超声波结合二甲基二碳酸盐对鲜切生菜品质与安全影响研究[D]. 尹晓婷.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7]生菜成熟度识别及采后品质质量研究[D]. 潘文娟.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2)
- [8]不同贮藏与烹饪处理对水芹食用品质的影响[D]. 邓静娟. 扬州大学, 2014(01)
- [9]低温与精胺对菜用大豆贮藏品质的影响及代谢组学研究[D]. 宋江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8)
- [10]苦苣菜护色工艺及叶绿素铁钠盐制备的研究[D]. 文星. 陕西科技大学, 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