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小失真的15英寸显示器——戴尔1503FP显示器(论文文献综述)
戚李阳[1](2020)在《光谱分割式立体液晶显示技术与系统》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几乎所有的人机交互场景都离不开显示器。显示器在近百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色彩单一到五彩纷呈,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从厚重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到轻薄的LCD屏,显示技术朝着色彩更丰富、亮度更高效、显示效果更逼真的方向上不断进步。自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立体摄影术发明以来,人类对于立体显示技术的追求未曾停止,陆续发展出双色互补立体成像法、光阀分时成像法、视差屏障法等一系列立体显示技术和方法,近年来真3D技术也从另一个层面推进着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但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应用领域来看,基于辅助眼镜的立体显示方案是时下的主流,主要可以区分为以滤光片为基础的谱分复用立体显示法,以液晶开关眼镜为基础的时分复用立体显示法和以偏振片为基础的偏振复用立体显示法。本文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时分复用立体显示技术和谱分复用立体显示技术展开,进行了一些改进。第一章详细地介绍了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相应的应用场景,指出立体显示在医疗、军事和传媒影视等方面应用价值,并分析了多种立体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从显示原理上区分,可以将现有的立体显示技术划分为基于双目视差的立体显示技术和真3D显示技术。从观看是否依赖辅助器件来区分,可以将其划分为基于辅助眼镜的立体显示技术和自由式立体显示技术。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从技术成熟度出发,基于辅助眼镜的立体显示技术是当前稳定的立体显示系统广泛采用的技术。第二章内容是对本文两个方案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总体介绍,主要包含色彩及色彩空间的理论和相关标准,液晶屏幕和液晶响应时间,以及立体系统亮度和串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该章节服务于第三章和第四章内两个立体显示方案的设备选型、参数选择和性能测定,并为相关的公式推导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是对基于互补多通带彩色滤光片的谱分复用立体显示系统的介绍。本章详细介绍了系统总体方案、滤光片制作、显示器件制备和系统参数测量和分析。本系统串扰值低于2%,显示亮度高于110nit。不同于传统的双色互补立体显示方案,本系统制备的分色眼镜在红绿蓝三色波段都有互补的通带,在色彩还原方面优与传统方案。在这一章的最后,本文提出针对滤光片造成的色彩偏差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第四章是对基于开关眼镜和扫描背光的立体显示系统的介绍。本章选用了英伟达3D Vision2套件和明基XL2707-B显示器作为基础,添加了量子点材料,提高显示亮度至90nit,并重新设计背光布局并改进了背光驱动时序,使得系统串扰率低于1.1%。本章的主要工作内容在于将原本整块的背光面板更换为四块子模块,并且通过计算液晶反应时间等参数确定了各模块间的时延,匹配相应的软硬件,最终取得优于市面同类产品的串扰率。总体而言,本文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在谱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立体显示方案上进行了改进,旨在提高显示亮度,改善显示显示色彩,降低显示串扰,为基于辅助眼镜的立体显示方案的改进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文章的最末,针对本文工作的不足也做出总结,并对立体显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邹良涛[2](2019)在《高动态范围视频图像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高动态范围(HDR)成像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图像显示的方式,带给人们更真实的视觉体验,在电影、医疗、家庭娱乐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HDR视频图像从采集到显示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编码失真,针对该失真的HDR视频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比较匮乏。本文研究人眼感知对编码失真的HDR视频图像质量评价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张量域感知特征的无参考HDR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张量分解得到同时含有亮度失真和色度失真的张量子带图;然后从视觉生成的角度出发,采用自回归(AR)预测模型模拟人脑对张量子带图的视觉生成过程,得到张量子带图的感知预测图像;最后采用AR系数表征HDR图像的张量域感知预测特征,结合张量子带图及其感知预测图的动态范围、亮区域占比2个HDR亮度感知特征,使用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进行回归映射得到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分数。在Nantes和EFPL这2个公开的HDR图像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主观感知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评价指标SROCC和PLCC都超过了0.93,RMSE分别为0.304 7和0.377 1。(2)构建一个HEVC编码失真的HDR视频质量评价库。首先,为了同时兼顾HDR和LDR显示用户,采用非向后兼容和向后兼容2种编码框架;然后,为了模拟视频传输时的不同码率要求,采用4种等级的量化参数(QP)进行编码;最后,采用劣化等级评分法(DCR)对编码后的视频进行主观打分。主观实验结果表明,主观打分与QP等级具有很好的单调性。不同客观质量评价方法的预测性能在本文视频库上的测试结果表明,HDR-VDP-2.2和PU-VIF方法与主观感知具有更好的一致性,评价指标SROCC分别为0.8380和0.847 5。(3)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纹理信息量和稀疏特征结合的半参考HDR视频质量评价方法。首先,从人眼对不同亮度背景下的纹理感知特性出发,按亮度等级将视频分成暗区域、正常亮度区域和亮区域,使用Sobel算子提取视频各区域的纹理信息量。然后,采用稀疏字典学习的方法提取视频的稀疏特征,包括训练和测试2个阶段:训练阶段,对无失真视频预处理(包括局部归一化、分块和分类),使用多线性主成分分析(MPCA)方法提取各类别视频块的主成分,将视频块的主成分矢量化用于稀疏字典学习;测试阶段,对失真视频预处理并提取视频块的失真主成分,使用训练得到的稀疏字典对矢量化的失真主成分稀疏表示,得到失真视频块的稀疏特征,将所有块的稀疏特征融合得到视频的稀疏特征。最后,结合视频的区域纹理信息量和稀疏特征,使用SVR进行回归映射得到视频的客观质量评价分数。在本文构建的HDR视频库上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主观感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评价指标SROCC、PLCC和RMSE分别为0.8273、0.853 7和0.589 2。
胡以磊[3](2018)在《AOC公司显示器产品组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晶显示器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如今整个行业已经进入饱和期。为抢夺市场份额,各品牌又重新打起了价格战,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显示器市场上,显示器企业为抢夺市场,纷纷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并不断在外观设计、性能、功能等方面进行花样设计,来吸引消费者眼球。一个显示器企业很难凭借几款显示器能打遍天下,有效的产品组合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法宝。伴随行业发展下滑,自2016年来,AOC企业的发展也呈现下滑趋势。长期的低价策略已经严重的伤害了产品的议价能力。当前AOC产品的各系列产品定位不清晰,各产品线之间没有形成合理的梯状结构,多数产品线已处于产品生命周期衰退期,虽近期也发布了很多新产品,但新产品相对竞争对手上市时间滞后,错失了市场先机,新产品上市成功率低。现有的产品组合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产品组合优化势在必行。本文以AOC显示器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众多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AOC公司的实际情况、显示器行业的发展状况及竞争对手状况进行了内外环境SWOT分析,对产品组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出公司优势劣势及机会点。在此基础上运用传统的ABC分类法及GE矩阵分析法对AOC产品线、产品组合进行了诊断、分析,得出当前产品组合存在的问题点,进行了原因剖析。通过分析后结合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制定出AOC公司产品组合优化的策略、方案,并从产品线重新定位、消减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延伸或增加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增设新品牌等方面进行产品组合调整,从研发、供应、绩效考核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实施保障,最后进行了实施后效果综合评价。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用科学的产品组合分析、评价方法可以全面的评估公司产品组合状态,为产品组合优化提供了依据和方法,从而解决了产品组合布局问题,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杜杉杉[4](2016)在《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和实现》文中指出可见光通信因其绿色安全、保密性好、频谱不受限等优势,成为近年来无线通信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可见光通信中的像素调制技术因其接收设备简单、频谱效率高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基于LCD液晶显示器和摄像头的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及软件实现,全文工作如下:一、针对LCD液晶显示器编码区域设置问题,设计了图像边界方案。按照所设计的图像边界方案讨论了Moravec、Harris和Susan算子角点检测算法,分析了这些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和性能,提出了改进的Harris算子角点检测算法,进一步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二、针对收发端光轴未对准而产生的摄像头接收信号投影失真问题,设计了失真修复方案进行信号恢复。利用针孔摄像头模型给出了单应性矩阵的求解方法。此外,还推导了发射机LCD液晶屏平面和接收机摄像头成像平面的坐标变换关系,最后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利用所得出的变换方程将接收畸变图像恢复。三、针对LCD液晶显示器信号调制问题,根据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特征,设计了结合RGB三色、灰度和空间的调制方案。四、设计了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接收机解调方案。针对接收畸变信号恢复后的解调问题,设计了基于阈值的空间解调技术,仿真分析了平均灰度阈值法、灰度直方图双峰法、最大类间方差法二值化算法,均能达到正确解调解码的需求,说明所设计的将信号调制到编码块中具有很好的抗噪声性能。此外,还针对接收信号图像中编码块边缘存在的符号间干扰,提出了基于空间滤波的去符号间像素干扰方法,有效解决了编码块边缘模糊问题。针对摄像头各通道灰度响应非线性的问题,采用预失真的方式设计了多阈值处理的灰度解调技术,简化了接收判决的方法。五、介绍了作者制作的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实验系统。开发了用户界面,针对当前LCD液晶显示器存在的灰阶响应时间问题,设计了基于多倍采样的接收端,简单设计了具有帧号、检验位与闲置位的帧头格式,并放置于发送图片中。最后,还介绍了本系统所需要的软硬件配置环境及软件参数配置,程序运行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稳定的在较小的误码率下实现较高的信息传输速率。
AT,王旭[5](2014)在《宽视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9比例是继16:10和16:9之后液晶市场迎来的一个全新的显示比例。相较于前两种比例而言,这种比例针对的用户群体更加清晰。21:9比例的出现,乍一看是屏幕新旧比例的交替,但是从实际的应用方面来分析,其实也是对于市场用户的一次细分。
《个人电脑》编辑部[6](2014)在《春节礼品导购》文中研究表明春节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是最有份量的一个节日,无数外出打工经商或者求学深造的游子在这个节日前都会不辞辛苦地返乡回家,享受一家团聚的天伦之乐。中国自古就被称作礼仪之邦,人际交往上提倡礼多人不怪的风俗传统。在外漂泊一年即将返乡之际,你打算给家人准备点什么礼物?直接包现金红包?还是买些衣服、土特产或者保健品——这些都不是我们《个人电脑》能帮你出谋划策的领域;如果你愿意考虑一下消费类的电子产品,那就来看看我们准备的这篇导购建议吧。
吕华威,李寒[7](2011)在《面朝投影幕,春暖花开——23款数据投影机专题评测》文中研究表明有心的读者大概还记得,一年前的投影机专题里我们曾宣告投影机市场将冬去春来。一年来,中国的投影机市场完全可以说是春暖花开、生机勃勃。几乎确定无疑的是,今年的中国投影机市场的销量将历史性的首次突破百万大关。纵观IT产品,能像投影机这样十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产品线凤毛麟角。为什么投影机可以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
胡宪武[8](2010)在《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及实证研究》文中提出现代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个性化与理性化的双重压力,纷纷寻找合作伙伴组成供应链联盟。通过伙伴企业间的资源外用、实现资源互补,利用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基于博弈的供应链研究方法在近几年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大量采用。本文突破传统博弈论中竞争博弈与合作博弈的限制,从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角度,对供应链链际节点企业间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供应链节点企业不同情境下的竞合形态,探寻供应链系统稳定的长效机制以及竞争条件下供应链成员间合作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不只局限在供应链单链内,还把视角扩展到链间及供应链网络。以信息经济学、管理学、博弈论、竞合理论、效用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价值链理论、系统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及其求解分析加之算例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定量与定性两个角度进行讨论。首先,描述了供应链链际竞合的含义:一是单链纵向节点企业间的竞合博弈关系;一是多链横向链间的竞合博弈关系;一是多链链间网际竞合博弈关系。建立了供应链链际竞合的一般博弈结构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对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合作促进机制、激励与收益分享机制进行了博弈分析。分析表明,完全信息下,供应链节点企业间可以通过合作促进机制(文中称罚函数)把供应链运作由一般Nash均衡状态调整到满足Pareto最优状态,并保持Nash均衡。在非完全信息下,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伙伴企业可以根据隐性努力的不同状况和市场风险的不同情境,做出不同的激励和利益分享机制,以谋求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健壮性。提出当市场风险较小时,核心企业可以放弃合作收益,即通过外包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合作,放弃一定的非核心业务,集中精力去发展自己核心业务,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供应链链间的横向竞合关系,运用竞合博弈理论与系统论的思想,论述了合作竞争的两层次概念模型及其竞合博弈机理。建立了相应的竞合博弈模型并求解。通过供应链链间竞合的实例对三种均衡,即Nash均衡、Cooperation均衡、Co-opetition均衡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o-opetition均衡对应的策略组合对供应链整体效用是最高的。非完全信息条件下,假设供应链节点企业间链内信息共享、链间不共享时,两条供应链对彼此所处市场类型的准确预期判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建模及算例分析表明,当供应链一方对另一方的所属市场类型预期给定时,另一方的销量水平与均衡收益都会随着对对方市场类型预期的降低而增加。但是,当对方的预期出现误判时,就会给竞争企业带来更多市场机会。这样,链间的信息共享也就变得更加困难。对于供应链网络竞合博弈关系的分析,是以双链三层供应链为研究背景的。通过建模求解,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即供应链成员间在有效物流通路下,各成员收益都是正向的。供应链系统中,各单链成员在网络情形下,合作竞争关系开始变得复杂,上下游企业会出现交叉竞合的现象。对处于同一地域同一市场竞争的零售企业来说规模效应明显。规模较小的零售商在同条件下与规模较大的零售企业竞争时,会出现无货可售,无利可图的情景。对于上游成员,由于产能限制,价格较高者,在市场需求旺盛时,同样可以达到一定的销量,来获取一定的收益;在市场萎缩时,转移价格较高的上游企业会退出供应链合作。最后,以我国笔记本电脑行业为例,选择了以核心装配企业为代表的两条供应链单链构成的供应链网络。每条供应链都包含液晶面板供应商、整机制造商、零售商三个节点企业。在竞合博弈分析时,按两种情况分别讨论。一是各节点企业有条件合作;一是各节点企业无条件合作。结果表明,有条件合作下,总会有胜出的供应链,且胜出的供应链节点企业皆有利可图。但在供应链系统中,这个结果未必是Pareto最优的。而在无条件合作下,不仅有Nash均衡存在,而且是Pareto最优的。但是,这个结果无法保证链内每个合作企业利润都大于零。通过对产能约束做灵敏度分析,了解到供应商产能限制,并不会对供应链末端的销售数量与利润产生影响,其影响范围只限于供应商与制造商两个层面。而制造商若受到产能限制时,则会对各层级企业的产品数量、利润产生影响。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及实证研究这一主题,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基于竞合博弈的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与发展具有一定价值;对于供应链企业的高效运作与协调作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李琼[9](2009)在《基于Internet的人眼视觉应用及特性测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显示器成为信息最主要的载体,基于显示器的图像技术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其显示效果直接影响一般的Internet网络服务。人眼在图像显示、比较、质量评价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眼视觉系统特性是图像显示、处理、理解等技术的理论基础。在图像理解研究领域里,基于视觉系统的应用研究更为活跃。本论文以连接在Internet网络的显示器上实现人眼视觉应用及特性测量为目的,设计了测量一些人眼视觉特性和视觉实验程序,并进行了实验。具体工作包括:(1)人眼进行显示器最佳设置的研究。包括显示器的黑点、最大亮度的设置和其他设置,为完成Internet上的其他视觉实验奠定基础。(2)设计了基于Internet平台的视觉估计显示器gamma的实验方案,开发出的基于Web的gamma估计程序,分别通过Internet对CRT和LCD显示器在暗、微暗和办公环境三种显示器观察环境下,进行了视觉估计显示器gamma精确度研究实验,并且与仪器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3)设计了基于Internet平台的视觉估计三通道最大亮度比的实验方案,开发出的基于Web的异色匹配程序,分别通过Internet对LCD进行了视觉估计三通道最大亮度比的精确度的实验研究,并且与仪器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4)完成了显示器上静态压缩图像主观评价的实验研究。包括静态压缩图像评价指标的提出,标准彩色测试图像库的收集,最后使用JPEG与JPEG2000两种压缩标准对彩色图像进行了七种压缩比的有损压缩,并采用成对比较的视觉心理物理学方法,对压缩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实验,得出了JPEG与JPEG2000标准下彩色图像最佳压缩比范围。(5)设计了基于Internet平台的人眼CSF特性的测量方案,开发出的基于Web的CSF测量程序,分别在不同环境和不同显示器下,通过Internet进行了CSF测量的实验研究。
郭少丹[10](2007)在《基于设计符号学的笔记本电脑造型设计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信息时代为背景,从符号传达的内容:文化价值,即产品的实用价值和象征价值出发,围绕人这个设计的主体和设计的最终目的,从设计符号的角度对笔记本电脑造型设计进行了探讨,有助于设计师更好的理解设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笔记本电脑造型符号的传达系统,并从符号学中语意学、语构学、语用学三个方面探讨对符号进行编码需要遵循的规则。然后,从造型符号的形式与意义的角度,结合例子探讨了笔记本电脑造型的形态符号系统、材质符号系统和色彩符号系统以及它们的语意。最后,围绕人这个主体,对信息产品造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硬件用户界面进行了讨论,分析它的符号构成和符号编码规则,以指导设计。本文立足于工业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造型设计问题,采用符号学的观点,围绕“人”这个主体和目的,对笔记本电脑造型设计符号系统进行分析尝试,强调造型设计是一个目的构成、也是系统的一部分。其次通过符号学角度,探讨造型设计的方法:通过遵循符号的编码规则为产品提供有意义的造型。
二、最小失真的15英寸显示器——戴尔1503FP显示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最小失真的15英寸显示器——戴尔1503FP显示器(论文提纲范文)
(1)光谱分割式立体液晶显示技术与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立体显示的基本原理 |
1.3 基于辅助眼镜的立体显示系统的国内外现状 |
1.4 基于辅助眼镜的立体显示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方向 |
1.4.1 医疗领域 |
1.4.2 军事领域 |
1.4.3 影视娱乐领域 |
1.4.4 其他 |
1.5 课题研究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立体显示系统相关理论基础 |
2.1 色彩空间与色标准 |
2.2 液晶屏幕与液晶反应时间 |
2.2.1 液晶屏幕的基本知识和选择 |
2.2.2 TN屏液晶响应时间。 |
2.3 立体显示系统亮度与串扰 |
2.3.1 相关定义 |
2.3.2 测试方法 |
2.3.3 谱分复用立体显示的串扰 |
2.3.4 时分复用立体显示的串扰 |
2.4 量子点材料 |
第三章 基于互补式多通带彩色滤光片的立体显示系统 |
3.1 显示系统架构 |
3.2 彩色滤光片及显示设备制备 |
3.2.2 彩色滤光片制备 |
3.2.3 显示设备制备 |
3.3 性能测量和分析 |
3.3.1 测试环境和样例 |
3.3.2 色域测量和分析 |
3.3.3 亮度测量和分析 |
3.3.4 串扰测量与分析 |
3.4 优势和改良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开关式眼镜和扫描背光的立体显示系统 |
4.1 显示系统架构 |
4.2 背光改进方案 |
4.3 背光时序参数设定 |
4.4 性能测试与分析 |
4.4.1 测试环境及设备 |
4.4.2 系统亮度测量 |
4.4.3 系统串扰测量 |
4.5 优势和改良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2)高动态范围视频图像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主观质量评价 |
1.2.2 客观质量评价 |
1.2.3 客观质量评价指标 |
1.3 本学位论文创新点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人类视觉感知与高动态技术基础 |
2.1 亮度与人类视觉感知 |
2.1.1 可见光 |
2.1.2 对比度 |
2.2 色域标准 |
2.2.1 BT.709 标准 |
2.2.2 BT.2020 标准 |
2.3 高动态范围视频分发技术标准 |
2.3.1 Dolby Vision和 HDR10 标准 |
2.3.2 HLG标准 |
2.3.3 SL-HDR1 标准 |
2.4 高动态范围视频编解码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动态范围图像质量评价 |
3.1 图像的张量域变换 |
3.2 图像特征提取与特征融合 |
3.2.1 感知预测特征提取 |
3.2.2 亮度感知特征提取 |
3.2.3 特征融合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预测块尺寸确定 |
3.3.2 数据分析与性能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动态范围视频质量评价库构建及客观评价方法研究 |
4.1 主观视频质量评价 |
4.1.1 HDR原始视频序列 |
4.1.2 编码参数和实验设备 |
4.1.3 主观实验方法 |
4.1.4 实验过程 |
4.1.5 主观评分处理与分析 |
4.2 客观质量评价方法对比与分析 |
4.3 高动态范围视频客观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4.3.1 HDR视频特征提取 |
4.3.2 特征融合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和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Abstract |
摘要 |
(3)AOC公司显示器产品组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品组合基本理论 |
2.1 企业战略与产品战略理论 |
2.2 产品组合相关理论 |
2.2.1 产品组合相关概念 |
2.2.2 产品组合类型 |
2.3 产品组合与战略关系 |
2.4 产品组合分析方法 |
2.4.1 产品组合分析方法总结及确定 |
2.5 产品组合评价法 |
2.5.1 定性评价法 |
2.5.2 定量评价法 |
2.5.3 组合评价方法总结及确定 |
2.6 产品组合分析及评价模型构建 |
2.6.1 层次分析法步骤 |
2.6.2 评价因素指标确定 |
2.6.3 GE矩阵分析模型构建 |
2.6.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AOC企业产品业务现状 |
3.1 AOC公司发展历程 |
3.2 AOC产品现状分析 |
3.2.1 AOC各产品线简介 |
3.2.2 AOC产品组合各项参数 |
3.2.3 AOC产品组合销售现状 |
3.2.4 AOC公司产品获利贡献分析 |
3.3 产品组合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AOC产品组合现状问题点 |
3.3.2 AOC产品组合问题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AOC产品组合优化实施 |
4.1 AOC公司产品战略 |
4.1.1 新产品战略 |
4.1.2 国际化扩张 |
4.1.3 成本领先 |
4.1.4 差异化 |
4.2 产品组合优化的目标 |
4.3 产品组合优化的指导原则 |
4.4 产品组合优化流程 |
4.5 AOC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4.5.1 宏观经济分析 |
4.5.2 显示器行业分析 |
4.5.3 AOC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5.4 AOC公司SWOT分析 |
4.6 AOC产品组合综合竞争力评估 |
4.7 产品组合优化方案 |
4.8 产品组合优化方案具体实施 |
4.8.1 现有产品线结构优化实施 |
4.8.2 新产品线规划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产品组合优化实施保障及效果 |
5.1 产品组合优化实施保障 |
5.1.1 新产品开发风险管控 |
5.1.2 产品供应链整合 |
5.1.3 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
5.1.4 全球研发中心整合 |
5.1.5 品牌建设 |
5.1.6 向后一体化 |
5.2 AOC产品组合优化效果评价 |
5.3 实际运行效果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1章 绪论 |
1.1 可见光通信概述 |
1.1.1 可见光通信的定义、优势及应用 |
1.1.2 可见光通信调制方式分类 |
1.2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构成 |
1.2.1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概述 |
1.2.2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方案设计 |
1.3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 |
1.4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优缺点 |
1.4.1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优点 |
1.4.2 缺点 |
1.5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的研究进展 |
1.5.1 试验系统研制进展 |
1.5.2 论研究进展 |
1.6 本文章节安排 |
1.6.1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6.2 章节安排 |
第2章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图像矫正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图像边界设计及角点检测算法研究 |
2.2.1 图像边界设计 |
2.2.2 经典算法比较 |
2.2.3 改进的Harris算子角点检测算法 |
2.2.4 改进算法与经典算法性能比较 |
2.3 接收畸变信号重建 |
2.3.1 针孔摄像头模型 |
2.3.2 单应性矩阵求解 |
2.3.3 接收畸变信号恢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 |
3.1 引言 |
3.2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信号调制技术研究 |
3.2.1 基于RGB三色的调制方案 |
3.2.2 基于灰度的调制方案 |
3.2.3 基于空间的调制方案 |
3.2.4 结合RGB三色、灰度和空间的调制方案 |
3.3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解调技术研究 |
3.3.1 基于阈值的空间解调技术研究 |
3.3.2 基于空间滤波的去符号间像素干扰 |
3.3.3 基于多阈值处理的灰度解调技术研究 |
3.3.4 基于RGB三色的解调技术研究 |
3.3.5 结合RGB三色、灰度和空间的解调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实现 |
4.1 引言 |
4.2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4.2.1 基于Winform的程序界面设计 |
4.2.2 基于线程的程序控制 |
4.2.3 基于多倍采样的接收端设计 |
4.2.4 像素调制可将光通信系统帧头设计 |
4.3 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软件实现 |
4.3.1 系统运行环境 |
4.3.2 软件运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5.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宽视界(论文提纲范文)
21:9的发展历程 |
2009年, LG发布了一款21:9的手机LG BL40e |
2010年第三季度:飞利浦发布21:9 3D电视 |
2011年CES上, VIZIO推出21:9电视 |
2012年台北电脑展上, 东芝发布全球首款21:9超极本 |
2012年7月, AOC发布了首款21:9的显示器 |
21:9比例液晶能带来什么 |
How We Test性能测试 |
性能指标客观测试 |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 |
(6)春节礼品导购(论文提纲范文)
变形金刚华硕Transformer Ai O P1801 |
高清娱乐戴尔XPS One 2720 |
极乐平板 联想Idea Centre Horizon 27 |
不是超极胜超极 苹果Mac Book Air |
一机多能 戴尔XPS 12 |
主流之选 东芝Satellite U40t-A |
双卡双待物有所值 vivo X3 |
大屏幕也有好身手 OPPO N1 |
全网通吃后顾无忧nubia Z5S |
超轻薄机身四核可通话 联想S5000 |
六大升级功能更全面GALAPAD 3G版 |
7寸便携双核通话 三星Galaxy Tab 3 7.0 |
四核大屏幕可通话导航 爱立顺M99G |
四核送联通沃卡HKCQ79四核3G版 |
大屏3G通话上网 索立信S5四核通讯版 |
带着孝心回家看看 联想亲情平板 |
无线连接也打印 兄弟MFC-J625DW |
旗舰之选 佳能PIXMA i P7280 |
时尚打印 佳能PIXMA MG6380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佳能炫CP900 |
量大更实惠 爱普生L801 |
混合动力 爱普生XP-702 |
多面手全功能 惠普Deskjet Ink Advantage 4518 |
输入输出两不误 惠普Deskjet Ink Advantage 5525 |
为出行而生 奥图码ML550 |
享受色彩之乐 三星S27C750 |
终极游戏体验 索尼头戴显示器HMZ-T3W |
影院随身带 爱普生MOVERIO BT-100 |
最为真实的操控感觉 拓士HOTAS Warthog疣猪全仿真摇杆 |
天籁之音DELLXPS One 2720艾利和AK120 |
另类HIFI 艾利和AK10 |
完美音色Parrot Zik |
时尚另类 佳能Power Shot N |
专业微单 奥林巴E-M1 |
复古便携 士X-E2 |
纯粹摄影、纯粹复古 尼康Df |
(8)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 |
1.3.2 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
1.3.3 供应链竞合博弈理论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结构模型研究 |
2.1 问题描述和定义 |
2.1.1 供应链链际竞合的界定 |
2.1.2 供应链结构模型与博弈结构模型及其关系 |
2.1.3 供应链系统的边界 |
2.1.4 供应链的决策层次分析 |
2.2 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结构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2.2.1 合作促进机制的博弈分析 |
2.2.2 激励与收益均衡分配机制的博弈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供应链链际横向竞合博弈 |
3.1 问题描述 |
3.2 供应链链际横向竞合博弈模型的建立 |
3.3 供应链链际横向竞合博弈模型求解 |
3.4 三种均衡之间的比较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参照链的链际纵向竞合博弈 |
4.1 问题描述 |
4.2 模型建立及求解 |
4.2.1 合作-合作博弈模型及求解 |
4.2.2 竞争-竞争博弈模型及求解 |
4.2.3 合作-竞争博弈模型及求解 |
4.2.4 竞争-合作博弈模型及求解 |
4.3 四种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
4.4 供应链合作收益分配机制分析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息共享价值的链际竞合博弈 |
5.1 问题描述 |
5.2 非完全信息下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模型 |
5.2.1 非完全信息下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结构分析 |
5.2.2 非完全信息下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模型构建 |
5.3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供应链网络竞合博弈 |
6.1 问题描述与假设 |
6.2 博弈模型的建立 |
6.2.1 符号描述 |
6.2.2 模型的建立 |
6.3 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 |
6.3.1 GAMS 简介 |
6.3.2 利用GAMS 进行的数值仿真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研究 |
7.1 笔记本电脑产业背景 |
7.2 实证分析过程 |
7.2.1 供应链的构建 |
7.2.2 博弈模型的求解与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基于Internet的人眼视觉应用及特性测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人眼视觉特性 |
1.2 人眼视觉特性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人眼设置显示器 |
2.1 影响显示器显示效果的因素 |
2.1.1 gamma |
2.1.2 亮度 |
2.1.3 对比度 |
2.1.4 白点及其他 |
2.2 人眼设置显示器的方法 |
2.2.1 显示器的基本设置 |
2.2.2 显示器黑点和白点的设置 |
2.2.3 其他设置 |
2.3 视觉设置显示器的实验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INTERNET上人眼特性化显示器 |
3.1 INTERNET上视觉估计显示器GAMMA |
3.1.1 gamma对显示器上再现图像的色差影响 |
3.1.2 视觉估计显示器gamma的实验方法 |
3.1.3 结论分析 |
3.2 INTERNET上测量三通道最大亮度比的实验研究 |
3.2.1 异色匹配 |
3.2.2 测量方法及网络实现 |
3.2.3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INTERNET上进行压缩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实验研究 |
4.1 图像质量评价的方法 |
4.1.1 客观评价 |
4.1.1.1 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4.1.1.2 图像质量评价的新方法 |
4.1.2 主观评价 |
4.2 压缩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实验 |
4.2.1 评价内容 |
4.2.2 实验过程 |
4.2.3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INTERNET上测量对比敏感函数(CSF) |
5.1 CSF的概念 |
5.2 基于INTERNET的CSF测量 |
5.2.1 测量方法及网络实现 |
5.2.2 实验过程 |
5.2.3 Internet上测量亮度CSF的实验结果及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撰写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设计符号学的笔记本电脑造型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笔记本电脑产品的文化价值 |
2.1 前言 |
2.2 笔记本电脑与信息时代 |
2.3 笔记本电脑的实用价值 |
2.4 笔记本电脑的象征价值 |
第3章 笔记本电脑造型符号的“传达”系统 |
3.1 笔记本电脑造型的符号系统 |
3.2 笔记本电脑造型符号的“传达” |
3.3 笔记本电脑造型符号的编码 |
3.4 笔记本电脑造型符号的语境 |
3.5 笔记本电脑造型符号的信道媒体 |
第4章 笔记本电脑造型符号的编码规则 |
4.1 前言 |
4.2 笔记本电脑造型的符号语意学规则 |
4.3 笔记本电脑造型的符号语构学规则 |
4.4 笔记本电脑造型的符号语用学规则 |
第5章 笔记本电脑造型符号形式系统及语意分析 |
5.1 前言 |
5.2 笔记本电脑造型的形态符号 |
5.3 笔记本电脑造型的材质符号 |
5.4 笔记本电脑造型的色彩符号 |
第6章 笔记本电脑的用户界面符号系统 |
6.1 前言 |
6.2 笔记本电脑用户界面符号构成 |
6.3 笔记本电脑用户界面的发展 |
6.4 笔记本电脑用户界面符号编码规则 |
结论 |
附录: 笔记本电脑简史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最小失真的15英寸显示器——戴尔1503FP显示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光谱分割式立体液晶显示技术与系统[D]. 戚李阳. 南京大学, 2020(04)
- [2]高动态范围视频图像质量评价[D]. 邹良涛. 宁波大学, 2019(06)
- [3]AOC公司显示器产品组合优化研究[D]. 胡以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8(04)
- [4]像素调制可见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和实现[D]. 杜杉杉. 东南大学, 2016(02)
- [5]宽视界[J]. AT,王旭. 个人电脑, 2014(09)
- [6]春节礼品导购[J]. 《个人电脑》编辑部. 个人电脑, 2014(02)
- [7]面朝投影幕,春暖花开——23款数据投影机专题评测[J]. 吕华威,李寒. 个人电脑, 2011(01)
- [8]供应链链际竞合博弈及实证研究[D]. 胡宪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0(07)
- [9]基于Internet的人眼视觉应用及特性测量的研究[D]. 李琼. 云南师范大学, 2009(S1)
- [10]基于设计符号学的笔记本电脑造型设计初探[D]. 郭少丹.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