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站仪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红元[1](2021)在《全站仪及贯通误差预计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矿山测量是矿山进行正常开采作业的核心点,只有保障测量结果真实准确,才能更好的落实矿山测量工作。但在目前的采矿作用中,常常因测量人员失误而无法得出精准的数据,以至于测量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严重影响采矿作用的进度。全站仪及贯通误差预计是当前矿山测量中较为常见的校准方法,本文就上述两种误差校准方式展开论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徐朋杰[2](2021)在《工程测量中智能化全站仪的应用解析》文中认为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现如今,智能化全站仪也逐渐应用到的工程测量当中,它作为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仪器,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效果,从而更好的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测量任务,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测量问题,使得人力资源与时间得到更高效的优化,利于生产力的提高。以下,本文针对工程测量中智能化全站仪的应用分析展开具体的讨论。
郝起运[3](2021)在《应用全站仪减小工程测量误差的具体策略》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房屋建筑测量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全站仪在房屋建筑测量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应用全站仪可大幅度提高房屋建筑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文章首先分析了工程测量误差的基本内容,然后探讨了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了在工程测量中应用全站仪减小测量误差的具体措施,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刘运明,佟易,郭可才,高楚天,郭明[4](2021)在《过海地铁隧道陀螺定向测量技术——以厦门地铁2号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我国首条过海地铁盾构隧道的高精度贯通问题,本文在分析陀螺全站仪定向测量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Y/JTQ-1陀螺全站仪的定向工作流程、数据处理过程,进行了定向精度分析,讨论了减弱措施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盾构隧道中的实际应用。工程应用实例表明,采用Y/JTQ-1下架式陀螺全站仪辅助定向,不仅能够满足隧道掘进过程中的定向精度要求,有效指导现场施工,而且降低了隧道掘进贯通的风险,提高了隧道的贯通精度,为其他同等规模类型的隧道掘进贯通提供宝贵的控制测量经验。
靳婷婷[5](2021)在《大尺寸甚高精度三维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与仿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大型科学工程正在向大尺寸、甚高精度、海量信息、不可逆转、多测量系统组合应用的方向发展。鉴于大科学工程对精密测量的需求,大尺寸高精度三维控制网的仿真布设通常依靠经验模型,缺少系统、有效的理论方法指导,导致大尺寸三维控制网的测量精度和效率受到了明显制约,基于多测量系统组合的大尺寸三维控制网的仿真分析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鉴于大尺寸三维控制网仿真布设及数据解算分析流程,分析了大尺寸三维网面临的低精度、低效、高成本问题,制定相应的研究内容和解决思路。全文以大尺寸三维控制网仿真为主旨,对多测量系统的数据联合平差、测量数据的仿真分析与三维控制网的网络布设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终搭建三维控制网仿真分析与数据解算平台,结合具体实验完成了相关验证。研究内容如下:(1)为满足大型科学工程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测量精度需求,构建了多系统的组合测量方法,并对系统组合测量原理及联合数据网平差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构建了基于Helmert验后方差分量估计定权的联合数据平差模型,通过合理配权,有效的提高了网络解算精度。实验结果证明:通过该模型解算后高误差点位精度提高了40%以上,网络解算精度提高了20%。(2)甚高精度三维控制网测量数据仿真,针对坐标不确定的研究,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构建了基于测量误差(仪器制造和测量环境)和坐标转换参数误差的坐标不确定度评价模型。利用MCM原理对坐标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坐标协方差矩阵,实现了坐标不确定度点云可视化。实验结果证明:仿真数据解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解算结果相关性高达0.8以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仿真数据的可靠性。(3)为构建高效高精度的大尺寸仿真三维控制网,分析影响网络构建的主要因素,构建基于网络覆盖能力、测量精度及测量成本的网络评价函数。基于网络覆盖能力的研究,构建了可视性碰撞模型;测量精度及效率的研究,构建单纯形网络局部优化算法,实现了网络优化。实验结果证明:该布网方法在测量精度、网络覆盖能力、测量成本三方面均满足工程测网评价标准,且相较经验布网方式,布网时间减少了50%,有效测量点增加了8%,66%的单点测量精度得以提高,整网测量精度提高23%。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对仿真算法和软件进行平台集成,构建了可视化、易操作的一体化大尺寸三维控制网仿真分析与解算平台,实现了模型构建、网络仿真、数据解算及不确定度点云可视化。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平台可指导网络布设,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赵启[6](2021)在《高精度陀螺全站仪在轨道交通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测量工作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对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测量人员应充分了解高精度陀螺全站仪的基本原理,准确把握其操作规程,科学计算分析测量数据,提升高精度陀螺全站仪的应用效果。
方云飞[7](2021)在《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机动车数量增加,路面交通愈加拥堵,为了缓解出行压力,城市轨道交通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地铁隧道施工在各大城市均有开展。以合肥市为例,截止2020年12月,合肥轨道交通已建成并运营1号线、2号线、3号线和5号线,里程为114.78公里,在建线路共有9段;至2030年,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总里程约为436.4公里。轨道交通里程增加使得地铁保护区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地铁监测主要利用测量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监测,这种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自动化监测工作往往涉及到多家单位,导致监测精度不一致、点位不统一,不利于后期管理,且点位标志安装缺乏前期规划,往往不能布设到结构体上,造成监测结果不能反映实际变形状况;另一方面,这种自动化监测多以静态观测为主,使用多台测量机器人进行区域联测,从而导致测量机器人数量多、监测成本高、监测难度大等问题。本文将摄影测量技术和自动化监测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测量机器人动态自动化监测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静态观测中存在的问题。测量机器人动态自动化监测涉及到点位标志设计、目标自动识别、远程操控等技术问题,本文针对测量机器人动态监测目标自动识别进行分析与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图像和目标识别技术,提出三种辅助测量机器人目标识别方法,分别为基于模板匹配的模式识别方法、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和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跟踪方法;(2)分析并研究图像坐标系与测量机器人设备坐标系之间关系,完成两者之间的坐标转换,通过远程操控,提高测量机器人目标自动识别能力;(3)对测量机器人二次开发平台—Geo COM接口进行研究,采用RS232串口通讯技术和4G DTU模块相结合的网络通讯方式,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完成数据存储与管理,研制出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系统,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牟剑[8](2021)在《工程测量中智能化全站仪的应用》文中指出全站仪是应用于现代工程测量的重要工具,随着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全站仪在提高工程测量质量,降低测量误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通过对全站仪特点及优势进行分析,探讨全站仪在建筑工程测量中,高层建筑基坑变形监测技术应用,并通过实际工程实例,分析全站仪在高层建筑基坑变形监测中的实际应用[1]。
蓝善建[9](2020)在《基于测量机器人的桥梁转体在线监测系统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测量机器人是现代工程测量的典型仪器,它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尤其是在变形监测与实时动态测量中,测量精度高、快捷方便、无接触、灵活机动,有着其他测量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四平市东丰路斜拉桥在桥梁转体施工中,便应用了5台测量机器人进行桥梁转体的动态跟踪监测,以实现桥梁安全平稳的转体就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分析了测量机器人的特点与功能,结合工程项目,充分利用了测量机器人的自动测量优势。为了保证桥梁转体的顺利进行,提高转体工作效率,及时准确客观地反映桥梁在转体过程中的线形变化情况,文章根据吉林四平东丰路立交桥桥梁转体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对徕卡TS60测量机器人展开了相关应用研究,并研制了相关的实时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进行了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点:首先,介绍了转体桥施工技术,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对转体过程控制测量进行了详细研究,指出传统控制的缺陷性,提出了桥梁转体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其次,研究了实时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关键设备-测量机器人。对徕卡TS60测量机器人的功能特点及其关键技术ATR和跟踪技术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对测量机器人的跟踪速度、精度进行了实验测试,论证了其满足桥梁转体实时跟踪的测量要求。对于测量过程中的粗差,采用了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的方式来探测并剔除的解决办法。然后,设计研制了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针对其中的软硬件问题、通讯方面,通过花生壳软件的内网穿透功能,实现在无静态IP的情况下,DTU与计算机的相互通信,有效的降低了成本。研究了数据线缆中的各种接口的定义,针对Y型电缆与DTU接口端均为公口,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线缆接口连接办法。根据用户需求分析,采用了GSI输出的一对一自动跟踪模式,结合系统的功能要求,利用C#语言研发了桥梁转体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并对其数据库的建立进行了相应的说明。最后,展示了四平市东丰路转体桥实时在线监测的成果应用,分析了各监测点的数据变化情况,论证了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在桥梁转体中的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刘新江[10](2020)在《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文大地测量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文大地测量通过观测恒星等自然天体的位置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以及至地面某一目标的方位角,是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应用于空间基准建立、航天测控、远程精导武器发射、惯导设备标定、垂线偏差确定及工程测量等领域。传统的天文大地测量方法主要适用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测量设备主要是光学经纬仪,需人工观测,效率很低。近年来,随着数字天顶仪、视频经纬仪等新型测量系统的研制成功,天文大地测量技术已开始向自动观测转型,但定位定向观测和数据处理模型基本上仍采用的是传统方法,不能满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快速高效和高精度的测量。为了实现任意地区快速天文定位定向,解决复杂环境下只有部分星可见时的天文大地测量难题,本文基于自动测量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全天区大量天文观测数据的特点,引入相关变量回归分析理论,提出了多种新的天文大地测量方法,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野外实际测量实验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首次在天文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引入相关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天文大地测量数据回归分析仿真平台;在实测数据处理中,对回归方法进行了拓展,提出了两步回归法、平行回归法和零值分位回归法。(2)提出观测多颗近似中天星实现定位定向的新方法,采用高度差平行回归法测定纬度,采用多星中天时角法测定经度和方位角。在低纬度地区实测36颗任意高度近似中天星数据,定位精度优于±0.5″,定向精度优于±0.25″,满足高等级天文大地测量精度指标要求。与经典的北极星任意时角法相比,定向测量前不需要进行精密天文定位,1个一等天文方位角的观测用时由至少2天时间缩短到2小时以内,将精密天文定向测量的作业范围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扩展至全球任何地区。(3)针对只有北天区星可见时的观测条件,提出了多颗近似大距星同步定位定向方法。传统大距星对法只能精确定向,且需要已知测站精确坐标;新方法不需要按照天体赤纬和大距时刻进行配对观测,通过观测多颗近似大距星的天顶距和水平角数据即可实现定位定向,选星条件从星位角严格在90°扩展到87°~92°,同等时间内可观测星数增加1倍以上。(4)基于自动观测可同时获取近似等高星天顶距和水平角的特点,在数据处理中提出了方位角零值分位回归法实现同步定位定向。依据测站纬度和天顶距确定零值分位数进行分位回归,观测40颗近似等高星,定位精度优于±0.3″,定向精度优于±0.5″,与普通回归方法相比计算精度提高30%。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比,天顶距观测精度提高33%,水平角观测精度提高52%,观测效率提高1倍以上。(5)通过增加回归参数,将近似中天、卯酉和等高星数据回归处理方法适用范围扩展至全天区,建立了观测多颗任意星实现精密定位定向的多元回归模型。针对任意星观测精度不一致、高度和方位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数据处理结果不稳健问题,提出了按方位角装箱的非参数—参数两步回归法,有效提高了成果的稳健性。(6)采用多种型号的全站仪作为观测仪器,对本文所提出的新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际测量实验,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新方法的计算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不同地域各种复杂环境的测量需求。
二、全站仪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站仪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全站仪及贯通误差预计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实例 |
2.全站仪在矿山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
(1)地下平面测量 |
(2)地下高程测量 |
3.贯通误差预计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
(1)地下高程误差预计 |
(2)平面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
(3)高程测量的注意事项及建议 |
(4)平面测量注意事项及建议 |
4.结束语 |
(2)工程测量中智能化全站仪的应用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智能化全站仪的特点与优势 |
1.1 智能化全站仪的特点 |
1.2 智能化全站仪的优势 |
1.3 智能化全站仪的操作步骤 |
2 智能化全站仪的应用分析 |
2.1 智能化全站仪的测量方法 |
2.2 数字化测量 |
2.3 多余测量 |
2.4 碎布点测量 |
3 智能化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需注意的问题 |
3 结语 |
(3)应用全站仪减小工程测量误差的具体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测量概述 |
2 全站仪的测量方法 |
3 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
4 在工程测量中应用全站仪减小测量误差的具体措施 |
4.1 确保工程测量资源和资金可控 |
4.2 完善测量误差与全站仪应用体系 |
4.3 加强施工技术监督管理 |
4.4 加强项目设计阶段管理 |
5 其他注意事项 |
6 结束语 |
(4)过海地铁隧道陀螺定向测量技术——以厦门地铁2号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陀螺全站仪定向原理 |
2 工程应用 |
2.1 工程概况 |
2.2 陀螺定向过程 |
3 陀螺定向误差分析 |
3.1 陀螺仪寻北误差及全站仪测角误差 |
3.2 原始坐标精度与子午线收敛角的计算 |
3.3 数据精度分析 |
4 结论 |
(5)大尺寸甚高精度三维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与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测量系统组网方法 |
1.2.2 测量数据解算 |
1.2.3 测量数据仿真分析 |
1.2.4 网络布局设计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多测量系统组合测量的大尺寸三维网平差 |
2.1 多测量系统的组合应用 |
2.1.1 组合测量方法设计 |
2.1.2 测量系统的性能互补分析 |
2.2 多测量系统组合应用平差方法分析 |
2.2.1 单测量系统三维网平差 |
2.2.2 多测量系统联合空间三维网平差 |
2.2.3 基于赫尔模特方差分量定权的联合空间三维网平差 |
2.3 实验验证及精度评价 |
2.3.1 实验步骤 |
2.3.2 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甚高精度三维控制网测量数据仿真分析 |
3.1 坐标不确定度的误差来源 |
3.1.1 测量误差 |
3.1.2 坐标转换参数误差 |
3.2 坐标不确定度的误差估计与评定 |
3.2.1 坐标不确定度的误差估计 |
3.2.2 坐标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
3.3 坐标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 |
3.3.1 MCM法的分析步骤 |
3.3.2 坐标不确定度点云 |
3.4 实验验证 |
3.4.1 测量误差模拟 |
3.4.2 实验步骤 |
3.4.3 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尺寸三维控制网的网络布设及优化设计 |
4.1 网络布设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测量系统的有效测量区域分析 |
4.1.2 可视可测分析 |
4.1.3 测量精度分析 |
4.1.4 测量成本 |
4.2 网络布设优化策略 |
4.2.1 网络评价函数 |
4.2.2 网络的优化方法 |
4.3 实验分析与验证 |
4.3.1 网络布设 |
4.3.2 网络优化 |
4.3.3 网络解算与精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尺寸三维控制网仿真与解算平台的构建 |
5.1 开发工具 |
5.2 平台的总体框架 |
5.3 平台总体设计 |
5.3.1 网络布局优化设计 |
5.3.2 联合网平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本文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与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精度陀螺全站仪在轨道交通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高精度陀螺全站仪 |
1.1 高精度陀螺全站仪基本工作原理 |
1.2 高精度陀螺全站仪的基本作业流程 |
1.3 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高精度陀螺全站仪的主要问题 |
2 高精度陀螺全站仪在轨道交通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践 |
2.1 某轨道交通工程基本概况 |
2.2 高精度GYROMAT300型陀螺全站仪分析 |
2.3 应用高精度GYROMAT300型陀螺全站仪外业测量要点 |
3 结语 |
(7)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测量机器人应用现状 |
1.2.2 图像识别和目标识别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测量机器人及数据通讯 |
2.1 TS30 测量机器人 |
2.2 测量机器人的二次开发平台 |
2.2.1 内置应用程序开发 |
2.2.2 GSI串行接口 |
2.2.3 GEOCOM接口 |
2.3 数据通讯 |
2.3.1 RS232 串口通讯 |
2.3.2 4G DTU模块 |
2.3.2.1 数据通讯过程 |
2.3.2.2 模块连接 |
2.3.3 SOCKET通讯原理 |
2.4 极坐标法测量原理和分析 |
2.4.1 极坐标法原理 |
2.4.2 点位精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测量标志图像识别 |
3.1 图像识别与目标识别 |
3.2 基于模板匹配的模式识别方法 |
3.2.1 OPENCV |
3.2.2 模板匹配实现 |
3.2.3 模板匹配算法 |
3.3 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 |
3.3.1 图像处理技术 |
3.3.2 OPENCV图像处理函数 |
3.4 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跟踪方法 |
3.4.1 OPENCV目标跟踪函数 |
3.4.2 KCF跟踪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量机器人目标识别 |
4.1 基于模板匹配的模式识别方法测试结果与分析 |
4.2 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机器视觉的目标跟踪方法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测量机器人目标识别实现 |
4.4.1 像素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 |
4.4.2 坐标系转换与角度计算 |
4.4.3 实例计算 |
4.4.4 远程控制代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系统开发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2 系统功能设计 |
5.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1 SQL SERVER数据库 |
5.3.2 数据库结构设计 |
5.4 系统开发环境 |
5.5 软件实现 |
5.5.1 登录系统 |
5.5.2 项目管理 |
5.5.3 系统通讯 |
5.5.4 开机设置 |
5.5.5 设站点编辑和设站定向 |
5.5.6 学习测量 |
5.5.7 点组编辑和循环编辑 |
5.5.8 错误信息和数据查询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工程测量中智能化全站仪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全站仪的特点与优势 |
2.1 全站仪的特点 |
2.2 全站仪的优势 |
3 建筑工程测量中全站仪监测技术 |
4 高层建筑基坑变形监测中全站仪的实际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全站仪的实际应用 |
4.2.1 监测过程 |
4.2.2 监测结果 |
5 结语 |
(9)基于测量机器人的桥梁转体在线监测系统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在线监测的必要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结构 |
2 桥梁转体施工控制测量介绍 |
2.1 转体施工介绍 |
2.2 转体施工关键技术 |
2.3 传统的转体施工控制测量作业方法 |
2.3.1 转体前的准备工作 |
2.3.2 转体过程中的测量控制 |
2.3.3 转体后的精调 |
2.4 传统的转体测量的缺陷 |
2.5 本章小结 |
3 TS60测量机器人及其测量精度分析 |
3.1 TS60介绍 |
3.2 ATR和LOCK技术 |
3.2.1 ATR技术 |
3.2.2 LOCK技术 |
3.2.3 LOCK技术的应用 |
3.3 测量机器人性能与精度测试分析 |
3.3.1 跟踪速度 |
3.3.2 测量机器人测角测距精度测试 |
3.3.3 测量机器人点位精度分析 |
3.4 跟踪测量的粗差探测 |
3.5 本章小结 |
4 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发 |
4.1 数据通讯 |
4.1.1 DTU模块 |
4.1.2 RS232串口线缆 |
4.1.3 RS232公对公转接头 |
4.2 内网穿透和虚拟串口 |
4.2.1 内网穿透 |
4.2.2 虚拟串口 |
4.3 软件设计 |
4.3.1 用户需求分析 |
4.3.2 系统功能分析 |
4.3.3 系统软件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应用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桥梁转体过程在线监测方案 |
5.2.1 监测设备 |
5.2.2 监测方法 |
5.2.3 系统组织结构 |
5.3 各测点实测数据分析 |
5.4 结语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文大地测量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天文大地测量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
1.2.1 基本星表 |
1.2.2 观测仪器 |
1.2.3 测量方法 |
1.2.4 成果应用 |
1.3 研究路线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方法及仿真平台构建 |
2.1 参考系和参考框架 |
2.1.1 天球参考系和天球参考框架 |
2.1.2 地球参考系和地球参考框架 |
2.1.3 天球参考系与地球参考系之间的转换 |
2.2 时间系统 |
2.2.1 常用的时间系统 |
2.2.2 时间系统的转换 |
2.3 坐标系统 |
2.3.1 天球坐标系 |
2.3.2 地球坐标系 |
2.4 天文定位定向基本原理 |
2.4.1 天体视位置计算 |
2.4.2 天文定位定向基本公式 |
2.4.3 天文定位定向误差分析 |
2.5 回归分析基本理论方法 |
2.5.1 随机变量 |
2.5.2 回归模型 |
2.5.3 回归显着性检验 |
2.5.4 回归诊断 |
2.5.5 回归参数估计方法 |
2.6 天文测量数据回归分析仿真平台构建 |
2.6.1 计算误差分析 |
2.6.2 回归方法选择 |
2.6.3 成果精度评定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观测多颗近似中天星实现定位定向 |
3.1 中天星定位定向基本方法 |
3.1.1 纬度测定方法 |
3.1.2 经度测定方法 |
3.1.3 方位角测定方法 |
3.2 近似中天星高度差法测定纬度 |
3.2.1 基本原理 |
3.2.2 观测天体偏离中天位置引起误差分析 |
3.2.3 仿真数据分析 |
3.3 近似中天星方位角法测定经度 |
3.3.1 偏离中天位置引起误差分析 |
3.3.2 多颗子午星测定经度 |
3.3.3 多组子午星对测定经度 |
3.3.4 仿真数据分析 |
3.4 多星中天时角法精密测定天文方位角 |
3.4.1 分析变量间关系 |
3.4.2 确定回归模型 |
3.4.3 确定样本数量 |
3.4.4 建立回归方程 |
3.4.5 仿真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观测多颗近似大距星实现定位定向 |
4.1 大距星定位定向基本方法 |
4.1.1 大距位置基本量间关系 |
4.1.2 纬度测定方法 |
4.1.3 经度测定方法 |
4.1.4 方位角测定方法 |
4.2 观测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
4.2.1 时角误差的影响 |
4.2.2 方位角误差的影响 |
4.2.3 天顶距误差的影响 |
4.3 大距星对法测定天文方位角 |
4.3.1 大距星对法定向基本原理 |
4.3.2 传统大距星对法 |
4.3.3 改进的大距星对法 |
4.4 多颗近似大距星同步定位定向 |
4.4.1 观测方位角同步确定纬度和方位角 |
4.4.2 观测天顶距测定经度 |
4.4.3 仿真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观测全天区星实现定位定向 |
5.1 多颗近似卯酉星同步定位定向 |
5.1.1 卯酉星对定位定向基本原理 |
5.1.2 近似卯酉星天区范围的确定 |
5.1.3 多颗近似卯酉星回归分析定位定向 |
5.1.4 仿真数据分析 |
5.2 多颗近似等高星同步定位定向 |
5.2.1 多星近似等高法同时测定经纬度 |
5.2.2 观测方位角同步定位定向 |
5.2.3 仿真数据分析 |
5.3 多颗任意位置星同步定位定向 |
5.3.1 天顶距回归分析 |
5.3.2 方位角回归分析 |
5.3.3 非参数—参数两步回归 |
5.3.4 仿真数据分析 |
5.4 自适应天文定位定向算法构想 |
5.4.1 确定观测星的天区范围 |
5.4.2 确定回归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验证 |
6.1 近似中天星观测实验 |
6.1.1 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
6.1.2 方位角差值与天顶距、赤纬间的相关分析 |
6.1.3 方位角组平均值回归分析 |
6.1.4 方位角单次观测值回归分析 |
6.1.5 多种方法计算方位角结果比较 |
6.1.6 经度计算 |
6.1.7 纬度计算 |
6.2 近似大距星观测实验 |
6.2.1 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
6.2.2 大距星对法计算方位角 |
6.2.3 回归分析计算方位角和经纬度 |
6.3 近似等高星观测实验 |
6.3.1 传统方法计算结果分析 |
6.3.2 天顶距和方位角直接回归结果分析 |
6.3.3 粗差数据和时间因素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分析 |
6.3.4 观测方位角零值分位回归结果分析 |
6.3.5 选择特定方位区间星回归分析 |
6.3.6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全站仪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站仪及贯通误差预计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王红元. 当代化工研究, 2021(21)
- [2]工程测量中智能化全站仪的应用解析[J]. 徐朋杰. 居舍, 2021(30)
- [3]应用全站仪减小工程测量误差的具体策略[J]. 郝起运. 工程技术研究, 2021(15)
- [4]过海地铁隧道陀螺定向测量技术——以厦门地铁2号线为例[J]. 刘运明,佟易,郭可才,高楚天,郭明. 工程勘察, 2021
- [5]大尺寸甚高精度三维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与仿真分析[D]. 靳婷婷.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6]高精度陀螺全站仪在轨道交通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赵启. 智能城市, 2021(10)
- [7]地铁保护区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D]. 方云飞.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8]工程测量中智能化全站仪的应用[J]. 牟剑.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02)
- [9]基于测量机器人的桥梁转体在线监测系统研制及应用[D]. 蓝善建. 东华理工大学, 2020(02)
- [10]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文大地测量新方法研究[D]. 刘新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