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对民权思想的认识历程——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民本观向民权观的迁转(论文文献综述)
易万臣[1](2020)在《早期改良派的民权思想分析》文中认为在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领域,早期改良派的思想主张占据一席之地,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早期改良派的思想放小来说是在洋务运动的大浪潮中孕育而生,是洋务运动思潮的产儿,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思考和反思;放大来说是鸦片战争以后逐渐加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属性决定形成的思想,是近代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下的产物,也是中国大门被西方列强叩开之后中西方思想交融的结晶。通过研究早期改良派的民权思想的实际内容、来源经过以及个别代表人物的民权思想的研究,进一步阐发改良思想潮流的重要性,对当今社会的民权思想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史朝栋[2](2018)在《谭嗣同《仁学》的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谭嗣同作为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近代着名的政治改革家之一,其丰富的政治思想和主张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内容。纵观其思想的形成过程,《仁学》成为其政治思想的代表着。《仁学》一书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是基于社会危机严重和社会思潮变革的现实,同时也与谭嗣同本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激进的人生态度相关,体现了对于社会变革的思想诉求。《仁学》融贯诸家学说,建立了极富特色的思想体系,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以“仁”、“通”、“以太”、“心力”等核心概念为基础,以“仁——通——平等”为理论支撑,构建其仁学理论的大厦。《仁学》一书彰显着谭嗣同一生的政治理想,其试图通过仁学的构建为现实世界的改造寻求理论基础,构建理想大同世界。《仁学》构建起仁学的利剑,成为批判封建社会的思想武器,为全新社会的到来,为其维新变法的实现提供思想引领。在《仁学》一书中,谭嗣同把“仁”作为其政治理论和现实世界改革的基础,对于封建制度、纲常名教予以深刻的批判,对于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精神予以肯定和赞扬。谭嗣同对中国近代出路的有益探索不仅仅只是对于旧制度的“破”,更是对于新社会希望的“立”,一种能够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富强的政治制度,是以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姿态对于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批判。《仁学》开启了五四启蒙运动先河,肯定了人的价值尊严,独具创新精神,虽然其在理论根基和阶级矛盾上具有局限性,但在今天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依然散发着坚持以仁为本、重视民权民主的政治光辉。
胡雁[3](2016)在《晚清西学东渐中的受众研究 ——以早期维新派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指出晚清时期,在“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爆发了严重的文化危机,国人纷纷进行文化选择以解决文化危机,中国文化由此走上重构转型之路。无论是作为中国文化的创造者,还是作为晚清西学东渐的受众,国人都与这一文化重构过程密切相关。早期维新派率先提出“君民共主”和设议院要求,是传播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先驱,在近代文化转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探讨早期维新派政治思想主张的形成过程,拟从受众的角度,对早期维新派接收与接受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外部环境与自身因素进行分析,揭示早期维新派接受西学、融合中西学的过程,并剖析早期维新派在文化危机中进行文化选择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取向,以此为个例加深对晚清西学受众群体的认识与理解。本文认为:早期维新派身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的激烈冲突与融合,积极进行文化选择,率先主张在政治制度层面效法西方,是近代文化重构过程中一个绕不过的群体。其对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接收与接受过程代表了晚清国人面临文化危机时的一种反应。
薛子燕[4](2015)在《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文中认为1915—1924年的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现代转型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价值观问题的凸显,不仅最为鲜明的代表了中国现代哲学的精神内核与具体风貌,同时也体现了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哲学变革的历史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梳理和考察,能够使我们对于20世纪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思想足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价值观重建提供了值得挖掘和思考的丰富资源。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的形成、变动、更新,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社会基础和自身发展规律。从中国近代价值体系变迁的过程来看,新文化运动中的价值观变迁是在新旧价值体系的冲突、嬗变和自我更新中完成的。旧的价值体系逐渐瓦解,新的价值观体系通过吸取西方价值理念和传统价值观中的合理资源,融贯一体、综合创新、终以确立。这些与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开展的范式、问题和内容都息息相关。在本论文中,以五章正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展开探讨。第一章是对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总体说明。从历史背景看,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是辛亥革命后复辟帝制运动和军阀混战直接影响所致。新文化运动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在巴黎和会失败等重大事件,也在国内引起了一次次波澜。这些历史大变局共同造成了中国人对于新的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西方思想资源的不断引入、教育体制的改革、知识分子身份的转变以及现代报刊业的发达,为新文化运动价值观的重建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和途径。这些背景和条件使价值观变迁呈现出三个总体特征:其一是对于旧价值观的重新估定;其二是新价值观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由思想解放阶段进入到社会改造阶段;其三是对于价值观的理解多元化,造成不同立场和思想派别的人们围绕新价值观的合理性展开争鸣和探讨。而在这种复杂的价值观变迁格局中,“科学”、“民主”和“社会主义”作为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核心价值观,主导着整个运动的思想基调,成为当时大多数人认可的理想追求。第二章以科学观念为考察重点,厘清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观念呈现的形态、特点和影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科学作为实现救国的重要手段一直受到近代爱国人士的重视,不过“科学”作为一种价值观的确立却经历了一个由器而道的演变过程。新文化运动期间,科学观念的内涵得以不断泛化和扩大。它不仅仅代表西方的坚船利炮,或是科学宇宙论所讲的进化法则,还是由思想精英们所揭橥的科学态度、理性精神和科学方法,作为一种内在解放力量蕴含于人们头脑当中,引导中国人的思考与活动。以《科学》杂志和中国科学社为中心,自然科学家们对于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进行了广泛传播;以“整理国故”运动为中心,科学方法对于人文学科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了历史学科转型和历史方法论的自觉;以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为中心,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围绕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相激互动,使中国人对科学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第三章以民主观念为考察重点,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观念,由单纯的政治思想理念扩大为自由独立、个性解放和追求社会平等的普遍价值观。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首先将民主革命的任务引入社会文化领域和思想心理层面;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思想家们,沿着辛亥革命开辟的民权建设的道路,继续探索政治民主建设的新方案;以胡适为代表的民主主义者们,对于西方民主价值的理论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阐发;1919年五四运动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们,将民主理想与民主实践联系起来,从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反思中,提出无产阶级民主理论。这些内容,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深化的体现。第四章以社会主义观念为考察重点,剖析社会主义观念如何伴随新文化运动发展而盛行,成为人们寻求“中国向何处去”的核心价值理念,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心向往之的新型社会和理想人格。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当时较为流行的三派社会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它们共享着相同的平等价值资源,提出解决当时社会问题的救世方案。然而由于各自汲取的国外社会主义理论来源的差异和传统思维方式的作用,导致它们对平等观念的追求大异其趣,尤其是在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理想的方式和道路问题上,存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观点,造成不同社会主义思潮间的激烈竞争,促成新文化运动后期关于社会主义的三次大论战。论战的最终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取得胜利,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对于原先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进行重估和选择,将马克思主义视作观察国家命运、解决中国前途问题的新理想。第五章选取康有为和梁漱溟为代表,考察两位具有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的思想家,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旧价值更替之际对于传统的儒学价值体系的现代转化,从不同的思想进路出发所作的探索。康有为鼓吹立孔教为国教运动,试图从儒学宗教化的路向重建儒学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结果与袁世凯、张勋的复辟活动捆绑在一起而走向失败。梁漱溟则以建立文化儒学为思路,从儒学学术化的路向重建儒学价值体系,开辟了现代新儒学的发展路径。上述五章表明,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和激荡,“科学”、“民主”、“社会主义”由外来的观念实现了自身的本土化过程,成为了20世纪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核心价值观;传统的儒学价值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开展出了现代转化的方向。这些哲学领域中的价值观变革,重构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思想世界,逐渐形成一条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谱系。
谢鑫鑫[5](2015)在《孙中山的中国政治现代化理论及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孙中山是伟大的政治家,它的政治思想不仅符合当时的社会,更是与时俱进的思想。孙中山政治现代化思想的内容包括五权宪法、权能分离、政党政治与地方自治,这些政治思想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时代的基础上孙中山思想又有所创新,他创造性的提出了国家自由观、社会进化民权、复合民主制,这些制度为我国在民主制度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开辟了道路。孙中山政治现代化思想沿用至今,使政府与公民的权力协调发展,民主建设更加完善。
刘敬敬[6](2012)在《政治文化与民国初年议会政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仅仅存在了短暂的十几年,但是作为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历史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它之所以在传统的中国出现与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变迁是分不开的。清末,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起,政治文化变迁的趋势已经注定。经过维新派、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努力,民主政治制度终于在中国建立起来。但是,好景不长,民初议会政治在经过短暂而曲折的发展后便退出了历史舞台。造成其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民主政治文化发展不充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政治文化在民初议会中的影响依然存在,并且其力量远远超过了在当时发展不成熟的民主政治文化。民主政治制度没有民主政治文化的滋养是很难长期发展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弊端渗透在民初议会政治运作的各个环节中,为民初议会政治走向衰败埋下了不可忽视的隐患。
王晓敏[7](2007)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民本”问题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十几年间,学界对"民本"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民本思想的流变、民本思想在近现代的转变、当代中共的民本思想和有关研究状况的梳理等几个方面。这一时期"民本"问题的研究还拓展到中国经济思想史和当代民营经济、近现代新闻史和唐诗研究之中,孟子、黄宗羲、孙中山和中共主要领导人是受到较多关注的人物,各种"新民本主义"是引人注目的新说法之一。这段时期"民本"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重复性研究较多、对近代状况从历史角度系统梳理不够、基本资料整理滞后、基本概念混用,以及学风欠佳等问题。学界当在注意解决具体的学术问题的同时,能从学风上有所反思。
侯爱黎[8](2007)在《自由主义视野下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思想理论述评》文中认为发轫于17世纪的自由主义思潮,历经三百余年的发展,业已成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正统价值准则。作为萌生于西方社会内部的一种理论思潮,自由主义政治思想一直在关注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将解决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为个人的自由划定合理的边界并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换言之,也就是为政府权力做出合理的界定并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视为其理论探索的焦点。而另一方面,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传入中国的西方哲学政治思想,天赋人权、君权民授、三权分立等西方自由主义权利与权力思想的精神要义,在20世纪初强烈地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集权政治体制,唤起了广大民众的权利意识,也逐渐扭转了整个社会对国家权力的盲目崇拜。国人在接纳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理性精髓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植入了中国特色。本文通过对中外不同境遇下的自由主义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理论思想进行梳理考察、分析评介,试图从全局意义上去把握整个理论的发展脉络;研究过程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辩证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经过甄别比对、察同辩异,提炼出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渐进改良与激进革新”、“个人权利与群体功利”、“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等四个方面的分歧与差异,同时也寄希望于对当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所助益。
孙光妍[9](2006)在《中国传统法之和谐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理念。本文以法哲学的视角入手,对中国传统法中的和谐价值从德治、民本思想、慎刑、无讼,法律原则等层面进行了考察研究。对以“天人合一”、“贵和”、“以德配天”为原点的和谐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梳理,对立法层面中“和”的制度设计以及司法层面中“和”的实施保障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法中的和谐价值对中国古代社会运行机制产生的作用力。本文认为,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化中蕴涵着忠孝、诚信、贵和求安、关注生命、化解争端等内容丰富的和谐精神,这些和谐精神的法制实现即是协调和平衡德与刑的关系;礼与刑的关系;君与民的关系;吏与民的关系。可以说,这是一种在儒家大一统思想指导下,融合了其他各学派主张的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中,贵和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求和是制度保障的落实。在贵和的共识下,求和的过程是传统法中和谐价值的不断演进至完善的过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政治法制之所以有其生生不息的顽强的生命力,就在于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和谐的理念去管理社会秩序,设定伦理规范。中国传统法之和谐价值的基本体现就在于,既肯定冲突与不和的现实存在,又在不和中求和,在维护君主专制政权长治久安的前提下,整合一个个对立的矛盾关系,以天理、国法、人情的融合来定分止争,谨慎用刑,息讼止讼,分配社会资源,稳定社会秩序。这种过分注重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虽然与今天提倡以人为本、公平竞争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差异,但在中国传统社会进程中却符合社会运行机制的要求,缓和了各种矛盾冲突,维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客观上也有利于民意民生。因此,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张琮军[10](2005)在《综论清末民初“法治理念”转化的历程》文中指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处在社会转型的十字路口。内无民主,广大民众在封建专制的铁幕下残口延喘。外无独立,一向以“天朝大国”自诩的清朝,沦为被侵略、被欺凌、被分割的地位。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亡图存之路,欲求古老帝国的新生。 国门己被打开,迎来的不仅是洋枪和大炮,还有近代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乱方能大治,正是在这样一个激荡的历史背景之下,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封建法制渐渐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不得不踏上了变革之路。中国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专制传统的国度,从专制转化为民主,从皇帝专权转化为人权,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历史过程。这种转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转化。思想观念的变革是法律制度变革的先导,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其自己符合逻辑的转化过程。清末民初中国的“法治理念”首先开始变革,开启了近代法制文明之窗。 首先,“权利理念”的转变。这是法治理念转变的原始驱动力。 (一)、由“君权”到“民权”——“君主专制”向“君民共治”转化。 “君权神圣”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权利模式,从秦始皇创建帝制,中国便开始了“皇权独断”的历史,作为普通百姓是万万不敢言“权利”二字的。直至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社会,中国的传统权利体系一直是以君权为核心的。 随着民主进程的演进,民众的权利意识开始萌醒,“求权”欲望逐渐增强。乘“西学东渐”之风而来的“民权”理念,被近代先进的思想家所接受,并将其作为否定专制统治的手段。近代之“民权”和传统中国的“民本”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强调“主权在民”,而后者则以“主权在君”为立足点。从古代源远流传的“民本”,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高呼之“民权”,再到五四“民主、自由”旗帜下之“人权”,中国人的“权利意识”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不断增强,“民主观念”也越来越强烈。近代思想观念的转化,为法律制度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二)、由“民权”到“人权”——“集约权利”向“个人权利”转化。 伴随着西学东渐,“人权”诸说便乘海风而来。中国民众的权利意识进一步
二、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对民权思想的认识历程——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民本观向民权观的迁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对民权思想的认识历程——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民本观向民权观的迁转(论文提纲范文)
(1)早期改良派的民权思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早期改良派民权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2 早期改良派民权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特征 |
2.1 马建忠的民权思想 |
2.2 郑观应的民权思想 |
2.3 何启和胡礼恒的民权思想 |
3 早期改良派民权思想的影响 |
4 早期改良派民权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借鉴作用 |
5 结语 |
(2)谭嗣同《仁学》的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课题背景 |
(二) 课题内容 |
(三) 中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意义 |
第1章 谭嗣同《仁学》思想的形成条件 |
1.1 时代背景 |
1.1.1 社会危机严重 |
1.1.2 社会思潮变革 |
1.2 个人因素 |
1.2.1 独特的人生经历 |
1.2.2 激进的人生态度 |
1.3 思想渊源 |
1.3.1 儒家思想的影响 |
1.3.2 墨家思想的影响 |
1.3.3 佛学思想的影响 |
第2章 《仁学》政治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
2.1 “以太说”之宇宙观 |
2.1.1 “气”为“以太”起源 |
2.1.2 “以太即仁” |
2.2 “仁”与“通”之关系 |
2.2.1 仁、通 |
2.2.2 通之四义 |
2.3 “日新论”之发展观 |
2.3.1 日新为事物发展规律 |
2.3.2 异同攻取是日新之动力 |
2.4 “心力说”之变革观 |
2.4.1 心力无不可为 |
2.4.2 慈悲为心力之实体 |
第3章 谭嗣同《仁学》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平等观 |
3.1.1 政治平等 |
3.1.2 经济平等 |
3.1.3 社会平等 |
3.2 民本观 |
3.2.1 反对封建暴政 |
3.2.2 坚持民本君末 |
3.2.3 倡导民权思想 |
3.3 自由观 |
3.3.1 反对纲常名教 |
3.3.2 支持妇女解放 |
3.3.3 坚持教育自由 |
第4章 谭嗣同《仁学》政治伦理思想评述 |
4.1 谭嗣同政治伦理思想的先进性 |
4.1.1 开启五四启蒙运动先河 |
4.1.2 重视人的价值尊严 |
4.1.3 独具开拓创新精神 |
4.2 谭嗣同政治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
4.2.1 理论根基的矛盾性 |
4.2.2 阶级局限性 |
4.3 谭嗣同政治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
4.3.1 坚持以仁为本 |
4.3.2 对专制主义的批判 |
4.3.3 健全民主政治 |
4.3.4 借鉴国外优秀文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晚清西学东渐中的受众研究 ——以早期维新派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晚清特定的西学传播空间 |
(一)相对隔绝的物理空间 |
(二)相对闭塞的社会空间 |
(三)相对失衡的媒介空间 |
二、作为受众的早期维新派 |
(一)家庭背景与态度倾向 |
1. 士大夫家庭 |
2. 商人家庭 |
3.“西化”家庭 |
(二)人生经历与接受程度 |
1. 传统士大夫 |
2. 新型士大夫 |
3.“西化”士大夫 |
(三)文化教育与符号解读 |
1. 传统知识分子 |
2. 新型知识分子 |
三、中西碰撞中的文化选择 |
(一)早期维新派文化选择中的“合理性” |
1. 夷夏之辨 |
2. 西学中源 |
(二)早期维新派文化选择中的价值取向 |
1. 器可变,道不可变 |
2. 中体西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读研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4)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新文化运动视域中的价值观问题 |
第一节 何为价值观问题 |
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
二、价值观的形成、变动与更新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问题 |
一、价值观问题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凸显 |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问题的来源 |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变动的基础 |
四、新文化运动对价值观变迁的推动 |
五、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与20世纪中国哲学开展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思路、方法与结构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研究结构 |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背景、特征与追求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历史语境 |
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 |
二、西方思潮的涌入与接受 |
三、新知识阶层的孕育与教育制度的变革 |
四、近现代报刊业的繁荣与发达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总体特征 |
一、总体重建:“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
二、急剧变化:五四运动深化了新价值观的内涵 |
三、多元竞争:不同价值观的并存与竞争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价值观重建的主要追求 |
一、科学观念 |
二、民主观念 |
三、社会主义观念 |
第二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观念的凸显 |
第一节 科学:从知识到价值 |
一、中国近代科学概念的语义演变 |
二、中国近代科学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三、陈独秀对科学观念的提倡 |
第二节 《科学》月刊与科学社:科学精神与自然科学 |
一、中国科学社及《科学》杂志对科学观念的宣传 |
二、任鸿隽的科学思想与活动 |
第三节 “整理国故”:科学方法与人文学术 |
一、“整理国故”的渊源与兴起 |
二、科学与近代历史学科转型 |
三、科学对历史方法的影响 |
第四节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激互动 |
一、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背景及其阶段 |
二、“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 |
三、科学哲学化与哲学科学化 |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观念的深化 |
第一节 民主:中国近代政治理想的探寻 |
一、从“民本”到“民主” |
二、中国近代民主观念的发展特点 |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民主维度 |
第二节 三民主义的民主理论建设 |
一、孙中山的民权建设 |
二、由“间接民主”转向“直接民主” |
第三节 民主主义内涵的展开 |
一、民主与启蒙 |
二、“自由的民主”与“平等的民主” |
三、新自由主义民主观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念的深化 |
一、社会民主 |
二、经济民主 |
三、平民主义 |
第四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观念的确立 |
第一节 中国近代社会主义的兴起 |
一、社会主义与中国古代思想资源 |
二、社会主义学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介绍 |
三、中国近代思想家对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
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平等:不同社会主义思潮的共同追求 |
一、平等观念的古今之变 |
二、中国近代平等观 |
三、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凸显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与理想乌托邦 |
一、五四运动之前的无政府主义 |
二、五四运动之后的无政府主义 |
第四节 基尔特社会主义:自由与平等之间 |
一、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及其主张 |
二、“贫乏之可患甚于不均”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念 |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 |
二、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的批评 |
三、马克思主义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批评 |
第五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学价值观的现代转化 |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儒学价值观的困境 |
第二节 康有为与孔教: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宗教化思路 |
一、儒学宗教化思想的提出 |
二、儒学宗教化的制度实践 |
第三节 梁漱溟与文化儒学:重建儒学价值观的学术化思路 |
一、反对宗教儒学 |
二、文化儒学的提出 |
第四节 两种路向的比较与评价 |
一、康有为与梁漱溟关于儒学价值观转化的相同之处 |
二、康有为与梁漱溟关于儒学价值观重建的不同路向 |
结语 价值观多元时代的现代性文化选择 |
一、中国与世界:现代性文化的选择 |
二、自觉与启蒙:价值观重建的主题 |
三、理想与现实: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
研究综述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孙中山的中国政治现代化理论及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孙中山政治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孙中山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理论创新 |
1.国家的自由观 |
2.社会进化的民权 |
3.复合民主制 |
三、孙中山政治现代化思想的当代借鉴意义 |
1.完善政治现代化制度的指导思想今天仍然适用 |
2.有助于政府与公民权力的协调发展 |
3.有利于民主建设的完善 |
(6)政治文化与民国初年议会政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史料研究的视角 |
1.2.2 宪政研究的视角 |
1.2.3 立法研究的视角 |
1.2.4 人物评传的视角 |
1.2.5 政党政治的视角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治文化 |
1.4.2 议会政治 |
1.5 论文的思路和内容结构 |
2 政治文化和议会政治 |
2.1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
2.1.1 新的政治文化推动新的政治制度的产生 |
2.1.2 旧的政治文化在新的政治制度中传承 |
2.2 政治文化与议会政治的关系 |
2.2.1 传统政治文化是议会制出现的障碍 |
2.2.2 民主政治文化是议会政治的精神实质 |
3 民国初年议会政治的演变历程 |
3.1 清末经济社会思想变迁 |
3.1.1 内忧外患的危机 |
3.1.2 经济社会变迁 |
3.1.3 清末思想变迁 |
3.2 民初议会的发展历程 |
3.2.1 南北参议院 |
3.2.2 第一届国会时期 |
3.2.3 南北分治的护法国会和第二届国会 |
4 清末民初政治文化变迁与国会的诞生 |
4.1 清末民初政治文化的变迁 |
4.1.1 从“民本”到“民主”的政治文化 |
4.1.2 从“人治”中有了初步的“法治”意识 |
4.1.3 从“德仁”到“制度制衡”理论的出现 |
4.1.4 从“等级森严”到“提倡平等”观念的产生 |
4.2 清末民初政治文化变迁进程中国会的诞生 |
4.2.1 国门打开与议会思想的引进 |
4.2.2 维新派对西方议会思想的渐进认识、改造及设计 |
4.2.3 清末立宪派的立宪主张与清末立宪的尝试 |
4.2.4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西方民主政治文化的认可和民初国会的建立 |
5 民主政治文化的不成熟与民初国会的终结 |
5.1 民众的认知水平与民初国会存在的合法性 |
5.2 “情谊”纽带的传统与国会选举中的人为性操作因素的存在 |
5.3 传统的“党争”思想对议会政治的影响 |
5.4 宪政传统的缺失与议会制宪中的“因人立法” |
5.5 宽容和妥协意识的淡薄造成议员的偏激孤行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8)自由主义视野下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思想理论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动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历史分析法 |
1.3.2 辩证分析法 |
1.3.3 比较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自由主义、权利与权力 |
2.1 自由主义 |
2.1.1 自由主义概述 |
2.1.2 自由主义的学理渊源 |
2.2 权利与权力 |
2.2.1 有关权利的界说 |
2.2.2 有关权力的界说 |
第3章 西方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理论思想的历史考察和特质评析 |
3.1 古典自由主义学派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理论思想 |
3.1.1 权利的有限让渡─约翰·洛克的思想 |
3.1.2 三权分立保自由─孟德斯鸠与卢梭的思想 |
3.1.2.1 国家权力的分割 |
3.1.2.2 国家权力的制约 |
3.1.3 伟人的折衷─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思想 |
3.2 新自由主义学派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理论思想 |
3.2.1 否定性权利观与善恶权力论─哈耶克的思想 |
3.2.1.1 对权利内涵的界定 |
3.2.1.2 对权力的性质界定 |
3.2.1.3 对权力实现强行制约 |
3.2.2 消极自由权利─柏林的思想 |
3.2.3 修正的契约论─罗尔斯的思想 |
3.2.4 最低限度国家─诺齐克的思想 |
第4章 中国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理论思想的历史考察和特质评析 |
4.1 概述 |
4.2 中国近代早期自由主义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理论思想 |
4.2.1 天赋人权中国化─严复的思想 |
4.2.2 保守的民权理念─梁启超的思想 |
4.2.3 主权在民的平等民权观─谭嗣同的思想 |
4.3 中国近代后期自由主义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理论思想 |
4.3.1 概述 |
4.3.2 “好人政府”保权利─胡适的思想 |
4.3.3 激进的权利观─殷海光的思想 |
4.3.4 修正的民主政治─张君劢的思想 |
第5章 中西方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思想理论比较研究 |
5.1 概述 |
5.2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文化差异导致的本质区别 |
5.3 渐进改良与激进革新─传统差异引发的道路悖离 |
5.4 个体权利与群体功利─环境差异引致的起点分歧 |
5.5 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阶级差异引起的理论梳离 |
5.6 自由主义的价值与未来走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中国传统法之和谐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针对性 |
三、对和谐的认识 |
四、理论框架 |
五、研究综述 |
第1章 德治:传统法的和谐之本 |
1.1 和谐思想的理论元点 |
1.1.1 天人合一:自然和谐 |
1.1.2 敬天保民:社会和谐 |
1.1.3 贵和持中:人伦和谐 |
1.2 德治情结 |
1.2.1 家国同构的宗法型社会基础 |
1.2.2 重德崇礼的文化基础 |
1.2.3 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伦理观念 |
1.3 德治历程 |
1.3.1 德治的历史演进 |
1.3.2 道德与法的融合:和谐思想对法制建构的影响 |
1.3.3 德主刑辅的互补互动 |
1.4 以和谐为内涵的德治特征 |
1.4.1 政治特征:伦理等级的定位 |
1.4.2 法律特征:情、理、法的统一 |
1.4.3 人治特征:贤人政治与吏治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民本:传统法的和谐推进 |
2.1 基本问题厘清 |
2.1.1 民本释义 |
2.1.2 民本与君本 |
2.1.3 民本与农本 |
2.1.4 民本与人本 |
2.2 传统法中的民本思想 |
2.2.1 民本思想的提出 |
2.2.2 民本思想中的和谐内涵 |
2.2.3 以和谐为核心的民本思想的法律实践 |
2.2.4 “民本”向“民权”的跨越 |
2.3 民本思想之和谐 |
2.3.1 民本思想中和谐价值实现的影响因子 |
2.3.2 传统法中民本思想的和谐价值取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慎刑:传统法的和谐制度保障 |
3.1 “慎刑”释义 |
3.1.1 “慎”字源流考 |
3.1.2 “慎刑”新界定 |
3.2 以大德而小刑的立法之“慎”达致和谐 |
3.2.1 “明德慎罚”促进社会和谐 |
3.2.2 “滥刑”破坏社会平衡 |
3.3 以阳德阴刑的程序之“慎”保障和谐 |
3.3.1 矜老恤幼:慎刑的人伦观照 |
3.3.2 谨慎断狱:慎刑的人性依据 |
3.3.3 悯囚宽赦:慎刑的民意基础 |
3.4 慎刑之和谐 |
3.4.1 以“和谐”为目标 |
3.4.2 以“刑罚世轻世重”为准则 |
3.4.3 以“礼乐刑政、综合为治”为制度保障 |
3.4.4 “慎刑”推动了天理、国法、人情合一的社会运行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讼:传统法的和谐追求 |
4.1 以无讼致大同社会的理念 |
4.1.1 无讼的理念 |
4.1.2 社会的认同 |
4.2 无讼的社会基础 |
4.2.1 以宗法血缘伦理关系为核心 |
4.2.2 以教化为前提 |
4.2.3 以“和为贵”、“和而解”为价值取向 |
4.2.4 以家国同构的社会环境为支撑 |
4.3 以“限讼”、“息讼”达无讼的制度设计 |
4.3.1 限讼:防范争讼 |
4.3.2 息讼:调解止讼 |
4.4 无讼之和谐 |
4.4.1 思想层面:道德的实现 |
4.4.2 民众层面:贵和求安 |
4.4.3 整体社会效果:集中司法资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礼法融合的法律原则:传统法的和谐精神 |
5.1 亲亲:亲情伦理与法的冲突与融合 |
5.1.1 告奸与亲属相隐的和合 |
5.1.2 孝与忠的和合 |
5.1.3 存留养亲与国家刑罚权的和合 |
5.1.4 复仇与孝亲伦理的和合 |
5.2 尊尊:身份等级与法的冲突与融合 |
5.2.1 法自君出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
5.2.2 贵族官吏的司法特权与法律对特权的监察 |
5.2.3 良贱有别与上不凌下 |
5.3 对礼法融合的再审视 |
5.3.1 天理、人情入法的价值取向 |
5.3.2 追求和谐的积极价值 |
5.3.3 强求和谐的消极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10)综论清末民初“法治理念”转化的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权利理念”的转化 |
第一节 由“君权”到“民权”—“君主专制”向“君民共治”转化 |
一、“君权神圣”—中国传统的权利(力)模式 |
二、“君重民轻”的民本思想 |
三、“民权”意识的萌发 |
第二节 由“民权”到“人权”—“集约权利”向“个人权利”转化 |
一、西方“人权概念”的引进和传播 |
二、人权思想的保障 |
第二章 “宪政理念”的转变 |
第一节 由“改良主义”到“君主立宪”—近代中国“宪政思想”的萌芽 |
一、“改良主义”—“师夷制度”思想的发端 |
二、“君主立宪”—改良国家体制的蓝图 |
第二节 由“君主立宪”到“民主立宪”—开创宪政文明的新纪元 |
第三章 “法治理念”的转化 |
第一节 “君权独断”向“事断于法”转化 |
一、专制主义步入没落 |
二、“法治”曙光之初显 |
第二节 近代“法治理念”指导法律制度走向变革 |
一、“轻刑主义”代替“重刑主义” |
二、“法律平等”代替“法律特权” |
结论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四、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思想家对民权思想的认识历程——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民本观向民权观的迁转(论文参考文献)
- [1]早期改良派的民权思想分析[J]. 易万臣.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6)
- [2]谭嗣同《仁学》的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史朝栋. 河北大学, 2018(12)
- [3]晚清西学东渐中的受众研究 ——以早期维新派为中心的考察[D]. 胡雁. 安徽师范大学, 2016(05)
- [4]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D]. 薛子燕. 武汉大学, 2015(01)
- [5]孙中山的中国政治现代化理论及当代价值[J]. 谢鑫鑫. 商业经济, 2015(09)
- [6]政治文化与民国初年议会政治研究[D]. 刘敬敬. 浙江大学, 2012(10)
- [7]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民本”问题研究述评[J]. 王晓敏.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 [8]自由主义视野下的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思想理论述评[D]. 侯爱黎.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6)
- [9]中国传统法之和谐价值研究[D]. 孙光妍. 黑龙江大学, 2006(03)
- [10]综论清末民初“法治理念”转化的历程[D]. 张琮军. 中国政法大学, 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