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流喷雾干燥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与软件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李干禄,韦策,陈可泉,李辉,欧阳平凯[1](2020)在《响应面优化喷雾干燥制备维生素K2香菇粉》文中研究说明维生素K2(VK2)作为一种功能因子,常被添加于风味食品中,制备功能食品营养粉。本文以VK2发酵液为原料、香菇粉为辅料,研究VK2香菇粉的喷雾干燥工艺,考察香菇粉质量分数、空气入口温度、进料流速和出口温度在喷雾干燥过程对VK2香菇粉的品质和VK2质量分数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VK2香菇粉的喷雾干燥条件,最后获得一种有利于产业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VK2香菇粉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香菇粉质量分数35%、空气入口温度180℃、进料流速12 L/h和出口温度100℃。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VK2香菇粉的综合评分为96,VK2含量高、气味好且无结块,与预测结果一致。本喷雾干燥工艺对含温度敏感功能因子的食品营养粉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郑威[2](2014)在《脉冲气流流场温度场数值模拟》文中认为脉冲气流干燥机内空气的流动状态对其内部物料干燥有重大影响。本研究运用商用软件Fluent模拟脉冲气流干燥机内的流场和温度场并进行分析,为深入理解脉冲气流干燥机理和干燥机改进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脉冲气流干燥机为对象,以计算流体力学(CFD)为理论基础,以Navier-Stokes方程作为控制方程组,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脉冲气流干燥机内的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三维稳态模拟,研究结果如下:在直管情况下对气流干燥进行模拟时,入口速度越大干燥的效果越不好,这是因为在直管情况下物料达到温度平衡基本都处于管路的后半段,而入口速度的增大会使物料在干燥段内的时间减少,导致能量损失的同时不能保证物料干燥达到合格。对脉冲气流干燥机的干燥段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在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得到干燥段内部流场的速度、压力、颗粒运动轨迹等,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通过数值模拟得出:脉冲管路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物料和空气的相对速度,相对速度差异越大,物料弥散在热介质中的表面积越大,使表面水分迅速蒸发。各个参数的的剧烈变化阶段大部分集中在管路的入口处到和上升段弯管连接的脉冲管路之间,即粒子在经过转弯段的上半段的时候,干燥就已经基本完成,这说明脉冲管路对物料的干燥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增加脉冲管路必然会加大能量的损耗,所以在考虑到干燥效率的同时必须考虑能量损耗。
张明[3](2012)在《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CAD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提出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干燥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石化、食品、木材、粮食等领域,其研制与开发备受重视。目前国内没有完善的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设计方法和设计标准。此外,传统的干燥器设计方法普遍采用手工计算与手工绘图,难以满足干燥器设计要求。因此,针对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设计提出一种新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开发出一套集工艺计算、CAD参数化绘图于一体的辅助设计软件包对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的开发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提出了一种设计计算新方法,并开发出一套集工艺设计计算、参数校核、图纸绘制于一体的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CAD设计系统,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传统的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和回转窑式转筒干燥器的设计方法,将回转窑式转筒干燥器的分段设计方法应用到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的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将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设计分为预热段、蒸发段、升温段的分段式设计新方法。(2)基于面向对象的模块化组合设计思想,进行了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CAD系统方案设计,包括:参数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工艺设计子系统、参数化绘图子系统及结果输出子系统。(3)根据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传热传质机理与分段式设计新方法,开发出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的工艺设计计算子系统,实现了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热力参数的自动计算。并且将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系统的整体计算方法获得的结果与分段式计算方法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校核,提高设计参数的准确性和干燥器的设计精度。(4)以Autocad2007为开发平台,基于上述热力计算结果基础上二次开发,开发出了参数化绘图系统,实现了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排管图自动绘制功能。(5)将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CAD系统应用到工程实例计算中,计算结果实例数据对比,有一定的误差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说明软件系统的可行性。本软件系统具有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特点。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设计精度、缩短了研发周期、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对其它类型干燥器的研究与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弓志青,祝清俊,王文亮,潘运国[4](2012)在《计算流体动力学在喷雾干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流体动力学是研究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的一种技术。介绍了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定义,概况了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在模拟和预测喷雾干燥过程,优化喷雾干燥设备参数,以及减少塔壁物料沉积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张伟[5](2011)在《锦纶聚合热泵系统的干燥模型研究及系统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热泵是一类将低品位的能量提升为高品位的能量得以实现能量回收利用的系统。它在化工干燥系统中被广泛运用。热泵干燥系统能够将从干燥塔排出的乏气进行再加热,从而实现能量回收。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为某化工厂锦纶聚合热泵系统,根据该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对该系统的干燥模型进行理论模型研究及计算机系统仿真。针对此锦纶聚合热泵系统中干燥塔的物理模型,在基本传热传质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连续干燥塔内物料及干燥气的温度、湿度代数模型;利用带参数的牛顿下降法对该代数模型进行求解。根据现在运行数据,获得适合于本干燥塔的传热、传质系数模型。在干燥塔代数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又对干燥塔建立了微分模型。为建模及后续求解的方便,本文引入了五个基本假设,将三维非定常问题转化为一维定常问题。推导获得的微分模型为四阶常微分方程组,用经典四阶龙格库塔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分析求解结果可知,本文推导的干燥塔内部微分模型基本符合物理事实。从微分方程的求解结果发现,干燥物料及干燥气流的温度随干燥塔高度几乎成线性分布。由此本文试图用线性关系去改进原微分方程组中有关于干燥物料及干燥气流温度分布的模型,并获得了改进以后的干燥塔微分模型,该模型在求解难度上较原模型大大降低,且与原模型的误差在9%以内,对于此类工程问题是一个可接受的误差范围。本热泵干燥系统中所用到的多级离心鼓风机均由本课题组自行研制设计。本文对主要的五级离心鼓风机分别进行了性能试验。由试验结果可知,本系统的五级离心鼓风机的设计压比为1.6。通过本部分的性能试验,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试验点进行拟合,由此获得多级离心鼓风机性能曲线及曲线方程。该曲线方程将为后续热泵干燥系统的仿真计算提供风机模块的数学模型基础。此外,本文还基于C++和C#编程语言自主研发了系统仿真软件《热泵干燥系统仿真及优化软件V1.0》。该软件用C++语言为各设备模型编制了各模块的动态链接库(dll文件),然后用C#编制了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系统仿真的可视化。本系统可实现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系统运行参数仿真。
高晓阳[6](2010)在《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甘肃省河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优质大麦产地之一,大麦麦芽质量是影响麦芽价格的重要因素,提高麦芽加工工艺技术和加工质量成为制麦企业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甘肃省河西地区生产和种植的大麦主要品种甘啤4号,为干燥加工原料。研究沿用合作企业的热风型干燥方式,并以项目组实验研究确定的麦芽最佳干燥工艺,作为麦芽干燥温度控制研究的技术基础。本研究以大麦麦芽干燥加工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甘肃大麦麦芽企业现有干燥工艺与装备,综合应用系统工程原理、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集成运用流体数值模拟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及接口技术、微机控制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虚拟仪器技术和电机调速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传热传质学与生态能值分析方法,进行了干燥控制的系统性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以干燥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干燥热能计算。结果表明,其圆柱型热风混合干燥室平均脱水量为1330kg/h,耗风量216384m3/h。另外,热量衡算结果表明,该干燥系统小时需热量为11.81×105kJ/h。利用ANSYS软件进行计算机模型模拟和数值仿真,流体动力分析结果为,在进入干燥热风混合室进风口后,风速逐渐下降,但接近排风口处时又有回升,在进风口处风速为最大;并在混合室的左右两侧形成两个大的旋涡。在整个区域风压分布变化明显,当风速较小时风压降低明显。此外,对风机叶片孤立翼型的升力和阻力进行流场模型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在孤立翼型的上表面即翼型的迎风面出现最大流速。模拟实验说明通过改变风机的翼型参数,可减小翼型阻力,提高风机通风效率。2本研究进行了干燥试验研究,建立了干燥炉热空气风速、麦层厚度和麦层空气阻力的数学模型为P=31.5He238v,P-麦层空气阻力(mmH2O),V-风速(m/s),H-麦层厚度(m)。3麦芽干燥工业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结果表明,中川麦芽厂能流循环指数(CREF)和有机能投入相对较低,说明该系统以无机投能为主,工业化程度高。能值投入率(EIR)值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0.3-0.7间波动。表明中川麦芽厂的干燥麦芽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较强。能值产出率(EYR)总体上处于波动上升态势,表明甘肃中川麦芽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在逐年提高,经济竞争力持续上升。中川麦芽厂环境负载率(ELR)由2005年的2.62×106增至2009年的3.94×106,总体也呈波动上升趋势,表明对环境的压力逐步增加,发展主要依靠输入能值和不可更新资源的消耗。4本研究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大麦麦芽干燥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了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系统硬件电路,选用AD590温度传感器和HS1101湿度传感器,设计了放大与调理电路,扩展了A/D转换电路和键盘与显示电路,研发了模糊控制算法、控制表和模糊控制器,实施了单片机变频控制鼓风机运行,和继电器控制排风机工作。配置了AT89C51内部RAM单元,设计了控制系统的汇编语言主程序和数据采集存储、数值滤波、模糊控制等6个子程序。MATLAB软件模拟和温湿度控制实验的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稳定,控温范围0-99℃,温控精度达±0.25℃,平均误差≤±0.2℃,置信系数Kt=4.3(P=0.095),满足控制精度要求。实验结果表示,排潮热风平均湿度的标准偏差<±0.30%RH。5本研究适应企业微机化管理,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麦芽干燥微机测控系统。设计了该虚拟仪器系统的硬件电路和系统软件,如数据采集程序、基于Lab VIEW的神经网络PID控制虚拟程序等。系统LabVIEW仿真实验表明,神经网络PID控制具有很好的动静态特性,控制器运行稳定。基于LabVIEW的麦芽干燥神经网络PID控制系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控制的平均误差≤±0.2℃,控制系统稳态精度高,系统超调较小。6设计的基于单片机和微机的干燥变频调速控制系统,3年试验运行表明,每生产1吨麦芽平均节水1.5吨、煤0.050吨,电50KWh。按公司年产麦芽2.0万吨计,每年仅干燥工段节电94.6万KWh,节能量(折算为电能)约232万KWh。麦芽生产每年可节约标煤1129吨。同时,麦芽干燥系统改造前后相比,综合节能14%因此,该研究提升了大麦麦芽干燥加工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并具有节能和生态效益。
张晶[7](2009)在《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指出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是一种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技术,该算法直接产生于工业过程控制的实际应用,并在与工业应用的紧密结合中不断完善和成熟。模型预测控制对模型精度要求不高,对模型失配、非最小相位系统、不确定干扰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具有较高的控制性能。动态矩阵控制则是模型预测控制中的一种典型的控制算法。它将传统自校正技术的单步预测扩展为多步预测,在实际反馈信息基础上反复优化,有效地抑制了算法对于模型参数变化的灵敏性,对建模误差和环境干扰等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由于动态矩阵控制设计基于一个较低阶的线性近似模型,而复杂的工业过程,在模型阶次、非线性、环境扰动、时延等方面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而研究动态矩阵控制的改进,探讨参数设计对其鲁棒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动态矩阵的动态特性、稳定性和鲁棒性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PID-DMC控制算法。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PID控制往往具有非线性、时变不确定性,应用常规PID控制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本文在分析PID算法和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起来,加入新的目标函数,推导出PID动态矩阵控制算法(PID-DMC)。由于基函数概念的引入,预测函数控制量的输入有明显的规律性,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对于一阶加纯滞后的预测函数控制系统的仿真说明,预测函数控制响应速度快,而且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鲁棒性和稳定性。
弓志青[8](2008)在《速溶杨梅—甘蓝固体饮料的加工及贮藏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固体饮料营养丰富,冲饮方便,但目前固体饮料的产品大多以添加剂调配而成,以新鲜原料加工的较少。果蔬速溶固体饮料加工中普遍存在色素降解、结块等问题,本论文以新鲜杨梅和甘蓝为原料,着重研究影响喷雾干燥杨梅-甘蓝粉加工、贮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粘壁、结块及褪色等问题,首次研究了杨梅中主要的风味物质为反-丁子香烯,占总量的60%,主要结果如下:甘蓝浆和杨梅汁流变特性研究。甘蓝浆在3 oBrix到6 oBrix范围内,流动系数n在0.22-0.33之间变化,为非牛顿流体,浓度对粘度的影响比温度的大;甘蓝浆具有一定的屈服应力,甘蓝浆表观粘度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符合ηa=0.21exp(1.159 C+1222/T)。喷雾干燥甘蓝粉加工工艺及甘蓝中硫苷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加工甘蓝粉较好的喷雾干燥条件是进出口温度为185℃/80℃,均质压力为20 MPa 2次,麦芽糊精添加量占甘蓝粉总干物质含量的60%,进料浓度为5 oBrix,生产的甘蓝粉品质较好;通过液质联用在甘蓝中检测到4种硫苷组分,内叶和外叶的组分相同,喷雾干燥后硫苷保存率较高,为97.6%。速溶杨梅粉的加工及抗氧化性研究。利用响应面分析研究了喷雾干燥杨梅粉的优化工艺,结果表明:进出口温度,浓度对杨梅粉含水率有显着差异,麦芽糊精DE值的影响不显着,进口温度(140-160℃)和出口温度(65-85℃)对杨梅粉Hunter a值有显着影响,喷雾干燥杨梅粉最佳条件为进出口温度150℃/75℃,浓度12 oBrix和19 DE麦芽糊精;150-250μm之间的杨梅粉冲调性最好;杨梅粉浓度与清除自由基能力呈线性关系,1 g杨梅粉约相当于1 mgVc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杨梅粉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DPPH·自由基>氧自由基>NO2-自由基。单粉和混合粉等温吸湿规律及显微结构分析。甘蓝粉和混合粉的等温吸湿规律呈反“S”型,喷雾干燥甘蓝粉比其它干燥方式的甘蓝粉平衡含水率低,比混合粉平衡含水率高,GAB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混合粉在不同温度下的吸附规律;混合粉中含量较高的葡萄糖和果糖是其粘壁、吸湿、结块的主要原因;杨梅粉水分活度与玻璃化转变温度呈线性关系,Tg=45.758-168.8 aw;造粒后粉内部结构疏松多孔是其冲调好的根本原因。杨梅-甘蓝粉最适加工贮藏条件的研究。混合粉加工的最适环境为温度低于25℃,相对湿度低于44%;混合粉在180天贮藏过程中,除总酚变化较大外,其余营养变化不明显,含水率为4.9%的混合粉,37℃时其半衰期为349天;含水率为7.2%的混合粉,在常温和37℃其半衰期为133和213天。杨梅-甘蓝粉冲调后色泽和风味研究。冲调混合粉温度为45℃、55℃、65℃时,花色苷降解一半所需的时间t1/2分别为173.3 min、101.9 min和50.6 min,活化能Ea为54.97 kJ/mol,Q10在1.75-1.88之间;通过HS-SPME-GC-MS对50℃和80℃冲调后杨梅粉的风味物质进行检测,风味物质有醇、烷、烯、醛、酯、酸、苯及呋喃等,杨梅中主要的风味物质是萜烯类化合物,分别占50℃和80℃风味总量的69.37%和25.59%,含量最多的萜烯是反-丁子香烯,分别占60%和22.62%,其次还有壬醛、甲氧苯基肟等。
杜孟伊[9](2008)在《喷雾干燥脱硫塔内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传质动态特性》文中研究表明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无二次污染、无腐蚀及又有脱硫效率较高等优点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作为其技术支撑的喷雾干燥净化机理的研究却显得相对落后。喷雾干燥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流动、传热、传质与化学反应的过程,虽然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由于其机理的很多方面还未被很好的认识和理解,这阻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所以进一步进行喷雾干燥塔内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传质动态特性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于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基础上,优化设计了烟气流量为580Nm3/h的喷雾干燥净化装置,同时,建立了不同于传统喷雾模式的逆向喷雾物理模型,并对气相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喷射的浆液相用颗粒轨道模型,应用Euler-Lagrange方法数值研究了SDA(Spary Drying Absorber)内部气液两相流动规律,并重点考察了不同喷射位置、不同喷射压力和不同烟气进口流速下脱硫塔烟气流动特性与雾化浆滴运动特性、蒸发特性,以及雾化浆滴与高温烟气间的传热传质动态特性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有意义的结果:①分析无喷射浆液时加均流板前后气相流场特性发现未加均流板容易造成贴壁,其流场存在显着的不对称性,进气口对面一侧的流速大于进气口侧的流速,并且在进气口一侧存在较大的回流。加均流板后流场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呈对称性,流动更加均匀。②对加均流板的SDA逆向喷射,与无喷射气相场相比,由于初始浆滴速度与气相间的速度差较大,浆滴对塔内烟气流场有明显扰动作用。③喷射高度是影响SDA内流动特性的重要因素,喷射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整个塔体内流场分布不均、扰动不足以及蒸发速率过快。烟气进口流速是影响SDA内流场流动特性的主要因素,流速过快会造成烟气与浆液接触时间不充分,过低会增加运行成本。当浆液喷射压力过大时,浆液冲到均流板上部;过小时喷射的射程不够充分,与烟气接触的时间短,这些都会影响脱硫效率。④研究结果表明,运行的最佳参数是浆液喷射高度为2m、喷射压力为6MPa、烟气进口流速为4m/s,此种搭配模式对于增强传热传质和提高脱硫效率方面有较好的结果。⑤在SDA最佳运行参数下,分析了不同粒径的颗粒其运动位移与速度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粒径太大由于冲量大,喷射的行程长,与热烟气接触时间长,且容易喷射到均流板上面去,粒径太小,蒸发太快。故合适的雾化浆滴的粒径对提高传热和脱硫效率有重要意义。⑥由动态模型计算三种不同粒径时的浆滴温度、烟气温度、SO2浓度、浆滴中水分质量以及浆滴中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SO2的体积浓度逐渐减小,吸收效率是逐渐增加的,并且随着粒径增大,浆滴的存在时间延长,烟气进出口温差越大。⑦考察粒径为80μm的单颗粒浆滴,首次将数值计算与动态特性模拟结合起来,利用烟气温度沿着运动轨迹的变化作为运行参数,研究了吸收剂吸收SO2的动态变化特性,结果发现烟气温度增加,吸收效率也随着增加,在烟气出口处吸收效率可达84%。本文的研究为以后应用于中小型喷雾干燥技术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进步奠定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实际意义。
龙小军[10](2007)在《单喷嘴混流压力式喷雾干燥塔三维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喷雾干燥制粉设备在陶瓷行业中被广泛的应用,人们对喷雾干燥工艺及干燥器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喷雾干燥器从结构上来说相对简单,然而其塔内的流场、物料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等理论却比较复杂,因此单从干燥器结构上进行分析和设计就显得力不从心。本课题从两相流场流动情况及传热传质理论对压力式喷雾干燥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从而实现对塔内雾化液滴粒径及分布、塔内温度场、速度场的真实再现,为单喷嘴混流压力式喷雾干燥塔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课题在综合两相流、传热传质理论并结合实际生产过程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实用意义的喷雾干燥三维数学模型,包括气体流动、两相流动和喷嘴雾化模型。其中气体流动使用可实现性k-ε双方程模型,两相流动使用离散相模型,喷嘴雾化使用压力——旋转喷嘴模型。课题用前处理建模软件GAMBIT建立了PD100型喷雾干燥塔物理及网格模型,并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喷雾干燥塔内的速度场、温度场、液滴粒径及液滴分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数值模拟。课题用当前喷雾干燥中常用的喷嘴参数进行试算和分析,然后选取最佳的喷嘴参数带入到PD100型喷雾干燥模型中进行粒径、液滴分布和流场等相关数值模拟,并对比了两种喷嘴位置的设置,得出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喷嘴在干燥塔中的位置有利于充分的利用干燥塔中的热量,使塔中的温度场及速度场更加趋于合理,能达到提高热效率的目的。从实验测量的干燥塔中的温度数据与粉料的颗粒级配来看,此次模拟的结果与测得的数据基本相符,因此,本课题对单喷嘴混流压力式喷雾干燥塔的三维数值模拟是成功的。通过对PD100型喷雾干燥塔的三维数值模拟仿真,为PD100型喷雾干燥塔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二、并流喷雾干燥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与软件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并流喷雾干燥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与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响应面优化喷雾干燥制备维生素K2香菇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配料 |
1.3.2 VK2香菇粉含水量测定 |
1.3.3 VK2香菇粉含量检测 |
1)色谱工作条件[15]。 |
2)标准品溶液配制[16]。 |
3)标准曲线绘制。 |
4)样品处理[17]。 |
1.3.4 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香菇粉质量分数对VK2香菇粉的综合评分和VK2质量分数的影响 |
2.2 空气入口温度对VK2香菇粉的综合评分和VK2质量分数的影响 |
2.3 进料流速对VK2香菇粉的综合评分和VK2质量分数的影响 |
2.4 出口温度对VK2香菇粉的综合评分和VK2质量分数的影响 |
2.5 响应面设计与试验结果 |
2.6 模型建立及显着性分析 |
2.7 响应面结果分析 |
2.8 验证结果 |
3 结论 |
(2)脉冲气流流场温度场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未来发展趋势 |
1.3 脉冲气流干燥机的工作过程简介 |
1.4 选题依据 |
1.5 课题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基础 |
2.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2.2 计算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组 |
2.3 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2.4 湍流模型 |
2.5 CFD的求解过程 |
2.6 Fluent软件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管气流干燥模拟 |
3.1 建立管路模型 |
3.1.1 网格划分的种类 |
3.1.2 网格划分的要求 |
3.2 模拟运算 |
3.2.1 压力云图及分析 |
3.2.2 速度云图及分析 |
3.2.3 辐射云图及分析 |
3.2.4 湍流密度云图粒子轨迹图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脉冲气流干燥机内部的流场模拟 |
4.1 脉冲式气流干燥机原理 |
4.2 脉冲气流干燥机内部的流场模拟 |
4.3 干燥段连续相模拟及结果分析 |
4.4 耦合模拟及结果分析 |
4.4.1 压力云图及分析 |
4.4.2 速度云图及分析 |
4.4.3 辐射云图及分析 |
4.4.4 湍流密度云图及分析 |
4.4.5 粒子轨迹云图及分析 |
4.4.6 粒子温度云图及分析 |
4.4.7 粒子辐射云图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脉冲气流干燥机改进方法 |
5.1 干燥机的改进 |
5.2 干燥段混合流场数值模拟 |
5.2.1 压力云图及分析 |
5.2.2 速度云图及分析 |
5.2.3 辐射云图及分析 |
5.2.4 湍流密度云图及分析 |
5.2.5 粒子轨迹云图及分析 |
5.2.6 粒子温度云图及分析 |
5.2.7 粒子热量辐射云图及分析 |
5.3 各因素对脉冲干燥管压降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CAD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干燥技术发展现状 |
1.1.1 干燥方法的分类 |
1.1.2 干燥设备发展现状 |
1.1.3 干燥技术发展趋势 |
1.2 国内外干燥器设计技术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 |
2.1 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的现有计算过程及特点 |
2.2 回转窑式转筒干燥器的计算过程及特点 |
2.3 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与回转窑式转筒干燥器性能对比 |
2.4 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设计计算的新型计算方法 |
2.4.1 传热方程式和热平衡方程式 |
2.4.2 传热系数 |
2.5 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设计步骤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 CAD 系统总体结构 |
3.1 软件开发思路 |
3.1.1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
3.1.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
3.1.3 模块化设计方法 |
3.2 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 CAD 系统总体设计 |
3.2.1 系统功能 |
3.2.2 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 CAD 系统总体设计 |
3.3 系统设计模型及功能 |
3.3.1 系统设计模型 |
3.3.2 系统实现功能 |
3.4 系统开发平台 |
3.4.1 Visual Basic6.0 的简介 |
3.4.2 CAD 技术二次开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 CAD 系统的研发 |
4.1 数据库建立 |
4.2 图库建立 |
4.3 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 CAD 系统界面设计 |
4.3.1 参数查询界面 |
4.3.2 参数导入界面 |
4.3.3 热力计算结果界面 |
4.3.4 分段计算结果导出界面 |
4.3.5 参数化绘图界面 |
4.4 应用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及专利发表情况) |
详细摘要 |
(4)计算流体动力学在喷雾干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流体动力学简介 |
2 CFD在喷雾干燥中的应用 |
2.1 预测喷雾干燥过程 |
2.2 优化喷雾干燥设备参数 |
2.3 CFD在研究塔壁物料沉积率中的应用 |
3 CFD在喷雾干燥中的应用展望 |
(5)锦纶聚合热泵系统的干燥模型研究及系统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干燥技术概述 |
1.2.1 干燥原理 |
1.2.2 干燥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 热泵干燥系统概述 |
1.3.1 热泵干燥系统工作原理 |
1.3.2 热泵干燥系统的分类 |
1.4 干燥系统仿真及优化 |
1.4.1 软件设计原则 |
1.4.2 常用干燥系统仿真软件 |
1.4.3 干燥系统的优化 |
1.5 本文主要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干燥塔内部的干燥过程模型研究 |
2.1 引言 |
2.2 湿氮气的基本性质 |
2.2.1 湿氮气的绝对湿度 |
2.2.2 湿氮气的湿比容和密度 |
2.2.3 湿比热容的定义 |
2.2.4 湿氮气的焓 |
2.3 塔内干燥过程总体热质平衡 |
2.3.1 质量守恒方程 |
2.3.2 能量守恒方程 |
2.3.3 传质动力学方程 |
2.3.4 传热动力学方程 |
2.3.5 传热系数与传质系数模型 |
2.3.6 模型求解算法 |
2.3.7 模型实例应用一 |
2.4 塔内干燥过程微分模型 |
2.4.1 模型假设 |
2.4.2 塔内压降近似计算 |
2.4.3 物料平衡方程 |
2.4.4 能量平衡方程 |
2.4.5 质量传递动力学方程 |
2.4.6 能量传递动力学方程 |
2.4.7 微分模型求解算法 |
2.4.8 模型实例应用二 |
2.4.9 微分模型改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级离心风机的设计与试验 |
3.1 引言 |
3.2 离心风机的设计 |
3.2.1 空气动力设计 |
3.2.2 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
3.3 多级离心风机的试验分析 |
3.3.1 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 |
3.3.2 风机无量纲参数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泵干燥系统仿真及软件开发 |
4.1 引言 |
4.2 热泵干燥系统组成 |
4.2.1 干燥塔模型 |
4.2.2 除尘器模型 |
4.2.3 冷凝器模型 |
4.2.4 离心风机模型 |
4.2.5 调节加热器及换热器模型 |
4.2.6 管路损失模型 |
4.3 热泵干燥系统软件开发 |
4.3.1 软件开发平台简介 |
4.3.2 软件总体设计构架 |
4.4 热泵干燥系统软件介绍 |
4.4.1 软件主界面介绍 |
4.4.2 软件功能块介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论文 |
附件 |
(6)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意义 |
1.2.1 大麦生产及大麦麦芽加工 |
1.2.1.1 大麦和啤酒大麦 |
1.2.1.2 甘肃啤酒大麦生产 |
1.2.1.3 麦芽工艺和品质与干燥加工的关系 |
1.2.2 甘肃麦芽生产工艺和设备及问题 |
1.2.2.1 甘肃麦芽生产企业及加工设备 |
1.2.2.2 甘肃麦芽加工工艺及干燥技术研究 |
1.2.3 干燥系统控制研究内涵及意义 |
1.2.4 干燥模型和风机结构优化研究的意义 |
1.2.4.1 国内外干燥模型及控制研究 |
1.2.4.2 干燥风机结构优化的研究及意义 |
1.2.5 大麦麦芽干燥系统研究进展 |
1.2.6 单片机和虚拟仪器技术及干燥应用研究 |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地域及企业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2 甘肃啤酒大麦农业生产情况 |
2.1.3 甘肃麦芽加工历史沿革 |
2.1.4 麦芽加工工艺与干燥控制研究现状 |
2.1.5 研究合作企业及存在的问题 |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2.1 大麦麦芽干燥机性能指标和干燥室结构设计方法 |
2.2.2大麦麦芽干燥试验设备和数据测定方法 |
2.2.2.1 原料与制麦工艺 |
2.2.2.2 实验装备 |
2.2.2.3 测定方法 |
2.2.2.4 数据分析 |
2.2.3 干燥系统优化原理和模型模拟仿真方法 |
2.2.4 干燥控制系统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 |
2.2.5 基于单片机的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
2.2.6 基于LABVIEW的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系统设计 |
3.1.1 甘肃河西地区大麦生产及品质 |
3.1.2 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加工的产能 |
3.1.3 热风干燥型麦芽干燥系统改进设计 |
3.1.3.1 大麦麦芽干燥的干燥室结构设计及实验 |
3.1.3.2 大麦麦芽干燥的干燥室热量衡算设计 |
3.2 麦芽干燥系统能量消耗与能值利用率分析 |
3.2.1 麦芽产品干燥能值分析方法 |
3.2.2 干燥系统的能值输入结构 |
3.2.3 干燥系统的能值产出 |
3.2.3.1 能值产出率 |
3.2.3.2 环境负荷率 |
3.3 基于ANSYS的干燥室流场和风机叶片数值模拟仿真及实验 |
3.3.1 ANSYS软件及功能 |
3.3.2 ANSYS的FLOTRAN流场分析 |
3.3.3 风机叶片流场的ANSYS模拟分析 |
3.3.4 干燥室流场的ANSYS模拟分析 |
3.3.5 干燥室热风流速与压力测试实验 |
3.3.5.1 干燥麦芽水分含量的影响 |
3.3.5.2 麦层厚度对空气阻力的影响 |
3.3.5.3 风速对麦层阻力的影响 |
3.4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麦芽干燥系统设计 |
3.4.1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 |
3.4.2 单片机-微控制器选型 |
3.4.3 温度采集及调理电路设计 |
3.4.3.1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3.4.3.2 温度采样放大电路的设计 |
3.4.3.3 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温度采集电路 |
3.4.4 湿度采集及调理电路设计 |
3.4.4.1 湿度传感器的选择 |
3.4.4.2 湿度测量电路设计 |
3.4.4.3 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湿度采集电路 |
3.4.5 模/数转换硬件电路设计 |
3.4.5.1 A/D转换器的选择 |
3.4.5.2 ADC0809接口电路设计 |
3.4.6 温控设定值的存取和系统键盘设计 |
3.4.7 系统显示及接口设计 |
3.4.8 控制执行机构与变频器选择 |
3.4.8.1 变频调速及节能 |
3.4.8.2 变频器的选择 |
3.4.9 功率接口扩展与驱动电路设计 |
3.4.10 干燥温控系统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
3.4.10.1 干燥控制输入量的模糊化 |
3.4.10.2 模糊控制规则及控制算法 |
3.4.10.3 模糊控制算法 |
3.4.10.4 模糊输出量的精确化 |
3.4.10.5 模糊控制的输出量精确化控制表 |
3.4.11 大麦麦芽干燥室模糊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3.4.11.1 编程语言及程序模块设计 |
3.4.11.2 单片机模糊控制软件设计 |
3.4.11.3 模糊控制表的建立及存储 |
3.4.11.4 主控程序及内存分配 |
3.4.12 系统抗干扰设计 |
3.4.13 系统MATLAB仿真分析 |
3.4.14 干燥模糊控制系统实验及分析 |
3.5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大麦麦芽干燥系统设计 |
3.5.1 干燥虚拟仪器系统的原理及结构 |
3.5.2 基于虚拟仪器控制的硬件设计 |
3.5.3 基于虚拟仪器控制的软件设计 |
3.5.3.1 LABVIEW应用程序 |
3.5.3.2 基于LABVIEW的数据采集程序 |
3.5.3.3 神经网络PID控制理论与LABVIEW实现 |
3.5.3.4 基于LABVIEW的控制输出程序 |
3.5.4 仿真模块设计 |
3.5.5 系统神经网络PID控制实验及分析 |
3.6 大麦麦芽干燥系统结构优化和节能分析 |
3.6.1 干燥系统结构优化分析 |
3.6.2 麦芽干燥系统节能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大麦麦芽干燥系统研究 |
4.2 问题讨论与政策建议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5.1 河西地区大麦生产及麦芽加工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 |
5.2 大麦麦芽干燥系统研究模式 |
5.3 干燥系统结构设计和模型构建与仿真以及能值分析 |
5.4 基于单片机控制技术的麦芽干燥及其系统 |
5.5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麦芽干燥及其系统 |
5.6 干燥系统节能和经济效益 |
第六章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获奖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7)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预测控制简介 |
1.1 引言 |
1.2 预测控制的简介 |
1.2.1 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 |
1.2.2 预测控制的基本特征 |
1.3 现代预测控制的研究方向 |
1.3.1 先进预测控制技术及研究动向 |
1.3.2 多种新型预测控制的研究动向 |
1.4 预测控制的工业应用 |
1.5 预测控制的发展前景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基本原理 |
2.1 模型预测控制理论 |
2.1.1 模型预测控制的数学基础 |
2.1.2 滚动优化和二次型指标 |
2.2 DMC 算法的基本原理 |
2.3 参数选取的分析 |
2.3.1 采样周期T 和模型长度N |
2.3.2 优化时域p 和误差权系数q_i |
2.3.3 控制时域M 和控制权系数r_i |
2.3.4 校正参数h_i |
2.3.5 柔化因子β |
2.4 喷雾干燥塔的动态矩阵控制 |
2.4.1 引言 |
2.4.2 喷雾干燥工艺及其机理 |
2.4.3 喷雾干燥塔的DMC |
2.4.4 应用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矩阵控制系统的分析 |
3.1 动态矩阵控制的状态空间分析 |
3.1.1 动态矩阵的状态空间的建立 |
3.1.2 DMC 与带观测器的状态反馈最优控制传统方法的区别 |
3.2 动态矩阵控制的内模控制结构 |
3.2.1 内模控制结构的特性 |
3.2.2 动态矩阵控制的内模控制系统 |
3.3 动态矩阵控制的动态特性分析 |
3.3.1 预测控制的最小化形式 |
3.3.2 预测控制的补偿性质 |
3.3.3 一步预测优化时的完全控制 |
3.3.4 纯滞后对象的预测性能 |
3.4 动态矩阵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分析 |
3.4.1 DMC 在模型无失配时的稳定性 |
3.4.2 DMC 在模型失配时的鲁棒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 PID 的动态矩阵控制 |
4.1 PID 控制算法 |
4.1.1 PID 控制算法的特点 |
4.1.2 模拟PID 控制算法 |
4.1.3 数字式PID 控制算法 |
4.1.4 PID 控制器所面临的问题 |
4.2 PID-DMC 控制器 |
4.3 仿真与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测函数控制基本原理 |
5.1 引言 |
5.2 预测函数控制的基本原理 |
5.2.1 基函数概念 |
5.2.2 预测模型 |
5.2.3 参考轨迹 |
5.2.4 误差校正 |
5.2.5 滚动优化 |
5.3 一阶加纯时滞的预测函数控制方法 |
5.4 仿真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速溶杨梅—甘蓝固体饮料的加工及贮藏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固体饮料研究现状 |
1.1.1 固体饮料定义及主流品种 |
1.1.2 固体饮料加工方法 |
1.1.3 果蔬复合粉固体饮料的研究进展 |
1.1.4 固体饮料冲调性的定义 |
1.1.5 固体饮料冲调性的理论研究 |
1.1.6 粉体流动性研究进展 |
1.2 喷雾干燥研究进展 |
1.2.1 喷雾干燥定义及研究现状 |
1.2.2 计算机流体动力学(CFD)定义 |
1.2.3 计算机流体动力学在喷雾干燥中的应用 |
1.2.4 计算机流体动力学在研究壁沉积率中的应用 |
1.3 喷雾干燥果蔬粉加工过程中粘壁问题的研究 |
1.3.1 粘壁的原因 |
1.3.2 粘壁的解决方式 |
1.3.3 含糖类物料粘性理论基础的研究 |
1.4 杨梅和甘蓝加工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
1.4.1 杨梅加工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4.2 甘蓝加工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1 喷雾干燥杨梅粉和甘蓝粉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
1.5.2 混合粉在加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甘蓝浆和杨梅汁流变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仪器 |
2.2.2 浆料的制备 |
2.2.3 流变性测定 |
2.2.4 统计软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浓度对甘蓝浆表观粘度的影响 |
2.3.2 不同浓度甘蓝浆和杨梅汁粘度对照 |
2.3.3 不同温度下甘蓝浆剪切速率对剪切应力的影响 |
2.3.4 浓度和温度对甘蓝浆屈服应力的影响 |
2.3.5 浓度和温度对甘蓝浆n 和k 的影响 |
2.3.6 甘蓝浆表观粘度模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喷雾干燥甘蓝粉的工艺研究及甘蓝中硫苷成分的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工艺流程 |
3.2.4 水分的测定 |
3.2.5 色泽的测定 |
3.2.6 维生素C 的测定 |
3.2.7 溶解度的测定 |
3.2.8 出粉率的测定 |
3.2.9 表观密度的测定 |
3.2.10 硫代葡萄糖苷的提取和测定-HPLC 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喷雾干燥进出口温度的选择 |
3.3.2 喷雾干燥对维生素C 的影响 |
3.3.3 均质次数和压力对喷雾干燥甘蓝粉品质的影响 |
3.3.4 助干剂对甘蓝粉品质的影响 |
3.3.5 麦芽糊精添加量的选择 |
3.3.6 进料浓度的选择 |
3.3.7 硫代葡萄糖苷种类的鉴定 |
3.3.8 喷雾干燥对硫苷含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速溶杨梅粉加工及抗氧化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 |
4.2.3 速溶杨梅粉试验流程 |
4.2.4 喷雾干燥响应面试验设计 |
4.2.5 水分和色泽的测定 |
4.2.6 表观密度的测定 |
4.2.7 湿润性的测定 |
4.2.8 分散性的测定 |
4.2.9 粒子大小的测定 |
4.2.10 休止角的测定 |
4.2.11 杨梅粉还原能力的测定 |
4.2.12 杨梅粉清除超氧阴离子O_2~-·效果的测定 |
4.2.13 杨梅粉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测定 |
4.2.14 杨梅粉清除NO_2~-效果的测定 |
4.2.15 杨梅粉清除卵磷脂脂质体中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2.16 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喷雾干燥对杨梅粉含水率的影响 |
4.3.2 喷雾干燥对杨梅粉Hunter a 值的影响 |
4.3.3 离心雾化器转速对杨梅粉粒径的影响 |
4.3.4 空气湿度对杨梅粉性能的影响 |
4.3.5 造粒对杨梅粉物性的影响 |
4.3.6 粒径对杨梅粉湿润性的影响 |
4.3.7 速溶杨梅-甘蓝粉加工的工艺路线 |
4.3.8 杨梅粉还原能力的测定 |
4.3.9 杨梅粉清除O_2~-·的效果 |
4.3.10 杨梅粉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测定 |
4.3.11 杨梅粉清除NO_2~-效果的测定 |
4.3.12 杨梅粉清除卵磷脂脂质体中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单粉和混合粉的吸湿特性与显微结构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主要仪器 |
5.2.3 可溶性糖的测定 |
5.2.4 粗纤维测定 |
5.2.5 总酚含量分析 |
5.2.6 黄酮含量的测定 |
5.2.7 水分等温吸湿线 |
5.2.8 吸湿平衡含水率模型的模拟与分析 |
5.2.9 杨梅粉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
5.2.10 光学显微结构分析 |
5.2.11 扫描电镜结构分析 |
5.2.12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甘蓝粉和杨梅粉中主要成分分析 |
5.3.2 不同干燥方式甘蓝粉水分等温吸湿线对照 |
5.3.3 甘蓝粉与混合粉水分等温吸湿线对照 |
5.3.4 温度对混合粉吸附平衡含水率的影响 |
5.3.5 吸附平衡含水率模型的模拟与分析 |
5.3.6 杨梅粉水分活度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关系 |
5.3.7 造粒前后杨梅粉光镜和电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单粉和混合粉结块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主要仪器 |
6.2.2 温度、相对湿度和时间对混合粉含水率的影响 |
6.2.3 杨梅粉和甘蓝粉结块强度的测定 |
6.2.4 杨梅粉结块光镜图 |
6.2.5 抗结块剂对混合粉结块的影响 |
6.2.6 混合粉贮藏稳定性试验 |
6.2.7 水分活度的测定 |
6.2.8 褐变指数的测定 |
6.2.9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DNS 法 |
6.2.10 总酚含量分析 |
6.2.11 总单体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
6.2.12 色泽的测定 |
6.2.13 微生物检测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温度、湿度和时间对混合粉含水率的影响 |
6.3.2 杨梅粉和甘蓝粉结块特性研究 |
6.3.3 杨梅粉结块光镜图 |
6.3.4 抗结剂对混合粉结块的影响 |
6.3.5 混合粉贮藏过程中含水率、水分活度及褐变指数的变化 |
6.3.6 贮藏过程中还原糖、总糖及总酚的变化 |
6.3.7 贮藏过程中结块的变化 |
6.3.8 贮藏过程中花色苷降解动力学变化 |
6.3.9 贮藏过程中色差的变化 |
6.3.10 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温度对冲调后混合粉色泽和风味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主要仪器 |
7.2.2 冲调温度和时间对混合粉花色苷降解的影响 |
7.2.3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条件 |
7.2.4 气相色谱条件 |
7.2.5 质谱条件 |
7.2.6 数据处理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冲调温度和时间对混合粉复水后花色苷降解的影响 |
7.3.2 冲调温度对杨梅粉风味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主要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9)喷雾干燥脱硫塔内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传质动态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本课题的背景及课题来源 |
1.2 常见烟气净化处理技术概况 |
1.2.1 干法脱硫工艺 |
1.2.2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 |
1.2.3 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 |
1.3 SDA 烟气净化技术概况 |
1.3.1 SDA 净化烟气的工艺流程 |
1.3.2 净化过程机理分析 |
1.4 SDA 内流动及传热传质的研究现状 |
1.4.1 流动特性研究 |
1.4.2 吸收剂与SO_2 传热传质特性研究 |
1.5 本课题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2 SDA 物理模型和主要参数的优化确定 |
2.1 几何模型 |
2.2 参数的优化确定 |
2.2.1 烟气量的计算 |
2.2.2 吸收剂量的计算 |
2.3 雾化喷嘴的确定 |
2.4 小结 |
3 SDA 内气液两相流动的数学模型 |
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3.2 数学模型 |
3.2.1 气相数学模型 |
3.2.2 液滴相运动模型 |
3.2.3 液滴相蒸发模型 |
3.3 数值计算方法 |
3.3.1 气相控制方程的数值解法 |
3.3.2 液滴相控制方程的数值解法 |
3.4 计算区域的网格划分 |
3.5 边界条件及数值计算工况 |
3.5.1 边界条件 |
3.5.2 数值计算工况 |
3.6 小结 |
4 SDA 内气液两相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4.1 加均流板前后气相速度场特性分析 |
4.2 有无喷射浆液气相速度场特性分析 |
4.3 浆液喷射位置对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
4.3.1 干燥塔内气相速度场及温度场特性分析 |
4.3.2 颗粒相流动特性及蒸发特性分析 |
4.4 烟气流速对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
4.4.1 干燥塔内速度场及温度场特性分析 |
4.4.2 颗粒相流动特性及蒸发特性分析 |
4.5 浆液喷射压力对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
4.5.1 干燥塔内速度场及温度场特性分析 |
4.5.2 颗粒相流动特性及蒸发特性分析 |
4.6 不同粒径颗粒流动特性及蒸发特性研究 |
4.7 小结 |
5 浆滴颗粒传热传质动态特性的数值研究 |
5.1 碱性浆滴脱除SO_2 的机理 |
5.2 数学模型 |
5.2.1 传热模型 |
5.2.2 SO_2 传质方程 |
5.3 数值计算 |
5.3.1 数值计算方法 |
5.3.2 模型计算参数 |
5.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1 不同粒径时模型计算结果 |
5.4.2 不同烟气温度时计算结果 |
5.5 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单喷嘴混流压力式喷雾干燥塔三维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喷雾干燥简介及其在陶瓷工业中的应用 |
1.2 喷雾干燥的特点 |
1.3 喷雾干燥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喷雾干燥技术研究现状 |
1.3.2 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计算流体力学及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内容及意义 |
2 喷雾干燥介简 |
2.1 喷雾干燥器组成及工艺流程 |
2.2 雾化器结构及原理 |
2.3 喷雾干燥机理 |
2.4 喷雾干燥时间 |
2.5 干燥塔的热效率和进排气温度 |
3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3.1 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 |
3.2 离散化技术基础 |
3.3 SIMPLE数值算法 |
3.4 Fluent软件概述 |
3.4.1 求解法 |
3.4.2 离散化 |
3.4.3 离散方程的线性化形式 |
4 喷雾干燥FLUENT数值模拟理论 |
4.1 喷雾干燥两相流理论概述 |
4.1.1 常用两相流模型 |
4.1.1.1 欧拉法 |
4.1.1.2 拉格朗日法 |
4.1.2 离散相模型概述 |
4.2 喷雾干燥湍流模型 |
4.2.1 标准k-ε双方程模型 |
4.2.2 可实现性k-ε双方程模型 |
4.2.3 湍流流动的近壁面处理方法——标准壁面函数法 |
4.3 喷雾干燥离散相模型 |
4.3.1 液滴轨道数学模型 |
4.3.2 喷雾干燥传热传质模型 |
4.3.3 压力——旋流雾化喷嘴模型 |
4.3.4 离散相与连续相的耦合 |
5 喷雾干燥三维数值模拟 |
5.1 喷雾干燥物理模型的建立 |
5.1.1 喷雾干燥塔的实体尺寸及简化 |
5.1.2 模型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5.1.3 离散相的相关设置 |
5.2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2.1 雾化角与雾化效果的关系 |
5.2.2 喷嘴孔径与雾化效果的关系 |
5.2.3 喷嘴雾化压力与雾化效果的关系 |
5.2.4 两种不同喷嘴位置的流场特性 |
5.2.4.1 两种不同喷嘴位置的温度场特性 |
5.2.4.2 两种不同喷嘴位置的速度矢量场特性 |
5.2.5 实验测量喷雾干燥的温度及粒径 |
5.2.5.1 干燥颗粒粒径及级配的测定 |
5.2.5.2 干燥塔内温度场的测量 |
5.2.6 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并流喷雾干燥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与软件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响应面优化喷雾干燥制备维生素K2香菇粉[J]. 李干禄,韦策,陈可泉,李辉,欧阳平凯.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6)
- [2]脉冲气流流场温度场数值模拟[D]. 郑威. 东北大学, 2014(08)
- [3]蒸汽管间加热转筒干燥器CAD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张明. 长沙理工大学, 2012(09)
- [4]计算流体动力学在喷雾干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弓志青,祝清俊,王文亮,潘运国. 粮油食品科技, 2012(01)
- [5]锦纶聚合热泵系统的干燥模型研究及系统仿真[D]. 张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7)
- [6]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D]. 高晓阳. 甘肃农业大学, 2010(06)
- [7]动态矩阵控制算法研究及其应用[D]. 张晶. 青岛科技大学, 2009(10)
- [8]速溶杨梅—甘蓝固体饮料的加工及贮藏工艺研究[D]. 弓志青. 江南大学, 2008(03)
- [9]喷雾干燥脱硫塔内气液两相流动与传热传质动态特性[D]. 杜孟伊. 重庆大学, 2008(06)
- [10]单喷嘴混流压力式喷雾干燥塔三维数值模拟[D]. 龙小军.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