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汽-大众捷达与宝来——轿车零部件通用互换情况(五)(论文文献综述)
伏小龙[1](2020)在《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汽车产业也蓬勃发展。汽车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生活的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出现了一些共性的挑战和问题:能源危机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寻找汽车工业的转型,寻求能源变革的方向和持续有效的降低或者消除碳排放成为全球性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混合动力技术和纯电动技术为主的新能源汽车逐渐成熟,而混合动力汽车由于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只能降低燃油消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助推了纯电动汽车技术逐渐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美国以特斯拉为首的纯电动企业迅速发展,几年间成为全球电动车霸主,市值远远超过通用汽车。丰田、奔驰、宝马和大众等国际知名汽车生产制造商也紧跟纯电动汽车浪潮纷纷在电动车发展上做出战略规划。中国政府也从国家层面综合长远考虑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和免税产业政策。国内传统汽车生产制造商转型进入电动车领域,而且还涌现出了像理想、蔚来、小鹏和威马等新势力造车企业,凭借互联网思维和资本的优势,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而且随着纯电动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有改变百年汽车产业格局的势头。一汽-大众公司成立于1991年,作为国内最成功的汽车合资企业之一,多年来一直是乘用车领域的领军者,2019年获得全国销量冠军。但是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严重滞后,连续推出的纯电动车型性能远远落后竞争对手,市场表现平平。在2020年工信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双积分排名中一汽-大众公司倒数第一。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收紧,如何在纯电动汽车为主要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实现转型,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和优势,是一汽-大众公司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纯电动汽车整体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现状,对比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总结得出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PEST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对一汽-大众公司的外部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再结合一汽-大众公司内部纯电动产品发展现状深入剖析,继续进行了一汽-大众公司在纯电动汽车发展方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SWOT分析和总结,并且结合四种战略组合构建了不同的战略方向。最后,结合一汽-大众公司整体2025战略,制定了一汽-大众汽车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目标和具体战略,在增强型战略方向具体选择了密集型战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最后,为了配合和保障战略路径的顺利实施,从资金保障、组织结构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必要保障措施。通过本文对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车发展战略的研究,可以为一汽-大众公司未来整体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使其能抓住汽车新四化变革的新机遇,加快纯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有效的布局未来市场,在国内新能源整体市场中保持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力,助力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实现整体2025战略。
丁行庆[2](2020)在《一汽-大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汽-大众成立三十年以来,创造了很多中国轿车市场的经典车型,“车坛常青树”之称的捷达、“驾驶者之车”的宝来以及“两厢车的代名词”高尔夫等车型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车型。一汽-大众的乘用车市场份额一直以来位居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前列。然而,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升级变革,汽车行业朝着智能化、新能源方向发展,以及共享经济的流行与渗透,加之汽车行业的高度成熟,行业内竞争加剧。一汽-大众凭借其品牌影响力,销量和利润依然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和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移动出行领域,行动均表现出落后于市场,表明一汽-大众的企业战略有待调整。本文梳理了战略管理经典理论和战略管理分析工具。本文分析过程明确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遵循战略管理制定流程。战略管理制定流程依次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以及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四个方面。基于以上梳理的战略理论和分析工具对一汽-大众的产品战略进行了分析和调整。本文运用文献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一汽-大众的基本概况、现有产品战略进行了分析,认为一汽-大众存在现有产品布局不均衡、研发滞后于市场需求等问题。运用PEST分析法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以及技术方面分析一汽-大众的外部环境;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对影响汽车市场需求的因素如:居民的收入水平、汽车的销售价格、油价以及消费者的偏好对汽车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运用竞争五力模型对一汽-大众的行业内竞争者、新进入者竞争者、潜在的替代品的竞争、供应商的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购买者的讨价还价的能力进行分析;并对汽车市场面临的机遇分析以及一汽-大众的内部优势和短板进行分析。基于以上分析,利用SWOT矩阵分析为一汽-大众产品开发战略调整提供选择,并确定多元化扩张战略:布局传统产品线,实现高、中、低端市场全覆盖,加快推出SUV车型,实现细分产品市场全覆盖;加快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研发和布局;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布局;进军移动出行,提供服务型产品。本文依据分析制定了企业战略目标:保持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份额、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以及移动出行。为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制定出具体战略实施的措施及为战略实施提供组织保障、企业文化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等,确保战略的顺利实现,助力一汽-大众企业可持续发展。
刘畅[3](2019)在《基于“制度逻辑-注意力-回应”的技术创新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获取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亦在推动一国国民经济增长中起促进作用。因此,我国政府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政策确保了技术创新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通过资金投入、补贴等多种手段支持、引导企业切实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然而,在我国转型经济情境下,在以复杂消费产品为代表的、市场充分竞争的产业内,尽管政府提出了引导企业进行技术自主创新的制度要求、并予以大力支持,但确有部分国有企业没能够很好地响应政府的要求导向,在核心关键技术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上逊色于民营企业。对此,是何种因素影响了市场充分竞争产业内不同组织身份的企业形成了差异化的创新水平?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企业差异化创新能力的形成的?其内在机理是什么?厘清这些问题,是阐释在以复杂消费产品为代表的、市场充分竞争的产业内,不同组织身份的企业在外部制度导向情境下,技术创新能力出现差异化发展的根本所在。本研究综合考量企业所嵌入的内外部情境,基于对企业行为实践的理解与已有研究的深入学习,根据“制度逻辑——企业注意力——企业回应——技术创新”这一逻辑关系开展研究。通过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即1)企业所嵌入的外部制度逻辑及其关系机制是什么?2)企业如何关注、并回应其所嵌入的复杂的、多元化的外部制度逻辑及其逻辑要求?3)基于注意力的企业回应模式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由此,在整体框架下企业的技术创新机理是什么?以从整体上探究企业的差异化技术创新机理。本研究以我国复杂消费产品产业中的汽车产业为例,通过描述性分析,首先阐述了企业所嵌入的政府驱动逻辑与市场逻辑的逻辑要求及动态演化,并根据企业不同的组织身份特征及其发展利益诉求分析了企业如何考量此双重制度逻辑的重要程度;其次,通过扎根分析,对比了不同企业如何关注外部制度逻辑及其形成机制;第三,通过双案例对比分析,探究了不同组织身份的企业如何冋应复杂的外部制度逻辑要求;最后,在分析企业对制度逻辑的回应行为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制度逻辑—注意力—企业回应”这一整体关系框架而阐述了不同组织身份的企业差异化的技术创新机理。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在我国转型经济情境下,在以复杂消费产品为代表的、市场充分竞争的产业内,企业所嵌入的政府驱动逻辑与市场逻辑在逻辑要求、作用力强度及相互关系中均呈现动态演化的特征。这一演化过程是二者相互博弈而不断形成新态势的过程,其博弈机制在于以各方利益最大化为准则。根据企业组织身份的不同,国有企业依据自身的发展利益诉求,形成了“以市场逻辑中主要的需求导向优先、政府驱动逻辑次之”的考量结果;民营企业则形成了“以市场逻辑优先、政府驱动逻辑为重要推动力”的考量结果。2)基于企业对外部制度逻辑的主观考量,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对外部制度逻辑形成了差异化的关注模式。尽管不同组织身份的企业均关注了政府驱动逻辑与市场逻辑的逻辑要求,但以上汽为代表的国有企业的注意力选择结果是“市场逻辑优先、政府驱动逻辑跟随”,是企业在承担制度压力的约束条件下,以短期效益为首要目标,对政府驱动逻辑中自主化的要求导向采取象征性、跟随性的关注以维系制度支持。而民营企业的注意力选择结果则是“市场优先、政府驱动逻辑匹配”,是民营企业在即使无制度压力的条件下,围绕企业收益及利润这一首要注意力,密切关注政府驱动逻辑要求导向所能带来的各项发展机遇,并据此通过调整企业行为对政府驱动逻辑要求予以主动匹配,从而加速企业发展。由此,不同的关注目的及关注程度影响企业形成了差异化的技术创新能力。3)与不同企业对制度逻辑的选择性关注相对应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形成了差异化的回应行为模式。其中,对于政府驱动逻辑的自主化发展导向,国有企业的回应行为是象征性的,而民营企业的回应行为是实质性的。对于市场逻辑相对分化的逻辑要求,国有企业的回应行为属于匹配/应对型,而民营企业的回应行为则为开拓型。然而,国有企业尚未形成“回应——能力”的良性循环,且跟随市场逻辑中对合资品牌产品的需求导向而发展,从而不利于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而民营企业则已经形成了“回应——能力”的良性循环,同时在开拓型回应行为的影响下,有利于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总的来说,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机理是复杂的,受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尤其在我国转型经济情境下,在以复杂消费产品为代表的、市场充分竞争的产业内,企业所嵌入的制度情境更为复杂,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选择性关注及回应行为模式,进而影响不同组织身份的企业形成了差异化的技术创新能力。
王云春[4](2018)在《一众汽车公司浙江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汽车消费变得越来越普及。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汽车市场开始进入平稳低速增长期,各品牌竞争加剧,政策法规趋严,智能网联电动化兴起,消费者需求年轻化个性化……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浙江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销量份额大、竞争强度高、消费模式领先,对全国汽车消费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引领作用。一众汽车作为老牌的合资企业,总销量常年位居国内冠亚军的地位,但作为一个北方公司,一众汽车2017年在浙江市场的份额仅为4.8%,和全国6.0%的水平相比,落后20%,勉强在浙江省位列第4,且与第5、第6名差距不大,市场地位不稳。本文以市场营销学的经典理论为工具,以一众汽车浙江市场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寻求一众汽车浙江市场营销策略的改进措施。通过波特五力模型分析、SWOT分析、STP策略分析及4P分析之后,首先指出了一众汽车近几年以价换量的销售手段,已使一众汽车的定位发生偏移,一众汽车急需明确品牌定位,回归大众汽车的本源——实用务实活力有内涵。其次,面对品牌形象模糊和客群的年轻化,需要清晰、固化各车型品牌的DNA,从品质技术、车型历史、用户形象等多方面描绘各车型品牌,让车型形象更加丰满、辨识度更高,锐化品牌形象。再则,通过灵活使用4Ps组合策略——打造一众汽车SUV家族,快速迭代优化在售产品竞争力;采取折中定价策略赢得量利双收;加快二网布局和现有网络升级和能力提升;运用多种促销策略配合高质量的客户体验和品牌公关传播;多管齐下,提升一众汽车在浙江的影响力,进而提升销量和份额。本文针对一众汽车在浙江市场的营销策略优化,对一众汽车提升浙江市场地位具有积极的意义,也为一众汽车在全国其他省份的市场营销打下样板,同时对其他品牌在浙江市场和中国市场的营销也有一定的借鉴。
张威[5](2017)在《一汽—大众引入宝来衍生车新产品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项目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对一汽大众公司引进宝来衍生车型项目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一汽大众产品战略的现状,指出了一汽大众公司产品组合问题:一汽-大众公司产品均为引进产品,受母公司影响,公司没有及时开发出符合市场潮流的车型,主要产品均为三厢产品,没有SUV等热门产品,这使得公司在中国市场处于不利局面。为了解决公司的问题,本文根据传统战略理论首先分析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得出中国汽车市场仍是一个增长型的市场的结论。十三五期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率维持在6.6,经济呈浅L型进行增速换挡。一方面增长速度下降告一段落,中国告别了超高速增长阶段。另一方面应该看到,中国经济进入了温和稳定的大体量增长阶段,但即便这样,增长的绝对量还是惊人的。然后对公司内部能力状况进行了分析,一汽大众公司品牌优势明显,财务优势突出,公司体系能力强大。公司双方股东强力支持公司发展,股东双方签署了新的30年合作合同。公司经过25年的发展培养了较强的开发能力。通过分析得出一汽大众公司应该采用加强型战略,通过产品开发,即开发宝来衍生车的方式实现战略诉求。在得出结论后,依据产品项目管理理论和营销理论进行了项目可行性研究。首先对汽车市场按照用户群的年龄和生活方式进行了市场细分,然后将30岁左右,兼顾事业和家庭的人群作为目标市场,把产品定位为一款充满激情与情趣的产品。通过市场调研,取得了市场对产品的初步反应,得到了积极地结论。根据市场潜力,制定了销售目标,制定了技术方案和投资方案,经财务评价,确认了项目可行性。最后,为了保证宝来衍生车产品能够成功引入,本文继续研究了实施管理措施。比如通过平台共享开发产品,分散产品风险;为保证产品质量建立完成的质量管控方法;为产品批量化进行的小批量控制方法。
武骏杰[6](2016)在《一汽—大众全新宝来产品媒体传播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提出1991年,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大众)在长春成立,首先引入国内的就是大众品牌轿车。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家用车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001年,一汽-大众引入宝来品牌,也被业界美誉为“驾驶者之车”。随后,为了更好的满足家庭用户需求,分别在2008年,2012年进行了两次重大改款,期间也推出了配置更加丰富的年型车。如今,2016年3月20日,宝来又一次进行了由内而外的全面提升,推出全新宝来,全新的设计、全新的动力总成、更加丰富的科技配置,都让一汽-大众更加期待它良好的市场表现。同时,竞争对手也在快速推出和升级各自的竞争车型,比如一汽丰田的卡罗拉、上汽通用的别克英朗、上汽大众的朗逸等,都是不可小觑的竞品。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从大的媒体环境来看,随着近年移动互联与社会化媒体的不断崛起,如微博、微信、论坛、自媒体等,传统媒体影响力不断下滑,如报纸、杂志、PC端网络等,媒体环境由此变得更加纷繁复杂。这些复合的因素给新媒体环境下,全新宝来的传播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将梳理宝来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结合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新媒体环境,以一汽-大众全新宝来媒体传播策略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营销理论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策略进行研究,采用SWOT分析、STP分析、对比分析、调研分析等方法,总结适应当前环境的全新宝来传播策略及实施方法。希望以此来提升全新宝来品牌的关注度和好感度,传播全新宝来优良品质,增强用户情感沟通和互动,为全新宝来成功上市、强化品牌形象、维护品牌口碑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谢春岩[7](2014)在《基于家庭调查数据的乘用车购买行为及市场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既带来了消费行为的改变,也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升级。一方面,以食品为代表的基本生活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大型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在不断上升。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汽车作为典型的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中国家庭,汽车拥有量快速上升,中国进入私人汽车普及期。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09年之后的几年中国汽车产销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在2012年达到了1940万辆,刷新了全球的历史记录,成绩令人瞩目。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汽车这一典型的耐用消费品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家庭的汽车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进行研究。汽车产品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差异化特征的消费品,对于差异化特征非常明显的消费品,如果忽略其异质性特征,那么所得到的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因此本文尝试在充分考虑异质性的前提下,展开对汽车消费相关问题的研究,而在异质性条件下进行研究时,通常需要基于特征空间,并使用离散选择模型。近些年来随着离散选择模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得在方法和模型上为类似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通过对相关研究的考察,同时考虑到中国家庭汽车消费研究的现状以及各方面条件的满足程度,本文确定了研究的主题。本文以中国家庭的汽车消费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嵌套Logit模型,研究中国家庭在选择汽车时的行为及消费者特征和产品特征对于选择行为影响机理,并更进一步,在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的角度计算家庭汽车消费需求。由于本文是从微观层面入手,研究中国家庭的汽车消费,为了能够支撑本文的研究主题,本文在研究中收集和使用的数据非常多样,既有反映整体市场情况的汽车总量消费数据,也有近7000个消费者家庭调查数据。而且这些微观调查数据涉及到了几乎所有在中国销售的汽车品牌和车型,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数据保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第1章对消费理论进行了概述,在回顾和评述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问题和本文的研究路线。本文第2章中主要陈述和分析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主要是对整个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做了完整的,详细的评述,特别是对乘用车市场的发展历史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二,更进一步的从分省的角度,对汽车市场的总体消费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借助集中度指数和区位商的概念,分析了各个省的乘用车消费特征。第三,对于本文使用的2012年度的全国乘用车消费者调查数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描述,从样本数据反映出来的统计特征看,样本数据的代表性是比较好的,能够反映中国总体乘用车市场的真实情况。本文第3章首先引入了离散选择模型,通过理论模型的介绍,理解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区别,其中重点强调了嵌套Logit模型。然后,本文在充分考虑异质性的前提下,对消费者消费选择行为的路径进行了定义,将消费者对家用汽车的购买过程假定为首先在国产品牌与国外品牌之间,然后在不同级别之间,最后在不同产品品牌之间进行选择。该假设过程将作为本文对消费者消费选择行为的预期,在后续实证部分将按照这一选择过程对消费行为进行计量研究,并对该过程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最后对纳入到模型中的乘用车品牌进行了规定。本章从模型理论,消费选择行为假设以及引入模型的品牌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准备,为下一步进行实证研究打好基础。本文第4章首先从微观层面入手对轿车的消费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在考虑产品差异性和消费者特征差异的前提下,以随机效用理论为基础,按照本文假设的消费选择次序建立三层次嵌套Logit模型,将消费者特征与产品特征统一于这一离散选择模型;得到每一个选择层次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得到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家庭选择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轿车的产品属性发动机功率,速度、轴距以及价格等对于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选择有主要影响;家庭收入、是否有小孩、通常乘坐人数等对于消费者对轿车级别的选择有重要影响,而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等变量对于消费者选择自主品牌或是合资品牌有重大影响。然后按照同样的理论模型和前提假设对SUV车型的消费行为也进行了计量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最后通过对模型结果边际效用的比较和分析得出更进一步的结论。本文第5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计算消费者对家庭汽车的需求。首先,本章引入了“第二选择”的概念,即在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时候,需要消费者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购车的时候,消费者最认真考虑的第二选择车型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收集了第二选择车型的完整数据,利用这一数据,参照BLP模型框架,本文利用半参数估计和广义矩估计等方法,可以计算得到某一具体车型的消费者选择概率即市场份额。本文第6章对中国整体乘用车市场的需求总量进行了估计,而本文估计总量的目的是为了与第5章的结果一起最终得到某一具体车型的销量。本章对总量需求进行估计时,利用了VAR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各变量与新车销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的角度建模,并得到总量预测值,在得到总量预测值之后,利用第5章得到的结果,计算得到相关产品需求量。从目前本文作者对相关文献检索情况看,在考虑产品异质性的前提下,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家庭汽车消费相关研究的文献非常少。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本文在大样本的基础上,在考虑产品异质性的前提下,研究了中国家庭汽车消费选择行为。巧妙的利用嵌套Logit模型将消费者特征和产品特征统一于一个模型中,并按照假设的选择过程逐级对模型进行估计,揭示了家庭购车过程中的机理,为企业制定策略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2、国内大部分汽车研究都是建立在同质性前提下的,在这种假设下,很难深入研究中国家庭的汽车消费行为,而本文是使用微观数据在考虑产品差异和消费者特征差异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对消费者的购车选择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其次,即使有少数研究能够使用微观数据,在异质性的假设下研究相关问题,由于样本量通常较小,研究过程中有一定的代表性问题。而本文样本量相对较大,地域分布也相对比较广泛,因此从数据角度为本文的计量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使得本文能够在考虑异质性的前提下对消费者购车行为和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得到一些重要结果,填补或者说是完善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3、本文使用“第二选择”估计了单个车型的市场需求概率,从微观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需求计算框架,能够相对精确的计算出产品的需求数量。从而对于以汽车为代表的异质性很强的耐用消费品的细分品种需求及估计提供了一套完成的方法体系。4、利用分省乘用车上牌数据研究乘用车消费格局,在研究中借鉴了集中度指数和区位商的概念,从中发现乘用车在各省之间的不同消费特征以及从厂商角度体现出来的乘用车消费格局特征。这个研究角度比较新颖,从消费的角度揭示了厂商在不同省份的优劣势,为厂商在各个地区的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然,由于微观调查数据量的巨大,尤其是涉及到每一个被调查家庭的人口统计学信息,所购车型的产品信息等各个维度的信息加总在一起导致模型计算量的巨大,以及论文篇幅的限制,导致本文不能把样本中涉及的所有车型或者品牌统统纳入到模型计算之中,很多章节是通过市场份额等指标筛选出市场占用率最高、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分析,所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增加引入模型的产品。最后本文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横截面数据研究,在对横截面数据研究清楚的基础上,在后续的研究中还可以将研究扩展到时间序列或者面板数据的层次,这样通过时间序列数据的引入,我们可以得到中国家庭汽车消费行为以及需求的变迁。
杨涛[8](2013)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零部件采购体系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按照规模制造起步的现代化整车制造企业。作为第一批大型合资企业,其二十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中国汽车市场由闭门造车的落后状态,到逐步引入技术与资本,借力发展自主汽车产业的过程。一汽大众也由成立之初只有一款车,年销售几千辆,发展到现在两个品牌三十余款车型,年销售一百五十万辆,产值超千亿的行业领先企业。企业的发展,除了国家扶持,社会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与自身的体系能力构建是分不开的,其中零部件采购体系的变革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2011年前,一汽大众零部件采购体系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建立期,成长期,发展期以及跨越期,每个阶段都与企业状态、产品与市场的发展、政策环境等因素相关,并且根据产量与规模,以及环境改变而不断演进变化中。目前,一汽大众零部件采购体系正面对新的挑战,‘三地四厂’的战略实施,以及在2018年实现产销超越200万辆的目标,这需要零部件采购体系继续变革。从2011年开始,第五个阶段也就是面向未来的零部件采购体系开始构建,其中‘三地四厂’的生产方式,满足销量快速增长的要求,以及保证质量与效率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是主要问题。采购体系通过组织机构的调整;采购流程优化及信息系统的构建;供应商能力提升等优化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新的零部件采购体系适应了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零部件采购成本得以降低;项目进度得到保证,效率得以提升,车型的开发周期大幅缩短;供应商综合能力也得到提升。汽车工业是典型的知识、资本及劳动力密集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宏观上说,其体量大,供应链长、分布广泛,直接涉及众多行业,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影响宏观调控,并反映宏观经济形势;微观上说,很多管理理论来源于汽车行业,并作用于汽车行业。汽车零部件采购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涵盖供应链管理的众多要素。零部件采购体系的优化提升,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保证企业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将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中德双方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经验,对零部件采购未来发展策略进行展望,帮助企业优化零部件采购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吕阳[9](2012)在《中国乘用车企业价格、产品及产能策略行为研究》文中指出当时间进入21世纪,中国乘用车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消费者对乘用车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次,大量新企业的成立使得原来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再次,乘用车市场的价格一降再降,产品质量也有所下降。乘用车市场的这一系列重大变化及其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要求我们认真地研究乘用车产业的发展规律。本文以产品空间为切入点,着重分析在一定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条件下,各个乘用车企业的价格策略行为、产品策略行为和产能扩张行为,并对这些策略行为的效果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在进行分析时本文主要使用了定性分析、经验分析和博弈分析等三种方法。首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乘用车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并将乘用车企业分为五个战略小组。然后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对各个战略小组的策略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在进行博弈分析时主要是依据产品差异化模型,在产品空间中研究企业的价格、产品和产能扩张行为。最后使用经验分析方法,对乘用车企业实际行动进行梳理,验证理论分析结论的有效性。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分析框架、主要内容、分析方法等,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二部分对乘用车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阐明其对策略行为的意义。在分析市场需求时,本章首先说明了乘用车产品的类型及细分市场,然后分析各个细分市场的形成、价格区间及消费者构成,最后分析各个细分市场的产品差异、需求特点及策略意义。乘用车市场结构分析主要研究了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两个方面。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新产品定价行为和降价行为等两种价格策略行为。在对新产品定价行为进行分析时,首先提出一个以产品差异化模型为基础的分析框架,详细地阐明进行新产品定价决策的过程和方法。然后依据分析框架,全面地分析了各个战略小组企业的新产品定价行为。最后分析比较不同战略小组新产品定价行为的特点,总结出新产品定价行为的规律。在对降价行为进行分析时,也同样依据这个分析框架全面分析各个战略小组的降价行为,最后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降价行为的规律。第四部分主要选取了新产品开发策略、产品售后服务策略和产品线延伸策略等三种产品策略行为进行分析。在分析乘用车企业的产品策略时,第一节分析了不同战略小组新产品开发行为。通过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出各个战略小组推出新产品的总数量和性质并进行比较,使用新产品开发博弈模型解释差别的原因。第二节阐明了各个乘用车企业都选择提供低的服务质量的原因。通过相关条件的分析,本文发现提供低的服务质量是一个纳什均衡,各个企业都陷入了囚徒困境。最后一节分析了乘用车企业的产品线延伸行为。首先分析自主品牌企业和合资企业的产品分化为两大类型的现象,使用进入壁垒理论解释合资企业没有进入低端市场的原因。在分析时使用产品垂直差异化模型将产品线延伸行为放在产品空间中进行研究,考察产品线延伸与进入壁垒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首先从工厂规模视角研究单个企业的产能扩张的数量规模,然后分析产能扩张的策略性原因和结果。然后分析价格竞争、产品竞争与产能扩张之间的关系,从各个企业每年排产计划的适应性预期特点出发,分析在企业的排产计划与需求相符合或不相符合时策略行为的变化。第六部分分析策略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第一节研究的是对于不同战略小组的企业,两种策略行为对销量的影响程度。通过比较同一战略小组内部和不同战略小组之间的企业销量与采取策略性行为的数量和质量,得出各种策略行为与销量关系密切程度。第二节讨论的是在策略行为的影响之下,市场绩效和市场竞争达到何种程度。本文选择了渗透性定价产品数量、撇脂定价产品数量、产品多样性、独占细分市场时间、销量下降企业数量等五个反映竞争程度的指标来间接地反映整个市场绩效。通过对这五个指标的分析考察乘用车产业竞争程度的变化。第七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后发制人策略的使用使得大众汽车保住了行业领导者地位;第二,信号博弈分析表明GL8对奥德赛和嘉华的进入采取容纳策略是博弈的均衡结果;第三,厌弃价格和保留价格的存在是错位竞争策略和最大差异化进入策略得以实施的基础;第四,新产品开发博弈的分析表明在新产品开发成本高风险大的情况下领导者小组企业比其它小组企业开发更多的新产品是博弈的均衡结果;第五,低端市场壁垒的存在使得合资企业无法进入;第六,博弈分析表明采取适应性排产计划是博弈的均衡结果。
祖国[10](2012)在《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汽车产业空间组织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障碍性因素。然而,国内关于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充分,难以对汽车产业空间组织实践进行科学的指导。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以长春汽车产业空间组织为例,结合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借鉴国外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对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格局、机理与调控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对我国汽车产业的空间组织优化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本文内容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汽车产业空间组织基本概念、理论研究进展与国外发展实践考察。首先对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对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概念进行界定;介绍并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同时对美国底特律、德国、日本丰田等地的汽车产业空间组织进行了实践考察。第二章: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研究的基础理论。对工业区位论、产业集群理论、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和企业空间演变理论等可借鉴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本文的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章:长春市汽车产业及其空间发展过程。首先将长春市汽车产业发展过程划分为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和经济全球化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对各阶段长春市汽车产业及其空间组织特征进行了重点研究。第四章: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现状。在现状格局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现存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汽车产业空间布局的分散无序、配套产业空间的发展滞后、汽车生产空间地域关联性不强等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第五章: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机理。分别从地理因素、集聚与扩散因素、政府作用因素、城市化因素、技术和市场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对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演变的动力机制进行全面分析。第六章: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调控。首先分析了长春市汽车产业调控的背景,明确了调控的理念与目标;其次,提出行之有效的汽车产业空间组织调控路径;最后,提出了保障汽车产业空间组织调整有序进行的对策措施。
二、一汽-大众捷达与宝来——轿车零部件通用互换情况(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汽-大众捷达与宝来——轿车零部件通用互换情况(五)(论文提纲范文)
(1)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第3章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纯电动汽车行业整体发展状况 |
3.2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3.3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车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章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环境及SWOT分析 |
4.1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4.2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行业环境分析 |
4.3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
4.4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SWOT分析 |
第5章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制定及实施 |
5.1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规划目标 |
5.2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选择 |
5.3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的实施 |
5.4 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的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一汽-大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2章 一汽-大众汽车产品开发战略布局现状分析 |
2.1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概况 |
2.2 一汽-大众汽车产品开发战略布局现状 |
2.3 一汽-大众汽车产品开发战略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章 一汽-大众汽车产品开发战略环境分析 |
3.1 我国汽车行业产品发展前景分析 |
3.2 我国汽车行业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
3.3 我国汽车行业产品竞争态势分析 |
3.4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汽车产品SWOT分析 |
第4章 一汽-大众汽车产品开发战略的制定及实施 |
4.1 一汽-大众汽车产品开发战略的目标 |
4.2 一汽-大众汽车产品开发战略的选择 |
4.3 一汽-大众汽车产品开发战略的实施 |
4.4 一汽-大众汽车产品开发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制度逻辑-注意力-回应”的技术创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 |
2.1.1 政府支持与技术创新 |
2.1.2 市场要素与技术创新 |
2.1.3 组织认知与技术创新 |
2.2 制度逻辑 |
2.2.1 制度逻辑理论的发展 |
2.2.2 制度逻辑的定义 |
2.2.3 制度逻辑的基本特征 |
2.2.4 多元制度逻辑间关系机制的研究 |
2.2.5 制度逻辑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
2.2.6 制度逻辑理论的适用性 |
2.3 企业回应 |
2.3.1 企业回应方式 |
2.3.2 企业回应的影响因素 |
2.3.3 企业回应及创新行为相关研究 |
2.3.4 企业回应视角的适用性 |
2.4 企业注意力 |
2.4.1 注意力的基本构念 |
2.4.2 注意力理论视角的基本假设 |
2.4.3 注意力的过程性特征 |
2.4.4 注意力的影响因素 |
2.4.5 企业注意力与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
2.4.6 注意力理论视角的适用性 |
2.5 制度逻辑、企业注意力、企业回应构念间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框架构建 |
3.2 外部制度逻辑研究范围界定 |
3.2.1 数据收集 |
3.2.2 制度逻辑要素分析 |
3.2.3 制度逻辑分类整合及整体性特征 |
3.2.4 制度逻辑研究范围界定 |
3.3 研究对象选择 |
3.3.1 选择性抽样原则 |
3.3.2 典型性抽样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4 政府驱动逻辑与市场逻辑识别及其关系机制 |
4.1 汽车产业发展背景 |
4.2 研究设计 |
4.2.1 分析框架构建 |
4.2.2 研究方法选择 |
4.2.3 数据收集 |
4.3 数据分析 |
4.4 双重制度逻辑的逻辑要求演化 |
4.4.1 政府驱动逻辑演化 |
4.4.2 市场逻辑演化 |
4.5 双重制度逻辑间相互关系及作用强度演化 |
4.5.1 双重制度逻辑间动态关系模式 |
4.5.2 双重制度逻辑的作用强度演化 |
4.5.3 双重制度逻辑的演化机制 |
4.6 不同组织身份的企业对外部制度逻辑的主观考量 |
4.6.1 国有企业对双重制度逻辑的主观考量 |
4.6.2 民营企业对双重制度逻辑的主观考量 |
4.7 本章小结 |
5 企业对双重制度逻辑的注意力选择 |
5.1 研究设计 |
5.1.1 案例选择 |
5.1.2 数据来源与数据收集 |
5.1.3 研究方法选择 |
5.2 上汽与吉利的注意力视角 |
5.3 上汽与吉利的注意力配置过程对比分析 |
5.4 注意力配置的形成机制 |
5.5 企业的注意力选择 |
5.5.1 国有企业的注意力选择 |
5.5.2 民营企业的注意力选择 |
5.6 企业的注意力选择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 企业的回应行为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6.1 研究设计 |
6.1.1 案例选择 |
6.1.2 数据来源与数据收集 |
6.1.3 研究方法选择 |
6.2 企业对政府驱动逻辑的回应行为分析 |
6.2.1 一汽与吉利回应行为对比 |
6.2.2 一汽与吉利回应特征对比 |
6.2.3 一汽与吉利回应行为的形成机制 |
6.3 企业对市场逻辑的回应行为分析 |
6.3.1 一汽与吉利回应行为对比 |
6.3.2 一汽与吉利回应行为的特征 |
6.3.3 一汽与吉利回应行为的形成机制 |
6.4 企业回应模式及其与注意力选择的对应关系 |
6.4.1 政府驱动逻辑与企业回应模式 |
6.4.2 市场逻辑与企业回应模式 |
6.4.3 注意力选择与企业回应模式的对应关系 |
6.5 企业回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理阐述 |
6.5.1 国有企业 |
6.5.2 民营企业 |
6.5.3 整体机理整合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3 管理启示 |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制度逻辑研究范围界定分析案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一众汽车公司浙江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 |
1.3.2 理论和实例分析相结合 |
1.3.3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4 纵向与横向比较相结合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STP定位理论 |
2.2 4Ps理论 |
2.3 相关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波特五力模型 |
2.3.3 SWOT分析法 |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行业发展现状 |
3.2.2 行业发展趋势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3.3.1 供应商谈判能力 |
3.3.2 购买者谈判能力 |
3.3.3 替代品 |
3.3.4 潜在进入者 |
3.3.5 主要竞争者分析 |
3.4 市场需求分析 |
3.4.1 市场总体需求分析 |
3.4.2 典型客户需求与购买行为分析 |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一众公司介绍 |
4.1.1 发展历史 |
4.1.2 组织结构 |
4.1.3 主要资源 |
4.1.4 核心能力 |
4.2 一众公司提升浙江市场份额的主要目标与关键挑战 |
4.2.1 主要目标 |
4.2.2 关键挑战 |
4.3 一众公司浙江市场营销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4.3.1 营销现状 |
4.3.2 面临的问题 |
4.4 SWOT分析 |
4.4.1 优势 |
4.4.2 劣势 |
4.4.3 机会 |
4.4.4 威胁 |
第5章 一众公司浙江市场营销策略 |
5.1 STP策略 |
5.1.1 细分市场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品牌定位 |
5.2 营销策略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3 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3.1 客户关系管理 |
5.3.2 运营团队配置 |
5.3.3 营销队伍建设 |
5.3.4 技术支持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一汽—大众引入宝来衍生车新产品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2章 一汽-大众公司乘用车产品结构问题及分析 |
2.1 公司乘用车产品结构现状 |
2.2 公司乘用车产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
2.3 公司乘用车产品结构问题分析 |
第3章 一汽-大众公司引入宝来衍生车可行性研究管理 |
3.1 宝来衍生车市场研究 |
3.2 开发宝来衍生车内部条件分析 |
3.3 引入宝来衍生车可行性结论 |
第4章 一汽-大众公司引入宝来衍生车实施管理 |
4.1 宝来衍生车技术开发管理 |
4.2 宝来衍生车批量前生产准备管理 |
4.3 宝来衍生车质量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一汽—大众全新宝来产品媒体传播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一汽-大众宝来品牌现状及问题 |
2.1 宝来品牌发展概述 |
2.1.1 品牌诞生及其发展 |
2.1.2 首次亮相 |
2.1.3 上市发布 |
2.2 全新宝来产品特征及品牌认知 |
2.2.1 产品特征 |
2.2.2 品牌及产品认知 |
2.3 全新宝来媒体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一汽-大众全新宝来营销环境分析 |
3.1 宝来所处宏观经济及车市分析 |
3.1.1 宏观经济判断 |
3.1.2 乘用车市场分析 |
3.2 当前媒体环境分析 |
3.2.1 新媒体环境概况 |
3.2.2 新媒体典型代表 |
3.3 全新宝来品牌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S(strengths) |
3.3.2 劣势分析W(weaknesses) |
3.3.3 机会分析O(opportunities) |
3.3.4 威胁分析T(threats) |
3.4 全新宝来STP分析 |
3.4.1 全新宝来的市场细分 |
3.4.2 全新宝来的目标用户群分析 |
3.4.3 全新宝来的目标市场定位 |
第4章 一汽-大众全新宝来媒体传播策略制定 |
4.1 全新宝来媒体传播问题 |
4.2 全新宝来媒体传播目标 |
4.3 全新宝来媒体传播思考 |
4.4 全新宝来媒体传播核心信息 |
4.5 全新宝来媒体传播策略 |
第5章 全新宝来媒体传播策略执行与保障 |
5.1 全新宝来媒体传播执行规划 |
5.2 全新宝来媒体活动阐述 |
5.3 全新宝来媒体合作阐述 |
5.4 全新宝来媒体传播策略实施保障 |
5.4.1 组织机构保障 |
5.4.2 合作伙伴保障 |
5.4.3 流程制度保障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家庭调查数据的乘用车购买行为及市场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消费理论文献综述 |
1.2.1 消费理论的发展 |
1.2.2 消费理论在中国的进展 |
1.2.3 中国家庭消费结构变迁的研究综述 |
1.3 耐用品需求及预测文献综述 |
1.3.1 普通耐用品消费研究综述 |
1.3.2 典型耐用品消费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3 典型耐用品需求预测文献综述 |
1.4 汽车市场需求的异质性问题 |
1.5 论文研究的问题及结构安排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1.5.2 论文结构 |
第2章 汽车市场发展概况及汽车保有家庭消费者统计特征 |
2.1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概况 |
2.1.1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历史回顾 |
2.1.2 入世以后中国汽车市场的新发展 |
2.1.3 汽车产品的分类 |
2.2 中国乘用车区域发展现状及特征 |
2.2.1 以省为单位的乘用车发展现状 |
2.2.2 各省区乘用车市场总体分异特征 |
2.2.3 基于制造商的区位商特征分析 |
2.3 中国汽车保有家庭统计特征-基于 2012 年调查数据 |
2.3.1 调查数据来源 |
2.3.2 调查样本的汽车产品特征 |
2.3.3 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散选择模型及消费行为假设 |
3.1 离散选择模型 |
3.1.1 离散选择模型的原理 |
3.1.2 多元 Logit 理论模型 |
3.1.3 三层嵌套 Logit 模型 |
3.2 中国家庭购车决策路径假设 |
3.2.1 消费者购车决策路径假设 |
3.2.2 乘用车级别的确定 |
3.3 引入模型的乘用车品牌确定 |
3.3.1 模型中产品品牌的选择原则 |
3.3.2 模型中轿车产品品牌的确定 |
3.3.3 模型中 SUV 产品品牌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家庭乘用车选择行为实证研究 |
4.1 基于嵌套 Logit 模型的轿车消费行为计量研究 |
4.1.1 数据来源及最终确定样本量 |
4.1.2 变量的选取与确定 |
4.1.3 模型的估计与回归结果 |
4.1.4 模型的设定检验与统计性检验 |
4.2 中国家庭对 SUV 的选择意愿研究 |
4.2.1 中国 SUV 市场发展的特征 |
4.2.2 调查样本中 SUV 车型的数据的统计描述 |
4.2.3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
4.2.4 模型的参数估计与影响因素的解释 |
4.3 基于嵌套 Logit 模型的 SUV 消费行为计量研究 |
4.3.1 数据来源及引入模型变量的选取 |
4.3.2 参数估计与回归结果 |
4.3.3 模型的设定检验与统计性检验 |
4.4 基于嵌套模型结果的边际效用及其解释 |
4.4.1 样本均值边际效用计算及其含义 |
4.4.2 家庭属性和轿车属性组内边际效应对家庭选择概率的影响分析 |
4.4.3 家庭属性和 SUV 属性组内边际效应对家庭选择概率的影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费者特征、产品异质性和车型选择的计量分析 |
5.1 购车选择行为和 BLP 模型 |
5.1.1 家庭选择行为的离散选择模型 |
5.1.2 BLP 模型 |
5.2 半参数和 GMM 估计方法 |
5.2.1 半参数估计 |
5.2.2 GMM 估计 |
5.3 实证结果及检验 |
5.3.1 样本选择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各汽车品牌下的产品属性和消费者特征及第二选择分析 |
5.3.3 估计方法及估计结果 |
5.3.4 各品牌汽车市场份额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乘用车加总需求与车型需求检验 |
6.1 乘用车需求预测的结构模型 |
6.1.1 结构关系的识别方法 |
6.1.2 VAR 和 VECM 模型 |
6.1.3 单位根检验 |
6.1.4 弱外生性检验 |
6.1.5 协整检验 |
6.1.6 Granger 因果检验 |
6.2 模型估计和检验 |
6.2.1 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6.2.2 乘用车需求结构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
6.3 中国乘用车需求预测结果及评价 |
6.3.1 预测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
6.3.2 乘用车总量需求预测及预测结果评价 |
6.3.3 基于微观估计结果的分品牌汽车需求总量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零部件采购体系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一汽大众零部件采购体系存在的问题 |
2.1 零部件采购体系的演变历程 |
2.2 零部件采购体系存在的问题 |
2.3 零部件采购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
第3章 零部件采购体系问题的优化策略 |
3.1 采购体系组织机构优化 |
3.2 零部件采购流程优化及 ERP 管理系统提升 |
3.3 供应商体系能力改进 |
第4章 零部件采购体系优化后的效果分析 |
4.1 采购成本状态 |
4.2 国产化项目状态 |
4.3 供应商能力状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中国乘用车企业价格、产品及产能策略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
1.2.1 分析框架 |
1.2.2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1.2.3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乘用车产业的市场需求与市场结构分析 |
2.1 中国乘用车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
2.1.1 中国乘用车产品分类及细分市场构成 |
2.1.2 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需求特点及其对策略行为的影响 |
2.2 中国乘用车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2.2.1 中国乘用车产业的集中度 |
2.2.2 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产品差异化 |
2.2.3 中国乘用车市场的进入壁垒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乘用车企业价格策略行为分析 |
3.1 中国乘用车企业新产品定价行为分析 |
3.1.1 新产品定价策略分析框架 |
3.1.2 主要乘用车企业新产品定价行为分析 |
3.2 中国乘用车企业降价行为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乘用车企业产品策略行为分析 |
4.1 中国乘用车企业新产品开发行为博弈分析 |
4.1.1 中国乘用车企业新产品数量分析 |
4.1.2 中国乘用车企业新产品开发行为博弈分析 |
4.2 中国乘用车服务质量选择行为博弈分析 |
4.3 中国乘用车企业产品线延伸行为与进入壁垒 |
4.3.1 合资企业没有进入低端市场的原因分析 |
4.3.2 产品线扩张策略与差异化进入壁垒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乘用车企业产能扩张行为分析 |
5.1 中国乘用车企业的产能扩张 |
5.1.1 乘用车企业的规模经济问题 |
5.1.2 产能扩张的策略性原因 |
5.1.3 产能扩张的几种结果 |
5.2 价格竞争、产品竞争与产能扩张 |
5.2.1 排产计划的适应性预期 |
5.2.2 价格策略行为、产品策略行为与产能之间的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乘用车企业策略行为绩效分析 |
6.1 中国乘用车企业策略行为与企业绩效 |
6.1.1 同一战略小组内部企业之间的销量的变动分析 |
6.1.2 不同战略小组企业之间销量的变动分析 |
6.2 中国乘用车企业策略行为与市场绩效 |
6.2.1 乘用车企业策略行为与利润率 |
6.2.2 乘用车企业策略行为与价格 |
6.2.3 乘用车企业策略行为与产品数量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理论依据 |
二、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三、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概念界定、研究进展与国外实践考察 |
第一节 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相关概念 |
一、 汽车产业 |
二、 汽车产业空间集聚 |
三、 汽车产业集群 |
四、 汽车产业空间组织 |
五、 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理论研究 |
一、 国外理论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理论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理论研究总结 |
第三节 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实践考察 |
一、 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空间组织 |
二、 德国汽车产业空间组织 |
三、 日本丰田汽车产业空间组织 |
四、 国外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启示 |
第二章 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工业区位理论 |
一、 工业区位的概念与内涵 |
二、 工业区位理论的形成背景 |
三、 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 |
第二节 产业集群理论 |
一、 产业集群的特征 |
二、 产业集群的类型与功能 |
三、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第三节 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 |
一、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概念与特点 |
二、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要素构成及组合 |
三、 经济地域综合体形成的基本原则 |
四、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
第四节 企业空间演变理论 |
一、 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 |
二、 企业发展的空间轨迹 |
三、 企业国内空间增长模式 |
四、 企业国际空间扩张模式 |
第三章 长春市汽车产业及其空间发展过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汽车产业空间发展 |
一、 计划投资主导长春汽车产业发展 |
二、 主要汽车产品及实际生产能力 |
三、 汽车工业生产空间组织范围广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汽车产业空间发展 |
一、 汽车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
二、 汽车产品开始向多样化转变 |
三、 汽车生产空间格局变化较小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时期的汽车产业空间发展 |
一、 汽车产业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
二、 汽车生产逐步与国际接轨 |
三、 汽车产品的多样化调整 |
四、 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明显提高 |
五、 汽车产业集群已初具形态 |
六、 国内异地生产销售空间逐步拓展 |
第四章 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的现状格局 |
第一节 整车与相关配套产业的空间布局 |
一、 整车生产空间布局以中心城区为主 |
二、 零部件生产空间布局总体较为分散 |
三、 汽车物流空间围绕整车生产空间布局 |
四、 汽车贸易与研发空间的布局特征 |
第二节 汽车产业空间的对外扩张格局 |
一、 汽车产业空间的国内扩张格局 |
二、 汽车产业空间的国际拓展现状 |
第三节 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主要问题 |
一、 汽车产业空间布局分散无序 |
二、 配套产业空间发展严重滞后 |
三、 汽车产业空间的地域关联不强 |
四、 异地生产空间与长春网络联系较弱 |
第五章 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的机理 |
第一节 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地理因素 |
一、 地理区位条件的变化 |
二、 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异 |
第二节 汽车产业要素的集聚与扩散 |
一、 集聚经济与汽车产业空间发展 |
二、 辐射扩散与产业空间区域扩张 |
三、 集散机制与汽车产业空间调整 |
第三节 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政府作用 |
一、 经济体制与产业政策的影响 |
二、 地方经济的支撑与竞争效应 |
三、 城市规划引导与产业布局变化 |
第四节 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城市化支撑 |
一、 城市空间扩展与载体功能的增强 |
二、 都市区空间发育与产业近域转移 |
第五节 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技术与市场影响 |
一、 技术进步促进汽车产业空间调整 |
二、 市场空间变化与汽车产业空间转变 |
第六章 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调控 |
第一节 汽车产业空间调控的背景分析 |
一、 经济全球化与汽车产业全球转移 |
二、 我国汽车产业激烈竞争格局形成 |
三、 《东北振兴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
四、 东北地区产业空间地域体系重构 |
第二节 汽车产业空间调控理念与目标 |
一、 汽车产业空间调控的理念 |
二、 汽车产业空间调控的目标 |
第三节 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调控重点 |
一、 长春本地整车空间的调整与有序扩张 |
二、 促进汽车零部件生产空间合理配置 |
三、 构建高效的汽车物流空间体系 |
四、 推进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对外扩张 |
第四节 汽车产业空间调控的支撑体系 |
一、 成立汽车产业空间调控的专门管理组织 |
二、 制定汽车产业空间优化调控的相关规划 |
三、 完善促进汽车产业空间优化的政策体系 |
四、 加强汽车产业空间发展的服务体系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一、 基本结论 |
二、 创新之处 |
三、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一汽-大众捷达与宝来——轿车零部件通用互换情况(五)(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汽-大众公司纯电动汽车发展战略研究[D]. 伏小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2]一汽-大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D]. 丁行庆.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基于“制度逻辑-注意力-回应”的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 刘畅.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4]一众汽车公司浙江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王云春.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5]一汽—大众引入宝来衍生车新产品管理研究[D]. 张威. 吉林大学, 2017(04)
- [6]一汽—大众全新宝来产品媒体传播营销策略研究[D]. 武骏杰. 吉林大学, 2016(02)
- [7]基于家庭调查数据的乘用车购买行为及市场需求研究[D]. 谢春岩. 吉林大学, 2014(09)
- [8]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零部件采购体系优化策略研究[D]. 杨涛. 吉林大学, 2013(04)
- [9]中国乘用车企业价格、产品及产能策略行为研究[D]. 吕阳. 辽宁大学, 2012(02)
- [10]长春市汽车产业空间组织研究[D]. 祖国.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