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摆振动周期与摆幅的相关性(论文文献综述)
付凤杰,李辰懋,吴丽,刘衍青,朱冬晨,李嘉茂,张晓林[1](2021)在《视觉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的时间标定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视觉惯性信息融合的同时定位和建图(SLAM)技术是机器人导航领域的热点问题。多模态数据同步是数据融合算法的前提,其关键在于获取不同传感器采集时刻的准确时间戳。视觉传感器的时间戳可通过硬件方法准确获得,而惯性传感器的时间戳通常粗略地用输出时间代替,这必将导致视觉惯性融合算法精度的降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视觉惯性传感器的时间同步标定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平面单摆的标定装置,视觉传感器与惯性传感器在平面单摆运动中独立捕获数据,并基于同一时钟添加时间标记;其次,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估计摆锤重心角位移函数和角速度函数的方法;最后,通过比较两个函数的相位差获得惯性传感器的输出延时和时间戳。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重复标定均方差为0.018 ms,这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教育部[2](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郑民民[3](2020)在《重吊船吊装作业动力学模型及防摆控制》文中研究表明船用起重机是重吊船的核心吊装设备,按照变幅机构的不同可分为绳索变幅式和液压缸变幅式。目前大多数重吊船装备的起重机采用绳索变幅式,又称回转悬臂式起重机。这类起重机在港口码头建设、船舶制造、桥梁建设、水下机器人布放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重吊船配备的起重机一般由人来进行操控,在无风浪或者风浪较小时尚且可以完成任务。然而,一旦有义波高增大,或者海况超过三级,在海浪的诱导下,船体的运动开始产生剧烈摇晃,吊物在空中摆动幅度增大,给吊装作业带来极大的风险,此时一般会停止吊装作业。为了更准确评估复杂海况下海上安装作业窗口期,扩展重吊船船用起重机在高海况下的适用范围。需要对风浪中的重吊船船用起重机进行动力学建模,并设计防摆控制器,抑制起重机作业时吊物的摆动。因此研究重吊船船用起重机作业时的防摆控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重吊船吊装作业过程中,载荷的动态响应,风、浪干扰下的起重机吊物系统的动态响应和多指令操作过程中的载荷防摆控制器设计问题,此外本文针对重吊船双起重机作业难以建模的问题,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建立了双起重机二维平面动力学模型。主要研究工作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起重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利用保守型拉格朗日方程和非保守型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起重机操纵激励下的动力学模型和坐标点激励下的起重机吊物系统动力学模型。(2)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起重机吊索张力模型,对多指令操作下的船用起重机进行了仿真试验,得到了起重机作业过程中吊索张力变化规律,为工程实践评估及起重机防摆控制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3)通过数值仿真,对起重机在四级、五级、六级海况下进行仿真,得到了系泊状态下的船用起重机面内角面外角幅值、绳索张力和载荷运动轨迹规律,为重吊船作业提供了有益的策略及建议。(4)双起重机联合作业动力学模型:创新性的将拉格朗日乘子法应用到双起重机联合作业建模中,建立了双起重机二维平面动力学模型,并对双起重机联合作业过程中载荷的摆角和位移进行了分析。(5)防摆控制器设计:本文根据所建立的起重机操纵激励模型的仿真特点,通过对回转机构和变幅机构进行联合控制,设计了 L-S联合反馈控制器(Slewing and luffing feedback controller,其中L代表Luffing,S代表Slewing),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较前人的依赖于回转机构控制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收敛性。
朱赛男[4](2020)在《基于乐高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新一轮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推进,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关注点已从“科学探究”能力转向“科学实践”能力。建模己逐渐成为科学各领域乃至工程实践、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我国教育部也在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建构理想模型”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应该具有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然而,从我国当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来看,模型教学的普遍性和深入性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由于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才能见效,受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不少高中教师不太愿意进行物理模型教学,只是在课堂上简单提及常见的物理模型,一般不作过多讲解,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薄弱,而且对物理模型的本质特征描述不清,缺乏应用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变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现状,就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教学途径,引领学生经历模型建构的具体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地建立物理模型,并运用物理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建模能力。乐高教育正是秉承“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套教育方案。应用乐高教育理念进行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布置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在建构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知识体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所以,将乐高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模型教学,藉由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显化物理模型的教育,对物理模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本论文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国内外物理模型教学和乐高教育的研究现状,简述了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对物理模型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接着对物理模型教学的内涵、作用、和常用方式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然后分析了乐高教育的主要理念及其涵义;最后介绍了对本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第三部分是对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自编了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对扬州市某高中的物理模型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归纳出现阶段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笔者还了解了高中物理教师对乐高教育理念,及其对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看法。第四部分是基于乐高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探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特点,分析了乐高教育理念对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作用点,探索出了将乐高教育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第五部分是教学案例分析和教学设计。笔者在校外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本研究提出的具体教学策略,设计了教学案例,进行了教学实践。在反思实践不足之处后,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策略,并提供了一节新授课的教学设计。第六部分是结束语。笔者对本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袁雪坤[5](2020)在《热残余应力对软钢阻尼器影响的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焰切割和焊接均属于金属热加工工艺,并且经常用于金属阻尼器的消能减震结构中,热加工形成的热残余应力场与工作应力场叠加往往会对降低金属阻尼器的力学性能。所以为了提高结构质量和消除安全隐患,需要对热残余应力进行定量研究。本文主要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并结合HETVAL、USDFLD、FILM、DFLUX、UMATHT等FORTRAN子程序进行热残余应力场的相关模拟。出于所研究的剪切型软钢阻尼器多达十几道组装热加工工艺考虑,首先对软钢用材Q345B钢进行简单平板模型的火焰切割以及焊接进行数值模拟。通过HETVAL和USDFLD等子程序实现较为准确的热切割应力场模拟,强制对流的存在使热切割应力场仅存在于近切割面位置,而垂直于割缝截面的应力场分布则因阻热值R的存在表现为高应力分布于垂直切割面厚度小的位置。通过DFLUX和FILM等子程序实现较为准确的Triangle摆动焊应力场模拟,并对比基于热切割应力场的焊接方案,热切割作用对焊接残余应力场影响较小可忽略。而后进行焊缝模拟材料的方案选择,并专门采用盲孔法试验结果与模拟方案进行对比,采用ER50-6熔敷金属的焊缝模拟方案其结果比直接采用母材代替焊缝的方案提升了2.5%的优化。以25T剪切型软钢阻尼器为例,进行软钢阻尼器组装焊接热加工工艺模拟,并采用单次加载的工况模拟形式进行方案对比,组装焊接残余应力较大数值存在降低了4.9%软钢阻尼器的屈服力,使结构提前进入塑性。基于焊接温度场以及构件失效问题,结合状态子程序SDVINI和材料热学子程序UMATHT进行编程用于模拟热影响区的固态组织变化过程,得到过热区焊接后金相组织转变分布,热焊接导致晶粒粗大化,最终也验证了热加工形成的高热残余应力场分布。
潘艺方[6](2020)在《IBDP视野下专题性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初步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IBDP(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全球16~19岁学生开设的为期两年的国际课程,其独特的课程体系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取得了全球范围内高校的认可。本文选择将IBDP引入高中物理展开研究,主要是其物理学科的评价体系中有一部分为专题性实验,它具有教学形式的特殊性和根据实验研究报告进行精细评价的特点。笔者在研读IBDP物理考试指导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首先结合介绍IBDP项目及其专题性实验,对高中物理开展专题性实验进行了理论探讨;其次选择南京某高中学校IB班的10份专题性实验研究报告作为样本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1)力学实验是IB学生专题性实验课题的首选,(2)个别学生能够在专题性实验中达到饱满的工作量,研究深度达到较高水平,(3)IB学生在实验研究报告中普遍能较好地完成原始数据的呈现和对数据的分析与解释,但在设计实验时考虑安全、环境、道德问题以及将实验结论与公认科学事实对比两方面完成度较低,(4)部分学生实验研究报告格式与排版有待加强;第三以IBDP物理专题性实验评价细则和有关物理实验论为基础,探讨了高中物理开展专题性实验的目标性原则、主题性原则、研究性原则和评价性原则,并就源自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学生实验、源自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源自IYPT赛题三大来源探讨了专题性实验的内容选择;最后完成了专题性实验《探究动能的表达式》的详细教学设计案例,以IYPT赛题之一的《摩擦振子》在高中展开了专题性实验教学实践,并给出了详细的《专题性实验研究报告撰写指导》供参考。
董淑琴[7](2020)在《基于Doppler传感的人体心脏活动检测》文中提出在医疗保健领域,大多数用来测量人类心脏活动的医疗仪器,如心电图,都依赖于接触电极。这种接触式的测量方式注定会引起诸多不便,而且会限制其应用范围。同时从理论上讲,通过心电图设备无线远程获取μV级生物电信号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挑战。所以无线远程的心脏活动测量具有很大现实意义。多普勒雷达传感器由于其天然的非接触传感优势,近几年吸引了很多工作者深入研究。然而,由于心脏机械运动是一种极其微弱的运动,运动起伏大概在100μm左右。所以对于基于Doppler传感的人体心脏活动远程检测,不论是在硬件构架还是信号处理算法都存在很多挑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工作设计实现了一种高灵敏度高线性度的24GHz多普勒雷达系统,并通过实验定量分析该系统的性能。所设计的硬件系统配合本工作提出的一种高鲁棒性的直流偏移校正算法,最终可以实现线性恢复4μm的位移。随后,通过实验测量,并把实验结果与人体心脏体积变化的磁共振成像信息以及心电图设备同时测量的ECG信息比对,验证了本工作所设计雷达传感器可以完成在1米远的距离内对人体多普勒心动图(DCG)进行远程探测,恢复由心房和心室联合运动引起的后胸皮肤微弱位移。这种多普勒心动图可以提供心电图中P波、QRS波和T波的所有时间信息。同时,还包含了心电图中不能体现的心脏运动速度、力度信息。最后,本论文基于所提出的一种从混合信号中提取微弱信号的互相关滤波算法,实现了高准确度的人体静息状态心跳R-R间期提取,并与其他算法进行了对比。阐述了该雷达传感器在睡眠分期领域的巨大应用潜能。
王中正[8](2019)在《大跨桥梁吊杆减振的两种被动式阻尼器研究》文中认为吊杆是大跨度桥梁中最脆弱的部件之一,其在正常服役状态下的持续的振动响应会引起疲劳累计甚至导致构件损坏;以往的研究表明,在极端天气下吊杆可能发生的大幅振动,会对桥梁结构和交通安全构成威胁。到目前为止,垂直吊杆的减震研究还较为有限,但近年来逐渐引起学者和工程师们的重视。本研究着眼于大跨桥梁细柔吊杆的振动控制,研究了使用两种被动控制手段对其实现减振: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与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模拟与实验验证,并对其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中提出了运用于吊杆减振的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RSTLD)。基于SIMULINK对吊杆-阻尼器体系分别进行了正弦荷载与白噪声荷载激励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阻尼器尺寸等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探讨了阻尼器尺寸与其阻尼比对减振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该方法适用的吊杆频率范围。选取大连星海湾跨海大桥的一根长度为61.55m的吊杆作为现场实验研究对象,对RSTLD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加工了考虑不同质量比和充填液体(分别为水与甲基硅油)的两个RSTLD进行实验,采集了安装阻尼器吊杆的响应与没有安装阻尼器的在另一吊杆平面上的对称吊杆的响应进行对照,用于在受控和非受控情况之间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当液体为水且质量比为3%时,安装RSTLD后吊杆中点的加速度方差和最大加速度分别降低约50%和20%30%。当充填甲基硅油的质量比为1%时,加速度方差和最大加速度分别降低约30%和20%。实验中的振动控制效果接近于模拟中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如果调整更大的液体粘滞阻尼比或更大的质量比,则振动控制效果将增加。(2)提出了一种四线摆式的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文章中探讨了所提出的PTMD的运动机理,四线悬吊摆运动中的摆长变化和其在大摆角下的非线性对悬吊摆周期的影响;并且探究了其在不同的荷载幅值下的摆动幅度情况;通过模拟探讨了质量比和摆长等因素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提出的PTMD对于吊杆的位移和速度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相同的质量比下优于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但对于吊杆加速度的控制效果有限。该研究提出的两种阻尼器对于桥梁吊杆所有方向的振动均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可减轻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下桥梁结构承受的反复的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的动力荷载对桥梁吊杆的安全服役造成的负面影响,其研究成果或将在工程上取得重要的应用并对于提高细柔构件服役寿命以及减轻维护吊杆的负担有积极的意义。
林志明[9](2019)在《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断下降,各类疾病对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此外,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对身体健康信息的实时监测存在迫切需求。人体传感网络的提出为人体的健康监测提供了有效地途径,可实现人体健康信息的实时获取和监测,有助于解决人体健康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是健康医疗的发展方向。然而,分布于人体各处传感节点的供电需求成为阻碍传感网络持续监测、可穿戴和工作稳定的重要问题。传统传感器件及系统的能量供给大多采用电池或具有物理连线的电源,该方式大大限制了远距离健康监测,电池的定期更换也会带来诸多不便,这将对人体传感网络的实用性带来影响。此外,电池中含有毒有害的金属离子,存在潜在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威胁。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子产品不断趋于小型化、集成化和低功耗,通过能量采集技术为人体传感器网络供电并开发自驱动的传感器,可实现自驱动的人体传感网络。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作为全新的能量采集和信息传感技术具有能量转换率高、输出高、材料选择多、结构灵活等优点,是能量采集和动态信息获取的有效方式。本论文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构建了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针对基于摩擦纳米发电的人体能量采集、信息传感、电源管理及系统集成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全文的具体研究要点如下:(1)人体能量采集将是建立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的核心组成。根据人体行走过程中脚对地面做功会消耗化学能,设计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相耦合的理论,利用弹性气囊的膨胀和收缩以驱动摩擦层的接触和分离,可实现最大功率为5.47 mW的功率输出。研究了气体体积、压力和频率对能量采集性能的影响。当气体体积为75 cm3、压力和频率分别为500 N和5 Hz时,采能鞋垫可输出528 V高电压和81.2μA高电流。探究了采能鞋垫作为可穿戴器件的稳定性和防水性,其可作为稳定供电电源驱动可穿戴电子器件。该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为可穿戴人体能量采集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路径。(2)人体在行走时由于重心的上下起伏,使其拥有大量的惯性能,将惯性能有效地采集为可穿戴电子供电是人体能量采集的有效途径。利用弹簧-振子的理论模型,设计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人体惯性能采集器。分析摩擦层数量和振动频率对采集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对采集器的能量转化效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在振动频率为10 Hz时,最大的能量转化率为57.9%。利用理论模型分析人体行走速度对采集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实验验证了能量采集器能够将人体的惯性能高效的转化为电能并为人体传感系统供电。该基于弹簧-振子模型的能量采集器为采集人体的惯性能提供了范例,可扩展到其他形式的能量采集。(3)人体的运动状态绝大数情况为低频运动,对应着低频人体机械能输出。将人体的低频能量输出转化为高频的电能输出将有利于能量采集效率的提升。基于单摆模型,提出了适用于低频下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分析了摩擦纳米发电机工作频率的影响因素。在单一激励作用下,可实现持续120 s的电能输出,输出频率达到2 Hz。实验验证所设计的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能量是平面模式发电机的14.2倍,低频下能量采集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对单摆式摩擦纳米发电机所受激励频率、方向和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单摆式摩擦纳米发电机不仅可以作为收集人体能量的有效手段,更为采集器的倍频输出提供了新思路。(4)睡眠行为的监测对人体睡眠障碍等相关疾病的诊断以及健康状况的评估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传感特性,提出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阵列的压敏、大面积、可清洗的智能纺织物,可用于睡眠行为监测和睡眠预警。探究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纺织物传感器的压敏、响应时间和稳定性等输出特性。研究了传感阵列信息获取的理论算法和系统集成,从多种实验角度发现和验证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传感阵列对人体睡眠行为的监测和预警。通过实验数据对人体的睡眠行为做出了评估和早期诊断。该智能纺织物的提出为人睡眠行为监测应用于临床医疗提供新途径并可拓展到其他领域如触觉传感、远程无线医疗以及临床护理。(5)人体的步态监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如步态异常是成为痴呆风险的重要预测指标。设计和构建了一种基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可穿戴智能鞋垫用于人体的实时步态监测。提出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上下空腔结构压力传感器用以感知足压。探究了压力和频率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对屏蔽电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能够有效地消除环境中干扰信号。基于前后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时间差,提出了基于前后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时间差的步态识别模型,能够准确识别和判断包括踏步、走路和跑步等步态类别。探究了智能鞋垫应用于体育训练、疾病监测和摔倒报警的可行性。这一工作拓宽了摩擦纳米发电机在自驱动传感器上的应用范围。(6)人体的呼吸信号是评价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可穿戴的呼吸传感器有利于呼吸的实时监测和人体穿戴的舒适性。以纺织物为载体,研究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可穿戴电子纺织物用于人体呼吸的实时监测。通过实验分析了可穿戴电子纺织物作为传感器的压力、拉伸和弯曲的电输出特性。根据传感器输出频率和幅值与呼吸速率和深度的相关性,研究呼吸速率和深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到验证。该可穿戴电子编织物的提出为人体可穿戴呼吸传感提供了可能,有利于电子纺织物对人体生理信息传感的拓展。(7)鉴于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高电压、低电流和高阻抗的电输出特点,通过将变压器融入后端电源管理电路的方法,有效解决了阻抗不匹配所造成能量转化率低的问题。利用对电容器充电测试的方法,研究融入变压器的电源管理电路的能量转化效率。通过集成后端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分析单元,构建了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为全新一代人体传感系统提供了范例。
雷烨[10](2019)在《频域增采样技术及位移定位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图像相关法具有非接触式、全场检测和全数字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学科的研究和工程测量领域。目前对数字图像相关法的研究主要在空域中进行,在频域方面的研究工作尚无大的突破,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未能有效地获取亚像素的频谱信息。本文从频域角度出发,基于增采样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位移定位方法。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成果如下。本文基于频域法的两种形式——单峰法和双峰法,对增采样技术进行了研究,使扩张后的频谱范围能分辨到位移亚像素级别,为后续的精确位移定位奠定了基础。为克服直接使用增采样技术引起的计算效率低,甚至因计算机内存不够而无法运行的问题,提出在初始频谱峰值点为中心3×3范围内应用增采样技术的方法——峰值定位法。峰值定位法按1/k的倍数关系由粗到细快速进行位移定位。为抑制噪声对频谱值的影响,对最后一步获取的频谱数据进行二次曲面拟合,进一步提高了位移定位精度。由于频域法是对有限尺寸的窗口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内会产生频谱泄露问题。为减弱频谱泄露对频谱值的干扰,在频域法进行傅里叶变换前,对被变换数据作用一合适的窗函数。文中对四种窗函数的频谱性质进行了讨论,通过模拟实验发现进行加窗运算后位移定位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最后,对于1个整像素以上的位移,采用窗口平移整像素位移的方法,解决了计算误差因位移的整像素部分增大而变大的问题。通过刚体平移实验,验证了本文所讨论的位移定位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此外,应用该方法测量了物体的摆动频率和镍薄膜的弹性模量。以上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研究的频域位移定位方法是一种准确有效的位移测量方法,在工程测量方面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价值。
二、单摆振动周期与摆幅的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摆振动周期与摆幅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视觉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的时间标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基本原理 |
2.1 视觉传感器与惯性传感器的时间标定原理 |
2.2 时间偏差标定装置及标定流程 |
1) 原始数据获取。 |
2) 刻度图像序列向角位移的转换。 |
3) 角位移函数和角速度函数拟合。 |
4) 极值点计算与匹配。 |
5) 异常数据处理并求均值。 |
3 分析与讨论 |
3.1 IMU的不同数据输出速率和滤波器延时对标定结果的影响 |
3.2 CIS的不同时间戳模式和曝光时间对标定结果的影响 |
3.3 视觉与惯性融合传感器的温度相关性及重复精度测试 |
3.4 本文标定方法的实际应用 |
4 结 论 |
(3)重吊船吊装作业动力学模型及防摆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起重机数学模型国内研究现状 |
1.2.2 起重机数学模型国外研究现状 |
1.2.3 起重机防摆控制国内研究现状 |
1.2.4 起重机防摆控制国外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2 起重机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2.1 基于非保守型拉格朗日方程的起重机操纵激励动力学模型 |
2.1.1 模型假设 |
2.1.2 载荷运动坐标系 |
2.1.3 动力学方程 |
2.2 起重机的张力建模 |
2.2.1 吊索张力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起重机操纵激励型动力学模型仿真 |
3.1 回转运动对载荷运动和绳索张力的影响 |
3.2 俯仰运动对载荷运动和绳索张力的影响 |
3.3 回转、俯仰及吊索提升耦合作业对载荷运动和绳索张力的影响 |
3.4 回转、俯仰及吊索下降耦合作业对载荷运动和绳索张力的影响 |
3.5 模型有效性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双起重机联合作业二维动力学模型 |
4.1 双起重机联合作业动力学建模 |
4.2 双机联合作业仿真 |
4.2.1 双吊自由振荡运动仿真试验一 |
4.2.2 双吊自由振荡运动仿真试验二 |
4.2.3 双吊激励仿真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坐标点激励的起重机动力学模型 |
5.1 基于非保守型拉格朗日方程的起重机动力学模型 |
5.2 一般坐标关系的映射 |
5.3 建立海浪激励数学模型 |
5.4 基于坐标点激励的起重机张力模型 |
5.5 横摇、纵摇、升沉三自由度激励对起重机绳索幅值影响的仿真试验 |
5.5.1 横摇、纵摇、升沉三自由度激励仿真试验一 |
5.5.2 横摇、纵摇、升沉三自由度激励仿真试验二 |
5.5.3 横摇、纵摇、升沉三自由度激励仿真试验三 |
5.5.4 结果对比分析及结论 |
5.6 横荡、纵荡、升沉激励对起重机作业的影响 |
5.6.1 横荡、纵荡、升沉仿真试验一 |
5.6.2 横荡、纵荡、升沉仿真试验二 |
5.6.3 横荡、纵荡、升沉仿真试验三 |
5.6.4 总结 |
5.7 不同海况下吊索张力仿真试验及轨迹分析 |
5.7.1 四级海况下起重机作业仿真试验 |
5.7.1.1 15m绳索长面内外摆角及张力幅值随船运动的变化 |
5.7.1.2 25m绳索长面内外摆角及张力幅值随船运动的变化 |
5.7.1.3 35m绳索长面内外摆角及张力幅值随船运动的变化 |
5.7.1.4 四级海况下对比分析 |
5.7.2 五级海况下起重机作业仿真试验 |
5.7.2.1 15m绳索长面内外摆角及张力幅值随船运动的变化 |
5.7.2.2 25m绳索长面内外摆角及张力幅值随船运动的变化 |
5.7.2.3 35m绳索长面内外摆角及张力幅值随船运动的变化 |
5.7.2.4 五级海况下对比分析 |
5.7.3 六级海况下起重机作业仿真试验 |
5.7.3.1 15m绳索长面内外摆角及张力幅值随船运动的变化 |
5.7.3.2 25m绳索长面内外摆角及张力幅值随船运动的变化 |
5.7.3.3 35m绳索长面内外摆角及张力幅值随船运动的变化 |
5.7.3.4 六级海况下对比分析 |
5.8 起重机作业策略建议 |
5.9 本章小结 |
6 基于延时反馈原理的船舶防摆控制器设计 |
6.1 延时反馈控制概述 |
6.2 延时反馈控制器设计原理 |
6.3 基于回转机构控制的延时反馈控制器设计 |
6.3.1 仿真试验 |
6.4 L-S联合反馈控制器设计 |
6.4.1 L-S联合反馈控制器设计原理 |
6.4.2 L-S联合反馈控制仿真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基于乐高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物理模型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乐高教育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物理模型 |
2.1.2 物理模型教学 |
2.1.3 乐高教育理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2.2.3 情境认知理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的目的 |
3.2 调查工具的设计 |
3.2.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2 调查问卷的信度 |
3.2.3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2 访谈结果与分析 |
3.4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学生层面 |
3.4.2 教师层面 |
第4章 基于乐高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探究 |
4.1 乐高教育理念在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中的作用点分析 |
4.1.1 教师层面 |
4.1.2 学生层面 |
4.2 乐高教育理念与高中物理模型教学 |
4.2.1 物理模型教学与乐高4C教学模式的关系分析 |
4.2.2 基于乐高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基本环节 |
4.3 乐高教育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策略 |
4.3.1 合理运用情境教学,将问题作为联系原型和模型的桥梁 |
4.3.2 给予动手动脑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 |
4.3.3 及时安排分析评价,促学生总结反思物理模型建构的不足 |
4.3.4 灵活展开实际应用,使学生拓展延续加深物理模型的理解 |
第5章 教学实例评析与案例设计 |
5.1 《电容器和电容》教学实例评析 |
5.1.1 教学实践过程及分析 |
5.1.2 教学实践反思及改进 |
5.2 《单摆》教学设计案例 |
第6章 结束语 |
6.1 本课题研究的总结 |
6.2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表 |
附录二: 关于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的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热残余应力对软钢阻尼器影响的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热加工数值模拟发展 |
1.2.1 热切割模拟技术发展 |
1.2.2 焊接模拟技术发展 |
1.3 ABAQUS的子程序文件应用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火焰切割基本原理及数值模拟 |
2.1 各类切割方式优缺点对比 |
2.1.1 机械切割 |
2.1.2 水射流切割 |
2.1.3 火焰切割 |
2.2 火焰切割基本原理 |
2.3 火焰切割温度场与应力场数模研究 |
2.3.1 火焰切割ABAQUS二次开发子程序基本介绍 |
2.3.2 火焰切割热源设置 |
2.3.3 火焰切割温度场传热原理 |
2.3.4 火焰切割应力及本构设置 |
2.4 火焰切割过程模拟 |
2.4.1 热力耦合过程的方式 |
2.4.2 平板切割模型建立 |
2.4.3 切割温度场与应力场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焊接过程的基本理论及性能研究 |
3.1 焊接过程基本理论 |
3.2 平板焊接残余应力试验研究 |
3.2.1 焊接材料的选择 |
3.2.2 焊接工艺的选择 |
3.3 平板焊接过程有限元模拟及试验对比 |
3.3.1 焊接模拟参数设置 |
3.3.2 焊接热源的选取及DFLUX程序设置 |
3.3.3 焊接过程网格优化设置 |
3.3.4 边界条件设置 |
3.3.5 焊接模型参数对比 |
3.3.6 焊后残余应力盲孔测量试验 |
3.4 软钢阻尼器组装焊接过程有限元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焊接热影响区组织有限元模拟分析 |
4.1 焊接微观组织相变介绍 |
4.2 相变模型 |
4.3 ABAQUS热材料子程序UMATHT应用 |
4.3.1 SDVINI关联UMATHT子程序应用 |
4.3.2 基于Kirkaldy模型的UMATHT应用 |
4.4 焊接热影响区固态金相变化结果分析 |
4.5 降低残余应力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文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6)IBDP视野下专题性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初步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1 IBDP课程体系研究现状 |
1.2.2 专题性实验研究现状 |
1.2.3 IBDP与专题性实验的研究趋势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实施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IBDP视野下开展专题性实验的理论探讨 |
2.1 物理实验论 |
2.2 IBDP项目及其物理学科简介 |
2.2.1 IBDP项目简介 |
2.2.2 IBDP物理学科简介 |
2.3 专题性实验简介 |
2.3.1 专题性实验 |
2.3.2 南京市某国际学校IB物理专题性实验教学实施概况 |
2.3.3 IBDP专题性实验研究报告评价 |
2.4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
2.4.1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 |
2.4.2 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要求 |
2.4.3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探究测评框架 |
第3章 IB学生专题性实验研究报告的调查与启示 |
3.1 调查的整体设计 |
3.1.1 调查的目的 |
3.1.2 调查的对象 |
3.2 调查的实施与结果 |
3.2.1 调查的实施 |
3.2.2 调查的结果 |
3.3 结论与启示 |
3.3.1 调查的结论 |
3.3.2 调查的启示 |
第4章 专题性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选择与原则探讨 |
4.1 专题性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内容选择 |
4.1.1 源自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学生实验 |
4.1.2 源自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
4.1.3 源自IYPT赛题 |
4.2 专题性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原则探讨 |
4.2.1 目标性原则 |
4.2.2 主体性原则 |
4.2.3 研究性原则 |
4.2.4 评价性原则 |
第5章 专题性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初步实践 |
5.1 《探究动能的表达式》专题性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
5.1.1 设计案例概述 |
5.1.2 教材分析与专题性实验设计可行性分析 |
5.1.3 教学流程设计 |
5.1.4 教学过程设计 |
5.1.5 教学设计总结与注意事项 |
5.2 高中物理专题性实验教学实践案例——摩擦振子 |
5.2.1 实践概述 |
5.2.2 实验内容介绍 |
5.2.3 学生实验研究报告片段分析 |
5.2.4 实践小结 |
5.3 专题性实验研究报告撰写指导 |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附录 |
附录1 CUPT“注水的瓶子”正方报告与IB专题性实验研究报告的内容比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Doppler传感的人体心脏活动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章节结构 |
2 基本原理 |
2.1 多普勒雷达探测原理 |
2.2 单频连续波雷达探测模型 |
2.3 基带信号解调方法 |
3 雷达系统设计及实现 |
3.1 24GHz雷达传感器系统设计 |
3.2 天线设计 |
3.3 射频前端 |
3.4 基带部分 |
4 算法实现及性能比较 |
4.1 直流偏移校正算法 |
4.1.1 基础理论 |
4.1.2 仿真验证 |
4.2 互相关滤波算法 |
4.2.1 基础理论 |
4.2.2 仿真验证 |
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雷达系统性能测试 |
5.1.1 基本原理 |
5.1.2 测量结果 |
5.2 人体心脏活动的远程检测 |
5.2.1 理论支撑 |
5.2.2 实验结果 |
5.3 人体静息实验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大跨桥梁吊杆减振的两种被动式阻尼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桥梁发展与其病害情况 |
1.1.1 桥梁的发展情况 |
1.1.2 桥梁以及其吊杆的病害情况 |
1.2 结构被动振动控制的发展 |
1.2.1 调谐液体阻尼器的相关研究及应用 |
1.2.2 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的相关研究及应用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3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于RSTLD的吊杆减振效果分析及其设计方法 |
2.1 吊杆结构与荷载的建模方法 |
2.1.1 吊杆结构的建模方法 |
2.1.2 荷载的模拟 |
2.2 RSTLD的形式及其数学模型 |
2.2.1 RSTLD的结构形式 |
2.2.2 RSTLD的数学模型 |
2.3 吊杆-RSTLD体系动力反应分析的SIMULINK建模 |
2.4 RSTLD的数值模拟分析与参数设计方法 |
2.4.1 RSTLD的参数设计方法 |
2.4.2 环形调谐液体阻尼器的调谐范围 |
2.4.3 最优频率比的选择 |
2.4.4 阻尼器控制效果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
2.4.5 阻尼器控制效果与液体粘滞阻尼比的关系 |
2.5 实桥实验验证 |
2.5.1 实验对象、实验器材以及实验实施方法 |
2.5.2 实验数据分析与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PTMD的吊杆减振效果分析及其设计方法 |
3.1 PTMD的结构形式及其数学模型 |
3.1.1 PTMD的结构形式 |
3.1.2 PTMD的数学模型 |
3.2 吊杆-PTMD体系动力反应分析的SIMULINK建模 |
3.3 PTMD的数值模拟分析与参数设计方法 |
3.3.1 PTMD的设计方法 |
3.3.2 不同荷载幅值下的摆幅分析 |
3.3.3 摆式调谐质量阻尼器频率分析 |
3.4 两种阻尼器形式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自驱动传感系统 |
1.1.1 物联网发展与能源问题 |
1.1.2 分布式能源的熵理论 |
1.1.3 自驱动传感网络 |
1.1.4 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 |
1.2 人体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
1.2.1 电磁发电机 |
1.2.2 静电发电机 |
1.2.3 压电纳米发电机 |
1.2.4 摩擦纳米发电机 |
1.3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理论研究 |
1.3.1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理论源头 |
1.3.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模式 |
1.3.3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机理 |
1.4 摩擦纳米发电机应用于人体能量采集 |
1.5 摩擦纳米发电机应用于人体传感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2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可穿戴人体能量采集器 |
2.1 空气腔体-气囊式人体运动能量采集鞋垫 |
2.1.1 引言 |
2.1.2 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的结构设计及制备 |
2.1.3 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的工作原理 |
2.1.4 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的测试方法 |
2.1.5 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的性能测试 |
2.1.6 空气腔体-气囊式采能鞋垫的应用实例 |
2.1.7 本章小结 |
2.2 基于弹簧-振子的可穿戴人体惯性能量采集器 |
2.2.1 引言 |
2.2.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结构设计及制备 |
2.2.3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2.2.4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测试方法 |
2.2.5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测试 |
2.2.6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应用实例 |
2.2.7 本章小结 |
2.3 单摆式摩擦纳米发电机 |
2.3.1 引言 |
2.3.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结构设计及制备 |
2.3.3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2.3.4 单摆模型分析 |
2.3.5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性能测试 |
2.3.6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应用实例 |
2.3.7 本章小结 |
3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传感器应用于人体健康监测 |
3.1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传感阵列对人体睡眠的监测 |
3.1.1 引言 |
3.1.2 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1.3 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3.1.4 传感阵列的信息采集系统 |
3.1.5 传感阵列对人体睡眠监测实验 |
3.1.6 本章小结 |
3.2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智能鞋垫对人体步态的监测 |
3.2.1 引言 |
3.2.2 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2.3 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3.2.4 智能鞋垫的步态监测 |
3.2.5 智能鞋垫用于训练和疾病监测 |
3.2.6 本章小结 |
3.3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纺织物对人体呼吸的监测 |
3.3.1 引言 |
3.3.2 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3.3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3.4 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
3.3.5 传感器对人体呼吸的监测 |
3.3.6 本章小结 |
4 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的系统集成 |
4.1 引言 |
4.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源管理 |
4.3 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系统集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后续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专利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以及获奖情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频域增采样技术及位移定位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章节安排 |
2 数字图像频域法与增采样技术 |
2.1 数字图像频域法基本原理 |
2.2 增采样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3 频域位移定位方法的研究 |
3.1 基于增采样技术的频域法亚像素计算方法 |
3.2 窗函数在频域位移定位方法中的作用 |
3.3 位移整像素部分处理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验证与应用研究 |
4.1 刚体平移实验 |
4.2 单摆频率测量实验 |
4.3 镍薄膜拉伸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单摆振动周期与摆幅的相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视觉传感器和惯性传感器的时间标定方法[J]. 付凤杰,李辰懋,吴丽,刘衍青,朱冬晨,李嘉茂,张晓林. 光学学报, 2021
-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3]重吊船吊装作业动力学模型及防摆控制[D]. 郑民民.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基于乐高教育理念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D]. 朱赛男. 扬州大学, 2020(05)
- [5]热残余应力对软钢阻尼器影响的仿真研究[D]. 袁雪坤.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IBDP视野下专题性实验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初步实践[D]. 潘艺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基于Doppler传感的人体心脏活动检测[D]. 董淑琴. 浙江大学, 2020(02)
- [8]大跨桥梁吊杆减振的两种被动式阻尼器研究[D]. 王中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9]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人体自驱动传感网络研究[D]. 林志明. 重庆大学, 2019(01)
- [10]频域增采样技术及位移定位方法的研究[D]. 雷烨.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