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河南博物院陈列设计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赵梦龙[1](2021)在《祈蒙地区政务部门红色文化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以临沂市税务局文化展馆为例》文中认为
王超[2](2021)在《文化自信语境下西夏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策划实践》文中研究表明
孙瑞卿[3](2021)在《泛文学视域下展示设计的文化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遵从“泛文学”这一文化视角,择取文化现象的角度发掘展览展示的设计层次与主题内涵。以摸清“泛文学”现象与展示设计二者的关系作为落脚点,以展览展示中的各要素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具备产品营销、信息传播、知识探索、审美体验等多重功能性活动的展示设计,对泛文学的文化现象、展示设计的学科内涵以及行业发展作深入探究。着重研究提高展示设计文化传播效力的方式与途径,进而在相互借鉴与促进之中推动设计工作乃至社会文化生态的健康发展。论文的创新点即从“泛文学”文化视角审视展示设计,聚焦展示设计的文化特性,促进展示设计发展。行文思路与内容安排上:第一章为绪论,包含研究背景、研究对象、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与方法等,明确“探求泛文学视域下展示设计的文化表达方法”这一核心论点。第二章分析泛文学概念,包括泛文学的内涵定义,并力图理清泛文学的文化现象及本质。第三章则剖析展示设计的文化概念,从文化与造物出发,解释文化与设计的关系,进而提炼展示设计的文化属性,为后文铺垫。第四章申发议论,分析论据,从泛文学视角下的社会文化生态出发;进而联结泛文学与展示设计,打通二者关系;结尾提出泛文学时代背景下展示设计发展的文化思考与问题。第五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泛化”因素所带来的展示设计形式上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涉及教育认知、受众需求、形式成效、理论研究四个方面;然后与文学相对接,内容方面探索建立设计风格、设计语言等;再回归展示设计的文化特性,提倡关注大众和文化受众、文化表达与传播的科技平台与媒介、艺术方面努力寻求文化增值、强调设计者的责任意识并做好文化保护与利用。结语部分总结结论:展示设计的文化表达途径与媒介不一而足,择取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视角,积极探索二者在内容与形式、抽象与具象、主观与客观、理智与情感上相通及交互的多重可能性,有助于发掘展示设计的设计层次与文化内涵。
李姣[4](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魏典[5](2021)在《新媒体视域下朝阳市红山文创开发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新媒体发展迅速,文化消费市场升级,传统文化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急需进行内容与结构的调整。文化创意产品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一环。朝阳市红山文化蕴涵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一定文化传播价值和文创产业化价值。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下进行红山文创开发与传播研究有利于推动朝阳市红山文化对外传播,是提高民众文化自信,提升朝阳市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整体概述红山文化传播价值,指出发展红山文创对红山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并结合朝阳市红山文化产业现状,提出未来朝阳市红山文创发展的大致方向。其次,结合新媒体文化传播受众、内容、渠道特征,分别在朝阳市红山文创的开发与传播阶段阐述相关理论观点,结合优秀成功文创案例经验总结规律,提出开发与传播可行性思路。最后,根据红山文化受众需求及朝阳市目前文化建设实际情况,基于思路总结分别在开发与传播阶段尝试性地提出一些个人创新性实践策略。
张芦[6](2021)在《河南非遗灯彩文化衍生品设计应用研究 ——以“汴京灯笼张”系列为例》文中认为作为中国传统节庆文化,元宵赏灯早已成为亘古一贯的习俗。节庆灯彩蕴含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民族韵味。河南作为灯彩的故乡,承载着极具地域特色的非遗灯彩文化。在历史悠久的文明历程中,“传统工艺”的精神内涵、文化价值、传统魅力作为文化强国的一种力量,逐渐彰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从手工制作到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艺日渐淡出文化传播舞台,现阶段,亟待解决高情感审美内涵的文化调节机制的诞生。因此,面对河南地区非遗灯彩逐渐消逝这一问题,如何创新和突破传统的灯彩局限,让灯与盛世结缘,让人与时代同行,促进其与现代生活融合,以此达到传承与发展河南非遗灯彩生存空间的问题是本文的研究立足点。笔者对存在于河南境内的开封汴京灯笼张、洛阳宫灯、安阳苏奇灯笼画、四清灯笼画、三门峡灵宝莲花灯、濮阳清丰彩灯等进行实地调研,逐个采访非遗灯彩传承人,收集传承人口述资料,并且亲自参与灯笼制作,进一步了解非遗灯彩传承的技艺,从而形成研究成果;从河南非遗灯彩文化角度进行切入,总结归纳河南非遗灯彩的总体特点、艺术特色、文化价值,剖析其艺术特征、探索文化衍生品设计理念,从而发掘河南非遗灯彩的文化传承价值,进行非遗活态传承创新;通过对河南各城市博物馆文化衍生品进行实地考察,整理数据,挖掘河南的遍代表性衍生品,对河南唯一一家灯彩博物馆---开封汴京灯笼张进行灯笼衍生品设计。归纳汴京灯笼张历史特性并结合现代市场理念、设计原则与手法,对汴京灯笼张博物馆进行了衍生品设计开发研究,为赓续传承非遗文化,开拓创新非遗表现形式,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力,引领文化思潮,起到了典范引领的作用。
朱厢炜[7](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吕姿璇[8](2020)在《郑州市城市公共空间视觉导向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视觉导向系统在复杂多样的城市公共空间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舒适便捷,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和风俗人情,还是衡量一座城市在全面发展过程中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和人性化体现。本文从城市公共空间和视觉导向系统这两个概念出发,梳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郑州市的实地调研和国内外导向系统设计的优秀案例研究,分析城市公共空间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原则及方法。旨在完善郑州市城市公共空间的视觉导向系统设计,探寻导向设计在满足导向功能的基础上,体现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城市形象。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基础理论分析,包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和视觉导向系统的定义、发展、分类及设计原则的分析,并探讨构建城市公共空间视觉导向系统的目的及意义。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章节,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笔者按照分类研究路线,将城市空间大致分为公共交通区域、医疗卫生机构、商业空间和文教体育场馆四大类。通过对不同功能空间导向设计应用现状的调研分析,发现存在的不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继而进行问题解决型设计。在整个设计研究过程中,笔者始终保持对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关注与学习,采用比较分析法明晰本设计的优势。在保证导向功能的基础上应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元素,凸显地域特色,传播城市文化。这也是本论文的核心论点。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结语,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总结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和不足之处。
胡绮[9](2020)在《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博物馆技术与艺术层面上的革新,博物馆的数字化发展程度日益提升,为博物馆的数字展陈奠定了基础。传统博物馆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不足以满足观众日渐分化的参观需求,数字展陈作为重要的新媒介,为博物馆和观众之间搭建了相互联系和沟通的桥梁,为博物馆和观众提供数字化的展陈环境和空间,使观众能在博物馆内有选择性地进行交互活动,从而实现信息接收与传递的双向交流,其展陈方式开始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展陈手段与方式的变革,不仅是博物馆展陈理念的重大革新,更是促进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紧密连接的重要法宝,同时也为博物馆在基础建设、文化传播和文化脉络的构建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时代背景,探讨了博物馆语境中的数字展陈在当代博物馆环境中的应用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归纳了博物馆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展陈的形式,与交互设计的思维与设计方法,提出了DVMI峰终交互体验模型,旨在借助数字展陈和互联网手段,深入挖掘博物馆与公众之间交流互动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将博物馆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优势。首先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时间主线,归纳了博物馆经历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冲击之后,从传统型到信息化、数字化再到智慧服务型的发展新阶段,而信息交流技术为数字展陈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其次分析了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性结构与交互设计的框架,提出了数字展陈的序列结构与交互设计用户感知模型,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了交互设计的数字模型和以平衡为导向的交互设计原则。最后以江汉关博物馆为例,分析表明博物馆借助数字展陈环境和空间为观众提供“分众”的“峰终”交互式参观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博物馆、参观博物馆、体验博物馆,实现博物馆最大效能的文化传播、文脉传承与新兴文化构建。本文采用了博物馆学与新博物馆学、设计学、信息传播学、社会文化学为主要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上综合使用实地考察、观众调研和案例比较分析。在横向层面,以信息化的角度剖析博物馆中数字展陈信息序列结构,提出数字模型,以“分众”的视角提出以平衡为中心的交互设计原则。在纵向层面,引入“峰终”体验到博物馆的交互式参观中,以DVMI峰终交互体验模型平衡博物馆中数字展陈、观众、博物馆和交互设计四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致力于以更合适的数字展陈途径和交互方式为观众带来良好的参观体验,营造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共生。
李文星[10](2020)在《以“物”为本的博物馆展陈设计 ——以湖南省博物馆新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家扶持推进文化产业的力度持续增强,博物馆作为艺术文化的传播、教育、推广的机构也迎来了一波覆盖全国的建设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历时5年的修建终于在2017年11月向公众开放。湖南省博物馆新馆由世界着名建筑大师矶崎新担任主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黄建成担任室内与展陈设计艺术总监。两位建筑师联手给我们带来了一座从建筑外观到内部空间到展陈设计皆具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性博物馆。进入21世界之后,博物馆的建筑功能需求已由传统的“收藏、展示、研究”三大功能拓展到一个集教育、娱乐、商业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但作为博物馆核心功能的展陈仍然是“综合体”最主要的功能。湖南省博物馆以“物”为核心,在“湖湘文化”的基础上,使展示内容驱动展陈设计,用“体验感”、“沉浸感”为载体设计出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一套优秀的展陈设计。文章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节绪论:提出问题的部分。包含论文的选题、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第二章节博物馆展陈设计的沿革与发展:对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起源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当前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主要特点与问题。第三章节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展陈设计解读:对湖南省博物馆新馆运用的展陈设计从建筑、室内展陈空间、展陈风格与视觉元素四个角度展开分析,提炼出核心的设计理念。第四章节以“物”为本的的博物馆展陈设计策略:通过对湖南省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研究,使展示内容驱动展陈设计的设计理念更加清晰,结合人、馆、物三者的关系提出更完善的博物馆展陈设计策略。
二、谈河南博物院陈列设计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河南博物院陈列设计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3)泛文学视域下展示设计的文化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泛文学时代 |
2.1 泛文学概述 |
2.1.1 泛文学的定义 |
2.1.2 泛文学与大众文化生态 |
2.2 现象说:文学的泛化与商用 |
2.2.1 文学的泛化 |
2.2.2 文学的商业化与产业化运作 |
2.3 本质说:泛文学产生的原因 |
2.3.1 全球化进程推动 |
2.3.2 文学语言表达的变异 |
2.3.3 创作者地位的变化 |
注释 |
第三章 展示设计的文化概念 |
3.1 设计造物与文化认知 |
3.2 展示设计的传播目的与文化属性 |
3.2.1 为了传播而展示 |
3.2.2 展示设计的文化属性 |
3.3 展示设计的文化表达意义 |
3.3.1 于商业经济 |
3.3.2 于教育发展 |
3.3.3 于生态保护 |
3.3.4 于社会形象 |
3.3.5 于民族文化 |
注释 |
第四章 泛文学时代下展示设计发展的文化思考 |
4.1 泛文学影响下的社会文化生态 |
4.1.1 物态产品层面 |
4.1.2 制度程式层面 |
4.1.3 行为习惯层面 |
4.1.4 心态思维层面 |
4.2 文学与展示设计的相通性 |
4.2.1 体裁特征 |
4.2.2 修辞手法 |
4.2.3 氛围意境 |
4.2.4 情感共鸣 |
4.2.5 语义性质 |
4.3 泛文学对设计领域的启发意义 |
4.3.1 本土文化的审视与利用 |
4.3.2 泛化文化与增值设计 |
注释 |
第五章 探索泛文学视角下展示设计的泛文化发展 |
5.1 展示设计的“泛化”表达层次 |
5.1.1 教育及认知 |
5.1.2 受众的需求 |
5.1.3 形式及成效 |
5.1.4 理论及研究 |
5.2 与文学艺术的交互联动 |
5.2.1 探索新的设计风格 |
5.2.2 建立新的设计语言 |
5.2.3 设计中的文化信心 |
5.3 强化展示设计的文化特性 |
5.3.1 关注人文受众 |
5.3.2 弘扬科技助力 |
5.3.3 打造文化的艺术载体 |
5.3.4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4)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范围 |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3.3 小结 |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
2.1 藏品价值体系 |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
2.2 本体价值利用 |
2.2.1 陈列展览 |
2.2.2 科学研究 |
2.2.3 文物复制、仿制 |
2.2.4 藏品着书出版 |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
2.3 情感价值利用 |
2.3.1 社会教育活动 |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
2.3.3 新媒体传播 |
2.4 发展价值利用 |
2.4.1 数字化利用 |
2.4.2 文创产品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
4.1.1 广度问题 |
4.1.2 深度问题 |
4.1.3 频率问题 |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
4.2.1 藏品研究不足 |
4.2.2 展览场地限制 |
4.2.3 利用方式单一 |
4.2.4 利用观念狭隘 |
4.2.5 藏品的同质化 |
4.2.6 专业人才缺乏 |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
4.3.1 法规尚待完善 |
4.3.2 利用资金不足 |
4.3.3 缺少馆际交流 |
4.3.4 外界参与性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
5.1.2 文物登录制度 |
5.1.3 重视科学研究 |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
5.3.3 文创产品开发 |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
6.1.2 技术系统 |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
6.2.1 人工智能概述 |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7.2.1 技术背景 |
7.2.2 模块设计 |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
7.2.4 具体工作流程 |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
7.3.1 研究背景 |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
7.3.3 损失函数 |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新媒体视域下朝阳市红山文创开发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红山文化内涵及传播价值的研究 |
(二)基于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的研究 |
(三)以文创形式进行新媒体文化传播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调查问卷法 |
(四)实地调查法 |
第一章 朝阳市红山文化文创价值及现状概述 |
第一节 朝阳市红山文化内涵及传播价值 |
一、玉葬礼制与“崇龙尚玉”文化价值 |
二、自然生育崇拜与乡土情结情感价值 |
三、造型纹样与简约设计艺术价值 |
第二节 朝阳市红山文创概念界定及意义 |
一、朝阳市红山文创的概念界定 |
二、朝阳市发展红山文创的意义 |
第三节 朝阳市红山文创发展现状及方向 |
一、朝阳市红山文创发展现状 |
二、朝阳市红山文创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媒体视域下朝阳市红山文创开发研究 |
第一节 朝阳市红山文创开发思路分析 |
一、结合分众化特征确定目标受众 |
二、结合传播符号文本提炼文创元素 |
三、结合受众审美需求进行元素整合 |
第二节 朝阳市红山文创开发策略建议 |
一、红山文创受众需求问卷调查 |
二、建立文创视觉符号识别系统 |
三、迎合多元社会需求开发文创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媒体视域下朝阳市红山文创传播研究 |
第一节 朝阳市红山文创传播思路分析 |
一、结合碎片化特征进行内容调整 |
二、结合社交性及媒介融合选择渠道 |
第二节 朝阳市红山文创传播策略建议 |
一、搭建线下多元传播场景 |
二、打通线上新媒体整合传播 |
三、依托政府公共文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河南非遗灯彩文化衍生品设计应用研究 ——以“汴京灯笼张”系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3 研究意义 |
1.3 课题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学术着作的研究现状 |
1.3.2 学术论文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2 创新点与难点 |
1.4.3 课题研究框架 |
2.河南非遗灯彩概述 |
2.1 河南灯彩的历史演进 |
2.1.1 灯彩的起源 |
2.1.2 河南灯彩的历史演变 |
2.2 河南非遗灯彩的分布与发展 |
2.2.1 开封汴京灯笼张 |
2.2.2 洛阳宫灯 |
2.2.3 灵宝莲花灯 |
2.2.4 安阳苏奇灯笼画 |
2.2.5 内黄四清灯笼画 |
2.2.6 濮阳清丰彩灯 |
2.3 河南非遗灯彩的文化审视 |
2.3.1 古都“福”文化 |
2.3.2 名士“圣”文化 |
2.3.3 民俗“魂”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3.“汴京灯笼张”的艺术特征剖析 |
3.1 汴京灯笼张的艺术特色 |
3.2 汴京灯笼张的艺术形式 |
3.2.1 造型美 |
3.2.2 题材多 |
3.2.3 色彩艳 |
3.2.4 工艺精 |
3.3 汴京灯笼张的艺术价值 |
3.3.1 匠心筑梦情怀 |
3.3.2 彰显时代价值 |
3.3.3 民族情感表达 |
3.4 本章小结 |
4.河南非遗灯彩文化衍生品调研分析 |
4.1 河南非遗灯彩现状 |
4.1.1 从灯彩传承角度分析 |
4.1.2 从市场变化角度分析 |
4.1.3 从消费群体角度分析 |
4.2 河南非遗灯彩文化衍生品市场分析 |
4.2.1 发展现状 |
4.2.2 存在问题 |
4.3 汴京灯笼张的现状 |
4.3.1 汴京灯笼张发展现状 |
4.3.2 汴京灯笼张现状总结 |
4.4 汴京灯笼张文化衍生品的需求趋势 |
4.4.1 社会需求 |
4.4.2 文化需求 |
4.4.3 消费需求 |
4.4.4 情感需求 |
4.5 本章小结 |
5.汴京灯笼张文化衍生品应用实践 |
5.1 汴京灯笼张设计构思 |
5.2 汴京灯笼张文化衍生品设计原则 |
5.2.1 传承原则 |
5.2.2 发展原则 |
5.2.3 适度原则 |
5.3 汴京灯笼张文化衍生品设计手法 |
5.3.1 灯笼元素的提取 |
5.3.2 文化寓意的演绎 |
5.3.3 体验形式的革新 |
5.4 汴京灯笼张文化衍生品设计实践 |
5.4.1 汴京灯笼张设计要素 |
5.4.2 汴京灯笼张文化衍生品设计应用 |
5.5 汴京灯笼张文化衍生品展示图 |
5.6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片来源 |
附录:(二)采访与实地考察目录 |
附录:(三)访谈提纲及过程照片 |
附录:(四)灯会实地调研照片 |
附录:(五)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7)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8)郑州市城市公共空间视觉导向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 |
第二章 城市公共空间与导向系统设计概论 |
第一节 城市公共空间的内涵 |
第二节 导向系统设计概述 |
一 导向系统设计的概念 |
二 导向系统设计的发展历程 |
三 导向系统设计的分类 |
第三节 城市公共空间视觉导向系统的设计原则 |
一 功能性原则 |
二 规范性原则 |
三 统一性原则 |
四 地域性原则 |
第四节 构建城市公共空间视觉导向系统的目的及意义 |
第三章 郑州市公共交通区域视觉导向设计研究 |
第一节 郑州市公共交通区域导向设计现状分析 |
一 公交车站导向设计现状分析 |
二 地铁站导向设计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国内公共交通区域导向设计分析——以地铁空间为例 |
一 北京地铁导向设计分析 |
二 上海地铁导向设计分析 |
第三节 郑州地铁1号线导向设计分析 |
一 地铁1号线导向设计现状分析 |
二 地铁1号线导向设计现存问题及对策 |
三 地铁1号线导向系统优化设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视觉导向设计研究 |
第一节 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导向设计现状分析 |
一 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概况 |
二 郑州市医疗卫生机构导向设计现存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医疗卫生机构导向设计分析 |
一 国内同行业导向设计现状调研 |
二 国外医院导向设计发展的成熟经验 |
第三节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导向设计分析 |
一 郑大一附院导向设计现状分析 |
二 郑大一附院受众人群对导向系统的需求分析及使用反馈 |
三 郑大一附院导向系统优化设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郑州市商业空间视觉导向设计研究 |
第一节 郑州市商业空间导向设计现状分析 |
一 郑州市商业空间导向设计现状调研 |
二 郑州市商业空间导向设计现存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商业空间导向设计分析 |
一 国内商业空间导向设计分析 |
二 国外商业空间导向设计分析 |
第三节 郑州市丹尼斯大卫城导向设计分析 |
一 丹尼斯大卫城导向系统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
二 丹尼斯大卫城导向设计现存问题及对策 |
三 丹尼斯大卫城导向系统优化设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郑州市文教体育场馆视觉导向设计研究 |
第一节 郑州市文教体育场馆导向设计现状分析 |
一 文教区域导向设计现状分析 |
二 体育场馆导向设计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国内外文教体育场馆导向设计分析 |
一 德国科技博物馆导向设计分析 |
二 广东时代美术馆导向设计分析 |
三 国家体育场导向设计分析 |
第三节 郑州市文教体育场馆导向设计分析——以河南博物院为例 |
一 河南博物院导向设计现状分析 |
二 河南博物院导向设计现存问题 |
三 河南博物院导向系统优化设计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导向系统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 B 丹尼斯大卫城商场导向系统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9)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博物馆学和新博物馆学的交叉 |
1.2.2 数字展陈的发展和应用 |
1.2.3 交互设计理论及应用 |
1.3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难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博物馆 |
1.4.2 数字展陈 |
1.4.3 交互设计 |
1.4.4 观众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和结构 |
第2章 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历史嬗变 |
2.1 博物馆概述 |
2.2 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与博物馆的转型升级 |
2.2.1 2G时代的传统型博物馆 |
2.2.2 3G时代的信息化博物馆 |
2.2.3 4G时代的数字化博物馆 |
2.2.4 5G时代的智慧服务型博物馆 |
2.3 信息交流技术与博物馆数字展陈方式的变迁 |
2.3.1 信息交流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展陈的阶段性发展 |
2.3.2 数字展陈普适性与交互性并驱发展 |
2.3.3 数字展陈交织性与无痕性协同发展 |
2.4 交互式信息空间的数字展陈应用现状 |
2.4.1 系统性的分布式使用 |
2.4.2 渐进的交互式参与 |
2.4.3 补偿性的平等沟通 |
2.4.4 虚实结合的复合体验 |
2.5 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要素 |
2.5.1 数字展陈的信息结构分析 |
2.5.2 兼顾平衡的交互设计原则 |
2.5.3 服务观众的峰终交互体验 |
2.5.4 认知共享的交互式参观空间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博物馆数字展陈的交互性结构分析 |
3.1 博物馆数字展陈的主要形式 |
3.1.1 屏幕显示系统 |
3.1.2 触摸屏系统 |
3.1.3 语音导览系统 |
3.1.4 数字投影系统 |
3.1.5 虚拟现实系统 |
3.1.6 直播社交系统 |
3.2 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特点 |
3.2.1 集成性 |
3.2.2 感知性 |
3.2.3 交互性 |
3.2.4 可供性 |
3.3 信息传递与交互体验方式的演变 |
3.3.1 从知识罗列到故事叙述 |
3.3.2 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复合序列 |
3.3.3 时空融合的交互式文化体验 |
3.3.4 虚实共生的互联性文化共享 |
3.4 数字展陈交互设计的主要客体 |
3.4.1 观众与数字展陈系统之间的交互 |
3.4.2 观众与博物馆环境之间的交互 |
3.4.3 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交互 |
3.5 数字展陈交互设计的框架 |
3.5.1 数字展陈子系统的集成应用 |
3.5.2 观众群体的行为分析 |
3.5.3 博物馆特色文化的挖掘 |
3.5.4 交互方式的差异化选择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方法 |
4.1 数字展陈的信息序列结构 |
4.1.1 线性序列 |
4.1.2 散点式序列 |
4.1.3 离散式序列 |
4.2 数字展陈的数字模型 |
4.2.1 中心型数字模型 |
4.2.2 轴辐式数字模型 |
4.2.3 分布式数字模型 |
4.3 数字展陈的“分众”交互设计方法 |
4.3.1 交互设计思维方式 |
4.3.2 数字展陈的用户感知模型 |
4.3.3 “分众”的交互式参观行为分析 |
4.3.3.1 观众目标 |
4.3.3.2 观众任务 |
4.3.3.3 观众活动 |
4.3.3.4 观众体验 |
4.4 “分众”的交互模式选择 |
4.4.1 “请求-回馈”的触摸交互 |
4.4.2 “操作-响应”的体感交互 |
4.4.3 “获取-更新”的网络交互 |
4.5 以平衡为导向的交互设计原则 |
4.5.1 以观众为中心 |
4.5.2 以活动为中心 |
4.5.3 以文脉为中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博物馆数字展陈中的峰终交互体验 |
5.1 观众视阈下的峰终交互体验 |
5.1.1 数字化的教育体验 |
5.1.2 参与性的娱乐体验 |
5.1.3 交互性的知识体验 |
5.1.4 虚拟性的复合体验 |
5.2 峰终交互体验中的信息冗余与过滤 |
5.2.1 博物馆海量信息的状态 |
5.2.2 馆内信息过滤与定制 |
5.2.3 系统性的信息架构 |
5.2.4 信息的可视化呈现 |
5.3 交互设计提升博物馆峰终交互体验 |
5.3.1 促进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连接 |
5.3.2 拓展观众参观的复合体验 |
5.3.3 引导观众关注博物馆文化 |
5.4 博物馆中峰终交互体验的提升方法 |
5.4.1 结合文脉的峰终交互体验 |
5.4.2 峰终交互体验的关键接触点模型 |
5.4.3 峰终交互体验的用户满意度模型 |
5.4.4 DVMI峰终交互体验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博物馆数字展陈体验空间的超越 |
6.1 体验空间营造分布式认知 |
6.1.1 规避博物馆疲劳 |
6.1.2 构建分布式学习 |
6.1.3 实现认知共享 |
6.2 促进博物馆的知识文化传播 |
6.2.1 真实与虚拟信息的融合传播 |
6.2.2 博物馆藏品文化的交互传播 |
6.2.3 数字信息文化的分众化传播 |
6.3 推动博物馆空间的多元化发展 |
6.3.1 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 |
6.3.2 公共娱乐空间的发展 |
6.3.3 公共社交空间的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展望 |
7.3 研究不足 |
7.4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A 中国国内分地区博物馆参观人次统计表 |
附录B 中国国内博物馆的在线数据库信息化开放程度表 |
附录C 江汉关博物馆访谈问题及回答 |
(10)以“物”为本的博物馆展陈设计 ——以湖南省博物馆新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博物馆展陈设计的沿革与发展 |
2.1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发展脉络 |
2.2 当前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主要特征 |
本章小结 |
3.湖南省博物馆新馆展陈设计解读 |
3.1 展示主题与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博物馆建筑 |
3.1.1 博物馆建筑与展陈的关系 |
3.1.2 博物馆建筑的文化性与整体性 |
3.1.3 基于展示主题的“定制”理念 |
3.2 以“物”为本的室内展陈空间 |
3.2.1 展陈空间的展品序列 |
3.2.2 展陈空间的节奏感与核心展区 |
3.2.3 基于展示内容的“场所”营造 |
3.2.4 兼顾信息传达与人性化需求的展线规划 |
3.3 装饰主义与新地方主义结合的展陈风格 |
3.3.1 现当代展陈风格的主要类型 |
3.3.2 装饰主义与新地方主义的混合表达 |
3.4 展陈设计中的视觉元素 |
3.4.1 紧扣展示主题的展厅色彩 |
3.4.2 为展品服务的照明设计 |
3.4.3 兼具藏品保护功能与形式美感的陈列设备 |
3.4.4 加强展品与叙事之间衔接的辅助展品 |
本章小结 |
4.以“物”为本的博物馆展陈设计策略 |
4.1 设计理念 |
4.2 设计要素 |
4.3 设计流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谈河南博物院陈列设计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祈蒙地区政务部门红色文化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以临沂市税务局文化展馆为例[D]. 赵梦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2]文化自信语境下西夏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策划实践[D]. 王超.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3]泛文学视域下展示设计的文化表达研究[D]. 孙瑞卿.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21
- [4]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5]新媒体视域下朝阳市红山文创开发与传播研究[D]. 魏典.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6]河南非遗灯彩文化衍生品设计应用研究 ——以“汴京灯笼张”系列为例[D]. 张芦. 中原工学院, 2021(09)
- [7]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郑州市城市公共空间视觉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 吕姿璇. 郑州大学, 2020(02)
- [9]博物馆中数字展陈的交互设计研究[D]. 胡绮.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10]以“物”为本的博物馆展陈设计 ——以湖南省博物馆新馆为例[D]. 李文星. 湖北美术学院,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