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省1999至2000年流感病毒毒株的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丁耀忠[1](2021)在《QH-08PRRS分离株Caspase-8介导的凋亡途径及实时定量PCR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的病原,猪是其唯一宿主。PRRSV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不分节段的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根据抗原特性和基因组特征分为两个基因型:欧洲型(European,Eu),即1型PRRSV;北美型(North American,NA),即2型PRRSV。该病毒的基因组长度约为15 kb,具有九个或十个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ORF 1a-1b,ORF 2-7(病毒结构蛋白GP2,E,GP3,GP4,ORF5a,ORF5,M和N)。与马动脉炎病毒(equine arteritis virus,EAV),乳酸脱氢酶升高病毒(lactate dehydrogenase-elevating virus,LDV)和猴出血热病毒(simian hemorrhagic fever virus)为同一属病毒。我们分离了一株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HP-PRRSV),将其命名为QH-08(Gen Bank:KU201579)。对其进行溯源后发现,其与HUN4和JXA1的进化变异几乎没有差异,全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7.2%和97%,同时与HP/Thailand19500LL/2010(泰国,KF735060)、PRRSV/MZ/IND/1A/18(印度,MK287894)和BH58/10(老挝,JN626287)的全序列同源性为95.7%、93.8%和95.9%;遗传进化表明,这5株2型PRRSV分离株处在同一个进化分支上,而且QH-08分离株在进化谱系上与HUN4分离株具有更高的亲源性;同时在分子水平上比较34株分离株的同源性后得到了一种假想,即PRRSV-2型ORF1α1b的同源性差异是导致PRRS疫苗对于同源毒株攻毒保护力差异的重要原因,从而为疫苗选择和实时real-time RT-PCR的建立提供分子理论基础。对于天然抗病毒通路,如TLR 3凋亡途径,能否被有关刺激因子激活从而抑制PRRSV的感染能力;另外,选择一种可以防控QH-08 PRRSV的感染的疫苗对于将来促进PRRSV的防控可以提供一种参考依据;同时,由于PRRSV-2存在大量重组现象,建立能够覆盖经典毒株和变异毒株的、特异性检测PRRSV-2型的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于PRRSV-2型的防控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基于对不同的PRRSV-2型分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系列的研究。首先,通过病毒噬斑、qPCR和IFA等检测方法评估了刺激因子—盐酸吗啉胍对QH-08在Marc-145细胞上的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机理是盐酸吗啉胍诱导在细胞水平上诱导TLR 3依赖的凋亡途径,进一步激活了caspas-8和caspas-3凋亡途径进而抑制了PRRSV复制,而且,这种抑制作用与caspase-3激活后Mcl-1表达量下调有关。这种通过激活caspase-8和caspase-3天然抗病毒信号通路或负调控Mcl-1表达来发挥其抗PRRSV的复制的机制,能够为天然抗病毒途径的研发提供启发作用。其次,选用了四种疫苗,分别为Ingelvac PRRS MLV、CH-1a、JXA1和JXA1-RMLV疫苗,其疫苗毒株的特性为ORF1α1b序列同源性为25.3-96.3%,而ORF2-ORF7同源性为85.8-99.6%。其中,第1组和第4组(n=5)的仔猪分别使用上述四种疫苗按照一一对应的方式分别进行免疫,第5组和第6组(n=3)仅仅注射PBS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免疫28 d后,除阴性对照组外,第1组-第5组分别使用等量QH-08 PRRSV进行攻毒;与攻毒后14 d,将所有仔猪处死后进行尸检。研究表明,与第5组猪(阳性对照)相比,接种疫苗的猪的体温、肺损伤程度、血清和肺组织中的病毒含量水平显着降低(p<0.05);在攻毒期内,JXA1和JXA1-R MLV疫苗对QH-08 PRRSV攻击提供了100%的保护,保护率显着的高于Ingelvac PRRS MLV和CH-1a疫苗的保护率。最后,基于QH-08分离株与其余毒株序列特性建立了一种检测2型PRRSV的实时定量PCR技术,研究表明,其检测最低核酸检测限为10拷贝/μL,敏感性是多重RT-PCR的10倍;特异性良好,不与1型PRRSV、PCV2、PRV和CSF发生交叉反应性。对临床样品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均为100%;研制的3批试剂盒在一定保存期内,其重复性、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可以满足2型PRRSV的临床检测和防控的需求。
谢晶莹[2](2021)在《IFITM2抑制PRV增殖及PRV US3对其产生的拮抗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可以感染不同年龄段的猪,并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妊娠母猪感染后常发生流产、产木乃伊胎和死胎等,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通过对89个猪流产胎儿进行PRV g E基因的检测,结果发现PRV感染率高达12.4%,而且春冬季的感染率较高,说明PRV与流产关系巨大。但PRV的感染机制以及致流产的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PRV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机制,降低胎儿及仔猪的死亡率,确保养猪的经济收益。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ane proteins,IFITMs)是一类小分子蛋白,可帮助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并在此过程中发挥生物活性。近年来已有多个研究证明人源和鼠源的IFITMs可以抵御多种RNA病毒的感染,但对于猪源IFITM蛋白抑制病毒感染方面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为了探索猪源IFITM2蛋白在PRV感染宿主细胞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PRV US3蛋白拮抗IFITM2抗病毒作用的相关机制。经过一系列研究,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猪源IFITM2蛋白对PRV增殖的影响。在PK15细胞中,IFN-α2a刺激可有效诱导猪源IFITM1、IFITM2和IFITM3蛋白的表达。以刺激后PK15细胞的c DNA为模板,成功扩增得到IFITM1、IFITM2和IFITM3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p CMV-Myc-IFITMs。表达质粒可在PK15细胞中瞬时过表达,然后进行PRV感染实验,做进一步的抗病毒研究。结果发现IFITM蛋白可有效抑制病毒在PK15细胞内的增殖。在对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研究中,采用RNAi技术下调IFN-α2a诱导的IFITM2蛋白表达,然后进行PRV感染实验,发现病毒感染增强,即IFN的抗病毒作用减弱。这些结果进一步说明猪源IFITM2蛋白可有效抑制PRV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同时与IFN的抗病毒作用相关。(2)IFITM2蛋白抑制PRV增殖的机制研究。为了探索IFITM2蛋白抑制PRV增殖的相关机制,进一步研究了IFITM蛋白对PRV吸附和进入过程的影响,发现IFITM1、IFITM2和IFITM3蛋白均可显着抑制PRV的进入过程,其中IFITM2对病毒的吸附过程也发挥抑制作用。RNAi IFITM2蛋白表达对细胞活力无影响,但病毒的吸附和进入过程明显增强,提示IFITM2蛋白在病毒感染时维持细胞的抗病毒活性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胆固醇消耗剂MβCDX以及抑制剂PF429242处理细胞后,PRV感染降低,说明PRV感染细胞与胆固醇途径有关。应用PF429242处理过表达IFITM2细胞,然后验证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IFITM2对病毒吸附、进入以及复制过程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说明IFITM2抑制PRV增殖与胆固醇途径有关。(3)PRV及其US3蛋白对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在PK15细胞中,研究发现PRV对稳定表达的IFITM2无影响,但会抑制IFN-α2a诱导的IFITM2表达,说明PRV可能干扰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通过对转染poly(I:C)并感染PRV的PK15细胞进行RT-q PCR检测发现PRV感染会抑制poly(I:C)激发的IFN-β的活化。进一步筛选可能抑制IFN-β转录的病毒蛋白,发现病毒蛋白ICP0、UL24、UL26、UL41和US3均对IFN-β转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US3蛋白抑制作用最强。PRV感染宿主细胞,病毒核酸可被c GAS-STING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识别,本研究进一步验证US3蛋白对c GAS、STING、TBK1和IRF3基因以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发现US3可以抑制c GAS、STING和IRF3的m 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4)US3蛋白抑制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通过瞬时过表达US3蛋白发现US3抑制c GAS-STING、TBK1和IRF3介导的IFN-β活化,这一结果说明US3靶向IRF3或者IFR3下游因子拮抗IFN-β活化。进一步分析US3是如何抑制IFN-β活化的,Co-IP实验证明US3与IRF3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且核质分离实验发现US3会抑制IRF3入核的过程。IRF3入核需与输入蛋白KPNA3和KPNA4互作,首先验证了US3是否影响输入蛋白的表达,发现US3对KPNA3和KPNA4的表达无影响。Co-IP实验证实IRF3蛋白与KPNA3和KPNA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但在US3存在的情况下,这种相互作用减弱,更有趣的是US3与KPNA4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结果证实了以下猜想:US3通过与IRF3竞争结合KPNA4抑制IRF3入核进而抑制IFN-β活化以及下游一系列ISGs的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猪源IFITM1、IFITM2和IFITM3蛋白具有抗病毒作用,并参与IFN-α2a介导的抗病毒防御,而且IFITM2蛋白的抗病毒作用与胆固醇途径相关。并初步探讨了PRV US3蛋白逃逸IFITM2抗病毒的机制,PRV US3蛋白可通过降解c GAS、STING和IRF3抑制c GAS-STING通路介导的IFN-β活化;US3与IRF3竞争结合KPNA4抑制IRF3入核,阻碍I型干扰素的表达。这些结果有助于探讨IFITM2蛋白作为抗病毒药物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为预防和控制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提供科学资料。
张金燕[3](2021)在《2019-2020年度扬州地区猪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文中指出猪流感(Swineinfluenza,SI)主要在猪群中呈现地方性流行,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是重要病原,主要包括H1N1,H1N2和H3N2亚型。该病毒也易于在猪体内与其他亚型流感病毒重组,导致对人类的易感风险增强。中国拥有最复杂的SIV生态系统,包括经典谱系(Classic swine influenza,CS)、北美三元重组谱系(Northern american triple reassortant,TR)和欧亚类禽谱系(Eurasian avian-like,EA),造成SIV流行和演化越来越复杂。因此,开展持续的SIV流行病学监测和演化分析、评估病毒毒力变化规律、积累诊断储备工具,对于预警和防控SI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在2019-2020年度对扬州地区屠宰场猪只开展鼻拭子样品采集,并对SIV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和演化分析;其次,评估了 H1亚型SIV对小鼠的致病性;最后,研制了针对H1N1亚型SIV的单克隆抗体用于诊断技术储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2019-2020年度扬州地区猪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2019-2020年度在江苏省扬州地区某个屠宰场对屠宰猪只持续采样,共采集鼻拭子样品802份。通过SPF鸡胚接种法分离病毒,以血凝试验结合RT-PCR方法进行病毒亚型鉴定,最终共成功分离到2株H1亚型SIV,分离率为0.25%。其中1株为H1N1亚型,命名为 A/Swine/Jiangsu/1070/2019(JS1070);另1株为 H1N2 亚型,命名为A/Swine/Jiangsu/1281/2019(JS1281)。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两株SIV均属于EA谱系,HA基因的碱性裂解位点模式均为339PSIQSR↓ G347,符合低致病性的分子特征。NA基因分属不同谱系,JS1070属于EA谱系,JS1281属于TR谱系。2株病毒的内部基因PB2、PB1、PA、NP、M和NS基因均属于CS谱系。2.猪流感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小鼠致病性研究通过有限稀释法将病毒分离株进行纯化,随后对病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小鼠的致病性开展研究。JS1070病毒和JS1281病毒在鸡胚上的半数感染量(EID50)分别为7.7 lg/0.1 mL和 8.5 lg/0.1 mL,在 MDCK细胞上的半数感染量(TCID50)分别为 5.22 lg/0.1 mL和6.24 1g/0.1 mL,病毒最小致死剂量致死鸡胚所需的平均时间(MDT)分别为81 h和69 h。将JS1070和JS1281毒株以106 EID50滴鼻感染6周龄BALB/c小鼠,结果显示,JS1070病毒感染导致小鼠体重下降,最严重时接近10%,小鼠的存活率为66.7%;而JS1281体重下降高达22.3%,小鼠存活率为50%。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两株SIV均能引起肺部组织发生严重的病变;脏器病毒载量测定结果显示,两株病毒在心脏中的病毒载量仅在第3 d可检测到,但在肺脏中的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9 d仍能检测到,而且JS1281在心脏和肺脏中的病毒载量均高于JS1070;感染组肺脏中的细胞因子IL-6、IL-12和TNF-α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着上调,其中JS1281诱导的细胞因子上调水平高于JS1070。上述结果表明,2株H1亚型SIV分离株均能导致小鼠致病,且JS1281株对小鼠的毒力强于JS1070株。3.H1N1亚型SIV单克隆抗体的研制选择H1N1亚型SIV JS1070分离株进行HA单克隆抗体的研制。病毒经蔗糖浓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并用甲醛灭活后制备油乳灭活疫苗,经腹部皮下免疫6周龄BALB/c小鼠,三免后腹腔注射进行加强免疫,72 h后取其脾细胞制备杂交瘤细胞。通过血凝抑制(HI)法筛选阳性克隆,最终得到7株能稳定分泌抗体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1B7、3C10、3D6、3D7、4F11、5B6和5C11。HI结果显示,7株单抗均对H1N1亚型SIV JS1070株具有血凝抑制性(7~8 log2)。抗体亚类鉴定结果显示,1B7的亚类为IgG3、3D6和5C11的亚类为IgM,3D7的亚类为IgG2a,3C10、4F11和5B6的亚类为IgG1。HI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显示,除了 3D6和5C11以外,其他5株单抗均与母本株JS1070具有反应性,与H3、H4、H5、H6、H7、H9、H10的流感病毒无交叉反应,表明单抗特异性好;其中3C10单抗对猪源H1N2亚型毒株JS1281、禽源H1N1亚型毒株JY、人源H1N1亚型毒株PR8及CA09具有更好的交叉反应性,表明该单抗广谱性好;3C10单抗同时也具有更好的中和抗体特性和免疫印迹特性。综上所述,3C10单抗综合特性更好,可应用于后续H1亚型流感病毒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开发。
连漪[4](2020)在《牦牛三种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E.coli耐药基因mPCR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提出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牧民最主要的经济动物,这种已驯化的品种可以为人们提供肉、奶、羊毛和皮革,还能被用于运输。牦牛主要生活在海拔2000-5000米的高山气候中,在蒙古、尼泊尔、不丹、印度以及中国等国家中,牦牛已经成为高海拔地区的象征。然而由于牦牛的生活环境较为复杂恶劣,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生产养殖条件和疾病防治水平的限制导致牦牛群体的各类传染病传播,严重影响了牦牛产业的经济生产效益,其中还不乏一些人畜共患病,在青藏高原地区人与放牧动物的居住环境大多没有严格的区分,对公众健康也存在潜在的威胁,因此牦牛疾病的基础防控尤为重要。本论文对常见的几种牦牛传染病:牦牛衣原体、牦牛副流感和牦牛大肠杆菌对四环素耐药性进行了基础流行病学的调查,其阳性率分别为22.8%、46.11%和43.3%。调查结果显示青藏地区的牦牛衣原体和牦牛副流感总体流行情况有升高的趋势,需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结果还反映出四环素类抗生素在西藏牦牛群中的使用情况,四环素和多西环素使用率高并形成了较高的耐药性,而米诺环素则使用较少,因此依然敏感。同时本文针对这几种疾牛病行了全国区域内流行病学的回顾性分析和Meta系统分析,对我国牛群的疾病流行情况做了综合的阐述和讨论,发现我国牛衣原体病和牛副流感病在我国的养殖业中已经普遍存在,并且牛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情况已经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牛衣原体整体平均的感染率为11.2%,牛副流感整体平均的感染率为69.4%,牛大肠杆菌四环素的耐药率平均为49.8%。这些发现将为今后我国牛类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初步建立了牦牛大肠杆菌对四环素耐药基因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检测三种四环素耐药基因,为西部地区牦牛大肠杆菌疾病的四环素耐药情况的研究提供了便捷手段。
钟沛丽[5](2020)在《我国流感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及模型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基于我国2005-2017年共13年流感样病例发病数据、同期气象数据以及2015-2017年空气质量数据,研究我国流感流行特征、南北方流行差异,探讨影响我国流感流行的影响因素,建立全国、南北方、省级、城市级流感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并评价预测效果及预测性能。研究方法一、我国流感流行特征研究,主要采用轮廓分析法。通过R语言和Python编程实现数据可视化及数据统计特征提取,来研究数据的分布特点,探讨流感流行特征、南北方流行差异。二、流感流行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分析法和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特征重要性分析法。第一步对比作图直接观察数据间关系;第二步对流感数据、气象数据、空气质量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提取重要影响因素或排除线性相关因子;第三步运用GBDT对特征重要性进行排序,获得权重较大的共同影响因素,作为下一步模型预测的输入变量之一。三、流感模型预测研究,运用时间序列(TS)和神经网络(ANN/NN)研究方法,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和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建立全国、南北方、省级和城市级流感预测模型。在全国、南北方及省级层面,对比基于流感历史数据的ARIMA模型和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及预测性能;在城市层面,对比单因素LSTM和4种多因素LSTM模型的预测效果及预测性能,单因素指仅基于流感历史数据,多因素指在流感历史数据基础之上叠加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叠加与不叠加影响因素以及叠加不同影响因素的LSTM模型间预测性能的两两对比,反证影响因素筛选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一、流感在我国整体上呈现冬季高峰、春季次高峰、夏季和秋季低谷的流行特征。北方地区,总体上表现为冬季单高峰、夏季低谷。南方地区,表现为冬季高峰、春季次高峰、夏季小高峰和秋季低谷。二、通过对比作图直接观察法、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分析、GBDT特征重要性分析,结合相关研究结果,筛选出4组影响因素:①平均气温、平均气压和平均相对湿度,②平均气温,③平均绝对湿度,④平均气温和平均绝对湿度,用于构建叠加影响因素的多因素预测模型。三、在全国、南北方及31省级层面,分别采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和神经网络LSTM模型,基于流感历史发病数据进行预测,在测试集上RMSE均值,LSTM为435.53,大幅小于ARIMA的662.92,配对Wilcoxon检验P=4.176e-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2城市层面,单因素LSTM模型、多因素LSTM-1模型(叠加前述影响因素①)、多因素LSTM-2模型(叠加影响因素②)、多因素LSTM-3模型(叠加影响因素③)、多因素LSTM-4模型(叠加影响因素④),在测试集上RMSE均值分别为81.81、73.46、84.42、74.90、75.54,按模型均值从小到大排序依次为LSTM-1、LSTM-3、LSTM-4、LSTM、LSTM-2。经多个相关样本比较的 Friedman 检验,P=0.03104(P<0.05),5种模型预测性能不全相同。经两两配对Wilcoxon检验,LSTM-1和LSTM-2(P= 0.0205,P<0.05)以及 LSTM-3和LSTM-4(P=0.0057,P<0.05)预测性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省级层面2种模型,城市层面5种模型,共7种模型南北方预测性能RMSE均值对比,北方全部小于南方,南北方两独立样本Wilcoxon检验,差异全部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一、低温可能有利于流感发病和流行,温暖干燥或炎热干燥则可能抑制流感的发病和流行。在温暖和炎热的天气条件下,较高的湿度可能是流感流行的有利条件。简单地用南北方或用纬度来进行流行区域的划分可能未必恰当,流感流行受具体的气候环境或气象因素影响。二、流感发病数与气象因素、空气质量因素几乎没有线性相关关系。流感流行的相关影响因素方面,气温不是唯一或决定性影响因素,绝对湿度可能才是唯一或决定性影响因素。三、在流感预测模型方面,神经网络LSTM模型表现优异,适合用于短期和中长期预测。在叠加影响因素方面,叠加适当的影响因素,可以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叠加不当的因素,可能降低模型的预测性能。在预测性能的评价方面,RMSE受预测效果的好坏以及流感发病数大小的影响,单纯以RMSE数值的大小来评价预测效果的好坏容易出现偏差。在预测效果的影响因素方面,流感预测效果主要受流感发病数据本身以及模型选择的影响,而不是南北方属性的不同、气候带的差异,也不是流感流行特征的复杂程度。在发病数据如何影响预测效果方面,发病数据的峰值极端与否严重影响模型的预测效果:训练集上出现峰值是极端值,容易导致模型预测的失败,甚至模型拟合的失败;测试集上出现峰值是极端值,在极端值处容易预测失败。在模型预测的适用范围方面,根据模型预测的原理以及本研究全国31省份32城市跨度13年的研究实践,预测模型难以很好地处理极端值问题,因此可能只适用于流感季节性流行的预测,不适用于流感大流行的预测。
袁颖[6](2020)在《新生儿感染埃可病毒11型临床、基因特征及分子检测方法》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住院患儿因免疫系统不成熟、使用广谱抗生素、接受侵入性外科操作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尤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内,医院获得性感染与患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着相关。本实验室长期对我院就诊患者进行发热呼吸道症候群、发热出疹症候群和腹泻症候群病原谱的监测,其中80%为儿童,包括新生儿。在监测工作中发现,2019年5~7月集中检出来自我院NICU 7例埃可病毒11型(echovirus 11,EchoV 11)阳性样本。EchoV 11属于B组肠道病毒,多数致死性肠道病毒感染由EchoV 11所致。1977年至今,国外已报道多起新生儿病房内EchoV 11的暴发,死亡率高;国内目前多为散发病例,近年也开始出现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隐患,但尚未引起广泛关注。目前临床常用的EchoV 11检测方法是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VP1区序列后进行测序鉴定,该方法检测周期较长(约2~3天),国内外目前还未有针对EchoV 11的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报道。目的对我院NICU集中检出的EchoV 11感染阳性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和EchoV 11 VP1区基因特征分析,探究病例间的关联性以及病毒的进化来源,为EchoV 11不同基因型的流行情况提供参考。并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尝试建立针对EchoV 11 VP1区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方法,用于EchoV 11的快速检测,代替耗时长的传统VP1区扩增测序分型,以期实现对该病原引起的院内及社区获得感染进行快速、简便筛查及监测。方法1.对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我院NICU疑似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采集肛拭子样本,筛选出非EV-A71/CV-A16的肠道病毒阳性样本,进行5’-UTR和VP1区扩增测序分型,对分型鉴定为EchoV 11阳性样本进行分离培养,扩增VP1区完整序列并测序。分析EchoV 11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同时根据VP1区完整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比较本研究分离株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株的进化距离。2.参考近年国内流行的EchoV 11序列设计引物,建立针对EchoV 11 VP1区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qPCR方法,并构建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分析方法灵敏度、特异性、检测限和重复性。结果1.2019年5~7月检出来自我院NICU 6位患儿的7例EchoV 11阳性样本(9.7%),6位患儿均有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分离培养获得4株EchoV 11,核苷酸同源性97.9%~100.0%,氨基酸同源性99.0%~100.0%,均为D5亚型,与2019年广东省CDC分离的云浮株和顺德株高度同源。系统发育分析与国内其他地区2016年开始流行的D5亚型毒株进化距离相近;与国外分离株:AY121374.1(突尼斯1999年)、AY121375.1(荷兰2010年)、HG793702.1(法国2010年)和MN896926.1(美国2019年)属于同一分支,进化距离相近。2.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适用于国内流行的EchoV 11 SYBR Green qPCR检测方法,扩增效率为84.0%,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100.0%(95%CI:56.1%~100.0%)和98.7%(95%CI:91.8%~99.9%),检测下限为104~105copies/ml,检测结果变异系数为1.60%~4.73%。结论1.本研究分离的EchoV 11均为D5基因亚型,与近年我国其他D5亚型分离株同源性高。该亚型可能由荷兰、法国等地输入,并于近年开始在国内流行,可侵犯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引起相应的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症状。未来EchoV 11的流行趋势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分析。2.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适用于国内流行的EchoV 11 SYBR Green qPCR检测方法,初步探究灵敏度、特异性和检测重复性均较好,但由于参与分析的样本量较少,检测性能评估不够全面,针对此类快速分子诊断方法的检测性能、应用前景,以及可否有效提高临床对感染患者的诊断效率,还有待后续相关研究进一步评估或改进。
李慧昕,刘胜旺[7](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兽医科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本文从兽医学发展历史沿革,各时期国家对兽医事业的规划,国家对兽医科学研究的支持,兽医科研人员在基础研究,基础应用和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对动物疾病的综合防控效果等方面,对我国兽医事业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和回顾,并对未来兽医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对兽医领域从业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王碧[8](2020)在《H5N1和H5N8亚型HPAI病毒的时空分布及长距离传播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禽流感(Avian Influenza)是指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综合症。其病原根据致死性的强弱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因出现跨种间传播、高致死性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H5亚型是较早发现,分布广泛的高致病亚型。而对于禽流感病毒的远距离传播,迁徙候鸟的作用备受质疑。研究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暴发、传播和未来发展趋势,对野生鸟类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从整体上对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和H5N8亚型的暴发及进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再利用MaxEnt模型分别对H5N1和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的当前及未来空间适宜性分布进行了预测。最后对我国目前以野生鸟类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所呈现出来的疾病压力情况进行了探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世界范围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发生过两次大的暴发,分别在2006年及2016年前后,暴发次数有减弱现象;而H5N8禽流感病毒主要的暴发时间在2016至2017年间,暴发次数有增强的趋势,而亚洲为两次禽流感暴发的中心地区。(2)预测模型中可见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亚型毒株主要分布在欧洲的德国、法国、捷克至里海一带,亚洲的孟加拉国、尼泊尔、越南、日本和我国的广东广西沿海一带。H5N8亚型禽流感毒株高度适生性区域主要分布于欧洲的德国、捷克等,我国四川、贵州等地和美国东部地区、日本、朝鲜半岛等区域目前处于低度适宜性区域。(3)在野鸟H5N1预测中,响应曲线在年平均气温为10℃、最暖月最高温度为25℃、最冷月的最低温度为-5℃、温度得年度范围差为23℃、太阳辐射为1400KJ/m2.day、紫外线强度为3.0Kpa、最干燥季节降水量处于200mm或当风速为2m/s时出现峰值。(4)在野鸟H5N8预测中,响应曲线在年平均温度为11 ℃、最暖月的高温度在22℃、最冷月的最低温度为-5℃、最潮湿月份的降水为150mm、最干燥的月份约为50mm、当太阳辐射能约12500KJ/(m2.day)、大气水蒸气压为0.8 KPa或者风速约为4m/s时出现峰值。(5)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家禽数据的加入极有可能导致对野鸟面临疾病威胁程度的误判。(6)未来不同碳排放量条件会对两种亚型毒株的适宜性分布区域及属性值产生影响,人类足迹同样对该两种亚型病毒的分布有很大影响。(7)我国目前H5N1毒株引发野鸟死亡的热点地区集中在青海和西藏,而H5N8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呈现出自西向东方向的移动。适宜性分布区域属性值的研究表明有77个以鸟类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目前可能面临H5N1和H5N8两种禽流感病毒的压力。
吕建亮[9](2019)在《新发猪口蹄疫病毒VP1基因遗传衍化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RNA病毒在自然流行过程中极易产生错误复制,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变异率同样较高,增加了免疫防控口蹄疫的难度。通过实施“猪FMD疫苗免疫效果的临床评价”技术,提高猪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免疫抗体水平,种猪和仔猪免疫抗体合格率大幅提高,经3ABC抗体检测,野毒感染率大大降低,在免疫压力下,FMD仅存在零星感染现象。用新发猪FMDV O/GZBY/2010和A/GDMM/2013毒株对细胞、乳鼠、免疫和非免疫仔猪进行攻毒试验,以及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反向遗传学技术,研究在不同条件下,FMDV变异情况,分析FMDV遗传衍化规律,为研究FMDV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预警FMD新疫情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FMD的防控与净化提供新思路。1、“猪FMD疫苗免疫效果的临床评价”技术制定与实施在全国21个省市34个大型规模化猪场及208个示范县猪场通过“猪FMD疫苗免疫效果的临床评价”技术连续7年的实施,2017年仔猪二免后O型FMD抗体合格率在93.93%,比实施前提高31.83%;种猪加强免疫后抗体合格率在97.62%,比实施前提高了23.82%;A型抗体合格率,种猪为94.67%,仔猪为87.96%,3ABC抗体阳性率为0.71%较2016的4.4%下降3.69%。种猪和仔猪免疫抗体合格率大幅提高,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大于等于70%判定为免疫合格”的标准;随着FMD免疫抗体提高,野毒感染率逐渐降低,感染抗体(3ABC)检出率较2016年显着降低。FMDV在遗传衍化过程中,呈现多样性和丰富的变异类型,田间存在的FMD毒株远大于分离毒株。在免疫压力下,会改变FMDV变异趋势,在猪场整体免疫抗体提高后,FMDV同样出现变异毒株,新变异株对免疫或免疫空白期动物进行感染。2、O/GZBY/2010和A/GDMM/2013毒株在免疫和非免疫压力的VP1基因变异情况对82头免疫和非免疫仔猪,用O/GZBY/2010和A/GDMM/2013毒株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非免疫仔猪发病20/52头,免疫仔猪发病7/30头,O型比A型FMDV在本动物感染过程中更容易发生变异。27头发病仔猪中,O型12头(25天发病),其中非免疫9头,免疫3头,FMDV VP1基因均未发生变异,O型No.024发病非免疫仔猪(第10天发病)FMDV VP1基因发生S140→L140,O型No.130发病免疫仔猪(第6天发病)VP1基因发生S140→P140;A型11头(47天发病),其中非免疫9头,免疫2头,FMDV VP1基因均未发生变异,A型No.3212发病非免疫仔猪(第8天发病)VP1基因发生R152→G152,从攻毒试验结果来看,O型12头(25天)和A型11头(47天)免疫和非免疫仔猪,FMDV VP1基因均未发生变异,发病时间长于这两个时间段的4头免疫和非免疫仔猪中,有3头FMDV VP1基因发生变异。O型No.130免疫仔猪,攻毒前免疫抗体为1:32,攻毒后FMDV VP1基因RGD侧翼序列发生S140→P140,这与韩国2011年免疫抗体提高后O/SKR/4/2010毒株衍化为O/SKR/GJ/2016毒株变异趋势一致。从本动物攻毒试验和流行性调查结果来看,FMDV在急性感染期内,变异率低于慢性感染,仔猪感染FMD后发病时间越长FMDV VP1基因越易变异。3、不同翻译速度的FMDV在细胞和乳鼠的VP1基因变异情况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以A/GDMM/2013毒株为模板,拯救出A/GDMM/2013M和A/GDMM/2013M1毒株,其中A/GDMM/2013M1毒株替换IRES,改变了FMDV翻译速度。A/GDMM/2013、A/GDMM/2013M和A/GDMM/2013M1毒株,经BHK-21细胞传至20代,均未发生变异,3株毒稀释为1 MOI(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感染PK-15细胞,A/GDMM/2013M毒株在4、8和12h,FMDV VP1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低于另外两株毒。3株病毒通过对乳鼠致病试验,A/GDMM/2013M感染乳鼠病变时间最长,发生3个碱基变异,发病时间较短的2株,仅发生1个碱基突变。A/GDMM/2013谱系毒株细胞毒价越低、翻译速度慢、乳鼠致病时间越长,FMDV VP1基因越容易产生变异,这与免疫和非免疫仔猪攻毒试验结果一致,FMDV对动物机体感染发病时间较长,FMDV越容易变异。4、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差异基因,分析FMD突变质粒、毒株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O/GZBY/2010毒株感染和未感染12头仔猪全血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筛选出CXCL10(C-X-C motif chemokine 10,CXCL10)、IFN-β(Interferon-β,IFN-β)差异表达基因,通过qRT-PCR分析发现,NF-κB和IFN-β信号通路发生活化,产生趋化因子CXCL10和细胞因子IFN-β。针对O型No.130免疫仔猪攻毒后FMDV VP1基因RGD侧翼序列发生S140→P140,构建O型FMDV的VP1基因S140→P140真核表达载体,VP1空间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进行细胞转染,突变后的O型VP1基因能促进NF-κB和IFN-β信号通路发生活化,更能促进趋化因子CXCL10和I型干扰素IFN-β的高表达,使宿主免疫应答、抗病毒能力显着增强。A/GDMM/2013、A/GDMM/2013M和A/GDMM/2013 M1毒株感染PK-15细胞,分别在4h、8h、12h收取样品,A/GDMM/2013M毒株趋化因子CXCL10和IFN-β逐渐升高,A/GDMM/2013M1毒株在8 h升至最高,12 h降至最低,在8 h时,A/GDMM/2013M毒株产生的有活性的IFN-β细胞因子较A/GDMM/2013M1显着提高。随着FMDV对宿主细胞感染时间的延长,细胞对FMDV感染的抑制作用越长,细胞内趋化因子CXCL10和IFN-β表达量越高,FMDV越易变异。本研究拓宽了对FMDV变异的理解,初步阐明猪FMDV VP1基因遗传衍化规律,更重要的是揭示了FMDV细胞毒价较低、翻译速度较慢、发病时间越长,趋化因子CXCL10和细胞因子IFN-β表达量越高,FMDV VP1基因越易发生变异,FMDV在急性感染期内,变异率低于慢性感染,分析FMDV遗传衍化规律,为研究FMDV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预警口蹄疫新疫情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FMD的防控与净化提供新思路。
王昊宁[10](2019)在《犬瘟热时空动力学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风险预测》文中认为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所引起的多宿主、高发性、接触性及致死性传染病,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该病的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更易继发其他病毒、细菌的二次感染,继发感染死亡率高达80%。犬科动物是犬瘟热的主要宿主,犬瘟热很容易通过许多犬科动物,例如狗和狐狸等的携带传播,引发大规模的犬瘟热疫情。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河流众多,水量充沛,植被覆盖率高,是野生动物良好的繁育和栖息的场所,具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犬瘟热疫情的流行对当地野生动物种群健康造成巨大威胁。为了系统的了解犬瘟热在该地区的生物安全风险,本研究首先通过MaxEnt模型探究犬瘟热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高发区域分布及各类环境因子与犬瘟热爆发之间的关系,寻找影响犬瘟热爆发的环境因素;其次通过对犬瘟热病毒进行时空动力学研究,总结分析犬瘟热的传播规律及进化特点;最后,结合野生动物精液病原监测方法于2018年分别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各地市对狐狸精液进行随机采样,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分析技术评估该地区犬瘟热流行的风险,验证前期风险评估的可靠性,为该地区犬瘟热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影响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bio3,贡献率60.1%)、11月最高温(tmax11,贡献率21.8%)和11月降水量(pre11,贡献率18.1%),其中以bio3对其分布影响最大。CDV易感野生动物分布概率自东向西、自北向南逐步降低,以佳木斯东部地区分布概率为最高;2.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影响犬瘟热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最热月份最高温(bio5,贡献率58.3%)、1月降水量(prec1,贡献率28.8%)和8月最高温(tmax8,贡献率12.9%),其中以bio5对其分布影响最大。犬瘟热分布概率自西向东、自南向北逐步降低,其中以牡丹江地区分布概率最高;3.通过将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易感野生动物适宜分布图和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分布风险图进行叠加,获得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分布数据,其中高风险分布区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中部区域;4.全球犬瘟热贝叶斯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分析表明,美国是犬瘟热的起源地,并于1933年扩散到欧洲;犬瘟热病毒向中国扩散的两个渠道为欧洲-中国和美国-中国;利用该技术对中国犬瘟热病毒2种主要基因型(1型和11型)的扩散进行分析表明,贵州是中国犬瘟热病毒(1型)的起源地,于1964年传至北京,随后又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扩散。宿主间传播概率分析表明,犬科动物是犬瘟热的主要传染源;5.依据前述犬瘟热风险分布数据,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两个不同风险区域,分别利用养殖狐狸精液构建高风险文库和低风险文库,通过Miseq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病毒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个文库中一共包含了 13个科24种真核病毒:小RNA病毒科(52.18%)、Smacoviridae科(18.64%)、细小病毒科(5.56%)、Genomoviridae 科(5.3%)、小双节 RNA 病毒科(4.69%)、圆环病毒科(4.34%)、囊泡病毒科(3.82%))、痘病毒科(2.3%)、Baculoviridae 科(1.55%)、疱疹病毒科(0.73%)、未分类病毒科(0.4%)、反转录病毒科(0.38%)、指环病毒科(0.12%)。低风险文库(Fox1)和高风险文库(Fox2)的病毒种类组成相似,但是检出的病毒序列数目有较大差异,其中高风险文库检出的病毒序列量是低风险文库的1.58倍。两文库内均未检出犬瘟热病毒,但其他病毒均不同程度检出,说明目标区域当前养殖狐狸的犬瘟热生物安全风险较低,但鉴于犬瘟热继发感染的高致死率,因此目标地区的犬瘟热风险依然较高。
二、甘肃省1999至2000年流感病毒毒株的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1999至2000年流感病毒毒株的分离(论文提纲范文)
(1)QH-08PRRS分离株Caspase-8介导的凋亡途径及实时定量PCR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PRRS病原特征及防控技术研究 |
1 PRRSV非结构蛋白及结构蛋白的基本功能 |
1.1 PRRSV非结构蛋白的基本功能 |
1.1.1 PRRSV 的 5' UTR 和 3' UTR 的分子特性 |
1.1.2 PRRSV ORF1a 和 ORF1b 的特征 |
1.2 PRRSV结构蛋白的基本特征 |
2 PRRSV致病过程中的天然免疫通路 |
2.1 细胞凋亡 |
2.2 NF-κB通路 |
2.3 干扰素反应 |
2.4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 |
3 PRRSV在中国的流行趋势 |
3.1 PRRSV-1 型在中国的流行趋势 |
3.2 PRRSV-2 型在国内的流行趋势 |
4 PRRSV的防控 |
4.1 PRRS的检测技术 |
4.1.1 PRRS病毒分离 |
4.1.2 PRRSV血清学检测方法 |
4.1.2.1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
4.1.2.2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 |
4.1.2.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4.1.3 PRRSV核酸检测方法 |
4.2 PRRS 的疫苗 |
4.2.1 现有疫苗 |
4.2.2 新型疫苗研发 |
4.2.2.1 DNA疫苗 |
4.2.2.2 植物疫苗 |
4.2.2.3 病毒样颗粒的疫苗 |
4.3 疫苗佐剂 |
5 抗病毒因子 |
5.1 二氧化氯抑制PRRSV的复制 |
5.2 化学抗病毒因子对 PRRSV 的抑制作用 |
5.3 蛋白质因子对 PRRSV 的抑制作用 |
6 本课题研究目标和任务 |
第二章 QH-08 PRRSV分离株全序列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样品 |
1.3 序列比对及分析 |
1.4 ORF2-ORF7 序列的变异分析 |
1.5 ORF2-ORF7 序列二级结构 |
2 结果 |
2.1 QH-08 的基因组基本特征 |
2.2 34株PRRSV-2型的ORF2-7序列的进化变异 |
2.2.1 ORF 2 进化和变异 |
2.2.2 ORF3 分子进化和变异 |
2.2.3 ORF4 分子进化和变异 |
2.2.4 ORF5 分子进化和变异 |
2.2.5 ORF6 分子进化和变异 |
2.2.6 ORF7 分子进化和变异 |
2.3 ORF1α1b分子进化和变异 |
2.4 二级结构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盐酸吗啉胍激活caspase-8 凋亡途径抑制QH-08PRRSV的复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病毒和试剂 |
1.2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q PCR)检测 |
1.3 病毒感染试验 |
1.4 Annexin V和 PI双重染色检测细胞死亡 |
1.5 siRNA实验 |
1.6 Westernblot检测 |
1.7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盐酸吗啉胍对 PRRSV 复制和细胞死亡的抑制作用 |
2.2 盐酸吗啉胍诱导TLR3 凋亡信号通路 |
2.3 盐酸吗啉胍激活 caspase-8 和 caspase-3 途径 |
2.4 Mcl-1 蛋白是抑制 PRRSV 复制的主要因子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PRRSV疫苗对QH-08 毒株的保护性研究 |
1 病毒和疫苗 |
2 方法 |
2.1 动物实验 |
2.2 临床检查 |
2.3 血清学检测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临床观察 |
3.2 病毒 RNA 的检测 |
3.3 检测 PRRSV 的抗体 |
4 讨论 |
第五章 基于QH-08 分离株的一步法real-time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 |
1.1 毒株与质粒 |
1.2 主要试剂 |
1.3 试剂盒 |
1.4 仪器 |
2 方法 |
2.1 real-time RT-PCR方法 |
2.1.1 引物 |
2.1.2 反应体系 |
2.2 多重RT-PCR检测方法 |
2.2.1 多重RT-PCR检测方法反应所用引物 |
2.2.2 RT-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流程 |
2.3 检测结果判定 |
2.4 敏感性试验 |
2.5 特异性试验 |
2.6 临床样品 |
2.7 保存期试验 |
2.7.1 试剂盒性状检测 |
2.7.2 重复性试验 |
2.7.3 敏感性试验 |
2.7.4 特异性性试验 |
3 结果 |
3.1 方法建立及标准曲线 |
3.2 敏感性试验 |
3.3 特异性试验 |
3.4 临床样品检测 |
3.5 保存期试验 |
3.5.1 重复性试验 |
3.5.2 试剂盒性状试验 |
3.5.3 敏感性试验 |
3.5.4 保存期特异性检测 |
4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导师简介 |
(2)IFITM2抑制PRV增殖及PRV US3对其产生的拮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伪狂犬病病毒概述 |
1.1 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组结构 |
1.1.1 衣壳蛋白 |
1.1.2 皮层蛋白 |
1.1.3 包膜蛋白 |
1.2 伪狂犬病病毒的复制周期 |
1.3 伪狂犬病的流行情况 |
1.4 伪狂犬病病毒检测技术 |
1.4.1 病毒分离鉴定 |
1.4.2 血清学检测 |
1.4.3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5 伪狂犬病病毒免疫逃逸相关机制研究 |
2 固有免疫 |
2.1 TLR信号通路 |
2.2 RLR信号通路 |
2.3 c GAS-STING信号通路 |
3 干扰素诱导的抗病毒蛋白 |
3.1 Viperin |
3.2 ISG15 |
3.3 IFITs |
3.4 IFITM蛋白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猪源IFITM2 蛋白抑制PRV增殖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1.2 细胞和毒株 |
1.3 载体与引物 |
1.4 试剂与设备 |
1.5 PRV的检测 |
1.5.1 各样品组织DNA的提取 |
1.5.2 PCR扩增 |
1.6 Myc-IFITM载体构建及蛋白表达验证 |
1.6.1 细胞总RNA的提取 |
1.6.2 Myc-IFITM载体的构建 |
1.6.3 p CMV-Myc-IFITM质粒转染PK15 细胞 |
1.6.4 IFITM蛋白表达验证 |
1.7 荧光定量PCR检测PRV基因组DNA拷贝数 |
1.8 IFN诱导对内源性IFITM表达的影响 |
1.9 PRV感染对IFITM表达的影响 |
1.9.1 病毒感染实验 |
1.9.2 RT-q PCR检测IFITM m RNA转录 |
1.10 过表达IFITM蛋白对PRV吸附和进入的影响 |
1.11 细胞基因组DNA提取 |
1.12 TCID_(50)测定病毒滴度 |
1.13 CCK-8 实验 |
1.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病原检测结果 |
2.2 IFITM基因的扩增与Myc-IFITM载体鉴定 |
2.3 IFITM蛋白在PK15 细胞内表达验证 |
2.4 IFN-α2a诱导下内源IFITM蛋白的表达 |
2.5 PRV感染对IFITM基因转录的影响 |
2.6 IFITM2 蛋白抑制PRV增殖效果初探 |
2.7 IFITM对 PRV吸附和进入的影响 |
2.8 IFITM对 IFN-β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猪源IFITM2 蛋白抑制PRV增殖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和毒株 |
1.2 试剂与设备 |
1.3 PRV对 IFN-α2a敏感性实验 |
1.4 siRNA干扰实验 |
1.5 RNAi IFITM2 表达对IFN抗病毒作用的影响 |
1.6 RNAi IFITM2 蛋白表达对PRV吸附和进入的影响 |
1.7 MβCDX处理PK15 细胞对PRV增殖的影响 |
1.8 PF429242 处理PK15 细胞对PRV增殖的影响 |
1.9 PF429242 处理对IFITM2 抗病毒作用的影响 |
1.10 荧光定量PCR检测PRV基因组DNA拷贝数 |
1.11 TCID_(50)测定病毒滴度 |
1.12 CCK-8 实验 |
1.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PRV对 IFN-α2a敏感性实验 |
2.2 靶向IFITM2 基因的si RNA敲低效果检测 |
2.3 RNAi IFITM2 蛋白对IFN-α2a抗病毒作用的调节 |
2.4 RNAi IFITM2对PRV吸附和进入的影响 |
2.5 MβCDX处理PK15 细胞抑制PRV增殖 |
2.6 PF429242 处理对IFITM2 抗病毒作用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PRV US3蛋白对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和毒株 |
1.2 载体与引物 |
1.3 试剂与设备 |
1.4 PRV感染对IFN诱导的IFITM2 表达的影响 |
1.5 PRV感染对I型 IFN表达的影响 |
1.6 PRV编码蛋白对I型 IFN表达的影响 |
1.7 US3对c GAS-STIN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 |
1.8 US3 对内源性c GAS-STIN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
1.9 PRVUS3 蛋白对c GAS-STING、TBK1和IRF3(5D)激活的IFN-β表达的影响 |
1.10 细胞RNA提取及RT-q PCR检测 |
1.10.1 细胞总RNA的提取 |
1.10.2 RT-q PCR |
1.11 CCK-8 实验 |
1.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PRV感染对I型 IFN诱导的IFITM2 表达的影响 |
2.2 PRV感染对poly(I:C)激活的I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 |
2.3 PRV编码蛋白对poly(I:C)激活的I型干扰素表达的影响 |
2.4 US3 蛋白对PK15 细胞活力的影响 |
2.5 US3对poly(d A:d T)激活的I型 IFN表达的影响 |
2.6 US3 对内源性c GAS-STING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
2.7 US3 抑制c GAS-STING、TBK1和IRF3(5D)介导的IFN-β表达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US3 蛋白拮抗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细胞和毒株 |
1.2 载体与引物 |
1.3 试剂与设备 |
1.4 US3 抑制IRF3 表达的验证 |
1.5 细胞核蛋白与胞质蛋白的分离 |
1.6 Co-IP |
1.7 细胞总蛋白提取及免疫印迹检测 |
1.7.1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1.7.2 Western blot |
1.8 细胞RNA提取及RT-q PCR检测 |
1.8.1 细胞总RNA的提取 |
1.8.2 RT-q PCR |
1.9 US3 蛋白对下游ISGs m RNA表达的影响 |
1.10 CCK-8 实验 |
1.11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US3 与IRF3 之间互作验证 |
2.2 蛋白酶体途径参与US3 诱导的IRF3 蛋白水平降低 |
2.3 US3 对IRF3 入核的影响 |
2.4 US3 对核输入蛋白KPNA3和KPNA4 表达的影响 |
2.5 US3 与核输入蛋白KPNA3和KPNA4 之间的互作验证 |
2.6 US3 对下游ISGs转录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导师简介 |
(3)2019-2020年度扬州地区猪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猪流感病毒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 猪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
2 猪流感的流行情况 |
3 猪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
4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SIV检测中的优点及应用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2019-2020年度扬州地区猪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猪流感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小鼠致病性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H1N1亚型SIV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牦牛三种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E.coli耐药基因m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1 前言 |
1.1 牦牛 |
1.2 牛衣原体 |
1.2.1 牛衣原体生物学特性 |
1.2.2 牛衣原体研究进展 |
1.2.3 牛衣原体流行病学 |
1.3 牛副流感 |
1.3.1 牛副流感生物学特性 |
1.3.2 牛副流感研究进展 |
1.3.3 牛副流感流行病学 |
1.4 牛大肠杆菌病 |
1.4.1 牛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 |
1.4.2 牛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
1.4.3 牛大肠杆菌病流行病学 |
1.5 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其耐药性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牦牛三种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Meta分析 |
2.1 牦牛三种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
2.1.1 样本采集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仪器 |
2.1.4 试验方法 |
2.1.5 结果与分析 |
2.1.6 讨论 |
2.2 三种牛病在我国流行情况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2.2.1 牛衣原体Meta分析方法及流程 |
2.2.2 牛副流感Meta分析方法及流程 |
2.2.3 牛大肠杆菌对四环素耐药性Meta分析方法及流程 |
2.2.4 结果与分析 |
2.2.5 讨论 |
3 牦牛源大肠杆菌四环素耐药情况调查及四环素耐药基因多重PCR方法的建立 |
3.1 大肠杆菌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情况调查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1.4 讨论 |
3.2 大肠杆菌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多重PCR方法的建立 |
3.2.1 耐药基因的选择和引物设计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5)我国流感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及模型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理论研究 |
第一章 西医对流感的研究 |
1.1 流感的病原学特点 |
1.2 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 |
1.3 流感的抗病毒治疗 |
1.4 流感的预防 |
1.5 小结 |
第二章 中医对流感的研究 |
2.1 流感与外感热病 |
2.2 外感热病与伤寒、温病 |
2.3 伤寒、温病与传染病 |
2.4 伤寒、温病与流感 |
2.5 流感的寒热之分 |
2.6 流感的病因、发病特点及论治 |
2.7 中医药与奥司他韦治疗流感疗效对比 |
2.8 中医的预防理念及措施 |
2.9 中医药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优势 |
2.10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流感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及模型预测研究综述 |
3.1 我国流感流行特征研究综述 |
3.2 流感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3.3 流感模型预测研究综述 |
下篇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我国流感流行特征研究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资料及相关定义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数据总量 |
4.1.4 数据分析软件 |
4.1.5 数据分析平台 |
4.1.6 数据预处理 |
4.1.7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4.2.1 2005-2017年流感发病总体情况 |
4.2.2 流感发病趋势分析 |
4.2.2.1 全国流感发病趋势分析 |
4.2.2.2 南北方流感发病趋势分析 |
4.2.2.3 全国流感发病前5省份趋势分析 |
4.2.2.4 全国流感发病前5城市趋势分析 |
4.2.3 流感发病年龄、性别分布特征分析 |
4.2.4 流感发病职业分布特征分析 |
4.2.5 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
4.2.5.1 全国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
4.2.5.2 北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
4.2.5.3 南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
4.2.5.4 全国流感发病前5中北方省份和城市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
4.2.5.5 全国流感发病前5中南方省份和城市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流感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
5.1 资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总量 |
5.1.3 数据分析软件和平台 |
5.1.4 数据预处理 |
5.1.5 数据分析方法-Pearson相关性分析 |
5.1.6 数据分析方法-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 |
5.2 研究结果 |
5.2.1 对比作图直接观察法研究流感流行影响因素 |
5.2.2 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分析研究流感流行影响因素 |
5.2.3 GBDT特征重要性分析研究流感流行影响因素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流感模型预测研究 |
6.1 资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数据总量 |
6.1.3 数据分析软件和平台 |
6.1.4 数据分析方法-时间序列(TS) |
6.1.5 数据分析方法-自回归移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 |
6.1.6 数据分析方法-神经网络(ANN/NN)、循环神经网络(RNN) |
6.1.7 数据分析方法-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
6.2 研究结果 |
6.2.1 模型预测实施方案 |
6.2.2 预测结果评价指标 |
6.2.3 在全国、南北方及省级层面建立ARIMA和LSTM模型进行预测并评价 |
6.2.3.1 ARIMA模型建立与预测 |
6.2.3.2 LSTM模型建立与预测 |
6.2.3.3 ARIMA与LSTM预测效果和预测性能比较 |
6.2.4 在城市层面建立单因素和多因素LSTM模型进行预测并评价 |
6.2.4.1 单因素LSTM模型建立与预测 |
6.2.4.2 多因素LSTM-1模型建立与预测 |
6.2.4.3 多因素LSTM-2模型建立与预测 |
6.2.4.4 多因素LSTM-3模型建立与预测 |
6.2.4.5 多因素LSTM-4模型建立与预测 |
6.2.4.6 单因素LSTM与多因素LSTM预测性能比较 |
6.2.4.7 LSTM模型预测效果影响因素探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新生儿感染埃可病毒11型临床、基因特征及分子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新生儿感染EchoV 11的临床特征和VP1区基因特征分析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章 EchoV 11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7)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兽医科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各时期国家对兽医事业的规划 |
2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兽医科学研究项目的支持 |
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兽医科学的项目资助 |
2.2 其他重要国家科技计划对兽医科学的项目资助 |
3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进展 |
4 我国新发和再发动物传染病 |
4.1影响中国养猪业的重要新发和再发传染病 |
4.2 影响中国养禽业的重要新发和再发传染病 |
5 兽医科学基础研究 |
5.1 兽医科学在国际顶级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
5.2 在兽医学领域代表性主流国际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
6 兽医科学应用研究进展 |
6.1 动物用生物制品的研制 |
6.2 兽医领域制定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 |
6.3 兽医领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
6.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兽医科技平台的建设 |
7 新中国成立以来兽医科学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
7.1 兽医科学领域20世纪“四大科技成就” |
7.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兽医科学获得的其他重要成果 |
8 我国兽医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
9 未来兽医工作重点及展望 |
(8)H5N1和H5N8亚型HPAI病毒的时空分布及长距离传播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H5N1的概述 |
1.2.1 H5N1的结构 |
1.2.2 H5N1的危害和特征 |
1.3 H5N8的概述 |
1.4 最大熵模型(MAXENT)的应用 |
1.5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 |
1.6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的简介 |
1.7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简介 |
1.8 全球鸟类迁徙路线的分布 |
1.9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与主要研究内容 |
2 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暴发规律、进化模式及其在遗传上的地理传播路径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数据和方法 |
2.2.1 禽流感暴发数据的收集 |
2.2.2 禽流感暴发趋势分析 |
2.2.3 病毒HA蛋白序列的收集 |
2.2.4 病毒HA蛋白序列的进化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不同国家暴发数量统计 |
2.3.2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时间与变化规律 |
2.3.3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 |
2.3.4 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不同国家暴发数量统计 |
2.3.5 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暴发的时间与变化规律 |
2.3.6 H5N8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进化关系 |
2.4 本章讨论 |
2.4.1 通过H5N1病毒基因进化关系推测与其关联的鸟类迁徙路线 |
2.4.2 通过H5N8病毒基因进化关系推测与其关联的鸟类迁徙路线 |
2.4.3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暴发与传播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3 HPAI-H5N1在不同环境因子组合条件下的空间分布比较和环境因子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环境气候因子的筛选及适生区评价 |
3.3.2 家禽对当前全球范围内H5N1适生区分布预测的影响(第一组分组) |
3.3.3 未来全球范围内H5N1适生区分布的预测(第二组分组) |
3.3.4 适宜性区域质心移动趋势分析 |
3.4 本章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HPAI-H5N8在不同环境因子组合条件下的空间分布比较和环境因子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重要环境气候变量的筛选 |
4.3.2 当前全球范围内H5N8适生区的分布预测(第一组分组) |
4.3.3 未来全球范围内H5N8适生区的分布预测(第二组分组) |
4.4 本章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在人类足迹影响下野鸟感染HPAI-H5N1和HPAI-H5N8的风险区域分布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5.2.2 实验步骤 |
5.3 实验结果 |
5.3.1 重要环境气候变量的筛选 |
5.3.2 存在人类足迹等变量条件下HPAI-H5N1的适宜性区域分布预测 |
5.3.3 人类足迹等变量条件下野鸟HPAI-H5N8的适宜性区域分布预测 |
5.4 本章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HPAI-H5N1和HPAI-H5N8亚型在我国以鸟类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体现 |
6.1 引言 |
6.2 实验原理和方法 |
6.2.1 实验原理 |
6.2.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野生鸟类暴发H5N1和H5N8亚型禽流感与全球湿地分布的关系 |
6.3.2 HPAI-H5N1亚型毒株引发野鸟死亡的热点地区分析 |
6.3.3 334个自然保护区目前可能受到HPAIV-H5N1影响的情况 |
6.3.4 野生鸟类感染HPAIV-H5N8亚型毒株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6.3.5 同时对两种亚型毒株表现出适生性的自然保护区分析 |
6.4 本章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新发猪口蹄疫病毒VP1基因遗传衍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FMD国内外流行现状 |
1.2 FMDV基因组和蛋白结构 |
1.3 FMDV的整联蛋白受体 |
1.4 FMDV基因的变异 |
1.5 猪FMD的流行 |
1.6 猪FMD的诊断 |
1.7 猪FMD的防治 |
1.8 世界与我国的FMD控制策略 |
1.9 DNA测序技术发展简史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猪FMD疫苗免疫效果的临床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方案实施前后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
2.2 综合试验站实施猪FMD疫苗免疫效果临床评价技术的效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在免疫压力下猪FMD流行毒株感染情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猪FMD疫苗免疫的临床监测与血清学监测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在免疫和非免疫压力下FMDV变异情况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FMDV毒价 |
2.2 非免疫攻毒试验 |
2.3 免疫攻毒试验 |
2.4 攻毒仔猪发病时间 |
2.5 O、A型 FMDV VP1 的检测 |
2.6 O/MYA/7/98 谱系毒株流行和VP1 变异情况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FMDV翻译速度对VP1 基因变异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全长载体构建和线性化 |
2.2 体外转录和细胞转染试验 |
2.3 基因工程病毒生物学特性 |
2.4 基因工程病毒在不同宿主的传代和序列分析 |
2.5 基因工程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FMDV的变异与宿主相互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FMDV毒价测定 |
2.2 FMDV感染猪的发病结果 |
2.3 病毒感染的样品检测结果 |
2.4 转录组序列质量干净读长质量检测 |
2.5 差异表达基因(DEGs) |
2.6 功能分析 |
2.7 qRT-PCR验证DEGs的表达 |
2.8 应激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关键基因在口蹄疫病毒感染过程的表达变化 |
2.9 O型 FMDV VP1 突变质粒和A型突变毒株对宿主细胞的作用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审查表 |
(10)犬瘟热时空动力学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风险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介绍 |
1.1.1 气候变迁与犬瘟热的发生密切相关 |
1.1.2 黑龙江省东部干旱化成为犬瘟热发生的潜在风险条件 |
1.1.3 利用MaxEnt预测疾病分布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 |
1.1.4 黑龙江省东部犬瘟热溯源工作亟待开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犬瘟热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1 犬瘟热的发现 |
1.2.1.2 犬瘟热的病原生物学特征 |
1.2.1.3 犬瘟热的流行病学研究 |
1.2.1.4 防控措施 |
1.2.1.5 犬瘟热检测方法概述 |
1.2.1.6 野生动物疾病空间过程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7 犬瘟热的进化遗传学研究进展 |
1.2.2 目前该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 |
2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及对气象要素响应的效应区间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和数据收集 |
2.1.1.1 研究区域 |
2.1.1.2 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数据的收集 |
2.1.1.3 环境变量数据的收集 |
2.1.2 空间建模数据的预处理 |
2.1.2.1 空间自相关的避免 |
2.1.2.2 环境变量的筛选 |
2.1.3 MaxEnt模型预测与检验 |
2.2 结果 |
2.2.1 物种分布点的过滤和环境变量的选择 |
2.2.1.1 物种分布点的过滤 |
2.2.1.2 环境变量的选择 |
2.2.2 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预测 |
2.2.2.1 模型精度评价 |
2.2.2.2 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2.2.3 环境变量的效应区间分析 |
2.2.2.4 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区预测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空间分布及对气象要素响应的效应区间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和数据收集 |
3.1.1.1 研究区域 |
3.1.1.2 犬瘟热发生分布数据的收集 |
3.1.1.3 环境变量数据的收集 |
3.1.2 空间建模数据的预处理 |
3.1.2.1 空间自相关的避免 |
3.1.2.2 环境变量的筛选 |
3.1.3 MaxEnt空间模型预测与检验 |
3.1.4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高发地风险分布预测 |
3.2 结果 |
3.2.1 犬瘟热分布点的过滤和环境变量的选择 |
3.2.1.1 犬瘟热分布点的过滤 |
3.2.1.2 环境变量的选择 |
3.2.2 犬瘟热分布预测 |
3.2.2.1 模型精度评价 |
3.2.2.2 犬瘟热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2.2.3 环境变量的效应区间分析 |
3.2.2.4 犬瘟热适宜分布区预测 |
3.2.3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高发地风险分布预测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全球犬瘟热时空动力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病毒序列的获取及数据的处理 |
4.1.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4.1.3 系统进化及种群动态分析 |
4.1.4 贝叶斯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系统发育树的分析 |
4.2.2 犬瘟热的进化特征分析 |
4.2.2.1 模型收敛情况评价 |
4.2.2.2 系统发育分析 |
4.2.2.3 种群动态分析 |
4.2.2.4 不同宿主间传播概率的分析 |
4.2.3 系统发育地理学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犬瘟热时空动力学及黑龙江省犬瘟热溯源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病毒序列的获取及数据的处理 |
5.1.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5.1.3 系统进化及种群动态分析 |
5.1.4 贝叶斯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分析 |
5.2 结果 |
5.2.1 系统发育树的分析 |
5.2.2 犬瘟热的进化特征分析 |
5.2.2.1 模型收敛情况评价 |
5.2.2.2 系统发育分析 |
5.2.2.3 种群动态分析 |
5.2.3 系统发育地理学分析 |
5.2.4 黑龙江省犬瘟热溯源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养殖狐精液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1.1 狐狸精液样品的采集 |
6.1.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6.1.1.3 主要实验设备 |
6.1.2 实验方法 |
6.1.2.1 狐狸精液的前处理 |
6.1.2.2 狐狸精液的核酸酶消化 |
6.1.2.3 病毒核酸的提取 |
6.1.2.4 逆转录和双链DNA的合成 |
6.1.2.5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
6.1.2.6 文库的扩增 |
6.1.2.7 文库的纯化 |
6.1.2.8 文库DNA片段的筛选 |
6.1.2.9 病毒文库质量的检测 |
6.1.2.10 病毒文库的Miseq深度测序 |
6.1.2.11 文库测序结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 结果 |
6.2.1 病毒宏基因组DNA文库的质量检测 |
6.2.1.1 文库中DNA片段分布检测 |
6.2.1.2 病毒文库的Bioanalyzer检测 |
6.2.1.3 Miseq测序质量分析 |
6.2.2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狐狸精液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结果 |
6.2.2.1 狐狸精液病毒群落的序列分析 |
6.2.2.2 狐狸精液病毒群落的分类 |
6.3 补充材料 |
6.3.1 材料与方法 |
6.3.2 结果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英文缩略语 |
附录2 黑龙江省犬瘟热易感野生动物分布 |
附录3 中国犬瘟热的地理发生位点 |
附录4 全球犬瘟热H基因序列背景信息表 |
附录5 中国犬瘟热病毒毒株H基因全序列背景信息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四、甘肃省1999至2000年流感病毒毒株的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 [1]QH-08PRRS分离株Caspase-8介导的凋亡途径及实时定量PCR方法的建立[D]. 丁耀忠.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IFITM2抑制PRV增殖及PRV US3对其产生的拮抗机制研究[D]. 谢晶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3]2019-2020年度扬州地区猪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D]. 张金燕. 扬州大学, 2021
- [4]牦牛三种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E.coli耐药基因mPCR检测方法的建立[D]. 连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5]我国流感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及模型预测研究[D]. 钟沛丽.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新生儿感染埃可病毒11型临床、基因特征及分子检测方法[D]. 袁颖.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7]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兽医科学研究进展[J]. 李慧昕,刘胜旺.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11)
- [8]H5N1和H5N8亚型HPAI病毒的时空分布及长距离传播特征研究[D]. 王碧.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9]新发猪口蹄疫病毒VP1基因遗传衍化规律研究[D]. 吕建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19
- [10]犬瘟热时空动力学及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犬瘟热风险预测[D]. 王昊宁.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