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光缆传输网维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马师伦[1](2017)在《谈传输网的例行维护》文中指出例行维护的意义在于能够及时地发现例行维护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解决处理。所以本文重点围绕SDH以及PDH的传输网维护展开,还介绍了例行维护的分类以及传输故障的解决方法。
张晓[2](2014)在《通信资源维护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提高,特别是近几年以来,3G、4G技术的兴起,通信网络规模呈现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现有的维护管理模式较为老旧、效能较低的弊端也不断显现,通信网络维护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要求。因此必须依靠一套完善的通信资源维护管理系统,提高通信维护工作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本研究旨在充分应用网络、数据库、GIS、GPS等先进技术手段,设计并建立一个全专业全网的维护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更新、数据查询、设施管理、监控管理和决策管理等五大模块。本课题的研究以笔者参与实施的广东省通信资源维护管理系统为对象,该系统是一个集成了相关监督、查询、评价体系的综合系统。最后,笔者还对该系统进行了评估和应用分析。可以看出通信资源维护管理系统是一套涵盖通信全业务维护的综合系统,建设本套维护管理系统的初衷不仅是引入和融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结合通讯科技传达资料实时性的优势,从而规范化、简单化一线维护作业人员的日常工作,也是为了将有限维护力量更为有效的安排管理,同时对维护作业有更直观和量化的考核。从目前本系统的使用情况来看,已经较好完成了以上想法,极大提升了维护工作效率。
刘珊[3](2011)在《全业务运营时代的电信竞争管制研究》文中指出电信竞争管制是电信管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第三次重组的完成,中国的电信业紧随世界电信业的发展主潮流进入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竞争随之转变为全业务竞争。全业务竞争给中国的电信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也为电信竞争管制带来竞争失衡、过度竞争、竞争结构性失调和不正当竞争等方面挑战。因此,应在管制目标、管制内容管制手段、管制保障方面对电信竞争管制进行重构,解决问题时做到采取措施与改善制度供给相结合。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言,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相关的定义和理论综述,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二章首先分析了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业的发展趋势,竞争手段变化和竞争所经历的产业周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信竞争管制面临的挑战,说明竞争管制重构的必要性,论述了管制重构的内容。第三章首先分析导致竞争失衡的横向和纵向因素并提出管制措施。第四章为全业务运营时代过度竞争的因素分析及其管制措施。第五章为全业务运营时代竞争结构性失调的因素分析及其管制措施。第六章为全业务运营时代不正当竞争的因素分析及其管制措施。第七章阐述了管制制度制度供给内容和分类,论述了有效竞争管制制度供给遵守的原则,分析现有管制制度的不足和应实现的变革。第八章为本文的总结和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可以分为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三个方面。(1)在内容创新方面,本文论述了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市场的三维立体结构和周期性波动;从四个类型、三个层面论述了电信竞争管制面临的挑战,阐述了重构的管制目标、管制内容、管制方式和管制制度保障,分析了各种挑战的因素,论证了管制措施。(2)在方法创新方面,一是在传统模型加入时间因素进行分析。如将时间与长尾模型相结合,论述了企业全业务转型、标准主导国盈利模式等内容;将时间因素与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结合对电信标准竞争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策略总结。二是本文将进化博弈的群体行为方法用于传统问题解决,如用“共同知识”方法建立稳定机制应对新企业进入问题,避免多次“重复博弈”达到竞争均衡状态;利用“集体声誉”和“承诺威胁”的方法确立有效游戏规则,维护有序竞争,避免对违规者不断单独实施惩罚。(3)在理论创新方面,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和产业管制理论角度,论述了三维电信市场结构下的全业务竞争拥有多极点发展和多层面跨越的特性。由此说明电信竞争管制应首先对不同层面和状态进行规范和分类,分清具体问题所属的状态和层面后,将实施管制措施与改善制度供给相结合。由于学识和能力有限,本文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
树影[4](2011)在《广电微波数字化改造及在三网融合中应用思考》文中指出前言微波是卫星、光缆、微波三大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之一。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网运行已超过20年,全国已拥有约3000座广播电视微波站,使用了1.4GHz、2GHz、8GHz及6GHz、7GHz、10GHz的部分频率资源。作为节目传送的技术途径之一,地面微波传输尽
毛慧[5](2010)在《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频道专业化是电视媒体经营单位以市场细分为理论依据,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定位,传播特定专业领域的内容资源的一种频道运作进程。频道专业化1995年出现在中国,至今已经发展15年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对我国电视媒体产业化和品牌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本文看来,我国频道专业化经历了“节目专业化”、“栏目专业化”和“频道专业化”三个发展阶段。专业频道的出现,是电视产业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因素合力的最终选择。本文在宏观阐述了我国电视频道的产生背景,原创性梳理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专业频道面临新旧媒体挑战的竞争现状,指出“传播者-受众-广告商”三者博弈关系,并提炼出我国专业频道三大发展模式——“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模式、“第一财经频道”模式和“现代房产频道”模式,最后把问题集中在目前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两方面,力图有所见识。目前,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可谓荆棘丛生。本文主要对如下六方面问题进行了陈述分析,并就此走访了相关专家和学者,在总结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六个对策:改善受众水平良莠不齐的状况,提出三分受众市场,加强引导和培育;扭转专业人才匮乏局面,提出岗位聘任制,深化内部改革;结束优质节目源的匮乏现状,提出加快制播分离,快速组建节目交易市场;避免盈利模式单一,提出实施新媒体拓展之路;改变管理机制刻板单一现状,提出注重创新体制;直面专业电视频道生存的三大悖论,提出专业频道的三大路径选择。另外,本文还针对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下的覆盖率瓶颈,提出“跨区域联合”之路,同时提出“坚持内容为王”和“打造品牌栏目”,深化我国专业频道的传播内容。本文最后以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为个案进行佐证,以期对我国专业频道今后发展提供某些启示。
韩玮,王国华[6](2010)在《无人值守机房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就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在无人值守机房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阐述该系统的组网方式及各子系统的组成,以及纳入该系统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功能介绍。
苏杰[7](2008)在《山东网通学习型员工开发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人是知识的有效载体,知识只有被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才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创造出价值时,才能成为一种资产。所以知识经济呼唤具有“学习能力”的员工——学习型员工。面对知识更新的日新月异和复杂多变的环境,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企业”。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又是创造价值的根本力量,因此培育学习型的员工,不仅是建立学习型企业的起点,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所以,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的战略,把学习型员工的培育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山东网通正在实施由传统通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型,本文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需求出发,以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为目的,从开发学习型员工的角度对山东网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得出结论:构建学习型员工的开发模式不仅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是解决山东网通人力资源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以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为指导,针对转型期山东网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网通学习型员工的开发模式,并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建立学习型员工开发环境,确定学习型员工的开发方法和途径。最后,结合山东网通的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
朱敏[8](2007)在《电信网络资源管理在通信企业中的作用》文中指出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网络资源信息的价值日益凸显,各运营商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的网络资源是获得市场的基础所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企业的资源管理现状,建立与之适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研究制定管理方法,让资源管理发挥出实际的效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实施网络资源管理的目的、作用入手,并结合本企业现状及其他省市先进经验,运用管理学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如:运用SWOT分析法确定实施资源清查的方法,运用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动态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本文的最后简述了本企业实施资源管理后取得的效果及对下一步资源管理建设的几点思考。
冯蕾[9](2006)在《新疆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信息化已成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新疆地域辽阔,南北疆农业资源与环境类型多、差异大,农牧业生产大多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上,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制约了新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阻碍了新疆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和综合实力的提高。如何借助信息化的力量,推进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尤为迫切。本研究以加快新疆农业信息化建设为主题,详细阐述了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了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研究领域、发展趋势及成功经验,结合新疆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实际,针对新疆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林怡如[10](2006)在《广东广播电视改革的历史脉络与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中央大力推行文化体制改革的今天,广播电视产业的改革已经走过了许多个年头。从新时期之前的二级办,到上世纪80年代出台的四级办,再有制播分离、网台分离、集团化改革、频道制改革……这几十年的改革之路走下来,广东做为一个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省份,也经历了所有的动荡和变革。现在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的改革已经形成了“南方模式”,即在广东省特有的开放环境之下,对全省除了地方实力派以外的主要广电、网络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自成一派的岭南特色“粤文化”市场,由此诞生了一批有特色、有发展潜力的广电品牌。“南方模式”走到今天,有可取之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采用的案例包括广州电视台、佛山传媒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和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等,都是较有代表性、综合评价较高的改革模式。本文从两方面来探寻“南方模式”的出路:一是与全国广电改革的基本请况对比;二是与其他兄弟省份广电机构改革和广东省地方实力派广电改革对比,在此基础上,发掘出有利于“南方模式”更加完善的方法。
二、对光缆传输网维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光缆传输网维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谈传输网的例行维护(论文提纲范文)
1 例行维护分类 |
1.1 日常例行维护 |
1.2 周期例行维护 |
1.3 突发例行维护 |
2 例行维护项目 |
2.1 日常维护 |
2.2 例行维护 |
2.3 周期性例行维护 |
2.4 突发性维护维维护护项项目目 |
3 故障处理流程 |
4 传输故障解决方法 |
4.1 环回测试法 |
(2)通信资源维护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分析 |
1.2 通信资源维护管理系统国内实践情况 |
1.3 传统移动通信维护工作存在问题 |
1.4 课题拟解决问题 |
1.5 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前期调研工作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前期调研工作 |
2 系统的管理功能设计 |
2.1 系统的总体构想 |
2.2 管理架构组建思路概述 |
2.3 系统的网络体系 |
3 通信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3.1 应用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 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
3.2.1 数据更新模块 |
3.2.2 数据查询模块 |
3.2.3 维护管理模块 |
3.2.4 监控管理模块 |
3.2.5 决策管理模块 |
4 资源维护管理平台系统的评估 |
4.1 平台的特色及推广价值 |
4.2 维护管理平台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
5 系统的应用 |
5.1 通信资源维护管理系统目前的运行状况 |
5.2 平台应用实际案例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全业务运营时代的电信竞争管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有关定义的界定与论述 |
1.2.1 电信业的界定与论述 |
1.2.2 电信竞争的界定与论述 |
1.2.3 全业务运营的界定与论述 |
1.3 有关的研究综述 |
1.3.1 电信管制的研究综述 |
1.3.2 电信竞争的研究综述 |
1.3.3 产业融合的研究综述 |
1.3.4 并购的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数量分析 |
1.4.2 博弈论 |
1.4.3 福利经济学 |
1.4.4 系统论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电信市场的发展变迁与竞争管制重构 |
2.1 电信竞争管制的内容及发展历程 |
2.1.1 传统电信竞争管制的内容 |
2.1.2 电信竞争管制的发展历程 |
2.2 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市场的发展变迁 |
2.2.1 电信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 |
2.2.2 电信竞争方式的变化 |
2.2.3 电信竞争的周期性波动 |
2.3 电信竞争管制面临的挑战与管制重构 |
2.3.1 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竞争管制面临的挑战 |
2.3.2 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竞争管制的重构 |
第三章 全业务运营时代的电信竞争失衡与管制 |
3.1 电信竞争失衡的定义和内容 |
3.2 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竞争失衡的因素分析 |
3.2.1 导致电信竞争失衡的横向因素 |
3.2.2 导致电信竞争失衡的纵向因素 |
3.3 对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竞争失衡的管制措施 |
3.3.1 对横向因素导致电信竞争失衡的管制措施 |
3.3.2 对纵向因素导致电信竞争失衡的管制措施 |
第四章 全业务运营时代的电信过度竞争与管制 |
4.1 电信过度竞争的定义和内容 |
4.2 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过度竞争的因素分析 |
4.2.1 基于异质不能辨别的同质竞争 |
4.2.2 基于产业融合的过量进入 |
4.2.3 基于全业务支撑网络的重复建设 |
4.2.4 基于全业务内容的盲目并购 |
4.3 对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过度竞争的管制措施 |
4.3.1 对基于异质不能辨别的同质竞争管制措施 |
4.3.2 对基于产业融合的过量进入管制措施 |
4.3.3 对基于全业务支撑网络的重复建设管制措施 |
4.3.4 对基于全业务内容的盲目并购的管制措施 |
第五章 全业务运营时代的电信竞争结构性失调与管制 |
5.1 电信竞争结构性失调的定义和内容 |
5.2 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竞争结构性失调的因素分析 |
5.2.1 电信标准锁定效应因素 |
5.2.2 产业价值链利润分成模式因素 |
5.3 对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竞争结构性失调的管制措施 |
5.3.1 对电信标准锁定效应因素的管制措施 |
5.3.2 对产业价值链利润分成模式因素的管制措施 |
第六章 全业务运营时代的电信不正当竞争与管制 |
6.1 不正当竞争的定义和内容 |
6.2 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不正当竞争的因素分析 |
6.2.1 融合业务管制缺位因素 |
6.2.2 产业价值链串谋因素 |
6.3 对全业务运营时代电信不正当竞争的管制措施 |
6.3.1 对不正当融合业务的管制措施 |
6.3.2 对产业链价值链纵向串谋的管制措施 |
第七章 电信竞争管制的制度供给改善 |
7.1 电信竞争管制的制度供给内容与原则 |
7.1.1 电信竞争管制的制度供给内容 |
7.1.2 有效电信竞争管制的制度供给原则 |
7.2 现行电信竞争管制的制度供给问题 |
7.2.1 法制化问题 |
7.2.2 企业产权制度问题 |
7.2.3 管制机构设置问题 |
7.2.4 管制机构内部管理问题 |
7.3 现行电信竞争管制的制度供给改善 |
7.3.1 加强法制建设 |
7.3.2 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
7.3.3 实现管制机构独立与融合 |
7.3.4 优化管制机构内部管理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工作 |
8.2 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广电微波数字化改造及在三网融合中应用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微波传输与光缆传输性能比较 |
2. 广电微波数字化改造的必要性 |
3. 广电微波数字化改造方案及应用 |
3.1 DVB ove r Mic rowa ve技术在微波数字化改造中的应用 |
3.2 SDH (Sync hronos Dig ita l Hie ra rc hy) 同步数字体系技术在微波数字化改造中的应用 |
3.3 基于SDH的MSTP平台在微波数字化改造中的应用 |
4. 广电微波数字化改造在在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几点思考 |
(5)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基本概念 |
0.2.1 电视频道 |
0.2.2 电视频道专业化及其分类 |
0.3 中外文献综述 |
0.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电视频道专业化研究 |
0.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0.4.1 理论意义 |
0.4.2 实践意义 |
0.5 研究方法 |
0.5.1 田野调查方法 |
0.5.2 案例分析法 |
0.5.3 理论归纳方法 |
0.6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
0.6.1 本论文逻辑框架 |
0.6.2 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与意义 |
1.1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产生与发展 |
1.1.1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产生 |
1.1.2 我国频道专业化发展历程 |
1.2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竞争格局 |
1.2.1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竞争背景 |
1.2.2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市场竞争现状 |
1.3 我国专业化频道发展模式分析 |
1.3.1 大众化专业频道——"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模式 |
1.3.2 分众化专业频道——"第一财经频道"模式 |
1.3.3 小众化专业频道——"现代房产频道"模式 |
1.4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意义与价值 |
1.4.1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意义 |
1.4.2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价值 第二章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面临的困境 |
2.1 受众水平良莠不齐 |
2.1.1 受众文化程度的制约 |
2.1.2 受众审美力的约束 |
2.1.3 受众分布不均衡 |
2.2 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
2.2.1 人员结构不合理 |
2.2.2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
2.2.3 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
2.3 优质节目源的匮乏 |
2.3.1 制播机制尚未健全 |
2.3.2 自制节目能力不足 |
2.3.3 节目购买市场尚未形成 |
2.4 频道盈利模式单一 |
2.4.1 频道创收依赖广告 |
2.4.2 数字付费电视发展缓慢 |
2.4.3 上中下游产业链有待完善 |
2.5 管理机制刻板单一 |
2.5.1 频道市场的行政性垄断 |
2.5.2 多层管理体制的局限 |
2.5.3 电视产业体系结构不合理 |
2.6 电视频道生存的悖论 |
2.6.1 综合化和专业化的矛盾 |
2.6.2 "自我本位"与"观众本位"的二元分立 |
2.6.3 计划模式和市场主体的错位 第三章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发展对策 |
3.1 注重创新体制 |
3.1.1 制播分离,加快机制创新 |
3.1.2 岗位聘任,深化内部改革 |
3.1.3 加速组建节目制作交换平台 |
3.2 把握受众市场 |
3.2.1 我国电视受众的市场细分 |
3.2.2 专业频道的受众定位 |
3.2.3 专业化受众的培育 |
3.3 坚持内容为王 |
3.3.1 专业化节目设置 |
3.3.2 专业化节目制作与播出 |
3.3.3 专业化节目的反馈与监督 |
3.4 打造栏目品牌 |
3.4.1 品牌立台,节目定位 |
3.4.2 培育品牌节目的思路与方法 |
3.4.3 着名品牌栏目的成功经验 |
3.5 实施新媒体拓展 |
3.5.1 数字电视改变赢利模式 |
3.5.2 网络媒体转向受众定位 |
3.5.3 手机媒体丰富内容产业 |
3.6 探索跨区域联合 |
3.6.1 "专业公共频道"模式 |
3.6.2 "合资办台"模式 |
3.6.3 "合作办台"模式 第四章 个案分析: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 |
4.1 频道差异化定位 |
4.2 频道发展现状 |
4.2.1 频道产生与发展 |
4.2.2 频道的竞争现状 |
4.3 频道面临困境 |
4.3.1 广电政策困惑 |
4.3.2 发展空间有限 |
4.3.3 节目资源匮乏 |
4.3.4 外围竞争加剧 |
4.3.5 盈利模式受限 |
4.3.6 制作人才匮乏 |
4.4 频道突围对策 |
4.4.1 推进制播分离 |
4.4.2 培育品牌栏目 |
4.4.3 拓展赢利模式 |
4.4.4 联姻新媒体 |
4.4.5 打造跨区域联合之路 |
4.5 长沙女性频道对我国专业频道发展的启示 结语:频道专业化与媒体融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无人值守机房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无人值守机房动力及环境的集中监控系统 |
2 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的传输方式及系统组成 |
2.1 现场监控单元组成 |
2.2 监控中心系统组成 |
2.3 网管系统维护规范 |
3 通信电源监控维护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
4 结语 |
(7)山东网通学习型员工开发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1 知识经济的呼唤 |
1.1.2 通信行业状况与山东网通的战略转型 |
1.1.3 构建学习型员工开发模式对转型期山东网通的作用和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
1.2.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2.2 本文的结构 |
2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综述 |
2.1 人力资源开发基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源开发的定义 |
2.1.2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
2.1.3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
2.1.4 人力资源开发基本原理 |
2.2 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 |
2.2.1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 |
2.2.2 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
2.2.3 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 |
2.3 知识经济与学习型员工 |
2.3.1 知识经济的定义与特点 |
2.3.2 学习型员工的含义与特征 |
3 山东网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3.1 山东网通人力资源特点 |
3.1.1 山东网通简介 |
3.1.2 山东网通人力资源特点 |
3.2 山东网通组织架构分析 |
3.3 山东网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4 构建山东网通学习型员工的开发模式 |
4.1 山东网通学习型员工的开发模式及特点 |
4.2 构建山东网通学习型员工的开发环境 |
4.2.1 建设学习型企业文化 |
4.2.2 畅通的信息流通渠道 |
4.2.3 人性化的管理氛围 |
4.2.4 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 |
4.3 山东网通学习型员工的开发方法和途径 |
4.3.1 终身学习的动力机制—职业生涯开发 |
4.3.2 正规培训 |
4.3.3 鼓励非正式地学习 |
4.3.4 人员流动机制—轮岗制 |
4.3.5 开发学习型员工的关键角色—学习型领导者 |
5 山东网通学习型员工开发模式的实施 |
5.1 山东网通学习型员工开发模式实施的保障 |
5.1.1 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
5.1.2 组织系统 |
5.1.3 转型期员工的“心理辅导” |
5.2 山东网通学习型员工开发模式的实施程序 |
5.3 山东网通开发学习型员工的投资风险防范措施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电信网络资源管理在通信企业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络资源管理的目标 |
1.2 网络资源管理的内容 |
1.3 网络资源管理对象 |
1.4 实施资源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
1.5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南宁电信网络资源管理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
2.1 南宁电信网络资源掌握的情况 |
2.2 资源管理机制 |
2.3 资源利用情况 |
2.4 目前资源管理系统及模式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中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
3.1 静态资源普查 |
3.2 计算机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 |
3.3 建立资源管理组织架构 |
3.4 应用推广 |
3.5 适应市场转型的要求 |
第四章 其他省市开展资源集中管理的经验 |
4.1 资源管理在上海的应用 |
4.2 四川实施经验 |
4.3 福建电信资源管理经验 |
4.4 集团公司对资源系统指导意见 |
4.4.1 实施资源资中管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4.4.2 实施资源管理的总体目标 |
4.4.3 IT系统定位 |
第五章 南宁电信分公司资源集中管理的实施办法 |
5.1 历史资源静态清查 |
5.2 建立资源动态管理办法 |
5.2.1 树立资源动态管理的核心理念 |
5.2.2 资源数据动态管理流程的总体设计原则 |
5.2.3 建立资源动态管理的模式 |
5.3 引入资源生命周期管理 |
5.4 建立与资源生命周期相对应的资源管理流程 |
5.5 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 |
5.6 关注资源信息应用服务和信息共享 |
5.7 关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
第六章 南宁分公司在资源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 |
6.1 网络资源利用率大副提高 |
6.2 提高了市场响应的规范性和及时性 |
6.3 疏理了内部响应流程,加强了部门间的联系 |
6.4 提升了管理和决策能力 |
6.5 提高了企业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 |
6.6 促进了团队精神的培育和员工素质的提高 |
第七章 下一步资源管理建设的几点思考 |
7.1 资源管理的远景 |
7.1.1 资源管理系统的远景目标 |
7.1.2 服务开通系统的远景目标 |
7.2 下一步资源系统面临的挑战 |
7.3 资源系统综合信息的提供功能亟待体现 |
7.4 提供资源服务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
第八章 小结 |
8.1 为业务开通提供准确的资源数据 |
8.2 为其他系统提供准确的资源/配置数据 |
8.3 为了综合的资产统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新疆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二章 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涵义 |
2.1 信息化的基本涵义 |
2.2 农业信息化的涵义 |
2.3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综述 |
3.1 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 |
3.2 国内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
第四章 新疆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现状 |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新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
5.1 农业信息化应用的研究 |
5.2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
5.3 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利用 |
第六章 新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重视和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 |
6.2 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
6.3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
6.4 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6.5 以“三电一厅”为服务手段,推动农业信息化进村入户 |
6.6 加强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
6.7 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
6.8 加强国内、国际的合作交流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广东广播电视改革的历史脉络与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方法 |
3、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新时期国内与广东的广播电视改革发展情况对比 |
1.1 新时期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概览 |
1.1.1 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四级办台,一心求规模 |
1.1.2 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末期——市场开放,多元化发展 |
1.1.3 2000年至2004年——传媒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 |
1.1.4 2005年至今——亮点众多但问题仍在 |
1.2 广东广播电视体制变革的情况概述和特征 |
1.2.1 改革开放初期的广东省广播电视格局 |
1.2.2 在建设“文化大省”背景下的岭南文化 |
1.2.3 广东省广电改革的基本走向 |
1.2.4 广东广播电视改革的特点 |
第二章 聚焦“南方模式” |
2.1 集团化改革的起因 |
2.1.1 外在生存环境发生变化 |
2.1.2 内在体制问题重重 |
2.1.3 响应中央政策要求 |
2.2 集团化改革的进程 |
2.2.1 集团化改革的启动——从网台分离开始 |
2.2.2 体制改革的举措——管办分离、宣传与经营分离 |
2.2.3 改革由外转内——频道制 |
2.3 集团化改革的成效与策略 |
2.3.1 成效:收视率和总收入 |
2.3.2 策略之一:打造本土品牌的营销手段 |
2.3.3 策略之二:“走出去” |
2.4 总结“南方模式” |
2.4.1 “南方模式”的特征 |
2.4.2 “南方模式”的不足 |
第三章 广东省“地方实力派”的变革模式分析 |
3.1 广州——以广州电视台为例 |
3.1.1 基本情况概述 |
3.1.2 广州电视台的改革 |
3.1.3 评点广州“地方实力派” |
3.2 佛山 |
3.2.1 “大佛山”思路 |
3.2.2 平面媒体成为集团化先行者 |
3.2.3 跨媒介的集团化 |
3.2.4 评点佛山广电改革 |
3.3 “地方实力派”与“南方模式” |
第四章 湖南与浙江的广播电视变革模式分析 |
4.1 “电视湘军”的崛起 |
4.1.1 一波三折的改革历程 |
4.1.2 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 |
4.1.3 娱乐为主的品牌架构 |
4.1.4 湖南模式的特征 |
4.2 浙江广电—“浙商”之道 |
4.2.1 集团化:先做强,再做大 |
4.2.2 和民营资本联姻 |
4.2.3 守住本土,竞争国外 |
4.2.4 浙江广电改革模式总结 |
4.3 湖南、浙江集团化改革对“南方模式”的启示 |
4.3.1 通过资本运作推进产业化进程 |
4.3.2 面向全国市场的节目制作方向 |
4.3.3 大大降低成本的节目营销策略 |
第五章 对广东省广播电视改革的补充建议 |
5.1 改革前进旋律中的杂音 |
5.1.1.合作共进成了“窝里斗” |
5.1.2.人力资源管理成了“人情”资源管理 |
5.2 几点思考 |
5.2.1.广东广播电视改革的动力来源 |
5.2.2.正确看待外资的进入 |
5.2.3.把人力管理交给市场 |
5.2.4.“走出去”让自身更强 |
第六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对光缆传输网维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谈传输网的例行维护[J]. 马师伦. 数码世界, 2017(04)
- [2]通信资源维护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及应用[D]. 张晓.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3]全业务运营时代的电信竞争管制研究[D]. 刘珊.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2)
- [4]广电微波数字化改造及在三网融合中应用思考[J]. 树影.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11(01)
- [5]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 毛慧. 中南大学, 2010(02)
- [6]无人值守机房动力与环境监控系统的应用[J]. 韩玮,王国华. 硅谷, 2010(05)
- [7]山东网通学习型员工开发模式研究[D]. 苏杰.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 [8]电信网络资源管理在通信企业中的作用[D]. 朱敏.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 [9]新疆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 冯蕾. 新疆农业大学, 2006(03)
- [10]广东广播电视改革的历史脉络与现状分析[D]. 林怡如. 暨南大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