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元济:书写中国出版业的传奇(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美[1](2020)在《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西洋史译着研究》文中提出
安晓梦[2](2020)在《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研究(1897-1937)》文中研究指明成立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从最初的印刷作坊,发展成为近代最大的出版机构,执近代出版业之牛耳。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商务印书馆不仅在资本方面实现了巨大飞跃,更为中国的出版书写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思想的传播、文化的进步等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做到了商业与文化并重。近代书业市场竞争激烈,书业广告成为众多书局营业推广的重要工具。商务在创业之初,其管理者即体现出广告意识,随着近代传媒与广告的发展,商务的书业广告也逐渐发展出自身特色。本文立足于商务印书馆及近代书业、报业的发展,从整体对商务印书馆1897—1937年的书业广告进行分析。本文正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产生的背景分析。通过梳理书业广告的概念及流变,界定本文研究对象;并对商务的出版情况、广告机构等进行了梳理。商务书业推广的需要及书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是商务书业广告发展的内外动机;商务强大的资本积累、不断完善的组织结构及对广告人才培养为其书业广告发展提供保障。第二部分纵观整体商务印书馆的书业广告内容,对其书业广告的形式进行分类。第三部分以内容发展特征为依据,对商务印书馆1897—1937年的书业广告进行分期。1897—1906为商务书业广告的草创期,1907—1931为商务书业广告的发展、成熟时期,1932—1937为商务书业广告的寻求转变、衰退期,主要从版式、图案、创意等方面分析总结了不同时期商务书业广告的内容特征,梳理商务近40年书业广告的变迁、发展。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内容呈现出明显的分期特征,在书业广告传播方面也有其特点。本文第四部分,主要以“全国报刊索引”的报刊资源,对商务书业广告的数量、传播特征进行分析。1897—1937年,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呈现总体攀升的数量趋势,并呈现出明显的分期特征;行销全国的大报、聚焦上海的小报、自有媒体构成了商务书业广告传播的三大阵地。第五部分,立足历史及现实,探讨了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作用。商务印书馆的书业广告是研究商务的重要史料,在当时对商务的营业推广起到促进作用,并在长期中塑造了商务的品牌形象。其书业广告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及审美价值,并反映了近代印刷技术、广告意识、美术等多方面的变迁。
张道静[3](2020)在《出版生活史视阈下的张元济 ——以《张元济日记》为中心》文中提出张元济是我国近代着名的出版家、思想家、教育家、实业家,论文将出版生活史这一史学研究方法与张元济出版生活相结合,探究张元济的经济生活、人际交往生活、休闲娱乐生活、家庭生活与其出版活动之间存在的耦合效应。以《张元济日记》作为一手史料,还原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立体、生动的张元济,塑造出版生活史视阈下的张元济的形象,归纳影响张元济出版人生的偶然因素与现实因素。通过对出版名家张元济个人出版生活史的案例研究激发出版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及自豪感,观照当前出版人才与编辑队伍建设问题。通过对张元济薪资和消费情况的考察表明,其社会身份与职业选择为其创造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满足张元济进行精神文化创造,实现文化理想的基础条件,乡缘、地缘、学缘所构建的传统人际网络为张元济积聚人脉资源,打造商务印书馆知识分子共同体实现优势转化具有积极作用,张元济在与政治人物的接触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分寸感与如今编辑人员所强调的政治意识实现跨越时空的呼应,不变的是出版人这个社会分工下与文化界、教育界所缔造的亲密社交关系。昆曲、古籍收藏、种植花木、阅读构成了张元济休闲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呈现出张元济具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休闲特征,同时兼受西方小费文化的影响,这种休闲生活方式不仅成为张元济与密友互相交流、增进情感的社交方式,也为出版机构带来更多高质量出版物。家庭生活中婚姻关系对事业的助力,张元济对于后代近亲的教育理念与方式都是张元济生活中不可切割的部分,切于人事、温良内敛的个性表达是张元济在政治洪流中激流勇退成功转身“仕商”的内在因素。通过对经济生活、交往生活、休闲生活、家庭生活四个维度的考察建立一个“出版生活史”视阈下的出版名家张元济形象。
邓燕[4](2019)在《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基于历史教育观念的考察(1901-1945)》文中指出本文从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变迁的视角,纵向考察20世纪上半叶不同历史时期时代主题对历史知识资源的利用及其相互关系,时代主题影响到各时期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实践。爱国与启蒙、救亡图存和争取民族独立是贯穿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在时代主题影响下,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观念经过了转型、变革、多元化和趋向整合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历史教育功能的认识取决于对“历史”和“教育”两者功能和相互关系的现实定位。晚清时期,在改革与革命、爱国与启蒙的时代主题下,“国族主义”成为影响历史教育观念变革的核心因素。史学传统垂训和资治功能在新时期表现出转型特征,清政府、改革派和革命派从不同的角度建构“国族”和促进“群觉”,政事教育、爱国观念传播、启蒙与进步、国族意识培养等成为历史教育观的内涵。民初,塑造共和国民成为历史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历史教育目标呈现出社会本位和学生本位取向,历史教育从“历史”和受教育者本身获得其主体性,更为客观化。民主、共和、平等、科学、民治、实用主义、世界主义等成为影响历史教材内容、历史教学组织形式的思想资源。形塑国民革命记忆是国民革命背景下历史教育观念的主题。革命建国下,随着国家意识的强化,革命的主体及国家性质等问题的讨论使得社会各政治派别和民众历史意识勃发。对“革命”内涵的界定及其历史演变主题的关注反映出各党派和民众最为集中的历史知识诉求。国民党国民政府以革命的历史宣示自身正统地位,塑造历史与三民主义的内在联系。抗战救亡背景下强化民族国家认同和推进抗战动员,是国人对于历史教育使命的认识和实践。民族主义成为支配当时历史教育观念的核心观念,历史教育观念趋向整合,它或重新具备道德训诫色彩、或鼓励忠勇武德、或提倡伟人教育,其虽多元化但统一于民族国家认同的旗帜下。各时期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层面的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观念呈现互动图景,探讨两者相互影响的机制,尤有必要。从人类历史经验中挖掘、重塑、融汇创新得来的特定价值或实践经验,与社会政治主题相互生发。新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动员方式得以形塑。某些普适性的价值也通过历史教育进一步传播。古往今来,时代主题对于再现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深刻影响到历史话语和历史实践。历史教育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受时代政治和社会文化主题的影响,某些观念成为支配某一时期历史教育观念的核心因素。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历史变迁呈现出特定阶段人们对历史教育功能的不同认识。
祝平凡[5](2019)在《书籍之为艺术—民国时期的线装书》文中认为明代中叶以后,线装书成为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制,而视书籍为艺术品的观念也在此期得到发展。至民国时期,中国书籍制度发生巨变,西式装帧逐渐占据主流。但在此时,中国知识阶层的一批有识之士从容面对,并维护中国传统中的一脉书香,出版了大量兼具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线装书。本文以其中的代表人物陶湘、鲁迅、郑振铎、周叔弢和吴湖帆等为例,讨论了这一时期线装书中的精品制作,以及书籍之为艺术的观念。
车兰兰[6](2018)在《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文中提出黄人(1866—1913),是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个性鲜明、思想崛奇、成果卓异的人物。在近代这一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黄人深受传统文化、吴地地域文化的浸染和西方文化的多重影响,前后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他曾有志于仕途,然郁郁不得志;后执教东吴大学,潜心学术;入南社后欲以文革命,终理想破灭,因狂而殁。黄人是近代重要的作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兼跨数个领域,在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小说着译、办刊结社、文献编纂、教育改革、民主革命等方面均有建树。然而与同时代的梁启超、吴梅、王国维等人相比,黄人并未获得相应的地位,其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有待于更为深入的挖掘。本论文着眼于对身处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思想复杂、着述宏富、经历曲折的黄人作较为全面的考证与论述,并作合理评价。论文主要从六部分加以剖析阐述:前三章主要是将黄人的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创作放置近代文学转型背景中去考察,这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黄人所处时代的过渡性特征在其文学理论、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首章探讨黄人《中国文学史》与近代新型文学史兴起的关系,追溯“中国文学史”的起源,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近现代学科体系中的“文学史”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根本区别;梳理西方、日本的“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论述国人自着“中国文学史”出现的原因。通过对比窦、林、黄三部最早的文学史着作,进而分析黄着文学史的开创性、影响,也不回避它作为草创期文学史的局限。次章侧重于探讨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与黄人文学理论的关系,梳理古、近代文学理论批评衍变之轨迹,进而探讨黄人的小说理论、戏曲理论、诗歌理论、词学理论对古典文论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其在新旧思想冲突下所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聚焦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研究,从题材、主题、艺术特色等方面解读黄人的诗歌与词,分析其所体现的新旧特征,最后综合论述黄人创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较文学理论存在的滞后性。后三章主要是围绕黄人的教育、出版、社团等文学活动展开,探讨他与近代文科教育、文学出版、文学社团发展的关系,体现了黄人严谨与开放的学术风气及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求。第四章梳理了黄人的求学活动、教育活动,尤其突出黄人对中国文科教育所作的贡献。黄人在东吴大学十三载,通过教学布道、讲学唱和、编写教材、主笔学报等教育活动,在思想启蒙、文科教育、培养人才等方面对近代文科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五章分析黄人在中国近代出版转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他与小说林社、国学扶轮社的关系,从黄人的报刊、图书出版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倡导保存国粹,另一方面也积极引进了西学新知,既批判了封建文化专制,又传播了西方民主思想,对传统出版业向近代出版业的转型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最后一章则考察黄人与中国近代社团转型的关系,社团活动在黄人的文化活动中比例较大。本章中黄人入南社之契缘、入南社后的活动及其与南社同人的交游是重点,体现了在近代社团转型过程中,“新”与“旧”文化的碰撞。而黄人在社团的创作、文化、交游活动,不仅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和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代表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勇于担当、以笔为戎的真实写照。概之,黄人之一生,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世事沧桑,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巨变,是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一个“推动者”和“见证者”。他的文学思想、创作与活动等,都体现了新旧文化过渡、传统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时期的矛盾与融合。他的身上,既有传统文人积极入仕的济世情怀、感时伤世的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坚守,困囿于时代的保守与局限,又有近代新型知识分子“启蒙救国”的远大理想、批判封建专制文化的革新精神、对民主自由的热切追寻和和立足于中西比较的创新精神。他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承袭了李白、李贺、王仲瞿、龚自珍等先贤遗风;又借鉴了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许多独立之见和创新之举,对吴梅、王謇、陈乃乾、陈大悲等后辈学者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黄人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需要将其放置中国近代文学转型的大背景下,做更全面更客观的研究,同时分析他的典型意义。
曾建辉[7](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陈振林[8](2018)在《“孤岛”时期文献保存同志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日本侵略者接连发动的对华战争,使近代中国社会公私藏书事业遭受莫大损失。自1931年东北沦陷至1945年抗战胜利,战火侵袭并蔓延中国长达十四年之久,日军兵燹所至,公然大规模侵夺和破坏图书文献,中华文化典籍因是遭遇空前劫难,蒙受巨大损失。这不仅是中国近代藏书史上的厄运,更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大灾难。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日军侵略势力由淞沪而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战火迅速蔓延至整个东南国域,拥有数百年人文渊薮的江南藏书面临毁失侵夺之虞,且有大量民族文化典籍流散于以上海为中心的古旧书肆中。而在近代上海日渐成熟的都市文化空间中,书籍与知识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耳闻目睹文献典籍遭遇毁失侵夺惨状,沪上从事文化工作和关心文献存亡的知识人士如郑振铎、张元济、张寿镛、何炳松、张凤举等联名吁请国家和政府抢救沦陷区图书,以图救护国家文献,保存民族文化,沪上“文献保存同志会”由是成立。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国立中央图书馆及沪上知识人等的协力合作下,文献保存同志会在1940年1月至1941年12月间秘密搜救保存了善本古籍4864部,48000多册。本文即以“文献保存同志会”为研究对象,试对这一组织成立之背景原委、规划运作、活动业绩及相关史事人情作具体考述与分析,并期以将其置于抗战大时代中文化界的“抗战建国”运动之中而予以妥善地评述。故而,依据相关史料,文章大体勒为四部分展开论述,一是以“八一三”事变前后上海文化生态的变化来论述战时文献之厄,也可谓时代背景之呈现;二是文献保存同志会之成立与相关组织规划;三是论述文献保存同志会救书工作的开展与成绩的展现;最后一部分则尝试着分析时局背景下的文献保存活动如何处理人书关系、利益抉择以及内心情感的纠合紧张等。而在述论过程中,本文亦大致有两条线可循:一是阐述“文献保存同志会”的基本史事经过;二是探讨知识人在“孤岛”时局下保存国家文化的使命与精神。两条线交相融合,共同推进。总之,在笔者看来,文献保存同志会及其同仁在战火兵燹之中救典存书,在民族存亡之际不忘史籍,保存文献之后乃是保存国家文化,保存民族历史。在“孤岛”困境之中,为国家存书,为文化续命,彰显的正是“护书存史”之大义。
张国伟[9](2017)在《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1899-1945)》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来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既有的研究多倾向于从内容翻译、文本变迁、重要观点解读和图书版本等方面展开研究。但它的传播,不只是思想内容层面的传布,更有媒介的物质力量的流动。清末以来的印刷技术,经历了从雕版印刷到以铅活字印刷为主的重大变化。以铅字印刷为基础的出版活动日益受到人们的信赖,并逐渐成为新型的产业,主动参与到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来。20世纪初叶,在马克思主义不断壮大的过程中,这些物质化的图书报刊的大量生产和传播,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另一种形态。本研究将借助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将研究视角放回到历史语境中,分析彼时新式传媒如何塑造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群体,怎样刊载呈现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如何出版发行马克思主义着作,以及社会规则对马克思主义着作出版的影响,以此考察作为文化现象和产业形式的出版与马克思主义着作及其思想在中国传播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本论文在大量阅读、梳理1899年至1945年有关马克思主义着作书刊出版史料的基础上,重新呈现了以若干经典着作为代表的中译本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不断被引入、传播的历史过程,考察了传媒与早期思想传播者的关系,出版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影响,各种出版机构的出版发行活动,社会环境对马克思主义着作的态度,以及马克思主义着作的传播影响等内容。通过对此类图书在当时中国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出版、发行、流通和阅读等一系列环节的重新呈现和分析,把对思想传播的研究转化为对图书着作的传播研究,从而探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如何形成改造社会的重要思想力量。本研究重点查阅了《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民国时期总书目》、《生活全国总书目》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民国时期出版书目汇编》、《红藏》等资料,发现了不少以往未被注意的马克思主义着作中译本,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图书目录数据库。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档案,收集和统计了中译本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不同版本的定价和发行量等信息,考察了彼时出版机构为此类图书制定的出版策略,对比分析了多种马克思主义着作的营销活动。研究还同时发现,中国共产党和党的积极分子组织的出版机构在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出版活动中,已经主动运用出版产业的运作规律;上海的中小型出版机构在1930年代出版了彼时大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通俗类图书通过这些工作,本研究呈现了马克思主义着作及其内容在中国传播的不一样的图景。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并非只是单纯的图书出版流通活动,而是涉及到多种因素,是一个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清末民初,印刷技术的改进,形成了新的出版形态,为新思想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准备;出版的变迁,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的形成,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出版;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各种出版机构均开始重视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出版发行,文化追求、政治理想、商业利益等因素都发挥着作用,而上海中小型出版机构在此间表现非常活跃,出版销行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着作;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出版传播,不仅与出版行业有密切关系,还受到法律、政府规定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具有的革命性思想性,经由早期图书报刊的传播和展示,在社会上形成了初步的认同。这一认同又经出版业和传媒机构的表征,在社会上逐渐产生了更深层的认同,刺激了新一轮的着作出版和传播。这些发现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传播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
卫婷婷[10](2016)在《中国现代文学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越古老的口耳相传,千万年来人类文化假借报纸,报刊,书籍,书信等传播载体,跨越时间和空间,以纸面形式出现在历史与当下。这些出版物质形态在记录和传播文学艺术成果的同时,又以自身的价值选择、艺术追求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代又一代文学的发展方向与价值取向,因此有学者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纯文学创作是各种艺术形态的源泉,那么,孕育这个源泉的往往是出版这个摇篮”。1由此可见。出版与文学的重要关系不言而喻。本课题将研究现代文学与文学出版的关系,拟用五章来阐述。第一章:出版的技术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这一章首先概述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再从技术变革的角度研究出版业的现代化转型。其次论述现代性文学观念的兴盛,最后联系出版技术的变革和现代文学的发生,探索二者的共生互动关系。第二、三、四章:以商务印书馆、大东书局、文化生活出版社为例,从个案研究试图把握现代出版业整体,百年商务印书馆为出版业大宗,大东书局的通俗文学出版,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的人道出版,这些同时在现代文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最后第五章:稿酬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作家的文化姿态,联系文学生产机制,从制度角度微探稿酬,再联系作家的生存姿态进一步诠释稿酬制度。最后总结文学出版与现代文学的是如何互动共生关系。
二、张元济:书写中国出版业的传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元济:书写中国出版业的传奇(论文提纲范文)
(2)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近代广告及出版方面的研究 |
1.3.2 近代书业广告方面的研究 |
1.3.3 对于商务印书馆广告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产生的背景 |
2.1 书业广告的发展 |
2.1.1 书业广告概念 |
2.1.2 近代传媒业的发展孕育书业广告转型 |
2.2 商务印书馆的发展概况 |
2.2.1 商务印书馆成立及发展 |
2.2.2 商务印书馆出版概况 |
2.3 商务印书馆广告部门变迁 |
2.3.1 交通科 |
2.3.2 推广科 |
第三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形式 |
3.1 新书出版广告 |
3.2 预约特价广告 |
3.3 出版预告广告 |
3.4 图书廉价广告 |
3.5 再版销售广告 |
第四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内容 |
4.1 初创阶段的书业广告:1897—1906 |
4.2 发展、成熟阶段的书业广告:1907—1931 |
4.2.1 灵活多变的版式 |
4.2.2 贴切精美的花纹与图案 |
4.2.3 富于变化的广告字体 |
4.2.4 别出心裁的创意 |
4.3 转变、衰退阶段的书业广告:1932—1937 |
4.3.1 变化、统一下的版式与字体 |
4.3.2 收缩阶段的广告创意 |
第五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传播特征 |
5.1 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传播总量特征 |
5.1.1 逐渐攀升的广告总量 |
5.1.2 注重性价比的重点传播 |
5.2 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媒体选择特征 |
5.2.1 行销全国的大报 |
5.2.2 聚焦上海的小报 |
5.2.3 最大化的自有媒体 |
第六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的作用 |
6.1 为商务争夺市场,塑造社会形象 |
6.2 营造文化氛围,揭示时代特点 |
6.3 提供珍贵史料,弥补资料缺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出版生活史视阈下的张元济 ——以《张元济日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出版生活史文献综述 |
1.2.2 张元济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案设计 |
1.3.1 主要研究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重点和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有利于拓宽出版生活史视阈下对张元济的理论研究 |
1.4.2 实践意义:为出版社人才选拔及培养机制提供借鉴 |
2 张元济的经济生活 |
2.1 薪资 |
2.2 消费 |
2.2.1 衣食住行消费 |
2.2.2 文化娱乐消费 |
2.2.3 其他消费 |
3 张元济的交往生活 |
3.1 传统人际网络:亲缘、地缘、学缘 |
3.1.1 亲缘:稳定的力量 |
3.1.2 地缘:乡土的信任 |
3.1.3 学缘:共同的志趣 |
3.2 学术网络:出版与文化教育界的交往 |
3.2.1 与出版行业内部人员之间的人际交往 |
3.2.2 与出版行业外部人员之间的人际交往 |
3.3 权势网络:出版与政界的交往 |
4 张元济的休闲娱乐生活 |
4.1 生活作息 |
4.2 个人休闲活动 |
4.2.1 艺术享受休闲:昆曲 |
4.2.2 雅趣休闲:阅读、书法及古籍收藏 |
4.2.3 怡情养生休闲:观赏花木 |
4.2.4 休憩休闲:登山踄岭 |
5 张元济的家庭生活 |
5.1 发蒙启蔽:家庭教育对个性的塑造 |
5.2 锦上添花:婚姻关系对仕途的助力 |
5.3 如坐春风:家庭环境对后辈的熏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基于历史教育观念的考察(190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观 |
第二节 论文概念的界定及研究取向 |
一、关于“时代主题”概念 |
二、关于“历史教育”概念 |
三、关于“历史教育观念” |
第三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创新点和意义 |
第一章 建构国族:20世纪初历史教育观念的转型 |
第一节 经史为本与王朝新政:中体西用的历史教育观念 |
一、政事学:史为资治 |
二、考治求兴:清政府历史教育中的进化逻辑 |
第二节 改革派与西方史政视域下的现代国家政治启蒙 |
第三节 革命派与“民族主义”历史意识的塑造 |
第四节 国族意识与促进群觉:历史教育重心的变化 |
第二章 塑造国民:再造共和与民初历史教育观念的变革 |
第一节 民初教育思潮的激荡与历史教育观念的革新 |
第二节 共和基础:“民史”教育与科学、民主等价值渗透 |
一、学生本位、社会本位:“民史”教育与科学观念 |
二、平民主义与历史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
三、文化史观:“民主”与“平等”的历史编纂视角 |
第三节 共和国民资格:历史教育中“公民教育”的价值发现 |
一、历史教育与“爱国”观念建构 |
二、历史教育与共和国民的养成 |
三、历史教育与“世界意识”的培养 |
第三章 形塑革命记忆:国民革命与历史教育观念的多元竞争 |
第一节 重建国家主体性: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与历史教育 |
第二节 革命与阐释:历史意识及史观竞争 |
一、唯物史观与革命的历史意识塑造 |
二、历史阐释的竞争——民生史观与唯物史观 |
第三节 中外革命经验与改编:通俗史学与多样政治诉求 |
一、革命史的塑造与社会运动史的传播 |
二、“弱小民族”叙事与民族独立历史意识的表达 |
第四节 革命与正统:三民主义与历史的内在统一性塑造 |
第四章 强化民族国家认同:抗战时期历史教育观念的整合倾向(上) |
第一节 民族历史文化认同——民族主义与历史教育 |
一、民族主义:现实需要与历史教育的强化 |
二、对他国历史教育观念和实践的借鉴 |
三、历史教育与民族性 |
四、侧重本国史:历史、文化和价值观的宣扬 |
第二节 民族目标认同——民族复兴与历史教育 |
一、阐扬国荣:民族复兴目标下的学校历史教育 |
二、纪念国耻:历史创伤与民族复兴意识的激发 |
三、树国榜样:民族独立运动、复兴史的宣传教育 |
四、殊途同归:“民族解放”与中共革命史塑造 |
第三节 国族认同——历史教育与边疆的再建构 |
一、历史教育视角:成为问题的边疆 |
二、专门化课程:“边疆”与“民族”的历史建构 |
三、求同抑异:在地化的边疆历史教育观 |
第五章 推进抗战动员:抗战时期历史教育观念的整合倾向(下) |
第四节 国防动员与历史教育 |
一、国防动员:“备战历史教育” |
二、坚持抗战:反帝反投降的历史教育观 |
第五节 民众动员与历史意识塑造 |
一、民众认知需求维度:民众历史意识引导 |
二、民众知识普及维度:社会化历史教育的形式和途径 |
三、民众政治觉醒维度:群众史观与“人民”为主体的叙事 |
四、民众使命意识维度:“人民代表民族”与中共的历史意识塑造 |
五、互动中的塑造:历史哲学化与民众历史认知需求 |
第六章 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互动微观考察—以英雄人物教育观演变为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编写概况 |
第二节 “人的隐退”:民初历史教育观念的一种趋向 |
第三节 抗战动员与英雄、伟人教育观的凸显 |
第四节 英雄人物叙事策略与社会、政治诱因 |
余论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历史教育的价值诉求 |
第一节 作为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教育 |
第二节 作为政治动员工具的历史教育 |
第三节 时代主题与历史教育观念变迁 |
一、时代主题变迁与历史教育观念的特征 |
二、历史教育观念及其变迁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书籍之为艺术—民国时期的线装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民国年间的书籍世界 |
一、莫里斯的书籍艺术 |
二、张元济与陶子麟 |
三、蒋汝藻与郭葆昌 |
第二章 陶湘及其刻书 |
一、陶湘与藏书 |
二、刻书与石印 |
第三章 鲁迅、郑振铎的《北平笺谱》与《十竹斋笺谱》 |
一、国故与利器 |
二、寻访与编刻 |
三、古物与新董 |
第四章 周叔弢的书籍五美与刻书艺术 |
一、藏书与五美 |
二、刻书与新标准 |
第五章 吴湖帆与书籍装潢 |
一、书籍的收藏 |
二、书籍的装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 |
三、前贤研究概况 |
(一)黄人着述整理 |
(二)黄人生平研究 |
(三)黄人《中国文学史》研究 |
(四)黄人文学理论研究 |
(五)黄人文学编纂研究 |
(六)黄人文学创作研究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意义 |
第一章 黄人与近代新型文学史的书写 |
第一节 从“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再到“中国文学史” |
一、文苑传:为文学家立传 |
二、艺文志: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
三、书目提要:指示门径 |
四、“文苑传”、“艺文志”、“书目提要”与“文学史”的区别 |
第二节 从国外的“中国文学史”到国人自着文学史 |
一、早期西方、日本学者所撰“中国文学史” |
二、国人自着文学史的发生 |
第三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独创性和开创性 |
一、思想上的开拓性 |
二、观念上的开创性 |
三、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
四、体例上的创新之处 |
五、方法上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的矛盾与局限 |
一、《中国文学史》的矛盾 |
二、《中国文学史》的局限 |
第五节 黄人《中国文学史》之影响 |
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
二、对中国文学史编写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变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生 |
第二节 黄人的小说理论 |
一、古、近代小说理论之衍变 |
二、黄人小说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小说理论的局限 |
四、黄人小说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三节 黄人的戏曲理论 |
一、晚清戏曲理论批评概况 |
二、黄人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元、明戏曲的批评 |
四、黄人戏曲理论之影响与贡献 |
第四节 黄人的诗学理论 |
一、晚清诗坛之概况 |
二、黄人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对唐、清两代诗人的评价 |
四、黄人诗学理论评价 |
第五节 黄人的词学理论 |
一、晚清词学概况 |
二、黄人词论的主要内容 |
三、黄人词论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人的文学创作实践 |
第一节 黄人文学创作概况 |
第二节 黄人的诗歌创作 |
一、黄人诗歌创作的主题 |
二、黄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
三、“诗界革命”背景下的黄人诗歌 |
第三节 黄人的词创作 |
一、黄人词题材 |
二、黄人词的特点 |
三、晚清词学视野中之黄人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科教育的转型 |
第一节 书院制度的近代化与新式学校的产生 |
第二节 黄人的求学活动 |
一、私塾教育的“旁听生” |
二、博览群书,广涉诸学 |
第三节 黄人的教育活动 |
一、黄人早期的教育活动 |
二、黄人与东吴大学 |
第四节 黄人对近代教育的贡献 |
一、思想启蒙方面 |
二、文科教育方面 |
三、培养人才方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出版之转型 |
第一节 晚清出版概况 |
第二节 黄人创办的报刊 |
第三节 黄人与小说林社 |
一、黄人与小说林社的关系 |
二、黄人在小说林的编辑、出版活动 |
三、黄人与小说林社同人的交游 |
四、黄人对小说林社的影响 |
第四节 黄人与国学扶轮社 |
一、国学扶轮社创办的背景与时间 |
二、黄人与国学扶轮社的关系 |
三、黄人在国学扶轮社的文学史、辞书编纂与古籍刊印活动 |
四、黄人与“国学扶轮社”同人的交游 |
五、黄人对国学扶轮社的影响与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社团之转型 |
第一节 近代社团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二节 黄人与三千剑气社 |
第三节 黄人与南社 |
一、黄人入南社之缘由 |
二、黄人入南社后活动概述 |
三、《南社丛刻》所选黄人之诗文 |
四、黄人与龚自珍诗风之比较 |
五、黄人与南社同人的交游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
一、新闻体 |
二、论文体 |
三、杂感体 |
四、文艺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
三、关于童书出版 |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
本章小结 |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孤岛”时期文献保存同志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有关抗战时期文献图书受厄情况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二) 有关“孤岛”时期文献保存活动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三) 有关“文献保存同志会”史事与人事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
(四) 前人研究之遗留空间及本文拟推进方向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八·一三”前后上海的文化生态 |
第一节 书籍与知识人合成的都市文化空间 |
一、书刊的繁荣与公私藏书的发展 |
二、沪上知识人的几个面相:文人、编辑、出版商 |
第二节 “孤岛”的形成与沪上文化空间的缩小 |
一、激变:战火集于沪上 |
二、书刊媒介的大量停办与知识人的西迁 |
第三节 兵燹卒致文献之厄 |
一、东南文献典籍的大量散失 |
二、战时各方势力对于文献图书的争夺 |
第二章 文献保存同志会之成立与规划 |
第一节 “文献保存同志会”之缘起与组建 |
一、郑振铎等沪上文化名人之吁请 |
二、国民政府之重视 |
三、蒋复璁赴沪 |
第二节 “文献保存同志会”之组织人员构成 |
一、国立中央图书馆与文献保存同志会 |
二、沪上文献保存同志会之主体成员 |
三、文献保存同志会之相关人物 |
第三节 “文献保存同志会”之组织活动规划 |
一、宗旨及活动细则 |
二、活动经费及组织分工 |
第三章 文献保存同志会之文献保存活动考察 |
第一节 文献保存活动之开展 |
一、文献搜救之范围与目标 |
二、文献保存同志会工作报告书及其内容 |
第二节 文献保存同志会之文献保存业绩 |
一、郑振铎与《玄览堂丛书》 |
二、文献保存同志会所收文献之转运流存 |
第四章 “孤岛”文献保存活动中的史事与人情 |
第一节 化私为公:同志会对嘉业堂与适园藏书之收购 |
一、刘氏嘉业堂与张氏适园之家藏概况 |
二、文献保存同志会对于嘉业堂与适园藏书之收购经过 |
三、嘉业堂藏书与适园藏书之归公意义辨析 |
第二节 因缘利益:知识人的处境与抉择 |
一、文献保存活动过程中的公私交谊 |
二、战乱中藏书家的生存困境与利益抉择 |
结语:斯文之幸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189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相关界定 |
一、研究缘起 |
二、相关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相关研究回顾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创新思考 |
一、研究框架 |
二、创新思考 |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出版传媒形态与社会思潮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出版变革 |
一、印刷技术的革新 |
二、人员、组织与制度:新出版形态的形成 |
第二节 新式印刷技术影响下的思想变革 |
一、印刷变革下的纲常解纽 |
二、传媒舞台上的新思想论争 |
第二章 出版变迁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早期传播 |
第一节 传播者的聚合 |
一、留学生刊物汇聚早期传播者 |
二、同人刊物催生传播共同体 |
第二节 书报为媒: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早期传播 |
一、"只言片语"的引介 |
二、日益涌现的章节式传播 |
第三节 商业出版涉足马克思主义着作 |
第三章 上海出版业中的马克思主义着作 |
第一节 上海出版业的基础准备 |
第二节 思想旗帜下的马克思主义图书出版 |
一、红色出版社推出的马克思主义着作 |
二、新生命书局的马克思主义着作 |
第三节 文化市场上的马克思主义图书 |
一、文化与商业平衡:大出版社的追求 |
二、经典与通俗混合:中小出版机构的出版策略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表征、认同与生产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禁与反禁 |
第一节 政府管制出版传媒业 |
第二节 查禁马克思主义书报 |
第三节 "敌人的查禁帮了我们大忙" |
一、出版界的抗争 |
二、日益高涨的马克思主义热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销行 |
第一节 大城市为枢纽的图书流通 |
一、门店销售 |
二、行销异地 |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图书流通 |
一、中央苏区的小册子发行 |
二、延安时期的图书流通 |
第六章 星火燎原:马克思主义着作出版传播的影响 |
第一节 "庶民的胜利":阅读和思想的突围 |
第二节 出版传媒与他者:马克思主义群体的出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部分上海中小型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相关图书 |
后记 |
作者博士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
(10)中国现代文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语境 |
2、问题的提出及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一、出版的技术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发生 |
1、从“古典”到“现代”——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 |
2、技术变革视阈下的出版业现代化转型 |
2.1 传教士最初的技术注入 |
2.2 石印和铅印技术的应用 |
2.3 出版业现代化转型 |
3、文学“现代性”观念的兴起 |
3.1 作为时空观念的“现代性” |
3.2 作为“主体体验”的现代性 |
3.3 作为文学观念的现代性 |
4、出版技术催生现代文学的发生 |
二、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文学出版 |
1、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 |
1.1 1897—1902:夏瑞芳时期 |
1.2 张元济:“敢云有志竟成,总算楼台平地”(1902—1921) |
1.3 王云五:科学管理法(1921—1932) |
1.4 乱世:“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1932—1945) |
2、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特色 |
2.1 包孕文化 |
2.2 “在商言商”与“在商言文” |
2.3 出版大宗——教科书 |
三、大东书局与现代通俗文学的出版 |
1、走向俗文学的自觉 |
2、大东书局及出版概况 |
2.1 大东书局的文学期刊出版情况 |
2.1.1 周瘦鹃主办的《半月》和《紫罗兰》 |
2.1.2 包天笑主编的《星期》 |
2.2 大东书局的文学书籍出版情况 |
2.2.1 “五四”运动之后的出版情况 |
2.2.2 民国出版的黄金十年(1927-1937) |
2.2.3 抗战时期及胜利后的出版 |
3、大东书局运营的特点及不足 |
4、在通俗文学出版史上的意义 |
四、巴金与文化生活出版社 |
1、巴金早期编辑实践活动 |
2、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编辑活动 |
2.1《文化生活丛刊》和《译文丛书》 |
2.2《文学丛刊》 |
2.3 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其他出版物 |
3、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编辑特征 |
3.1 人道主义的编辑策略 |
3.2 坚持文学审美性的编辑方针 |
3.3 提携文学新人 |
3.4 关注读者接受 |
4、作为编辑家巴金的人格魅力 |
五、稿酬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作家的文化姿态 |
1、稿酬制度的历史变迁 |
1.1 古典文学时期——着书亦为稻粱谋 |
1.2 现代文学时期——稿酬为安身立命之所在 |
2、现代稿酬制度下的作家生态 |
2.1 职业作家的形成 |
2.2 作家生计的改变 |
3、稿酬——文化意义空间的生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张元济:书写中国出版业的传奇(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西洋史译着研究[D]. 王秀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近代商务印书馆书业广告研究(1897-1937)[D]. 安晓梦. 河北大学, 2020(08)
- [3]出版生活史视阈下的张元济 ——以《张元济日记》为中心[D]. 张道静.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时代主题与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育 ——基于历史教育观念的考察(1901-1945)[D]. 邓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书籍之为艺术—民国时期的线装书[D]. 祝平凡.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6]黄人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转型[D]. 车兰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2)
- [7]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 [8]“孤岛”时期文献保存同志会研究[D]. 陈振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1899-1945)[D]. 张国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10]中国现代文学出版研究[D]. 卫婷婷. 温州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