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肿瘤与父母职业有关(论文文献综述)
颜朋飞[1](2021)在《孕前糖尿病与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儿童青少年时期肿瘤发病风险影响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糖尿病是女性妊娠期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分为“孕前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两种类型。前者是孕产妇在妊娠之前就已经确诊的糖尿病,又称“糖尿病合并妊娠”,根据糖尿病类型可进一步分为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GDM则是指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近年来,一些研究探讨了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和子代中儿童及青少年期间发生肿瘤风险的关系,但是结果并不一致。因此,本研究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并比较孕前糖尿病和GDM对子代在儿童青少年期间肿瘤发病风险的影响,为降低母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子代健康的不良影响,降低儿童青少年肿瘤的发病率,提高儿童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为了获取关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和子代儿童及青少年期间肿瘤发病风险关联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系统地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从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月31日。英文检索词主要包括:maternal diabetes、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pre-pregnancy diabetes mellitus、childhood cancers、pediatric cancers,adolescent cancers,offspring、cancers、tumor,neoplasms和malignancy等。中文检索词包括孕前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子代、儿童癌症、肿瘤、癌症等。对纳入的文献,按照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对其进行质量评价:7-9分为高质量研究,3-6分为中等质量研究,0-3分则为低质量研究。本研究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s)作为合并效应量,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计算。异质性检验则采用Q检验法和I2检验法。如果纳入研究中存在高度异质性,则进行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以探索异质性的来源。发表偏倚则采用漏斗图、Begg’s和Egger’s检验进行检测。结果: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本研究最终纳入20篇关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对子代儿童青少年期间肿瘤发病风险影响的文献。其中14篇为病例对照研究,包括共23,015例肿瘤病例和3,974,960例对照,其余6篇为队列研究,样本量区间为8,839至1,226,515。初步分析可知,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孕产妇的子女在儿童青少年期间患肿瘤的风险显着增加(OR,1.30;95%CI,1.10-1.53),但观察到了显着的异质性(I2=73.3%,P<0.001)。4项研究并未报告母亲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具体类型,合并的OR值为1.26(95%CI,1.05-1.51),说明患有糖尿病的孕产妇子女儿童青少年期间患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6项研究报告了母亲GDM对子代中肿瘤总体发病风险的影响,合并的OR值为1.15(95%CI,1.03-1.28);6项研究报告了患有孕前糖尿病的妇女子代中肿瘤的总体发病风险,合并OR值为1.55(95%CI,1.41-1.70)。Meta回归结果表明母亲的糖尿病类型是纳入研究间异质性的重要来源之一(Adj R-squared=32.23%),孕前糖尿病史与GDM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特定类型的肿瘤中,无论是孕前糖尿病还是GDM,均可引起白血病的风险升高(孕前糖尿病:OR,1.32,95%CI,1.13-1.55;GDM:OR,1.28,95%CI,1.04-1.57),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孕前糖尿病:OR,1.56,95%CI,1.31-1.85;GDM:OR,1.30,95%CI,1.05-1.61)。当不区分孕前糖尿病和GDM时,Meta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与子代中脑瘤风险降低有关(OR,0.59;95%CI,0.39-0.91);但是,对孕前糖尿病和GDM分别合并效应值时,未发现糖尿病母亲的子女脑瘤风险降低。此外,本研究并未发现母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与子代中淋巴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生殖细胞肿瘤、横纹肌肉瘤和Wilms瘤的风险有关。结论:本研究发现与妊娠期血糖正常妇女的子女相比,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妇女的子女中儿童及青少年期间发生肿瘤的风险明显升高。孕前就已经确诊的糖尿病孕产妇子女肿瘤风险上升的幅度要高于GDM孕产妇。孕前糖尿病和GDM均会导致子代白血病风险上升,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风险上升幅度尤为突出。因此,加强孕产妇血糖检测,及早发现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根据孕产妇身体状况制定饮食、运动以及药物干预计划,有效控制孕产妇的血糖水平,对减少母亲糖尿病对子代健康的不良影响,降低儿童及青少年肿瘤发病率,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麻若怡[2](2021)在《医务社会工作对肿瘤患儿放射治疗的介入研究 ——以天津市Z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肿瘤患儿治疗阶段当中,放射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虽然放射治疗的过程是无痛的,但放射治疗常具有连续性、敏感性等特点,极易引发患儿的不良情绪。在诸多不良情绪中,焦虑等不适情绪的产生会直接导致哭闹、依从性差等行为,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不但增加了患儿及家属不良情绪的体验,同时也增加了医务工作的压力和负担。如何通过社会工作的介入让患儿在放疗前缓解不良情绪与提升对放射治疗的认知程度从而安全的度过放射治疗阶段,是医务社会工作需要解决的焦点。本研究针对性地调查与分析肿瘤患儿在放射治疗过程的生理、心理、认知、行为等特点与问题,在肿瘤患儿执行下一次放射治疗前进行介入,运用医务社会工作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并使用社区工作与小组工作方法,使患儿对放疗产生正确的认知和感受,减少患儿恐惧与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出现,改善患儿与家属的困扰,支持与鼓励患儿改变,为肿瘤患儿的全程照护提供依据,使其尽早的适应治疗,从而提升患儿依从性,促进放射治疗顺利进行,拓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多职能领域,从而讨论现今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王金燕[3](2021)在《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的现状,分析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依恋类型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探究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选取于2019年10月~2021年1月在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小儿血液内科与儿童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44例癌症患儿父母为调查对象,采用预期性悲伤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行设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结果1.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量表总分为(90.72±19.13)分,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底依次为:“失去的感觉”(4.36±0.68)分,“悲伤”(3.57±0.96)分,“焦虑”(3.27±0.99)分,“内疚”(3.17±0.83)分,“完成任务的能力”(3.15±0.97)分,“愤怒”(3.08±0.97)分,“易怒”(2.55±0.81)分。2.癌症患儿父母的社会支持问卷总分为(41.87±7.86),各维度条目均分由高到底依次为:“主观支持”(5.82±1.15)分,“客观支持”(3.84±1.27)分,“对支持利用度”(2.36±0.60)分。3.癌症患儿父母应对方式问卷结果显示,积极应对条目均分(1.82±0.51),消极应对条目均分(2.86±0.92)。4.癌症患儿父母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依恋焦虑条目均分(3.39±0.95),依恋回避条目均分(2.86±0.92),其中安全型、恐惧型、迷恋型、冷漠型的父母分别占比34.4%、19.3%、25.0%、21.3%。5.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0.281,P<0.01),与积极应对维度总分呈负相关(r=-0.179,P<0.01)与消极应对维度总分呈正相关(r=0.179,P<0.01),与依恋回避维度总分呈正相关(r=0.174,P<0.01),与依恋焦虑维度总分呈正相关(r=0.225,P<0.01)。6.癌症患儿父母的不同的年龄、教育水平、居住地、职业、职业状况、家庭月平均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依恋类型其预期性悲伤得分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不同的疾病阶段、病重次数其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得分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居住地、依恋类型、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即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影响因素是:居住地、依恋类型、社会支持、应对方式。F=3.915,P<0.01,逐步拟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癌症患儿父母存在预期性悲伤情绪,高于国内外成年癌症患者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水平。2.癌症患儿父母的社会支持水平与国内癌症患儿父母的社会支持水平相似。3.癌症患儿父母的消极应对维度得分较国内常模低,积极应对维度得分与国内常模相当。4.癌症患儿父母的安全型依恋人数较国内常模低,恐惧型依恋人数较国内常模高,其他类型比例相似。5.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亲密关系经历存在相关性。其中,消极应对、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可以正向预测预期性悲伤,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可以反向预测预期性悲伤。6.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水平受居住地、迷恋型依恋、社会支持、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与居住在农村、城市的癌症患儿相比,居住在城镇的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水平较低;与安全型、专注型、恐惧型的癌症患儿父母相比,迷恋型依恋的父母预期性悲伤水平较高;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癌症患儿父母的预期性悲伤水平越低;与使用积极应对策略的癌症患儿父母相比,使用消极应对策略的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水平高。
陶淑华,吴素云,郑俊艺,刘可[4](2021)在《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生存质量调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方便抽取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33例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进行调查。结果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生存质量总分为(78.82±14.89)分。幸存者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教养方式、家庭关系、母亲年龄、母亲职业、是否在外借贷是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生存质量中等,家庭影响较大;需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王瑞源[5](2020)在《儿童肿瘤多组学大数据分析平台》文中研究表明肿瘤是成人和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但相对而言,大多数儿童肿瘤是比较罕见的疾病。Therapeutically Applicable Research To Generate Effective Treatments(TARGET)数据库已经释放了多种儿童肿瘤的多组学数据以及临床数据。这些数据为挖掘儿童肿瘤发展相关分子机制创造了条件。然而,由于组学数据具有存储量大,维度高等特点,对无生物信息学背景的研究人员而言门槛较高且难以使用,极大地限制了多组学数据在儿童肿瘤中的应用。此外,目前很少有专门针对儿童肿瘤数据分析的平台,为无生物信息科研背景或编程能力薄弱的研究人员使用。因此,本课题开发了儿童肿瘤多组学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Web Server的形式进行展示。基于来自GEO、TARGET、SRA数据库中的多种儿童肿瘤的不同组学数据,提供了多种定制化的分析功能,包括基因基本信息查询、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甲基化差异分析、多组学关联分析、相似基因计算检测、患者生存分析、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分析。本平台针对儿童肿瘤数据进行了多方位的分析,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简洁的数据挖掘功能,致力于将多组学应用于儿童肿瘤相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并推动其发展,显着地降低了复杂的基因组数据与研究者之间的障碍。
陶淑华,郑俊艺,刘可[6](2019)在《国外儿童肿瘤幸存者研究中心的研究现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随着治疗和护理技术的进步,儿童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不断提高,现欧美发达国家接近80%[2],我国儿童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为72%[3],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儿童肿瘤幸存者(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s,CCSs)将带病或无病生存。肿瘤幸存者(cancer survivors,CSs)泛指从肿瘤诊断时刻开始,到其生命结束,包括急性发病期、带病生存期、无症状生存期、疾
胡晓彤[7](2019)在《140例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儿童恶性实体肿瘤是儿童非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现有治疗方法可以使一部分儿童恶性肿瘤达到临床治愈,但缺乏放化疗对儿童各个脏器远期影响的数据统计,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也缺乏系统的随访数据,所以研究与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对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提高人口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发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母婴特征等因素,如出生体质量,母孕年龄,父母吸烟,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家族癌症史,得出可以预测独立危险因素的指标。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肿瘤科140例儿童恶性实体肿瘤住院患者及我院同期同年龄段非肿瘤住院患儿142人,分为病例组及对照组。收集并比较两组的相关因素,包括出生体质量、母孕年龄、父育年龄、流产史、生产方式、辅助生殖、胎次、父亲吸烟饮酒史、母亲吸烟饮酒史、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家族癌症史,然后将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按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而探索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父亲饮酒、家族癌症史为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独立危险因素。父亲饮酒,后代患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风险比不饮酒的后代患肿瘤风险大6.485倍(95%CI,3.556-11.828));有家族癌症史的儿童患病概率比无家族史的儿童大7.601倍(95%CI,2.950-19.583);母孕年龄<25岁组较25岁-35岁组后代发生肿瘤概率高2.263倍(95%CI,1.098-4.664),与25-35岁育龄母亲相比,小于25岁的母亲后代患有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概率要高;母孕年龄大于35岁与25-35岁相比未见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出生体质量、父育年龄、流产史、生产方式、辅助生殖、胎次、父亲吸烟、母亲吸烟及饮酒史、母亲受教育程度等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父亲饮酒、家族癌症史为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独立危险因素,即父亲有饮酒史、家族中存在肿瘤患者等因素下生产的后代更容易患实体肿瘤;母孕年龄<25岁组较25岁-35岁组后代发生肿瘤概率高2.263倍;与25-35岁育龄母亲相比,小于25岁的母亲生育的后代患有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概率要高;母孕年龄大于35岁与25-35岁相比未见统计学意义。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发病隐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检测方法,在备孕过程中父母应尽可能忌烟酒,同时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家族中有患癌亲属时需提高警惕,及时关注儿童身体异常,及早就医。
周凯[8](2018)在《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p300抑制剂C646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神经母细胞瘤(Neurobal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恶性实体瘤,存在于肾上腺,颈部,胸部和脊髓等组织中的神经中。组蛋白乙酰化酶是该病潜在的治疗靶点。乙酰化酶p300抑制剂C646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靶向剂,抑制各种类型肿瘤中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C646对神经母细胞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C646处理SH-SY5Y和Kelly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通过MTT实验评估细胞生长并且用显微镜观察来评估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通过蛋白质印迹法分析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 1(poly(ADP)-ribose polymerase 1)和CTCF(CCCTC-binding,factor)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免疫共沉淀验证PARP1与CTCF间的相互作用。采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通过不同浓度的C646处理,观察肿瘤大小并检测肿瘤组织中PARP、CTCF及下游抑癌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C646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SH-SY5Y和Kelly细胞的增殖。SH-SY5Y和Kelly细胞中C646的IC50值分别为9.1和36μM。Annexin V染色显示,C646处理的SH-SY5Y和Kelly细胞和对照相比凋亡更多(p<0.05)。细胞周期实验发现,与对照相比,C6464处理的SH-SY5Y和Kelly细胞G2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C646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起着抑制作用,并具有剂量依赖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两种细胞的克隆数逐渐减少。20μM/L浓度的药物对两种细胞克隆形成的抑制作用最明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随C646浓度增加,NB细胞中PARP和CTCF蛋白表达降低。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C646抑制PARP1介导的对CTCF的PAR化。利用C646处理裸鼠成瘤模型,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生存率提高,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结论:C646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SH-SY5Y和Kelly细胞的增殖。C646引起SH-SY5Y和Kelly细胞凋亡是主要由PARP1介导。同时C646通过抑制PARP1对CTCF的PAR化和激活作用,上调CTCF调控的抑癌基因表达,进而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发展。本研究证实PARP1是抗神经母细胞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而C646具有成为新的抗神经母细胞瘤药物的价值。
董媛媛[9](2018)在《上海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生命质量现状,分析人口学因素、治疗相关因素、疲劳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家庭关系情况及学校参与程度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生命质量的影响,其中重点关注学校参与程度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2009年~2017年入院治疗,并在调查时年龄满2周岁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已经转院、放弃治疗及死亡的患儿除外。(2)研究内容: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及其照护者社会人口学、治疗、不良反应、疲劳、家庭关系、学校参与和生命质量。(3)研究设计: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自设计调查问卷《上海市某儿童专科医院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随访调查表》,由患儿主要照护者进行网络在线填写。其中内容包括患儿及照护者主要社会人口学、自改编不良反应调查表、自改编学校参与调查表、PedsQLTM儿童生命质量普适核心量表(4.0)中文版(除学校功能模块)、PedsQLTM儿童多维度疲乏调查量表中文版、PedsQLTM家庭影响模块量表中家庭关系维度中文版。(4)统计分析:使用SPSS 22.0及Amos24.0统计软件,以生命质量三个维度评分及总生命质量作为因变量,以相关因素等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及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患儿生命质量总分为63.83±12.04分,其中生理功能为68.90±21.24分,情感功能为67.08±16.31分,社会功能为73.66±16.10分。(2)总生命质量,全身疲劳、认知疲劳和住院天数与总生命质量呈负相关(P<0.05),学校参与程度、家庭关系和住院次数与总生命质量呈正相关(P<0.05);相比于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总生命质量较高(P<0.01)。(3)生理功能,学校参与程度和距首诊时间与生理功能呈正相关(P<0.05);认知疲劳和照护者年龄与生理功能负相关(P<0.01);相比于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生理功能更高(P<0.01)。(4)情感功能,全身疲劳、居住东部省份、睡眠疲劳与情感功能呈负相关(P<0.001),家庭关系和住院次数与情感功能呈正向关系(P<0.05)。(5)社会功能,认知疲劳与社会功能呈负相关(P<0.001),学校参与程度和家庭关系与社会功能呈正相关(P<0.001)。(6)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各潜在变量的因素负荷量(除家庭关系与总生命质量之间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疲劳水平和学校参与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到患儿总生命质量(P<0.001),而家庭关系则无法直接影响总生命质量(P>0.05);疲劳(P<0.001)、家庭关系(P<0.001)和学校参与程度分别两两相关。其中疲劳与家庭关系间相关系数为-0.51(P<0.001),疲劳与学校参与程度相关系数为-0.49(P<0.001),学校参与与家庭关系间系数为0.24(P<0.001)。研究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生命质量低于正常儿童生命质量,其中社会功能最好,其次是情感功能,生理功能最差。良好的家庭关系和较高的学校参与程度有利于提升患儿生命质量,认知疲劳和全身疲劳是生命质量的不利影响因素。疲劳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常见的副作用,主要影响患儿的生理功能和情感功能;学校参与程度是生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的有利因素;良好的家庭关系对患儿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提升作用。
郭凤丽,苏玲,赵婧,赵颂贤,强万敏[10](2017)在《儿童肿瘤科护士对患儿死亡事件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肿瘤科护士面对患儿死亡事件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名儿童肿瘤科护士进行深入访谈,提炼并归纳主题。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应激反应强烈(紧张担心、悲伤不舍、失落无奈、过度敏感),应对态度不同,支持系统薄弱。结论经历患儿死亡事件护士身心俱疲,应激反应强烈,儿童肿瘤科护士的"职业悲伤"值得重视;护士积极与消极的应对方式同时存在,总体应对能力有待提高;儿童肿瘤科护士的发展尚需必要的资源支持。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儿童肿瘤科护士的"职业悲伤",加强对儿童肿瘤科护士的人力资源支持,为护士提供人性化的关怀,提高护士应对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二、儿童肿瘤与父母职业有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肿瘤与父母职业有关(论文提纲范文)
(1)孕前糖尿病与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儿童青少年时期肿瘤发病风险影响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 |
1.2 儿童肿瘤和青少年肿瘤 |
1.3 糖尿病和恶性肿瘤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检索策略 |
2.2 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文献筛选流程 |
2.4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 |
2.5 统计学分析 |
2.6 相关概念 |
第3章 结果 |
3.1 文献筛选 |
3.2 儿童青少年肿瘤的总体风险 |
3.2.1 初步分析 |
3.2.2 不同类型的母亲糖尿病对子代儿童青少年时期肿瘤风险的影响 |
3.3 白血病 |
3.3.1 白血病(任意类型) |
3.3.2 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 |
3.4 淋巴瘤 |
3.5 脑瘤 |
3.6 其他肿瘤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国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医务社会工作对肿瘤患儿放射治疗的介入研究 ——以天津市Z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医务社会工作 |
2.1.2 儿童与肿瘤患儿 |
2.1.3 放射治疗 |
2.2 理论依据 |
2.2.1 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2.2.2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2.3 研究方法 |
2.3.1 访谈法 |
2.3.2 参与式观察 |
2.3.3 准实验研究 |
第三章 肿瘤患儿放射治疗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
3.1 调查过程 |
3.2 问题分析 |
3.2.1 患儿生理状态 |
3.2.2 患儿的心理状态与对放疗的认知状况 |
3.2.3 患儿放疗过程中的行为 |
3.3 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医务社会工作对肿瘤患儿放射治疗的介入探索 |
4.1 需求分析 |
4.1.1 开展放射治疗相关宣传教育活动 |
4.1.2 帮助患儿深度了解放射治疗 |
4.1.3 改善患儿对于放射治疗的焦虑心理 |
4.1.4 增进患儿与家属、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 |
4.2 介入过程 |
4.2.1 介入方案设计 |
4.2.2 医务社工角度下多学科协作团队的构建 |
4.2.3 社区工作与小组工作相结合的介入实施过程 |
第五章 医务社会工作对肿瘤患儿放射治疗的介入评估 |
5.1 评估测量工具 |
5.1.1 改良耶鲁焦虑状态量表(m YPAS) |
5.1.2 分离焦虑量表(PSAS) |
5.1.3 依从性情况 |
5.2 过程评估 |
5.2.1 介入服务的优势 |
5.2.2 介入服务的限制 |
5.3 效果评估 |
5.3.1 患儿层面评估 |
5.3.2 家属角度评估 |
5.3.3 医院角度评估 |
5.4 专业反思 |
5.4.1 医务社会工作具体领域缺乏规章制度指导 |
5.4.2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的专业平台及资源缺失 |
5.4.3 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
第六章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肿瘤儿童放射治疗的建议 |
6.1 宏观层面 |
6.1.1 建立健全医务社会工作具体领域规章制度 |
6.1.2 加强医务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 |
6.2 中观层面 |
6.2.1 设置更多的医务社会工作专职岗位 |
6.2.2 加强志愿者服务的建设与管理 |
6.3 微观层面 |
6.3.1 多渠道进行医务社会工作宣传倡导 |
6.3.2 提升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知识涵养与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访谈提纲 |
附录 B:小组活动实施方案 |
附录 C:评估量表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
1.2.1 癌症患儿 |
1.2.2 预期性悲伤 |
1.3 理论基础 |
1.3.1 Rando的多维度悲痛模型 |
1.3.2 依恋理论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对象 |
2.2.1 样本的纳入标准 |
2.2.2 样本的排除标准 |
2.2.3 样本量的计算 |
2.2.4 抽样方法 |
2.3 研究工具 |
2.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3.2 预期性悲伤量表 |
2.3.3 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
2.3.4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2.3.5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2.4 资料的收集 |
2.4.1 预调查 |
2.4.2 资料的收集方法 |
2.5 资料整理与分析 |
2.6 伦理问题及对策 |
2.7 质量控制 |
2.8 研究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癌症患儿及患儿父母的一般资料 |
3.1.1 癌症患儿父母一般资料 |
3.1.2 癌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类型 |
3.1.3 癌症患儿一般资料 |
3.2 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量表得分情况 |
3.3 癌症患儿父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亲密关系经历情况 |
3.4 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亲密关系经历的相关分析 |
3.5 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的单因素分析 |
3.5.2 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的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癌症患儿及其父母的人口社会学特点 |
4.2 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的现状分析 |
4.3 癌症患儿父母社会支持现状 |
4.4 癌症患儿父母应对方式现状 |
4.5 癌症患儿父母依恋类型现状 |
4.6 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的相关性分析 |
4.6.1 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
4.6.2 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
4.6.3 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与亲密关系经历的相关性 |
4.7 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的主要影响因素 |
4.7.1 居住地 |
4.7.2 社会支持 |
4.7.3 消极应对 |
4.7.4 迷恋型依恋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存在的不足 |
7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生存质量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研究工具 |
1.2.1. 1 一般资料问卷 |
1.2.1. 2 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PedsQLTM4.0) |
1.2.2 资料收集方法 |
1.2.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生存质量 |
2.2 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生存质量 |
3.2 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
3.2.1 幸存者年龄 |
3.2.2 母亲职业和年龄 |
3.2.3 家庭教养方式、家庭关系及家庭经济状况 |
4 小结 |
(5)儿童肿瘤多组学大数据分析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儿童肿瘤的分类与治疗现状 |
1.1.2 组学数据在儿童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
1.2 肿瘤多组学相关数据库及数据分析平台 |
1.3 本文涉及疾病数据库简介 |
1.3.1 TARGET |
1.3.2 GEO |
1.3.3 SRA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儿童肿瘤多组学数据收集与处理 |
2.1 儿童肿瘤疾病数据收集 |
2.2 涉及的组学数据类型 |
2.2.1 RNA-Seq |
2.2.2 DNA microarray |
2.2.3 DNA拷贝数变异 |
2.2.4 DNA甲基化 |
2.3 数据预处理 |
3 儿童肿瘤多组学大数据分析数据库构建方法 |
3.1 数据库平台结构 |
3.1.1 系统设计目标 |
3.1.2 系统架构设计 |
3.1.3 数据库设计 |
3.1.4 整体工作 |
3.2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模块 |
3.2.1 方法介绍 |
3.2.2 数据分析 |
3.2.3 数据库设计 |
3.2.4 网站展示设计 |
3.3 甲基化差异分析模块 |
3.3.1 方法介绍 |
3.3.2 数据分析 |
3.3.3 数据库设计 |
3.3.4 网站展示设计 |
3.4 生存分析模块 |
3.4.1 方法介绍 |
3.4.2 数据分析 |
3.4.3 数据库设计 |
3.4.4 网站展示设计 |
3.5 相似基因计算模块 |
3.5.1 方法介绍 |
3.5.2 数据分析 |
3.5.3 网站展示设计 |
3.6 多组学关联分析模块 |
3.6.1 数据分析 |
3.6.2 数据库设计 |
3.6.3 网站展示设计 |
3.7 肿瘤免疫细胞浸润程度分析 |
3.7.1 方法介绍 |
3.7.2 数据分析 |
3.7.3 网站展示设计 |
3.8 总结 |
4 多组学数据分析平台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应用及案例研究 |
4.1 背景介绍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数据收集和数据预处理 |
4.2.2 NB中细胞丰度的估计 |
4.2.3 基于微环境表型的NB患者分类 |
4.2.4 过度呈现富集分析 |
4.2.5 生存分析 |
4.3 结果 |
4.3.1 基于基因表达谱对NB样本分型 |
4.3.2 三个分子亚型的代表性分子特征 |
4.3.3 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在三个NB亚型分布情况 |
4.3.4 NB分子亚型的预后对比分析 |
5 展望和总结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研究生期间所得科研成果 |
(6)国外儿童肿瘤幸存者研究中心的研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CCSs研究中心简介 |
1.1 各国独立的CCSs研究中心 |
1.1.1 美国儿童肿瘤幸存者研究中心(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 Study,CCSS) |
1.1.2 英国儿童肿瘤幸存者研究中心(British 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 Study,BCCSS) |
1.1.3 瑞士儿童肿瘤幸存者研究中心(the Swiss 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 Study,SCCSS) |
1.1.4 荷兰儿童肿瘤组儿童肿瘤长期不良反应研究中心(the Dutch Childhood Oncology Group Program on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After Childhood Cancer,DCOGLATER) |
1.1.5 法国儿童肿瘤幸存者研究中心(the French Childhood Cancer Survivor Study,FCCSS) |
1.1.6 法国儿童白血病幸存者研究中心(Leuce’ mies de l’Enfant et l’Adolescent,LEA) |
1.2 多国合作的CCSs研究中心 |
2 各中心主要研究成果 |
2.1 身体健康状况 |
2.1.1 CCSs可能存在肿瘤和治疗相关并发症 |
2.1.2 CCSs存在身体活动功能受限的可能 |
2.2 心理健康状况 |
2.3 社会适应状况 |
2.4 健康相关危险行为 |
3 研究中心的优势分析 |
3.1 研究中心可纳入大样本的CCSs |
3.2 多中心、多学科交叉合作,定期追踪 |
3.3 研究内容全面,涵盖CCSs的整体健康状况 |
4 展望 |
(7)140例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判定标准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 影响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相关危险因素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p300抑制剂C646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C646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和Kelly生物学功能的作用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C646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起着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加 |
2. C646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克隆形成起着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作用。 |
3. C646对Kelly、SH-SY5Y细胞形态的影响 |
4. C646致Kelly、SH-SY5YG1期+S期阻滞 |
讨论 |
第二部分 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C646促进神经母细胞瘤凋亡、机制及动物实验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结果 |
1. C646促进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 |
2. C646促进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机制 |
3. C646促进体内神经母细胞瘤凋亡并抑制裸鼠成瘤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神经母细胞瘤及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写表 |
博士期间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上海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词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白血病的流行现状 |
1.1.2 健康相关的生命质量 |
1.1.3 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
1.1.4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及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入选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内容 |
2.2.1 生命质量 |
2.2.2 社会人口学因素 |
2.2.3 治疗相关因素 |
2.2.4 学校参与程度 |
2.2.5 不良反应、疲劳和家庭关系等 |
2.3 研究工具 |
2.3.1 PedsQL~(TM)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核心量表(第四版中文版) |
2.3.2 自改编学校参与程度问卷 |
2.3.3 PedsQL~(TM)儿童多维度疲乏调查量表中文版 |
2.3.4 PedsQL~(TM)家庭影响模块家庭关系维度 |
2.3.5 自改编不良反应问卷 |
2.3.6 患儿电子设备使用情况相关问题 |
2.4 统计分析 |
2.4.1 统计描述 |
2.4.2 影响因素分析 |
2.4.3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
2.5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基本特征 |
3.1.1 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 |
3.1.2 治疗相关情况 |
3.1.3 学龄期患儿上学情况 |
3.1.4 患儿疲劳情况 |
3.1.5 患儿家庭关系情况 |
3.1.6 患儿不良反应情况 |
3.1.7 患儿电子设练用情况(N=265) |
3.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情况 |
3.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单因素分析结果 |
3.3.1 生理功能维度 |
3.3.2 情感功能维度 |
3.3.3 社会功能维度 |
3.3.4 总生命质量 |
3.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多因素分析 |
3.4.1 生理功能维度 |
3.4.2 情感功能维度 |
3.4.3 社会功能维度 |
3.4.4 总生命质量 |
3.5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结构方程模型 |
第四章 讨论 |
4.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现状 |
4.2 病情、距首诊时间及住院次数对患儿生命质量影响显着 |
4.3 疲劳显着影响患儿生理功能和情感功能 |
4.4 不良反应对患儿生命质量无显着影响 |
4.5 良好的家庭关系可提升患儿生命质量 |
4.6 学校参与程度对患儿生命质量影响显着 |
4.7 家庭关系通过疲劳和学校参与从而影响生命质置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儿童肿瘤科护士对患儿死亡事件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访谈提纲的形成 |
1.2.2 资料收集方法 |
1.2.3 资料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主题一:应激反应强烈 |
2.1.1 紧张担心 |
2.1.2 悲伤不舍 |
2.1.3失落无奈 |
2.1.4过度敏感 |
2.2 主题二:应对态度不同 |
2.2.1 认真工作, 无愧于心 |
2.2.2发泄, 缓解悲伤情绪 |
2.2.3 反思, 提高工作质量 |
2.2.4移情, 转移注意力 |
2.2.5逃避, 减少相关信息刺激 |
2.3 主题三:支持系统薄弱 |
2.3.1 心理支持系统薄弱 |
2.3.2 人力支持系统薄弱 |
2.3.3 相关知识体系薄弱 |
3 讨论 |
3.1 儿童肿瘤科护士情绪反应强, “职业悲伤”值得关注 |
3.2 儿童肿瘤科护士应对方式不同, 总体应对能力有待提高 |
3.3 儿童肿瘤科护士的培养尚需必要的资源支持 |
4 小结 |
四、儿童肿瘤与父母职业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 [1]孕前糖尿病与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儿童青少年时期肿瘤发病风险影响的比较[D]. 颜朋飞. 武汉大学, 2021(12)
- [2]医务社会工作对肿瘤患儿放射治疗的介入研究 ——以天津市Z医院为例[D]. 麻若怡.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3]癌症患儿父母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金燕.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儿童肿瘤长期幸存者生存质量调查分析[J]. 陶淑华,吴素云,郑俊艺,刘可. 护理学杂志, 2021(02)
- [5]儿童肿瘤多组学大数据分析平台[D]. 王瑞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国外儿童肿瘤幸存者研究中心的研究现状分析[J]. 陶淑华,郑俊艺,刘可.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9(10)
- [7]140例儿童恶性实体肿瘤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胡晓彤.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 [8]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p300抑制剂C646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D]. 周凯. 苏州大学, 2018(04)
- [9]上海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 董媛媛.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儿童肿瘤科护士对患儿死亡事件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 郭凤丽,苏玲,赵婧,赵颂贤,强万敏. 护理学报, 2017(24)
标签:肿瘤论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论文; 肿瘤异质性论文; 癌症的原因论文; 运动性疲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