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学的“忧郁”和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月菊[1](2020)在《中国可持续福祉的多尺度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同时也是最模糊的当代范式之一。持续什么与发展什么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追问与人—地关系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和一致性,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类福祉,经济、社会、环境这三个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对人类福祉也具有重大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剧烈扰动,已经引发了人类世这个新的地质时代的争论。目前在全球范围对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不仅危害环境状况、基本的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等,而且有害于人类健康和今世后代的福祉。以往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多集中在对客观福祉的度量上,较少关注微观个体的主观福祉。本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福利地理学、福利三角、复杂系统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从人类福祉的视角切入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提出可持续福祉这一新的概念,首先在微观尺度上构建了主观可持续福祉的“双核”(福祉状态和福祉环境)模型框架,提出了主观可持续福祉的“钻石”评价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截面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居民主观可持续福祉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此,采用“自下而上”的分层加权法,将微观尺度的主观可持续福祉进行宏观集成,获得宏观尺度的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和福祉环境的水平值。通过构建绿色人类发展指数对客观可持续福祉进行度量。然后在宏观尺度上对主观和客观可持续福祉的时间变化速率和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利用网络DEA对中国25个地区的可持续福祉效率及其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微观尺度上社会地位、收入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水平的贡献最大,就业、教育、住房和医疗保障对主观可持续福祉环境水平的贡献最大;从福祉状态和福祉环境的纵向变化来看,两者均存在马太效应。就影响因素而言,在个体特征层面,已婚和未婚人口之间、城乡人口之间的福祉状态水平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异;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之间的福祉环境水平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收入的增加会对福祉状态水平产生负向影响,却对福祉环境水平产生微弱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本的变化会对福祉状态水平产生正向影响。在宏观尺度上,2012-2018年间中国25个地区的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的评价水平整体上呈现逐步提升的趋势,但可持续福祉环境的评价水平却在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主观可持续福祉的空间分布具有离散型特征,福祉环境的空间差异大于福祉状态。客观可持续福祉的空间格局从2012年的东、中、西差异格局开始转换成2018年的南北差异。通过对主观和客观可持续福祉的对比发现,主观与客观可持续福祉之间在宏观上存在错位现象,即客观可持续福祉水平高的地区,其主观可持续福祉较低,主观和客观可持续福祉之间在宏观尺度上表现出一种权衡关系(Trade-off),可持续福祉的客观表现和主观感知之间还未出现协同关系。中国25个地区的可持续福祉效率值总体上水平不高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空间分布具有离散化特点,空间重心逐步由西向东移动。
齐晓明[2](2019)在《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文中指出近年来,生态和环境问题全球化的趋势加剧,日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严峻的生态形势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全球生态失衡的挑战,我们还需不需要马克思?回答是肯定的。应对这样的时代课题,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凸显其理论价值,成为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宝贵的思想资源。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不能算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是,自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开启这个思想领域以来,其论题之强烈的时代感和明确的实践指向,越发使其研究呈现出与人类文明发展休戚相关的重要意义。半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主题吸引了众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研究氛围相当活跃,在国内外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当前,由于日本学者斋藤幸平新研究成果的发表,拓展了马克思文本范围,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研究内容会随之日益丰富起来;但是,关于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理路和研究视域的探析还不够具体和系统,还有待深入。本文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的立场,运用文本和文献综合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反思与批判的方法,围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力图实现两个创新,一是思想内容创新,力图给读者呈现出一幅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整体画卷;二是论证方法的创新,以思想史为视角,揭示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在人类自然观发展史和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总之,人类自然观念的发展是一个悠久的历程,古代人的自然观尚有朴素的生态蕴含,经历中世纪到近代,自然观念在哲学和科学上都反映出机械性和反生态性,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地继承,以实践为新逻辑起点,完成了自然观的三次理论转向,终结了近代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形成了其自然观生态意蕴的基本理路,赋予其自然观丰富的生态蕴含。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他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理论的局限性,无法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道路;当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代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回答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理论问题,对于人类解决世界生态危机、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刘倩[3](2019)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文中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活的历史见证,在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历史演进中,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直接、生动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更多方面、多层次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这一珍贵的文化财富和文化资源也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和精神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就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科学文化理论,对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历史上,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直接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因为那时尚没有成系统地讨论今天才归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问题),但先哲们对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及音乐戏剧、风俗制度等(这就是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的探讨,呈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有关文化的本质、价值及其传承发展的重要思想,这为当今我们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可资借鉴并作为理论基础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基于此,本文选择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理论基础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这既有利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问题的解决,又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认知。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视野中,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广泛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本质、价值及其生存现状等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传承问题的基本认识。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于人的劳动实践。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知识性的文化类型,也创造了道德、风俗、艺术等方面的文化,这些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及其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人的精神生产的属性。作为一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的活动的产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虽以客观存在的自然为条件,但表现的却是人的价值和观念,展现的也是人的需求和创造,加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又以人为载体,这就使包括保护传承人在内的人的问题的解决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既有利于促进物质生产、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又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保护与传承的重要现实依据。其四,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一定不利因素的挑战,既有外部传承环境的变化,又有其自身传承方式的局限,这使之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某种不相适应,也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带来一定困难。在以上分析论证基础上,本文提出应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方法论贯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般原则基础上,还需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属性出发,通过创新发展激发传承活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并通过不断增进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合作交流来夯实传承基础,不断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路径。
刘多丽[4](2019)在《防治“白色污染”的生态税法研究》文中指出塑料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随着塑料制品成为人们的日常,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众所周知,不可降解的塑料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百年前的发明,可能需要花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进行光化降解。然而这种危害意识并不足以阻止人们为了经济、方便而使用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给全球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对于这一现象,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作出了解释,生态环境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既具有外部性特征又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特征,因而很容易产生“搭便车”的现象。当市场调节不能解决外部性引起的资源配置不当问题时,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政府的行政管制成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必要手段。各国政府治理塑料污染问题方式有很多,包括禁止令、征税、收费、回收利用计划以及加强公众教育等方式。而采用征收生态税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也成为OECD国家的主要方式。本文中,笔者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可持续发展、代际公平等理论基础出发,论述生态税治理白色污染的理论基础。通过梳理对我国有关生态保护的税收政策以及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分析我国在防治白色污染问题上的不足。在域外经验的借鉴上,笔者通过概述OECD国家开征生态税取得的效益,认为生态税已经成为大部分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再通过具体分析爱尔兰、意大利、美国对塑料制品征税的经验,认为在治理白色污染问题上征收生态税优于收费制度。一般而言,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征收生态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改革现有税制,扩大征收范围,另一种是开征新的税种。笔者认为,在当前减税降费的背景下,改革消费税,明确消费税的生态保护职能,将塑料制品纳入消费税的征税范围,是更优的选择。消费税要成为承担环保责任的生态税,需要确定改革的目标方向,税率税制设计要体现环境成本,完成计税模式从价内税到价外税的转变。同时,税收法定原则日益受到关注,必须提高消费税的立法层次,强化生态税的正当性。当然,要达到良好的生态效益,还需要配套措施的保障。根据国外治理白色污染的经验,治理环境问题不仅要靠生态税,也要有相关的配套措施。经过分析笔者认为在白色污染的防治上,我们还应该完善税式支出制度,确保税收优惠是有益于环境保护的。另外,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绿色包装的立法也需要尽快完成。再者,通过探索生产者责任制度来提高回收利用率,比如说塑料农膜取消免税政策,采用生产者责任的方式进行回收。
夏正华[5](2019)在《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文中认为本论文旨在分析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作者认为,这条路径分别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铺陈开来,法国通过推进多位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对内巩固实力,对外展现并优化国家形象,维护其国际地位。作者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系统阐述现代法国从强化民族凝聚力、到对外输出价值观与制度(法律)建设意识、到巩固政经影响力并参与(乃至主导)全球新型格局建构的大国发展轨迹,研究该国以兑现大国目标为导向的国家战略实践的成效与得失。在当前呼唤国际治理的全球化环境中,法国在博弈的同时,倡导国家个体融入合作机制与多边法规,为构建新型规范的国际秩序和增强国际法实施效率贡献了智慧---这些在国际法语境中提供让全球不同国家受益的理念、制度与体系的创举,的确是扞卫本国话语权、刷出一流大国“存在感”的有效举措,个中经验(亦包括教训)值得分析。本论文围绕国别案例展开分析。作者认为:法国基于一套文化自醒与自信的思维脉络,前瞻性地把法律、文化优势纳入国家战略实践的核心资源之中,在国际社会发挥精神与道义引领力,这有利于在处理与他国交往的问题时施加自身意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调整与他国的关系(即减轻对外交往的阻力),同时又有助于引领国际规范与机制的创设进程,提升国际社会对本国政治主张、利益诉求、文化传播的认可度与支持度。当然,有着“文化终极归宿”之美誉的法国,确实把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本理念传递至国际社会各个角落,在倡导“国际社会网络构建及各国在该网络中互动需要规则”这一共识的达成上兑现了一个“大国”的承诺与责任,在推动国际法规则构建与实施中提供了方案与智慧,其中不乏独辟蹊径的创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法国范式。法国如何把强国战略放在国际多边合作舞台上去推进,特别是她如何在参与国际组织---一种特殊的国际法主体---的制度建设与运作中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话语平台、为本国谋求发展机遇、增强博弈能力,这是本论文论证的核心。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尝试将文化、国家战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多个领域衔接起来,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法国从强化政治影响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如何强化自身地位、依托外交展现国家政治影响力。第二章:法国从实现法律感召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数部有传世影响的法律文献,论述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以及法国通过影响国际社会制度构建来巩固自身利益与价值观的强国路径。第三章:法国从巩固文化吸引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巩固语言优势、展示文教活力、输出价值观,论述法国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第四章:法国从扞卫经济竞争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对于建设有序、公平的国际经贸环境的贡献,以及搭建能够切实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平台的意识与努力。第五章:将法国营造优势地位与优良形象、把自身话语(观点与立场)通过制度外化的方式影响他者的经验,纳入到对我国新时代大国发展的思考中,总结有助于中国制定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启示,促进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上升。
古璇[6](2018)在《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危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人们也早已意识到并致力于解决此问题,但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改善。究其原因,不合理的消费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症结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消费活动,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主要是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通过对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活性消费主要是通过对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及劳务的使用消耗进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传统的消费伦理研究主要是以生活性消费为切入口的研究范式。然而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是生产性消费环节的道德失范,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异化了的现代生产方式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层面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具破坏性和毁灭性。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应从生产性消费角度入手。关于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主要围绕两个维度展开。理论维度,对存在于生产性消费中“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进行理性反思,分析出工业文明生产之线性非循环的片面思维方式导致了生产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生产性消费伦理应体现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特质,即适度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具有全局意识、长远规划的构架,即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产业和绿色消费的实践模式。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是追求综合效益的经济价值、遵循和谐之理的人本价值、维持公正稳定的社会价值、顺应万物和谐的生态价值之综合统一。实践维度,从道德主体的塑造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对企业、政府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生产性消费道德主体深入分析:与生产消费环节联系最紧密的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和追求自然环境的生态效益之间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认定、利益取舍并塑造企业伦理文化很重要;在整个社会生产消费活动中承担思想引领和道德规范的政府,如何自我定位,如何有效协调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在全社会倡导发展绿色生态消费伦理是关键;作为微观层面直接行为个体的人,在实践中形成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正确道德认识,使之行为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是生产性消费活动符合伦理、契合道德规范的最直接因素。另一方面,通过道德教化规范生产性消费行为,实现道德主体从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化认同,并依靠伦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规范,使得生产性消费活动呈现正确的价值引领和伦理向度,以此构建既促进生产发展、又符合生态效益的生产性消费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把着力点置于生产性消费环节,实质是将解决生态的问题前置,从环境恶化的源头剖析和解读。以伦理的角度引导生产性消费活动,用道德的规范约束生产性消费行为,形成走向生态文明之路的生产性消费伦理,这也是伦理学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现实依托。
韦震[7](2018)在《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阿伦·盖尔是澳大利亚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2017年盖尔出版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未来宣言》(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A ManifestoFor the Future,2017),核心内容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哲学基础的系统关注与阐释。盖尔本人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了大量“中国元素”,具有特色鲜明的“东方色彩”。盖尔继承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生态意蕴,主张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体,致力于谋求全人类的生态福祉,以保障人类文明健康永续发展。他倡导较为激进的社会转型方式,呼吁对工业文明完成超越,强调只有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扬弃与超越才能彻底消除生态危机,完成“资本逻辑”到“生态逻辑”的升级,实现生态文明。主张通过马克思主义中的激进启蒙思想摆脱全球资本主义对市场的奴役,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并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在实践层面,盖尔提出特色鲜明的目标:“为人类打造生态诗意家园,扩大单位家庭的生态参与度,从个人、地方社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角度创造条件让人们自由探索、发挥潜力,去追求幸福生活。(1)对于中国,盖尔高度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攻坚扶贫等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主张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主张回到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精髓中培育中国本土的生态意识,特别突出“道”的重要生态意蕴。本文综合运用文本研读法、纵横比较研究法及深度访谈法,对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蕴藏的“中国元素”进行了系统梳理、阐释评价、比较分析,旨在发掘其中蕴含的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益的因素与启示。本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导论和五章正文,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阐释研究背景与对象、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等。第一章系统梳理概括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主要通过介绍盖尔本人及其学术着作,还原其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轨迹,厘清其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呈现其思想历史脉络。本章将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分为萌发期、形成期、发展期及成熟期。盖尔的生态思想不是单一维度的生态问题的总结,而是多角度、多维度综合绘制的一幅生态蓝图,既有经典马克思的思想内核,也有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撑,更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理论新视野,且相互交织,彼此映照,融汇于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第二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盖尔沿袭了传统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及其非理性使用的批判的传统及对真理求索的历史使命。盖尔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和欧洲文明的批判,奠定了“东方转向”的基础。第三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中国视野。集中论述了盖尔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要素的批判后一种未来向度的“视野重建”,为盖尔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推崇奠定了基础。核心内容包括对东方生态智慧的阐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诠释与辨析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期待。盖尔认为,“天人合一”目标为克服资本的奴役提供了理想路径。第四章,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智慧中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提炼核心生态观点,透过盖尔的视角对核心观点进行评析与解读,深度透析盖尔学术语言、价值取向中的“中国元素”,完成了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和未来维度上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盖尔主张从“包容互鉴”、“开放创新”、“与时俱进”和“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汲取应对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智慧。第五章,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本章重点在于评析盖尔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局限性,阐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价值包含揭示了文化和文化转型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生态话语权的重构、丰富了全球生态思想资源、继承与发扬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为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并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学术风格。局限性分为其思想中的“乌托邦”色彩及对中国考察方面的“缺陷”两方面。启示包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以“教育”完成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设生态社区“共同体”、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郭桂萍,谢西庆[8](2017)在《西方经济学关于生态问题的理论评析——以三位大师之间的争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从来都是经济学家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如果把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两类:一类可称为忧郁的经济学家;另一类则可称为乐观的经济学家。虽然他们探索的是同一个问题,但他们所持的观点却是截然相反的。舒尔茨作为乐观的经济学家,对马尔萨斯和李嘉图生态忧患意识的某些过度否定和批判,又可以使我们看到人的后天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进步,使人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确实有盲目乐观的倾向。经济学家不同理论观点的论战说明了每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对人类社会都有其卓越的贡献,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立下了经典的思想丰碑。
任龙[9](2016)在《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自从步入工业文明以来,伴随着技术巨大的进步、经济急剧增长、物质财富空前聚集,大自然却遭受到了空前的掠夺和破坏。掠夺式开发,急功近利追求GDP的高速增长,使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和资源能源短缺等问题。全球环境恶化、生态功能弱化,自然灾害频繁、淡水资源枯竭以及沙漠化的加剧,表明自然生态系统已经逐渐失去平衡,环境逐步恶化。全球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严重、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频发、资源和能源短缺等因素制约着经济的增长。论文从生态资本的资本属性入手,探求生态资本的增值途径、计量方法和代际均衡,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以生态资本为基础,构建多维资本内生耦合模型,转变各资本孤立运行或部分结合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片面研究。实施多维资本内生耦合研究,促使生态公益、服务性价值存量有序积累、流量稳定增殖,经济可持续增长,使多维资本的整体价值大于各类资本独立运行之和。通过研究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多维资本“自动耦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量质”规定性,对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意义。论文的观点是转变将经济要素割裂开来研究的传统方法,以生态资本为基础,构建多维资本要素协同作用的经济可持续模式。同时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信息资本、金融资本和生态资本结合构建理论模型和代际均衡模型,使模型应用具有可行、可能与可识别、可复制性,从而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立基础。正是因为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依赖于生态环境,且经济可持续发展依靠资本化的生态资本,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生态环境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相适应。对于布局不合理的工业项目,要逐步进行调整,加强设备更新、技术升级和科学管理,逐步治理污染源;对排放的“三废”物质,要做到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于可红[10](2014)在《世界一流大学与体育文化互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在加速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对体育作用与人才培养的认识,对我们建设一流大学的校园体育文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多元智能的提出都要求体育有新的作为,对校园体育要有新的认识。为什么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这样的名校会把两校赛艇比赛延续成为跨越三个世纪的大战?为什么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会顶着各种压力一直在学生中开展橄榄球比赛?为什么像耶鲁大学这样一所以保守着称的私立名校会有那么好的体育设施和运动成绩?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对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四所国际一流大学和国内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进行重点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英国一流大学把体育作为培养绅士风度和贵族气质的重要手段。英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始终认为“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的学识更为重要”。牛津、剑桥的导师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让学生“从与有教养的人建立的活生生的坦诚的关系中受益”。因此,牛津、剑桥大学在体育文化的开展中也把培养“骑士精神”和“绅士风度”作为重要的理念加以贯彻,体现在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荣誉高于一切。因此,他们可以把一项赛艇办成跨三个世纪的比赛而依然兴趣盎然。2、美国一流大学把体育作为培养精英人才的重要手段。美国人是极富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他们认为运动场是证明自己领袖才能的地方。体育比赛要求参与者为自己的团队做出牺牲,要有献身精神,是为进入公共生活做很好的准备。因此,像哈佛、耶鲁大学这样“培养社会领袖和精英”的世界一流大学会把橄榄球作为最重要的体育项目在校园中开展。他们把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极好的场所。因为这些能力是领袖人才和社会精英必备的素质,更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和“完整的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3、我国一流大学的学生对体育的价值认识更多停留在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上,对体育的教育价值认同度相对较低。相比较而言,清华大学学生对体育的教育价值、个性发展价值的认同度要高于北京大学;男生的认同度要高于女生;每周参与活动3次以上的要高于每周3次以下的。4、世界一流大学都注重大学精神向大学体育的渗透,同时又非常注重体育的教育意义。不论在体育场馆建设、体育组织工作,体育的制度建设,体育的标志、吉祥物都与大学的精神、提高大学生的能力和大学生的凝聚力等结合在一起。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最富活力和最具创造性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外一流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显示出了较大的生机与活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理念已深入大学人之心,大学将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体育建设的方方面面,将人才培养理念作为体育发展的指引,把体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让体育真正融入教育,这为我们国内高校体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也是高校体育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经济学的“忧郁”和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学的“忧郁”和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可持续福祉的多尺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框架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世——人类永续发展是否可能 |
1.1.2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新型人地关系 |
1.1.3 可持续发展关乎人类福祉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1 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 |
2.1.2 国外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述评 |
2.1.3 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进展 |
2.1.4 国内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可持续生活方式 |
2.2.3 空间和地方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可持续福祉概念框架 |
3.1 可持续发展与福祉的内涵及关系 |
3.1.1 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与内涵 |
3.1.2 福祉与福利关系辨析 |
3.1.3 可持续发展与福祉的关系 |
3.2 可持续福祉概念框架 |
3.2.1 基本概念及原理 |
3.2.2 可持续福祉的构成要素 |
3.3 小结 |
第四章 微观可持续福祉的评价 |
4.1 评估框架 |
4.1.1 目标和范围界定 |
4.1.2 评价指标 |
4.1.3 评价模型 |
4.1.4 数据说明 |
4.2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截面分析 |
4.2.1 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结果分析 |
4.3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纵向分析 |
4.3.1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纵向变化 |
4.3.2 资本变化对纵向变化的影响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宏观可持续福祉的时空变化与效率分析 |
5.1 主观可持续福祉的时空变化 |
5.1.1 微观向宏观集成方法 |
5.1.2 主观可持续福祉状态的时空变化 |
5.2 客观可持续福祉的时空变化 |
5.2.1 客观可持续福祉衡量方法 |
5.2.2 客观可持续福祉(GHDI)的时空变化 |
5.2.3 主观与客观可持续福祉的对比分析 |
5.3 可持续福祉效率及其时空变化 |
5.3.1 可持续福祉效率评价模型 |
5.3.2 可持续福祉效率时空变化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和主要创新点 |
五、核心概念界定—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概念解读 |
第一章 西方自然观念及其生态意蕴的历史探究 |
第一节 创世神话自然观 |
一、古希腊创世神话和原始宗教 |
二、创世神话自然观中的“自然” |
三、创世神话自然观的思想价值 |
第二节 古希腊理性自然观 |
一、古希腊哲学对自然问题的探讨 |
二、古希腊理性自然观的思想特点 |
第三节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
一、神学自然观的主要思想 |
二、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价值 |
第四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观 |
一、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的主要思想 |
二、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的历史评价 |
第五节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
一、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古希腊渊源 |
二、近代唯物主义哲学蕴含的机械论自然观 |
三、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形成和发展的文本轨迹 |
第一节 起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博士论文》 |
一、人的选择自由与动物的依赖性 |
二、对宗教目的论的批判与唯物主义 |
三、原子偏斜运动与辩证法 |
第二节 转折:《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一、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
二、人化自然是对象性活动的产物 |
三、自然异化与共产主义 |
第三节 新境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
一、《提纲》中实践视域下的自然观 |
二、《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 |
第四节 深化:《资本论》 |
一、新陈代谢—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 |
二、自然资源是物质财富的源泉 |
三、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转向及生态意蕴的基本理路 |
第一节 马克思自然观理论转向的前提准备——对德国自然观念的批判与继承 |
一、对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哲学的扬弃 |
二、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超越 |
第二节 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转向 |
一、从抽象本体到历史本体的转向 |
二、从机械论到人化自然的转向 |
三、从构成到过程的转向 |
第三节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基本理路 |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实践本质 |
二、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点—人的生存与发展 |
三、马克思自然观的价值旨归—两个“和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
一、自然的客观实在性 |
二、人是对象性存在物,人依赖自然界。 |
三、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中蕴含的生态性 |
第二节 劳动的自然生产力思想 |
一、马克思关于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的论述 |
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与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辩证统一关系 |
三、自然生产力是一种生态生产力 |
第三节 马克思新陈代谢断裂思想 |
一、马克思新陈代谢概念的主要思想来源和概念蕴涵 |
二、资本主义新陈代谢断裂及后果 |
三、新陈代谢断裂延伸的其他领域 |
四、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丰富和拓展 |
第一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西方回响 |
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题 |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局限 |
第二节 从环境保护到科学发展: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中国化的开端 |
一、邓小平的环境保护思想 |
二、江泽民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三、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
第三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中国化理论新发展 |
一、绿色发展观 |
二、生态民生观 |
三、生态制度观 |
四、生态全球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马克思自然观生态意蕴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对生态文明的理论沉思 |
一、马克思自然观之生态思维方式 |
二、马克思自然观之生态理性 |
三、马克思自然观之生态意蕴的双重超越 |
第二节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迪 |
一、中国生态与环境问题 |
二、生态文明建设应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引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二、术语解释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化 |
三、研究现状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
(二)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
四、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基础 |
一、文化与文化观 |
(一)文化内涵的演进 |
(二)文化观的多维性 |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形成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主要内容 |
(一)文化本质 |
(二)文化主体 |
(三)文化价值 |
(四)文化传承发展 |
第二章 文化是人的实践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及其本质属性 |
一、人的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物质前提 |
(一)自然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制约因素 |
(二)物质生产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决定因素 |
二、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
(一)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中的作用 |
(二)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的作用 |
(三)人创造的环境也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的精神生产的本质属性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人的精神生产本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 |
第三章 文化价值及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当代价值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物质生产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库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人的精神塑造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和谐文化基因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群和谐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民族自豪感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认同感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了民族智慧 |
第四章 文化生产与社会发展不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问题透视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受环境变迁挑战 |
(一)自然环境改变有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 |
(二)人文环境变化削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系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受经济全球化冲击 |
(一)非理性的商品化生产冲击 |
(二)现代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
(三)西方强势经济下的文化挑战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自身问题 |
(一)传承主体的承继问题 |
(二)传承方式的有限性问题 |
(三)传承中的机遇流失问题 |
第五章 文化传承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原则与路径 |
一、继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原则 |
(一)批判继承原则 |
(二)保护利用原则 |
(三)科学发展原则 |
二、创新协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路径 |
(一)以意识建构引导自觉传承 |
(二)以创新发展促进生产性保护 |
(三)以公共文化发展实现协作共享 |
(四)以合作交流增进世界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防治“白色污染”的生态税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生态税与税收制度生态化的区别 |
四、生态税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生态税是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经济工具 |
(二)生态税治理环境的功能及意义 |
(三)我国生态税法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七、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生态税防治白色污染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生态税的经济学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与公共产品论 |
二、自然资本论 |
第二节 生态税的法学基础 |
一、环境权利成本论 |
二、环境公共信托论 |
第三节 生态税的伦理学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代际公平 |
二、生态伦理 |
第二章 我国生态税制及白色污染防治政策现状梳理 |
第一节 我国与生态保护相关的税种及税收政策 |
一、生态税法不成体系,分布零散 |
二、排除个人纳税人的环境保护税 |
三、非重点关注环境保护的消费税 |
四、体现环保理念的其他税种及税收政策 |
第二节 我国防治白色污染法规政策及实施现状 |
一、环境法对白色污染的管控 |
二、绿色包装法的发展对白色污染的影响 |
三、十年限塑令收效甚微 |
四、存在加重白色污染的税收优惠措施 |
第三节 我国生态税收体系及防治白色污染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税种单一,存在征税范围窄、税率偏低等问题 |
二、缺乏对消费环节环境污染的关注 |
三、白色污染防治措施单一 |
第三章 域外治理白色污染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征收生态税是OECD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 |
一、各国开征生态税的概况 |
二、OECD国家开征生态税的生态效益概述 |
第二节 域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征税经验 |
一、直接向消费者征税——爱尔兰的塑料袋税 |
二、向商家征税——意大利塑料袋税 |
三、美国回收利用、“禁止令”、收费 |
第三节 对我国的启示 |
一、税收优于收费 |
二、立法目的要更加注重引导消费者 |
三、组合征税、禁令政策,完善配套措施 |
第四章 生态税治理白色污染的法治思考 |
第一节 立法思考 |
一、立法模式选择 |
二、改革消费税,防治白色污染 |
三、明确收入归属,发挥矫正性作用 |
第二节 配套措施保障 |
一、建立生态税税式支出制度 |
二、加快绿色包装立法工作 |
三、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度,完善回收利用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及译着类 |
二、杂志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中文网站类 |
五、外文论着类 |
六、外文论文类 |
七、外文网站类 |
致谢 |
(5)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论文框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法国从政治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联合国---法国重建大国实力的最佳阵地 |
一 法国对于联合国组建以及《联合国宪章》制订的贡献 |
二 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 |
三 法国在国际外交中的特色与影响力 |
第二节 欧洲联盟---法国的“权力放大器” |
一 法国整合与影响欧洲的历史沿革 |
二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法国意志:从强大的欧洲到强大的法国 |
三 法兰西文化中的“欧洲认同”与“欧洲观念” |
第三节 法语国家组织---法语传播力的核心阵地 |
一 法国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主导性地位 |
二 法语国家组织之于法国的特殊意义 |
三 法语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作用 |
四 法国与法语国家组织共迎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从法律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 |
一 罗马法对于法国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 |
二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法国 |
第二节 《论法的精神》对世界法治文明的启蒙影响 |
一 孟德斯鸠..西方法学理论与国家学说奠基者 |
二 《论法的精神》---为世界立法者立法 |
三 “三权分立”学说对于各国政体架构的原则性指导 |
第三节 《拿破仑法典》---欧洲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
一 拿破仑与他的治国创举 |
二 罗马法之集大成者 |
三 《拿破仑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
第四节 法国人权观念的世界性普及 |
一 法国人权观念及实践的创新性与普世性 |
二 法国《人权宣言》对于国际人权公约及宣言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从文化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展现的舞台 |
一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构建 |
三 法语文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传播 |
第二节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复兴人文主义理念的竞技场 |
一 推动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法国社会人文环境 |
二 “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法式”人文情结 |
三 法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法国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中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
一 文化全球化下的法语推广 |
二 法语国家大学联盟的文化传播力 |
三 法国高等教育国家战略融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进程 |
四 法国影视听传播网络的攻坚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从经济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法国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 |
一 道德正义和实际利益的平衡 |
二 法国“经济爱国主义”的执着与妥协 |
三 在传统中寻求振兴经贸的创新点 |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法式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普及 |
一 《法英商约》--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雏形 |
二 当代国际自由贸易框架下的“多样性”本色 |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国影响世界金融政策走向的阵地 |
一 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法式思维在影响IMF决策能力上的体现 |
三 法国推动“欧洲联合文化”,建构欧盟在IMF的影响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对中国强国战略实施的 |
第一节 法国国家人文吸引力战略对中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启示 |
第二节 法国国际政治生态观对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源流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构架与方法 |
一、结构体系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生产性消费的伦理失范问题 |
第一节 消费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阐释 |
一、消费的界定与分类 |
二、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释义 |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异化导致伦理失范 |
一、生产性消费模式的历史演变 |
二、生产性消费的异化 |
三、生产性消费的内在矛盾与伦理约束 |
第三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造成的生态困境 |
一、世界范围内自然界的破怀 |
二、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 |
第二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的理性反思 |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观主导下的生态伦理失范 |
一、人类中心主义及其评价 |
二、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性伦理失范的表现 |
第二节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经济伦理失范 |
一、“资本逻辑”阐释及其影响 |
二、“资本逻辑”主导下经济伦理失范的表现 |
第三节 工业文明“线性非循环”思维下的实践伦理失范 |
一、“线性非循环”思维的伦理缺失 |
二、“线性非循环”思维主导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
第三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模式 |
第一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二、适度消费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实践模式 |
一、循环经济模式 |
二、再生资源产业模式 |
三、绿色消费模式 |
第四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 |
第一节 经济伦理维度 |
一、经济行为的德性体现 |
二、生产性消费领域的生态体现 |
三、效益统一与环境协调 |
第二节 生态伦理维度 |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论 |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
三、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生产性消费的本质 |
第三节 社会价值维度 |
一、社会稳定 |
二、社会和谐 |
三、社会与自然和谐 |
第四节 人本价值维度 |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 |
二、人自身的和谐 |
三、人的自然解放 |
第五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道德主体 |
第一节 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企业是生产性消费的道德主体 |
二、企业是“经济实体”和“伦理实体”的统一 |
三、塑造人格化的企业伦理 |
四、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辩证统一 |
第二节 政府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政府职能与伦理责任 |
二、政府生产性消费伦理责任适用范围与表现形式 |
三、生态型政府的建立 |
第三节 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 |
一、个体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 |
二、道德主体对自然界的认知 |
三、道德主体身份的转换 |
第六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 |
第一节 道德教化 |
一、道德教化的内涵 |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 |
三、道德教化的路径 |
第二节 理性转换 |
一、理性的释义 |
二、经济理性批判 |
三、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 |
第三节 文化认同 |
一、文化认同的含义解读 |
二、文化认同的内在要求 |
三、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 |
第四节 制度保障 |
一、伦理制度 |
二、法律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论文及着作 |
致谢 |
(7)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对象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创新及不足 |
一、论文创新 |
二、论文不足 |
第一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及其理论渊源 |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概述 |
一、盖尔简介 |
二、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脉络 |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 |
四、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 |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欧洲文明的虚无性与侵略性 |
二、西方工业文明与全球性生态危机 |
三、生态环保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四、资本主义制度与苏联模式的弊端 |
第三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渊源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
二、生态哲学及生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开拓了理论新视野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批判意蕴 |
第一节 盖尔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一、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批判 |
二、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应用的批判 |
三、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精英”及教育的批判 |
四、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
第二节 盖尔生态危机批判理论 |
一、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 |
二、对西方文化的批判 |
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
四、对异化消费方式批判 |
第三节 盖尔对虚无主义的批判 |
一、需要克服虚无主义的原因 |
二、虚无主义对生态的破坏 |
三、如何超越虚无主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视野 |
第一节 盖尔视野下的东方生态智慧 |
一、李约瑟:盖尔关注东方传统生态文化的引路人 |
二、聚焦中国之前:盖尔早期对苏联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
三、多维观照之下:盖尔描述的东方生态文化特点 |
第二节 盖尔视野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
一、中国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 |
二、对中国生态文明基础理论辨析 |
三、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的契合度 |
第三节 盖尔对中国生态文明的期待 |
一、文明形态的交替与更迭:对欧洲文明的超越 |
二、生态话语权重构的主导者: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美国 |
三、中国生态文明意境:幸福、自由与文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伦·盖尔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推崇 |
第一节 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
一、儒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
三、盖尔对儒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
第二节 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
一、道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盖尔对道家思想生态的价值评析 |
三、盖尔对道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
第三节 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推崇 |
一、佛家生态思想的主要观点 |
二、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价值评析 |
三、盖尔对佛家生态思想的吸纳与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及启示 |
第一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评析 |
一、理论价值 |
二、局限性 |
第二节 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启示 |
一、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理念 |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社会主义方向 |
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四、坚持自主生态话语权建设 |
五、以“教育”实现对个人和社会生态责任的培育 |
六、建设生态社区“共同体” |
七、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 |
八、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律制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阿伦·盖尔与笔者邮件目录 |
附录二 阿伦·盖尔的简历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西方经济学关于生态问题的理论评析——以三位大师之间的争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生态问题的不同预期是大师之争的焦点 |
二、敬畏还是征服自然是大师之争的主要内容 |
三、推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师争论的目的 |
1. 李嘉图的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2.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不可预见性并不能取代经济资源有限性的事实。 |
3. 资本主义生产对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途径恰恰是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和技术的结合。 |
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我们评判大师们这场论争的主要依据。 |
(9)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的目的 |
1.2.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问题的选择 |
1.5 研究框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内容 |
1.5.3 采取的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生态资本的内涵、资本分类及其特征 |
2.1 资本理论的历史沿革及资本内涵 |
2.1.1 传统的资本理论 |
2.1.2 与生产关系结合后的马克思“资本”理论 |
2.1.3 现代资本的内涵 |
2.2 生态资本及其他资本阐释 |
2.2.1 物质资本 |
2.2.2 金融资本 |
2.2.3 信息资本 |
2.2.4 人力资本 |
2.2.5 社会资本 |
2.2.6 自然资本 |
2.2.7 生态资本 |
2.3 生态资本与其他资本的特征 |
2.3.1 资本的同质性 |
2.3.2 不同类别资本的特殊性 |
第三章 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历史沿革及各类资本对其增长的作用 |
3.1 自然经济时期 |
3.1.1 原始自然经济的界定 |
3.1.2 采集狩猎时期的“天然”经济 |
3.1.3 人工种养的自然经济期 |
3.2 农业经济时期的自然经济 |
3.3 传统工业经济时期 |
3.4 以生态资源环境为基础的生态文明时期 |
3.5 各阶段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由“被动脱钩”向“主动脱钩”转变 |
3.6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各类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第四章 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社会经济增长 |
4.1 传统经济增长模型及其不足 |
4.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论述 |
4.1.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论述 |
4.1.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论述 |
4.2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与生态资本的关系 |
4.2.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4.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
4.2.3 可持续发展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
4.2.4 可持续发展面对的现实困境 |
4.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
4.3.1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影响 |
4.3.2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贡献 |
4.3.3 人力资本——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力源泉 |
4.4 生态资本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4.4.1 生态资本对可持续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
4.4.2 生态资本对可持续发展起促进作用 |
4.4.3 生态资本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 |
第五章 生态资本的计量方法及五维资本耦合模型构建 |
5.1 生态资本的计量方法 |
5.1.1 可持续发展角度的边际机会成本法 |
5.1.2 生态资本估值的现值法 |
5.1.3 生态资本的净价格法 |
5.1.4 生态资本具备再生性的再生产补偿法 |
5.1.5 生态资本稀缺性价值的市场价值替代法 |
5.1.6 詹思丁?伯根和萨缪尔森的影子价格法 |
5.2 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五维资本耦合模型的构建 |
5.2.1 包含生态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型 |
5.2.2 各类资本的排列组合及模型构建 |
5.2.3 五维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弱”可持续与“强”的可持续 |
5.2.4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五维资本耦合指标体系构建 |
5.3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五维指标体系设计 |
第六章 构建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代际公平模型及对策建议 |
6.1 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代际均衡模型中的概念界定 |
6.1.1 人口学概念上的“代”的界定 |
6.1.2 经济行为上的“代”的界定 |
6.1.3 社会学意义上的“代”的界定 |
6.1.4 人口学意义上的“代”际重叠 |
6.1.5 经济行为上的“代”际重叠 |
6.2 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代际均衡模型建立 |
6.2.1 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代”际财富转移长度L模型 |
6.2.2 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五维资本“代”际可持续发展转移模型(λ模型) |
6.2.3 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五维资本“代”际可持续发展均衡函数 |
6.3 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五维资本“代”际财富转移的L~λ模型 |
6.4 促进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五维资本“代”际公平的对策建议 |
6.4.1 保持生态资本的基础地位不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6.4.2 五维资本协调发展,加大资本间的促进作用,实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 |
6.4.3 人口适度增长,继续加大生育政策的监督和落实,实现劳动力供给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课题、获荣誉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
致谢 |
(10)世界一流大学与体育文化互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内涵与结构:体育、文化、大学 |
第一节 体育文化的理解 |
一、何谓体育 |
二、何谓文化 |
三、何谓体育文化 |
四、何谓校园体育文化 |
第二节 一流大学的理解 |
一、何谓大学 |
二、何谓大学文化 |
三、何谓世界一流大学 |
四、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 |
第二章 形成与特点: 体育文化、一流大学 |
第一节 体育文化的形成和特点 |
一、体育文化的形成 |
二、体育文化的特点 |
第二节 一流大学的形成和特征 |
一、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 |
二、一流大学的特征 |
第三章 关系与表现: 一流大学与体育文化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学理论基础 |
二、“互动”的条件 |
第二节 大学文化与体育文化的互动 |
一、大学精神文化与体育精神文化 |
二、大学制度文化与体育制度文化 |
三、大学物质文化与体育物质文化 |
第四章 现状与解读:我国一流大学的体育文化 |
第一节 国内一流大学体育文化概况 |
一、北京大学体育文化 |
二、清华大学体育文化 |
第二节 国内一流大学体育文化考察:基于一项问卷调查 |
一、问卷的设计 |
二、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现状调查结果 |
三、大学生体育价值取向的调查 |
四、大学生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的调查 |
第五章 比较与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体育文化 |
第一节 牛津大学的体育文化 |
一、牛津大学简介 |
二、牛津大学发展历程与体育的发展 |
三、牛津大学体育案例——赛艇 |
第二节 剑桥大学的体育文化 |
一、剑桥大学简介 |
二、剑桥大学的发展历程 |
三、剑桥大学体育的发展 |
第三节 哈佛大学的体育文化 |
一、哈佛大学简介 |
二、哈佛大学的发展历程 |
三、哈佛大学体育的发展 |
四、哈佛大学体育的案例——用橄榄球来培养精英 |
第四节 耶鲁大学的体育文化 |
一、耶鲁大学简介 |
二、耶鲁大学的发展历程 |
三、耶鲁大学体育的发展 |
四、耶鲁大学体育案例——体育社团 |
第五节 世界一流大学体育文化启示 |
一、体育——一种历史传承 |
二、体育——领袖与精英人才培养的平台 |
三、体育——优秀公民教育的实践 |
四、体育——既保持传统又不断开放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附录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经济学的“忧郁”和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可持续福祉的多尺度评价研究[D]. 王月菊. 兰州大学, 2020(12)
- [2]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意蕴[D]. 齐晓明.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野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D]. 刘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防治“白色污染”的生态税法研究[D]. 刘多丽.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5]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D]. 夏正华. 武汉大学, 2019(06)
- [6]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D]. 古璇. 东南大学, 2018(01)
- [7]阿伦·盖尔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元素研究[D]. 韦震. 海南师范大学, 2018(12)
- [8]西方经济学关于生态问题的理论评析——以三位大师之间的争论为例[J]. 郭桂萍,谢西庆.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 [9]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D]. 任龙. 青岛大学, 2016(11)
- [10]世界一流大学与体育文化互动发展研究[D]. 于可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