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催化氧化法处理甲醛废水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杜磊[1](2021)在《超重力强化MgO/O3/H2O2氧化降解废水中甲醛的研究》文中指出甲醛废水的排放在近几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其处理方法中臭氧催化氧化法具有反应速率快、降解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的特点,MgO/O3/H2O2体系作为臭氧催化氧化法中高效的降解体系,在甲醛废水处理领域展现出氧化活性高、经济性良好且对环境友好等优势,现已经成为甲醛废水处理领域高效的氧化方法。但是MgO催化O3/H2O2过程仍然存在臭氧液相体积传质系数低以及MgO催化剂难以回收再利用的问题。超重力技术可以实现过程强化,通过高速旋转的填料将液体剪切成微元,增加了气液固三相接触面积,增进了臭氧的传质。基于此,本课题提出超重力强化MgO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废水中甲醛的思路。以模拟甲醛废水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超重力旋转填料床(RPB)强化纳米MgO催化O3/H2O2降解废水中甲醛;以γ-Al2O3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负载型MgO/γ-Al2O3催化剂,系统研究了RPB-纳米MgO/O3/H2O2体系和RPB-MgO/γ-Al2O3-O3/H2O2体系降解废水中的甲醛,论证了超重力强化MgO催化臭氧氧化降解废水中甲醛的可行性;并就其降解机理、影响因素、臭氧的传质过程、制备的负载型MgO/γ-Al2O3催化剂的性能及重复利用率等进行了探索。具体实验如下:(1)在RPB-纳米MgO/O3/H2O2体系中,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甲醛废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在废水中甲醛浓度为2200 mg/L时,确定了最优操作条件:溶液初始p H=9,超重力因子β=40,MgO浓度为4 g/L,双氧水的浓度为5 g/L,臭氧浓度为65 mg/L。在优化的操作条件下循环反应60 min,甲醛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9.93%和93.98%,处理后的废水中甲醛浓度为1.54 mg/L,满足国家二级标准(GB 8978—1996)。在此基础上,对比了RPB-MgO/O3/H2O2体系、鼓泡反应器(BR)-MgO/O3/H2O2体系、RPB-O3/H2O2体系和RPB-MgO/O3体系对甲醛及其COD降解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RPB-MgO/O3/H2O2体系呈现最高的甲醛降解率。(2)为了解决纳米MgO催化剂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提出浸渍法制备负载型MgO/γ-Al2O3催化剂。研究得到了制备负载型MgO/γ-Al2O3的最佳条件:活性组分负载量为7.4%时,煅烧时间为2 h,煅烧温度为500℃。通过XRD、EDS、SEM等分析测试表明:制备的催化剂纯度高、MgO均匀地附着在载体γ-Al2O3的表面及孔内,其具有良好的孔隙连通性、内部存在大量微孔;制备的催化剂表面有大量的羟基基团存在,其比表面积可以达到207.16 m2/g。(3)以负载型MgO/γ-Al2O3为填料,考察了RPB-MgO/γ-Al2O3-O3/H2O2体系对废水中甲醛的降解效能。论文考察了臭氧浓度,超重力因子,双氧水浓度,初始甲醛浓度,初始p H等参数对甲醛降解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初始甲醛浓度为2200 mg/L,p H=14,超重力因子β=40,臭氧浓度为140 mg/L,双氧水浓度为15 ml/L的条件下,甲醛的降解效率达到99.85%,总有机碳(TOC)的降解效率达到97.37%,达到了国家三级排放标准。不同工艺的对比结果表明:超重力强化了臭氧的传质,提高了负载型MgO/γ-Al2O3催化剂降解甲醛的效能;催化剂稳定性研究表明,催化剂循环使用6次,甲醛的降解率仍然可以保持在87%以上。通过降解机理和动力学研究表明,该体系以催化臭氧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间接反应占据主导地位,反应动力学符合拟一级。
王静[2](2021)在《电子束辐照改性铟/铋基半导体及其光催化氧化还原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公众环保意识增强,以及对于清洁能源的关注,半导体材料被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其中,铟/铋基半导体因其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被广泛研究。尽管如此,铟/铋基半导体还是存在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光腐蚀性严重等不足。本文以铟/铋基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利用电子束辐照为主要手段,对其进行界面修饰和改性,并研究了改性后材料的光催化氧化还原性能。其具体内容如下:(1)探究电子束辐照改性In2S3-CdIn2S4@X(X=Ag/Ag3PO4/AgI)三元异质结构纳米管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在可见光下将In2S3-CdIn2S4@X(X=Ag/Ag3PO4/AgI)应用于胭脂红(P-4R)和Cr6+的降解,结果表明,In2S3-CdIn2S4、In2S3-CdIn2S4@AgI和电子束辐照后的In2S3-CdIn2S4@AgI分别能在80min、20min和5min实现胭脂红和Cr6+的完全去除。光致发光(PL)光谱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可以显着降低In2S3-CdIn2S4@AgI中电子-空穴的复合率。电化学阻抗谱(EIS)结果也进一步证实,电子束辐照处理后的In2S3-CdIn2S4@AgI具有较高的电子-空穴分离效率。这些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够增强In2S3-CdIn2S4@AgI三元异质结构纳米管的光催化活性。电子顺磁共振(EPR)实验进一步证实了 In2S3-CdIn2S4@AgI光催化系统中的主要活性基团为·O2-和h+。(2)探究了电子束辐照改性Bi6O7FC13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首先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 Bi6O7FC13纳米管,利用电子束辐照可控调节实现Bi量子点在Bi@Bi6O7FC13-X(X=20/60/90)纳米管界面处的反向生长。随后,将Bi@Bi6O7FCl3-X(X=20/60/90)应用于对CO2进行光催化还原,结果表明,光催化还原4 h后,Bi@Bi6O7FCl3-90对CO的生成速率为15.79 μmol·g-1·h-1,是Bi6O7FC13的6.29倍。PL结果显示,而经过电子束辐照后,Bi@Bi6O7FC13-90的PL峰值最低,说明电子束辐照还原出的Bi量子点抑制了Bi6O7FCl3纳米管中电子-空穴对的复合,Bi量子点的协同作用,使得电子和空穴快速分离,从而提高了光生电子的寿命。通过EPR实验证实了,光激发后在光催化剂表面产生的h+、·O2-和·OH提升了光催化还原CO2的效率。(3)探究电子束辐照改性层状Bi2WO6微球的光催化性能。以层状Bi2WO6微球为模板,用电子束辐照使Bi2WO6中的Bi-O键解离得到具有氧缺陷的Bix@Bi2-xWOn。将所获得的光催化剂应用于土霉素的光催化降解,结果显示,Bi2WO6能在50min实现对土霉素的降解,Bi0.32@Bi1.68WO5.80可以在20 min内完全去除水体中的土霉素。XPS结果表明,与Bi2WO6相比,Bi0.32@Bi1.68WO5.80中Bi和W的正极化率增加,而O的负极化率增加,这证明其中存在Bi0和氧缺陷。DFT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氧缺陷位点处的电子云密度增大,从而促进了光催化反应。EPR实验结果表明,由电子束辐照产生的晶格氧缺陷可增强·OH自由基的生成,而.OH自由基可激活SO42-产生·SO4-自由基。
李娜[3](2020)在《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甲醛去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新型材料广泛用于室内装饰,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的同时,亦带来了副作用如废气的排放。室内装饰包括墙面装饰涂料、装饰地板、家具及其他用品的装饰等,通常会散发出来一些挥发性有机物,这些物质将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其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甲醛,长久暴露在低浓度的甲醛环境中可能会致癌,并且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活性炭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吸附剂之一,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有效地吸附空气中的甲醛。但是市面上的活性炭对甲醛的吸附容量有限,且不能有效地处理或分解甲醛,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负离子粉能够在空气中产生负氧离子,有效促进甲醛的分解。因此,对活性炭与负离子粉的复合改性,将有可能提高对空气中甲醛的吸附去除效果。本文制备了三种负离子粉改性的活性炭复合材料,采用FTIR、XRD、SEM、TGA等方法对所得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的表征,研究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吸附次数等因素对甲醛吸附去除性能的影响。具体涉及如下方面:(1)聚丙烯酸/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吸附去除研究采用活性炭和负离子粉作为基本原料,通过与丙烯酸接枝聚合和戊二醛交联制备了聚丙烯酸/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PAA/NG/AC)。FTIR分析表明,实验得到了目标产物。SEM分析可知,PAA/NG/AC具有层状结构,在片层上负载有大小不一的颗粒。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产物对甲醛具有高效的吸附去除性能,吸附剂最佳用量为2.0 g,吸附饱和时间约10 h,最大的去除率高达96.0%。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模型。经过五次吸附-脱附循环后对甲醛的去除率仍达82.0%以上,产物的再生性能较好,产物释放的负氧离子含量仍保持几乎不变。(2)改性二氧化钛/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吸附去除研究采用活性炭和负离子粉为基本原料,使用溶液凝胶法制备负载二氧化钛的活性炭,与负离子粉混合均匀后,经丙烯酸改性和戊二醛交联,最后制备出改性二氧化钛/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Ti O2/NG/AC)。FTIR分析表明,实验得到了目标产物。SEM分析可知,产物表面负载大小不同的颗粒,表明戊二醛成功交联了改性活性炭和负离子粉。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产物对甲醛具有高效的吸附去除性能。吸附剂最佳用量为2.0 g,吸附平衡时间约10 h,去除率最高可达98.0%。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模型。经过五次吸附-脱附循环实验结果表明,产物脱附再生性能较好,对甲醛的去除率仍达82.0%以上,产物释放的负氧离子浓度仍保持几乎不变。(3)多胺化壳聚糖/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吸附去除研究采用活性炭、负离子粉、壳聚糖为基本原料,使用浸渍法制备负载二氧化锰的改性活性炭,采用四乙烯五胺改性壳聚糖,戊二醛为交联剂,成功地制备多胺化壳聚糖/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CS/NG/AC)。FTIR分析表明,实验得到了目标产物。SEM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表面连接了大小不一的颗粒。吸附研究结果表明,产物对甲醛具有高效的吸附去除性能,吸附剂最佳用量是0.5 g,吸附平衡时间约10 h,吸附去除率高达98.3%。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模型。经过五次吸附-脱附循环后对甲醛的去除率仍达83.2%以上,产物的脱附再生性能较好,产物释放的负氧离子含量无明显变化。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经过改性的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对室内甲醛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性能,良好的再生循环能力和持续吸附能力,能够持续地释放出负氧离子。因此,上述吸附剂有望用于处理室内甲醛或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焦东[4](2020)在《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造纸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基于制浆造纸行业的特殊性,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即使经过水的循环使用及工艺改进,仍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造纸废水的特点是排放量大、污染负荷高、成分复杂,其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p H、总氮、总磷、氨氮和悬浮物等。为了避免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需对废水处理后达标再排放或再回用以减轻环境压力。制浆造纸废水常规处置方法较多,一般分为化学处理法、物化处理法、生化处理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混凝法等物化法、厌氧/好氧等生物法、芬顿等高级氧化技术、人工湿地等生态处理法等。随着造纸单位水耗标准的推出及淡水资源的缺乏,研究开发基于中水回用的造纸废水处理新工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水处理过程不同工段废水中有机物采用溶剂萃取进行GC-MS分析检测,发现SBR好氧工艺、混凝工艺以及芬顿氧化工艺均可以大量降解造纸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但由于各种方式的作用机理不同,各工艺降解的有机物种类也不尽相同。SBR好氧工艺和混凝工艺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工段中同时使用这两种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芬顿氧化处理降解有机物的能力较强,但芬顿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可以检测到未被降解的有机物。研究开发的臭氧氧化新工艺相对芬顿氧化处理,可高效去除废水中有机物且显着降低出水色度,为化学氧化后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提供更好的条件。为了进一步降低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中难以生化降解的环境污染物质的含量,探究了多种絮凝剂对废水中杂质的絮凝作用。利用造纸厂芬顿污泥制备得到的聚合硫酸铁(PFS)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通过絮凝法对废水进行处理,采用响应面法探究了絮凝过程中PFS用量、PAM/PFS体积比和处理温度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造纸废水中的COD含量,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FS用量为1.04 m L/L,PAM/PFS体积比为4.99,处理温度为31.54℃。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造纸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为39.6%,与模型预测值接近。应用响应面法建立的造纸废水COD脱除模型可以有效预测造纸废水中COD的脱除率。PFS用量和PAM/PFS体积比参数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共同影响造纸废水COD的脱除率。针对造纸过程中废水难以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探索了臭氧氧化法的深度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以纳米氧化铜作臭氧氧化的催化剂,并且在臭氧发生量为3g/h,催化剂用量为0.25‰,反应过程中温度维持在30℃,反应时间维持在30min的情况下,COD去除率可达95.7%,出水满足GB 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验室自己制备的多孔材料负载Cu O催化剂的回用实验表明,催化剂在不经处理回用5次后,而COD去除率未受明显影响。整个工艺过程稳定性高并且经济环保,适于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工程应用。为了进一步降低氧化废水中的各种离子及微量有机物等指标,实现中水部分回用,采用无机膜和反渗透膜(RO)组成的膜系统对氧化废水进行膜过滤研究。研究发现无机膜和RO膜组成的膜过滤系统对化学氧化处理的废水进行过滤可以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TDS、COD、色度、电导率、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浓度等指标,其中TDS、色度、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的去除效果显着,连续运行发现,这些指标降低95%以上。膜系统经过不同时间和次数对化学氧化后废水过滤后,仍然保持良好的过滤效果。相对于不同孔径的无机膜而言,化学氧化废水经过RO膜过滤后,废水中的TDS、色度、电导率、硫酸根离子以及铁离子均显着降低。
解玉佳[5](2020)在《活化过硫酸盐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吉林某造纸企业二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利用亚铁盐活化过硫酸盐对其进行处理,以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为研究目标,对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设计连续实验模拟工厂实际处理以得出对工厂实际应用更直接有价值的参考。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PS用量、亚铁用量、初始pH和反应时间这四因素对亚铁活化过硫酸钠法处理造纸废水的色度和CODcr的去除影响主次顺序略有不同:影响色度去除率的主次顺序为Na2S2O8用量>FeSO4·7H2O用量>pH>反应时间,影响CODCr去除率的主次顺序为Na2S2O用量>FeSO4·7H2O用量>反应时间>pH。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过硫酸钠用量436 mg/L,七水合硫酸亚铁用量654mg/L,pH为中性(不调节),连续反应11 h后达到稳定,上清液CODCr去除率可达86%以上,色度去除率可达97%,处理后含盐量可较Fenton法降低22%,达到国家造纸工业废水一级排放标准。通过对处理后混匀水样总体TOC测定得出该过程除了氧化作用外,还有絮凝沉降的较大贡献,利用絮凝剂用量实验以及废水电荷密度的变化,得出过硫酸盐对提高水体有机污染物絮凝效果方面有一定作用。由GC-MS检测结果可知:经过活化过硫酸盐处理后,废水中烷烃类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表明污染物得到了有效的氧化降解。经红外光谱进一步表征证明:造纸二沉池出水经处理后芳香族化合物被破坏,有机物的碳链被切断变短,醇、酚、醛类物质增多,醌类物质沉降聚集于沉淀物中,含氮杂环化合物略有降解。对比亚铁-过硫酸盐法与芬顿法各项处理指标与处理效果可得,亚铁-过硫酸盐法在处理效果以及经济成本上有明显优势,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第二部分选用具有代表性且对造纸废水中色度贡献较大的天然发色物:愈创木酚为模型物,通过热活化探究过硫酸盐对造纸废水的典型污染物作用机理。通过愈创木酚去除率、FTIR、GC-MS表征得到愈创木酚的可能降解途径是:愈创木酚受到强氧化性的硫酸自由基的攻击后,首先是愈创木酚的苯环被断键开环,酚羟基成为醇羟基,接着逐渐被氧化为醛基,再逐步被氧化为羧基,进而被彻底氧化。但这一过程中要达到完全矿化比较难,而更多的是对废水可絮凝性能的提高。
唐建伟[6](2019)在《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处理高氯3,4-二甲基苯胺废水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3,4-二甲基苯胺(3,4-dimethylaniline,3,4-DMA)废水具有高盐、难降解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特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重大危害。本文基于光催化和电催化等高级氧化技术,开发了光电耦合催化氧化新工艺,即以悬浮态的纳米二氧化钛(Ti O2)光催化剂和紫外光作为光催化子系统,以钛基二氧化铱阳极(Ti/Ir O2)和石墨阴极作为电催化子系统,两个子系统在同一个混沌体系中进行催化氧化反应,从而为处理高氯3,4-DMA废水提供了一种高效处理方法。在研究该工艺影响因素和反应动力学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3,4-DMA的氧化机理、降解机理和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协同机理,对于深入研究光电耦合催化氧化法、光催化和电催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1)基于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电流密度、光照强度、光催化剂投加量、氯化钠浓度、初始p H值、3,4-DMA初始浓度等7个参数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降解3,4-DMA的影响规律。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和反应动力学数学模型,对其中四个参数的交互作用、最佳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4-DMA在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降解遵守准一级动力学规律。各因素对系统影响的大小排序为:电流密度>初始p H>氯化钠浓度>光照强度。其中,电流密度与氯化钠浓度、初始p H与光照强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最佳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为3.46 m A/cm2,初始p H为3.3,氯化钠浓度为5733 mg/L,光照强度为10.6 W。(2)基于分子探针检测和不同抑制剂条件下的动力学规律研究,对高氯离子条件下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的羟基自由基、光生空穴、电子还原半反应、过氧化物、氯类活性氧化物质等各类活性氧化物质的含量、贡献度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二氧化钛、钛基二氧化铱催化剂共同作用下,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氯类活性氧化物和羟基自由基贡献度分别为88.24%和6.19%,而空穴氧化和过氧化铱直接氧化贡献度可以忽略不计。其中,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羟基自由基主要来源于光催化子系统,羟基自由基的产生遵守零级动力学规律,氯类活性氧化物质主要是自由氯和二氧化氯。(3)基于GC-MS和UV-Vis检测,结合3,4-DMA降解率变化和TOC分析,深入研究羟基自由基和氯类活性氧化物质对3,4-DMA降解的作用机理,分析3,4-DMA的降解中间产物和降解路径。结果发现,3,4-DMA降解中间产物主要是邻二甲苯、苯甲醛、甲苯、烷烃类物质和联苯类物质。在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3,4-DMA降解初期主要是通过氯类活性物质对侧链进行快速氧化,转化为易分解的苯甲醛等苯环类物质,后期主要是通过羟基自由基进行开环、矿化。GC-MS检测未发现反应产物中有氯代物,推测是羟基自由基和二氧化氯抑制了氯代物的生成。(4)设计了光催化、电催化、光电耦合催化、光助电催化、电助光催化等系列实验,基于动力学分析,结合光化学原理和量子力学理论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协同效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光催化子系统和电催化子系统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产生的机理是:(1)电催化子系统的析氧副反应为光催化系统提供了电子受体,且静电场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促进系统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2)光催化子系统的紫外光激发了3,4-DMA分子及其降解中间产物,提升了活性氧化物质的利用率。(5)以某制药厂二沉池出水为原水,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处理3,4-DMA废水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反应10min后3,4-DMA浓度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估算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工艺的运行成本为4.25元/吨。综合分析该方法降解速率快、处理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是一种实用性强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王旭浩[7](2019)在《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吸附降解含甲醛、苯甲酸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甲醛为小分子物质,苯甲酸为苯环类难降解物质,模拟醇酸树脂涂料废水,选用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NTP)技术协同吸附方法来降解模拟醇酸树脂涂料废水。实验以活性炭(AC)和γ-Al2O3作为主要吸附剂,探究了甲醛、苯甲酸单组分废水以及二者混合组分废水在单吸附、单等离子体氧化及NTP协同吸附三种不同工艺条件下废水的降解净化规律和反应动力学。单独NTP降解净化甲醛、苯甲酸单组分废水研究表明,在适用范围内,废水COD降解率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放电电压、曝气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增速减缓的趋势。随放电电压及功率的增大,系统有效能量利用率先增加后降低。由响应面分析可知:废水净化效果与放电时间、电压、曝气量呈正相关,与初始浓度呈负相关,放电时间为最显着影响因素,然后依次为电压、曝气量、浓度。另外苯甲醛废水降解过程中颜色会有明显变化,由最初的无色变为褐色再变为无色,研究表明降解过程中会有己二烯二酸、丁烯二酸、苯二酚及苯醌等中间产物生成。二者废水降解对比发现,苯甲酸较甲醛更难氧化降解。NTP氧化协同AC吸附降解二组分混合废水表明,协同作用下的净化效果均优于单独AC吸附和NTP氧化的效果。反应初期放电未达稳定以AC的吸附为主,中期二者共同发挥降解作用,后期以NTP氧化为主。动力学分析发现反应并不始终遵循某一动力学模型,反应级数随成分浓度配比、时间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苯甲酸浓度越高、时间越短越符合二级动力学,反之更接近一级动力学。同时发现苯甲酸含量越高,废水生化性越差,达同一降解率所需时间越久。废水降解是一复杂的传质-反应过程,净化速率与效果由气相传质、液相传质、气液界面传质、吸附性能及化学反应速率等因素共同决定。添加适量的吸附剂、通入适量的空气等方式都有助于提高净化效果,缩短处理周期。本研究采用NTP技术协同吸附方法净化有机废水,目的在于使其更接近工业实际。同时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其动力学进行了探究,为协同复合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图[36]表[12]参[81]
韩振峰[8](2019)在《不同共基质条件下石化废水中甲醛的厌氧降解性能和机理》文中研究说明石化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同时也产生大量的难降解石化废水,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水污染。石化废水如三羟甲基丙烷(TMP)废水是高浓度甲醛废水,其高毒性对微生物和人体造成很大的威胁。目前处理高浓度甲醛废水的主流工艺是氧化法,特别是高级氧化法,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厌氧共代谢法处理高浓度甲醛废水的性能,研究结果为甲醛厌氧共代谢法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基于两相厌氧消化理论,首先研究了甲醛和TMP废水对常温产酸相和中温产甲烷相微生物的毒性效应;随后研究了产酸相和产甲烷相条件下,加入葡萄糖、乙酸钠、丙酸钠、甲醇和乙醇等不同的共基质时厌氧过程对甲醛降解速率的影响。论文中主要结论如下:1.合成甲醛废水和TMP废水对产酸相和产甲烷相的微生物都有很强的毒害作用。他们对产酸菌的比产酸活性(Specific acidogenic activity,SAA)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74.48 mg/L和94.23 mg/L,而对产甲烷菌比产甲烷活性(specific methanogenic activity,SMA)的EC50分别为94.53 mg/L和87.66 mg/L。甲醛是TMP废水对产酸菌和产甲烷菌产生毒性的主要致毒物质。2.常温产酸相条件下,乙酸钠为甲醛降解的最佳共基质。五种共基质对甲醛降解率的促进或抑制取决于甲醛的初始浓度。甲醛浓度在120 mg/L及以下时,乙酸钠、乙醇对甲醛降解速率有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仅为4.9%-17.7%。甲醛从200mg/L增加至1000 mg/L时,五种基质对24 h内甲醛降解速率都有促进作用,促进程度为乙酸钠(18.07-52.17%)>丙酸钠(13.2-49.9%)>乙醇(24.6-44.1%)>葡萄糖(11.22-31.3%)>甲醇(9.3-17.7%)。3.中温产甲烷相条件下,乙酸钠为甲醛降解的最佳共基质。五种共基质对甲醛降解速率的促进或抑制取决于甲醛的初始浓度。甲醛浓度在200 mg/L及以下时,只有葡萄糖、乙酸钠和丙酸钠对甲醛降解速率都有促进作用,且对2h的甲醛降解速率的促进作用为乙酸钠(35.1-45.7%)>丙酸钠(22.8-36.9%)>葡萄糖(15.3-21.6%)。甲醛浓度在400和1000mg/L时,只有乙酸钠和丙酸钠对甲醛降解有促进作用。4.厌氧条件下加入共基质可以促进TMP废水中甲醛的降解速率,常温和中温厌氧条件下的葡萄糖和乙酸钠的促进作用分别为3.8-56.4%和11.45-29.1%。5.接触毒性物质之后,微生物要增加EPS分泌,抵御毒性。在一定的甲醛浓度范围内(0-200 mg/L),共基质的存在可以抵御毒性,起到保护微生物的作用;但是甲醛浓度继续升高的话,微生物仍然会受到较大的毒害作用。6.不管有无葡萄糖共基质存在,进水甲醛浓度≤1360 mg/L时,EGSB反应器都可以在常温条件下稳定去除甲醛,去除率达97%以上。甲醛降解可以转化成甲醇和乙酸等VFA,葡萄糖共基质的存在会导致丙酸、丁酸等高级酸的产生。7.微生物结果表明,随着甲醛负荷和有机物负荷提升,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反应器内的绝对优势菌。微生物属水平组成差异明显对应于两个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差别。
闫思敏[9](2019)在《焦化废水处理及再生工艺优化》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特定项目为背景,研究了煤化工园区产生的污水,对不同来源的污水水量进行预测,水质进行检测,确定了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以及处理工艺,并对其运行成本和投资规模进行了估算。根据污水的来源,将废水分为有机污水、无机污水以及清净污水。根据园区的生产工艺,有机污水来源包括焦化生产废水、BDO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初期污染雨水四部分。在BDO生产中的有机污水又分为含甲醛废水、高浓度废水、低浓度废水。各种污水水量分别为:焦化生产废水为100m3/h,BDO生产废水95m3/h,生活污水为65m3/h,初期污染雨水及未预见污水折合连续量为20m3/h。无机污水为BDO生产过程产生的BYD反应活化废水和脱活废水,BYD反应活化废水为140m3/h,BYD反应脱活废水为35m3/h。清净废水为循环水系统排污水、脱盐水系统排污水,循环水系统排污水为260m3/h,脱盐水系统排污水为30m3/h,清净废水总水量为290m3/h。对水质进行分析,将废水处理工艺分为九个工艺段:BDO甲醛废水、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工艺;BDO甲醛废水、高浓度废水预处理工艺;BDO低浓度生产废水预处理及后续生化处理工艺;BDO活化废水酸碱中和处理工艺;新建焦化生产废水预处理工艺;BDO消防废水及初期雨水处理工艺;A/O处理及后续处理工艺流程;循环水系统排污水、脱盐水系统排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泥处理工艺流程。最终污水达标废水外排总量200 m3/h,其中纳滤出水部分达标废水外排,外排量为192m3/h,无机处理部分出水达标外排量为8m3/h。反渗透装置出水回用作为循环补充水。纳滤浓水量40 m3/h、反渗透浓水量为80 m3/h,纳滤、反渗透浓水总量为120 m3/h,经过强氧化、沉淀处理后用于熄焦。
吴秋雨[10](2019)在《生物炭的制备及对甲醛污染的处理研究》文中指出甲醛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污染物,备受关注。目前,对甲醛的污染处理已经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还存在着诸多有待研究和完善的问题,如造成二次污染、处理剂成本高或耗能等。本文从废物资源化回收再利用的角度出发,从动植物选用三种不同的废弃物作为生物质材料(猪骨、玉米芯、鸡粪)进行高温处理获得生物炭,并对其进行改性。改性后的生物炭分别对甲醛污染物吸附处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实验制备了以猪骨为原料,经高温热解制得猪骨生物炭PC0,PC0浸渍与过氧化氢尿素溶液中制得改性生物炭PC1,制备出改性猪骨炭吸附甲醛后过滤得PC2。同时对制备的生物炭通过FT-IR分光光度计、XRD和SEM进行了表征,表征显示骨炭中含有钙,羟基和磷酸基团,表征分析表明PC1有更好的亲和力强、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研究了制备改性生物炭中浸渍比、浸渍时间、热解温度和热解时间四种制备条件对甲醛污染水溶液处理性能的影响。正交试验分析表明:制备条件的影响因素大小:浸渍比>热解温度>浸渍时间>热解时间。单因素实验中表明,浸渍比1:1.5,热解时间2h,热解温度450℃,浸渍时间4h时吸附效果最佳,甲醛的饱和吸附量可达2.87mg/g。(2)实验制备了以玉米芯为原料,预处理后的玉米芯炭与一定质量浓度分数的高锰酸钾溶液和Fe3+制得改性玉米芯炭COC1,制备出改性玉米芯炭吸附甲醛后过滤得COC2。通过对COC0、COC1、COC2的结构、晶型及形貌进行了FT-IR分光光度计、XRD、SEM及EDS表征,表征分析可知COC1表面负载上了MnO2和Fe3+,有氧官能团结构增多。同时研究了高锰酸钾质量浓度、甲醛初始浓度、投加量和吸附温度对甲醛污染水溶液处理性能的影响。单因素实验分析表明:高锰酸钾质量浓度分数为2%、甲醛初始浓度为40mg/L、投加量为0.4g、吸附温度为10℃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为2.79mg/g。响应面expert-design8.0实验设计分析表明,影响因子显着性大小为:甲醛初始浓度>生物炭投加量>吸附温度。(3)实验制备了以鸡粪为原材料,经过饱和碳酸钠和饱和亚硫酸氢钠改性后制备出的生物炭。对制备材料表征对比分析可知改性后的鸡粪炭的碳含量和钠含量增加,而且还有S的引入。吸附后的鸡粪炭中原有的元素、官能团及孔隙因与甲醛作用后减少或消失。单因素吸附甲醛试验表明:当热解温度为450℃,吸附时间为5h,投加量为0.5g,初始浓度为30mg/L,鸡粪炭对甲醛污染水溶液的处理效果较好,吸附效率为86.12%。对处理甲醛污染水溶液过程进行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可得:处理过程适用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鸡粪炭对甲醛污染水溶液的处理过程是物理和化学吸附的协同作用及自发和吸热的过程,具有介孔吸附剂的吸附特征;吸附过程表明符合Langmiur模型,吸附主要是以单分子层吸附。(4)通过对制备的生物炭吸附甲醛性能对比研究分析可知:改性后的生物炭比改性前的生物炭在甲醛污染水溶液的处理性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未改性的生物炭对甲醛污染水溶液的处理性能大小:CHC0>PC0>COC0,CHC0吸附效率最佳为60.32%;改性后的生物炭对甲醛污染水溶液的处理性能大小PC1>CHC1>COC1,PC1处理效率最佳为91.74%。
二、光催化氧化法处理甲醛废水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催化氧化法处理甲醛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超重力强化MgO/O3/H2O2氧化降解废水中甲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废水中甲醛的性质及危害 |
1.1.1 甲醛理化性质 |
1.1.2 甲醛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2 甲醛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生物法 |
1.2.2 物理法 |
1.2.3 化学法 |
1.3 臭氧催化氧化的机理探究 |
1.4 超重力技术强化臭氧传质 |
1.5 负载型MgO催化剂的制备 |
1.5.1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1.5.2 催化剂载体的选择 |
1.6 课题意义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在超重力场中强化纳米MgO/O_3/H_2O_2体系氧化降解废水中的甲醛 |
2.1 实验 |
2.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2 分析方法 |
2.1.3 工艺流程图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初始pH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 |
2.2.2 超重力因子β对甲醛废水降解率的影响 |
2.2.3 臭氧浓度对甲醛废水降解率的影响 |
2.2.4 MgO浓度对甲醛废水降解率的影响 |
2.2.5 双氧水浓度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 |
2.2.6 对比实验 |
2.2.7 废水中甲醛的降解途径推断 |
2.2.8 废水中甲醛的降解机理推断 |
2.2.9 与文献资料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3.负载型MgO/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所用药品及仪器 |
3.1.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3.1.3 实验方法及流程 |
3.1.4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 |
3.2 催化剂制备条件的优化 |
3.2.1 催化剂煅烧温度的选择 |
3.2.2 催化剂煅烧时间的选择 |
3.2.3 MgO负载量的选择 |
3.3 催化剂的表征 |
3.3.1 催化剂的XRD分析 |
3.3.2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分析 |
3.3.3 催化剂的SEM分析 |
3.3.4 催化剂的EDS分析 |
3.3.5 催化剂的FTIR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超重力强化MgO/γ-Al_2O_3-O_3/H_2O_2氧化降解废水中的甲醛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1.2 实验流程与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进口臭氧浓度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 |
4.2.2 超重力因子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 |
4.2.3 双氧水浓度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 |
4.2.4 初始甲醛浓度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 |
4.2.5 初始p H对甲醛降解率的影响 |
4.2.6 不同体系下甲醛和TOC降解效率的对比 |
4.3 甲醛的降解机理的研究 |
4.4 甲醛降解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
4.5 催化剂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
4.6 不同反应器对臭氧传质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总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建议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电子束辐照改性铟/铋基半导体及其光催化氧化还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环境污染现状 |
1.2.1 水体环境污染 |
1.2.2 大气环境污染 |
1.3 环境治理的方法 |
1.3.1 水污染治理 |
1.3.2 大气污染治理 |
1.4 光催化技术的概述 |
1.4.1 光催化技术的起源 |
1.4.2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机理 |
1.4.3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
1.5 光催化剂的可控合成 |
1.5.1 光催化剂的分类 |
1.5.2 常见光催化剂的合成方法 |
1.5.3 铟/铋系光催化剂的改性 |
1.6 电子束辐照技术的应用 |
1.7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子束辐照改性In_2S_(3-)CdIn_2S_4@X(X=Ag/A_(g_3)PO_4/AgI)三元异质结构纳米管用于降解胭脂红和Cr~(6+)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过程 |
2.3.1 In_2S_3-CdIn_2S_4@X(X=Ag/Ag_3PO_4/AgI)三元异质结构纳米管的制备 |
2.3.2 In_2S_3-CdIn_2S_4@X(X=Ag/Ag_3PO_4/AgI)三元异质结构纳米管的界面改性 |
2.3.3 In_2S_3-CdIn_2S_4@X(X=Ag/Ag_3PO_4/AgI)三元异质结构纳米管的表征 |
2.3.4 水体中胭脂红和Cr~(6+)的去除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In_2S_3-CdIn_2S_4@X(X=Ag/Ag_3PO_4/AgI)的形貌特征分析 |
2.4.2 In_2S_3-CdIn_2S_4@X(X=Ag/Ag_3PO_4/AgI)的微区成分和化学结构分析 |
2.4.3 In_2S_3-CdIn_2S_4@X(X=Ag/Ag_3PO_4/AgI)对Cr~(6+)和胭脂红的光催化降解 |
2.4.4 In_2S_3-CdIn_2S_4@X(X=Ag/Ag_3PO_4/AgI)的光学性能分析 |
2.4.5 In_2S_3-CdIn_2S_4@X(X=Ag/Ag_3PO_4/AgI)的光催化作用机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子束辐照调节Bi@Bi_6O_7FCl_3 的Bi~0 (012) 晶面用于光催化还原CO_2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过程 |
3.3.1 Bi_6O_7FCl_3的制备 |
3.3.2 Bi_6O_7FCl_3的界面改性 |
3.3.3 CO_2的光催化还原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Bi@Bi_6O_7FCl_3-X(X=20/60/90)的形貌特征分析 |
3.4.2 Bi@Bi_6O_7FCl_3-X(X=20/60/90)的微区成分和电子结构分析 |
3.4.3 Bi@Bi_6O_7FCl_3-X(X=20/60/90)对CO_2的光催化还原结果分析 |
3.4.4 Bi@Bi_6O_7FCl_3-X(X=20/60/90)的光学性能分析 |
3.4.5 Bi@Bi_6O_7FCl_3-X(X=20/60/90)的电学性能分析 |
3.4.6 Bi@Bi_6O_7FCl_3-X(X=20/60/90)的能带结构和光催化活性自由基分析 |
3.4.7 Bi@Bi_6O_7FCl_3-90对CO_2的光催化还原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子束辐照层状Bi_2WO_6微球形成Bi_x@Bi_(2-x)WO_n用于光催化降解土霉素(OTC)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过程 |
4.3.1 Bi_2WO_6分层微球的制备 |
4.3.2 Bi_2WO_6分层微球的界面改性 |
4.3.3 OTC的光催化去除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Bi_x@Bi_(2-x)WO_n的电子分布和形貌特征分析 |
4.4.2 Bi_x@Bi_(2-x)WO_n的微区成分和化学结构分析 |
4.4.3 Bi_x@Bi_(2-x)WO_n对OTC的光催化降解作用 |
4.4.4 阳离子对Bi_x@Bi_(2-x)WO_n降解OTC的影响 |
4.4.5 阴离子对Bi_x@Bi_(2-x)WO_n降解OTC的影响 |
4.4.6 Bi_x@Bi_(2-x)WO_n的光电性能分析 |
4.4.7 Bi_x@Bi_(2-x)WO_n对OTC的降解路径分析 |
4.4.8 Bi_x@Bi_(2-x)WO_n对OTC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3)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甲醛去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挥发性有机物 |
1.1.1 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现状 |
1.1.2 甲醛污染 |
1.1.3 芳香族化合物污染 |
1.1.4 其他污染 |
1.2 VOCs的治理方法 |
1.2.1 源头控制 |
1.2.2 室内加强换气通风 |
1.2.3 空气净化技术 |
1.3 活性炭 |
1.3.1 活性炭的结构性质和分类 |
1.3.2 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在吸附VOCs方面的应用 |
1.4 负离子粉 |
1.4.1 负离子粉性质 |
1.4.2 负离子粉的净化效应和健康效应 |
1.4.3 负离子粉的应用与前景 |
1.5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背景介绍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丙烯酸/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吸附去除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复合材料吸附剂的制备 |
2.1.3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
2.1.4 吸附性能测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复合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 |
2.2.2 吸附性能研究 |
2.2.3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
2.2.4 脱附结果 |
2.2.5 相对湿度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二氧化钛/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吸附去除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复合材料吸附剂的制备 |
3.1.3 复合材料的性能表征 |
3.1.4 吸附性能测试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复合材料结构形貌表征 |
3.2.2 吸附性能分析 |
3.2.3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结果的影响 |
3.2.4 脱附结果 |
3.2.5 持续吸附能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胺化壳聚糖/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甲醛的吸附去除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复合材料吸附剂的制备 |
4.1.3 产物的性能表征 |
4.1.4 吸附性能测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复合材料结构和形貌表征 |
4.2.2 吸附性能研究 |
4.2.3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4.2.4 脱附再生能力 |
4.2.5 持续吸附能力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制浆造纸工业的概况 |
1.1.1 制浆造纸过程及产生的废水 |
1.1.1.1 备料废水 |
1.1.1.2 制浆废水 |
1.1.1.3 中段废水 |
1.1.1.4 造纸白水 |
1.1.1.5 污冷凝水 |
1.1.1.6 末端废水 |
1.1.2 脱墨浆造纸过程的简介及产生废水情况 |
1.1.2.1 废纸的离解及浆料净化与浓缩 |
1.1.2.2 废纸脱墨 |
1.1.2.3 废纸回用废水 |
1.2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 |
1.2.1 化学处理法 |
1.2.2 物化处理法 |
1.2.2.1 混凝沉淀处理 |
1.2.2.2 混凝气浮法 |
1.2.3 生化处理法 |
1.2.3.1 好氧生物处理法 |
1.2.3.2 厌氧生物处理法 |
1.2.3.3 生物酶催化技术 |
1.2.3.4 厌氧好氧组合技术 |
1.3 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 |
1.3.1 混凝法深度处理 |
1.3.2 吸附法 |
1.3.3 膜分离技术 |
1.3.3.1 概述 |
1.3.3.2 基本原理 |
1.3.3.3 应用 |
1.3.4 高级氧化法 |
1.3.4.1 光催化氧化法 |
1.3.4.2 催化湿式氧化法 |
1.3.4.3 声化学氧化 |
1.3.4.4 臭氧氧化法 |
1.3.4.5 芬顿氧化法 |
1.3.4.6 超临界水氧化法 |
1.3.4.7 电化学氧化法 |
1.3.4.8 过硫酸盐氧化法 |
1.3.5 联合工艺处理(综合处理方法) |
1.3.6 生态处理法 |
1.3.7 生物酶法 |
1.3.8 组合技术法 |
1.4 造纸终端水回用技术及其背景和意义 |
1.4.1 概述 |
1.4.2 中水回用技术 |
1.4.3 中水回用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
1.5 本论文研究开发工作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章 废纸制浆造纸主要处理工段水样中有机物特性分析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及来源 |
2.1.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原料前处理方法 |
2.2.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 |
2.2.3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 |
2.2.4 废水CODCr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厌氧出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2 厌氧出水再经化学混凝处理后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3 SBR好氧处理出水中有机物的GC-MS分析 |
2.3.4 芬顿氧化排水的GC-MS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二级生化处理出水化学絮凝处理 |
3.1 实验部分 |
3.1.1 造纸废水来源 |
3.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水质的基本性质测定 |
3.2.1.1 PH值的测定 |
3.2.1.2 污泥元素分析 |
3.2.1.3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 |
3.2.1.4 废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与分析 |
3.2.2 PFS的制备 |
3.2.3 絮凝实验 |
3.2.4 响应面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厌氧出水与芬顿氧化入水的GC-MS分析 |
3.3.2 芬顿氧化入水絮凝最优工艺探索 |
3.3.2.1 絮凝剂种类的优化 |
3.3.2.2 絮凝工艺响应面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臭氧氧化催化剂的选择及过程优化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实验分析及方法 |
4.2.1 实验方法 |
4.2.1.1 催化氧化实验 |
4.2.1.2 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 |
4.2.2 分析方法 |
4.2.2.1 常规指标测定 |
4.2.2.2 臭氧浓度分析 |
4.2.2.3 CODCR的测定 |
4.2.2.4 色度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臭氧氧化催化剂的选择 |
4.3.2 负载型催化剂的回用研究 |
4.3.3 催化剂用量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4 臭氧用量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5 反应温度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3.6 反应时间对臭氧氧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氧化后废水的膜处理连续试验研究 |
5.1 实验原料及方法 |
5.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中试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无机膜的制备 |
5.2.2 pH值的测定 |
5.2.3 TDS的测定 |
5.2.4 电导率的测定 |
5.2.5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
5.2.6 色度的测定 |
5.2.7 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
5.2.8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
5.2.9 总铁含量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膜系统处理过程各项指标去除情况 |
5.3.2 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测试 |
5.3.3 不同孔径的膜处理对废水的影响 |
5.3.4 无机膜和反渗透膜对废水的影响 |
5.3.5 臭氧氧化/复合膜处理对废水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活化过硫酸盐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造纸废水特点 |
1.3 高级氧化技术的概况 |
1.3.1 化学氧化技术 |
1.3.2 水热氧化技术 |
1.3.3 光催化氧化技术 |
1.3.4 其他先进的氧化技术 |
1.3.5 国内外高级氧化技术处理现状及研究进展 |
1.4 过硫酸盐的活化方法 |
1.4.1 过渡金属离子活化 |
1.4.2 紫外光活化 |
1.4.3 热活化 |
1.4.4 强碱活化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1.5.3 论文的创新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药品 |
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亚铁—过硫酸钠法处理造纸废水实验方法 |
2.3.2 活化过硫酸盐对造纸废水可沉降性能影响的实验方法 |
2.3.3 活化过硫酸盐对二沉池废水沉降性能影响机理分析方法 |
2.3.4 废水污染负荷分析方法 |
2.3.5 废水成分分析方法: |
2.3.6 愈创木酚浓度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活化过硫酸盐(PS)对造纸二沉池出水的处理作用 |
3.1.1 PS用量对造纸二沉池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1.2 FeSO_4用量对造纸二沉池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1.3 初始pH对造纸二沉池出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1.4 亚铁-过硫酸盐法处理造纸废水的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5 亚铁-过硫酸盐法与芬顿法处理效果与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
3.1.6 亚铁活化PS连续处理造纸废水效果 |
3.1.7 小结 |
3.2 活化PS对造纸二沉池出水可沉降性能的影响 |
3.2.1 PS的投加对二沉池出水沉降性能的影响 |
3.2.2 FeSO_4活化PS处理造纸二沉池出水的FT-IR分析 |
3.2.3 FeSO_4活化PS处理造纸二沉池出水的GC-MS分析 |
3.2.4 活化PS处理对造纸二沉池出水分子量的影响 |
3.2.5 小结 |
3.3 PS对二沉池废水沉降性能影响机制分析 |
3.3.1 热活化过硫酸盐(TAP)氧化降解产物的FT-IR分析 |
3.3.2 TAP降解愈创木酚的GC-MS分析 |
3.3.3 小结 |
4 结论 |
4.1 活化PS对造纸二沉池出水的处理作用 |
4.2 活化PS对造纸二沉池出水可沉降性能的影响 |
4.3 PS对二沉池废水沉降性能影响机制分析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 致谢 |
(6)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处理高氯3,4-二甲基苯胺废水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3,4-二甲基苯胺类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1.2 3,4-二甲基苯胺废水的排放标准及现状 |
1.2 3,4-二甲基苯胺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2.1 传统工艺研究进展 |
1.2.2 高级氧化法研究进展 |
1.3 光、电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
1.3.1 电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
1.3.2 光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
1.3.3 光电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电极与催化剂 |
2.2.1 钛基二氧化铱阳极 |
2.2.2 石墨板阴极 |
2.2.3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 |
2.3 实验装置 |
2.4 实验流程 |
2.5 实验检测方法 |
2.5.1 3,4-二甲基苯胺浓度的定量检测 |
2.5.2 羟基自由基浓度的定量测定 |
2.5.3 三聚氰胺浓度的测定 |
2.5.4 氯类物质的定量测定 |
2.5.5 降解中间产物的测定 |
2.6 实验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研究 |
3.1 电催化子系统操作工艺参数 |
3.1.1 电流密度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
3.1.2 曝气强度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
3.2 光催化子系统操作工艺参数 |
3.2.1 光照强度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
3.2.2 光催化剂投加量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
3.3 物料子系统初始条件参数 |
3.3.1 初始氯化钠浓度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
3.3.2 初始p H值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
3.3.3 3,4-二甲基苯胺初始浓度对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影响 |
3.4 响应面法分析 |
3.4.1 响应面分析试验设计与结果 |
3.4.2 数学建模及显着性检验 |
3.4.3 响应面模型的因子图分析 |
3.4.4 响应面等值线图法优化降解反应参数 |
3.5 反应动力学研究 |
3.5.1 3,4-二甲基苯胺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推导 |
3.5.2 初始p H值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3.5.3 氯化钠浓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3.5.4 电流密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3.5.5 光照强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3.5.6 3,4-二甲基苯胺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的氧化机理研究 |
4.1 羟基自由基 |
4.1.1 二甲基亚砜作为分子探针检测羟基自由基 |
4.1.2 不同系统中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规律 |
4.1.3 不同影响因素下羟基自由基的产生规律 |
4.2 光生空穴 |
4.2.1 光生空穴氧化的争议 |
4.2.2 光催化系统中光生空穴氧化机理探究 |
4.2.3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光生空穴的氧化机理探究 |
4.3 电子还原半反应 |
4.4 阳极氧化与氯类活性物质氧化 |
4.4.1 阳极氧化机理研究 |
4.4.2 氯离子浓度在光电耦合催化氧化系统中的变化规律 |
4.4.3 自由氯浓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4.4.4 氯类自由基的作用机理 |
4.4.5 二氧化氯的发现和产生机理分析 |
4.4.6 其它氧化性氯 |
4.5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机理模型的建立 |
4.5.1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机理的划分 |
4.5.2 氧化物质贡献度的确定和分析 |
4.5.3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降解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4-二甲基苯胺降解机理研究 |
5.1 3,4-二甲基苯胺光电耦合催化氧化降解路径推断 |
5.1.1 3,4-二甲基苯胺第一类降解路径的推断分析 |
5.1.2 3,4-二甲基苯胺第二类反应路径的推断分析 |
5.1.3 3,4-二甲基苯胺总降解路径推测 |
5.2 氮元素在降解过程中的转移路径推测 |
5.3 氯元素在降解过程中的转移路径推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协同效应的机理研究 |
6.1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协同效应指标及现象分析 |
6.1.1 协同效应指标研究 |
6.1.2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协同现象分析 |
6.2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协同度变化规律研究 |
6.2.1 电流密度对协同度的影响 |
6.2.2 光照强度对协同度的影响 |
6.2.3 氯化钠浓度对协同度的影响 |
6.3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协同机理分析 |
6.3.1 析氧反应的协同作用分析与讨论 |
6.3.2 光量子的激发作用分析与讨论 |
6.3.3 电场的增效作用分析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工艺在某制药厂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7.1 湖北某制药厂废水现有处理工艺 |
7.1.1 原水基本情况 |
7.1.2 现有处理工艺 |
7.1.3 处理结果 |
7.2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处理效果分析 |
7.2.1 实际废水与模拟废水的处理 |
7.2.2 光电耦合催化氧化3,4-二甲基苯胺废水的效益分析 |
7.2.3 3,4-二甲基苯胺废水处理工艺的对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吸附降解含甲醛、苯甲酸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传统有机废水净化技术 |
1.2.1 生物净化法 |
1.2.2 物理净化技术 |
1.3 新型高级氧化技术 |
1.3.1 光催化氧化技术 |
1.3.2 超临界水氧化法 |
1.3.3 臭氧氧化法 |
1.3.4 (类)Fenton法 |
1.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
1.4.1 等离子体定义及其分类 |
1.4.2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机理 |
1.4.3 NTP放电方式 |
1.4.3.1 电晕放电(CD) |
1.4.3.2 介质阻挡放电(DBD) |
1.4.4 NTP废水处理常见的反应器类型 |
1.4.5 NTP氧化降解影响因素 |
1.4.5.1 反应器类型和电极结构 |
1.4.5.2 气氛的影响及特点比较 |
1.4.5.3 输入能量和温度 |
1.4.6 NTP技术协同其它方法降解有机废水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 实验装置 |
2.3 实验方案及检测手段 |
第三章 甲醛单组分净化实验研究 |
3.1 初始浓度及放电时间的影响 |
3.2 吸附剂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 |
3.3 NTP协同γ-Al2O3 降解甲醛废水 |
3.4 甲醛废水净化3D响应面分析 |
3.5 NTP协同吸附降解甲醛废水宏观动力学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苯甲酸单组分废水净化实验研究 |
4.1 吸附剂对苯甲酸去除率的影响 |
4.2 放电电压对苯甲酸废水降解净化效果的影响 |
4.3 曝气量对苯甲酸废水降解净化效果的影响 |
4.4 初始浓度对苯甲酸废水降解净化效果的影响 |
4.5 有效能量利用率 |
4.6 苯甲酸废水降解效果响应面分析 |
4.7 苯甲酸废水降解过程中颜色的变化 |
4.8 小结 |
第五章 甲醛、苯甲酸两组分混合废水净化实验研究 |
5.1 NTP单独降解甲醛、苯甲酸混合废水 |
5.1.1 混合废水配比对COD降解的影响 |
5.1.2 放电电压及放电时间对混合废水降解的影响 |
5.1.3 曝气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5.1.4 有效放电功率与COD去除率之间的关系 |
5.2 NTP协同活性炭吸附降解甲醛、苯甲酸混合废水 |
5.2.1 活性炭量对混合废水吸附的影响 |
5.2.2 协同作用下废水配比对COD降解的影响 |
5.3 三种工艺降解性能对比分析 |
5.4 有效能量利用率分析 |
5.5 NTP协同活性炭吸附宏观动力学分析 |
5.6 降解过程产物分析 |
5.7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不同共基质条件下石化废水中甲醛的厌氧降解性能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三羟甲基丙烷生产废水 |
1.2.1 生产工艺 |
1.2.2 TMP的用途和消费现状 |
1.2.3 TMP生产废水性质 |
1.3 含甲醛工业废水的危害 |
1.4 甲醛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
1.4.1 物理法 |
1.4.2 化学法 |
1.4.3 生物法 |
1.4.4 组合工艺处理甲醛废水 |
1.4.5 本节小结 |
1.5 厌氧共代谢降解难处理有机废水 |
1.5.1 厌氧处理 |
1.5.2 共代谢作用 |
1.5.3 甲醛废水的厌氧共代谢研究现状 |
1.6 甲醛废水的厌氧处理生物毒性评价 |
1.6.1 厌氧产甲烷抑制效应 |
1.6.2 厌氧产酸抑制效应 |
1.6.3 本节小结 |
1.7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废水与装置 |
2.1.1 厌氧污泥与废水 |
2.1.2 甲醛废水厌氧产酸和产甲烷毒性实验 |
2.1.3 甲醛废水厌氧降解批次实验 |
2.2 连续实验运行装置和运行方式 |
2.3 分析方法 |
2.4 微生物种群鉴定分析方法 |
2.5 实验仪器 |
第3章 合成甲醛废水和三羟甲基丙烷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毒性评价 |
3.1 常温厌氧产酸的毒性评价 |
3.1.1 合成甲醛废水的产酸毒性评价 |
3.1.2 三羟甲基丙烷废水的产酸毒性评价 |
3.2 中温厌氧产甲烷的毒性评价 |
3.2.1 合成甲醛废水的产甲烷毒性评价 |
3.2.2 三羟甲基丙烷废水的产甲烷毒性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共基质条件下甲醛的厌氧降解 |
4.1 不同共基质条件下甲醛的常温厌氧降解 |
4.1.1 不同共基质条件下合成甲醛废水常温厌氧降解 |
4.1.2 不同共基质条件下合成甲醛废水中温厌氧降解 |
4.2 甲醛厌氧降解中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的变化 |
4.2.1 合成甲醛废水厌氧降解以及EPS的变化 |
4.2.2 TMP废水厌氧降解以及EPS的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 章葡萄糖共基质下甲醛在常温EGSB反应器中的降解及微生物变化 |
5.1 不同甲醛负荷下常温EGSB反应器的运行性能 |
5.2 反应器沿程甲醛降解和中间产物 |
5.3 不同甲醛负荷下反应器中微生物的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焦化废水处理及再生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园区污水成分及性质 |
1.2.1 焦化生产废水的化学成分 |
1.2.2 园区生活污水的化学成分 |
1.3 园区污水处理工艺概述 |
1.3.1 物理化学法 |
1.3.2 生物化学法 |
1.4 项目来源、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项目来源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内容 |
2 建设规模和处理要求 |
2.1 建设规模的确定 |
2.1.1 污水来源 |
2.1.2 有机污水设计规模 |
2.1.3 无机污水设计规模 |
2.1.4 回用处理设计规模 |
2.1.5 熄焦及洗煤回用水处理设计规模 |
2.2 焦化综合污水处理程度与要求 |
2.2.1 园区污水水质检测与分析 |
2.2.2 园区污水水质排放标准 |
3 废水处理工艺比选 |
3.1 废水预处理工艺比选 |
3.1.1 BDO甲醛废水、清净废水和脱盐水浓水预处理 |
3.1.2 BYD脱活、活化废水预处理 |
3.1.3 BDO高浓度废水、焦化废水、消防水、初期雨水及BDO低浓度废水预处理 |
3.1.4 生活污水预处理 |
3.1.5 综合污水预处理 |
3.2 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比选 |
3.3 污泥处理工艺比选 |
4 工艺流程 |
4.1 工艺设计 |
4.1.1 废水预处理工艺流程 |
4.1.2 综合废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 |
4.1.3 膜法深度处理工艺流程 |
4.1.4 浓水处理工艺流程 |
4.1.5 清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
4.2 污水水量平衡 |
4.3 污水水质指标去除率分析 |
4.3.1 BDO含甲醛及高浓度废水预处理段 |
4.3.2 焦化废水预处理段 |
4.3.3 A/O及 MBR处理段 |
4.3.4 深度处理段 |
4.3.5 浓水处理段 |
5 设备清单及建筑(构)物尺寸 |
5.1 设备选型原则 |
5.2 工艺设备表 |
5.3 主要建筑(构)物尺寸 |
6 焦化园区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及总图设计 |
6.1 厂址选择原则 |
6.2 厂址选择 |
6.3 厂址所在地区的概况 |
6.4 厂址自然概况 |
6.4.1 气候气象 |
6.4.2 地质、地震 |
6.4.3 地表水 |
6.5 厂址综合评价 |
6.6 总图设计 |
6.6.1 污水厂平面布置原则 |
6.6.2 厂区地面高程布置 |
7 经济分析 |
7.1 运行费用测算 |
7.1.1 污水处理单元的年消耗量和运行费用统计 |
7.1.2 回用水处理单元的年消耗量和运行费用统计 |
7.2 投资估算说明 |
7.2.1 概述 |
7.2.2 主要设备及材料价格 |
7.2.3 估算指标 |
7.2.4 项目总投资 |
7.2.5 其它说明 |
7.3 投资估算 |
8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10)生物炭的制备及对甲醛污染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甲醛的污染 |
1.1.1 甲醛的来源 |
1.1.2 甲醛的危害 |
1.2 甲醛污染处理的研究进展 |
1.2.1 生物处理法 |
1.2.2 氧化法 |
1.2.3 吹脱法 |
1.2.4 缩聚法 |
1.3 生物炭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改性猪骨生物炭的制备及吸附甲醛的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改性猪骨生物炭的制备 |
2.2.3 反应机理 |
2.2.4 甲醛浓度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样品的物相分析 |
2.3.2 样品扫描电镜的测定 |
2.3.3 样品的FTIR表征 |
2.3.4 正交试验确定猪骨炭制备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5 热解温度的影响 |
2.3.6 热解时间的影响 |
2.3.7 浸渍比的影响 |
2.3.8 浸渍时间的影响 |
2.3.9 改性与未改性的猪骨炭对甲醛吸附实验 |
2.4 小结 |
第三章 改性玉米芯生物炭的制备及吸附甲醛的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 |
3.2.2 改性玉米芯炭的制备 |
3.2.3 高锰酸钾改性玉米芯炭的最佳制备条件 |
3.3 表征 |
3.3.1 样品扫描电镜的测定 |
3.3.2 样品的物相分析 |
3.3.3 样品的FTIR表征 |
3.4 实验部分 |
3.4.1 投加量对甲醛吸附量的影响 |
3.4.2 吸附温度对甲醛浓度的影响 |
3.4.3 甲醛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3.5 响应面实验设计分析 |
3.5.1 初始浓度和吸附温度对生物炭吸附甲醛的影响 |
3.5.2 初始浓度和投加量对生物炭吸附甲醛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改性的鸡粪炭的制备及对甲醛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改性鸡粪生物炭的制备 |
4.2.3 反应机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鸡粪炭的FT-IR分析 |
4.3.2 鸡粪炭的物相分析 |
4.3.3 样品扫描电镜的测定 |
4.3.4 热解温度的影响 |
4.3.5 甲醛的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6 吸附时间的影响 |
4.3.7 投加量的影响 |
4.3.8 吸附热力学 |
4.3.9 吸附动力学 |
4.4 对比 |
4.5 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光催化氧化法处理甲醛废水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重力强化MgO/O3/H2O2氧化降解废水中甲醛的研究[D]. 杜磊. 中北大学, 2021(09)
- [2]电子束辐照改性铟/铋基半导体及其光催化氧化还原机制研究[D]. 王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3]负离子/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甲醛去除中的应用研究[D]. 李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废纸制浆造纸厂废水处理新工艺及中试研究[D]. 焦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活化过硫酸盐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作用与机理研究[D]. 解玉佳.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6]光电耦合催化氧化处理高氯3,4-二甲基苯胺废水的机理研究[D]. 唐建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7]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吸附降解含甲醛、苯甲酸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D]. 王旭浩.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8]不同共基质条件下石化废水中甲醛的厌氧降解性能和机理[D]. 韩振峰. 湖南大学, 2019(06)
- [9]焦化废水处理及再生工艺优化[D]. 闫思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生物炭的制备及对甲醛污染的处理研究[D]. 吴秋雨. 长安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