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贺兰山青山羊种群管理与保护

宁夏贺兰山青山羊种群管理与保护

一、宁夏贺兰山岩羊种群的管理和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李思琦[1](2021)在《基于3S技术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珍稀濒危有蹄类栖息地选择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自然保护工作中的一部分,而物种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是目前人类进行自然保护最成功的一面,其中生境评价是野生动物保护的基础。了解物种栖息地分布适宜生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珍稀濒危有蹄类物种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地处于我国北部边疆,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狭长,珍稀濒危物种多分布在中蒙边境线附近。选择内蒙古中西部6种珍稀濒危有蹄类作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红外相机布设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3S技术,以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水源点、海拔、坡度、坡向、道路、居民点8个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各影响因子进行赋值,最后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物种分布的影响因子大小,对栖息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探究珍稀濒危有蹄物种生境选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源是影响六种有蹄类物种的重要性因子,其次人为因子对于有蹄类的影响较大;植被种类和植被盖度对于黄羊的影响最大,对于其他物种的生境影响偏小;坡度和海拔因素对于盘羊、北山羊和岩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蒙古野驴和鹅喉羚,对于黄羊的影响较小;坡向对于六种有蹄类的影响都比较小。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几点建议:(1)拆除部分边境线网围栏,建立野生动物通道,促进物种之间的交流;(2)在加强水源点保护的基础上,增设人工水源点;(3)严禁过度放牧,为珍稀濒危有蹄物种划定预留生境;(4)在物种频繁通过的道路设置路标,安装减速带。

陈晨,张楚婕,汪沐阳,杨维康[2](2021)在《岩羊生态生物学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岩羊Pseudois nayaur是一种典型的高山有蹄类动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为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岩羊是雪豹Panthera uncia的主要食物来源,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为有效保护该物种,国内外学者针对岩羊的生态生物学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从岩羊的形态特征与分类学、地理分布与种群动态、食性、栖息地选择与生境适宜性评价、集群特征、行为和繁殖生态等方面综述了该物种的研究进展,建议在种群动态、与同域分布的其他有蹄类物种的竞争关系、气候变化下的生境质量评估、亚种划分和高原适应机制等方面加强岩羊的基础性研究,以期为岩羊生态与保护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刘贵玺[3](2021)在《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文中提出彼得·库兹米奇·科兹洛夫(ПетрКузьмичКозлов,1863-1935)是着名的中亚考察家,是20世纪初俄国探险考察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曾8次来华,开展7次考察活动,组织3次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1907-1909年,他第2次率队对中国北部和西部开展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这是他考察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考察。《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正是此次考察的考察记,其中记载了考察的整个过程、途中见闻、考察所获等信息。其内容涉及考古学、西夏学、民族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了解百余年前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大量生物学信息,为西北地区生物区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为生物学史和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贡献了新的史料。目前,关于科兹洛夫及这部考察记,在人文学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相比之下,在生物学方面学界对其关注却微乎其微,也未见与之相关的生物学专门论着的报道。鉴于此,本文在对科兹洛夫及科学成就总结的基础上,以两个俄文版《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1923版,1948版)为蓝本,以其中的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整理、考证和研究。以填补对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无生物学专门研究的空白,为民族生物学调查研究探索新思路,为生物学史研究尝试新方法,为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发掘新史料、开辟新视角。本文共5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西方人来华考察的历史概况,科兹洛夫来华考察的时代背景及其在考察探险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次,从三方面综述了学界相关研究。一是对科兹洛夫考察队考察成果的研究,主要是对他带回大量文物、文献、生物标本、矿石样本和科考数据等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最多,也最为充分。二是对科兹洛夫其人的研究,主要是对科兹洛夫生平和考察工作的传记性研究。这类研究以俄国学者为主力,成果较多;我国对此研究相对薄弱,成果很少且相对扼要。三是,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未见专门对该着作的研究报道,仅对该书的汉语翻译情况作了介绍和评述,肯定了汉译本的价值和贡献,也指出了专业术语翻译欠准的问题。此外,本章还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内容、方法、意义和拟解决的问题等。第二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兹洛夫的生平进行了概述,揭示了他的命运、成就与来华考察的内在联系。同时,从考古发掘、民族学和社会学、地理学和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这几方面对他的科学工作做了总结。并且从版本、撰写特点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比了两个俄文版的差异,分析了该着作的撰写特点,明确了地名的今昔对应,绘制了科兹洛夫考察路线图,梳理了科兹洛夫的考察日程,概述了该着作中记载的考察成果,指出了所载生物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足。第三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等800余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植物73科,268属,422种,7亚种,13变种。同时,还以考察记中所载贺兰山植物为个案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贺兰山植物种类(54科、140属、186种)、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与当今状况进行百年前后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1.考察记中所载植物信息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考证出的植物名录及其分布信息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3.科兹洛夫及其考察队具备扎实的植物学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并在植物采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为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等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5.这部考察记具有很高的植物学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第四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动物种类及其生境、分布等约1000条信息按区域分段进行整理、逐一比对和考证,形成名录。结果显示,其中共记载脊椎动物181属,258种,53亚种;节肢动物及软体动物137属,162种。物种多寡按纲排列依次为鸟纲、昆虫纲、哺乳纲、爬行纲、两栖纲和辐鳍鱼纲。通过动物种类及其分布考证结果,以及百年前后状况的对比分析,可知:1.该考察记具有很强的动物学专业性,其中所载动物学信息对动物区系历史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科兹洛夫具备非常深厚的动物分类学功底;3.动物种类的历史分布状况,为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4.对科学文献的征引和物种生境以及标本采集相关信息的详细记述,不但提升了该考察记的科学专业性和学术价值,而且还增强了它的史实性和史料价值。第五章,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记载的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传统知识分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开展民族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考察记中共记载植物的蒙古名10个、动物的蒙古名20个,蒙古族对9种植物的6类用途和对10种动物的7类用途,以及对2种动物的保护与防范措施。这些地方性知识共涉及植物15种,隶属12科15属;动物23种,隶属14科21属。研究结果揭示:1.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除专有名词知识的传承外,还有一套比较特有的命名规则,而且蒙古族对植物和动物的命名规则具有很高的一致性;2.蒙古族民间的植物和动物分类水平较高,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系统研究;3.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与其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关系;4.不同地区蒙古族的生物学地方性知识既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5.考察记所载生物学地方性知识不但很高的文化价值、史料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6.不但近代科学考察文献资料中生物学地方性知识的发掘和研究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而且与之相关的保护和传承等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将科兹洛夫及其考察记《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置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从以下三个视角进行了分析:1.从所载生物学信息看科兹洛夫对后世影响,及其考察记的学术价值;2.讨论了科兹洛夫及其所获成果对生物学相关研究领域所作的贡献;3.分析了当时社会背景、科兹洛夫与《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阐明了本文中各项研究的价值,及其对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尝试提出了一些观点。最后,还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缺憾和不足,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明确了来深入系统研究的方向。

祝招玲[4](2020)在《贺兰山岩羊肠道微生物组季节性差异比较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肠道微生物对维持动物胃肠道的动态稳定及帮助宿主适应不同的饮食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与宿主的营养、代谢和免疫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岩羊数量的增加和环境限制,贺兰山岩羊食物较为缺乏,在季节更替时,其食物类型及营养状况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研究运用非损伤性取样技术、微卫星标记、高通量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等方法对冬夏季贺兰山岩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进行研究,探讨岩羊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季节差异和性别差异,深入分析肠道菌群功能的季节差异以及对食物资源变化的响应机制。现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和结论:1.个体识别和性别鉴定:冬季和夏季质量合格的344份岩羊粪便样品共鉴定出282只岩羊个体,其中雄性152只,雌性130只。2.岩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贺兰山岩羊肠道微生物的主要菌门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夏季富集厚壁菌门、梭菌纲(Clostridia)、梭菌目(Clostridiales)和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冬季富集螺旋体门(Spirocha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和拟杆菌属(Bacteroides)。岩羊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P<0.01)和性别差异(P<0.01),季节变化比性别差异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更为显着。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在雌性个体中不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雄性个体季节差异显着(P<0.05);冬季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性别差异不显着,夏季性别差异显着(P<0.01)。夏季岩羊肠道微生物瘤胃菌科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P<0.05),冬季毛螺菌科性别差异显着(P<0.05)。拟杆菌门在雌性岩羊中季节差异显着(P<0.01),在夏季表现为性别差异显着(P<0.05)。岩羊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季节差异和性别差异可能是对季节变化和食物资源变化的动态响应。同时,在岩羊肠道菌群中还发现了病原菌:Alistipes、颤杆菌克菌(Oscillibacter)、Odoribacte、Turicibacter、Streptococcus、Desulfovibrio 和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为贺兰山岩羊疾病防控积累了基础资料。3.肠道微生物功能分析:我们运用功能注释、功能丰度分析、功能差异分析及代谢途径分析探讨岩羊肠道菌群功能。基于KEGG数据库注释结果显示,新陈代谢(Metabolism)的基因丰度最高,其次是遗传信息处理(Gene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es)和环境信息处理(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基于eggNOG数据库注释结果显示,复制、重组和修复(L:Replication,recombination and repair)的基因丰度最高,其次是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合成(J:Translation,ribosomal structure and biogenesis)、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G:Carbohydrate transport and metabolism)、氨基酸转运和代谢(E:Amino acid transport and metabolism)。CAZy数据库注释结果显示,糖苷水解酶(Glycoside Hydrolases,GHs)基因丰度最高,糖基转移酶(Glycosyl Transferases,GTs)、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arbohydrate-Binding Modules,CBMs)基因丰度也较高。在CAZy功能差异分析中,level 2层级上冬夏季有84种功能差异显着(P<0.05)。冬夏两季共注释到228种酶参与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主要由毛螺菌科、梭菌目、拟杆菌属和Firmicutes bacterium CAG:110等菌群编码酶基因,其中有43种酶季节差异显着。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岩羊肠道菌群独有的代谢通路为K03476、K00855、K18337、K19548、K06123、K05363、K01589、K01466和K06447,夏季岩羊肠道菌群独有的代谢通路为K01563、K01607、K10218、K05711、K20454、K20451、K00376、K18118 和 K05362。冬夏季组间差异显着的12条代谢通路中(P<0.05),夏季组富集的代谢通路为K03088、K06147、K05349、K02355、K01190、K03046、K03043、K01006、K03737、K03497 和K02469,其中有6条代谢通路在遗传信息处理中表现出较高的丰度,同时夏季组短链脂肪酸(SCFAs)产生途径显着富集;冬季组富集的代谢通路为K07133。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夏季显着高于冬季(P<0.05)。岩羊肠道菌群功能的季节差异有利于岩羊适应贺兰山生境的季节变化和食物资源变化,帮助其积累能量和提高免疫力。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季节、性别和食物变化均会影响贺兰山岩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肠道菌群的动态调整及功能会响应这一变化,并在岩羊的营养、代谢和免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不仅为贺兰山岩羊生理生态管理、岩羊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以及保护区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深入探讨偶蹄类动物消化生理机制、肠道菌群与宿主的互作关系及动物消化道疾病防控积累数据,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姜智亮[5](2020)在《西藏中部岩羊(Pseudois nayaur)的人类干扰及其头骨形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岩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域。其中西藏亚种在西藏分布广泛,是雪豹等多种大型食肉目动物的捕食对象,对高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有关岩羊的研究报道较多,但目前对西藏地区该物种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和报道还有欠缺,特别是西藏中部地区岩羊尚未见到种群数量和分布方面的报道,西藏亚种的地理分界也不明确。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与野生动物冲突逐渐增多,网围栏分割草场,加剧了岩羊生境破碎化并导致一些岩羊死亡,家畜放牧增加了与岩羊互相传染疫病的风险等。岩羊的种群监测数据的缺乏,导致难以制定完善的管理和保护政策。因此,本文对西藏中部地区岩羊种群分布、社群结构和生命表等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岩羊栖息地占域的因素,评价西藏中部种群岩羊的生存状态,为制定野生动物管理政策提供基础生态学数据。同时,测量岩羊头骨形态特征,为区分和验证西藏亚种与四川亚种提供形态学证据。为此,2017年12月至2019年8月,于冬季和夏季,共四个季度对西藏中部地区共18个区县的岩羊种群进行了初步调查,采集了种群数量、种群大小、性比及成幼比等种群生态数据,以及雄性岩羊死亡个体头骨和羊角样品。基于占域模型方法预测研究范围岩羊的分布,综合角形数据制成静态生命表,并对岩羊主要受到的人为干扰因素及受干扰程度进行了讨论。对比岩羊西藏亚种和四川亚种的头骨形态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各样线最近的考察发现了来自18个种群的462-464只个体,分布于西藏中部的9个区县内,种群年龄结构为亚成体占比19.05%,壮年个体占比57.14%,老年个体占比23.81%,此外根据其他证据和预测结果,还有4个区县可能有种群分布。2、探测率的估计为72.73%(SE=9.16),没有探测到岩羊的地区中,认为堆龙德庆区和岗巴县存在岩羊,林周县和当雄县在春季很可能存在岩羊种群迁入并产仔,推测这一季节岩羊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冬季和夏季存在较大差异。对岩羊栖息地占据影响最大的人为干扰因素为放牧和网围栏,且人为干扰权重超过了水源和栖息地的影响,认为研究地区的种群受到较严重的人为干扰,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保护和管理政策。3、根据来自21只雄性岩羊个体的羊角建立岩羊静态生命表,分析发现角基周长与年龄和栖息地都无显着相关性(P>0.05),角长和角年均增长在不同年龄下均显示出极显着差异(P<0.001),不同栖息地显示出极显着差异(P<0.01)。表明角长和角年增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栖息地质量和生存状态。对比贺兰山、青海等地的种群,认为西藏中部种群生存状态和栖息地质量欠佳。4、测量来自16只岩羊的头骨形态特征,单一头骨形态的结果显示西藏亚种对比四川亚种,泪骨显着较宽(t=-3.522,df=23,P=0.002),颞骨显着较宽(t=14.757,df=25,P<0.001),额骨显着较长(t=-2.502,df=12,P=0.028),枕骨显着较长(t=-9.203,df=8,P<0.001),角基长径显着更长(t=-9.203,df=8,P<0.001),基于头骨形态的聚类分析发现四川亚种单独聚为一支,而不同地区西藏亚种间分支不清,表明头骨形态可以有效区分西藏亚种和四川亚种。基于以上结果,认为岩羊在西藏中部地区广泛分布,数量较丰富,但受到严重的人为干扰影响,应制定对放牧和网围栏的针对性政策,继续调查西藏中部种群的分布并明确亚种的地理分界,加强对区内野生动物的管理和保护。

姜智亮,米玛旺堆[6](2020)在《岩羊(Pseudois nayaur)研究概述》文中研究表明野生动物管理需要生境质量、行为学、种群动态以及种间关系等数据支持。岩羊(Pseudois nayaur)作为我国Ⅱ级保护动物,是雪豹(Panthera uncia)、狼(Canis lupus)、棕熊(Ursus arctos)等珍稀食肉目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20世纪,岩羊作为重要的狩猎物种被大量捕杀贩卖,影响了该物种的种群规模和分布,也影响了雪豹等动物的食物资源。当前,由于缺乏野生动物管理所需数据,岩羊保护与人类利益发生冲突十分常见。岩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种群分布及行为学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的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份;在境外地区,印度、尼泊尔等国也有岩羊的反捕食栖息方面研究的报道,而高原中部地区岩羊种群的研究却非常少。当前研究存在主要问题:分类学上对亚种间分化争议较大,栖息地质量评估无法满足岩羊有效管理,网围栏架设等人类活动干扰其生存并间接影响濒危物种雪豹的保护等。此外,有关岩羊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肠道微生物及动物营养学等报道,尚缺乏对岩羊与家畜交叉感染相关案例的深度分析。已有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物种分化和对环境的适应机制,但对岩羊宏观生态学研究不够系统,仍存在大部分地区种群动态数据不足、亚种分类和地理划分不清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分子识别、计算机识别、无人机技术和红外相机技术等对岩羊进行宏观生态学研究成为热点,建议加大对矮岩羊种群和贺兰山岩羊种群的保护;对保护区内应用新技术构建全面的野生动物及环境监测系统,从而对野生动物的种群分布动态和生存状态能够进行有效监测;增加对区外野生动物的调查频率,及时建立保护区、扩大保护区范围并建立相应的监测站。

黄师梅[7](2020)在《内蒙古贺兰山保护区岩羊、马鹿种群数量及观察者对其行为影响》文中指出为了掌握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岩羊(Pseudois nayaur)、马鹿(Cervus elaphus)的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探究观察者对岩羊、马鹿反应行为的影响,维护内蒙古贺兰山的生态平衡。于2017年11~12月,2018年4~6月、11~12月,2019年4~6月,在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利用样线法对保护区内的岩羊、马鹿进行调查,采用Distance R进行数据分析,估测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并对种群结构进行探讨。对于观察者对岩羊、马鹿反应行为的影响,我们记录了 3种反应行为,并测量了反应距离和相关生境因子,建立多元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如下:1、保护区内岩羊数量众多,样线内观察到岩羊的几率很大,每条沟道都能观察到岩羊;马鹿数量较少,2017年冬季和2018年春季有多条样线未观察到马鹿实体。2、岩羊在2018年冬季种群数量最高约为10558(6784~16432)只,种群密度为15.956(10.252~24.833)只/km2,遇见率为12.990只/km。马鹿在2018年冬季种群数量最高约为2452(1678~3578)只,种群密度为3.705(2.539~5.048)只/km2,遇见率为 1.943 只/km。3、保护区内共观测到岩羊6442只,整个保护区内岩羊的遇见率为11.51只/km,遇见率年际间变化不明显(F=0.32,P=0.966);混合群出现的次数最高,单独个体出现的次数最低,不同集群类型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极显着(P<0.001);岩羊平均群大小为5.205只,群大小在不同季节的差异不显着(P=0.128);雌雄比在不同季节中没有太大的变化,雌幼比在2018年春季比例最高为2.809:1。4、保护区内共观测到马鹿747只,整个保护区内马鹿的遇见率为1.335只/km,遇见率年际间变化不明显(F=0.12,P=0.986);混合群出现的次数最高,雄性群出现的次数最低,不同集群类型在不同季节的差异极显着(P<0.001);马鹿平均群大小为1.304只,群大小在不同季节的差异不显着(P=0.132);雌雄比在不同季节中没有太大的变化,雌幼比在2018年春季比例最高为3.130:1。5、有5种变量对岩羊反应行为影响显着,分别是干扰源、性别、头的朝向、植被类型和地形特征,有4种变量与马鹿反应行为相关,分别是干扰源、性别、头的朝向和地形特征。6、岩羊、马鹿对人类的警惕性更强;雌性的警惕性比雄性强;被干扰者头的正面指向干扰源时警惕性最高;岩羊、马鹿在坡上的警戒反应和逃跑反应显着高于沟里和崖上;岩羊在草甸地带警觉性会相对更高。

刘鹏[8](2019)在《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贺兰山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和岩羊活动规律、集群行为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Cervus elaphus alasiacus)与岩羊(Pseudoisnayaur)的活动规律、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阿拉善马鹿与岩羊的日活动节律模式及季节变化;从时间角度分析两者在生态位上的分化,揭示两者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方式和共存机制;分析了马鹿与岩羊的集群类型和大小及其出现的频次和季节性变化。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马鹿的日活动节律属于晨昏活动模式,日活动高峰期:5:00-10:00、16:00-21:00,存在季节性变化(冷季与暖季的日活动节律重叠Δ=0.77),由暖季到冷季晨昏活动高峰期均向中午移动(暖季:4:00-8:00、16:00-22:00,冷季:6:00-11:00、15:00-20:00)昼间活动强度大于暖季,而夜间低于暖季。2.岩羊日活动节律为主要在昼间活动的模式,其活动高峰期有两个(8:00-10:00、13:00-15:00),存在一定季节性变化(Δ=0.74):由暖季到冷季,昼间活动高峰期向后推迟(暖季:7:00-9:00、12:00-14:00,冷季:9:00-11:00、13:00-17:00),夜间活动降低。3.两者在日活动节律模式上的相似度较高(Δ=0.67),存在冷季(Δ=0.66)高于暖季(Δ=0.61)的季节变化。日活动节律模式分离特征为:马鹿为晨昏活动模式,岩羊为昼间活动模式;前者昼间活动强度低于后者,而夜间强于后者;两者活动在高峰期上大体错开。4.马鹿的平均集群大小1.4±1.04只,最大的群为11只,有6种集群类型,出现的频次差异极显着(x2=550.32,df=5,p<0.001),单个雌性群出现的频次最高。在不同季节,集群类型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x2=22.96,df=5,p<0.001)。集群大小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x2=4.94,df=1,p<0.05),在冷暖季中马鹿的集群大小均以1-2只为主,其出现的频次占各季节群数90%左右。不同集群类型平均集群大小不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x2=0.022,df=1,p=0.881),不同季节集群类型大小也不存在差异不显着(x2=2.018,df=1,p=0.155)。5.岩羊平均集群大小为1.78±1.49只,最大的群为20只,有6种集群类型,出现的频次差异极显着(x2=1108.87,df=5,p<0.001),单个雄性群出现的频次最高。在不同季节,集群类型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x2=188.67,df=5,p<0.001)。集群大小不存在显着的季节性差异(x2=2.29,df=1,p=0.131),在冷暖季中岩羊均以单独活动为主,其出现的频次占各季节群数60%左右。不同季节不同集群类型平均群集大小不存在显着差异(x2=0.428,df=1,p=0.513),不同集群类型群大小的季节变化差异也不显着:在所有季节中,母仔群、雌性混合群、雄性混合群、雌雄混合群以2只大小为主。本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两者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深化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也为两者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从时间角度探究两者在生态位上的分化,揭示两者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分化方式和共存机制。

王继飞[9](2018)在《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适应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羊(Pseudois nayaur)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贺兰山为岩羊种群分布的最东缘。本研究以贺兰山地区岩羊以及同域分布的马鹿(Cervus elaphus)、绵羊(Ovis aries)和山羊(Capraaegagrus hircus)为研究对象,通过解剖形态学与营养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岩羊的复胃、瘤网胃、瓣胃、皱胃、肠道等消化道结构度量参数及季节性变化参数,深入分析岩羊不同季节消化器官形态结构的变化特征,探讨消化道内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同时对岩羊食物营养质量进行测定,分析岩羊摄取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季节性变化情况,揭示岩羊的营养适应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岩羊消化道形态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岩羊复胃组织重为0.78±0.03 kg,约占体重的2.44±0.14%,其中瘤网胃组织重最大,占整个胃组织重的80.88±0.45%,其次是瓣胃,占9.77±0.34%,皱胃最小,占9.35±0.42%。复胃组织重与体重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544,F1,23=9.678,P=0.005),与年龄也呈显着正相关关系(r=0.709,F1,31=31.385,P<0.001),复胃含内容物的重量随年龄增加而显着增加,但复胃组织重占体重比却随年龄增加而显着降低(r=-0.580,F,22=11.179,P=0.003)。体重仅对瘤网胃的重量有显着影响(r=0.556,F1,23=10.307,P=0.004),表现为随体重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复胃含内容物重及瘤网胃、瓣胃的组织重在季节间差异均不显着,瓣胃、皱胃含内容物的重量及皱胃组织重在季节间差异均显着。岩羊消化道食物通道孔径大小依次为:瓣皱口>网瓣口>贲门>回盲口>幽门,体重仅对瓣皱口和回盲口有显着影响,消化道各食物通道孔径大小在季节间差异不显着。岩羊整体瘤胃粘膜表面扩张系数为2.85±1.37,在瘤胃不同区域,乳突密度、乳突长度和宽度存在显着差异(P<0.001)。岩羊肠道总长度为22.79±0.26 m(n=60),为体长的26.1±0.5倍(n=26)。小肠约占肠道总长度的73.06±0.29%(n=59),肠道总长度和各部分的长度在个体、性别和季节间差异不显着。因此,从岩羊的消化道形态结构特征来看,岩羊应属于粗饲者范畴。(2)比较岩羊与同域分布其他物种消化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复胃方面,岩羊与马鹿、绵羊、山羊相比,复胃组织重最小(Mann-Whitney U test,Z=-2.907,P=0.004),且复胃各部分的组织重均显着小于后三者,但岩羊与马鹿复胃的组织重与各自体重相比后,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与山羊相比,复胃组织重及各部位组织重与各自体重相比后均无显着差异。与绵羊相比,岩羊复胃及各部位组织重与各自体重相比后,除皱胃外,均显着小于绵羊;在食物通道孔径方面,岩羊与马鹿相比,两者仅贲门无显着差异(Z=-0.934,P=0.376),其余食物通道孔径均显着小于马鹿;与山羊相比,二者各食物通道孔径均无显着差异;与绵羊相比,岩羊网瓣口及回盲口更大。在瘤胃整体表面扩张系数上,岩羊与马鹿相比,差异显着(Z=-2.337,P=0.014),具体到瘤胃不同区域差异性表现不一致。在肠道方面,与马鹿相比,岩羊的肠道总长占体长比例更大(Z=-2.793,P=0.001),岩羊的小肠和盲肠显着大于马鹿,而小结肠显着小于马鹿;岩羊肠道的总重量及各部分重量占体重比例与马鹿无显着差异。(3)探究岩羊消化道不同部位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粒径x>2.0mm的大颗粒食物在瘤网胃中比率最高,为27.7±3.03%,从瓣胃开始,所占的比率逐渐减少;粒径1.0 mm<x≤2.0 mm的较大颗粒食物在瓣胃中比率最高,为6.17±1.79%;粒径0.425 mm<x≤1.0 mm的中型食物颗粒在瘤网胃中比率最低,为2.89±0.77%,显着低于除皱胃以外的其他部位;粒径0.25mm<x≤0.425 mm的小食物颗粒,在瘤网胃中的比率显着低于瓣胃之后的其他部位;粒径在0.125 mm<x≤0.25 mm的细小食物颗粒,在各个消化道所占的比率相近。不同粒径的食物颗粒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粒径>2.0 mm的大型食物颗粒在岩羊的瘤网胃、小肠和盲肠内的含量在不同季节间差异显着(F=4.44,P=0.04;F=3.95,P=0.04;F=4.47,P=0.03);粒径 1.0 mm<x≤2.0 mm 的较大型食物颗粒,不同季节间仅在瘤网胃和瓣胃之间有显着差异(F=6.69,P=0.02;F=7.02,P=0.01);粒径0.425 mm<x≤1.0mm的中型食物颗粒在瓣胃、小肠和盲肠内的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F=7.51,P=0.02;F=4.80,P=0.04;F=9.05,P=0.01);粒径 0.25 mm<x≤0.425 mm的中小型食物颗粒在各季节间差异不显着,瘤网胃内分布较少,而在其他部位分布均匀;粒径0.125 mm<x≤0.25 mm精细食物颗粒,各消化道不同器官的分布含量在季节间仅在瓣胃内具有显着差异,夏季的含量(16.05±2.52%)明显高于冬季(6.44±1.45%)。(4)分析检测岩羊全年取食的22种食物和11只岩羊瘤网胃内食物营养成分,结果表明:22种岩羊主要采食的植物中,粗蛋白含量在冬季金露梅中最高(22.91%),不同植物粗蛋白含量季节性变化较大;粗脂肪含量在冬季杜松中最高(53.9%),在季节间差异较显着;无氮浸出物含量约为32.99%~64.03%,蒙古扁桃中含量最高(64.03%),多数植物无氮浸出物无季节性差异;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夏季苔藓植物中最高(78.64%),且所有植物的中性洗涤纤维夏季的含量均显着高于冬季。在岩羊瘤胃内食物各营养成分含量中,夏季所消化的食物粗蛋白含量均值为14.08±0.03%,高于冬季的含量(12.04±0.89%);粗脂肪的含量也是夏季的含量(35.60±0.20%)略高于冬季的含量(28.80±3.28%);夏季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59.45±0.13%)略低于冬季的含量(63.59±1.99%);而夏季酸性洗涤纤维含量(52.63±0.38%)略高于冬季含量(48.90±1.78%);夏季瘤胃中食物木质素的含量(37.83±0.08%)显着高于冬季(29.95±0.97%);不同季节间中性洗涤纤维的差异较显着,夏季(3.51±0.04%)高于冬季(1.81±0.29%)(P=0.02);而冬季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3.44±0.44%)显着高于夏季(1.19±0.01%)(P=0.03)。

姚绪新[10](2018)在《宁夏贺兰山岩羊发情期行为与其社群状态关系》文中提出岩羊(Pesudoisnayaur)隶属于偶蹄目、牛科、岩羊属,是一种典型的高山动物,栖息于海拔2 500~5 500 m的高山裸岩地带、高山草甸和山谷草地。在我国岩羊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贺兰山是岩羊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域之一。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在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贺兰口岩羊经常活动的地区设置样线,每天6:00~18:00沿样线采用行为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贺兰山岩羊进行发情期行为与社群状态关系的跟踪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在发情期,贺兰山岩羊群体内部存在着极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并因此作为获得交配权的依据,雄性间通过刮蹭、打斗等方式来竞争交配权;叫声可分为警戒叫声、雌羊呼唤同伴叫声、幼体呼唤母羊叫声以及母羊回应幼体叫声,警戒叫声由两个单音节组成,单音节持续时间68~95ms,频率范围2315~9041Hz,雌羊呼唤同伴叫声持续时间892~1209ms,频率范围1672~10253Hz,幼体呼唤母羊叫声持续时间649~912ms,频率范围2205~15545Hz,母羊回应幼体叫声持续时间544~660ms,频率范围2426~9923Hz。发情期累计对893头次雄性岩羊的发情行为进行了观察,记录到769次发情行为,虽然11月初至次年1月初都可以见到岩羊的繁殖活动,但75%以上的发情行为发生在11月25日至12月15日之间,其中12月6~12日间的发情行为最多,达178次。繁殖季节中雄性岩羊有两种社群状态,即在繁殖群中和单独活动(即独羊)。研究期间累积的独羊比例占成年雄性的17.08%,其中74.82%的独羊出现在11月22日至12月19日,12月6~12日独羊比例最高,占成年个体的47.67%。雄羊进出繁殖群的现象比较常见,独羊的比例与发情行为呈正相关。繁殖高峰后,单独活动的雄羊数量迅速减少。雄羊的社群状态会随着繁殖期的不同阶段发生改变,独羊在不同繁殖群之间移动寻求更多的交配机会。我们的研究结果不支持以往认为独雄是繁殖争斗失败的观点。

二、宁夏贺兰山岩羊种群的管理和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贺兰山岩羊种群的管理和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3S技术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珍稀濒危有蹄类栖息地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
        1.2.2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
        1.2.3 蒙原羚(Procapra gutturosa)
        1.2.4 盘羊(Ovis ammon)
        1.2.5 北山羊(Capra ibex)
        1.2.6 岩羊(Pseudois nayaur)
    1.3 珍稀濒危有蹄类研究现状
    1.4 3S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自然条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特征
        2.2.4 植物资源
        2.2.5 动物资源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调查
        3.2.2 数据获取与处理
        3.2.3 生境适宜性评价
第4章 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
    4.1 蒙古野驴生境评价结果
    4.2 鹅喉羚生境评价结果
    4.3 黄羊生境评价结果
    4.4 盘羊生境评价结果
    4.5 北山羊生境评价结果
    4.6 岩羊生境评价结果
第5章 讨论与建议
    5.1 讨论
    5.2 保护建议
    5.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岩羊生态生物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与分类学
2 地理分布与种群动态
3 食性
4 栖息地选择与生境适宜性评价
5 集群特征
6 行为
7 繁殖生态
8 结语

(3)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缘由
        1.1.1 课题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概况
        1.2.1 对科兹洛夫考察队所收集成果的研究
        1.2.2 对科兹洛夫的研究
        1.2.3 对《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1.4.2 植物、动物种类的确定与分析
        1.4.3 植物、动物地方性知识的研究
    1.5 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第2 章 科兹洛夫及《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
    2.1 科兹洛夫传略
        2.1.1 探险萌芽
        2.1.2 命运转折
        2.1.3 踏上征途
        2.1.4 崭露头角
        2.1.5 中坚力量
        2.1.6 蜚声世界
        2.1.7 首谒达赖喇嘛
        2.1.8 发现黑城遗址——哈喇浩特
        2.1.9 守卫保护区
        2.1.10 发掘匈奴汉墓——诺彦乌拉
        2.1.11 晚年归隐
    2.2 科兹洛夫在华考察的成果
        2.2.1 考古发掘
        2.2.2 民族学和社会学调查
        2.2.3 地理学和地质学勘测
        2.2.4 生物学采集与研究
        2.2.5 生态学考察
    2.3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简介
        2.3.1 版本
        2.3.2 撰写特点
        2.3.3 内容简介
    2.4 小结
第3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植物种类
    3.1 蒙古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植物种类
        3.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植物种类
    3.2 中国考察段的植物种类
        3.2.1 内蒙古地区的植物种类
        3.2.2 甘青地区的植物种类
    3.3 所载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4章 《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中的动物种类
    4.1 蒙古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1.1 蒙古国北部和中部的动物种类
        4.1.2 古尔班赛罕山及其附近的动物种类
    4.2 中国考察段动物种类
        4.2.1 内蒙古地区的动物种类
        4.2.2 甘青地区的动物种类
    4.3 所载动物种类及其分布的价值和意义
第5 章 蒙古族关于植物、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1 研究区域和民族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民族
    5.2 蒙古族关于植物的地方性知识
        5.2.1 蒙古族对植物的命名
        5.2.2 蒙古族对植物的利用
        5.2.3 蒙古族对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
        5.2.4 结论
    5.3 蒙古族关于动物的地方性知识
        5.3.1 蒙古族对动物的命名
        5.3.2 蒙古族对动物的利用
        5.3.3 蒙古族对动物的防范与保护
        5.3.4 结论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1 中文文献
    2 外文文献
附录
    附录1:科兹洛夫大事年谱
    附录2:科兹洛夫所记植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附录3:科兹洛夫所记脊椎动物学名与当今学名对照
    附录4:科兹洛夫所记昆虫及其他动物名称与当今学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4)贺兰山岩羊肠道微生物组季节性差异比较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肠道微生物概述
        1.2.1 肠道微生物的组成
        1.2.2 肠道微生物的功能
        1.2.3 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1.2.4 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1.2.5 反刍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1.3 肠道微生物在动物生态中的作用
        1.3.1 肠道微生物与动物营养
        1.3.2 肠道微生物与动物健康
        1.3.3 肠道微生物与动物免疫
    1.4 肠道微生物研究技术
        1.4.1 传统分离培养检测
        1.4.2 指纹图谱(Fingerprinting)技术
        1.4.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1.4.4 16S rRNA基因测序
        1.4.5 宏基因组测序
    1.5 贺兰山岩羊研究概况
        1.5.1 贺兰山岩羊生态学研究现状
        1.5.2 贺兰山岩羊冬夏季食物组成及营养
    1.6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1.7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7.1 研究目的意义
        1.7.2 研究内容
        1.7.3 科学问题及创新点
2 贺兰山岩羊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样品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2.4 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2.2.5 岩羊粪便DNA微卫星位点筛选及PCR扩增
        2.2.6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DNA提取
        2.3.2 微卫星位点的筛选
        2.3.3 性别鉴定和个体识别
        2.3.4 微卫星位点的亲权排除概率
        2.3.5 亲权鉴定
    2.4 讨论
        2.4.1 样品采集及DNA提取
        2.4.2 引物筛选及个体识别
        2.4.3 亲权鉴定
    2.5 本章小结
3 贺兰山岩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差异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样品
        3.2.2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3.2.3 16S rRNA文库构建
        3.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粪便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
        3.3.2 序列多样性分析
        3.3.3 岩羊肠道微生物冬夏季组成分析
        3.3.4 相同个体岩羊肠道微生物冬夏季差异分析
        3.3.5 雌性岩羊肠道微生物冬夏季差异分析
        3.3.6 雄性岩羊肠道微生物冬夏季差异分析
        3.3.7 冬季雌雄岩羊肠道微生物性别差异分析
        3.3.8 夏季雌雄岩羊肠道微生物性别差异分析
    3.4 讨论
        3.4.1 岩羊肠道微生物主要菌群组成
        3.4.2 岩羊肠道微生物群落Alpha多样性的季节和性别差异分析
        3.4.3 岩羊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和性别差异分析
        3.4.4 贺兰山岩羊肠道中的病原菌
    3.5 本章小结
4 贺兰山岩羊肠道微生物功能差异分析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样品
        4.2.2 样品总DNA质量检测
        4.2.3 文库构建及测序
        4.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宏基因组建库DNA质量检测
        4.3.2 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4.3.3 宏基因组数据Metagenome组装
        4.3.4 基因预测及丰度分析
        4.3.5 物种注释及差异分析
        4.3.6 功能注释及丰度分析
        4.3.7 功能差异分析
        4.3.8 代谢通路季节变化分析
        4.3.9 氨基酸合成和代谢季节变化分析
    4.4 讨论
        4.4.1 16S rRNA测序与宏基因组测序物种注释比较
        4.4.2 冬夏季代谢通路差异
        4.4.3 冬夏季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差异
        4.4.4 冬夏季氨基酸合成和代谢功能差异
        4.4.5 保护与利用建议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西藏中部岩羊(Pseudois nayaur)的人类干扰及其头骨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
        1.1.1 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特征
        1.1.2 高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大型动物简述
        1.1.3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1.1.4 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
    1.2 占域模型
        1.2.1 占域模型原理
        1.2.2 PRESENCE软件介绍
    1.3 头骨形态及生命表
    1.4 岩羊生物学特性和研究现状
        1.4.1 岩羊生物学特性
        1.4.2 岩羊的分类
        1.4.3 岩羊的种群分布
        1.4.4 岩羊头骨形态学
        1.4.5 岩羊社群结构及生命表
        1.4.6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研究地区与方法
    2.1 研究地区
    2.2 野外调查与采样
    2.3 头骨及羊角的测量
    2.4 数据整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西藏中部地区岩羊种群生态学
        3.1.1 种群分布及社群结构
        3.1.2 基于环境及人为干扰因子对研究范围内种群的占域与探测模型
        3.1.3 基于羊角数据的生命表及与其他地理种群的比较
    3.2 岩羊头骨形态学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西藏中部岩羊种群的分布及预测
    4.2 影响西藏中部岩羊种群分布的人为干扰因子
    4.3 岩羊生存状态评价
    4.4 岩羊的分类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岩羊(Pseudois nayaur)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岩羊的形态分类
2 岩羊的种群分布情况及其生境选择
3 岩羊的种群结构及生命表
4 岩羊的行为节律及繁殖行为
5 岩羊的其他研究及保护现状
6 展望

(7)内蒙古贺兰山保护区岩羊、马鹿种群数量及观察者对其行为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岩羊的生物学特征
        1.1.1 岩羊的分类学地位
        1.1.2 岩羊的形态和年龄
        1.1.3 岩羊的分布和家域
        1.1.4 岩羊的集群行为和活动节律
        1.1.5 岩羊的生境选择和食性
    1.2 马鹿的生物学特征
        1.2.1 马鹿的形态和分布
        1.2.2 马鹿的集群行为和活动节律
        1.2.3 马鹿的生境选择和食性
    1.3 贺兰山岩羊、马鹿种群数量研究进展
        1.3.1 贺兰山岩羊种群数量研究进展
        1.3.2 贺兰山马鹿种群数量研究进展
    1.4 有蹄类种群数量调查方法研究现状
        1.4.1 绝对数量调查法
        1.4.2 相对数量调查法
    1.5 DISTANCE R在有蹄类种群数量研究中的运用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点
    2.3 植被资源
    2.4 动物资源
3 内蒙古贺兰山岩羊、马鹿种群数量及种群结构
    3.1 研究方法
        3.1.1 野外调查
        3.1.2 数据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内蒙古贺兰山岩羊、马鹿的分布
        3.2.2 内蒙古贺兰山岩羊的种群数量
        3.2.3 内蒙古贺兰山马鹿的种群数量
        3.2.4 内蒙古贺兰山岩羊的种群结构
        3.2.5 内蒙古贺兰山马鹿的种群结构
    3.3 讨论
        3.3.1 内蒙古贺兰山岩羊的种群数量
        3.3.2 内蒙古贺兰山马鹿的种群数量
        3.3.3 内蒙古贺兰山岩羊的种群结构
        3.3.4 内蒙古贺兰山马鹿的种群结构
    3.4 本章小结
4 观察者对岩羊、马鹿反应行为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野外观察
        4.1.2 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的变量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逻辑斯蒂回归模型模型的选择
        4.2.2 警戒反应概率和无反应概率发生比
        4.2.3 逃跑反应概率和无反应概率发生比
    4.3 讨论
        4.3.1 干扰源类型
        4.3.2 行为
        4.3.3 生境选择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贺兰山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和岩羊活动规律、集群行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红外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运用进展
    1.3 活动节律与集群行为的研究进展
        1.3.1 活动节律的研究进展
        1.3.2 集群行为的研究进展
        1.3.3 红外相机技术在活动节律与集群行为的运用
    1.4 马鹿与岩羊的研究概况
        1.4.1 马鹿的研究概况
        1.4.2 岩羊的研究概况
        1.4.3 贺兰山岩羊和马鹿研究概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主要的研究内容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和范围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类型
    2.5 植被分布
    2.6 野生动植物资源
3 马鹿与岩羊的活动节律
    3.1 研究方法
        3.1.1 红外相机架设
        3.1.2 数据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马鹿日活动节律
        3.2.2 岩羊日活动节律
        3.2.3 两者日活动节律的重叠
    3.3 讨论
        3.3.1 马鹿日活动节律
        3.3.2 岩羊日活动节律
        3.3.3 岩羊与马鹿日活动节律的重叠
        3.3.4 不足与展望
    3.4 本章小结
4 马鹿与岩羊的集群行为
    4.1 研究方法
        4.1.1 红外相机架设
        4.1.2 数据分析
    4.2 研究结果
        4.2.1 马鹿的集群行为
        4.2.2 岩羊的集群行为
    4.3 讨论
        4.3.1 马鹿的集群行为
        4.3.2 岩羊的集群行为
        4.3.3 马鹿与岩羊的集群比较
        4.3.4 不足与展望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9)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适应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岩羊生态学研究综述
        1.2.1 岩羊的形态学特征
        1.2.2 岩羊的种群数量及集群特征
        1.2.3 岩羊的生境选择研究
        1.2.4 岩羊的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
        1.2.5 岩羊的食性和觅食对策研究
        1.2.6 岩羊的家域研究
        1.2.7 岩羊的行为学研究
        1.2.8 岩羊的繁殖策略研究
        1.2.9 岩羊与马鹿等同域分布物种间关系的研究
        1.2.10 岩羊的系统进化研究
    1.3 反刍动物营养适应对策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2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条件
    2.5 土壤状况
    2.6 植被特征
    2.7 动植物资源
    2.8 真菌和苔藓资源
    2.9 人类活动
3 岩羊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的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3.2.1 试验材料来源
        3.2.2 外部形态特征的测量
        3.2.3 复胃的解剖和重量测量
        3.2.4 瘤胃表面扩张系数的测量
        3.2.5 肠道长度和重量的测量
        3.2.6 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岩羊外部形态特征
        3.3.2 岩羊复胃的形态结构及重量变化
        3.3.3 不同季节岩羊胃组织的重量变化
        3.3.4 岩羊瘤胃表面扩张系数的测定
        3.3.5 岩羊肠道长度和重量测定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4 岩羊消化道特征与同域分布物种的比较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4.3 研究结果
        4.3.1 岩羊与其他物种复胃形态结构及重量的比较
        4.3.2 岩羊与同域分布马鹿瘤胃表面扩张系数(SEF)的比较
        4.3.3 岩羊与其他物种肠道长度和重量的比较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岩羊消化道内不同大小食物颗粒的分布规律
    5.1 引言
    5.2 试验材料及方法
        5.2.1 岩羊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物颗粒的分布
        5.2.2 岩羊消化道内食物粒径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5.2.3 数据处理
    5.3 研究结果
        5.3.1 岩羊消化道不同部位食物颗粒的分布
        5.3.2 岩羊消化道内食物粒径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岩羊食物营养质量研究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及方法
        6.2.1 岩羊主要饲料植物的采集保存
        6.2.2 岩羊瘤网胃内容物的采集处理
        6.2.3 样品的测量方法
        6.2.4 数据处理
    6.3 研究结果
        6.3.1 岩羊饲料植物营养成分的含量测定
        6.3.2 岩羊瘤网胃内食物的营养成分
        6.3.3 岩羊与同域分布马鹿营养对策的比较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10)宁夏贺兰山岩羊发情期行为与其社群状态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岩羊的生物学特征
        1.1.1 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
        1.1.2 岩羊的种群数量
        1.1.3 岩羊的食性
        1.1.4 岩羊的家域
        1.1.5 岩羊的生境选择
        1.1.6 岩羊的集群行为
        1.1.7 岩羊面临的威胁
    1.2 发情期行为与社群状态关系机制及研究现状
        1.2.1 通讯行为
        1.2.2 发情行为与社群状态关系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地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与范围
    2.2 地形地貌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分布
    2.6 野生动植物资源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方法
    3.2 岩羊发情行为定义
    3.3 数据整理与分析
        3.3.1 岩羊叫声
        3.3.2 雄性岩羊发情行为
4 结果与分析
    4.1 岩羊发情期通讯行为
        4.1.1 视觉通讯
        4.1.2 触觉通讯
        4.1.3 化学通讯
        4.1.4 听觉通讯
    4.2 岩羊发情行为与其社群状态关系
        4.2.1 岩羊的繁殖高峰期
        4.2.2 繁殖期雄性岩羊社群环境的变化与繁殖高峰期的关系
5 讨论
    5.1 岩羊发情期通讯行为
    5.2 岩羊发情行为与其社群状态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宁夏贺兰山岩羊种群的管理和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3S技术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珍稀濒危有蹄类栖息地选择研究[D]. 李思琦.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岩羊生态生物学研究进展[J]. 陈晨,张楚婕,汪沐阳,杨维康. 四川动物, 2021(05)
  • [3]科兹洛夫《蒙古、安多和死城哈喇浩特》所载生物种类及其地方性知识的整理研究[D]. 刘贵玺.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贺兰山岩羊肠道微生物组季节性差异比较分析研究[D]. 祝招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5]西藏中部岩羊(Pseudois nayaur)的人类干扰及其头骨形态学研究[D]. 姜智亮. 西藏大学, 2020(02)
  • [6]岩羊(Pseudois nayaur)研究概述[J]. 姜智亮,米玛旺堆. 生态学杂志, 2020(07)
  • [7]内蒙古贺兰山保护区岩羊、马鹿种群数量及观察者对其行为影响[D]. 黄师梅.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贺兰山同域分布阿拉善马鹿和岩羊活动规律、集群行为的比较研究[D]. 刘鹏.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消化系统形态结构特征及营养适应对策研究[D]. 王继飞.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1)
  • [10]宁夏贺兰山岩羊发情期行为与其社群状态关系[D]. 姚绪新.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宁夏贺兰山青山羊种群管理与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