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使受辱不屈毅然用法律扞卫自已的尊严(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和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我国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制作水平、内容创作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思想主题和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时代思想和艺术变革的是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其具有多元的意识嬗变和形象创新。从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乡村女性形象在中国影视艺术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与中国乡村社会传统观念和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思想相纠葛,乡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意识。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以及大环境的变迁,都是女性形象变迁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同类题材创作的基础上,再次肩负起了反映社会变革和变革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历史重任,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风貌和乡村女性群像。她们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思想解放的主体。我们在梳理和评价这些形象鲜明的乡村女性形象时,不能不思考几个问题:她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们与新时期姊妹们有些什么样的异同?她们的形象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为观众和研究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努力在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中去寻找相关答案。从社会学和影视创作理论的角度分析并阐述新世纪以来乡村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表现对乡村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惯性影响下,新世纪影视剧中乡村女性的形象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此其形象的变迁来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并从中看到了乡村女性在人生价值观、道德取向、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女性的社会处境也发生进一步变化乃至分化。在市场化、都市化和网络化等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社会结构、道德伦理、人生行为和家庭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份、价值和命运的变化最为显着。以乡土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够充分表征这种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最适宜表达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下的深层影响。不同于以往或从电影或从电视的单一形式和单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乡村女性形象的常见方式,本文以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为起点进行纵向梳理、以作品中女性形象类型及其特征横向比较的全方位视角,力求从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演变和乡村女性形象谱系的延续中,去溯源乡村题材影视剧对乡土和乡村女性的重新审视和再塑造,同时从中探索新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变革及其引发的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职业身份、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通过梳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人生历程,发现当下乡村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更加趋于开放和现代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们接受了当代文明的洗礼,也留下了当代文明的伤疤。这类女性通过现实和网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并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勇于挑战传统宗法观念和女性道德,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乡村女干部、女性创业者和某些大学生女村官等。同时,在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乡村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现代性的畸变。她们从社会底层冲杀出来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人性良知、自然身体和个人尊严都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纵欲享乐成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堕落或复杂女性的形象,其中包括乡村女贪官、风尘女和留守情妇等。另一类是受传统道德影响和宗法观念迫害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和最持久的保守者,往往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由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自然间隔,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女性的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影响培养和保留了中国乡村女性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具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价值。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其中的代表,她们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和好邻居。在商品化大潮中,这类形象和这种思想性格成为现实生活的东方女性的楷模,也成为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审美价值中最诱人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贤妻良母式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往往是建构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坚忍性格之上的,她们往往是传统道德的崇高者,又是封建道德的殉葬者。因此,除去正常的贤妻良母之外,在传统乡村女性中还有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抛家舍业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和城里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支队伍在新时期是人数寥寥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壮大,同时也就在乡村社会产生出另外一支数量众多的队伍—留守妇女。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留守妇女这一新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人生处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过去寡妇和弱女的命运。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表现出将其与贤妻良母形象融合的模糊认识。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走出家庭或乡村作为新旧女性和觉醒蒙昧女性形象的划分依据,因为从新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家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或者全职太太也可能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类的形象和观念还十分鲜见,可能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意识制约所致。论文在比较全面的对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类、界定的基础上,对于“留守妇女”“风尘女”等形象及其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仅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会遇到,而且还是“女性形象”在社会变革中必然面临的困惑。因此,以女性形象为理论出发点,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创作为背景,探讨未来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新途径,试图为影视剧中的女乡村性形象的创作及批评提出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这两大类乡村女性形象系列之间,还有两种跨界性的女性形象,那就是靠近现代文明的大学生女村官和靠近乡村民间文化的农村“泼妇”形象。大学生女村官严格来说不属于乡村社会中人,但是其中扎根农村就业的女村官从身份和生活来说,具有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特质;而“泼妇”形象既有传统乡村民间文化的源流,又有现代文化的自我意识张扬。应该说,乡村现代女性中的这两类形象大多并不是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才新出现的人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时期文艺中已经登场,但是,在新世纪同类题材影视剧中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而且这其中有的是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新世纪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具有了新的人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受当代影视艺术观念和技巧的影响,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显示出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而在艺术手法上更加注意融会新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特别是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相结合,运用色彩、声音、构图和音乐等多种方式的不同变化来刻画各种女性形象,创造了比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乡村女性形象。本文力图从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中梳理总结出乡村女性形象并全面地分析其影像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将所研究的影视作品放置在新世纪市场化、城市化的叙事语境下,对其进行全景式的解读和阐释,并努力综合社会学、传播学、电影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方法,以尽量扩展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中专门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于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区,努力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女性形象建构进行艺术本体分析。新世纪以来的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新风貌,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乡村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当然,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女性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表达女性内在精神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塑造出具有文艺史价值的典型形象。
王军[2](2015)在《朱德精神研究》文中认为朱德作为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者之一、我党历史上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历经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他在参加革命的近70年里为为中华儿女的民解放事业、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国家建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建立了不朽功勋。同时,他身上体现了崇高理想、根本宗旨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统一,形成了极具感染力、富有影响力的朱德精神。所以,胡锦涛同志也指出,“朱德同志的光辉形象,以及伟大业绩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心中。……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崇高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①并明确指出,“朱德同志在为党和人民的毕生奋斗中表现出来的坚定理想信念、崇高思想品格、高超政治智慧,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发扬。”②这是中央、国家、民族对朱德最大的褒奖,是理论层面对对朱德精神最深刻的描述和阐释。为此,笔者通过对朱德生平事迹和讲话论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近年来关于朱德生平以及朱德精神领域的理论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对朱德精神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笔者认为,朱德精神概念及其内容极为丰富,其核心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大众服务,主要内容包括:誓死御侮意志坚如钢的爱国精神、信念坚定临大节不辱的革命精神、胸襟坦荡度量大如海的团结精神、身先士卒乐于担重任的实干精神、平易近人与民同甘苦的公仆精神五大精神体系,构筑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精神宝库。“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甚至具有“物质化”倾向,对实践活动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精神”的作用,特别是到了改革开放时期,这一重视得到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提升。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党的领导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①,多次指出,要实现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就必须全面从严治党,更加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并多次指出,要进一步弘扬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不断增强党的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用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财富,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强大力量。显然,把“精神”放在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高度来认识。其后,对“精神”的研究更加丰富,例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②,以及周恩来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不断被丰富完善、提升推广。所以,朱德精神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朱德军事斗争、政治思想研究比较多,对朱德的党性风范、道德示范、崇高品德、价值引领研究甚少,特别是长期革命中朱德精神对军队、党建、革命影响的研究几乎空白。这与朱德对党和人民、人民军队、新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贡献极不相称,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四个全面”治国新布局的推进也是一个损失。因此,加强对朱德党性风范、崇高品德,也就是朱德精神研究显得十分迫切、尤为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朱德精神”作为一个概念,是第一次系统提出。因此,本文首先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现实需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朱德生平研究,特别是近十年的生平研究为基础,整体把握了关于朱德、朱德精神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而科学的阐释了本文选题的必要性、可行性、重要性。文章的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源起部分,主要通过对精神概念的阐析,初步界定了朱德精神的基本内涵;通过对朱德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历程的梳理,初步阐述了朱德精神的实践基础;通过研究朱德精神与马列主义、民族优秀文化,以及川陇文化、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系统探析了朱德精神的思想渊源,通过这些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朱德精神内涵、实践梳理、理论支撑的系统研究,夯实文章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本文的系统展开,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对朱德精神的形成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通过对朱德幼年、青年革命历程的探寻,实现了朱德精神的追根溯源;通过对领导党的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太行山精神等探究,进行了朱德精神的延展梳理;通过对朱德建国后依然老骥伏枥、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努力,描述了朱德精神的要义真谛,从而构成了朱德精神形成、成熟、发展的三个阶段。第四章的系统产生了朱德精神的内容,是本文的重点部分,考虑到任何精神都是见仁见智,特别是一位历史伟人精神概况,更是博大庞杂,很难“一言以蔽之”,因此,为了准确的概况朱德精神的内涵,笔者着力从其历史史实为切入点,进行了详细精确的定位,并在论述过程中对其影响和意义作了详尽的论述。第五章是文章的结尾部分,通过对朱德精神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伟大中国梦之间的关系,着重探求了朱德精神的当代价值,以及研究和弘扬朱德精神的意义和路径。总之,笔者认为,今天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事业,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全体中国人民,一起顽强拼搏、接力奋斗的继承,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事业的继续,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全体人民群众继续开拓进取、顽强拼搏,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包括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精神材料,来鼓舞斗志、团结进取、凝聚力量,一道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肖先明[3](2014)在《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史学研究中的社会史理论和文学研究中的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方法,在整体考察中世纪至近代转型时期英国社会历史的基础上,探讨贵族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与其社会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嬗变之间的内在联系,尝试对文学与社会历史的互动关系给出合理的解释。贵族指的是古代中世纪以及近代时期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方面享有特权的等级阶层。英国世俗贵族的称谓经历了“哥斯特”、“塞恩”与“方伯”的演变,最终形成了五级贵族体系。爵位和特权是贵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中世纪的英国贵族是王权的服务者和制约者,他们占据大量地产,采取庄园经营的方式主导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引领社会精神价值的取向。贵族在中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具有“天然长上”的正面形象。从早期的国王到伊丽莎白女王,从沃伦尼伯爵到贵族反对派领袖孟福尔伯爵,贵族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为人称颂。西德尼爵士更以其高风亮节、舍己为人的凛然之举被文学作品赞誉为“时代之花”。早期英国贵族与骑士身份密不可分。骑士精神是贵族精神的源头,骑士文学也是最早描绘贵族阶层形象的文学作品。骑士制度与骑士文学为近代英国社会教育、风俗、文学、艺术和语汇烙下了鲜明的印记。骑士文学作品所描述的贵族、骑士大都是傲然挺立,忠诚勇武、谦逊文雅的光辉形象,其目的就在于激励骑士与贵族臻于达到骑士精神的理想境界,以便支撑社会的正义体系,使中世纪时期乱世求安的人们得以安居乐业。都铎王朝时期,英国社会开始转型,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商业社会转变,社会不同阶层财富结构,尤其是土地财富占有结构出现史无前例的剧烈变革,由此导致英国至诺曼征服之后数百年来的传统社会结构开始出现较大变化。各阶级、阶层、集团和人群的社会位置发生移位、变动,其相互关系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新兴乡绅、约曼、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英格兰社会经济以及议会中的力量蓬勃兴起,他们必然会要求阳光下的利益地盘。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土地贵族守旧的地产经营管理方式导致经济地位、政治特权以及爵位等级和社会荣誉地位急剧衰落,而贪婪腐败、道德堕落、横行霸道、卖官鬻爵实为贵族阶层的关节炎,到了转型时期,社会新兴阶层就会群起攻之,而贵族又不肯、不敢、不愿直面这些指摘,其形象也必然会为竭力争权夺利的新兴工商业阶层所诟病,文学作品中的贵族形象也与亚瑟王传奇时期的贵族之拯救生灵于乱世的形象大相径庭。转型时期英国文学作品对贵族形象的批评与讽刺既有对贵族阶层中某些具体人物为非作歹的直接点名道姓的抨击,又有对整个贵族群体形象败坏的理性剖析;既有从贵族群体内部某些人物遭受命运逆转、幡然醒悟之后对贵族虚妄品行的抨击,亦有出身于贵族并仍身处其中的一些具有近代民主观念的思想家对贵族阶层以及贵族体制流弊之内省式批判。在批评贵族形象的文学体裁方面,戏剧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伊丽莎白时期英国文学最高艺术成就的表现方式。在戏剧之外,诗歌、散文、小说、政论文等紧随其后,将贵族的形象从政治腐败、殖民掠夺、经济贪婪与社会道德堕落等不同的侧面一一加以拆解。究其实质而言,贵族文学形象的衰落是由其所代表的落后的地产经营方式导致生产力无法满足新兴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所决定的,文学作品描述的贵族阶层形象的嬗变只是对贵族阶层丧失经济主导地位、政治特权旁落导致社会形象沉沦的必然趋势的真实写照,而不是引发贵族形象嬗变的主要原因。但文学作品对贵族形象的鞭挞推动了贵族阶层的自我反省,促使贵族阶层在经济生活、政治特权、文化教育、社会精神风尚等领域力举变革。一部分土地贵族改变地产经营方式向新型资产者转变,一部分新兴资产阶级也通过财富购买爵位等途径实现贵族化,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相互融合既改变了贵族阶层的经济地位,又避免了贵族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对象,有助于维护贵族群体的政治权势,恢复贵族群体的社会形象,形成新的绅士文化,由此迎来了18世纪英国贵族的盛世。贵族阶层近而以翩翩有礼的绅士风度重新展现于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中,“英国绅士”成为了18世纪后期贵族在文学作品中普遍的敬称,虽仍不失傲慢,但已是世人心悦诚服的赞叹。作者从两个层面对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了总结:一、英国贵族和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体现在四个方面:传统贵族资产阶级化与资产阶级贵族化带给英国社会变革的妥协性、政治变革上的渐进性、注重宪政观念与法律意识以及贵族精神与绅士文化在社会变革中的牵引作用;二、文学与社会历史之间存在着多层互动联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物质的属性,而文学则更具意识属性,其可以在社会的物质属性基础上纵横跳跃,但无法脱离社会的时代背景,时代的属性决定文学的精神内涵。文学具备历史的“真实性”,但揭示的是代表性的社会真理,是社会历史的精华、节略和概要;历史叙述也具备文学的属性,文学和历史两种叙述方式在“追问真相”的哲学思维的支配下,成为互补的“追问真相”的不同方式,两者不尽同而可相通,诗具史笔,史蕴诗心。
陈蕊[4](2013)在《“三重的摧残”:近代淮北女性婚姻生活困境》文中指出本文以近代淮北女性婚姻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女性的角度,通过“权力”这条主线来梳理近代女性婚姻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分别通过“合法权力”、“非法权力”和“不受约束的权力”这三条分线,来进一步展示不同群体在女性婚姻中的不同角色,以及女性在面对不同困境时的自我调试与选择。力争大体呈现出近代淮北女性的婚姻生活实况,深究其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文章从近代淮北女性“婚姻新现象”入手,揭示出淮北女性婚姻整体上“似新实旧”的真实状态。近代淮北社会中一些符合时代潮流的真正进步的婚姻“新现象”,仅仅在一小部分女性中出现,不足以改变该地域女性婚姻整体守旧的状态。其中诸如“放足”、“婚不论财”、“再嫁”等“进步表现”,虽然不排除有些女子是基于对妇女解放思想的积极回应,但对很多女性来说,实际上则是出于艰困的社会环境及窘迫的经济重压下的“无奈之选”,属于自发的应对性措施,并非是对新思想的积极回应。淮北地区所谓前卫的“性自由”,则是强权阶层的特权,不仅谈不上任何进步,反而还是淮北封建落后性的最大体现。合法权力是造成淮北女性婚姻困境的首要原因。“三寸金莲”与“婚不自主”是传统婚制对女性极大束缚的体现:政权上,维护男权的律法与牺牲淮北的治水政策使女性成为婚姻生活中的牺牲品;本应成为女性最大的保护者的夫权与族权,却通常处于“失控状态”,沦为女性最亲密的“施暴者”。“非法权力”是淮北女性女性婚姻困境的重要原因。本部分围绕“非法权力”对女性的戕害这一主题,以“抢亲”和“跑反”这两条分线为线索,通过展示“底层民众”与“强权阶层”、“兵”与“匪”两对不同的施暴者相同的施暴行为,阐述了淮北女性在婚姻生活中遭遇的困境。并于文中结合合法权力以及淮北自身的社会结构和特点,深入探索了非法权力之所以能够在此地域疯狂肆虐、并沦为女性婚姻非法施暴者的原因。对女性婚姻的惨状,许多人归咎于男权主义。笔者打破这一思维模式,分别考察了不受制约的女性道德、失控的女权以及无形的语言暴力等很大程度上不受约束的权力对女性造成的伤害。其中,通过“贞烈女性”与“污点女性”的对比,从正反两面揭示了女性贞节道德实为戕害女性的“道德暴力”;通过对无良媒婆、婆媳关系以及流言詈语的考察与分析,证明了这一观点:失控的女性权力与语言,与失控的男权一样,在有些时候,同样能够沦为侵害女性的暴力。淮北妇女婚姻的困境,绝非单纯的经济落后与不公的男权所致,而是“合法权力”、“非法权力”以及相对“不受约束的权力”等三重权力摧残的结果。如果说传统权力和封建意识多披着“合法的”外衣让淮北女性在婚姻中画地为牢,那么新兴的“非法”权力和“不受约束的”权力则常通过各种暴力使女性婚姻充斥着耻辱和噩梦。
雷霖[5](2013)在《现代战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4-1949)》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力图在女性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理论视界内,全面梳理1894-1949期间战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厘清不同时期、地域、性别的作家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方式与过程,揭示战争、民族、文化等因素如何制约了女性生存,这种制约又以怎样的方式参与了战后文化的建构,以此开辟反思现代妇女运动的另外途径。全文分七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缘由、研究对象、目标和思路。第一章主要从女性视角对1894-1949期间的战争叙事做总体概述。晚清、五四、三四十年代三个时期的战争叙事既有侧重又有联系。晚清的战争叙事突出民族主义的价值诉求,“五四”的战争叙事突出个人主义的价值诉求,三四十年代的战争叙事则融合了民族主义(隐含阶级斗争)和个人主义。在三个阶段中,女性都全程参与,成为晚清国族性话语、“五四”个人性话语和三四十年代多元性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中,女性的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多元追求同步,这就使得女性在社会化/个体化过程中有可能遭遇内在危机。第二章展开对现代战争叙事中“危机女性”形成方式的探讨。“危机女性”在本文中是指被民族主义吸纳和改造的女性,其社会化程度最高。“危机女性”的形成方式分别为:性别模拟、道德主体建构和两性冲突的管控与调适。性别模拟,开辟了二十世纪有着性别弱化意味的女英雄形象谱系。而道德主体建构主要用于对传统母亲角色的改造上,“国民之母”显示母亲的国族化过程中明显的泛道德化倾向。两性冲突的管控与调适主要表现为女性化解情感冲突的“自释”和“他释”方式,“自释”“和他释”并不能截然区分。第三章展开对现代战争叙事中“非一女性”塑造过程的分析。“非一女性”在本文中是指战争中挣扎在个体生存与民族主义冲突之间的女性。这种挣扎首先来自于女性在个体爱欲与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因为两者都有着伦理的正义性,置身其中的“非一女性”便坠入战争绝境中无法选择的困境。其次是女性身体被民族主义征用过程中身体的属己性与属他性的冲突。“非一女性”虽然最终大都选择了民族主义,但她们的精神损耗表明民族主义无法对遭受损害的女性个体/身体提供有效的物质和精神补偿,昭显了民族主义整体性的虚假性,暴露了它的内在困境。第四章展开对现代战争叙事中“边缘女性”塑造过程的分析。“边缘女性”在本文中是指远离民族主义的女性,其社会化程度最低,“家庭女性”的角色最明显。“反启蒙”和“家庭性”既是“边缘女性”的存在方式,也是形成这类形象的原因。不同地域的作品显示了“边缘女性”形成过程中的主动和被动之分,这种区别说明了“边缘女性”的边缘性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它受政治的影响最大。“边缘女性”处在文化系统中最边缘的位置,这就决定其生存的悲剧性。但“边缘女性”的存在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显示了战争中女性生存状态的多样与复杂。第五章主要分析现代战争叙事中女性形象的类型特征及其效应。“危机女性”的形成方式显示其与其投身的体制的一致性即伦理性、归附性和暴力性,也就是体制性,这一特征展现了“危机女性”促进男性统治的特殊途径。而“非一女性”和“边缘女性”则呈现更多的悲剧性,她们所承受的“双重暴力”凸显了战争体制的性别如何强化了性别压迫。三类女性与体制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彼此生存的差异,说明战争加大了社会内部女性分层的程度,女性层级化倾向更加明显。现代战争叙事中女性形象塑造的效应在于:它体现了体制与体制结构性别的重要性。其不仅能有效说明上述三类女性的形成与分布,帮助重新反思被作为妇女运动主体的“危机女性”的主体性问题,还昭示了战争参与战后文化建构,对女性发生持续负面影响的根本方式,开启了性别研究的新思路。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陈述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孙凌[6](2012)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人类自工业化革命以来进入发展的高速时期,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物质财富的迅猛增长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生存境遇。然而,随着人类支配和改造自然力量的日益强大,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从和谐渐渐走向割裂和冲突,这使人类不得不直面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早在20世纪后半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就感受到环境问题的压力,在历史上首次面临环境危机的威胁,并不得不思考造成这种环境危机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思想文化根源。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文学研究领域内的学者也逐渐展开生态思考,开始积极尝试一种融合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矛头指向的是“男性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揭露并批判其对自然和女性的双重控制和贬抑,挖掘女性自然写作的生态价值、文学特征与审美内涵,比较男女自然写作的差异,从而成为文学批评的一枝奇葩。重审和重评传统文学是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主要任务。在被重新发掘的女作家中,薇拉·凯瑟是其中杰出的一位。薇拉·凯瑟是20世纪上半叶美国着名女作家,她的小说以优美的文笔、饱满的热情歌颂了美国西部拓荒者顽强的创业精神和坚强不屈的刚毅性格。多年来,许多批评家分别从性别、民族融合、对拓荒精神的歌颂与缅怀、创作手法等多个角度对凯瑟的作品进行分析、阐释和解读。但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凯瑟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从生态批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研究受到了极大的重视。本论文正是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观和自然观为指导思想,以环境伦理学提倡的环境道德为价值支撑,以生态美学中的美学原则为审美标准,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对薇拉·凯瑟经典小说的嬗变进行研究,系统梳理其前、中、后三个创作时期的特点及发展脉络,以期对反思环境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唤醒全人类的生态意识,建构生态文化这一重要课题有比较深入、全面的把握。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对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凯瑟小说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阐释;其次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行评述,包括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源起、生态女性主义的文学流向、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内涵、研究视域等内容。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凯瑟及其创作特色,特别对决定其创作观的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第二章以《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为研读文本,从妇女和土地博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以及相互依存和关爱等生态女性主义所倡导的女性文化理念对构建和谐生活的建设性作用两个方面,着重探讨凯瑟对男权中心论的解构及其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和男女两性之间平等关系的看法。第三章以生态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作为指导思想,详尽论述凯瑟所建构的工业文明中失落的精神世界。《一个迷途的女人》和《教授的房子》是凯瑟创作中期的代表作。在这一时期,凯瑟明显地改变了创作倾向,理想主义的幻觉消失了,在字里行间中表达了对商业文化冲击下人们精神蜕变的忧虑和愤慨,对旧有生活方式受到侵蚀、传统价值观念沦丧的失落情怀,以及对消逝的美好时代的眷恋之情。凯瑟发出了“世界在1922年左右,已一分为二”的悲叹。第四章着重探析凯瑟在其后期经典力作《死神来迎接大主教》和《邻居罗西基》中所精心营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两性融溶共存的生态世界。凯瑟从往昔的拓荒精神那里终于寻求到一种方法将她那分裂成两半的世界再一次连接起来。她向人们展示了一条绿色的生活之路,为人类示范了一个在地球上“诗意地栖居”的理想家园。第五章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美学维度出发,深入分析凯瑟小说中所蕴含的生态审美价值。作为具有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凯瑟的小说蕴含着强烈的、多元的生态文化价值,但作为一个自足的体系,其作品有不同于其它文化形态的特质,有其不依赖于其它外部条件而存在的审美价值。结语部分对凯瑟本人及其创作做出总体评价。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对凯瑟小说的嬗变进行研究的积极尝试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凯瑟的生态视野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人类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构建一种男女两性互补共存的新型的社会关系,促进人类的思想文化变革,进而建立一个遵循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原则的乌托邦。
李燕[7](2012)在《创伤·生存·救赎 ——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作品研究》文中提出奥古斯特·威尔逊(1945-2005)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他用了二十余年时间创作了十部剧本,分别对应二十世纪的每个十年,组成了黑人历史系列剧,将美国黑人近四百年的历史以隐喻的手法浓缩在整个二十世纪中,通过戏剧舞台史诗般地呈现在美国观众眼前。威尔逊的艺术成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从创伤的角度切入,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凯茜·卡茹丝的创伤研究、多米尼克·拉卡普拉等人对于叙述之于创伤的康复功用研究作为主要理论参考,分析研究了威尔逊十部剧作中的创伤、生存和救赎主题。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导论。首先结合论文研究主题,对威尔逊的生平经历、思想源流与发展、价值取向、作品风格、文学创作及其影响做了介绍与分析;通过梳理国内外威尔逊研究状况,提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最后分析阐释了当代学界创伤研究状况,指出不同学者的理论洞见为本论文的主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第二章“历史的声音:伤痛的过去”结合学界的创伤理论,从奴役之痛、肤色之痛和大迁移之痛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威尔逊的十部系列剧是如何艺术地再现了美国黑人所遭受的种种历史创伤。在威尔逊看来,身为“奴隶后裔”,必须直面“祖先为奴”这一历史事实。他以隐喻的手法将美国黑人的奴役历史浓缩到《乔·特纳来了又去了》剧卢米斯一家的生逢遭际之中,使观众感受到曾经的奴役伤痛依然如影随形地潜藏在美国黑人的内心深处。威尔逊认为,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使美国黑人在事实上被机会与平等拒之门外,黑人才华遭到剥削和扼杀,梦想破灭。通过《莱尼大妈的黒臀舞》剧中各种人物的现实遭遇、尤其是主人公莱维的悲剧性结局,威尔逊揭示了无法跨越的种族边界给美国黑人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创伤。在威尔逊看来,黑人大迁移是个错误的选择,因为大迁移使黑人远离了他们的南方黑人文化之根,注定是一种难以成活的移植。在他的历史系列剧中,这种希望之乡的绝望之痛渗透在城市黑人贫民窟恶劣的生存环境与黑人人物的言行举止之中。通过系列剧中一幕幕历史创伤场景的再现,威尔逊使读者/观众听到了历史的另一种声音。第三章“文化的力量:生存的策略”从布鲁斯音乐、黑人文化仪式和故事讲述三个方面,结合创伤研究关于叙述对于创伤康复的意义,分析探讨了威尔逊系列剧中的黑人文化是如何赋予美国黑人在创伤中坚强生存的动力支持。威尔逊的历史系列剧中渗透了布鲁斯音乐,这些剧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布鲁斯的深刻思想内涵以及布鲁斯对于美国黑人生存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对于剧中人物来说,布鲁斯音乐是他们共同的交流方式,是愈合他们精神创伤的疗伤工具。通过布鲁斯音乐,他们将不可言说的言说出来,赋予他们的生活以目的和希望。威尔逊认为,仪式在美国黑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他的剧作中,面临生活困境、遭遇各种创伤的黑人人物往往通过举行各种仪式而获得继续生存下去的生命动力。对于威尔逊而言,这些仪式既是美国黑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同时也是支撑他剧中人物坚强生存的精神力量。在黑人文化传统中,讲故事是一种传授生存的艺术。威尔逊将美国黑人的人生经验浓缩到《篱笆》剧中特洛伊讲述的各种故事中。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既宣泄了黑人们心中的创伤,又传授给他们生存的策略,使他们能够直面残酷现实,在一个并不友善的社会环境中坚强地生存下来。第四章“心中的上帝:救赎的途径”从对白人上帝的拒绝、黑人精神导师的指引和黑人勇士的榜样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威尔逊系列剧中的黑人人物是如何通过自我救赎实现自我发展。在威尔逊的系列剧中,白人上帝不仅对黑人的苦难漠然视之,而且还是白人施虐者的同谋。黑人要想实现自我发展,必须依靠自我救赎。昂特·埃斯特,这个被威尔逊视作系列剧中最重要的黑人人物,她既是美国黑人历史记忆和集体智慧的象征,又是黑人种族自信力的化身。在昂特·埃斯特指引之下,剧中黑人寻求到了自我救赎的途径。在威尔逊看来,黑人勇士是美国黑人民族发展的力量所在。通过对黑人勇士精神始终如一的不懈追寻和再现,威尔逊为剧中黑人提供了一条实现自我发展的救赎途径。第五章为结论。威尔逊对于历史创伤的书写不是为了控诉,而是出于对当下黑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反思。再现黑人所遭受的诸多历史创伤,并非仅仅为了使这些创伤远离美国黑人,更是为了使它们不再发生在任何其他人身上。黑人文化赋予美国黑人在创伤中坚强生存的精神力量。它特殊的形成过程对于人类生存困境具有正面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这种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它对于改善人类生存境况有着不言自明的存在价值。再现创伤也是为了直面创伤和接受创伤,不再把创伤记忆当作现实生活中自我沉沦的说辞。实现自我发展的救赎途径在于自我内心的强大和具有责任、勇气、机智和自强的勇士精神。通过运用黑人经验来描绘出人类如何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努力和斗争,威尔逊史诗般的黑人历史系列剧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族群范围,上升到了一种普世人文关怀的高度,透露出作者所怀有的深刻人文意识。
陈碧芬[8](2011)在《明清民本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的政治思想基础,是中国优秀政治文化传统中最为基本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它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不仅为开明的统治者所用,也成为人类进步的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明清时期,传统民本思想发展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同时,它的局限性和消极面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能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时,伴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变化趋势,它必然受到挑战,并开始发生嬗变,所谓的“新民本”思想应运而生。它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客观上发挥了积极的社会作用,成为近代民主思想传入的中介和桥梁,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迎接新的时代准备了某些思想条件。所以,选择明清民本思想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的研究角度,是把富民作为解开明清民本思想发展变化的“一把钥匙”,将中国古代“富民社会”和“富民”阶层的研究与明清民本思想的研究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这项研究新的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部分是围绕着“重民”、“养民”、“富民”、“教民”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作了总体的考察。第二部分是引出本文所要讨论的核心内容,指出明清时期,社会的整体发展变化带动了“新民本”思想的产生。第三部分是关于明清重民思想的考察。第四部分是关于明清养民思想的考察。第五部分是关于明清富民思想的考察。第六部分是关于明清教民思想的考察。第七部分是对明清民本思想做一个总体的分析和评价。这七个部分具体的研究目的都在说明一个观点: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仍然存在,但它们很多时候已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成为统治者的政治实际。相反,它发生嬗变的部分——“新民本”思想更能反映当时的实际状况,并且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所带来的“清新”之风为近代西方民主观念的传入和为世人所接受早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本土的思想资源和历史脉络。而在其中,富民阶层功不可没,他们充满了实践精神,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独立去寻求新思想、新认识的真切表达,使传统纯理论意义上的民本观念受到冲击,引发了民本思想的嬗变,他们确实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迈向近代社会的内在“动力层”。本文所讨论的明清“新民本”思想,它“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虽是以传统的“民本”为旗帜,着力探讨重民、养民、富民、教民等民本的基本内容,但它是对传统民本思想创造性地继承、发展、超越和嬗变,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出现了一些有重大突破的核心命题,如公天下论、平等论、限君论、“以民治民”论;“治生为要”论、“以民养民”论;崇私论、义利并重论、工商皆本论、保富论;“以民教民”论、从重教化到重知识等,是与传统民本思想不同甚至相反的观念意识、主张。二是“民”的含义的“新”。在传统民本思想中,“民”被当作一个抽象的、整体的概念,是相对于君主来说的,是一个最宽泛的概念,没有具体的所指;而在“新民本”思想这里,“民”的内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民”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中有了自己的权利和利益要求;“民”也有了具体的所指,他们就是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定历史群体——富民阶层。富民阶层之所以成为明清民本思想嬗变的社会基础,这是因为他们在明清社会发展和转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主角。他们进而谋求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力图让其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集中表现在他们对自身社会价值的估量以及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政治主张、价值取向和各种利益要求。而富民力量的壮大和活跃这一事实,也引发了知识阶层的相应思考,从而产生了要求重视富民要求和利益的政治呼声。明清新民本思想也就顺势而动,它是富民在思想领域内释放力量和发挥作用的集中反映,是富民话语权取得的结果,是富民在各方面发挥作用后“自我意识”的日益觉醒。
郭茂全[9](2011)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西部散文是中国西部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中国当代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西部散文不仅表征着中国西部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气质,还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建设,在民族精神的重铸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代表作家有李若冰、杨闻宇、贾平凹、周涛、马丽华、刘亮程、张昆华、凌渡、史小溪、刘志成、邢秀玲、冯艺、潘琦、庞俭克、郭文斌、马步升、梅卓、吴景娅、冯秋子、和谷、王蓬等。与中部、东部的散文相比,新时期西部散文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与丰富的文化意蕴,本论文将对此进行系统而详尽的探讨。论文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第一章为引论,第二章至第八章为本论,最后为结论。论文第一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首先确定新时期西部散文的内涵与外延,然后重点评述在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散文史、中国现代西部文学史的论着中对西部散文的评价,归纳、总结现有的西部散文研究成果,探寻西部散文研究可能拓展的一些向度。第二章为西部散文的发展历程。西部散文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建国后至第四次文代会前为第一个时期,是当代西部散文发展的前期。第四次文代会后至当下为第二个时期,即西部散文的新时期。前期西部散文的思想表现与艺术探索影响了新时期的西部散文创作。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时期西部散文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审美特征。第三、四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即精神高原的坚守、生命意识的张扬、苦难意识的表达与边缘意识的书写。在政治热情消退与物质欲望膨胀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各种精神危机,西部散文坚持和弘扬着散文的精神品性,守望和重铸着人类的精神高原。西部散文在理解生命、对话生命、与传达生命中自觉张扬着生命意识,表现出对人类自身生命与自然万物生命的深切关怀。西部严酷的自然生态与艰苦的生存环境以及苦难的历史记忆促成了西部散文的苦难意识,道德净化、宗教悲悯与审美表现成为作家超越苦难的方式。西部处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缘地带,具有独特的边缘文化特征,西部作家以边缘的身份和策略来对抗他者的歧视、阐明自身的价值、寻求对话与理解。第五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与城市体验。在乡村与城市的二元格局中,乡土与城市成为西部散文表现的重要内容。西部散文展现了作家乡土记忆的形成,呈现着西部丰富的乡土文化景观,阐明了西部乡土精神的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西部散文表现了人与城市的多元关联。西部散文寻找城市发展的历史,反思城市生活的困境,表达城市建设的理想,是作家对城与人关系思考的诗性呈现。第六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地域文化。中国西部因其地理、历史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对西部散文的表现对象、表现方式以及艺术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部作家有自觉的地域文化意识,他们倚重地域文化又寻求着超越,并主动调适着不同文化冲突造成的心理矛盾。改革开放后,赴国外参观考察与工作学习的经历不断拓展、刷新了西部作家的审美体验,西部域外散文呈现了作家独特的域外体验,西部作家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野中思考着民族发展的未来,寻找人类精神的共通性。第七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与性别意识。西部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地区,民族散文家是西部散文创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在追述民族历史、呈现民族文化、探寻民族心理、思考民族发展中表现出了自觉的族群观念,并在话语方式、抒情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西部女性散文家是“温柔”西部的体验者与表达者,其散文展现了西部女性的成长历程、情爱理想、身体意识、历史境遇以及现实生存中的各种困境,在建构情感世界时表现出自觉的性别意识。第八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与历史想象。西部是中国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西部散文家有着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在各种生态文化资源的影响下,西部散文家呈现生态危机,表现生态理想,体现出守望绿色大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怀。西部悠久的历史为散文家提供了丰厚的话语资源,他们阅读着历史文献,拜谒着历史遗迹,想象着历史人物的爱憎悲欢,以散文的形式反思历史、对话历史、表达历史,体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貌。在结论部分,论文总结、归纳新时期西部散文发展历程、精神特质及其文化意蕴,进一步阐明西部散文在当代人文精神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展望西部散文的创作趋势,探讨西部散文的研究动向。
齐昕[10](2010)在《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文中研究说明从苏联中后期开始,基于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政治原因,基督教,特别是东正教的信仰开始恢复在俄罗斯的影响,并于九十年代初期苏联解体时期达到顶峰。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也因此染上奇特的宗教气质。作为俄罗斯精神传统的表述媒介,俄语文学,尤其是其中的小说创作在这一整个时期的表现尤为引人瞩目。本文以具体作家作品为依据,阐述了宗教复兴背景下新时期俄语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明确了其与俄罗斯经典文学传统的联系。本文题目为《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其中正文共计四章。绪论:苏联解体是整个二十世纪末期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由它带来的巨大惯性催生了这一时期许多重要的文化现象。作为俄罗斯思想最传统最强势的表达者,俄罗斯文学在解体后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并成为传播各种光怪陆离的社会思潮最为有效也是最具有俄罗斯风格的载体。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俄罗斯的作家们处于前所未有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大社会环境之中。他们的表现也极为生动有趣。根据作家们所持的创作立场,文章将他们大致分成三类:自由派、保守派、激进派。绪论对全文的写作动机、必要性,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做了必要的说明。第一章:在如今的俄罗斯,以基督教为主的宗教信仰不再受到排挤和打压,宗教思想和宗教情绪都有空前自由的表述空间。东正教会也不再像帝俄时期那样与国家权力和官僚机构紧密联系,不再是强制性意识形态的来源。上述条件所构成的相对自由的环境使得新时期俄罗斯宗教思想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本章选择世俗知识分子出身的索尔仁尼琴和教会体系中的两位神父库拉耶夫和缅因为代表,对当代俄罗斯宗教思想做背景式叙述,为后文分析各位作家的创作经历和具体作品进行思想上的铺垫,并顺带点明俄语文学与俄罗斯宗教思想的传统联系。第二章:作为自我认知的信徒,持自由派立场的作家在对待信仰的问题上显得超然、淡定。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这类作家贡献出了当代俄语文学中最具文学色彩的文本:身处信仰之中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他们作品的思想深度;而超越于派系、立场的争论之外又使得他们有足够的精力来关注与信仰和人性所密切相关的本源性问题。本章主要论述了作家瓦尔拉莫夫的《乡间的房子》、《傻瓜》、《沉没的方舟》和女作家瓦西连科的《小傻瓜》等作品,详细阐释了这些作品所体现出的对本民族语言、文化、习俗和对故土的亲近,以及具有超越意识的自由宗教思想。第三章:本章主要论述以尼古拉耶娃、库切尔斯卡娅和谢尔巴科夫为代表的保守派作家的作品,这类作家基本可以被称为“体制内”的创作者。这里的“体制内”主要是针对教会和其所维护的教义来说的。尼古拉耶娃以“知情者”的身份接连推出《弥尼提客勒乌法珥新》、《何惧之有》等作品,向普通的世俗读者展示一个既隔绝又开放、既单纯又复杂的充满信仰与情感纠葛却也令人感到无限亲切的教会内部世界。库切尔斯卡娅的《现代修士行传》在体裁上是对古老的宗教文学体裁“修士行传”的直接继承。小说由上百篇短小的“寓言故事”构成,从各个方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修士形象,直接描写了教会内部的生活,拉近了其与普通读者和民众间的距离。谢尔巴科夫在《身边的人》一书中将正教信仰和正教会在俄罗斯的复兴与俄罗斯国家和民族的复兴紧密地联系在-起。在他看来,宗教信仰是俄罗斯民族的本能,而教会主导下的信仰世界具有无限的神力,俄罗斯人只有在上帝的指引之下才能重新站起来,成为强势的民族,创造强势的文化。第四章:享誉海内外的莫斯科女作家柳德米拉·乌莉茨卡娅的立场基本上是被俄罗斯当今为数不少的自由派知识分子和独立思想者所认同的。在本章中,她被当作是典型的激进派创作者来考察。从成名伊始,乌莉茨卡娅便表现出对“小人物”命运的强烈关注和明确的反官方教会立场。在《穷亲戚》等作品中,“小人物”们没有单纯地流于引人怜悯对象,乌氏的描述使得他们的边缘化地位带上受难的神圣色彩,他们成了“上帝选民”式的光辉人物,并为这个充满荒唐矛盾的世界立起一块高大的人格与信仰之碑。乌莉茨卡娅的反教会立场随着《我主之民》和《翻译达尼埃尔·施泰因》两部作品的出版达到高潮,也引来巨大争议。乌氏不仅对积极参与“俗务”、与官僚机构合作的教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还对教会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三位一体”等经典教义发出挑战。与此同时,她也对人在个人信仰、“国家官方信仰”和社会现实所构成的复杂环境中对自由的坚持做了最大限度的,甚至可以说是离经叛道的探讨。结语:毫无疑问,苏联解体后的这二十余年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个非常特殊时期。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自由市场化和私有化使得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国家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宗教,特别是东正教为主的基督教信仰也以空前的积极姿态参与到社会的意识形态生活中去。作为俄罗斯文化思想和社会情绪最传统,同时也是最为强势的表现手段,俄语文学创作在这个时期发出了新的声音,展现出了新的面貌。本文尽量撇开政治思想和社会功用等传统文学评论参数,从宗教信仰和社会情绪的表达的角度考察新时期的俄罗斯文学,特别是小说的创作,使原先我们并不太熟悉的俄罗斯当代文学以更加鲜明的姿态站了出来,有力地证明了其在当今世界文学之林中的强势地位。
二、天使受辱不屈毅然用法律扞卫自已的尊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使受辱不屈毅然用法律扞卫自已的尊严(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定量”与“变量”: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理论辨析 |
一、“乡村题材影视剧”和“乡村女性形象”的概念界定 |
二、影视剧对“乡村”的发现、叙述和再造 |
三、“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文化之“根” |
第二节 “一体”与“多面”:“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一、1949-1978 年:在传统女性藩篱内外 |
二、1978-1992 年:革命女性的现代借用 |
三、1993-2000 年:世俗女性的“无名”和“分散” |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 |
第一节 德性与重负:传统乡村女性形象 |
一、传统的贤妻良母 |
二、被“遗弃”的女性 |
三、留守女童 |
第二节 乡土与城市:由乡入城的乡村女性形象 |
一、“打工妹” |
二、“风尘女” |
三、“泼妇” |
第三节 坚守与新生:乡村新女性形象 |
一、女村官 |
二、创业“女强人” |
第三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转型与裂变: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乡村伦理的转向 |
一、乡村传统伦理中的女性意识 |
二、“女性主义”、乡村传统伦理与女性主体 |
第二节 觉醒与新生:乡村女性意识的强化与乡村伦理的弱化 |
一、现代法理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自审 |
二、现代生活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唤询 |
三、身体爱欲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激发 |
四、女性传统身份的转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超越 |
第四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视听语言艺术手段 |
一、视觉与认知:画面元素交错间乡村女性形象的确立 |
二、听觉与情感:声音元素构架与乡村女性形象的烘托 |
第二节 乡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
一、时代与环境中呈现的形象之美 |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人伦之美 |
三、不同时空交错下的意象之美 |
第五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愿景 |
第一节 困境突围与精神再造:乡村女性形象的两个价值维度 |
一、影视剧的商业困境与乡村题材的突围 |
二、乡村女性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愿景与可能性: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
一、乡村女性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 |
二、乡村女性故事的现实化 |
三、乡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
四、乡村女性意识的内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主要作品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朱德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和资料来源 |
一、关于朱德与早期学习革命的研究 |
二、关于朱德与党的早期革命的研究 |
三、关于朱德领导抗日解放战争的研究 |
四、关于朱德领导新中国建设的研究 |
五、关于朱德精神和朱德其他方面的研究 |
六、关于国外对朱德生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篇章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重点难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朱德精神形成的理论溯源 |
第一节 朱德精神的概念界定 |
一、精神的界定 |
二、朱德精神的界定 |
第二节 朱德精神的实践基础 |
一、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 |
二、革命建设的艰苦卓绝 |
第三节 朱德精神的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代表的相关理论 |
二、列宁关于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相关理论学说 |
三、毛泽东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相关理论学说 |
第四节 朱德精神的文化渊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四川省仪陇客家文化与家庭环境 |
第三章 朱德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朱德精神的形成阶段 |
一、探寻救亡图存道路 |
二、踏上马列主义革命道路 |
第二节 朱德精神的成熟阶段 |
一、朱德与井冈山精神 |
二、朱德与苏区精神 |
三、朱德与长征精神 |
四、朱德与太行精神 |
五、朱德与南泥湾精神 |
第三节 朱德精神的发展阶段 |
一、朱德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
二、朱德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三、朱德与国防现代化建设 |
第四章 朱德精神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誓死御侮、意志坚如钢的爱国精神 |
一、从小立志救国救民 |
二、誓死御辱的革命斗争 |
三、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 |
第二节 信念坚定、临大节不辱的革命精神 |
一、“革命雄师”的峥嵘岁月 |
二、“伫马太行”的抗战豪迈 |
三、“叱诧风云”的解放战争 |
第三节 胸襟坦荡、度量大如海的团结精神 |
一、虚怀若谷的品行 |
二、胸怀大局的作风 |
三、居功不自傲的操守 |
第四节 身先士卒、乐于担重任的实干精神 |
一、坚持战斗一线干革命 |
二、投身解放战争为民族 |
三、坚持鞠躬尽瘁搞建设 |
第五节 平易近人、与民同甘苦的公仆精神 |
一、奉献一生为劳苦大众 |
二、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 |
三、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田家翁 |
第五章 朱德精神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朱德精神与全面深化改革 |
一、坚持改革为民服务的落脚点 |
二、激发改革攻坚克难的意志力 |
三、汇集改革励精图治的正能量 |
第二节 朱德精神与全面从严治党 |
一、要以“党就是自己的生命”的境界来要求自己 |
二、要以“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只有走共产主义的道路”来提升自己 |
三、要以“共产党人胸襟要广阔,气量要宏大”来完善自己 |
第三节 朱德精神与全面依法治国 |
一、坚持法制建设中体现依法治国 |
二、坚持教育宣传中推进依法治国 |
三、坚持从严执法中推进依法治国 |
第四节 朱德精神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一、朱德精神强化了必胜信心 |
二、朱德精神促进了勤俭意识 |
三、朱德精神提供了学习力量 |
第五节 朱德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一、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
二、朱德精神契合了“中国梦”的价值 |
三、在践行中国梦的实践中丰富和传播朱德精神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国外及国内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
(一) 国外学术界有关英国贵族研究的学术史综述 |
(二)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 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重难点及力求创新之处 |
(一) 本文的重难点 |
(二) 本文的创新尝试 |
五、本文的主体结构 |
第一章 中世纪英国贵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
一、英国贵族阶层的形成 |
(一) 军事贵族、封建贵族与教会贵族的形成 |
(二) 英国贵族称谓的演变和五级爵位的形成 |
二、中世纪英国贵族阶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
(一) 王权的服务者和制约者 |
(二) 地产持有者、经济管理者和领导者 |
(三) 特权拥有者和精神生活引领者 |
第二章 中世纪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贵族文学形象 |
一、文学作品中的贵族政治、经济和社会形象 |
(一) 贵族的政治担当成为文学作品的关注主题 |
(二) 攫取地产与乐善好施矛盾并存的贵族文学形象 |
(三) 时代之花与“天然长上”:文学作品中贵族的社会形象 |
二、中世纪骑士精神和文学作品中的骑士形象 |
(一) 英国的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 |
(二) 骑士文学中的骑士形象 |
(三) 骑士文学中骑士形象与历史真实的映射 |
第三章 中世纪晚期至近代早期英国社会转型与贵族地位的变化 |
一、新型阶层的兴起与社会结构的转型 |
(一) 农业生产方式向商品经济的转变 |
(二) 新型阶层的兴起 |
(三) 社会结构的转型 |
二、转型过程中贵族阶层经济地位的变化 |
(一) 传统贵族地产与财富的衰减 |
(二) 绝嗣危机与贵族债务灾难 |
(三) 贵族经营的资本主义转型与新兴资产者贵族化 |
三、转型过程中贵族阶层政治地位的变化 |
(一) 贵族阶层政治势力的下降 |
(二) 贵族阶层政治权利的转型 |
四、转型过程中贵族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 |
(一) 卖官鬻爵与贵族爵位数量的膨胀 |
(二) 贵族社会声誉的衰弱 |
(三) 贵族社会影响力的下降 |
第四章 转型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贵族形象的变化 |
一、转型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贵族政治形象的嬗变 |
(一) 文学作品中教会贵族道德正义形象的堕落 |
(二) 世俗贵族“天然长上”政治形象的逆转 |
(三) 吃人的贵族:斯威夫特小说中殖民统治的贵族形象 |
(四) 肮脏的魔鬼:莎士比亚戏剧中贵族的政治形象 |
二、文学作品中贵族经济活动与婚姻生活形象的变化 |
(一) 圈地运动加速贵族文学形象的恶化 |
(二) 经济掠夺铸造了贵族声名狼藉的文学形象 |
(三) 基于财富的贵族联姻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分析 |
三、文学作品中贵族社会形象的嬗变 |
(一) 宫廷权贵放荡形骸的文学形象 |
(二) 没落封建贵族的文学形象 |
(三) 旧贵族、新绅士的文学形象之争与绅士文化的形成 |
四、文学形象的嬗变促使贵族教育观念的革新 |
(一) 英国贵族传统教育面临的窘境 |
(二) 贵族教育转型的社会驱动力 |
(三) 贵族教育方式的转型:大学教育与大陆游学 |
(四) 贵族教育转型的影响 |
结语 |
一、文学与社会历史的互鉴 |
1. 文学不惮务虚但表达的是可然之事 |
2. 文学与历史:诗具史笔史蕴诗心 |
二、近代英国贵族及英国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 |
1. 传统贵族资产阶级化与资产阶级贵族化带给英国社会变革的妥协性 |
2. 政治变革上的渐进性 |
3. 根深蒂固的宪政观念和法律意识 |
4. 社会领域贵族精神与绅士文化的牵引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4)“三重的摧残”:近代淮北女性婚姻生活困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本研究研究区域和时段的说明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关于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五、研究方法、资料与思路 |
六、关于本研究调查问卷的几点说明 |
七、本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似新实旧”:近代淮北女性婚姻困境 |
第一节 遭遇“解放”:近代淮北女性应对性放足 |
第二节 “婚不论财”与“新式婚姻” |
一、“婚不论财”与“论不起财” |
二、“新式婚姻”与“传统婚制” |
第三节 退婚、离婚与再嫁 |
一、退婚与离婚:“少数的自由” |
二、再嫁:“表面的自主” |
第四节 “性自由”的淮北特色 |
第二章 “合法权力”下的淮北女性婚姻 |
第一节 “被束缚”:当女性婚姻遭遇传统 |
一、“畸形的美丽”:幸福之始 |
二、“被缚的无奈”:婚不自主 |
第二节 “被牺牲”:当女性婚姻遭遇政权 |
一、遭遇律法:直接“被牺牲” |
二、遭遇水灾:间接“被牺牲” |
第三节 “被侵害”:当女性婚姻遭遇夫权与族权 |
一、失控的夫权:“亲密的残害者” |
二、失控的族权:“虚伪的庇护者” |
第三章 “非法权力”下的淮北女性婚姻 |
第一节 强制为婚:来自“民”的暴力 |
一、抢亲与架孀:来自底层民众的暴力 |
二、抢婚:来自强权阶层的暴力 |
第二节 “跑反”:来自“兵”与“匪”的暴力 |
一、“跑反惶惶” |
二、“跑反之殇” |
第四章 “不受约束的权力”下的淮北女性婚姻 |
第一节 “凄美的红颜”:道德暴力的忠实信徒 |
一、贞节观:神圣的女性道德 |
二、“凄美的肉票”:贞烈的女性们 |
第二节 “肮脏”的红颜:道德暴力的“反叛者” |
一、“娼妓”:被逼迫的反叛者 |
二、“淫妇”:道德的直接反叛者 |
第三节 “失控的暴力”:近代淮北女性的隐形杀手 |
一、女性暴力:“失控的女性权力” |
二、语言暴力:“失控的语言” |
结语 |
征引文献 |
附录:近代淮北地区妇女生活调查问卷 |
致谢 |
(5)现代战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缘起 |
0.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0.2.1 战争研究 |
0.2.2 中国现代战争文学研究 |
0.2.3 涉及本课题的女性形象研究 |
0.3 研究对象、思路、目标、与主要观点 |
0.3.1 研究对象 |
0.3.2 研究思路 |
0.3.3 研究目标 |
0.3.4 主要观点 |
1 女性视角下1894-1949战争叙事的历史考察 |
1.1 清末民初国族话语中的战争叙事 |
1.1.1 清末民初的国族话语与女子问题 |
1.1.2 清末民初的战争叙事 |
1.2 “五四”个人价值诉求下的战争叙事 |
1.2.1 发现个人与写作的“娜拉” |
1.2.2 “五四”时期的战争叙事 |
1.3 “大话”和“小话”:多元整合中的三四十年代战争叙事 |
1.3.1 战争爆发后的社会总动员 |
1.3.2 “国家至上”:“大话”和三四十年代战争叙事 |
1.3.3 “大话”和“小话”交织中的三四十年战争叙事 |
2 现代战争叙事中的“危机女性” |
2.1 “男降女不降”与战争叙事中的“铁血英雌” |
2.1.1 “男降女不降”一语的历史况味 |
2.1.2 “男降女不降”与“铁血英雌” |
2.1.3 战争叙事中的“铁血英雌” |
2.2 “国民之母”:战争叙事中的母亲角色再生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母道 |
2.2.2 晚清的“国民之母” |
2.2.3 现代战争叙事中的“国民之母” |
2.3 “自释”与“他释”;女性的冲突化解机制 |
2.3.1 “自释”:女性的冲突化解机制之一 |
2.3.2 “他释”:女性的冲突化解机制之二 |
3 现代战争叙事中的“非一女性” |
3.1 走向迷途:无法选择的女人 |
3.1.1 挣扎在个体爱欲/民族主义之间的女性 |
3.1.2 母亲角色分裂的苦难 |
3.2 性暴力的话语禁忌:被强暴的女人 |
3.2.1 历史和现实中的性暴力 |
3.2.2 现代战争叙事中性暴力讲述的传统呈现 |
3.2.3 女性性暴力叙事的传统变现与失现 |
3.3 美人计:身体的越界与划界 |
3.3.1 美人计中的女性身体 |
3.3.2 美人计中女性身体的越界与划界 |
4 现代战争叙事中的“边缘女性” |
4.1 反启蒙:“大脚”和“小脚”的错位 |
4.1.1 话语出场:五四启蒙和三四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 |
4.1.2 反启蒙:“大脚”和“小脚”的错位 |
4.2 家庭性:战争中的个人自救 |
4.2.1 作为一种批评话语的家庭性 |
4.2.2 家庭性与战争中的个人自救 |
5 现代战争叙事中女性形象的类型特征及效应 |
5.1 “危机女性,的体制性:“身份归属”与安全空间 |
5.1.1 “危机女性”的伦理性 |
5.1.2 “危机女性”的归附性 |
5.1.3 “危机女性”的暴力性 |
5.2 “非一女性”和“边缘女性”的悲剧性 |
5.2.1 非此即彼:战争极境中的受难 |
5.2.2 “神秘的分界线”:被战争放大的性别图像 |
5.3 重建新的反思向度:战争体制的结构与性别问题 |
5.3.1 战争体制的结构性别与“危机女性”的困惑 |
5.3.2 战争体制结构性别化的文化推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综述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薇拉·凯瑟小说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述略 |
2.1 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源起 |
2.2 生态女性主义的文学流向 |
2.3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内涵及其研究视域 |
第一章 物质文明中的一个生态精神的扞卫者 |
第一节 “荒野中的一位贵妇人” |
1.1.1 初涉文坛 |
1.1.2 内布拉斯加草原的文化写手 |
第二节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薇拉·凯瑟 |
1.2.1 故土情结 |
1.2.2 女权运动 |
1.2.3 国家公园运动 |
1.2.4 工业化的冲击 |
第二章 女性与土地的主题关怀 |
第一节 人类与土地的和谐共生 |
2.1.1 土地的多重伦理意义 |
2.1.2 大地女神 |
第二节 对女性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追寻与探求 |
2.2.1 传统家庭关系的颠覆 |
2.2.2 男女性别角色的置换 |
第三章 工业文明中失落的精神世界 |
第一节 人类与自然的疏离 |
3.1.1 对自然的征服与统治 |
3.1.2 物欲横流的精神荒野 |
3.1.3 “迷人”到“迷途”的蜕变 |
第二节 物质与精神的碰撞 |
3.2.1 蓝方山——古印第安悬崖文化 |
3.2.2 分裂的世界 |
第四章 追寻理想的精神家园 |
第一节 回归往日的精神境界 |
4.1.1 印第安文明之敬畏自然说 |
4.1.2 献身神职,救赎精神 |
第二节 “男性”自我到“生态”自我的跨越 |
4.2.1 自然生态: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 |
4.2.2 社会生态:营造人与人的和谐 |
4.2.3 精神生态:探求心灵的安宁 |
第五章 薇拉·凯瑟小说中所蕴含的生态审美价值 |
第一节 生态审美的自然性意蕴 |
第二节 生态审美的整体性意蕴 |
第三节 生态审美的交融性意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创伤·生存·救赎 ——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奥古斯特·威尔逊和他的美国黑人历史系列剧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析 |
第三节 当代创伤研究与美国黑人历史创伤 |
第四节 论文章节概述 |
第二章 历史的声音:伤痛的过去 |
第一节 挥之不去的过往——奴役之痛 |
第二节 无法跨越的边界——黑色之痛 |
第三节 希望之乡的绝望——迁移之痛 |
第三章 文化的力量:生存的策略 |
第一节 创伤的宣泄——黑人音乐 |
第二节 生存意识的强化——黑人文化仪式 |
第三节 语言的力量——故事讲述 |
第四章 心中的上帝:救赎的途径 |
第一节 白人上帝——救赎的拒绝 |
第二节 精神导师——方向的指引 |
第三节 黑人勇士——实践的榜样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明清民本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1、民本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
2、明清时期的历史转型时期 |
3、"新民本"思想的产生 |
二、研究状况 |
1、中国民本思想的研究回顾 |
2、关于明清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变迁的研究 |
3、明清民本思想的研究 |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 |
1、民本思想的界定 |
2、研究的角度 |
3、论文的框架及基本观点 |
第一章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概况 |
一、重民思想 |
二、养民思想 |
三、富民思想 |
四、教民思想 |
第二章 明清"新民本"思想的出现 |
一、明以前传统民本思想的总结 |
二、明清"新民本"思想的出现 |
第三章 明清民本思想·重民篇 |
第一节 继承传统的明清重民思想 |
一、民为邦本 |
二、治吏安民 |
第二节 明清重民思想的嬗变 |
一、"公天下论" |
1、天下为公 |
2、以天下之是非为是非 |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二、平等论 |
1、圣凡平等 |
2、君民平等 |
3、四民平等 |
三、限君论 |
1、非君 |
2、民主君客 |
3、限制、分割君权 |
四、"以民治民"论 |
1、粮长制 |
2、老人制 |
3、宗族 |
4、乡约 |
第四章 明清民本思想·养民篇 |
第一节 继承传统的明清养民思想 |
一、政在养民 |
1、统治者的自觉意识——以养民为务 |
2、思想家的民本要求——立君养民 |
二、养民之善政 |
1、给民恒产,重视农桑 |
2、宽以养民 |
第二节 明清养民思想的嬗变 |
一、"治生为要"论 |
1、"百姓日用是道"论 |
2、提出各行各业的治生之道 |
二、"以民养民"论 |
1、日常社会生活中,主张以富助贫 |
2、灾害发生时,主张以富救困 |
3、主张宗族内部以富帮贫 |
4、政府也极力主张"以民养民" |
第五章 明清民本思想·富民篇 |
第一节 继承传统的明清富民思想 |
一、治国之道,要在富民 |
二、藏富于民,导民生财 |
第二节 明清富民思想的嬗变 |
一、崇私论 |
1、对"公"与"私"的界定 |
2、肯定私欲、私产,鼓励对利益的追逐 |
二、义利并重论 |
1、传统的"重义轻利"思想 |
2、"义利并重"的新思想 |
3、富民自身对义利并重的实践——"以义求利" |
三、工商皆本论 |
1、传统的"农本商末"思想 |
2、"工商皆本"的新思想 |
3、民众自身观念的更新及实践——迁业 |
四、保富论 |
1、传统富民思想中的"均贫富"思想 |
2、明清时期"保富论"的大量出现 |
第六章 明清民本思想·教民篇 |
第一节 继承传统的明清教民思想 |
一、治国以教化为本 |
二、教化以学校为本 |
第二节 明清教民思想的嬗变 |
一、"以民教民"论 |
1、老人制 |
2、乡约 |
3、宗族 |
二、从重教化到重知识 |
1、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局面的出现 |
2、经世致用的科学价值观 |
第七章 明清民本思想解析 |
第一节 明清民本思想的历史地位——继承与嬗变 |
一、明清民本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 |
二、明清民本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 |
第二节 明清民本思想嬗变的基点——富民阶层 |
一、明清"新民本"思想中"民"的内涵 |
1、新民本思想中"民"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
2、明清"新民本"思想中"民"的内涵 |
二、明清民本思想嬗变的社会基础——富民阶层 |
1、富民的治民作用 |
2、富民的养民作用 |
3、富民的经济作用 |
4、富民的教民作用 |
第三节 明清"新民本"思想的历史作用——近代民主思想传入的"桥梁" |
一、新民本思想的桥梁作用 |
二、从明清民本思想中没有导出近代民主思想 |
参考文献 |
古籍 |
今人着作 |
期刊论文 |
(9)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西部散文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西部散文发展的回溯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发展概述 |
第三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一) |
第一节 精神高原的坚守 |
第二节 生命意识的张扬 |
第四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二) |
第一节 苦难意识的表达 |
第二节 边缘意识的书写 |
第五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与城市体验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中的城市体验 |
第六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地域文化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西部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域外地域文化 |
第七章 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与性别意识 |
第一节 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 |
第二节 西部散文的性别意识 |
第八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与历史想象 |
第一节 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二节 西部散文的历史想象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俄罗斯当代宗教思想及代表人物 |
1.1 概述 |
1.2 世俗知识分子中的典型宗教思想者:索尔仁尼琴 |
1.3 教会体系中的两位神父代表:库拉耶夫和缅因 |
第二章 自由派作家及作品 |
2.1 引言 |
2.2 阿·尼·瓦尔拉莫夫 |
2.2.1 《乡间的房子》中的本土立场 |
2.2.2 《傻瓜》中的典型"圣愚"形象 |
2.2.3 《沉没的方舟》及对分裂主义的批判 |
2.3 斯·府·瓦西连科 |
2.3.1 《小傻瓜》中的女性"圣愚"形象 |
第三章 保守派作家及作品 |
3.1 引言 |
3.2 奥·亚·尼古拉耶娃 |
3.2.1 《弥尼 提客勒 乌法珥新》中的当代教会世界 |
3.2.2 《何惧之有》对"圣诞寓言小说"的继承 |
3.3 玛·亚·库切尔斯卡娅和谢·安·谢尔巴科夫 |
3.3.1 作为典型宗教寓言小说的《现代修士行传》和《身边的人》 |
第四章 激进派作家及作品 |
4.1 引言 |
4.2 柳·叶·乌莉茨卡娅 |
4.2.1 《穷亲戚》中的"小人物"形象 |
4.2.2 《库科茨基医生的病案》中的个人自由主题 |
4.2.3 《我主之民》中的人与世界 |
4.2.4 《翻译达尼埃尔·施泰因》中的犹太"义者"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天使受辱不屈毅然用法律扞卫自已的尊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2]朱德精神研究[D]. 王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3]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文学形象的嬗变研究[D]. 肖先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4]“三重的摧残”:近代淮北女性婚姻生活困境[D]. 陈蕊. 南京大学, 2013(04)
- [5]现代战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4-1949)[D]. 雷霖.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6]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D]. 孙凌. 吉林大学, 2012(08)
- [7]创伤·生存·救赎 ——奥古斯特·威尔逊戏剧作品研究[D]. 李燕. 苏州大学, 2012(09)
- [8]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 陈碧芬. 云南大学, 2011(01)
- [9]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 郭茂全. 兰州大学, 2011(09)
- [10]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 齐昕.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