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美协第六届主席团成员简历(论文文献综述)
王顺[1](2021)在《拉萨城市公共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艺术介入社会的现象普遍存在,“审美泛化”使得一些艺术作品不再过分地依赖于美术馆和画廊,而是面向大众或走向公共空间。其中,在地性的公共艺术作品,以其多元化的特点和独特的审美视角,装饰着城市的公园、街道、社区、以及商业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的场域,对公共空间进行合理营造,实现艺术的“在现场”和城市美化目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看到公共艺术介入空间、场域的现象,它已经成为公众、社会、自然环境三者之间“互动”的重要媒介。艺术作品走出博物馆和画廊,来到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公众“共享艺术”。公众通过与公共艺术的相遇、互动,完成城市公共场域的人文营造,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以及关注周围正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现实世界。本论文以拉萨市的公共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从公共艺术视角出发,通过图像志、文献资料搜集、访谈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拉萨的城市公共艺术背景、基本形式、代表作品、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等,并探讨寻求公共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由于拉萨的城市化起步较晚,新的开发区依然在建设阶段,加之又要对拉萨老城区文化名片保护的考量,所以,其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处在相对掣肘和落后的阶段。但是,拉萨正在致力于打造一个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齐肩并进的世界级旅游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必须考虑藏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脉,以及现实客观条件的可行性,还要合理地借鉴国内外在发展公共艺术方面的成功经验,打造出独属于拉萨城市特色的公共艺术。
赵子婵[2](2020)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探究 ——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人物画作品为例》文中指出全国美展在中国当代美术发展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反映了不同阶段中国美术创作的高度以及发展过程中主流审美的变迁,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人物画作品的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审美取向、艺术风格的探索,绘画内容的题材、构图、笔墨等表现手法的梳理与分析,论述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具体表现,时代作品反映时代精神,绘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映射出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从而证实时代对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巨大影响和价值导向,并进行的深层次思考与探索。本文主要以全国美展中国人物画作品的具体分析梳理来论述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绘画风格的演变。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历史演变、时代背景、地域特征及民族风情进行梳理论证,着重探讨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演变过程和时代特征;第二部分通过对当代中国人物画题材的拓展、表现形式的探究、艺术风格的多元发展及审美取向的变迁进行研究,探讨艺术语言的转变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具体体现,从而为今后中国人物画创作提供理论支持与艺术指导。第三部分通过全国美展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产生的多种因素与影响、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概括,进而解决与反思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不足之处,进而产生推动作用与积极动力。第四部分是对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展望与总结,对绘画艺术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方向的美好期望。
高明宇[3](2019)在《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龙江当代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史上不可缺的,应与当代中国花鸟画共同面对新的文艺现实,呈现出不同的人文精神表达,黑龙江当代花鸟画显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质和地域性表现风格。黑龙江当代花鸟画在中国当代花鸟画变革和创新的整体过程之中,经历题材与表现方式转换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的创作立足于地域性,表现出高寒地区的生态景观、强烈的地域文化精神和绘画语言,其发展轨迹呈现出个性化的表现特征和审美追求。这个过程的生成源于文化政策、题材选择、风格取向、精神探索、创作个体与群体等各方面集合与积蓄,进而折射出其变迁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本论文框架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明确文章的选题来源与意义。如实梳理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的发展脉络,阐释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的阶段性成果,揭示黑龙江花鸟画地域性特征的形成。相关文史资料的使用与图像学融合的研究方法是文章的主结构。第二部分由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组成。以近代黑龙江花鸟画的复苏时间为线索,分别研写黑龙江花鸟画建国至今的四个典型时期,探究了黑龙江当代花鸟画在当代社会文化的变革中的存在状况。第二章研究主要关注建国初期黑龙江花鸟画处于被批判改造的生存环境,以及黑龙江当代花鸟画此时孕育的地域性特征。第三章研究时间结点为1963年政治运动大规模发展至十年文革期间,集中的研究黑龙江当代花鸟画在社会政治、文化环境中其延续情况及形成的适应性转化方式。第四章研究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的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的发展面貌。以十年为一个阶段,考察花鸟画的变革趋势。在开放性的视域之下,黑龙江花鸟画在当代的转型过程中,所作出的创新性的尝试与新的艺术面貌。第五章关注新世纪以来黑龙江花鸟画所形成的群体性地域特征,分别以写意花鸟、工笔花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画家群体的创作确立地域性风格。第三部分为第六章。系统梳理了黑龙江花鸟画的当代发展脉络与特征,还原黑龙江当代花鸟画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从各时期的创作题材与阶段性选择的角度,阐释出黑龙江当代花鸟画区别于中国当代花鸟画的发展轨迹,并从写意花鸟画和工笔花鸟画两个角度探究不同表现形式的花鸟画在各个时期发展的具体状态。对黑龙江当代花鸟画地域特征的形成过程、各时期发展的具体式样等多方面予以系统描述。第四部分为结论。一方面研究从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的传统文脉、学术建构、地域发展方向和表现性所进行的具体探索方式几个层面,确立了黑龙江花鸟画发展过程的内在价值、审美价值;另一方面,也通过对黑龙江当代花鸟画发展体系的梳理和系统阐释,补充了中国花鸟画历史研究中对黑龙江绘画成果的忽视,具体的讨论北方荒寒美学特质的花鸟画风格的生成及现实的意义。
王俊祯[4](2018)在《山西省级绘画社团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术社团产生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不仅与美术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以山西省级美术社团为主要研究对象,概述了山西省级美术社团的发展现状,并从社团的法律属性、社团的双重属性、会费管理、运行状态四个方面对山西省级美术社团的生存状态进行分析和研究。接着分析了美术社团的五大功能:聚合功能、沟通功能、参政功能、动员功能、服务功能。本文首先运用访谈法对山西11个省级美术社团的前身、成立时间、宗旨、组织机构、展览会、社会公益活动、中外交流活动进行实地考察后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其次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美术社团的相关概念、类型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接着运用比较法将山西省级美术社团与发展较好的省外美术社团进行对比;最后用数理统计法将收集的数据制成统计图来分析存在的现象和原因,进而找到该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了山西省级美术社团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社团活动经费不足、人才资源的流失、地域画派难以形成、缺少媒体宣传、各地分会建立不完善、对外学习较少等。针对以上困境,文章通过借鉴外省美术社团的发展经验,提出了促进山西省级美术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有效地利用美术社团的五项功能,并充分发挥美术社团自身的能动性来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胡清清[5](2016)在《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文中认为新中国时期,美术创作的内容与形式严格地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直延续并影响到新中国的美术创作。然而,新中国时期美术的创作环境并非完全处于封闭性的状态。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化先行、外交殿后”等外交政策的影响下,新中国有选择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美术展览交流,对新中国造型艺术的变革与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苏联成为新中国全面学习的对象,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方法成为新中国美术界学习的方向。苏联在华举行的一系列油画、宣传画、版画等展览,成为新中国美术家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最直观、生动的学习对象。本文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并对这种在苏联美术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方法所产生的利弊予以客观、全面的评析。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虽然以现实主义美术为主要交流对象,但来自各个国家的展览,其展品的内容与形式却是丰富多彩的,呈现一种多元化的面貌。当时,朝鲜、蒙古、越南及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来华举办的美术展,作品的主题多以革命历史题材、社会主义建设为主,但包含在作品中的东方美学的价值或者西方元素的魅力是不能被遮蔽的,例如,越南的磨漆画展览、波兰的宣传画展览等。一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美术展览也为新中国的美术家们展现了传统审美要素与现代艺术精神相结合的异域风采,例如印度阿旃陀壁画展、墨西哥壁画展等。在同日本、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美术展览交流时,新中国美术界从国家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审慎地选择和引进具有民主性质的、“现实主义”类型的展览。文章对当时新中国美术界评析西方艺术的“现实主义”标准进行了再讨论。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是在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组织、策划和宣传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首先,外国的来华美术展览为我国的人民大众打开了视野,也为美术家们提供了可供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其次,通过向国际舞台或其他国家输出高质量的美术展览,不仅能够塑造国家的美好形象,也展现了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现代艺术的成就;最重要的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美术展览交流,可以紧扣当时的国际背景来传达友谊与和平的愿望,为搭建国际友谊的桥梁做出贡献。新中国时期的对外美术交流展,以其丰富的内涵,形象化地传达了我国的政治、外交理念,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
赵静[6](2016)在《周令钊:20世纪艺术与设计史中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周令钊是中国着名艺术家、着名设计师,是新中国一系列国家形象设计项目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美术史研究中,周令钊是进入正史的艺术家。在设计艺术研究中,周令钊的装饰风格成为了时代经典。周令钊在艺术与设计之间游刃有余地“两栖作战”,在各种艺术史料中却没有得到充分完整的呈现,公众舆论及人们对他的认知,往往只还原了某个片面。在各种媒体报道中,周令钊是位勤奋多产的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周令钊是个单纯乐观的老人,只知道把画画好,国家交给什么任务,就认认真真把它完成。他不爱空谈政治,但在关键时刻坚定不移地选择紧紧跟随共产党。他坚定而笃信进步的理想,抗战时期为民族发声,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出力。周令钊每个时代的转向,既有共产党的引导和召唤,又是他自身修养和艺术情怀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论文试图串联各种“碎片”化局部的周令钊形象,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同时,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尽力梳理周令钊与时代、共产党与艺术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最后,探讨周令钊个人经验融于时代、政治的路径与可能性,以及艺术家的理想与时代需要之间的契合。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二、三、四章。第二章阐述周令钊在抗战时期的节点与创作。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他毅然放弃个人的安逸生活,投身于抗战宣传工作,这种自觉性带领他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商业广告设计师到抗战宣传艺术家的身份转变。在商业利益和民族需要形成尖锐对抗中,周令钊选择了艺术追求与民族需要的统一。此时期周令钊留存的作品并不多,此章重点梳理其进步思想的来龙去脉、辗转节点和其中共产党人的作用。第三章以周令钊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视觉设计为文本,阐述他笔下的民族传统样式如何转变为一种现代民族国家的自我表征,即代表了传统,又表明了新意。周令钊作品中的民族传统样式,是国家需要和艺术家们创作热情的匹配。其中形式的选择,多是艺术家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对新中国的理解的主动选择。第四章以新中国成立后周令钊的其他创作为文本,阐述周令钊对新生活由衷的赞美和想象如何通过艺术美的表现方式投射到创作之中。新中国成立为艺术家提供了稳定的生活和创作环境,此时周令钊进入了一个创作的高产期,艺术日臻成熟。通过周令钊的个案分析,表明艺术家的个人兴趣和国家需要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关系。
冯君威[7](2013)在《驱逐与复归 ——从《美术》杂志的话语看中国艺术体制的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根本上讲,本文是一个艺术史、艺术社会学、文艺经济学和话语研究的综合体。以新中国的艺术体制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考量之下,并通过话语研究的方法将新中国艺术体制的具体变革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这就是本文所要做的。要知道,新中国的艺术体制是个宏大之极的命题,仅文献资料的磅礴繁杂之程度就令人望洋兴叹。所以如何巧妙地缩小文本范围而又不失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乃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因此,在话语文本的选择上,本文聚焦于新中国艺术的权威杂志《美术》。通过研究《美术》杂志的话语转向来考察新中国艺术体制的结构性变化。同时,又不完全封闭于《美术》杂志,也大量参考了新中国的美术史论和众多艺术批评家的专着。在导论中,本文主要对艺术体制理论进行了综述,并理清了艺术体制的两种分类——“社会主义式艺术体制”与“西方现代艺术体制”的构成与区别。同时,又在这个框架下,分析了文革结束前中国的艺术体制的具体构成。即由三个部分构成:以“美协”为核心的官方艺术组织及其艺术生产机制、“二为”“双百”为指导方针的政策体系、独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第一章中,主要考察文革结束后《美术》中商品话语的侵入与生长,及其对“美协”职能和官方艺术生产和分配机制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考察“现代派”话语在八十年代《美术》杂志上的降生,以及对“现实主义唯一论”的消解是怎样改变了原有一元的创作方法论,同时又是怎样被主流体制从自身剥离和驱逐的。而第三章则主要论述九十年代后被驱逐的“现代派”是怎样在主流体制外生存,并无意间建构起艺术的民间体制的。中国的艺术体制形成了主流体制与民间体制的二元对立格局。第四章则主要阐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现代派”话语的复归,而这种复归同时又预示着主流体制对民间体制的“收编”。
孙洋[8](2012)在《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文中认为提到二战时期美国的对华援助,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多是美国对华经济、军事援助,实际战时中美两国间还蜿蜒着一条鲜为人知的文化交流纽带。为使中国在东方战场上努力抗击日本、对华传输自由民主文化价值观,美国国务院对中国实行了文化援助计划,主要包括专家学者交流;援助中国留学生;邀请中国技术人员赴美深造;以书籍和微缩胶片援华等几个方面。太平洋战争时期是中美文化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段,该时段的文化援华计划是中美文化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二战时期中美两国的战略同盟关系。虽为美国主导的文化交往,但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它是中美文化关系史的转折点,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文化对华单向辐射的模式,并把中美文化交流全面提高到官方化的层面,标志着中美文化外交的开端。但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美国文化扩张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本文以充分翔实的档案资料为基础、审视文化援华计划中美国政策转变的历史根源、剖析援华计划实施的真正动机、细致解读文化援助的各个子计划,分析全局进展、解密细枝末节,突出文化计划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中的作用。历史的因果关系蕴藏在历史过程之中。总结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文化援华的历史,对当代中美文化交流亦有借鉴意义。
段嘉怡[9](2012)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高潮与危机评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就开始踏上了扬帆起航的发展征程。直到今天,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已经发展成为,交投流程规范,交易市场品种齐全,监管有力的成熟艺术市场,并已经和世界众多的艺术市场接轨,进行相关的艺术品交投活动。这其中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经历了90年代中后期的一蹶不振,也迎来了由2000年开始的快速发展,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高潮已经来临了,并且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正在面临着,来自自身发展高潮的危机和挑战,艺术市场自身否在当下多变的时局面前,正确对待取得的成绩,化解将会出现的危机,就成为了时下艺术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
王春艳[10](2010)在《一个农民的“美术史” ——户县农民画代表人物刘志德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文革时期户县农民画的代表人物刘志德为研究对象。当前对农民画历史的研究与解读,很难绕开文革时期的户县农民画来展开。但是这些研究尚停留在对农民画现象的宏观表述方面,而农民画作者如何进入农民画活动、如何被组织起来、如何生产农民画作品这些微观的历史细节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学术研究现状展开研究的。刘志德以《老书记》一画而成名,但通过分析浏览他的其它作品却可以发现实际上他的作品风格不是与个人相关的,而是与社会的变化紧密相连。绘画实践活动从个人性的爱好,到为获得社会认可而首先在题材内容上转向现实生活、加入业余美术组织在有组织的状态下维持创作的持续与发展以及作品与社会的联系,在这样一个经历过程中刘志德的作品风格也逐渐地社会化。刘志德个人的绘画实践发展经历与作品题材内容、风格样式随时代而变化这一现象,不但映射了户县农民画的早期发展历史,实际上也是毛泽东时代的新中国美术史在一名业余美术作者身上的缩影。
二、中国美协第六届主席团成员简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美协第六届主席团成员简历(论文提纲范文)
(1)拉萨城市公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的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意义 |
3.1 研究的内容 |
3.2 研究的方法 |
3.3 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公共艺术的概念问题 |
1.1 公共艺术概念的界定 |
1.1.1 国外对于公共艺术概念的界定 |
1.1.2 国内对于公共艺术概念的界定 |
1.2 公共艺术、公众、城市公共空间三者的关系 |
1.3 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
第二章 拉萨城市公共艺术的背景 |
2.1 拉萨特殊的地理区位 |
2.2 拉萨的历史文化背景 |
2.3 改革开放以来拉萨的社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拉萨城市公共艺术的基本形式 |
3.1 雕塑艺术 |
3.2 壁画艺术 |
3.3 装置艺术 |
3.4 其它类型的公共艺术 |
第四章 拉萨城市公共艺术个案分析 |
4.1 拉萨的新式纪念碑 |
4.1.1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
4.1.2 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 |
4.2 “高原之宝”雕塑 |
4.3 宗角禄康公园的公共艺术 |
4.3.1 宗角禄康公园 |
4.3.2 “张大人花”雕塑与附属浮雕 |
4.3.3 “民族舞”雕塑 |
4.3.4 “西凉会盟”与“招提壁垒”浮雕 |
4.4 滨河公园的公共艺术 |
4.4.1 滨河公园 |
4.4.2 “吉祥莲花”雕塑 |
4.4.3 文化柱和水上景观 |
4.5 仙足岛的公共艺术 |
4.6 “世界之巅”雕塑 |
4.7 大昭寺步行街的公共艺术 |
4.8 河坝林公园的公共艺术 |
第五章 拉萨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 |
5.1 以城市广场、公园作为分布的公共艺术 |
5.2 以城市街道、隧道、桥梁作为分布的公共艺术 |
5.3 以社区空间作为分布的公共艺术 |
5.4 以商业公共空间作为分布的公共艺术 |
5.5 拉萨的公共艺术活动 |
第六章 探寻城市公共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
6.1 拉萨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所面临的几个问题 |
6.1.1 公共艺术作品题材与内容方面 |
6.1.2 公共艺术作品质量与管理方面 |
6.1.3 公共艺术的难题:“长官意志”与公众利益 |
6.2 探寻拉萨城市公共艺术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
6.2.1 政府的规划政策和机制 |
6.2.2 公众的参与和观念的转变 |
6.2.3 艺术家的继承与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拉萨城市公共艺术调查一览表(2019年4月—2021年3月统计) |
附录二 艺术家访谈录 |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一览表 |
致谢 |
(2)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探究 ——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人物画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现状 |
2.1 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演变 |
2.2 全国美展人物画部分作品解析 |
第3章 当代中国人物画艺术语言的传承和发展 |
3.1 中国人物画题材的拓展 |
3.2 中国人物画表现形式的探究 |
3.2.1 人物画笔墨语言的转变 |
3.2.2 人物画构图形式的多样 |
3.3 中国人物画艺术风格的多元化发展 |
3.4 当代中国人物画审美取向的变迁 |
第4章 全国美展对中国人物画创作产生的影响 |
4.1 推动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意识的发展 |
4.1.1 精品意识的提升 |
4.1.2 责任意识的建立 |
4.2 全国美展中国人物画存在的问题 |
4.2.1 个性缺失和写意精神不足 |
4.2.2 现代科技在创作中频繁运用 |
4.2.3 过分制作与人文精神单薄化 |
第5章 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展望 |
5.1 坚守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崭新形态 |
5.2 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书写时代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作品图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意义 |
(一)如实梳理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的发展脉络 |
(二)阐释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的阶段性成果 |
(三)揭示黑龙江花鸟画地域性特征的形成 |
二、研究综述 |
(一)史志中的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研究 |
(二)黑龙江花鸟画地域性及群体特征的相关研究 |
(三)黑龙江花鸟画家个案研究 |
(四)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基于类型学基础的图像解析 |
(三)史实与图像学融合的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四、文章结构与资料使用 |
(一)文章结构 |
(二)相关文史资料的使用 |
五、建国前黑龙江花鸟画的历史梳理 |
(一)古代花鸟图像与中原花鸟画并行发展 |
(二)中原文化对古代黑龙江花鸟画的影响 |
(三)花鸟画的断代与停滞 |
(四)近代黑龙江花鸟画的复苏 |
第二章 新中国建设初期黑龙江花鸟画的转型(1949-1963) |
一、新中国建设初期黑龙江花鸟画创作的社会文化环境 |
(一)黑龙江美术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花鸟画家群体的形成 |
(二)开发北大荒和“阶级改造”政策对花鸟画群体的影响 |
(三)“旧文艺改造”政策对黑龙江花鸟画生存境遇的冲击 |
二、“大众化”文艺政策下黑龙江花鸟画创作内容的转变 |
(一)政策需求赋予花鸟画的时代主题 |
(二)黑龙江花鸟画的创作转型 |
三、“现实性”创作模式下黑龙江花鸟画视角与表现风格的转变 |
(一)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促进下花鸟画的地域题材转变 |
(二)与现实关联的写实性风格趋向 |
四、“百花齐放”阶段性政策下黑龙江花鸟画的多元选择 |
(一)工笔花鸟的回溯与延伸 |
(二)写意花鸟画的地域性表达 |
(三)地域性风格初涉 |
第三章 红色美术时期黑龙江花鸟画的停滞与转型(1963-1976) |
一、“整风运动”时期花鸟画的退化 |
(一)创作形式的退化与民俗化 |
(二)花鸟画释意图式的政治化趋向 |
二、政治图像作用下黑龙江花鸟画的转型 |
(一)“文革”时期黑龙江花鸟画的环境桎梏 |
(二)黑龙江花鸟画的文革式样 |
(三)文革花鸟画的残存样式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黑龙江花鸟画的重塑与开拓(1978-1999) |
一、黑龙江花鸟画的复苏 |
(一)黑龙江花鸟画外部环境的重建 |
(二)写意花鸟画的复苏与传统回溯 |
(三)地域题材的笔墨创新 |
(四)学院花鸟的现实转型 |
(五)工笔花鸟的风格探索 |
二、黑龙江写意花鸟画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 |
(一)走向地域表现性的黑龙江花鸟画笔墨 |
(二)走向形元表现性的工笔花鸟 |
三、中西融合视域下的黑龙江花鸟画 |
(一)中西表现技法的遇合 |
(二)工笔花鸟与山水图景的重组 |
(三)重彩与花鸟画的凸显 |
(四)实验水墨的融入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黑龙江花鸟画多元拓展的地域风格 |
一、黑龙江花鸟画创作群体绘画风格的逐步成熟 |
(一)建立地域文化使命感的形成 |
(二)探寻适合地域特征的表现方式 |
二、北方“荒寒”大写意与“泼墨”大写意 |
(一)荒寒大写意的确立 |
(二)北方泼墨大写意的审美倾向 |
(三)写意花鸟的现实转向 |
三、学院工笔与职业画家工笔 |
(一)学院画家群体在意境上的开拓 |
(二)职业画家群体对旷景精微的扩展 |
四、花鸟创作中形态的风格化表达 |
(一)几何化变形的装饰风格 |
(二)形态表现性的装饰风格 |
第六章 黑龙江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与地域特征 |
一、黑龙江花鸟画的发展脉络 |
(一)黑龙江花鸟画发展的谱系关系 |
(二)写意花鸟画的当代化 |
(三)工笔花鸟画的差异性 |
二、黑龙江花鸟画地域性特征的确立 |
(一)“冷文化”的题材化 |
(二)“野逸荒疏”传统的重塑 |
(三)乡土民俗题材的再诉 |
(四)构成性与形式感的普遍化 |
(五)融合主义的泛化 |
结论 |
一、黑龙江当代花鸟画和中原花鸟画传统的同源与差异 |
(一)黑龙江当代花鸟画与中原花鸟画传统的差异 |
(二)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的现实状况 |
(三)表现内容从一元到多元 |
二、社会历史文化对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的作用与意义 |
(一)地域文化对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的影响 |
(二)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的发展方向 |
(三)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绘画语言的基调 |
三、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的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当代黑龙江花鸟画家艺术简历 |
附录二 当代黑龙江花鸟画家分类信息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山西省级绘画社团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山西省级美术社团发展概况及分析 |
1.1 成立时间、宗旨、前身 |
1.2 各组织机构相关成员 |
1.3 展览会及社会公益活动 |
1.3.1 1985年-2017年展览会举办情况分析 |
1.3.2 1996年-2017年社会公益活动举办情况与分析 |
1.4 中外交流活动 |
第二章 山西省级美术社团的属性及管理模式 |
2.1 社团的法律属性 |
2.2 社团的双重属性 |
2.3 会费管理 |
2.4 运行状态 |
第三章 美术社团的基本功能及分析 |
3.1 聚合功能 |
3.2 沟通功能 |
3.3 参政功能 |
3.4 动员功能 |
3.5 服务功能 |
第四章 山西省级美术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
4.1 拓宽资金来源,促进社团发展 |
4.1.1 资金支持 |
4.1.2 以刊养会 |
4.1.3 以画养会 |
4.2 增强内在动力,促进社团发展 |
4.2.1 美术教育与社团发展 |
4.2.2 人才资源与社团发展 |
4.2.3 画派形成与社团发展 |
4.3 加深外在影响,促进社团发展 |
4.3.1 媒体宣传与社团发展 |
4.3.2 各地分会与社团发展 |
4.3.3 对外学习与社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1985年-2017年展览会举办情况 |
附录二:山西省级美术社团领导组成员毕业院校和工作单位表 |
附录三:专访山西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李桂平 |
附录四:山西省美术家协会艺委会管理办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中国美术跻身国际展览的原因、成果、意义 |
第一节、国际背景下的新中国外交政策与文化方针 |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
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指导方针 |
3、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中相关的组织策划与机构设置 |
第二节、新中国初期参与的大型国际展览与国际荣誉 |
1、“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的参与及其意义 |
2、“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与走向国际的新中国版画 |
第三节、新中国初期美术界的国际荣誉所产生的影响及启示 |
1、化剑为犁:二战后绘画主题表达从英雄主义向人道主义的过渡 |
2、中西同构:彩墨人物画的实验成果及其与素描写实体系的融合 |
3、写生入画:新中国画家的现实关照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
第二章 新中国初期中苏之间的主要美术展览交流及影响 |
第一节、苏联来华美术展览中油画作品的整体特征及其影响 |
1、苏联油画荣誉的全面展示——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 |
2、苏联油画发展的历史脉络——十八—二十世纪俄罗斯绘画展览会 |
3、苏联主题绘画的时代缩影——1955-1957苏联美术家作品展览会 |
4、借鉴吸收——苏联油画技法的引入对建国初期本土油画创作的具体影响 |
第二节、苏联宣传画、版画、雕塑来华展览及其对新中国美术的影响 |
1、政治宣传的美术范本——1951年苏联宣传画及讽刺画展览及其影响 |
2、鲁迅的推介与苏联版画的引进及苏联版画在新中国的进一步影响 |
3、1950年代苏联雕塑来华展览及苏联雕塑对华的主要影响 |
第三节、新中国初期我国赴苏联举办的美术展览及其影响、意义 |
1、1950年莫斯科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及新中国形象的图像展示 |
2、1958年“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会”中国参展作品的主题叙事 |
第三章 新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美术交流展 |
第一节、新中国与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美术交流展 |
1、蒙古、朝鲜、越南美术展览会及参展作品对社会主义精神的写照 |
2、东方美学视域下展览的文化魅力——以“越南磨漆艺术展览”为例 |
第二节、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与新中国美术交流的重要篇章 |
1、中罗展览交流及罗马尼亚画家博巴在浙江美院举办的“罗训班” |
2、德国来华版画展览及珂勒惠支对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启迪 |
3、波兰宣传画的来华展览及其对新中国宣传画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新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主要美术展览交流 |
1、印度尼西亚与新中国的美术展览交流及其在中国出版的苏加诺总统藏画集 |
2、“印度阿旃陀壁画1500年纪念展”兼析阿旃陀壁画对中国佛教壁画的影响 |
3、万徒勒里、里维拉、西盖罗斯的来华壁画展及美洲现代艺术中的革命精神 |
第四章 新中国与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局部美术交流展 |
第一节、中日版画交流的历史脉络及二战后日本版画的民主革命精神 |
1、中日版画交流的历史脉络及中国新兴木刻在日本的展览与传播 |
2、新中国时期日本来华举行的历次版画展览及其民主革命精神分析 |
第二节、日本传统与现代的书画艺术来华作品展 |
1、雪舟等杨、尾形光琳、葛饰北斋纪念展览会及其与中国传统水墨的渊源 |
2、日本现代画展览会中的作品分析及近代日本画革新对中国的启示意义 |
3、来华展览的日本“反思二战”主题的《原子弹爆炸图》及其影响、意义 |
第三节、现实主义标准下中国与西欧局部国家的展览交流 |
1、“现实主义”的另类阐释——杜米埃、伦勃朗纪念展及新中国对西方艺术的评析 |
2、“他者”视阈下的新中国——比利时麦绥莱勒版画展及其木刻组画《回忆中国》 |
3、中国艺术精粹在西方传播——1959年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近百年画展” |
第五章 新中国时期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意义及影响 |
第一节、对外美术交流展的主要内涵及特征 |
1、政治性与严肃性:展览主题的严肃性与内容的政治功用性 |
2、战斗力与凝聚力:反对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创作主题 |
3、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传统工艺与时代艺术的综合展示 |
第二节、对外美术交流展对新中国美术体系的主要影响 |
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批评标准的确立 |
2、革命历史主题性绘画与生产建设主题性绘画的强化 |
3、外来美术技法的学习路径以及美术理论交流的平台 |
4、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相应的宣传媒介与传播体系 |
第三节、新中国对外美术交流展的政治、文化意义 |
1、社会主义阵营:巩固新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 |
2、凝聚和平力量: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友谊 |
3、融化冷战坚冰:促进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流 |
4、塑造国家形象:以展览呈现独立自强、和谐友善的新中国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表格目录 |
图录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周令钊:20世纪艺术与设计史中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与问题 |
1.2 维度与方向 |
1.3 研究现状与方法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黑暗·唤起:战争时期的美术实践(1937-1949) |
2.1 周令钊的家境与其进步思想的生成 |
2.1.1 成年前的周令钊 |
2.1.2 “进步青年”周令钊 |
2.2 人生的节点及每个节点中共产党人的作用(1937-1949) |
2.2.1 全面开始的抗敌创作:长沙(1937.9-1937.12) |
2.2.2 融入圈子:广州(1937.12-1938.3) |
2.2.3 “体制”工作:武汉(1938.3-1938.11) |
2.2.4 活跃:桂林(1938.11-1942.7) |
2.2.5 战火:柳州、云缅(1942.7-1945.9) |
2.2.6 教职的开始:上海(1947.9-1948.9) |
2.3 内容与特点:周令钊的抗战宣传 |
2.3.1 大众性的共识 |
2.3.2 情感的融入 |
2.3.3 现代性的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破晓·新生:新中国视觉形象设计 |
3.1 新中国的“新风格” |
3.2 “新风格”的“新”与“旧” |
3.3 周令钊的“新风格” |
3.3.1 雏形:国徽 |
3.3.2 窗景:三大徽章与第二套人民币 |
3.3.3 更新:第三套人民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明·斑斓:新中国成立后的其他创作 |
4.1 民族之美 |
4.2 时势之美 |
4.2.1 人民欢乐 |
4.2.2 社会建设 |
4.2.3 领袖风采 |
4.3 生活之美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周令钊“美术·设计”道路的意义 |
附录一:周令钊生平简历及艺术活动和作品要目 |
附录二:周令钊谈在国统区的抗战艺术经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7)驱逐与复归 ——从《美术》杂志的话语看中国艺术体制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社会学视域下的艺术体制理论与体制分类 |
1 “艺术界”与体制分类 |
2 “社会主义式艺术体制”与“西方现代艺术体制”的构成与区别 |
(二) 中国“主流艺术体制”的生成与运行机制 |
1 《延安讲话》与中国主流艺术体制的发端 |
2 第一次文代会与“美协”的成立 |
3 “双百”与“二为”——主流体制的艺术政策方针 |
4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唯一的官方艺术创作语言 |
(三) 《美术》杂志的政治功能与文本意义 |
第一章 商品话语的侵入与生长 |
(一) 商品话语侵入的历史语境 |
(二) 从“展销”到“投资”:艺术品交易的话语转型 |
1 “展销”——艺术品交易的暧昧表达 |
2 “市场”与“投资”——直白的经济语汇 |
3 从“管理”到“服务”——美协职能的历史转变 |
第二章 “现代派”话语的生成与被驱逐(1979-1993) |
(一) “思想再解放一点”——“现代派”的降生及其历史语境 |
1 从“为革命服务”到“为四化服务”——官方艺术话语的自我革新 |
2 “现实主义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
3 现代派的品格及其历史必然性 |
(二) “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与“主旋律”话语霸权的建立 |
1 官方艺术的话语权危机 |
2 驱逐“现代派”! |
3 “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90年代的新型文艺政策 |
第三章 “主旋律”与“现代派”的斗争与倾轧(1990-2007) |
(一) “盲流艺术家”与民间艺术体制的建构 |
1 “盲流”与“圆明园画家村”——中国艺术家职业化的历史起点 |
2 国际化、民间化与资本——建构民间体制的三条线索 |
(二) 缺席在场的“现代派”与官方话语的倾轧 |
1 “扁平化”——90年代《美术》的总体话语特征 |
2 “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最后一搏 |
第四章 现代派的复归与被“收编”的民间体制(2008至今) |
(一) 去意识形态化——“现代派”话语的复归与认同 |
(二) “收编”——主流体制的新策略 |
1 主流体制的式微与民间体制的异军突起 |
2 文化产业政策的话语整合与“现代派”艺术的历史转型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8)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原始档案资料的利用问题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美国专家援华计划 |
2.1 美国专家援华政策的制定与国民政府的回应 |
2.1.1 美国政策制定者对专家援华计划的讨论 |
2.1.2 国民政府的需求计划与中美两国的交涉 |
2.2 美国专家在中国 |
2.2.1 农牧业专家 |
2.2.1.1 优秀的水土保持专家沃尔特·罗德米尔克 |
(一) 罗德米尔克在中国的勘察 |
(二) 罗德米尔克在中国的工作实践 |
(三) 罗德米尔克对中国水土情况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 |
2.2.1.2 大材小用的遗传学专家拉尔夫·菲利普斯 |
(一) 建议设置文化专员 |
(二) 菲利普斯在中国的贡献 |
2.2.2 医学专家 |
2.2.2.1 广结善缘的哈罗德·劳克斯 |
2.2.2.2 节约成本的楷模约翰·特里普 |
2.2.3 工业专家 |
2.2.3.1 鞠躬尽瘁的冶金学者埃德温·史密斯 |
2.2.3.2 不惧权势的标准化专家迪克森·里克 |
2.2.4 新闻学专家 |
2.2.4.1 董显光与罗斯福的交涉及新闻学院的成立 |
2.2.4.2 新闻审查制度下的美国新闻学专家弗洛伊德·泰勒等人 |
2.2.5 社会科学专家赴华 |
2.2.5.1 专家援华计划从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 |
2.2.5.2 地缘政治学家乔治·葛德石 |
(一) “麻烦制造者”葛德石 |
(二) 葛德石对中国教育的评价 |
(三) 葛德石的个性分析:自由民主制度的卫道士 |
2.2.5.3 国际关系学家纳撒尼尔·裴斐 |
(一) 裴斐对远东问题的分析 |
(二) 裴斐对中国战后教育的分析 |
2.3 美国援华专家计划评析 |
2.3.1 美国专家与中美文化的差异 |
2.3.2 美国专家援华计划的实质分析 |
第3章 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 |
3.1 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之缘起 |
3.1.1 文化计划之“互惠性”考虑与中国传统外交文化之剖析 |
3.1.2 贫病交加的中国学者 |
3.1.3 对费正清书信的解读 |
3.1.4 费正清对文化计划的建议 |
3.2 中国学者赴美考察的先声 |
3.2.1 对中国大学的遴选:浙江大学取代中山大学的原因及实质 |
3.2.2 四川大学的复杂情况:抵制萧作梁的风波 |
3.2.3 “护照扣留事件”与“中央训练团”:第一批中国学者赴美的阻力 |
3.3 四批中国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
3.3.1 第一批中国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
3.3.1.1 初试牛刀:芝加哥大学座谈会 |
3.3.1.2 心系祖国,笔耕不辍的张其昀与金岳霖 |
3.3.1.3 费孝通的美国之行 |
(一) 费孝通对中美文化差异的观察 |
(二) 费孝通与中美文化交流 |
3.3.2 第二批高校的遴选与赴美学者的贡献 |
3.3.2.1 费正清对第二批中国高校的遴选 |
3.3.2.2 呕心沥血的文化使者萨本栋 |
3.3.2.3 陈序经与《美国文化观》 |
3.3.3 第三批学者在美国的成就 |
3.3.3.1 袁敦礼与陶孟和:对美国社会制度的深入剖析 |
3.3.3.2 “中国鸟类之父”郑作新与《中国鸟类名录》 |
3.3.3.3 林同济的“哲人之路”;严济慈对抗战的贡献;梅贻宝引入美式教育 |
3.3.4 第四批学者与中美文化交流 |
3.3.4.1 张孝骞与中美医学交流 |
3.3.4.2 刘承钊、刘恩兰在美国的科研成就 |
(一) 刘承钊的的科研成就:《华西两栖类》 |
(二) 刘恩兰与人类学比较研究 |
3.3.4.3 竺可桢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及对世界形势的分析 |
3.3.4.4 东西方绘画与舞蹈艺术的交融:叶浅予夫妇的美国之行#157 |
3.3.4.5 东西方文学艺术思想的撞击:曹禺和老舍在美国的经历 |
3.3.4.6 赴美未果的共产党学者 |
3.4 对美国邀请中国学者赴美考察计划的分析 |
第4章 美国援助留美生、邀请技术人员赴美 |
4.1 美国对中国留学生之援助 |
4.1.1 战时滞留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经济困境 |
4.1.2 美国对留学生数量的统计及提供资金援助 |
4.1.3 中国国民政府对留学生的资助 |
4.1.4 美国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工作机会 |
4.2 邀请中国技术人员赴美 |
4.2.1 对中国技术人员的邀请 |
4.2.2 费正清对中央政治学校的调查 |
4.2.3 芝加哥会议的召开 |
4.3 中国国民政府对留学计划的态度 |
4.3.1 “中体西用”思想的延续 |
4.3.2 制定各种法规:对自费留美的严控 |
4.3.3 支持“三青团”成员留美 |
4.3.4 对留学人员的“思想监督” |
4.4 “哈佛小组”与国民政府之间的角力 |
4.4.1 国民政府官员与美国官员对“思想监督”法规的态度 |
4.4.2 “哈佛小组”对“思想监督”法规的抗议和抵制 |
4.4.3 愠怒的蒋介石:留学禁令的悄然颁布 |
4.4.4 陶希圣的辩护与禁令解除后的留学形势 |
4.5 对战时留学计划的评价 |
第5章 美国图书馆协会对华援助 |
5.1 抗战时期日军对中国图书馆的破坏 |
5.2 美国图书馆协会对中国的援助 |
5.2.1 袁同礼的呼吁和美国图书馆协会的首次援助 |
5.2.2 布朗的访问和计划的制定 |
5.2.3 美国图书馆协会援华计划的实施 |
5.2.3.1 资金的筹措与书籍的遴选、购买 |
5.2.3.2 书籍的运输和发放 |
5.3 美国图书馆协会主导下的中美人员交流及图书馆拓展计划 |
5.3.1 美国图书馆员怀特赴华的失败 |
5.3.2 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图书馆拓展计划 |
5.3.3 袁同礼对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冷落 |
5.4 美国图书馆协会援华的实质 |
第6章 其他形式的对华文化援助 |
6.1 美国向中国发送微缩胶片 |
6.1.1 微缩胶片的特点 |
6.1.2 微缩胶片存储、阅读技术的实现 |
6.1.3 微缩胶片的弊端及解决途径 |
6.2 美国对华发送电影及广播信号 |
6.2.1 文化关系司与陆军情报局的合作 |
6.2.2 翁万戈与美国教育电影援华 |
6.2.3 中国百姓对美国科普电影的反应 |
6.2.4 中美相互发送广播信号 |
6.3 复制教科书计划的实行 |
6.4 发表科研成果及互译书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高潮与危机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历史文化背景 |
一.改革带来的思想开放以及西方思潮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冲击 |
1.改革带来的思想开放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冲击 |
2.西方思潮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冲击 |
二.对新事物的认识所带来的挑战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高潮 |
一.拍卖市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推波助澜 |
二.杰出艺术家的出现 |
三.整体国力水平的提升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危机 |
一.西方及本国炒家对当代艺术的非健康性运作 |
二.价格的虚高 |
三.利益的诱惑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10)一个农民的“美术史” ——户县农民画代表人物刘志德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从美术爱好者到业余美术作者 |
1.作为美术爱好者的刘志德 |
2."大跃进"运动与题材变化 |
3."组织"中的业余美术作者 |
二、"为革命画画" |
1.大队书记刘志德 |
2.《大战曲峪河》的风格转型 |
三、《老书记》 |
1、1973年的《户县农民画展览》 |
2、"双结合"提高模式的诞生 |
3、《老书记》的生成与隐喻 |
四、"艺海沧桑" |
1、程式化的风格 |
2、向民间艺术转型 |
结语 |
附录 |
一、刘志德作品图版(1957—2005) |
二、刘志德年表(1940—2008) |
三、刘志德1973年自述文本:《为革命画画》 |
四、刘志德1990年代自述文本:《艺海沧桑四十年》 |
五、刘志德访谈录(2008年采访录音整理稿)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国美协第六届主席团成员简历(论文参考文献)
- [1]拉萨城市公共艺术研究[D]. 王顺. 西藏大学, 2021
- [2]当代中国人物画发展的探究 ——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人物画作品为例[D]. 赵子婵.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黑龙江当代花鸟画研究[D]. 高明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4]山西省级绘画社团可持续发展研究[D]. 王俊祯. 山西大学, 2018(04)
- [5]新中国的对外美术交流展研究(1949-1966)[D]. 胡清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16(12)
- [6]周令钊:20世纪艺术与设计史中的个案研究[D]. 赵静.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7]驱逐与复归 ——从《美术》杂志的话语看中国艺术体制的变革[D]. 冯君威. 首都师范大学, 2013(01)
- [8]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 孙洋. 吉林大学, 2012(09)
- [9]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高潮与危机评析[D]. 段嘉怡. 吉林艺术学院, 2012(08)
- [10]一个农民的“美术史” ——户县农民画代表人物刘志德的个案研究[D]. 王春艳. 中央美术学院,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