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锚杆锚固段粘结力分布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澄菡[1](2021)在《剪切作用下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变形特性及锚固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随之不断推进,隧道及地下工程行业的发展同时加速。巷道作为隧道施工的关键组成部分,担负着许多重要的任务。为此,巷道支护技术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预应力锚杆的类型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拉力集中型、拉力分散型、压力集中型、压力分散型等多种类型,这些类型的锚杆在支护过程中其受力特性均有所差别。目前,巷道采用的多为传统拉力集中型锚杆,拉拔性能与抗剪能力表现一般,而对于锚杆形式的创新一直是探索的新方向。为提升锚杆的锚固性能及抗拉拔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拉力分散的新型麻花锚杆,并对该结构在剪切作用下的锚固性能进行了研究。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就是将两根锚杆以一定螺距扭合在一起,在实际受拉过程中,两根锚杆不断扭紧,越来越接近锚索的状态,同时通过锚固剂极大提高了锚杆与围岩之间的咬合力。将锚杆自由段形成的应力集中分布到整根锚杆上,承载能力与抗剪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在提升承载力的同时,工程成本也得以大大降低。因此,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考虑到形式的影响,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与传统锚杆的锚固机理不同,因此对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承载机理的研究极为重要。本文对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分别从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计算分析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试验分析完成后通过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在剪切作用下的抗拉拔性能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研究了影响承载能力的各项因素,进一步论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相比于传统锚杆,新型拉力分散型锚杆的承载力与延性大大提升。(2)锚固长度的减小会显着降低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的承载力,但锚固长度的变化对试件延性影响较小。(3)随着锚杆剪切角度的减小,锚杆的承载力不断提高,剪切角度的变化对锚杆的延性影响则较小。(4)ABAQUS模拟分析得到荷载-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相比更加平滑,但整体形状较为接近。模拟得到的承载力相比于试验承载力偏高约10%,误差稳定,离散程度较小。(5)计算分析中锚杆锚固剂与围岩的粘结强度均大于锚杆的自身强度,因此锚杆主要发生强度破坏。通过锚杆强度破坏计算得到的锚杆极限承载力略小于试验值,该锚杆承载力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上述研究成果可为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工程运用提供参考价值。
杨钊[2](2021)在《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及锚固界面的剪切滑移模型》文中提出通过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在岩石工程运用锚杆支护本质上是让锚杆(索)同各类裂隙发生作用。主要体现在:(1)锚杆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围岩微裂隙的萌生和发展。(2)在边坡治理工程中进行锚固,可以防止已有裂隙失稳扩展和抑制弯曲变形中微裂隙萌生发展。(3)拉拔力作用下锚杆锚固界面微裂隙萌生发展。然而目前针对岩石工程中锚杆与裂隙发生作用的解析研究还没有完全成熟,故通过损伤与断裂力学理论与实证展开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成果如下:(1)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推导出考虑地下工程围岩开挖卸载发生损伤时的端头锚固和全长锚固锚杆锚固圆形洞室解析解。参数分析表明,当锚杆锚固端进入塑性区后,再增加锚杆长度对于支护效果没有明显提升。当锚杆长度足够时,减小锚杆间距比增长锚杆角度更有效。(2)结合损伤力学可以反映围岩剪切刚度在塑性区随围岩径向深度逐渐变化的过程,突破了前人研究时在塑性区将围岩剪切刚度假定为一常数的障碍,改进了地下工程全长锚固锚杆的受力模型。通过算例分析得出:考虑围岩损伤在相同情况下会使全长锚杆的轴力大于前人假定岩体为理想弹塑性的情况。(3)结合围岩损伤并根据锚固力大小简单地将锚杆等效成各类约束,将喷层等效为梁进行分析。通过工程案例分析得出:锚固力的大小是保持巷道稳定的关键。但塑性区围岩损伤较大时,锚喷支护即使能发挥较强支护效果,加固后的围岩强度还是小于围岩损伤程度较低时的情况。(4)通过权函数理论提出一种边缘裂隙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表达式,运用在关键张裂缝和危岩主控结构面的锚固止裂分析中。结合工程案例,对锚固止裂效应和方法的可用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阐明了锚固止裂效应的机制是通过锚固力让裂隙的应力强度因子减小,变相增加岩石的断裂韧度。引入损伤力学分析了锚索对于板裂结构边坡弯曲失稳的抑损止裂作用。(5)在研究界面剪切刚度劣化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了锚筋-锚固剂界面(下文称为第一界面)的随机微裂隙强度服从Weibull类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Weibull族类统计损伤力学剪切滑移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该模型不仅适用于各类第一界面,对于锚固剂-地层界面(下文称为第二界面)也适用。
罗基伟[3](2021)在《大跨隧道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机理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铁路及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大跨隧道开始成为重大铁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节点。大跨隧道在地下车站、多线铁路及公路隧道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但是受开挖跨度及不良地质条件影响,隧道建设难度极大,大跨隧道支护技术及理论成为当前隧道工程学科发展中亟需攻克的重点和难点。预应力锚杆-锚索锚固体系作为一种新型地下工程支护方法,成为解决大跨隧道支护难题的关键技术体系。本文以大跨隧道预应力锚杆-锚索协同支护体系为研究对象,以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机理为核心,综合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及现场试验等多种研究手段,针对预应力锚固单元体力学特性、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解析方法、预应力锚杆-锚索协同支护力学行为、预应力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支护效应、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及设计方法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主要开展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预应力锚固单元体力学特性,揭示了预应力锚杆、锚索的主动支护作用及被动支护作用。基于预应力锚杆锚固单元体和锚杆-锚索复合锚固单元体力学特性分析,揭示了锚杆、锚索的预应力主动支护作用和应力叠加特性,阐明了充分的预应力对发挥锚杆-锚索支护能力的作用;揭示了锚杆、锚索与围岩协同变形产生的被动支护作用,并分析了预应力、荷载大小及分布形式等对锚杆、锚索支护特性及被动支护作用的影响。(2)建立了考虑锚杆-锚索-围岩相互作用的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解析方法。在考虑围岩应变软化特性、锚杆-锚索弹塑性及支护滞后效应、围岩应力释放效应基础上,建立了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索-围岩三者相互作用的力学解析模型。基于弹塑性分析,推导了围岩应力、应变及位移解析解,锚杆、锚索支护力解。基于这一解析方法,分析了锚固体系的预应力、强度、刚度等相关参数匹配协同对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的影响。建立了考虑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效应的围岩特性曲线,在此基础上阐明了预应力锚固体系全过程协同支护时间效应的重要意义,明确了预应力锚固体系支护参数匹配协同应以全过程协同为标准。(3)分析了大跨隧道预应力锚杆-锚索协同支护力学行为,揭示了锚杆-锚索支护力演化规律。基于锚杆-锚索支护力学行为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力组成三部分:初始预应力、预应力损失、被动支护力;明确了锚杆、锚索支护力演化三阶段:预应力快速损失阶段,支护力波动阶段,支护力稳定阶段。明确了初始预应力的主导地位以及初始预应力协同对锚杆-锚索全过程协同的作用,揭示了锚杆、锚索支护力演化是预应力损失和被动支护力增长相互作用的进程。(4)提出了大跨隧道预应力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承载机理,揭示了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支护效应。根据围岩复合结构理论采用微震监测试验对大跨隧道深、浅层围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对锚杆、锚索调动围岩承载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跨隧道预应力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承载机理。采用数值建模分析了预应力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支护力学特性,明确了分区协同支护是对锚杆-锚索最终支护状态的协同性要求,锚固体系支护刚度、强度参数应与分区协同支护需求相适应。(5)建立了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及设计方法。提出了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指标,确定了对应的评价标准及支护参数修正措施,进而建立了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方法。在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机理研究基础上,结合协同支护评价方法,建立了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设计方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京张高铁大跨隧道工程,验证了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方法及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李宁[4](2021)在《复合岩体穿层锚杆锚固力学机理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锚杆支护技术具有强度高、可靠性好、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目前是隧道交通、边坡加固、水利水电、煤矿开采等工程领域围岩控制和预防灾害的主要手段。复合岩体是工程中常见的沉积岩体,受沉积环境等因素影响,各岩层力学性质差异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层理面,导致复合岩体锚杆锚固性能与均质岩体存在明显不同。因此,深入研究复合岩体穿层锚杆应力分布特征及锚固机理,对实际工程中锚杆支护设计及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等手段,围绕复合岩体穿层锚杆载荷传递机制、锚固承载特性和离层作用下锚杆受力特征开展了理论与试验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针对锚固界面的非线性力学特征和残余强度,建立了考虑残余强度的锚固界面非线性剪切滑移模型,提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分析了参数对模型曲线形态的控制规律以及对锚固效果的影响因素。基于锚杆载荷传递力学微分方程,采用载荷传递法建立了单层岩体和复合岩体锚杆拉拔载荷传递模型,在Matlab软件平台上开发了单层岩体和复合岩体锚杆应力分布的计算程序,实现了锚固段锚杆轴力、界面剪切位移和界面剪应力等分布特征的求解计算。(2)通过室内短锚拉拔试验,分析了软、硬岩层锚固界面破坏形态和非线性力学特征,得到了软岩层和硬岩层锚固界面非线性剪切滑移关系,验证了考虑残余强度的锚固界面非线性剪切滑移模型的合理性。通过室内锚杆拉拔试验,分析了单层岩体和复合岩体锚杆拉拔特性,验证了单层岩体和复合岩体锚杆拉拔载荷传递模型和锚杆应力分布计算程序的可行性。(3)基于单层岩体和复合岩体锚杆拉拔载荷传递模型和锚杆应力分布计算程序,分析了单层岩体不同锚固长度下锚固界面渐进失效全过程,揭示了软硬组合复合岩体中岩层层序、层厚、位置和分层数等因素对锚杆载荷传递和锚固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4)建立了复合岩体离层作用下穿层锚杆载荷传递模型,得到了基于锚固界面线性剪切滑移关系的锚杆应力分布特征的力学方程和解析解。提出了一种利用fish语言将锚固界面非线性剪切滑移关系导入Flac3D模拟软件的方法,得到了离层作用下锚杆轴力和界面剪应力演化特征,揭示了离层值、离层位置和离层数量对软硬组合复合岩体锚杆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5)基于锚固界面非线性剪切滑移模型,提出了复合顶板巷道支护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以漳村煤矿厚煤层托顶煤动压巷道支护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原因,提出了巷道支护参数优化设计方案。现场应用效果良好,验证了复合顶板巷道支护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本研究论文有图155幅,表19个,参考文献194篇。
郑罗斌[5](2021)在《水致劣化作用下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及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锚杆已经成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地下洞室和结构加固的主要手段,我国西南地区仅一座大型的水电工程累计使用的锚杆数量就可达上百万根,锚固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直接影响着电站运行安全。水电边坡岩体服役状态受控于环境因素、边坡岩体类型与结构、锚固结构力学性能等因素,在降雨、库水位波动等作用下,岩体损伤和锚杆腐蚀导致的力学性能劣化不可避免,势必影响水电边坡锚固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当前,锚固设计理论存在局限性,未全面考虑锚固结构性能的劣化,鉴于大型水电工程设计使用年限普遍较长,边坡岩体-锚固结构体系能否满足长期服役的要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课题之一。目前,学者们对边坡锚固结构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注浆锚杆的轴向拉拔性能,而对用来加固不稳定的岩体的锚杆剪切性能研究成果较少,考虑水对锚固结构剪切性能劣化的研究则更为少见。建立有效的锚固节理岩体剪切力学特性分析模型,有助于分析锚杆在剪切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目前有关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的研究处于基础阶段,很多影响因素和概化模型考虑不够全面,缺乏多维度的监测数据支撑,尚未建立统一理论体系。边坡稳定性研究中同样缺乏对锚杆剪切性能的考虑,现场监测表明,大量工程中的锚杆发生了剪切破坏,因此,在评价边坡稳定性时,锚杆的横向抗剪能力不容忽视。鉴于锚固节理剪切力学特性及力学模型和边坡稳定性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以水致劣化作用下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和边坡稳定性分析为研究主线,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水致劣化作用下锚固节理剪切性能劣化机理;建立了考虑剪切参数演化的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以及考虑水致劣化作用的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提出了考虑锚杆剪切破坏模式的边坡时变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基于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对向家坝左岸锚固边坡长期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进行了水致劣化作用下岩石和锚杆强度参数劣化规律研究。开展了岩石和锚杆为期180天的干湿循环和长期浸泡劣化试验,以每30天为一个周期进行岩石和锚杆强度参数力学试验以及锚杆腐蚀量测量,得到了岩石和锚杆强度参数劣化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砂岩主要矿物成分以及SEM电镜扫描观测砂岩微观结构劣化特性,基于岩石微观劣化特征分析结果发现,水致劣化作用破坏了岩石的微观结构,主要是由于随着干湿循环和长期浸泡作用的持续,原有的孔隙和新形成的孔隙连接和扩展,增加了砂岩中孔隙的大小和数量。(2)研究了水致劣化作用下锚固节理剪切性能劣化规律。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器和3D雕刻仪器实现了在原岩上复制天然三维形貌节理面,提出了锚固节理试样制作工艺。在锚固参数对剪切特性影响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锚固参数和节理面三维形貌,开展了水致劣化试验后的锚固节理室内剪切试验,并且对锚固节理剪切强度参数、锚杆轴力演化过程、锚杆变形特性以及锚杆断裂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剪切强度的减弱部分要归因于矿物颗粒间断裂能和摩擦系数的降低,节理粗糙表面的小突起体受到水的作用后强度降低容易被磨损和剪断,岩体强度的降低导致其约束锚杆变形能力减小,使得锚杆断裂时对应的剪切位移逐渐增大。(3)建立了考虑水致劣化作用的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基于Mohr-Coulomb准则的锚固节理剪切荷载计算公式,结合剪切强度参数演化方程建立能够反映锚固节理剪切荷载全过程的解析模型,然后对解析模型中锚杆的剪切力和轴力参数的强度和方向进行了理论推导。结合水致劣化作用下节理面剪切性能损伤劣化模型和岩石、锚杆强度参数劣化模型,建立了考虑水致劣化作用的锚固节理剪切力学分析模型。最后通过第三章锚固节理剪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锚固节理在水致劣化作用下的的剪切载荷-剪切位移规律。(4)提出了考虑锚杆剪切破坏模式的锚固边坡时变稳定性分析方法。考虑锚杆横向剪切作用,确定了锚杆自由段拉伸破坏、锚杆锚固段注浆体与锚杆脱粘破坏和锚杆在滑动面拉-剪破坏三种模式,以及修正了锚固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基于可靠度方法建立了边坡串联系统的可靠度模型,分析和建立了边坡力学参数的时变性模型,采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对锚固边坡的时变破坏概率进行了计算。最后对边坡时变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5)完成了向家坝水电站左岸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采用FLAC3D有限差分分析软件中所采用的安全系数的定义对向家坝水电站左岸边坡进行了长期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了边坡运行至40年时安全系数的变化情况。开展了基于可靠度方法的向家坝左岸边坡长期稳定性分析。首先使用FLAC3D软件搜索出边坡的潜在滑动面大致位置,结合节理产状和风化带位置确定滑动面位置,然后结合本文的时变稳定性分析方法计算出锚固边坡运行至40年失效概率的变化情况。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成果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1)揭示了水致劣化作用下的锚固节理剪切特性劣化机理。通过开展岩石和锚杆水致劣化试验,研究岩石和锚杆水致劣化作用下强度参数劣化效应及劣化机理;通过开展室内锚固节理剪切性能劣化试验,研究锚固节理剪切性能劣化规律,深入分析锚杆剪切变形过程中轴力与剪力变化特征及劣化规律、节理面界面力学与变形响应规律及劣化规律,揭示水致劣化作用下的锚固节理剪切力学劣化机理。(2)建立了水致劣化作用下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基于剪切强度参数演化的锚固节理剪切荷载计算公式,对锚杆剪切过程中剪切力和轴力进行推导,建立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结合锚杆和岩石强度参数劣化模型以及节理面剪切损伤模型,建立了考虑水致劣化作用的锚固节理剪切力学分析模型。(3)提出了考虑锚杆剪切破坏模式的锚固边坡时变稳定性分析方法。在考虑锚固节理剪切破坏模式的基础上,确定三种基本的锚杆破坏模式及相对应的锚固边坡综合破坏模式,分析锚杆各个破坏模式下的抗力特征,修正锚固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针对边坡力学参数的随机性和时变性特征,基于可靠度理论,提出了考虑锚杆剪切破坏模式的锚固边坡时变稳定性分析方法。
魏支援[6](2021)在《砂加卵石双地层预应力锚索传力机理及设计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能够提高岩土体的自身强度和自稳能力、减轻支护结构的自重,因此通常与支挡结构物共同组成锚索支护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当基坑场地土层比较复杂时,锚索的锚固段会穿越多种地层,此时,传统的基于单一地层的锚索传力机理力学模型不再适用,且不同因素对锚索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尚不明晰,给预应力锚索设计计算及设计优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以锚拉地连墙为支护形式的基坑工程项目为背景,研究了锚固段穿越砂加卵石双地层条件下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性能、传力机理、设计计算及优化方法。首先,采用理论解析方法对锚固段穿越砂加卵石双地层条件下的锚索传力机理以及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其次,设计并实施了现场拉拔试验,对砂加卵石双地层条件下的锚索承载性能进行了研究;然后,运用FLAC3D模拟拉拔试验获取砂层和卵石层更加准确的极限粘结强度,并对锚索在砂加卵石双地层条件下的传力机理进行了数值分析;最后,运用FLAC3D模拟对锚固长度、钻孔直径、钢绞线数量及规格、浆体性质等因素对于锚索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预应力锚索设计方法进行了优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的适用于砂加卵石双地层条件下的弹簧-双粘片力学模型可以充分考虑浆体及其周围不同岩土体的性质对于锚索锚固性能的影响,为锚索承载力计算以及设计计算提供理论依据。(2)现场试验表明,当锚索的锚固长度为12m,其中砂层中3m,卵石层中9m时,锚索的承载力可以达到500kN,当砂层中锚固段长度增加10m时,锚索承载力的提高和锚索自由端位移量的减小均不显着。(3)通过FLAC3D模拟现场拉拔试验,对比p-s曲线得到砂层和卵石层更加准确的极限粘结强度分别为30kPa和200kPa;砂加卵石双地层中锚固段的侧向剪应力并非均匀分布;随着拉力的增大,砂层中锚固段的剪应力先达到极限粘结强度从而屈服,然后屈服状态会逐渐向卵石层中锚固段传递。(4)可以运用FLAC3D进行锚索设计优化。首先通过FLAC3D模拟现场拉拔试验获取更加准确的地层极限粘结强度,然后调整不同地层中的锚固段长度、钻孔直径等设计参数,运用FLAC3D模拟拉拔试验测试不同设计方案的锚索承载力,最后通过多次模拟对比可以得到最优的锚索设计方案。
王南[7](2020)在《夯筑土遗址木锚杆群锚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土遗址是重要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之一,尤其在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干旱半干旱自然环境下得以大量的保存。但受到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夯筑土遗址普遍存在威胁结构稳定性的病害,如卸荷变形裂隙、构造活动导致的裂隙,施工接缝产生的裂隙等,使土遗址濒临失稳倒塌。在大量亟待保护加固的背景下,中国土遗址保护整体仍处于“抢救性加固阶段”,夯筑土遗址的力学稳定性控制是当务之急。全长粘结锚固技术施工扰动小,能够有效控制裂隙发展,发挥土遗址的自稳能力,使土遗址得到长久保存,目前已在土遗址加固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木锚杆作为中国古建筑中传统的建筑材料,在材料本身特性、结构特性及文化特征的相关性上均充分体现出应用于土遗址加固中的适宜性。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夯筑土遗址锚固材料研发和单锚的锚固机制,对于锚杆间互相影响及群锚效应分析方面还尚未涉及。因此,本研究立足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文物保护领域的迫切科学需求,开展了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夯筑土遗址木锚杆群锚效应研究。基于土遗址及岩土锚固研究现状的梳理,论文研究内容科学认知土遗址锚固发展及群锚效应控制指标。论文的主要创新内容和方法如下:(1)研究首先开展了锚固材料的基本性能试验。在烧料礓石改性浆液的配比优化试验中,提出了浆体材料室外土体掩埋养护的试验方法,更复合浆体材料的实际服役状态。通过检测180天龄期内浆液结石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比选最具兼容性需求的锚固浆液为烧料礓石与石英砂质量比1:1材料的配比。在白蜡木锚杆在不同含水率状态的物理及力学性质试验中,提供密度、收缩膨胀率、抗拉、抗压及弯曲强度等参数,并从微观角度解释白蜡杆高强度和高韧性机制。(2)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了木锚杆群锚拉拔的模型试验,研发夯筑土遗址群锚拉拔试验系统,实现了多根锚杆整体拉拔,并解决锚杆之间抗拔力差异导致应力不均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索夯筑土在2锚、3锚和4锚下,不同间距、边距和埋置深度条件下的群锚效应,得到包括群锚破坏模式、极限抗拔力、群锚完整荷载-位移关系、各基体的破坏特征和锚杆界面剪应变分布与传递特征等。通过正交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群锚效应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埋置深度、锚杆间距及锚杆数量,阐明夯筑土遗址群锚状态下的受力机制及影响因子。最终结合夯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影响群锚破坏顺序的原因。(3)基于有限差分FLAC 3D(6.00)仿真计算软件中“接触面”单元,建立了考虑锚杆数量、锚杆间距、边距、埋置深度及夯土体层状性质等因子下的木锚杆群锚系统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锚固系统各界面及夯土体内部应力分布与传递规律,补充并扩展了模型试验结果,评价多变量模型下各因素锚固能力。(4)为获得应用于实际夯筑土遗址墙体群锚系统的拉拔检测,修建大比例尺的试验模拟墙体,模拟墙的建立实现了传统夯筑工艺下的建造模式。基于室内群锚试验拉拔系统,改进成为适用于遗址墙体的群锚拉拔装置,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相互验证,明确了群锚系统的破坏模式及锚杆界面应变分布与传递特征,优化了全长粘结型木锚杆剪切-滑移模型,提升了现有研究的理论水平。本论文研究成果为土遗址群锚锚固设计与效果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揭示了木锚杆群锚的破坏机制,为土遗址锚固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提供理论基础,拓展了夯筑土遗址稳定性评价和锚固加固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而丰富了土遗址保护学的深度及内涵,实现土遗址保护学科的科学性及系统性。
张路祥[8](2020)在《可回收钢管锚杆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的发展,工程项目中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支护技术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钢管锚杆为支护结构中锚杆的一种类型,应用于建筑工程边坡支护,道路、隧道工程的支护以及煤矿巷道的支护等。钢管锚杆支护性能好,可适用于多种土质的边坡及围岩支护中,但由于钢管锚杆在支护中进行注浆锚固支护,支护完成后难以回收。近年来建筑工程基坑支护中,更加注重用地红线及城市地下空间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回收锚杆的开发与应用尤为重要。双酚A型环氧树脂E20作为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低挥发、力学强度高、耐腐蚀、与金属粘结强度高等特点,其熔融温度在64-76℃。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E20作为减模剂与钢管锚杆结合使用,提出一种新型的可回收钢管锚杆。回收时通过将减模剂熔融将钢管拔出,达到回收的目的,既能够达到地下空间的绿色发展,又可以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涂敷减模剂前后钢管锚杆的黏结性能及可回收性能。通过比较涂敷减模剂钢管和未涂敷减模剂钢管在压力试验下与砂浆的黏结强度,得出常态下涂敷减模剂后的黏结强度高于未涂敷减模剂钢管的黏结强度,进一步分析提出了黏结强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对涂敷减模剂后的钢管进行加热拔出试验,结果表明其黏结强度在减模剂熔融状态下大幅度降低,可进行钢管的回收。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及现象,提出了可回收钢管锚杆支护结构及回收的设计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际,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可回收钢管锚杆支护下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基坑的竖向位移变化,研究表明可回收钢管锚杆具有良好的支护性能。依据实际工程进一步对可回收钢管锚杆进行回收分析,得出其回收可较好的满足基坑稳定性的要求。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采用减模济涂敷钢管锚杆,回收时通过加热减模剂使钢管回收的新型可回收钢管锚杆,并通过试验和实际工程分析证明了可回收钢管锚杆支护的可靠性及回收的可行性。较好的促进了城市地下空间的绿色发展,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王帅[9](2020)在《扩底补填对防止煤巷树脂锚杆滑移失效的研究及试验》文中提出煤巷钻孔围岩强度低、锚固性能差,单一正常锚固很难提供较大的锚固力,导致树脂锚杆滑移失效现象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查阅大量文献得知,煤巷中树脂锚杆滑移失效的主要原因是钻孔围岩软弱、裂隙发育承受能力较差、锚固剂与钻孔围岩之间粘结能力差、抗剪能力弱等原因。针对上述问题,论文采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现场试验的方法,给出一种防止锚杆滑移失效的方法——扩底补填。扩底补填是对锚杆孔底部进行倒楔形扩孔,之后在保留原有锚杆孔的条件下对扩孔部分进行补填。扩底补填改善了锚固段钻孔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增加了锚固剂与钻孔围岩之间的锚固界面粘结能力,是一种可以提高煤体锚固力的技术方法。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扩底补填锚固在扩孔过程中的力学计算公式,建立了扩底补填锚固的力学分析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扩底补填增加树脂锚杆锚固力的可行性。室内试验结果显示,正常锚固的极限承受力为18.7KN,一倍扩底补填的极限承受力为17.41KN增幅-6.9%;二倍扩底补填锚固的极限承受力为19.56KN,增幅4.6%;三倍扩底补填的极限承受力为35.1KN,增幅87.7%;四倍扩底补填的极限承受力为43.47KN,增幅132.5%;五倍扩底补填的极限承受力为52.1KN,增幅178%。拉拔结果显示五倍扩底补填锚固的锚固性能最好,其最大锚固力最大。数值模拟试验模拟正常锚固和八组不同倍数的扩底补填锚固的锚杆拉拔试验,结果表明:五倍扩底补填锚固及以下扩孔底补填锚固的轴向力变化趋势相同,增幅变化情况基本相似。五倍及以上的扩底补填锚固的拉拔力变化较小,增幅曲线接近水平;各部件位移的总体变化趋势随着扩孔倍数的增加而降低;五倍及以上扩底补填锚固,相同部件应力云图变化情况类似,与正常锚固相比应力增幅曲线几乎呈现水平变化。综合分析扩底补填锚固时现场扩孔作业量、补填作业量以及可行性等实际情况分析,认为五倍扩底补填锚固综合效果最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五倍扩底补填锚网支护的巷道顶板变形总量和变形速度均小于两组正常支护的巷道顶板变形总量。对防止树脂锚杆滑移失效现象效果显着。
赵宇臻[10](2020)在《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固岩质边坡震后位移计算》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在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容易发生滑动和坍塌,造成难以估量的人类伤亡和基础设施的破坏。预应力锚索作为一种常用的边坡支护结构,在边坡加固措施中应用广泛。汶川地震震后调查表明边坡锚固技术有很好的抗震加固效果。然而目前边坡锚固机理及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评价理论研究仍不够成熟。因此,开展锚索加固机理及地震作用下锚固边坡稳定性研究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工程实际价值。目前在岩质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中,Newmark滑块位移法(又称Newmark法)是一种常用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然而Newmark法在计算锚固岩质边坡震后位移时,一般假设边坡屈服加速度系数为定值,没有考虑在地震时程中因滑块下滑引起的锚索轴力实时动态变化对边坡屈服加速度系数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弹性力学理论从力学角度分析了锚杆(索)的刚度系数计算方法,并以预应力锚索锚固岩质边坡模型为例,考虑锚索轴力实时动态变化对边坡屈服加速度系数的影响,推导了考虑锚索轴力实时动态效应的边坡震后位移计算方法,并进行了算例分析与模型试验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针对锚固岩质边坡,基于Mindlin位移解,论述了弹性范围内锚杆(索)极限抗拔力与其刚度系数计算方法,分析了岩土层参数对锚杆(索)受拉时其自由段与锚固段位移占总位移比例的影响,指出在一般岩土体中锚固段内发生的位移不容忽视,考虑锚固段位移得到的锚杆(索)刚度系数更加准确。(2)基于拟静力模型,针对典型锚固岩质边坡,采用极限平衡法与Newmark法,考虑锚索轴力实时动态变化对边坡屈服加速度系数的影响,推导出锚固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锚索轴力实时动态变化、边坡动态安全系数与实时屈服加速度系数以及震后位移计算的计算表达式,提出了锚固岩质边坡震后位移计算的实时动态Newmark滑块位移法。(3)使用MATLAB编程,以地震波记录时间为时间间隔,通过计算每一个地震时间间隔的锚索轴力、边坡动态安全系数与屈服加速度系数并进行实时动态更新,实现了实时动态Newmark滑块位移法计算锚固岩质边坡震后位移过程。(4)结合算例,对比分析了不同边坡模型参数下实时动态Newmark滑块位移法与Newmark法计算的震后位移差异,发现实时动态Newmark滑块位移法较Newmark法计算的震后位移要偏小,且两者之间的差异会随着边坡整体稳定性的提高而逐渐减小,随地震峰值加速度系数与锚固段岩体弹性模量增大而逐渐增大。(5)对比振动台模型试验实测结果,实时动态Newmark滑块位移法较Newmark法计算的震后位移更接近实测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实时动态Newmark滑块位移法的合理性。
二、锚杆锚固段粘结力分布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锚杆锚固段粘结力分布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剪切作用下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变形特性及锚固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锚固支护技术发展历程概述 |
1.2 剪切作用下锚杆承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认识 |
1.4 本文研究意义、方法及内容 |
1.4.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2 新型拉力分散型锚杆作用机理及力学行为分析 |
2.1 引言 |
2.2 锚杆的定义与分类 |
2.2.1 锚杆的定义 |
2.2.2 锚杆的分类 |
2.3 锚杆的破坏机理 |
2.4 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结构形式 |
2.5 新型拉力分散型锚杆协调变形工作机理 |
2.6 传统单根直锚杆与螺旋形锚杆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
2.6.1 试验设备及材料 |
2.6.2 试验过程 |
2.6.3 试验结果 |
2.7 传统单根直锚杆与螺旋形锚杆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
2.7.1 软件简介 |
2.7.2 建模过程 |
2.7.3 模拟结果 |
2.8 传统双根直锚杆与螺旋形双根锚杆力学性能数值模拟 |
2.8.1 建模过程 |
2.8.2 模拟结果 |
2.9 本章小结 |
3 剪切作用下锚杆拉拔试验装置设计及试件制作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3 试验装置设计 |
3.3.1 试验平台 |
3.3.2 剪切作用加载装置 |
3.3.3 锚杆拉拔装置 |
3.3.4 数据采集系统 |
3.4 试件制作 |
3.4.1 锚杆 |
3.4.2 锚固材料及锚固长度 |
3.4.3 锚固基体 |
3.4.4 应变片 |
3.4.5 剪切角度 |
3.5 锚固剂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
3.5.1 试块的制作 |
3.5.2 试验设备 |
3.5.3 试验过程 |
3.5.4 试验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锚杆锚固力学性能试验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加载过程 |
4.3 试验宏观表象 |
4.4 荷载-位移关系分析 |
4.4.1 锚固1000mm新型锚杆 |
4.4.2 锚固600mm新型锚杆 |
4.4.3 锚固600mm传统锚杆 |
4.5 第Ⅰ锚固界面应力-应变关系分析 |
4.5.1 锚固1000mm新型锚杆 |
4.5.2 锚固600mm新型锚杆 |
4.5.3 锚固600mm传统锚杆 |
4.6 第Ⅱ锚固界面应力-应变关系分析 |
4.6.1 锚固1000mm新型锚杆 |
4.6.2 锚固600mm新型锚杆 |
4.6.3 锚固600mm传统锚杆 |
4.7 不同影响因素下锚杆锚固性能分析 |
4.7.1 锚杆类型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4.7.2 锚固长度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4.7.3 剪切角度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4.8 本章小结 |
5 新型拉力分散型锚杆锚固效果模拟分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锚杆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1 本构模型与材料参数 |
5.2.2 创建模型 |
5.2.3 相互作用与荷载设置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4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剪切作用下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承载能力计算分析 |
6.1 引言 |
6.2 基本假设 |
6.3 锚杆的承载力 |
6.4 锚杆的锚固破坏 |
6.4.1 粘结力的影响 |
6.4.2 咬合力的影响 |
6.4.3 剪切力的影响 |
6.5 锚杆的强度破坏 |
6.5.1 锚杆受力与变形 |
6.5.2 各因素对锚杆强度的影响 |
6.5.3 锚杆强度承载力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及锚固界面的剪切滑移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全长锚固锚杆加固工程解析解研究 |
1.3.2 全长锚固锚杆的理论解析力学模型 |
1.3.3 全长锚固锚杆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4 端锚加固工程解析解研究 |
1.3.5 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及锚固界面损伤的剪切滑移模型 |
1.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地下工程中全长锚固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 |
2.1 概述 |
2.2 全长锚杆锚固地下工程抑损止裂解析解 |
2.2.1 锚杆加固后的围岩等效物理力学参数 |
2.2.2 锚固前后损伤变量的定义及演化方程 |
2.2.3 锚杆调动围岩自承载能力系数 |
2.2.4 锚杆调动围岩自承载能力系数的计算 |
2.3 算例分析 |
2.3.1 对比分析 |
2.3.2 围岩参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围岩损伤对全长锚固锚杆受力的影响 |
3.1 概述 |
3.2 围岩损伤影响下的巷道全长锚杆受力分析 |
3.2.1 损伤变量的定义及演化方程 |
3.2.2 考虑围岩损伤的圆形巷道解析解 |
3.2.3 全长锚固锚杆受力分析 |
3.3 算例分析 |
3.3.1 脆性损伤下算例分析 |
3.3.2 连续损伤下的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地下工程中端头锚固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 |
4.1 概述 |
4.2 端锚加固地下工程的等效方法 |
4.3 端锚加固地下工程的损伤演化方程 |
4.4 端锚锚固地下工程解析解 |
4.4.1 端锚锚固端处在弹性区 |
4.4.2 端锚锚固端处在塑性区 |
4.5 工程案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锚喷支护在围岩损伤影响下的加固效应 |
5.1 概述 |
5.2 四种锚喷模型 |
5.2.1 高锚固力情况下的锚喷力学模型 |
5.2.2 低锚固力情况下的锚喷力学模型 |
5.2.3 锚固力不稳定情况下的锚喷力学模型 |
5.2.4 高锚固力情况下一根锚杆脱出的锚喷力学模型 |
5.3 工程案例分析 |
5.3.1 四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
5.3.2 工程案例一 |
5.3.3 工程案例二 |
5.4 本章小结 |
6 锚索(杆)在边坡治理工程的止裂效应分析 |
6.1 概述 |
6.2 裂纹的应力场分析 |
6.2.1 张开(Ⅰ)型裂纹的锚固前后应力场分析 |
6.2.2 滑移(Ⅱ)型裂纹的锚固前后应力场分析 |
6.2.3 锚索锚固力随时间损失的模型 |
6.2.4 Ⅰ型裂纹的锚固应力分析 |
6.2.5 Ⅱ型裂纹的锚固应力分析 |
6.3 顺层岩质边坡后缘张裂缝的锚固止裂分析 |
6.3.1 锚固力作用下的临界深度分析 |
6.3.2 工程实例分析 |
6.4 其余不利情况下的岩质边坡后缘张裂缝锚固止裂分析 |
6.4.1 周边修筑建筑工程的影响 |
6.4.2 周边地下工程爆破的影响 |
6.4.3 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随时间损失的影响 |
6.5 经典案例-湖北秭归链子崖T11 张裂缝锚固止裂分析 |
6.6 岩质边坡危岩锚固的止裂分析 |
6.6.1 锚索锚固下的危岩稳定性断裂力学分析方法 |
6.6.2 工程案例分析 |
6.7 细长岩层层状边坡的锚固止裂分析 |
6.7.1 细长层状边坡的力学模型研究概述 |
6.7.2 锚固软岩细长直立层状边坡的止裂模型 |
6.7.3 直立层状边坡锚固止裂算例 |
6.7.4 锚固细长顺层岩质边坡的止裂模型 |
6.7.5 顺层边坡溃屈弯曲工程案例 |
6.8 本章小结 |
7 考虑锚固界面损伤的剪切滑移模型 |
7.1 概述 |
7.2 FRP锚杆第一界面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2.1 FRP锚杆第一界剪切滑移模型概述 |
7.2.2 FRP筋锚杆拉拔过程中剪切刚度变化规律 |
7.2.3 FRP筋锚杆的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2.4 模型应用-基于荷载传递法的锚杆传力分析 |
7.2.5 试验与算例分析 |
7.3 锚杆第一界面完全解耦的三参数WEIBULL统计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3.1 第一界面完全解耦的剪切滑移模型概述 |
7.3.2 第一界面完全解耦的统计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3.3 案例验证与分析 |
7.3.4 参数分析 |
7.4 高温影响下的第一界面修正WEIBULL统计损伤剪切滑移模型 |
7.4.1 高温影响下的第一界面剪切滑移模型概述 |
7.4.2 改进的修正Weibull热损伤锚固第一界面剪切滑移模型 |
7.4.3 模型验证与算例分析 |
7.5 锚杆锚固第二界面统计损伤力学模型 |
7.5.1 概述 |
7.5.2 工程案例验证分析 |
7.6 模型应用-锚筋低应力脆断裂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大跨隧道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机理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跨隧道建设技术研究现状 |
1.2.2 隧道围岩锚固支护理论研究现状 |
1.2.3 锚杆及锚索承载特性研究现状 |
1.2.4 锚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预应力锚固单元体力学特性 |
2.1 预应力锚固支护形式 |
2.1.1 预应力锚杆、锚索构造 |
2.1.2 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形式 |
2.1.3 预应力锚固单元体 |
2.2 预应力锚杆锚固单元体 |
2.2.1 力学模型及承载特性 |
2.2.2 锚杆预应力主动支护特性 |
2.2.3 荷载形式对锚杆支护特性的影响 |
2.2.4 锚杆应力叠加特性 |
2.3 预应力锚杆-锚索复合锚固单元体 |
2.3.1 力学模型及承载特性 |
2.3.2 锚杆及锚索预应力主动支护特性 |
2.3.3 荷载形式对锚杆-锚索支护特性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解析方法 |
3.1 预应力锚杆-锚索支护模型 |
3.1.1 模型基本假定 |
3.1.2 锚杆、锚索支护滞后效应及本构模型 |
3.1.3 围岩本构模型 |
3.2 模型解析及验证 |
3.2.1 工况2 解析 |
3.2.2 工况3 解析 |
3.2.3 工况A~C解析 |
3.2.4 解析模型验证 |
3.3 锚固体系支护参数匹配协同效应分析 |
3.3.1 预应力及锚杆、锚索截面积分析 |
3.3.2 锚杆、锚索长度及支护密度分析 |
3.3.3 围岩应力状态分析 |
3.3.4 围岩特性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4 预应力锚杆-锚索协同支护力学行为现场试验研究 |
4.1 现场试验方案 |
4.1.1 隧道断面及围岩条件 |
4.1.2 隧道支护形式及开挖方法 |
4.1.3 测点布置及试验内容 |
4.2 预应力锚杆支护力学行为 |
4.2.1 锚杆自由段支护力试验结果 |
4.2.2 锚杆自由段支护力损失规律 |
4.2.3 预应力锚杆中性点分布特性 |
4.2.4 锚杆端部支护力试验结果 |
4.2.5 预应力锚杆支护力演化规律 |
4.3 预应力锚索支护力学行为 |
4.3.1 预应力锚索支护力试验结果 |
4.3.2 锚索支护力损失及发展过程 |
4.3.3 预应力锚索支护力演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5 预应力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支护效应 |
5.1 大跨隧道围岩复合结构特性 |
5.1.1 隧道围岩复合结构特性 |
5.1.2 大跨隧道围岩复合结构分区 |
5.2 预应力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承载机理 |
5.2.1 锚杆、锚索承载机理及耦合特性 |
5.2.2 锚固体系分区协同调动围岩承载机理 |
5.3 大跨隧道锚杆-锚索分区协同支护力学特性 |
5.3.1 数值模型及锚固支护形式 |
5.3.2 围岩结构及分区承载机制 |
5.3.3 锚固分区及支护刚度和强度效应 |
5.3.4 围岩质量及隧道跨度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
6.1 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评价方法 |
6.1.1 协同支护评价指标 |
6.1.2 协同支护评价标准 |
6.1.3 锚杆-锚索支护参数修正措施 |
6.2 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设计方法 |
6.3 工程应用 |
6.3.1 锚固体系设计实例分析 |
6.3.2 锚杆-锚索协同支护力学状态 |
6.3.3 大跨隧道围岩及初支结构响应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解析解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复合岩体穿层锚杆锚固力学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复合岩体穿层锚杆拉拔载荷传递模型 |
2.1 锚杆拉拔载荷传递力学模型 |
2.2 锚固界面非线性剪切滑移模型 |
2.3 单层岩体锚杆拉拔载荷传递模型 |
2.4 复合岩体穿层锚杆拉拔载荷传递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软硬组合复合岩体锚杆拉拔试验研究 |
3.1 锚固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3.2 复合岩体锚杆拉拔试验设计 |
3.3 单层岩体短锚拉拔特性 |
3.4 单层岩体锚杆拉拔特性 |
3.5 复合岩体锚杆拉拔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4 软硬组合复合岩体锚固承载特性研究 |
4.1 单层岩体锚固界面渐进失效全历程分析 |
4.2 软硬组合两层岩体锚固承载特性 |
4.3 软硬组合三层岩体锚固承载特性 |
4.4 软硬组合多层岩体锚固承载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复合岩体离层作用下穿层锚杆受力特征研究 |
5.1 离层作用下锚杆载荷传递模型 |
5.2 离层对锚杆作用的数值模拟方法与验证 |
5.3 软硬组合两层岩体离层作用下穿层锚杆受力特征 |
5.4 软硬组合三层岩体离层作用下穿层锚杆受力特征 |
5.5 软硬组合多层岩体离层作用下穿层锚杆受力特征 |
5.6 离层作用下预应力锚杆受力特征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6 现场工程实践 |
6.1 复合顶板巷道支护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
6.2 工程概况 |
6.3 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原因 |
6.4 复合顶板巷道支护参数优化设计方案 |
6.5 巷道围岩控制效果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水致劣化作用下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及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对岩石劣化研究 |
1.2.2 锚杆腐蚀耐久性研究 |
1.2.3 锚固节理剪切力学研究 |
1.2.4 边坡稳定性研究 |
1.2.5 存在主要问题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岩石和锚杆水致劣化试验 |
2.1 引言 |
2.2 岩石水致劣化试验 |
2.2.1 试验方案 |
2.2.2 岩石密度测量 |
2.2.3 单轴压缩试验 |
2.2.4 巴西劈裂试验 |
2.2.5 岩石剪切试验 |
2.2.6 岩石强度劣化规律分析 |
2.3 砂岩微观特征分析 |
2.3.1 砂岩矿物分析 |
2.3.2 SEM电镜扫描 |
2.4 锚杆腐蚀劣化试验 |
2.4.1 试验方案 |
2.4.2 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考虑水致劣化作用锚固节理剪切力学特性 |
3.1 概述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原理 |
3.2.2 相似比 |
3.2.3 试验设备 |
3.3 锚固节理制作工艺 |
3.3.1 试样制备方法 |
3.3.2 节理面形貌参数量化 |
3.4 锚固参数对剪切特性的影响 |
3.4.1 锁定方式对锚固节理剪切特性影响 |
3.4.2 预应力对锚固节理剪切特性影响 |
3.4.3 节理粗糙度对锚固节理剪切特性影响 |
3.5 水致劣化作用下锚固节理剪切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1 剪切荷载与剪切位移 |
3.5.2 锚杆轴力变化特征 |
3.5.3 锚杆变形特征 |
3.5.4 锚杆断裂截面受力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致劣化作用下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 |
4.1 概述 |
4.2 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 |
4.2.1 基于剪切强度参数演化的锚固节理剪切荷载计算模型 |
4.2.2 锚杆剪力计算公式推导 |
4.2.3 锚杆轴力计算公式推导 |
4.2.4 破坏准则 |
4.3 水致劣化作用下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 |
4.3.1 锚杆和岩石强度参数劣化模型 |
4.3.2 节理面剪切损伤劣化模型 |
4.4 剪切力学模型验证 |
4.4.1 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验证 |
4.4.2 考虑水致劣化作用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验证 |
4.5 剪切力学模型探讨 |
4.5.1 力学模型优势与局限 |
4.5.2 锚杆导轨效应的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锚杆剪切破坏模式的边坡时变稳定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锚杆各破坏模式抗力分析 |
5.2.1 锚杆锚固段注浆体与钢筋脱粘破坏模式 |
5.2.2 锚杆自由段拉伸破坏模式 |
5.2.3 锚杆在滑动面拉-剪破坏模式 |
5.3 基于可靠度方法的时变稳定性分析 |
5.3.1 锚固边坡安全系数公式修正 |
5.3.2 边坡系统可靠度模型建立 |
5.3.3 参数时变性分析 |
5.3.4 锚固边坡破坏概率分析结果 |
5.4 锚固边坡稳定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向家坝水电站坝址区左岸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
6.1 坝址区工程地质概况 |
6.2 左岸边坡稳定性计算 |
6.2.1 FLAC~(3D)及Pile结构单元简介 |
6.2.2 边坡锚固工程支护参数 |
6.2.3 计算参数与计算工况确定 |
6.2.4 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
6.3 左岸边坡可靠度分析 |
6.3.1 边坡滑动面确定 |
6.3.2 计算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砂加卵石双地层预应力锚索传力机理及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锚索传力机理研究现状 |
1.2.1 引言 |
1.2.2 试验研究 |
1.2.3 理论研究 |
1.2.4 数值模拟研究 |
1.3 锚索设计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1 锚索破坏形式研究 |
1.3.2 临界锚固长度研究 |
1.3.3 单锚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
1.4 现存问题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 本文主要创新点 |
2 锚索传力机理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锚索锚固段剪应力分布理论研究 |
2.2.1 弹性力学法与弹性模型 |
2.2.2 界面力学法与剪切滞模型 |
2.2.3 荷载传递法与双曲函数模型 |
2.3 砂加卵石双地层弹簧-双粘片模型 |
2.3.1 模型假设与理论基础 |
2.3.2 模型建立与求解 |
2.4 本章小结 |
3 现场拉拔试验 |
3.1 工程概况 |
3.1.1 项目简介 |
3.1.2 工程地质条件 |
3.2 拉拔试验设计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器材及参数 |
3.2.3 试验分组与实施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钻孔与注浆工效 |
3.3.2 荷载-位移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4 极限粘结强度与传力机理数值分析 |
4.1 FLAC3D软件与cable结构单元 |
4.1.1 FLAC3D三维问题有限差分数值原理 |
4.1.2 FLAC3D求解流程 |
4.1.3 Cable结构单元 |
4.2 数值模型建立 |
4.2.1 模型基本假定 |
4.2.2 模型网格与边界条件 |
4.2.3 本构模型及参数 |
4.3 极限粘结强度取值分析 |
4.3.1 p-s曲线对比 |
4.3.2 极限粘结强度获取 |
4.4 传力机理数值分析 |
4.4.1 剪应力分布 |
4.4.2 岩土体位移 |
4.5 本章小结 |
5 锚索设计优化 |
5.1 引言 |
5.2 设计参数影响数值分析 |
5.2.1 试验参照组 |
5.2.2 锚固长度及位置 |
5.2.3 锚固段钻孔直径 |
5.2.4 钢绞线数量及规格 |
5.2.5 注浆压力与浆体剪切模量 |
5.2.6 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 现行锚索设计流程及计算方法 |
5.3.1 现行设计流程 |
5.3.2 现行设计计算方法 |
5.4 设计优化及案例验证 |
5.4.1 设计优化 |
5.4.2 案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7)夯筑土遗址木锚杆群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土遗址概况 |
1.1.2 土遗址锚固特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土锚固机理研究 |
1.2.2 群锚效应研究 |
1.2.3 土遗址锚固研究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1.5.1 关键问题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土遗址锚固材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烧料礓石锚固浆液配比优化试验 |
2.2.1 试验方案 |
2.2.2 试验结果 |
2.2.3 锚固浆液固化过程及机制 |
2.2.4 养护条件影响分析 |
2.2.5 环境协调性分析 |
2.3 白蜡木锚杆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
2.3.1 试验方案 |
2.3.2 白蜡木杆膨胀及收缩性能测试 |
2.3.3 白蜡木锚杆力学性能测试 |
2.3.4 白蜡木微观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夯筑土木锚杆群锚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3.1 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3.2.1 正交试验 |
3.2.2 夯筑土遗址群锚拉拔试验系统 |
3.3 模型试验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3.3.1 基本物理指标测试结果 |
3.3.2 力学性质测试结果 |
3.4 模型试验方案 |
3.4.1 试验材料 |
3.4.2 模型试样制备 |
3.4.3 试样养护 |
3.4.4 试验方法 |
3.4.5 试验设备 |
3.5 模型试验结果 |
3.5.1 破坏模式 |
3.5.2 极限抗拔力 |
3.5.3 荷载-位移关系 |
3.5.4 杆体界面应变分布特征 |
3.6 模型试验群锚抗拔力影响条件分析 |
3.7 正交分析 |
3.7.1 因素主次顺序 |
3.7.2 方案比选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夯筑土木锚杆群锚数值模拟分析 |
4.1 概况 |
4.2 夯筑土木锚杆群锚数值模型 |
4.2.1 模型建立 |
4.2.2 边界条件及参数确定 |
4.2.3 数值模型验证 |
4.3 数值模型荷载响应分析 |
4.3.1 锚固系统应力分布 |
4.3.2 夯土体应力传递 |
4.4 群锚锚固参数扩展分析 |
4.5 群锚因素锚固能力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夯筑模拟墙群锚现场拉拔试验研究 |
5.1 概况 |
5.2 模拟墙试验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5.2.1 基本物理指标测试结果 |
5.2.2 力学性质测试结果 |
5.3 试验方案 |
5.3.1 模拟墙夯筑 |
5.3.2 试验材料 |
5.3.3 锚杆设计 |
5.3.4 试样养护 |
5.3.5 试验方法 |
5.4 试验结果 |
5.4.1 破坏模式 |
5.4.2 极限抗拔力 |
5.4.3 荷载-位移关系 |
5.4.4 杆体界面应变分布特征 |
5.4.5 锚固系统应力传递规律分析 |
5.5 模拟墙群锚抗拔力影响条件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可回收钢管锚杆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锚固技术的发展 |
1.2.2 可回收锚杆的发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之处 |
1.4 行文技术路线 |
2 可回收钢管锚杆 |
2.1 桩锚支护结构形式 |
2.2 锚杆的分类 |
2.2.1 传统锚杆的分类 |
2.2.2 可回收锚杆的分类 |
2.3 可回收钢管锚杆 |
2.3.1 钢管锚杆 |
2.3.2 减模剂的选择 |
2.3.3 可回收钢管锚杆锚固机理 |
2.4 可回收钢管锚杆支护及回收方法 |
2.4.1 锚杆施工 |
2.4.2 回收方法 |
本章小结 |
3 钢管锚杆回收技术及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简介 |
3.2 试验步骤及试验方法 |
3.2.1 试件制作 |
3.2.2 加载方式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试件破坏形态 |
3.3.2 侧阻力与砂浆强度 |
3.4 粘结—滑移机理 |
本章小结 |
4 可回收钢管锚杆基本理论 |
4.1 可回收钢管锚杆支护结构介绍 |
4.2 可回收钢管锚杆支护基坑的破坏形式 |
4.3 围护结构的设计 |
4.3.1 桩的选型与成桩工艺 |
4.3.2 平面设计 |
4.3.3 竖向设计 |
4.3.4 截面承载力计算 |
4.4 钢管锚杆的设计 |
4.4.1 锚杆的布置 |
4.4.2 锚杆长度 |
4.4.3 锚固段长度 |
4.4.4 锚杆杆体设计 |
4.4.5 腰梁设计 |
4.4.6 张拉锁定、注浆及锚具 |
4.5 钢管锚杆的回收计算 |
本章小结 |
5 工程应用 |
5.1 工程背景 |
5.2 周边环境及工程地质情况 |
5.2.1 周边环境 |
5.2.2 工程地质情况 |
5.2.3 支护方案设计 |
5.3 软件简介 |
5.4 模型建立 |
5.4.1 基本假定 |
5.4.2 计算范围 |
5.4.3 边界约束条件 |
5.4.4 材料属性 |
5.5 有限元数值分析 |
5.5.1 工况分析 |
5.5.2 初始地应力的平衡 |
5.6 开挖过程结果分析 |
5.6.1 应力状态数值分析 |
5.6.2 水平位移数值分析 |
5.6.3 竖向位移数值分析 |
5.7 回收过程结果分析 |
5.7.1 回收在数值分析中的实现 |
5.7.2 支护桩水平位移 |
5.7.3 基坑竖向位移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扩底补填对防止煤巷树脂锚杆滑移失效的研究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巷道支护研究进展 |
1.2.2 煤巷支护研究现状 |
1.2.3 锚杆支护研究现状 |
1.2.4 锚杆扩孔技术研究现状 |
1.3 煤巷锚杆支护存在问题 |
1.4 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创新点 |
1.4.2 技术路线 |
2、扩底补填锚固力学分析及机理 |
2.1 正常锚固系统失效的形式 |
2.2 孔底扩孔原理及钻孔围岩力学分析 |
2.3 两种锚固系统力学分析 |
2.3.1 正常锚固系统力学分析 |
2.3.2 扩底补填锚固系统力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扩底补填室内试验 |
3.1 扩底补填锚固与正常锚固试验对比 |
3.2 室内试验设计 |
3.2.1 相似材料配比确定 |
3.2.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4 锚杆受力形式变化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不同扩孔倍数的数值模拟试验 |
4.1 软件确定 |
4.2 模拟试验设计 |
4.3 数值模拟轴向稳定力结果对比 |
4.4 不同倍数的扩底补填锚固各部件位移结果对比 |
4.4.1 补填体位移变化结果分析 |
4.4.2 锚固剂位移变化结果分析 |
4.4.3 围岩位移变化结果分析 |
4.5 五倍以上扩底补填锚固与正常锚固模拟对比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现场试验 |
5.1 工程概况 |
5.1.1 试验巷道地质条件 |
5.1.2 试验巷道支护技术与参数 |
5.2 试验段选取及测站布置 |
5.2.1 测站布置 |
5.2.2 测试仪器及实现过程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巷道变形结果分析 |
5.3.2 锚杆拉拔试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固岩质边坡震后位移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 |
1.2.2 锚杆锚固段剪应力分析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锚杆作用机理与锚杆刚度系数 |
2.1 锚杆作用机理 |
2.2 基于Mindlin位移解的锚杆作用机制分析 |
2.2.1 锚杆锚固段受力分析 |
2.2.2 锚杆抗拔力 |
2.2.3 锚固段位移 |
2.2.4 锚杆刚度系数 |
2.3 锚杆刚度系数简化算法适用条件分析 |
2.3.1 锚固段与自由段位移分析 |
2.3.2 锚杆刚度系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震作用下典型锚固岩质边坡震后位移分析 |
3.1 震后位移计算原理 |
3.2 岩质边坡坡动力破坏模式 |
3.3 边坡模型与理论推导 |
3.3.1 边坡模型 |
3.3.2 边坡受力分析 |
3.3.3 锚索实时轴力分析 |
3.3.4 边坡动态安全系数与实时屈服加速度系数分析 |
3.3.5 边坡震后位移分析 |
3.4 算例分析 |
3.4.1 锚索实时轴力变化规律 |
3.4.2 边坡动态安全系数实时变化规律 |
3.4.3 边坡屈服加速度系数实时变化规律 |
3.4.4 震后位移计算结果对比 |
3.4.5 震后位移参数敏感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振动台模型试验验证 |
4.1 模型试验概况 |
4.1.1 振动台试验相似系数 |
4.1.2 试验模型的设计 |
4.1.3 试验模型材料设计 |
4.1.4 模型试验方案 |
4.2 试验结果对比 |
4.2.1 锚索实时轴力对比 |
4.2.2 边坡震后位移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
四、锚杆锚固段粘结力分布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剪切作用下新型拉力分散型麻花锚杆变形特性及锚固性能研究[D]. 王澄菡.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2]锚杆的抑损止裂效应分析及锚固界面的剪切滑移模型[D]. 杨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大跨隧道预应力锚固体系协同支护机理及其应用[D]. 罗基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复合岩体穿层锚杆锚固力学机理及应用[D]. 李宁.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水致劣化作用下锚固节理剪切力学模型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 郑罗斌.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6]砂加卵石双地层预应力锚索传力机理及设计优化研究[D]. 魏支援. 浙江大学, 2021(06)
- [7]夯筑土遗址木锚杆群锚效应研究[D]. 王南. 兰州大学, 2020(04)
- [8]可回收钢管锚杆性能研究[D]. 张路祥. 河南大学, 2020(02)
- [9]扩底补填对防止煤巷树脂锚杆滑移失效的研究及试验[D]. 王帅.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10]地震作用下预应力锚固岩质边坡震后位移计算[D]. 赵宇臻.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