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左中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郭大伟,李鹤,刘新潮[1](2021)在《科左中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分析》文中指出文章主要对通辽市科左中旗2020年农业生产发展专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产生的效益进行了探析,为类似该工程建设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阿茹娜[2](2020)在《西辽河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及可持续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得的福利,即人类直接或间接的从保障其生存和生活质量的生态系统中获得的利益。一直以来,可商品化和可市场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服务)研究受到更多关注。但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无法市场化、有公共服务性质的生态系统服务(调节服务)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供给服务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生存所需的食物和原材料,调节服务则能保障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同样重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支持。因此,研究区域内部生态系统调节与供给服务之间的作用关系(权衡关系、协同关系、无权衡或协同关系等),以及这种关系的时空演变特点和机理,指导和服务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科学命题。西辽河平原区位于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带,主要以草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为主,具有很高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价值,其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尤为突出。本文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野外调研法、空间统计分析、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评估西辽河平原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科学识别各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研究其时空演化趋势与规律,进而探讨西辽河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分区管理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西辽河平原区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变化趋势。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是西辽河平原区主要的两大调节服务。水源涵养作为关键调节服务,呈现持续下降特点。西辽河平原区地处半干旱区,可利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地下水资源。水源涵养下降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条件变化影响地下水资源的补给量,而社会经济发展增加了用水压力,导致代表水源涵养服务的地下水资源入不敷出,出现水源涵养持续下降情况。防风固沙的调节服务整体增加。通过大面积建设防护林草等生态工程、实施轮牧休牧禁牧政策人为增加植被覆盖度,西辽河平原区实际土壤风蚀模数有显着下降趋势,防风固沙服务有整体提高趋势。(2)西辽河平原区生态系统供给服务变化趋势。西辽河平原区产业结构总体上保持南部牧业、中部农业、北部农牧交错的布局。农业和牧业供给服务保持稳步增长趋势,源于农业技术的提高和草地的植被覆盖度增加,以及有部分草地转化为耕地等方面原因;林业供给、人口居住和开发建设等供给服务变化并不显着。(3)西辽河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两两间权衡与协同关系。西辽河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两两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在整体上和不同梯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多样性,但总体来看具有一定趋同性。各生态系统服务指标时空变化呈增强、减弱、无显着变化和无明显趋势等特征。整体型33组关系中,权衡、协同关系各占57.58%和27.27%,权衡与协同互相转换关系各占总6.06%,无权衡或协同关系仅占3.03%。水源涵养服务指标与牧业服务、人口居住、农业供给呈递减权衡关系,与林业供给呈中等权衡关系。防风固沙服务2个指标与各供给服务呈弱权衡、弱协同关系。水源涵养服务2个指标与防风固沙服务2个指标呈递减权衡关系,与另1个指标呈弱协同关系。梯度水平型关系中,3个低梯度水平上的调节服务指标间关系与整体型关系较一致,调节服务与供给服务基本与整体型关系一致。高梯度水平内各服务指标间关系多样。(4)西辽河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分区管理。以生态系统服务簇可持续管理为目标,重点考虑可利用水资源及其分布特点这一关键因素,将西辽河平原区划分为3种级别的可持续管理区。1级可持续分区分布于西辽河平原区南部和北部,是以沙地、盐碱地和草地及部分耕地为主,农牧业为主要产业,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条件较好,生态系统服务的质与量可完全满足当代人、后代人和其他物种的生存、生活和生产的需求;2级可持续分区分布于中部及西北部分地区,以草地、耕地和沙地为主,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条件有下降趋势,可满足当代人和其他物种的基本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所需的生态系统服务,应该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用水效率,制定生存、生活优先于生产的生态系统服务管理政策;3级可持续分区分布于科尔沁区主城区及其周围,地下水枯竭导致水源涵养服务短缺。实现可持续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保障足够的生态空间,不过度追求供给服务,避免供给服务与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产生权衡作用,加快修复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蔡明佟[3](2020)在《基于通辽市玉米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文中认为为了研究通辽市玉米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通辽地区的玉米加工业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玉米原材料生产角度进行比较优势分析,从玉米加工产品品种、市场需求等角度进行SWOT分析,从而提出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发展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加工业现状。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原材料生产具有种植面积大、单产水平高、品质优良等特点;玉米加工业涵盖13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味精、氨基酸、淀粉加工行业发展趋势较好。2.玉米加工业原材料比较优势分析,通辽市玉米生产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但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偏低,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玉米加工产业SWOT分析,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的优势是种植集中分布、产业布局合理和交通电力资源优势明显;劣势是玉米种植结构单一、加工产业链短、产业间衔接松散、龙头企业有限、企业生产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较低和创新能力弱;机会是国家战略调整、区域发展政策和养殖业发展机遇;威胁是区域产业竞争加剧、环境形势严峻、国家政策调控和水资源不足。3.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发展对策。在加工业原材料生产方面兴建基础设施,推广种植科技,加大特种玉米推广力度,引导种植青贮玉米;在加工企业方面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在政策支持方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品牌宣传保护。
张卓[4](2020)在《西辽河井灌区不同灌溉方式条件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应用与分析》文中认为开展西辽河井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测试应用与分析,理清井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现状,掌握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动态变化,对于加快灌区建设和促进全面管理,促进农业节水工作的开展,尽早建设节水型社会,完成自治区政府“最严格水资格管理”考核指标任务,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促进草原生态建设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室内外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为手段,在土壤肥力、作物品种、气象因素和农业措施相同的情况下,选取科尔沁区、科左中旗、开鲁县3个代表性样点,按照传统地面灌、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4种类型灌溉方式,开展井灌区不同灌溉方式下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试验研究。通过分析通辽市西辽河井灌区2013-2015年灌溉水利用系数、WUE及不同灌溉方式边际效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西辽河平原区管道输水灌溉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83;喷灌为0.851;滴灌为0.866;而传统地面灌为0.635。(2)在WUE增加率方面,高效节水与传统地面灌相比,滴灌提高41.57%,喷灌提高27.42%,管灌提高22.37%。(3)节水成本的由管灌的2.84元/m3增加到喷灌的8.51元/m3,又降低到滴灌的3.87元/m3,而节水效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又增加的趋势,其中节水效益(增粮)由管灌的6.70元/m3减少到喷灌的-7.19元/m3又增加到滴灌的4.41元/m3。表明高投入的节水技术,对单纯的粮食作物而言,节水效益显着,但增产增收的效果不太显着。(4)为保证西辽河平原地区可持续发展,农业节水必须进一步推动管道输水灌溉和滴灌的建设。分析表明,“十四五”末管道输水灌溉与滴灌各发展50%,则农业灌溉水资源总量可减少2.63亿m3,从而实现水土资源平衡发展。
李春江[5](2020)在《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研究》文中认为辽河是我国七大河流之一,而西辽河又是辽河的两大支流之一,它由南源西拉木伦河和北源老哈河汇流而成,流经开鲁、通辽、科左中旗、双辽等地区。历史上西辽河灾害频发,它的有效治理对西辽河乃至整个辽河流域的防洪、农田灌溉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国家力量在西辽河治理过程中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国家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领群众广泛参与到西辽河治理过程当中,使西辽河治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本文主要论述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在农田水利建设和水文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水利方面包括由治水向利水的过渡、综合性枢纽工程体系的形成、改造沙区,改良土壤等四个方面。水文方面则包括水文机构的设立、水文站网的恢复、发展及防汛体系的确立等。此外,对这一时期的西辽河治理作出评价,为以后的西辽河治理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借鉴。
董巴雅斯古楞[6](2020)在《环境社会学视角下新开河流域环境变迁与问题研究 ——以科左中旗W嘎查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使用,人类干预自然的范围和能力逐渐扩大,但由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认知仍不健全,在社会经济发展活动中引发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因此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惩戒。伴随着世界各地环境社会学等社会学学科的日渐完整化和对环境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生态破坏以及环境问题的视野不断扩大。该论文以新开河流域科尔沁左翼中旗W嘎查为例,站在当地农牧民的角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当地现代化发展中出现与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研究,在人们过度开发和使用自然环境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水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情况下,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该论文通过搜集和分析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再结合实地考察当地概况和采访、访问当地农牧民,概括了蒙古族对待生态环境与环境问题的认识。介绍当地生态环境的现状,对W嘎查居民与环境变迁与环境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了解。该论文结合生活环境主义理论,以生活者的角度研究环境问题的原因与后果,根据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提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相关应对方法。同时该论文灵活运用了社会学与人类学的优势,并跨越研究的局限性,较为深入的研究了农牧区环境变迁情况,并探讨解决环境问题的应对方法。在环境问题的治理过程中,着重指出民族本土文化及本土知识和当地农牧民参与的必要性。因此在农牧区环境整治问题上,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付晓丹[7](2019)在《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社会进步和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不断增强,构建公开透明、严谨规范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是适应政府管理改革大势的迫切需要。税务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经济管理和税收执法部门,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一样要不断提升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强工作效率和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实施绩效管理,是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税收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本文以科左中旗税务局为例,调研分析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现状,掌握科左中旗税务局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以来取得的经验和成就。通过研究课题的来源及背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国内外研究综述、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现状分析,发现科左中旗税务局在绩效管理现行体制中的不完善之处:思想认识有待加强、指标设置不尽合理、奖优惩劣激励不足、绩效系统不完善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结合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深入剖析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而探索构建制度科学、运行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的相关对策。本文的研究成果,在科左中旗税务局完善绩效管理考评体系、构建机制健全结构完善的管理流程、合理运用考评结果等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朱永华[8](2019)在《变化环境下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水—植被相互作用关系及地下水反演模拟研究 ——以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中国乃至全球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诸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及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生态服务质量和服务功能。植被变化及其与水问题间的关系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受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与气候条件等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区域水循环也随之发生改变,使得植被变化与生态水文之间普遍存在着的相互作用关系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是我国半干旱地区典型农牧交错带,是一个空间上农牧并存,时间上农牧交替的广阔区域。近几十年来,地下水超采、地表水干涸、植被退化和沙漠化等不断加剧,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本文对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1980~2015年间的植被演变和生态水文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及模型模拟等方法,监测和分析了变化环境下区域生态水文特征,解析了研究区气候变化、水资源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植被变化等时空演变过程及规律,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估,揭示了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和规律,应用多源遥感资料进行水资源反演模拟,探索区域水资源时空变化规律,定量分析了水文条件变化对植被的影响,以及植被变化对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响应关系,分析了变化环境下植被演变的生态水文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植被种类锐减,植被群落斑块化趋势严重,处于群落演替的早期向中期发展的过程中。在区域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研究区生态水文条件发生了变化,对植被逆向演替产生促进作用,草原类型演化过程为:草甸草原、疏林草原和森林草原相间的自然景观向荒漠草原、草甸草原、疏林草原与森林草原相间的自然景观转变,体现在植被群落演化过程为:从松属、篙属、栎属、黎科、莎草科、禾本科向篙属、松属、黎科、禾本科、莎草科、栋属演化,继而向篙属、藜科、松属、栎属、禾本科、莎草科演化,进一步向篙属、黎科、莎草科、松属、禾本科、麻黄属演化,直至现状的篙属、黎科、莎草科、禾本科群落构成。(2)研究区年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在时间序列上呈微小波动上升的趋势,变化率为0.004/yr,且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人类活动越来越成为空间分异的主导驱动因素。在时间尺度上,降水(P)与气温(T)是NDVI变化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且P对于T对于NDVI变化的响应更加敏感;在空间尺度上,植被NDVI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综合作川的结果,其中人类因素驱动影响增加显着。(3)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持续显着增加,对区域NDVI影响较为明、显,草地受影响较耕地更为突出,显现出从非地带性草甸植被向地带性典型草原植被的演替过程。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逐渐在区域中部形成两个较大的地下水开采漏斗,人类活动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气候变化则为次要因素。(4)基于不同GRACE卫星数据所反演的不同尺度研究区总水资源储量(TWS)与地下水储量(GW)的变化值在时间序列上均呈波动下降趋势,空间尺度上异质性明显,JPL数据反演结果更能反映研究区水资源量时空变化特征。(5)构建了区域多元逐步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地下水埋深变化估算模型,二种模型估算的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精度均不够理想,其中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效果相对较好,该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基本上可用于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变化的预测预报。终上所述,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1951~2015年期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土地利用向灌溉种植农业发展规模较大,大量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致使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地表径流减少甚至断流,TWSC值在时间序列上均呈波动下降趋势,致使部分区域出现土壤沙化和草原退化植被逆向演替的现象;虽然年NDVI在时间序列上呈微小波动上升的趋势,但其空间分异性较强;地下水埋深持续显着增加,对NDVI影响较为明显;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较好模拟了地下水埋深变化过程和趋势,人类活动越来越成为植被空间分异和生态水文条件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贾艳辉[9](2018)在《基于耦合模型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指出灌溉水资源管理是灌区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资源优化配置是资源水利的核心,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经济、时效性最好的方法,是研究资源水利的重要技术手段,对灌排工程布局进行合理调整和运行管理优化可以提高工程效率和效益,实现灌区水土资源高效持续利用。水资源模拟模型可以对灌区水资源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动态过程进行较好的描述,并能根据设定的情景进行灌区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预测,但却不能求解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如果能结合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水资源模拟模型的优点,把水资源模拟模型嵌入灌区水资源优化模型中,建立水资源配置耦合模型,对水资源系统在时-空四维系统内进行高分辨率描述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配置,则可以更精确、直观的求解灌区水资源时空优化配置问题。本文将传统的优化模型和水资源模拟模型相协调构建了形式统一的耦合模型,针对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热点问题,分别对纯井灌区的井群布局优化、井渠结合灌区的多水源时空布置优化和旱涝交替灌区的灌排工程设计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目标函数,嵌入不同的模拟模型,并选择适宜的优化方法求解得到最优结果。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综合考虑灌区水文地质条件、灌区需水特点和灌溉技术,构建了井灌区的机井布局优化模型,优化了灌区机井布局。单次优化结果表明目前的灌溉定额(通辽地区平水年灌溉定额225mm)偏大,应使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量来保持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传统井距方法得到的结果相比,一次灌水灌区机井水面降深平均值减少13.55cm,说明利用该耦合模型进行灌区机井布局优化可以起到降低能耗的效果。使用两阶段法求解耦合模型是可行的,考虑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及补给条件进行优化,可以使水源地规划更为科学合理。(2)改进了井渠结合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优化了井渠结合灌区渠井布局,提出了基于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方案。针对灌区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问题,通过构建耦合模型并使用逐格优化方法进行寻优,可以节约灌水成本,得到的井渠分布模式,可以防止上游地下水位持续上升,减小土地次生盐碱化风险;可以缓解下游地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维持灌区内水资源供需平衡,高效利用自然降水,减少引黄水量。(3)针对旱涝交替区排渍问题,综合考虑单次暴雨和排渍保证率,构建了田间末级排水系统优化耦合模型,使用二分法等方法对耦合模型进行了迭代求解,得出了基于单次暴雨及排渍保证率的田间末级排水系统最优布置形式。在开挖宽度一定时,排水管间距越大,末级排水系统的投资越低,但是从排水效果上看,“浅密型”的布置方式更有利于快速排水及地下水资源的利用。通过构建耦合模型并对三个典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应用,结果表明水资源优化配置耦合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对于完善灌区水资源管理理论、提升灌区水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对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及其它领域耦合模型建立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充分考虑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和水资源模拟模型的优点,将二者有机耦合,构建了形式统一、通用性较强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耦合模型,实现了灌区水资源的时空优化配置。(2)对构建的井灌区机井位置优化耦合模型选择逐井两阶段法进行了求解,结果与传统几何方法相比可以降低综合提水能耗。(3)对构建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耦合模型应用逐井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结果与目前管理模式相比可以减少灌区灌溉总费用。
郑继兴[10](2018)在《通辽市“十三五”时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分析计算了通辽市多年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可利用水资源量以及水质等情况,分别从水量和水质的角度描述了通辽市水资源概况,通辽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7.9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3.5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为3.6亿m3,全市地表水Ⅲ类水质河长为113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33.2%,Ⅳ类水质河长为227.8公里,占评价总河长的66.8%,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氨氮、铁、锰、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氟化物等水化学指标超标;然后调查统计通辽市2013年各旗县市用水量、用水结构及用水水平,通过计算分析得知,2013年通辽市现状年研究区总用水量为267668万m3,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水量分别为220790万m3、32860万m3、2474万m3,占比分别为82.50%、12.30%、0.9%;此外,居民生活用水量为8852万m3,占比3.3%;生态用水量为2692万m3,占总用水量的1.0%;通过对通辽市社会经济状况和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202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水资源供需预测进行研究,梳理了通辽市现状年与预测年水资源供需情况,2013年全市用水量267668万m3,其中生活用水8852万m3、生产用水256124万m3、生态用水2692万m3,2013年全市供水量267668万m3,地表水水源供水量为10600万m3,地下水供水量为256268万m3,2020年通辽市现状用水水平下总用水量为304935万m3,其中生活用水量为13404万m3,生产总用水量为239102万m3,生态环境用水量为6918万m3,2020年通辽市节水水平下总用水量为280868万m3,其中生活用水量为10890万m3,生产总用水量为269978万m3,生态环境用水量为4000万m3;最后结合当地情况构建了一套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筛选评价指标及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通辽市四种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确定了高方案更适于通辽市未来5年发展,该方案考虑了节水、调水以及开源的情况下,通辽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04744.87万m3,总用水量280868万m3。通辽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分值从0.455增加到0.635,说明通过实行此方案,可使通辽市在未来的五年内,水资源承载力仍能满足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科左中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左中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科左中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建设背景 |
2 项目区现状 |
3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
3.1 水源工程 |
3.2 井电双控设备 |
3.3 输水管网工程 |
3.4 排水工程 |
3.5 电力配套工程建设内容 |
3.6 田间道路工程建设内容 |
4 项目建设效益分析 |
4.1 经济效益 |
4.2 生态效益 |
4.3 社会效益 |
5 结语 |
(2)西辽河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及可持续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数据处理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生态系统服务 |
2.1.1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 |
2.1.2 生态系统服务类型 |
2.1.3 典型生态系统服务类型选取 |
2.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 |
2.2.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内涵 |
2.2.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类型划分 |
2.2.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特征 |
2.3 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研究进展与评述 |
2.3.1 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的内涵辨析 |
2.3.2 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环境背景及主要生态问题 |
3.1.3 社会经济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
3.2 生态系统服务定量评估方法 |
3.2.1 水源涵养服务 |
3.2.2 防风固沙服务 |
3.2.3 农业供给服务 |
3.2.4 牧业供给服务 |
3.2.5 林业供给服务 |
3.2.6 人口居住服务 |
3.2.7 开发建设服务 |
3.3 权衡与协同关系类型与量化方法 |
3.3.1 权衡与协同关系的量化分析原则 |
3.3.2 权衡与协同关系类型 |
3.3.3 权衡与协同关系量化方法 |
3.4 研究框架 |
3.4.1 研究尺度、可持续管理目标与类型选取 |
3.4.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演化识别 |
3.4.3 分区管理政策落实与调控 |
3.5 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理论构建 |
3.5.1 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内涵 |
3.5.2 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整体理论框架 |
3.5.3 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目标 |
3.5.4 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核心内容 |
3.5.5 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主体与原则 |
3.5.6 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管理途径 |
第四章 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 |
4.1 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 |
4.1.1 增强趋势特征服务 |
4.1.2 减弱趋势特征服务 |
4.1.3 无显着变化特征服务 |
4.1.4 无明显趋势特征服务 |
4.2 调节服务年际变化 |
4.2.1 水源涵养服务呈逐年减弱特征 |
4.2.2 防风固沙服务呈较高值减弱特征 |
4.3 调节服务内部结构变化 |
4.3.1 水源涵养服务特征 |
4.3.2 防风固沙服务特征 |
4.4 调节服务转化 |
4.4.1 水源涵养服务特征 |
4.4.2 防风固沙服务特征 |
4.5 供给服务簇特征 |
第五章 权衡与协同关系演变 |
5.1 整体型权衡与协同关系演变 |
5.1.1 判断整体型权衡与协同关系 |
5.1.2 量化整体型权衡或协同关系大小 |
5.1.3 整体型权衡与协同关系演变趋势分析 |
5.2 梯度水平型权衡与协同关系演变 |
5.2.1 梯度水平分区依据 |
5.2.2 调节服务内权衡与协同关系 |
5.2.3 供给服务与调节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 |
第六章 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分区管理 |
6.1 可持续分区管理基础 |
6.1.1 西辽河平原区分区管理框架 |
6.1.2 可持续分区管理的分区划定 |
6.1.3 水资源利用类型为分区管理基础 |
6.1.4 土地利用/覆盖为分区管理基础 |
6.2 可持续分区生态系统服务簇管理 |
6.2.1 7 种服务簇分区管理 |
6.2.2 5 种服务簇分区管理 |
6.2.3 4 种服务簇分区管理 |
6.2.4 3 种服务簇分区管理 |
6.2.5 2 种服务簇分区管理 |
6.3 可持续分区管理实践 |
6.3.1 分区内服务簇管理步骤 |
6.3.2 分区内服务簇优先排列 |
6.3.3 分区内服务簇风险评估 |
6.3.4 分区内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估 |
6.3.5 分区内水资源利用类型管理 |
6.4 可持续分区管理决策 |
6.4.1 水源涵养服务可持续管理决策 |
6.4.2 防风固沙服务可持续管理决策 |
6.4.3 供给服务簇可持续管理决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通辽市玉米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加工环节在玉米产业发展中日益重要 |
1.1.2 通辽市玉米加工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玉米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2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2.1 研究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实地调研法 |
2.2.3 定性、定量分析法 |
2.3 研究理论基础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SWOT分析法 |
3 通辽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
3.1 通辽市玉米加工原材料生产现状 |
3.1.1 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长 |
3.1.2 玉米产量持续增加 |
3.1.3 玉米单产水平高 |
3.1.4 品种构成以高淀粉品种为主 |
3.1.5 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
3.2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现状 |
3.2.1 淀粉加工 |
3.2.2 味精加工 |
3.2.3 氨基酸加工 |
3.2.4 酒精加工 |
3.2.5 饲料加工 |
3.2.6 玉米胚芽油加工 |
4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发展分析 |
4.1 通辽市玉米加工原材料比较优势分析 |
4.1.1 玉米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分析 |
4.1.2 玉米生产效率比较优势分析 |
4.1.3 玉米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分析 |
4.2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SWOT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会分析 |
4.2.4 威肋分析 |
4.2.5 SWOT分析矩阵 |
5 通辽市玉米加工业发展对策 |
5.1 玉米加工原材料生产方面 |
5.1.1 依靠科技,提高玉米生产力 |
5.1.2 推广专用玉米种植,保证原材料供应 |
5.1.3 加大青贮玉米面积,发展农牧产业链 |
5.2 玉米加工企业方面 |
5.2.1 产业聚集发展,延伸玉米产业链 |
5.2.2 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
5.2.3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产业链 |
5.2.4 建立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订单农业发展 |
5.3 政府政策方面 |
5.3.1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支持玉米加工业发展 |
5.3.2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
5.3.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 |
6 研究结果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果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西辽河井灌区不同灌溉方式条件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应用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西辽河井灌区概况 |
2.1.1 土地利用类型 |
2.1.2 土壤墒情 |
2.1.3 水文地质条件 |
2.2 试验测试内容 |
2.3 试验测试方法 |
2.3.1 量测地块的面积和位置 |
2.3.2 测定地块每次灌水量 |
2.3.3 土壤含水率观测 |
2.3.4 测定土壤质地及物理性质 |
2.3.5 产量测定 |
2.4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方法 |
2.4.1 典型田块净灌溉用水量的测定方法 |
2.4.2 典型田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方法 |
2.4.3 试验区净灌溉用水量的推求方法 |
2.4.4 试验区毛灌溉用水量的量测与数据采集方法 |
2.4.5 ET_0的计算 |
2.5 样点灌区的选择 |
2.5.1 样点灌区的选择原则 |
2.5.2 典型田块选择 |
第3章 作物腾发量与有效降雨量的计算 |
3.1 作物腾发量计算 |
3.1.1作物腾发量ET0 |
3.1.2 作物腾发量的计算 |
3.2 有效降雨量计算 |
3.3 干旱年水平 |
3.4 小结 |
第4章 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与评价 |
4.1 田间观测结果 |
4.1.1 土壤含水率 |
4.1.2 土壤容重与质地 |
4.1.3 作物测产 |
4.2 试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 |
4.3 不同灌溉条件下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
4.4 不同灌溉形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西辽河井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布局与对策 |
5.1 不同灌溉方式用水量分析 |
5.2 不同灌溉方式成本分析 |
5.3 不同灌溉方式组合下西辽河井灌区用水量分析 |
5.3.1 西辽河井灌区现状年用水量分析 |
5.3.2 西辽河井灌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后用水量分析 |
5.4 不同灌溉方式边际效益分析 |
5.5 西辽河井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布局与对策 |
5.5.1 发展布局 |
5.5.2 发展对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5)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新中国建立之前西辽河治理活动及其特点 |
1.1 西辽河概况 |
1.2 清末民初的治理 |
1.3 伪满时期的治理 |
1.4 解放战争时期的治理 |
2 20世纪50-60年代以农田水利建设为主的西辽河治理 |
2.1 从修建防洪堤坝为主的治水向利水过渡(1949-1957) |
2.2 综合性的西辽河枢纽工程体系形成(1958-1960年代末) |
2.2.1 较为完善的水行政管理体系及水文系统形成 |
2.2.2 红山、莫力庙等主要水库的建设及联合运作 |
2.3 西辽河流域临时性滞洪区的设置 |
2.4 注重治沙及土壤改良、改造规划的实施 |
3 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的评价 |
3.1 农田水利建设为主的西辽河国家治理取得了很大成就 |
3.2 为辽河中下游的治沙等综合治理提供了基础条件 |
3.3 西辽河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环境社会学视角下新开河流域环境变迁与问题研究 ——以科左中旗W嘎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人类行为与环境关系研究 |
二、环境变迁问题研究现状 |
三、生活环境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
四、科左中旗本土知识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开河流域W嘎查基本概况 |
第一节 W嘎查基本概况 |
一、W嘎查自然地理概况 |
(一)土壤和动植物 |
(二)水系 |
(三)气象和气候 |
二、W嘎查社会经济概况 |
三、W嘎查民族文化与本土知识概况 |
第二节 W嘎查境内新开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 |
一、游牧时期 |
二、近代时期 |
三、建国后 |
四、改革开放后 |
第三节 生活环境主义理论范式的分析 |
一、生活环境主义的提出 |
二、生活环境主义 |
第二章 W嘎查境内新开河流域环境问题及其根源 |
第一节 W嘎查境内新开河流域环境问题 |
一、多地沙化情况严重 |
二、季节性沙尘暴 |
三、日常用水与垃圾增多 |
第二节 W嘎查境内新开河流域环境问题根源 |
一、自然因素 |
二、社会因素 |
(一)思想观念 |
(二)水资源利用与农牧业生产方式 |
(三)制度与政策 |
(四)本土知识的失传 |
第三章 新开河流域生态问题应对思考 |
第一节 发展模式 |
第二节 制度建设 |
第三节 科技与创新 |
第四节 本土知识的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1 |
附录2 |
附图 |
致谢 |
(7)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公众对政府需求的日益增长 |
2.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变 |
3.税收征管改革不断深化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关于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
2.国内关于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二、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 |
1.绩效管理概念 |
2.政府绩效管理概念 |
3.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方法 |
(二)理论基础 |
1.战略管理理论 |
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三、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
(一)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的基本情况 |
1.科左中旗税务局机构设置情况 |
2.各部门人员配备情况 |
3.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发展历程 |
4.科左中旗税务局现行绩效管理体系 |
(二)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取得的成效 |
1.争先创优意识有所增强 |
2.工作效能有所提升 |
3.人员素质有所提高 |
(三)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调查 |
1.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的问卷调查研究 |
2.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四)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成因分析 |
1.访谈内容 |
2.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激励作用不明显 |
四、国内外绩效管理实践 |
(一)国外的绩效管理实践及经验 |
1.国外的绩效管理实践 |
2.实践经验 |
(二)国内的绩效管理实践及经验 |
1.国内的绩效管理实践 |
2.实践经验 |
五、完善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对策 |
(一)体系框架 |
(二)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1.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
2.优化绩效考评指标 |
3.建立绩效管理保障 |
4.科学构建结果运用机制 |
(三)完善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的建议 |
1.提高思想认识 |
2.完善指标设置 |
3.优化考核环节 |
4.健全绩效激励机制 |
5.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8)变化环境下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水—植被相互作用关系及地下水反演模拟研究 ——以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多源卫星数据在生态水文研究中应用 |
1.2.2 变化环境下生态水文的研究进展 |
1.2.3 区域植被生态水文规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目的和目标 |
1.4 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概括 |
2.2 研究区气候特征 |
2.2.1 降水 |
2.2.2 气温 |
2.2.3 风速及日照时数、相对湿度 |
2.3 研究区水文特征 |
2.3.1 径流量 |
2.3.2 蒸发 |
2.4 研究区土壤植被特征 |
2.5 研究区社会经济特征 |
3 植被调查及其动态分析 |
3.1 天然植被群落调查与分析 |
3.1.1 采样点布设与调查取样 |
3.1.2 样品测定与分析方法 |
3.2 植被群落演替过程 |
3.2.1 植被群落演化过程考证 |
3.2.2 植被群落历史调查分析 |
3.2.3 植被群落现状调查分析 |
3.3 植被群落演替分析 |
3.3.1 研究区植被演替方向 |
3.3.2 植被演替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植被指数及其驱动力分析 |
4.1 植被指数动态变化 |
4.1.1 数据与方法 |
4.1.2 NDVI变化分析 |
4.2 气候变化分析 |
4.2.1 数据与方法 |
4.2.2 降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
4.3 植被指数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
4.3.1 时间尺度响应关系 |
4.3.2 空间尺度响应关系 |
4.3.3 驱动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水资源变化及其与植被演化耦合影响分析 |
5.1 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分析 |
5.1.1 数据与方法 |
5.1.2 地下水埋深特征变化分析 |
5.2 LUCC时空变化分析 |
5.2.1 数据与方法 |
5.2.2 时空特征分析 |
5.3 地下水埋深变化与LUCC响应关系 |
5.3.1 地下水埋深变化分析 |
5.3.2 耦合分析 |
5.4 地下水埋深变化影响因素识别 |
5.4.1 数据与方法 |
5.4.2 典型区地下水埋深与降水特征分析 |
5.4.3 突变年份确定及突变特征分析 |
5.4.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贡献 |
5.4.5 典型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分析 |
5.5 水资源与植被演化响应关系 |
5.5.1 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变化响应关系 |
5.5.2 植被指数与LUCC响应关系 |
5.5.3 LUCC环境下植被指数与地下水埋深响应关系 |
5.5.4 不同植被类型与地下水埋深响应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反演 |
6.1 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分析 |
6.1.1 数据与方法 |
6.1.2 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
6.1.3 空间变化分析 |
6.2 GLDAS水文模型数据分析 |
6.2.1 数据与方法 |
6.2.2 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
6.2.3 空间变化分析 |
6.3 地下水资源量时空变化分析 |
6.3.1 数据与方法 |
6.3.2 基于GRACE卫星数据反演地下水储量变化分析 |
6.3.3 基于观测井反演地下水储量变化分析 |
6.4 区域水资源变化分析及其与NDVI响应关系 |
6.4.1 水文因子变化分析 |
6.4.2 水文因子与NDVI响应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7 地下水埋深变化估算模拟 |
7.1 模型构建 |
7.1.1 模型因子选取 |
7.1.2 地下水埋深变化估算模型构建 |
7.2 模型误差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基于耦合模型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
1.2.2 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方法 |
1.2.3 研究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耦合模型 |
2.2 目标函数 |
2.3 约束条件 |
2.3.1 经济学约束 |
2.3.2 动力学约束 |
2.4 模型求解方法 |
2.4.1 人工智能算法 |
2.4.2 两阶段求解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耦合模型的井灌区井群布置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2 耦合模型 |
3.2.1 优化模型 |
3.2.2 地下水模拟模型 |
3.2.3 MODFLOW模型参数验证 |
3.2.4 求解方法 |
3.3 邻村单井位置优化 |
3.3.1 第一阶段优化备选井位 |
3.3.2 模拟结果 |
3.3.3 第二阶段精确优化 |
3.4 邻路单井位置优化 |
3.4.1 第一阶段优化备选井位 |
3.4.2 模拟结果 |
3.4.3 第二阶段精确优化 |
3.5 有抽水降深影响的井位置优化 |
3.5.1 第一阶段优化备选井位 |
3.5.2 模拟结果 |
3.5.3 第二阶段精确优化 |
3.6 小区多井布置优化 |
3.6.1 第1 井备选井位 |
3.6.2 井位降深模拟分析 |
3.6.3 第1 井精确优化 |
3.6.4 第2 井备选井位 |
3.6.5 井位降深模拟分析 |
3.6.6 第2 井精确优化 |
3.6.7 优化结果 |
3.7 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耦合模型的井渠结合调度方法 |
4.1 灌区概况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状况 |
4.2 模型建立 |
4.2.1 目标函数 |
4.2.2 约束条件 |
4.3 模型参数 |
4.3.1 几何模型 |
4.3.2 作物分区 |
4.3.3 灌溉制度 |
4.3.4 MODFLOW模型参数验证 |
4.4 人民胜利渠灌区地表水地下水优化配置 |
4.4.1 井、渠供水比例计算 |
4.4.2 井灌格和渠灌格分配 |
4.4.3 对可行解进行编码 |
4.4.4 初始父代个体生成 |
4.4.5 迭代寻优过程 |
4.4.6 单井灌格最优交换分布形式 |
4.5 运行结果及分析 |
4.5.1 优化结果 |
4.5.2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耦合模型的旱涝交替灌区排水工程设计优化 |
5.1 灌区概况 |
5.1.1 自然条件 |
5.1.2 社会经济条件 |
5.2 模型建立 |
5.2.1 目标函数 |
5.2.2 约束条件 |
5.2.3 排水模拟模型(DRAINMOD) |
5.2.4 DRAINMOD模型参数 |
5.2.5 模型参数检验 |
5.3 实例分析 |
5.3.1 优化过程 |
5.3.2 基于单次暴雨固定埋深的排水工程优化布置 |
5.3.3 基于单次暴雨非固定埋深的排水工程优化布置 |
5.3.4 90%排渍保证率的排水工程优化布置 |
5.3.5 95%排渍保证率的排水工程优化布置 |
5.3.6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通辽市“十三五”时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 |
1.2.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通辽市区域概况及水资源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河流水系 |
2.1.5 水文地质条件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与耕地 |
2.2.2 国民经济概况 |
2.3 水资源概况 |
2.3.1 地表水资源量 |
2.3.2 地下水资源量 |
2.3.3 水资源总量、可利用水资源量及可供水量 |
2.3.4 水质现状 |
第三章 通辽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1 水利工程概况 |
3.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3.3 用水水平分析 |
3.3.1 用水量结构分析 |
3.3.2 用水水平分析 |
3.4 现状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3.4.1 现状年通辽市可供水量 |
3.4.2 现状年水资源平衡分析 |
3.5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
3.6 现状水资源供需平衡及用水水平分析 |
3.7 现状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通辽市宏观经济发展及水资源供需预测 |
4.1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 |
4.1.1 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
4.1.2 国民产值预测 |
4.1.3 国民经济指标预测 |
4.1.4 生态环境预测 |
4.2 2020 年现状用水水平下需水预测 |
4.2.1 生活需水预测 |
4.2.2 牲畜需水预测 |
4.2.3 农田灌溉需水预测 |
4.2.4 林果灌溉需水预测 |
4.2.5 渔业需水预测 |
4.2.6 生态需水预测 |
4.2.7 工业需水预测 |
4.2.8 建筑业需水预测 |
4.2.9 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
4.2.10 通辽市各行业需水预测结果 |
4.2.11 通辽市各行业需水量与总量控制的关系 |
4.3 2020 年节水水平下需水预测 |
4.3.1 生活需水预测 |
4.3.2 牲畜需水预测 |
4.3.3 农田灌溉需水预测 |
4.3.4 林果灌溉需水预测 |
4.3.5 渔业需水预测 |
4.3.6 生态需水预测 |
4.3.7 工业需水预测 |
4.3.8 建筑业需水预测 |
4.3.9 第三产业需水预测 |
4.3.10 通辽市各行业需水预测 |
4.3.11 通辽市各行业需水量与总量控制的关系 |
第五章 通辽市十三五末水资源供需分析 |
5.1 十三五末“零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2 十三五末“低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3 十三五末“中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4 十三五末“高方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第六章 通辽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
6.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 |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1.3 通辽市评价指标选取 |
6.2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2.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6.2.2 评价指标分级和评分 |
6.2.3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6.2.4 评价矩阵R的计算 |
6.2.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科左中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科左中旗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分析[J]. 郭大伟,李鹤,刘新潮. 内蒙古水利, 2021(09)
- [2]西辽河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及可持续管理[D]. 阿茹娜. 西北大学, 2020
- [3]基于通辽市玉米种植及加工企业现状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D]. 蔡明佟.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4]西辽河井灌区不同灌溉方式条件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应用与分析[D]. 张卓.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1)
- [5]20世纪50-60年代西辽河治理研究[D]. 李春江. 辽宁大学, 2020(01)
- [6]环境社会学视角下新开河流域环境变迁与问题研究 ——以科左中旗W嘎查为例[D]. 董巴雅斯古楞.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7]科左中旗税务局绩效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付晓丹.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6)
- [8]变化环境下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水—植被相互作用关系及地下水反演模拟研究 ——以西辽河流域通辽平原区为例[D]. 朱永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9]基于耦合模型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贾艳辉.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10]通辽市“十三五”时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 郑继兴. 吉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