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散文的“破体”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陈守玺[1](2021)在《明代图赋、寿赋的文体论意义——兼论文体研究的反思》文中提出明代出现很多以图画为名、以祝寿为题的赋作,这类图赋、寿赋在辞赋书写的历史长河中,甚少见于明代以前。本文首先试图梳理明代的图赋、寿赋,其次略论图赋、寿赋在明代的发展轨迹,并对演变情形提出可能的解释,最后针对明代图赋、寿赋的出现与写作现象,做文体论意义的考察。笔者认为明代的图赋、寿赋有两重文体论上的意义。其一,标志着辞赋在明代,已然成为承担应酬功能的文学载体之一。如同诗文一般,赋家借由辞赋的应酬,满足社交目的、完成社会互动关系。其二,象征着明代辞赋与记体、序体散文破体日深的写作现象。辞赋与记体、序体散文间,在题材、性质、写作方法、书写谱系上,均呈现了资借融合的趋向。
吴丽[2](2021)在《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词体作为有宋一代的标志性文体,于北宋中后期大放异彩,并在宋初卑弱艳冶的词风上形成新的词学风貌,其形成过程必然受到社会环境、政治变革乃至文学思潮的渗透与影响。北宋中后期词能够形成新的词学风貌,与诗文革新运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首先,诗文革新运动和北宋中后期词依托于共同的文化土壤,这为两者之间的互动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北宋中后期词的创作主题取向在诗文革新运动的影响下有所拓展;此外,诗文革新运动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的文学创作倾向,为北宋中后期词形成新的艺术特色引领风向。从此意义上讲,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在反映北宋文学书写内容和审美趣味方面互通,然目前学界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互动研究较为薄弱。有鉴于此,对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加深我们对不同文体在创作主题和艺术呈现层面的认知;另一方面对我们更好的梳理社会思潮与文学运动之间的双向驱动作用有积极意义。本文以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为研究对象,共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对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的生成背景进行论述,包括“右文政策”与文人创作主体精神的勃发;“穷变则通”与儒学复兴运动思潮的兴起;政治变革与文体功能的转变与深化三个小节。第二章,对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之间互动的创作主题取向进行分类,分别是针砭时弊、关注民生的现实指向;崇尚清旷、追求理趣的内在承载;言志抒情、情志一体的人生感怀三种类别。第三章,对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艺术特色的形成进行揭示,包括“以诗为词”创作手法的确立与成熟;“以俗为雅”审美风格的交织与转化;“刚柔并济”创作风格的对立与统一三个部分。第四章对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关系研究的价值意义进行论述,分别为彰显了北宋中后期文人的精神风貌;呈现了北宋中后期词的审美风尚;推进了北宋中后期文体互动的进程。
李慧莹[3](2021)在《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其教学现状却令人忧心。教学在重文轻言的观念影响下,以讲解字词语法等古代汉语现象为主,忽视了文言文的文章特性。文言文教学以串讲为主要方法,难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沉闷枯燥的课堂,僵化固定的内容,使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所谓的师生互动名存实亡,课堂教学难以取得成效。基于此,改变文言文教学已刻不容缓。文言文首先是作为文章而存在的,教学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利用文言文的文章特性。所谓的文章特性,指的是文言文在炼字炼句、行文构思、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性,主要借助文体来实现。文体内涵的多样性,使得文体类别与语言、风格之间相互制约,呈现出具有不同特点的文体,从而造就了文言文的文章特性。如此看来,文言文教学中利用古代文体学是有其必要性的。而且古代文体学研究的热潮,也为文言文研究带来新的理论成果。文言文教学与古代文体学的结合,首先要利用文体的独特性,将统编版中学文言文分为六类。其次根据文体特点确定文言文教学内容,并制定以激趣、诵读、语用、适度、求变、结合写作为主的教学策略。最后重点研究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四个环节实现循序渐进。在古代文体学视角下展开的文言文教学研究,有利于加强师生的文体意识,改变教学现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翁丽嘉,袁勇麟[4](2021)在《台湾散文发展的文类焦虑与伦理困境——兼论中国散文研究的新路向》文中提出自台湾举办各类文学奖开始,散文奖作品中就已出现"小说化"的创作趋向。为此,众多作家、学者曾围绕散文文类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展开讨论,甚至一度引发台湾文坛的激烈笔战。论辩一方出于"文类焦虑",强调散文主体及其经验的真实性,高呼坚守散文文类伦理和文体规范,以矫正文类混淆的创作乱象;另一方则立足于突破与创新,以"破体"作为回应,认为只要不妨碍审美效果,散文主体及其经历可以虚构。"辨体"与"破体"的辩证互动是散文文体发展的规律,台湾文学界争论的关键并不在于文体规范的变与常,而是对散文"真实"的理解和要求是否能够移位和转变。只有在理解"辨体""破体"双方观点和立场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了解台湾散文发展存在的伦理困境,同时为大陆散文跨文体写作研究提供参照,从而更好地把握整个汉语世界的散文发展趋势。
鹿晓燕[5](2021)在《形式美学视角下的八股文研究》文中指出八股文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它存在的500余年和废除后的100余年里,与其一直相伴的是优劣、功过、存废的巨大争议。而经义化的内容取向,程式化的写作方式,单一化的选才路径尤其为后人诟病。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八股文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把它作为遗迹供后人凭吊,汲取教训;还是作为遗产供后人继承,取其精华,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八股文进行客观、全面、科学、辩证、历史地考察。八股文的盛极一时有其历史必然性,它对中国政治、文化确实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继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训练逻辑思维、培养写作能力、推动文体融合等方面还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极尽汉语言文字一切可能性的美质、美形建构方面,至今仍有重要价值。论文试图建立一个套叠式结构:由“争议”引出“定义”,由定义引出“演进逻辑”(动因),由“演进逻辑”分化出“审美阈值”,进而再分化为“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最后细化为“韵律”、“结构”、“修辞”三个维度,进而推演出“八股文在形式美学方面具有独特价值”的结论。如图:韵律审美内涵争议→定义→演进逻辑→审美阈值一 结构→结论审美价值修辞分述如次:“导论”从八股文的巨大争议切入,对“育才兴国”还是“毁才误国”、“禁锢思想”还是“开阔眼界”和“集诗文之大成”还是“僵死如木乃伊”三大焦点争议作概要介绍。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和如此对立的争议呢,主要源自八股文的区别性特征,于是引出八股文的科学定义来。本文在八股文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和功用定义的基础上,对八股文做了全面的描述,即描述性定义:八股文是明清两代选拔尊儒合用人才而创制的科举考试专用文体。明高祖朱元璋参考宋、元考试的命题方式,因题目均取自于《四书》,故又称作四书文;因要求考生阐释经书中的义理,故又称经义;因要求考生“代圣贤立言”(也有解释为奉诏敷陈经义),故又称作制义;因八股文因时而变(也有解释为与古文相对),故又称作时文;因明成化后渐成定式,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组成,而主体部分则是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和束二股共八个具有对比排偶形式的语段,故又称作八股文或八比文;或因八股文的文学表现方式,故又称作制艺、时艺。正因为有如上特征,所以第一章首先讨论了八股文存在与发展的逻辑动因:它虽积弊甚巨,但不失为“不良之良法”,在维护统治、统一思想方面无可替代;它虽不涉实用,但不失为“无用之大用”,在弘扬儒家文化、培养官员素质、训练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方面功不可没;它虽文体驳杂,但不失为“破体之合体”,在整合历代文体技法,兼容各体之长方面多有可取之处,其中包括这一章的第二部分“八股文的审美阈值”:其最大值就是它对汉语言文字诗性功能的张扬,其最小值就是在语言规矩和文体规矩之内的自由发挥,所谓严肃的游戏或戴着脚镣跳舞。第二章分析了八股文形式的发展及其审美内涵,侧重从八股文审美特征的形成厘析八股文体式的发展历程。起承转合与排偶等八股文体式的要素逐渐凸显的过程,也是八股文美学特征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八股文体式演变出各种变格,具有了不同的美学取向;八股文自身蕴含着各种文学性的因子,其与古典文学、古代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都丰富了八股文的审美内涵。第三章从声音层面探讨了八股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所蕴含的音乐性,涉及八股文中几种重要的节奏形式如音顿律,平仄律,声韵律,分析了平仄调配,音顿与停延的运用,头韵和韵脚的运用与八股文音乐性之间的关联,以及八股文中的语气词所带来的轻重交错的节奏感,从而发掘出八股文文本在语言单位的各个层次上所体现出的音乐美。第四章从八股文的体式方面探讨了八股文的结构艺术。八股文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带来一种固定的行文节奏;骈散结合的体式体现出寓多样于统一的和谐;排偶的平衡与对称充分利用了汉语的优势,配合了汉民族的审美心理;长短句式、肯定句与否定句等对立因素的交错使用,构成了独特的参差美。第五章探讨了八股文的修辞问题。八股文的表达,需要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自己对经典理解的深度、学术功力的深厚以及驾驭文字的才能,因此需要很高的修辞技巧。一方面,八股文作品总是会充分利用各种修辞技术,特别是一些汉语中形式感很强的修辞格,如顶针、对偶、复叠、错综等等,去制造独特的审美效果;另一方面,代言体的形式使得八股文的写作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想象性成分的加入,为作者文学才情的发挥提供空间;而戏剧化的修辞又使八股文与戏剧、小说等民间艺术形式发生了互喻。浩瀚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典传统的文体融合,赋予八股文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形式美学角度研究八股文,可以揭示它得以流传五百年,至今还不断引起人们关注的深层次原因。
郑腾尧[6](2021)在《艾轩学派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代是理学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在学术史上举足轻重的理学家。这些理学家多以集团或学派的形式出现,他们创作的诗词、散文等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理学精神,如北宋“程朱理学”和南宋“浙东学派”“金华学派”等。艾轩学派也是南宋别具特色的理学学派之一,“终宋之世别为源流”[1],主要代表人物共有四人,为林光朝、陈藻、林亦之、林希逸,主要活动于南宋高宗至理宗时期,第一代学者林光朝生于政和四年(1114年),最后一代学者林希逸卒于咸淳七年(1271年),时间跨越一百五十多年。据《全宋文》统计,四人共有散文作品六百七十一篇,其内容丰富,语言流畅,有较为深刻的文化意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绪论部分讨论艾轩学派的背景和选题意义与价值,并综述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首先对南宋理学大环境进行介绍,明确艾轩学派散文作品的大致情况。其次,对艾轩学派四个代表人物进行整体介绍,使学者对这一学派有整体的认识。对他们的作品和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概括,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明确论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目的。同时,对论文写作中拟突破的难点和创新点进行说明。最后,对拟采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论述。第一章介绍艾轩学派的散文内容。将其散文分为“谈经论道阐发性理”“直陈政事关心百姓”和“交游唱和吟咏性情”三个类别分别进行阐述,使读者对艾轩学派散文的内容有大体的认识,并为后面的论述奠定基础。第二章介绍艾轩学派的散文理论。主要从复古宗经、实用功能、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等方面对艾轩学派文学理论进行详细分类解读,探讨他们散文创作理论的深刻内涵,与下文所论的具体的文学创作相呼应。第三章着眼于艾轩学派散文的特色。重点关注散文作品的节奏、语言和创作手段等方面的特色,论述他们散文以文为戏的创作手法、纡徐和缓的节奏以及具有的中和之美等特点。第四章探讨艾轩学派散文内容、散文理论和创作特色产生背后的深层文化意蕴,将文本与多个领域相结合,从文本单纯表现的内容上升到价值层面的分析。由点及面,由浅入深,从学术思想、各个学术流派、闽地的地域特征等方面对艾轩学派的散文进行深一层的研究。第五章主要概述艾轩学派的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影响。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民俗价值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拟将论述由单纯的文本关注上升到价值层面的分析,对艾轩学派文学作品进行深一层的研究。
周丽艳[7](2020)在《宋代传状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宋代传状文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正史传记,总集、别集中的传体文、行状文,也包含一定的墓志铭、神道碑以及传状变体文等。以“记载一人之始终”为功能表征,以存史补史、请谥为价值定位的应用文体,如何具有文学性为思考点,总结其文学价值与文体特点,借以透视宋代传状文体的新变,注重重回历史语境,结合两宋社会政治文化思潮,加深对宋代作家、散文流派的理解,对宋代文体学承前启后的理论价值进行评估。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宋前传状文源流》从传状文的界定、分类、题材内容、格式、发展演变及创作实绩,进行考量,廓清宋前传状文的发展水平。第二章《“抗汉唐而出其上兮”,两宋传状文的新变》,系统考察目录学史上的传状载录情况,梳理史传与传状的内容关系,加深对传状文体归类的认识。传状题材的日常化、世俗化书写,再现了宋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史。南渡前后,和、战国是的选择,一方面反映了遗民心曲,另一方面以文为戏成为风尚,暗含兴寄。第三章《“肇振斯文”,宋代传状文的发展与代表作家》,具体勾勒两宋散文发展史上代表作家的传状创作,从句式选择、风格变化、“古文运动”与理学思潮影响等方面提炼传状发展史上各流派的特色。两宋“学统四起”,蜀学、新学、道学此消彼长,选择代表作家文章家苏轼、经学家王安石、理学家朱熹析论之,展现其文士之文、治术之文、学者之文的不同特征。第四章《尊体与破体,历代<文选>类总集中的传状选编及特质》,从历代《文选》类总集的编选着眼,评述传状着录情况,总结其选编特质。突出传状作为文学文本的可能性分析,总集所选宋代传状的特色,传状变体之文对传统的突破。第五章《“范式转型”,宋代传状文的影响》,宋代传状文多为同时代人写同时代人的作品,以文存史、补史,成为《宋史》书写的文献来源。与其说宋代传状对明代传状的影响,不如说明代在继承宋代传状书写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了平民化视角,对道德精英立场的反拨,对家国情怀的超越,文化书写权力下放,知识世俗化等,传状书写变得更加自由、开放,从而实现了宋代所确立的传状范式的新的转型。宋代传状文既有史学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真实与虚构成为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分界点,传状的虚构体现在对事实真相的有意遮蔽,对传状主的有意回护,从实录走向创作,文与质、文与道、情与理、叙事与议论等,都在这里交融。宋代传状文创作处在“由古代进入近代的转折点”上,在传记发展史上有其特殊意义,更为关键的是对中国文体学研究意义重大,既有承接汉魏晋六朝,又有开启明代文体学盛世的理论开新价值。
郝启娟[8](2020)在《韩小蕙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韩小蕙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和评论家,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散文题材广泛、类型多元,散文理论多有创新,因而对当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示范与引领作用。但由于韩小蕙散文创作跨度时间长、作品集较多,因此在资料收集与深度研究方面都存在一定难度,这使得既有研究大多评析其某一题材类型的散文或仅进行名作赏析,而且至今尚未有硕士学位论文宏观论述韩小蕙散文的创作历程、题材变迁、风格流变、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这就为本选题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参考余光中、佘树森、陈剑晖等人的散文分类法,结合研读韩小蕙散文的切实体会,发现韩小蕙散文题材分类与创作分期大致吻合,故将其创作历程和题材创新划分为:早期(1988-1999)的主情散文,中期(2000-2008)的智性散文,近期(2009年至今)的诗性散文。这种分类法为探寻韩小蕙散文的观念变迁、艺术特色提供了知人论世的根据。本论文主体包括三个部分,分别对韩小蕙散文进行分类、分期研究,以“寻门而入—开门见山—破门而出”的层递关系,展现韩小蕙散文“中和之美”的发展。第一部分认为,韩小蕙寻自我之门而入,以主情散文展现个体的情理之调和。她顺应女性时代思潮,以情绪的调节、情感的投射以及情操的外化来表现“宣泄”与“节制”相调和的自我之情,以张弛有度的语言和独语体式的结构表现“直接”与“内敛”相中和的艺术特色,体现了个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第二部分认为,韩小蕙开社会之门而观,以智性散文展现人与社会的道志之和合。她冷静地分析世纪之交出现的社会问题、体制问题以及个人问题,以女性个体主体意识达成“小我”与“大我”的中和,同时以寓深刻于平常的语言,寓严肃于诙谐的结构来展现智性散文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大幅增强了散文的审美性与可读性。第三部分认为,韩小蕙破时空之门而出,以诗性散文展现人与世界的生态之和谐。她以国际视野打破时空界限,在自然、社会以及历史景观中行走与思考,展现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的和谐统一,同时跨文体的“弹性”语言与多元结构体现了和而不同的艺术特色,内容与形式的诗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现实世界的精神焦虑。韩小蕙四十年的散文创作颇具代表性地展现了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的文体自觉与社会担当。一方面,韩小蕙主情散文的情理之调和、智性散文的道志之和合、诗性散文的生态之和谐形成其散文“中和之美”的特质,是新时期散文文体自觉的一种具体表现。另一方面,韩小蕙散文创作的三个时期具有“个体—社会—世界”的题旨流变过程,恰好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散文美学追求的变化,对于解读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史具有启示意义。与此同时,韩小蕙的行旅纪游散文不仅呈现了游记区域“居住地—国内外”的变迁扩展,也反映了中国面向世界的改革开放进程。因此,研究韩小蕙的散文不仅有利于梳理和总结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散文美学,而且具有“以诗证史”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
罗浩春[9](2020)在《白居易诗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界一般将诗序定义为处于诗题后和诗正文前的一段文字,然而这样的划分忽视了从魏晋就开始的题序合一、诗题序化现象以及一些虽没有明确标明“并序”“并引”等字样而与诗序作用、内容一致的题注,尤其是在对个体诗人的诗序研究时,长题、题注中的“序”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白居易诗序研究》是以中唐诗人白居易的诗题、诗序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诗序及白居易诗序研究概述”。由两汉至唐代,单个“序”字发展为“序体”,再进一步发展为“诗序”,诗序这一文体经历了由简至繁的漫长发展演变历程。本文所说的“诗序”,是指包括长题、题注和明确标有“并序”“并引”等字样的诗前序文。长题是11字以上的诗题;后两者是诗题与诗作间的一段说明性文字,具体来说,包括诗人在诗题中明确标有“并序”“并引”等字样的诗序,以及诗人未明确标明诗序字样的内容,也即题注。白居易诗歌中诗序共719篇,数量居唐朝首位,其中长题398篇,题注289篇,明确标明“并序”“并引”的诗序有32篇。这些诗序有长篇亦有短制,形式不一,题材多样。散落在诗人人生各个时期的题序,很好地记录了诗人的人生经历、仕宦沉浮。白居易诗序创作风格往往随着诗人的仕途沉浮和人生态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笔者以白居易仕宦经历的起伏为依据,将诗人诗序创作划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追寻仕途时期的诗序,袭官显赫时期的诗序,贬谪外放时期的诗序,自求外任时期的诗序,晚年独善时期的诗序。第二章为“白居易诗序主旨分类”。根据白居易诗序所表现的主旨差别,可将其分为五类:一是酬唱赠答类诗序。这类诗序在写作程式上大多表现为:赠/送/寄+人或是来诗云、同用某字、和某人、用次韵或本韵等;在内容上则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宴饮唱和,一是日常唱和,还有异时唱和,反映了诗人的社交风向。二是史实载记类诗序。史实记载类主要存在于题注与长题中,其在题注中最明显的标志为“时……”;在内容上则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记述诗人个人历史,记述社会时代背景,记述生活实事。史实载记类诗序分散在诗人人生的各个时期,对了解诗人的人生轨迹具有重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还起一定补史作用。三是咏怀类诗序。诗人在诗序中呈现出的情感抒发方式主要包括因物感怀、因人伤怀、游历有感三种,情感上则分为怀人、感旧、悲己三种情绪,它们展现了对外物的审美与选择以及细腻丰富的情感世界。四是效体类诗序。这类诗序共展示了对四种已有文学风格的仿效,表现了诗人对仿效对象的认同和追拟,在情感表现上趋向一致。五是杂体类诗序。诗序虽然很难进行名目清晰的划分,但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记创作地点,二是明一篇之旨,三是解题中之意。此类诗序对读者解读诗歌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诗人在总结某一时段诗歌创作地点时常有重复的“差错”现象,这是诗人对不同类型诗歌的分别划分,体现后世留名的思想。第三章为“白居易诗序的特征”。白居易诗序的特征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文体特征。诗人一方面极力表现对序体和诗体要求的遵循,即“尊体”;一方面又追求文体间的融合、序体范围的扩大,且诗序凸显的文学成就也表现出诗文本主体位置的挑战,表现“破体”特征。二是语言特征。谏诤语“不识时忌讳”,日常语追求“老妪能解”,诗语中既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又有理论建构的论诗语,然白氏语言中词犯文繁的弊病又呈现理论建构的不完善。三是文学特征,体现在时空内蕴、视觉转换和文化承袭三方面。第四章为“白居易诗序的创作个性”。为了突出白居易诗序的创作个性和中唐诗人“各竭才智竞求超胜”的创作风气,选取与白居易唱和最为频繁的元稹、刘禹锡诗序与白居易诗序进行比较研究。在元白诗序的比较中,可以发现,白居易与元稹在创作风格上表现出一元性与二元性的差别。白氏一路贯彻的现实主义风格,我们称为风格的一元性,对于元稹既关注社会又重视自我感官体验的表现,可称为二元性。这种风格的一元性与二元性区别在二人诗序中体现为:题材选择上,白氏选材注重关注现实,元稹则在关注社会的同时展现尚奇趋新的特征;语言上,白氏以俗为美,元稹雅俗兼具;形式上,白居易以散体诗序为主,元稹则韵散互用。通过划分和对比刘禹锡与白居易不同仕宦时期的诗序,可以发现,刘白不同的生命姿态:前者显示了生命的倔强与斗争,后者在蜕变中彰显了人格的成熟。第五章为“白居易诗序与中唐‘古文运动’之关系”。结合时代背景、文学发展等分析诗序为白居易大量创作的原因,可以发现,党争迭起、变动不居的政治局势,尚俗趋易、平民风尚的社会风习,古文运动、诗序散文化的文化变革是导致白居易诗歌中序体文化范围扩大,出现大量长题、题注,诗序数量达到高潮的主要原因。其中,韩愈在古文运动中提出的文以明道、文从字顺、气盛言宜的主张与白居易诗序中提倡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以及辞质而径、直歌其事的理念存在关联性。同时,白居易诗序体现的平易文风与古文运动也相互呼应,诗序形式上的散文化、内容上的充实化、创作本质上的实用性都与古文运动在文学创作上的要求相符合。
林美貌[10](2019)在《台湾当代散文批评新探索研究》文中指出
二、文化散文的“破体”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散文的“破体”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图赋、寿赋的文体论意义——兼论文体研究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代的图赋与寿赋 |
(一)图赋 |
(二)寿赋 |
二图赋、寿赋在明代的发展轨迹 |
(一)图赋在明代的发展 |
(二)寿赋在明代的发展 |
(三)万历时期转变的测 |
三明代图赋、寿赋的文体论意义 |
(一)观念层次:应酬功能 |
(二)书写层次:破体浸习 |
(三)拾零:文体研究的反思 |
结语 |
(2)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右文政策”与文人创作主体精神的勃发 |
第二节 “穷变则通”与儒学复兴运动思潮的兴起 |
第三节 政治变革与文体功能的转变与深化 |
第二章 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的创作主题取向 |
第一节 针砭时弊、关注民生的现实指向 |
第二节 崇尚清旷、追求理趣的内在承载 |
第三节 言志抒情、情志一体的人生感怀 |
第三章 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艺术特色的形成 |
第一节 “以诗为词”创作手法的确立与成熟 |
第二节 “以俗为雅”审美风格的交织与转化 |
第三节 “刚柔并济”创作风格的对立与统一 |
第四章 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彰显了北宋中后期文人的精神风貌 |
第二节 呈现了北宋中后期文学的审美风尚 |
第三节 推进了北宋中后期文体互动的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六)中学文言文教学理论依据 |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现状 |
(二)文言文教学现状反应出的文体问题 |
二、中学文言文教学运用古代文体学的意义 |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
(二)更新解读思想,形成多样解读 |
(三)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
三、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划分及概述 |
(一)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划分 |
(二)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不同文言文文体概述 |
四、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内容 |
(一)知识与能力层面 |
(二)过程与方法层面 |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 |
五、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
(一)激发文体之趣 |
(二)诵读文体之感 |
(三)理解文体之用 |
(四)把握文体之度 |
(五)巧借文体之变 |
(六)运用文体之写 |
六、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过程 |
(一)论说文教学 |
(二)寓言教学 |
(三)杂记文教学 |
(四)传状文教学 |
(五)应用文教学 |
(六)辞赋教学 |
(七)文言小说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台湾散文发展的文类焦虑与伦理困境——兼论中国散文研究的新路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辨体”的焦虑:文类与本色 |
第一,以心灵真实代替经历真实,以“审美标准”倾轧“文体标准”。 |
第二,混淆不同时期“散文”的含义界定,以古代材料反驳现代观念。 |
二、“破体”的理据:突破与创新 |
三、伦理困境:创作的底线与文法的红线 |
结 语 |
(5)形式美学视角下的八股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争议巨大的八股文 |
第二节 八股文的研究综述 |
一 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批评 |
二 现代的八股文研究 |
第三节 定义八股文 |
一 性质定义 |
二 发生定义 |
三 功用定义 |
四 描述性定义 |
第一章 八股文的演进逻辑与审美阈值 |
第一节 八股文的演进逻辑 |
一 不良之良法 |
二 “无用”之大用 |
三 破体之合体 |
第二节 八股文的审美阈值 |
一 最大值:极尽汉语诗性的一切可能性 |
二 最小值:规矩的自由与严肃的游戏 |
第二章 八股文形式的发展及其审美内涵 |
第一节 八股文的初创与定型 |
一 八股文的雏形:结构初现,尚不完善 |
二 八股文的发展:排偶优化,八股形成 |
三 八股文的定型:对偶与八股成为主流 |
第二节 八股文的风格化变体 |
一 “以古文为时文” |
二 绮语浮华 |
三 “清真雅正” |
第三节 八股文的文学性与审美价值 |
一 八股文的文学性 |
二 八股文与文学的互动 |
三 八股文与艺术的互喻 |
第三章 八股文文本的声律维度 |
第一节 汉语的音乐特质 |
第二节 音高与音长:八股文的节奏感 |
一 平仄调配构成的节奏感 |
二 音顿与停延构成的节奏感 |
第三节 重复与间隔:八股文的音乐性 |
一 头韵给八股文带来的音乐性 |
二 韵脚带给八股文的音乐性 |
三 复音为八股文带来的音乐性 |
第四节 虚词与气息:八股文的韵律美 |
一 虚词在构成汉语音乐性时的独特作用 |
二 八股文中的虚词与音乐性的关系 |
第四章 八股文的结构维度 |
第一节 八股文体式的高度融合 |
一 破题立义,以义贯通 |
二 起承转合,自然缜密 |
第二节 八股文体式的错综变化 |
一 糅一体之多质 |
二 寓多样于统一 |
第三节 八股文体式中的排偶 |
一 排偶的美学原理 |
二 排偶构成的均衡感知 |
第五章 八股文文本的修辞维度 |
第一节 修辞学视野中的八股文 |
第二节 八股文中的高频辞格及其美学效果 |
一 顶真、回文、排比和肯否对称的均衡体现 |
二 设问与复叠的焦点设置 |
三 长短句与不同语气的多样统一 |
第三节 八股文的戏剧化修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艾轩学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背景 |
二、选题意义和价值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艾轩学派的散文内容 |
第一节 谈经论道阐发性理 |
一、对经典的讨论 |
二、阐述理学观点 |
三、宣扬自身的佛道观点 |
第二节 直陈政事关心百姓 |
一、战争军事 |
二、社会民生 |
三、科举及官员任免 |
第三节 交游唱和吟咏性情 |
一、醉心山水之文 |
二、诗文品评 |
三、涉佛类篇章 |
第二章 艾轩学派的散文理论 |
第一节 复古宗经的散文理论 |
一、回归圣人经典 |
二、学习儒家以外的诸子经典 |
三、学习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 |
第二节 关注散文作品的实用功能 |
一、文道并重 |
二、重内容而轻形式 |
三、作文要关注现实 |
第三节 关注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 |
一、强调“心悟理”的过程 |
二、追求“自然”的心理状态 |
三、注重真实情感的表达 |
第三章 艾轩学派的散文特色 |
第一节 “以文为戏”的创作手法 |
一、“以文为戏”的表现 |
二、“以文为戏”的原因 |
三、艾轩学派散文“以文为戏”的实质 |
第二节 节奏纡徐和缓 |
一、运用虚词减缓节奏 |
二、夹叙夹议,放缓语势 |
三、文章结构的层层深入 |
第三节 以才学为文 |
一、着重关注天文、地理知识 |
二、广泛引用史学材料 |
第四节 散文力求中和之美 |
一、恰到好处的典故运用 |
二、简易明了的佛语使用 |
三、雅中有俗的表达 |
第四章 艾轩学派散文的深层文化意蕴 |
第一节 散文中对不同时代学术思想的呈现 |
一、散文中表现出的学术继承与创新 |
二、散文中表现出的对佛道思想的认同 |
第二节 散文呈现了各个学术流派间的交流 |
一、艾轩学派对复古派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
二、艾轩学派对道学派理论的改造和完善 |
三、对事功派观点的深入论述 |
第三节 散文中对闽地独特地域特征的反映 |
一、展现了闽地兴学重教之风 |
二、承载了闽地独特的士林风气 |
第五章 艾轩学派散文的价值和影响 |
第一节 艾轩学派散文的文学价值 |
一、散文成为表达理学思想的载体 |
第二节 艾轩学派散文的民俗价值 |
一、对民间祭祀礼仪的表现 |
二、对婚礼仪式的描写 |
三、对丧葬礼俗的表现 |
第三节 艾轩学派散文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宋代传状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方案 |
第一章 宋前传状文源流 |
第一节 传状文的界定 |
一、传记的分析 |
二、行状的解读 |
第二节 宋前传状文的形成与流变 |
一、由传经到记人的题材型塑 |
二、由量变到质变的创作实绩 |
第二章 “抗汉唐而出其上兮”:两宋传状文的新变 |
第一节 质与文:史传与传状的叙事差异 |
二、传状与史传的内容联系 |
第二节 题材拓展:日常化的世俗书写 |
一、亲友间的生活交往史 |
二、社会风尚的微缩景观 |
三、儒释融通的僧传创作 |
第三节 文人心态:南渡题材的重构 |
一、“文字狱”与遗民心曲 |
二、以文为戏与传记兴寄 |
第三章 “肇振斯文”:宋代传状文的发展与代表作家 |
第一节 “气全理正”,宋代传状文的发展 |
一、骈散对峙:北宋前期的传状创作 |
二、古文鼎盛:北宋中期的传状创作 |
三、文不少衰:南渡前后的传状创作 |
四、事功义理:南宋中兴的传状创作 |
第二节 “学统四起”,宋代传状文的代表作家 |
一、斯文:文章家苏轼的传状创作 |
二、尊王:经学家王安石的传状创作 |
三、明道:理学家朱熹的传状创作 |
第四章 尊体与破体:历代《文选》类总集中的传状选编及特质 |
第一节 历代《文选》类总集中的传状着录 |
一、历代《文选》类总集中的传状选编述评 |
二、历代《文选》类总集中的传状文体识要 |
第二节 破体与《文选》类总集所选宋传状文体特征 |
一、传状作为文学文本何以可能 |
二、《文选》类总集选宋代传状的特色 |
三、“破体为文”与宋代传状的变体之作 |
附录 历代《文选》类总集传状文收录一览表 |
第五章 “范式转型”:宋代传状文的影响 |
第一节 补史存史,宋代传状文的价值 |
第二节 简明有法,宋代传状文体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平民视角,明传状对精英立场的反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宋代传状文篇目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韩小蕙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寻门而入:主情散文的情理之和 |
(一)自我之情的节制书写 |
(二)情理之和的原因探析 |
(三)张弛节制的艺术特色 |
二、开门见山:智性散文的道志之和 |
(一)社会问题的理性审视 |
(二)道志之和的原因探析 |
(三)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 |
三、破门而出:诗性散文的生态之和 |
(一)题旨扩容的纪行创作 |
(二)生态之和的原因探析 |
(三)和而不同的艺术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9)白居易诗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诗序及白居易诗序概述 |
第一节 “序”、序体及诗序的承接 |
一、“序”及序体的概念 |
二、序体与诗序 |
三、诗序概念界说 |
第二节 诗序流变 |
一、两汉诗序 |
二、魏晋诗序 |
三、唐代诗序 |
第三节 白居易诗序概貌 |
一、白居易诗序的宏观把握 |
二、白居易诗序分期 |
第二章 白居易诗序主旨分类 |
第一节 酬唱赠答类 |
一、宴饮唱和 |
二、日常唱和 |
三、异时唱和 |
第二节 史实载记类 |
一、记述个人历史 |
二、记述社会背景 |
三、记述生活实事 |
第三节 咏怀类 |
一、因物感怀 |
二、因人伤怀 |
三、游历抒怀 |
第四节 效体类 |
一、乐府体 |
二、陶潜体 |
三、寓言体 |
四、座右陋室铭体 |
第五节 杂体类 |
一、叙行藏出处 |
二、明一篇之旨 |
三、解题中之意 |
第三章 白居易诗序的特征 |
第一节 白居易诗序的文体特征 |
一、诗序的“尊体” |
二、诗序的“破体” |
第二节 白居易诗序的语言特征 |
一、谏诤语 |
二、日常语 |
三、诗语 |
第三节 白居易诗序的文学特征 |
一、时空内蕴 |
二、视角转换 |
三、文化承袭 |
第四章 白居易诗序的创作个性 |
第一节 一元性与二元性:白居易诗序与元稹诗序之比较 |
一、题材:现实性与现实性、趣味性共赏 |
二、语言:以俗为美与雅俗同体 |
三、形式:以散为主与韵散互用 |
第二节 妥协性与斗争性:白居易诗序与刘禹锡诗序之比较 |
一、上升期诗序之比较 |
二、转折期诗序之比较 |
三、低谷期诗序之比较 |
四、晚年回升期诗序之比较 |
第五章 白居易诗序与中唐“古文运动”之关系 |
第一节 白居易诗序兴盛的背景 |
一、政治局势与文人心态的变化 |
二、社会风习与文人创作倾向的变化 |
三、文化变革与文人创作方式的变化 |
第二节 白居易诗序中的诗歌理论主张与古文运动的呼应 |
一、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与文者明道 |
二、辞质而径与文从字顺 |
三、直歌其事与气盛言宜 |
第三节 白居易诗序体现的平易文风与古文运动的呼应 |
一、形式上的散文化 |
二、内容上的充实化 |
三、创作本质的实用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文化散文的“破体”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图赋、寿赋的文体论意义——兼论文体研究的反思[J]. 陈守玺. 斯文, 2021(01)
- [2]诗文革新运动与北宋中后期词互动关系研究[D]. 吴丽.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3]古代文体学视野下的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D]. 李慧莹.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4]台湾散文发展的文类焦虑与伦理困境——兼论中国散文研究的新路向[J]. 翁丽嘉,袁勇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5]形式美学视角下的八股文研究[D]. 鹿晓燕. 山东大学, 2021(11)
- [6]艾轩学派散文研究[D]. 郑腾尧.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7]宋代传状文研究[D]. 周丽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8]韩小蕙散文研究[D]. 郝启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白居易诗序研究[D]. 罗浩春. 陕西理工大学, 2020(09)
- [10]台湾当代散文批评新探索研究[D]. 林美貌. 福建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