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丙型肝炎患者输血后HGV感染状况及部分核酸序列测定

山东省丙型肝炎患者输血后HGV感染状况及部分核酸序列测定

一、山东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HGV感染状况及HGV部分核酸序列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董娜[1](2020)在《云南省一种新型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和遗传进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云南省小型哺乳动物携带丙型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HEPV)病毒进行调查研究,阐明云南省小型哺乳动物携带HEPV病毒的流行现状和遗传进化。方法:采用HEPV的通用检测引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采集的小型哺乳动物样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调查HEPV在小型哺乳动物中的感染现状;参考扩增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定量PCR进行HEPV病毒的组织嗜性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取HEPV病毒全基因组;应用Cluster W和MAGE7.0生物信息学软件对HEPV病毒进行相似性分析并建立系统进化树。结果:本调查研究2016-2017年在云南省12个县(区、市)共捕获13属22种1597只小型哺乳动物。对这些小型哺乳动物进行了HEPV病毒检测,感染率为0.13%(2/1597),感染宿主动物为长尾大麝鼩(Crocidura dracula),长尾大麝鼩中HEPV的感染率为12.5%(2/16)。检测到的2份阳性样品分别命名为Crocidura dracula dracula/NJ12-2017和Crocidura dracula dracula/XY174-2017;扩增Crocidura dracula/NJ12-2017序列,与MF775363.1相似度最高,氨基酸水平同源性为69.25%。定量PCR表明HEPV病毒在肝脏中的拷贝数最高。获得的Crocidura dracula dracula/NJ12-2017 HEPV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提示,氨基酸水平与已报道的HEPV病毒的相似度较低,为36.548%-43.59%;在系统发生树上,本研究获得的HEPV病毒独立于其他病毒,独立成为一个分支。结论:在云南省长尾大麝鼩中首次发现一种新型HEPV病毒,病毒的靶器官为肝脏组织。

于建国[2](2007)在《新型肝炎病毒研究策略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古老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历来是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自从1965 年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1975年发现甲肝病毒(HAV)和1977年发现丁肝病毒(HDV)以来,仍有部分肝炎病因得不到明确诊断,查不到病原

黄勋[3](2006)在《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文中认为相关定义: What are Bloodborne Pathogens?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that are present in blood and other body fluids that can cause disease Iinhumans. Examples of these pathogens include the hepatitis B virus(HBV)and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among other diseases.

张华东[4](2006)在《TT病毒的检测及与肝病关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 病毒性肝炎是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已发现并确认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庚6种,但仍有10%~20%的肝炎患者找不到任何已知的血清学肝炎病毒感染标志,肝炎病人病因不明,提示尚存在其它未被发现的肝炎病毒。1997年底,日本的Nishizawa等使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从一名姓名为TT的输血后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克隆到一段与目前已知的任何DNA序列都没有明显同源性的未知DNA序列,证实其与输血后肝炎高度相关,并把该基因片段可能代表的病毒以病人的名字命名为TT病毒(TTV)。目前我国对TTV的感染流行情况、基因检测分型等有初步报道,但各地对TTV的感染率报道差别较大,特别是和国外的相关报道差别更为明显。本课题旨在探讨TTV在东营地区的感染情况、TTV的传播途径、TTV和人类肝病的关系,以及TTV是否为非甲~非庚肝炎的致病因子、致病特征等。 方法 目前TT病毒的诊断和分型依赖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PCR扩增后获得产物采用核酸杂交、酶切和测序的方法来判断分析结果。我们采用微板核酸杂交酶免疫方法对TTV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定性检测。由于TTV在血清中的含量很低,我们在检测过程中进行了二次PCR扩增,对第二次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定性鉴定。然后对阳性结果再获得一次产物,应用双探针杂交技术,用ELISA法进行确认TTV DNA。 统计方法:应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齐栋[5](2005)在《延边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合并IT病毒感染的检测》文中指出目的: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的TT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了解延边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合并TT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延边地区45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抗TTV-IgG: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血清中TTV DNA;并将上述两种实验方法进行比较。并且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45例丙型肝炎患者TTV-IgG阳性率为37.8%(17/45);巢式PCR阳性率为42.2%(19/45);ELISA法与PCR法对TTV感染的检测一致率为86.7%(39/45)。结论:(1) 延边地区HCV感染患者重叠感染TTV较常见。(2) ELISA法与PCR法都可作为检测TTV感染的手段。(3) 首次利用ELISA与PCR两种检测方法对延边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合并TTV感染情况进行了报告,而且两种方法作为检测手段无统计学意义。

邓莉平[6](2004)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母婴传播调查研究及60例儿童艾滋病临床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我国中部某地区有偿供血盛行,九十年代后期发现在该地区存在血源性HIV的爆发流行,且多合并HCV、HGV及TTV等多种血传播病毒的合并感染。这些有偿献血员中女性较多,育龄妇女感染病毒是儿童感染的主要来源,育龄妇女的合并感染也是儿童合并感染的主要原因。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在血源性艾滋病流行地区的母婴传播情况,分析影响其母婴传播的因素;了解儿童艾滋病的特点,探讨适合我国儿童艾滋病的治疗方案。 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4月期间,以我国中部因有偿供血造成艾滋病流行的某农村为调查地点,选择15岁以下儿童及其父母,20~45岁多次有偿供血或高危受血的育龄妇女为调查对象,现场询问调查和常规体检并采静脉血,分离血清贮存-20℃冰箱中待查,检测HIV、HCV、HGV、TTV的IgG型抗体,及HIV的前病毒DNA和RNA,并对其中母亲及其子女配对的资料整理回顾性分析HIV的母婴传播。 结果:107例HIV阳性的母亲共生育137名子女中,50例HIV阳性,HIV的母婴传播率为36.5%(50/137)。107例HIV阳性母亲,其中13例为输血感染,8例为产后输血感染,所生的8名子女均母乳喂养,其中3例感染HIV,则母乳传播HIV的率为37.5%(3/8)。38例HIV阳性育龄妇女的外周血基因组核酸扩增HIV前病毒DNA gag区,鉴定为HIV B’亚型。3对HIV阳性的母婴的外周血核酸扩增HIVgag区P17的片断,Mega软件分析其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5.5%,96.5%,96%。基因树显示子女的病毒与其母亲同属一支。HIV母婴传播率在艾滋病状态母亲组(66.0%,31/47)显着高于HIV携带状态(21.1%,19/90),P<0.05。合并HCV感染的74例HIV阳性母亲所生的101例儿童中30例HIV阳性,HIV的母婴传播率为29.7%(30/101),未合并HCV感染的3例HIV阳性母亲所生的3例儿童中1例HIV阳性,HIV的母婴传播率为33.3%(1/3)。合并HGV感染的HIV阳性组母亲的母婴传播率(22.4%,11/52)低于未合并HGV感染的HIV阳性母亲的母婴传播率(44.4%,12/27),P<0.05。合并TTV感染的HIV阳性组母亲的母婴传播率(31.7%,19/60)低于未合并TTV感染的HIV阳性母亲的母婴传播率(50.0%,6/12),但P值无统计学意义。6例HIV阳性母亲分娩时服单剂NVP,新生儿出生48小时内口服单剂NVP。NvP阻断过的6例儿童出生后6月内HIV一Ab均为阳性,4例于1.5岁后HIV一Ab转为阴性,1例现7个月H工V一Ab阳性,H工V前病毒DNA检测阴性;1例现为9个月,尚在继续观察中。 60名HIV阳性儿童,50例因母婴传播感染,占83.3%(50/60),其中s名儿童于1995年在当地医院输未经HW检测的血液,提示输血感染,占13 .3%(8/60),2名无输血史手术史,推测为医源性感染,占3.3%(2/60)。60例Hlv感染儿童22例发展为艾滋病。22例儿童艾滋病中共检测H例儿童CD4+T淋巴细胞计数,8例呈中度免疫抑制,3例呈重度免疫抑制。22例儿童艾滋病中经母婴传播发展成艾滋病15例,平均潜伏期4.5年,其中死亡6例。经输血或不详途径传播致艾滋病7例,平均潜伏期6年,死亡2例。7例A工DS儿童正在作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7例患儿症状均明显改善。 结论:母婴传播是HW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调查母婴传播率达36.5%,远远高于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控制的水平(2%一-6%)。本调查中的38例经血传播感染HIV的妇女均为B’亚型。艾滋病状态的母亲HW的母婴传播率高于HIV携带状态的母亲。合并HGV感染的HIV阳性母亲的HIV母婴传播率低于未合并HGV感染的母亲。造成儿童HIV/AfDS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未及时对高危生育期妇女进行有效的川V监测及咨询,未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亚需采取相应的对策控制HW进一步蔓延。HW的母婴传播可经宫内感染、产道感染及哺乳感染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感染儿童的发病率,存活期可能不一样。HIV儿童已逐渐进入发病期,并有其自已的特点,儿童HIV/AIDS己成为我国AIDS防治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H凡虹打对儿童AIDS有一定的疗效。

高英堂[7](2003)在《肝炎病毒(HBV、HCV)基因诊断芯片的研制和新型肝炎病毒SENV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HBV和HCV是临床上最常见、危害最大的两种肝炎病毒,其长期持续的慢性感染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肝炎病毒认识的不断深入,尤其是肝炎病毒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使临床上现有的血清免疫学方法和以单一PCR技术为主的检测方法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由于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患者体内病毒基因组的各种变异和动态变化,对患者个体的针对性诊断和治疗也受到很大限制。为及时将肝炎病毒的基因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需要利用新的分子生物医学技术,研究和开发肝炎病毒的新型诊断方法和诊断试剂。据此,我们重点研究了HBV和HCV基因诊断芯片的制备、应用,以及新型肝炎病毒SENV的实验研究。本文涉及的实验方法包括生物信息学分析(即芯片上探针和PCR引物的设计、测序序列的检索和比对)、探针和PCR引物的合成、PCR产物直接测序、基因芯片上探针的点样制备方法、血清中病毒的提取方法、PCR扩增和地高辛标记、分子杂交及显色、芯片杂交结果的数据处理等。芯片制备过程中的优化环节包括:尼龙膜型号和探针固定照射剂量的选择,探针3′末端加尾碱基数的确定,利用探针的互补寡核苷酸序列和部分PCR产物的测序验证芯片杂交的特异性,利用PCR扩增直接参入地高辛信号分子,分析其长度、浓度及杂交时间对杂交信号的影响,比较了HBV标本的不同处理方法和不同PCR引物组合的扩增效率。经过二年多的反复实验研究,初步完成HBV基因芯片、HCV基因芯片和HBV、HCV联检芯片的制备。在HBV基因芯片的研制过程中,先后制备了HBV-450S、HBV-90S、HBV-120S、HBV-P/S区75S和HBV-C/X区25S等不同点阵数的基因芯片。最早的HBV-450S芯片包含的基因信息最丰富,理论上可检测HBV的7种基因型、4种血清亚型、4个P基因耐药相关的突变位点、2个S抗原突变位点、6个C区变异和X区的缺失突变,但部分探针特异性较差。在随后的改进中,HBV-P/S区75S是目前临床实验研究较好的芯片,对基因型、血清亚型和拉米夫定耐药突变均能特异检测。同时,利用制备的HBV基因芯片,对45例纳入葛兰素威康公司评价新药拉米夫定疗效临床研究的乙肝患者、270例三中心医院的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466例来自6个

于建国[8](2002)在《新型肝炎病毒研究策略探讨》文中研究说明 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古老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历来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点。自从1965年发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1975年发现甲肝病毒(HAV)和1977年发现丁肝病毒(HDV)以来,当前还有部分类型肝炎病因得不到明确诊断,查不到病原体。因此,国内外不少学者试图探索是否还有新型肝炎病毒的存在。如 1994年Fagan等,提出的乙型肝炎病毒(HFV)、1975年Lancet杂志提出非甲非乙型肝炎(non-A,non-B hepatitis,NANBH)、1989年 Choo等克隆的丙肝病毒(HCV)、1990美国Reyes等用几乎同样的方法

于建国,商庆华,王路,周秀梅,韩纪举,赵平,潘伟,杜庆苓,戚中田[9](2001)在《山东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HGV感染状况及HGV部分核酸序列测定》文中指出

于建国,李斌,郭葆玉[10](2001)在《输血相关病毒(TTV)研究的现状》文中指出

二、山东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HGV感染状况及HGV部分核酸序列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HGV感染状况及HGV部分核酸序列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一种新型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和遗传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见缩写词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丙型肝炎病毒概述
        1.1.1 丙型肝炎病毒的分类、基因组结构及蛋白功能
        1.1.2 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
        1.1.3 预防与控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云南省小型哺乳动物携带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2 样品采集
        2.1.3 样品处理
        2.1.4 病毒核酸提取RNA
        2.1.5 引物合成
        2.1.6 病毒的检测及阳性样本的物种分子鉴定
        2.1.7 PCR产物序列比对和统计学分析
        2.1.8 小型哺乳动物分子鉴定
    2.2 结果
        2.2.1 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结果
        2.2.2 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序列BLAST结果
        2.2.3 阳性样品宿主动物分子鉴定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云南省新型丙型肝炎病毒的全基因组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全基因序列扩增
        3.1.3 全基因组以及扩增区NS3区域的氨基酸水平分析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云南省新型丙型肝炎病毒组织嗜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4.1.2 实时定量PCR核酸扩增检测方法对阳性样本进行扩增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5.1 云南省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5.2 云南省新型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及遗传进化结果
    5.3 云南省新型丙型肝炎病毒组织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1 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中温州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1 沙粒病毒结构
    1.2 实验试剂与材料方法
    1.3 样本采集
    1.4 温州病毒N蛋白(pEVL-7.3WENV-NP)真核细胞表达及蛋白纯化和浓缩
        1.4.1 2015-YM16N蛋白小量验证质粒提取
        1.4.2 pEVL-7.3-WENV-NP的真核表达(小量验证)
        1.4.3 Western Blot(WB)验证蛋白表达
        1.4.4 pEVL-7.3-WENV-NP的大量表达及纯化浓缩
        1.4.5 pEVL-7.3-WENV-NP的大量表达
        1.4.6 pEVL-7.3-WENV-NP的纯化
        1.4.7 纯化的蛋白超滤浓缩
        1.4.8 p EVL-7.3-WENV-NP的验证
    1.5 ELISA检测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
    1.6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IgG抗体
    1.7 结果
        1.7.1 云南省温州病毒p EVL-7.3-WENV-NP N蛋白真核表达及纯化浓缩
        1.7.2 用ELISA检测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中温州病毒Ig G抗体检测结果
        1.7.3 用WB方法验证云南省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中温州病毒
    1.8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丙型肝炎病毒分类和宿主动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TT病毒的检测及与肝病关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TTV检测及东营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调查人群和标本来源
        二、试剂
        三、主要仪器
        四、实验项目和检测方法
    结果
        一、正常人群血清TTV DNA阳性率及性别间差别比较
        二、TTV DNA阳性率的年龄趋势
        三、母婴TTV的垂直传播率和6月龄婴幼儿的感染率
    讨论
        一、TTV的发现和基本特征
        二、流行病学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TTV与人类肝病关系的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检查人群和标本来源
        二、试剂
        三、主要仪器
        四、实验项目和检测方法
    结果
        一、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的TTV DNA阳性率
        二、TTV DNA在不明转氨酶升高、肝炎、肝硬化、肝癌中的阳性率
    讨论
        一、TTV在人体的分布
        二、TTV与甲-戊型肝炎的关系
        三、TTV与不明转氨酶升高、肝硬化、肝癌的关系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一、TTV的发现
    二、TT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三、TTV的分布
    四、TTV的传播途径
    五、TTV的易感人群
    六、TTV的病理学研究
    七、TTV感染的临床表现
    八、TTV的检测方法
    九、治疗对策
    十、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5)延边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合并IT病毒感染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实验材料
    2.1 标本来源
    2.2 实验仪器
    2.3 主要试剂
    2.4 溶液的配制
第三章 实验方法
    3.1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3.2 检测抗TTV-IgG
    3.3 TTV DNA的提取
    3.4 巢式 PCR扩增
    3.5 肝功能检查
    3.6 数据处理
第四章 结果
第五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 综述

(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母婴传播调查研究及60例儿童艾滋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三、 引言
四、 正文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五、 综述
    正文
    参考文献
六、 后记

(7)肝炎病毒(HBV、HCV)基因诊断芯片的研制和新型肝炎病毒SENV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一、生物芯片
    二、肝炎病毒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
    三、肝炎病毒诊断芯片的研究状况
    四、SENV 的研究进展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一、基因芯片实验体系的优化
    二、HBV 基因芯片的制备和应用
    三、HCV 基因分型芯片的研制及应用
    四、HBV、HCV 联检基因芯片
    五、SENV 的致病性研究
讨论
    一、肝炎病毒基因芯片制备的方法学
    二、肝炎病毒基因芯片的临床应用
    三、SENV 的临床检测实验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材料和方法的图表)
致谢

四、山东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HGV感染状况及HGV部分核酸序列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一种新型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和遗传进化分析[D]. 董娜. 大理大学, 2020(05)
  • [2]新型肝炎病毒研究策略与对策[A]. 于建国.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 2007
  • [3]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A]. 黄勋. 河南省护理学会医院感染研究及进展高级研讨会暨护士长培训班资料汇编, 2006
  • [4]TT病毒的检测及与肝病关系的临床研究[D]. 张华东. 山东大学, 2006(12)
  • [5]延边地区丙型肝炎患者合并IT病毒感染的检测[D]. 齐栋. 延边大学, 2005(04)
  • [6]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母婴传播调查研究及60例儿童艾滋病临床分析[D]. 邓莉平. 武汉大学, 2004(04)
  • [7]肝炎病毒(HBV、HCV)基因诊断芯片的研制和新型肝炎病毒SENV的实验研究[D]. 高英堂. 南开大学, 2003(04)
  • [8]新型肝炎病毒研究策略探讨[J]. 于建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02(02)
  • [9]山东地区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HGV感染状况及HGV部分核酸序列测定[J]. 于建国,商庆华,王路,周秀梅,韩纪举,赵平,潘伟,杜庆苓,戚中田. 肝脏, 2001(S1)
  • [10]输血相关病毒(TTV)研究的现状[J]. 于建国,李斌,郭葆玉. 前卫医药杂志, 2001(05)

标签:;  ;  ;  ;  ;  

山东省丙型肝炎患者输血后HGV感染状况及部分核酸序列测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