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太阳系孤儿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论文文献综述)
黄洲鸿[1](2021)在《合作治理视角下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机制研究》文中认为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丁燕燕[3](2020)在《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文中研究说明包括五四乡土文学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学之诞生绝不仅是单纯的文学事件,它还涉及种种制度性创建。现代教育制度就是其一。通过它,五四乡土文学拥有了“民族国家文学”品格。二者的互动关系表现为:现代教育培养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作者与读者,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左右着作家对乡土中国的书写;而五四乡土文学又通过进入现代教育成为法定知识获得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知识生产与再生产。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考察现代教育制度对五四乡土文学的建构功能,分析五四乡土文学对现代教育的文学想象和它作为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机制。论文除绪论和余论共分五部分。绪论介绍研究缘起、思路方法,对“现代教育”和“五四乡土文学”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而辩明本论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现代教育”是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一系列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的总称,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管理体系、教育宗旨、思想以及微观层面的课程、教科书、教育方式方法等教学运行活动。广义的“五四乡土文学”是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蓄势产生并发展的、以乡土生活为表现题材的小说创作。除了鲁迅在1935年《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定义并指出的作家作品外,还包括新文学第一个十年进行乡土文学题材创作的其他相关作家作品。第一章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五四乡土作者多出生或成长于乡村小镇,他们求学的年份正是中国现代教育体制由传统走向现代并逐渐完备的时期。博采众长的教育经历使他们既接受了传统文化熏陶也有机会浸润现代文明。从乡村到都市、从中国到异域的空间转移,从传统知识体系到现代文明的思想过渡,既引发了作家浓郁的思乡病、激烈的文化冲突,也为其观照“自我”、回望“故土”提供了“他者”的参照。一方面,知识新变引发了他们的乡土关注,文化冲突带来的身份危机催生了其乡土认同观念。另一方面,“他者”的参照又使他们重新发现了“乡土中国”的内涵。乡土中国既代表占国土大部分、广袤的乡村大地,也是一种将乡土看作民族国家象征的文学观念和写作范式。其中,作为小学乡土教科书的“乡土志”对一代国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初步形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第二章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语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向学生传授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外,还给予学生文化滋养和心灵启迪。随着语文学科的独立,教科书编写和教学方法变革等活动更新了现代学生的文学观念。它包括白话文学语言、小说文学体裁和文学审美意识等多层面内容。外语教学携带的异域文学资源则为学生的文学阅读、仿制和创作提供了条件。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以鲁彦为代表的世界语学习者,他们深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翻译弱小民族文学并从中汲取营养。现代教育重构了学生的知识和思想体系形成了五四乡土文学作者独树一帜的现代思想内涵。科学教育思潮向学生普及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培养了他们求真务实的现实主义品格;新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民主自由思想;作为公共交往空间的现代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创立校园社团、期刊有利于他们民主自由思想的形成。第三章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儿童本位”教育观将儿童从封建伦理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儿童特别是儿童身体的发现使五四乡土作者将笔触对准儿童,他们开始以儿童为主角,借用儿童的想象和视角、模拟儿童的语气和口吻创作小说,在身体解放中重新发掘恐惧、欲望、喜悦等“人”的情感。知识分子的归乡之旅因现代教育的介入发生变化。衣锦还乡的欣喜一变而为守旧愚昧的民众对知识者的误解、冷落甚至排挤,与无知无识乡村女性的狭路相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启蒙身份的反思和失望。“归乡再离乡”成为必然。现代教育加深了知识者对文明新变的体验。现代性的时空并置引发了他们对故乡的全新感受。故乡不仅是可供停泊的地理空间,还是一处凝结着丰富内涵、值得时时返顾的文化空间。五四乡土文学中的乡愁意象开始由传统的意象抒发走向细节化记叙和整体化象征。五四乡土作者以接受现代教育后的启蒙视野观察乡村,乡间的风景和民俗便因知识者主体意识的确立而被重新发现。科学方法训练和人类学、社会学知识的学习则有利于作家科学区分民俗与封建迷信。作为民俗知识的方言土语在五四乡土作品中频繁出现。它符合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规律,也顺应了教育领域重视口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第四章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五四乡土文学的生成离不开现代教育的建构。反过来,文学也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想象和书写现代教育,二者互为镜像。五四乡土作者“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会以甘苦自知的心态将现代教育素材纳入笔端。无论是现代学校、教师、学生还是与乡村教育息息相关的乡绅形象都留有教育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印记。它既包含丰富真切的生活经验也寄寓着作家对乡土中国前途的深沉思索。现代学校在知识分子和普通乡民眼中呈现出“乐园”与“窘境”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影。围绕启蒙职责,五四乡土作者塑造了许多形象各异的乡村教师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多样化不同,五四乡土文学中的学生形象呈现出统一的负面化倾向。这既有现代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源于他们面临的社会、政治、文化特别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矛盾。“女学生”则成为承载制度变革压力和接受性别审视的双重压抑的形象。乡绅作为乡土世界的知识者,他们的命运沉浮反映出现代教育变革下的乡村权势变迁。第五章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五四乡土文学自鲁迅开创先河便开启了进入现代教育领域的过程,通过入选教科书、教师的课堂讲授,它渐渐成为一种法定知识被人们所接受。这既是五四乡土文学作为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它通过现代教育的制度性力量实现经典化的过程。以鲁迅作品为代表的五四乡土文学通过教科书和学院机构对其概念、理论的总结梳理与相关篇目、文本、作家的选编评介成功地进入文学史叙事,青年学生对乡土文学的阅读传播,作为教师的鲁迅在课堂内外的知识传授和思想感召都保证了五四乡土文学的代际传承与发展。余论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自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就在追求国家民族现代化的进程中艰难摸索,无论是现代教育还是五四乡土文学其实都只不过是从不同维度出发对同一目标的追求。教育通过知识权力,文学借助艺术想象最终达到民族再造的结果。
王颖[4](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指出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陈英红[5](2019)在《论艾丽丝·门罗小说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文中认为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加拿大文坛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荣获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高度评价她的小说对人性的精彩描绘,这是对她小说中深厚而独特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赞誉。她的小说以人性、理性、自由和伦理道德等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问题为主题,同时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发掘了另一个罕为人知的惊人世界,实践着消解绝对价值的创作主旨,并以断裂的、含混的,甚至矛盾的艺术方式予以呈现,与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文学创作存在巨大差异。研究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与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思想的关系、探索她创作思想的形成原因,可为研究人文主义思想、社会历史环境和文学创作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提供参考个案。西方人文主义于文艺复兴时期形成思潮,以对人的生存和价值的关怀为核心内容,以批判和重塑为其不断发展的动力。19世纪达到发展巅峰的西方传统人文主义逐渐表现出其忽略人自身局限和科学有限性的人类中心论、唯理性和科学论及世俗至上论的潜在隐患,这也成为其现代发展的瓶颈,并从19世纪末开始受到西方思想界的批判。随着20世纪反思传统观念的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持续影响,思想界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批判也不断深入。艾丽丝·门罗深受尼采、海德格尔及其启示的反思传统观念的思想影响,其十四部短篇小说集就是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思想进行的反思,或者说是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继承、批判与超越。艾丽丝·门罗的小说继承了传统人文主义思想中合理的一面:以摆脱宗教桎梏为出发点,关怀人自我保存的生存需求、尊重理性和科学对于消除愚昧和促进人自身发展的价值,也反对禁欲主义,肯定人们对现世的幸福追求。同时,她的小说更多地表现出以存在主义、视角主义、解构主义等为指导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思想的基础主义、绝对主义等不合理认知的反思。她的小说通过强调与人的主动性并存的人的被动性、展示自然的力量,证明了忽视人的局限性的人类中心论的狂妄;通过揭示绝对理性的虚幻和客观知识的主观因素,批判了漠视理性和科学有限性、确信理性和科学是解决人一切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的唯理性和科学论;通过呈现自由至上和利益为先的观念造成的社会道德困境,质疑了忽略自由限度和人与生俱来的责任的世俗至上论。艾丽丝·门罗的小说并没有停留在批判的层面,而是进一步对传统人文主义进行了重塑:抛弃人类中心论的妄想,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方式构建着眼于未来的人与自然融合一体的关系,并积极面对世界的偶然性;以具有亲和力的理性和科学观对待理性和知识问题,在理性与非理性的平衡中找到理性的最佳状态,在辩证法引导下正确看待知识体系,以实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追求脱俗的世俗理想,寻求超越自我的自由,并建立关怀他者的伦理道德,以走出传统人文主义的世俗至上论造成的伦理道德困境。艾丽丝·门罗小说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充分体现了其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小说以非线性叙述、元叙述等表现离散性的叙事,解构文本的中心,也揭示人的被动性和世界的自在性,消解了传统人文主义的人类中心论;以复调、历史与小说相交融等表现不确定性的表述,质疑文本内容的确定性和真实性,瓦解传统人文主义的唯理性和科学论;以悖论和反讽、开放性的结尾等引起反思的方式,强调世俗至上论放任自由和利益追逐的危害,表明了自我超越的必要。艾丽丝·门罗小说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源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加拿大社会文化环境及尼采、海德格尔等奠基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家族迁徙和个人成长中的磨难、女性生存的艰辛导致艾丽丝·门罗对传统人文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绝对理性、永恒价值等观念表示怀疑;而她矛盾丛生的家庭背景、文学熏陶、加拿大从落后的英属殖民地发展为超越宗主国的发达国家的历程让她确信事物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使她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进一步深入;存在主义哲学、尼采和海德格尔思想及其所激发的哲学思想给她以启示并为她提供了反思传统人文主义的理据。艾丽丝·门罗小说对西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使其能批判地继承建立在传统人文主义思想之上的传统小说的精髓,并实现主题的拓展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具有积极的文学史意义。反思表达了小说主体间性审美立场和多向度的审美取向,表现了后现代的审美探索。同时,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的传统人文主义反思是对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呼唤,也可作为新时期中国人文思想建构的借鉴,具有一定的思想和现实意义。
张宪军[6](2019)在《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出身于犹太移民家庭的知识分子,索尔·贝娄博览群书,具有丰富的历史、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知识,将文学艺术与社会直接联系起来,面对战后社会问题迭出、精神危机不断的美国社会,小说家索尔·贝娄感时伤事,以“社会的历史学家”的手笔勾勒出了一副现代美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画卷。在评论家和记者每每强调他的犹太作家身份时,他曾经予以反驳说:“我写的是美国”。对于他的这种说法,许多人认为他是像绝大多数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犹太人一样,很介意自己的犹太人身份,所以一些有着逆反心理的研究者更是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贝娄的民族性即犹太性的研究上,但贝娄说的没错,他确实写的是美国,虽然他作品中许多人是犹太人,但他们都生活在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他们,一些社会现象的出现不可能脱离了美国这个大环境,另外,贝娄的作品中的人物还有许多不是犹太人,他不像辛格和马拉默德那样有着狭隘的民族性。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的是美国的现实生活,他的作品可以说是从二十世纪20年代到世纪末的美国社会发展史。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其创作的“美国性”进行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是一种相对的美国性,它不同于那种广义的美国性,是相对他创作的“犹太性”相对而言的(他文学作品中具有犹太因素是毋庸置疑的)。虽然诸多的文学史着作都将其文学创作归入“美国犹太文学”,但“美国犹太文学”是一个十分含混的概念,因为“美国犹太文学”并不是一个创作流派或者是一种文学运动,美国犹太作家在创作思潮、题材内容、内涵倾向、艺术趣味和审美方式上确实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文学特征。如果说“美国犹太文学”概念的界定主要建基于犹太作家的出身背景及其对犹太生活的某种运用和表现的话,那么犹太作家除了具有相同的犹太出身背景外,在对犹太素材的具体运用以及对犹太传统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均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贝娄之所以公开反对将自己归纳入“犹太作家”行列中,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美国人,身为一个美国公民,深受美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善于从美国的角度去观察社会和生活,因此,美国的社会生活成为他创作中取材的来源。贝娄创作的所体现的“美国性”特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笔下的主人公虽然多为犹太人,但作者通过他们故事的书写所呈现的主要是普通美国市民的生活、知识分子的生活,而不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仅仅关注作为少数族裔的犹太人的境遇与精神状况。其次,贝娄通过他的作品展现了美国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从美国的经济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大萧条,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挽救经济危机上所做的诸多努力,40年代经济逐渐稳定,50年代进入“丰裕社会”,以及后来逐步发展到后工业时期、后现代消费社会)到美国政治的变迁(二三十年代思想领域的宽松,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冷战,民主的异化,超级大国的核竞赛,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60年代的学生造反,美国开展太空开发和星球大战计划等等),以及美国城市的变迁(二十世纪20年代的美国虽然已经实现了城市化,但在此后的岁月中,美国的城市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贝娄不仅写出了此后的发展情况,还在作品中通过人物的处境与思考回溯了此前的情况,特别是芝加哥城市的整个发展历程),都远远超出了某个特定族裔的狭窄视野。其三,贝娄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美国式的理想和价值观:贝娄认为“美国梦”的核心在于平民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对于美国“自由、平等、正义、民主、富裕”思想的扞卫,以及体现在每个个体的言行中的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而犹太民族的宗教信念和道德理想在现实面前往往无能为力,因而常常是他作品中加以反思的对象,而不是像其他犹太作家那样作为坚守的立场与维护的信条。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在于通过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研究来确立索尔·贝娄作为一个“美国作家”的鲜明形象。这篇论文虽然拟从社会学和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去研究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揭示索尔·贝娄如何对历史事件进行情节化处理,把美国history变成具有个性色彩的his story,以及其中表现出的社会学思想,但不可能完全按照概念去堆砌材料,而是有重点地观照贝娄文学创作“美国性”的某些方面,全文分别从纵向——大萧条岁月至美国后现代社会和横向——芝加哥和纽约两座城市着眼,展开叙述,揭示了贝娄是如何通过历史事件、人物命运以及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的相互作用来描写美国的,这里有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麦卡锡主义、60年代思想解放、冷战的东西方对抗、美国的太空计划,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兴起等重大历史事件,也有城市文化的历史变迁,以及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的温馨与冷漠,信仰的坚守与背叛,城市的暴力与犯罪等等,而这些琐碎的细节构成了一个真实的美国。继绪论部分对贝娄研究现状进行疏理,提出自己的论点与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之后,论文用六章的篇目对索尔·贝娄的“美国性”展开论述,主要考察贝娄文学作品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平民生活、知识分子状况和美国的城市。第二章《20-40年代:大萧条岁月中的平民生活浮世绘》主要根据贝娄的长篇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分析他是如何围绕作品的主人公奥吉·马奇的经历来描写二十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芝加哥这个美国第二大城市的人生百态的,写出了经济危机对社会各阶层造成的影响,美国梦的破灭感,面对破产和失业大潮这些人是如何抗争和他们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出的巨大努力,小说主人公在困顿的境地中是如何一面挣扎一面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第三章《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通过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洪堡和西特林两个人物的不同命运告诉人们,随着世异时移,原来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发迹的人在今天已经成为英雄和成功者,成为人们效法的榜样,以苦为乐、生气勃勃的时期,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的时期已告结束,粗俗的物质主义的风气熏染了整个美国社会,甚至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神经末梢,而被美国社会所毁灭的则是不与社会苟合、热爱善与美、坚持理想的知识分子和诗人。社会整体对浪漫主义、对诗的激情、对诗人和艺术家的戕害才是今日的“美国的悲剧”。第四章《60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通过赫索格的经历,指出在60年代初期麦卡锡主义造成的恐怖仍在威胁着一些知识分子,他们害怕动辄得咎,所以只好把自己的思想看法保留在内心里,而不是与他人交流。为改变改变美国面貌,青年人发起造反运动,但在造反运动中由于青年人的冲动和偏激,将这场运动引入了歧途,虽然年轻人想要摆脱现代社会体系的束缚,把现实社会变成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社会,但运动中的大部分人追求的是自我表现和发泄,而非自我控制,造反运动的挫折和失败感使的不少青年人失去了信心,他们怀着沮丧的心情或消极避世,或沉沦堕落。贝娄通过赛姆勒在纽约的见闻对极端主义思想进行了强烈的攻击。第五章《70-80年代:民主的反讽》通过《院长的十二月》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两部作品的分析,说明美国社会虽然对外向来是以标榜自己的民主而着称,但在现代社会中,美国民主的价值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它对国内的种族贫富差距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要打破这种现状的行为反而予以打击和压制,为的是维持社会表面上的和谐。在美国,宪政的根本作用在于防止政府权力的滥用,维护公民普遍的自由和权利,但实际情况却往往相反,当今的美国政府机关以公平正义为名行破坏公民权利之实。第六章《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考察了贝娄的最后的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说明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从现代性的噩梦以及它的操控理性和对总体性的崇拜中苏醒过来,进入后现代浅表层松散的多元化中,生命个体也成为不断游移的存在,他们在性别认同、宗教信仰与性取向、理性思想判断等诸多问题上表现出异质的、不稳定的性格特征,沉溺在消解精神、反主流姿态和渎神的狂欢之中。第七章《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则从横向对贝娄作品中对美国城市的描写进行了研究,指出贝娄作品的发生地基本上都是在芝加哥和纽约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这两个城市的历史变迁,目睹了它的繁荣与衰败,对它们有着一种爱恨交织的感情,更因为纽约和芝加哥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代表和典型,是美国当代文明、当代都市文明的象征和缩影。所以,在他的揭示下,从大萧条时期城市破败的景象到二十世纪后期美国大都会多彩缤纷的场景一一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徐凯俐[7](2018)在《基于语料库的3-6岁儿童有声故事语言研究》文中提出有声读物,也称有声书,不同于传统的阅读形式,“是用耳朵来阅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依托于智能化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终端的有声读物市场日渐扩大,而当前有声读物市场的很大一部分听众是儿童。在众多儿童有声读物中,故事类有声读物最受欢迎,但目前软件应用中的儿童有声故事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3-6岁儿童语言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考察当下对儿童产生重要影响的3-6岁有声故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当下热门App中3-6岁儿童有声故事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3-6岁儿童有声故事的词汇、语音、语法使用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文章共分七个部分,以下是七个部分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研究的相关概念、主要研究内容、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语料库研究法,主要介绍了选择语料、文本转写、语料处理与校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软件工具为辅助做好分词、词性标注等工作,但以人工校对、分析为主。第三部分是3-6岁儿童有声故事的词汇研究,分为实词、虚词、拟音词三大类分析。按照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和代词八个类别,虚词分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四类,拟音词则分为叹词和象声词。按照这样的分类,将语料库中的词类统计结果与3-6岁儿童词汇习得状况结合进行比较分析。当前3-6岁儿童有声故事的词汇与3-6岁儿童的词汇习得状况及学习需求存在一些偏差。第四部分是3-6岁儿童有声故事的语音研究,由于语音来源于讲述者的发音,从讲述者性别、讲述者发音、讲述者语速因素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总的来看,当前3-6岁儿童有声故事的语音取决于讲述故事者的个人语音素养,个体存在差异,家长在选择时应该要考虑讲述者的发音清晰度、语言流畅度、讲述速度等因素去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有声故事。第五部分是3-6岁儿童有声故事的语法研究,讨论了语料的句型特点、句子长度及句子成分特点。从语法上看,当下儿童有声故事有儿童的语言特点,句子较短小、简单,容易理解,但是故事之间存在差别,年龄小一些的儿童可以选择简短浅显的故事阅读,而年龄相对大一些的儿童可以选择篇幅稍长、语句丰富的儿童有声故事阅读。第六部分是根据当下的3-6岁儿童有声故事提出的阅读建议,包括阅读分级选择、阅读时间选择和阅读材料选择。建议主要依据语料分析结果和3-6岁儿童的语言发展状况。第七部分是结语部分,包括本文的创新点、研究价值、研究不足。语料库研究方法是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但由于研究手段和时间存在一定的限制,主要研究的是故事语言本体的状况,没有跟踪研究有声故事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从语料库的3-6岁儿童有声故事语言来看,当下App中的儿童故事总体上符合该年龄段儿童阅读,但故事内容和语言层次存在差异,家长要结合儿童的年龄和语言习得情况去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
杨恒[8](2017)在《路易斯·厄德里克小说正义主题研究》文中提出路易斯·厄德里克(Louise Erdrich,1954-)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土着小说家之一,其小说创作涉猎主题非常广泛,诸如生存、历史、身份、族裔、社群、暴力、创伤、战争、爱情、婚姻、家庭、神话、宗教、救赎、同性恋等话题都曾在她的小说作品中出现。土着美国人多舛的命运和遭受的不公正对待尤其引发了厄德里克对“正义”问题的持续关注。“正义”主题成为厄德里克小说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内容,它不但出现在厄德里克不同时期的小说作品中,而且是展示厄德里克创作思想复杂性和独特性的重要场域。“正义”是人们普遍推崇的崇高价值,也是构建社会制度赖以依据的基本原则,它普遍存在于古往今来所有的人类社会形态中。然而,正义又是一个多元而相对的概念,没有哪一种正义观具有绝对的权威和绝对的普世性,即使是西方世界所标榜的公平正义也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并不能代表所有国家人们对正义的理解和认识。作为北美大陆的古老民族,土着美国人尽管没有西方思想史上那样关于正义系统而完整的理论着述,但他们对正义问题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诉求。土着美国人曾经是北美大陆的主人,他们与联邦政府之间签署了几百项条约,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对于土着美国人而言,正义问题更多地与美国政府的印第安政策和土着美国人的历史境遇紧密相联,他们的正义诉求是紧紧围绕着部落主权而展开的。与索取主权的正义诉求紧密相关的是承认和遵守政府与部落签署的条约,归还部落应有的土地,减少联邦司法对部落司法的干预,尊重土着美国人的宗教自由、保护本土部落文化等正义诉求。本论文拟以厄德里克独立创作的14部小说中正义主题较为鲜明的八部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即《爱药》(1984)、《痕迹》(1988)、《羚羊妻》(1998)、《小无马保留地神迹的最后报告》(2001)、《四灵魂》(2004)、《鸽灾》(2008)、《圆屋》(2012)和《拉罗斯》(2016),以文本分析为基本方法,运用有关空间、福柯权力话语、后殖民等文学理论,并结合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剖析厄德里克小说创作的正义主题。本论文大体上依据厄德里克不同创作时期对正义主题关注的不同领域为序,分别从土着美国人三方面主要的正义诉求,即关于土地的正义诉求、关于宗教自由的正义诉求和关于司法主权的正义诉求来展开,最后分析作品中白人对殖民历史中非正义行为的思考和采取的行动,以便对厄德里克创作思想的发展和演变有一个连贯的、全面的考察。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美国土着人的正义诉求与厄德里克小说创作。该部分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阐述西方正义理论的历史局限性和正义的多元性,揭示西方世界所崇尚的正义观并不具有普世性,它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土着美国人对于正义问题的理解。然后,论文对土着美国人的正义诉求,尤其是主权诉求做发生学的考察,阐释土着美国人正义诉求的特殊性和合理性。最后,简要介绍厄德里克在小说创作的不同时期对正义主题的再现和对正义问题的思考。第二章对土地的正义诉求。本章以《痕迹》、《四灵魂》、《鸽灾》等小说为主要研究文本,结合空间理论分析厄德里克如何巧妙地揭露天定命运论和西进运动的非正义性,如何展现奥吉布瓦人失去土地、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所面临的困境和部落精神的瓦解,并探讨厄德里克为实现土地正义诉求提供的有效策略。最后点出厄德里克对土地诉求问题的思考日趋成熟。第三章对宗教自由的正义诉求。本章结合福柯权力话语和后殖民理论,以《痕迹》、《报告》、《鸽灾》等小说为主要研究文本,解析厄德里克如何再现白人社会对土着美国人及其宗教信仰的歧视和压迫,揭露了天主教传教行为的欺骗性与同化性,并深入挖掘厄德里克为实现土着美国人信仰自由诉求采用的有效策略。第四章对司法主权的正义诉求。本章在详细对比历史、法律文本的基础上,以《爱药》、《鸽灾》、《圆屋》等小说为主要研究文本,剖析了厄德里克在作品中如何呈现奥吉布瓦人遭遇的司法歧视、司法混乱和“粗暴正义”等正义难申的法律问题,指出厄德里克并不赞同以暴制暴,而是主张通过复兴土着法律使土着美国人获得更大的法律自主权。第五章白人殖民者对历史非正义的反思。本章结合心理学中的群体内疚理论,以《羚羊妻》、《四灵魂》、《鸽灾》、《圆屋》等为研究文本,分析厄德里克如何从白人的视角去审视和反思白人在历史上对土着美国人的不公正待遇,并指出厄德里克此举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结语部分结合小说《拉罗斯》归纳总结厄德里克为土着美国人实现正义诉求提出的三步策略,即自我修复—团结与杂糅—迈向和解,并评价厄德里克小说正义主题创作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正义对于土着美国人来说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因为只有土着美国人寻求到真正的公平正义,他们的生存困境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和解决,他们才能更加积极而自信地面对未来。厄德里克的作品一方面有力地揭露了过去二百多年间美国政府印第安政策的非正义性和虚伪性,探讨了土着美国人获取正义的有效途径和出路;另一方面,面对正义这个复杂而严肃的话题,厄德里克的小说并未仅仅停留在谴责和控诉的层面上,混血的身份使她能够从土着美国人和白人的双重视角来审视正义问题,促使社会公众以最大的同情态度拓展自身的生活边界和经验边界,去除那些未经反思的歧视和仇恨,为土着美国人最终获取正义赢得政治同盟,这恰恰体现了厄德里克本土文学创作的独特性。厄德里克的正义书写启示我们,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不同国家、民族、种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人对正义都有不同的理解。面对正义问题,我们要开放包容,摒除偏见,表现出对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的理解与尊重,通过沟通和协商达成和解与共识,暴力、歧视和强权注定不会带来真正的正义。
连艳芳[9](2016)在《我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思想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父母入狱造成了他们事实监护人的缺失,其生存与教育问题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加之周遭社会对该群体的偏见与歧视,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过早地承受着生活的压力与负担,小小的心灵隐藏着一颗仇恨的种子。如果未能及时给予该群体以救助和思想教育,他们极可能成为社会上的一颗定时炸弹,或早或晚走上父母违法犯罪的老路。因此及时开展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工作并辅之以精神上的安慰,对服刑人员安心接受改造、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成才、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为研究对象,分五个部分对其展开研究。正文开始着重介绍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相关的主要概念,包括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社会组织等主要概念,并以儿童权利理论、标签理论、社会排斥理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理论基础,阐明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思想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继而以由专门救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九家民间救助组织组成的“太阳系”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新乡市太阳村为典型个案,由点及面,全面分析全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现状、监护现状、违法犯罪现状以及思想教育现状,列举其在父(母)入狱后出现诸如部分道德观扭曲、知行脱节;少数价值认知偏离、自我否定;多数家庭观念薄弱、依恋度地;个别性格偏激、极端反社会等较集中的思想问题,并总结出物质支持的削减、家庭亲密关系的断裂、学校的刻板印象以及社会歧视和贴“标签”现象等是导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父(母)服刑后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在得出以上结论的基础上,笔者从这四个层面分别提出了针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的一系列可行性构想。以期能够在理论上有所推进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现状,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和思想教育环境。
许瑞娟[10](2013)在《摩梭母系文化词群研究》文中提出摩梭人是居住在川滇交界的一个族群,分布于云南境内的摩梭人属于纳西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永宁地区的摩梭人独特的家庭形态以及婚姻制度引起了国内外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摩梭人的语言文化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学界普遍认为摩梭人使用的语言属于纳西语的东部方言,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语言,我们称作“摩梭话”。本课题以摩梭人的语言与文化为研究对象,运用浑沌学“分形”理论为语言文化研究提供的方法论,通过对摩梭语言词汇系统中的母系“文化词群”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得到了大量关于摩梭文化的信息,阐释了摩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揭示了摩梭文化的独特内涵以及摩梭语言的特点。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九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以及语料的来源。第一章阐述了摩梭人的概况及其语言的特点,主要介绍了摩梭人的族称、族源、分布、传统文化以及语言特点和使用情况。第二章在浑沌学理论为语言文化研究提供的方法论指导下,运用浑沌学中的分形理论,阐释了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表现。通过对摩梭话中具体词汇以及民歌谚语的分析,揭示了摩梭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第三章主要从“家屋”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家庭制度,通过对摩梭“家屋”文化词群进行分析,揭示了摩梭“家屋社会”与“家屋文化”的特质与内涵,并通过对摩梭“家屋”的空间向度进行研究,阐释了摩梭人对居住空间进行的配置与安排,体现了摩梭社会以女性为中心、母尊女贵的社会文化结构以及摩梭人“家屋本位”的民族心理。第四章主要从“两性关系”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婚姻制度,通过对摩梭人“两性婚姻”文化词群的分析与解读,揭示了摩梭人独特的婚姻形态及其社会构成。由于“害羞文化”的影响,摩梭人的“两性称谓”极其含蓄,受到特定的语境与场合的制约。摩梭人的“走婚”是适应家屋体制的文化产物。第五章主要从“亲属称谓”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社会形态,通过分析摩梭亲属称谓词,从而揭示摩梭人独特的社会构成、家庭形态以及婚姻模式。摩梭社会的亲属称谓以母系称谓作为其主体,整个称谓体系中几乎没有对姻亲和父系亲属的称谓,体现了摩梭人重视家屋和睦与母系血缘亲属的民族心理与“害羞”的传统文化观念。第六章主要从“詈语”文化词群看摩梭害羞文化的特质,通过摩梭詈语与汉、英詈语的对比,揭示了摩梭詈语的特点,阐释了摩梭文化的内涵。摩梭文化极其强调家族礼貌、伦理道德、宗族观念与家屋和谐,寻常绝对不说任何粗话,因此造就了摩梭詈语数量少并且极为委婉含蓄的特点。第七章主要从“mi33”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思维的特征,以“mi33”作为词根语素、类语素或者构成成分的词汇在摩梭语言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词语群,通过对这个词语群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理清“mi33”语素语义及其功用的发展与演变,同时还可以窥视摩梭社会“尊母崇母”的历史文化特点与独特的社会形态,揭示了摩梭社会对两性的基本认知态度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结语部分就几个方面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做了小结,并阐述了本论文给今后从事语言人类学的学者们的一些启示。不同的社会形态决定着不同的语言面貌及其文化特点。本课题分析研究了与主流社会不同社会形态下的语言面貌及其文化特点,阐释了摩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次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个案实例,丰富了语言人类学及少数民族方言与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填补了摩梭语言词汇研究的空缺,为摩梭人的社会形态、家庭结构、婚姻亲属制度、伦理道德观及其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语言学方面的证据与参考。
二、与太阳系孤儿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太阳系孤儿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四、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一章 现代教育与乡土中国 |
第一节 知识新变引发的乡土关注 |
一、“别求新声”的教育经历 |
二、平民教育、职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身份危机催生的乡土认同 |
第三节 乡土中国再发现 |
第四节 乡土志(教科书)形塑的“乡土中国” |
一、由爱乡到爱国:乡土中国的同理推衍 |
二、《中国矿产志》与鲁迅的乡土中国观 |
第二章 教育变革与文学启蒙 |
第一节 白话文学观念的形成 |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与异域文学启迪 |
第三节 现代思想内涵的确立 |
一、科学教育思潮引领的思想启蒙 |
二、现代校园培养的民主自由思想 |
第三章 现代教育影响下的五四乡土文学 |
第一节 “儿童本位”教育观与儿童的发现 |
第二节 “归乡”模式新变 |
第三节 文化空间下的乡愁书写 |
一、乡愁意象的转换运用 |
二、主体性建构下的两种乡愁与风景 |
第四节 作为知识的民俗书写 |
一、民俗知识与家国想象 |
二、庙产兴学运动影响下的乡村信仰--以庙宇祠堂为例 |
第四章 互为镜像的教育与文学 |
第一节 “学生-教师-作家”三位一体 |
第二节 现代学校:“乐园”与“窘境” |
一、解放天性的乐园 |
二、窘境:封闭乡村中的异质化存在 |
第三节 教师角色与启蒙职责 |
第四节 学生、女学生的乡村境遇 |
第五节 乡绅与教育变革中的乡村权势变迁 |
一、教育变革下的乡绅形象流变 |
二、从《孔乙己》到《离婚》:乡绅权势的常与变 |
第五章 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的经典化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大系》的遴选评介 |
一、文学史教学研究的基本格局 |
二、乡土文学概念的确定 |
第二节 教科书编写与文学史叙事 |
一、教科书编写的权力 |
二、文学史叙事的力量 |
第三节 教育与知识生产 |
一、知识教授与文学传承 |
二、作为教师的鲁迅与五四乡土文学 |
余论 民族再造:教育与文学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4)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
4.2 个案分析 |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
5.6 本章小结 |
第6 章 结语 |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图目录 |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
致谢 |
(5)论艾丽丝·门罗小说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意义 |
0.1.1选题缘起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艾丽丝·门罗研究现状 |
0.2.2 国内艾丽丝·门罗研究现状 |
0.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主要研究方法 |
0.3.3 主要创新点 |
0.4 传统人文主义的相关问题 |
0.4.1 作为西方传统文化核心的传统人文主义 |
0.4.2 传统人文主义的合理内核 |
0.4.3 传统人文主义的现代发展瓶颈 |
第1章 艾丽丝·门罗小说对传统人文主义的传承 |
1.1 对人生存需求的关怀 |
1.1.1 对小人物的关注 |
1.1.2 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观照 |
1.2 对理性和科学价值的尊重 |
1.2.1 对理性的认可 |
1.2.2 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求 |
1.3 对现世幸福追求的肯定 |
1.3.1 对宗教教义的疑问 |
1.3.2 对个人现世幸福追求的认同 |
第2章 艾丽丝·门罗小说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批判 |
2.1 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 |
2.1.1 主动性与被动性相统一的人 |
2.1.2 自在的世界 |
2.2 对唯理性和科学论的批评 |
2.2.1 绝对理性的虚幻 |
2.2.2 客观知识的主观因素 |
2.3 对世俗至上论的驳斥 |
2.3.1 自由至上的危害 |
2.3.2 利益为先的隐患 |
第3章 艾丽丝·门罗小说对传统人文主义的重塑 |
3.1 和谐的人与世界 |
3.1.1 人与自然的融合 |
3.1.2 人与充满偶然性的世界的和解 |
3.2 具有亲和力的理性和科学观 |
3.2.1 平衡的理性观 |
3.2.2 辩证的知识观 |
3.3 脱俗的世俗追求 |
3.3.1 超越自我的自由 |
3.3.2 关怀他者的伦理道德 |
第4章 艾丽丝·门罗小说中传统人文主义反思的艺术表现 |
4.1 解构人类中心论的离散性叙事 |
4.1.1 意识流的涌动与非线性叙述 |
4.1.2 不可控的现实与元叙述 |
4.2 消解唯理性和科学论的不确定表述 |
4.2.1 视角的局限与复调 |
4.2.2 不可回避的主观性与历史和小说的交融 |
4.3 质疑世俗至上论的反思性手法 |
4.3.1 失望的贪念与悖论和反讽 |
4.3.2 无疾而终的过度欲求与开放性结尾 |
第5章 艾丽丝·门罗小说的传统人文主义反思探因 |
5.1 艰难的个人经历与传统人文主义反思的诱因 |
5.1.1 家族遭遇和成长的磨难 |
5.1.2 女性生存的艰辛 |
5.2 独特的文化环境与传统人文主义反思的深入 |
5.2.1 成长环境和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 |
5.2.2 边缘中崛起的加拿大文化 |
5.3 20世纪的哲学思想与传统人文主义反思的思想基础 |
5.3.1 存在主义思想的熏陶 |
5.3.2 尼采和海德格尔哲学及其启示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 |
第6章 艾丽丝·门罗小说中传统人文主义反思的意义 |
6.1 文学史意义 |
6.1.1 传统文学人文主题与艺术手法的扬弃 |
6.1.2 后现代文学人文主题与艺术手法的创新 |
6.2 审美意义 |
6.2.1 主体间性的审美立场 |
6.2.2 多向度的审美取向 |
6.3 思想和现实意义 |
6.3.1 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新探索 |
6.3.2 中国新时代人文思想建构的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索尔·贝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索尔·贝娄研究 |
1.2.2 中国的索尔·贝娄研究状况 |
1.3 本论文的目标、方法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论文所要达到的目标 |
1.3.2 作为象征资本的“美国性” |
1.3.3 深刻的社会观察家:社会学研究思路的引入 |
1.3.4 小说家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历史学家:新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
1.3.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20-40 年代:大萧条岁月的平民生活浮世绘 |
2.1 美国的“福斯塔福式背景” |
2.2.1 二三十年代的芝加哥众生相 |
2.2.2 大萧条时期黑人聚居区场景 |
2.2.3 中产阶级的破产 |
2.2.4 失业、流浪与反抗斗争 |
2.2 大萧条的孩子 |
2.2.1 贫家儿童初长成 |
2.2.2 在大萧条的日子里 |
2.2.3 奥吉·马奇的后经济危机岁月 |
2.3 贫困的雌性化 |
2.4 美国梦破灭了吗? |
第3章 50年代:丰裕社会中的美国悲剧 |
3.1 美国进入丰裕社会 |
3.2 波西米亚精神的衰微与洪堡之死 |
3.3 西特林:顺向社会化与精神复归 |
第4章 60 年代:时代的耶米利哀歌 |
4.1 麦卡锡主义的遗毒与赫索格的沉默 |
4.2 造反之后:在爆发之中堕落 |
4.2.1 局外人还是局内人? |
4.2.2 青年人为什么要造反? |
4.2.3 我们需要离开地球吗? |
第5章 70-80 年代:民主的反讽 |
5.1 社会批评:被压制的声音 |
5.2 假花:不识庐山真面目 |
5.2.1 民主社会的婚姻:爱的缺失与爱的堕落 |
5.2.2 美国政府机构:为谁辛苦为谁忙 |
第6章 美国后现代:生命个体的不断游移 |
6.1 后现代及其特征 |
6.2 拉维尔斯坦:生活在半梦半醒之间 |
6.3 成也恣仿,败也恣仿 |
第7章 美国双城记:芝加哥与纽约 |
7.1 美国城市与文学想象 |
7.1.1 真实城市与文学城市 |
7.1.2 城市特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7.1.3 缘何有“城愁”? |
7.1.4 观察城市的角度:在地性的体验与跨地性的审视 |
7.2 城市与城事:地理空间、政治与文化的表征与居民生活 |
7.2.1 作为地理空间结构的芝加哥与纽约 |
7.2.2 作为政治与文化表征的芝加哥与纽约 |
7.2.3 城与人:作为市民生活的芝加哥与纽约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基于语料库的3-6岁儿童有声故事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有声读物 |
1.1.2 儿童有声读物 |
1.1.3 有声出版 |
1.2 研究内容 |
1.3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3.1 选题背景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 |
1.4.2 国外研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5.2 语料库研究方法 |
第2章 语料库的建立 |
2.1 选择语料 |
2.2 文本转写 |
2.3 语料处理与校对 |
第3章 儿童有声故事词汇研究 |
3.1 实词使用情况 |
3.1.1 名词使用情况 |
3.1.2 动词使用情况 |
3.1.3 形容词使用情况 |
3.1.4 区别词使用情况 |
3.1.5 数词使用情况 |
3.1.6 量词使用情况 |
3.1.7 副词使用情况 |
3.1.8 代词使用情况 |
3.2 虚词使用情况 |
3.2.1 介词使用情况 |
3.2.2 连词使用情况 |
3.2.3 助词使用情况 |
3.2.4 语气词使用情况 |
3.3 拟音词使用情况 |
3.3.1 叹词使用情况 |
3.3.2 象声词使用情况 |
3.4 小结 |
第4章 儿童有声故事语音研究 |
4.1 讲述者性别因素 |
4.2 讲述者发音因素 |
4.2.1 语音现象 |
4.2.2 韵律 |
4.3 讲述者语速因素 |
4.4 小结 |
第5章 儿童有声故事语法研究 |
5.1 句型特点 |
5.1.1 简单句和复合句 |
5.1.2 陈述句和非陈述句 |
5.2 句长特点 |
5.3 句子成分特点 |
5.3.1 句子主语的重复使用 |
5.3.2 句子成分的自由使用 |
5.4 小结 |
第6章 儿童有声故事阅读建议 |
6.1 阅读分级选择 |
6.2 阅读时间选择 |
6.3 阅读材料选择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价值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单篇故事语速统计 |
附录B 原始语料文本 |
致谢 |
(8)路易斯·厄德里克小说正义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土着美国人的正义诉求与厄德里克小说创作 |
第一节 正义:普罗透斯之脸 |
第二节 土着美国人的正义诉求 |
第三节 厄德里克小说中的正义主题 |
第二章 对土地的正义诉求 |
第一节 土地掠夺的“正当”依据 |
第二节 空间压迫下的土地流失 |
第三节 索回部落土地之路 |
第三章 对宗教自由的正义诉求 |
第一节 宗教自由与宗教压迫的悖论 |
第二节 基督传教下的信仰危机 |
第三节 探寻宗教自由之路 |
第四章 对司法主权的正义诉求 |
第一节 司法介入与法律真空 |
第二节 “无牙主权”下的司法窘境 |
第三节 扞卫司法主权之路 |
第五章 白人殖民者及其后代对非正义行为的反思 |
第一节 白人移民后代的创伤与反思 |
第二节 白人殖民者的转变 |
第三节 白人:土着美国人追寻正义的同盟者 |
结语 |
引用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我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思想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缘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观点、基本结构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 |
第2章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问题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 |
2.1.2 思想教育 |
2.1.3 社会组织 |
2.2 西方的相关理论 |
2.2.1 儿童权利理论 |
2.2.2 标签理论 |
2.2.3 社会排斥理论 |
2.3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
2.3.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2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 |
第3章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现状分析 |
3.1 新乡市“太阳村”基本情况介绍 |
3.2 “太阳村”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现状 |
3.2.1 生存现状 |
3.2.2 监护现状 |
3.2.3 违法犯罪现状 |
3.2.4 思想教育现状 |
第4章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存在的思想教育问题及产生原因 |
4.1 问题呈现 |
4.1.1 部分道德观念扭曲,知行脱节严重 |
4.1.2 少数价值认知偏离,自我否定程度高 |
4.1.3 多数家庭观念薄弱,依恋程度比较低 |
4.1.4 个别性格极端偏激,反社会倾向明显 |
4.2 产生原因 |
4.2.1 物质支持的削减 |
4.2.2 家庭亲密关系的断裂 |
4.2.3 学校的刻板印象 |
4.2.4 社会的歧视和贴“标签”现象 |
第5章 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的构想 |
5.1 完善立法,建立思想教育工作新机制完 |
5.1.1 完善法律法规,弥补法律空白 |
5.1.2 完善监护制度,明确监护职责 |
5.1.3 完善法律追责,树立法律权威 |
5.2 发挥政府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思想教育的主导作用 |
5.2.1 完善监督机制,以法律作为思想教育的先导 |
5.2.2 加大支持力度,人、财、物多管齐下 |
5.2.3 加强组织管理,实现妥善安置 |
5.3 发挥社会组织良性教育示范作用 |
5.3.1 资金运行规范化 |
5.3.2 人才引进专业化 |
5.3.3 志愿服务系统化 |
5.3.4 德育教育常态化 |
5.4 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 |
5.4.1 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形塑爱的教育氛围 |
5.4.2 建立友好邻里关系,提供健康周边环境 |
5.4.3 提高公众认知水平,创设良好社会氛围 |
5.4.4 采取多种支持方式,提供精神与心理扶助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摩梭母系文化词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五、田野点介绍及语料的来源 |
第一章 摩梭人的概况及其语言的特点 |
第一节 摩梭人的族称、族源和分布 |
一、摩梭人的族称 |
二、摩梭人的族源 |
三、摩梭人的分布 |
第二节 摩梭人的传统文化 |
一、摩梭人的物质文化 |
二、摩梭人的制度文化 |
三、摩梭人的精神文化 |
第三节 摩梭人的语言特点及其使用状况 |
一、纳西语东、西部方言的地域分布 |
二、摩梭话的语言系属问题 |
三、摩梭话在纳西语中的地位 |
四、摩梭话的特点 |
五、摩梭话的使用状况 |
第二章 摩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第二节 浑沌学理论对语言文化研究的启示 |
一、语言系统的线性和非线性 |
二、语言系统的确定性和随机性 |
三、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 |
四、语言系统的平衡性与非平衡性 |
五、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 |
第三节 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表现 |
一、语言的构成与客观世界具有自相似性 |
二、语言的构成与物质文化具有自相似性 |
三、语言的构成与社会组织具有自相似性 |
四、语言的构成与认知思维具有自相似性 |
第四节 摩梭语言与文化的自相似性表现 |
一、从山名、方位词和时间词看摩梭语言与客观世界的自相似性 |
二、从命名方式、民歌和谚语看摩梭语言与其社会组织的自相似性 |
三、从动植物词汇、颜色词和心理词汇看摩梭语言与其认知思维的自相似性 |
四、摩梭文化的特点及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层次 |
第三章 从“家屋”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家庭制度 |
第一节 摩梭人的“家屋”概念、特点及运作机制 |
一、“家屋”的概念 |
二、“家屋”的特点 |
三、“家屋”的运作机制 |
第二节 摩梭人的“家族”概念及特点 |
一、摩梭“家族”的概念 |
二、评判一个“家族”的标准 |
三、“家族”的特点 |
第三节 摩梭“家屋”的空间结构及其文化内涵 |
一、摩梭“家屋”的空间结构及文化内涵 |
二、摩梭“正房”的空间结构及文化内涵 |
第四节 摩梭“家屋”空间的文化阐释 |
第四章 从“两性关系”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婚姻制度 |
第一节 摩梭话“两性关系”词汇的语义、语用辨析 |
一、前人研究回顾 |
二、摩梭话“两性关系”词汇辨析 |
第二节 摩梭话“两性关系”词汇的文化阐释 |
一、摩梭人的婚姻形态及其特点 |
二、“走婚”的文化内涵分析 |
第三节 摩梭人的情爱观 |
第四节 摩梭人的生育观 |
一、习语中隐含的生育观 |
二、生育及其相关仪式 |
第五节 摩梭人的身体观 |
第五章 从“亲属称谓”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社会形态 |
第一节 摩梭亲属称谓研究概况 |
一、亲属称谓研究回顾 |
二、摩梭亲属称谓研究回顾 |
第二节 摩梭亲属称谓的特点 |
一、“理想状态”下的母系家庭亲属称谓 |
二、“非理想状态”下的母系家庭亲属称谓 |
第三节 摩梭亲属称谓分析 |
第四节 摩梭亲属称谓的文化阐释 |
一、摩梭人传统观念中对婚姻的排斥 |
二、摩梭人对母系血缘亲属的极度重视 |
三、摩梭人“尊母崇舅”的伦理观 |
四、摩梭人强调“共享”的民族心理 |
第六章 从“詈语”文化词群看摩梭害羞文化特质 |
第一节 詈语的定义、产生原因与类型 |
一、詈语的定义 |
二、詈语产生的原因和动机 |
三、詈语的分类 |
第二节 摩梭詈语与汉、英詈语对比 |
一、数量小 |
二、类型少 |
三、程度轻 |
第三节 摩梭詈语的特点 |
一、音节上以多音节为主 |
二、语义上含蓄内敛 |
三、语用上充满艺术魅力 |
四、功能上起到教化人的作用 |
第四节 摩梭詈语的文化阐释 |
一、摩梭文化的内涵 |
二、摩梭詈语的文化分析 |
第七章 从“mi~(33)”文化词群看摩梭母系思维特征 |
第一节 摩梭话中“mi~(33)”语素的语义、构词方式及隐喻分析 |
一、“mi~(33)”语素的语义及其组合方式 |
二、“mi~(33)”语素的属性与功用 |
三、“zo~(33)”语素的组合方式及语义隐喻 |
第二节 摩梭话中“mi~(33)”语素与其他民族语言比较 |
一、摩梭话中“mi~(33)”后缀与其他民族语言的阴性后缀比较 |
二、其他民族语言中女性词汇的语义演变 |
第三节 摩梭话中“mi~(33)”文化词群的文化内涵分析 |
一、“mi~(33)”文化词群反映了摩梭歌谣、神话传说中“尊母崇女”的心理 |
二、“mi~(33)”词群体现了摩梭象形文字中“敬奉女性”的认知思维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四、与太阳系孤儿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论文参考文献)
- [1]合作治理视角下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机制研究[D]. 黄洲鸿. 浙江工商大学, 2021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现代教育与五四乡土文学[D]. 丁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论艾丽丝·门罗小说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D]. 陈英红. 湘潭大学, 2019(12)
- [6]美国书写 ——索尔·贝娄文学创作的“美国性”研究[D]. 张宪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7]基于语料库的3-6岁儿童有声故事语言研究[D]. 徐凯俐.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路易斯·厄德里克小说正义主题研究[D]. 杨恒.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6)
- [9]我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思想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 连艳芳.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 [10]摩梭母系文化词群研究[D]. 许瑞娟. 云南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