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元、欧洲一体化、中欧关系——访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裘元伦(论文文献综述)
李成刚[1](2014)在《裘元伦:我只拥有勤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裘元伦 1938年5月出生于浙江慈溪。1950年—1956年在浙江余姚第二中学就读,高中毕业。1956年—1960年先后在上海财经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社科院贸易经济系就读,大学本科毕业。1960年—1993年,先后在中科院经济所、世界经济所和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工作。其间,曾在
游滔[2](2013)在《新世纪中、法与非洲关系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中非关系发展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双边关系在政治、文化、经贸、投资等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在政治方面中国与非洲54国中的绝大部分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大多数国际场合下,中非双方共同努力,在诸多领域通力合作,互相支持,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经贸及投资方面,中国自2009年己成为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并连续保持至今,而非洲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投资目的地,中国的投资遍布非洲54国的48国;在文化方面,双方各阶层包括青年、妇女、知识界的交往日渐频繁,中国还在非洲设立了20多所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非洲也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的又一块重要阵地。但是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发现中国和非洲关系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甚至出现了很多波折。近年来,来自法国(包括整个“西方”)和部分非洲NG0组织对我国在非洲的存在有颇多微词,甚至认为我国在非洲实行“新殖民主义”,来自于人权、良治、环境保护、安全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文化的认同等各方面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在中非间不断爆发。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国企业及公民的人身权利和经济利益都在这些矛盾的爆发中受到损害。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省自身,中国对非战略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应该寻求怎样的路径来解决中国自身成长的烦恼和保持中非关系健康持续的发展?往往通过比较研究,就能够找出些自身政策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带着以上的一些问题和思考,我们选择了法非关系作为比较对象。法国作为西方传统殖民大国,对非洲的影响久远而深刻。我们拟从文化、发展援助与公共政策以及经贸关系这三个视角,通过历史分析、定性比较分析,并辅之以统计分析工具,全面地比较中非关系和法非关系的异同,试图从历史的角度从法非关系的兴衰成败中找出一些成功的经验以供我们借鉴,总结其失败的教训以供我们吸取。另外我们希望在评价体系上作出创新,通过考察对中、法、非三方互评意见,特别是重视汲取非洲政治精英和专家学者的看法,使我们的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更加客观,提出的建议更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我们综合了比较中非和法非关系研究得出的相关结论以及笔者在非洲的实践工作体会,结合近年来主持及参与的关于非洲研究部分的课题成果,对于如何更好的推进中非关系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也是非洲的世纪,在面临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我们的过剩产能以及大量的资金和成套技术正是非洲所急需的;而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广阔的土地和极具潜力的市场都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我们现在甚至比任何时候都需要非洲。而非洲国家选择合作方的空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也变得越来越宽泛,不但传统西方大国如美、英、法等国在非洲展开激烈竞争,金砖国家也纷纷涉足非洲这块地球上最后的未开垦地。通过比较,我们的结论是我们需要非洲甚过非洲需要我们,但由于世界各强国和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各自在非洲的存在,中国在非洲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对非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希望这篇论文能够为科学制定我国的对非战略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王文波[3](2012)在《新世纪以来欧盟对华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影响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和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欧盟对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调整的背景,按新世纪欧盟发布对华政策的先后,分别予以总结提炼。第二部分从宏观上梳理分析了欧盟对华政策的特点及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影响欧盟对华政策制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对华政策的特点时,结合对华政策的基本内容进行总结;在分析影响欧盟对华政策制定的因素分析时,既对欧盟自身的内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又对外部因素: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自身的变化及欧盟最大盟友美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一部分分析了欧盟对华政策的推行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消极影响,但中国应该趋利避害,积极应对这两种影响,促进中国稳定快速发展。又有对世界的影响。既要把握积极,又要应对消极,才能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本刊记者[4](2012)在《正确认识中国同欧洲的辩证关系——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裘元伦》文中研究指明裘元伦,1938年5月出生于浙江慈溪。1960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贸易经济系,本科。大学毕业后曾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其间,1981-1982年曾在中国驻波恩使馆
李倩[5](2011)在《软权力视角下的欧盟地中海政策评析》文中提出作为软权力集大成者的欧盟,自成立之初,就受一种普世观念和责任意识的驱动,将蕴含着自身特色的文化、价值和规范的机制、制度源源不断的向周边国家输出,用观念、制度、政策上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来发挥自身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而对周边国家进行整合或塑造,对周边区域实行“欧洲化”,然而,随着欧盟东扩进程不断加快,南扩步伐也在走入正轨,欧盟的政策关注力从中东欧地区逐步转移到地中海近邻地区和国家,而目前具有前瞻性和典型性的政策当属欧盟地中海睦邻政策。在思考了软权力理论提出的背景、内容以及与其它权力概念的关系后,鉴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对于软权力理论可操作性层面研究的缺失,笔者试图运用典型案例来进一步对软权力理论进行实证研究,尝试将软权力理论不仅仅只作为一种理论范式,而是作为一种研究视角。于是,本文从软权力的概念和分析维度入手,用观念、制度、政策三个维度来力求解释欧盟地中海睦邻政策的实施理念、实施方式,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绩效评估,从而说明软权力在国际舞台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影响力是如何缘起、运作和实现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欧盟软权力的实施理念、方式和效果在国际关系处理中具有独到之处,并且对于当前正在崛起的中国,用来缓和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关系,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具有借鉴作用。欧洲作为一个整体,更多地通过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影响力,体现到欧盟对外关系上,本文试图通过软实力理论视角来分析欧洲外交政策,采用欧盟地中海政策作为典型案例。首先,文章确立理论框架,分析软权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确立软权力内在维度如何在国际政治中发挥影响;其次,将欧盟与地中海之间关系的发展历程、利益考量、背景缘起进行梳理及阐释;第三,结合欧盟与地中海地区的现实情况和外交政策特点剖析欧盟地中海睦邻政策实施的原因。第四,围绕软权力的观念、制度、政策三个维度,分析欧盟地中海政策中软权力的运用,主要表现为理念层面和方式层面,并据此评估欧盟软实力政策的实施效果;最后,通过文章分析得出欧盟外交政策的特点,并作出结论,其一,欧盟在对外关系处理过程中,追求物质性力量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软权力的提升,达到二者的平衡协调。其二,对与周边国家关系甚至与其它国家关系的处理上,运用软权力发挥自身的由近及远的吸引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欧盟运用的是一种多边、合作,援助、共赢的理念,而非美国的那种单边、武力、制裁、遏制的理念。这对中国处理周边关系具有借鉴意义。其三,注重软权力资源运用的合理性与灵活性,利用软权力资源发挥其影响力,并以此获得欧盟整体利益。
王毅[6](201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发展 ——以外交史通史类着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迅速在学术界兴起。中国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进行了全面、系统而大量的研究,无论在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远超过以往的研究水平,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截至目前为止,中国学术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进行专题研究分析的着作还未见出版,这方面的专题论文也并不多见,更没有采用史学史体例系统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成果进行研究评介的着作或论文问世。本文从史学史角度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的研究探讨可视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在绪论部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进行了学术界定,阐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地位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概况进行了梳理,包括:建立了正式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队伍;中外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促进了学科交融和开阔了广大研究者的研究视野;编辑出版了大量档案文献,为开展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外交通史、双边关系史以及专题史专着等),推进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并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史的概况。第二、三、四章分别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000年以来这三个时期为阶段,选取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外交通史类专着,从史学思想、史学成就、史学方法及不足之处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展示不同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概况和特点。最后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加强资料工作建设;引导外交史学科协调、均衡地发展;积极开展中外学术交流;规范化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马勇[7](2011)在《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并行不悖。区域一体化既借助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又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综观全球,在当今时代,欧盟一体化以其形成时间之早,经济一体化程度之高,对当代世界经济影响之大,堪称区域一体化的典型与楷模。欧盟一体化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历史传统和价值基础,成为区域一体化的先导者和成功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也是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组织,欧盟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欧盟经过六次扩大,目前已拥有27个成员国,涵盖了从斯堪的纳维亚到到亚平宁、从北海之滨到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区域,在世界上代表欧洲发出统一声音。自20世纪50年代西欧开始走向联合和一体化起,科学技术就打上了欧洲统一的烙印。进入80年代以后,科技的发展融入了欧共体建立统一大市场和加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当中,欧盟的研究、技术和发展(RTD)政策无论是在共同体政策中的重要性方面,还是在共同体的资金投入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2000年的里斯本峰会上,欧盟理事会又提出了把欧盟打造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和充满活力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的战略目标,把RTD政策放在发展战略的中心,为未来科学技术在欧盟的扩充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历史表明,在欧洲的背景上,研究从来不只是研究,它总是服务于其他的目的,通常是与增强欧洲统一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正像欧盟研究委员会所指出的那样:从根本上说,欧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政策基于“孪生原则”,即科学技术优势和欧盟政策目标”。从内容上看,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和方法。第二章基础理论。总结梳理了区域科技一体化的相关理论,其中包括经济地理学理论、新经济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博弈论、协同论等。第三章区域科技一体化与政府作为。本章主要论述了区域科技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区域科技一体化的发展阶段以及政府在促进区域科技一体化中能够有何作为的相关问题。第四章欧盟科技一体化的基础条件。作为世界上经济与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盟一方面有其总体的科研优势,另一方面成员国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各成员国的科研发展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分别形成了各自的科研优势领域。本章从总量、结构和科研特色三个方面对欧盟各成员国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评价了欧盟在世界科技中的地位。第五章欧盟一体化实践及科技制度模式。分析了欧盟一体化的基础、进程、及其制度模式,探讨了欧盟一体化的决策机构和其中主要的科学技术管理与研究机构。最后介绍了欧盟一体化的科技与创新政策和欧盟条约对科技共同体建设的规划。第六章欧盟科技一体化发展及其R&D合作网络。阐述了欧盟科技共同体的提出及一体化发展的曲折历程,分析了欧盟的科学技术合作模式。并着重对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欧盟框架计划做了详细介绍,总结了其决策程序及发展演变过程,研究了欧盟框架计划所形成的R&D合作网络及其分布特点。第七章欧盟框架计划中的合作倾向分析。本章基于实际数据,分别分析了欧盟框架计划项目合作中的地理、语言、科研优势倾向和综合效应,并将此与合着论文的相关倾向进行了对比,评价了欧盟框架计划的积极作用。第八章结语。对全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提炼论文的主要结论及欧盟科技一体化对我国区域科技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启示,并指出本文的局限之处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张敏[8](2010)在《《欧洲资本主义的未来》中译本首发式暨施密特教授演讲会综述》文中研究指明
陈蕾[9](2009)在《冷战后欧盟对中国政策的变与不变》文中认为欧盟与中国外交关系在最近十几年发展迅速,欧盟间隔几年就出台一份对中国关系的政策文件,而中国也在2003年出台了一份对欧盟关系的文件作为回应。本文主要从欧盟对中国政策延续性与非延续性这个角度,分析欧盟对中国政策变与不变的原因与内容。欧盟对中国政策的“变”,是在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为了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在文件中体现为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一些内容;“不变”,则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在文件中表现为一些连续性政策。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找切入点,在“不变”中寻找规律,我们可以把握甚至预测欧盟对中国的总体态度与政策走向。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个案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中国和作为整体的欧盟是研究的主要客体。本文主要从欧盟的角度,深入分析冷战后尤其是1995年后欧盟对中国政策几次的变化,总结在这10多年间,哪些政策与原则是欧盟不会改变的,而哪些是欧盟愿意也必须改变的政策。中国与欧盟关系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是大势所趋,但在发展过程中仍有变数,欧中关系正从蜜月期向磨合调整期转变。
李广儒[10](2009)在《人民币汇率对中国与欧元区国家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汇率是一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汇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一国的贸易收支。因此,关于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中国与欧元区12国具有密切的贸易联系,1999年中国对欧元区12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为527.43亿欧元,到2007年底中国对欧元区12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为2292.85亿欧元,比上年增长17%,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6%,欧元区12国已超过美国、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累计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和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中国同时也是欧元区12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与欧元区双边贸易影响的研究尤为迫切。从研究现状看,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是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在中国与欧元区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定量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与欧元区双边贸易的效应,对于制定中国与欧元区贸易发展战略及确定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欧元占有比重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汇率的贸易效应理论,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技术,结合中国与欧元区12国双边贸易的数据,对1999年到2007年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与欧元区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分出口、进口和贸易平衡项3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的结果如下:第一,中国对欧元区国家的贸易收支和人民币兑欧元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人民币兑欧元的贬值有利于增加中国对欧元区的贸易收支盈余,短期内,人民币兑欧元的贬值将引起中国对欧元区贸易收支的恶化,但是经过长期调整后趋于稳定;第二,基于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e)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欧元区各类贸易产品进出口额对人民币兑欧元实际汇率弹性存在较大差异,且中国与欧元区进口贸易汇率弹性大于中国与欧元区出口贸易的汇率弹性。第三,运用一般脉冲响应函数检验贸易收支对汇率冲击的反应,发现中国和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之间存在“J曲线效应”。最后针对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时,应关注中国对欧元区双边贸易的发展,充分考虑欧元在一篮子货币中的权重。在开展对欧贸易过程中,重视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变动所带来的影响,转换贸易竞争策略,通过提高贸易产品附加值的方式获得对欧贸易的主动权,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优势,以使人民币和欧元的汇率变动向着更有利于双边贸易发展的方向发展。
二、欧元、欧洲一体化、中欧关系——访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裘元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元、欧洲一体化、中欧关系——访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裘元伦(论文提纲范文)
(2)新世纪中、法与非洲关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I |
ABSTRACT #III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体系结构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1 中国与法国对非外交回顾与展望 |
1.1 中法对非外交历史概述 |
1.1.1 中国与非洲外交战略历程及全球化背景下的(2000-2012)中国对非外交战略回顾 |
1.1.2 法国与非洲外交战略历程与全球化背景下的(2000-2011)法国对非外交战略 |
1.2 新世纪中法对非外交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
1.2.1 新世纪中非关系的战略机遇 |
1.2.2 新世纪法国对非外交政策的调整与应对 |
1.2.3 新世纪中法对非关系中的新挑战 |
1.3 小结 |
2 中法对非文化关系比较 |
2.1 比较视野中的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及渊源 |
2.1.1 中国“求一,平天下的整体思维”与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一与多的包容性” |
2.1.2 中国的国家间的等级制度与法国的均势思想 |
2.1.3 建立在感性基础上的综合治理观与理性基础上的法治至上 |
2.2 中法对非文化外交实践比较 |
2.2.1 阴阳相补的中国式辩证法与西方的反思精神 |
2.2.2 中国对非文化外交政策制定及其实践 |
2.2.3 法国在非洲的文化传播与融合 |
2.3 中法在非洲的文化国际竞赛 |
2.4 中法对非交往过程中的文化冲突 |
2.5 小结 |
3 中法对非公共政策比较——以发展援助和应对安全问题为例 |
3.1 中法对非公共发展援助政策比较 |
3.1.1 中国对非援助政策的发展 |
3.1.2 法国对非援助政策特点 |
3.1.3 中法对非援助政策差异评析 |
3.1.4 中国与法国对非援助政策面临的挑战 |
3.2 中法在非洲安全问题上的政策比较 |
3.2.1 中国在非洲遭遇的安全困境与政策应对 |
3.2.2 法国影响下的欧盟与非洲安全合作关系及其框架 |
3.2.3 法国影响下的欧盟对非洲轻小武器贸易政策 |
3.3 小结 |
4 中法对非经贸关系比较 |
4.1. 新世纪中非经贸关系发展概述 |
4.1.1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的背景 |
4.1.2 中非经贸关系的特点 |
4.1.3 中非经贸关系对非洲经济发展的作用 |
4.1.4 中非经贸关系给中国政府和企业带来的挑战 |
4.2 法非经贸关系概述 |
4.2.1 20世纪的法非经贸关系 |
4.2.2 新世纪的法非经贸关系 |
4.3 中法对非经贸关系比较 |
4.3.1 中法两国对非经贸关系总体情况及趋势比较 |
4.3.2 中法主要的非洲贸易伙伴比较 |
4.3.3 中法对非商品贸易结构的比较 |
4.3.4 中法对非贸易与投资方式比较 |
4.4 小结 |
5 中法非三方关系的评价比较 |
5.1 非洲视角下的中非关系综述 |
5.1.1 非洲人视角中的早期华人形象 |
5.1.2 非洲视角下的20世纪中非关系 |
5.1.3 非洲视角下中非面向21世纪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
5.2 法非关系互评 |
5.2.1 法非经贸关系互评 |
5.2.2 法非政治、文化关系互评 |
5.3 对非关系上的中法互视 |
5.3.1 非洲经济因素对中法关系的影响 |
5.3.2 中欧(法)关系中非洲政治、文化因素影响 |
5.4 小结 |
6 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 |
6.1 坚持对非文化自信,扩大对非文化影响 |
6.2 改进援非管理模式,加强中非安全合作 |
6.3 促成中法在非健康竞争,加强中法在非经贸合作 |
结语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新世纪以来欧盟对华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影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目的、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 |
四、 欧盟及其外交与安全政策概述 |
(一) 欧洲联盟及其制度框架 |
(二) 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形成及发展 |
一、新世纪以来欧盟对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调整 |
(一) 金融危机前欧盟对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调整 |
1、2000至2002年欧盟对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调整 |
2、欧盟2003年对华政策调整的背景、主要内容 |
3、2006年对华政策调整的背景、主要内容 |
4、《竞争与伙伴关系:欧盟—中国贸易与投资政策》的调整内容 |
5、2007年至金融危机前欧盟对华政策的微调 |
(二) 金融危机后至今欧盟对华战略认知的微妙变化 |
1、金融危机后至《里斯本条约》批准生效前欧盟对华战略的微妙变化 |
2、《里斯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至今欧盟对华战略认知的微妙变化 |
二、 欧盟对华政策的特点及影响欧盟对华政策制定的主导性因素 |
(一) 欧盟对华政策的特点 |
1、战略性与协调性 |
2、连续与稳定性 |
3、全面性与务实性 |
4、欧盟对华政策具有两面性 |
(二) 影响欧盟对华政策制定的因素分析 |
1、欧盟内部因素 |
2、外部因素的影响 |
三、欧盟对华政策的推行产生的影响 |
(一) 对中国和欧盟的影响 |
1、中国对欧盟认识的提高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加深 |
2、中欧合作硕果累累 |
3、对华政策推行的消极影响 |
(二) 对世界的影响 |
1、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维护联合国的权威 |
2、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和多极化发展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清单 |
致谢 |
(5)软权力视角下的欧盟地中海政策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理论基础:软权力理论 |
第一节 软权力概念的产生及其流变 |
第二节 软权力概念的基本内涵及要素 |
第三节 软权力概念的分析维度 |
第四节 软权力与硬权力之间的关系 |
第五节 软权力理论在国际政治中的效用评估 |
第二章 欧盟—地中海睦邻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 |
第一节 地中海地区的界定及其地缘特点 |
第二节 欧盟与地中海地区关系的互动历程 |
第三节 欧盟—地中海睦邻政策 |
第三章 欧盟地中海睦邻政策实施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从欧盟方面来分析欧盟地中海睦邻政策实施的原因 |
第二节 从地中海地区方面来分析欧盟地中海睦邻政策实施的原因 |
第四章 欧盟地中海睦邻政策实施的绩效评估 |
第一节 欧盟地中海地区睦邻政策中的道义性和合理性 |
第二节 欧盟地中海睦邻政策实施方式的平等性和互动性 |
第三节 欧盟地中海睦邻政策实施的效果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发展 ——以外交史通史类着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学术界定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地位 |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综述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概况 |
(一) 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纷纷建立,学科建设迅速发展 |
(二) 学术交流日趋频繁 |
(三) 资料建设的大发展 |
(四) 外交史通史类着作成果显着 |
(五) 双边关系史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
(六) 专题史研究的逐渐深入开展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史概况 |
第二章 20世纪8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通史主要着作研究 |
一、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 |
二、谢益显主编《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 |
三、窦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概述》 |
四、孙友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通史主要着作研究 |
一、外交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
二、石志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1949.10—1989.10》 |
三、孙勇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纲》 |
四、胡之信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 |
五、解力夫《国门红地毯——新中国外交50年》(上下卷) |
六、王泰平主编《新中国外交50年》(3册) |
第四章 2000年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通史主要着作研究 |
一、曲星《中国外交五十年》 |
二、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 |
三、郑启荣主编《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978—2008)》和李红杰等主编《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外交》比较研究 |
四、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 |
五、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 |
六、杨公素等《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 |
七、王逸舟等主编《中国外交六十年(1949-2009)》 |
八、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述(1949—2000)》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成绩斐然 |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三、应努力的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7)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学术界定 |
1.2.1 科技一体化的相关概念 |
1.2.2 科技一体化与技术联盟的联系与区别 |
1.3 国内外研究态势 |
1.3.1 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合作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关于欧盟一体化及科技发展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框架 |
1.5 研究特色与可能创新 |
第2章 基础理论 |
2.1 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1 空间相互作用与联系理论 |
2.1.2 区域溢出理论 |
2.1.3 区域地域结构演化理论 |
2.1.4 增长极理论 |
2.1.5 核心—边缘理论 |
2.1.6 点轴发展理论 |
2.1.7 圈层结构理论 |
2.2 新增长理论 |
2.2.1 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2 新增长理论的区域发展观 |
2.2.3 新增长理论对区域科技一体化发展的启示 |
2.3 新贸易理论 |
2.3.1 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2 新贸易理论关于区域技术溢出的解释 |
2.4 其他相关理论 |
2.4.1 交易成本理论 |
2.4.2 资源依赖理论 |
2.4.3 博弈论 |
2.4.4 协同论 |
第3章 区域科技一体化发展与政府作为 |
3.1 科学技术的区域扩散 |
3.1.1 科学知识的区域扩散 |
3.1.2 技术的区域扩散与技术创新的区域性 |
3.1.3 技术扩散的时空变化过程及一般规律 |
3.2 技术创新扩散的区域障碍 |
3.2.1 技术创新的地理局限 |
3.2.2 技术压缩方式的空间不均衡制约 |
3.2.3 技术区域扩散的人为障碍 |
3.3 区域科技一体化的产生:国家作为竞争者与合作者 |
3.4 区域科技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
3.4.1 科技资源的区域差异性与互补性 |
3.4.2 区域发展与创新的竞争 |
3.4.3 区域的形象塑造及利益共赢导向 |
3.5 区域科技一体化发展阶段 |
3.6 区域科技一体化中的政府作为 |
3.6.1 机会把握与政府作用 |
3.6.2 科技政策的规划、引导与扶持作用 |
3.6.3 鼓励和支持建立区域技术联盟 |
3.6.4 产业研发活动中的财政支持与政府补贴 |
第4章 欧盟科技一体化的基础条件 |
4.1 欧盟各成员国科技资源总量的空间差异 |
4.1.1 研究方法:空间均衡度分布指标 |
4.1.2 按指标权重法计算的科技资源分布 |
4.1.3 按独立指标法计算的科技资源分布 |
4.1.4 各成员国科技资源的综合分类 |
4.1.5 欧盟各成员国内科技空间分布特征 |
4.2 欧盟各成员国科技活动主体的空间差异 |
4.2.1 企业科技活动的空间差异 |
4.2.2 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科技活动的空间分布 |
4.2.3 基于科技活动主体的区域科技相似度分析 |
4.3 欧盟各成员国的科研特色与禀赋优势 |
4.3.1 欧盟各成员国的研发贡献情况 |
4.3.2 欧盟各成员国的科研特色和禀赋优势 |
4.3.3 欧盟部分成员国的科研优势领域概况 |
4.4 欧盟科技发展水平的世界地位:兼与美国的比较 |
第5章 欧盟一体化实践及科技制度模式 |
5.1 欧洲一体化基础 |
5.2 欧洲一体化进展 |
5.3 欧盟一体化的制度模式 |
5.3.1 《罗马条约》 |
5.3.2 《单一欧洲法令》 |
5.3.3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
5.3.4 《阿姆斯特丹条约》 |
5.3.5 《里斯本条约》 |
5.4 欧盟一体化的决策机构 |
5.5 欧盟主要科学技术管理和研究机构 |
5.6 欧盟一体化的科技与创新政策 |
5.6.1 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决策程序 |
5.6.2 欧盟创新政策的分类与模型 |
5.7 欧盟条约对科技共同体建设的规划及主要研发计划 |
5.7.1 欧盟条约对科技共同体建设的规划 |
5.7.2 欧盟主要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
第6章 欧盟科技一体化发展及其R&D合作网络 |
6.1 欧盟科技共同体的提出 |
6.2 欧盟的科技一体化之路 |
6.3 欧盟的科学技术合作模式 |
6.3.1 创新社会网络的公共科学研究合作模式 |
6.3.2 自上而下的预竞争科技合作模式 |
6.3.3 自下而上的市场导向科技合作模式 |
6.3.4 欧盟框架计划与尤里卡计划的分工与合作 |
6.4 欧盟框架计划:决策程序及发展演变 |
6.4.1 欧盟框架计划的决策程序 |
6.4.2 欧盟框架计划的发展演变 |
6.5 欧盟框架计划R&D合作网络分布及特点 |
6.5.1 从地理上看,在国家间分布不均衡 |
6.5.2 从时间上看,网络合作时间远超过FP存续时期 |
6.5.3 从类型上看,大学和研究机构扮演主导角色 |
6.5.4 从结构上看,合作网络呈核心-边缘性特征 |
第7章 欧盟框架计划中的合作倾向分析 |
7.1 欧盟框架计划合作的研究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2 欧盟框架计划合作的地理倾向性 |
7.3 欧盟框架计划合作的语言倾向性 |
7.4 欧盟框架计划合作的科研优势倾向性 |
7.5 欧盟框架计划合作的地理、语言和科研优势倾向的综合效应 |
7.6 欧盟成员国合着论文的地理、语言和科研优势倾向分析 |
7.6.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7.6.2 欧盟成员国合着论文的地理倾向性 |
7.6.3 欧盟成员国合着论文的语言倾向性 |
7.6.4 欧盟成员国合着论文的科研优势倾向性 |
7.6.5 欧盟成员国论文合作中地域、语言和科研优势倾向的综合效应 |
7.7 论文合作与项目合作的空间结构比较 |
7.7.1 整体比较 |
7.7.2 代表性国家的比较 |
第8章 结语 |
8.1 欧盟科技一体化的绩效评价 |
8.1.1 积极作用 |
8.1.2 经济绩效 |
8.2 本文研究基本结论与启示 |
8.2.1 基本结论 |
8.2.2 启示与借鉴 |
8.3 论文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欧洲资本主义的未来》中译本首发式暨施密特教授演讲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 资本主义国家作用的兴衰变化 |
二 资本主义国家的多种模式 |
三 国家作用的制度分析框架 |
(9)冷战后欧盟对中国政策的变与不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范围 |
第一章 欧盟对中国政策的演变 |
第一节 冷战时期中国与欧共体的政治关系 |
第二节 冷战后欧盟对华政策的几次重要调整 |
第二章 冷战后欧盟对中国政策的延续性 |
第一节 冷战后欧盟对华政策调整中的不变原则与内容 |
第二节 欧盟对中国政策延续性的原因 |
第三章 冷战后欧盟对中国政策的非延续性 |
第一节 冷战后欧盟对华政策变化的内容 |
第二节 欧盟对中国政策非延续性的原因 |
第四章 欧中关系的发展评估及中国的因应对策 |
第一节 欧盟对中国政策调整的效果与目的 |
第二节 欧盟制定对中国政策的制约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人民币汇率对中国与欧元区国家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汇率对贸易影响的相关研究综述 |
2.1 汇率对贸易影响的理论发展 |
2.2 汇率对贸易影响的均衡分析 |
2.2.1 长期均衡分析 |
2.2.2 短期均衡分析 |
2.3 汇率对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
2.3.1 国外学者的有关研究 |
2.3.2 国内学者的有关研究 |
3 人民币兑欧元汇率走势及中国对欧元区贸易的现状分析 |
3.1 欧元诞生的历程 |
3.2 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走势 |
3.3 中国对欧元区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 |
3.3.1 中国对欧元区对外贸易的总体情况 |
3.3.2 中国对欧元区出口贸易情况 |
3.3.3 中国从欧元区进口贸易情况 |
4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与欧元区国家贸易影响的模型及分析方法 |
4.1 模型的建立 |
4.1.1 中国对欧元区出口贸易的模型建立 |
4.1.2 中国对欧元区进口贸易的模型建立 |
4.1.3 中国对欧元区贸易平衡项的模型建立 |
4.2 实证分析方法 |
4.2.1 协整的定义及理论概述 |
4.2.2 单位根检验(ADF检验) |
4.2.3 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 |
4.2.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
4.2.5 脉冲响应函数(IRF) |
5 人民币汇率对中国与欧元区国家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5.1.1 研究变量的选取 |
5.1.2 研究采用的数据及来源 |
5.2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
5.2.1 中国对欧元区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
5.2.2 中国对欧元区进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
5.2.3 中国对欧元区贸易平衡项的实证分析 |
5.2.4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 |
5.3 促进中欧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
6 研究结论与局限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欧元、欧洲一体化、中欧关系——访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裘元伦(论文参考文献)
- [1]裘元伦:我只拥有勤奋[N]. 李成刚. 中国经济时报, 2014
- [2]新世纪中、法与非洲关系比较研究[D]. 游滔. 武汉大学, 2013(05)
- [3]新世纪以来欧盟对华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影响探析[D]. 王文波. 新疆大学, 2012(03)
- [4]正确认识中国同欧洲的辩证关系——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裘元伦[J]. 本刊记者.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02)
- [5]软权力视角下的欧盟地中海政策评析[D]. 李倩. 山东大学, 2011(04)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研究的发展 ——以外交史通史类着作为例[D]. 王毅. 扬州大学, 2010(05)
- [7]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 马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6)
- [8]《欧洲资本主义的未来》中译本首发式暨施密特教授演讲会综述[J]. 张敏. 欧洲研究, 2010(02)
- [9]冷战后欧盟对中国政策的变与不变[D]. 陈蕾. 暨南大学, 2009(10)
- [10]人民币汇率对中国与欧元区国家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 李广儒. 西安理工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