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

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

一、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韩露露,程玲,杨祥龙,毛劲,盛峰,张奇,李培武[1](2022)在《改性蒙脱石消减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真菌毒素污染严重威胁食品、农产品和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黄曲霉毒素B1是污染广,毒性最大的一种真菌毒素,具有强致癌性和致畸性。天然蒙脱石可通过离子-偶极子、羰基氧配位及静电引力等方式与黄曲霉毒素B1结合,因此有一定的吸附脱除作用。但天然蒙脱石在吸附黄曲霉毒素的同时可能会影响基质中的矿物质、维生素与其他营养组分,因此效果不太理想。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天然蒙脱石进行改性,可以大幅度增强其吸附消减黄曲霉毒素B1的容量和选择性,本文主要综述了黄曲霉毒素B1的危害、蒙脱石吸附原理及其改性增强吸附消减性能的研究进展。

樊政,张常明,董泽敏,李相臣,左建军,齐国友[2](2021)在《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体外吸附效果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试验评估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AFB1)的体外吸附效果,探究AFB1浓度、蒙脱石有效含量及添加量、pH值、吸附时间及吸附温度对蒙脱石吸附AFB1的影响。试验制作高(98.8μg/kg)、低(48.9μg/kg)两种不同浓度的AFB1污染饲料,将5种不同有效含量的蒙脱石以3种添加量添加到带毒饲料中吸附AFB1,加入提取液后离心取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残余AFB1含量,并计算吸附率;确定吸附效果较好的蒙脱石有效含量及添加量后,在不同pH值(2~7)、吸附时间(5~115 min)及吸附温度(20~40℃)条件下测定蒙脱石对AFB1的吸附率。结果表明,高毒素浓度下蒙脱石吸附效果高于低毒素浓度下蒙脱石吸附效果。在蒙脱石有效含量为70%~92%范围内,AFB1的吸附率与蒙脱石有效含量呈正相关。只有蒙脱石有效含量高于90%时,对AFB1才达到80%以上的良好吸附效果,含量高于95%后,蒙脱石对AFB1的吸附效果较为稳定;不同蒙脱石添加量的吸附效果为0.4%添加量>0.3%添加量>0.2%添加量。pH值对蒙脱石脱毒效果影响不明显,pH值在2~7范围内,AFB1吸附率均在90%以上。蒙脱石对AFB1的吸附在55 min时接近平衡,此时吸附率为93.2%;55 min后吸附曲线趋近平稳;95 min时吸附率最高,为94.8%。在20~40℃范围内,温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35℃时,吸附率最高,为93.2%。

王海波[3](2021)在《载锌蒙脱石对肉鸡组织金属元素沉积、抗氧化功能及小肠养分转运和屏障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以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为参照,研究载锌蒙脱石(zinc-montmorillonite,Zn-MMT)对肉鸡生产性能、肠道组织形态、抗氧化、组织微量元素的沉积、肠道物理屏障及养分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拓宽饲料锌源,为肉鸡合理利用载锌蒙脱石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研究包括三部分:试验一旨在研究Zn-MMT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科宝公雏288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8只仔鸡。对照组(CK)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40 mg/kg的Zn SO4,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40、60和80 mg/kg Zn-MMT(均以Zn含量计算),自由采食饮水。结果表明:1)与CK组和Zn SO4相比,Zn-MMT对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无显着影响(P>0.05),但80mg/kg Zn-MMT显着降低肉鸡的平均日增重(P<0.05),且40 mg/kg的Zn-MMT显着降低1~42日龄的料重比(P<0.05)。2)相比CK组,添加60 mg/kg的Zn-MMT显着提高肉鸡法氏囊指数(P<0.05)。3)与CK相比,Zn-MMT对肉鸡屠宰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4)相比CK与Zn SO4组,添加40 mg/kg的Zn-MMT可以显着提高十二指肠、空肠的绒毛高度和绒毛高/隐窝深(P<0.05),降低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P<0.05),但对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无显着影响(P>0.05)。试验二旨在研究Zn-MMT对肉鸡组织金属元素沉积、肝脏含锌酶活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科宝公雏144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8只仔鸡。对照组(CK)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添加40 mg/kg的Zn SO4,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40mg/kg Zn-MMT(均以Zn含量计算),自由采食饮水。结果表明:1)相比CK组,Zn-MMT组显着提高42日龄中胸肌中铁的含量。并显着提高21日龄胰腺和42日龄肝脏、胫骨、胰腺、全血中锌的含量(P<0.05)。且相比Zn SO4组,Zn-MMT显着提高42日龄胸肌中铁和肝脏中铜、锰、锌的沉积,以及胰腺和胫骨(21日龄)中锌的沉积(P<0.05)。2)相比CK组,Zn-MMT对肉鸡肝脏中LDH、MDH、ALP均无显着影响(P>0.05),3)相比CK组,Zn-MMT和Zn SO4组均显着提高肉鸡肝脏和空肠中T-AOC和Cu Zn SOD的酶活(P<0.05),降低MDA含量(P<0.05)。4)相比CK组和Zn SO4组,Zn-MMT促进肝脏金属硫蛋白的表达(P<0.05),但对胰腺中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三旨在研究Zn-MMT对肉鸡小肠养分转运载体及肠道屏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二。结果表明:1)相比CK组,Zn-MMT显着提高肉鸡小肠Zn T-1、MT、MT3、DMT1 m RNA的表达(P<0.05)。相比Zn SO4组,Zn-MMT显着提高小肠MT3 m RNA的表达及十二指肠、回肠MT m RNA的表达。并显着提高肉鸡十二指肠Zn T-1、Zn T-2,空肠DMT1及回肠Zn T2转运m RNA的表达(P<0.05),但降低空肠Zn T-2,回肠Zn T-1、Zn T-5、DMT1、MTF1转运m RNA的表达(P<0.05)。2)相比CK组,Zn-MMT显着提高十二指肠occludin、和空肠claudin-5、ZO、Mucin-2、occludin及回肠的Mucin-2、IL-10 m RNA的表达(P<0.05),降低十二指肠和回肠claudin-2 m RNA的表达(P<0.05)。3)相比CK组,Zn-MMT显着提高肉鸡小肠B0AT、Pep T1、FATP4 m RNA的表达,同时,显着提高十二指肠、回肠GLUT5、GLUT2及十二指肠EAAT3和空肠SGLT1m RNA的表达(P<0.05),并显着降低空肠EAAT3 m RNA的表达(P<0.05)。相比Zn SO4组,Zn-MMT降低肉鸡小肠CAT1 m RNA的表达,提高B0AT m RNA的表达(P<0.05)。并显着提高十二指肠Pep T1、EAAT3、GLUT5、GLUT2及空肠FATP4、SGLT1 m RNA的表达和回肠GLUT2 m RNA的表达(P<0.05),降低十二指肠SGLT1和回肠的EAAT3、Pep T1、SGLT1 m RNA表达。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1)日粮添加40 mg/kg Zn-MMT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免疫器官指数,促进小肠绒毛发育。(2)日粮添加40 mg/kg Zn-MMT能够促进微量元素在组织中的沉积,增强含锌酶活,提高肝脏和空肠T-AOC和CuZnSOD的活性,并降低MDA含量,促进肝脏MT m RNA的表达改善机体抗氧化能力。(3)日粮添加40 mg/kg的Zn-MMT能提高肉鸡小肠养分转运载体的表达,促进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肠道通透性,增强肠道屏障。

张亚坤,王金荣,赵银丽,陈勇江,黄进,李林儒,高温婷,黎莉莉[4](2021)在《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探究4种不同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B1(AFB1)和玉米赤霉烯酮(ZEN)的体外吸附性能。采用体外吸附试验,在霉菌毒素污染的喷浆玉米皮中添加4种改性蒙脱石,检测AFB1和ZEN的浓度变化,以探究不同种类及不同添加比例改性蒙脱石对AFB1和ZEN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4种改性蒙脱石对AFB1和ZEN均有显着吸附作用,其中膨润土经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制备的复合改性蒙脱石II型对AFB1和ZEN的吸附效果最好,在添加量为1%时,对AFB1和ZEN的吸附率分别为62.60%和43.38%。在本体外试验条件下,4种改性蒙脱石对喷浆玉米皮中AFB1和ZEN均具有吸附作用,可以降低喷浆玉米皮中的霉菌毒素含量,为改性蒙脱石在饲料脱毒剂的使用提供参考。

李彦伸,卢国柱,曲劲尧,殷楠,林煜程,尤艳莉[5](2020)在《霉菌毒素检测与脱毒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物,威胁动物乃至人类的健康。有关毒素的脱毒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其中生物法脱毒是现在最有前景的一种脱毒方法,主要通过微生物的吸附和降解作用来达到脱毒的效果。本文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霉菌毒素的毒性、污染现状及主要的检测方法,并对霉菌毒素物理、化学、生物脱毒技术进行了概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加以展望。

唐日益[6](2019)在《牛磺酸对大鼠黄曲霉毒素B1中毒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黄曲霉毒素B1(AFB1)是毒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AF)之一,广泛存在于发霉的花生、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及饲料中,严重威胁着人类及动物的健康。AFB1在肝脏代谢过程中,生成有毒代谢产物以及氧自由基(ROS),造成肝脏结构及功能的损伤;同时,AFB1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排出体外,可使肾脏发生不可逆损害;AFB1毒性作用也可累及脾脏,引发机体发生炎症反应,降低免疫力。牛磺酸是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在多种原因导致的组织损伤中发挥着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但其对AFB1中毒引起的肝、肾及脾脏功能损伤的作用尚不明确。本试验通过制备AFB1中毒大鼠模型,同时饮水中添加牛磺酸,探讨牛磺酸对AFB1中毒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以期为应用牛磺酸预防AFB1中毒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一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采用250μg/kg B.W AFB1灌胃的方式制备动物模型,分别以灌胃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和AFB1溶剂(DMSO)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40天试验结束后,采集大鼠的肝脏、肾脏和脾脏,石蜡切片后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肝脏、肾脏及脾脏结构正常;AFB1中毒大鼠肝细胞索紊乱,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及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浆呈颗粒变性;脾脏红髓充血,白髓萎缩,红髓、白髓分界不清。对照组大鼠肝脏、肾脏和脾脏结构未见显着病理改变。说明40d连续灌胃AFB1造成了大鼠的肝脏、肾脏和脾脏损伤,成功制备了AFB1中毒大鼠模型,而单独添加溶剂DMSO对脏器结构无显着影响。试验二将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模型制备方法参照试验一进行,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牛磺酸对照组大鼠分别灌胃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DMSO以及2%牛磺酸,牛磺酸干预组大鼠在制备AFB1中毒模型的基础上,饮水中分别添加1%、2%、3%牛磺酸。40d试验结束后,收集大鼠血液、尿液,检测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液免疫球蛋白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采食量逐渐减少,从20d开始,较对照组下降显着(P<0.05);体重较对照组增长缓慢,从第10d开始,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肝脏、肾脏指数显着增加,脾脏指数显着下降(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尿素氮(BUN)、肌酐(CRE)、尿酸(UA)、胱抑素(Cys-c)水平,尿液ALP、微量白蛋白(m ALB)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或P<0.01);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牛磺酸干预组大鼠食欲增加,从30d开始,与模型组相比,采食量增加显着(P<0.05);牛磺酸干预组体增重从试验第10d开始较模型组显着增加<0.05);肝脏、肾脏指数较AFB1中毒大鼠明显降低,脾脏指数显着增加(P<0.05);血清ALT、AST、ALP活性、LDH活性、BUN、CRE、UA、Cys-c水平、尿液ALP、m ALB水平显着升高(P<0.05或P<0.01);血清Ig A、Ig M、Ig G含量显着降低(P<0.05或P<0.01),其中2%和3%牛磺酸干预效果优于1%牛磺酸;牛磺酸对照组、DMSO对照组大鼠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大鼠差异不显着。上述结果说明牛磺酸能缓解大鼠的AFB1中毒症状,改善AFB1导致的大鼠肝脏、肾脏和脾脏组织的病理损伤,提高大鼠的肝、肾功能及体液免疫机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大鼠免受AFB1导致的毒性损伤。试验三在前期结果的基础上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牛磺酸干预组选择2%牛磺酸添加到饮水中,其余各组大鼠处理同试验二。40d试验结束后,采集肝脏、肾脏和脾脏,检测抗氧化能力,肝脏线粒体功能,肝脏、肾脏细胞凋亡情况,肝脏、肾脏Nrf2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因子m RNA表达水平,肝脏、脾脏炎性因子水平及TLR4及下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试验结果表明:AFB1中毒大鼠肝脏、肾脏和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活性/含量显着降低,丙二醛(MDA)水平显着增加(P<0.05或P<0.01);肝脏、肾脏信号Nrf2通路关键因子Nrf2、NQO1、HO-1、GCLC、GSH-Px、SOD m RNA表达显着降低(P<0.05或P<0.01);肝脏线粒体膜电位(MMP)、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NCR)水平显着降低(P<0.05或P<0.01);肝脏、肾脏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Bax、Bak-1、Apaf-1、Caspase 9、Caspase 3 m RNA表达显着升高,Bcl-2 m RNA表达量下降(P<0.05或P<0.01);肝脏、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着升高,TLR4信号通路关键因子TLR4、CD14、My D88、NF-κB p65 m RNA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或P<0.01)。与AFB1中毒大鼠相比,2%牛磺酸干预组大鼠肝脏、肾脏和脾脏SOD、T-AOC、CAT、GSH-Px、GSH活性/含量显着增加,MDA水平显着降低(P<0.05或P<0.01);肝脏、肾脏Nrf2信号通路关键因子m RNA表达显着增加;肝脏MMP、UCP2、CPT-1、COX、NCR水平显着升高(P<0.05或P<0.01);肝脏、肾脏细胞凋亡率显着减少,Bax、Bak-1、Apaf-1、Caspase 9、Caspase 3 m RNA表达量显着降低,Bcl-2 m RNA表达量显着增加(P<0.05或P<0.01);肝脏、脾脏TNF-α,IL-1β,IL-6水平显着降低,TLR4、信号通路关键因子m RNA表达量显着减少(P<0.05或P<0.01)。以上结果说明:(1)牛磺酸可通过上调Nrf2信号通路,促进抗氧化酶的转录和翻译,增强大鼠肝脏、肾脏和脾脏的抗氧化能力,清除过量的ROS,从而保护大鼠免受AFB1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2)牛磺酸可保护线粒体的结构,维持正常的线粒体功能,进而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减少AFB1诱导的肝脏、肾脏细胞凋亡;(3)牛磺酸可下调AFB1中毒大鼠TLR4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炎性因子的转录及翻译,进而抑制AFB1引起的肝脏、脾脏的炎性损伤。

白阳[7](2019)在《霉菌毒素吸附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通过调查霉菌毒素在生鲜乳中的残留情况以及通过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在体外与奶牛饲养试验的研究,为防控霉菌毒素在奶及奶制品中的残留提供依据。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试验1:本试验对江苏省13个地区抽取生鲜牛乳,全年分四个季度,取样本1 145份,对生鲜牛乳中黄曲霉毒素M1(AFM1)含量进行检测和研究分析。检出数为892,占样本总数77.9%,超标样品4例,超标率0.35%。通过对地区之间AFM1检测结果的比较,发现泰州、连云港、淮安、宿迁、南通、苏州、无锡地区毒素污染情况严重。通过对不同季度AFM1检测结果的比较,一、四季度平均值高于二、三季度。结果表明,牛奶中存在黄曲霉毒素M1污染的问题,且AFM1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冬季污染情况严重。试验2:本试验研究了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对伏马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体外吸附的效果,显示吸附时间不同,吸附率随之不同。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对三种毒素的吸附效果与吸附时间关系密切,吸附时间越长吸附效果越好。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对玉米赤霉烯酮和伏马毒素B1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率分别达到83.54%、81.21%。对呕吐毒素的吸附效果最佳为64.33%。结果表明,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在体外试验中对三种霉菌毒素存在有效的吸附作用。试验3:本试验通过在奶牛饲粮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旨在不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前提下,减少霉菌毒素在奶牛体内及牛奶中的蓄积,为奶牛健康和原料奶安全提供技术参考。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另添加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20(g/d·头),其他养殖管理方式不变。预饲期7 d,正试期63 d,分别测定乳成分、产奶量、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调节功能指标。饲粮中添加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及乳成分无显着影响(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乳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伏马毒素分别降低了 13.36%(P<0.05)、8.64%(P<0.05)、3.75%(P>0.05),血清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伏马毒素分别降低 20%(P<0.05)、14.62%(P<0.05)、13.88%(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指标差异均不显着(P>0.05),试验组的IL-1、IL-6数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且试验组TNF-α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不影响泌乳奶牛正常生产性能情况下,使用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可以降低奶牛体内及乳中霉菌毒素的残留。

江戈[8](2019)在《脱毒与解毒型复方脱霉剂的研制与应用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选取8种市场上应用广泛的脱毒型原料及1种解毒型微生态原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评估其对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吸附率与解吸率,选取其中吸附效果较好的原料,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吸附效果最佳的配方。利用该脱毒与解毒型复方脱霉剂产品MJB与市售产品YK进行对比,结合体内外试验评估了其对三种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和对矮脚黄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对凹凸棒石、3种蒙脱石、2种酵母细胞壁、甘露寡糖、腐植酸钠和枯草芽孢杆菌共9种吸附原料进行了对AFB1、ZEN和DON吸附率与解吸率的测定,筛选出了吸附效果较好的3种原料:蒙脱石3、酵母细胞壁2和枯草芽孢杆菌;2、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不同配方组合对AFB1、ZEN和DON吸附率的影响,并结合原料成本分析,确定了复方脱霉剂最佳配方组合:蒙脱石3(30%)、酵母细胞壁2(20%)、枯草芽孢杆菌(10%),辅以功能性载体(40%)。将其命名为MJB。3、体外吸附效果评估结果表明:MJB对AFB1、ZEN和DON的吸附率分别为90.77%、59.33%和58.76%,对AFB1、ZEN和DON的解吸率分别为2.83%、8.20%和7.58%;在模拟肠道环境下,MJB对30μg/L、60μg/L和100μg/L AFB1的吸附率分别为93.91%、93.71%、92.36%,对300μg/L、500μg/L和1000μg/L ZEN的吸附率分别为52.56%、56.60%和55.53%,对600μg/L、1000μg/L和1500μg/L DON的吸附率分别为51.17%、50.28%和47.52%。MJB对三种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良好,优于市场同类产品YK。4、动物试验数据表明:与正常日粮组相比,高毒素日粮会导致矮脚黄鸡的体重、日均增重和成活率显着降低,料肉比升高;添加MJB可缓解高毒素日粮引起的生长性能下降,并能明显改善成活率。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2种脱毒型原料(即蒙脱石3和酵母细胞壁2)和1种解毒型原料(枯草芽孢杆菌),通过合理地配方筛选,得出能高效吸附AFB1、ZEN和DON的最优配方,并形成脱毒与解毒型复方脱霉剂产品MJB;该产品对三种饲料常见的霉菌毒素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且优于市场同类产品YK,并能缓解高毒素日粮引起的肉鸡生长性能下降,有效改善成活率。

陈继发[9](2019)在《蒙脱石及其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蒙脱石(Montmorillonite,MMT)因其特殊的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已被证实能改善断奶仔猪和肉仔鸡的肠道健康,但其对正常饲粮(霉菌毒素含量符合我国饲料卫生标准)条件下蛋鸡的肠道功能是否具有积极作用尚不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是当前家禽生产中应用广泛的饲用益生菌之一,能提高家禽肠道功能和生产性能,但其对蛋鸡的益生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体外试验表明,MMT和BS在抑制病原菌和维护肠黏膜屏障方面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另外,MMT和益生菌联用对改善仔猪肠道菌群、提高肠道功能和促进生长的作用优于二者单独使用。我们猜想MMT和BS在提高蛋鸡肠道功能和生产性能方面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因此,本试验旨在研究正常饲粮中添加MMT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同时探讨MMT和BS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MMT和BS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第2~4章MMT对蛋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480只75周龄健康的罗曼蛋鸡,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MMT组)饲喂在基础饲粮分别添加0.3、0.6、0.9、1.2 g/kg MMT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天,正试期70天。试验结果表明:1、随饲粮MMT添加水平的增加,试验1~5周蛋鸡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有呈线性提高的趋势(0.05≤P<0.10),料蛋比有呈线性降低的趋势(P=0.058);蛋重(35天)、蛋壳厚度(70天)和蛋黄指数(35天、70天)呈线性提高(P<0.05),蛋壳强度(35天)有呈线性提高的趋势(P=0.076);血清ALP(35天)、ALT(70天)活性呈线性或二次曲线降低(P<0.05),T-SOD(35天)和GSH-Px(70天)活性呈线性和二次曲线提高(P<0.05),肝脏GSH-Px活性呈线性和二次曲线提高(P<0.05)。试验1~10周,添加0.9 g/kg MMT有改善蛋鸡产蛋性能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0.9 g/kg MMT组试验1~5周蛋鸡日产蛋重显着提高(P<0.05),血清TC(70天)含量显着提高(P<0.05);0.3和0.9 g/kg组血清T-AOC(35天)显着提高(P<0.05)。2、饲粮添加MMT有提高盲肠菌群Shannon指数的趋势(P=0.096),有降低Simpson指数的趋势(P=0.09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MMT组瘤胃球菌属相对含量显着提高(P<0.05),0.6和1.2 g/kg MMT组多尔氏菌属和布劳特氏菌属相对含量显着提高(P<0.05),0.6 g/kg组帕拉普氏菌属相对含量显着增加(P<0.05)。随饲粮MMT添加浓度的增加,十二指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相对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6、0.9和1.2 g/kg MMT组大肠杆菌相对含量显着降低(P<0.05),0.9和1.2 g/kg组沙门氏菌相对含量显着降低(P<0.05)。3、随MMT添加水平的提高,十二指肠绒毛宽度和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变化(P<0.05),空肠Claudin-1和Claudin-5 mRNA表达量呈线性提高(P<0.05),NF-κB P65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呈线性和二次曲线下调(P<0.05),血清内毒素含量呈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3、0.6和1.2 g/kg MMT组十二指肠sIgA浓度显着提高(P<0.05);0.6和0.9 g/kg组空肠sIgA水平显着提高(P<0.05),回肠内毒素含量显着提高(P<0.05),回肠MDA浓度显着降低(P<0.05)。综上,MMT可通过改善机体抗氧化性能,维护肝脏功能,优化肠道菌群和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正常饲粮条件下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如蛋黄指数、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第5~6章MMT和BS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浆指标、养分利用和肠道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2×2双因子随机设计,选择360只29周龄健康的罗曼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5 g/kg MMT(MMT组)、基础饲粮+5×108 CFU BS/kg(BS组)、基础饲粮+0.5 g/kg MMT+5×108 CFU BS/kg(MMT+BS组),预试期7天,正式期70天。试验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MMT显着提高了产蛋率、日产蛋重、蛋重(70天)、蛋壳厚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35天)和血浆GSH-Px活性、IL-2水平以及空肠CAT1mRNA表达量(P<0.05),降低了料蛋比、血浆ALT活性和ACTH含量(P<0.05)。饲粮添加BS显着提高了产蛋率、日产蛋重、血浆T-SOD、GSH-Px活性和IgG、FSH含量以及干物质、粗脂肪、能量、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P<0.05)。MMT和BS对蛋黄指数(35天)、蛋黄重(70天)和血浆GLU、T-AOC、IL-4含量以及空肠GLUT2、CAT1 mRNA表达水平存在显着互作效应(P<0.05)。MMT+BS组产蛋率、日产蛋重、血浆IL-2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显着低于对照组和BS组(P<0.05),血浆T-SOD活性和能量表观利用率较对照组和MMT组显着提高(P<0.05),蛋黄颜色较MMT组和BS组显着提高(P<0.05),蛋重(70天)和血浆GSH-Px活性显着高于其它组(P<0.05)。2、饲粮添加MMT显着降低了肠道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相对含量和空肠My D88 mRNA表达水平(P<0.05),提高了十二指肠sIgA含量和空肠Occludin、Mcuin-5ac 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BS显着降低了肠道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相对含量和血浆DAO活性、内毒素浓度以及肠道TLR-4、MyD88、NF-κB P65、TNF-α、IL-1βmRNA表达量和空肠NF-κB p65蛋白表达量(P<0.05),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IκB-ɑ蛋白表达水平(P<0.05)。在属水平上,BS组巨单胞菌属和乳杆菌属相对含量较对照组显着提高(P<0.05);MMT+BS组梭菌属相对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巨单胞菌属相对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MMT组(P<0.05),丁酸弧菌属相对含量显着高于BS组(P<0.05)。MMT+BS组肠道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相对含量和MyD88、IL-1βmRNA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空肠Occludin 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BS组(P<0.05),空肠TLR-4 mRNA表达水平和NF-κB P65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和MMT组显着下调(P<0.05),IκB-ɑ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上调(P<0.05)。综上,MMT可通过改善机体抗氧化和免疫性能,提高空肠Occludin、Mcuin-5ac表达和优化肠道菌群以及减少应激反应而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BS能通过提升机体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提高饲粮养分利用率,改善肠黏膜形态和微生态环境,调控肠道TLR信号通路和降低肠道通透性以及提高血浆FSH含量而提高蛋鸡产蛋性能。MMT和BS联用可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提高饲粮能量利用率,改善肠黏膜形态和肠道菌群和调控肠道TLR信号通路而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总体上,二者对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功能具有一定协同作用。

齐志国,郭江鹏,柏雨岑[10](2019)在《蒙脱石的功能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文中指出蒙脱石(MMT)是一种硅铝酸盐矿物质,具有吸附细菌、重金属以及毒素、保护消化道黏膜等作用,改性蒙脱石还具有抑菌、杀菌作用。MMT在防治仔猪腹泻、饲料脱霉等方面应用广泛。本文就MMT的功能以及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二、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改性蒙脱石消减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及吸附消减方法
    1.1 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
    1.2 常用的AFB1吸附剂
        1.2.1 活性炭
        1.2.2 生物活性物质
        1.2.3 铝硅酸盐
2 蒙脱石的结构与吸附机制
    2.1 蒙脱石的结构
    2.2 蒙脱石的吸附机制
3 蒙脱石的改性及其吸附性能
    3.1 无机改性
        3.1.1 酸活化改性
        3.1.2 无机盐离子改性
    3.2 有机改性
4 改性后的蒙脱石对营养物质及品质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2)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体外吸附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试剂
    1.3 仪器设备
    1.4 AFB1污染饲料的制备
    1.5 饲料中AFB1的含量测定
    1.6 AFB1浓度、蒙脱石添加量、蒙脱石含量对蒙脱石体外吸附AFB1的影响
    1.7 p H值对蒙脱石体外吸附AFB1的影响
    1.8 吸附时间对蒙脱石体外吸附AFB1的影响
    1.9 温度对蒙脱石体外吸附AFB1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中AFB1浓度、蒙脱石有效含量及添加量对蒙脱石吸附AFB1的影响(见表1)
    2.2 p H值对蒙脱石吸附AFB1的影响(见表2)
    2.3 吸附时间对蒙脱石吸附AFB1的影响(见表3)
    2.4 吸附温度对蒙脱石吸附AFB1的影响(见表4)
3 讨论
    3.1 饲料中AFB1浓度、蒙脱石有效含量及添加量对蒙脱石吸附AFB1的影响
    3.2 p H值、吸附时间及吸附温度对蒙脱石吸附AFB1的影响
4 结论

(3)载锌蒙脱石对肉鸡组织金属元素沉积、抗氧化功能及小肠养分转运和屏障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本研究资助项目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锌在动物体内的营养功能
        1.1 锌在动物体内的转运及营养功能
        1.2 锌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
        1.2.1 调节机体代谢与生长发育
        1.2.2 维持机体抗氧化能力
        1.2.3 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1.2.4 参与调节酶的活性与维持肠道功能
    2 硅酸盐矿物的功能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2.1 饲料中常见的硅酸矿物及其功能
        2.2 硅酸盐矿物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2.2.1 保护肠道屏障,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2.2.2 增强肠道酶活性,改善生产性能和肉品质
        2.2.3 提高机体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
        2.2.4 改善畜禽舍的环境质量
    3 蒙脱石的应用
        3.1 蒙脱石的结构
        3.2 蒙脱石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3.2.1 吸附毒素、细菌和病原微生物
        3.2.2 吸附重金属
        3.2.3 预防腹泻
        3.3 改性蒙脱石在动物生产中应用
    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4.2 研究的内容
        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载锌蒙脱石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与日粮组成
        1.2.1 试验设计
        1.2.2 日粮组成
        1.3 试验动物管理
        1.4 指标测定与方法
        1.4.1 生长性能
        1.4.2 屠宰性能
        1.4.3 免疫器官指数
        1.4.4 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测定
        1.5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Zn-MMT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Zn-MMT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2.3 Zn-MMT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2.4 Zn-MMT对肉鸡小肠形态的影响
    3 讨论
        3.1 Zn-MMT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Zn-MMT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
        3.3 Zn-MMT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3.4 Zn-MMT对小肠形态的影响
    4 小结
第三章 载锌蒙脱石对肉鸡组织金属沉积及肝脏含锌酶活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动物管理
        1.4 试验日粮
        1.5 指标测定与方法
        1.5.1 微量元素的测定
        1.5.2 肝脏含锌酶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1.5.3 肝脏和胰腺金属硫蛋白表达的测定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Zn-MMT对肉鸡组织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
        2.2 Zn-MMT对肉鸡肝脏含锌酶的影响
        2.3 Zn-MMT对肉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4 Zn-MMT对肉鸡肝脏和胰腺MT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Zn-MMT对肉鸡组织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
        3.2 Zn-MMT对肉鸡肝脏含锌酶活的影响
        3.3 Zn-MMT对肉鸡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4 Zn-MMT对肉鸡MT基因表达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载锌蒙脱石对肉鸡小肠养分转运载体及肠道屏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试验动物管理
        1.4 试验日粮
        1.5 指标测定与方法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Zn-MMT对肉鸡小肠金属转运载体的影响
        2.2 Zn-MMT对肉鸡小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2.3 Zn-MMT对肉鸡小肠养分转运载体的影响
    3 讨论
        3.1 Zn-MMT对肉鸡小肠金属转运载体的影响
        3.2 Zn-MMT对肉鸡小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3.3 Zn-MMT对肉鸡小肠养分转运载体的影响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全文结论
    5.2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5.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4)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设备
    1.4 喷浆玉米皮中AFB1和ZEN的含量测定
        1.4.1 AFB1含量测定
        1.4.2 ZEN含量测定
    1.5 试验方法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改性蒙脱石对ZEN的吸附效果
    2.2 改性蒙脱石对AFB1的吸附效果
3 讨论
    3.1 改性蒙脱石对AFB1的吸附作用
    3.2 改性蒙脱石对ZEN的吸附作用
4 结论

(5)霉菌毒素检测与脱毒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常见霉菌毒素种类及其危害
3 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3.1 酶联免疫法
    3.2 薄层色谱法
    3.3 液相色谱法
    3.4 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
4 霉菌毒素的脱毒方法
    4.1 物理方法脱毒
        4.1.1 无机吸附剂脱毒
        4.1.2 有机吸附剂脱毒
        4.1.3 吸附效果影响因素
    4.2 化学法脱毒
    4.3 生物法脱毒
        4.3.1 微生物吸附
        (1)细菌吸附
        (2)真菌吸附
        4.3.2 微生物降解
        (1)酶制剂降解
        (2)生物发酵液降解
        1)细菌发酵液降解
        2)真菌发酵液降解
5 结论

(6)牛磺酸对大鼠黄曲霉毒素B1中毒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黄曲霉毒素概述
        1.1 AFB1的理化性质
        1.2 AFB1的检测方法
        1.3 AFB1的危害
        1.4 AFB1的毒力
        1.5 AFB1的代谢及致病机理
        1.6 AFB1的脱毒方法
    2 牛磺酸概述
        2.1 牛磺酸的理化性质
        2.2 牛磺酸在体内的分布与代谢
        2.3 牛磺酸的生物学作用
        2.4 牛磺酸的应用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AFB1中毒大鼠模型的制备
    1.1 材料与方法
        1.1.1 试验材料
        1.1.2 试验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1.2.2 肾脏组织学观察结果
        1.2.3 大鼠脾脏组织学观察结果
    1.3 讨论与小结
        1.3.1 讨论
        1.3.2 小结
第二章 牛磺酸对AFB1致大鼠肝脏、肾脏和脾脏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牛磺酸对AFB1中毒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2.2.2 牛磺酸对AFB1中毒大鼠体重及采食量变化的影响
        2.2.3 牛磺酸对AFB1中毒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2.2.4 牛磺酸对AFB1中毒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2.2.5 牛磺酸对AFB1中毒大鼠脾脏的保护作用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讨论
        2.3.2 小结
第三章 牛磺酸对AFB1致大鼠肝脏、肾脏和脾脏损伤的干预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牛磺酸对AFB1中毒大鼠肝脏的保护机制研究
        3.2.2 牛磺酸对AFB1中毒大鼠肾脏保护的机制研究
        3.2.3 牛磺酸对AFB1中毒大鼠脾脏保护的机制研究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7)霉菌毒素吸附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霉菌毒素的理化性质
        1.1 黄曲霉毒素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产生
        1.2 玉米赤霉烯酮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产生
        1.3 伏马毒素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产生
    2 霉菌毒素的毒性
        2.1 AMF1的毒性
        2.2 ZEA的毒性
        2.3 FB1的毒性
    3 霉菌毒素的污染概况
        3.1 AMF1污染概况
        3.2 ZEA污染概况
        3.3 FB1污染概况
    4 霉菌毒素吸附剂研究进展
        4.1 硅铝酸盐类吸附剂
        4.2 酵母提取物吸附剂
        4.3 生物解毒剂
    5 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5.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江苏省部分地区牛场生鲜乳黄曲霉毒素M1含量检测
    1 样品与检测
        1.1 生鲜乳样品
        1.2 检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
        2.2 不同地区黄曲霉毒素M1检测情况
        2.3 不同季度黄曲霉毒素M1检测情况
    3 讨论
        3.1 生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
        3.2 不同地区黄曲霉毒素M1检测情况
        3.3 不同季度黄曲霉毒素M1检测情况
    4 小结
第三章 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对多种霉菌毒素体外吸附效果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仪器
        1.3 试验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在不同反应时间下对ZEA的吸附效果
        2.2 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在不同反应时间下对DON的吸附效果
        2.3 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在不同反应时间下对FB1的吸附效果
        2.4 阳离子交换能力检测
    3 讨论
        3.1 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在不同反应时间下对ZEA的吸附效果
        3.2 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在不同反应时间下对DON的吸附效果
        3.3 复合霉菌毒素吸附剂在不同反应时间下对FB1的吸附效果
        3.4 阳离子交换能力检测
    4 小结
第四章 霉菌毒素吸附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1.2 材料与设计
        1.3 试验饲粮与饲养管理
        1.4 采样及样品分析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
        2.2 吸附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2.3 吸附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乳中多种霉菌毒素含量的作用
        2.4 吸附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血清中多种霉菌毒素的影响的影响
        2.5 吸附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6 吸附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
    3 讨论
        3.1 霉菌毒素吸附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霉菌毒素吸附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血清和牛奶中霉菌毒素残留的影响
        3.3 霉菌毒素吸附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4 霉菌毒素吸附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
    4 结论
第五章 论文小结、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全文结论
    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8)脱毒与解毒型复方脱霉剂的研制与应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或符号表
1 前言
    1.1 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分析
    1.2 霉菌毒素的特征及危害
        1.2.1 黄曲霉毒素
        1.2.2 玉米赤霉烯酮
        1.2.3 呕吐毒素
    1.3 霉菌毒素的脱毒方法
        1.3.1 物理脱毒法
        1.3.2 化学脱毒法
        1.3.3 生物脱毒法
        1.3.4 复合脱毒法
    1.4 脱霉剂应用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试验动物
    2.2 方法
        2.2.1 霉菌毒素标准工作液的配制
        2.2.2 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2.2.3 脱霉剂原料及产品对AFB1、ZEN和 DON吸附率和解吸率的测定
        2.2.4 高毒素玉米原料及试验日粮中霉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2.2.5 新型脱霉剂配方筛选(正交试验设计)
        2.2.6 新型脱霉剂在肉鸡养殖上的应用
        2.2.7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型复方脱霉剂最佳原料筛选
        3.1.1 不同原料对AFB1吸附率的评估
        3.1.2 不同原料对AFB1解吸率的评估
        3.1.3 不同原料对ZEN吸附率的评估
        3.1.4 不同原料对ZEN解吸率的评估
        3.1.5 不同原料对DON吸附率的评估
        3.1.6 不同原料对DON解吸率的评估
    3.2 新型复方脱霉剂最佳配方筛选
        3.2.1 不同配方对AFB1吸附率的评估
        3.2.2 不同配方对ZEN吸附率的评估
        3.2.3 不同配方对DON吸附率的评估
        3.2.4 新型复方脱霉剂最佳配方确定
    3.3 新型复方脱霉剂体外吸附效果评估
        3.3.1 MJB体外吸附效果评估
        3.3.2 MJB在模拟肠道环境下对不同浓度霉菌毒素的吸附效果评估
    3.4 新型复方脱霉剂在肉鸡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3.4.1 MJB对矮脚黄鸡小鸡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
        3.4.2 MJB对矮脚黄鸡中鸡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
        3.4.3 MJB对矮脚黄鸡大鸡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
        3.4.4 MJB对矮脚黄鸡全程生长性能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原料对AFB1、ZEN和 DON吸附性能的影响
    4.2 新型脱霉剂对霉菌毒素体外吸附效果的评估
    4.3 新型脱霉剂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9)蒙脱石及其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家禽肠道屏障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1.1.1 家禽肠道屏障的组成
        1.1.2 家禽肠道屏障的影响因素
    1.2 MMT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1.2.1 MMT的结构及主要特性
        1.2.2 MMT的主要作用及机制
        1.2.3 MMT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1.3 BS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1.3.1 BS的生物学特性
        1.3.2 BS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
        1.3.3 BS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1.4 MMT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蒙脱石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2.1.3 试验饲粮
        2.1.4 饲养管理
        2.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MMT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2.2 MMT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2.2.3 MMT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2.4 MMT对蛋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2.5 MMT对蛋鸡肝脏和蛋黄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MMT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2.3.2 MMT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2.3.3 MMT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4 MMT对蛋鸡血清、肝脏和蛋黄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蒙脱石对蛋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3.1.3 试验饲粮
        3.1.4 饲养管理
        3.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3.1.6 测定指标和方法
        3.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MMT对蛋鸡盲肠菌群测序数据的影响
        3.2.2 MMT对蛋鸡盲肠菌群Alpha多样性的影响
        3.2.3 MMT对蛋鸡盲肠菌群Beta多样性的影响
        3.2.4 MMT对蛋鸡盲肠菌群结构和物种丰度的影响
        3.2.5 MMT对蛋鸡十二指肠食糜微生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MMT对蛋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影响
        3.3.2 MMT对蛋鸡盲肠菌群结构和物种丰度的影响
        3.3.3 MMT对蛋鸡十二指肠食糜微生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蒙脱石对蛋鸡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4.1.3 试验饲粮
        4.1.4 饲养管理
        4.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6 测定指标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MMT对蛋鸡血清、肠道食糜和排泄物内毒素含量的影响
        4.2.2 MMT对蛋鸡肠道食糜pH的影响
        4.2.3 MMT对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4.2.4 MMT对蛋鸡空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4.2.5 MMT对蛋鸡肠黏膜s Ig A浓度的影响
        4.2.6 MMT对蛋鸡空肠TNFAIP3、NF-κBP65、IL-1β和 TNF-αm RNA表达量的影响
        4.2.7 MMT对蛋鸡肠黏膜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3 讨论
        4.3.1 MMT对蛋鸡血清、肠道食糜和排泄物内毒素含量的影响
        4.3.2 MMT对蛋鸡肠道食糜pH的影响
        4.3.3 MMT对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4.3.4 MMT对蛋鸡空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4.3.5 MMT对蛋鸡肠黏膜s Ig A浓度的影响
        4.3.6 MMT对蛋鸡空肠TNFAIP3、NF-κBP65、IL-1β和 TNF-αm RNA表达量的影响
        4.3.7 MMT对蛋鸡肠黏膜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蒙脱石和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浆指标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5.1.3 试验饲粮
        5.1.4 饲养管理
        5.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5.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5.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MMT和BS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5.2.2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5.2.3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5.2.4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5.2.5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
        5.2.6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浆激素含量的影响
        5.2.7 MMT和BS联用对蛋鸡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5.2.8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空肠养分转运载体m RNA表达量的影响
    5.3 讨论
        5.3.1 MMT和BS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5.3.2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蛋品质的影响
        5.3.3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5.3.4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5.3.5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5.3.6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血浆激素含量的影响
        5.3.7 MMT和BS联用对蛋鸡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5.3.8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空肠养分转运载体m RNA表达量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蒙脱石和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蛋鸡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6.1.3 试验饲粮与饲养管理
        6.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6.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6.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6.2 结果
        6.2.1 MMT和BS联用对蛋鸡盲肠菌群的影响
        6.2.2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肠道微生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6.2.3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6.2.4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和黏蛋白m RNA表达量的影响
        6.2.5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小肠黏膜s Ig A含量的影响
        6.2.6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肠道TLR信号通路的影响
        6.2.7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空肠NF-κB p65和IκB-ɑ蛋白表达的影响
        6.2.8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6.3 讨论
        6.3.1 MMT和BS联用对蛋鸡盲肠菌群的影响
        6.3.2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肠道微生物相对含量的影响
        6.3.3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肠道形态的影响
        6.3.4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肠道紧密连接蛋白和黏蛋白m RNA表达量的影响
        6.3.5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小肠黏膜s Ig A水平的影响
        6.3.6 MMT和 BS联用对蛋鸡肠道TLR信号通路的影响
        6.3.7 MMT和BS联用对蛋鸡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全文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蒙脱石的功能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MMT结构与特点
    1.1 MMT结构
    1.2 MMT特点
2 MMT改性
    2.1 有机改性
    2.2 无机改性
    2.3 复合改性
3 MMT的功能
    3.1 霉菌毒素吸附功能
    3.2 抑菌功能
    3.3 重金属吸附功能
    3.4 对其他物质的吸附
4 MMT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4.1 MMT在肉禽生产中的应用
    4.2 MMT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
    4.3 MMT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4.4 MMT在养牛中的应用
5 小结

四、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改性蒙脱石消减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进展[J]. 韩露露,程玲,杨祥龙,毛劲,盛峰,张奇,李培武. 现代食品科技, 2022
  • [2]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体外吸附效果评估[J]. 樊政,张常明,董泽敏,李相臣,左建军,齐国友. 饲料研究, 2021(15)
  • [3]载锌蒙脱石对肉鸡组织金属元素沉积、抗氧化功能及小肠养分转运和屏障功能的影响[D]. 王海波.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4]改性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吸附研究[J]. 张亚坤,王金荣,赵银丽,陈勇江,黄进,李林儒,高温婷,黎莉莉. 中国畜牧杂志, 2021(01)
  • [5]霉菌毒素检测与脱毒技术研究进展[J]. 李彦伸,卢国柱,曲劲尧,殷楠,林煜程,尤艳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2)
  • [6]牛磺酸对大鼠黄曲霉毒素B1中毒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唐日益.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7]霉菌毒素吸附剂对泌乳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D]. 白阳.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8]脱毒与解毒型复方脱霉剂的研制与应用评价[D]. 江戈.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9]蒙脱石及其与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D]. 陈继发.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 [10]蒙脱石的功能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J]. 齐志国,郭江鹏,柏雨岑. 中国畜牧杂志, 2019(05)

标签:;  ;  ;  ;  ;  

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B_1的吸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