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话语中的连词

论英语话语中的连词

一、浅议英语语篇中的衔接词(论文文献综述)

刘英杰[1](2021)在《主位-述位理论视角下罗马尼亚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语篇偏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虽然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型结构,但输出的语篇却经常出现逻辑性和连贯性差、交际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以主位-述位理论为理论依据,以罗马尼亚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书面语语篇为调查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法和偏误分析法等方法,对语料中所出现的主、述位相关偏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纳。本文以汉语标准语篇为基础,对主位-述位理论进行介绍,归纳出汉语主位的功能类型、构成类型及推进模式,总结了罗马尼亚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中介语语篇中主位选择和主位推进模式上的偏误类型,详细分析了学习者中介语语篇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教学建议,在教学上给予策略指导。研究发现罗马尼亚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语篇偏误中,主位偏误频率远高于述位偏误,同时语篇主位偏误占主位偏误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概念主位偏误,人际主位偏误和复项主位偏误。同时,罗马尼亚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在语篇的推进程序中倾向于使用平行型主位推进模式,其次是延续型推进模式和派生型推进模式,其他的推进模式则采用的比较少,这与汉语标准语篇中连续型推进模式使用频率最高不同。根据以上偏误及其原因,本文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设计了相关的教学活动,希望能将主位-述位这一理论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丰富对外汉语语篇教学方法。

张玉青[2](2020)在《《二战商船上的幸存者》(节选)中语篇衔接的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衔接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用于语篇分析。正是由于衔接成分的存在,孤立的句子段落才能相互关联起来,构成语义流畅的可读性语篇。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对衔接手段的具体使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研究源语和目的语各自的衔接手段以及他们之间的差异来实现恰当转换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作者将迈克尔·吉伦(Michael·Gillen)所着书籍《二战商船上的幸存者》(Merchant Marine Survivors of World War Ⅱ)的节译作为翻译材料进行翻译,该文本属于海事口述史,语言生动形象,故事性强,衔接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然后对文本中具有明显衔接成分的语篇进行了系统整理,按照语法衔接、词汇衔接和标点衔接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抽取最具代表性的语篇作为案例分析的语料,在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指导下,对语篇衔接手段的汉译方法进行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语篇衔接手段不仅包括文字形式的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也包括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标点衔接。语篇衔接手段的汉译方法灵活多样,对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包括保留、省略、重复以及转换源语;对于标点衔接,汉译时常采用的翻译方法为转换,包括零转换、转换为其他标点以及转换为语言文字。在语篇中,各种衔接是手段,而语篇连贯是最终目的。因此,本实践报告通过重点研究几种衔接手段的汉译方法来确保翻译作品中的语篇连贯是极具实践意义的,另外,文本的选取对海事文献的翻译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哲君[3](2020)在《建筑文本中语义逻辑的翻译 ——《建筑信息建模、建筑性能、可持续设计及智能建筑》(第1至4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建筑信息建模、建筑性能、设计及智能施工》(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Building Performance,Design and Smart Construction)一书的第1至4章撰写而成,原文主要讲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可持续城市建设、循环经济以及建筑信息建模的相关内容,在建筑领域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笔者所选文本属于建筑类科技文本,原文内容严谨、句式复杂,文本功能以传递信息为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行文逻辑和文化背景等多方面的差异,如何重现原文的语义逻辑成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划分,现代汉语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联合复句内各分句意义上平等,无主从之分。偏正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从,也就是有正句有偏句。本文采用语言学的这种分类方式,从联合和偏正两方面探讨了汉译中语义逻辑的翻译问题,结合案例具体分析了并列、递进、承接、比较、因果和转折这六种逻辑关系的定义、表现形式和翻译方法。针对联合关系的翻译,采取拆离、插入、重组等翻译方法衔接多项联合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对于偏正关系的翻译,采用直译、意译等方法明晰分句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建筑类文本中逻辑关系的翻译问题,使译文准确且具有可读性。

陈艳云[4](2019)在《从语篇分析视角论副词的翻译策略 ——以Fueling Culture汉译为例》文中提出Fueling Culture:101 Word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是福特汉姆大学出版的能源人文类书籍,围绕101条能源关键词探讨能源和人类的关系,涉及能源发展历史、能源文化价值观、能源政治等等。该书借鉴文学和文化研究,汇集了世界各地的人文社科学者和实践者对能源的独到见解。本项目主要选取了其中的“可再生能源”、“木炭”、“资源诅咒”、“能源政治”、“能源体系”、“需求”和“未来”七个关键词进行翻译,翻译内容中有明显的政治经济学、哲学能源人文领域的术语,翻译难度较大。本研究报告的理论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Z·S·Harris最早提出的语篇分析理论。能源人文类文本在客观陈述的基础上侧重于表达一定的观点,传递相关信息,从而达到引导正确的能源价值观的目的,而副词的使用也是管窥观点的标记语。因此报告以副词的翻译为研究对象,认为三类副词——连接性副词、修饰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其翻译对于语篇的上下文衔接、连贯及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以语篇分析的衔接性、连贯性和信息性标准为总体指导,运用相应的手段分别对文本中的三类副词进行翻译分析,以期总结出规律性的翻译技巧。译者通过例句分析,探讨了在副词翻译中,为达到语篇的的衔接、连贯并传达出原文观点所需要运用到直接译法、引申法、拆译法、增译法,词性转换等技巧,以期对跨学科的能源人文类文章翻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梦圆[5](2019)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微博警情通报类语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安微博发布的警情通报起着还原真相、引导舆情以及树立公安形象等重要作用,然而相关的语言学研究还几乎是一片空白。本文以韩礼德的三大元功能理论为理论依据,对微博警情通报类语篇进行研究,探讨其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结合了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首先标注搜集到的微博警情通报类语篇,然后统计和分析标注结果,最后结合语篇功能和特点对统计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微博警情通报类语篇的概念功能主要从及物性系统、环境成分、语态系统和逻辑功能四个方面体现。在语篇的及物性系统中,出现了六种及物性过程,按所占比重从大到小依次是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存在过程和行为过程,后两者数量极少;在语篇的环境成分中,时间、空间、方式和程度四种成分出现的最多,比较、伴随、因果和身份四种成分出现得较少;在语篇的语态系统中,更倾向于使用非中动语态而不是中动语态,更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而不是被动语态;在语篇的逻辑功能中,相互依存关系里并列关系的数量最多,逻辑语义关系里扩展类远远多于投射类,其中延伸最多,增强其次,详述最少。微博警情通报类语篇的人际功能主要从言语功能、语气和情态系统三个方面体现。在语篇的言语功能中,陈述功能出现的最多,命令功能出现的次数较少,没有出现提供功能和提问功能;在语篇的语气系统中,出现的最多的是陈述语气,其次是祈使语气,最后是惊叹语气,数量极少,而疑问语气出现的次数为零;在语篇的情态系统中,道义情态意义类型最多,动力情态意义类型第二,认识情态意义类型最少。表示最低等级情态意义的情态动词或副词所占比例最大,表示最高等级情态意义的情态动词或副词所占比例最小。微博警情通报类语篇的语篇功能主要从主位结构方面进行论述。单项主位占的比重最大,复项主位比重稍逊;有标记主位出现的次数远远多于无标记主位;话题主位占有绝对优势,远远多于人际主位。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微博警情通报类语篇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公安微博发布的警情通报的撰写和解读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赵杨娟[6](2018)在《香港朗文小学英语教材LONGMAN Welcome to English的词汇选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英语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各地也越来越关注英语教育。小学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小学英语教材作为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媒介,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香港的英语教学一直走在亚洲前列,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使香港教材在立足于本民族特点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许多成功的经验。教材中的词汇是构成英语语言的基础,也是学习者语言学习的前提,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词汇选编为切入点,对香港朗文版小学英语教材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发现该套教材的特色,为内地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提供借鉴,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词汇教学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内地的英语教学。本研究基于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词汇的数量与分布、词汇的选编分析两个方面着手,对香港朗文小学英语教材的词汇选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词汇的数量及分布方面,该套教材的总词汇量和重点词汇量均多于内地《课程标准》的规定,其分布总体上呈递增趋势。在词汇的选编方面,笔者主要就该套教材的重点词汇在类型、复现率、呈现方式、与语篇的相关性、拼读设计、词法等方面展开探讨。在类型方面,该套教材的词汇设置遵从学生的发展、类型广泛、注重分类,并通过一系列的编排和活动合理转化消极词汇。在复现率方面,该套教材高复现率的词汇绝大多数分布较为合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呈现方式方面,该套教材的附录部分装帧精致、纸质较好、页面清爽、排版合理,主要通过图片字典的方式呈现词汇;课文主要通过图片、立体图片、海报、图表、真实照片和物品、语篇、游戏等六大方式呈现词汇,其呈现方式可视化、多样化、立体化,并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在与语篇的相关性方面,该套教材通过词汇的重复、词汇的关联、词汇的搭配等词汇衔接手段以及语境促进语篇的连贯。在拼读设计方面,该套教材加入Phonics元素,其拼读词汇与章节主题相互关联,并根据学生的语言学习顺序进行编排。在词法方面,该套教材涉及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等丰富的词性及其用法,主要运用合成法和派生法构成新词汇。该套教材的优势与不足,对内地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有诸多启示。对教材编写者来说,应提高词汇的复现率,科学分布词汇;注重词汇的分类,合理编排词汇;多样化呈现词汇,促进可视化学习;合理标注注解,提高自学能力;展现更多贴近现实生活、体现时代性的词汇;创设真实的情境,增强教材的可学性;重视自然拼读,提升语音意识。同时,小学英语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定期复习巩固;渲染真实的语境,触发学生主动投入;从“单词”教学到“词群”教学转变;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学法;建立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词汇手册等,提高词汇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

朱芷函[7](2018)在《小学生作文语篇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对于写作的求要求: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谈及写作,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能写出连贯的文章,即在写作过程中做到最基本的语句通顺、连贯、衔接及主题明确。我们评价小学生作文时,通常从立意、选材、内容、语言等角度展开,对小学生作文中的衔接方式关注不够。但从已有研究和实际情况来看,语篇衔接问题是作文“成文度”的关键之一。本文主要从语篇的角度出发,尝试利用语篇衔接的相关理论,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去归纳和分析收集的小学生作文。本次收集的作文来源于镇江市润州区N小学小学生作文。作文分为两个批次,批次一有120篇,三、四、五每个年级40篇,分别选自每个年级的三个班级。批次二有90篇,选自三、四、五三个年级其中一个班级的一次习作,每个年级30篇。本次案例分析旨在发现小学生作文语篇衔接现状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原因,提出相应的语篇衔接教学策略以指导小学生的作文习作,从而提高小学生作文语篇衔接能力。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语篇衔接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研究源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第二章主要叙述了语篇衔接相关理论,对国内外关于语篇衔接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及分析,对语篇衔接的衔接机制进行了着重的分析。第三章从语言形式衔接和逻辑衔接两方面入手,结合当前小学生作文案例进行语篇衔接不当分析,包括不同年级小学生作文的语篇衔接情况和不同层次小学生作文的语篇衔接情况。第四章结合第三章内容,分别从语言、教材导向及教师教学三个方面分析探讨造成小学生语篇衔接不当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小学生作文语篇衔接问题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得出本篇论文的研究结论:小学作文教学对语篇衔接知识关注不够;小学生作文语篇中的衔接不当问题较为突出;重视语篇衔接知识引导及差异化教学;关注语篇衔接知识的转化性应用。

刘倩[8](2016)在《基于衔接理论的中国中学生英语语篇能力等级量表研究》文中指出语言能力量表是对语言使用者运用某种语言能力的一系列描述。国外语言能力量表研究历史悠久且已趋于成熟。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有统一的英语能力量表,国内研究多侧重于介绍国外语言能力量表的研制过程及研究方法、讨论其优点与不足。因此,制定全国统一的英语语言能力等级量表是我国外语教育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正是在教育部研制《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背景下,以中国中学生为目标群体,探讨如何建构中学生英语语篇能力量表。本文以Bac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理论和Halliday的衔接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衔接理论的中国中学生英语语篇能力等级量表的建构进行研究。本研究拟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基于衔接理论的中国中学生英语语篇能力等级量表可分为哪几个维度?(2)基于衔接理论的中国中学生英语语篇能力等级量表可分为哪几个等级?针对以上问题,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描述语的采集与编制、描述语的分类与定级。首先,我们运用文献法,从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语言能力量表等中广泛征集与篇章衔接相关的描述语。然后,作者遵照肯定、准确、清晰、简洁、独立五原则和三要素模型,采取翻译、改写、拆分、合并等方法,以“能做”描述的形式对采集到的描述语进行编辑处理。描述语分类主要以Halliday的衔接理论为基础,结合描述语的实际情况,最终将描述语分为五种类别。描述语分级先由笔者参考源描述语的位置确定其等级;之后,采用李克特式量表计分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在一线教师中广泛征求意见;最后,使用多层面Rasch模型对描述语的等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衔接理论的中国中学生英语语篇能力等级量表可分为总体描述、连接、词汇衔接、指称和替代五个维度,每个维度各有描述语26、42、11、20、3条,共102条;(2)基于衔接理论的中国中学生英语语篇能力等级量表可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各有描述语24、48、30条。研究期望能为中国中学生英语学习、教学和测评提供一定的指导,并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提供稍许参考。

凡艳[9](2014)在《汉英语篇对比研究与英语语篇写作教学》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以受试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学习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尤其是对比研究写作教学课外学习内容中语篇衔接手段和篇章结构。该校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工,大教务”模式下,从班级到院系,再到教务处、学工处和团委,自下而上的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笔者在参与这项教学改革的同时,针对英语语篇写作研究,专门收集了相关语料、指导实验班学生的学习、评价实验过程和效果。本论文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实证分析英语语篇写作训练内容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利用收集的数据分析英语语篇写作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论证作者所提出的“五维一体”英语语篇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中国学生在十多年的英语学习中,英语写作始终是难点。一方面是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另一方面是,在英语语篇积累知识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对英语语篇模式、衔接和连贯手段不了解。本论文选取基于受试院校的语料库的“五维一体”英语语篇写作教学内容中的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对比分析。本论文在文献阅读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拟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对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和语篇构成模式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第二部分,分析说明受试院校师生的语篇意识、英语写作课程设置和教材情况。第三部分,概述基于语料库的“五维一体”的英语语篇写作教学模式,并逐一阐述该模式在受试院校实施的可能性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第四部分,选取受试院校英语听说读写译语料库的十个语篇例子和相应的学生的习作,分别从汉英语篇衔接手段和语篇模式的角度分析他们的实效性。第五部分,结合以上实验的成绩、师生的语篇意识、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基于语料库的“五维一体”语篇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最后部分是结论。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首先要保证教学的内容文化性的前提下,扩充前者基础教学的口径。英语语篇写作教学不是单项技能训练,它只是其他四项技能的反映形式。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语言理论修养,在语料库的建设中,选取典型的具有时代意义和语篇特点的文章;同时教师,必须要参与课外学习平台的辅导和监督;作为学生,在参与平台建设学习过程中,要刻意培养自己的语篇意识。

李鸿春[10](2014)在《社会科学类综述语篇评价意义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各个领域学科的发展,学术研究也呈现蓬勃发展之态,因此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成为研究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以呈现最新、最权威的学术成果。因此,学术论文的写作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可以常常用它来衡量。依选题的类型不同,学术论文可以分为专题研究类、综合论述类、提出假设类和批驳谬误类等等。综合论述是比较特殊而且很重要的学术论文类型之一。与其它学术论文相比,它能够提供更大量、更全面的信息。那些由某一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撰写的高水平综述也往往会得到高度关注。那么,综述类论文的作者应如何在保客观的态度下,将表达个人见解或观点的“论”寓于客观内容的“述”中呢?长期以来不同领域的语言学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许多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从语篇分析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少之又少。从目前指导语篇分析的各理论来看,评价理论无疑是一个富有张力的分析工具。评价理论以人际意义为研究对象,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它的研究视野已经从人际意义比较突出的语篇扩展到“客观”、“非人际”的语篇,如学术语篇。从已有的学术语篇人际意义的研究可以发现,学术话语中含有丰富的人际意义。这些人际意义在帮助作者构建语篇时的作用非常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它已是表达学术研究客观性的一种手段”。既然如此,那么深入研究学术话语的人际意义就显得十分必要,以认识便学术语篇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可是目前国内学术语篇评价意义的研究对象多侧重于学术书评、论文摘要等,且多以英语语篇为分析对象,汉语类该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得到重视。鉴于此,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指导,以UAM Corpus Tool 2.8.12和CIPP为工具全面分析了50篇发表在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上的社会科学类综述论文中的评价资源,以期反映汉语综述语篇的评价特点,挖掘不同评价意义的体现方式,揭示如何构建学术空间以达到写作的目的。基于以上目的,本研究试图解决以下四个关键问题:1.综述类语篇中是否包含着丰富的评价资源?2.综述类语篇中态度类、介入类、级差类各评价资源总体分布和各语步的分布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各资源又有着怎样的体现形式?3.态度资源的数据统计和分布特点是否可以为我们分析、揭示出综述语篇特有的韵律构;这些结构在语篇层面又是如何得以体现、运作的;它们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方面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4.除了显性的评价外,综述类学术语篇中是否有着隐性的评价方式?又有哪些表现形式?综述作者是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为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而服务的?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包括5章内容:引言、综述语篇态度资源分析、综述语篇介入资源分析、综述语篇级差资源分析、综述语篇中的评价:显性与隐性和结语。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综述语篇中显性评价资源丰富,但各子系统分布不平衡。级差资源分布最广,其次是介入和态度资源。(2)在态度系统中,鉴赏资源是综述作者借以表达个人态度的主要手段。通过鉴赏,作者将评价的焦点转移到某一研究成果或方法上,从而避免了对其他学者的直接评判。这种鉴赏性语言掩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从而使得评价客观化。显性的鉴赏意义主要通过形容词、动词及其相应的名词形式来体现。在所分析的语料中,介入是一种仅次于级差的表达作者评价的重要资源。作者利用不同的手段介入语篇,构建与读者的互动。从总体分布上来看,收缩类介入资源的使用要高于扩展类。通过收缩资源的使用,作者压缩了与其他可能出现的观点的可协商性。作者在命题中承担了较大的责任和义务,也显示了自己综述的权威性。但是为了将面临的挑战降到最低点,作者又要运用一定的扩展资源,让语篇具有开放性。转述、情态及让步是体现介入意义的主要语法手段。在各语步中虽然也是以收缩类介入资源为主,但是各子范畴的分布有着细微的差别,这与各语步的侧重点有关。级差是综述作者用以评价的最主要的手段。通过级差资源的使用,作者对态度和介入资源进行分级。在总体分布及各语步分布上,语势资源的使用频率都要高于语焦资源。语势中的量化手段要多于强化手段。级差可以通过一系列丰富的词汇语法手段得以实现。高量值词汇的使用尤为突出。(3)文献综述研究背景部分态度韵律模式宏观上呈主导型分布,以发散的方式渗透。其次,积极性和消极性态度又是大部分研究背景部分必不可少的两条态度链,在语篇中以不同的运作方式呈渗透型分布。这些运作方式在语篇中并不是彼此分离,独自运作的。而是互相补充,共同作用于语篇,使语篇中的人际意义衔接和连贯达成统一。(4)学术论文的评价除了可以显性地表达,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隐性地暗示。介入、级差、概念意义等都是学术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标记。它们与显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互动,互为补充,共同作用于语篇,服务于作者。本文的研究将具有四方面的意义。第一,本研究能够丰富国内有关学术语篇评价意义的研究。第二,本研究可以填补汉语语篇,尤其是汉语学术语篇评价意义研究的空白。第三,本研究对论文写作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认为对实现人际意义语法项目的分析和对它们在整个社会科学类综述论文中如何实现人际功能的探讨可以帮助写作者把握“语法和话语意义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撰写高质量的综述论文。同时,对其他类型学术论文的写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四,由于目前国内有关评价意义研究的博硕士论文均为英语撰写。本文梳理、阐述了评价理论,并对语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解释,可以给其他评价理论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浅议英语语篇中的衔接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英语语篇中的衔接词(论文提纲范文)

(1)主位-述位理论视角下罗马尼亚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语篇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1 主位-述位理论相关研究
        1.2.2 主位-述位理论与语言教学研究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及步骤
第2章 主位-述位理论与主位推进模式
    2.1 主位与述位
    2.2 主位的分类与构成
        2.2.1 主位的分类
        2.2.2 主位的构成
    2.3 汉语语篇中的主位推进模式
        2.3.1 平行型(又称主位同一型)
        2.3.2 延续型
        2.3.3 集中型(又称述位同一型)
        2.3.4 交叉型
        2.3.5 交错型
        2.3.6 并列型
        2.3.7 派生型(又称分散型)
第3章 罗马尼亚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语篇偏误类型
    3.1 主位方面偏误类型
        3.1.1 概念主位偏误类型
        3.1.2 人际主位偏误类型
        3.1.3 语篇主位偏误类型
        3.1.4 复项主位语序错误
    3.2 述位方面偏误类型
        3.2.1 述位成分缺失
        3.2.2 述位成分赘余
        3.2.3 述位与主位语义不搭配
    3.3 主位推进模式方面偏误类型
        3.3.1 平行型推进模式中的偏误
        3.3.2 延续型推进模式中的偏误
        3.3.3 堆砌主位推进模式
    3.4 偏误小结
        3.4.1 统计分析
        3.4.2 分析结论
第4章 罗马尼亚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语篇偏误原因
    4.1 母语或其它语言影响
    4.2 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制约与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影响
    4.3 教师与教材方面的原因
第5章 以主位-述位理论为基础的教学对策
    5.1 线索提示法
    5.2 语序训练法
    5.3 缩写与仿写练习
    5.4 语篇衔接练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二战商船上的幸存者》(节选)中语篇衔接的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介绍
    1.1 作品原文介绍
    1.2 翻译任务简介
第2章 翻译过程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过程描述
    2.3 译后事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语篇衔接理论
    3.2 语法衔接的翻译
        3.2.1 照应
        3.2.2 替代
        3.2.3 省略
        3.2.4 连接
    3.3 词汇衔接的翻译
        3.3.1 复现
        3.3.2 同现
    3.4 标点衔接的翻译
        3.4.1 逗号
        3.4.2 破折号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翻译总结
    4.2 翻译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原文与译文
附录Ⅱ 翻译术语对照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建筑文本中语义逻辑的翻译 ——《建筑信息建模、建筑性能、可持续设计及智能建筑》(第1至4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文本的选取
        2.1.2 翻译工具及资料的选取
        2.1.3 翻译理论及策略
    2.2 翻译计划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事项
        2.4.1 自我审校
        2.4.2 他人审校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联合类逻辑关系的翻译
        3.1.1 并列式联合关系的翻译
        3.1.2 递进式联合关系的翻译
        3.1.3 承接式联合关系的翻译
        3.1.4 选择式联合关系的翻译
    3.2 偏正类逻辑关系的翻译
        3.2.1 因果式偏正关系的翻译
        3.2.2 转折式偏正关系的翻译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翻译总结
    4.2 心得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4)从语篇分析视角论副词的翻译策略 ——以Fueling Culture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翻译项目介绍
第二部分 翻译稿
第三部分 翻译研究报告
    第1章 翻译项目介绍及分析
        1.1 翻译项目简介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 论文框架
    第2章 语篇分析理论概述
        2.1 语篇分析理论研究现状
        2.2 语篇分析理论的应用
        2.3 小结
    第3章 副词的分类及翻译研究
        3.1 副词的分类
        3.2 副词翻译方法综述
        3.3 小结
    第4章 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译例分析
        4.1 连接性副词与翻译
        4.2 修饰性副词与翻译
        4.3 评注性副词与翻译
        4.4 小结
    第5章 研究发现
        5.1 研究结论
        5.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微博警情通报类语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1.1.1 研究对象
        1.1.2 语料来源
    1.2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2.1 理论基础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综述
        1.3.1 警情通报研究现状
        1.3.2 功能语篇分析研究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微博警情通报类语篇的概念功能分析
    2.1 及物性系统
        2.1.1 及物性系统概述
        2.1.2 及物性系统分析
    2.2 环境成分
        2.2.1 环境成分概述
        2.2.2 环境成分分析
    2.3 语态系统
        2.3.1 语态系统概述
        2.3.2 语态系统分析
    2.4 逻辑功能
        2.4.1 逻辑功能概述
        2.4.2 逻辑功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博警情通报类语篇的人际功能分析
    3.1 言语功能
        3.1.1 言语功能概述
        3.1.2 言语功能分析
    3.2 语气
        3.2.1 语气概述
        3.2.2 语气分析
    3.3 情态系统
        3.3.1 情态系统概述
        3.3.2 情态系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博警情通报类语篇的语篇功能分析
    4.1 主位结构
        4.1.1 主位结构概述
        4.1.2 主位结构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香港朗文小学英语教材LONGMAN Welcome to English的词汇选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英语教育的地位日益突显
        (二)香港英语教育的相对先进性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教材与教科书
        (二)词汇
        (三)词汇选编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理论基础
    一、教育学
        (一)情境教学理论
        (二)任务型教学理论
    二、语言学
        (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二)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
    三、心理学
        (一)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二)学习迁移理论
        (三)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章 香港朗文小学英语教材词汇的数量及分布
    一、词汇总量及分布
        (一)年级词汇总量
        (二)词汇分布
    二、重点词汇的数量及分布
        (一)重点词汇数量
        (二)重点词汇分布
第三章 香港朗文小学英语教材词汇选编分析
    一、词汇的类型
        (一)一至六年级的词汇类型
        (二)词汇类型的特点
    二、词汇的复现率
        (一)低复现率的词汇
        (二)高复现率的词汇
    三、词汇的呈现方式
        (一)附录部分词汇的呈现方式
        (二)附录部分词汇呈现方式的特点
        (三)课文中的词汇的呈现方式
        (四)课文中词汇呈现方式的特点
    四、词汇与语篇的相关性
        (一)语篇的衔接
        (二)语篇的连贯
    五、词汇的拼读设计
        (一)语音内容编排
        (二)语音编排的特点
    六、词法
        (一)词的形式
        (二)词的构成方法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一)关于词汇的数量与分布的结论
        (二)关于词汇选编的结论
    二、启示
        (一)对教材编写者的启示
        (二)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小学生作文语篇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起源
        1.1.1 《课标》对于小学生作文语篇衔接的要求
        1.1.2 教学中对于语篇衔接知识的忽视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语篇
        1.5.2 语篇衔接
        1.5.3 衔接手段
第2章 作文语篇衔接的理论基础
    2.1 语篇衔接理论起源及发展
        2.1.1 外文语篇衔接起源及发展
        2.1.2 汉语语篇衔接起源与发展
    2.2 语篇衔接机制
        2.2.1 显性衔接机制
        2.2.2 隐形衔接机制
第3章 小学生作文语篇衔接现状分析
    3.1 小学生作文语篇衔接案例分析结果
        3.1.1 不同年级小学生作文的语篇衔接情况
        3.1.2 不同层次小学生作文的语篇衔接情况
        3.1.3 总体分析小学生作文的语篇衔接情况
    3.2 小学生作文语篇衔接现状访谈分析结果
        3.2.1 语篇衔接关注度不够
        3.2.2 教师指导方法不当
第4章 小学生作文语篇衔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学生自身问题
        4.1.1 口语层影响
        4.1.2 地域性影响
    4.2 教材导向问题
    4.3 教师教学问题
        4.3.1 语篇意识指导不足
        4.3.2 过于关注“炫示”
第5章 小学生作文语篇衔接的教学策略
    5.1 增加衔接与连贯知识的教学
        5.1.1 基础知识
        5.1.2 衔接手段
    5.2 加强作文衔接手段的教学
        5.2.1 多元化衔接手段教学
        5.2.2 针对性教学
    5.3 注重语篇衔接的教学评价
        5.3.1 评价要贯穿教与学的过程
        5.3.2 构建语篇衔接的评价指标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小学作文教学对语篇衔接知识关注不够
        6.1.2 小学生作文语篇中的衔接不当问题较为突出
        6.1.3 重视语篇衔接知识引导及差异化教学
        6.1.4 关注语篇衔接知识的转化性应用
    6.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衔接理论的中国中学生英语语篇能力等级量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A List of Abbreviation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1.1 Studies on Language Proficiency Scales
        1.1.1 Construction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Scales
        1.1.2 Validation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Scales
    1.2 Studies on Textual Cohesion
        1.2.1 Theoretical Discussion about Textual Cohesion
        1.2.2 Applied Researches on Textual Cohesion
    1.3 Summary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Bases
    2.1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2.1.1 Language Competence
        2.1.2 Strategic Competence
        2.1.3 Psyc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2.2 Cohesion Theory
        2.2.1 Text and Texture
        2.2.2 Cohesion
        2.2.3 Cohesive Ties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English TextualCompetence Scale
    3.1 Descriptors Collection and Editing
        3.1.1 Collection of the Descriptors
        3.1.2 Editing of the Descriptors
    3.2 Descriptors Classification and Scaling
        3.2.1 Categorization of the Descriptors
        3.2.2 Scaling of the Descriptors
    3.3 Validation Procedure of English Textual Competence Scale
        3.3.1 Validation of Dimensions
        3.3.2 Validation of Levels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Dimensions of English Textual Competence Scale
    4.2 Levels of English Textual Competence Scal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Appendix Ⅱ
Appendix Ⅲ
Acknowledgements

(9)汉英语篇对比研究与英语语篇写作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前言
    1.1 选题价值及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语篇研究的现状
    1.3 国内关于英语语篇写作教学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的创新点
2.受试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2.1 受试院校整体英语水平和教学设施现状
    2.2 师生的语篇教学意识现状
    2.3 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
3. 基于语料库的“五维一体”的英语语篇写作教学模式概述
    3.1 基于语料库的“五维一体”的英语语篇写作教学模式的政策背景
    3.2 基于语料库的“五维一体”的英语语篇写作教学模式概述
    3.3 基于语料库的“五维一体”的英语语篇写作模式的实施方案
4. 基于语料库的“五维一体”的英语语篇写作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1 关于基于语料库的“五维一体”的英语语篇写作教学模式的前期研究成果
    4.2 从语篇衔接角度分析基于“五维一体”的英语语篇写作模式的有效性
    4.3 从语篇构成模式分析基于语料库的“五维一体”的英语语篇写作模式的有效性
    4.4 根据学生成绩分析基于语料库的“五维一体”的英语语篇写作模式的有效性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10)社会科学类综述语篇评价意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1.2.1 评价的定义
        1.2.2 “评价”的语言学研究
    1.3 评价理论的创立及发展
        1.3.1 评价理论的理论来源及其诞生
        1.3.2 评价理论系统框架
    1.4 国内外学术语篇评价意义研究现状
    1.5 研究任务和方法
        1.5.1 研究任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2 综述语篇态度资源分析
    2.1 评价资源的总体分布及特点
    2.2 态度资源的分布特点
        2.2.1 情感资源分布特点
        2.2.2 判断资源分布特点
        2.2.3 鉴赏资源分布特点
    2.3 综述语篇的态度韵律模式分析
        2.3.1 态度韵律结构概述
        2.3.2 综述语篇的韵律结构分析—以语步一为例
    2.4 本章小结
3 综述语篇介入资源分析
    3.1 介入理论来源及框架
    3.2 综述语篇中介入资源的分布特点
        3.2.1 介入资源总体分布特点
        3.2.2 各语步介入资源的分布特点
    3.3 实现介入的主要语法手段
        3.3.1 转述的介入意义
        3.3.2 情态的介入意义
        3.3.3 让步的介入意义
    3.4 个案分析
        3.4.1 “还是”的介入意义分析
        3.4.2 “还”的评价意义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综述语篇级差资源分析
    4.1 级差理论的来源及发展
    4.2 综述语篇中级差资源的分布特点
        4.2.1 级差的分级对象
        4.2.2 级差资源的总体分布特点
        4.2.3 级差资源在各语步中的分布
    4.3 级差的实现方式
        4.3.1 语势:强化的语法表达形式
        4.3.2 语势:量化资源的表达方式
        4.3.3 语焦的表现方式
    4.4 本章小结
5 综述语篇中的评价:显性与隐性
    5.1 显性及隐性评价定义
    5.2 综述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方式
        5.2.1 级差:综述语篇中的隐性评价标记
        5.2.2 概念意义中的隐性评价
        5.2.3 其他隐性评价手段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6.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6.3 本研究的意义
        6.3.1 论文写作教学指导意义
        6.3.2 论文写作教材编写的指导意义
    6.4 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浅议英语语篇中的衔接词(论文参考文献)

  • [1]主位-述位理论视角下罗马尼亚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语篇偏误研究[D]. 刘英杰. 浙江科技学院, 2021(04)
  • [2]《二战商船上的幸存者》(节选)中语篇衔接的汉译实践报告[D]. 张玉青.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3]建筑文本中语义逻辑的翻译 ——《建筑信息建模、建筑性能、可持续设计及智能建筑》(第1至4章)翻译实践报告[D]. 李哲君.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0(08)
  • [4]从语篇分析视角论副词的翻译策略 ——以Fueling Culture汉译为例[D]. 陈艳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微博警情通报类语篇的研究[D]. 刘梦圆. 武汉大学, 2019(06)
  • [6]香港朗文小学英语教材LONGMAN Welcome to English的词汇选编研究[D]. 赵杨娟. 南通大学, 2018(07)
  • [7]小学生作文语篇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D]. 朱芷函.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8]基于衔接理论的中国中学生英语语篇能力等级量表研究[D]. 刘倩.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9]汉英语篇对比研究与英语语篇写作教学[D]. 凡艳. 湖北师范学院, 2014(03)
  • [10]社会科学类综述语篇评价意义分析[D]. 李鸿春.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标签:;  ;  ;  ;  ;  

论英语话语中的连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