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家语“梯玛”语义溯源——与《“梯玛”探幽》一文作者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任耘桥[1](2020)在《多重语境下梯玛传承人的身份认同 ——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彭继龙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非遗传承人被誉为一座活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他们的身份认同往往是这座博物馆的大门。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的身份认同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价值取向,采取对非遗传承人的人文关怀,进而推进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因此,如何实现非遗传承人的良性发展进而推进非遗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非遗传承人的身份认同研究成为人类学者和民族学者愈发关注的问题。隐秘于湘西土家族大山深处的巫师梯玛,是民间社会公认的信仰宗教职业者,为土家族人民承担着祈福消灾、驱鬼治病、礼魂的作用。自2008年土家族梯玛神歌被列为文学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关于梯玛所展开的学术研究一直方兴未艾。本文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彭继龙为研究对象,梳理其个人生活史,结合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运用田野调查法,详述了多重语境下的彭继龙身份构建过程与身份认同情况,概括了非遗传承人的身份认同与职业身份特征,对传承人身份认同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反思,并提出对策。本文研究发现,身份认同对非遗文化传承和身份的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彭继龙通过自我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不断进行自我塑造适应他者认同的建构,从而实现身份转变的过程。其中身份认同的合理建构与正确认识,“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和谐统一,生活环境与发展机会的契合,最终实现彭继龙身份的蜕变。同时,通过彭继龙的个案分析也带来了相应的文化启示。传承人身份认同的定位模糊导致了传承人身份的发展困境,笔者认为从他者认同和自我认同中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他者认同应该明确传承人的身份认定和清晰定位,运用官方力量加强对传承人身份认同的重塑和强化,大众传媒舆论应实现对传承人身份的“去标签化”,自我认同是要求传承人通过自我学习和接受教育树立文化自信和自觉,强化社会文化传承责任和情怀。本文希望通过对非遗传承人身份认同的研究,实现应用和文化借鉴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发展找到一条可行之道。
解素蔓[2](2019)在《“神药两解”:双坪村土家族梯玛仪式治疗研究》文中提出医学作为一种文化涉及到对疾病缘起的理解、诊断及处理方法等内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则会产生不同的疾病认知与医疗方式。双坪村土家族梯玛仪式治疗作为一种民间医疗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对之进行研究,在我们了解土家族传统文化和看待文化多样性上都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在土家族村寨双坪村,梯玛作为当地的巫师,他们在从事正常的生产生活之余,会帮助人们“解邪”治病。至今,梯玛仪式医疗活动在湘西土家族乡村依然很活跃。“神药两解”是梯玛仪式治疗活动的典型特征,与当地的文化体系、自然环境、医疗资源、社会变迁等存在密切关系。通过了解“神药两解”的民间医疗,可以理解当地民众的疾病信仰和文化逻辑。早期的“神药两解”指的是梯玛做法神解与草药治疗,随着社会的变迁,现在的“神解”依然是梯玛做法,“药解”主要为去医院看病拿药,有时也指梯玛的草药。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把“神药两解”的民俗医疗行为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文化体系中去认识理解。同时,对其治疗效用的分析必须从当地人的观点出发,梯玛仪式治疗活动在自身的文化脉络中是理性的,是当地文化和信仰的逻辑结果。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论述了选题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介绍了双坪村的基本概况;第二章论述了作为治疗仪式的执行者——梯玛及其行为;第三章从疾病观、身体观和灵魂观等方面来探讨当地人对疾病的认知,进而分析梯玛驱邪原理;第四章介绍了梯玛治疗仪式的内容和过程以及民众对这一民间治疗仪式的认同程度;结语部分对研究问题进行理论讨论和提升,深化主题。
吴正彪,肖莉[3](2018)在《土家族语言文化价值简论》文中认为语言相对性是文化相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土家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土家语与藏缅语族语言的比较中可以窥视到其亲属语言的同源谱系关系;在土家语的日常口语词汇中,还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农耕文化的乡土知识以及民俗语言的文化本真性原貌。
向怀安[4](2018)在《文化空间视阈下土家族梯玛文化传承研究 ——以湘西龙山县双坪村为个案》文中指出梯玛文化作为土家族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土家族历史、宗教、文学、音乐、舞蹈、医药等文化因子的集合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梯玛文化成为了土家族精神信仰、社会思想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方式的积淀。本文以湘西酉水流域土家族梯玛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土家族梯玛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双坪村为调查地点,运用文化空间理论对梯玛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反思,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论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对梯玛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第二章通过对文化空间的相关研究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对梯玛文化进行了解读,并阐释其形成原因;第三章对田野点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揭示了梯玛文化在双坪村的留存现状和传承现状;第四章通过文化空间的构成要素和特性,探讨梯玛文化目前面临的困境以及形成困境的原因;第五章基于梯玛的文化空间要素提出梯玛文化保护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本文从文化空间理论的视角对土家族梯玛文化进行研究,认识到在梯玛文化中包含很多小的文化事象,需要在梯玛文化的保护中应该把握整体性、活态性的原则;在当前民族文化融入旅游产业的背景下,梯玛文化得到持续关注并重新建构。梯玛的文化空间要素分为主体、核心象征、核心价值观、符号、集体记忆和历史记忆等;梯玛文化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应用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理念,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势在必行。
王仪[5](2018)在《湖北宣恩地区“八宝铜铃舞”传承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闪耀着五千年光辉的华夏民族,不仅以其历史的厚重年代的久远而被世界人民所共知,更因其文化艺术的灿烂光辉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这样一颗耀眼的明珠之所以璀璨于世界各国之间,56个少数民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参与构成。在除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中土家族人口占比约排在第六位,仅次于维吾尔族和苗族人口,是我国人口较大的民族。其中在全国的土家族人口中,湖北地区的土家族人口数量仅次于湖南地区。传说土家族的祖先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巴人部落,民风矫健大都骁勇善战,后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洗礼,土家族人则逐渐形成了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民族性格。土家族聚居地也呈现着一派土风巫俗尤烈,歌舞祭祀甚酣的景象。像满族信奉的萨满教拥有自己的萨满法师一样,土家族也有这样通灵才能的神职人员——梯玛。而作为梯玛作法必不可少的道具八宝铜铃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解开了神秘的面纱。“八宝铜铃舞”就衍生于这种法器,它是土家族特有的传统舞蹈,通常用于酬神还愿、超度亡灵、驱邪避秽、丰收节庆等不同场合。在不同的空间场合举行的活动及其意义也各有千秋。主要分布在酉水流域的土家族,现如今在湖北宣恩地区还流传着这种带有原始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土家族传统舞蹈。“八宝铜铃舞”取材于土家祭司“梯玛”的“解钱”法事活动,以还愿驱鬼、祈求庇佑为主要目的。体现浓厚的民族原始崇拜和宗教意味,其舞蹈风格古朴神秘,狂野矫健。本文主要通过对土家族“八宝铜铃舞”的历史渊源,当代流传两方面的具体阐述,试探究巫文化在土家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功能,及其本身的存在价值。以传承现状为切入口,逐步发现非遗背景下的土家族传承实例的发展问题,并针对部分问题提出意见以供参考。望更进一步增加对土家族物质文化和思想意识双向的了解深入。
李虎,荣蓉[6](2017)在《论土家族端公的仪式实践及其文化功能——基于重庆HC土家族乡的田野考察》文中认为土家族是民族文化极为丰富,端公所代表的巫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端公的生成有特定的"师徒传承"机制。端公常通过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宗教仪式实现其驱鬼辟邪、医治伤病的目标,展示其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媒介、心理慰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文化功能。
刘奕含[7](2017)在《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的双向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梯玛祭祀仪式是土家族特有的法事活动,“梯玛”意为敬神的人,是梯玛祭祀仪式的主体。同时,梯玛祭祀仪式作为土家族巫傩文化结合的民间仪式类传统文化,一直主导和支配着土家族人民信仰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土家族民间舞蹈是土家族人民世世代代的智慧结晶,土家族舞蹈不只是一种舞蹈艺术活动,更是梯玛祭祀仪式中的一部分,当土家族舞蹈作为仪式中的部分出现时,它的传承必然会带上更多神圣的色彩,而对仪式的执行者梯玛来说,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义务。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原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因为有了舞蹈和宗教这两个中介而联系到了一起。以土家族舞蹈本体作为切入点,通过原始土家族舞蹈身体运动可以丰富和推动土家族梯玛仪式的发展,而梯玛祭祀仪式的发展又可以拓宽土家族舞蹈套路发展的研究视角,以音乐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探讨土家族舞蹈套路形式和梯玛祭祀仪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文章在前辈学者们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文献资料,运用音乐人类学的调查方法从土家族文化方面切入,运用舞蹈动作分析法从舞蹈本体切入,借助民俗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式,从土家族舞蹈的文化内涵方面切入,试图将文化内涵和表现方式相结合,较为全面地探究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之间的关系。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在土家族民族发展的过程中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梯玛祭祀仪式中的土家族舞蹈是一个双面仪式舞蹈,兼具民间仪式和艺术展演的特性,并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不断更新。文章将梯玛祭祀仪式中土家族舞蹈历时和共时双向双轨传承的现状加以叙述,尝试对民间土家族舞蹈以及梯玛祭祀仪式中的土家族舞蹈形式及传承进行“深描”式的挖掘,以此促进梯玛祭祀仪式和土家族舞蹈的不断发展。
易红,杨勇[8](2016)在《土家语言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中研究说明土家语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的最核心成分,它在语言学相关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中的地位两个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土家语言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关系的视角出发,旨在从土家语言资源中挖掘和创造代表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符号",以加强和拓展文化符号研究的方式保护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纵横两个维度采取措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
王献水[9](2016)在《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 ——以老司城为例》文中提出土司制度是指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我国西北、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实行任用当地豪强使其世袭统治地方的政治制度。土司制度既是“因俗而治”的政治统治智慧的体现,也是中原汉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扩张。而这种文化的交融直接产生了多姿多彩的土司文化,土司遗址作为土司文化的载体以其突出价值与普遍意义被世界所公认,而永顺老司城遗址、唐崖土司城址和海龙囤遗址三处遗址为其中完整性和真实性最好的遗址。2015年7月由三者共同组成的我国“土司遗址”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的验收成为我国第48处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对其的保护需要以活态保护的角度来进行。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活态保护理念和土司制度与文化及论文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对活态保护理念从来源到发展体系及最后的评估体系做了详细的论述,是文章的基础。第二章到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即以活态保护理论为基础对永顺老司城遗址进行细节性的评估,从文物保护工程、协调地区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古工作等三大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评估与分析。第五到第六章为论文的第三部分,第五章为对唐崖土司城址和海龙囤遗址的活态保护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活态保护理论的普遍性。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包含对现有理论及实践的思考。
刘翀[10](2013)在《梯玛信仰体系与土家族传统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梯玛所承载的以"土王菩萨"为核心的信仰与仪式,是湘西土家族赖以繁衍和发展的重要传统。这一传统的塑造与彭氏溪州政权的建立息息相关,反映了湘西地区各民族文化群体互动与融合的历史过程。梯玛的信仰与仪式所祭献神只的"三巨头"结构,不仅是彭氏政权合法性确立的象征,同时也是彭氏政权与其他湘西土着势力相互联合的结果。这一文化整合的过程为湘西地区土家族民族认同的形式奠定了基础。
二、土家语“梯玛”语义溯源——与《“梯玛”探幽》一文作者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家语“梯玛”语义溯源——与《“梯玛”探幽》一文作者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多重语境下梯玛传承人的身份认同 ——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彭继龙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关于身份认同的研究 |
二、关于非遗传承人的研究 |
三、关于梯玛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田野点概况 |
一、双坪村自然地理环境 |
二、双坪村人文环境 |
三、双坪村梯玛概况 |
第一章 日常生活语境下的身份认同:亲属关系网络与农民 |
第一节 彭继龙的亲属关系 |
第二节 农民的身份认同 |
一、农民的自我身份认同 |
二、农民身份的他者认同 |
第三节 农民身份认同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一、农民身份认同的特征 |
二、农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 |
第二章 民间信仰语境下的身份认同:梯玛 |
第一节 梯玛身份的历史演变 |
一、梯玛信仰 |
二、梯玛身份演变 |
第二节 梯玛职业概况 |
一、梯玛职业活动 |
二、双坪村梯玛传承现状 |
三、梯玛职业的特征 |
第三节 梯玛彭继龙身份认同 |
一、梯玛自我身份认同 |
二、他者身份认同 |
第四节 梯玛身份认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一、梯玛身份认同特征 |
二、梯玛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非遗语境下的身份认同:非遗传承人 |
第一节 非遗的国家话语 |
第二节 非遗传承人身份获取 |
第三节 非遗传承人的身份认同 |
一、非遗传承人的自我身份认同 |
二、非遗传承人的他者身份认同 |
第四节 非遗身份认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一、非遗传承人的身份认同特征 |
二、传承人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多重语境下的混融:身份认同与传承 |
第一节 多重语境下的身份认同 |
一、不同语境下的身份调试 |
二、非遗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定位 |
三、自我能动性与他者认同的融合 |
第二节 彭继龙身份认同带来的启示 |
一、传承人身份认同的困境 |
二、传承人身份认同的路径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神药两解”:双坪村土家族梯玛仪式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双坪村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
一、地理位置 |
二、历史背景 |
第二节 经济生活与交通开发 |
一、经济生活 |
二、交通开发 |
第三节 宗教信仰状况 |
第四节 医疗卫生状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土家族仪式治疗者——梯玛 |
第一节 梯玛及其职能 |
一、释“梯玛” |
二、梯玛的职能 |
第二节 梯玛的传承与现状 |
一、梯玛的历史传承 |
二、梯玛传承的现实状况 |
第三节 梯玛阶层的特征 |
一、梯玛的巫文化属性 |
二、神性与医性的统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家族的疾病认知与梯玛驱邪原理 |
第一节 民众对疾病的认知 |
一、健康与疾病的区分标准 |
二、疾病的命名、分类与病因观 |
第二节 治病驱邪原理 |
一、“要神也要人” |
二、梯玛疾病诊断原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梯玛解邪仪式与疾病治疗 |
第一节 梯玛解邪仪式 |
一、解邪仪式前期准备 |
二、解邪仪式过程记录 |
第二节 治疗仪式过程中的神解与药解 |
一、治疗仪式中的神解 |
二、治疗仪式中的药解 |
第三节 民众对于梯玛仪式治疗的看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土家族语言文化价值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家语在藏缅语族亲属语谱系比较中的研究价值 |
二、土家族语言折射出民族农耕文化生活的乡土知识认知 |
三、民俗生活本真性原貌从土家语词词义中得到了如实的反映 |
1. 摆手舞。 |
2. 梯玛祭祀。 |
四、结语:民族语言的独特性是一个民族群体文化价值的外在显现 |
(4)文化空间视阈下土家族梯玛文化传承研究 ——以湘西龙山县双坪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梯玛文化概述 |
第一节 梯玛的含义 |
一、梯玛的定义 |
二、梯玛的传承形式 |
三、梯玛的职能 |
第二节 梯玛文化的概念 |
第三节 梯玛的分布 |
第二章 梯玛的文化空间 |
第一节 文化空间的定义 |
第二节 梯玛的文化空间特性 |
一、自然属性 |
二、文化属性 |
三、社会属性 |
第三节 梯玛文化空间构成要素 |
一、传承主体 |
二、集体认同的价值观 |
三、集体记忆 |
第三章 双坪村梯玛文化概况 |
第一节 双坪村概况 |
一、自然环境 |
二、历史底蕴 |
三、人文环境 |
四、双坪村的梯玛传承谱系 |
第二节 梯玛文化信仰现状 |
一、梯玛流派 |
二、梯玛主要法事活动及工具 |
三、双坪村梯玛仪式——个案分析 |
第三节 双坪村梯玛文化传承现状 |
一、传承主体 |
二、传承形式 |
第四章 文化空间视阈下梯玛文化传承的困境 |
第一节 梯玛文化传承困境 |
一、传承主体流失 |
二、传播受众范围缩小 |
三、场域空间“去中心化” |
第二节 传承困境的形成原因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五章 梯玛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反思和建议 |
第一节 梯玛文化传承保护的反思 |
一、原生性与生态性相统一 |
二、多样性和整体性相和谐 |
三、包容性与活态性相协调 |
第二节 梯玛文化传承保护的建议 |
一、保护梯玛文化空间的整体性 |
二、采用新的保护方针 |
三、引入新手段开展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湖北宣恩地区“八宝铜铃舞”传承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八宝铜铃舞”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梯玛“解钱”法事活动及其来源 |
一.土家族“梯玛”的历史溯源 |
二.“解钱”的历史溯源 |
第二节 “解钱”与“八宝铜铃舞”的基本涵义及关系 |
一.“解钱”和“八宝铜铃舞”的基本涵义 |
二.两者的相互关系 |
第二章 土家族“八宝铜铃舞”在湖北地区的主要分布 |
第一节 湖北来凤地区 |
一.来凤县关于“八宝铜铃舞”的传说 |
二.来凤县对“八宝铜铃舞”的挖掘及改编 |
第二节 湖北宣恩地区 |
一.宣恩县关于“八宝铜铃舞”的传说 |
二.宣恩县“八宝铜铃舞”的动态传承 |
第三章 宣恩县“八宝铜铃舞”的实地调查与研究 |
第一节 宣恩县沙道沟当阳坪的“八宝铜铃舞” |
一.“八宝铜铃舞”的基本问题采访 |
二.“八宝铜铃舞”的表演过程 |
第二节 “八宝铜铃舞”动律及基本动作探析 |
一.“解钱”形式的“八宝铜铃舞” |
1.动律特征 |
2.动律成因初探 |
二.土家道教化现象在动作中的体现 |
1.基本动作:田氏三步罡 |
第三节 “八宝铜铃舞”的艺术特征 |
一.祭祀性与表演性共存 |
二.祖先崇拜和道教神系相互渗透 |
三.兼具娱人和祀神功能 |
四.骑马游猎的生活写照 |
第四章 “八宝铜铃舞”传承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
第一节 传承问题 |
一.传承人信息老旧失实 |
二.社会关怀及扶持不足 |
三.资金投入力度小、指向性弱 |
第二节 针对传承问题的建议 |
一.项目申报后系统信息更新 |
二.制定政策并逐步形成系统机制 |
三.申请相关艺术基金支持 |
结语 |
主要参考着作及文献 |
致谢 |
(6)论土家族端公的仪式实践及其文化功能——基于重庆HC土家族乡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土家族端公的生成 |
二、土家族端公的仪式实践 |
(一) 治病 |
(二) 打卦 |
(三) 驱鬼 |
(四) 画符 |
1. 烧香、请神。 |
2. 画符。 |
3. 送神。 |
三、土家族端公宗教仪式的文化功能 |
(一) 文化传播的媒介功能 |
(二) 心理慰藉功能 |
(三)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功能 |
四、结语 |
(7)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的双向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由 |
1.2 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梯玛祭祀仪式 |
2.1 梯玛祭祀仪式的产生 |
2.1.1 梯玛 |
2.1.2 梯玛祭祀仪式仪程 |
2.2 梯玛祭祀仪式的文化内涵 |
2.2.1 梯玛祭祀仪式中的“巫”文化特征 |
2.2.2 多元文化冲击下的梯玛祭祀仪式 |
2.2.3 梯玛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 |
第三章 土家族舞蹈套路 |
3.1 土家族舞蹈套路基本程式 |
3.1.1 手位动作及走向 |
3.1.2 步伐组合结构 |
3.1.3 体态韵律及特征 |
3.1.4 面部表情及神韵 |
3.2 土家族舞蹈套路中的音乐表达 |
3.2.1 土家族舞蹈套路中的歌与舞 |
3.2.2 唱曲及歌词 |
3.2.3 乐器及音声环境 |
3.3 土家族舞蹈套路动态特点 |
3.3.1 舞蹈动作的模拟性 |
3.3.2 舞蹈动作的简朴性 |
3.3.3 舞蹈动作的神秘性 |
3.4 土家族舞蹈套路中服装及道具的运用 |
3.4.1 服装 |
3.4.2 道具 |
第四章 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的双向关系 |
4.1 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的源流关系 |
4.1.1 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的发展轨迹 |
4.1.2 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传承语境的变迁 |
4.2 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的互动关系 |
4.2.1 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的差异 |
4.2.2 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的融合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课题清单 |
致谢 |
(8)土家语言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土家语言资源 |
(一)土家语 |
1. 语音资源 |
2. 词汇资源 |
3. 语法资源 |
4. 语义资源 |
(二)土家语言资源 |
1. 民间文学 |
2. 传统戏剧 |
3. 土家族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
三、土家语言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一)确定“非遗”符号 |
(二)研究“非遗”符号 |
1. 人生观符号———“撒叶儿嗬” |
2. 身份观符号———“毕兹卡” |
(三)传播“非遗”符号 |
四、结论 |
(9)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 ——以老司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阐述与学术综述 |
(一)静态、动态到活态的保护理念衍变 |
(二)土司、土司制度与土家族文化的延展 |
(三)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 |
(四)老司城遗址的概述 |
第三节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 |
第一节 老司城遗址文物保护工程的指导原则 |
(一)遗址价值与申遗标准的契合 |
(二)文保工作与申遗原则贯彻 |
(三)考古、文保与展示工程的协同 |
(四)遗产地精神 |
(五)原材料与原工艺的回归 |
(六)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二节 协调地区经济合理利用 |
(一)居民满意度及地区经济协调 |
(二)防止过度旅游开发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化” |
第一节 老司城地区梯玛信仰现状 |
第二节 摆手舞 |
(一)湘西地区摆手舞传承情况 |
(二)老司城地区摆手舞现状 |
第三节 老司城地区茅古斯传承现状 |
第四节 老司城地区年俗及现状 |
第五节 老司城地区哭嫁习俗 |
第六节 老司城遗址非物质文化遗存“活态化”试论 |
(一)内容的关联性 |
(二)操作的可行性 |
(三)文化的独特性 |
第四章 考古工作的活态化 |
第一节 考古工作在“活态保护”前期的基础作用 |
第二节 考古工作活态化在活态保护体系中期的关键作用 |
第三节 考古工作在活态保护后期的强化作用 |
第四节 小结 |
(一)明确考古工作在各阶段的定位 |
(二)提升文保展示意识 |
第五章 唐崖与海龙囤遗址的活态保护 |
第一节 唐崖土司城址及海龙囤遗址概述 |
(一)唐崖土司城概述 |
(二)海龙囤概述 |
第二节 土司遗址活态保护试论 |
(一)唐崖土司城址活态保护试论 |
(二)海龙囤活态保护试论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分清主次 |
第二节 加强管理 |
第三节 学科综合 |
第四节 深化研究 |
第五节 合理利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梯玛信仰体系与土家族传统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梯玛信仰体系的内容及结构 |
二、梯玛信仰所反映的彭氏政权对湘西地区的文化整合 |
三、梯玛信仰对土家族传统的确立和延续 |
四、土家语“梯玛”语义溯源——与《“梯玛”探幽》一文作者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重语境下梯玛传承人的身份认同 ——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彭继龙的考察[D]. 任耘桥.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2]“神药两解”:双坪村土家族梯玛仪式治疗研究[D]. 解素蔓. 湖北民族大学, 2019(09)
- [3]土家族语言文化价值简论[J]. 吴正彪,肖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4]文化空间视阈下土家族梯玛文化传承研究 ——以湘西龙山县双坪村为个案[D]. 向怀安. 湖北民族学院, 2018(12)
- [5]湖北宣恩地区“八宝铜铃舞”传承现状研究[D]. 王仪. 武汉音乐学院, 2018(12)
- [6]论土家族端公的仪式实践及其文化功能——基于重庆HC土家族乡的田野考察[J]. 李虎,荣蓉.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7(06)
- [7]梯玛祭祀仪式与土家族舞蹈套路的双向实证研究[D]. 刘奕含. 湖南科技大学, 2017(02)
- [8]土家语言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 易红,杨勇.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7)
- [9]土司遗址的活态保护 ——以老司城为例[D]. 王献水.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2)
- [10]梯玛信仰体系与土家族传统的建构[J]. 刘翀.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3(05)
标签:土家族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文化论文; 舞蹈论文; 祭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