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0例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0例

一、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0例(论文文献综述)

朱宏伟[1](2021)在《SD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粪便菌群的变化规律》文中认为[目 的]构建SD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探索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节点大鼠粪便菌群的变化规律,分析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粪便菌群改变的可能机制,进而为将来从肠道菌群的角度对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干预与治疗时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自体原位肝移植的方法构建大鼠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其中模型组(M组)根据术后取材时间节点不同又分为M1、M4、M7、M10、M14、M21、M28七个组,并建立假手术组(S组)进行对照。术前分别对以上8组(n=5)大鼠进行血液、粪便标本的搜集。假手术组(S组)在术后第1天进行肝脏、肠管、血液及粪便标本的采集,模型组(M组)分别对应于术后第1d、4d、7d、10d、14d、21d、28d进行肝脏、肠管、血液及粪便标本的采集。大鼠血液进行ALT、AST、TBIL、WBC、NEUT、LYM指标的检测,从血液学角度对肝脏损伤、胆汁淤积及全身炎症情况进行评估与分级。制作并观察肝脏、回盲部肠管病理切片,从病理学角度了解肝脏组织、肠管黏膜的损伤情况。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对大鼠新鲜粪便进行检测,了解AOLT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粪便菌群谱的变化规律。[结 果]1、本次研究采用自体原位肝移植的方法构建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建模成功率100%。在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第1天,ALT、AST、TBIL指标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皆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组织病理图片显示,M1组肝脏组织呈现出较重损伤,Suzuki’ s评分3分,以上结果均证实AOLT动物模型能反映出肝脏的IRI情况,是研究肝移植IRI的理想动物模型。2、AST、ALT、TBIL与肝脏组织病理在AOLT缺血再灌注损伤术后的变化规律基本保持一致。其中,模型组M1中的AST、ALT、TBIL在术后第1天分别为 776.20±298.79、241.00±66.21 和 2.90±2.00,它们显着高于假手术组(S)及其余各模型组,与各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S)之间未见明显差异。由各组AST、ALT、TBIL的变化趋势图和肝脏组织的病理图片可以看出SD大鼠在经历AOLT缺血再灌注后,术后早期(第1天)肝组织损伤、胆汁淤积最为明显,进行到术后中期时肝脏的损伤明显减轻,至术后晚期(第28天)已经完全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3、通过对大鼠血液WBC、NEUT、LYM指标进行检测以及回盲部肠管组织病理切片的观察,我们发现AOLT缺血再灌注损伤也可导致肠管组织的损伤与炎症反应的产生,且两者的变化平行发生。各模型组中WBC、NEUT、LYMD的值均显着高于假手术组(S),且与假手术组(S)比较的P值均小于0.05。其中由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回盲部肠管组织病理图片可以看出炎症反应及肠道黏膜损伤在肝移植术后早期即可发生,但程度较轻;在移植术后中期(第4-14天)呈现出先增加后逐渐递减的趋势,以第7-14d炎性反应及肠道黏膜损伤表现得尤其显着;至术后晚期(第28天)观察结束时炎性指标仍略高于术前正常水平,肠道黏膜呈现轻度损伤,但均较术后中期明显好转。4、SD大鼠正常情况下粪便内菌群在门的水平上以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且它们的比值约为1。在属的水平层面,正常大鼠粪便菌群丰度占比排名前五(丰度均>1%)的菌群依次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普氏菌属(Prevotella)、颤螺菌属(Oscillospira)、疣微菌科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aceaeRuminococcu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在经历肝移植IRI后,大鼠粪便内菌群呈现出明显规律性的变化。在门的水平上,厚壁菌门在术后早期(第1天)明显增加,而术后中期(第4天)开始逐渐减少,至术后晚期时(第28天)又开始出现出现增加趋势,而拟杆菌门在此时则完全表现出与厚壁菌门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在属的层面上,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术后早期(第1天)乳杆菌属、疣微菌科瘤胃球菌属、拟杆菌属、Blautia的丰度在总菌群中的比例显着增加,普氏菌属、颤螺菌属则明显减低。粪便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此时菌群的多样性降低。术后中期(第4天)乳杆菌属、疣微菌科瘤胃球菌属开始逐渐降低,普氏菌属、颤螺菌属开始增加,拟杆菌属和Blautia在此期间则先后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菌群的多样性也开始逐渐增加。至术后晚期(第28天)观察结束时疣微菌科瘤胃球菌属、颤螺菌属、拟杆菌属及Blautia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普氏菌属在总菌群中的比重仍高于乳杆菌属,但它们之间的差距在进一步缩小,呈现出向术前趋于一致的变化趋势,菌群的多样性仍高于术前水平。[结论]1、SD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IRI模型是研究肝移植IRI的理想模型。2、自体原位肝移植IRI可引起粪便内菌群发生变化,且该变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3、大鼠肝脏的IRI在AOLT术后早期表现得最为严重,但恢复也较为迅速。术后中、后期主要表现为AOLT缺血再灌注损伤继发的炎症及肠道管损伤,AOLT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粪便菌群的变化与肠道损伤及全身炎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陈亮[2](2020)在《Treg细胞外泌体诱导移植肝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优化提取方法,分离活化高质量、高增殖率的Treg细胞。证实Treg细胞除了通过直接接触抑制CD8+T细胞增殖外,也可以通过非接触方式抑制CD8+T细胞增殖。证实Treg细胞对CD8+T的抑制是可以通过exosomes实现的。Treg及其 exosomes 可通过 microRNA-194-1-3p 靶向 LAT1(Slc7a5)调控 mTOR 信号传导通路,影响氨基酸的转运,从而抑制CD8+T细胞增殖。建立SD大鼠供体,Wistar大鼠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通过动物体内实验证实Treg-exosomes对同种异体肝移植的保护作用。[方法]1、Treg细胞对CD8+T细胞功能和增殖影响:取BALB/C小鼠脾脏,分别采用磁珠吸附分选和流式分选Treg细胞。分离得到的Treg细胞通过CD3、CD28、IL-2单克隆抗体以及Rapamycin共同活化并扩增。CD8+T细胞采用磁珠吸附分选,通过CD3、IL-2单克隆抗体活化CD8+T细胞。采用Transwell系统及直接共培养Treg细胞和CD8+T细胞。采用CCK-8检测不同时间点CD8+T细胞增殖情况,以及通过PI染色分析CD8+T细胞细胞周期变化情况。2、Treg-exosomes对CD8+T细胞功能和增殖影响:收集Treg细胞上清液,分别采用exosomes提取试剂盒和超高速差速离心法两种方法提取exosomes,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D63表达,确定不同培养时间Treg细胞上清液不同提取方法中exosomes的含量。通过电镜分析以及粒径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CD63、LAPMP-1蛋白表达三方法,共同鉴定提取的exosomes。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CD63慢病毒,感染Treg细胞,并在荧光显微镜检测感染效率,提取带荧光的Treg-exosomes感染活化的CD8+T细胞,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感染效率。按照下面分组进行干预细胞:a对照组:正常培养的CD8+T细胞;b共培养组:Treg细胞和CD8+T细胞组;c高剂量exosomes组:在CD8+T细胞中加入40ug Treg细胞来源的exosomes;d低剂量exosomes组:在CD8+T细胞中加入10ug Treg细胞来源的exosomes;e抑制剂Treg组:活化Treg细胞加入GW48692小时后与CD8+T细胞共培养;f抑制剂exosomes组:在CD8+T细胞中加入40ug Treg细胞来源的exosomes的同时加入GW4869。采用CCK-8检测不同时间点上面6组CD8+T细胞增殖情况及细胞周期变化情况,同时通过QPCR、Western blotting、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λ和Perforin的表达情况。3、Treg 细胞及其 exosomes 可通过 microRNA-194-1-3p靶向LAT1(Slc7a5)调控mTOR信号通路:收集Treg细胞和exosomes干预后CD8+T细胞,使用microRNA芯片检测筛选差异microRNA,并进行QPCR验证、靶基因预测、靶基因GO和KEGG分析。生物信息学预测网站预测microRNA-194-1-3p与LAT1(Slc7a5)的靶向关系,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umics和inhibitor转染CD8+T细胞,QPCR检测mmu-miR-194-1-3p和Slc7a5基因的变化情况,mmu-miR-194-1-3p mimics 和 inhibitor 干预 CD8+T 细胞检测 CD8+T 细胞增殖情况。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 mmu-miR-194-1-3p的mimics 和 inhibitor 干预 CD8+T细胞后靶基因Slc7a5和p-mTOR蛋白表达情况。4、Treg-exosomes对同种异体肝移植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Kamada“二袖套”法,建立Wistar大鼠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分为A、B两组,术后第4天开始均给予雷帕霉素,A组在第1、3、5天注射Treg细胞中提取的exosomes。术后3day、11day、18day尾静脉取血浆检查ALT、TBIL水平,同时观察存活时间。[结果]1、Treg细胞对CD8+T细胞功能和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流式分选和磁珠吸附分选Treg细胞CD4+CD25+Treg阳性比率分别为93.2%和87%,CD8+T细胞磁珠吸附分选阳性比率为91.44%。Treg细胞与CD8+T细胞共培养后CCK-8检测结果显示,无论是Transwell系统共培养还是直接共培养,CD8+T细胞增殖都显着下降(均P<0.05)。共培养后增殖周期检测结果显示,GO/G1期的CD8+T细比例显着增加,S期和G2/M期都表现出更少的富集细胞。2、Treg-exosomes对CD8+T细胞功能和增殖抑制作用:(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聚合沉淀法提取的exosomes CD63表达明显高于超速离心法。透射电镜下观察exosomes是圆形或类圆形的,直径分布在30-150nm的范围内。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xosomes中CD63、LAPMP-1蛋白均呈阳性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慢病毒感染Treg细胞,48h后显示荧光表达含量达到70%以上。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Treg-exosomes感染了 CD8+T细胞。(2)Treg-exosomes与CD8+T细胞共培养后,CCK-8检测CD8+T细胞增殖情况显示:Treg-exosomes与活化CD8+T细胞共培养后,CD8+T细胞的增殖明显降低,而且在高剂量exosomes组中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而预先在Treg中加入了 GW4869抑制exosomes的分泌,结果显示Treg细胞对CD8+T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了。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周期情况得到了相似的结果。(3)QPCR、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erforin、IFN-γ。结果显示,Treg细胞以及高剂量exosomes干预CD8+T细胞后IFN-γ和Perfor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均P<0.05),相比之下,Treg细胞加入GW4869后IFN-y和Perforin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3、Treg 细胞及其 exosomes 通过 microRNA-194-1-3p靶向LAT1(S1c7a5)调控mTOR信号通路:基因芯片及QPCR验证Treg细胞及exosomes一致变化的有13个microRNA。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mu-miR-194-1-3p与S1c7a5基因3’-UTR靶向结合。细胞转染构建高表达miR-194-1-3p和低表达miR-194-1-3p的细胞株检测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提示miR-194-1-3p与Slc7a5、p-mTOR在CD8+T细胞中的表达呈直接负相关。高表达miR-194-1-3p可以显着抑制CD8+T细胞的增殖,G0/G1、G2/M期表现细胞显着增加而S期表现细胞显着减少。4、Treg-exosomes对同种异体肝移植保护作用:术后第3天时A组的ALT、TBIL水平较B组的低,但差别不大,第11天时两组的ALT、TBIL水平均有降低,但A组更为明显,两组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到第18天时两组的ALT、TBIL水平继续有降低,但仍然是A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之间有显着差异。注射Treg-exosomes大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对照组(B组)在移植后有28天的中位存活时间,而Treg-exosomes治疗组(A组)的存活时间明显更长,达到90天。[结论]1、通过磁珠吸附分选得到的Treg细胞,在CD3/CD28单抗、雷帕霉素、IL-2刺激培养下,可以良好增殖。Treg细胞对CD8+T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Treg细胞对CD8+T细胞既可以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也可以通过非直接接触的方式抑制CD8+T细胞增殖。2、通过ExoQuick precipitation法可以提取到更多的Treg细胞exosomes,同时显示Treg细胞培养72h收集上清得到的exosomes量更多。Treg细胞可以被pCT-CD63-GFP慢病毒转染且标记其分泌的exosomes,并可以直观地观察到Treg分泌的exosomes转移并整合到CD8+T细胞内。Treg细胞可以通过分泌exosomes影响CD8+T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抑制CD8+T细胞增殖,以及抑制其分泌穿孔素以及IFN-γ。3、Treg细胞及其分泌的exosomes可以通过miR-194-1-3p发挥其对CD8+T细胞的抑制作用。miR-194-1-3p可能通过靶向下调LAT1(Slc7a5)抑制mTOR信号传导通路,影响氨基酸的转运,从而抑制CD8+T细胞增殖。4、同种异体肝移植大鼠注射Treg细胞来源的exosomes后同,移植大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Treg-exosomes在大鼠体内发挥免疫抑制作用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慎浩鑫[3](2019)在《20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患者20例资料,统计其细菌培养结果,分析其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20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37株,其中真菌5株占13.51%,革兰阳性菌20株占54.05%,革兰阴性菌12株占32.43%;革兰阳性菌单一病原菌感染11例占55.00%,2种病原菌感染6例占30.00%,≥3种病原菌感染3例占15.00%;常见病原菌为屎肠球菌(18.92%)、鲍曼不动杆菌(16.22%)、溶血葡萄球菌(10.81%)、白假丝酵母菌(8.11%);屎肠球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烷、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性较低(较为敏感);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敏感;替加环素、利奈唑烷、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溶血葡萄球菌敏感;氟康唑对白假丝酵母菌敏感。结论: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主要病原菌株为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溶血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其中替加环素、利奈唑烷、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屎肠球菌敏感,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替加环素、利奈唑烷、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溶血葡萄球菌敏感,这一结果对指导临床病原学报告回报前的经验性用药,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唐波[4](2018)在《树鼩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CXCL12/CXCR4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树鼩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目的]首次尝试用树鼩建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为肝移植的临床及科学研究提供一种新型的,与人类基因型及免疫系统同源性更高,且更为经济实用的肝移植动物模型。[方法]在Kamada报道的“二袖套”法肝移植模型基础上加以改进,通过对总共60只树鼩进行随机分组为供体组和受体组进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实验,观察手术成功率,术后树鼩存活率,并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建立稳定的树鼩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定型手术成功率为90.00%(27/30),树鼩24h存活率为76.67%(23/30),3 天存活率为 60.00%(18/30),1 周存活率为 30.00%(9/30),最长存活时间为11天。3例手术失败原因为: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出血,麻醉过深,气胸死亡各1例。24h内死亡4例,其中1例因吻合口出血,1例吻合口血栓形成,2例死亡原因不明。术后存活超24h死亡23例,原因分别为急性排斥反应15例,占65.22%,其它为:胆道梗阻1例,腹腔感染2例,肝叶坏死1例,不明原因4例。[结论]1树鼩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难度及操作复杂性比大鼠肝移植更大,综合影响因素更多。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娴熟的显微镜操作是影响肝原位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的关键。2树鼩肝移植模型成功建立为本研究的创新点,目前未见报道,首次成功用树鼩建立了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作为一种新型动物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改良“二袖套”法在树鼩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模型稳定可靠,为今后将树鼩原位肝移植模型运用于肝移植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树鼩淋巴细胞CXCL12/CXCR4基因表达和迁移的体外实验研究[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树鼩外周血淋巴细胞趋化因子CXCL12(SDF-1)趋化功能及其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为移植排斥体内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组:Rapacymin药物组、DMSO对照组和空白组。采用MTS细胞增殖实验,观察雷帕霉素对树鼩淋巴细胞存活及状态的影响;用细胞迁移运动实验检测雷帕霉素对人源性重组CXCL12所诱导树鼩淋巴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使用Real-time PCR法检测雷帕霉素对树鼩淋巴细胞CXCR4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雷帕霉素对树鼩淋巴细胞活力无显着影响,但对树鼩的淋巴细胞的迁移有抑制作用。同时雷帕霉素可下调树鼩淋巴细胞的CXCR4基因表达。[结论]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表达水平可影响淋巴细胞迁移,为树鼩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体内实验研究提供依据。第三部分树鼩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CXCL12/CXCR4表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目的]在肝移植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加用免疫抑制剂及趋化因子受体阻止剂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表达的差异性,阐明肝移植急性排斥中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CXCL12/CXCR4)轴调控淋巴细胞迁移发挥的作用和机理等系列问题。为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临床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急性排斥反应,促进移植物存活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方法]1树鼩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建立,方法同第一部分。2实验分组;(1)对照组,A组(n=25):正常树鼩作为对照;(2)排斥组,B组(n=25):树鼩同种异基因肝移植组;(3)AMD3100组,C组(n=25):树鼩同种异基因肝移植静脉注射AMD3100,1mg/kg/day;(4)雷帕霉素(Rapacymin,RAPA)抑制组,D组(n=25)。术后1、3、5、7d随机处死5只,收集血液、肝脏、脾脏标本。留下5只观察生存期,绘制生存曲线。3 实验室常规指标测定:收集各组肝移植术后1d,3d,5d,7d的血清,使用血液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P,ALT,AST,TB水平。4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CXCR4:分别在肝移植术后1d,3d,5d,7d,收集脾脏淋巴细胞,进行分离、培养,流式细胞检测。5移植物组织形态及病理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并分析CXCL12的表达情况。肝组织HE染色病理学检查,根据Banff评分系统判断排斥反应程度。6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CXCL12(SDF-1)蛋白量。7组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析与检测各组移植肝的CXCR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 C、D组树鼩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各组与 A 组比较,(P<0.05)。2树鼩肝移植术后实验室常规检查指标:对比各组树鼩肝移植术后1d,3d,5d,7d的相关指标。血清TP同时间点各组之间相比较,B、C、D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而1d时,B、C、D,TP开始下降,但三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B组呈持续性下降,而C、D组术后5d、7d随着时间延长,开始恢复,呈上升趋势,C、D组5d,7d时点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D组3d后,TP上升略高于C组,但两组统计无差异(P>0.05)。B组,C组,D组术后血清TB,ALT,AST,急剧上升,与A组在1d,3d,5d,7d同期比较,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B组持续性升高,而C、D组术后5d、7d随着时间延长,肝功能开始恢复,略有上升趋势,但较平缓,C、D组5d,7d时点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而1d时,B、C、D三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外周脾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检测:术后1d、3d,B、C、D组间脾脏淋巴CXCR4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5d、7d各时间点,C、D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4移植肝脏形态学检测:采用Banff分级对移植肝脏AR的程度进行分级,A组术后各时间点,移植肝脏组织结构正常;B、C、D组1d肝小叶结构基本完好,肝细胞基本无变性、坏死,汇管区仅有少许炎性细胞浸润,未发生排斥;B组移植术后Id排斥不明确,在术后第3、5、7 d分别发生了轻度(Ⅰ级)、中度(Ⅱ级)、重度(Ⅲ级)排斥;C、D组术后3天到10天内,有少数发生了轻度AR。B组与C,D组同期比较排斥反应更为严重(P<0.05)。B组,术后3d可有明确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5免疫组化检测肝脏CXCL12表达:术后第7d B组CXCL12在肝脏细胞表达最高,C组、D组肝细胞CXCL12表达少,C组、D组与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A组正常组织也有较少量的CXCL12表达,但与B组、C组、D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6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树鼩外周血浆中CXCL12蛋白的表达:肝移植后`d,B组,C组,D组血清CXCL12表达相互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A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1)。移植术后3d,B组血清中CXCL12快速上升,与术前`d的表达水平相比较,有显着差别(P<0.05),并随时间上调。C组、D组表达水平在术后5d,7d天上升缓慢,与B组同时间点比较表达水平低(P<0.05)。CXCL12蛋白的表达变化与RA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880。7 Western蛋白印迹分析检测:术后第1d各组树鼩移植肝内CXCR4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第3d、5d、7d各时段A组、C组、D组树鼩淋巴细胞表达CXCR4蛋白明显低于B组(P<0.05)。C组、D组术后CXCR4蛋白表达高于A组(P<0.05),而C组、D组两组之间第3d、5d、7d 比较CXCR4蛋白表达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1树鼩与人同源性较好,可用人的相关试剂应用在树鼩实验研究上,本实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证实树鼩肝移植模型可应用于肝移植的系列实验研究中,并具有物种的优越性和价值。2树鼩肝移植模型急性排斥反应研究证实,正常肝组织有CXCL12表达,急性排斥时,可与CXCR4协同发生淋巴细胞、炎性细胞迁移至移植物,引起移植肝功能不全或受损。3趋化因子受体抑制剂AMD3100可阻断CXCL12/CXCR4轴在肝移植排斥中的作用,抑制T淋巴细胞向移植物浸润,减轻急性排斥反应。4雷帕霉素可抑制CXCL12人重组蛋白诱导的树鼩淋巴细胞迁移。其相关可能的机制为:雷帕霉素可下调CXCL12的激活与表达,并影响CXCR4受体的表达,以调控CXCL12/CXCR4信号通路所介导的淋巴细胞的运动能力,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5肝移植后CXCL12/CXCR4的表达水平与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密切相关,表达水平与排斥反应强度有关,可评估免疫排斥反应状态。6 CXCL12血清中持续高表达可较敏感地预示肝移植急性排斥发生。检测血清CXCL12表达可作为一种无创的、敏感的早期诊断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为临床监测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可通过CXCL12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排斥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判断抗排斥反应的治疗效果。

成富军[5](2018)在《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麻醉管理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为了延长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生存期,在1963年,美国的Starzl教授开展了首例原位肝移植手术,但随着供体肝脏越来越短缺,许多潜在的肝移植患者在等待中死亡。1998年,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的外科团队在体外静脉旁路及低温灌注等技术支持下,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肝脏病灶离体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实现了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的结合,该手术的开展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肝脏供体缺乏的问题。由于该手术操作难度大,术中病人病理生理变化异常复杂,特别是对血流动力学和凝血系统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仅有小样本量的个案报道和研究,还缺乏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其可行性、安全性和麻醉管理经验。自2009年起我院外科团队开展了改良(modified)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手术,相对于既往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减少了静脉-静脉体外转流相关的致命并发症和设备要求,但围术期患者病理生理变化更加复杂,麻醉管理难度大。我院开展的43例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为唯一最大样本量临床资料。本课题旨在对在我院改良体外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的既往病例围术期麻醉管理作一项回顾性研究,探讨术中血流动力学调控、液体管理、凝血功能调控、脏器功能保护策略等麻醉管理经验和处理措施。方法:1、收集所有自2009年到2016年在我院行改良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病例,经医院病案室网络管理系统检索得到43例患者基本资料。2、统计项目包括患者一般特征、各时间点术中监测指标包括血流动力学参数(如CVP、MPAP、PCWP、CO、SV、EF、LEDV、SVRI、EVLW、ITBV,凝血功能指标:TEG,血浆凝血试验,动脉血气分析变化,血管活性药物及其他药物的使用情况。3、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分距)[M(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43例病人,平均年龄52.2岁,均采用快诱导插管全身麻醉,术中麻醉维持和一般处理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手术时间8.2±2.3h,其中无肝期时长达250±45min,出量1587±434ml,术后死亡(包括自动出院)9例,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依次为胆漏10例(23.2%)、肝功能衰竭8例(18.6%),大出血5例(11.6%),平均住院时间为26.1天。2、在平衡液体治疗方案和血管活性药物的支持下,血流动力学在病肝切除期基本保持稳定;第一次阻断下腔静脉后HR、SVR、LVP明显升高(p<0.01),CVP、PVR及CO显着降低(p<0.01),平均动脉压稍微下降(p<0.05);与开放下腔静脉前相比,开放后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阻力及心输出量明显升高(p<0.01);第二次阻断下腔静脉与第一次相比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3、术中各时间点TEG监测值变化较复杂,长时间无肝期纤溶前期发生率高(35.5%)应予以监测和处理。病人凝血指数呈现一个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术前为3.45±0.25,第一次血管重建完成时上升到峰值,第二次血管重建完成后下降至1.22左右(p<0.05)。R时间和K时间到第一次血管重建之前保持平稳,后期各时间点显着增加(p<0.05)。α角和Ma在第二次血管重建之前一直保持稳定,到手术结束前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LY-30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第一次血管重建前所有病人无纤溶状态发生,第一次血管重建期间发生3例,第二次血管重建期间和新肝再灌注期各发生4例。Fib浓度从术前的3.24±0.28 g/L缓慢降低。手术前后APTT、PT、TT无明显变化。4、血气监测方面,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浓度在过程中的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严密的监护和积极干预的结果;术中Na+、K+、Ca2+浓度水平基本保持平稳,在各时间节点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pH值从手术开始时开始下降,在第二次再灌注开始时降至最低值7.26±0.03(p<0.05)。乳酸值逐步上升(p<0.05),是造成pH值波动的最主要原因。结论:随着外科技术和麻醉管理的发展,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手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用于临床上常规肝切除术无法解决的特殊部位的肝占位性病变;复杂的外科手术操作和病人病理生理改变给围术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良好的麻醉管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43例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已经是最大样本量的手术报道,但仍然需要更多大样本、前瞻性、对照研究来了解围术期的变化及其机制。

邰沁文[6](2013)在《自体肝移植的临床和相关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离体全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Ex-vivo liver resection and autotransplantation, ELRA)治疗晚期肝脏泡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的适应症,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三维重建影像评估系统与个体化虚拟手术的临床意义;初步探讨ELRA术后移植物增生的规律;评价ELRA术经济和社会效益;2)建立Wistar大鼠极限肝切除模型,评价极限肝切除术后的肝再生和存活率;3)建立Wistar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BMSCs)和慢性肝纤维化肝再生修复的关系及可能机制;4)探讨TLR3通路与BMSCs在慢性肝纤维化中的相互作用和与肝纤维化肝再生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第一部分:1)总结2010年8月至2013年08月按纳入标准实施的10例ELRA术治疗晚期肝A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资料,探讨临床适应症;2)通过术前CT与三维肝脏重建软件测量数据和手术探查所见与移植物实际质量结果分析,分析个体化虚拟手术设计的准确性和可行性。3)通过患者术中情况、并发症和住院总费用等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可行性和安全性。4)术后CT随访1,3和6月移植肝体积(GV)和受体标准肝体积(SLV)比,结合术后PET/CT检查结果,分析半年内肝脏增生变化。第二部分:对Wistar大鼠分别行70%、80%、90%肝体积极限切除,统计术后各组大鼠的存活率,并检测外周血清中ALT及AST浓度,对比术后14天存活大鼠肝脏质量。HE染色观察三组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第三部分:取雄性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提取、分离培养、纯化、扩增BMSCs,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BMSCs的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BMSCs表面CD31、CD45、CD44、CD105、CDllb、CD29的表达阳性率。用二乙基亚硝胺(DEN)配成0.01%浓度饮用水供雌性大鼠饮用16周换正常水,建立慢性肝损伤模型,第4、8、12、16周经尾静脉输注1×106个BMSCs,并设置单纯造模组及空白对照组;20周核磁共振(MRI)检查大鼠肝脏;21周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变化: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大鼠肝脏SrY表达;VG染色观察肝脏中胶原纤维量;IHC检测α-SMA、LR3; Western-blotting检测肝脏α-SMA、 TLR3、TRIF、NF-kBp65、IRF3表达,FQ-RT-PCR检测TLR3、IRF3mRNA表达。结果:第一部分:1)10例移植物均存活,符合纳入标准时手术安全性较高。2)术中探查与移植物体积和术前CT与肝脏三维重建结果一致,10例患者GV/SLV在41%-78%之间,平均60.6%,其中9例患者虚拟切除移植物体积695.11±142.14cm3,实际余肝脏体积687.78±130.81cm3(P>0.05);3)术中1例经脐静脉低温灌注外,余9例经门静脉灌注;2例无肝期下腔静脉未重建,3例行自体下腔静脉重建,5例人造血管暂时性门腔分流;手术11.5~20.5h,平均15.2h,无肝期200-435min,中位时间285.5min,术中输注红细胞悬液0~15u,术后住院时间21~58d,总并发症发生率6例(60%);住院总费用10.16~43.48万元,中位费用17.44万元;4)CT测术后第1月移植物体积平均增加14.75%;术后2~3月平均每月增加3.75%;术后4~6月平均每月增加3.08%;术后半年移植物/标准肝体积比平均87.5%;PET/CT测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的平均标准摄取率(SUVave)0.9~1.9;随访时间2~37个月,1例术后6个月死亡,最长存活时间27个月。第二部分:1)大鼠肝切术后6h开始出现死亡,术后8-12h为死亡高峰,70%、80%、90%肝体积切除组2周存活率分别为86.7%、80%、7%。2)80%及90%肝体积切除组术后8h、12h时血清ALT、AST浓度比70%组显着增高(P<0.05),而80%与90%组之间无差异(P>0.05);80%组术后24h、3天时血清ALT及AST浓度比70%肝体积切除组高(P<0.05);术后7天左右各组ALT及AST浓度基本恢复正常。3)术后14天80%组剩余肝体积明显大于70%肝体积切除组(P<0.05)。4)三组肝脏组织形态无明显异常。第三部分:1)P3代BMSCs细胞表面的CD31、CD45、CD44、CD105、CDllb、CD29的阳性率分别为(12.0%、8%、1.2%、62.2%、1.5%、16.7%);2)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示仅有BMSCs移植组表达SrY。3)核磁共振结果示BMSCs移植组肝脏上结节数量比单纯造模组多(P<0.05);4)HE染色显示单纯造模组8只轻度肝纤维化形成;BMSC移植组中9只形成明显的肝纤维化,1只形成肝癌;空白对照组无肝纤维化形成。5)免疫组化显示BMSCs移植组比单纯造模组α-SMA阳性表达率高(P<0.05);空白对照组无表达。TLR3主要表达于肝细胞包浆中;6)VG染色BMSCs移植组胶原区的百分比数比单纯造模组高(P<0.05)。7)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BMSCs移植组比单纯造模组α-SMA蛋白水平高(P<0.05),BMSCs移植组肝脏中TLR3、 NF-kBp65、IRF3蛋白水平及TLR3、IRF3mRNA表达比空白对照组和单纯造模组都高(P均<0.05),单纯造模组稍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TRIF蛋白表达水平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对于外科原位手术切除极为困难或侵及下腔静脉无法切除的晚期肝AE可以通过ELRA术治疗,适应症为本研究纳入标准;CT和三维肝脏重建软件能够在术前准确评估肝脏病灶与主要管道关系,评价病灶侵犯程度和预测移植物体积,提高手术安全性;在无肝期个体化处理进行自体或人造血管腔静脉暂时性门体分流技术,下腔静脉重建技术和离体肝切除血管重建技术等综合应用安全、有效;术后移植肝再生主要发生在移植术后半年内,尤其是术后第1个月,术后2~6月逐渐放缓,半年后基本接近患者标准肝体积;ELRA术治疗晚期肝AE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独特的应用前景,有助于在国内外推广应用;2)大鼠肝切除量在80%以下是安全的,提示对于正常成人极限肝切体积有可能超越70%;且肝脏切除量越大,其增生体积越多;3)BMSCs在DEN所致的慢性肝损伤模型中具有促进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有致肝癌的可能;4)TLR3通路上的相关蛋白可能参与了慢性肝损伤肝再生修复过程,BMSCs在TLR3通路激活的微环境中可能倾向于分化为肝星状细胞、肌成纤维细胞,TLR3与BMSCs之间相互影响,并相互作用于对方,最终导致慢性肝损伤后肝纤维化形成。

林拥华[7](2010)在《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对原位肝移植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胸腺肽α1的作用》文中认为肝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然而,感染仍是肝移植术后严重影响受体生存率和移植物存活率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受体术前基础疾病的严重性以及肝移植手术的特殊性,术后感染表现为病原菌种类复杂、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并且,感染与移植后排斥反应关系密切,病毒感染已被证实可促进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而细菌感染与术后排斥反应的关系目前尚未完全清楚。重症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受到抑制,T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功能受损,呈现一种“免疫麻痹”现象,这一概念已得到越来越多证据的支持。在众多因素中,DCs的表达变化引起了广泛观注,它可通过异质性改变,影响效应性T细胞的活化,发挥免疫抑制效应。相对于此,免疫调理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也越来越明确。但是,由于担心诱发排斥反应的发生,器官移植术后感染免疫调理治疗仍有争议。本研究采用大肠杆菌诱导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在此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免疫调理治疗,通过检测受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依据。目的建立近郊系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模型,研究细菌感染对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受体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脾脏DCs的增殖情况和其生物学效应,并探讨胸腺肽α1对其的免疫调理作用。方法1.建立封闭群大鼠原位全肝移植模型:以Kamada经典二袖套法为基础,采用快速切取供肝,一针法连续缝合肝上下腔静脉,进行12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观察各手术步骤操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期。2.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分3种移植组合:SD→SD组(同基因对照组),SD→Wistar组及DA→Lewis组,每组32例。分别于术后3、5、7、10天各随机处死4只,观察外周血肝功能变化(ALT和TBIL)与肝脏病理改变,将余大鼠留作生存分析。3.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并留置腹腔导管,于术后3天、5天两个时间点灌注ATCC25922大肠杆菌活菌,每个时间点分为5个感染组:2×108cfu/ml、2×107cfu/ml、5×106cfu/ml、1×106cfu/ml、5×105cfu/ml,1个对照组:腹腔灌注灭菌生理盐水2ml。于灌注前1d、灌注后1d、3d、5d、7d共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4只大鼠,另设8只大鼠观察感染后一般情况及生存时间。观察受体一般情况、腹水细菌培养及白细胞计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TCO2、HCO3-、PH、ALT、TB以及肝肾肺HE染色,评价感染的状态及严重程度。4.以DA或LEW大鼠为供体,LEW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根据有无诱导感染分为4组:G1组为LEW→LEW,无感染组;G2组为LEW→LEW,感染组;G3组为DA→LEW,无感染组;G4组为DA→LEW,感染组。注菌时间为术后第三天,浓度1×106cfu/mL。每组于感染前1d、感染后1、3、5d,即术后第2、4、6、8d,共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4只大鼠。通过观察肝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移植肝内CXCR3、CXCL10变化及TUNEL法检测肝脏淋巴细胞凋亡情况,评价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5.实验动物分组、处置及取材时间同步骤4,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单相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鉴定其功能,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改变,观察细菌感染对受体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和分化的影响。6.实验动物分组、处置及取材时间同步骤4,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术分离受体脾脏DCs,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型、单相混合淋巴细胞培养鉴定其功能的改变,观察细菌感染对受体脾脏DCs的影响。7.以DA大鼠为供体,LEW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根据有无诱导感染和/或药物干预分为4组:G1组为移植对照组;G2组在G1组基础上药物干预;G3组为感染组;G4组感染后药物干预组。感染诱导方法同步骤4,胸腺肽α1一次性2mg于术后6天或感染后72h注入腹腔。每组于感染前1d、胸腺肽α1处理后2d,即术后第8d,共2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4只大鼠,每组另设6只大鼠观察生存期。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生存期、移植肝病理变化、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及功能变化,探讨免疫调理对大鼠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的治疗作用。8.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秩和检验、生存分析等,P<0.05判定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鼠原位肝移植至操作稳定阶段,各主要步骤的时间为:供体手术30.2±2.5min,修肝5.7±1.6 min,肝上下腔静脉吻合9.1±0.8 min,门静脉重建1.6±0.5 min,肝下下腔静脉重建1.5±0.4 min,无肝期15.4±1.1 min,胆道重建1.1±0.3 min,受体手术39.5±1.4 min。手术成功率100%,1周存活率97.7%,晚期并发症如胆道梗阻发生率为3.3%。2.SD→SD组均生存超过120d;SD→Wistar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0d,95%可信区间为(83.369~116.631)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7);DA→Lewis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2d,95%可信区间为(10.125~13.848)d,生存时间明显较SD→Wistar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SD→SD组血清ALT、TBIL浓度术后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肝功能好转;SD→Wistar组血清ALT、TBIL浓度随时间延长,于术后5d下降相对较慢,随后逐步下降;DA→Lewis组血清ALT、TBIL浓度术后随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升高。至术后10d,ALT:SD-SD< SD-Wistar<DA-Lewis(58.38±12.44 vs 100.96±16.50 vs 1162.25±84.34);TBIL:SD-SD< SD-Wistar < DA-Lewis(15.99±5.92 vs 76.65±9.45 vs 175.06±16.67,两者比较,DA→Lewis组与其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D组移植肝未见急性排斥反应表现,RAI评分多数为1、2分;SD→Wistar组术后10d时RAI评分多数为1、2分;DA→Lewis组术后3d后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开始出现,之后均迅速加重,术后5d达轻~中度,术后7d达中~重度,术后10d全部受体移植肝RAI评分在8~9分。术后10d时,RAI评分Kruskal-Wallis H检验χ2=20.107,ν=2, P=0.000, 3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3.生存期的比较,术后5d腹腔注菌组感染后存活时间最短(大部分在13d)。术后3d注菌,G1、G2、G3组大多数在感染后23d死亡;G4组存活时间在感染后59d;G5组存活时间在感染后910d;Log-Rank:G4组与G5组比较,χ2=13.322,ν=1,P = 0.000,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G4组与G0组比较,χ2=11.829,ν=1,P = 0.001,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G5组与G0组比较,χ2=0.013,ν=1,P = 0.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水白细胞计数比较,G0组术后早期轻度升高,后期降至诊断标准以下;G4组持续显着升高;G5组先升高后下降,感染后7d与G4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G4组腹水细菌培养持续阳性,G5组后期腹水细菌培养阴性。随着时间推移,G4外周血WBC、ALT、TBIL均持续升高,而PH值、HCO3-、TCO2持续下降,表现为较重的酸碱平衡紊乱、肝功能异常,至观察终点与G0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G5感染后早期亦有不同程度异常,但后期均好转,至观察终点,与G4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至观察终点肾肺均未见明显异常病理改变。4.HE结果显示,感染后第5d(术后第8d),G3组4只大鼠病理表现均呈重度急性排斥反应,G4组仅有1只受体大鼠移植肝呈重度急性排斥反应表现,而肝实质损害加重,RAI评为为(8.0±0.8 vs 6.5±1.3,P<0.05)。CXCL-10及其配体CXCR-3免疫组化结果及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G3组呈持续上升趋势;而G4组观察时间内早中期升高,感染后5d下降,此时与G3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移植肝内凋亡细胞均持续增多,但G3组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肝实质,随时间推移,汇管区凋亡细胞增多;G4组凋亡细胞主要分布在肝实质,随感染加重,汇管区凋亡细胞明显增多,术后8d与G3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显示:G1组T淋巴细胞功能术后轻度升高,G2组淋巴细胞功能呈上升趋势,G3组淋巴细胞功能明显升高,G4组淋巴细胞功能持续升高,G2、G4组淋巴细胞功能上升幅度均不及G3组,且在感染后上升趋势明显变缓。G1、G2、G3组术后第8d淋巴细胞功能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0.3727±0.05479 vs 0.7795±0.00995 vs 0.9550±0.03594,P<0.05);G4组感染后第5d(术后第8d),淋巴细胞功能低于G3组(0.7560±0.00787 vs 0.9550±0.03594,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G1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比值均变化不大;G2组感染后5d,T细胞亚群比值降低;G3组CD4+和CD8+T细胞在术后前三个时间点有所下降,至术后8d方回升,CD8+/CD4+T细胞改变升高,与术后2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4组随着感染的加重,CD4+和CD8+T细胞均较快下降,两者比值亦持续下降,至感染后5d,其比值在1.431.46之间,较之感染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5d(术后8d),三者差异G4组与G1、G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IL-10水平的变化:G1组术后比较稳定,变化不大;G2组感染后呈低水平升高;G3组术后持续降低;G4组感染后持续显着升高;术后第8d,G3<G1<G2<G4,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IFN-γ水平的变化:在G1组维持变化不大;G3组于术后明显升高,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同步;G2组术后感染后早中期升高,感染后期术后第8d显着下降,与感染后第3d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0);相同情况也发生在G4组;感染后第5d(术后第8d),各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IL-12的表达水平:G1组改变不明显;G3组术后持续上升;G2组先升高,至感染后5d后下降;G4组表现与G2组类似,但感染后5d下降比例明显大于G2组。感染后第5d(术后第8d),各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经免疫磁珠新鲜分离的大鼠脾脏DCs具有典型的树突状特征,每个脾脏可得到约1.5~3×106个OX62+细胞。代表DCs成熟状态的表面分子MHC-Ⅱ、CD80、CD86三者的变化趋势在各组术后各时间点基本保持一致。G1组术后高表达;G2组在感染后表达降低;G3组术后表达上升;G4组随着感染加重,表达水平明显降低,DCs趋于幼稚化。G2组三者表达率术后2d与术后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3组MHC-Ⅱ表达率术后2d与术后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CD80表达率虽不具统计学差异,但还是有所升高,CD86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G4组三者表达率,自感染后第一天起,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8d,三者表达率在各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DCs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G4组术后8d明显下降,G3组上升,(0.27±0.05 vs 0.93±0.02,P<0.01)。7.G1组与G2组中位生存时间均为12d,95%CI分别为(10.400~13.600)和(10.868~13.13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16);G3组与G4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d和10d,95%CI分别为(7.400~10.600)和(8.868~11.13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671)。至观察终点,G1、G2组RAI评分均为8~9分,属于重度急性排斥反应;G3、G4组术后第8d移植肝RAI评分6~8分,介于中到重度排斥反应之间;G1与G2、G3与G4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后,G2组、G4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比值均升高,T淋巴细胞功能升高,G2组与G1组及G4组与G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实验建立了稳定的封闭群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稳定可靠。在此基础上,成功建立了稳定的近交系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2.本实验采用腹腔内大肠杆菌灌注建立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的模型可行、可靠、可重复:1)可比较确切的证实腹腔内感染的存在,2)无需二次手术诱导感染,减少创伤对受体大鼠的打击,可满足实验需要。3.随着感染加重,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肝实质损害,但部分缓解了肝移植排斥反应病理表现程度。趋化因子CXCL-10及其受体CXCR-3在感染后期表达减少以及移植肝汇管区及小叶中央静脉周围浸润淋巴细胞凋亡增多是移植肝排斥反应减轻的原因之一。4.排斥反应和感染早期T淋巴细胞功能均增加,移植术后感染后期淋巴细胞功能严重降低;排斥反应使机体CD4+/CD8+T细胞比值升高;感染使CD4+/CD8+比值早期增加,晚期降低;二者的协同作用则使CD4+/CD8+T细胞比值显着下降。排斥反应发生时,血清IFN-γ水平升高;感染作用下,IL-10水平升高;两者共同作用下,促进Th1细胞向Th2细胞转变。机体抗炎反应占优势,表现为一种局部和全身免疫抑制状态。5.细菌感染早期或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均可促进脾脏DCs快速成熟,促进其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功能;至感染后期,尤其是排斥反应和感染同时作用时,DCs表现为未成熟状态,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功能明显下降。6.大鼠肝移植术后合并腹腔细菌感染,短时间内,给予免疫调理治疗未明显延长受体生存时间,但亦未发现加重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的程度,却能提高肝移植术后受体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及淋巴细胞功能。

孙振强[8](2009)在《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肝移植大鼠免疫排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探讨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抑制肝移植大鼠免疫排斥的作用。方法:利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离培养供体MSCs,并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实验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FK506组(B组)和MSCs组(C组)。行大鼠原位肝移植同时,A组同期输注生理盐水,B组术后隔天一次给予FK506(0.25mg/kg)灌胃2周,C组同期输注与A组同剂量的供体MSCs给受体。观察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第10天肝功能的变化、病理改变、免疫组化TGF-β1与IL-10的表达、Y染色体定位及受体生存期。结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作,供体手术时间为(23±3)min ,受体手术时间为(45±5) min ,无肝期为(17±2) min,手术成功率为95.2%。MSCs细胞培养显示,原代培养细胞呈现杂质相对较多,融合性差,第3代培养细胞杂质少,增值速度快,融合性强。术后第10天肝功能,C组受体大鼠的ALT和AST分别为103.16±31.03U/L及149.67±37.80U/L,较A组756.33±103.91U/L及635.00±134.43U/L显着降低﹝P<0.01﹞,且C组低于B组;病理变化,A组为重度排斥,B、C两组排斥反应较A组显着减轻,且C组较B组病理反应级别更低;免疫组化检测TGF-β1及IL-10,B、C两组显示强阳性表达且C组比B组更明显,而A组则为弱阳性表达;SRY原位分子杂交检测显示C组出现含Y染色体的雄性阳性细胞(即MSCs),以汇管区聚集为多;C组中位生存时间(MST)超过63天,较A组11天显着性延长,且C组明显长于B组。结论:(1)利用改良的Kamada二袖套法,成功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2)第3代MSCs更适合于细胞移植。(3)肝移植同时输注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抑制受体对移植肝的免疫排斥,诱导大鼠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

邱明链[9](2008)在《FasL和TGF-β1基因共修饰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肝移植已成为各种良性终末期肝病及早期、中期肝癌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仍是肝移植术后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mDC)可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低反应性并延长移植器官的存活时间;但它可能在活体内复杂的微环境中接受成熟信号而被诱导成熟,甚至会加重排斥反应。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单基因修饰imDC的基础研究已证实可增强imDC诱导免疫耐受的能力,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未能达到理想的免疫耐受状态。本研究采用联合具有不同免疫抑制功能的双基因共同修饰imDC,以进一步提高imDC诱导免疫耐受的能力,从而获得受者的长期生存。目的联合FasL和TGF-β1基因共修饰大鼠骨髓来源的imDC,旨在进一步提高imDC诱导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免疫耐受的能力,以延长受鼠生存期。方法1.建立改良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在原二袖套法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切取供肝,一针法连续缝合肝上下腔静脉以及对出血点进行热止血等方法,进行120例大鼠原位肝移植,并观察术后存活率。2.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大鼠原位肝移植分3种移植组合:SD→SD组(同基因对照组),SD→Wistar组及DA→Lewis组,每组合20例。分别于术后3、5、7和10 d各随机处死4只,观察外周血肝功能变化(ALT和TBIL)与肝脏病理改变,各组除外技术死亡的受鼠,将余受鼠留做生存分析。3.培养和诱导DA大鼠骨髓来源的DC,经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功能鉴定确认后,将构建好的pIRES2-EGFP-hFasL和pIRES2-EGFP-hTGF-β1质粒共转染到imDC,检测hFasL和hTGF-β1的表达。4.将空载体转染的DA大鼠imDC分别从尾静脉注射(尾静脉注射组,20只)和腹腔注射(腹腔注射组,20只)至Lewis大鼠体内,两组分别于注射后第1d、2d、3d、5d及7d各时间点处死4只大鼠,取胸腺、脾脏、腹腔淋巴结、肝脏及肾脏组织行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并分析。5.行以DA大鼠为供体、近交系Lewis大鼠为受体的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40例,随机均分为7组:未注射DC组(对照组)、mDC组、imDC组、空载体组、FasL组、TGF组及共转染组;分别于移植前5d每天给Lewis大鼠腹腔注射mDC、imDC、空载体转染的imDC、hFasL修饰的imDC、hTGF-β1修饰的imDC、hFasL和hTGF-β1共修饰的imDC各2×106个,于肝移植术后3d、7d、10d各处死4只,观察外周血肝功能变化(ALT和TBIL),肝脏病理改变,肝、脾及腹腔淋巴结凋亡情况,外周血清细胞因子情况,各组除去技术死亡的受鼠,将余下受鼠作生存分析,死亡时取肝脏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1.大鼠原位肝移植各主要操作步骤手术中位时间:供体手术20 min,供肝修整3 min,肝上下腔静脉吻合9 min,门静脉重建3 min,无肝期15 min,肝下下腔静脉重建3 min。手术成功率达96.7%,动物的3周存活率为94.2%。2. SD→SD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仅有极少量的单核细胞浸润,RAI评分0~3分,属非确定型急性排斥反应(或无急性排斥反应);SD→Wistar组3只(75%,3/4)受鼠移植肝脏病变逐渐加重,到7d时RAI评分为5~7分,属于中度的急性排斥反应,术后10d才出现重度的急性排斥反应;有1只(25%,1/4)大鼠移植肝脏急性排斥反应在10d时反而减轻,淋巴细胞的浸润有所减少;DA→Lewis组3d后移植肝脏病变均迅速加重,RAI评分均为8~9分。经各时间点多组秩和检验示:3d时,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其排斥反应无显着差异;5、7和10d时,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6和P=0.010),DA→Lewis组排斥反应均最明显,SD→Wistar组次之,SD→SD组均最不明显。SD→SD组血清ALT、TBIL浓度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10d已恢复正常;DA→Lewis组血清ALT、TBIL浓度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呈进行性升高;SD→Wistar组血清ALT、TBIL浓度随着时间延长,升高相对较慢,10d时达到DA→Lewis组7d的水平(P=0.934,P=0.072)。SD→SD组可长期存活,不发生排斥反应;SD→Wistar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6d,DA→Lewis组中位生存时间为8d,明显短于SD→Wistar组(P=0.000)。3.成功建立了体外大量培养、诱导及扩增大鼠骨髓来源DC的方法;经相差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流式细胞仪鉴定,证实所培养细胞为DC。形态学结果显示:DC形态不规则,细胞核大而偏位,细胞表面可见细长树枝状突起。免疫表型结果显示:mDC和imDC表面均表达表面分子OX62,而共刺激分子CD86在imDC呈低表达,在mDC呈高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结果显示:im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能力明显弱于mDC(P=0.005)。pIRES2-EGFP-hFasL和pIRES2-EGFP-hTGF-β1质粒经基因测序显示其序列与Pubmed基因库的hFasL和hTGF-β1序列相符合;经PCR鉴定示在846bp和339bp处有明显的条带。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pIRES2-EGFP-hFasL和pIRES2-EGFP-h TGF-β1质粒转染imDC后可见绿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未影响其表面分子CD86和CD80的表达。转染后MLR显示,TGF组、FasL组及共转染组的imDC对T细胞的增殖反应均弱于imDC组(P=0.006、0.002及0.000);共转染组的增殖反应均明显弱于TGF组和FasL组(P=0.010及P=0.030)。ELISA检测TGF组和共转染组的TGF-β1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但各组sFasL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Westen-Blot检测有FasL和TGF-β1蛋白表达。4.供体骨髓来源的imDC在受体内的移行及分布显示:尾静脉注射组,第1d肝脏内imDC数量最多,达(92.2±4.2)个,其次是脾脏(32.6±7.6)个,腹腔淋巴结最少,只有(3.7±2.0)个,随着时间延长,肝脏、脾脏及腹腔淋巴结的imDC数量均逐渐减少;胸腺的imDC数量逐渐增多,第5d最高,为(30.6±14.3)个。腹腔注射组计数显示,腹腔淋巴结为第1d脏器含imDC数量最多的器官,达(40.7±4.0)个,第2d达高峰(64.4±17.8)个,以后逐渐递减,在1d、2d、3d、5d均多于尾静脉注射组,其P值分别为0.000,0.000,0.000,0.003。腹腔注射组第1d肝脏imDC数量处于第2位,达(24.6±5.0)个,并逐渐递增,第5d达到峰值(33.6±15.5)个,在1d、2d、3d少于尾静脉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0.000、0.005。腹腔注射组脾脏呈逐渐递增,第5d达峰值为(35.9±11.3)个,多于尾静脉注射组(P=0.000)。第5d,腹腔注射组胸腺imDC数量少于尾静脉注射组(P=0.001)。5. hFasL和hTGF-β1基因共修饰imDC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研究:肝脏病理示共转染组和TGF转染组术后仅有较少量的单核细胞浸润,RAI评分2~5分,属非确定型急性排斥反应到轻度急性排斥反应,10d开始出现肝细胞再生,有少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FasL组排斥反应为轻度到中度,7d时肝脏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10d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致大量肝细胞破坏。经Kruskal-Wallis H检验示,3d时,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但各组肝脏排斥反应均属轻度,共转染组和TGF组的排斥反应均轻于FasL组;7d时,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转染组排斥反应均轻于TGF组和FasL组;10d时,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共转染组排斥反应轻于TGF组和FasL组,TGF组轻于FasL组。肝功能示共转染组于7d时就已基本恢复正常,FasL组于7d时有所降低,但10d时反而升高, ALT及TBIL的浓度均高于共转染组(P=0.000,P=0.028);TGF组到10d时,肝功能已恢复正常,ALT及TBIL的浓度均低于FasL组(P=0.000,P=0.025),但与共转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显示FasL组的肝、脾及腹腔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凋亡指数与共转染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于T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示,术后7d共转染组和TGF组的血清IL-1、IL-10及IL-12与FasL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共转染组和TG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L组中位生存期20d与imDC组(2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5),而TGF组延长受鼠生存时间有限(48d);只有共转染组出现长期存活的受鼠(>90d),均长于FasL组和TGF组(P=0.000,P=0.001)。结论1.经改良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方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稳定可靠,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大鼠原位肝脏移植模型,适用于肝移植方面的基础研究。2.SD→Wistar组合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虽可产生急性排斥反应,但发展相对慢,且会出现自发性免疫耐受,因而并非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基础研究理想的动物模型;DA→Lewis组合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肝脏病理改变、肝功能的变化及生存时间均符合临床上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特点,是研究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理想的动物模型。3.本实验能培养、诱导、扩增大量的DC。hFasL或hTGF-β1基因转染均能够获得有效的表达,转染后对imDC表型没有明显影响;可明显降低im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反应性。联合FasL和TGF-β1基因转染的imDC在体外诱导同种异体免疫耐受的能力强于FasL或TGF-β1单基因转染。4.腹腔注射时imDC在体内的分布主要以主动迁移为主,速度相对慢,避免了尾静脉注射时大量imDC快速分布在肝脏,以及切除受体肝脏时其内的imDC丢失,该途径适于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基础研究。5.imDC、hFasL或hTGF-β1单基因修饰imDC均未能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长期存活; hFasL和hTGF-β1共转染的imDC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能力显着增强,显着延长同种异体肝移植大鼠的生存期。

朱慧如,陈景繁[10](2007)在《1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1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总结经验。结果:11例肝移植术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病死率0,1年存活率100%,胆道并发症发生率9.1%(1/11),腹腔出血27.2%(3/11),急性排斥反应18.2%(2/11)。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手术时机,缩短无肝期,术后严密监护治疗,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是肝移植术成功的关键。

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0例(论文提纲范文)

(1)SD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粪便菌群的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肠道微生物与肝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Treg细胞外泌体诱导移植肝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Treg细胞对CD8~+T细胞功能和增殖影响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Treg细胞来源的exosomes对CD8~+T细胞功能和增殖影响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Treg及其exosomes可通过microRNA-194-1-3p靶向LAT1 (Slc7a5)调控mTOR信号传导通路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Treg细胞对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Treg细胞及其来源的exsomes与移植免疫耐受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20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3 方法
        1.3.1 术后引流液处理方法
        1.3.2 病原菌种类的鉴定
        1.3.3 药敏试验
    1.3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肝移植术后腹腔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构成比
    2.2 常见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
3 讨论

(4)树鼩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CXCL12/CXCR4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树鼩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树鼩淋巴细胞CXCL12/CXCR4基因迁移和表达的体外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树鼩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CXCL12/CXCR4表达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麻醉管理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
    2.1 材料和方法
    2.2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中凝血功能变化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统计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肝移植术中血液保护策略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自体肝移植的临床和相关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自体肝移植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临床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3 手术前准备与评估
        1.4 移植手术步骤
        1.5 围移植期指标和临床路径探讨
        1.6 病例随访
        1.7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肝切除与再生的大鼠实验观察
    1. 内容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分组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大鼠肝部分切除
        1.4 术后观察指标
    2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部分 慢性肝损伤与再生修复的大鼠实验研究
    实验一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慢性肝损伤与再生修复中的作用
        1. 内容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的提取、分离培养、纯化、扩增
        1.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
        1.5 肝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1.6 大鼠肝脏的影像学检查
        1.7 标本采集与处理
        1.8 大鼠肝脏HE染色
        1.9 原位杂交检测大鼠肝脏SrY阳性细胞表达
        1.10 大鼠肝脏α-SMA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
        1.11 VG染色检测大鼠肝纤维化情况
        1.12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脏α-SMA表达水平
        1.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1.14 结果判定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TLR3通路在慢性肝损伤与再生修复中的作用
        1. 内容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方法
        1.3.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肝脏TLR3的表达
        1.3.2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肝脏细胞TLR3、NF-Kapa65、IRF3、TRIF的蛋白水平
        1.3.3 FQ-RT-PCR检肝脏组织TLR3、IRF3、mRNA表达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7)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对原位肝移植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胸腺肽α1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实验一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建立的手术技巧探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实验二 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实验三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对受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实验一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对移植物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实验二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对受体T 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及分化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实验三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对受体脾脏树突状细胞表型、功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胸腺肽α1 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转归的影响
    实验一 胸腺肽α1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移植肝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实验二 胸腺肽α1 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受体 T 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及分化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科研成果

(8)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肝移植大鼠免疫排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实验分组
        2.2 纳入标准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4 标本的留取
        2.5 受体特异性骨髓干细胞分离培养
        2.6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2.7 免疫组织化学
        2.8 SRY 原位分子杂交
        2.9 统计学检验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FasL和TGF-β1基因共修饰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实验一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备方法的改进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FasL和hTGF-β1基因共转染大鼠骨髓来源imDC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hFasL 和hTGF-β1 基因共修饰im DC 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致谢
综述
研究成果

(10)1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围手术期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术前准备
    1.3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
    3.2 术前准备
    3.3 术中处理
    3.4 术后处理
        3.4.1 抗排斥
        3.4.2 抗感染
        3.4.3 预防血管并发症

四、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SD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粪便菌群的变化规律[D]. 朱宏伟.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2]Treg细胞外泌体诱导移植肝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D]. 陈亮.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3]20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J]. 慎浩鑫. 抗感染药学, 2019(04)
  • [4]树鼩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CXCL12/CXCR4作用的实验研究[D]. 唐波. 昆明医科大学, 2018(05)
  • [5]改良离体肝切除和自体肝移植术麻醉管理的回顾性研究[D]. 成富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6]自体肝移植的临床和相关实验研究[D]. 邰沁文.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7]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对原位肝移植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胸腺肽α1的作用[D]. 林拥华. 福建医科大学, 2010(10)
  • [8]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肝移植大鼠免疫排斥研究[D]. 孙振强. 新疆医科大学, 2009(S2)
  • [9]FasL和TGF-β1基因共修饰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 邱明链. 福建医科大学, 2008(12)
  • [10]11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的围手术期处理[J]. 朱慧如,陈景繁. 华夏医学, 2007(04)

标签:;  ;  ;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