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惜誓》非唐勒所作辨——与赵逵夫先生商榷(论文文献综述)
马铚穗[1](2021)在《明代楚辞学的特点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代的楚辞学研究处于蓄势继兴的时期,其呈现出来的研究特点,以及研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都值得后世楚辞学人进行思考探究。因而,以明代的楚辞学特点与问题二者为研究对象来进行一番论述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故文章共分为研究综述、正文、余论三个部分。研究综述主要是对前人关于明代楚辞学的研究内容做收集整理,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从楚辞学史的角度纵观明代楚辞学,这种研究形式以专着居多。第二则是针对明代某部具体的楚辞学作品以成书背景、注释特色为主要内容展开论述,这种研究形式以期刊或硕、博论文为主。第三是对明代楚辞学评点以及楚辞注本研究,其形式以期刊为多。通过归纳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知晓,在明代楚辞学领域仍有空白的地方可以探讨,亦即关于明代楚辞学的特点和楚辞学问题,此二点有论述写作的必要。因此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明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分别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其一是政治方面,明代所推行的以儒学为尊的科举政策,禁锢了学人自由讨论的思想,使得思想文化领域充斥严滞、麻木的气氛。其二是文学方面,文学领域两次兴起复古运动,文人为了文学创作而将目光投向了先秦两汉、魏晋盛唐之时。其三是学术方面,明代学术前期以程朱理学为主导,后期则以心学为盛。由于明代在政治上推行高压的思想政策,文学上以复古为尚,学术上前期守旧、后期解放自由的特点,楚辞学研究领域也受此影响,呈现出从停滞不前到务求新见的转变。第二章是以明代楚辞学的特点为研究对象,通过与汉代、宋代的楚辞学研究作对比,从而得出明代楚辞学第一个大特点是以文学为主的研究思想。此外,从目录学角度,对明代楚辞学专着作了系统完整地梳理,得出了明代楚辞学的第二个大特点是作品多样化。而这种多样化,又具体表现在:对前代楚辞学书籍翻刻数量增多、楚辞学专着增多、注解方式多样、注解内容多样。第三章以明代楚辞学问题、新说、目录排序现象为研究点,第一部分梳理了由明代发端且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楚辞学问题,以及相关的前辈学者观点,并于最后作出简略地分析考辨。主要集中于这四个问题:《卜居》《渔父》非屈原所作、《九辩》为屈原自作、《招魂》为屈原所作、《大招》为屈原所作。第二部分涉及明代楚辞学的新说,有:湘君、湘夫人为配偶神说、《九歌》非祭词说、《礼魂》为乱辞说,亦于其后作了简短地分析。第三部分对明代楚辞学专着中出现的目录排序各不相同的现象作了论述和分析。第四章则是论述明代楚辞学地位和所作的贡献。第一部分阐述明代楚辞学所具有的承上启下、蓄势继兴的地位。第二部分则从研究方法、创立新说角度来探究明代楚辞学对后世楚辞学研究所作出的贡献。本文的亮点有二:第一是关注到明代诗话集子中所保留的楚辞学研究材料。第二是注意到明代楚辞学专着中出现的目录排序变动现象。此外,本文还有两处特色:其一是对比性,通过与汉代、宋代作对比,论述明代楚辞学的研究思想。其二是问题意识,集中整理了由明代发端的楚辞学问题,并对其进行简要地分析考辨。
石镇[2](2021)在《《楚辞评注》研究》文中提出《楚辞评注》由王萌选定篇目,王远负责考音工作,叔侄俩共同评注完成,是一部以注为主、评注合一的楚辞注本。王萌深深折服于屈原才情之“惊才风逸”、《楚辞》内容之“恢诡谲怪、卓茔骀荡”,又感两千载悠悠岁月中,屈原真正的知己寥寥无几,正是在为屈原立言、为自己立名的动机下,《楚辞评注》初稿诞生了。后王远出任朱轼、胡克宽幕僚,《楚辞评注》有了朱轼、胡克宽等人的参校和参评,终于成书。王萌尊传统楚辞注本,承袭经典注本《楚辞集注》的篇目选择和篇次,择取与简化《楚辞章句》《楚辞补注》《楚辞集注》注解内容。正如书名所示,《楚辞评注》重在评与注。王萌叔侄在注疏时于疏解章句、阐述儒家义理之处用力颇深,王远的考音工作也是有系统性的。在评注内容中王远十分重视对乃叔王萌的内容进行补充,并把自己的不同观点放在乃叔之后。经王萌叔侄的评注,屈原形象再次被阐释出来:他忠于君主,即使被流放,依旧心系君主、“怨慕”君主;多次想以一死来“冀君之一悟”,然而屈原的“大中之道”只有“从彭咸遗则”。王萌叔侄解楚辞的方法也值得借鉴,“以楚辞解楚辞”“以典籍解楚辞”是以内外证结合的方式来解楚辞;用诗歌来解楚辞意境,十分重视评解用语的美感;根据文章行文脉络来分段解析,从而掌握通篇大义。然而王萌以文风定作者归属的行为十分武断,禁不起仔细推敲。以《楚辞评注》为底本诞生的《楚辞新注求确》,可谓《楚辞评注》的回响。
吴晓云[3](2021)在《本世纪《远游》作者争论之众说——《远游》作者问题研究述评之一》文中指出《远游》的作者问题在本世纪仍是楚辞学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论争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第一,关键人物"韩众"出现的年代;第二,文本相关词汇在屈原时代尚无或尚未流行问题;第三,道家/神仙思想与屈原的人格思想是否相符;第四,文本结构与屈原的其他作品是否相符。
李昭[4](2020)在《《楚辞·远游》作者问题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远游》作者之争虽然没有彻底解决,但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上无疑有了重大突破。随着学界研究的推进,《远游》篇的内容结构被分析的愈加深入,它与屈骚的关系被辨析的愈加清楚,今人在正确的研究理念及研究方法指导下,仍可以对《远游》的作者问题进行思考与追问。同时,在作者问题之外,《远游》篇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也值得今人继续反思。
力之[5](2019)在《用词汇史鉴定法断《远游》非屈作之问题种种——兼论神仙思想屈原时无或尚未流行说之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认为《远游》非屈原作"最坚"之一大证明,即有些术语、词汇与作品所体现之神仙思想为屈原时代所无或尚未流行。然持是说者不仅未能跳出研究对象来考察问题,而且事实上既误以今存文献为当时之全部,又忽乎反证——公认可信的存世文献是否存在着同一情况?因之,是说无论如何都无法动摇"《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说。就通常意义言,用词汇史鉴定法来断《远游》非屈原作,应是客观而无懈可击的,然此实似是而非,经不起如何推敲;而以神仙思想为屈原时代所无或尚未流行来断《远游》非屈原作者,其失部分类此,部分则缘未能发掘好《楚辞》内在之证明所致。
侯少博[6](2018)在《文化视域中的两汉骚体文学研究》文中提出骚体文学,也称楚辞体文学,是指形式上近于屈原《离骚》《九章》,以带有“兮”为句式特征、以抒情为旨归的一类文学。骚体文学的地位虽然不及两汉政论散文、乐府和辞赋,但却是两汉士人抒发情感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两汉时期的制式文章、乐府歌辞和辞赋多受礼乐制度及其精神的引导,是在礼乐制度所规定的范围内发展的。尤其受诗言志、诗学思想以及情志观的影响,汉人将情视为私欲的一部分,很少在诗歌中抒发情感。这使得两汉文学抒情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思想和制度的限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汉人抒情的方式,除如司马迁“发愤着书”这种情况之外,便主要通过骚体文学来实现。不过,两汉骚体文学虽以抒情为重,但其文章组织、辞采使用,受学术影响的痕迹仍然十分显着。本文试图立足两汉骚体文学,结合思想史和学术风气,讨论两汉抒情文学的形态及其成因。论文主要分为四章,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从文体演进的角度,讨论骚体文学的文体流变及其与其他文体生成的关系。两汉骚歌源自于楚地民歌,期初形制短小,后因抒情性的强化而形制增加,并在言辞、句式上有雅化的倾向。骚体诗通过“兮”字被虚词替代、以诵读的方式在文人群体中传播、以七言形式进入辞赋的乱辞为途径,推动了七言诗的产生。两汉骚体赋借鉴散体赋的句式,其抒情特质也进入到散体赋当中,出现了一批骚散相间体的辞赋,为汉末抒情小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骚体文学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时间、空间等叙事结构,呈现了赋化的特征。东方朔《七谏》之所以列七章,是受当时以“七”为数的创作风气影响所致,是最早的拟骚文学,由于屈原《九章》的编订,两汉拟骚文学改七为九,《七谏》虽仅有七篇,但在内容及形式上对两汉“九体”文多有开创之功。第二部分,讨论两汉士人身份认知与屈原形象的重塑。屈原作为两汉士大夫精神的归宿,其形象是由两汉士人赋予的,本章着重分析其形象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被阐释的。具体言之,屈原的忠臣形象由效忠王族被扩展至忠于家国。两汉士人注重辞赋的讽谏功用,故而对屈原的“发愤抒情”之言多有微词,而王逸则有意将屈原发愤抒情之言理解为讽谏之语,以求为怨愤之言寻求合理性。由于东汉提倡名节,屈原不肯随波逐流的节士形象在两汉士人观念中得到了强化。第三部分,结合两汉士人的文化认知讨论拟骚对楚骚的发展。首先楚骚诞生于浓厚的宗教巫术氛围;两汉拟骚诗人则脱离了这种文化环境,因而拟骚文学虽然效法屈骚,但其中仍有新变。拟骚文学取象于历史典籍而非自然外物,多赋予象征词以道德属性而非神性,注重铺陈手法而轻比兴,注重讽谏而轻抒情,这些是拟骚与屈骚文学不同的核心内容,也决定了其文学价值不及屈骚。其次,本文以虞舜的文学形象为例,提出虞舜教化三苗,使其作为神灵的身份存在于楚人的文化记忆中,这成为屈原作品中以重华为神灵形象的文学渊源;而屈原对虞舜的历史认知,则来源于周文化对尧舜帝王形象的塑造。两汉拟骚文学也多用虞舜形象,但其所涉及仅为历史帝王之舜,而不涉及神灵的舜。最后,以飘风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屈骚中的飘风,是神灵出行的仪仗,带有积极意味;汉人受阴阳五行观念影响,将飘风视为奸邪当道的自然结果,故对屈骚中的飘风有所误读,飘风形象在拟骚文学中也是邪恶的象征。第四部分,以《楚辞章句》为出发点,考查经学制度下,东汉士人对骚体文学的认知。楚辞本为屈原抒发怨情之作,两汉士人则多将其与经书相提并论,王逸甚至提出《离骚》“依经立义”,这些从文学评论上反映了两汉士人以骚体比附经术的取象。王逸称《离骚》为经,并为之作章句;在《楚辞章句》中,王逸提出《离骚》“依诗取兴”,用《诗经》的比德传统来解释屈骚中的神异性描写,其优点在于强化的中国文学继承性的一面,缺点在于遮蔽了中国文学的神异性抒写。
宋小芹[7](2018)在《先唐咏屈辞赋研究》文中提出所谓“咏屈辞赋”,是指屈原以后,古代文士所作以追悼、咏叹屈原身世遭遇和精神人格为主要内容的辞赋,也包括那些模仿楚辞形式并且在内容上与屈原相关的拟骚作品。本文以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咏屈辞赋”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微观的角度,立足于文本,结合作家身世经历、思想背景以及创作心理等方面,对具体的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艺术分析,诸如咏屈辞赋对屈原之死的评价、对屈原精神的咏赞和对屈骚艺术的传承,以及咏屈辞赋作者对个人仕途命运的思考等;另一方面,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汉魏六朝咏屈辞赋创作的总体风貌、发展演变及其对后世咏屈辞赋创作的影响。本文共包括绪论和五章正文:绪论界定了“咏屈辞赋”概念及本文研究范围,对二十世纪以来汉魏六朝咏屈辞赋的研究状况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评述,并归纳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一章“两汉的吊屈悼骚辞赋”。论述贾谊的《吊屈原赋》与《惜誓》,东方朔的《七谏》,扬雄“摭《离骚》而反之”的《反离骚》,以及东汉梁竦感悼屈原“以非辜沉身”所作的《悼骚赋》等一系列吊屈悼骚赋。这些作品,或借追伤屈原以“自喻”,或因伤愍屈原而“为之作解”,都或显或隐地抒写了对屈原的看法和自己的人生情绪,并开创了文学史上咏屈这类辞赋题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章“<楚辞章句>所载’承九立义’的两汉拟骚咏屈辞”。具体解读王褒《九怀》、刘向《九叹》、王逸《九思》等三篇拟“九体”辞赋,分析它们各自的价值特点:《九怀》作为汉代第一篇拟“九”之作,仿《楚辞·九歌》的句法形式、比兴手法和语言表现,在“追愍”屈原的同时也寄寓自己的思想情感,颇有创新意义。对此,后世文人如西晋陆云有《九怀》“极佳”之评、清人顾景星还模拟《九怀》而作《释怀九章》;《九叹》长达四千五百余字,内容也较丰富。作者全面叹述屈原一生的行事经历,具有既“代屈原之意”以述其志又“颇露身世之感”的双重意蕴。在艺术上,除明显模拟《离骚》《九章》《远游》等作品的内容、文句之外,又往往因古鉴今、比兴并用,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人物事类也十分丰富,均非其他一般拟骚辞赋所能及;《九思》则是一篇以悼伤屈原为情感主题的作品,在结构上模拟《九章》,在语言形式上则拟仿《九歌》,艺术上继承《楚辞》的比兴象征手法,尤其擅于以草木、虫鱼、鸟兽象征社会政治情况,很有特色。而宋人朱熹等贬斥“三九”为“无病呻吟”,实乃有失公允。第三章“魏晋六朝的咏屈辞赋”,论述此期今存的三篇咏屈辞赋。曹植“触类而作”的《九愁赋》以叹述屈原的仕途不幸为中心,集中抒写了屈原内心极其悲怨、愤激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借此暗喻自身惨淡的现实处境和满腹的愁思,此赋极写愁思之深、之广、之浓,具有浓郁的悲情色彩;西晋陆云追愍屈原而述的《九愍》,是“以其情而玩其辞”,在体裁形式上模拟屈辞《九章》、继承汉人拟“九体”的吊屈传统,在表达内容上主要抒写屈原遭馋被放的经历和郁愤不平之情,表达哀悯屈原的诚挚情怀,同时也寄托作者自身“怀才不遇”的文士幽怨,整个赋篇充满了迁逝之感与生命之悲;南朝宋颜延之“道经汨潭,敬祭故楚三闾大夫之灵”所作的《祭屈原文》,则对自我情感的渗透十分克制,而文风庄重沉郁,多是致奠屈原之意。第四章“汉魏六朝咏屈辞赋的艺术成就及影响”。首先,从艺术成就来看,汉魏六朝咏屈辞赋总体上是在模拟中创新:(1)以“祖述楚辞”为基础开创“吊屈、悼骚”的“拟骚”赋体,在辞赋体制上具有创新意义;(2)继承了楚骚的“发愤以抒情”传统,书写悲愁愤怨之情,从题材内容方面确立“代言”与“自谕”重叠的书写范式;(3)在艺术形式上普遍地拟取骚词楚语、袭用骚体标志性的词语“兮”字入赋,并延续楚骚“香草美人”比兴象征传统,风格自然流畅,具有浓郁的楚骚风韵,且在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其次,汉魏六朝咏屈辞赋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尤以“吊屈”辞赋与“拟九体”的影响最为深广,这类作品代代有作,已经成为辞赋史和文学史上很有特色的一种文学现象和一份值得关注的遗产。
陈勇[8](2017)在《王夫之诗学考论》文中研究表明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在诗学领域的成就甚为突出。其诗学传布、接受和研究的历史可分为四个时期:1692年至1911年,为其诗学着述的保存、刊印和渐次传布时期;1912年至1977年,为其现代学术研究初期;1978年至2000年,为其蓬勃发展期;本世纪以来,为综合深化期。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反思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与理论相结合、文本细读和整体观照相结合、三维立体的考察等综合方法,从而展开本课题的论述。论文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考”,主要探究王夫之诗学的文献及体例。王夫之诗学着述基本上贯通了整个文学史,该编对其主要的诗学着述《诗广传》、《诗译》、《楚辞通释》、“夕堂永日”系列、《南窗漫记》,以文献学和文体学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考察。《诗广传》属于外传体,其对《诗》篇本义的理解参酌于汉、宋《诗》学之间,大部分篇章依据《诗序》、《毛传》、《孔疏》、《郑笺》的说法,少数篇章采纳了《诗集传》。《诗广传》读《诗》方法就是“兴观群怨”,其理论渊源可溯及《韩诗外传》,直至《论语》中孔子和弟子言诗的理念。《诗译》是连接《诗经》与后世诗歌的一座桥梁。或以后世诗歌与《诗经》相贯通,揭示诗歌艺术的渊源与本质;或以《诗经》为参照理解后世的诗歌,论述诗歌观念和技艺的发展变化;其论《诗》的方式与明代的《诗》学之间既有会通也有差异。《楚辞通释》篇目取舍与分节立释的标准,与以往经典的注本如《楚辞章句》、《楚辞集注》均有不同;其着述逻辑具有通贯性,并注重文学性阐发;在所有《楚辞》的注本中,《通释》最具“了解之同情”,当然也存在以今释古且忽视古今之别的问题。“夕堂永日”系列,主要包括王夫之对《诗经》以后诗歌的选、评、论三个部分,从成书过程和命名含义而言,三者应具有不同的批评功能但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选”意在取舍褒贬,“评,”意在品赏衡鉴,“论”意在理论概括,“选”与“评”对“论”具有支撑作用,“论”对“选”与“评”具有统摄性质。“夕堂”系列的成书,与宋明以来盛行的诗歌评选之风密切相关。《南窗漫记》一书,记述了其学诗、作诗及与师友相互赠答的情况,对了解其诗学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下编为“论”,主要探究王夫之诗学的思想与方法。王夫之治学又有很强的融贯性,其诗学融摄了《易》学、佛学的思想与方法。诗学与《易》学贯穿了王夫之学术生命的始终,其“兴观群怨”的诗学命题就蕴含着“由用以得体”、阴阳交相为益的《易》学思想。“情景”理论中“相为珀芥”、互藏其宅”、“唯意所适”等说法则直接源于《易》学的经典着作。“诗有生气如性之有仁”、“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等批评观念皆能以《易》学理论加以解释,在最终的价值取向上,其诗学与“生生之仁”的《易》学思想具有一致性。王夫之将唯识学现量的概念引入诗学,其“现量”诗说包涵者“即景会心”、“身历目见”、“貌其固有”、“磕着即凑”、“独至之情”等多层丰富的批评意义。就“现量”诗说与佛学现量观之间的歧异,不仅要参照于玄奘、窥基所传的唯识学,更要注意宋代以来性相相融的佛学思潮。但二者之间的根本矛盾不可调和,唯识学的现量追求的是无生无灭的圆成实性,而王夫之诗学藉现量观念体悟的是天地大化的生生不息。王夫之诗学明确表现出“贵现贱比”的倾向,然而佛学“比量”的含义可以弥补其学诗层面论说的缺失。
林冉[9](2017)在《胡文英与《屈骚指掌》研究》文中指出乾嘉时期朴学盛行,此时也是楚辞学研究极为繁盛的时期。朴学家们研究《楚辞》以广征博引、实事求是见长,尤为注重对《楚辞》名物、地理的考据,代表作有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戴震《屈原赋注》、王念孙《毛诗群经楚辞韵谱》等。但也有不少学者不满考据者割裂《楚辞》文脉大义的弊病,专注于阐释《楚辞》的文意与文脉,章句类代表作有陈本礼《屈辞精义》、刘梦鹏《屈子章句》、胡文英《屈骚指掌》等。其中胡文英《屈骚指掌》作为乾嘉朴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注释体例虽以章句为主,但由于深受乾嘉朴学的影响,亦注重考据名物、地理等,他曾五次涉楚实地考察,可见其用力之深。清代朴学大家王鸣盛曾赞扬《屈骚指掌》考索名物精细,胡文英不少独到的见解亦受到当代学者们的肯定,《屈骚指掌》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楚辞注本。就目前学界对胡文英及《屈骚指掌》的研究现状看,取得了一些成果,对胡文英的生平事迹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对《屈骚指掌》的注释方法与体例研究得较多。但关于胡文英的生平事迹及注骚动机的研究仍不够明确与全面,并且存在错误与矛盾之处。此外,《屈骚指掌》的特色、不足及其对旧注(《楚辞章句》《楚辞补注》《楚辞集注》)的沿袭与创新之处尚未得到充分讨论,因此对胡文英及《屈骚指掌》的研究尚存在较大的空间。由于记载胡文英生平事迹的文献稀少且研究楚辞的着述、论文浩如烟海,有些问题仍存在争议,研究工作的开展确有一定的难度。为克服以上困难,采用文献分析法、纵向对比法、综合研究法、知人论事法对胡文英及《屈骚指掌》进行研究。首先,利用胡文英着作序跋及《武进阳湖县志》《武阳志余》《江苏省通志稿》《清代毗陵名人小传稿》《清代缙绅全书》等相关记载,对胡文英生平进行深入探讨,纠正前人混淆同名者、胡文英字号的错误,理清胡文英籍贯、家世、科举经历的基本情况。进而得出胡文英因仕途不顺、尤嗜屈骚、不满旧注之弊创作了《屈骚指掌》。其次,对于《屈骚指掌》一书,横向上将其置于乾嘉朴学这一大背景中研究。胡文英采用考据法对屈骚地理、名物、音韵、民俗进行考证,但在具体操作上,胡文英则是亲涉楚地、实地考察,这又有别于同时期治骚者的引经据典,经他实地考证后的成果具有浓郁的楚地特色,对于研究《楚辞》与楚地风物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屈骚指掌》是清代章句派注释《楚辞》的代表作,体现了楚辞研究由重考据向重文意阐释发展的趋势。纵向上将《屈骚指掌》置于楚辞接受史中,主要与《楚辞章句》《楚辞补注》《楚辞集注》进行对比,《屈骚指掌》在字词及文意解释方面均有沿袭旧说之处。考证名物与时谚、结合屈原处境与楚国国情阐释文意、解读“求女”情节是《屈骚指掌》补充前人注释、阐发新见的关键之处。胡文英治骚力求新变使《屈骚指掌》新解层出,但也暴露了该书在字词训诂、文意阐释、时地考证上存在牵强附会、主观臆断的弊病。
赵然[10](2016)在《游国恩楚辞学研究》文中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学东渐,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学术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另一方面吸纳融入了西方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在楚辞研究方面,游国恩正是处于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性人物。他奠定了现代楚辞学的基础,成为我国现代楚辞学的集大成者。游国恩楚辞学与清末民初的哲学、艺术、社会思潮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这些构成了游国恩楚辞学的外部环境。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坚忍不拔的性情、勤奋不辍的探索加上天资聪慧,这成为影响游国恩楚辞学的个人因素。外部环境与个人因素共同孕育了游国恩的楚辞学体系。游国恩楚辞学体系的构建包括楚辞学作家论、楚辞学作品论、楚辞学文献论、楚辞学史论。游国恩楚辞学作家论包括屈原和宋玉两部分,屈原论涉及屈原的生卒年限、身份、思想宋玉论涉及宋玉的生卒年、师从关系。游国恩在楚辞学研究过程中提出,屈原生于公元前343年,卒于公元前277年。游国恩认为屈原出身于天文世家,做过左徒和三闾大夫,他没有考证二者的先后顺序。游国恩对屈原的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他既有儒道法的内容,又有阴阳家的成分。游国恩认为宋玉出生于公元前296年,卒于公元前235年。对于屈原作品的篇数,游国恩前后持不同的观点。他早期认为屈原作品有十二篇。在《屈赋考源》中承认《远游》也是屈原的作品。在1946年版的《屈原》中游国恩认为屈原作品有十三篇。在1963年版的《屈原》中,游国恩认为屈原作品共存世二十四篇。他承认《九歌》经过屈原的润色,《天问》是屈原最早的作品,《离骚》作于其再放襄王时,《招魂》也是他的作品。《九辩》是宋玉的作品,有明显抄袭屈原作品的痕迹。游国恩作为中国文学史学科的开拓者对宋玉的艺术成就进行了科学地评判,主要表现在其借古乐为新裁,以抒发情思;为文开拓形式,描写入神;宋玉悲秋,成为文学上之习语。游国恩提出了楚辞流传下来的两个缘由,一是由于楚国广大人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爱护与同情;二是屈原后辈对于屈原作品的爱好和祖述。淮南王刘安是第一个给《楚辞》作注的人,但他只注了《离骚传》一篇。游国恩指出了朱熹《楚辞集注》的一些弊端,如不知大言、小言,乃后人伪作;洪氏《补注》长于名物考证、音韵训诂,微词奥义较少发明。游国恩楚辞学研究还包含楚辞艺术论和楚辞审美论。游国恩认为楚辞比兴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女人”来做比兴的材料。北方文学《诗经》是楚辞形成的一个源流。南方文学中的《道德经》和民间歌谣成为楚辞的另一个重要源泉。游国恩研究了楚辞的发展流向,它成为是中国辞赋之祖、骈俪文之祖、七言诗之祖。楚辞作为审美客体存在,游国恩关注的是渗透在审美形式中的意蕴。这里面既有他自己深沉的情感体验,又有其对人生价值意义理性思考。纂义体例是游国恩对楚辞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它是对两千年楚辞学研究的一个总结,是楚辞学资料丰富的宝库。这种以文系人、以人观诗的形式便于查阅;“谨按”点评精当。比较游国恩纂义与闻一多校补体例,发现游国恩纂义研究重点在于疏通文义,闻一多的校补研究重在校正文字;游国恩注重古人对楚辞的研究,闻一多比较重视近人的研究成果。游国恩的学术个性“平正通达”。他既继承了乾嘉学派的治学传统,又吸收融合了二十世纪初的现代意识。闻一多是游国恩的好友,他们在探索以楚辞为代表的古典文学的学术道路上并肩前行,二人的学术成果构成了二十世纪楚辞学研究的一道亮丽风景。游国恩楚辞学的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研究使命等对当代楚辞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研究理念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的整体观与历史观。他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民族、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等对二十世纪的楚辞文献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游国恩把研究楚辞学与学者的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二、《惜誓》非唐勒所作辨——与赵逵夫先生商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惜誓》非唐勒所作辨——与赵逵夫先生商榷(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楚辞学的特点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明代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高压政策 |
第二节 文学发展蓬勃,复古思想兴盛 |
第三节 学术思想从停滞走向开放 |
第二章 明代楚辞学特点研究 |
第一节 明代——以“文学思想”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 |
(一)汉代:以经学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 |
(二)宋代:以理学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 |
(三)明代:以文学为主的楚辞学研究思想 |
第二节 明代——楚辞学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
(一)前代楚辞学书籍翻刻数量增多 |
(二)楚辞学专着增多 |
(三)楚辞学专着之注解方式的多样化 |
(四)楚辞学专着之注解内容的多样化 |
第三章 明代楚辞学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明代楚辞学的作者问题 |
(一)《卜居》《渔父》非屈原所作问题 |
(二)《九辩》为屈原自作问题 |
(三)《招魂》为屈原所作问题 |
(四)《大招》作者问题 |
第二节 明代楚辞学的新观点 |
(一)湘君、湘夫人之说 |
(二)《九歌》非祭词说 |
(三)《礼魂》为乱辞说 |
第三节 明代楚辞学专着的目录排序 |
第四章 明代楚辞学的地位及其贡献 |
第一节 明代楚辞学的地位——承上启下、蓄势继兴 |
第二节 明代楚辞学的贡献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立新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楚辞评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楚辞评注》主要评注者生平与王萌着述动机 |
1.1 主要评注者生平 |
1.1.1 王萌 |
1.1.2 王远 |
1.1.3 其他评注者 |
1.2 王萌着述动机 |
1.2.1 惊于屈原“文”才 |
1.2.2 引为屈原“知己” |
1.2.3 借着书以“立名” |
第二章 《楚辞评注》之成书、体例与版本 |
2.1 《楚辞评注》成书经过 |
2.2 《楚辞评注》之篇目体例 |
2.3 《楚辞评注》之笺注体例 |
2.4 《楚辞评注》版本 |
第三章 《楚辞评注》的内容特色 |
3.1 《楚辞评注》注疏特色 |
3.1.1 解句之辑注法与重文学性 |
3.1.2 考音之表音法与重韵 |
3.1.3 义理之美政理想与立名 |
3.2 《楚辞评注》评注特点 |
3.2.1 评注内容之互补 |
3.2.2 评注内容之差异 |
3.3 屈原形象的再诠释 |
3.3.1 “怨君”之“怨而慕者” |
3.3.2 “大中之道”践行者 |
第四章 《楚辞评注》学术贡献 |
4.1 解楚辞之方法 |
4.1.1 “内证”之以楚辞解楚辞 |
4.1.2 “外证”之以典籍解楚辞 |
4.1.3 “意境传达”之以诗歌解楚辞 |
4.1.4 “文脉剖析”之以文脉解楚辞 |
4.2 以文风断定作者 |
4.2.1 《远游》篇为屈原所作 |
4.2.2 《招魂》篇作者为屈原 |
4.2.3 《大招》为景差所作 |
4.2.4 《惜誓》作者不明 |
第五章 《楚辞评注》之承继 |
5.1 评、注形式之承袭 |
5.1.1 卷首序语之择取 |
5.1.2 文中注评之择取 |
5.1.3 篇末总评 |
5.2 《楚辞评注》与竟陵派 |
5.3 《楚辞评注》之后继 |
5.3.1 《楚辞评注》与《楚辞新注求确》 |
5.3.2 《楚辞新注求确》对《楚辞评注》评注方式的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本世纪《远游》作者争论之众说——《远游》作者问题研究述评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关键人物“韩众”是否早于屈原之述评 |
(一)史学着作和文学作品提到的“韩众” |
(二)文献材料对“韩众”作的注释 |
二、关于文本词汇是否尚无或尚未流行之述评 |
三、关于屈原时代道家/神仙思想尚无或尚未流行之述评 |
(一)屈原受道家思想影响 |
1. 力之与赵逵夫之商榷 |
2. 从文本道家思想的层面论证 |
3. 从道家思想传播情况考察 |
4. 结合出土文献等之考证 |
(二)关于屈原时代神仙思想尚无或尚未流行的问题 |
四、关于文本结构与屈原其它作品不同之述评 |
(一)从文本结构相似性、读者接受以及成书体例看《远游》 |
(二)“代屈原立言”说之延伸 |
五、结语 |
(6)文化视域中的两汉骚体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骚体演进与新文体的衍生 |
第一节 秦汉骚歌的文体生成与内在突破 |
一、三三式形制的形成 |
二、抒情的强化与三三式的突破 |
三、学者之诗与骚歌的雅化 |
第二节 骚体演进与七言诗的文体生成 |
一、“兮”字替代与七言生成 |
二、歌诗诵读与七言演生 |
三、骚体式乱辞对七言生成的推动 |
第三节 骚体散文化与骚体赋、散体赋的互动 |
一、骚体散文化的路径 |
二、骚体对散体赋的句式渗透 |
三、散体赋对骚体赋的浸润 |
第四节 秦汉骚体文学的赋化路径 |
一、从楚歌到屈赋 |
二、从屈赋到宋赋 |
三、从楚骚到汉骚 |
第五节 东方朔《七谏》及其与“九体”之关系 |
一、《七谏》与《七发》的关联及其创制 |
二、《七谏》与骚体的主题创新 |
三、《七谏》对“九体”的开启 |
第二章 士人身份认知与屈原形象的重塑 |
第一节 屈原忠臣形象的形成 |
一、周秦文献“忠”的内涵 |
二、屈原“忠君”形象的初步形成及其价值 |
三、“忠臣”的认知与屈原形象的新变 |
四、王逸《楚辞章句》与屈原忠臣形象的形成 |
第二节 两汉进谏方式的省思与屈原“谏臣”形象的重塑 |
一、屈原为赋进谏的文学生成 |
二、屈原之谏与两汉进谏方式的省思 |
三、两汉士人对屈原谏臣形象的重塑 |
第三节 士节与屈原节士形象的形成 |
一、人格意识与屈原节士形象的初成 |
二、《新序》与两汉之际屈原节士形象的塑造 |
三、东汉名节观与屈原节士形象的形成 |
第三章 文化认知与两汉拟骚文学的形态沿革 |
第一节 由兴到象与拟骚赋的艺术走向 |
一、从取象自然到取向典籍:象词来源的变化 |
二、从神性的观察到德性的发现:取象方式的变化 |
三、由重比兴到重铺陈:辞采组织方式的变化 |
四、骚怨的弱化及消解:由发愤抒情到作赋讽谏 |
第二节 虞舜神灵形象的文化认知与文学生成 |
一、《楚辞》中“舜”的两种称谓及其内涵 |
二、舜为神灵形象的文学生成 |
三、舜的历史化描述与屈骚“尧舜”形象的形成 |
四、帝舜神灵形象的消解 |
第三节 《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的文本内涵与王逸的经学误读 |
一、前代学者对“飘风”“屯”“离”的解释及问题的症结 |
二、周秦语境中“飘风”之本义 |
三、《九歌》“风”之意义及“屯其”在屈辞中的意义与用法 |
四、王逸以飘风为谗邪的文化渊源 |
第四章 由《楚辞章句》论两汉骚体文学观 |
第一节 “通儒”与东汉着述风气的转型 |
一、通儒特质与着述认知 |
二、通儒与东汉的着述实践 |
三、东汉文章着述的经学旨趣 |
四、儒生论着与魏晋文章的观念变动 |
第二节 《离骚》称“经”的时世背景与经学认知 |
一、汉人对《离骚》认知转关 |
二、辞赋之宗:儒生论赋与《离骚》的经典化趋向 |
三、“依《诗》取兴”及王逸对“离骚经”的阐释 |
第三节 《离骚》“依诗取兴”与王逸注《楚辞》的经学视角 |
一、诗骚兴词的文学生成 |
二、诗骚兴词分野 |
三、王逸“依诗取兴”楚辞观与其注释《楚辞》的方式 |
四、“依诗取兴”视角下王逸注释《楚辞》的得失 |
余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先唐咏屈辞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咏屈辞赋”概念的界定及本文的研究范围 |
二、20世纪以来汉魏六朝咏屈辞赋研究综述 |
(一) 20世纪前80年中国文学史及辞赋论着对咏屈辞赋的论述 |
(二) 近35年来中国文学史及辞赋论着对咏屈辞赋的论述 |
(三) 近35年来研究咏屈辞赋的论文 |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两汉“吊屈、悼骚”辞赋的创始 |
一、汉初贾谊伤悼屈原逢时不祥的《吊屈原赋》及《惜誓》 |
(一) 首开“吊屈”之风的《吊屈原赋》 |
(二) 《吊屈原赋》历代接受的原因及启示意义 |
(三) 以屈原立言的《惜誓》 |
二、东方朔代屈原立言的《七谏》及其文体意义 |
(一) 《七谏》的写作背景及篇题含义 |
(二) 《七谏》篇章结构的特点 |
(三) 《七谏》的情感内容与思想倾向 |
(四) 《七谏》的艺术价值及其对咏屈辞赋的影响 |
(五) 附论《七谏》并非“平民文人东方朔的'自荐书'” |
三、扬雄“摭《离骚》而反之”的《反离骚》 |
(一) 《反离骚》的写作及其引起的争议 |
(二) 《反离骚》的结构内容 |
(三) 《反离骚》对于屈原之死的态度 |
(四) 《反离骚》“正话反说”的书写特色 |
四、东汉梁竦感悼屈原“以非辜沉身”的《悼骚赋》 |
(一) 《悼骚赋》的写作背景 |
(二) 肯定屈原“陨命而后仁”的思想内容 |
(三) 悼骚与感怀、咏史相兼的艺术特点 |
第二章 《楚辞章句》所载“承九立义”的两汉拟骚咏屈辞 |
一、《楚辞章句》“咸悲其文、依而作词”说辨析 |
二、王褒追愍屈原遭世溷浊依《九歌》所作《九怀》 |
(一) 《九怀》题旨与作者的创作意图 |
(二) 《九怀》的结构及其基本内容 |
(三) 《九怀》模仿《九歌》的拟骚特色及其评价 |
三、刘向追念屈原忠信之节依《九章》所作《九叹》 |
(一) 刘向《九叹》的创作背景 |
(二) “代屈原之意”与“颇露身世之感”的双重意蕴 |
(三) 《九叹》的艺术价值与特色 |
四、王逸伤悼屈原高其节义仿《九章》《九歌》所作《九思》 |
(一) 《九思》为“悼伤”屈原而作 |
(二) 《九思》的结构与思想内容 |
(三) 典型代言体的艺术特色 |
第三章 魏晋六朝咏屈辞赋的演变 |
一、魏晋六朝对于屈原及其作品的文学接受与评论 |
(一) 魏晋南北朝的屈原接受及咏屈辞赋概况 |
(二) 《文心雕龙·辨骚》对于屈原及其作品的文学评论 |
二、魏曹植借咏屈而抒怀的《九愁赋》 |
(一) 《九愁赋》主题辨析 |
(二) “九愁”释题及《九愁赋》的结构内容分析 |
(三) 关于《九愁赋》是否为“骚体”的论辩 |
三、陆云拟屈原《九章》的《九愍》 |
(一) “作文解愁、作赋言情”的文学观与《九愍》的创作 |
(二) 《九愍》以屈原“其情”“其辞”而“表意”的情感内容 |
(三) 《九愍》的拟骚特色 |
四、南朝颜延之的《祭屈原文》 |
(一) 颜延之《祭屈原文》的写作背景与内容 |
(二) 《祭屈原文》的写作特点 |
第四章 汉魏六朝咏屈辞赋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
一、在模拟中创新:咏屈辞赋的艺术成就 |
(一) 以“祖述楚辞”为基础开创“吊屈、悼骚”的“拟骚”赋体 |
(二) 从题材内容方面确立“代言”与“自谕”重叠的发愤抒情范式 |
(三) 在艺术形式上取用楚骚句式与“香草美人”比兴象征手法 |
二、汉魏六朝咏屈辞赋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8)王夫之诗学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王夫之诗学传布、接受和研究史述要 |
一、1692年-1911年:着述保存、刊印和渐次传布时期 |
二、1912年—1977年:现代学术研究初期 |
三、1978年-2000年:蓬勃发展期 |
四、本世纪以来:综合深化期 |
第二节 问题反思、研究方法和论题设定 |
一、存在问题及反思 |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三、主要论题的设定 |
上编 王夫之诗学的文献及体例 |
第一章 《诗广传》 |
第一节 《诗广传》解题 |
一、传:传经和解经 |
二、《诗经》学内、外传体之分 |
三、《诗广传》属于外传体 |
第二节 《诗广传》对诗篇本义的理解 |
一、依从《诗序》、《毛传》、《孔疏》、《郑笺》 |
二、依从《诗集传》 |
三、《毛诗》、《集传》各有所取 |
四、《毛诗》、《集传》皆有不从 |
第三节 《诗广传》读《诗》的方法 |
一、可以兴 |
二、可以观 |
三、可以群 |
四、可以怨 |
第四节 《诗广传》的学术渊源 |
一、启蒙于家学 |
二、超拔于时风 |
三、远绍于韩婴 |
四、根源于孔孟 |
第二章 《诗译》 |
一、《诗译》解题及体例 |
二、《诗译》与明代《诗》学的会通 |
三、王夫之《诗》学与明代《诗》学的差异 |
四、余论 |
第三章 《楚辞通释》 |
第一节 《楚辞通释》的编撰体例 |
一、篇目取舍 |
二、以意分节 |
第二节 《楚辞通释》的注释特点 |
一、注释逻辑始终一贯 |
二、重视文学性阐发 |
三、深具了解之同情 |
四、以今可以通古 |
第四章 “夕堂永日”系列 |
第一节 “夕堂永日”系列的成书情况 |
一、成书过程 |
二、“永日”释义 |
第二节 “夕堂永日”系列的编撰体系 |
一、选:取舍褒贬 |
二、评:品赏衡鉴 |
三、论:理论概括 |
第三节 “夕堂永日”系列与诗歌评选之风 |
第五章 《南窗漫记》 |
一、《南窗漫记》解题 |
二、《南窗漫记》的文献价值 |
下编 王夫之诗学的思想与方法 |
第六章 王夫之诗学的《易》学品格 |
第一节 “兴观群怨”命题蕴含的易理 |
一、并行与会通 |
二、由用以得体 |
三、兴、观、群、怨的交相为益 |
第二节 “情景”诗论蕴含的《易》理 |
一、相为珀芥 |
二、互藏其宅 |
三、唯意所适 |
第三节 生生之仁 |
一、诗有生气,如性之有仁 |
二、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 |
三、仁者之言,蔼如也 |
四、仁,有函者也 |
第七章 王夫之“现量”诗说原论 |
第一节 《相宗络索》的“三量”说 |
一、《相宗络索》“三量”说的来由 |
二、现、比、非三量涵义考释 |
第二节 “现量”诗说的批评涵义 |
一、即景会心,即物达情 |
二、身历目见,当境写出 |
三、貌其固有,显其所存 |
四、灵心巧手,磕着即凑 |
五、想象空灵,自有实际 |
六、独至之情、独喻之微 |
第三节 “现量”诗说与佛学现量观的歧异 |
一、“现量”诗说与性相融会的佛学思潮 |
二、“现量”诗说与佛学现量观的根本歧异 |
第四节 比量在学诗层面的潜在意义 |
一、王夫之“贵现贱比”的误解 |
二、比量与学诗层面相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胡文英与《屈骚指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现状 |
二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胡文英与《屈骚指掌》 |
第一节 胡文英生平及着述 |
一 胡文英的生卒年、字号、籍贯、家世、交游 |
二 胡文英的科举与仕宦经历 |
三 胡文英的着述 |
第二节 《屈骚指掌》产生的学术背景 |
一 乾嘉朴学的浸染 |
二 常州学派的影响 |
第三节 《屈骚指掌》的创作动机 |
第四节 《屈骚指掌》的版本与篇目 |
第二章 《屈骚指掌》的特色、不足及价值 |
第一节 《屈骚指掌》的注释风格 |
一 严谨务实 |
二 温和谦逊 |
三 简洁明确 |
第二节 《屈骚指掌》的治骚内容 |
一 考证时、地、物、音 |
二 阐释文意文法 |
第三节 《屈骚指掌》指瑕 |
一 字词训诂之误 |
二 文意阐释之误 |
三 时地考证之误 |
第四节 乾嘉时期楚辞注本的发展与《屈骚指掌》的价值 |
第三章 《屈骚指掌》对《楚辞章句》《楚辞补注》《楚辞集注》的接受与批评 |
第一节 悉从王逸或洪兴祖、朱熹之说 |
第二节 补充王逸、洪兴祖、朱熹之说 |
一 补王逸、洪兴祖、朱熹阙漏之处 |
二 王逸、洪兴祖、朱熹的基础上补充之、引申之 |
第三节 弃王、洪、朱之说而独创新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游国恩楚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游国恩楚辞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1.1 游国恩楚辞学思想根源 |
1.1.1 游国恩楚辞学与传统学术思想 |
1.1.2 游国恩楚辞学与时代学术特征 |
1.1.3 游国恩楚辞学与个人生活经历 |
1.2 游国恩楚辞学思想演进轨迹 |
1.2.1 古史辨派的影响 |
1.2.2 民族文化的复兴 |
1.2.3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2章 游国恩楚辞学体系构建 |
2.1 楚辞学作家论 |
2.1.1 屈原论 |
2.1.2 宋玉论 |
2.2 楚辞作品考论 |
2.2.1 屈赋作品考论 |
2.2.2 宋玉作品考论 |
2.3 楚辞学文献论 |
2.3.1 楚辞的流传和编辑考论 |
2.3.2 楚辞注本论 |
2.4 楚辞史学论 |
2.4.1 楚辞源论 |
2.4.2 楚辞流论 |
第3章 游国恩楚辞学艺术审美论 |
3.1 楚辞艺术论 |
3.1.1 比兴论 |
3.1.2 赋体论 |
3.2 楚辞审美论 |
3.2.1 楚辞之审美情感体验 |
3.2.2 楚辞之审美形式蕴藉 |
第4章 游国恩纂义体例论 |
4.1 纂义体例述评 |
4.1.1 纂义体例的优点 |
4.1.2 纂义体例的遗憾 |
4.2 纂义体例与闻一多校注的比较 |
第5章 游国恩楚辞学学术个性 |
5.1 植根乾嘉学派 |
5.2 立足现代意识 |
5.3 “平正通达” |
第6章 游国恩对楚辞学的影响 |
6.1 楚辞学研究理念 |
6.2 楚辞学研究方法 |
6.3 楚辞学研究使命 |
结语 |
附录 游国恩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四、《惜誓》非唐勒所作辨——与赵逵夫先生商榷(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楚辞学的特点与问题研究[D]. 马铚穗.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楚辞评注》研究[D]. 石镇. 河北大学, 2021(02)
- [3]本世纪《远游》作者争论之众说——《远游》作者问题研究述评之一[J]. 吴晓云. 云梦学刊, 2021(02)
- [4]《楚辞·远游》作者问题研究综述[J]. 李昭.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20(02)
- [5]用词汇史鉴定法断《远游》非屈作之问题种种——兼论神仙思想屈原时无或尚未流行说之非[J]. 力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6]文化视域中的两汉骚体文学研究[D]. 侯少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7]先唐咏屈辞赋研究[D]. 宋小芹. 湖北大学, 2018(02)
- [8]王夫之诗学考论[D]. 陈勇.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6)
- [9]胡文英与《屈骚指掌》研究[D]. 林冉. 郑州大学, 2017(12)
- [10]游国恩楚辞学研究[D]. 赵然. 河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