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活性干酵母在鲜啤酒酿造中的应用试验

啤酒活性干酵母在鲜啤酒酿造中的应用试验

一、啤酒活性干酵母在鲜啤酒酿造中的应用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邓鸿钰[1](2021)在《小麦啤酒多菌株发酵工艺及风味物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精酿啤酒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好,精酿啤酒销量显着增长。其中上面发酵小麦啤酒凭借其酯香浓郁的独特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如今市场上的小麦啤酒多为单一菌株发酵,因此本研究在小麦啤酒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研究,采用多菌株混合发酵,探究其风味特征优势。本文采用D303、D07、D09、D10和D11这5株典型的用于小麦啤酒酿造的艾尔酵母,用麦汁液体培养基模拟小麦啤酒酿造过程,酵母接种量6×106个细胞/m L,20℃下培养,每天监测单一菌株发酵情况,记录酵母菌株生长曲线,耐酒精能力,降糖情况,耐热能力,耐酸能力,培养基糖度变化情况,产乙酸乙酯情况,直到发酵结束。在此实验结果基础上,筛选出D10和D11两菌株进行混合发酵实验,每株接种比例1:1,同时接种此两株酵母,共同接种量达到6×106个细胞/m L。根据筛选结果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不同条件下酵母的最适生长条件,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酿造工艺,检测成品酒的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并结合感官品评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D10酵母菌株和D11酵母菌株生长趋势大体相同,D10酵母菌株残糖为4.8°P,D11酵母菌株降糖速度更快,残糖更低为3.8°P。D11酵母菌株最高耐酒精度为15%vol,D10酵母菌株耐酒精能力为5%vol。D10和D11酵母菌株最高耐热温度35℃,且耐酸性很好,在p H为4.0时仍生长旺盛。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多菌株酵母生长最佳方案为:麦汁糖度为11°P,p H值为5.5,酒精度为5%vol。D10酵母菌株酿造的小麦啤酒中酯类化合物总量最大,因此香气最为浓郁。D10和D11共培养过程中,研究影响酵母菌株生长的因素,如营养物质,酒精度,发酵代谢产物等,发现无细胞滤液对酵母生长有相互作用。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了实验过程的最佳酿造工艺,优化后的酿造条件为:发酵温度20℃,D10酵母菌株接种比例65%,酵母菌株接种量2.3×107个细胞/m L。用优化后酿造工艺生产的成品小麦啤酒,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风味物质,包括酯类化合物,高级醇,挥发性有机酸以及乙醛。多菌株酵母发酵的小麦啤酒拥有高含量的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决定了啤酒的香味浓郁。高级醇含量高,但是醇酯比小于5,赋予酒体醇厚性的同时,不会使饮酒者表现出“头痛”现象。多菌株混合发酵降低了小麦啤酒的乙酸含量,同时减少小麦啤酒中的酸涩感,可以平衡小麦啤酒的风味协调性。成熟啤酒中最重要的醛类物质为乙醛,它是酒精发酵过程中形成的正常中间产物,多菌株发酵小麦啤酒的乙醛浓度为3.07355 mg/L,含量较低,符合阈值8~10 mg/L范围内。成品小麦啤酒的原麦汁浓度12.6°P,泡持性198 s,p H 4.6,酒精度5.34%vol,总酸1.6 m L/100 m L,双乙酰0.04 mg/L,色度11.2 EBC,浊度28.9 EBC,苦味质11 IBU,真正发酵度66.8,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合感官品评,多菌株发酵小麦啤酒成品感官品评分值为96.8分,酒体颜色为金黄色,泡沫洁白丰富挂杯时间较长。香气包含了大麦芽的麦香、酒花的清香和发酵的酯香,且各种香味达到共同的平衡点,无异香;味道干净利落、口味纯正;酒体饱满,新鲜有杀口感,是一款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典型德式小麦啤酒。

田莉[2](2021)在《真菌淀粉酶的酶学特性及其在酒类酿造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菌淀粉酶又名真菌α-淀粉酶(1,4-α-D-葡聚糖水解酶),是由米曲霉瓦尔经深层培养、提取等工序精制而成。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环境不断改善,酿酒需求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探究真菌淀粉酶的酶学特性及其在酒类酿造中的运用,有助于优化酒类酿造环境,打破传统的酒类酿造框架限制,提高酿酒速度和成品酒的质量。

陈通[3](2020)在《基于氮源调控的绍兴黄酒品质提升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酒的氮代谢受到原料、发酵菌株、酿造工艺以及气候的影响,而氮代谢水平也会引起黄酒品质的变化。为了探究黄酒发酵过程中氮代谢水平对黄酒品质的影响,进一步明晰绍兴黄酒品质提升技术,本试验研究了不同酵母菌株、添加蛋白酶以及糯米蛋白质组分等因素变化对黄酒发酵过程中氮代谢的影响,明确不同发酵条件对酵母氮代谢途径的调控机制,并进一步评价对黄酒品质的调控。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及结论如下:(1)选取四种酿酒酵母进行酿酒试验,通过发酵动力学分析发现不同酵母菌株对氨基酸同化代谢能力差异显着(p<0.01),其中活性干酵母蛋白质代谢能力旺盛,生成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丰富。活性干酵母发酵的黄酒具有较浓郁的果香、奶香;85#酵母发酵的黄酒拥有较强的花香、蜂蜜香,但是酸味较重;XZ-9酵母发酵得到黄酒风味清爽;XZ-10酵母发酵的黄酒风味适中,无明显异味。PCA分析结果表明,活性干酵母与85#酵母发酵的黄酒品质较高,而XZ-9酵母发酵的黄酒得分较低,风味品质较差。酵母菌株的不同可以明显改变氮代谢途径,调控黄酒中含氮代谢产物的含量及组成。因此,在黄酒酿造过程中可以通过优选菌株的方法,构建提升黄酒品质的新技术。(2)优选活性干酵母进行黄酒酿造,通过添加三种食品级蛋白酶干预酵母氮代谢,发现添加风味蛋白酶可以促进酵母糖代谢,所酿的黄酒酒精度最高,较对照组上升了30.3%,抑制酵母精氨酸代谢,减少黄酒中尿素积累量,较对照组下降了14.6%。而复合蛋白酶提高了尿素积累量,较对照组上升了15.8%。对酵母氮代谢形成高级醇和乙酸酯类化合物途径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蛋白酶显着促进了BAP2、ATF1的表达,从而促进高级醇和酯的合成,对酯类化合物的促进率最高达261.0%,对高级醇的促进率最高达393.2%。PCA和聚类热图分析结果表明,β-苯乙醇、异戊醇、乙酸乙酯、等物质集中分布在第一象限,与添加风味蛋白酶所酿黄酒的得分图相关性显着。研究表明添加外源蛋白酶可以应用于黄酒酿造,可以作为提升绍兴黄酒品质的一个技术方法。(3)通过添加两种单体蛋白质(谷蛋白、白蛋白)进行黄酒酿造,研究不同糯米蛋白质组分对酵母氮代谢的差异以及代谢产物对黄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种类及组成的变化显着影响酵母氮代谢以及发酵性能,进而影响黄酒品质。增加谷蛋白组分能促进酵母糖代谢,提高乙醇产率,较对照组上升了10.3%,抑制了精氨酸代谢,降低了黄酒中尿素积累量,较对照组下降了24.0%;而提高白蛋白组分促进了酵母精氨酸代谢,使得黄酒中尿素积累量比对照组高了22.0%。最后采用PCA和感官评定分析,结果表明提高谷蛋白含量赋予黄酒浓郁协调的风味,而白蛋白增加了黄酒的苦涩味与刺激性气味。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糯米蛋白质组成来调控酵母氮代谢和发酵性能,从调控原料蛋白质组成的角度获得绍兴黄酒的品质提升技术。

廖剑桥[4](2020)在《高浓麦汁中补充营养物对啤酒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啤酒高浓酿造技术虽可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大幅提升生产力、降低能耗并减少劳动力、节约生产成本,但其所带来的工艺弊端,如:高渗透压和高乙醇浓度对酵母的损害限制了细胞的生长,导致酵母活力降低、发酵速度减缓、乙醇含量无法达到预期值、风味组成发生改变等,仍是啤酒行业多年来难以攻克的技术瓶颈。高浓麦汁中补充营养物质已被证明可有效提高酵母在高浓酿造过程中的发酵性能。本研究在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将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红枣汁和红枣多糖分别添加到高浓麦汁中,进行啤酒发酵试验,通过对相关理化指标测定分析,研究营养物的添加对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三种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三种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的添加对啤酒高浓酿造过程中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种氨基酸均能提高高浓酿造过程中酵母的发酵性能。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氨基酸添加组失重均较高,且发酵度与乙醇产量也显着提高(P<0.01)。精氨酸、缬氨酸与亮氨酸添加组表现较优,失重分别为91.2 g/L、92.4 g/L与92.7 g/L,发酵度分别为82.93%、83.65%与82.95%,乙醇产量分别为11.83%(V/V)、11.97%(V/V)与11.90%(V/V)。此外,精氨酸的添加可显着提高发酵结束时酵母总细胞数(1.64×108cells/m L)(P<0.05),组氨酸的添加可显着提高酵母活细胞率(82.69%)(P<0.05)。碱性氨基酸的添加可提高异丁醇等高级醇的含量,亮氨酸的添加可增加乙酸异戊酯含量,Lys的添加可降低总高级醇含量。(2)研究了红枣汁不同添加量对啤酒高浓酿造过程中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枣汁的添加能够显着提高酵母的发酵性能,其中,30%、35%红枣汁添加组效果更好。各红枣汁添加组总失重均高于对照组,不同比例红枣汁均能显着提高发酵度(P<0.01),添加15、30、35%红枣汁可显着提高乙醇产量(P<0.05)。30%、35%红枣汁添加组效果更优,发酵度分别为88.18%、87.90%,乙醇产量分别为11.30%(V/V)、11.20%(V/V)。添加红枣汁能够显着影响啤酒的色值:红枣汁添加比例越高,啤酒L*值越低,a*值与b*值越高,与商品啤酒及对照组差异越大。与对照组相比,所有红枣汁添加组中共检测出19种新的风味物质;红枣汁的添加降低了啤酒醇酯比,减少高级醇的形成。因此,红枣汁的添加可提高酵母在高浓酿造过程中的发酵性能,且能够影响啤酒的色值及风味。(3)研究了红枣多糖不同添加量对啤酒高浓酿造过程中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枣多糖的添加对酵母的发酵性能无显着促进作用,但对啤酒的色值及风味有积极影响。红枣多糖的添加会促使啤酒在发酵期间产生更多泡沫,但会降低失重;红枣多糖的添加对乙醇产量无影响,但却显着降低发酵度(P<0.01)。对照组发酵性能最好,发酵度、乙醇产量分别达84.66%和10.8%(V/V)。红枣多糖的添加会降低啤酒L*值,增加a*、b*值,且添加量越高,与商品啤酒和对照组的差异越大。醇类物质占风味物质总量的比例随红枣多糖添加量的升高而降低,红枣多糖添加组中共检测出14种新的风味物质。

董爱华[5](2019)在《啤酒废酵母水解物的生产工艺优化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含有各种氨基酸、小肽、糖和其它营养因子的酿酒酵母细胞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随着中国啤酒酿造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废啤酒酵母泥的年产量不断增加。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废啤酒酵母进行科学加工,可以生产出适合多个行业和领域的酵母产品。啤酒酵母水解产物,含有氨基酸、核酸、维生素、糖、脂类等,对各种动物有机体至关重要,其营养价值与鱼粉类似,是极为难得的有潜力的新型蛋白质资源,对我国的饲料业和养殖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啤酒酿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啤酒酵母泥为线索,详细综述了啤酒酵母发展历程、营养价值和利用方法,及目前常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各种破壁方法及其优缺点。论文首先对啤酒废酵母细胞壁破壁条件进行了研究,探究了不同的温度、底物浓度、pH及破壁时间对酵母细胞壁破壁率的影响,得出啤酒废酵母细胞的最佳自溶破壁条件为:温度50℃,底物浓度10%,pH 6.0,作用时间30.0 h。论文同时还研究了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这3种酶在不同的时间、浓度、pH条件下对酵母细胞水解效率的影响,探究酵母水解酶促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白酶量为0.50%(w/v),pH为7.0,水解时间30.0 h;胰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白酶量为0.30%(w/v),pH为6.0,水解时间40.0 h;中性蛋白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蛋白酶量为0.30%(w/v),pH为6.0,水解时间40.0 h。考虑到酶水解和传统的破碎工艺条件,当添加木瓜蛋白酶,酶量为0.50%(w/v),pH为7.0,水解时间30.0 h时效果最佳。在研究啤酒酵母水解产物的基础上,首次探讨了在饲粮中添加啤酒酵母水解物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为其在我国养猪业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实践参考。结果表明,在保育仔猪日粮中添加10 kg/t的啤酒酵母水解物能够显着降低料重比,降低5.40%(P<0.05),同时有效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添加啤酒酵母水解物对仔猪血清中GSH-PX、T-AOC及T-SOD等抗氧化性能无显着影响,但是饲粮中添加啤酒酵母水解物能显着提高仔猪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的含量,对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力有积极的效果。

杨刚[6](2017)在《浑浊啤酒生产工艺的研发》文中研究说明浑浊啤酒是区别常见的澄清透明的啤酒而命名的,定义为:在成品酒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活酵母菌,浊度在2.0-5.0EBC的啤酒。绝大部分浑浊啤酒均采用上面啤酒的发酵工艺,并添加部分小麦芽。浑浊啤酒中由于含有活性酵母,营养价值非常高,有50多种有效营养成分,特别含较多维生素B族、核糖核酸、蛋白质、矿物质以及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也产生一些具有保健功能的活性成分。另外,啤酒酵母还能促进食欲、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具有美容保健功效。本论文通过对酵母菌种的选择,酵母扩培工艺的优化,糖化工艺、发酵工艺的优化,以及对成品灌装形式,灌装后的储运方式的研究,最终开发一款独具风格的特种啤酒,丰富我公司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内在质量,提高品牌效应,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国内外啤酒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啤酒消费市场的需求,富含活酵母菌的浑浊啤酒在未来3到5年的市场前景将越来越大,而且人们的口味正在从偏好淡爽型啤酒转向浓醇型啤酒,所以上面发酵啤酒、浑浊啤酒将成为啤酒行业未来5年的重点新品种开发项目。通过本论文研究,已经基本确定了浑浊啤酒的工艺,酵母选用慕尼黑或者比利时上面酵母,原料按照中粮特制加麦84%,焦香麦芽9%,小麦芽7%,主酵温度18℃—20℃,主酵3天结束,发酵液低温后可直接灌装,包装物应用棕色瓶或者听装,灌装后应低温储运。

魏丽培[7](2016)在《上面发酵活性干酵母发酵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啤酒活性干酵母脱水后易储存、运输、添加(直接可复水投料),这使中小型啤酒厂和小型酒吧酿酒更加方便和快捷。因此,啤酒活性干酵母在我国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型酒吧应用较多。对于精酿啤酒,小麦啤酒因具有香味浓郁、口感醇厚、泡沫细腻等特点,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本文主要试研究Munich、Safbrew WB-06、Mauribrew、Brew Masters?和Munich classic 5种上面发酵小麦啤酒活性干酵母在发酵小麦啤酒时的发酵特性,并与扩培上面发酵小麦啤酒酵母(DM303)对比,了解各上面发酵小麦啤酒活性干酵母小麦啤酒发酵过程的实用性和与扩培酵母的特性差异。首先,本文先研究了小麦啤酒麦汁。在原料配比、糖化步骤、煮沸时间、酒花添加量相同的条件下检测每批麦汁的糖谱、α-氨基氮、可溶性氮、总氮和隆丁区分等营养成分发现麦汁稳定性好能满足酵母发酵所需营养;检测每批麦汁的黏度、β-葡聚糖、色度、苦味值等得出麦汁的理化性质稳定且满足标准麦汁的一般要求。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不同种上面发酵小麦啤酒活性干酵母的发酵特性。研究发酵过程中的酵母数变化、酵母形态、降糖、双乙酰变化、酒精含量的变化;成品啤酒的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及其特色物质4VP、4VG含量,并进行感官品评。结果表明,5种干酵母各具特性,但均表现出发酵速度快、双乙酰还原性能好(发酵9 d,双乙酰都可下降至0.1 mg/L以下)、适宜较高温度20℃发酵等特点。成品小麦啤酒酯香醇厚,口味柔和,具有小麦啤酒特有的丁香风味等特点,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内小麦啤酒标准(GB 4927-2008)。啤酒活性干酵母与扩培酵母比发酵性能和成品啤酒指标均较好,但酵母菌种之间也有差异,如发酵速度、风味物质等。干酵母能满足小麦啤酒的发酵,不会影响发酵和成品啤酒质量。啤酒活性干酵母适用于啤酒发酵将对啤酒行业带来一场技术革命。尤其,扩培技术和设备不完善的精酿啤酒对干酵母的依赖会越来越大。

鲁健章[8](2014)在《共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及其性能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啤酒酿造特别是纯生啤酒的酿造中,高分子物质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蛋白质等不仅增加了啤酒粘度还极易堵塞过滤装置,造成过滤困难,影响生产。啤酒酿造中,高分子化合物含量越高,助滤剂硅藻土的使用量就越大。全球啤酒行业每年消耗的硅藻土是惊人的,初步计算每年硅藻上的使用量在200万吨-300万吨之间,这不仅需要企业付出大量成本,也给环境带来大量的污染。因而,研究如何降低啤酒的粘度,改善啤酒的易滤性,已成为业界和相关科研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有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已经证明,啤酒酿造工艺中添加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可以降低啤酒中β-1,3-1,4-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的含量,从而降低啤酒粘度,是改善啤酒易滤性的可行途径之一。本研究从改造发酵菌株出发,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p-木聚糖酶的基因工程酵母,赋予重组酵母降解啤酒中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的能力。尝试通过酿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改善啤酒过滤困难的问题。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构建了组成型分泌表达β-1,3-1,4-葡聚糖酶(GluZ)和β-1,4-木聚糖酶(XylB)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通过对商品化酵母穿梭质粒YEplac181的改造,构建了组成型分泌表达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重组质粒载体,该载体的表达盒包含了克隆自酿酒酵母基因组的PGK1启动子、MFα1信号肽、ADH1终止子序列,以及来自PUG6质粒的遗传霉素G418抗性基因KanMX,构建了组成型启动了PGKl调控的酵母分泌表达载体YEplac181-PMAK。将全基因合成的β-1,4-木聚糖酶基因(XylB)和来自YEplac181-KPMBT质粒的β-1,3-1,4-葡聚糖酶基因(GluZ)克降到YEplac181-PMAK上,构建了分泌表达XylB的YEplac181-PMXAK质粒和分泌表达GluZ的YEplac181-PMGAK质粒。分别将重组质粒YEplac181-PMXAK和YEplac181-PMGAK转化S. cerevisiae WZ65,构建了分泌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S. cerevisiae PMXAK和S. cerevisiae PMGAK;同时将重组质粒YEplac181-PMXAK和YEplac181-PMGAK共同转化S. cerevisiae WZ65,构建了共分泌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S. cerevisiae PMG-XAK,经透明圈实验证实三株重组酵母均可以分泌表达有活性的重组酶XylB和GluZ。摇瓶培养60h测得三株重组酵母的发酵液中酶活力分别为:S.cerevisiae PMXAK产XylB酶活为45.4U/mL; S. cerevisiae PMGAK产GluZ酶活为17.9U/mL; S. cerevisiae PMG-XAK共表达XylB和GluZ的酶活分别为21.7U/mL和8.7U/mL。第二,构建了组成型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以YEplac181-PMAK为出发质粒,分别克隆了XylB、GluZ以及凝集素C端320个aa的锚定序列,构建了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表达载体YEplac181-PMXAAK和YEplac181-PMGAAK。分别将重组质粒YEplac181-PMXAAK和YEplac181-PMGAAK转化S. cerevisiae WZ65,构建了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S. cerevisiae PMXAAK和S. cerevisiae PMGAAK;同时将重组质粒YEplac181-PMXAAK和YEplac181-PMGAAK转化S. cerevisiae WZ65,构建了共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S. cerevisiae PMG-XAAK,经透明圈实验证实在三株重组酵母中两种酶均为有活性的展示表达。摇瓶培养60h测得三株重组酵母的发酵液中XylB和GluZ的活力分别为:S. cerevisiae PMXAAK产XylB酶活为8.9U/mL; S. cerevisiae PMGAAK产GluZ酶活为4.1U/mL; S. cerevisiae PMG-XAAK共表达XylB和GluZ的酶活分别为4.2U/mL和2.3U/mL。第三,构建了诱导型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以YEplac181-PMGAAK和YEplac181-PMXAAK为出发质粒,克隆了源自酵母基因组的GAL1启动子,构建了诱导型启动子GALI控制的展示表达载体YEplac181-PMGAAK和YEplac181-PMXAAK。分别将重组质粒YEplac181-GMXAAK和YEplac181-GMGAAK转化S. cerevisiaeWZ65,构建了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S. cerevisiae GMXAAK和S. cerevisiae GMGAAK;同时将重组质粒YEplac181-GMXAAK和YEplac181-GMGAAK转化S. cerevisiae WZ65,构建了共展示表达XylB和GluZ的酿酒酵母基因工和菌S. cerevisiae GMG-XAAK,经透明圈实验证实三株重组酵母均可以展示表达有活性的重组酶XylB和GluZ。摇瓶培养60h测得三株重组酵母的发酵液中酶活力分别为:S. cerevisiae GMXAAK产XylB酶活为15.6U/mL; S. cerevisiae GMGAAK产GluZ酶活为7.3U/mL; S. cerevisiae GMG-XAAK共表达XylB和GluZ酶活公别为7.6U/mL和3.4U/mL。第四,本文对重组酵母分泌表达和展示表达的XylB和GluZ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重组酶XylB具有专一的水解β-1,4-木糖糖苷键活力,GluZ具有专一的水解β-1,3-1,4-葡葡糖糖苷键活力。(2)重组酵母菌株S. cerevisiae PMXAK、S. cerevisiae PMXAAK和S. cerevisiae GMXAAK所产XylB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50℃;重组酵母菌株S. cerevisiae PMGAAK和S. cerevisiae GMGAAK展示表达的GluZ最适反应温度是50℃;S. cerevisiae PMGAK分泌表达的GluZ最适反应温度是40℃。上述6种重组酶在10℃-50℃时都具有较高的的热稳定性,在最适反应湿度下保温1h后仍可保持70%以上的活力(3)重组酵母菌株S. cerevisiae PMXAK、S. cerevisiae PMXAAK和S. cerevisiae GMXAAK所产XylB最适反应pH为5.0;重组菌株S. cerevisiae PMGAK、S. cerevisiae PMGAAK和S. cerevisiae GMGAAK所产GluZ最适反应pH为6.0。上述6种重组酶在偏酸性环境中(pH3.0和pH4.0)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第五,本文对重组酵母的发酵性能和发酵中降低啤酒发酵液粘度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重组菌与出发菌株相比较,生长性能略有下降,但是对啤酒的的表观发酵度和相实发酵度影响不大。(2)重组菌精酶液具有较好的降解麦汁葡聚糖和木聚糖的能力,麦汁粘度随葡聚糖或木聚糖含量的降低而下降。(3)三株共表达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重组菌在主发酵过程中都能不同程度的降低麦汁的粘度,其中分泌表达菌株降解能力最好,诱导型展示表达菌株降解能力最差。第六,为考察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的生产性能进行了实验室小规模酿酒试验。重组菌株酿造的啤酒口味纯正,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啤酒国家标准。重组酿酒酵母在啤酒主发发酵和后发酵中使麦汁中的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含量降低了60%-70%,与对照组S. cerevisiaeWZ65相比,啤酒粘度下降27%以上,麦汁中β-葡聚糖从312mg/L降至106mg/L和121mg/L,达到了管敦仪等人提出的啤酒在膜过滤除菌前β-葡聚糖含量应低于150mg/L的要求。

孙波,李勇,周洪英[9](2011)在《桑椹酿酒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介绍了桑椹酿酒酵母、发酵工艺和桑椹酒成分的研究进展,以及复合桑椹果酒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桑椹酿酒的研究有了许多改进,对桑椹酿酒工艺的发展和桑椹的综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传荣[10](2008)在《桑葚保健鲜啤酒的开发与研究》文中提出在鲜啤酒酿造过程中,适当添加桑葚汁,研制出桑葚保健鲜啤酒。实验结果表明,桑葚汁在后发酵至过滤前添加为好,添加量以3%~4%为宜。桑葚保健鲜啤酒兼具鲜啤酒和桑葚的风味及营养特点,长期适量饮用本产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二、啤酒活性干酵母在鲜啤酒酿造中的应用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啤酒活性干酵母在鲜啤酒酿造中的应用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啤酒多菌株发酵工艺及风味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啤酒发展状况
    1.2 精酿啤酒的研究现状
    1.3 小麦啤酒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背景及意义
    1.5 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2章 多菌株发酵小麦啤酒酵母的筛选与相互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酵母生长曲线测定
        2.3.2 酵母耐酒精能力测定
        2.3.3 酵母降糖测定
        2.3.4 酵母耐热能力测定
        2.3.5 酵母耐酸能力测定
        2.3.6 麦汁液体培养基糖度的确定
        2.3.7 酵母发酵过程主要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2.3.8 筛选菌株
        2.3.9 多菌株酵母生长情况正交试验
        2.3.10 混合菌株间的相互作用
    2.4 结果和讨论
        2.4.1 酵母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2.4.2 酵母耐酒精能力测定结果
        2.4.3 酵母降糖测定结果
        2.4.4 酵母耐热能力测定结果
        2.4.5 酵母耐酸能力测定结果
        2.4.6 麦汁液体培养基糖度的确定结果
        2.4.7 酵母产酯测定结果
        2.4.8 筛选菌株结果
        2.4.9 多菌株酵母生长情况正交试验结果
        2.4.10 混合菌株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2.5 本章结论
第3章 多菌株发酵小麦啤酒的酿造工艺优化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工艺流程
        3.3.2 酵母扩大培养
        3.3.3 操作要点
    3.4 混合菌株发酵小麦啤酒酿造工艺的优化
        3.4.1 单因素试验设计
        3.4.2 响应面试验设计
        3.4.3 感官品评
    3.5 结果与分析
        3.5.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5.2 响应面试验方案设计结果分析
        3.5.3 方差分析结果
        3.5.4 变异系数结果
        3.5.5 多元二次响应面分析
        3.5.6 响应面试验方案图分析
        3.5.7 用RSM预测最优值
    3.6 本章结论
第4章 小麦啤酒多菌株发酵成品酒的分析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小麦啤酒酿造用水处理
        4.3.2 小麦啤酒麦汁的分析
        4.3.3 小麦啤酒多菌株发酵的成品酒理化指标测定
        4.3.4 小麦啤酒多菌株发酵的成品酒风味物质分析
        4.3.5 小麦啤酒多菌株发酵的成品酒感官品评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小麦啤酒酿造用水处理结果
        4.4.2 小麦啤酒麦汁的分析结果
        4.4.3 小麦啤酒多菌株发酵的成品酒理化指标测定结果
        4.4.4 小麦啤酒多菌株发酵的成品酒风味物质分析结果
        4.4.5 感官品评
    4.5 本章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真菌淀粉酶的酶学特性及其在酒类酿造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真菌淀粉酶的酶学特性
    1.真菌淀粉酶的性状。
    2.真菌淀粉酶的分类。
二、真菌淀粉酶在啤酒酿造中的运用
    1.麦芽糖生成中真菌淀粉酶的处理。
    2.真菌淀粉酶在啤酒酿造中的运用条件。
三、真菌淀粉酶在红曲黄酒酿造中的运用
    1.原材料及配比。
    2.工艺流程。
    3.发酵中的物质变化及酿造对比。

(3)基于氮源调控的绍兴黄酒品质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黄酒概述
    1.2 黄酒中氮源的研究概述
        1.2.1 氮源的来源
        1.2.2 含氮化合物与黄酒品质的关系
        1.2.2.1 游离氨基酸
        1.2.2.2 高级醇
        1.2.2.3 尿素和氨基甲酸乙酯
        1.2.3 含氮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因素
        1.2.3.1 原料
        1.2.3.2 发酵菌株
        1.2.3.3 酿造工艺
    1.3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立题依据
        1.3.2 主要研究内容
2 酵母菌株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1.3.1 菌种活化
        2.1.3.2 酿酒实验
        2.1.3.3 黄酒基础理化指标的测定
        2.1.3.4 酵母菌计数
        2.1.3.5 黄酒中氨基酸的测定
        2.1.3.6 黄酒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不同酵母菌发酵性能的分析
        2.2.1.1 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生长繁殖的分析
        2.2.1.2 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糖代谢能力的分析
        2.2.1.3 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产乙醇能力的分析
        2.2.2 不同酵母菌氨基酸代谢能力的分析
        2.2.3 不同酵母菌氮代谢形成风味物质的分析
        2.2.3.1 酯类化合物分析
        2.2.3.2 醇类化合物分析
        2.2.3.3 其他化合物分析
        2.2.3.4 黄酒中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蛋白酶对酵母氮代谢及黄酒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1.3.1 酿酒实验
        3.1.3.2 样品采集
        3.1.3.3 黄酒基础理化指标的测定
        3.1.3.4 酵母菌的计数
        3.1.3.5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3.1.3.6 黄酒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3.1.3.7 尿素的测定
        3.1.3.8 酵母基因表达率的测定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蛋白酶对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
        3.2.2 蛋白酶对黄酒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3.2.2.1 氨基酸态氮的变化
        3.2.2.2 精氨酸及尿素的变化
        3.2.2.3 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3.2.3 蛋白酶对酵母氮代谢形成风味物质的影响
        3.2.3.1 风味物质的主成分及聚类热图分析
        3.2.3.2 黄酒风味物质贡献率的分析
        3.2.4 蛋白酶对酵母基因表达的影响
        3.2.4.1 糖酵解途径关键基因TDH
        3.2.4.2 尿素循环相关基因
        3.2.4.3 支链氨基酸通透酶BAP2
        3.2.4.4 合成乙酸酯类关键基因ATF1
    3.3 本章小结
4 糯米蛋白质组分对酵母氮代谢及黄酒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1.3.1 糯米蛋白质组分含量的测定
        4.1.3.2 黄酒酿造工艺流程
        4.1.3.3 黄酒发酵实验
        4.1.3.4 黄酒常规指标的测定
        4.1.3.5 酵母菌的计数
        4.1.3.6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4.1.3.7 黄酒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4.1.3.8 尿素的测定
        4.1.3.9 细胞基因表达率的测定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糯米蛋白质组分对酵母生长的影响
        4.2.2 糯米蛋白质组分对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
        4.2.3 糯米蛋白质组分对酵母氨基酸同化模式的影响
        4.2.4 糯米蛋白质组分对氮代谢合成风味物质的影响
        4.2.5 糯米蛋白质组分对氮代谢形成尿素的影响
        4.2.6 蛋白质组分对酵母氮代谢途径中基因表达的影响
        4.2.7 黄酒样品主成分分析
        4.2.8 黄酒样品感官评定
    4.3 本章小结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致谢
附表

(4)高浓麦汁中补充营养物对啤酒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啤酒行业发展现状
    1.2 啤酒高浓酿造研究进展
        1.2.1 高浓酿造简介
        1.2.2 高浓酿造弊端的应对措施
    1.3 氮源对酵母细胞的重要性
        1.3.1 游离氨基氮(FAN)在发酵中的作用
        1.3.2 酵母对氨基酸的利用及其作用
    1.4 果味啤酒及红枣酒研究现状
        1.4.1 果味啤酒的研究进展
        1.4.2 红枣营养价值及研究概况
        1.4.3 红枣酒研究进展
    1.5 多糖及其在酿酒中的应用
        1.5.1 红枣多糖
        1.5.2 多糖在酿酒中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碱性与支链氨基酸对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和仪器
        2.2.1 试验材料
        2.2.2 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高浓麦汁的制备
        2.3.2 接种酵母与啤酒发酵
        2.3.3 细胞计数及活细胞率测定
        2.3.4 发酵度测定
        2.3.5 酒精度测定
        2.3.6 风味物质测定
        2.3.7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添加不同氨基酸对高浓麦汁发酵过程中CO2失重的影响
        2.4.2 添加不同氨基酸对酵母细胞生长和活细胞率的影响
        2.4.3 添加不同氨基酸对麦汁发酵度和乙醇产量的影响
        2.4.4 添加不同氨基酸对啤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红枣汁对酵母发酵性能及啤酒风味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和仪器
        3.2.1 试验材料
        3.2.2 仪器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高浓麦汁的制备
        3.3.2 红枣汁制备
        3.3.3 接种酵母及啤酒发酵
        3.3.4 发酵度测定
        3.3.5 酒精度测定
        3.3.6 风味物质测定
        3.3.7 色值测定
        3.3.8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添加红枣汁对高浓酿造过程中CO2失重的影响
        3.4.2 添加红枣汁对麦汁发酵度和乙醇产量的影响
        3.4.3 添加红枣汁对啤酒色值的影响
        3.4.4 添加红枣汁对啤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红枣多糖对酵母发酵性能及啤酒风味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和仪器
        4.2.1 试验材料
        4.2.2 仪器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高浓麦汁的制备
        4.3.2 红枣多糖制备
        4.3.3 接种酵母及啤酒发酵
        4.3.4 发酵度测定
        4.3.5 酒精度测定
        4.3.6 风味物质测定
        4.3.7 色值测定
        4.3.8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添加红枣多糖对高浓酿造过程中CO2失重的影响
        4.4.2 添加红枣多糖对麦汁发酵度和乙醇产量的影响
        4.4.3 添加红枣多糖对啤酒色值的影响
        4.4.4 添加红枣多糖对啤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啤酒废酵母水解物的生产工艺优化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及中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啤酒酵母
        1.2.1 啤酒酵母的分类
        1.2.2 啤酒酵母的理化性质
        1.2.3 啤酒酵母的营养价值
    1.3 与啤酒酵母细胞有关的产品
    1.4 啤酒酵母的应用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啤酒酵母水解物的制备
    2.1 引言
    2.2 啤酒酵母水解物
    2.3 啤酒酵母水解物的生产工艺
        2.3.1 除杂
        2.3.2 压榨
        2.3.3 水洗、脱苦
        2.3.4 调浆
        2.3.5 破壁
        2.3.6 浓缩、烘干
    2.4 现有的各种破壁方法及原理
        2.4.1 破坏啤酒酵母细胞壁葡聚糖层
        2.4.2 破坏酵母细胞壁的蛋白质层
        2.4.3 物理破坏细胞壁结构的方法
    2.5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啤酒酵母细胞壁破壁条件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工艺流程
        3.3.2 破壁率及提取率计算
        3.3.3 预处理
        3.3.4 促溶剂的添加
        3.3.5 啤酒废酵母自溶条件的确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温度对啤酒酵母自溶破壁的影响
        3.4.2 不同酵母悬浮液底物浓度对啤酒酵母自溶破壁的影响
        3.4.3 不同pH对啤酒酵母自溶破壁的影响
        3.4.4 不同时间对啤酒酵母自溶破壁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备啤酒酵母水解物的酶解工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工艺流程
        4.3.2 啤酒酵母泥除杂过滤脱苦
        4.3.3 酶促工艺条件的优化
        4.3.4 酶促优化工艺条件与传统工艺(盐溶)条件的对比
        4.3.5 测定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酶促工艺的优化
        4.4.2 酶解工艺条件与传统破壁工艺条件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啤酒酵母水解物在仔猪中的应用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计
        5.2.3 实验饲粮
    5.3 测定指标及方法
        5.3.1 仔猪生长性能
        5.3.2 抗氧化指标
        5.3.3 免疫指标
    5.4 数据处理及分析
    5.5 结果与分析
        5.5.1 日粮中添加啤酒酵母水解物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5.5.2 日粮中添加啤酒酵母水解物对保育仔猪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5.5.3 日粮中添加啤酒酵母水解物对保育仔猪免疫指标的影响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主要结论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浑浊啤酒生产工艺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浑浊啤酒的概况
        1.1.1 浑浊啤酒的定义
        1.1.2 上面发酵啤酒
        1.1.3 上面酵母特性
        1.1.4 上面发酵啤酒工艺
        1.1.5 小麦啤酒
        1.1.6 浑浊啤酒的特点
    1.2 浑浊啤酒的生产工艺要求
    1.3 浑浊啤酒的发展趋势
        1.3.1 国外浑浊啤酒的概况
        1.3.2 我国浑浊啤酒的发展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1.5 课题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目标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目标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水
        2.1.2 大麦芽
        2.1.3 小麦芽
        2.1.4 酵母
        2.1.5 酒花
    2.2 实验设备
    2.3 仪器
        2.3.1 气相色谱仪
        2.3.2 离子色谱仪
        2.3.3 全自动啤酒分析仪
    2.4 实验方法
        2.4.1 浑浊啤酒酿造工艺
        2.4.2 酵母菌种的转接使用
        2.4.3 活性干酵母的活化与使用
        2.4.4 原料配比
        2.4.5 糖化方法
        2.4.5.1 麦芽粉碎
        2.4.5.2 糖化温度
        2.4.5.3 糖化pH值调节
        2.4.5.4 麦汁过滤
        2.4.5.5 麦汁煮沸
        2.4.5.6 酒花添加量
        2.4.5.7 回旋沉淀
        2.4.6 发酵阶段
        2.4.6.1 麦汁冷却充氧
        2.4.6.2 酵母添加
        2.4.6.3 发酵温度
        2.4.6.4 压力控制
        2.4.7 灌装
        2.4.8 指标检测
        2.4.9 发酵液感官品评
        2.4.10 灌装后跟踪观察并定期感官品评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酵母菌种产风味物质检测
    3.2 不同酵母菌种产有机酸检测
    3.3 活性干酵母活化方法的优化
    3.4 麦汁各项理化指标检测
    3.5 发酵温度对啤酒品质的影响
        3.5.1 发酵温度对酵母数的影响
        3.5.2 温度对降糖的影响
        3.5.3 温度对啤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3.6 发酵液各项理化指标检测
    3.7 发酵液感官品评
    3.8 灌装后酵母数分析
    3.9 成品酒理化指标分析
    3.10 成品酒跟踪观察及品评
第四章 结论
    4.1 浑浊啤酒工艺的确定
    4.2 麦汁理化指标范围确定
    4.3 发酵液理化指标确定
    4.4 确定成品酒理化指标及风味指标
    4.5 确定浑浊啤酒包装形式
参考文献
致谢

(7)上面发酵活性干酵母发酵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小麦
    1.2 小麦啤酒的概述
    1.3 上面发酵工艺
    1.4 活性干酵母的应用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思路、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小麦啤酒麦汁的稳定性测定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1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麦汁糖谱检测
        2.3.2 麦汁理化指标测定
    2.4 小麦啤酒麦汁糖化工艺
        2.4.1 麦芽原料的粉碎
        2.4.2 麦芽的糖化
        2.4.3 麦汁过滤
        2.4.4 麦汁煮沸
    2.5 麦汁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2.5.1 麦汁糖谱的分析
        2.5.2 麦汁的理化指标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面发酵活性干酵母在小麦啤酒酿造中的特性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1 菌种
        3.2.2 试验材料与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啤酒发酵过程中酵母各指标的测定
        3.3.2 啤酒发酵过程中表观糖度的测定
        3.3.3 啤酒发酵过程中双乙酰的测定
        3.3.4 啤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的测定
        3.3.5 成品啤酒的理化检测
        3.3.6 成品啤酒特殊风味物质 4VP、4VG的检测
        3.3.7 成品啤酒风味物质分析
        3.3.8 成品啤酒的感官品评
    3.4 上面发酵小麦啤酒的酿造工艺
        3.4.1 上面活性干酵母的活化和斜面酵母的扩培
        3.4.2 上面发酵小麦啤酒的酿造工艺
    3.5 结果与分析
        3.5.1 发酵过程中酵母总数和活细胞率的分析
        3.5.2 发酵过程中酵母形态、细胞直径及细胞聚团的分析
        3.5.3 发酵过程中酵母降糖的分析
        3.5.4 发酵过程中酒精含量变化的分析
        3.5.5 发酵过程中双乙酰含量变化的分析
        3.5.6 成品的理化指标分析
        3.5.7 成品的风味物质分析
        3.5.8 啤酒成品的感官品评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共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及其性能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名词缩写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前言
    2 啤酒酿造的原辅料及特性
        2.1 啤酒酿造的主要原料—大麦
        2.2 啤洒酿造的辅助原料
        2.3 大麦和麦芽中与啤酒酿造有关的酶类
    3 啤酒酿造工艺
        3.1 原料粉碎
        3.2 糖化
        3.3 发酵
        3.4 后酵
        3.5 过滤
    4 啤酒过滤技术
        4.1 硅藻土过滤法
        4.2 膜过滤技术
        4.3 错流微过滤技术
    5 啤酒过滤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5.1 啤酒过滤问题产生的原因
        5.2 解决啤酒过滤困难的措施
    6 β-1,3-1,4-葡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6.1 β-1,3-1,4-葡聚糖酶的来源
        6.2 β-1,3-1,4-葡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6.3 β-1,3-1,4-葡聚糖酶的克隆表达和热稳定性研究
        6.4 β-1,3-1,4-葡聚糖酶的检测方法
        6.5 β-1,3-1,4-葡聚糖酶的应用
    7 β-1,4-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7.1 β-1,4-木聚糖酶的来源
        7.2 β-1,4-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7.3 β-1,4-木聚糖酶的克隆表达
        7.4 β-1,4-木聚糖酶的检测方法
        7.5 β-1.4-木聚糖酶的应用
    8 酿酒酵母展示表达系统
        8.1 酿酒酵母细胞表面展示表达系统的构成及原理
        8.2 常用酿酒酵母展示表达系统
        8.3 酿酒酵母细胞表面展示表达系统的应用
        8.4 酿洒酵母细胞表面展示表达系统的缺陷
    9 选题背景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分泌型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重组酵母的构建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和质粒
        1.2 引物
        1.3 主要试剂
        1.4 培养基
        1.5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密码子优化和基因合成
        2.2 PCR反应条件
        2.3 PCR产物纯化
        2.4 DNA片段的酶切与连接
        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2.6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2.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8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
        2.9 基因测序
        2.10 酵母基因组DNA提取
        2.11 酿酒酵母的感受态制备和质粒的电击转化
        2.12 重组酵母的筛选及PCR检测
        2.13 酵母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
        2.14 透明圈实验
        2.15 β-1,4-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16 β-1,3-1,4-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β-1,4-木聚糖酶基因的优化和合成
        3.2 β-1,4-木聚糖酶基因的扩增
        3.3 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扩增
        3.4 PGK1启动子基因的扩增
        3.5 MFα1基因的扩增
        3.6 PGK1-MFα1基因的连接和扩增
        3.7 ADH1终止子基因的扩增
        3.8 KanMX的扩增
        3.9 PGK1-MFα1的克隆
        3.10 ADH1终止子基因的克隆
        3.11 KanMX的克隆
        3.12 β-1,4-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3.13 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3.14 分泌表达β-1,4-木聚糖酶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15 分泌表达β-1,3-1,4-葡聚糖酶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16 共表达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17 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塘酶的分泌表达
    4 讨论与小结
        4.1 讨论
        4.2 小结
第三章 组成型展示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重组酵母的构建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和质粒
        1.2 引物
        1.3 主要试剂
        1.4 培养基
        1.5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PCR反应条件
        2.2 PCR产物纯化
        2.3 DNA片段的酶切与连接
        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2.5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7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
        2.8 基因测序
        2.9 酵母基因组DNA提取
        2.10 酿酒酵母的感受态制备和质粒的电击转化
        2.11 重组酵母的筛选及PCR检测
        2.12 酵母展示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
        2.13 透明圈实验
        2.14 展示表达β-1,4-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15 展示表达β-1,3-1,4-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16 酵母工程菌株细胞组分的制备
    3 结果与分析
        3.1 β-1,4-木聚糖酶基因的扩增
        3.2 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扩增
        3.3 α-agglutinin基因的扩增
        3.4 β-1,4-木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3.5 α-agglutinin基因的克隆
        3.6 β-1,3-1,4-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3.7 展示表达β-1,4-木聚糖酶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8 展示表达β-1,3-1,4-葡聚糖酶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9 共展示表达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的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
        3.10 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在细胞表面的展示表达
    4 讨论与小结
        4.1 讨论
        4.2 小结
第四章 诱导型展示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重组酵母的构建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和质粒
        1.2 引物
        1.3 主要试剂
        1.4 培养基
        1.5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PCR反应条件
        2.2 PCR产物纯化
        2.3 DNA片段的酶切与连接
        2.4 琼脂糖凝胶电泳
        2.5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2.6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7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宿主
        2.8 基因测序
        2.9 酵母基因组DNA提取
        2.10 酿酒酵母的感受态制备和质粒的电击转化
        2.11 重组酵母的筛选及PCR检测
        2.12 酵母展示表达载体的构建流
        2.13 酵母基因工程菌诱导产酶方法
        2.14 透明圈实验
        2.15 β-1,4-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16 β-1,3-1,4-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17 酵母工程菌株细胞组分的制备
    3 结果与分析
        3.1 GAL1启动子基因的扩增
        3.2 构建YEplac181-GMXAAK质粒
        3.3 构建YEplac181-GMGAAK质粒
        3.4 展示表达β-1,4-木聚糖酶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5 展示表达β-1,3-1,4-葡聚糖酶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3.6 共展示表达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的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
        3.7 重组酿酒酵母展示表达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墉酶
    4 讨论与小结
        4.1 讨论
        4.2 小结
第五章 重组β-1,4-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的性质
    1 材料与仪器
        1.1 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培养基
        1.4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β-1,4-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2 β-1,3-1,4-葡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2.3 标准曲线制作
        2.4 木聚糖酶和β-1,3-1,4-葡聚糖酶的表达
        2.5 酵母细胞的收集
        2.6 β-1,3-1,4-葡聚糖酶酶学性质研究
        2.7 β-1,4-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重组内切β-1,3-1,4-葡聚糖酶的底物专一性
        3.2 重组内切β-1,4-木聚糖酶的底物专一性
        3.3 β-1,4-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3.4 β-1,4-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
        3.5 β-1,4-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
        3.6 β-1,4-木聚糖酶的pH稳定性
        3.7 β-1,3-1,4-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
        3.8 β-1,3-1,4-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
        3.9 β-1,3-1,4-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pH
        3.10 β-1,3-1,4-葡聚糖酶的pH稳定性
    4 讨论与小结
        4.1 讨论
        4.2 小结
第六章 重组菌株的发酵性能
    1 材料与仪器
        1.1 主要试剂
        1.2 培养基
        1.3 菌株
        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生长曲线
        2.2 发酵力试验
        2.3 凝聚性试验
        2.4 热死火温度试验
        2.5 木聚糖含量与麦芽汁粘度的关系
        2.6 葡聚糖含量与麦芽汁粘度的关系
        2.7 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主发酵过程中分解木聚糖和葡聚糖的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长曲线
        3.2 发酵性能
        3.3 凝聚性
        3.4 热死灭温度
        3.5 麦芽汁粘度与β-葡聚糖含量的关系
        3.6 麦芽汁粘度与与木聚糖含量的关系
        3.7 木聚糖在啤酒主发酵过程中的降解
        3.8 葡聚糖在啤酒主发酵过程中的降解
    4 讨论与小结
        4.1 讨论
        4.2 小结
第七章 基因工程菌株酿酒试验
    1 材料与仪器
        1.1 酵母菌株及原料
        1.2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麦汁培养基的制备
        2.2 啤酒酿造试验方法
        2.3 理化指标和性能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啤酒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3.2 酵母菌性能测试
    4 讨论与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1.1 具有降解木聚糖和葡聚糖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1.2 重组酶的酶学性质
        1.3 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性能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桑椹酿酒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桑椹汁发酵研究进展
    1.1 桑椹汁发酵酵母的研究
    1.2 桑椹汁发酵工艺的研究
2 桑椹酒成分研究
3 复合果酒研究
4 展望

四、啤酒活性干酵母在鲜啤酒酿造中的应用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啤酒多菌株发酵工艺及风味物质研究[D]. 邓鸿钰.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2]真菌淀粉酶的酶学特性及其在酒类酿造中的运用研究[J]. 田莉. 中国食品, 2021(01)
  • [3]基于氮源调控的绍兴黄酒品质提升技术研究[D]. 陈通.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4]高浓麦汁中补充营养物对啤酒酵母发酵性能的影响研究[D]. 廖剑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啤酒废酵母水解物的生产工艺优化及其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D]. 董爱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浑浊啤酒生产工艺的研发[D]. 杨刚. 大连工业大学, 2017(07)
  • [7]上面发酵活性干酵母发酵特性的研究[D]. 魏丽培. 齐鲁工业大学, 2016(05)
  • [8]共表达β-1,3-1,4-葡聚糖酶和β-1,4-木聚糖酶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及其性能的应用研究[D]. 鲁健章. 浙江大学, 2014(07)
  • [9]桑椹酿酒研究进展[J]. 孙波,李勇,周洪英. 北方蚕业, 2011(01)
  • [10]桑葚保健鲜啤酒的开发与研究[J]. 王传荣. 中国酿造, 2008(13)

标签:;  ;  ;  ;  ;  

啤酒活性干酵母在鲜啤酒酿造中的应用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