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低收益率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斯彤[1](2021)在《中国股票市场的ESG责任投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ESG责任投资已成为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的前沿课题之一。ESG责任投资是一种考量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因素(ESG指标)并长期产生有竞争力的财务回报和积极社会效应的投资行为。相比较已发展近半个世纪的欧美资本市场ESG责任投资,国内ESG责任投资起步相对较晚。为适应国际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和吸收成熟资本市场ESG责任投资的先进经验,本文系统、全面地研究中国股票市场ESG责任投资。全文的理论意义在于社会责任投资并非仅靠投资者理念倡导和宗教信仰推动,而是从作用机理上证明社会责任投资能够创造价值,存在发展的内生动力;实践意义在于全面深入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中的ESG责任投资理论和实践,不仅为价值型机构投资者指明建立和发展ESG责任投资的实践路径,还为监管者提供有力的监管依据,从而引导ESG责任投资资金在国内市场占比逐步提高,助力金融投资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同目标。论文分别对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实践研究三方面进行重点探讨。并围绕如下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ESG责任投资的理论基础和投资逻辑。第二,建立基于ESG信息条件下的资产价格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模型,拓展并完善资产定价理论模型。第三,ESG责任投资财务绩效实证研究,对国内已开展ESG责任投资的公募基金展开研究,分析基金风险收益的潜在特征和规律;通过构建实证模型,验证加入ESG信息因子后资产定价模型的有效性,这也是论证研究假说的实证核心。并且,通过正向筛选策略建立高分值股票组合的方式,进一步验证实践策略的有效性。第四,分析海外机构投资者的ESG投资实践策略和国际监管比较,构建符合中国机构投资者特征的ESG责任投资体系,以及借鉴国际监管先进经验。关于ESG责任投资的理论基础和投资逻辑。本文以投资主体的微观企业为出发点,深入剖析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社会责任投资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并基于工具性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目标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阐释了社会责任投资与企业经营绩效相互作用的机理。关于基于ESG信息条件下的资产价格时间序列和横截面模型。本文将ESG因素内生地纳入至现代金融理论体系之中,依据资产价格的时间特征,建立基于ESG信息条件下的DDM模型;同时结合资产价格的横截面特征,阐述了ESG-SR有效前沿和ESG-CAPM模型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两类模型对ESG信息对股票收益率r的影响存在分异。由此,本文提出两条递进待后文检验的研究假说,即ESG信息对投资收益率有显着影响;高分值ESG评级信息与投资收益率显着正相关,且对基金组合产生超额收益率。关于ESG责任投资财务绩效实证研究。第一,本文采取对国内公募ESG责任投资基金展开描述统计,分析证明了研究假说的一般规律,还发现ESG责任投资基金具有低风险波动特征。第二,本文构建了FF5+ESG面板实证模型,选取了基于Bloomberg 2010至2020年的A股上市公司股票ESG评级数据构建全样本股票组合,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股价具有显着的规模效应、账面市值比效应、盈利能力效应、投资风格效应和ESG信息效应。FF5+ESG模型检验的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的差异更小,表明市场更趋有效,可作为ESG责任投资最有效的资产定价模型,进一步严谨地验证了研究假说。第三,为了消除ESG责任投资基金产生的多重异质性特征影响,本文通过正向筛选策略建立高分值股票组合方式再次证明了研究假说,并发现了筛选强度与超额收益率呈现正向关系等推论。关于机构投资者的ESG责任投资实践和监管国际比较。本文梳理和借鉴了海外机构投资者应用的ESG整合策略,即将ESG因素和传统财务因素同时嵌入至传统投资研究各个流程环节。特别地,具体到股票分析应用层面,本文从基本面分析策略和量化策略展开分析。由此,明确了ESG责任投资原则和投资框架,为中国机构投资者构建ESG责任投资体系。此外,本文还通过国内外监管比较,归纳总结了国际监管趋势和国内监管特点,指出了监管政策补短板和改进的方向。最后,本文基于以上结论,分别对中国机构投资者和证券市场监管者提出了实践建议和监管建议,具有较高的可参考借鉴的路径指引意义。
田洲宇[2](2019)在《产出效率视角下农民工人力资本测度及其决定机制 ——基于对J-F终生收入法的改进》文中研究说明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身上所蕴藏的人力资本无疑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数量在不断下降,随着人口红利的缩减,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其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已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厘清农民工人力资本现状,打破其低人力资本水平的“均衡陷阱”,无疑对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在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对国际上通用的J-F终生收入法进行了改进,运用改进的J-F终生收入法对我国农民工人力资本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将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人力资本决定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农民工低人力资本水平的成因,为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在对农民工总体特征及演变的分析中,有如下发现:(1)农民工的规模仍在逐渐扩大,但增幅趋缓;(2)农民工迁移模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已从短期迁移转变为长期迁移,从跨省迁移转变为省内迁移,行业分布也更为离散。(3)随着农民工教育水平的提高,其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4)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提高较快,已呈现出老龄化趋势。(5)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仍然不容乐观,这主要表现为农民工非正规部门就业比重仍然较高(40%),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30%),参加培训的机会有限,社保覆盖率仍然与城镇劳动力有较大的差距。本文在对人力资本测度方法比较与改进的研究中,有如下发现:同成本法、教育指标法这两种人力资本测度方法相比,J-F终生收入法具备了理论契合度高、与产出效率更为密切、测度方法严谨和应用更为广泛的优势。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中,农民工受雇群体因为受到了户口歧视、信号显示效应和长期合同效应的干扰,使其收入与产出效率之间出现了背离,这会导致使用J-F终生收入法对受雇群体人力资本进行测度的结果出现偏误。为对农民工受雇群体收入与产出效率之间的背离关系进行修正,本文采用部门比对法与Heckman二阶段法对自雇和受雇部门的自选择效应进行了控制,通过将农民工受雇群体教育收益率的反事实回归结果代入到测度方程,有效消除了受雇群体人力资本的测度偏误,完成了对J-F终生收入法的改进。在测度过程中,本文结合农民工的就业特征,对人力资本测度方程的设定和相关参数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按照性别、就业部门、地区进行分组,对各组群的农民工人力资本进行了测度。最后,本文按空间价格指数对测度结果进行了调整,使其在地区之间具备可比性。本文通过对农民工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及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有如下发现:(1)农民工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总体排序呈现出东、中、西部阶梯状分布的特征。(2)人力资本存量差异大于各地区人均GDP的差异,该统计指标有较高的灵敏度。(3)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不断上升,中西部地区不断下降,其中云南省下降较为明显。(4)农民工人力资本在北方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北方个别省份(如内蒙古、甘肃)农民工人力资本始终保持低-低集聚(LL)状态。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内部群体人力资本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有如下发现:(1)农民工受雇群体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幅度高于自雇群体,且两者差距不断扩大。(2)农民工受雇与自雇群体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正向关系,呈现出东中西递减的趋势。(3)人均人力资本存量性别差距在东部最大,西部最小,且在各地区都呈现收敛趋势。(4)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更高,这拉大了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之间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差距。(5)大专以上农民工群体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速度高于其他教育水平群体。(6)年轻农民工群体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可达老年群体的百倍以上,且差距在测度期间不断扩大。从群体交互分布特征来看,部门性别交叉分析的结论有以下两点:(1)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性别差距在自雇部门中较小,在受雇部门中较大,但性别差距在两部门中都在缩小。(2)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农民工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性别差距更大。部门教育交叉分析的结论有以下两点:(1)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农民工自雇群体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幅大于受雇群体。(2)在经济更为发达的省份,无论在自雇还是受雇部门,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民工群体之间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差异更大。性别教育交叉分析的结论有以下两点:(1)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女性农民工与男性之间的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差距不断缩小。(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人力资本存量的差距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男女农民工之间,均呈现收敛趋势。为进一步对造成农民工低人力资本水平的原因进行解释,本文对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人力资本决定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实证结论:(1)较低的受教育程度导致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较低,这也是造成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产出效率差距的主要原因。(2)较低的培训概率和更高的失业频率导致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性低于城镇劳动力,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差距不断扩大。(3)农民工人力资本代际传递的无效性对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产出效率差距给予了解释。(4)较低的社会资本水平,减少了农民工就业的渠道,并降低了其就业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削弱了其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性。(5)合同类型和是否加入工会通过影响就业稳定性和培训的概率,进一步扩大了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产出效率的差距,而行业和企业类别对农民工与城镇劳动力产出效率差距的解释力度较小。最后,本文分别从制度调整、产业规划、教育政策、就业保护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视角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并希望国家统计局尽快构建出相关的统计指标,定期对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测度。
葛晶[3](2019)在《金融抑制对高学历劳动力错配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Jones and Romer(2010)通过构建“新卡尔多事实”发现数十年来劳动力受教育年限的迅速扩张并未带来相应工资水平的系统性下降,主要源于人力资本对TFP的促进作用抵消了要素边际收益递减效应。Jones and Romer(2010)的研究为一国(地区)经济如何实现持续增长提供了一个良好解释,也为新增长理论提供了一个正式基础。新增长理论强调了人力资本积累促进TFP提升在突破增长减速中的决定性作用,但该理论忽略了在制度扭曲下可能产生的人力资本配置问题,因而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典型化事实”的解释力度有所不足。自我国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得到了迅速扩张,教育受益率也相对稳定,但TFP却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波动。与此同时,源于50年代初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等历史遗留问题加以政治考虑,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制度性扭曲——金融抑制。这对于我国现阶段突破增长减速,实现高质量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鉴于此,本文从新经济增长理论出发,旨在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1)高学历劳动力规模扩张与教育收益率相对稳定的内在机制;(2)高学历劳动力规模扩张与TFP提升迷失的制度性根源。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技术进步偏向性以及公有制经济下的微观主体——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本价格形成机制,以此回答本文的第一个问题;其次,通过一个工业部门的厂商生产决策模型构建了金融抑制对高学历劳动力错配影响的研究框架,并提出研究命题;最后,进行了相应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本文旨在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内在一致的。我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扩张与教育收益率相对稳定实际上是一种高学历劳动力错配现象。教育收益率的相对稳定是由金融系统的制度性扭曲——金融抑制为国有企业带来的“利率租金”所维持,是以增加杠杆率、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未来经济负担为代价的。金融抑制引发的高学历劳动力在所有制间、行业间、职业间以及教育资源错配(高学历劳动力教育期望错配),一方面,切断了高学历劳动力与创新工作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降低了高学历劳动力的技术适宜性,使其本身不具备胜任创新工作的能力,进而产生TFP损失。第二,金融抑制引发了高学历劳动力在所有制间的错配。国有企业经理人为获取信贷资源倾向于付出大量的管理费用(在职消费、与政府游说等行为),从而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拖累,而金融抑制引发高学历劳动力出现价格扭曲,使得创新动力较低的国有企业配置了过多的高学历劳动力。实证结果表明:在非行政垄断行业中,金融抑制对所有制间由规模相对价格扭曲产生的错配的影响作用更大,而在行政垄断行业中,则对技术相对价格扭曲产生的错配的影响作用更大。第三,金融抑制引发了高学历劳动力在行业间的错配。金融抑制导致实体部门的利润空间和要素回报率不断收窄,使得金融资本与高学历劳动力“脱虚向实”现象恶化,引发了高学历劳动力在行业间的错配。回归结果表明:(1)我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尤其是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规模普遍过大;(2)金融抑制通过第三产业规模对高学历劳动力边际产出产生了显着的抑制作用,证实了金融抑制是导致高学历劳动力在行业间的错配的原因。第四,金融抑制引发了高学历劳动力在职业间的错配。通过构建一个在垄断竞争环境下的个人职业选择模型发现,当金融抑制与垄断相结合时,高学历人才具有更低的创业意愿。经验证据进一步表明:(1)在自然垄断行业和行政垄断行业内,金融抑制对高学历人才创业意愿的抑制作用差距较小;(2)金融抑制所导致的创业预期收益损失大于放弃国有垄断企业高薪工作的机会成本对高学历人才创业意愿的影响作用。另外,源于金融抑制降低了高学历人才创业预期收益,垄断企业对人力资本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进而使得中小企业人力资本集聚效应下降,导致创业者陷入创业预期收益降低与创业意愿下降的恶性循环之中。可见,金融抑制是中国高学历人才创业意愿低下的根本性原因。第五,金融抑制引发了教育资源错配。在我国行政性集权与经济性分权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中央(或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采取通过经济指标考核的晋升制度,加强了地方政府对要素资源配置的干预动力,金融抑制便是我国地方政府规模扩大的一种表现。在这种背景下,社会高学历劳动力更倾向于通过行政职位权力进行寻租,而非从事生产性、创新性互动。实证结果发现:(1)国有行政人员具有更高的教育期望;(2)金融抑制显着拉大了民营企业成员和国有部门行政人才对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期望程度,导致了我国教育资源错配;(3)金融抑制主要通过提升可获得的租金相对水平,而提高了行政人才的教育期望。本研究有助于拓展学术界对人力资本积累与配置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深度,并为我国制度有关完善金融制度、优化高学历劳动力配置、提升TFP,在新时期下突破增长减速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可能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三点:(1)拓展了新增长理论研究框架。新增长理论强调了人力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从边际报酬递增解释了“新卡多事实”,但对人力资本配置的关注所有不足。本文从人力资本错配视角给予“新卡多事实”一个可能的新的解释,是对新增长理论研究框架的拓展和补充。(2)为审视金融抑制对宏观经济的不良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了金融抑制对物质资本错配的影响。本研究从高学历劳动力在所有制选择、行业选择、职业选择以及教育资源分配等多个现实问题切入,深入研究了金融抑制对高学历劳动力错配的影响。(3)为探寻我国创新“迷失”成因做出了边际贡献。以往研究主要从人力资源与创新工作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研究了我国的创新“迷失”问题,但鲜有文献关注到人力资本本身的结构问题,即人力资本是否有能力胜任创新工作。本文通过考察金融抑制对技术性人才和行政性人才教育期望的不同影响程度,发现金融抑制政策所代表的地方政府在经济干预中的过大权利正对社会人力资本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黄玉[4](2019)在《海归高管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吗?》文中认为股价崩盘风险是指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形下,公司股价短时间内大幅下跌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股票市场自1990年成立以来也在持续不断发展。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成立较晚,各种机制尚不完善,抗风险能力较弱,使得股价的暴跌现象频频发生。股价崩盘事件不仅打击了市场投资者的信心、损害了股东利益、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秩序甚至会危害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因此有关股价崩盘影响因素的研究,受到了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的密切关注。但关注焦点主要在公司的内部治理和外部制度上,而将高管的个人特征与股价崩盘风险联系起来的研究尚不多见,对于高管的海归特征与股价崩盘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基于此本文从高管的特殊背景——海归经历切入,探究其对公司股价崩盘的影响。根据“高阶梯队理论”,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很多战略决策并没有固定的程序,面临的选择也并不是唯一,这些决定的背后依赖的是管理者的判断。管理者背景特征在企业的战略决策中会发挥重要作用,并将影响企业的产出和绩效。海归背景作为公司高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力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相较于本土高管,海归高管拥有更好的教育背景和社会资源,比如开阔的国际视野、先进的专业知识、专业的管理技能和广泛的海外资源等,因此我们认为海归高管在投资决策方面更加具有远见,可以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且海归高管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中接受过良好教育或经历过管理实践,其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更具国际化和市场化特征,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和认识相较本土人才而言更为深刻,会使得其管理的公司的信息质量得以提高。基于此本文预期海归高管可以通过抑制过度投资和提高信息质量来降股价崩盘风险。文章首先回顾了海归高管经济后果和股价崩盘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并梳理了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根据研究假设,以我国2009-2017年沪深A股的2606家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海归高管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海归高管(无论是CEO还是非CEO)管理的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显着降低;海归高管对公司股价崩盘的降低作用在民营企业、分析师关注较少以及外部审计质量较弱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海归高管通过抑制公司过度投资以及提高公司的信息质量来降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将公司高管的海归经历与资本市场的股价崩盘联系起来,丰富了有关股价崩盘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拓展了海归高管经济后果的研究范畴。研究结论对于实施海归人才的引进政策、防范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郭鑫鑫[5](2018)在《我国过度教育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知识贬值”、“学历贬值”、“毕业即失业”、“知识失业”、“文凭膨胀”、“学非所用”、“高知低就”、“大材小用”、“人才高消费”、“考研热”等热门词汇见诸报端,“最难就业季”似乎每年都在上演,“新的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这是否意味着我国出现了过度教育?一方面,自1999年开始,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越来越多受教育劳动力涌入劳动力市场,处于高知低就或大材小用的状态,即学历与工作不匹配,从而导致从教育中获得的技能不能充分发挥,相对于匹配状态经济地位下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教育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过度教育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扭曲资源配置,如过度教育造成就业状况恶化,失业增加;教育投资低效率、教育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率低下;甚至是让国家陷入一种过度教育恶性循环。针对我国出现的“知识失业”、“大材小用”、“人才高消费”等现象,学术界逐渐关注劳动力供需的教育匹配问题。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过度教育的四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我国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过度教育问题?如果存在,我国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及变化趋势有什么特征?第二,突破关于过度教育仅仅关注成因的解释,而忽略过度教育后果的分析的现实,从过犹不及效应新视角,基于微观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在人力资本理论、技术变迁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号理论、工作竞争理论的基础上,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深刻探讨教育为何会“过”及“过”的消极影响,最终形成过度教育因果模型。第三,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2015年的数据,利用Duncan和Hoffman(1981)提出的ORU方程、Verdugo和Verdugo(1989)创立的V-V模型实证考察过度教育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第四,从就业质量之工作满意度的视角探讨过度教育的就业效应,在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可能的三种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期望机制、相对剥夺理论、工作需求-控制模型从理论上对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进行理论解释。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8)数据实证分析过度教育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过度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过度教育发生率及趋势方面:(1)2010年、2013年、2015年过度教育发生率分别是28.28%、27.29%、23.91%;呈现下降趋势;适度教育发生率分别是25.87%、26.18%、26.63%;呈现缓慢增长趋势;教育不足发生率分别是45.85%、46.53%、49.46%;呈现上升趋势。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外已有研究结果相似,从侧面说明了过度教育在我国的严重性。(2)过度教育在性别、年龄、单位类型、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家庭经济情况、地区职业表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女性的过度教育发生率高于男性;年轻人的过度教育发生率高于年长者;党政机关的过度教育发生率表现出加速下降趋势,企业单位过度教育发生率呈现下降趋势;港澳台资企业过度教育发生率高于其他企业性质的员工;2010年、2013年过度教育的发生率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初级职员、一般职员、服务人员和商店及超市的销售人员的过度教育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3)将影响过度教育发生的因素分为三类:个体特征(性别和年龄),工作特征(单位类别、地区)和家庭特征(父亲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第一,个体特征,性别对过度教育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着;年龄对过度教育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着的,越年轻越容易发生过度教育。第二,工作特征,事业单位员工过度教育发生率是党政机关员工的43.7%;社会团体、居/村委会员工过度教育发生率是党政机关员工的19.1%;与党政机关员工相比,企业、无单位/自雇员工的过度教育发生率没有显着的差异。相对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发生过度教育的概率是东部地区的68.6%;西部地区发生过度教育的概率是东部地区的58.8%;这说明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第三,家庭特征,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过度教育没有显着性差异,与家庭经济状况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相比,高于平均水平过度教育发生概率为其62.9%,家庭经济状况处于平均水平与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的过度教育发生率没有显着性差异。2.过度教育的过犹不及效应方面:(1)教育确实存在过犹不及效应。(2)个体层面,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个体,为了提高收益、弥补其他方面不足、未来发展的需要、获得更多的工作自主权,理性决策继续进行教育投资,形成了过度教育;其过度教育状况有可能是表面上过度而实际未过度,亦有可能是真实过度;从而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包括(1)工资惩罚,与适度教育者相比存在收入损失;(2)工作满意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3)工作场所的偏常行为(高缺勤率、高离职率、高旷工率、低工作参与);(4)健康状况(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恶化)。(3)组织层面,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雇主,为了适应新技术、为企业未来发展储备人才、降低生产成本愿意雇佣过度教育员工,形成组织层面的过度教育,从而产生一系列消极后果,包括(1)劳动生产率下降,影响组织绩效。(2)工作场所中的偏常行为影响组织整体工作氛围。(4)社会层面,教育是准公共物品,政府对教育进行财政补贴,个体在作出教育投资决策时只需要考虑个体成本,而不需要考虑真实成本;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实;教育产生的正外部效应及通过教育可能实现的社会流动,社会层面形成了鼓励个体进行教育投资的环境,形成了较高的过度发生率,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包括(1)影响教育发展,造成人力资本浪费;(2)影响就业;(3)影响社会公平,甚至社会稳定。3.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方面:(1)基于ORU模型的分析结果发现,控制了个体特征和工作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后,工作要求的教育回报率是17.3%,过度教育年限的系数为11.0%,教育不足年限系数为-13.2%。相对于从事同样工作的适度教育者而言,过度教育者可以得到正向的工资溢价,超出部分教育回报率为11.0%,教育不足者每少一年则需要承担13.2%的工资损失;但是,相对于具有相同学历的适度教育者而言,教育过度者将承受相应的工资惩罚,没少一年的惩罚为6.3%,而教育不足者将获得较高的工资,超出适度教育者4.1%。这一结论与前期学者使用ORU方程的研究结论一致:即超出部分的过度教育依然可以获得正向回报,但教育回报率明显低于工作要求的教育回报率。(2)基于V-V模型的估计结果发现,在未控制其他变量时,个人实际受教育程度的教育回报率为13.9%。过度教育的系数为-24.7%,教育不足年限的系数为-21.1%。表明与相同教育水平的适度教育者相比,过度教育者需要承受24.7%的工资惩罚。控制了个体特征和工作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后,个人实际受教育程度的教育回报率为12.9%,过度教育年限的系数为-9.1%,教育不足年限系数为-2.0%,均未通过显着性水平检验。(3)不同性别、所有制类型、企业规模、地区的过度教育收益率表现明显差异。4.过度教育的就业效应方面:从就业质量之工作满意度的视角探讨过度教育的就业效应,多维度视角考察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即过度教育对工作满意度(多维度工作满意度)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最终过度教育对工作满意度综合呈现何种关系取决于积极和消极作用的大小,而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又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感受。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过度教育年限与工作满意度显着正相关;工作经验和正式合同对工作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工资与工作满意度不相关。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工资在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未起到调节作用;正式合同、工作经验在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起到了缓冲调节作用。我国过度教育普遍存在,可能对个体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因此,个人要科学评估教育投资风险,慎重选择;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政府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三位一体”的互动体系,来降低过度教育的发生率。
马占利[6](2018)在《家庭背景、代际传递与阶层流动性》文中研究说明在历史大多数时期,经济的快速增长通常伴随着收入、财富及教育的不平等。这种不平衡的产出增长很多时候意味着由父母教育、性别、种族、地理位置或社会阶层所确定的不同群体的机会不平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平等的重要渠道源于经济产出在代际间持久性,本文由此分析了中国的代际教育传递和代际收入传递。在对代际教育传递进行分析中,测算了中国代际教育传递特征事实,对1933-1992年近60年不同出生子代的代际教育变迁进行了刻画,对代际教育传递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在对代际收入传递进行分析中,首先基于家庭背景所带来的收入的总体机会不平等进行了测算和分解,随后基于代际收入传递测算了代际收入弹性,并进行了分解,最后指出城市化进程中父代迁移对改善代际收入流动的作用。从代际教育特征事实来看,父母最高教育程度代际教育回归系数大于母亲的影响,而母亲的影响又大于父亲的影响;不仅子代和父代的教育年限相关,且也会受到祖代影响;不同性别、不同户籍、不同出生群组之间教育年限存在明显差别,女性子代、城市子代、改革开放后出生子代其代际教育回归系数相对更高,代际教育传递更为明显;且从转换矩阵也可以看出,在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子女与父母教育水平相对的占比最高。从中国代际教育传递机制来看,本文建立了教育决策的理论模型,采用多元排序Probit估计方法分析教育代际传递,从家庭背景视角研究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结果表明:父母的教育程度会对子代教育产生正向影响,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则对子代的影响越大;尽管母亲平均教育程度较低,但在每个教育水平上,母亲的教育对子代的影响都比父亲更大;但母亲教育对子代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大,若母亲的教育程度为初中、高中、大学,将分别使子代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提高11.8%、27.3%、45.7%,而父亲这三种教育程度对应的影响分别为9.4%、20.1%、42.9%;在相同条件下,女性、农村和改革开放前子代继续接受较高教育的概率相对更小;父母均接受教育会强化对子代教育的共同影响,但低教育水平的婚姻匹配不利于子女教育程度的提高。从中国代际收入机会不平等来看,本文采用中国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运用非参数法、参数法,在参数法中考虑了不同因素的交互影响及环境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利用泰尔零阶指数测算了中国的机会不平等。结果表明:2007-2013年中国的机会不平等越来越严重,考虑环境对努力的间接效应后,2007、2013年中国机会不平等相对占比分别为13.59%和20.74%;机会不平等在城乡、地区、性别、不同出生群组间的差异来看,农村相对于城市,女性相对于男性、中西部相对于东部,70后相对于50后和60后,机会不平等更为严重。对收入不平等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嵌套Shapley分解表明:环境的间接效应加大;对环境直接效应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分别为户籍、性别和父母教育。从代际收入传递测算与分解来看,本文基于CHNS的数据,对我国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优化估计方法和规范的数据处理,得到中国2011年代际收入弹性为0.45左右,其中出生群组为1960-1969年的60后代际收入弹性为0.40,出生在1970-1979年的70后代际收入弹性为0.60;分位数回归表明在最低收入的0.1百分位60后、70后的代际收入弹性分别为0.805和0.825,转换矩阵分析测算父代和子均处最低收入阶层的比率相对稳定在36%左右,分位数回归和转换矩阵分析均表明贫困存在代际固化现象;对代际收入弹性整体分解结果表明,教育仍是代际收入传递重要渠道,其对代际收入弹性的贡献在21.7%左右,子代的职业身份重要性在降低,仅为5.2%。多项式Logit模型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是影响代际收入流动的主要因素,其影响大小随着教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迁移也能显着提升子代收入的向上流动,特别是对于低教育水平的子代而言。进一步的,本文分析了迁移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建立了父代迁移的代际传递理论模型,当迁入地收入大于迁出地,或者迁入地人力资本收益率大于迁出地,父代迁移对子代人力资本有正向影响。在理论模型基础上,本文发现中国的城乡迁移对子代的人力资本和收入均有正向影响,且影响随着迁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通过PSM-DID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父亲迁移可使子代收入提高0.432%,细分群组分析表明其对男性子代影响显着,对东部地区影响大于西部;会使父代收入提高0.938%,迁移不仅会提供本代人的收入,也会提高下一代的收入,促进了代际收入流动。
濮筠[7](2018)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法律地位的确立和社会舆论的看法转变并不能掩盖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于政策层面上的不足和操作层面上的缺陷。我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三十多年的超高速发展之后,为了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增长,主动换挡降速,进入发展的转型期。转型期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保持稳定的增长和就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是否能够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在省域间投入是否平衡;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率是否得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学费能否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等方面。基于以上问题的提出,本研究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概况的分析着手引入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现状的解读,通过阐述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以及分配比例安排等会受到诸如经济发展情况、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起步阶段的2011年和2015年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审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使用GEODA分析软件开展描述性统计、空间统计,探索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水平在省域间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测算高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情况的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描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特征;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我国2011至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以及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从学生和家长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基础理论着手,阐述了我国学生及家庭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意愿及负担能力,影响个人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因素,实证分析我国居民高等职业教育支付能力与最大经济承受能力;通过数据包络(DEA)的方法测算我国省域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和非财政性经费投入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以及毕业生人数等因素的影响,计算出了各省在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同时通过对“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规模的预测,对于“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及投入总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取得了长足进步,不过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晚,中间发展阶段曾经一度退步等因素制约,高职教育经费在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同时,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学杂费收入,社会投入比例偏低,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生均经费差距仍然较大。2)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角度来看,尽管分级拨款机制已经确立,教育经费渠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但仍然存在高等职业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缺位,地方性补贴经费拨款不到位,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事权和财权不一致等现象。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还不是很高。这其中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领先于区域经济发展;第二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脱离了协调的发展态势,无论是哪一种局面都是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和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性经费投入不存在比较显着的空间关联性,我国目前东中西部地区间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差异还很大,中西部地区生均高职公共财政预算经费偏低,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猛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薄弱的现状制约了本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5)我国的GDP与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关系中,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我国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借助于回归模型,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可以达到1.7231%。因此本研究建议: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中央政府应该关注各省份财政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支出状况,通过建立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或者建立专项扶持政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高等职业教育中发展较弱的省份加大财政资金资助的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2)增加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渠道来源,多角度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一方面,中央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安排增加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譬如对于教育附加费的征收,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教育资金等等;另一方面,借助社会资金来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3)合理使用财政教育经费,提高对于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利用教育资金,拓宽教育办学资金的来源必须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对于国家财政拨款的教育资金,需要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进行成本核算,建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预算体制,达到对于资金使用的效率最大化。4)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政府应该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对于各省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考虑,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并且应该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所需成本,考虑到我国家庭教育费用承担的能力,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5)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奖助学金制度,提高高职院校吸引力。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奖助学金制度可以支持和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同时,也需要鼓励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采取各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
尹典[8](2017)在《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过去依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依赖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长模式正面临经济转型的困难,其中包括刘易斯拐点、资本投入规模效益递减、劳动力成本增加、人口红利消失和资源环境约束等一系列问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正是解决上述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知道,人力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毫无疑问会提高产出。同时,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会通过其效率作用于物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提高其边际产量,消除边际收益率下降的趋势,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人力资本在提高知识,以及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更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对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的转型乃至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笔者在查阅历年统计年鉴和统计数据后,运用SPSS24.0软件和Eviews8.0软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并具体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多种估算人力资本的方法中,哪一种最适用于我国国情?第二,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增长有什么变化?第三,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本、劳动投入和人力资本是怎样推动经济增长的?我国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何?第四,如何建立我国人力资本和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包含哪些变量?我国分省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存在区域差异?第五,各省人力资本系统和经济系统,以及系统内各要素的发展趋势如何?其间是否协调?是否相互匹配?本论文共分7章,各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主要包括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本文研究的资本、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辨析,之后,简述了本文研究的逻辑框架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等内容。第2章,简述了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包括对古典经济学家、新古典经济学家和现代人力资本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思路和理论述评。对早期的经济增长模型和包含人力资本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的述评。对不同的人力资本计量方法,包括未来收入法、累计成本法、教育指标法和多指标法进行述评。对物资资本存量计量的四个关键要素的述评。第3章,对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本存量计量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了1978-2015年间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在1978-2015年间呈持续增加态势,总人力资本存量增速略快于人均人力资本存量增速,人力资本产出比成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走势。在各类人力资本存量中,教育类和卫生类人力资本存量占总体比例最高,科研类和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次之,培训类人力资本占比最少。说明教育和卫生健康是我国最主要的人力资本积累途径。第4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人力资本评价系统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教育类、卫生类和科研类指标,对我国人力资本发展影响很大。这说明我国的教育、卫生保健和科研是我国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第5章,主要对改革开放后我国GDP、就业人数和物质资本存量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模型,实证检验了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人数增长率不断下降,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物资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人力资本和劳动投入,说明我国济发展主要依赖物质资本投资拉动,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正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第6章,构建了人力资本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耦合度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了2008-2014年间我国各省人力资本存量是否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匹配性。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要远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同时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这两个系统的耦合度也是如此。我国人力资本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是北京、江苏、上海、广东和浙江,而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本和经济这两个系统平均耦合度也是最高的。贵州、甘肃和青海的人力资本和经济系统耦合度最低。第7章,综合以上各章的研究结果后,笔者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提高的对策如下:建立健全立体多层次和可衔接的教育体系;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且均衡基础教育区域发展;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鼓励高校和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鼓励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差距;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建立国民人力资本核算制度;推动低龄老年人力资本再开发;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长效激励机制;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升科技人员水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劳动力流动;消除就业歧视,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王玮[9](2016)在《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为突出,但是,随着物质资源的大量消耗,带来了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用工成本的迅速上升,伴随而来的是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依靠投资增加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越来越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由粗放式增长方式转向内涵式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提升资源的产出效率,因此,提升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技术结构、促进科技创新是实现集约式增长方式的重要基础。本文立足于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实际,首先,以高等教育投资效率的提升为目标,结合人力资本理论和投资效率理论为基础,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一般规律,对比效率评价研究方法,选择静态效率和动态指数方法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了高等教育投资效率评价体系;其次,运用DEA指数分析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地区间投资效率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最后,依据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检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社会效应。据此,本文深入研究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问题,其主要内容为:一是绪论。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同时在该问题的指引下,理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逻辑框架,并进一步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二是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本章科学界定了本文涉及的人力资本概念和特征、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及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内涵等相关概念,回顾了公共财政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理论,梳理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阐述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为本文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三是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分析。本章首先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其次,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规模、比例、变化趋势及特征;最后,比较分析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地区差距。四是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DEA分析。本章首先,明确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进而从人力资本投资的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分别筛选指标,构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构建本文所需的评价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模型;最后,从整体分布特征和逐年变化趋势两方面全面描述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深入探讨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省际差异及变化趋势。五是中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低效率原因分析。本章主要借助DEA投影分析技术,使用产出导向的DEA模型对省级区域实际投入产出水平与生产前沿面的最优值进行比对,从而测算出投资过量和产出不足的相关数据。以此为基础,从经济方面和制度设计两个角度,分析出非DEA有效地区投资管理过程中的投资效率低下的原因,以便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六是中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社会效应。本章主要依据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探讨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路径。以宏观统计数据为基础,借助VAR协整分析方法和面板回归模型验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社会效应,检验全国、区域、各省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最后,在理论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相关政策,为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龚新湘[10](2014)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下的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男女平等意识观念的逐渐形成,女性在劳动市场上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并逐渐拉近与男性劳动力的差距,社会对于女性人力资源投资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问题仍然不够乐观,应该加强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认识和重视度,促进女性资本投资收益率的提高。
二、我国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低收益率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低收益率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股票市场的ESG责任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一节 社会责任投资与ESG责任投资的涵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概念厘清 |
第二节 国外文献综述 |
一、投资者行为 |
二、社会责任投资的发展演变 |
三、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的财务绩效 |
第三节 国内文献综述 |
一、ESG责任投资学术研究综述 |
二、ESG责任投资市场研究综述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ESG责任投资:全球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全球ESG责任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
一、全球ESG责任投资发展概览 |
二、美国股票市场ESGETF发展现状 |
三、欧洲ESG责任投资的现状 |
四、全球ESG责任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国内ESG责任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
一、上市公司ESG披露现状 |
二、泛ESG股票指数的发展 |
三、ESG公募基金产品情况 |
四、商业银行ESG理财产品情况 |
五、国内ESG责任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ESG责任投资:一般理论分析 |
第一节 ESG责任投资者动机 |
一、道德和宗教动机 |
二、鼓励企业维护利益相关人关系动机 |
三、经济利益动机 |
四、影响企业经营方式动机 |
五、监管动机 |
第二节 社会责任投资的理论基础 |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 |
二、社会责任投资与利益相关者 |
三、传统金融投资与社会责任投资的联系和区别 |
第三节 ESG责任投资的数理模型 |
一、ESG信息条件下的DDM模型推导 |
二、ESG投资资产价格横截面模型 |
第四节 本章节小结 |
第五章 ESG责任投资:指标体系分析 |
第一节 ESG指引学理分析:来自香港联交所的案例 |
第二节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指标的经济学解读 |
一、环境(E)因素指标内容 |
二、社会(S)因素指标内容 |
三、公司治理(G)因素指标内容 |
第三节 MSCI ESG指标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
一、MSCI ESG评级方法论 |
二、关键问题评估 |
三、构筑评级 |
四、ESG评级流程概述 |
第四节 Bloomberg ESG评级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
一、ES Scores产品开发流程 |
二、评分框架和问题优先级 |
三、评分方法 |
第五节 国内外ESG评级体系的综合解析 |
第六章 ESG责任投资:财务绩效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国内ESG责任投资基金的描述统计 |
第二节 实证模型和研究假设 |
一、实证模型的文献梳理 |
二、实证模型的构建 |
三、本文实证模型的思路 |
第三节 实证数据采集和构造 |
一、投资组合的划分 |
二、因子定义 |
三、样本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四节 FF5+ESG因子模型实证结果 |
一、各因子收益率的描述性统计 |
二、各因子的市场风格检验1 |
三、各因子的市场风格检验2 |
四、5x5 因变量分组检验结果 |
五、FF5+ESG与其他模型表现的比较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一、各因子的市场风格检验1 |
二、各因子的市场风格检验2 |
三、5x5 因变量分组检验结果 |
四、FF5+ESG与其他模型表现的比较 |
第六节 通过筛选策略建立股票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 |
一、Bloomberg EQBT股票回测方法 |
二、10%正向筛选强度构建组合情况 |
三、5%正向筛选强度构建组合情况 |
四、1%正向筛选强度构建组合情况 |
五、正向筛选ESG投资组合的回测结果 |
第七节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ESG责任投资:机构投资者的实践和监管国际比较 |
第一节 ESG责任投资的单一实践方式 |
一、筛选(Screening)策略 |
二、股东积极主义(Shareholder Activism)策略 |
三、社区投资(Community Investment)实践方式 |
第二节 海外机构投资者的ESG责任投资管理 |
一、ESG整合策略整体框架 |
二、ESG整合策略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应用 |
三、股票分析的具体应用 |
第三节 中国机构投资者ESG责任投资体系的建设 |
一、ESG责任投资原则 |
二、ESG责任投资框架 |
三、ESG事件在投资流程中的影响——案例分析 |
第四节 监管政策国际比较 |
一、全球监管整体现状 |
二、ESG责任投资监管政策的学理分析 |
三、国际监管政策前沿动态和趋势 |
四、中国监管政策的进展和不足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本文结论 |
一、利益相关人理论是ESG责任投资的理论基础 |
二、ESG信息对股票收益率的理论影响 |
三、财务绩效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
四、国内ESG责任投资基金和正向筛选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 |
第二节 实践和政策建议 |
一、对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实践建议 |
二、对中国股票市场监管者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产出效率视角下农民工人力资本测度及其决定机制 ——基于对J-F终生收入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现实意义 |
1.1.4 理论意义 |
1.2 研究问题、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和分析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3.3 论文的分析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力资本理论 |
2.1.2 信号显示理论 |
2.1.3 长期合同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人力资本测度相关研究 |
2.2.2 人力资本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农民工总体特征及演变 |
3.1 政策演变历程 |
3.2 流动规模与特征 |
3.2.1 流动规模 |
3.2.2 流动特征 |
3.3 就业特征 |
3.3.1 个体特征 |
3.3.2 劳动合同 |
3.3.3 工资与社会保障 |
3.3.4 就业分布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力资本测度方法比较与改进 |
4.1 人力资本测度方法比较与评价 |
4.2 对J-F终生收入法的改进 |
4.2.1 收入与产出效率关系的理论分析 |
4.2.2 部门比对分析法 |
4.2.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4.2.4 描述统计 |
4.2.5 实证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产出效率视角下农民工人力资本测度 |
5.1 农民工人力资本测度方程 |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组 |
5.3 组群收入与相关参数的估计 |
5.4 空间价格指数测度 |
5.5 小结 |
第六章 农民工人力资本区域分布及发展动态 |
6.1 区域分布及演变 |
6.1.1 区域比较分析 |
6.1.2 空间布局分析 |
6.1.3 空间集聚分析 |
6.2 群体差异及演变 |
6.2.1 部门差异分析 |
6.2.2 性别差异分析 |
6.2.3 教育差异分析 |
6.2.4 年龄差异分析 |
6.3 交互分布及演变 |
6.3.1 部门与性别交叉分析 |
6.3.2 部门与教育交叉分析 |
6.3.3 性别与教育交叉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产出效率视角下农民工人力资本决定机制分析 |
7.1 人力资本决定机制的理论分析及模型构建 |
7.1.1 代际传递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机理 |
7.1.2 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机理 |
7.1.3 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分析 |
7.1.4 人力资本决定机制模型构建 |
7.2 实证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7.2.1 模型设定 |
7.2.2 变量选取 |
7.3 描述统计 |
7.4 实证分析 |
7.4.1 全样本逐步回归 |
7.4.2 受雇群体Heckman二阶段回归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3)金融抑制对高学历劳动力错配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要素错配与TFP损失的相关研究 |
2.1.1 传统要素配置与TFP损失的形成机理 |
2.1.2 人力资本配置与TFP损失的形成机理 |
2.1.3 外延型错配与TFP损失的形成机理 |
2.2 金融抑制对要素错配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1 借贷成本视角 |
2.2.2 借贷约束视角 |
2.2.3 金融结构视角 |
2.3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金融抑制 |
3.1.2 高学历劳动力 |
3.1.3 全要素生产率(TFP) |
3.1.4 要素错配 |
3.2 新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价格形成的内在机制 |
3.2.1 新卡尔多事实 |
3.2.2 技能性技术进步偏向与人力资本相对价格 |
3.2.3 我国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特征分析 |
3.3 国有垄断企业高工资:效率还是溢价? |
3.3.1 效率工资假说 |
3.3.2 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与“租金分享” |
3.3.3 国有企业“租金分享”的必要条件 |
3.4 金融抑制对高学历劳动力错配的研究框架 |
3.4.1 工业部门的厂商决策模型 |
3.4.2 命题1:金融抑制导致高学历劳动力在所有制间出现错配 |
3.4.3 命题2:金融抑制导致高学历劳动力在行业间出现错配 |
3.4.4 命题3:金融抑制导致高学历劳动力在职业间出现错配 |
3.4.5 命题4:金融抑制导致教育资源出现错配(劳动力教育期望出现错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学历劳动力配置引发TFP损失的测算 |
4.1 引言 |
4.2 高学历劳动力在生产性部门间错配的测算 |
4.2.1 测算框架 |
4.2.2 数据来源、处理和参数设置 |
4.2.3 测算结果分析 |
4.3 高学历劳动力在生产性部门和非生产型部门间错配的测算 |
4.3.1 测算框架 |
4.3.2 数据来源、处理和变量选取 |
4.3.3 测算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融抑制对高学历劳动力在所有制间错配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变量选取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金融抑制对高学历劳动力在所有制间错配影响的实证检验 |
5.3.2 金融抑制对高学历劳动力在所有制间错配的影响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抑制对高学历劳动力在行业间错配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 社会投资结构与工业部门增长:一个简单的均衡模型 |
6.1.1 社会总体的生产函数 |
6.1.2 家庭偏好 |
6.1.3 动态均衡分析 |
6.2 实证研究设计 |
6.2.1 模型建立 |
6.2.2 变量选取 |
6.2.3 数据来源与描述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金融抑制影响高学历劳动力行业间错配的基准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6.3.2 金融抑制对高学历劳动力行业间错配的影响机制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抑制对高学历劳动力在职业间错配影响的实证检验 |
7.1 金融抑制和行业垄断对高学历创业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 |
7.1.1 模型基本设定 |
7.1.2 厂商行为 |
7.1.3 个体职业选择问题 |
7.1.4 关于中国行业垄断异质性对高学历人才创业意愿影响的讨论 |
7.2 数据样本和变量构造 |
7.3 回归结果分析 |
7.3.1 金融抑制与创业选择 |
7.3.2 垄断性质讨论 |
7.3.3 异质性讨论 |
7.3.4 稳健性检验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金融抑制对教育资源错配影响的实证检验 |
8.1 官本位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8.1.1 “李约瑟之谜”与“官本位”思想的产生 |
8.1.2 “官本位”思想在我国当代劳动力市场中的传播 |
8.2 理论机制与研究假设 |
8.2.1 寻租、金融抑制与教育资源错配 |
8.2.3 教育目的与教育期望 |
8.3 实证研究设计 |
8.3.1 模型建立 |
8.3.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8.3.3 描述性分析 |
8.4 实证结果分析 |
8.4.1 基准模型回归结果 |
8.4.2 金融抑制对个体教育期望影响 |
8.4.3 金融抑制对个体教育期望影响的机制检验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放松政府管制和干预,实现人力资本价格合理化 |
9.2.2 优化金融结构、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
9.2.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企业创新动力 |
9.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海归高管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三、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股价崩盘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 |
二、海归人才的经济后果 |
三、研究评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假设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二、变量选择与度量 |
三、模型设定 |
第二节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一、海归高管变量样本分布 |
二、描述性统计 |
三、相关性分析 |
四、单变量分析 |
第三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基本回归分析 |
第二节 稳健性检验 |
一、改变海归高管度量方法 |
二、提高交易周数量 |
三、改变股价崩盘度量方法 |
四、标准误的双向聚类 |
第三节 内生性检验 |
一、引入更多的控制变量 |
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 |
三、倾向得分匹配法 |
第四节 海归高管对股价崩盘的影响机制分析 |
一、过度投资机制 |
二、信息质量机制 |
第五节 拓展性分析 |
一、产权性质 |
二、资深高管与非资深高管 |
三、分析师跟踪的调节作用 |
四、外部审计的调节作用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启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过度教育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章节安排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过度教育相近概念辨析 |
2.1.1 知识失业 |
2.1.2 不充分就业 |
2.1.3 资质过高感 |
2.2 国外研究 |
2.2.1 过度教育的概念、测量方法和理论解释 |
2.2.2 过度教育发生情况和变化趋势 |
2.2.3 过度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影响 |
2.3 国内研究 |
2.3.1 过度教育概念、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2 我国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变化趋势研究 |
2.3.3 过度教育与收入回报的关系 |
2.4 研究述评 |
第3章 我国过度教育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 过度教育的内涵 |
3.2 过度教育的测度方法 |
3.3 我国过度教育发生率及变化趋势 |
3.3.1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
3.3.2 过度教育的分布与趋势 |
3.3.3 过度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过度教育的过犹不及效应分析 |
4.1 过犹不及相关概念 |
4.1.1 过犹不及 |
4.1.2 过犹不及效应 |
4.1.3 过犹不及效应理论分析 |
4.2 教育为何会“过”? |
4.2.1 理性经济人假设 |
4.2.2 个体层面 |
4.2.3 组织层面——雇主 |
4.2.4 社会层面 |
4.3“过”的消极影响 |
4.3.1 个体层面 |
4.3.2 组织层面 |
4.3.3 社会层面 |
4.4 过度教育因果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过度教育收入效应分析 |
5.1 模型构建 |
5.2 数据来源和变量描述 |
5.3 我国过度教育收益率 |
5.3.1 基于ORU方程估计结果 |
5.3.2 基于V-V模型估计结果 |
5.4 不同群组过度教育收益率 |
5.4.1 不同性别过度教育收益率估算 |
5.4.2 不同所有制类型过度教育收益率估算 |
5.4.3 不同企业规模过度教育收益率估算 |
5.4.4 不同地区过度教育收益率估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过度教育就业效应分析 |
6.1 就业——就业质量——工作满意度 |
6.2 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 |
6.2.1 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可能的三种关系 |
6.2.2 过度教育与工作满意度关系分析 |
6.3 过度教育对工作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
6.3.1 研究假设 |
6.3.2 模型构建 |
6.3.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6.3.4 实证结果分析 |
6.4 过度教育与劳动生产率关系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启示 |
7.1 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家庭背景、代际传递与阶层流动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代际传递、不平等与经济增长 |
1.1.2 代际传递与公平正义 |
1.1.3 中国经济中的代际传递与不平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收入与教育的代际关联 |
2.1.1 代际收入弹性测算方法 |
2.1.2 转换矩阵分析 |
2.1.3 代际收入弹性的测算结果 |
2.1.4 代际收入弹性机制分析:一个理论模型 |
2.1.5 信贷约束与代际收入弹性 |
2.1.6 代际教育传递 |
2.2 收入和教育代际传递因果关系识别 |
2.2.1 同胞和邻里相关 |
2.2.2 不同类型兄弟姐妹的结构分析 |
2.2.3 代际传递性的分解 |
2.2.4 兄弟姐妹和双胞胎的差异 |
2.2.5 养父母/养子女分析 |
2.2.6 自然实验/工具变量法估计 |
2.3 其他家庭背景的传递 |
2.3.1 智商、能力的传递 |
2.3.2 工作、职业传递 |
2.3.3 福利传递 |
2.3.4 代际健康传递 |
2.3.5 态度和社会行为传递 |
2.3.6 消费和财富传递 |
2.4 代际传递与经济发展水平 |
2.5 中国代际传递相关文献回顾 |
2.5.1 中国代际传递测算 |
2.5.2 中国代际传递机制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代际教育传递特征事实分析 |
3.1 代际教育传递测算方法 |
3.2 代际教育回归系数分析 |
3.2.1 教育年限描述性统计 |
3.2.2 代际教育回归系数估计 |
3.2.3 父母教育不同匹配模式下的代际教育回归系数 |
3.2.4 祖代、父代、子代三代代际教育回归系数 |
3.2.5 分省份代际教育回归系数 |
3.3 转换矩阵分析 |
3.3.1 整体样本教育程度转换矩阵分析 |
3.3.2 分性别教育程度转换矩阵分析 |
3.3.3 分城乡教育程度转换矩阵分析 |
3.3.4 分出生群组教育程度转换矩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家庭背景与代际教育传递: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及理论模型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理论模型 |
4.2 整体样本实证分析 |
4.2.1 有序Probit估计的回归结果 |
4.2.2 整体回归稳健性检验 |
4.2.3 整体回归边际效应 |
4.2.4 整体回归概率预测 |
4.3 各子样本实证分析 |
4.3.1 各子样本回归结果 |
4.3.2 各子样本边际效应分析 |
4.3.3 各子样本概率预测 |
4.3.4 父母婚姻的教育匹配对子代教育程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会不平等:基于“反事实”收入分布的测算与分解 |
5.1 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
5.2 机会不平等测算方法 |
5.2.1 非参数法机会不平等测算 |
5.2.2 参数法机会不平等测算 |
5.2.3 加入间接效应的机会不平等测算 |
5.3 中国机会不平等测算 |
5.3.1 数源来源及处理 |
5.3.2 中国机会不平等测算 |
5.4 机会不平等嵌套Shapley分解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家庭背景、代际收入传递与阶层流动性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代际收入弹性测算 |
6.2.1 代际收入弹性测算方法 |
6.2.2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
6.2.3 代际收入弹性测算 |
6.2.4 分位数回归 |
6.2.5 转换矩阵分析 |
6.3 代际收入弹性分解 |
6.3.1 代际收入弹性分解方法 |
6.3.2 代际收入弹性分解结果 |
6.4 代际收入阶层流动性分析 |
6.4.1 数据描述性统计 |
6.4.2 实证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4.4 阶层流动性影响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父代迁移与代际传递: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理论模型 |
7.2.1 父亲在t-1 期考虑迁移 |
7.2.2 父亲在t期考虑迁移 |
7.3 实证研究 |
7.3.1 数据描述性统计 |
7.3.2 迁移对子代人力资本和收入效应分析 |
7.4 基于PSM-DID方法的分析 |
7.4.1 数据描述与分析方法 |
7.4.2 PSM-DID方法对子代收入分析 |
7.4.3 PSM-DID方法对父代收入分析 |
7.4.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1.1 中国代际传递特征结论 |
8.1.2 中国代际传递影响机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我国经济转型期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概况 |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现状 |
1.1.3 转型期与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制约因素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理论基础 |
2.1 教育投资 |
2.1.1 教育投资的内涵与特点 |
2.1.2 教育投资的性质 |
2.1.3 教育投资基本规律 |
2.2 人力资本理论 |
2.3 教育公平理论 |
2.3.1 科尔曼报告对于教育公平的论述 |
2.3.2 胡森教育公平理论 |
2.3.3 帕森斯教育公平理论 |
2.3.4 罗尔斯教育公平理论 |
2.4 公平与效率协同理论 |
2.5 区域协调、供求均衡以及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
2.5.1 区域协调 |
2.5.2 供求均衡 |
2.5.3 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
2.6 新综合平衡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历史变迁与发展特征 |
3.1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发展背景 |
3.2 政府主导下的教育投资 |
3.2.1 政府投资的教育 |
3.2.2 政府投资教育的作用 |
3.3 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
3.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 |
3.5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拨款方式特征与问题解析 |
3.5.1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拨款方式特征 |
3.5.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存在主要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代表性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特征 |
4.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
4.1.1 德国的学制 |
4.1.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简介 |
4.1.3 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模式分析 |
4.1.4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投资保障 |
4.1.5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资助的主要形式 |
4.1.6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拨款方式的发展趋势 |
4.2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
4.2.1 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简介 |
4.2.2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简介 |
4.2.3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保障 |
4.2.4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
4.3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
4.3.1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4.3.2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 |
4.3.3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拨付方式 |
4.4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
4.4.1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简介 |
4.4.2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
4.4.3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
4.4.4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相关法案 |
4.4.5 日本高职教育投资方面的挑战与应对 |
4.5 我国台湾省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转型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规模、速度与结构 |
5.1 经济转型与高职教育经费概念 |
5.2 数据来源 |
5.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数据分析 |
5.3.1 我国高职教育投资的总体面貌 |
5.3.2 我国高职教育投资的结构分析 |
5.3.3 转型期我国髙职教育投资概况 |
5.3.4 转型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情况分析 |
5.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发展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 |
6.1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
6.1.1 经济发展层面的解读 |
6.1.2 高等职业教育层面的解读 |
6.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6.2.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6.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发达省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
6.2.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协调度 |
7.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经济水平协调度的研究背景 |
7.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7.3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
7.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空间关联性与平衡性 |
8.1 研究缘起 |
8.2 空间关联性与平衡性相关理论 |
8.2.1 区域一体化理论 |
8.2.2 区域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8.2.3 空间计量理论 |
8.3 变量的确定与数据描述 |
8.4 高职教育投资的空间自相关性 |
8.5 转型期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投资平衡发展的基尼系数与变异系数测算 |
8.6 政策建议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费和个人投资收益率 |
9.1 学生和家长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基础理论 |
9.2 学生及家庭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意愿及负担能力 |
9.3 影响个人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因素 |
9.4 我国居民高等职业教育支付能力与最大经济承受能力的测算 |
9.5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学费现状 |
9.5.1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学费现状 |
9.5.2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学费 |
9.5.3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学费 |
9.6 高等职业教育个人投资收益率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及未来总需求预测 |
10.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 |
10.1.1 数据包络方法简介 |
10.1.2 方法、变量和数据 |
10.1.3 结果分析 |
1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投入总需求预测 |
10.2.1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规模预测 |
10.2.2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及投入总需求预测 |
10.3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
11.1 研究结论 |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改革建议 |
11.3 基于投资分析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人力资本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资本与人力资本 |
1.2.2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 |
1.3 论文的逻辑框架和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的逻辑框架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4.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数据来源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1.1 古典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 |
2.1.2 新古典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思想 |
2.1.3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2 含人力资本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 |
2.2.1 经济增长模型 |
2.2.2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2.3 人力资本计量方法 |
2.3.1 基于收入的计量方法 |
2.3.2 基于成本的计量方法 |
2.3.3 基于教育指标的计量方法 |
2.3.4 基于多指标综合的计量方法 |
2.4 物质资本计量方法 |
2.4.1 初始物质资本存量的计量方法 |
2.4.2 物质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的计量方法 |
2.4.3 物质资本投资额的计量方法 |
2.4.4 物质资本折旧率的计量方法 |
第3章 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定量分析 |
3.1 人力资本存量的计算 |
3.1.1 初期人力资本存量的计算 |
3.1.2 各项人力资本投资的计算 |
3.1.3 人力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的计算 |
3.1.4 折旧率的选取与计算 |
3.2 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变化分析 |
3.2.1 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变化 |
3.2.2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产出比及变化 |
3.2.3 不同估算结果的比较分析 |
3.3 我国不同类别人力资本存量的分析 |
3.3.1 我国教育类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
3.3.2 我国卫生类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
3.3.3 我国培训类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
3.3.4 我国科研类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
3.3.5 我国迁移类人力资本存量分析 |
第4章 我国人力资本评价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
4.1 我国及省级人力资本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
4.1.1 初始数据选取及指标的选择 |
4.1.2 我国人力资本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
4.1.3 我国各省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 |
4.2 我国人力资本评价的聚类分析 |
4.2.1 初始数据的选择 |
4.2.2 我国人力资本评价的聚类分析结果 |
第5章 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5.1 我国GDP、就业人数及物质资本的动态变化 |
5.1.1 我国GDP的动态变化 |
5.1.2 我国就业人数的动态变化 |
5.1.3 我国物质资本存量的动态变化 |
5.2 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 |
5.2.1 模型的建立 |
5.2.2 初始数据选取 |
5.2.3 数据的单位根及协整检验 |
5.2.4 参数估计的结果 |
5.3 我国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5.3.1 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算方法 |
5.3.2 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结果分析 |
第6章 我国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耦合分析 |
6.1 模型构建及初始数据说明 |
6.1.1 耦合度模型的构建 |
6.1.2 初始数据说明 |
6.2 我国人力资本和经济系统指数分析 |
6.2.1 指标的选取 |
6.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3 我国人力资本和经济系统指数分析结果 |
6.3 我国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耦合分析 |
6.3.1 我国三大区域耦合度分析结果 |
6.3.2 我国各省耦合度分析结果 |
第7章 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对策 |
7.1 提高教育类人力资本存量的建议 |
7.1.1 建立健全立体多层次和可衔接的教育体系 |
7.1.2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且均衡基础教育区域发展 |
7.1.3 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
7.1.4 推动高校“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
7.1.5 鼓励高校和企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
7.1.6 鼓励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
7.2 提高卫生健康类人力资本存量的建议 |
7.2.1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7.2.2 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差距 |
7.2.3 推广全民健身运动 |
7.3 其他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建议 |
7.3.1 建立国民人力资本核算制度 |
7.3.2 推动低龄老年人力资本再开发 |
7.3.3 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长效激励机制 |
7.3.4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且提升科技人员水平 |
7.3.5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且鼓励劳动力流动 |
7.3.6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且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深入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 |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 |
三、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内涵 |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
一、公共财政理论 |
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三、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理论 |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
一、人力资本投资相关文献综述 |
二、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一、中国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 |
二、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
一、中国高等教育投入规模 |
二、中国高等教育投入比例 |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地区间差异 |
一、各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比较 |
二、各地区高等学校教育经费差异 |
第四章 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DEA分析 |
第一节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教育者视角下的投入产出体系设计思路 |
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的原则 |
三、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指标初选 |
四、DEA模型对于数据结构的基本要求 |
五、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确定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收集 |
一、静态效率分析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二、动态效率分析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三、数据收集 |
第三节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静态效率的评价 |
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静态效率的全局分布特征分析 |
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静态效率的逐年分布特征分析 |
第四节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动态效率的评价 |
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动态效率的全局分布特征分析 |
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动态效率的逐年分布特征分析 |
第五章 中国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的低效率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非DEA有效地区投资冗余分析 |
一、非DEA有效地区的总体投资冗余分析 |
二、非DEA有效地区逐年投资冗余分析 |
第二节 非DEA有效地区产出不足分析 |
一、非DEA有效地区的总体产出不足分析 |
二、非DEA有效地区逐年产出不足分析 |
第三节 非DEA有效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低效率原因分析 |
一、非DEA有效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低效率经济原因分析 |
二、非DEA有效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低效率制度原因分析 |
第六章 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社会效应 |
第一节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社会的作用 |
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效应 |
一、变量定义及数据来源 |
二、模型构建 |
三、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 |
第三节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社会效应 |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 |
二、模型构建 |
三、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稳定的定量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10)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下的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研究背景。 |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下我国女性劳动力资本投资现状 |
三、我国女性劳动力资本投资收益状况 |
四、我国女性劳动力资本投资收益率不高的原因 |
(一)制度性因素 |
(二)行业隔离现象明显 |
(三)女性就业率偏低 |
五、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下,提高女性劳动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建议 |
(一)健全劳动力市场机制 |
(二)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 |
(三)提高女性的自我意识 |
四、我国人力资本教育投资低收益率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股票市场的ESG责任投资研究[D]. 赵斯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2]产出效率视角下农民工人力资本测度及其决定机制 ——基于对J-F终生收入法的改进[D]. 田洲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8)
- [3]金融抑制对高学历劳动力错配的影响研究[D]. 葛晶. 西北大学, 2019(11)
- [4]海归高管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吗?[D]. 黄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5]我国过度教育的劳动力市场效应研究[D]. 郭鑫鑫.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6]家庭背景、代际传递与阶层流动性[D]. 马占利. 武汉大学, 2018(06)
- [7]我国经济转型期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濮筠. 苏州大学, 2018(01)
- [8]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D]. 尹典. 吉林大学, 2017(03)
- [9]中国政府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效率评价研究[D]. 王玮.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10]劳动力成本上升趋势下的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J]. 龚新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