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钾钠对球铁点状石墨及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想[1](2019)在《球/蠕石墨层状复合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中使用的金属模具如玻璃模具、钢锭模、铝锭模等,其工作条件特点是内壁承受高温熔体的反复冲刷,且内外模壁温差很大,产生很大的热应力,这就要求材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抗热疲劳性能以及良好的导热性,传统的均质铸铁很难满足上述要求,因此本文首先对不同石墨形态的铸铁进行了热性能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表层为球状石墨,内部为蠕虫状石墨的层状复合结构铸铁,然后,研究了不同工艺因素对表面球墨层厚度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成功的将球/蠕层状复合材料应用于玻璃模具,在此基础上试制了球/蠕/片层状石墨复合模具。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D型石墨玻璃模具产生气眼横向裂纹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气眼本身是材料上的缺口,并且内表面组织中存在E型石墨,易引起应力集中;铸造过程中形成的碳化物在退火过程中未完全消除,易引起相变应力。蠕墨铸铁玻璃模具中部表面易氧化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面蠕化率高,另一方面是模具服役时中部的温度最高。(2)球墨铸铁,蠕化率为50%、80%的蠕墨铸铁,D型石墨铸铁中,80%蠕化率蠕铁导热性最好;球墨铸铁的抗氧化性能与热疲劳性能优于其他铸铁,因此,理想的模具材料应为内表面为球状石墨,其余为高蠕化率蠕墨铸铁。(3)冷铁厚度增加时,表面激冷层厚度增加;无冷铁时,涂料中镁含量升高,可使表面球墨层厚度增加,有冷铁时,会抑制镁元素向内部的扩散,从而抵消含镁涂料的作用;铁液中残留镁元素含量升高时,石墨形态按片状→蠕虫状→球状方式转变,在冷铁厚度40mm情况下,Mg残=0.0083%时,表层为球状石墨,心部为片状,铁液残留Mg含量进一步升高时,表面的激冷层厚度增加。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是石墨形态受到冷却速度与Mg元素含量共同影响,过冷度的增加与Mg含量的上升均可使石墨沿螺型位错台阶生长的速度提高,促进石墨长成球形。(4)制备球蠕层状复合玻璃模具时,浇注系统应避免浇道位于模具中段,以减少铁液充型过程中对中段冷铁的冲刷;倒包时应进行适量的孕育处理,适宜的孕育剂加入量为0.2%。成功开发了球/蠕/片层状复合模具,生产中在保证铁液的蠕化状态处于片状-蠕虫状转变临界状态的前提下,应适当降低浇注温度,以提高铁液结晶时的冷却速度,从而提高表层球状石墨厚度。
刘杨擎宇[2](2018)在《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多尺度设计及计算》文中研究表明为研制应用于船用低速机缸套的新型铸铁材料,提出多尺度设计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使其符合设计使用要求。本文主要使用多尺度模拟方法,从第一性原理计算及有限元模拟两个方面,对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进行了研究。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从量子尺度研究了稀土掺杂对Tarkall-C合金中渗碳体、铁素体的晶格结构、态密度、弹性模量造成的影响。在有限元模拟角度,建立了预测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的显微组织二维理论模型,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预测。同时对制备的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进行了表征。本文计算了渗碳体及合金渗碳体、铁素体及合金铁素体晶格结构,计算结果表明稀土元素掺杂对渗碳体和铁素体的晶格结构有较大的影响。从宏观层面上看晶格结构的改变意味着较大的晶格畸变的产生,会在材料基体中产生较多的位错、空位等缺陷,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能量、态密度、弹性性质等方面的计算分析稀土元素掺杂过程的分配行为,并且对稀土原子掺杂形成合金渗碳体的种类进行分析。建立了Tarkall-C合金的理论模型,并且预测了稀土掺杂量为0%和0.1%的Tarkall-C合金的弹性模量及剪切模量。根据有限元模拟的结果分析了材料摩擦过程中裂纹及损伤产生的显微组织机理,分析了材料摩擦过程中的疲劳损伤和裂纹产生的位置,以及摩擦过程中较硬的珠光体相和渗碳体相更容易脱落。制备了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试样并且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得到具有良好性能的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
闫军芳[3](2014)在《蠕墨铸铁组织形貌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人们对不污染环境、可持续使用的交通工具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发动机比功率(Kw/排量*升)的提高,导致发动机工作温度越来越高,这就对材料热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发动机而言,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会产生较低且更加均匀的温度分布,并能减少热应力。因而,发动机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热系数等综合性能为最佳。蠕墨铸铁既有与球墨铸铁类似的强度,又有与灰铸铁类似的减振、导热能力及铸造性能,优于灰铸铁的韧性和耐疲劳性能,它可在较高碳当量下得到高强度铸铁,从而较易使铸件薄壁轻量化。因此,若能稳定获得蠕墨铸铁,其前景不可限量。蠕墨铸铁的生产过程很复杂,是很多条件综合的产物。本课题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废钢、增碳剂和75硅铁等原材料,通过调整蠕化剂、孕育剂加入量等稳定获得无自由渗碳体的,蠕化率较高的蠕墨铸铁。研究了蠕化和孕育衰退,处理温度及冷却速度对蠕墨铸铁中石墨形貌和基体组织的影响。在判断蠕墨铸铁蠕化程度时,单独考虑蠕化剂并不全面。石墨个数,石墨总面积数,有效蠕墨个数,这些反应石墨化程度的因素都需要被考虑到蠕墨铸铁的蠕化程度中去。蠕墨铸铁生产过程中,SG变质剂作为活性元素被加入到铸铁中。利用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对蠕墨铸铁石墨形貌、基体组织进行分析,对蠕墨铸铁进行拉伸试验测量其机械性能,导热系数仪FL4010测定导热系数对导热性能进行分析,探究SG变质剂对蠕墨铸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蠕墨铸铁经SG变质处理后,能提高铸铁石墨化程度,放宽蠕墨铸铁的蠕化范围,增加工艺宽容性。同时能减小珠光体层片间距,增加铸铁强度,同时能大大提高蠕墨铸铁导热性能。将这些性能与工厂生产的15.9L六缸直列柴油机缸体材料的性能进行对比,SG变质处理后的蠕墨铸铁综合性能更高。蠕墨铸铁用盐酸酒精溶液深腐蚀,萃取后,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蠕虫状石墨三维形貌。结果表明,与灰铸铁和球墨铸铁类似,蠕墨铸铁也是由一个个共晶团组成,在共晶团内部,石墨彼此连接又各种产生新的分枝,周围被金属基体包围。蠕虫状石墨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周围的石墨相互连接,彼此交叉分枝,形成类似珊瑚状的、结构极其复杂的分枝聚合体。正是这种相互连接石墨簇状结构,赋予蠕墨铸铁较高的导热性。蠕虫状石墨侧面高低不平,层叠结构明显,具有圆钝的生长前端。蠕墨铸铁中石墨结构复杂,存在蠕虫状石墨,球状石墨,“带足球”状石墨,甚至是开花状石墨。
柳桑[4](2013)在《铸铁玻璃模具的裂纹失效分析及材质改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玻璃模具是生产玻璃器皿的关键性和易耗的部件,其质量对玻璃器皿的质量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D型石墨合金灰铸铁和蠕墨铸铁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热疲劳性能,广泛用于玻璃模具的制造,但随着玻璃成型机机速的提高和玻璃成分的多样化,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开裂和氧化,影响了玻璃生产的效率。因此,改善铸铁组织,提高其抗氧化和抗热疲劳性能,对提高我国的玻璃模具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铸铁玻璃模具的裂纹失效机制,研究了铸铁组织对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影响规律。基于裂纹失效机制分析,开展了铸铁熔炼、孕育处理及退火工艺试验,改善D型石墨合金灰铸铁组织和性能。在该公司现有的RTM-7蠕铁玻璃模具的基础上,开发了中硅蠕铁和中硅钼蠕铁玻璃模具材料。论文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模具内腔裂纹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组织中存在块状的碳化物和复合磷共晶,在反复的受热、冷却过程中碳化物的溶解和析出,造成较大的相变应力。相变应力与玻璃液的摩擦应力叠加,在晶界萌生裂纹并沿枝晶晶界扩展。对D型石墨合金灰铸铁,铁水在1510℃1520℃熔炼、并静置5min以上,有利于提高铁水的冶金质量。采用0.030.05wt%的RE二次孕育和0.0050.01wt%含Bi孕育剂型内孕育,模具可获得细小的D型石墨,组织的均匀性明显提高,基体组织中的碳化物和磷共晶数量显着降低。将D型石墨合金灰铸铁的高温石墨化退火温度由900℃-910℃提高至930℃-960℃,增加720℃750℃石墨化保温时间,有利于得到全铁素体基体、碳化物弥散细小的组织,退火时间较原工艺缩短12h。采用RE二次孕育、型内Bi孕育和新的退火工艺,模具组织的均匀性得到极大的改善,模具服役情况良好。在蠕铁玻璃模具方面,改进了公司原有的RTM-7蠕铁模具的化学成分,将Mn含量由0.5wt%左右降至0.3wt%以下,显着减少了组织中的晶间碳化物和珠光体数量,通过强化孕育和冷铁激冷,提高了模具内腔的球化率,获得球墨→球墨+蠕墨→蠕墨的梯度石墨分布组织,提高了模具的抗氧化和抗热疲劳性能。成功开发了中硅蠕铁和中硅钼两种新型蠕铁玻璃模具材料,由于两种材料中提高了Si含量,显着提高了模具的抗氧化能力。中硅蠕铁模具退火的平均硬度为188HB,中硅钼蠕铁模具的平均硬度为208HB,增加了模具的抗磨损能力。
葛会军[5](2009)在《过共晶高硼铸钢组织细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共晶高硼铸钢中由于存在粗大的初生硼化物,严重降低了合金的韧性和在较高冲击力工况下的耐磨性,从而限制了该合金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为了改善韧性和提高耐磨性,本文采用变质处理、随流孕育和合金化等方法改善组织中初生Fe2B和包晶Fe3(C,B)的尺寸、形态和分布,并利用SEM、XRD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变质处理、合金化和随流孕育对过共晶高硼铸钢中初生硼化物和包晶硼化物尺寸、形态的影响。主要得到了以下结果:1.经稀土硅铁与K/Na金属盐变质处理后,过共晶高硼铸钢中的初生硼化物和包晶硼化物的尺寸和形态得到不同程度的细化和改变。在0.6%RE变质与0.3 %K /Na金属盐变质时初生相尺寸各达到最小值,分别从未变质时的81.4μm细化到30.4μm和23.4μm。研究发现RE除了可以脱硫、脱氧净化钢液以外,RE化合物CeB6和CeO2S与初生硼化物和包晶硼化物之间的错配度很小,可以作为它们的异质形核核心,起到细化硼化物的作用。K/Na易引起成分过冷,通过增加初生相结晶晶核来达到细化目的的。此外,K/Na是表面活性元素,通过吸附到硼化物生长最快的晶面上,改变晶体的生长惯习面来实现对初生硼化物团球化和颗粒化的。2.通过Nb、Ti合金化可以显着细化初生硼化物颗粒,在Ti含量为0.5%与Nb含量为0.9%时可以取得最优细化效果,使初生硼化物从未变质时的81.4μm分别细化到50.4μm和23.9μm。Nb、Ti合金化对包晶硼化物和共晶硼化物的形态、数量也有很大的细化和改变作用。铌和钛都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加入合金后可与钢中的碳原子形成高熔点的TiC和NbC,它们与初生硼化物之间的二维错配度很小,作为初生相的异质形核核心而使之细化。分布在初生相边缘的碳化物颗粒还对其自由生长还起到阻碍作用。3.初生硼化物颗粒大小与钢液冷速关系密切,随冷速增大,合金初生相逐渐细化。在随流孕育过程中,随着悬浮剂的增加,初生硼化物颗粒持续细化,并在其含量为2.8%时达到最小值,使初生硼化物从未变质时的81.4μm细化到20.2μm。4.提出了一个计算细化率的公式。该公式是普通细化率和其自然底数e次幂的算术平均值。用该公式得出的细化率更能体现变质剂对组织的细化能力。5.多组元复合变质对初生硼化物具有更好的细化作用。0.9%Nb +0.4%RE复合变质不仅可以细化初硼化物,还可以使其横截面的形状由四边形的尖角变成圆角,可以有效减小由凝固和外力引起的应力集中。这主要是由于曲率小的晶体部分在高温凝固过程中溶解所致。0.9%Nb +0.4%RE复合变质还可以使组成初生相颗粒的晶簇之间发生粘合而生成单一的柱状晶体,使系统的表面能下降。6.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包晶硼化物、初生硼化物依次溶解,在1050℃时,包晶硼化物完全溶解,初生硼化物部分溶解由四方柱状变为骨状。稀土元素可以有效地提高硼化物的高温稳定性,使其溶解温度提高,且含量越高效果越显着。由于初生硼化物具有非常好的高温稳定性,利用热处理工艺很难改变其形态和分布。
曹胜利[6](2009)在《多元合金化D型石墨铸铁玻璃模具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玻璃模具是玻璃制品成型的重要工装,模具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玻璃模具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普通灰铸铁玻璃模具材料普遍存在着表面光洁差,使用寿命短的缺点。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化学成分的控制和对工艺的调整,获得D型石墨,并对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进行研究,以提高玻璃模具的使用寿命。(1)通过对C、Si和合金元素成分的选择和控制,研究了化学成分对D型石墨铸铁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Si是影响D型石墨形成的主要因素,Ti、Cr、Cu有利于促进D型石墨的形成;D型石墨铸铁玻璃模具适宜的化学成分范围为:3.23.5%C、2.23.0%Si、0.2%Ti、0.540.89%Mn、<0.05%S、<0.1%P、0.490.54%Cr、0.350.65%Cu;当含Ti量在0.10.3%之间变化时,随着含Ti量的增加,D型石墨增多。在此成分范围内获得的D型石墨铸铁的力学性能为:硬度HB范围为211288,抗拉强度MPa范围为246310。(2)通过采用浇注阶梯型试样和放置冷铁方法,使铸铁获得不同的冷却速度,研究冷却速度对D型石墨铸铁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大,石墨形态由较粗大的片状石墨逐渐变成细小的点状石墨。在厚度为30mm试样的下方放置冷铁时,在距离冷铁25mm的铸铁组织中能够获得较细小的D型石墨组织。(3)对不同成分的D型石墨铸铁的高温抗氧化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750℃下,将不同成分的D型石墨铸铁保温24小时,使其氧化增重,研究成分和组织对D型石墨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Cr、Cu多元化合金的D型石墨铸铁有比普通灰铸铁高45倍的抗氧化性能。(4)对不同成分的D型石墨铸铁的高温抗热疲劳性进行实验研究。在800℃下,将不同成分的D型石墨铸铁加热到800℃,保温5分钟取出后,立即在冷水中激冷5秒,如此反复循环直至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纹为止。根据试样表面首次出现裂纹时的循环次数,研究成分和组织对D型石墨抗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Cr、Cu多元化合金的D型石墨铸铁有比普通灰铸铁高56倍的抗热疲劳性能。(5)对试制的D型石墨铸铁玻璃模具还进行了工业性装机实验。装机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D型石墨铸铁玻璃模具具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性、抗生长变形和抗热疲劳等性能,使用寿命比普通灰铸铁增加56倍。
汪文奇[7](2008)在《铸铁玻璃模具材质炉前微合金化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玻璃模具工业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玻璃模具的使用寿命已成为众多生产厂家和科研院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收集和阅读,分析了玻璃模具材质的种类和相关的材质成分,对其力学性能、抗氧化性、抗热疲劳性、抗生长性和耐磨性能等进行了总结,并就几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玻璃模具材质作了较为详细地分析与比较。通过对铸铁玻璃模具材质采用炉前微合金化处理工艺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微合金化处理工艺对铸铁玻璃模具材质的退火态硬度、金相组织和抗氧化性能等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分析了淮南发强模具厂所生产的玻璃模具的失效原因及形式。分析认为,针对玻璃模具的使用工况,就一般铸铁玻璃模具材质而言,高寿命的玻璃模具材质应具有如下金相特征:模具型腔内表层石墨形态应为D型,且晶粒细小,其余部分石墨形态以蠕虫状或A型片状石墨为宜;另外,还探讨了获得D型石墨的铸造工艺,即通过在铸型中使用冷铁可在玻璃模具表层得到细小D型石墨的金相组织,从而可保证模具关键部位的性能。文中还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和原理,并对各试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作了说明,指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实验过程中应思考的问题。通过对玻璃瓶模具材质的炉前包内微合金化处理工艺的探索研究,分析比较了微合金化处理前后玻璃瓶模具材质的石墨形态、基体组织、共晶团形貌、硬度及抗氧化性能;实验发现:经过炉前包内微合金化处理的玻璃模具材质的石墨形态明显改善,基体组织中的珠光体组织数量增多且片层间距细小,共晶团组织细小且数目增多,提高了耐热相的稳定性,从而使玻璃瓶模具材质的硬度提高、抗氧化性能明显改善;模具经生产试用检验,寿命大幅度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选配的CrMoCu玻璃模具材质的性能较淮南发强模具厂所生产的玻璃模具材质性能有明显改善,且炉前包内微合金化处理工艺对改善玻璃材质性能效果明显。
翟波[8](2008)在《微合金化铸铁同质焊条(丝)成形工艺及其焊接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根据真空吸铸原理,设计、制造出了细直径铸铁焊丝(芯)专用成形装置。该装置的使用,使铁液在自身重力和真空负压双重作用下,其填充细直径型腔的能力显着增强,在真空度约15KPa,浇注温度为1300℃≤T浇≤1400℃的铸造工艺下,制备出了F5×400mm和F3×400mm两种规格的铸铁焊丝(芯)。统计分析表明:F5mm焊丝(芯)成品率较高,达80%以上;而F3mm焊丝(芯)的成品率较低,L<250mm及L=400mm两个长度段的F3mm焊丝(芯)比例较高,分别占38.10%和27.34%。如果L≥300mm设定为焊丝合格标准,则焊丝(芯)的合格率提高到51.51%。采用氧-乙炔火焰气焊的方法研究了微合金化铸铁焊丝的焊接性能,获得了与铸件同质的焊接接头。焊接接头由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组成。焊缝与母材熔合良好,热影响区较宽,焊缝和熔合区无白口形成。随焊丝中Bi含量增加,焊缝石墨化能力增强,当Bi含量达100ppm时,焊缝基体为纯铁素体组织,焊补区硬度较低,焊缝硬度仅有222HB,熔合区硬度为235HB;当焊丝Bi含量增加到120ppm时,焊补区硬度略有升高。Ti元素的加入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在含量较低时,随着焊丝中Ti含量的增加,焊缝石墨化能力急剧降低,当Ti含量为0.1%时,焊缝硬度为262HB,熔合区硬度为278HB:随着焊丝Ti含量的进一步增加,焊缝石墨化能力逐渐增强,当Ti含量达到0.3%时,焊缝铁素体含量达到极大值,焊缝、熔合区硬度分别只有223HB、239HB:当焊丝Ti含量增加到0.4%时,焊补区硬度再次升高。HT150气焊接头强度超过163.3MPa。铸铁焊芯外涂石墨化药皮得到微合金化铸铁同质焊条。采用小电流打底、大电流连续焊工艺研究了微合金化铸铁同质焊条的焊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预热温度升高,焊缝石墨化能力增强,T0=200℃时,焊缝组织由珠光体、铁素体和细片状石墨和菊花状片墨组成,铁素体含量达到23.66%,熔合区则由珠光体、少量碎块状铁素体及过冷石墨片组成。焊缝、熔合区硬度分别为176HB、198HB,焊接接头机械加工性能优异,接头力学性能良好,焊缝熔敷金属抗拉强度达451MPa。
谢瑞财[9](2007)在《一种新型实用低碳当量球墨铸铁的研制》文中指出本文在实验和生产条件下对球墨铸铁的增碳处理工艺和K/Na-RE复合变质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它们对球墨铸铁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理,确定了最佳的增碳处理工艺和变质处理方法,并通过增碳处理和K/Na-RE复合变质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实用低碳当量球墨铸铁。在球墨铸铁的生产中,使用增碳剂对铁液进行增碳处理,可以提高铁液的形核状态,降低铁液的过冷度,从而有利于石墨的形核,增加石墨球的数量,并且采用废钢加生铁通过增碳处理生产球铁,既能节省大量优质生铁,降低成本,又能提高铸件性能。但是,迄今国内外对球铁增碳工艺的研究报道较少。在实际增碳过程中,增碳效果较差,且不易控制。因此,研究如何优化增碳处理工艺,稳定增碳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球铁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验结果表明,增碳处理降低了铁液的过冷度,在铁液中造成了大量弥散分布的非均质结晶核心,同时,由于生铁用量少,其遗传作用大为削弱。影响增碳处理工艺的因素有增碳剂粒度、增碳温度、铁液搅拌时间和铁液的化学成分。增碳处理改善了石墨的大小、分布和形貌,使石墨细化且均匀分布,基体组织中珠光体量明显增多且变细,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增碳处理提高了铸铁的强度,使白口倾向减小,伸长率及宏观硬度有较大提高,断面敏感性降低。K/Na-RE复合变质处理净化了铁液,在铁液中产生异质核心,并使原来不活化的晶核得以长大,结果使铁液中总的晶核数量增多,从而增加石墨球的数量,并使得石墨球细化、圆整且分布均匀。K/Na变质剂具有突出的促进稀土对铁水的脱硫、脱氧作用,从而起到净化铁水及提高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作用,这是其提高球化率防止变态石墨的本质所在。当K/Na-RE复合变质剂的加入量为1.0%时,球墨铸铁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最好,石墨球和基体组织得到细化,珠光体形成比例减少,球墨铸铁的强度、硬度和韧性都明显增加,白口倾向也得到改善。进一步研究表明,K/Na-RE复合变质增加了铁素体的含量,细化晶粒组织,使得晶间边界增加,阻碍P以磷共晶形式析出和聚积,而减弱了P的破坏作用,可以在较低的碳(3.0 wb.%-3.2 wb.%)和Si含量(2.4 wb.%-2.6 wb.%)的条件下,使球墨铸铁中铁素体含量有所增加,从而使得冲击韧性及延伸率上升,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改善。在用增碳法生产球墨铸铁的过程中,采用K/Na-RE复合变质处理可以促进增碳处理的效果,进一步增加了石墨球的数量,细化并均匀了石墨球及基体组织。经过增碳处理和K/Na-Re复合变质处理后,试样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而白口倾向和断面敏感性减小。增碳处理和K/Na-RE复合变质处理相结合,使得球墨铸铁微观组织得到显着改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在铸态下已经达到QT800-6水平。
谢瑞财,杨华[10](2007)在《K/Na-RE复合变质在增碳法生产球铁中的作用》文中认为研究了采用增碳工艺法生产球墨铸铁时K/Na-RE复合变质处理的作用。发现:合理使用K/Na-RE复合变质剂能够优化增碳处理工艺,改善铁液质量,显着提高铁液的石墨形核状态,从而增加石墨球的数量,细化石墨球和基体组织。
二、钾钠对球铁点状石墨及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钾钠对球铁点状石墨及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球/蠕石墨层状复合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玻璃模具使用工况及失效形式 |
1.3 玻璃模具的分类及发展 |
1.3.1 灰铸铁玻璃模具 |
1.3.2 蠕墨铸铁玻璃模具 |
1.3.3 球墨铸铁玻璃模具 |
1.3.4 铜合金玻璃模具 |
1.3.5 其他材质玻璃模具 |
1.4 提高玻璃模具寿命的途径 |
1.4.1 微合金化处理 |
1.4.2 模具表面处理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课题的创新性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化学成分设计 |
2.2 实验设备及熔炼工艺 |
2.3 实验方案 |
2.3.1 冷铁厚度实验设计 |
2.3.2 涂料中Mg含量的设计 |
2.3.3 蠕化剂加入量实验设计 |
2.4 复合铸铁组织与性能检测方法 |
2.4.1 显微组织及化学成分检测 |
2.4.2 抗氧化性能测试 |
2.4.3 热疲劳性能测试 |
2.4.4 导热性能测试 |
2.4.5 铸件充型及凝固过程模拟 |
第三章 玻璃模具失效分析 |
3.1 D型石墨玻璃模具气眼横向裂纹分析 |
3.1.1 D型石墨模具的生产工艺 |
3.1.2 气眼横向裂纹分析 |
3.2 蠕墨铸铁玻璃模具表面氧化失效分析 |
3.2.1 蠕墨铸铁模具生产工艺 |
3.2.2 表面氧化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墨形态对铸铁材料热性能的影响 |
4.1 石墨形态及组织 |
4.2 导热性 |
4.3 抗氧化性 |
4.4 热疲劳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艺因素对球蠕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 |
5.1 冷铁厚度对球蠕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 |
5.2 涂料中Mg加入量对复合材料石墨形态的影响 |
5.2.1 无冷铁时涂料中Mg含量对复合材料石墨形态的影响 |
5.2.2 含Mg涂层冷铁厚度对复合材料石墨形态的影响 |
5.3 铁液残留Mg含量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5.3.1 无冷铁时残留Mg含量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5.3.2 有冷铁时残留Mg含量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球蠕层状复合玻璃模具的制备工艺研究 |
6.1 不同浇注系统温度场模拟 |
6.1.1 浇注系统设计 |
6.1.2 不同浇注系统的模型建立 |
6.1.3 不同浇注系统温度场模拟结果 |
6.2 浇注系统对表层石墨形态的影响 |
6.3 孕育对表层石墨形态影响 |
6.4 球/蠕/片层状复合模具开发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2)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多尺度设计及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铸铁的分类 |
1.1.1 灰铸铁 |
1.1.2 蠕墨铸铁 |
1.1.3 球墨铸铁 |
1.1.4 可锻铸铁 |
1.2 TARKALL-C合金和蠕墨铸铁 |
1.3 石墨在铸铁中的作用 |
1.4 稀土在铸铁中的作用 |
1.4.1 变质作用 |
1.4.2 合金化作用 |
1.4.3 净化作用 |
1.4.4 改善铸造性能 |
1.4.5 稀土有稳定碳化物的作用 |
1.5 其它合金元素在铸铁中的作用 |
1.6 铸铁中的渗碳体 |
1.6.1 渗碳体的性质和特征 |
1.6.2 渗碳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现状 |
1.7 有限元分析 |
1.7.1 有限元分析 |
1.7.2 有限元分析模拟显微组织 |
第2章 多尺度设计基础及实验研究方法 |
2.1 材料模拟的尺度及方法 |
2.1.1 材料模拟的尺度及方法 |
2.1.2 多尺度模拟的方法 |
2.2 材料多尺度设计计算模拟方法 |
2.2.1 多尺度模拟模型建立方法 |
2.2.2 多尺度设计及计算过程 |
2.3 第一性原理基本近似方法 |
2.3.1 薛定谔方程 |
2.3.2 密度泛函理论 |
2.4 有限元模拟 |
2.5 试验方法 |
2.5.1 金相试验 |
2.5.2 SEM扫描电镜观察 |
2.5.3 能谱分析 |
2.5.4 显微硬度实验 |
2.5.5 摩擦磨损性能测试 |
2.5.6 拉伸性能测试 |
2.5.7 压缩实验 |
2.5.8 冲击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稀土掺杂对于组织性能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
3.1 引言 |
3.2 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构模型的建立 |
3.2.1 稀土掺杂的Tarkall-C合金铁素体模型构建 |
3.2.2 稀土掺杂的Tarkall-C合金渗碳体模型构建 |
3.3 稀土元素掺杂铁素体及渗碳体晶格结构研究 |
3.4 稀土元素在蠕墨铸铁中分配行为研究 |
3.4.1 稀土元素在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的分配行为研究 |
3.4.2 Fe_3C中不同稀土原子掺杂位置的分配行为研究 |
3.5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组织力学性能 |
3.5.1 稀土掺杂Tarkallall-C合金中铁素体的力学性能 |
3.5.2 稀土掺杂 Tarkall-C 合金中合金渗碳体的弹性 |
3.6 稀土掺杂TARKALL-C对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态密度的影响 |
3.6.1 稀土掺杂合金渗碳体态密度分析 |
3.6.2 稀土掺杂合金铁素体态密度分析 |
3.7 稀土掺杂合金渗碳体差分电荷密度计算 |
3.8 稀土掺杂合金渗碳体的硬度计算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组织的有限元模拟 |
4.1 有限元模型构建的微观组织基础 |
4.1.1 稀土掺杂铸铁组织 |
4.1.2 Tarkall-C合金显微组织 |
4.1.3 稀土元素在掺杂组织中的分布 |
4.2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显微组织模型的建立 |
4.2.1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显微组织有限元模型构建 |
4.2.2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显微组织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确定 |
4.2.3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显微组织有限元模型材料参数设定 |
4.3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显微组织有限元模拟结果和讨论 |
4.3.1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显微组织有限元模拟弹性应力应变曲线 |
4.3.2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显微组织有限元模拟剪切应力应变曲线 |
4.3.3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显微组织有限元模拟应力应变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力学性能分析 |
5.1 TARKALL-C合金部分力学性能测试 |
5.1.1 Tarkall-C合金的摩擦性能 |
5.1.2 Tarkall-C合金的硬度 |
5.2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力学性能 |
5.2.1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摩擦性能 |
5.2.2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的硬度 |
5.2.3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拉伸实验 |
5.2.4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拉伸断口分析 |
5.2.5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压缩实验 |
5.2.6 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冲击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蠕墨铸铁组织形貌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蠕墨铸铁的发展与应用 |
1.2 蠕墨铸铁的控制和处理 |
1.2.1 传统蠕化处理工艺 |
1.2.2 喂丝蠕化处理工艺 |
1.2.3 蠕化剂 |
1.3 蠕墨铸铁的化学元素 |
1.4 蠕墨铸铁的孕育 |
1.5 蠕墨铸铁的组织与性能 |
1.5.1 组织 |
1.5.2 性能 |
1.6 蠕虫状石墨三维形貌 |
1.7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变质剂的选择 |
2.1.1 实验材料的选择 |
2.1.2 蠕化剂及变质剂的选择 |
2.2 实验用蠕墨铸铁的熔炼及试样的制备 |
2.2.1 实验过程 |
2.2.2 试样的制备 |
2.3 分析及测试方法 |
2.3.1 成分分析及组织观察 |
2.3.2 机械性能及导热性能的检测 |
2.4 蠕化率的定量计算 |
2.4.1 蠕化率计算原理 |
2.4.2 蠕化率计算方法 |
第三章 蠕墨铸铁生产工艺探索 |
3.1 引言 |
3.2 蠕化剂加入量对石墨形态的影响 |
3.3 孕育效果对石墨形态的影响 |
3.4 蠕化时间和孕育时间对石墨形貌的影响 |
3.4.1 蠕化时间对石墨形貌的影响 |
3.4.2 孕育时间对石墨形态的影响 |
3.5 处理温度对石墨形态的影响 |
3.6 冷却条件对石墨形态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蠕墨铸铁组织和性能以及SG变质剂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蠕墨铸铁机械性能 |
4.2.1 不同蠕化率和基体组织的蠕墨铸铁 |
4.2.2 蠕墨铸铁抗拉强度和延伸率 |
4.3 SG变质剂对蠕墨铸铁组织形貌和性能的影响 |
4.4 柴油机缸体材料 |
4.5 蠕墨铸铁的导热系数 |
4.6 小结 |
第五章 蠕虫状石墨形貌分析 |
5.1 引言 |
5.2 蠕虫状石墨二维形貌 |
5.3 深腐蚀后蠕墨铸铁石墨形貌 |
5.4 蠕墨铸铁中各类石墨形貌 |
5.4.1 蠕虫状石墨 |
5.4.2 球状石墨 |
5.4.3 “带足球”状石墨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铸铁玻璃模具的裂纹失效分析及材质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玻璃模具的使用工况及其失效机制 |
1.3 国内外常用玻璃模具材料及其发展 |
1.4 提高 D 型石墨灰铸铁玻璃模具性能的措施 |
1.5 提高蠕铁玻璃模具性能的措施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2 D 型石墨合金灰铸铁玻璃模具的裂纹失效分析 |
2.1 模具的生产工艺 |
2.2 内腔裂纹失效分析 |
2.3 气眼横向裂纹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D 型石墨合金灰铸铁玻璃模具材质的改进研究 |
3.1 生产工艺改进 |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新型蠕墨铸铁玻璃模具材料的开发 |
4.1 材料成分控制与生产工艺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3 型内孕育对蠕铁石墨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过共晶高硼铸钢组织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含硼钢的发展进程 |
1.3 过共晶组织的细化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变质剂的选择 |
2.2 试样的制备及试验方法 |
第3章 过共晶高硼铸钢的凝固过程和物相分析 |
3.1 凝固过程分析 |
3.2 物相分析 |
第4章 变质处理对过共晶高硼铸钢初生硼化物细化的研究 |
4.1 稀土变质对初生硼化物的影响 |
4.2 K/Na 变质对过共晶高硼铸钢组织细化的影响 |
4.3 复合变质对过共晶高硼铸钢初生硼化物细化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合金化对过共晶高硼铸钢初生硼化物细化的研究 |
5.1 错配度在选择合金化元素中的作用 |
5.2 Ti 合金化对过共晶高硼铸钢细化效果的研究 |
5.3 Nb 合金化对过共晶高硼铸钢细化效果的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悬浮铸造对过共晶高硼铸钢初生硼化物细化的研究 |
6.1 冷速对过共晶高硼铸钢初生硼化物颗粒尺寸的影响 |
6.2 悬浮铸造对过共晶高硼铸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热处理对过共晶高硼铸钢初生硼化物细化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热处理工艺参数 |
7.3 合金热处理组织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多元合金化D型石墨铸铁玻璃模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玻璃模具的概述 |
1.2 玻璃模具的使用工况及其失效形式和失效机理 |
1.2.1 玻璃瓶生产工艺与玻璃模具的工作环境 |
1.2.2 玻璃模具的失效形式 |
1.2.3 玻璃模具的氧化失效机理 |
1.3 现有国内外各种玻璃模具材质及其特点 |
1.3.1 合金灰铸铁 |
1.3.2 球墨铸铁 |
1.3.3 蠕墨铸铁 |
1.3.4 D 型石墨铸铁 |
1.3.5 其它玻璃模具材料 |
1.4 D 型石墨铸铁玻璃模具材料的研究概况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拟开展的工作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D 型石墨铸铁化学成分设计 |
2.2.1 碳、硅含量的选择 |
2.2.2 锰含量的选择 |
2.2.3 铬和铜含量的选择 |
2.2.4 钛含量的选择 |
2.3 D 型石墨铸铁的熔炼与处理 |
2.3.1 原材料及熔炼设备 |
2.3.2 金属液熔炼与处理 |
2.4 试样的铸造 |
2.5 微观组织观察和分析 |
2.5.1 金相试样的制备 |
2.5.2 金相组织观察 |
2.6 力学性能实验 |
2.6.1 硬度试验 |
2.6.2 抗拉强度实验 |
2.7 抗氧化性实验 |
2.7.1 氧化试样制取 |
2.7.2 氧化实验方法 |
2.8 热疲劳性实验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化学成分对 D 型石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
3.1.1 不同化学成分 D 型石墨铸铁的微观组织 |
3.1.2 Si/C 比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3.1.3 Ti 含量对D 型石墨的影响及分析 |
3.2 冷却速度对 D 型石墨铸铁微观组织的影响 |
3.3 D 型石墨铸铁的力学性能 |
3.3.1 不同化学成分试样的硬度和强度 |
3.3.2 Si/C 对硬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 |
3.4 D 型石墨铸铁的抗氧化性 |
3.4.1 不同化学成分和组织 D 型石墨铸铁的抗氧化性 |
3.4.2 Si/C 对抗氧化性的影响 |
3.5 D 型石墨铸铁耐热疲劳性 |
3.5.1 不同化学成分 D 型石墨铸铁的热疲劳性 |
3.5.2 Si/C 对热疲劳性的影响 |
3.6 铸铁中热疲劳裂纹形成机理的分析 |
3.7 D 型石墨铸铁玻璃模具的工业性试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铸铁玻璃模具材质炉前微合金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玻璃模具工业的相关文献 |
1.2 国内外对玻璃模具材质的研究 |
1.2.1 球墨铸铁玻璃模具 |
1.2.2 蠕墨铸铁玻璃模具 |
1.2.3 玻璃模具选用合金灰铸铁 |
1.2.4 玻璃模具用D型石墨铸铁 |
1.2.5 玻璃模具应用特种模具材料的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玻璃模具材质性能的要求及成分设计 |
2.1 引言 |
2.2 玻璃模具材质的主要失效形式及原因 |
2.2.1 玻璃模具材质氧化失效的原因分析 |
2.2.2 玻璃模具材质热疲劳失效的原因分析 |
2.3 玻璃模具材质成分设计的目标组织特征 |
2.4 合金元素在玻璃模具材质中的作用 |
2.4.1 合金元素对金属基体的影响 |
2.4.2 合金元素在铸铁中的存在状态 |
2.4.3 常用合金元素对玻璃模具材质性能的影响 |
2.5 不同的石墨形态对玻璃模具材质性能的影响 |
2.5.1 不同的石墨形态的分类 |
2.5.2 不同的石墨形态的形成条件 |
2.5.3 石墨形态对玻璃模具材质性能的影响 |
2.6 基体组织对玻璃模具材质性能的影响 |
2.6.1 不同基体组织的分类 |
2.6.2 基体组织对玻璃模具材质性能的影响 |
2.7 玻璃模具材质成分设计与包内微合金化工艺 |
2.7.1 玻璃模具材质的成分设计 |
2.7.2 包内微合金化工艺及玻璃模具材质性能评价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内容及方法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硬度实验 |
3.2.2 金相实验 |
3.2.3 抗氧化性实验 |
3.2.4 抗热疲性能实验 |
3.2.5 抗生长性能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rMoCu模具材质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CrMoCu模具材质的耐磨性能研究 |
4.3.2 CrMoCu模具材质的金相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包内微合金化工艺对玻璃模具材质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包内微合金化工艺提高玻璃模具材质硬度的实验研究 |
5.3.2 包内微合金化工艺改善玻璃模具材质金相组织的机理研究 |
5.3.3 包内微合金化工艺提高玻璃模具材质抗氧化性能的原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内容概要 |
6.2 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 |
6.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6.4 下一步的工作及思路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微合金化铸铁同质焊条(丝)成形工艺及其焊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铸铁焊丝(芯)成形方法 |
1.2.1 普通砂型铸造 |
1.2.2 金属型铸造 |
1.2.3 真空密封造型 |
1.3 铸铁件气焊修复 |
1.4 铸铁件电弧焊修复 |
1.4.1 手工电弧焊 |
1.4.2 异质铸铁焊条 |
1.4.3 同质铸铁焊条 |
1.5 焊缝的合金化 |
1.5.1 合金化方式 |
1.5.2 合金化机理 |
1.5.3 合金过渡系数 |
1.6 合金元素对接头质量的影响 |
1.7 研究内容及课题来源 |
1.7.1 研究内容 |
1.7.2 课题来源 |
2 研究方案及铸铁焊丝(芯)成形装置的研制 |
2.1 总体研究方案 |
2.2 成形装置的研制 |
2.2.1 真空吸铸原理 |
2.2.2 浇注系统的设计 |
2.2.3 芯盒的设计 |
2.2.4 成形装置主体设计 |
2.2.5 真空度的获得 |
2.3 本章小结 |
3 焊丝(芯)的制备及其成形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研究思路 |
3.3 焊丝(芯)的制备 |
3.3.1 原材料的选择 |
3.3.2 试验用设备 |
3.3.3 熔炼及孕育工艺 |
3.3.4 砂芯的制备 |
3.3.5 真空箱的装配与密封 |
3.3.6 浇注过程的控制 |
3.3.7 落砂处理 |
3.4 焊丝(芯)的成形性分析 |
3.4.1 焊丝(芯)成形过程分析 |
3.4.2 成形情况统计分析 |
3.5 焊丝(芯)成形缺陷及其形成原因 |
3.5.1 浇不足 |
3.5.2 披缝 |
3.5.3 粘砂 |
3.5.4 气隔与包砂 |
3.6 本章小结 |
4 微合金化铸铁气焊丝的焊接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焊丝成分的确定 |
4.2.2 焊接用试棒的制备 |
4.2.3 焊接方法 |
4.2.4 测试方法 |
4.3 焊接接头形貌 |
4.3.1 熔合区组织 |
4.3.2 焊缝石墨形态 |
4.3.3 焊缝基体组织 |
4.4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
4.4.1 接头抗拉强度 |
4.4.2 接头硬度 |
4.5 本章小结 |
5 微合金化铸铁同质焊条的焊接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用焊条的制备 |
5.2.1 焊芯的选用 |
5.2.2 药皮的选择 |
5.2.3 药皮的压涂及烘干工艺 |
5.3 实验方法 |
5.3.1 焊件的制备 |
5.3.2 焊接方法 |
5.3.3 测试方法 |
5.4 焊接接头形貌 |
5.4.1 焊缝组织形态 |
5.4.2 熔合区组织 |
5.5 焊接接头性能 |
5.5.1 焊接工艺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5.5.2 预热温度对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5.5.3 合金元素对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所获奖励 |
(9)一种新型实用低碳当量球墨铸铁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球墨铸铁的诞生及发展 |
1.1.1 国外发展概况 |
1.1.2 国内发展概况 |
1.1.3 低碳球墨铸铁研究概况 |
1.2 球墨铸铁的理论及生产 |
1.2.1 球铁的凝固 |
1.2.2 晶核形成 |
1.2.3 生长 |
1.2.4 球铁的生产 |
1.2.5 热力学分析技术在球铁中的应用 |
1.3 铸态球墨铸铁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变质剂的选择 |
2.1.1 基本化学成分的确定 |
2.1.2 变质剂的选择 |
2.2 铁液的熔炼及试样制备 |
2.2.1 铁液的熔炼 |
2.2.2 球化及孕育处理 |
2.2.3 试样制备 |
2.3 分析及测试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增碳处理对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增碳剂的选择 |
3.2.1 增碳剂的分类 |
3.2.2 增碳剂的物理形态及其在冶金方面的影响 |
3.3 增碳处理工艺的确定 |
3.3.1 合理选用增碳剂 |
3.3.2 增碳剂粒度对增碳时间及增碳率的影响 |
3.3.3 增碳率的确定 |
3.3.4 增碳剂的加入方法 |
3.4 增碳处理对球墨铸铁微观组织的影响 |
3.5 增碳处理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5.1 增碳工艺对铸铁强度和白口倾向的影响 |
3.5.2 增碳工艺对铸铁硬度和断面敏感性的影响 |
3.5.3 增碳处理对球墨铸铁冲击韧性和延伸率的影响 |
3.6 结论 |
第四章 K/Na-RE复合变质对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复合变质处理对球墨铸铁微观组织的影响 |
4.2.1 K/Na对球墨铸铁微观组织的影响 |
4.2.2 稀土对球墨铸铁微观组织的影响 |
4.3 复合变质处理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1 对铸铁强度和白口倾向的影响 |
4.3.2 复合变质处理对铸铁硬度和断面敏感性的影响 |
4.3.3 复合变质处理对球墨铸铁冲击韧性和延伸率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一种新型实用低碳球铁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微观组织分析 |
5.3 力学性能分析 |
5.3.1 对铸铁强度和白口倾向的影响 |
5.3.2 对铸铁硬度和断面敏感性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K/Na-RE复合变质在增碳法生产球铁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实验方法 |
1.1 化学成分的选择 |
1.2 铁液的熔炼 |
1.3 球化及孕育处理 |
1.4 金相组织观察及成分分析 |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 结论 |
四、钾钠对球铁点状石墨及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球/蠕石墨层状复合铸铁的组织与性能研究[D]. 李想.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2]稀土掺杂Tarkall-C合金多尺度设计及计算[D]. 刘杨擎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3]蠕墨铸铁组织形貌及其性能的研究[D]. 闫军芳. 山东大学, 2014(10)
- [4]铸铁玻璃模具的裂纹失效分析及材质改进研究[D]. 柳桑.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5]过共晶高硼铸钢组织细化研究[D]. 葛会军. 河南科技大学, 2009(02)
- [6]多元合金化D型石墨铸铁玻璃模具的研究[D]. 曹胜利.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0)
- [7]铸铁玻璃模具材质炉前微合金化的研究[D]. 汪文奇. 合肥工业大学, 2008(10)
- [8]微合金化铸铁同质焊条(丝)成形工艺及其焊接性能研究[D]. 翟波.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1)
- [9]一种新型实用低碳当量球墨铸铁的研制[D]. 谢瑞财. 山东大学, 2007(03)
- [10]K/Na-RE复合变质在增碳法生产球铁中的作用[J]. 谢瑞财,杨华. 热加工工艺,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