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岔枕的力学特性分析及其改进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平,陈嵘,徐井芒,马晓川,王健[1](2016)在《高速铁路道岔系统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高速道岔行业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高速铁路道岔领域(包括部件选型与结构设计理念、高速列车/道岔耦合动力分析理论、不同线下基础道岔无缝化设计方法、合理刚度及均匀化设计方法、长大轨件转换计算理论、关键联结部件动静力强度分析、动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道岔侧股平面线型与结构设计、制造与铺设、维护与管理等)的学术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趋势.要适应未来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高速道岔仍面临着严峻的技术挑战,例如,更高速度的下一代高速道岔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全寿命周期设计、轮轨匹配与车/岔动态性能优化、新材料和结构的研发与应用、状态实时获取与性能评估、健康管理及故障预测、能效保持等问题,需要深度融合先进材料与制造、智能与自动化、大数据与云计算、精密测控与效能提升等前沿技术,着力提升我国高速铁路道岔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通过现状剖析、问题导向,以期为铁道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马佳骏,石玮[2](2013)在《高速道岔用钢岔枕的力学性能》文中提出在道岔尖轨及可动心轨牵引点处设有钢岔枕,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务设备占用枕木空间的问题,为机械化捣固作业创造了条件。该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岔枕进行受力分析,研究了高速道岔采用钢岔枕的可行性。
李俊鹏[3](2010)在《道岔轨段下道床病害整治扣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雨水冲刷、道碴不净阻碍排水、车辆反复碾压等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下,铁路轨道(包括道岔)下道床易产生翻浆冒泡病害,对列车的行使安全构成威胁,严重影响铁路的通行能力。由于在很多铁路运输干线上,列车过往频繁,运输任务重,如果停止通行对道床病害进行整治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及列车调度的不便,所以不中断行车状态下轨下道床病害整治的装备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论文主要关注道岔段轨下病害整治的扣轨技术,以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为例,对病害整治过程中的扣轨装置结构设计与计算、施工工艺等进行了研究。所做主要工作如下:1.对道岔的发展概况以及轨段(包括道岔段)基床翻浆冒泡的成因和常规治理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2.设计出一套直线段轨道常规架空扣轨结构,简要进行了静荷载作用下强度与刚度验算,并与现场检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常规扣轨结构的安全可靠性。3.针对最常用的单开道岔设计出一套不中断行车整理病害的架空扣轨装置,对其结构强度与刚度进行了验算,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行车进行了模拟,同时对该装置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编制。
王锐[4](2009)在《提速道岔钢岔枕振动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岔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岔枕,主要用于道岔牵引点处,可将道岔电务转换杆件置于枕内,有利于大机养护作业。但能否在客运道岔中使用,目前又引起了争议,本研究采用动力仿真分析理论,研究怎么减缓钢岔枕的振动,使之在有碴道床中能与混凝土岔枕具有相同的动力稳定性,从理论上分析提速道岔在改进中采用钢岔枕是可行性。
周文[5](2008)在《高速道岔尖轨矫直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的平顺性是提高列车过岔速度、提高旅客乘坐舒适性及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基础,因此高速道岔对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尖轨矫直是高速道岔生产的关键工艺环节之一,尖轨矫后线形对道岔的平顺性等制造精度影响较大,轨底残余应力影响尖轨的使用寿命。当前尖轨矫直仍停留在凭操作者经验进行粗放生产的水平,需多次反复才能矫直合格,返工率高,产品报废也时有发生,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达到高精度要求比较困难,影响高速道岔生产进度,增加产品成本。本文针对高速道岔尖轨的矫直特点,基于弹塑性理论,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计算,对高速道岔尖轨矫直理论及相关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尖轨矫直理论研究在分析压力矫直基础理论基础上,通过采用弹塑性理论,建立具有复杂断面特性的高速道岔尖轨矫直力学分析模型,对尖轨矫直的弹塑性区域分布、矫直应力、残余应力、尖轨矫直挠度及残余几何形态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尖轨矫直机理,建立相应的计算公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通过编程求解尖轨不规则形状截面弹塑性区域分布方程、应力方程及挠度方程。(2)尖轨矫直有限元分析研究针对复杂结构构件,无法用解析法求解矫直参数的工程难题,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尖轨矫直三维实体模型,对尖轨竖向矫直、横向矫直及曲线尖轨顶弯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详细分析尖轨竖向矫直、横向矫直及曲线尖轨顶弯的线形变化、矫直应力和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竖向矫直与横向矫直的线形变化、矫直应力和残余应力分布规律不同,横向矫直与顶弯的线形变化、矫直应力和残余应力分布规律比较相似。为验证本文采用的弹塑性有限元法及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进行尖轨矫直试验。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小,本文采用的弹塑性有限元法及计算模型可用于尖轨矫直分析。(3)尖轨矫直关键参数研究加载支距和压弯量是尖轨矫直的两个关键矫直参数。分析不同加载支距及压弯量条件下尖轨的残余变形、矫直应力、残余应力和矫直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残余变形、矫直应力、残余应力和矫直力随加载支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压弯量的增大而增大。(4)初始变形及矫直部位对尖轨矫直的影响研究分析尖轨在不同初始变形条件下矫后残余线形、矫直应力和残余应力。结果表明,不同初始变形尖轨在相同矫直参数条件下残余挠度、矫直应力及残余应力相差不大。尖轨不同弯曲方向矫后残余应力及线形变化不同。分析尖轨不同部位矫后残余线形、矫直应力和残余应力。结果表明,尖轨切削部位被削弱,抗弯模量变小,相同的压弯量所需矫直力减小,残余曲率、矫直应力及残余应力减小。(5)尖轨矫直工艺及矫直质量评价方法总结分析尖轨支点、压点组合的确定方法及原则。采用有限元方法,编程计算尖轨矫直及尖轨顶弯的压弯量。结果表明,给定尖轨初始曲率半径条件下,加载支距越大,所需压弯量也越大;相同加载支距下,初始曲率半径越大,所需压弯量越小。尖轨初始曲率半径越小,矫直后轨底残余拉应力越大;曲线尖轨顶弯时加载支距越大,所需压弯量也越大,但轨底最大残余拉应力相差不大。建立尖轨矫直质量评价方法,结合生产实际及高速道岔的技术要求,分析讨论尖轨矫直质量检测内容及检测方法,为高速道岔矫直质量评价提供指导。
陈小平[6](2008)在《高速道岔轨道刚度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道岔的轨道刚度是影响列车过岔舒适性,道岔振动强度的重要参数,需要进行合理设置。本文针对高速道岔轨道刚度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和部分试验研究,并得到了相应的研究结论。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轨道刚度对高速车辆-道岔空间耦合振动的影响分析建立了完整的高速车辆-道岔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在高速道岔模型中,首次将扣件刚度、道床刚度考虑成纵向可变,以便分析高速道岔轨道刚度纵向不均匀分布对高速车辆-道岔耦合振动性能的影响。运用所建立的高速车辆-道岔空间耦合振动模型,分析了轨道刚度对车辆和道岔振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刚度变化对高速车辆走行部分、车体及道岔的振动具有明显影响。(2)高速道岔轨道动刚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首次建立了高速道岔轨道动刚度计算模型和求解方法,并对高速道岔轨道动刚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砟道岔各部分钢轨在0~250HZ的频段上出现3个共振峰;无砟道岔各部分钢轨在0~300HZ的频段上只出现1个同相共振峰;扣件刚度和阻尼对道岔动刚度的影响较大,道床刚度的影响较小。(3)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合理取值和部件刚度合理匹配研究详细分析了高速道岔轨道刚度的组成及相关计算方法,提出了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合理取值的5个评判准则:列车运行品质、道岔振动强度、应力水平、变形大小、部件刚度匹配关系。并建立了以高速车辆-道岔耦合动力计算及动态轨距扩大分析为核心技术的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合理取值的确定方法。最后采用本文提出的高速道岔合理取值评判准则及确定方法对我国客专道岔轨道刚度合理取值及部件刚度合理匹配进行了研究,所得结论可指导我国客专道岔的扣件刚度设计。(4)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运用有限单元法,在考虑钢轨类型、扣件、道床、间隔铁和滑床台等刚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完整的高速道岔轨道刚度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运用本文建立的道岔轨道刚度计算方法,分析了我国客专道岔轨道刚度的分布规律,并对滑床台联结、尖轨刨切、间隔铁传力、扣件刚度、道床刚度等因素对道岔轨道整体刚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均匀化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5)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均匀化研究从刚度取值、轨道变形、工程可行性等方面首次提出了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均匀化准则,并分析了合理设置板下胶垫刚度均匀轨道刚度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超弹性有限元理论在胶垫刚度计算中的应用,为板下胶垫刚度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运用本文所提出的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均匀化准则及方法,对我国客专道岔轨道刚度均匀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方案;最后对道岔轨道刚度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不仅证明了本文提出的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均匀化方法合理、有效,同时还证明了本文建立的高速道岔轨道刚度计算理论的准确性。(6)高速道岔前后过渡段刚度合理设置研究在分析高速道岔路岔过渡段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高速车辆-道岔过渡段动力分析方法,并提出了高速道岔过渡段刚度合理设置的基本原则和评价指标,运用本文所建立的高速道岔过渡段分析方法,对高速道岔过渡段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研究了过渡段刚度差、行车方向和行车速度等影响因素对过渡段动力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我国客专线道岔前后过渡段刚度合理设置进行了研究,所得结论可用于指导我国客专道岔前后过渡段的刚度设计。
汪盈盈,王小韬[7](2007)在《基于传递函数方法的钢岔枕动力分析》文中认为采用传递函数方法求出钢岔枕系统的动力响应,并与普通混凝土岔枕系统的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算例的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且传递函数方法计算简捷,无需求解复杂的微分方程组,是分析结构动力学问题的好方法。
汪盈盈[8](2007)在《钢岔枕振动特性分析与参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岔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岔枕,主要用于道岔牵引点处,可将道岔电务转换杆件置于枕内,有利于大机养护作业。但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和受力方式,会造成与相邻混凝土岔枕刚度不匹配,形成轨道纵向刚度不平顺。为减小列车通过时所产生的轨道动不平顺,有必要对钢岔枕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本文首先分别建立了钢岔枕和普通混凝土岔枕力学分析模型。模型中将扣件简化为弹簧阻尼元件,轨枕视为刚性质量块,轨枕与道床及路基间简化为弹簧阻尼元件,钢轨下沉位移作为系统的激励。钢岔枕模型,枕上为两组扣件,枕下道床为两点偏心支承具有沉浮及侧滚两个自由度;混凝土岔枕模型,枕上为一组扣件,枕下道床为一点不偏心支承,仅有一个自由度——沉浮。根据力学模型,分别建立钢岔枕与普通混凝土岔枕的振动微分方程,推导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利用传递函数,对二者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传递函数求出的系统响应,对钢岔枕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在频域内,分析了质量、扣件及垫层刚度、道床及路基刚度等参数对钢岔枕振动特性的影响。总结出:增大质量、减小扣件及垫层刚度、增大道床及路基刚度,可减小钢岔枕与混凝土枕动力响应的差距,减小轨道纵向的动不平顺。
白敏华,邵根大[9](2000)在《《铁道建筑》2000年分类总目次》文中指出
王平[10](2000)在《钢岔枕的力学特性分析及其改进措施》文中研究说明从轮轨系统动力学角度建立钢岔枕的力学特性分析模型,编制计算程序,分析钢岔枕处轨道病害产生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钢岔枕的力学特性分析及其改进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岔枕的力学特性分析及其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道岔系统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道岔选型与设计理念 |
1. 1选型原则 |
1. 2设计理念 |
1. 3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 |
( 1 ) 面向LCC ( life cycle cost ) 和RAMS (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maintainability safety) 的高速道岔全寿命周期设计 |
( 2) 复杂运营环境下高速道岔的适应性 |
( 3) 更高速道岔的基础科学问题 |
( 4) 下一代高速道岔结构选型 |
2高速道岔设计理论与试验技术 |
2. 1高速列车/ 道岔耦合动力分析理论 |
2. 2高速道岔无缝化设计方法 |
2. 3高速道岔合理刚度及均匀化设计方法 |
2. 4高速道岔转换计算理论 |
2. 5高速道岔部件动静力强度分析 |
2. 6高速道岔动力学性能测试技术 |
3高速道岔平面线型与结构设计 |
3. 1道岔平面线型设计 |
3. 1. 1高速道岔平面线型设计参数 |
3. 1. 2道岔整体线型 |
3. 1. 3尖轨平面线型 |
3. 2高速道岔结构设计 |
3. 2. 1转辙器结构 |
3. 2. 2辙叉结构 |
3. 2. 3扣件系统 |
3. 2. 4轨下基础 |
3. 2. 5转换设备 |
4高速道岔的制造与铺设 |
4. 1生产工艺 |
4. 2运输与吊装 |
4. 3铺设技术 |
5高速道岔维护与管理 |
5. 1检测技术 |
5. 2监测系统 |
5. 3道岔伤损 |
5. 4平顺性管理 |
5. 5道岔区钢轨打磨 |
5. 6发展趋势 |
( 1) 高效快速的高速道岔检测技术 |
( 2) 高速道岔状态实时获取技术 |
( 3) 高速道岔运营安全评估技术 |
( 4) 基于大数据的高速道岔健康管理及故障预测系统( 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 PHM) |
( 5) 高速道岔安全保障技术 |
( 6) 高速道岔养修技术 |
6结束语 |
(3)道岔轨段下道床病害整治扣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道岔概述 |
1.1.1 道岔发展概况 |
1.1.2 道岔的种类 |
1.1.3 单开道岔的构造 |
1.2 道岔基床翻浆冒泡的因素与整治 |
1.2.1 概述 |
1.2.2 道岔基床翻浆冒泥的因素 |
1.2.3 整治办法 |
1.2.4 施工措施 |
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2章 轨束梁计算相关理论 |
2.1 轨束梁的计算 |
2.1.1 总述 |
2.1.2 惯距及跨度的关系 |
2.1.3 恒载及活载总弯矩 |
2.1.4 容许最大跨度的计算 |
2.2 计算机仿真分析 |
2.2.1 计算机仿真分析的优点 |
2.2.2 有限元理论及有限元程序概述 |
2.2.3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2.2.4 有限元程序分析的一般步骤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直线段扣轨设计及检测 |
3.1 轨束梁的设计 |
3.1.1 设计原则 |
3.1.2 扣轨结构设计 |
3.1.3 横、纵梁的连接 |
3.1.4 直线段上轨束梁的布置 |
3.1.5 应力与挠度验算 |
3.2 直线段轨束梁动挠度检测 |
3.2.1 项目介绍 |
3.2.2 仪器介绍 |
3.2.3 测量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道岔段扣轨的设计计算 |
4.1 道岔段扣轨的设计 |
4.1.1 50kg/m钢轨11号单开道岔尺寸 |
4.1.2 扣轨结构设计 |
4.1.3 钢轨束的连接 |
4.1.4 道岔轨段下轨束梁的布置 |
4.2 安全性验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限元软件建模计算 |
5.1 ANSYS建模及结果分析 |
5.1.1 概述 |
5.1.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5.1.3 行车稳定性分析 |
5.1.4 构件稳定性分析 |
5.2 本章小结 |
5.2.1 本章工作小结 |
5.2.2 建模计算的不足 |
第6章 轨束梁架设施工工艺设计 |
6.1 道岔病害整治施工 |
6.1.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6.1.2 扣轨的架设与施工 |
6.1.3 作业流程 |
6.2 施工安全防护 |
6.2.1 扣轨材料的选用 |
6.2.2 梁体的安全隐患 |
6.2.3 支点处路基的沉降 |
6.2.4 胶垫的松动 |
6.2.5 高低方向的检查 |
6.2.6 施工注意事项 |
总结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提速道岔钢岔枕振动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动力仿真分析理论 |
1.1 分析模型 |
1.2 模型中所采用的基本假定 |
1.3 振动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1.4 计算参数 |
1.5 高速客车作用下的动力分析 |
2 钢岔枕优化分析 |
3 其它影响因素分析 |
5 结语 |
(5)高速道岔尖轨矫直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速道岔发展、结构特点及研究概况 |
1.2.1 高速道岔发展概况及结构特点 |
1.2.2 高速道岔研究概况 |
1.3 高速道岔尖轨矫直研究现状 |
1.3.1 尖轨矫直工艺及矫直设备 |
1.3.2 压力矫直工艺理论研究概述 |
1.3.3 尖轨矫直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高速道岔尖轨矫直理论研究 |
2.1 压力矫直基础理论 |
2.1.1 压力矫直的基本假设及材料应力应变简化模型 |
2.1.2 弹塑性弯曲变形与应力 |
2.1.3 曲率方程与挠度方程 |
2.1.4 弯矩与能耗 |
2.2 尖轨矫直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弹塑性区域分布 |
2.2.1 尖轨矫直力学模型的建立 |
2.2.2 弹塑性区域分布 |
2.3 尖轨矫直应力的解析 |
2.3.1 矫直应力 |
2.3.2 残余应力 |
2.4 尖轨矫直挠度的解析 |
2.4.1 矫直挠度 |
2.4.2 残余挠度 |
第3章 尖轨矫直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
3.1 金属弹塑性变形的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3.1.1 线弹性问题的有限元法求解基础理论 |
3.1.2 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法求解基础理论 |
3.1.3 弹塑性分析的材料模型 |
3.2 尖轨竖向矫直研究 |
3.2.1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3.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3 尖轨横向矫直和曲线尖轨顶弯研究 |
3.3.1 横向矫直 |
3.3.2 曲线尖轨顶弯 |
3.4 尖轨矫直有限元分析的试验验证 |
3.4.1 实验系统介绍 |
3.4.2 实验步骤及结果 |
第4章 尖轨矫直的关键参数研究 |
4.1 加载支距研究 |
4.1.1 残余变形与加载支距的关系 |
4.1.2 矫直应力与加载支距的关系 |
4.1.3 残余应力与加载支距的关系 |
4.1.4 矫直力与加载支距的关系 |
4.2 压弯量研究 |
4.2.1 残余变形与压弯量的关系 |
4.2.2 矫直应力与压弯量的关系 |
4.2.3 残余应力与压弯量的关系 |
4.2.4 矫直力与压弯量的关系 |
第5章 初始变形及矫直部位对尖轨矫直的影响研究 |
5.1 初始曲率半径对尖轨矫直的影响 |
5.1.1 对矫直变形的影响 |
5.1.2 对矫直应力的影响 |
5.2 初始弯曲方向对尖轨矫直的影响 |
5.2.1 竖向弯曲方向对竖向矫直的影响 |
5.2.2 横向弯曲方向对横向矫直的影响 |
5.3 矫直部位对尖轨矫直的影响 |
第6章 尖轨矫直工艺及矫直质量评价方法 |
6.1 压点、支点组合方法 |
6.1.1 单一弧度弯曲的矫直压点、支点组合 |
6.1.2 多弧度弯曲的矫直压点、支点组合 |
6.2 压弯量确定方法 |
6.2.1 尖轨初始变形检测 |
6.2.2 矫直压弯量的确定 |
6.2.3 顶弯压弯量的确定 |
6.3 尖轨矫直质量评价方法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6)高速道岔轨道刚度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高速道岔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情况 |
1.2.2 国外情况 |
1.3 国内外道岔动力学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道岔刚度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高速车辆-道岔空间耦合振动理论 |
2.1 高速道岔结构特点在动力学中的考虑 |
2.2 高速车辆-道岔空间耦合振动模型 |
2.2.1 高速车辆振动模型 |
2.2.2 高速道岔振动模型 |
2.3 车辆与道岔接触耦合关系 |
2.3.1 车辆与道岔的轮轨接触方式 |
2.3.2 车辆与道岔的垂向耦合关系 |
2.3.3 车辆与道岔的横向耦合关系 |
2.4 高速车辆-道岔空间耦合振动激励 |
2.4.1 道岔支承刚度不平顺 |
2.4.2 道岔结构不平顺 |
2.5 模型求解方法 |
2.5.1 坐标系及变量符号说明 |
2.5.2 车辆系统方程建立 |
2.5.3 道岔系统方程建立 |
2.5.4 车辆-道岔耦合振动系统方程建立及求解 |
2.6 高速车辆-道岔空间耦合动力模型计算参数选取 |
2.6.1 车辆计算参数 |
2.6.2 道岔计算参数 |
2.7 模型及求解方法的验证 |
2.7.1 与其它文献的验证 |
2.7.2 与实验结果的验证 |
第3章 刚度对高速车辆-道岔空间耦合振动的影响 |
3.1 直向过岔车辆-道岔空间耦合振动特性 |
3.1.1 轮轨力特性 |
3.1.2 车辆振动特性 |
3.1.3 道岔振动特性 |
3.2 侧向过岔车辆-道岔空间耦合振动特性 |
3.3 轨道刚度对高速车辆-道岔空间耦合振动的影响 |
3.2.1 对轮轨力的影响 |
3.2.2 对车辆振动特性的影响 |
3.2.3 对道岔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4章 高速道岔轨道动刚度的特性 |
4.1 高速道岔动刚度计算方法 |
4.2 有砟道岔轨道动刚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转辙器部分轨道动刚度特性 |
4.2.2 连接部分轨道动刚度特性 |
4.2.3 辙叉部分轨道动刚度特性 |
4.2.4 扣件刚度的影响 |
4.2.5 道床刚度的影响 |
4.2.6 阻尼的影响 |
4.2.7 分析小结 |
4.3 无砟道岔轨道动刚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转辙器部分轨道动刚度特性 |
4.3.2 连接部分轨道动刚度特性 |
4.3.3 辙叉部分轨道动刚度特性 |
4.3.4 扣件刚度的影响 |
4.3.5 阻尼的影响 |
4.3.6 分析小结 |
第5章 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及部件刚度的合理取值 |
5.1 高速道岔轨道刚度的组成及计算 |
5.1.1 扣件系统刚度 |
5.1.2 轨下基础刚度 |
5.1.3 道岔钢轨支点刚度 |
5.1.4 道岔轨道整体刚度 |
5.2 国外高速道岔轨道刚度的特点 |
5.2.1 德国道岔刚度设置特点 |
5.2.3 法国道岔刚度设置特点 |
5.2.3 德法两国道岔刚度设置的优缺点 |
5.2.4 对我国道岔刚度设置的启发 |
5.3 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及部件刚度合理取值的评判准则 |
5.3.1 舒适性评判准则 |
5.3.2 变形评判准则 |
5.3.3 振动强度评判准则 |
5.3.4 应力评判准则 |
5.3.5 部件刚度匹配合理准则 |
5.4 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及部件刚度合理取值的确定方法 |
5.5 250km/h客专道岔的合理轨道刚度及部件刚度匹配 |
5.5.1 有砟道岔 |
5.5.2 无砟道岔 |
5.6 350km/h客专道岔的合理轨道刚度及部件刚度匹配 |
第6章 高速道岔轨道刚度的分布规律 |
6.1 高速道岔轨道刚度计算理论 |
6.1.1 计算模型 |
6.1.2 求解方法 |
6.1.3 参数取值 |
6.2 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分布规律 |
6.2.1 关键参数取值 |
6.2.2 有砟道岔 |
6.2.3 无砟道岔 |
6.3 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影响因素分析 |
6.3.1 间隔铁的影响 |
6.3.2 滑床台的影响 |
6.3.3 心轨和尖轨刨切影响 |
6.3.4 扣件刚度的影响 |
6.3.5 道床刚度的影响 |
第7章 高速道岔轨道刚度均匀化 |
7.1 均匀化准则及方法 |
7.1.1 均匀化准则 |
7.1.2 均匀化方法 |
7.2 超弹性有限元理论在胶垫刚度设计中的运用 |
7.2.1 高速道岔中胶垫材料的力学特性 |
7.2.2 超弹性有限元法计算胶垫刚度 |
7.3 250km/h客专道岔轨道刚度均匀化分析 |
7.3.1 均匀方案分析 |
7.3.2 动态轨距扩大分析 |
7.3.3 轨下胶垫结构设计 |
7.4 350km/h客专道岔轨道刚度均匀化分析 |
7.4.1 均匀方案分析 |
7.4.2 动态轨距扩大分析 |
7.4.3 板下胶垫刚度设计 |
7.5 高速道岔刚度计算理论及均匀化效果的试验验证 |
第8章 高速道岔过渡段刚度的合理设置 |
8.1 高速道岔过渡段刚度合理设置分析方法 |
8.1.1 结构特殊性 |
8.1.2 分析模型及求解方法 |
8.1.3 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8.1.4 合理设置评价指标 |
8.2 刚度对车辆-道岔过渡段动力性能的影响 |
8.2.1 刚度差的影响 |
8.2.2 行车方向的影响 |
8.2.3 行车速度的影响 |
8.3 250km/h客专道岔过渡段刚度合理设置研究 |
8.3.1 刚度合理分级 |
8.3.2 合理长度 |
8.3.3 结构方案 |
8.4 350km/h客专道岔过渡段刚度合理设置研究 |
8.4.1 刚度合理分级 |
8.4.2 合理长度 |
8.4.3 结构方案 |
第9章 结论及展望 |
9.1 结论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钢岔枕振动特性分析与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岔枕发展现状 |
1.1.1 国外情况 |
1.1.2 国内情况 |
1.2 钢岔枕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情况 |
1.2.2 国内情况 |
1.3 钢岔枕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计算模型 |
2.1 既有岔枕计算模型 |
2.1.1 车辆—道岔系统空间耦合振动模型 |
2.1.2 钢岔枕动力仿真模型 |
2.2 本文采用的系统模型 |
2.2.1 模型简介 |
2.2.2 计算理论 |
2.2.3 系统的激励 |
2.2.4 基本计算参数 |
第3章 钢岔枕的振动特性分析 |
3.1 振动方程的建立 |
3.1.1 混凝土岔枕振动方程的建立 |
3.1.2 钢岔枕振动方程的建立 |
3.2 传递函数的推导 |
3.2.1 混凝土岔枕的传递函数 |
3.2.2 钢岔枕的传递函数 |
3.3 钢岔枕振动特性分析 |
第4章 钢岔枕参数研究 |
4.1 质量变化对钢岔枕力学性能的影响 |
4.2 扣件及垫层刚度变化对钢岔枕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道床路基支承刚度变化对钢岔枕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综合因素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5.2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钢岔枕的力学特性分析及其改进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道岔系统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综述[J]. 王平,陈嵘,徐井芒,马晓川,王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6(02)
- [2]高速道岔用钢岔枕的力学性能[J]. 马佳骏,石玮.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09)
- [3]道岔轨段下道床病害整治扣轨技术研究[D]. 李俊鹏.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5)
- [4]提速道岔钢岔枕振动分析研究[J]. 王锐. 科技资讯, 2009(17)
- [5]高速道岔尖轨矫直理论及应用研究[D]. 周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5)
- [6]高速道岔轨道刚度理论及应用研究[D]. 陈小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08(12)
- [7]基于传递函数方法的钢岔枕动力分析[J]. 汪盈盈,王小韬. 山西建筑, 2007(31)
- [8]钢岔枕振动特性分析与参数研究[D]. 汪盈盈.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9]《铁道建筑》2000年分类总目次[J]. 白敏华,邵根大. 铁道建筑, 2000(12)
- [10]钢岔枕的力学特性分析及其改进措施[J]. 王平. 铁道建筑,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