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应注重护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范罗丹[1](2021)在《基于校-院合作构建《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构建并持续完善基于校-院合作的《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方 法]本研究分四阶段进行,即现状调查阶段、行动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反思总结阶段。1.现状调查阶段应用文献回顾法、参与式观察法、团体访谈法(资料分析用Colaizi的描述性现象学七步分析法)、自主学习能力量表(Self-Directed Learning,SDL)对已完整参与《护理心理学》课程学习的2016级本科护生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2.行动准备阶段成立行动研究小组,初步制定解决方案。3.行动阶段通过计划-行动-观察/评价-反思的三轮教学行动:第一轮教学行动对象为2017级本科护生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资料分析用Nvivol 1.0软件)分析其对混合式教学的需求采用SDL进一步明确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情况,按初步制定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行动,应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证物法及SDL对教学行动效果进行观察/评价,反思教学运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第二轮行动教学对象为2018级专科及助产班护生,基于第一轮行动反思对认知工具进行调整,采用团体焦点小组访谈法、满意度问卷调查法观察/评价其学习体验及课程满意度,反思本轮和第一轮教学行动中待解决的问题。第三轮教学行动对象为2018级本科护生,在行动中强化校-院合作,组织心理护理教学查房,改良教学模式,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证物法、SDL观察/评价教学行动效果,反思本轮教学行动。4.反思总结阶段,应用归纳总结法,总结三轮教学行动,得出本研究结论。[结 果]本研究构建形成了基于校-院合作的《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1.现状调查阶段:(1)文献回顾法与参与式观察法结果显示,该课程采用传统课堂+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教法单一、护生呈被动接受教师上课传授知识的状态。(2)分析护生对《护理心理学》学习体验的访谈资料得到2个核心范畴:学习感受、学习状态;4个主题群:课堂学习感受、课下学习感受、学习态度、学习效果;8个主题:教学互动局限、教学活动单一、学习工具传统、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时间分配不均匀、评价方式单一、与临床联系不紧密。(3)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调查结果显示2016级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护生SDL总分和除学习动机外的各维度得分显着低于国内常模(p<0.01)。(4)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信息化学习资源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联系不紧密;护生学习状态、效果及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2.行动准备阶段:成立行动研究小组,据存在问题初步制定基于校-院合作的《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3.行动阶段:(1)第一轮行动研究:①第一轮行动教学对护生混合式教学需求访谈数据分析显示有3个一级编码:混合式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情景及情感态度;9个二级编码:教学安排、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资源、认知工具、积极态度、混合态度及消极态度;11个三级编码:引导督促式学习、协作探索式学习、情景式学习、自主式学习、评价途径、评价方式、基础资源、辅助资源、情感反应、加强能力及提升专业。②对护生基于校-院合作的混合式教学学习体验分析结果显示有3个一级编码:主体性体验、实践性体验及情感性体验;9个二级编码:学习效果评价、学习建议、教学安排、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策略、认知工具及专业情感反应与感知;13个三级编码:心理护理技能的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入内化、线上、线下学习任务适量整合、临床情景内容进一步更新丰富、学习任务增加,课程负担加重(负性体验)、线上学习不够深入资源未充分利用(负性体验)、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不便利(负性体验)学习内容联系临床实践(积极体验)、评价方式丰富,有利用课堂参与(积极体验)、学习策略多样化,课堂互动多元(积极体验)、培养临床思维,憧憬临床实习、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人文关怀及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主性。③护生在教学行动前,SDL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教学行动后,除自我管理维度,其余维度SDL得分和总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行动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课程满意度得分为36.60±11.12分。④反思教学行动中认知工具存在问题,在第二轮教学行动中调整认知工具为学习通。(2)第二轮行动研究:①基于学习通开展《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的学习体验团体访谈分析显示有2个核心范畴主题群:积极体验与负性体验;8个主题:丰富多样的课堂互动功能,提高课堂效率、伴随式的学习评价,动态掌握自主学习情况、简单便捷的使用感,帮助树立学习信心、优化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平台有效融合课程,缓解在家上课的焦虑、网络条件影响,有卡顿现象及娱乐APP的使用频率增加,注意力分散。②应用于《护理心理学》课程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护生对学习通平台的使用表现出接纳态度,各条目满意度均大于80%。③反思教学行动在本轮和第一轮中未解决的教学问题,改良教学模式,深化校-院合作。(3)第三轮教学行动研究:①基于校-院合作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习体验访谈材料分析得3个一级编码、9个二级编码与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果一致,13个三级编码:有效迁移利用心理护理技能、积极展开专业理论知识探究、持续更新实时专业学习资源、拓宽校-院合作途径、学习任务安排合理,课堂氛围愉快、学习资源丰富,利于拓展巩固学习、学习内容切合临床真实情景、评价方式多元且具有连续性、教学互动密度大,课堂参与感加强、使用便捷,符合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理解人文关怀、培养临床思维,增强职业认同感及憧憬临床实习,自我效能感提升。②2018级护生教学行动前SDL总分与除沟通交流维度的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行动后除自我管理维度,其余各维度及总分与常模比较均高于常模(p<0.01),行动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行动后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③课程满意度得分为42.1 ±8.63分,对比第一轮行动护生对该课程的课程满意度有效提高(p<0.01)。4.反思总结阶段:(1)总结归纳法从有效教学模式运行和丰富教学资源方面对三轮教学行动取得成果进行归纳;(2)分析混合式教学实践的活动功能具有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动机,深化校-院合作机制三方面主要功能(3)反思混合式存在问题及展望。[结 论]基于校-院合作的《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优化了护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了护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其学习兴趣且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促进护生理论联系临床实践,增强其职业认同感,有效提高了护生对该课程的满意度。
姚云[2](2020)在《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混合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效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高职护理教育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是高职护理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教学中的效能研究,通过相关教育理论研究,总结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改革高职护理教学模式、转变高职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为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和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1.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总结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掌握适用于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2.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体验临床工作经验的场景,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态度。3.采用抽签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随机整群抽样,从安徽某高职院校18级护理专业的二十个班级中抽取四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其中抽取的单次数两个班级为实验组,双次数两个班级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进行考核,并采用自制的满意度和教学效果调查表对学生的满意度和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定性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教学实验后,试验组学生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51P<0.01、t=8.641 P<0.01)。2.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从学习积极性、理论知识的运用、合作性学习、师生交流、资料收集、考核方法与标准、学习效果7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889 P<0.01、φ2=23.831 P<0.01、χ2=18.639 P<0.01、χ2=34.751 P<0.01、χ2=16.806 P<0.01、χ2=34.823 P<0.01、χ2=32.297 P<0.01)。3.试验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学习效果调查结果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766 P<0.05、t=6.216P<0.05、t=6.480 P<0.05)。[结论]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混合教学模式,有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论、技能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态度,提升教学效果,顺应当前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需求,满足现阶段高职高专类护理学生的心理需要。
周珺[3](2020)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制定并实施手术室行为导向教学具体方案,探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共240人展开研究。所有护理实习生在护理部按照完全随机的分配方法,分别进入手术室A病区和B病区实习。应用抛硬币法随机抽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进入A病区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为干预组,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同期进入B病区手术室实习的护理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周期为4周,分别应用护士核心能力测评表、一般自我效能感、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实习生带教满意度及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行为锚定等级评价表,对护生的综合能力及临床带教教师的带教水平进行评价。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均值±标准差、率和构成比等方法进行一般性统计描述,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行为导向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差异。结果共236名护生完成了整个研究,其中,对照组117人,干预组119人,结果显示:1.护士核心能力测评总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P>0.05);干预后,对照组总分为(107.92±3.59)分,干预组总分为(118.18±5.72)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0,P<0.01)。且两组护生在带教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2.12±0.52)分,干预组为(2.23±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9,P<0.01)。且两组护生在带教干预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84.21±3.65)分,干预组为(89.75±3.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7,P<0.01),且两组护生在带教干预前后理论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85.13±4.33)分,干预组为(91.36±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3,P<0.01),干预组在进行带教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则无显着差异(P>0.05)。4.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比较:干预后,对照组得分为(68.36±4.68)分,干预组得分为(90.14±2.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2,P<0.01)。5.临床带教教师行为锚定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05);干预后,对照组为(9.07±1.17)分,干预组(11.69±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5)。结论1.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可以提升护理实习生的护士核心能力,增强其一般自我效能感,使其熟练掌握手术室相关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护生对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的满意度。2.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改变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理念,督促带教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实践中,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完善和补充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卢冬梅[4](2020)在《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口年龄、知识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卫计委近年不断要求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护患纠纷日趋严重,分析其因之一应该归结于目前的护理教育更侧重的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严重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出来的护士生难以达到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本研究选取南宁市四所医学院校对三年制高职和2+3五年制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同时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形式。在问卷调查中设计编制《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包含《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人文关怀量表(CAI)》两个部分,通过问卷星发放电子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030份。在访谈调查中,访谈对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被调查的四所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大三学生(实习生)中以目的抽样的方式选取12人,二是从南宁市四所三级甲等医院选取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长和带教老师共8人,采用质性研究半结构化访谈方法进行面对面一对一访谈,以了解高职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对病人实施关怀的情况,同时收集他们关于当前学校或临床实习医院在人文关怀教育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南宁市高职护生CAI总分为178.88±18.35,处于国外常模的低分段水平(CAI总分<203.1),处于国内常模的中等偏低水平(CAI总分介于210.53-171.55之间),同时在CAI的认知、勇气、耐心三个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国内外常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O5)。通过相关分析得知,影响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包括:年级、政治面貌、学制、生源性质、是否第一志愿报读、是否自主自愿报读、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从业意愿、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担任班干部、参加实践活动次数、家人及自身健康状况、是否有照护病患的经历、接受人文关怀培训的次数、对护理人文关怀知识的熟悉度、对自身人际沟通能力及关爱能力的认可度、所处关爱氛围等。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南宁市高职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人文关怀表现不足,体现在其运用护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掌握的人文知识表浅和人文素质的不足导致与患者沟通的沟通能力不足,对患者实施的关怀有限;学校的人文关怀教育及临床护理带教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基于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和发现的问题,本文对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不足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依此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建议学校提升人文关怀教育水平、政府提供法律政策支持、社会发挥正面舆论导向作用、学生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中学校的各方面举措是重点。本研究在学校举措中展示了以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实践案例,并验证了该实践能有效提升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王静[5](2019)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五年制高职护生护理实训学习现状,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实施两个阶段的护理实训教学研究,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五年制高职护生《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该教学方法对提高护生职业技能水平、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效果,为缩小实训课堂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提供参考。方法1.选取某高职院校五年制高职285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职护生实训学习倦怠问卷》及焦点小组访谈调查护生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学习现状。2.试验教学阶段选取高职三年级四个班共173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为单位随机分组,试验组89人,对照组84人。干预前两组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试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共有两阶段,第一阶段:个别实训项目初探索,通过“技能考核+焦点访谈”找问题,第二阶段:全部实训项目共实施,通过“技能考核+6项软技能调查表+焦点访谈”全面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三段式实训教学方法,即“教师示教-学生回示-学生分组练习”。教学干预后采用多种方法评价教学效果。所有量性数据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访谈数据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结果1.高职护生实训学习现状调查阶段共发放问卷285份,有效问卷共278份。护生实训学习倦怠总均分(2.78±0.52)分,学习倦怠检出率为93.9%。护生在性别、生源地、学习成绩、是否喜欢护理专业、父亲文化程度上学习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点小组访谈显示护生实训学习倦怠倾向普遍存在,导致倦怠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护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认同、就业前景三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学组织设计和管理两方面。护生认为预防学习倦怠的主要策略是对实训教学和管理进行加强与改善。2.实训教学结果:(1)自我效能感:两组护生教学干预后(t=3.522,P<0.001)、试验组护生干预前后(t=-2.165,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自主学习能力:两组护生干预后自主学习能力总分(t=2.439,P=0.016)及因子学习动机(t=2.327,P=0.021)、自我管理能力(t=2.073,P=0.040)、信息素质(t=2.223,P=0.027)得分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护生教学干预前后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t=-3.821,P<0.001)及因子学习动机(t=-3.528,P=0.001)、自我管理能力(t=-2.203,P=0.030)、信息素质(t=-4.968,P<0.001)得分有统计学意义,但学习合作能力得分无统计学差异。(3)评判性思维能力:两组护生教学干预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t=3.791,P<0.001)及因子寻求真相(t=3.031,P=0.003)、开放思想(t=4.062,P<0.001)、分析能力(t=3.063,P=0.003)、求知欲(t=2.977,P=0.003)得分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护生教学干预前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t=-2.407,P=0.018)及因子寻求真相(t=-2.116,P=0.033)、开放思想(t=-2.162,P=0.033)、分析能力(t=-2.248,P=0.027)、求知欲(t=-2.597,P=0.011)得分有统计学意义。(4)技能操作水平:第一阶段两组干预后(t=3.465,P=0.001)、第二阶段两组干预后(t=6.353,P<0.001)、试验组两阶段干预后(t=-4.65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情况总分(t=3.729,P<0.001)及因子认知领域(t=3.886,P<0.001)、精神运动领域(t=4.016,P<0.001)得分有统计学意义。(6)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师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总分(t=3.909,P<0.001)及教学过程(t=3.973,P<0.001)、教学能力(t=3.754,P<0.001)、教学效果(t=4.338,P<0.001)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无统计学意义。(7)焦点小组访谈:第一阶段实训教学研究后焦点访谈显示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但教师主导作用仍需加强;第二阶段实训教学研究中访谈显示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添加监督员效果较好;两阶段实训教学研究后显示护生自信心有所提高,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及信息素质也有所提高。结论1.在护理实训中五年制高职护生学习倦怠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学习倦怠的因素包括个人、教师、同伴、职业前景等多层面。2.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五年制高职护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及自主学习能力,但护生合作能力仍有待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不具有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性。任务驱动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适合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高职护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在护理实训教学中具有可推广性。
周厚秀[6](2016)在《基于EBP理念的护理教学方法选择路径及文献评价工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近年在循证医学发展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循证教学的概念,认为教学活动应该以当前所能查询到的最好教学研究为证据,同时考虑教师个人经验和学生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并探讨和提出了循证教学的框架性步骤。但迄今为止相关研究尚十分薄弱,护理教学相关研究更为鲜见。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使用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并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信心和学习效果,为此,教学方法在国内外的教学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内外护理教育者迄今多数仍主要凭借经验和便利性选择教学方法,这必然会影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基于循证实践的理念,研制关于教学方法文献参考价值的评价工具,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科学选择护理教学方法的路径,对于帮助护理教师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目的:本研究拟从目前护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我国护理教学方法选择的现状,探索护理教学方法研究文献参考价值评价工具,形成以EBP理念为指导、以《护理教学方法研究文献参考价值评价量表》为关键工具的护理教学方法选择路径,为更加科学地选择护理教学方法提供思路和方法。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1.国内近10年护理教学方法改革情况的文献定量分析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选择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2005年1月到2014年12月发表的护理教学文献共31163篇,根据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护理教学方法研究文献5939篇,根据随机抽样调查相关公式计算样本量,随机抽取400篇进行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文献发表期刊的数据库来源、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的课程、使用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等。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Excel2007、SPSS for window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2.国内护理教学方法选择现状的问卷调查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遵循自愿原则,通过护理教学网络平台及学术会议平台进行发放。共有262位护理教师参与了本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教师对教学方法选择的认知、态度、行为、影响因素、接受教育教学培训的情况等以及关于调查对象自身教学经历等信息的条目。调查结果输入Excel2007、SPSS for window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3.《护理教学方法研究文献参考价值评价量表》的研究根据文献分析结果,结合当前我国护理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制定了《护理教学方法研究文献参考价值评价量表》预案,在全国11所重点院校选择30位专家,采用Delph专家咨询法,请专家对指标条目及内涵进行认定或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根据结果构建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内涵。根据专家对指标重要性判断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最终形成了包含9个条目的《护理教学方法研究文献参考价值评价量表》,为基于EBP理念的护理教学方法选择路径提供了必要的工具。4.基于EBP理念的护理教学方法选择路径研究结合当前教学实际,对《护理教学方法研究文献参考价值评价量表》进行实证研究确认其可信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法,对循证理论、戴明循环理论、循证实践理论及有效教学理论进行分析归纳,形成基于EBP理念指导的护理教学方法选择路径。结果:1.通过对国内2005—2014年护理教学方法研究文献5939篇中随机抽取的400篇进行分析显示:发表于统计源期刊和医学教育核心期刊的论文占34.5%;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前两位的课程是护理学基础(23.50%)和外科护理学(19.00%),而人文类课程如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等课程相关研究较少(共2%);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国内的护理教学方法改革中居首位(22.5%);41.25%的文献未描述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在描述了教学方法选择依据的文献中,教学方法优越性是研究者考虑最多的因素(74.46%)。2.通过采用自编问卷对国内71所护理学校的262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全部(100%)认可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包括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及自己的教学经验等;影响教学方法选择的因素主要有班额太大、课堂时间紧张、考试形式的限制等;理论课和技能课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依然是讲授法和示教法。调查显示护理教师普遍接受教育教学培训不足,可能是导致护理教师教学方法选择单一的重要原因。3.通过Delph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本着简便科学的原则,形成护理教学方法研究文献参考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从研究方案是否科学、研究结果是否有效、研究结论是否可信、适用性如何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共包括9个条目,其内容和权重为:(1)研究方法合理(0.208);(2)研究设计规范(0.221);(3)符合伦理要求(0.068);(4)数据分析规范(0.136);(5)结果显示有效(0.104);(6)结果与结论逻辑关系成立(0.036);(7)教学条件可以满足(0.092);(8)教学方法易于实施(0.109);(9)易于取得学生配合(0.027)。使用评价量表可以确定单篇文献的参考价值等级,也可以对多篇文献的参考价值进行高低比较。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教学方法研究文献参考价值评价量表》使用方便简单,结果客观可信。4.以该量表为基本工具研究制定的基于EBP理念的护理教学方法选择路径基本程序如下:(1)计划阶段,包括组成教学组和确定教学内容;(2)实施阶段,包括选择数据库,检索相关教学方法文献,教学组使用评价表对文献进行评价,选定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3)评价与改进阶段,包括结合师生反应、考试成绩等因素,对本次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方法。结论:1.国内护理教学方法改革文献总体质量不尽人意,涉及课程不均衡,选择教学方法依据的科学性不足。2.国内护理教师课堂教学仍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和直接示教法;多种因素影响教师教学方法选择,但未接受合理的教育教学培训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有必要为护理教师提供一个科学方便的教学方法选择路径。3.《护理教学方法研究文献参考价值评价量表》方便有效,适合作为基于EBP理念的护理教学方法选择的文献评价工具。4.基于EBP理念的护理教学方法选择路径分为计划、实施、检查与改进三个阶段,通过循环进行达到教学效果的阶梯式提高。
方仕婷,夏雅雄,苏吉儿,何萍,王凤,邢娟[7](2015)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理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理学基础》课程体系,提高护生岗位胜任力。方法确立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理学基础》课程体系的理念,通过成立研究小组、遴选专家,实施3轮专家函询,构建基于护理岗位胜任力的《护理学基础》课程目标体系、运行体系、评价体系。随机抽取本院2013级3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为试验组(97人),2个班为对照组(96人),试验组采用新的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和鉴别性胜任力。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技能、综合情景模拟成绩分别为(84.30±8.87),(88.68±3.51),(84.28±9.20)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7,6.64,2.20;P<0.05)。课程结束后,试验组护生的工作主动性、合理平衡工作、搜集信息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自控力、自我心理调节、挫折耐受等鉴别性胜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教学运行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获取、运用的能力及鉴别性胜任力。
胡三萍[8](2003)在《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应注重护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文中研究指明 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高技术始终突出自己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高教法在培养人才方面也有明确规定:“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依靠的是创新的知识,以及善于创造新知识和能掌握新知识的人。因此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尤其是高教面向未来的主要课题。护理教育也是如此。
陈慧[9](2020)在《同伴教育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将同伴教育引入《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并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一般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的改变、理论与实训总评成绩为评价指标,探讨其教学效果,以期为中医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山东省某医学院校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干预前向研究对象详细讲解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并且与学生签订《知情同意书》,将签订《知情同意书》的学生181人纳入本研究。以抽签的方式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91人和干预组9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干预组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增加同伴教学进行授课。干预结束后,以组间对照、自身对照的形式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形成性评价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变化情况,通过对干预组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评价问卷以及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评价分析同伴教育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教学干预后,干预组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5,P<0.05)。且在学习驱动性、学习目标、深入学习、控制学习、扎实学习五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教学干预后,干预组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89,P<0.05)。3.教学干预后,干预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96,P<0.05)。且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得分及总分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后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25~10.240,P<0.05)。4.两组学生的理论总评成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7,P<0.05),实训总评成绩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3,P<0.05)。5.同伴教育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学生对同伴教学有较高的满意度评价。6.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显示:该教学方法在师生群体中认可度高,授课教师对干预组学生的总体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1.将同伴教育运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2.将同伴教育运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效果良好,有利于优化中医护理核心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3.将同伴教育运用于《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教学效果认可度高,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王雪红[10](2020)在《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中职护生对《内科护理》的学习需求,构建中职《内科护理》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将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与传统的学习模式进行比较,探讨混合式学习模式对中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业成绩的影响,为完善混合式学习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内容1.设计中职《内科护理》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式。采用访谈法获取中职护生《内科护理》的学习需求。访谈对象为河南某中职卫生学校2017级护理专业中随机抽取的9名护生;根据访谈结果采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逐级分析,最终总结出中职护生对《内科护理》的学习需求,即学习资源需求、学习活动需求、教学评价方式需求和教师角色需求。依据访谈结果得出的结论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和专家咨询,合理构思设计适用于中职《内科护理》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式。2.将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于中职《内科护理》教学。在该校2018级护理专业的6个班级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58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42人,年龄(16.72±0.84)周岁;对照组共57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43人,年龄(16.72±0.92)周岁。教学时间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内容是中职《内科护理》教材的五个章节。实验组使用混合式学习法,对照组使用传统学习法。结果1.依据中职护生对《内科护理》的学习需求,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在三个教学设计原则和四个实施策略的指导下构建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主要包括四个教学阶段即:课程准备阶段、课前知识内化阶段、课堂知识升华阶段和课后实践技能提升阶段。2.混合式学习教学前对两组护生的年龄、性别和上学期综合测评成绩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护生具有可比性。混合式学习教学前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实验组(77.83±4.36)分、对照组(78.56±4.72)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式学习教学后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实验组(87.38±5.05)分、对照组(79.04±3.86)分,实验组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混合式学习教学前后得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生混合式学习教学前后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式学习教学前两组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分别为:实验组(234.98±11.55)分、对照组(236.3±11.5)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式学习教学后两组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分别为:实验组(270.72±14.54)分、对照组(237.82±10.39)分,实验组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混合式学习教学前后得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生混合式学习教学前后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在课程结束后一周进行《内科护理》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85.36±5.67)分、对照组(77.91±6.05)分,两组护生成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实验组(87.19±5.05)分、对照组(80.07±6.5)分,两组护生成绩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中职护生对《内科护理》的学习需求构建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与传统学习方法相比较,能够显着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业成绩水平。混合式学习应用于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取得较好效果。
二、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应注重护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应注重护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校-院合作构建《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行动研宄法在护理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混合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我国高职护理教育现状 |
1.2 三维目标及SPOC模式的应用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 理论基础 |
5.1 情境教育理论 |
5.2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
5.3 行为导向教育理论 |
6.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基于三维目标实施SPOC《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1. 课程分析 |
1.1 课程简介 |
1.2 课程教学内容 |
1.3 课程教学方法 |
1.4 教学团队建设 |
2. 课程设计 |
2.1 设计原则 |
2.2 目标设计 |
2.3 内容设计 |
2.4 情境设计 |
2.5 教学方法设计 |
2.6 教学平台设计 |
2.7 教学过程设计 |
2.8 教学评价设计 |
3. 课程实施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评价指标 |
3.4 统计分析 |
3.5 质量控制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
1. 研究结果 |
2.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不足与展望 |
1. 研究特色 |
2. 研究不足 |
3. 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2.1 对照组:护生接受传统手术室护理带教 |
2.2 干预组:护生接受行为导向教学法干预的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 |
2.3 基于行为导向的带教方法与传统带教方法比较 |
3 工具与效应指标 |
3.1 实习生一般情况调查表 |
3.2 护士核心能力测评表(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 CIRN) |
3.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
3.4 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成绩 |
3.5 教学满意度评分 |
3.6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行为锚定等级评价量表 |
4 数据处理 |
5 质量控制 |
5.1 排除教学内容差异的影响 |
5.2 排除教师教学水平差异的影响 |
5.3 排除考核标准评分差异的影响 |
5.4 排除数据录入误差的影响 |
5.5 排除问卷收集过程的影响 |
6 技术线路图 |
结果 |
1 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
2 两组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测评比较 |
2.1 教学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护士核心能力比较结果 |
2.2 带教干预对两组护生的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 |
3 两组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 |
3.1 教学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结果 |
3.2 带教干预对两组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
4 两组护生考核成绩比较 |
4.1 教学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考核成绩比较结果 |
4.2 带教干预对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的影响 |
5 两组护生的教学满意度调查 |
6 两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比较 |
6.1 教学干预前两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比较 |
6.2 教学干预后两组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比较 |
讨论 |
1 实验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
2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优势分析 |
2.1 行为导向教学法对护生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
2.2 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显着提高护理实习生满意度 |
2.3 行为导向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师带教能力 |
3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3.1 临床护理带教师资力量局限性 |
3.2 行为导向教学法教学资料不足 |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附录 |
致谢 |
(4)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文献述评 |
(三)研究的特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特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四)概念界定 |
1.人文 |
2.人文关怀及护理人文关怀 |
3.人文关怀能力及护理人文关怀能力 |
(五)相关理论 |
1.Watson的人性照护理论 |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
二、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 |
(一)南宁市医学院校高职护理专业概况 |
(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
1.调查对象 |
2.调查方法 |
3.调查结果 |
(三)访谈调查及结果分析 |
1.调查对象 |
2.调查内容 |
3.调查方法 |
4.调查结果 |
(四)调查发现的问题 |
1.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2.学生相关知识欠缺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3.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4.学生相关实践经验欠缺导致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5.高职护理教育不足导致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不足 |
三、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原因 |
1.社会对护理行业存在偏见 |
2.护理工作难度增加 |
3.学生思想素质欠佳 |
(二)学生相关知识欠缺的原因 |
1.学生学习能力不足 |
2.学校教育教学不足 |
3.实习医院带教不足 |
(三)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的原因 |
1.学生性格原因 |
2.网络社会影响 |
(四)学生相关实践经验欠缺的原因 |
1.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主动性欠缺 |
2.学生难以获得早接触临床的机会 |
(五)学校及医院关怀氛围不足的原因 |
1.学校方面 |
2.医院方面 |
四、南宁市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对策 |
(一)学校方面的对策 |
1.加强人文关怀型师资队伍建设 |
2.完善人文关怀教育课程体系 |
3.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 |
4.打造第二课堂特色活动 |
5.营造人文关怀育人氛围 |
6.加强与医院的交流合作 |
7.学校对策的实践案例 |
(二)政府方面的对策 |
(三)社会方面的对策 |
1.网络媒体正向舆论引导 |
2.医院人文关怀文化示范 |
(四)学生个人的对策 |
五、结语 |
(一)结论 |
(二)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五年制高职护生《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程学习倦怠现状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4 资料收集方法 |
5 资料分析方法 |
6 伦理原则 |
7 质量控制 |
8 技术路线 |
结果 |
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
2 五年制高职护生实训学习倦怠得分情况 |
3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五年制高职护生学习倦怠得分比较 |
4 焦点小组访谈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4 资料收集方法 |
5 资料分析方法 |
6 伦理原则 |
7 质量控制 |
8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1 基本资料比较 |
2 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
3 自我效能感比较 |
4 评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
5 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
6 对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价比较 |
7 对《护理学基础》实训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比较 |
8 焦点小组访谈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结果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EBP理念的护理教学方法选择路径及文献评价工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
研究概况 1.1 |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
研究现状 1.3 |
科学问题与研究假设 1.4 |
研究内容 1.5 |
主要研究方法 1.6 |
相关概念 1.7 |
学位论文结构 1.8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
国内近10年护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文献定量分析 2.1 |
研究目的 2.2 |
研究方法 2.3 |
研究结果 2.4 |
讨论 2.5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
国内护理教学方法选择现状的问卷调查研究 3.1 |
研究目的 3.2 |
研究方法 3.3 |
研究结果 3.4 |
讨论 3.5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护理教学方法研究文献参考价值评价量表》的研究 4.1 |
研究目的 4.2 |
研究方法 4.3 |
研究过程与结果 4.4 |
讨论 4.5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护理教学方法文献参考价值评价量表》实证研究及基于EBP理念指导的护理教学方法选择路径研究 5.1 |
《护理教学方法文献参考价值评价量表》的实证研究 5.2 |
基于EBP理念指导的护理教学方法选择路径研究 5.3 |
讨论 5.4 |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
循证教学的起源及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
国内外护理教学方法选择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学研究情况 致谢 |
(9)同伴教育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现状 |
2.1 同伴教育在国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
2.2 同伴教育在我国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现状 |
2.3 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现状 |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 相关概念界定 |
1.1 同伴教育 |
1.2 同伴教学与合作学习 |
2 理论依据 |
2.1 社会学习理论 |
2.2 建构主义理论 |
2.3 革新沟通理论 |
2.4 学习金字塔理论 |
第二部分 同伴教育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
1 《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分析 |
1.1 课程简介 |
1.2 教材分析 |
1.3 学情分析 |
2 同伴教育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设计 |
2.1 教学过程设计 |
2.2 教学评价设计 |
3 同伴教育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实施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工具 |
3.4 实施过程 |
3.5 统计分析 |
3.6 质量控制 |
3.7 伦理问题 |
3.8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两组学生基线资料比较 |
2 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 |
2.1 组间对照 |
2.2 自身对照 |
3 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
3.1 组间对照 |
3.2 自身对照 |
4 学习积极主动性比较 |
4.1 组间比较 |
4.2 自身对照 |
5 学生形成性评价成绩比较 |
6 干预组学生教学后的教学满意度评价 |
7 访谈结果 |
7.1 学生访谈结果 |
7.2 教师访谈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
2 同伴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3 同伴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
4 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
5 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成绩 |
6 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
7 同伴教育有助于缓解教学中教师的带教压力 |
8 同伴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互助意识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性 |
3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科研课题 |
(10)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网络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日益受到重视 |
(三)中职护理教学现存的问题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 |
(一)混合式学习 |
(二)自主学习能力 |
(三)批判性思维能力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法 |
(四)观察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首要教学理论 |
(三)泛在学习理论 |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七、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职《内科护理》应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
(一)中职护生《内科护理》学习需求分析 |
(二)中职《内科护理》应用混合式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和实施策略 |
(一)教学设计的原则 |
(二)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
三、相关教学要素 |
(一)学习资源 |
(二)学习活动 |
(三)教学评价 |
(四)教师角色 |
四、教师小组 |
五、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框架构建 |
六、各个教学阶段设计 |
(一)课程准备阶段 |
(二)课前——知识内化 |
(三)课堂——知识升华 |
(四)课后——实践技能提升 |
第三章 中职《内科护理》应用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效果检验 |
一、研究对象 |
(一)纳入及排除标准 |
(二)抽样方法及分组 |
(三)样本含量估算 |
二、研究工具 |
(一)护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 |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 |
(三)学业成绩测评 |
三、教学内容与时间 |
四、教学方法 |
(一)对照组采用传统学习法 |
(二)实验组采用混合式学习法 |
五、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六、质量控制与伦理原则 |
(一)质量控制 |
(二)伦理原则 |
七、研究结果 |
(一)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比较 |
(二)混合式学习教学前后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
(三)混合式学习教学前后两组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比较 |
(四)两组护生《内科护理》理论和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比较 |
八、讨论 |
(一)混合式学习对中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
(二)混合式学习对中职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
(三)混合式学习对中职护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
九、教学总结与反思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职护生《内科护理》学习需求访谈提纲 |
附录 B 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标准 |
附录 C 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读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
四、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应注重护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校-院合作构建《护理心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D]. 范罗丹.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2]基于三维教学目标实施SPOC混合模式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效能研究[D]. 姚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 周珺. 青岛大学, 2020(01)
- [4]南宁市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提升研究[D]. 卢冬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D]. 王静. 青岛大学, 2019(03)
- [6]基于EBP理念的护理教学方法选择路径及文献评价工具研究[D]. 周厚秀. 第三军医大学, 2016(12)
- [7]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理学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 方仕婷,夏雅雄,苏吉儿,何萍,王凤,邢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36)
- [8]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应注重护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 胡三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3(04)
- [9]同伴教育在《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陈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雪红.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