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为三叠纪原龙提供了新的见解

研究为三叠纪原龙提供了新的见解

一、Study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Triassic Protorosaurs(论文文献综述)

苏桂萍[1](2021)在《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构造特征、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轴部东段北西翼,因现今构造形态表现为北西向倾伏的单斜构造带,故称之为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其西侧紧邻德阳–安岳裂陷槽生烃中心,源储配置优越,目前是四川盆地震旦系–古生界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重点区块之一。但针对该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演化等相关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北斜坡不整合空间展布特征及遭受剥蚀程度如何等相关研究有待细化;另一方面,北斜坡断裂系统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亟待攻关;此外,研究区在不同地史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仍需要详细剖析。为整体把握古隆起北斜坡构造特征及演化,深化认识构造对该地区油气成藏影响,本论文以盆地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利用最新地质、地震、钻井及测井等资料,结合油气成藏关键要素,揭示北斜坡构造要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为拓展油气勘探新领域奠定坚实的地质基础。通过研究论文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本论文基于地震、地质、露头及钻井等资料,厘定了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关键构造变革期不整合结构类型、空间展布及其剥蚀特征。研究表明北斜坡发育桐湾期、加里东期以及印支期3期关键区域性不整合。其一,桐湾期不整合表现为灯三段与灯二段、寒武系底部与震旦系顶部间的区域性假整合接触,呈锯齿条带状贯穿研究区南北两侧,灯三段与灯四段尖灭线之间剥蚀带面积约1.2万km2;其二,加里东期不整合表现为二叠系底与下古生界各套地层间的伸展角度不整合接触。由SW至NE方向,遭受剥蚀地层年代由老变新,其剥蚀展布形态呈NEE向倾伏鼻状结构;其三,印支期不整合表现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各段地层间的平行不整合,整体的剥蚀形态呈NE-SW向展布。(2)在剥蚀量恢复方法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关键构造变革期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利用印模法恢复桐湾期不整合面剥蚀量,采用地质综合趋势分析法恢复加里东期不整合面剥蚀厚度。桐湾期不整合主要剥蚀区位于德阳–安岳裂陷槽内,乐至一带剥蚀量达到最大值260 m。北斜坡以东蓬溪–岳池一带剥蚀厚度130~150m,而以西坳陷区地层剥蚀厚度则小于100 m;加里东期不整合面剥蚀量由川中古隆起轴线750~900m向北逐渐减小,到剑阁–阆中–营山一带,剥蚀量仅约150m。(3)基于最新二维、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及地震属性分析,结合平、剖面特征,认为北斜坡发育边界拉张正断裂及走滑断裂。指出剖面上以嘉陵江组–雷口坡组该套滑脱层为界,浅层与中-深层断裂结构样式迥异:浅层表现为逆冲构造样式,中-深层断裂则表现为拉张正断层,高陡直立断裂、“Y”字型及花状等多种构造样式的走滑断层;平面上,主干走滑断裂多呈线性延伸,主要分布在北斜坡南侧,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断裂走向以近NE向、NEE向、NWW向为主。(4)根据断裂切割层位分析法、断距剖面法以及平衡剖面演化技术,表明北斜坡不同走滑断裂其活动强弱各异,在平面上表现为明显分带、分段变形,纵向上具有显着分层差异活动。其中以F3断裂、F6断裂和F7断裂之分段变形尤为明显,F1断裂和F2断裂之分层差异活动最为显着。总体上断裂表现为多期继承性发育,经历了桐湾期、加里东期、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及印支晚期以来多阶段活动,分别发育了桐湾期拉张正断层、加里东期–印支早期张扭断层以及印支晚期以来挤压逆冲断层。(5)从影响动力学特征因素分析的角度,认为区域应力场、先存基底构造薄弱带及区域滑脱层是控制北斜坡断裂分带、分段及分层差异变形是三个主要因素,其中区域张扭作用是引起北斜坡走滑断裂开始发育的主要原因。(6)综合分析构造与油气成藏要素的匹配关系,认为古隆起北斜坡区构造演化影响了烃源岩、储集层、圈闭等成藏要素的空间配置。北斜坡区于二叠纪前生油期处于古隆起构造相对高部位,已发育成为原油运移有利指向区,晚三叠世前油气裂解期演变成古隆起上斜坡带,进一步促进原油裂解;边界拉张断裂控制北斜坡区震旦系灯影组槽–台沉积格局。近NE向、NWW向及NEE向走滑断裂的分带分段差异变形影响微古地貌格局,加剧颗粒滩体差异分布;桐湾期及加里东期不整合面的表生岩溶作用,控制碳酸盐岩溶储集层的大面积形成与展布;关键生油期走滑断裂持续活动,有效沟通源储,关键裂解期走滑断层活动微弱,有利于油气藏保存。

王梦恩[2](2020)在《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的遗产保护模式,旨在将文化、遗产及自然环境在其原生地共同进行整体、活态的保护与传承。生态博物馆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其一般都有以下几个主要要素:地方文化、当地社区居民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博物馆还拥有以下一些共同特点:在文化的原生地对文化进行保护;强调社区居民的文化主人地位,由居民自己保护、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强调对文化及其文态环境、自然环境等进行整体的、活态的、可持续的保护等等。生态博物馆的思想更像是一种理论或方法论,它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和遗产保护的固有模式,为文化保护和遗产保护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生态博物馆对地方文化、自然环境的关注正契合了现代社会地方文化意识觉醒、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大势。生态博物馆起源于法国,随后开始向全世界传播,20世纪80年代由苏东海、安来顺等人介绍入中国。生态博物馆传入中国后,获得了快速发展,各个地区都开始建设生态博物馆,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中国的地方文化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文化进行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传播和发展文化,其中,文化的展示同样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国内的生态博物馆虽然拥有大量的建设实践经验,但还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展示体系,展示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对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进行研究对于保护和展示我国的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促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发展模式,提高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展示水平,以促进中国生态博物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生态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微型社会,对生态博物馆进行展示,就是对一个微型社会进行展示。生态博物馆展示的内涵既包含了一般遗产展示的内容,又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所涉及的展示方式等也比传统博物馆和一般的遗产地更加复杂。文章对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和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展示现状进行研究,结合对全国其他24个生态博物馆展示情况的分析,总结出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存在着展示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不够、专职人员匮乏、对自然环境缺乏关注等主要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和生态博物馆本身的思想内涵要求,提出了做好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和转化,从当地社区培养“文化代言人”,强化居民文化主人地位,加强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普及,增进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构建科学完善的展示体系等几个解决的思路。生态博物馆的展示相较于一般的遗产展示更有全局意识和整体性,也更注重对当下的展示,而对自然环境的展示则是生态博物馆展示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对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遗产展示的异同的比较研究厘清了构建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的理论上的合理性;“文化需要不断发展创新而不是固本守旧”是贯穿全文的隐性思想;这两点是本文所构建的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中的众多内容的思想和逻辑出发点。本文构建的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主要包含了展示原则、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和公众参与四个方面。该体系集中体现了生态博物馆的整体性、活态性、居民自主性等核心思想。其中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强调,是大多数生态博物馆研究较少涉及的,是本2研究的一个亮点。构建较为完善的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国内生态博物馆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也可促进国内生态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李超[3](2020)在《西藏南羌塘猫耳山增生杂岩变形变质过程及其洋内弧俯冲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位于西藏南羌塘西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北缘,是研究特提斯演化的关键地区。前人对该地区研究多关注于岩浆岩和变质岩岩石学,而对变形变质过程及洋内岛弧俯冲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文以南羌塘西北部猫耳山增生杂岩为研究对象,探讨特提斯洋演化过程。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和增生造山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岩性填图及精细岩石学方法,采用构造定量分析、同位素定年和相平衡模拟等手段,研究猫耳山增生杂岩的变形变质过程和洋内弧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猫耳山地区增生杂岩具有典型的“基质+岩块”结构,应属龙木错-双湖大洋俯冲消减形成的南羌塘增生杂岩的一部分。其内部分片岩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峰值为~340-350Ma,可能来源于望果山组火山岩,推测该片岩为古特提斯洋内岛弧地体深俯冲形成,反映洋内岛弧地体俯冲对于南羌塘增生杂岩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详细研究猫耳山增生杂岩与上覆沉积地层之间的界线—猫耳山韧性剪切带,倾向总体为北西-北北西,倾角为20-60°,定量分析得其K值为1.73~8.58,v值为-0.18~-0.64,εs值为1.13~1.57,平均涡度为0.86,云母Ar-Ar定年为259~260Ma,揭示增生杂岩受中晚二叠世韧性剪切作用发生剥露;猫耳山高压麻粒岩的相平衡模拟得到其峰期温压条件为930-970℃和15-16kbar。同时记录四期折返过程,第一期为高压至中压麻粒岩相的初始过程,从930-970℃和15-16kbar降温降压至860-900℃和11.5-12kbr,第二期为中压至中低压麻粒岩相过程,从880℃和12kbar近等温降压至7kar,第三期为角闪岩相降温降压过程,第四期为后期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角闪石Ar-Ar结果显示麻粒岩折返至角闪岩相时代为~375Ma。推测早古生代冈瓦纳北缘发生过局部陆陆碰撞,而后古特提斯洋发生慢速至快速扩张。综合分析认为早古生代冈瓦纳大陆北缘为活动大陆边缘,原特提斯洋内SSZ型蛇绿岩发生俯冲,在44~47km形成高压麻粒岩,并于~375Ma折返至角闪岩相。随后的古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存在古岛弧地体(340-350Ma),部分岛弧地体沉积后期发生俯冲达到蓝片岩相。伴随着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深部形成的增生杂岩从晚古生代地层中剥露出来,形成研究区在~260Ma期间活动的上盘向南的绿片岩相韧性剪切带。

吴宇辉[4](2020)在《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世界遗产价值及保护性利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古生物化石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活动最直接的证据,有效地反映了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生存环境和演化关系,对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地理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三叠纪化石群,对研究三叠纪时期海洋生物尤其是海生爬行类动物的演化关系、生存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对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古生物学、地质学等方面,缺乏对贵州三叠纪化石群资源保护利用的研究。因此,研究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价值,对贵州三叠纪化石群资源利用价值做出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性利用策略,对实现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长远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梳理了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区域的基本概况,通过阅读文献和实地调查,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挖掘了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遗产价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了古生物化石资源利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权重法对贵州三叠纪化石群资源的利用价值做出了定量评价;最后根据定量评价结果和贵州三叠纪化石群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了保护性利用策略。文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贵州三叠纪化石群区域区位条件良好,各类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丰富的三叠纪古生物资源,还拥有包括地质剖面、喀斯特地质遗迹、地质灾害遗迹等其他地质遗迹资源和丰富的动植物、气象景观资源等自然资源。该区域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同时拥有类型多样、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文化历史积淀深厚的文物古迹资源。(2)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化石赋存层位众多且连续,包含了大量鱼龙类、楯齿龙类、海龙类、原龙类、龟类等海生爬行动物以及海百合、菊石、双壳等其他海洋生物。其生物种群类别的丰富程度、数量规模的程度,都足以成为全球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种群的重要产地之一。从科学意义、化石保存、生物多样性等各方面,贵州三叠纪化石群都是独特的、唯一的、极其重要的反映中生代早期海生爬行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突出例证,有很大潜力满足世界自然遗产评价的第VIII条地质地貌价值标准。(3)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因子层等四个层次共41个评价指标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利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发现包括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价值、旅游价值的化石资源价值和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其他资源价值的权重较高,分别为0.6324、0.2162;包括区位条件、利用条件的资源利用条件和包括保护状况、机构与制度的保护管理的权重较低,分别为0.1507和0.0547。说明在古生物化石资源利用价值评价中,资源价值整体的影响远大于资源利用条件和保护管理等指标,资源内在价值是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性利用的基础,外部人为影响条件是实现保护性利用的重要因素。(4)确定贵州三叠纪化石群资源利用价值指标的赋分标准后,运用德尔菲法和线性权重法,得出贵州三叠纪化石群资源利用价值评价的得分为评价总分为86.78,也即是说,从目前的开发利用价值的角度,属于一级资源,接近特级资源,其差距主要表现在资源利用条件和保护管理的部分指标上。(5)根据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保护管理现状和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和解说、开展多学科研究、实行分区分级利用、打造优质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等保护性利用策略。

肖倩茹[5](2019)在《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文中研究说明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西三江特提斯构造带广泛发育原-古特提斯洋-陆转换的岩浆记录,是研究特提斯造山带构造-岩浆作用及其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临沧花岗岩基是该区最大规模的复式岩基,前人对该岩基开展了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工作,对其成因机制和构造背景也取得了深入认识。然而,已有研究均聚焦于岩基的主体——三叠纪二长花岗岩,缺少对临沧花岗岩基开展岩石单元的系统解体,缺少对各岩石序列和时空格架的精细厘定,更缺乏对包体和寄主花岗岩的成因联系研究,这制约了对该区特提斯构造演化、岩浆动力学机制及陆壳演化的准确认识。论文以临沧地区花岗岩类及其包体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板块演化理论,通过精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研究,系统的建立临沧花岗岩基时空格架及岩石演化序列,探讨其岩石成因及其对特提斯构造演化和陆壳生长演化的启示意义。综合野外地质特征和已有研究成果,将临沧花岗基以康太-斗阁断裂划分为东、西岩带。西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东岩带岩石组合以花岗闪长岩与二长花岗岩为主。野外地质学、年代学和岩相学研究揭示,临沧花岗岩基可划分为多个岩石序列,包括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序列、二叠纪花岗闪长岩序列和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序列。岩体中包体包括变质包体与岩浆包体两类,前者多见残留的变粒岩、片岩和变质火山岩等,后者则可分为中-基性岩浆包体及酸性岩浆包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正长花岗岩成岩年龄为474-465Ma,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二叠纪,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三叠世(230-220Ma),其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侵位较早(230.38±0.82Ma),似斑状细粒二长花岗岩侵位时间为229.4±1.6Ma,似斑状中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8.72±0.80Ma,粗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5.3±1.2Ma,而似斑状粗粒二长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为220.0±1.7Ma。岩浆包体形成时间稍早于二长花岗岩,其结晶年龄为237±0.72Ma;变质包体锆石U-Pb年龄自3.2Ga~480Ma均有分布,最年轻锆石峰期为490Ma。锆石年代学分析表明,临沧花岗岩基至少存在奥陶纪原特提斯和二叠纪-三叠纪古特提斯相关的岩浆记录。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具有高Si和Alk,低Mg O、K2O/Na2O(1.13-2.0)、ASI(1.46-2.46)和DOI(80.37-96.08)的特征。岩石富集LILE(如Rb、Th、K、U),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P、Ti);稀土分馏中等,具轻稀土富集和Eu负异常(LREE/HREE=3.92-18.30)。Zr饱和温度均值为769.18℃。矿物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εHf(t)=-5.47~-2.73,tMD2=1.48~1.63Ga)显示,奥陶纪花岗质岩浆岩的源区以中元古代壳源为主。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A/CNK比值均大于1.10,为过铝质岩石,稀土-微量元素特征与奥陶纪正长花岗岩类似,但其Zr饱和温度均值为790.10℃。二叠纪花岗闪长岩的长石和磷灰石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源区为古老壳源物质(87Sr/86Sr=0.7349-0.7369,143Nd/144Nd=0.5120-0.5122)。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均具有高Si特征,西段相对于东段更富Na,高Mg及亏损K。东西两段二长花岗岩的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相似,均富集Rb、Th、U、Pb和Sm,亏损Ba、Nb、Ta、Sr、P、Zr、Hf和Ti。轻稀土轻度富集,稀土分馏中等,负铕异常明显。锆石Lu-Hf和矿物Sr-Nd同位素研究显示,其源区与奥陶纪花岗岩明显不同,主要为晚古元古代-早中元古代的古老壳源物质(εHf(t)=-15.57~-8.91,tDM2=1.62-1.99Ga,87Sr/86Sr=0.7259-0.7340,143Nd/144Nd=0.5119-0.5128)。变质包体Si O2变化较大,其锆石年代学谱系特征复杂,具有多组元古代峰期值。结合包体的岩相学特征,可以认为这些变质包体为临沧地块的基底残余,可能代表了临沧花岗岩的源区组成。岩浆包体主要为中-基性及酸性包体,其侵位结晶时代稍早于寄主花岗岩,可能代表了早期形成的晶粥。岩浆包体的锆石Lu-Hf和长石Sr同位素组成与寄主二长花岗岩相似,表明其具有相似的岩浆源区。综合其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岩浆包体并不是代表底侵的玄武质岩浆,而是起源于寄主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源区,是其早期(~237Ma)晶粥产物,该晶粥被晚期(230-220Ma)二长花岗岩的母岩浆侵入改造,其残余物保留下来形成了岩浆包体。综合研究认为,奥陶纪正长花岗岩属高分异S型花岗岩,源岩主要为富粘土的泥质岩,起源于原特提斯洋壳俯冲阶段的局部减压环境(板片后撤或俯冲角度改变),幔源岩浆底侵导致古老陆壳物质发生熔融,且经历了明显的结晶分异过程。二叠纪花岗闪长岩为低分异S型花岗岩,形成于古特提斯陆缘弧环境,是古老陆源泥质岩类的大量熔融产生了富铝熔体,并经历了显着的长石与角闪石分异作用最终形成。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可能为深俯冲板片断离),深部亏损地幔物质发生减压熔融,一方面岩浆直接喷发形成区内基性火山岩(如小定西组),另一方面上升的玄武质岩浆提供热源促使陆壳发生大规模熔融,并形成了长英质岩浆储库。长英质岩浆储库发生了多期次的岩浆补给、晶粥活化和冷凝结晶,形成了结构多样的临沧花岗岩基主体,而早期的晶粥残余体则以岩浆包体的形式局部保留。碰撞后背景下S型花岗岩及岩浆包体的成因与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壳源物质熔融和壳源晶粥活化作用密切相关。而三叠纪东西两个岩带花岗岩的成分差异特征则可能指示古特提斯板片的俯冲极性为由西向东。岩石成因研究及Hf同位素填图显示该区域长英质岩浆作用明显具有古老地壳源区特征。奥陶纪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则指示临沧地块与保山地块在原特提斯造山旋回早期就具有明显的亲缘性,早古生代时期临沧地块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一部分。

郑健群[6](2019)在《《太平广记钞》研究》文中提出文言小说选集的编纂是晚明文言小说兴盛的表现之一,反之也促进了文言小说在明末清初的发展。《太平广记》作为“文言小说之渊薮”,是当时文言小说选本的重要素材来源。冯梦龙直接取材于《太平广记》,利用删繁就简、合并更置等手法,编纂成《太平广记钞》。经过冯梦龙加工整理的《太平广记钞》,在篇目的分类归置、故事的整合编排等方面都较原书更为出色,并且体现了冯梦龙纯熟的编纂技巧和缜密的编纂理念。本文以《太平广记钞》为研究主体,共八章。第一章界定《太平广记钞》的性质,概述其刊印与传播的情况,探究冯梦龙编纂《太平广记钞》的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并对其编纂方法进行概括、分类。第二章主要研究《太平广记钞》与《太平广记》的关系,分析《太平广记》明刊本的情况与冯梦龙编纂《太平广记钞》的联系,考察《太平广记钞》的编纂底本,比较两者卷目与篇目的数量,探究《太平广记钞》的文献价值。第三、四章分别论述类目、篇目的编纂方法,利用数学公式、数量统计等方式,对不同的合并手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归纳总结编纂特点。第五章以篇目的跨类、易名和整理编辑为切入点,分析冯梦龙对分类、篇名、内容一致性的重视。第六章从编纂者、小说家、书生文人和读者四个角度出发,解读《太平广记钞》的评点。第七章集中研究《太平广记钞》的删改,从删去的内容和改写的内容分析冯梦龙的取舍倾向、编纂原则及艺术追求。第八章探讨《太平广记钞》对明代文化思潮的呼应,和对冯梦龙思想的反映,揭示其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及文学价值。

李康康[7](2019)在《贵州省德江地区石牛栏组古生物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志留系下统石牛栏组分布广泛,有着独特的岩性组合与变化以及大量腕足类、腹足类、珊瑚类、头足类、海百合类等古生物化石,可进行广泛区域内地层的对比与划分,也为了解志留系下统沉积环境与古岩相特征提供了良好的地质资料与证据。本文依托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及前人地质工作成果报告和文献资料,着重于德江-思南地区石牛栏组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对比性研究,于石牛栏组地层的划分、岩石岩性鉴定以及揭示石牛栏组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碳氧同位素特征及沉积环境特征等方面取得几点认识。1)石牛栏组地层在研究区域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北西部分及东部、南部广泛地区,整体厚度变化较小,除北东稳坪镇关林洞村地区为87.4m,其他地区为127.7-169.4m,平均约130m,整体出露情况较好。石牛栏组与上覆马脚冲组合下伏松坎组均为整合接触,野外以灰岩、蜂巢珊瑚、管状珊瑚层的消失及黄灰-灰绿色中-厚粉砂质泥岩、薄层泥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的出现与上覆马脚冲组分界。野外以灰白色-灰色薄层钙质页岩夹灰色薄层泥质灰岩的消失以及灰色-青灰色厚层灰岩、灰色-青灰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灰色中-厚层瘤状-透镜状灰岩的出现与下伏的松坎组分界,在地貌上常形成陡坎,常以陡坎底部为石牛栏组的起始界线。北西部与中部,石牛栏组地层下部主要岩性为灰黄色薄层页岩与灰白色薄层泥质灰岩互层、灰色-深灰色中层瘤状灰岩、灰色-深灰色薄-中层含泥质灰岩、灰色薄层钙质页岩与黄色粉砂质泥岩互层、灰黄色薄层页岩夹灰绿色粉砂质页岩;北东部、东部及南部地区下部主要岩性为浅灰色-灰色中-厚层泥质灰岩、浅灰色-灰色中-厚层-块状泥-微晶灰岩、浅灰色-灰色中层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浅灰色-灰色中-厚层含生物碎屑砂屑灰岩。中上部主要岩性为灰色厚层细晶介壳灰岩、浅灰色-灰色中层含粉砂质含生物碎屑微-泥晶灰岩、灰色薄-厚层含生物碎屑泥-微晶灰岩、灰色中层微-泥晶生物碎屑灰岩、灰色厚层-块状含泥质砂屑细-微晶灰岩;在中部及北东部分地区,见灰色薄-中层微-细晶生物碎屑灰岩、灰绿色薄层泥岩、灰绿色页岩、灰色-灰绿色泥质粉砂岩出露。2)石牛栏组剖面中发现并鉴定的古生物化石主要有腕足类Borealis sp.,Borealis rhomboidalis Rong,Xu et Yang,Pentamerus sp.,Pentamerus borealis(Eichwald),Nucleospira,Eospirifer?plicatus Rong Xu et Yang,Fardenia?lauta Rong Xu et Yang,Isorthis sp.;珊瑚类Brachylasma sp.,B.zhenganense He et Huang,Favosites sp.,Catenipora sp.,Halysites sp.,Amplexoides sp.;头足类?Eushantungoceras;腹足类Raphistomina sp.,Homotoma sp.,Umbonellina globulosa Yu,Bellerophon sp.;海百合类Petalocrinus sp.,Cyclocyclicus sp.。3)石牛栏组共识别出9个生物地层单位,其中腕足类生物地层单位5个,分别为Borealis-Kritorhynchia组合带,Paraconchidium-Virgianella组合带,Pentamerus dorploplanus-Clintonella kneichouensis组合带,Nucleospira-Nalivikinia组合带,Salopina minuta-Spinochonetes notata组合带;珊瑚生物地层单位2个,分别为Brachylasma sibiricum-Cystiphyllum siluriense组合带,Codonophyllum-Maikottia组合带;鹦鹉螺生物地层单位1个,为Sichuanoceras-Neosichuanoceras组合带;海百合生物地层单位单位1个,为Spirocrinus-Petalocrinus组合带。4)结合德江县共和土家族乡打磨垭志留系下统石牛栏组剖面13C和18O同位素化学鉴定值,进行计算与校正得出采样层位古盐度值(Z)和古温度定量(t),分析得出,其古盐度(Z)值变化范围为121.81-132.92,平均值为128.61,均大于120,表明该剖面石牛栏组为盐度较高的海相沉积环境,古温度定量(t)为21.10-28.43℃,平均值为24.04℃,体现了该剖面沉积时期的温暖的气候条件。5)石牛栏组主要的3种沉积相,分别为石牛栏组上部碳酸盐台地相、石牛栏组中部台地边缘相、石牛栏组下部陆棚相,并判别了碳酸盐台地相的亚相为开阔地台亚相,台地边缘相的亚相为台缘斜坡亚相,陆棚相的亚相为浅水陆棚亚相与混积陆棚亚相。开阔台地亚相的微相为浅滩微相、滩间微相、生屑滩微相;台缘斜坡亚相的微相为台缘礁微相、上斜坡微相、台地边缘凹槽微相、下斜坡微相、风暴介壳滩微相;浅水陆棚亚相的微相为浅水灰质陆棚微相;混积陆棚亚相的微相为灰质-泥质混积陆棚微相。6)石牛栏组主要为陆棚-台地边缘-碳酸盐台地演化模式,古地理演化主要受沉积地形影响,受海平面变化影响较小。沉积时期,东部地势高水位低,西部地势低水位高,海水由西向东方向逐渐变浅。海水深度在地层沉积时由早期至晚期整体略微变浅并伴随小幅波动。

吴宇辉,肖时珍,狄永宁,肖华[8](2018)在《化石类世界遗产的基本特征及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遗策略》文中指出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作为地球演化历史中动植物生命记录的突出例证,其自身及赋存环境对重新建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等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基本特征,有利于为全球范围内潜在化石遗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提供借鉴及更好地开展已有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文章从全球分布特征、关键生物事件对全球范围内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潜在的世界遗产价值,并提出贵州省三叠纪化石群的申遗策略:按照系列遗产申报的模式进行申报、按照世界自然遗产属性选择第八条评价标准申报,加强提名地的保护与管理。

姚逸超[9](2017)在《北宋前期词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北宋前期这一唐宋燕乐转型阶段为时间范围,以其间所新创及运用的词调为研究对象,在文学史和音乐史的交叉视阈下,兼顾词调的音乐、文学和文化属性,对其创生和延展情况进行宏观梳理和微观解析,进而从词调史的意义上展现唐音宋调的衍变过程。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一,北宋前期词调的音乐来源。唐教坊曲及隋唐旧曲,宋教坊曲和鼓吹曲、民间新声、词人自度曲等共同构成北宋前期丰富的词调来源。鼓吹曲转化为词调,展现了宋初宫廷对倚声填词的参与;唐宋民间词调名的新变,折射出唐宋文化的转型;文人自度曲反映了文人对声辞配合的进一步体认。第二,北宋前期词调的燕乐宫调系统。真宗朝时期逐渐形成七宫十二调的燕乐宫调系统。以北宋政和七年为界,燕乐宫调系统先后采用“为调式调名”与“之调式调名”,考察宋词的依月用律,需明确其依循的调式基础。宋人日常填词创作,未有依月用律者,但由于南宋季世杨瓒、张炎诸人对填词音律化、典雅化的追求,才形成所谓的宋人填词“依月用律”问题。第三,北宋前期词调类型的承延与新变。入宋之后,令词内涵呈现出由酒令之“令”向音律之“令”的多元衍变。柳永大力创制慢词,其词中虚字的频繁运用,赋笔铺陈的写作技巧,既适应了唐宋音乐的转型,也适应了词体自身发展的新趋势。引调、近体数量虽少,但其创制与发展体现着宋代音乐类型的繁荣与宋代词调生成的新方式,极具宋调特色。第四,北宋前期词调的衍生与组合方式。在既有词调的基础上,转调、犯调、联章等衍生与组合的方式,使原词调转生出新的声情特色或表现效果。北宋前期词作中的转调与犯调,受到时代音乐风尚、地域音乐文化以及词人音乐思想的影响与制约,体现着词人音乐造诣的高下。北宋前期联章词在用调、书写内容、创作形式方面也展现出新的时代特点。第五,北宋前期词调的韵式与句式。北宋前期的新兴词调,在韵式、句式方面都较唐五代旧调有了明显变化,这是音乐与文学合力作用的结果。词调初兴,以押平韵为主,体现着近体诗律传统强大的惯性;仄声韵词调与入声韵词调的增长,反映出音乐元素对于词体约束的逐渐增强;平仄转韵词调在北宋前期的式微,则与唐宋时期所流行的词调类型相关。由唐入宋词调的句式在主导句型、句式组合、句内节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在诗歌句式、句法节奏发展到顶峰之后,词借着音乐的力量打破了这精致的桎梏,召唤出已经丧失活力已久的其它句型,发展出别具特色的句法节奏。这一过程在北宋前期基本完成,为词之为词,提供了坚实的文体基础。第六,北宋前期词调的声情。本章就宫调与词调声情、乐器与词调声情、词调声情研究与声调之学的建设等问题作了专门探讨,并以《倾杯乐》一调为例,考其源流,辨其声情,并进而探究词乐与词作的声辞配合关系。第七,北宋前期新创词调的命名、应用与流传。关注词调命名本身的文学文化内涵,考察新调产生后的当下传播与后世流行,也是词调研究的重要方面。本章对北宋前期新创词调调名的语言特征、事类分布作了细致分析,考察了北宋前期新创词调的共时性应用与历时性传播,以创调大家柳永为例,梳理了苏轼、晁补之、周邦彦、王喆等与柳词后世传播接受的密切关系。

魏来[10](2017)在《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的科际整合研究》文中指出地学旅游是一个外延广泛,内涵丰富的概念。因其具有极强的科学属性,地学旅游被普遍界定为具有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等方面的作用,是科学旅游的一种类型。在结合国内外地学科学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本论文以地学科学旅游为主题,以传授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思维为目的,开展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活动,对满足游客需求,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中国是地学旅游资源大国,为我国开展地学科学旅游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与国外成功发展地学旅游经验相比,我国地学旅游也经过30多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贵州省地学旅游资源涵盖了从寒武纪、二叠纪、三叠纪以及侏罗纪等多个地球演变时期,尤其是三叠纪地学资源,拥有6项世界之最,是全球科学家共同瞩目的世界级自然遗产资源。依托深厚的科学研究基础,贵州已建成或在建一批由地质博物馆、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组成的地学旅游目的地。但目前,在这些区域中开展的旅游活动大多仍是传统观光游,地学科学旅游和旅游产品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为此,本文以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探索为要务,对地学、旅游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内容,以及市场调查与分析方法、游憩机会谱技术方法等进行跨学科的科际整合研究。同时,以设计思维理论为指导,尝试规划设计既有科学内涵,又能满足游客需求,更能实现资源环境保护的多样化科学旅游产品,以使本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有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与路径;既能对三叠纪地质遗产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监督,又能指导地学科学旅游实践。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地学科学旅游发展的对比分析,引进和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开展以保护资源和满足游客需求为目的的地学科学旅游,对于指导我国依托丰富的地学资源建设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博物馆等地学科学旅游目的地等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本文运用科际整合方法,整合地学、心理学、旅游学等学科内容,以设计思维方式构建创新空间结构,采用游憩机会谱技术方法和约束性指标体系,指导三叠纪地质科学旅游地的规划与建设,为地学科学旅游活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对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开展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上述研究,为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相关理论体系、方法和技术路线提供了思路,也是本研究领域的理论创新研究的探索。其三,在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等前辈所取得的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贵州三叠纪地学旅游资源进行了大致的梳理,为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提供基本名录。其四,市场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游客群体需求与行为特征,以便有效设计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作为一种以地学知识、科学精神为基础,以满足游客心理需求为出发点的全新旅游产品。其五,引进游憩机会谱理论与技术方法,针对贵州省三叠纪地学资源开展游憩机会谱体系构建,结合贵州三叠纪地学资源特性、环境组成特征以及游客需求偏好,制定适用于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活动的机会谱等级界定指标,构建游憩机会谱的等级界定指标体系。以游憩机会谱理论方法对游客行为与旅游活动进行约束,确定贵州三叠纪游憩机会等级划分。这一部分的创新研究,对于游憩机会谱技术的本土化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进一步运用“设计思维”理论开展科技整合研究,依托该理论对三叠纪地学旅游资源(在此所指之三叠纪地学旅游资源包括其科学内涵与科学价值)、旅游市场需求以及技术可行性三者构成具有约束性的三个圈层,进行整合,提出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的核心是创新和创意的观点,并将其作为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线路产品、三叠纪高科技互动体验产品和三叠纪科考探险旅游产品开展了概念性创新研究。综上,本文完成了关于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的科技整合研究。

二、Study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Triassic Protorosaur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Triassic Protorosaurs(论文提纲范文)

(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构造特征、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古隆起研究现状
        1.2.2 不整合特征研究现状
        1.2.3 断裂特征研究现状
        1.2.4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勘探研究进展
        1.2.5 存在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基底构造特征
        2.2.1 基底结构的地球物理响应
        2.2.2 基底断裂分布特征
    2.3 盖层构造特征
        2.3.1 地表构造特征
        2.3.2 地腹构造特征
    2.4 地层特征
    2.5 研究区构造–沉积演化简史
第3章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不整合特征
    3.1 关键构造期不整合特征
        3.1.1 桐湾期不整合特征
        3.1.2 加里东期不整合特征
        3.1.3 印支期不整合特征
    3.2 关键不整合面剥蚀量恢复
        3.2.1 优选剥蚀量恢复方法
        3.2.2 剥蚀量恢复结果
    3.3 构造层划分
第4章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断裂系统
    4.1 断裂几何学特征
        4.1.1 断裂剖面结构样式
        4.1.2 断裂平面发育特征
        4.1.3 断裂级别类型
    4.2 断裂运动学特征
        4.2.1 断裂发育时间
        4.2.2 断裂运动方向
        4.2.3 断裂活动强度特征
        4.2.4 断裂形成演化
    4.3 断裂动力学特征
        4.3.1 区域滑脱层的影响
        4.3.2 先存基底薄弱带的影响
        4.3.3 断裂发育的动力来源
        4.3.4 断裂形成机理分析
        4.3.5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验证
第5章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古构造演化特征
    5.1 平面构造演化特征
        5.1.1 灯影组顶面古构造演化
        5.1.2 龙王庙组顶面古构造演化
    5.2 剖面构造演化特征
第6章 构造对北斜坡区油气成藏影响分析
    6.1 研究区成藏组合特征
    6.2 对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
    6.3 对丘、滩体沉积的影响
    6.4 对储集层发育的影响
    6.5 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6.6 以震旦系–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过程为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方法和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目的
        (四)本文创新点
    三、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实践及相关研究
        (一)中国生态博物馆实践
        (二)生态博物馆展示研究
    四、遗产展示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一)国际法文件中的遗产展示概念
        (二)遗产展示相关研究
第一章 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的现状
    一、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一)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概况
        (二)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二、太行三村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三、其他生态博物馆的展示
第二章 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的问题探讨
    一、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存在的问题
        (一)展示水平有待提高
        (二)资源利用率不够
        (三)专职人员匮乏
        (四)对自然环境缺乏足够关注
    二、生态博物馆展示的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做好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和转化工作
        (二)从当地社区培养“文化代言人”
        (三)强化居民文化主人的地位
        (四)加强生态博物馆概念普及
        (五)增进生态博物馆建设中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
        (六)构建科学完善的展示体系
    三、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文化遗产展示的比较
        (一)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遗产展示的相同之处
        (二)生态博物馆展示与一般遗产展示的不同之处
第三章 构建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
    一、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原则
        (一)遗产展示的基本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
        (三)活态性原则
        (四)服务社区原则
        (五)兼顾发展与创新
    二、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内容
        (一)遗产展示的基本内容
        (二)自然环境
        (三)社会生活
        (四)地方产业
    三、生态博物馆的展示方式
        (一)遗产展示的基本方式
        (二)生活场景展示
        (三)节日展示
        (四)演出展示
        (五)数字化展示与媒体展示
    四、生态博物馆展示与公众参与
        (一)生态博物馆社区居民参与
        (二)游客参与
        (三)社会与政府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中国现有生态博物馆名单(部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西藏南羌塘猫耳山增生杂岩变形变质过程及其洋内弧俯冲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与特色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羌塘中部地质特征
    2.2 龙木错-双湖高压变质带
3 猫耳山地区地质特征
    3.1 地层
    3.2 增生杂岩
    3.3 岩浆活动
    3.4 构造变形
4 猫耳山韧性剪切带
    4.1 露头尺度变形
    4.2 显微构造
    4.3 运动学分析
    4.4 温度条件
    4.5 构造活动时代
    4.6 小结
5 猫耳山含高压麻粒岩增生杂岩变质演化
    5.1 地质特征
    5.2 地球化学分析
    5.3 矿物化学特征
    5.4 相平衡模拟
    5.5 变质作用演化
    5.6 小结
6 猫耳山增生杂岩来源分析
    6.1 分析方法
    6.2 麻粒岩原岩
    6.3 碎屑岩物源
    6.4 小结
7 讨论
    7.1 猫耳山韧性剪切带大地构造意义
    7.2 猫耳山增生杂岩来源分析及洋内弧俯冲探讨
    7.3 猫耳山高压变质岩演化过程
    7.4 大地构造演化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录

(4)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世界遗产价值及保护性利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遗产价值研究现状
    2.2 保护性利用研究现状
    2.3 三叠纪化石群研究现状
3 研究区自然及人文资源概况
    3.1 区位与交通
    3.2 自然资源
    3.3 人文资源
    3.4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5 资源结果分析
4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世界遗产价值
    4.1 区域地质背景
    4.2 多样性特征
    4.3 埋藏特征
    4.4 演化特征
    4.5 地学意义
    4.6 世界遗产价值
5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资源利用价值评价
    5.1 评价原理及方法
    5.2 古生物化石资源利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资源利用价值定量评价
    5.4 评价结果分析
6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保护性利用现状及策略
    6.1 保护性利用现状
    6.2 保护性利用策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花岗岩研究现状
        1.2.2 滇西地区临沧花岗岩基与特提斯构造演化
        1.2.3 东特提斯构造-岩浆活动
    1.3 研究方案、技术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1.3.1 研究方案
        1.3.2 技术方法
        1.3.3 论文主要工作量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
    2.2 区域地层
        2.2.1 耿马地层小区
        2.2.2 澜沧地层小区
        2.2.3 景谷地层小区
    2.3 区域岩浆岩特征
        2.3.1 侵入岩
        2.3.2 火山岩
    2.4 区域构造
第3章 临沧花岗岩地质特征
    3.1 岩体地质学特征
        3.1.1 岩体分布及其规模
        3.1.2 岩相、岩段划分
        3.1.3 侵入岩单元岩石组合与接触关系
    3.2 包体地质学特征
        3.2.1 包体类型
        3.2.2 包体基本地质特征
第4章 同位素年代学
    4.1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4.1.1 正长花岗岩
        4.1.2 花岗闪长岩
        4.1.3 二长花岗岩
        4.1.4 包体
    4.2 临沧花岗岩年代序列
第5章 奥陶纪花岗岩
    5.1 岩相学特征
    5.2 矿物学特征
        5.2.1 黑云母
        5.2.2 长石
    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3.1 主量元素
        5.3.2 微量元素
        5.3.3 稀土元素
    5.4 锆石饱和温度
    5.5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第6章 二叠纪花岗岩
    6.1 岩相学特征
    6.2 矿物学特征
        6.2.1 黑云母
        6.2.2 长石
    6.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6.3.1 主量元素
        6.3.2 微量元素
        6.3.3 稀土元素
    6.4 锆石饱和温度
    6.5 同位素地球化学
        6.5.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6.5.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比值
        6.5.3 原位微区磷灰石Nd同位素比值
第7章 三叠纪花岗岩
    7.1 岩相学特征
    7.2 矿物学特征
        7.2.1 黑云母
        7.2.2 长石
    7.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7.3.1 主量元素
        7.3.2 微量元素
        7.3.3 稀土元素
    7.4 锆石饱和温度
    7.5 同位素地球化学
        7.5.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7.5.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比值
        7.5.3 原位微区磷灰石Nd同位素比值
第8章 包体
    8.1 岩相学特征
    8.2 矿物化学特征
        8.2.1 黑云母
        8.2.2 长石
    8.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8.3.1 主量元素
        8.3.2 微量元素
        8.3.3 稀土元素
    8.4 同位素地球化学
        8.4.1 锆石原位Hf同位素
        8.4.2 原位微区长石Sr同位素
    8.5 小结
第9章 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9.1 岩石序列与时空格架
    9.2 岩石成因机制
        9.2.1 奥陶纪花岗岩成因机制
        9.2.2 二叠纪花岗闪长岩成因机制
        9.2.3 三叠纪花岗岩成因机制
        9.2.4 包体成因与地质意义
    9.3 临沧花岗岩对特提斯构造演化的启示
        9.3.1 奥陶纪花岗岩
        9.3.2 二叠纪花岗闪长岩
        9.3.3 三叠纪二长花岗岩
    9.4 临沧花岗岩对陆壳演化的启示
    9.5 临沧地块的构造-岩浆演化模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图版
    附表

(6)《太平广记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原因
    二、研究方法
    三、《太平广记钞》的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问题与创新点
第一章 《太平广记钞》概述
    第一节 《太平广记钞》的性质界定及流传情况
        一、《太平广记钞》——《太平广记》的编纂本
        二、《太平广记钞》的刊刻与传播
    第二节 《太平广记钞》的编纂原因与方法
        一、《太平广记钞》的编纂原因
        二、《太平广记钞》的编纂方法
第二章 《太平广记钞》与《太平广记》
    第一节 《太平广记》的传播与《太平广记钞》的出现
    第二节 《太平广记》的版本与《太平广记钞》的编纂底本
        一、《太平广记》的版本与《太平广记钞》的关系
        二、排除无关版本
        三、《太平广记钞》所据底本探究
    第三节 《太平广记钞》与《太平广记》的卷目比较
第三章 《太平广记钞》的类目处理
    第一节 类目合并的方式
        一、直接合并
        二、隐括合并
        三、分拆合并
        四、独立合并
        五、易名合并
    第二节 类目内容占比的升位与降位问题
    第三节 类目顺序的更置
第四章 《太平广记钞》的篇目合并
    第一节 简单合并
    第二节 事类合并
    第三节 同人合并
    第四节 补充合并
    第五节 世家合并
    第六节 反例合并
第五章 篇目的跨类、易名和整理编辑
    第一节 篇目跨类分析
    第二节 篇目易名
    第三节 篇目的整理编辑
第六章 《太平广记钞》的评点
    第一节 编纂者的尽善尽美
        一、补充分类情况的评点
        二、带有补充、解释的评点
        三、注音的评点
        四、关于考辨、类文与引文的评点
    第二节 小说家的独到眼光
        一、小说与社会风俗、政治斗争的关系
        二、小说的借喻、套路与发展
    第三节 书生文士的向往与慨叹
    第四节 作为读者的独到见解
        一、独到见解
        二、人间真理
        三、指斥道德沦丧
        四、评点诗文词、文字游戏
        五、质疑纰漏
        六、规劝世人
第七章 《太平广记钞》的删改
    第一节 删去的内容
        一、删对话
        二、删非小说文体
        三、删佐证与创作背景
        四、删人物描写
        五、删其他
    第二节 改写的内容
        一、繁简更改
        二、改对话改陈述
        三、调整顺序
        四、改变叙事逻辑
第八章 《太平广记钞》对明代文化思潮的回应与冯梦龙思想的反映
    第一节 《太平广记钞》与明代文化思潮
        一、文化解压的产物
        二、文言小说复兴的产物
    第二节 《太平广记钞》与冯梦龙思想
        一、小说叙事意识
        二、民生思想
        三、情感与理性
总结
    第一节 《太平广记钞》的研究价值
        一、冯梦龙编纂手法的研究价值
        二、冯梦龙评点的研究意义
        三、《太平广记钞》的传播价值与文献价值
        四、《太平广记钞》对时代的反映
    第二节 《太平广记钞》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太平广记钞》占《太平广记》类目分布一览表
    附录2 《太平广记钞》合并方法与篇目合并情况统计分析表
    附录3 《太平广记钞》篇目数量统计表
    附录4 《太平广记钞》分类作用的眉批辑录
    附录5 《太平广记钞》篇目易名、跨类情况表
    附录6 《太平广记钞》删减诗歌详细表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7)贵州省德江地区石牛栏组古生物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古生物研究现状
        1.2.2 沉积相研究现状
        1.2.3 区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构造
    2.3 区域地层特征
第3章 石牛栏组地层特征
    3.1 石牛栏组相关地层概述
        3.1.1 石牛栏组地层剖面
        3.1.2 松坎组地层剖面
        3.1.3 马脚冲组地层剖面
    3.2 石牛栏组展布情况及地层特征
    3.3 岩石学特征
        3.3.1 泥-微晶灰岩
        3.3.2 含陆源碎屑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
        3.3.3 含生物碎屑灰岩
        3.3.4 微-细晶生物碎屑灰岩
        3.3.5 泥质粉砂岩
第4章 石牛栏组古生物特征
    4.1 年代地层
        4.1.1 埃朗特阶
        4.1.2 特列奇阶
    4.2 生物地层
        4.2.1 腕足类生物地层
        4.2.2 珊瑚生物地层
        4.2.3 鹦鹉螺生物地层
        4.2.4 海百合生物地层
    4.3 古生物新发现
第5章 石牛栏组沉积环境研究
    5.1 石牛栏组沉积相特征
        5.1.1 沉积相标志
        5.1.2 沉积相划分
    5.2 石牛栏组岩相古地理特征
        5.2.1 岩相古地理图编制
        5.2.3 沉积环境演化
        5.2.4 沉积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化石类世界遗产的基本特征及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遗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基本特征
    1.1 全球分布特征
    1.2 关键生物事件
2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遗策略
    2.1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概况
    2.2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潜在的突出普遍价值
        2.2.1 生物种群价值
        2.2.2 生物演化历史价值
    2.3 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遗策略

(9)北宋前期词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北宋前期在词调史意义上的开创性与独立性
        一、宋调勃兴的开端
        二、词调类型的完备
    第二节 音乐·文学·文化:词调研究的多向与统一
        一、词调的音乐属性
        二、词调的文学属性
        三、词调的文化属性
    第三节 北宋前期词调研究的主要论题与路径方法
        一、学术回顾
        二、主要论题
        三、研究路径
第一章 北宋前期词调的音乐来源
    第一节 词调发展的音乐准备
        一、趋向完善的教坊制度
        二、歌儿舞女的宴飨风尚
        三、新声竞奏的民间音乐
    第二节 隋唐旧曲与宋代新声
        一、唐教坊曲的保留与隋唐旧曲的改造
        二、宫廷音乐·民间俗乐·文人自度曲:多元的宋代新声
    第三节 弦乐调与管乐调
        一、琴曲与双韵曲
        二、笛曲与筚篥曲
第二章 北宋前期词调的燕乐宫调系统
    第一节 燕乐宫调系统之演进
        一、唐宋词所留存的宫调信息
        二、燕乐二十八调的确立
        三、七宫十二调的形成
    第二节 “依月用律”与燕乐宫调系统
        一、“依月用律”的历史沿革
        二、“依月用律”的调式基础
        三、“依月用律”与北宋前期的选调填词
        四、“依月用律”与精通音律词人的创作
        五、词学批评视野中的“依月用律”
第三章 北宋前期词调类型的承延与新变
    第一节 令词
        一、酒令之“令”:唐五代令词的来源
        二、音律之“令”:宋代令词的新变
        三、令词内涵衍变的文学表现
    第二节 慢词
        一、慢词内涵辨析
        二、北宋前期的慢词创作
    第三节 引调
        一、引调内涵探析
        二、北宋前期的引调创作
    第四节 近体
        一、近体内涵考释
        二、北宋前期的近体创作
第四章 北宋前期词调的衍生与组合
    第一节 移宫换羽之转调
        一、转调的主要类型
        二、转调调式分布的时代因素与地域因缘
        三、词人的音乐造诣与转调创作
    第二节 移宫换曲之犯调
        一、犯调的渊源与类型
        二、柳词中的犯调之作
        三、音乐环境与犯调创作
    第三节 曲度相联之联章词
        一、联章词的用调情况
        二、联章词的新题材
        三、联章词的新形式
第五章 北宋前期词调的韵式与句式
    第一节 韵式嬗变
        一、入宋后词调押韵方式的变化
        二、近体诗律与词调韵式
        三、四声声情与入声韵词调
        四、平仄转韵词调在唐宋的式微
    第二节 句式沿革
        一、同调异体
        二、句式沿用
        三、句式变革
        四、句式研究之意义
第六章 北宋前期词调的声情研究
    第一节 宫调与词调声情
        一、宫调于词作声情之影响
        二、柳词声情与宫调关系的考察
        三、宋词不尽依宫调声情之原因探微
    第二节 乐器与词调声情
        一、节奏乐器:拍板
        二、管弦乐器:丝管
        三、乐器与词调声情之关系
    第三节 《倾杯乐》词调声情考论
        一、《倾杯乐》乐曲声情考
        二、《倾杯乐》之体制与声情
        三、《倾杯乐》之词律与声情
        四、《倾杯乐》之主题与声情
    第四节 声情研究与声调之学的建设
        一、“声调之学”的提出与发展
        二、声情研究与声调之学
第七章 北宋前期新创词调的命名、运用与流传
    第一节 新创调名的语言分析与事类研究
        一、新创调名的语言分析
        二、新创调名的事类研究
    第二节 新创词调的共时性应用与历时性传播
        一、创调的确定
        二、新创词调的共时性运用
        三、新创词调中的后世流行词调
        四、新创词调中的僻调
    第三节 柳永新创词调在宋金时期的传播
        一、慷慨之调:苏轼对柳永词调的选择
        二、冷僻之调:晁补之对柳永词调的接受
        三、典雅之调:周邦彦与柳永词调在南宋的传播
        四、阐教之调:王喆与柳永词调在金元的变调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10)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的科际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内地学旅游发展现状
        1.1.2 国外地学科学旅游发展现状
        1.1.3 我国地学旅游存在的问题
        1.1.4 发展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小结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学科学旅游相关理论辨析与整合
    2.1 概念讨论
        2.1.1 科学
        2.1.2 旅游
    2.2 相关内容辨析
        2.2.1 科学与人
        2.2.2 科学与旅游
    2.3 基于科际整合的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
        2.3.1 马斯洛科学心理学理论
        2.3.2 旅游心理学
        2.3.3 设计思维理论
        2.3.4 小结
第三章 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基础分析
    3.1 贵州三叠纪地学旅游资源概况
        3.1.1 贵州三叠纪地学旅游资源基础分析
        3.1.2 贵州三叠纪地学旅游资源科学价值及特征分析
        3.1.3 科学家对于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活动的价值
    3.2 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游客需求分析
        3.2.1 问卷设计
        3.2.2 信度检验
        3.2.3 问卷发放
        3.2.4 问卷统计
    3.3 调查样本分析
        3.3.1 潜在游客基本特征分析
        3.3.2 潜在游客需求特征分析
        3.3.3 小结
第四章 游憩机会谱在地学科学旅游中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4.1 游憩机会谱技术理论的发展现状
        4.1.1 游憩机会谱技术理论概述
        4.1.2 游憩机会谱技术理论的实践成果
    4.2 游憩机会谱技术理论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4.3 游憩机会谱与游客心理需求的关系
    4.4 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游憩机会谱研究
        4.4.1 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游憩机会谱等级界定指标
        4.4.2 相关界定指标约束性描述
        4.4.3 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游憩机会谱等级界定指标体系
        4.4.4 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游憩机会谱等级界定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科际整合的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产品创新
    5.1 基于“设计思维”的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创新产品的理论基础
    5.2 基于“设计思维”的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创新产品研究
        5.2.1 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线路产品
        5.2.2 高科技互动体验产品
        5.2.3 科考探险产品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情况

四、Study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Triassic Protorosaurs(论文参考文献)

  • [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区构造特征、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影响研究[D]. 苏桂萍.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中国生态博物馆展示体系研究[D]. 王梦恩. 河南大学, 2020(02)
  • [3]西藏南羌塘猫耳山增生杂岩变形变质过程及其洋内弧俯冲探讨[D]. 李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的世界遗产价值及保护性利用评价研究[D]. 吴宇辉.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5]滇西临沧花岗岩时空格架与岩石序列及成因[D]. 肖倩茹.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6]《太平广记钞》研究[D]. 郑健群. 暨南大学, 2019(02)
  • [7]贵州省德江地区石牛栏组古生物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D]. 李康康.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化石类世界遗产的基本特征及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遗策略[J]. 吴宇辉,肖时珍,狄永宁,肖华.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04)
  • [9]北宋前期词调研究[D]. 姚逸超. 浙江大学, 2017(12)
  • [10]贵州三叠纪地学科学旅游的科际整合研究[D]. 魏来.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研究为三叠纪原龙提供了新的见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