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柏年办学理念引发争议(下)(论文文献综述)
孙珊[1](2021)在《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文中研究指明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上海,作为工人阶级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选取上海区域作为个案,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实践进程以及传播的主体、载体、途径、内容等,归纳总结了上海地区早期传播的特征与启示,阐述了上海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进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在中国革命面貌改观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上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上海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经济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生态、工人阶级基础等条件,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创造了中国其他地区未能提供的区域优势,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播种、开花、结果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芸集在上海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引介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以及苏俄革命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列宁主义等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从纷然杂陈的主义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改造和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开启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上海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的探索之路,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地位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实践,推动了诸多“开疆拓土”般事件率先在上海发生,如首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首部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起草、首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和新型工会组织的诞生、“外国语学社”“上海大学”等培养革命干部学校的涌起、担任中共一大等重要会议的召开地以及13年的中共中央驻地等,取得了卓越的传播效果和辉煌的历史成就。故而,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伟大历程的起点,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红色之城”和中国共产党“初心之地”。基于传播学理论,结合历史文献学、区域史学、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进行整体性研究,分析归纳了传播进程中呈现的显着特征,具体表现为传播主体的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传入渠道的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传播内容的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传播过程的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等,彰显了上海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开拓性品质。诚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探索经验缺乏,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历史局限。譬如在传播内容上,上海早期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还较为肤浅,理论准备有所欠缺;在传播载体途径上,多重传播方式的综合作用虽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但通过报刊、着作、演讲集会、平民夜校等途径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毕竟是少部分工农群众,有机会参加夜校的工人数量极少,且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传播深度和广度上尚有欠缺;在传播话语上,虽早期传播者注重理论的通俗化、口语化传播,但还存在力度不够、尚未满足民众需求等状况。然而瑕不掩瑜,历史局限的存在固然不能遮挡或否定上海地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发挥的突出作用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上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历程,更为明晰其作出的开创性历史贡献:极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促进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巨大、成果最为丰硕的思想文化,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精神支柱和现代文化体系的初步建立奠定基础;培育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上海工农学运动的发展,推动了党团组织的建立,指导引领了中国其他地区的传播活动及其党团组织建立,彰显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的辩证统一。在总结影响、特征、效果和局限的基础上,从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炼并阐述了早期传播所带来的现实启示。概言之,从初心之地上海探寻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为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历史依据与学理支撑,是继承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路径探索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罗琴霞[2](2020)在《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以粤西北H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的利好政策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普通高中教育正朝着普及化方向迅猛迈进。教育的成功离不开精良的教师队伍,顶着高中教育“半边天”的女教师们的专业发展问题不容忽视。高中教育事关高考,女教师们不仅面临沉重的教育教学甚至是管理的责任,还要周全着身后的家庭,身负工作、家庭双重角色压力,处境不易、发展之难可想而知。本论文以粤西北H县高中女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搜集和对已有的相关理论成果的整理,在把握H县高中女教师整体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概括归纳出当前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困境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最终探寻出促进县域高中女教师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本文的主要内容包含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缘由,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影响因素、途径方式及女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阐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遵循“描述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思路。同时对“教师专业发展”、“县域高中”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进行了探讨,在把握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发展内容的基础上,探究了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对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效提高高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价值、意义。第三部分简介了粤西北H县高中发展的概况,并针对粤西北H县高中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了相应的梳理分析,通过男女教师的对比突出女教师队伍的整体特点。第四部分在掌握粤西北H县高中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分析、归纳出H县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层面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教科研能力欠缺、专业情感淡薄、专业活动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第五部分是笔者采用原因分析的方法,聚焦粤西北H县女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角度探究出造成女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原因有心理压力大,职业倦怠普遍;专业发展意识薄弱,职业期待较低;工作家庭双重角色冲突;学校教育教学任务重;缺乏有效的专业发展机制,培训进修实效低;学校支持投入有限,教育决策的性别意识缺失;琐事缠身,家庭支持理解力度堪忧;福利待遇不高,社会尊师重教风气不浓等。第六部分是针对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出的建议和对策,主要强调个人应强化专业发展意识,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加强阅读积累与反思,向时间管理要效率;学校要合理减负,完善制度建设,拓宽拓深学习提升渠道,加大支持投入力度;家庭层面要努力融洽家庭关系,加强家人间的沟通理解;社会要提高教师地位与待遇,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等。本文结语部分从政策、发展等角度进一步强调促进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研究的问题和过程做出归纳总结,最后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反思,为今后的深化研究总结经验,明确方向。
柳丽娜[3](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研究说明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孙晴晴[4](2019)在《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流动人口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且人口流动呈现出举家迁移的新特点,与此相伴的是城市中流动人口子女数量的快速增长。特别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近年来,国家积极出台和落实相关的教育政策,使得他们的受教育权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是,他们在流入地就学后,能否从思想、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真正融入城市学校,已经成为全社会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子女自身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我国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和谐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首先,本论文对国内外流动人口子女融入研究进行了文献查阅与梳理,并对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以此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从现实的角度出发,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青岛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为调查研究对象,深入到学校场景中,对他们在进入城市学校后的学习融入、人际关系融入和文化融入现状进行实证调研,认为流动人口子女在进入学校后,主要在学习态度及方法、人际关系适应、文化认同以及家校沟通等方面存在障碍,而导致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政府融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文化等宏观原因,也有学校、家庭、流动人口子女自身局限性等因素;最后,通过对流动人口子女在学校融入中遇到问题与成因进行归纳,试图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策,即通过建立融入教育保障机制、优化学校教育管理方式、开展家校合作模式以及鼓励社会参与共治等措施促进流动人口子女的融入。
陈斌[5](2019)在《俞秀松革命生涯和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曾在党、团的创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及新疆民族统战工作中做出很多贡献。他的革命生涯中有诸多闪光的思想,他是中共党史、团史、中国革命史以及中共与共产国际关系史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俞秀松的革命事迹长期被遮蔽,其诸多思想也未能展现应有的光芒。论文在收集、整理和分析俞秀松生平档案资料基础上,以其革命事迹的评述以及思想的研究为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较为系统、全面地叙述其革命生涯经历及主要思想。俞秀松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个人因素。论文在重新梳理俞秀松研究中未被重视的资料基础上,通过考察俞秀松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以及早年求学经历,详细叙述其政治思想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俞秀松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过程中积极工作,参加了诸多革命活动。尤其是他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时,与非共产党组织的坚决斗争,确保了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中的唯一合法地位,对党的创建具有特殊意义。论文在收集俞秀松党、团创建中的新资料的基础上,参考前苏联解密档案资料,进一步充实了俞秀松在建党初期至留苏之前的革命经历。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工人运动的先行者。他在开展工运的实践中总结出了“施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动员工人的前提”以及工人运动应建立在“工人自由结合”的基础之上的工运思想。论文在描述俞秀松参加中共早期工人运动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俞秀松参与工人运动的实践及思想,进一步丰富对俞秀松参加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研究。俞秀松在苏联留学期间的经历一直是研究的难点。论文在收集、整理前苏联解密档案的基础上,尝试叙述俞秀松在苏联求学期间与王明等“宗派”集团做斗争的历史过程,将俞秀松“蒙冤”始末尽可能的呈现出来。论文认为俞秀松在苏联的“蒙冤”经历是造成其死亡的重要原因。俞秀松是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统战工作的中共党员之一。俞秀松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期间,坚持“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为内容”的方针,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建设新疆”为目标,以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为组织平台,以解决“民族问题”为重点,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思想。同时,他倡导的注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改善少数民族经济生活、保障少数民族政治权利和信仰自由等思想对于目前党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仍具有借鉴意义。一直以来,关于俞秀松的死因众说纷纭。论文基于俞秀松在新疆的活动资料,结合其在苏联“蒙冤”经历和新疆复杂的政治形势,重点对俞秀松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俞秀松死亡的直接原因在于盛世才与苏联的政治斗争,根本原因在于王明等人的长期诬陷,而苏联克伯格特工王立祥则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区少铨(Au Siu chuan)[6](2019)在《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创建于1870年的东华医院,是香港历史最久远及规模最大的慈善机构,设立医疗服务、教育服务及社会服务。至2017年,东华三院在全香港设有超过300个服务单位,雇员人数逾一万名。自1880年开始在香港提供教育服务,在香港共设有52所学校,包括专上院校、中学、小学、幼儿园,以及特殊学校的完整教育体系,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办学团体之一。东华医院成立初期至二十世纪初一段长时间内,曾一度是华人社会的权力中心。东华医院的董事集中了香港社会上举足轻重,及具有名望的华人绅商,属于士绅阶层的东院董事,经常负起排解纷争、维持地方秩序的责任。英政府亦乐意透过东华医院来维持华人的社会秩序。东华医院故此一直有特殊的社会地位,直至二次大战之后,方才日渐减退。本文以东华三院(The 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兴办教育的过程及其教育服务的变迁为例子,探讨民间非牟利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在香港社会经营教育服务的态度及实况。本文通过研究香港政府对东华教育服务的扶助及干涉的情况下,东华如何扩大其服务范围,改变课程和教学,由塾馆演变为现代化的多元教育机构。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东华三院的历史发展,概括说明从广福义祠至建立东华医院,以及三所医院联合组织成“东华三院”的历史背景。东华三院除赠医施药外,更同时兼及社会福利服务,东华总理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的社会服务皆有不同特色,救济范围广及国内外同胞,也反映了东华三院和港英政府、中国政府、海外华人的互动情况;第二章是说明东华兴办教育的第一阶段,东华自1880年利用文武庙捐款收益从事教育服务,创办第一所义学,从私塾形式扩展至现代化的小学,为贫苦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发展过程,其间义学在课程及管理上皆改了重大的改革,进而与另一历史悠久机构香港乐善堂义学作横向比较,以分析东华教育在当时发展的水平;第三章是叙述东华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战后东华三院全面恢复教育服务,及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东华三院配合政府的发展步伐,着手开办中、小学、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发展正规和系统化的教育服务。到了 1997年,东华三院的教育进入了第三阶段,在配合政府的教育政策的前提下,学校课程及活动上皆有不同的调适,而且发展了东华三院的德育课程,以建立“东华人”对国家及办学机构的归属感。东华三院亦与时并进,配合社会的转变和市民的需求不断改善及扩展包括大专等各项教育服务;影响东华三院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政治的影响及“东华人”精神尤其是突出的方面,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特区政府、香港社会的互动上,皆有超越其他办学团体的优势;东华学校重视价值教育,品德培养,因此栽培了众多出色的毕业生,这些“东华人”反映了“东华精神”,在香港各行各业均发光发亮。研究显示,东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民办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从办理学校的经过观之,东华在经费取得、学校的管理、发展策略与政府的交涉,均有其成功之处,总结东华成功从传统民间慈善机构转型为现代化的多元办学机构的成功经验,能为中港未来民办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模式。
曹司胜[7](2018)在《范式转换与话语形构 ——20世纪前期(1912-1937)中国油画的现代语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前后,中国对于西方的学习在思想与制度层面得到进一步加强,现代美术教育也从实利主义转向美育,作为舶来艺术的中国油画,学习与传播也从民间的、商业的途径,转向师范教育、美术专门学校等制度性媒介渠道,在学术与学理的层面开始了本土化进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百年中国油画这一话语主体的形成就是现代美术教育“范式转换”的结果。“范式”转换形塑着中国油画的发展之路,而话语主体社会行动的“合法性”则需要“话语”的建构。从知识考古学的“话语”出发,将20世纪前期的中国油画的发展,看作是在现代美术教育“范式转换”下的话语形构过程,因此,从符合社会行动“合法性”的理性基础与传统基础来判断,20世纪前期中国油画的话语建构,涉及到民族国家、美育、革命、科学与传统等诸多方面。如果说民族国家是属于价值理性的,那么美育、革命与科学则是在工具理性层面的话语建构,理性基础建构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叙事的基本框架与内容,在时代的“情境逻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但中国油画的现代化进程中,符合话语主体进行社会“合法性”建构的“传统基础”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文化本位与传统的审美心理,成为影响中国油画发展的内在因素。作为在艺术及其教育上具有“超凡魅力的”人物,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油画家对“中西融合”的探索,突破了中国油画早期庸俗化的或外在的、作为符号表征的“融合”,从艺术精神层面建立了“中西融合”的学术与学理逻辑,也更符合话语的“合法性”。范式转换是从宏观社会层面,考察与描述了百年中国油画演进的历史情境;话语形构则是从构成话语主体的结构层面,以符号化的方式表征中国油画社会行动“合法化”的策略;通过对话语的“还原”,寻求与呈现作为艺术本体的“中西融合”的内在逻辑;作为“转型时代的知识份子”,第一代中国油画家身体逻辑与文化投射,构成了其艺术实践的多元化与丰富性,正是这种本土化过程中的多元层次构成了中国油画不同于西方现代性的独立价值。中国油画的“现代主义”探索与实验在艺术形式语言上追求一种超越性与纯粹性,但总体来说仍然未离开对社会、文化现实的关注,仍然是一种“有我之境”,主观上“有我”与表达上“无我”的矛盾,打开了中国油画发展更为理性的思考空间,可以说,在艺术表达上的“西方主义”与“中西融合”是油画艺术语言模仿与学习的基本问题,既构成矛盾冲突,但又相反相成,其内在亲和性正是中国油画在当代开放、多元的、发展的世界格局中砥砺前行的基本动力。
朱茹[8](2017)在《英国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 ——以大学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大学是一个国家进行学术研究最重要的场所,学术的研究和创新对国家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人类知识的提升以及社会的改革进步都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整个国家、社会以及全体人民利益,大学的学术研究活动应该自由进行不受妨碍,使大学能够抵御学术外势力的左右与控制,因此,保障大学的学术自由便是大学追求的目标。英国是不成文宪法国家,在宪法文本中没有明确学术自由权利,学术自由无法与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这类自由权同等看待,其具有独特的存在方式。英国大学自牛津、剑桥大学建立以来,从最初的学者行会发展至今,学术自由一直是大学追求的目标,是大学普遍遵循的价值准则。可以说,学术自由在英国大学有深厚的学术自由传统,是大学的一项习惯或者说习俗。本文以大学为中心探讨学术自由在英国何以存在,学术自由从来都不是权威授予的,而是大学在与教会、朝廷、政府相抗争的过程中取得的,是学者们共同奋斗的成果;并且,学术自由由特许状、大学法和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保障,是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的重视结果。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英国学术自由概述,论证英国人是如何看待学术自由的。此部分对学术自由的概念和构成要件进行界定,指出学术自由对人类和社会的重要价值。第二部分是英国学术自由的历史演进,从历史脉络梳理学术自由在每一时期的特点。学术自由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繁荣过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又发展出与科技融合的新趋势。学术自由在英国并不是脆弱的,而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第三部分是英国学术自由的规范基础,从特许状、大学法和行政指导性文件三方面证实学术自由存在的正当性。特许状是大学法人成立的依据,赋予大学独立性地位。大学法是大学的组织法,体现的是大学学术自由保护的精神。行政指导性文件则是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用于指导大学的发展方向。第四部分是英国学术自由的制度架构,探究大学自治、教授终身制和学院制是如何保障学术自由的,这些制度对保障学术的独立发展和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意义重大。
陈剑敏[9](2016)在《抗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抗战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段,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本文将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视为是一个“传播事件”,对照一个完整传播过程所需的基本构成要素,即传播环境和意图、传播主体、传播路径、传播效果、传播内容等等,对抗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专题式的分类研究,在理清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反映其生动的实践情形的同时,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当性、合理性,发展的曲折性和其实际的价值意义。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及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思路,研究的现状与方法,创新之处及存在问题等等,并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自己的理解作了阐释,并在注释中简单交待了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争议。第2章: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首先,阐述在国民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思想文化界又如何尝试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思想文化研究领域的,这些奠定了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基础,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实践基础上诞生的;其次,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品格、国共两党意识形态斗争和中共和共产国际矛盾等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需要中国化;最后,从抗战爆发后中国和中共所处客观环境和政治形势变化的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为什么会在抗战时期被提出,说明这一命题的提出是特定时代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第3章: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轨迹。首先,阐述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瓦窑堡会议上开始启动、会后初步展开,直至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的过程,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伴随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开始的;其次,阐述这一命题提出后,中共党内的不同反应,延安整风的缘起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与影响,共产国际解散这一事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说明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并不是单向的线性发展过程。第4章: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主力。主要阐述抗战时期延安领袖群体和延安知识分子群体各自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前者的贡献主要在政治方面,后者主要在学理方面,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集体事业,需众多群体和个人合力完成。第5章: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路径和内容。主要阐述抗战时期为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采取的三大路径,即:加强理论修养、注重调查研究和发起大众化运动,这三大路径的具体提出和执行情况,及各自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的推动作用,旨在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必须要有正确的策略和措施保障,除了顶层设计外,更主要的是执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效果也主要从这些具体措施的落实情况上体现出来。这三大路径的实行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情形。第6章: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实践。主要阐述抗战时期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而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及其成效。包括毛泽东的民主革命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内容,毛泽东的党建、军事理论的构建及实践,中共“国家”建设的思想及实践和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的初步建构和成就。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一个实践过程,还是一个理论建构过程。而且抗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是不容否认的事实。结语:试图澄清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偏颇认识,甚至是公开诬蔑。从中共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观动机,客观效果及毛泽东思想本身三个方面,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要丢弃马克思主义,而且也没有丢弃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它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论抗战时期,还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总之,本文力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一个多学科关注,意识形态色彩强烈的问题,尽可能进行历史的叙事与研究,尽可能在研究过程中突出历史研究的特点,注重运用丰富的史料说明问题,并对其进行合理解读,努力体现史学研究求真求实的精神,力图突破传统政论研究的框架束缚,为本课题开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即对这样一个明显属于理论范畴,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课题进行历史的分析研究。这是本文追求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
杨习超[10](2016)在《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世纪中后期,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发轫、发展,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凭借人、财、物及文化资源优势,在中国的高等教育舞台扮演起重要角色。清末的中国社会危机四伏,外族入侵频频,以魏源、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复兴济世思想,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精英阶层向西看的主观愿望。尽管教会大学与西方列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化侵略原罪难辞,但中国社会对西学的需求为教会大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教会大学从海外募集捐赠,在华购产、置地,建学校、开医院,以慈善的形象赢得了众多青年拥趸,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清政府慑于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对西方传教士在华的办学行为基本不干涉,任其发展。民国伊始,国人民族独立意识高涨,“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迫使教会大学在办学形式上作出调整和让步,由清末自主创办转变为民国的注册立案。嗣后,民国政府公布《私立学校规程》等法令,规定教会大学“须由中国人任校长”,由此揭开了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的历史序幕。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主要有:东吴大学杨永清,金陵大学陈裕光,燕京大学陆志韦,沪江大学刘湛恩,圣约翰大学涂羽卿,华中大学韦卓民,华西协和大学张凌高,岭南大学钟荣光,齐鲁大学朱经农,福建协和大学林景润,之江大学李培恩,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吴贻芳,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王世静,辅仁大学陈垣等,他们的任职时间大都在1927年至新中国建国之间。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方法和社会认同理论分析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形成和角色冲突,从近代中国历史制度变迁、中西文化冲突和中籍校长个体认知等方面解读其角色冲突的原因。历史制度主义强调社会变迁中重大事件的作用,社会认同理论则强调个体对所属特定社会群体的会员身份及附加在该身份上的价值和情感认同。本研究把宏观的制度因素和微观的个体因素有机结合,得出结论如下:第一,中籍校长角色概念的特定内涵源于政府、教会和中国社会等各方赋予校长的多重身份和角色期待,他们的身份包含有中西文化、思想、制度交流与冲突的元素。第二,中籍校长在多重身份和多方期待、自我认知与社会认同中,与政府、教会和师生之间存在角色冲突。与政府之间存在校长治校与政治干预、党化教育与基督教育、国家主义教育与公民教育等冲突;与教会的冲突表现在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宗教目的与服务中国、西化教育与中国化教育、校长与校务长职权冲突等;与师生的冲突表现在学校管理中应对中西教师的文化和个体利益及应对学生政治活动冲突等;作为理性知识分子,中籍校长与自身价值观和个体心理也存在冲突。第三,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原因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近代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社会制度和文化冲突的结果。从清末“中体西用”教育制度的妥协性,到民国“以党治国”的一元性,中国社会制度设计者对多极化制度是排斥的,并利用权力资源强制教会大学纳入政府管理,与西方文化制度存在冲突。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背后,蕴藏着资源和权力的争夺。二是中籍校长的教育家身份与教会组织代理人身份的不可调和性。中籍校长多毕业于教会学校,受宗教理念影响,对教会有深厚的情感认同,被教会赋予在华事业继承者的角色身份。他们在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过程中,存在着与教会董事会、与政府、与教会大学师生的冲突,反过来,正是在这些冲突中,形成了中籍校长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在中国官学传统与现代大学独立理念之间,中籍校长追求现代大学的自治与教会控制、政府控制之间产生冲突。三是中西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碰撞的必然选择。在传统儒学与基督信仰之间,在中国身份与教会身份归属之间,在基督人格价值观与官方价值观之间,中籍校长遭遇了激烈的价值观碰撞,作为教育者和理性的个体,其独立人格促进他们追求理性的教育理念,包容的文化构建和“完人”情怀。他们的自我理性认知和社会认同综合作用,导致了冲突。四是双重办学主体下中籍校长经济独立性的缺乏,使他们无法挣脱对教会经费和政府补助费的依赖。第四,中籍校长角色冲突对于理解近代中国教育理念的转型具有历史价值。中籍校长长校过程中面临不同的利益、资源冲突,坚持“师夷长技”之西学教育,大力推进理性人格之道德教育,即便在经济困顿、颠沛流离的战争年代,他们充分发挥个人的教育家智慧和献身教育精神,沟通中西文化,调节中西冲突,提升办学绩效,保持了教会大学在国内外文化教育舞台的卓越地位,彰显近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背景下,教会大学中籍校长所引领的思想理性和精神自由之独特价值。第五,中籍校长角色冲突对于理解现代大学的历史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近代中国大学建制的发展过程是不断摆脱古代官学影响而逐步引入西方现代大学模式的过程,是对大学的本质不断探索和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籍校长是西式教育的成果,他们在求学和长校过程中形成了个人价值观体系,一方面坚持教育救国,另一方面追求大学自治和独立,有效平衡东西文化冲突,带领教会大学突破时代局限性,对今天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在制度上有宝贵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创新点与理论贡献有:1.文献搜集与梳理。作者先后到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章开沅研究中心和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等地,搜集、整理了十多位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的个人信件、着述等历史文献,详细考证了中籍校长的成长背景及职务履行情况,并由此来分析教会大学中籍校长与近代中国社会、政府及西方教会之间的关系,为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研究奠定文献基础。本文采用了以往研究中未涉及到的第一手文献,弥补了前人研究在文献方面的不足。2.研究视角与方法。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方法和社会认同理论,给予中籍校长角色特定的理论梳理和概念界定,在宏观层面将中籍校长角色放入近代中国历史大环境中考量;在微观层面将中籍校长角色置于利益、资源、制度等相互关系中进行研究。本文从多层面、多视角进行综合分析,弥补了前人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的欠缺。3.研究结论。本研究认为中国社会权力在教育制度形成和运行中占有绝对地位,从科举官学到近代大学建制的演变过程中,学校性质是中籍校长教育家不可逾越的挑战;中籍校长基于自我的社会认同是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核心要素。本文突出了中籍校长自我认同与社会制度变迁之间的必然联系,得出了区别于以往研究的结论。4.历史思考。本文从近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与西方文化冲击背景出发对中籍校长群体身份、信念和价值观进行了历史思考,分析了他们与教会、政府、师生和社会存在的角色冲突,发现他们理性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合理应对自身的身份归属、民族责任和历史使命,求同存异,化解冲突,教育救国,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过程中,体现了教育家的价值取向与人格追求。
二、周柏年办学理念引发争议(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柏年办学理念引发争议(下)(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成果述评及努力方向 |
三、关键概念的界定 |
(一)马克思主义 |
(二)早期传播 |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
(一)基本分析框架 |
(二)具体篇章结构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行性分析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理论溯源和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学理阐释 |
一、“物质承担者”满足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品质要求 |
二、“报刊优势”提供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的可靠平台 |
三、“主客兼具”创造了列宁灌输理论的实现条件 |
四、传统文化的契合特征及变革性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政治经济环境 |
一、政治斗争传统与政党活动中心的生成 |
二、近代工业崛起与思想舆论重镇的塑造 |
三、租界“缝隙”与新思想传播空间的开拓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思想文化生态 |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潮流的掀起 |
二、“移民”城市与思想自由生态的形成 |
三、新型知识分子与传播群英的荟集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阶级基础 |
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及独特优势 |
二、工人阶级悲惨境遇与变革社会诉求 |
三、工人阶级意识增长及其政治斗争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民众心理 |
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 |
二、“以俄为师”的心理趋向 |
三、“趋新求变”的改造心态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轨迹与实践进程 |
第一节 作为异质文化“新学说”的引入介绍(1899-1916)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登场” |
二、辛亥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上海的介绍 |
三、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引介的内容及特征 |
第二节 作为解决问题“新思潮”的广泛传播(1917—1921.06) |
一、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道路的开启 |
二、五四运动与上海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地位的形成 |
三、社团兴起、主义崛起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流行 |
四、思想界“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话语权势的建立 |
第三节 作为变革社会“新主义”的深入传播(1921.07—1927.07) |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
二、国共合作局面与马克思主义的扩展 |
三、国民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推进 |
四、哲学论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扞卫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体力量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群体 |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 |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 |
三、资产阶级传播群体的共性因素 |
第二节 新生代思想群体 |
一、无政府主义者群体 |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 |
第三节 国际人士 |
一、传教士群体 |
二、共产国际组织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载体途径 |
第一节 报刊杂志与马克思主义“群集性”传播 |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及共产党人的宣传 |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国民党人的宣传 |
三、商业性、研究系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介绍 |
四、报刊杂志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的表征 |
第二节 经典着作与马克思主义“系统化”传播 |
一、商业出版机构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
二、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 |
三、社会政治动员中的宣传册和传单 |
第三节 学校工会与马克思主义“组织化”传播 |
一、创办学校与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
二、新式工会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扎根 |
第四节 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仪式化”传播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纪念活动 |
二、国际共运重要事件、节庆日纪念活动 |
三、近代中国重要人物、事件和节日纪念活动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一、唯物史观概念的解读 |
二、唯物史观基本内容和作用的阐发 |
三、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实际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 |
一、剩余价值概念及内容的普及 |
二、剩余价值学说视域下的中国问题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
一、对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 |
二、阐发阶级斗争历史作用 |
三、批驳非阶级斗争观点 |
四、宣扬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
第四节 苏俄革命建设、列宁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关注 |
二、宣传苏俄建设及其成就 |
三、列宁主义的大力宣介 |
四、介绍革命理念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第五节 中国革命路线方针及政策 |
一、国共合作的呼吁和倡议 |
二、工农学运动的宣传与执行 |
三、国民革命的倡导与鼓动 |
四、妇女解放的宣传与实践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总体评价及现实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特征 |
一、传播主体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 |
二、传入渠道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 |
三、传播内容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 |
四、传播途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 |
五、传播过程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效果及局限 |
一、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提升与话语体系初步建立 |
二、马克思主义者培育与工农学运动发展 |
三、党团组织的创立及其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引领 |
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局限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现实启示 |
一、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 |
二、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 |
三、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 |
四、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 |
五、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 |
六、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 |
结语: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以粤西北H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教师专业发展 |
2.县域高中 |
3.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
1.社会性别理论 |
2.需要层次理论 |
3.角色冲突理论 |
一、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价值分析 |
(一)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
(二)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分析 |
1.有利于女教师自我价值实现及家庭和谐 |
2.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
3.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
4.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
二、县域高中发展与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
(一)粤西北H县高中发展概况 |
(二)粤西北H县高中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
1.数量与性别情况 |
2.年龄分布情况 |
3.学科构成情况 |
4.学历结构情况 |
5.职务和晋升情况 |
三、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分析 |
(一)有一定知识素养,但结构不合理 |
(二)教科研能力欠缺,专业技能亟待提升 |
(三)职业满意度不高,专业情意淡薄 |
(四)活动参与热情不高,效果不佳 |
四、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女教师个人角度原因分析 |
1.心理压力大,职业倦怠普遍 |
2.专业发展意识薄弱,依赖性强 |
3.发展规划不合理,职业期待较低 |
4.双重甚至多重角色冲突 |
(二)学校角度原因分析 |
1.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 |
2.缺乏合理有效的专业发展机制 |
3.培训进修实效低,活动流于形式 |
4.学校重视不足,支持投入有限 |
5.教育决策的性别意识缺失 |
(三)家庭角度原因分析 |
1.琐事缠身,分身乏术 |
2.家庭支持理解力度堪忧 |
(四)社会角度原因分析 |
1.尊师重教风气不浓 |
2.教师福利待遇不高 |
五、促进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
(一)激发内在动力,强化专业提升 |
1.强化专业发展意识,做好专业发展规划 |
2.加强专业学习与反思,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
(二)组织管理人性化,增强活动实效性 |
1.合理安排工作,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
2.拓展培训渠道,加大支持与投入力度 |
(三)协调角色转换,减轻家校任务冲突 |
1.强化师者意识,淡化“家庭本位”思想 |
2.加强沟通理解,融洽家庭成员关系 |
(四)争取各方支持,提高教师的地位与待遇 |
1.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增强教师的获得感 |
2.促进家校协同合作,确保教育的有效性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义务教育阶段 |
二、流动人口子女 |
三、学校融入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教育公平理论 |
二、人际关系理论 |
三、和谐教育理论 |
第二章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现状的实证调查 |
第一节 研究样本基本情况介绍 |
第二节 调查工具的设计 |
一、问卷与访谈的设计 |
二、问卷与访谈的实施 |
第三节 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 |
一、日常学习融入情况 |
二、人际关系融入情况 |
三、校园文化融入情况 |
四、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现状小结 |
第三章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
第一节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存在的问题 |
一、学业融入存在障碍 |
二、人际交往产生隔阂 |
三、文化融入受到限制 |
四、家校沟通存在障碍 |
第二节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的原因探析 |
一、地方政府融入保障机制不健全 |
二、学校现有的管理模式失衡 |
三、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 |
四、自身成长环境受局限 |
五、社区文化和户籍制度的双重制约 |
第四章 有效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政府建立融入教育保障机制,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 |
一、健全教育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保障教育过程公平 |
二、加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
三、均衡配置学校义务教育资源,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
第二节 优化学校教育管理方式,注重心理健康的培养 |
一、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构建师生交流途径 |
二、强化教育教学培训,合理设置课程结构 |
三、加强流动人口子女心理辅导,加强自我认同感 |
第三节 开展家校合作模式,强化家庭教育责任 |
一、加强家校沟通,促进教育的整合 |
二、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第四节 鼓励社会参与共治,营造和谐包容文化环境 |
一、鼓励社会参与,形成合力教肓 |
二、优化社区文化环境,提高社区支持力度 |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育人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俞秀松革命生涯和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
二、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
三、对已有研究文献的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一、新史料的发现 |
二、观点的突破 |
第一章 俞秀松早年经历与政治思想转变 |
第一节 家世及早年求学经历 |
一、家世 |
二、早年求学经历 |
第二节 早年思想转变历程 |
一、小学时期信奉英雄思想 |
二、中学时期转向无政府主义 |
三、五四运动后转向无政府共产主义 |
四、“工读互助”实验失败后抛弃了无政府主义 |
五、在寻求“新知”中接受马克思主义 |
第二章 俞秀松在建党初期的革命活动 |
第一节 参与创建上海党的早期组织 |
一、参加上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
二、与无政府主义组织分裂 |
三、发起成立上海党的早期组织 |
第二节 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
一、关注青年群体组织青年运动 |
二、创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 |
三、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赴俄参加共产国际会议 |
一、被推举为青年共产国际二大代表 |
二、代表中国共产主义者首次亮相国际舞台 |
三、与非共产党组织代表做斗争 |
第四节 投身国民革命洪流 |
一、加入国民革命军 |
二、参与创建国民党浙江省党部 |
三、参加国民会议运动 |
第三章 俞秀松开展工人运动的实践及思想 |
第一节 “劳工神圣”与劳工觉醒 |
一、外资入侵与上海工人队伍壮大 |
二、“劳工神圣”思潮传入中国 |
第二节 参加工人运动的实践 |
一、深入工厂观察社会 |
二、组织工会 |
三、创办并主编工人期刊 |
第三节 开展工人运动的思想 |
一、施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动员工人的前提 |
二、工人组织应以“自由的结合”为基础 |
第四章 俞秀松留苏与“江浙同乡会”冤案 |
第一节 卷入“党务派”与“教务派”的斗争 |
一、“党务派”与“教务派”的形成 |
二、“党务派”与“教务派”之争 |
第二节 深陷“江浙同乡会”冤案 |
一、被诬陷为“江浙同乡会”的组织者 |
二、共产国际对俞秀松等人的初次审查 |
三、俞秀松等被诬陷人员的抗争 |
四、共产国际、联共(布)中央与中共代表团的联合调查 |
第五章 俞秀松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实践及思想 |
第一节 受共产国际派遣远赴新疆的原因 |
一、在东方建立反帝统一战线 |
二、红军长征胜利后亟需打通“红色通道” |
三、俞秀松的个人因素 |
第二节 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实践 |
一、被共产国际和苏联内务部派往新疆 |
二、改组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 |
三、规范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组织体系 |
第三节 在新疆开展统战工作的思想 |
一、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
二、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依靠力量是干部和人民群众 |
三、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解决民族问题 |
四、明确开展统战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民族平等” |
五、尊重各民族文化、宗教与习俗 |
第六章 俞秀松死亡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遭苏联最高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中共早期创始人 |
第二节 “六人集团”案是导致俞秀松死亡的直接原因 |
第三节 苏联肃反扩大化及王明、康生等人的诬陷是根源 |
第四节 苏联克格勃特工曾秀夫起了直接推动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青年团筹集基金启示》 |
附录二:《高尚德致张太雷、俞秀松的信》 |
附录三:《阮啸仙致俞秀松的信》 |
附录四:《为供给支部局与那利曼诺夫通知谈话的材料》 |
附录五:《中国妇女运动的前途》 |
附录六:《俞秀松执教的新疆省县长训练班同学录(第一期)》 |
(6)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目说明 |
二、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的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限制 |
三、研究现状 |
(一) 关於香港史相关的研究 |
(二) 关於东华三院历史的相关研究 |
(三) 关於东华三院档案的说明 |
第一章 东华三院概况 |
第一节 从广福义祠到东华医院、东华三院 |
一、东华医院成立的背景 |
二、从广福义祠到成立东华医院 |
三、东华医院中医理念与港英政府磨合 |
四、东华医院至东华三院 |
第二节 东华医院非医疗功能的拓展及与港英当局的磨合 |
一、东华医院救助与善业 |
二、海内外社团与东华医院的关系 |
三、华人社会仲裁与港英政府价值观磨合 |
第三节 东华领袖与香港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
一、买办绅商:面向祖国的年代(1880-1930) |
二、官商巨贾:立足香港寻求发展(1931-1980) |
三、商界精英:植根香港,回归祖国时期(1981-1997前後) |
小结 |
第二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上1880-1945) |
第一节 东华医院文武庙义学 |
一、设立文武庙义学社会背景 |
二、文武庙义学招生动机与扩展策略 |
三、文武庙义学办学形式及课程 |
四、文武庙义学师资及教学概况 |
五、文武庙义学收费及学校管理 |
第二节 东华医院义学的早期发展及改革 |
一、小学的办学策略、学生入学 |
二、小学的学制与课程 |
三、义学师资及学与教情况 |
第三节 东华医院义学与乐善堂义学的横向比较 |
一、校舍规模及办学动机 |
二、师资待遇及学历 |
三、行政管理 |
四、课程与教学法 |
五、学生表现 |
六、财政收入来源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护士学校的办学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课程设置 |
三、入学的选拔及就业出路 |
小结: 东华医院义学教育之评价 |
第三章 港英时期东华三院教育发展(下1946-1997) |
第一节 东华三院小学发展概况 |
一、战後小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招生动机及学校扩展的策略 |
三、小学的收生程序及课程 |
四、小学的课外活动 |
五、教师的遴选、待遇及专业发展 |
六、升学衔接及评量考核 |
第二节 东华中等学校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东华三院中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教育目的与扩展的策略 |
三、课程设置及师资 |
四、学生培育及学生支援 |
五、学校管理与组织 |
第三节 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学校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前教育的发展背景 |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法 |
三、东华特殊学校的办学概况 |
第四节 东华护士学校的发展概况 |
小结 回归前东华教育之发展 |
一、重视教育管理的透明度 |
二、重视弱势学生的职业教育问题 |
三、灵活有效募款及服务模式 |
四、办学团体主导学校的发展方向 |
五、东华三院与内地交流之恢复与加强 |
第四章 香港回归以来东华三院教育发展(1997-2017) |
第一节 回归以来的东华三院中小学教育 |
一、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架构 |
二、中学的学制及课程改革 |
三、小学的学制及课程转变 |
四、东华中小学课外活动的新趋势 |
五、学生培育 |
六、东华三院中小学教师发展 |
第二节 回归後东华幼儿教育及特殊教育的转变 |
第三节 东华大专教育的发展概况 |
一、东华学院的发展背景 |
二、东华护士学校的结束及中东书院的创办 |
三、东华学院发展新里程 |
小结-东华三院在特区政府管治下的办学特色 |
一、发展东华三院院本德育课程-塑造东华故事 |
二、鼓励本地、国内、海外考察交流 |
三、办学团体资本强大,对教育发展的强势支持 |
四、重视平等机会教育及支援 |
第五章 东华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东华三院与港英政府的互动 |
第二节 过渡期至回归以後的东华三院教育 |
第三节 “东华人”“东华精神”与香港社会 |
小结 |
结语: 东华教育服务对民办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目录(附表及附图)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后记 |
(7)范式转换与话语形构 ——20世纪前期(1912-1937)中国油画的现代语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路向、角度及展开 |
第二节 关于中国油画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路、意义及方法 |
一、本论文对中国油画历史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范式转换:现代艺术教育与艺术生产 |
第一节 “范式”概念与现代美术教育的“范式转换” |
一、范式转换: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
二、作为艺术教育与艺术生产的“范式”概念 |
第二节 现代美术教育的“范式转换” |
一、图画手工科:现代美术教育“范式”的开始 |
二、美术学校教育:从实利到美育的“范式转换” |
三、艺术留学:从“西艺非要”到“勤工俭学” |
第三节 艺术生产的“范式转换” |
一、“前范式”:早期中国油画的“传习” |
二、范式转换:作为“范式”革命的“美术革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话语形构:“合法性”的理性基础与传统基础 |
第一节 中国油画话语主体的形成与建构 |
一、话语形构: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
二、话语主体的形成:我们需要西洋画吗? |
第二节 话语主体的分散与分歧 |
一、话语主体的分散:美术教育的“日本体系”与“法国体系” |
二、话语主体的“分歧”:为“什么”而艺术? |
第三节 话语建构:符合社会行动“合法性”的理性基础 |
一、价值理性的:民族国家 |
二、工具理性的:科学、美育与革命 |
第四节 还原:“合法性”的传统基础——以《台湾遗民图》为例 |
一、家国、遗民:《台湾遗民图》的价值理性 |
二、本质直观:“中西融合”实践中的“传统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话语形构的“公共领域”:美术学校、西画社团、美术展览与出版媒介 |
第一节 美术学校:话语主体形成的核心 |
一、国立美术学校教育 |
二、私立美术学校教育 |
第二节 美术展览:话语主体的表达与呈现 |
一、现代美术展览的萌芽 |
二、美术展览馆的建设与考察:现代美术展览的演进 |
第三节 西画社团:话语主体的建构与扩张 |
一、西画社团的作用 |
二、现代西画社团 |
第四节 出版媒介:话语主体的“延伸” |
一、话语主体的载体 |
二、现代媒体的几种重要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身体与身份建构: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与现代性 |
第一节 实践感:身体逻辑与文化投射 |
一、概念阐释:身体与“实践感” |
二、族群归属:在原乡被构建的身体 |
三、静沐西风:在他乡被重构的身心 |
四、新女性:女油画家们的油画艺术 |
第二节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中国油画的现代性 |
一、有“我”之境:艺术精神上的“中西融合”——以徐悲鸿、林风眠与刘海粟为例 |
二、无“我”之境:是西方主义的“模仿”还是现代主义的“新写实”?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会议、展览等科研活动与成果 |
致谢 |
附录 |
(8)英国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 ——以大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英国学术自由概述 |
(一) 学术自由的概念 |
1、学术自由通说 |
2、学术自由区别于言论自由 |
(二) 学术自由的构成要件 |
1、学术自由的主体 |
2、学术自由的内容 |
(三) 学术自由的价值 |
二、英国学术自由的历史演进 |
(一) 12世纪学术自由的萌芽 |
1、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成立 |
2、大学与教权、王权之间的较量 |
(二) 16-17世纪学术自由的发展 |
1、大学的教学改革 |
2、大学改革的动力 |
(三) 19世纪学术自由的繁荣 |
1、学术繁荣的重要表征 |
2、学术自由的推动方式 |
(四) 20世纪以来学术自由的趋势 |
1、学术自由的新特点 |
2、学术自由的新挑战 |
三、英国学术自由的规范基础 |
(一) 特许状 |
(二) 大学法 |
(三) 行政规范性文件 |
四、英国学术自由的制度架构 |
(一) 大学自治对学术独立性的保障 |
(二) 教授终身制对学术职位的保障 |
(三) 学院制对学术氛围的营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抗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着作 |
1.2.2 论文 |
1.3 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语境 |
2.1 抗战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的奠定 |
2.1.1 国民革命时期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
2.1.2 土地革命时期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
2.1.3 1927 年后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界的传播与影响 |
2.2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
2.2.1 它要在中国传播和普及必需中国化 |
2.2.2 它要在国共政治斗争中取胜必需中国化 |
2.2.3 中共要生存壮大必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什么会发生在抗战时期 |
2.3.1 1920-1930 年代“中国化”思潮的兴盛 |
2.3.2 抗日战争造成了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 |
2.3.3 延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 |
第3章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轨迹 |
3.1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动 |
3.1.1 瓦窑堡会议上的萌芽 |
3.1.2 瓦窑堡会议后的初步展开 |
3.1.3 六届六中全会上命题的正式提出 |
3.2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
3.2.1 六届六中全会后中共领导群体的反应 |
3.2.2 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部助推器 |
3.2.3 共产国际解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外部助推器 |
第4章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主力 |
4.1 毛泽东对推进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
4.1.1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开拓者 |
4.1.2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完整诠释者 |
4.1.3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奠基者 |
4.2 中共其他领导人对推进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
4.2.1 张闻天的贡献 |
4.2.2 刘少奇的贡献 |
4.3 延安学者对推进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
4.3.1 延安学者推动了命题的提出 |
4.3.2 延安学者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合理性 |
4.3.3 延安学者系统总结和宣传了毛泽东思想 |
第5章 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路径和内容 |
5.1 努力学习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
5.1.1 大量译介马列原典着作 |
5.1.2 重视理论学习,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改造 |
5.1.3 创办报刊和各类干部培养学校,重视干部培养和教育 |
5.2. 注重调查研究,加强国情认识 |
5.2.1 抗战时期中共对开展调查研究的倡导和推动 |
5.2.2 中共调查研究之实践情形 |
5.2.3 调查研究之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
5.3 发起大众化运动,架起沟通群众桥梁 |
5.3.1 中共中央对大众化的鼓吹 |
5.3.2 中共推进大众化的具体措施 |
5.3.3 大众化运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作用 |
第6章 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实践 |
6.1 毛泽东民主革命理论体系构建的完成 |
6.1.1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系统化 |
6.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提出及理论的建构 |
6.1.3“三大法宝”理论子系统的提出 |
6.2 毛泽东党建理论、军事理论的构建 |
6.2.1 毛泽东党建思想的形成及实践 |
6.2.2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
6.3 中共“国家”建设和学术体系建设的思想与成就 |
6.3.1 中共的“国家”建设思想及其实践 |
6.3.2 中共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的初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中国教会大学研究的兴起及成就 |
(二)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研究视角与观点 |
(三)教会大学中籍校长以往研究小结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历史制度主义方法 |
四、研究构思与内容框架 |
(一)研究构思 |
(二)内容框架 |
五、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国教会大学 |
(二)中籍校长角色 |
(三)中籍校长角色冲突 |
二、主要理论依据 |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 |
(二)社会认同理论 |
三、多元理论视角下中籍校长角色冲突解析 |
(一)制度主义的宏观因素 |
(二)社会认同的微观因素 |
四、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的角色形成与发展 |
一、教会大学中籍校长概况 |
(一)本文重点涉及的中籍校长 |
(二)中籍校长的个体背景特征 |
二、中籍校长角色形成的历史机缘 |
(一)非基督教运动民族主义风潮对教会大学的挑战 |
(二)“巴顿报告”与美国基督教会对华政策的转变 |
(三)国民政府教育机关颁布的立法规范与强制要求 |
三、中籍校长角色发展过程及特征解析 |
(一)中籍校长角色发展的历史过程 |
(二)中籍校长的个体角色特征解析 |
(三)中籍校长个体角色的认同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会大学中籍校长的角色冲突及其影响 |
一、中籍校长的多重角色定位 |
(一)政府赋予的规范性角色:教育机构行政领导 |
(二)教会赋予的宗教性角色:基督教组织代理人 |
(三)师生赋予的教育家角色:现代大学校长 |
二、角色冲突的对象与表现形式 |
(一)与政府的冲突 |
(二)与教会的冲突 |
(三)与教会大学师生的冲突 |
(四)基于人格价值观的心理冲突 |
三、角色冲突对教会大学办学进程的影响 |
(一)教会大学管理逐步融入政府教育体系 |
(二)教会大学基督人格教育得以完整保留 |
(三)中籍校长主导下的办学模式日趋成熟 |
(四)教会大学师生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分化 |
四、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原因 |
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 |
(一)“中体西学”教育制度的妥协性 |
(二)一元政治生态与多元思想的共存 |
(三)校长个体心理与社会认同的交融 |
二、多重代理人身份的不可调和性 |
(一)基督教义认同与官方主导政治的不可调和 |
(二)西方代理人标签与民族角色期待的不可调和 |
(三)中籍校长的宗教情感归属与民族意识的交织 |
三、中西文化冲突与价值观碰撞的必然选择 |
(一)信仰问题:传统儒家文化与基督教信仰 |
(二)立场问题:中国人归属还是教会人归属 |
(三)价值观问题:基督教人格与官方价值观 |
四、双重办学主体下中籍校长经济独立性的缺失 |
(一)中籍校长对教会财务的依赖 |
(二)中籍校长对政府补助的依赖 |
(三)中籍校长对社会捐赠的依赖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的历史价值 |
一、多重制约因素下中籍校长长校的行为分析 |
(一)保持教会特色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平衡 |
(二)中籍校长掌权与教会约权之间的平衡 |
(三)中籍校长卓越的办学绩效与治学理念 |
二、多重制约因素下中籍校长长校的制度分析 |
(一)教会大学治权的法律制度基础 |
(二)教会大学治权的社会制度基础 |
(三)教会大学治权的经济制度基础 |
三、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的历史意义 |
(一)中籍校长长校与教会大学法治治校 |
(二)大学学术自治与教会利益关系平衡 |
(三)中籍校长人格特征与教会大学发展 |
四、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四、周柏年办学理念引发争议(下)(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D]. 孙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县域高中女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以粤西北H县为例[D]. 罗琴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4]义务教育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孙晴晴. 青岛大学, 2019(02)
- [5]俞秀松革命生涯和思想研究[D]. 陈斌.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民办教育在香港 ——东华三院教育研究[D]. 区少铨(Au Siu chuan).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范式转换与话语形构 ——20世纪前期(1912-1937)中国油画的现代语境[D]. 曹司胜.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8]英国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 ——以大学为中心的考察[D]. 朱茹. 山东大学, 2017(09)
- [9]抗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陈剑敏. 河北大学, 2016(03)
- [10]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中籍校长角色冲突研究[D]. 杨习超. 苏州大学, 2016(03)
标签:俞秀松论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文; 角色冲突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文化冲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