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微型生物群落综合指数评价黄浦江水质(论文文献综述)
贾鹏[1](2020)在《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时空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浮游植物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结构特征、生物多样性变化、优势种组成都可用来衡量其对各个环境因子做出的生态响应及应用于水环境监测。呼兰河口湿地处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呼兰河河口。平均海拔116米,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气候分明,具有优良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较高,属于恢复建设中的湿地。本研究分别于2018年、2019年的4月至10月,按月份对以呼兰河口湿地为主体的11个采样点进行浮游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同时对采样点水体理化指标进行测定。根据中国遥感数据网信息及野外样品采集期间的现场观测,将以呼兰河口湿地为主体的11个采样点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包括入水口区域、受农田影响区域、湿地保护区域及出水口区域。研究了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分布、细胞丰度、FG功能类群及C-S-R生长策略的变化,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此同时,讨论浮游植物对水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生境的选择机制;以环境因子为基础,利用“Q”指数以及RDA冗余分析方法,探讨环境因子与FG功能类群间的关系,同时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对呼兰河口湿地水体环境做出综合评价,为湿地恢复与保护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的研究结果包括:1.于2018~2019年间对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65个分类单位,包括258种6变种1变型,隶属于7门9纲18目36科93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为109种,其次为硅藻门65种,裸藻门43种,蓝藻门29种,甲藻门13种,隐藻门3种,金藻门3种。2018年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平均细胞丰度为70.84×106 ind./L,2019年平均细胞丰度为46.15×106 ind./L。2.通过对呼兰河口湿地内水体理化指标的调查,水温(WT)的平均值为19.7℃;酸碱度(pH)的平均值为8.39,表明水体呈碱性;电导率(SpCond.)的平均值为346ms/cm;溶解氧(DO)的平均值为6.29 mg/L;浊度(Turbidity)的平均值为43.39NTU;总氮(TN)含量的平均值为1.01 mg/L;总磷(TP)含量的平均值为0.34mg/L;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平均值为6.30 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平均值为1.75 mg/L。研究显示各理化指标时空上具有差异。营养状态指数(TSIM)评价结果显示,呼兰河口湿地水质总体处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状态。3.运用生物多样性指数、Q指数和多样性阈值对呼兰河口湿地水质进行综合性评价。Margalef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1.29~6.55;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20~4.45;Pielou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04~1.13;Simpson’s生态优势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0.04~0.99;Q指数评价为耐受或中等水平;多样性阈值Dv变化范围为:2.48~6.00;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呼兰河口湿地水体质量处于清洁与中度污染状态。4.根据FG功能类群划分方式,研究期间呼兰河口湿地两年间共划分26个功能类群。分别为B/C/D/E/F/G/H1/J/LM/LO/M/MP/N/P/S1/S2/SN/T/TB/U/W1/W2/X1/X2/X3/Y类群,其中U类群在2018年没有检测到。划分优势功能类群12个,分别为B/D/F/J/LO/MP/P/S1/W1/W2/X1/Y;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C-S-R策略的时空分布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B类群与CR策略类群的植物在各个时期和区域都占据优势地位。5.应用冗余分析(RDA)对呼兰河口湿地FG功能类群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呼兰河口湿地FG功能类群分布的环境因子为水温(Water Temperature,WT)、高锰酸盐指数(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Mn)、总磷(Total Phosphate,TP)、电导率(Specific Conductivity,SpCond.)。6.相比较于本实验室2009~2010与2012~2013年间的研究结果,2018~2019年间,呼兰河口湿地的水质状况要劣于2009~2010与2012~2013年的水质。
贾延[2](2020)在《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文中认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名河蟹,其养殖已成为我国水产行业中一大支柱。河蟹生活周期分为溞状幼体—大眼幼体—仔蟹—幼蟹—成蟹,幼蟹培育是河蟹养殖的中间环节,即大眼幼体养殖成为幼蟹,这一阶段尤为重要,在整个养殖阶段处于纽带地位,而幼蟹生长的关键点之一在于蜕壳。为探究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于2018年5月—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幼蟹生态养殖区水温(T)、溶解氧(DO)、酸碱度(p H)、电导率(EC)、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4+-N)、亚硝酸态氮(NO2--N)、硝酸态氮(NO3--N)、磷酸盐(PO43--P)、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这12项水质因子进行监测与检测,并对浮游动物、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探究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及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变化。通过实验总结,科学评估河蟹幼蟹生态养殖池塘水环境健康状况,在幼蟹生态培育的同时兼顾水体生态环境调查,为完善和推广河蟹生态养殖模式提供实际指导。1.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大眼幼体经160 d养殖,蜕壳11次成长为幼蟹,T均值为27.0±2.9℃,总有效积温为3085.3℃·d;随蜕壳次数增加,有效积温增长趋势贴近指数函数y=42.166e0.2644x,R2=0.9629;累计有效积温增长趋势贴近二次函数y=33.059x2-98.244x+160.05,R2=0.9992。幼蟹池DO在养殖前期优于水源,NH4+-N、NO2--N、NO3--N总体优于水源,PO43--P在高温季节优于水源,CODMn总体劣于水源。除TN、TP、CODMn有不同程度超标外,幼蟹池和水源其它水质因子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级标准。2.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3科31属60种:轮虫25种,枝角类20种,桡足类15种;其中优势种15种。幼蟹池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平均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68—975 ind·L-1、30—353.5 ind·L-1和58.5—413 ind·L-1;水源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变化范围分别为45—627 ind·L-1、18—261 ind·L-1和39—333ind·L-1。幼蟹池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平均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12—0.781mg·L-1、2.055—24.190 mg·L-1和3.549—17.871 mg·L-1;水源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007—0.535 mg·L-1、0.870—19.140 mg·L-1和2.643—13.869 mg·L-1。幼蟹池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3.040—4.100、0.708—0.859和2.615—5.192;水源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3.149—4.154、0.729—0.927和2.963—4.771。RDA分析表明,排序轴1和2分别与EC和NO2--N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6、-0.3555,DO、CODMn和NH4+-N也为重要影响因素。综合水质理化指标和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指标,可将幼蟹池和水源水质归于轻污染阶段。3.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特征实验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48属92种:绿藻门41种,硅藻门16种,蓝藻门14种,裸藻门12种,甲藻门4种,隐藻门3种,金藻门1种,黄藻门1种;其中优势种13种。依据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类法,可将优势种分为10个功能群:Lo、TC、H1、C、D、MP、W2、Wo、X1、J。幼蟹池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4.659×106—40.221×106 cell·L-1和15.639—35.463mg·L-1;水源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1.528×106—29.976×106cell·L-1和11.744—24.097 mg·L-1。幼蟹池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变化范围分别为3.674—4.851、0.644—0.799和2.879—3.970;水源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3.647—4.822、0.654—0.810和2.395—3.566。RDA分析表明,排序轴1和2分别与T和DO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6014、0.2407,NH4+-N、NO2--N和PO43--P也为重要影响因素。综合水质理化指标和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指标,可将幼蟹池和水源水质归于轻污染—中污染阶段。上述研究表明,幼蟹生态养殖区各项水质指标基本正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复杂,喜旱莲子草长势良好、密度合理,生态系统较为稳定,以目前的池塘水环境条件,能够满足幼蟹正常蜕壳生长所需。
张佳敏[3](2019)在《湖北武山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食物网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武山湖地处湖北省武穴市城区北郊,属于长江中下游中型浅水通江湖泊之一,水域面积为15.2 km2。武山湖近三年产鱼获量约1500 t,其中鲢鱼约占21%,鳙鱼约占70%。历史上武山湖水生植物覆盖度高且多样性丰富,水质清澈。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武山湖流域工农业污染和大规模投饵养殖,导致武山湖从草型湖泊逐渐演变成藻型湖泊。在2011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了武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后,近年针对武山湖相继实施了保护与恢复,全面清退湖面养殖珍珠和投饵养殖鱼类,但近期监测结果表明其水质仍处于劣V类,藻类密度高,透明度低。本研究于2017年9月2018年8月对武山湖进行了周年水生态调查,研究武山湖浮游生物群落和水生态系统的变化,以及鲢、鳙鱼放养是否会对其造成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武山湖水质为劣Ⅴ类,处于轻度富营养到重度富营养状态。武山湖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和总氮。(2)武山湖浮游植物优势种在秋、冬、春、夏季分别为蓝藻、硅藻、绿藻、蓝藻。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影响浮游植物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总磷和水温。(3)武山湖浮游动物优势种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主,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在秋、春、夏三季为轮虫,在冬季捕捞后为桡足类。RDA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浮游动物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总磷、水温和高锰酸指数。(4)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鱼类捕捞、季节变化和东港西港的生活污水排放对武山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影响。结合武山湖鱼类捕捞和放养时间,发现鲢、鳙鱼放养可能是造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型化的主要原因。(5)武山湖生态系统总流量为54509.82 t/km2/year,系统总转换效率为8.24%,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之比为2.064,连接指数和系统杂食指数分别为0.254和0.098,Finn’s循环指数和Finn’s平均路径长度分别为28.65%和6.044。武山湖生态系统的内部联系复杂程度低,能量转换效率和流通量较高,表明武山湖物种的生物量较大,生态系统接近饱和。MTI混合营养作用分析表明武山湖的鲢鱼对浮游植物有一定控制作用,而鳙鱼几乎没有。
张宏伟[4](2018)在《马金溪开化段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河流健康评价》文中提出为了解马金溪开化段水生态环境现状,在2017年和2018年分两次进行了水环境和水生生物调查,分析了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现状,并利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对调查区域内的河流健康现状进行了评价。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2个采样断面的水环境监测结果显示,枯水期干流水温普遍高于支流(P<0.05),而丰水期干流和支流水温相差不明显(P>0.05)。p H和溶解氧在枯水期和丰水期,以及干流和支流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齐溪水库、高岭村以及何田溪采样断面的电导率明显低于其它各断面(P<0.05)。两次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8门223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最多,有93种,占种数的41.70%。枯水期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35×106 ind./L(0.275.57×106 ind./L),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平均值为2.70 nat(2.182.88 nat);丰水期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0.97×106 ind./L(0.1342.449×106 ind./L),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33 nat(1.532.88 nat)。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ilarities,ANOSIM)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除了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之外(P<0.05),其在干流和支流中的分布也同样具有明显差异(P<0.05)。调查共检出浮游动物4大类96种。其中,轮虫类和原生动物分别检出41种和36种,占总种数的42.70%和37.50%;枝角类10种,占总种数的10.4%;桡足类9种,占总种数的9.38%。原生动物和轮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均为优势物种。枯水期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为307.94 ind/L(82.06900.18 ind./L),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平均为1.81 nat(1.572.18 nat);丰水期浮游动物总密度平均为408.08 ind/L(5.103192.80 ind./L)。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00-2.01nat,平均为1.47nat。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在干流和支流,以及枯水期和丰水期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两次调查共采集到渔获物54种,分属4目11科39属。其中,鲤形目40种,占总物种数的74.07%,鲈形目和鲇形目分别7种和6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12.96%和11.11%。鲤形目中鲤科鱼类最多,有36种,占鲤形目种类数的90.00%,鳅科4种,占鲤形目种类数的10.00%。干流分布鱼类37种,支流分布鱼类48种。鱼类群落结构在不同季节之间以及干流和支流之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物种丰度生物量曲线分析(Abundance biomass curve,ABC)表明,马金溪开化段渔获物规格较小。采集到底栖动物4门16目51种,其中软体动物门25种,占总种数的49.02%。丰水期底栖动物总密度平均为100.61 ind./m2(22.22181.4 ind./m2),丰水期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28.74 g/m2(1.41108.2 g/m2)。采用比值法和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构建的评价体系对区域内的河流健康等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干流4个断面中,齐溪水库河流健康状况为一般,其余断面健康状况为较差,支流8个监测断面中,2个监测断面为健康,2个为亚健康,3个为一般,一个为较差。马金溪开化段支流健康状况总体优于干流。本研究查明了研究区域水质情况以及水生生物现状,同时利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法对该区域河流健康等级做了评价。研究结果为马金溪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支撑。
刘敏[5](2018)在《着生藻类及其生态种组对微时空变化的响应》文中指出着生藻类由于其在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学作用,在水环境微生物监测中敏感的环境变化响应与指示作用,以及在工程中独特的脱氮除磷能力,使其成为当前水质指示和水质净化方面研究的热点。目前我国以着生藻类为主体的研究多集中在群落动态监测、简单水质评价、影响因子探讨、水质净化摸索等方面,对其微时空群落动态变化、生态种组划分、综合水质评价、水质净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本研究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7月时间段内的平、枯、丰三个水期进行,以黄浦江的末端支流樱桃河为研究主体,选择其中的着生藻类为研究对象,设置18个样点分别对着生藻类进行采集和鉴定,对其群落的横向、纵向、垂直三维微空间变化,以及短时间间隔取样的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利用X2检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类水体着生藻类种间联结度并对其进行生态种组的划分,进而用Pearson相关系数探究了生态种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其指示作用,并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标准化处理方法对水体进行了综合的生物评价。从而为着生藻类的生态分类,在水质净化技术中的应用以及我国类似末端支流水质生物监测和指示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共鉴定出着生藻类7门44属71种(含变型、变种),硅藻门16属29种,绿藻门13属19种,蓝藻门7属9种,裸藻门4属9种,隐藻门1属2种,金藻门2属2种,甲藻门1属1种。着生藻类主要以硅藻门为主,其次为绿藻门和蓝藻门,其余藻类占比较小。不同水期物种数排序为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三个水期着生藻类种类数有所变化,但不同种类所占比例较为相似,均以硅藻种类数最多。从不同水期来看,密度变化为枯水期(1.51×105ind./cm2)>平水期(7.65×104ind./cm2)>丰水期(4.82×104ind./cm2),平水期的着生藻类种类数最高,枯水期着生藻类的密度最高,而丰水期着生藻类的种类数和密度都是最低。2、在微空间变化方面,横向样点微小的距离变化对着生藻类的种类数和细胞密度的整体影响不大,而生境的不同则会造成其种类和密度上的差异,也说明对着生藻类进行生态种组划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着生藻类纵向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所选的研究区域(平均河宽18m),所有样点均在岸边和河中心的着生藻类密度较低,光照正常时在距离岸边3m处,着生藻类密度最大,光照较弱的区域距离岸边6m处着生藻类密度最大;垂直方向上着生藻类在距离水面最近和最远的样点密度均较低,而在30cm-50cm处的密度相对较高,距离水面较近受潮汐变化影响明显,距离水面较远受光照制约明显。时间变化方面,平、枯、丰三各水期的研究结果显示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均在放置的前三天着生藻类的密度最低,而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着生藻类的密度不断增加,到第18天基质上着生藻类的密度达到最大值,超过18天着生藻类密度开始下降,在不同水期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趋势一致。3、平水期以小球藻的优势度及在各样点的出现率最高,枯水期以变异直链藻的优势度及出现率最高,丰水期的主要优势藻种却为隐头舟形藻。利用优势种评价法,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法,标准化处理综合评价法对不同水期的水质进行评价,三个水期结果均显示樱桃河水质处于β-中污程度。不同方法结果较为接近,且在不同点位水质的评价方面优势种指示法和综合评价法的结果较为拟合,说明优势种指示作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且在使用上较为简便。4、利用Yates纠正后的X2检验公式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不同水期筛选后的主要种类进行种间联结的探究,Spearman秩相关系数在对种间关系的判别上敏感性更高,发现三个水期不同种对正负关联比例均大于1,表明樱桃河着生藻类群落现阶段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作用共存,而整体呈现正联结,虽未达到顶级演替,但各藻种趋于互相依存稳定发展。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计算结果,不同水期的主要着生藻类可分为不同的生态种组,分别指示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水质状况。
周天舒,张亚,唐文乔,王丽卿[6](2016)在《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的黄浦江水生态系统评价》文中认为黄浦江是连接太湖与长江口的一条多功能平原感潮河流,流经上海市中心城区,干流长113.4 km。为从生态学角度揭示其污染程度,采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对其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作了评价。2013年11月和2014年7月,采用地笼网、三层刺网和拖网对黄浦江7个断面作了相同努力量的样本采集,共获鱼类8 816尾。经鉴定有38种,隶属于6目12科,其中鲤形目24种,鲈形目7种,鲇形目4种。通过区分度分析和关联度筛选,构建了由9个指标组成的F-IBI评价体系。结果表明,黄浦江上游水生态系统总体上处于"好"状态,中游及河口处于"一般"至"差"之间,而下游则较"差"。春季各有3个江段"好"或"差",1个江段"一般";秋季有4个江段"一般",2个江段"差",仅有1个江段"好"。评价还表明,黄浦江上游的3大支流中,由于承接太湖来水的斜塘呈"差",导致了为上海市提供约30%原水的松浦大桥断面呈"差"或"一般"状态。因此,保护淀山湖乃至太湖水质,是确保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原水安全的关键。
彭艳侠[7](2015)在《保定府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府河作为保定市内河水系建设的重要部分,具有防汛排涝、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作用,对城市景观和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价值。通过长时间的连续性监测,研究保定府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分析不同样点在不同时间内的多样性指数,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其他环境监测指标对浮游生物指标的影响,为内河自净能力研究提供基础。根据府河及其周边环境状况,选定用华南大街到东二环这部分河段为监测主体,以桥为点,选取南关桥、工农桥、红旗桥、刘守庙桥、红光桥、焦庄桥共6个监测断面。2014年3月到11月期间,两周为一个周期,进行取样,遇暴雨等特殊天气增加监测次数,部分环境数据实地监测,其他项目待带回实验室检测。浮游生物的监测主要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个部分。浮游植物主要检测到包括蓝藻门在内的八个门类,此次调查中共检出浮游动物81个种属。监测以种为最小单位,包括不知名种属。取样后进行镜检,统计分析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密度、优势种等项目,以研究府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时空演替规律。选用Shannon-Wiener、Margalef、Pielou三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府河浮游生物的多样性。分析整理监测数据后,计算各采样点浮游生物在不同时间的多样性指数,以及各监测时间内各样点的多样性指数,分析时间和空间上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并按照选定的评价标准,初步评价府河在监测期间的水质情况。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分析结果均显示府河水质属于轻-中度污染的范围。以各季节为分析单元,利用SPSS软件,分析保定府河周边环境因子与浮游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找到其内在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府河浮游植物密度与水体中DO、叶绿素a浓度均呈显着正相关。使用CANOCO软件进行去趋势对应分析后,适应于线性模型,约束性排序选用冗余分析(RDA),分析府河浮游植物生长的控制性环境因子,主要是温度和氮磷营养盐浓度影响府河浮游植物群落分布。两种分析结果显示,4号点刘守庙桥水质最好,氮磷及有机污染程度最低,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较好;1号点南关桥有机污染程度较严重,水质总体质量较差,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不稳定。府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从生物角度反映保定府河水质整体状况,为全面评价城市内河水质与污染控制提供参考,为制定经济、合理的城市内河治理措施,改善城市内河水质提供参考。
范吉辉[8](2014)在《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分析》文中认为红水河是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的重要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横贯广西,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了解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后红水河的水生生物现状,本研究于2013年6月1日至2013年8月6日调查分析红水河7个梯级电站相应水库(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天生桥一级、平班、龙滩、岩滩、大化、乐滩、桥巩)浮游生物的种群结构。主要成果详见下述:一、浮游植物种群结构1.红水河7个电站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164种,隶属7门81属。其中,甲藻门4种,隐藻门5种,黄藻门6种,裸藻门7种,蓝藻门41种,绿藻门48种,硅藻门53种。浮游植物种群丰度具有空间差异,各水库浮游植物种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乐滩(93)>桥巩(87)>大化(84)>平班(78)=龙滩(78)>岩滩(72)>天生桥(57),上游至下游总体呈递增趋势,即下游种类较丰富,上游较稀缺;各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中均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2.7个电站水库浮游植物平均密度10.57×104 ind./L,其中硅藻门最大为4.02×104ind./L,占总平均密度的38.07%;蓝藻门次之,为2.98×104ind./L,占28.19%;绿藻门2.64×104ind./L,占24.96%;甲藻门、裸藻门、黄藻门、隐藻门分别占5.14%、1.70%、1.15%、0.80%。各水库浮游植物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平班(14.33×104 ind./L)>桥巩(13.61×104 ind./L)>乐滩(12.27×104ind./L)>岩滩(10.25×104ind./L)>大化(10.03×104ind./L)>龙滩(8.38×104ind./L)>天生桥(5.13×104ind./L),呈下游区(12.94×104 ind./L)>上游区(9.73×104ind./L)>中游区(9.55×104ind./L)趋势。3.7个电站水库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2332.54×HT4 mg/L,其中硅藻门最大为1486.18×10-4 mg/L,占总平均生物量的63.72%;绿藻门次之,为324.85×10-4mg/L,占13.93%;甲藻门、裸藻门、蓝藻门、黄藻门、隐藻门相对较小,分别占9.46%、7.24%、4.84%、0.47%、0.35%。各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乐滩(3215.74×10-4 mg/L)>桥巩(3203.31×10-4 mg/L)>大化(2381.77×10-4 mg/L)>岩滩(2273.13×10-4 mg/L)>平班(2081.29×10-4mg/L)>龙滩(1834.21×10-4mg/L)>天生桥(1338.34×10-4 mg/L),上游至下游总体呈递增趋势。4.7个电站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有硅藻门的颗粒直链藻、巴豆叶脆杆藻、钝脆杆藻、羽纹脆杆藻;绿藻门的单角盘星藻、单角盘星藻具孔变种、水绵;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美丽颤藻;甲藻门的角甲藻。各水库优势种类有所不同,其中天生桥水库主要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平班水库为角甲藻,其他5个水库主要优势种均为硅藻门的巴豆叶脆杆藻、颗粒直链藻和钝脆杆藻。5.7个电站水库浮游植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2.21、4.47、0.49,基于3类指数的水质评价表明,红水河目前水质整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总体上,上游区水质优于中下游区,中游区最差。二、浮游动物种群结构1.红水河7个电站水库共检出浮游动物89种,隶属4类46属。原生动物23种、轮虫36种、枝角类22种、桡足类8种,分别占总种类数的25.84%、40.45%、24.72%、8.99%。各水库浮游动物种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桥巩(60)>岩滩(47)>平班(45)>大化(43)>乐滩(41)>龙滩(37)>天生桥(29),上游至下游总体呈递增趋势;各水库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中均以枝角类、轮虫为主。2.7个电站水库浮游动物平均密度376 ind./L,其中枝角类最大为140 ind./L,占总平均密度的37.31%;其次是轮虫类,为103 ind./L,占27.48%;桡足类80 ind./L,占21.25%;原生动物53 ind./L,占13.97%。各水库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平班(680 ind./L)>桥巩(422 ind./L)>岩滩(364 ind./L)>大化(336 ind./L)>龙滩(284 ind./L)>乐滩(282 ind./L)>天生桥(267 ind./L);平均密度上游区(473.5 ind./L)大于下游区(362 ind./L)大于中游区(328ind./L)。3.7个电站水库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2.939 mg/L,枝角类最大为1.538 mg/L,占总平均生物量的52.34%;桡足类次之,为1.104mg/L,占37.57%;轮虫0.276 mg/L,占9.39%;原生动物最小,为0.020 mg/L,仅占0.70%。各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平班(5.320 mg/L)>岩滩(3.629 mg/L)>龙滩(2.729 mg/L)>大化(2.612 mg/L)>天生桥(2.279 mg/L)>桥巩(2.097 mg/L)>乐滩(1.908 mg/L),上游至下游总体呈递增趋势。4.7个电站水库浮游动物优势种有原生动物中的冠冕砂壳虫、普通表壳虫;轮虫类的角突臂尾轮虫、浦达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曲腿龟甲轮虫、螺形龟甲轮虫、二突异尾轮虫;枝角类的长额象鼻溞、老年低额溞、寡刺秀体溞、近亲裸腹溞;桡足类的广布中剑水蚤、英勇剑水蚤。各水库主要优势种均为轮虫和枝角类的种类。5.7个电站水库浮游动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1.79、5.16、0.49,基于H’的水质评价为中度污染;基于d、J的水质评价为轻度污染。整体来看,上游区水质优于中下游区。
寿鹿[9](2013)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根据2006~2011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范围内的大型底栖生物调查资料,运用方差分析、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多维尺度排序、典范对应分析、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大型底栖生物污染指数等方法从时间、空间、沉积物类型和溶解氧等几个不同方面定量分析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布格局以及多样性特征,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将大型底栖生物做为目标生物,使用三种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环境质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时间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来看:长江口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没有显着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种类数的高值区也一直在长江口锋面附近。而优势种则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群落初期占据绝对优势的竹节虫到后期逐渐消亡,被毛头犁体星虫所取代。生物量无显着的时间差异,但总丰度的时间差异显着。次级生产力也存在显着的时间差异。对于群落结构的分析可知,各个季节群落都可划分为河口群落和近岸群落两类,而夏季和冬季河口群落又可细分为内河群落和河口群落。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长江口大型底栖生物在近年没有显着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但是优势种有所变化。从空间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来看:将长江口划分为河口区、近岸区和远岸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区域之间的种类数、生物量和密度均存在差异显着,河口区的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均为最低。SIMPER分析结果则表明,不同区域之间的大型底栖生物的优势种不同,其中河口区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优势种明显,各个季节优势种不同,近岸区群落结构相对复杂,优势种优势度相对不明显,其中小头虫在各个季节均占优势。远岸区各个季节优势种相对明显,且季节间不同。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已经对长江口河口区域产生了极大影响,对近岸区也有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大,对远岸区的影响较小。从沉积物类型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来看:四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物中总共鉴定出293种大型底栖生物,各不同类型沉积物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均为其中的主要类群。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多毛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棘皮动物和总的物种数均存在显着的底质类型间差异,但除了多毛类外,其他类群的物种数均无显着的季节差异。根据SIMPER分析结果,不同底质类型的沉积物中优势种也有较大区别:粉砂型底质中的主要优势种为小型多毛类和甲壳动物,而砂质泥类型底质的主要优势种则为较大体型的多毛类或大型的棘皮动物和甲壳类等。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无论生物量、密度还是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着的底质类型间差异,生物量从低到高排序依次是粉砂<粉砂质砂<砂质泥<砂质粉砂,而丰度从低到高排序则依次是粉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质泥。群落相似性分析则表明,除了秋季以外,其余各个李节均无显着的群落差异。CCA分析表明,不同底质类型的沉积物环境所占主导因子的环境因子不同。粉砂底质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是营养盐、盐度、水深和溶解氧(负相关);粉砂质砂区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是溶解氧和pH值;砂质粉砂区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是温度;而砂质泥区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是磷酸盐、硅酸盐、溶解氧和pH值。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物类型中食物可得性的差异、生境异质性和沉积速率是影响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从溶解氧对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来看:低氧区的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物种数、丰度和生物量均显着高于非低氧区,低氧区多毛类和软体动物物种所占百分比高于非低氧区,而甲壳类物种所占百分比则低于非低氧区。根据SIMPER分析结果,低氧区与非低氧区的主要优势种也有很大差别,特别在夏季,低氧区主要优势种为小头虫、中华异稚虫等小型多毛类;而非低氧区的主要优势种不但包括多毛类,纹尾长眼虾也成为主要优势种。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排序则表明,低氧区群落和非低氧区群落无显着差异,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低氧区多毛类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盐度,甲壳类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水深、温度和总有机碳等,而非低氧区多毛类的主要影响因子是盐度和水深,甲壳类的主要影响因子则是悬浮物和无机氮。年际变化的分析表明,低氧区生物量、丰度等参数无显着年际变化,但主要优势种发生变化。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短期中度低氧不一定引起大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下降,但可能引起大型底栖生物群落重建,类群组成发生明显变化。利用大型底栖生物,通过多样性指数、MPI指数和ABC曲线三种方法对长江口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评价情况下,各季节重度污染的站位均在1/3以上,而属于轻度污染和清洁的站位各季节均未超过20个。MPI指数评价的情况下,各季节重度污染的站位则超过了80%,而轻度污染和清洁的站位则不超过10个,根据ABC曲线则表明,只有春季和冬季近岸区的群落处于扰动之中。研究的主要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各有优缺点,但对于低多样性的长江口海域,使用MPI指数方法可能会过高的估计污染程度。与同期调查的国内其他河口港湾相比,长江口的环境质量在国内仅好于杭州湾和椒江口,因此对于长江口海域的环境保护刻不容缓。
吴艳芳[10](2012)在《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生态修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博园后滩是上海市区黄浦江沿岸仅有的天然湿地,由于其独特的城市天然性和对城市生态安全的作用而备受瞩目,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规划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项目。同时湿地在改善环境、控制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保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城市化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江河湖库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净化水质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主要研究都集中在水生植物、理化因子、环境效应、浮游藻类、底栖动物等方面,而对浮游生物整体群落结构的研究却很少有报道。迄今为止,后滩湿地关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周年动态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对后滩湿地10个站点进行浮游植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群落结构的调查研究,并对大量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后滩湿地浮游植物与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组成,时空分布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以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及浮游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世博园后滩湿地的生态修复、湿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于2009年9月~2010年8月,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71种(包括变种和变型),分属于8门,109属;共鉴定出轮虫119种,分属于2目,3亚目,12科,45属;共鉴定出枝角类36种,隶属于5科13属;桡足类23种,隶属于3门6科11属。其种类数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浮游植物表现出夏季种类数最多,春秋季次之,冬季种类数最少;轮虫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种类数最为丰富,秋冬季次之,春季种类数最少;枝角类在夏秋季出现高峰,而冬春季出现最低值;桡足类在春秋季物种最为丰富,夏季次之,冬季种类数最少。2、四季共确定浮游植物优势种18种,隶属于蓝藻门(6种)、硅藻门(5种)和绿藻门(7种),小席藻为四季共有优势种;轮虫优势种有18种,其中,唯有针簇多肢轮虫是四季共有优势种;枝角类四季共出现优势种12种,圆形盘肠溞、卵形盘肠溞和侧扁盘肠溞为秋、冬、春三季共有优势种;桡足类全年共有优势种5种,分别为锯缘真剑水蚤、台湾温剑水蚤、广布中剑水蚤、短尾温剑水蚤和跨立小剑水蚤。3、浮游植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年均生密度分别为711.11×104cells·L-1、815ind.L-1、5.7ind.L-1和8.6ind.L-1;年均生物量分别为5.6965mg·L-1、0.3649mg·L-1、0.3559mg.L-1和0.0836mg.L-1。四者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变化趋势不一致。4、浮游植物、轮虫、枝角类的多样性指数H′、D、J的平均值分别为2.08、2.74、0.56;1.46、1.14、0.78;0.83、1.01、0.62;桡足类丰富度指数D年均值为2.31。浮游植物和枝角类的H′、D、J均为夏秋季高而冬春季低的变化趋势;而轮虫的H′、D、J则一致表现为夏季最高,冬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变化格局。5、浮游植物密度仅与硝态氮呈显着正相关;轮虫密度分别与pH呈显着负相关、与氨氮呈极显着负相关而与总磷呈极显着正相关,其生物量与溶解氧呈极显着正相关;枝角类密度与总磷呈极显着正相关,其生物量分别与水温呈显着正相关,与总磷和硝态氮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溶解氧呈及显着负相关;桡足类密度和生物量均与水温、氨氮、总氮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与pH呈及显着负相关,生物量与溶解氧呈及显着负相关。6、浮游植物密度与轮虫密度呈显着正相关,与轮虫生物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其生物量均与轮虫密度和生物量达到极显着正相关;枝角类密度与生物量均与桡足类密度和生物量存在极显着正相关。7、后滩湿地共有轮虫污染指示种93种,其中寡污染(32种)和寡污-β中污(30种)指示种最多,β中污种类数次之(23种),β-α中污均有7种,α中污种类数最少,仅有1种,它们分别占总污染指示种的34.41%、32.26%、24.73%、7.53%和1.08%。8、10号站点位于后滩水系的出水口,在生态修复条件下,营养水平从水系源头1号站点(TLI=57.29)沿着水流方向层层递减,直至10号站点降至最低,计算其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也最低,仅为36.56,并且浮游植物、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现存量均以10号站点达到最低。
二、用微型生物群落综合指数评价黄浦江水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微型生物群落综合指数评价黄浦江水质(论文提纲范文)
(1)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湿地研究概况 |
1.1.1 湿地 |
1.1.2 湿地的生态功能 |
1.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湿地浮游植物的生态学研究 |
1.2.1 湿地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功能 |
1.2.2 湿地浮游植物的影响因子 |
1.3 基于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C-S-R生长策略的生态学研究 |
1.3.1 浮游植物功能类群 |
1.3.2 浮游植物生长策略 |
1.4 呼兰河口湿地概述 |
1.5 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技术路线 |
第2章 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点的设置 |
2.2.2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
2.2.3 标本的鉴定及计数 |
2.3 实验结果 |
2.3.1 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 |
2.3.2 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丰度及时空分布特征 |
2.3.3 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的优势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呼兰河口湿地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理化指标的测定 |
3.2.2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 |
3.3 实验结果 |
3.3.1 呼兰河口湿地水温的变化特征 |
3.3.2 呼兰河口湿地酸碱度的变化特征 |
3.3.3 呼兰河口湿地电导率的变化特征 |
3.3.4 呼兰河口湿地溶解氧的变化特征 |
3.3.5 呼兰河口湿地浊度的变化特征 |
3.3.6 呼兰河口湿地总氮的变化特征 |
3.3.7 呼兰河口湿地总磷的变化特征 |
3.3.8 呼兰河口湿地高锰酸盐指数的变化特征 |
3.3.9 呼兰河口湿地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变化特征 |
3.3.10 呼兰河口湿地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变化特征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Margalef多样性指数(H) |
4.2.2 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 |
4.2.3 Pielou均匀度指数(J) |
4.2.4 Simpson's生态优势度指数(D) |
4.2.5 多样性阈值(Dv) |
4.3 实验结果 |
4.3.1 呼兰河口湿地的Margalef多样性指数(H) |
4.3.2 呼兰河口湿地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 |
4.3.3 呼兰河口湿地的Simpson's生态优势度指数(D) |
4.3.4 呼兰河口湿地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 |
4.3.5 呼兰河口湿地的多样性阈值(Dv)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生长策略的时空分布特征 |
5.1 引言 |
5.2 材料方法 |
5.2.1 藻类植物功能类群(FG)划分方式 |
5.2.2 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生长策略 |
5.2.3 浮游植物功能类群Q指数 |
5.3 实验结果 |
5.3.1 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FG)划分及其分布频率 |
5.3.2 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3 呼兰河口湿地不同生长策略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4 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Q指数 |
5.4 讨论 |
5.4.1 呼兰河口湿地FG功能类群时空分布特征 |
5.4.2 呼兰河口湿地不同生长策略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
5.5 小结 |
第6章 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6.1 引言 |
6.2 材料方法 |
6.3 实验结果 |
6.3.1 呼兰河口湿地2018年浮游植物功能类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6.3.2 呼兰河口湿地2019年浮游植物功能类群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6.3.3 湿地内各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中华绒螯蟹养殖中水环境影响及浮游生物作用的综述 |
1.1 河蟹养殖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
1.2 浮游动物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 |
1.3 浮游植物在河蟹养殖中的作用 |
1.4 研究展望 |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的变化特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
2.1.2 实验设计 |
2.1.3 采样方法与分析 |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养殖产量 |
2.2.2 蜕壳间期、有效积温和累计有效积温的变化特征分析 |
2.2.3 幼蟹生态养殖区T、DO、p H、EC的变化特征分析 |
2.2.4 幼蟹生态养殖区COD_(Mn)的变化特征分析 |
2.2.5 幼蟹生态养殖区“三氮”和TN的变化特征分析 |
2.2.6 幼蟹生态养殖区PO_4~(3-)-P和TP的变化特征分析 |
2.2.7 幼蟹生态养殖区Chl-a的变化特征分析 |
2.3 讨论 |
2.3.1 幼蟹蜕壳与T及有效积温的规律 |
2.3.2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因子综合评价 |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
3.1.2 实验设计 |
3.1.3 采样方法与分析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因子监测 |
3.2.2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
3.2.3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密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
3.2.4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
3.2.5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
3.2.6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与水质因子的RDA分析 |
3.3 讨论 |
3.3.1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 |
3.3.2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动物群落与水质因子的关系 |
3.3.3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综合评价 |
第四章 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地点与材料 |
4.1.2 实验设计 |
4.1.3 采样方法与分析 |
4.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幼蟹生态养殖区水质因子监测 |
4.2.2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种 |
4.2.3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
4.2.4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征分析 |
4.2.5 幼蟹生态养殖区浮游植物与水质因子的RDA分析 |
4.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相关论文 |
致谢 |
(3)湖北武山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食物网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浅水湖泊富营养化问题 |
1.1.1 富营养化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1.1.2 富营养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1.2 鲢、鳙鱼生物操纵控藻研究及争议 |
1.3 水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的评估方法 |
1.3.1 稳定同位素在水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1.3.2 EwE模型的应用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武山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采样点与采样时间 |
2.2.2 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
2.2.3 浮游生物的采集、处理及鉴定 |
2.2.4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 |
2.2.5 浮游生物优势种及多样性分析 |
2.2.6 统计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水体理化特征 |
2.3.2 浮游植物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3.3 浮游动物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4 讨论 |
2.4.1 武山湖水污染特征 |
2.4.2 浮游生物对水体营养状态的指示 |
2.4.3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2.4.4 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2.5 小结 |
第3章 武山湖食物网结构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采样点与采样时间 |
3.2.2 同位素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3.2.3 Ecopath模型的原理及参数选择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武山湖水生动物及基础有机碳源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
3.3.2 Ecopath模型模拟结果 |
3.4 讨论 |
3.4.1 基于稳定同位素的武山湖食物网结构分析 |
3.4.2 基于Ecopath模型的武山湖食物网结构分析 |
3.4.3 鲢鳙鱼对武山湖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马金溪开化段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河流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河流生态系统 |
1.2. 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 |
1.3. 河流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 |
1.4. 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 |
1.4.1. 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动态格局 |
1.4.2. 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 |
1.5. 河流健康评价 |
1.6. 河流健康评价的方法 |
1.6.1. 生物指示物种法 |
1.6.2. 综合指标评价法 |
1.6.3. 模糊数学评价法 |
1.7. 马金溪流域概况 |
1.7.1. 地理位置 |
1.7.2. 流域水系 |
1.7.3. 水文气象 |
1.7.4. 社会经济概况 |
1.7.5. 流域水利水电工程 |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调查地点 |
2.2. 调查时间和内容 |
2.3. 水环境调查 |
2.4. 浮游生物调查 |
2.4.1. 样品采集 |
2.4.2. 样本鉴定与计数 |
2.5. 底栖动物调查 |
2.5.1. 底栖动物的采集 |
2.5.2. 底栖动物的鉴定 |
2.6. 鱼类调查 |
2.6.1. 样品采集 |
2.6.2. 样本鉴定 |
2.7. 数据处理 |
2.7.1. 浮游生物密度和生物量计算 |
2.7.2. 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 |
2.7.3.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
2.7.4. 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 |
2.7.5. 鱼类群落丰度生物量曲线 |
2.7.6. 基于底栖动物完整性的河流健康评价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水环境 |
3.2. 浮游生物 |
3.2.1. 浮游生物种类分布与资源量 |
3.2.2. 浮游生物多样性 |
3.2.3.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 |
3.2.4.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干支流差异 |
3.2.5. 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典型对应分析 |
3.3. 鱼类 |
3.3.1. 现场渔获物调查 |
3.3.2. 鱼类群落丰度生物量曲线 |
3.3.3. 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
3.3.4. 鱼类群落结构干支流间的差异 |
3.4. 底栖动物 |
3.4.1. 底栖动物的种类与分布 |
3.4.2. 底栖动物的多样性 |
3.5. 基于底栖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河流健康评价 |
4. 讨论 |
4.1.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1.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2.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干支流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2. 鱼类群落结构动态及其资源特征 |
4.2.1. 鱼类群落结构在季节间的差异 |
4.2.2. 鱼类群落结构在干支流间的差异 |
4.2.3. 鱼类资源特征 |
4.3. 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
4.4. 河流健康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表 1:马金溪开化段浮游植物分布情况表 |
附表 2:马金溪开化段浮游动物分布情况表 |
附表 3:马金溪开化段底栖动物分布情况表 |
附表 4:渔获物种类及分布表 |
(5)着生藻类及其生态种组对微时空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着生藻类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着生藻类研究及应用进展展望 |
1.2 国内外生态种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地布设和采样周期 |
2.3 调查内容及方法 |
2.3.1 水质理化指标及测定方法 |
2.3.2 样品采集及鉴定方法 |
2.4 数据计算与分析 |
2.4.1 优势种计算 |
2.4.2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 |
2.4.3 种间联结性的计算 |
2.4.4 Spearman秩种间关系相关计算 |
2.4.5 相关性分析 |
2.4.6 模糊集合标准化处理方法 |
第三章 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分析 |
3.1 平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 |
3.1.1 平水期着生藻类种类组成 |
3.1.2 平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空间变化 |
3.2 枯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 |
3.2.1 枯水期着生藻类种类组成 |
3.2.2 枯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空间变化 |
3.3 丰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及其空间分布 |
3.3.1 丰水期着生藻类种类组成 |
3.3.2 丰水期着生藻类群落空间变化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着生藻类主要物种种间联结及生态种组 |
4.1 平水期主要物种种间联结及生态种组划分 |
4.1.1 平水期主要物种种间联结性与相关性 |
4.1.2 平水期主要着生藻类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及生态种组种 |
4.2 枯水期主要物种种间联结及生态种组划分 |
4.2.1 枯水期主要物种种间联结性与相关性 |
4.2.2 枯水期主要着生藻类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及生态种组种 |
4.3 丰水期主要物种种间联结及生态种组划分 |
4.3.1 丰水期主要物种种间联结性与相关性 |
4.3.2 丰水期主要着生藻类Spearman秩相关系数及生态种组种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环境因子与着生藻类及其生态种组的关系 |
5.1 平水期着生藻类的时间变化特征及水质因子对生态种组的驱动 |
5.1.1 平水期着生藻类的时间变化特征 |
5.1.2 平水期着生藻类生态种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
5.2 枯水期着生藻类的时间变化特征及水质因子对生态种组的驱动 |
5.2.1 枯水期着生藻类的时间变化特征 |
5.2.2 枯水期着生藻类生态种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
5.3 丰水期着生藻类的时间变化特征及水质因子对生态种组的驱动 |
5.3.1 丰水期着生藻类的时间变化特征 |
5.3.2 丰水期着生藻类生态种组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着生藻类对水质的生物评价及其生态种组的指示作用 |
6.1 平水期着生藻类对水质的生物评价及其生态种组的指示作用 |
6.1.1 平水期优势种及其对水质的指示 |
6.1.2 生物指数对平水期水质的综合评价 |
6.2 枯水期着生藻类对水质的生物评价及其生态种组的指示作用 |
6.2.1 枯水期优势种及其对水质的指示 |
6.2.2 生物指数对枯水期水质的综合评价 |
6.3 丰水期着生藻类对水质的生物评价及其生态种组的指示作用 |
6.3.1 丰水期优势种及其对水质的指示 |
6.3.2 生物指数对丰水期水质的综合评价 |
6.4 讨论与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7.1.1 着生藻类群落结构 |
7.1.2 着生藻类群落微时空变化 |
7.1.3 樱桃河着生藻类优势种及水质评价 |
7.1.4 着生藻类生态种组与环境因子关系及其指示作用 |
7.2 展望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保定府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内河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概述 |
1.2.2 浮游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研究综述 |
1.3 保定府河概况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保定府河水体浮游生物调查 |
2.1 府河周边环境调查 |
2.2 府河水体取样点布设 |
2.2.1 布点原则 |
2.2.2 采样点分布 |
2.3 采样与水质检测 |
2.3.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3.2 水质检测 |
2.4 浮游生物样品分析 |
2.4.1 浮游生物样品分析 |
2.4.2 计算公式 |
第三章 保定府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3.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现存量 |
3.1.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时空变化规律 |
3.1.2 浮游植物密度及时空变化规律 |
3.2 浮游植物优势种 |
3.2.1 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 |
3.2.2 浮游植物优势种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 |
3.3 浮游植物多样性 |
3.3.1 浮游植物多样性时间变化 |
3.3.2 浮游植物多样性空间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定府河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
4.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与现存量 |
4.1.1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时空变化规律 |
4.1.2 浮游动物密度及其时空变化规律 |
4.2 浮游动物优势种 |
4.2.1 浮游动物优势种 |
4.2.2 浮游动物优势种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 |
4.3 浮游动物多样性 |
4.3.1 浮游动物多样性 |
4.3.2 浮游动物多样性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其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5.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影响因素SPSS相关性分析 |
5.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RDA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保定府河已检出浮游植物名录 |
附录2 保定府河已检出浮游动物名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浮游生物种群概念 |
1.2 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特征概述 |
1.2.1 种类组成 |
1.2.2 种群密度 |
1.2.3 种群生物量 |
1.2.4 优势种 |
1.2.5 生物多样性 |
1.3 国内外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概述 |
1.3.1 国外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概况 |
1.3.2 我国浮游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概况 |
1.4 浮游生物与水质监测评价 |
1.4.1 浮游植物与水质监测评价 |
1.4.2 浮游动物与水质监测评价 |
1.5 研究水域概况 |
1.5.1 红水河地貌、气候、水文特征 |
1.5.2 红水河梯级开发状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植物种群结构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时间 |
2.1.2 采样点布设 |
2.1.3 实验所需器材与药品 |
2.1.4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
2.1.5 分析方法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红水河主要理化指标 |
2.2.2 红水河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水平变化 |
2.2.3 浮游植物现存量与水平变化 |
2.2.4 浮游植物优势种类 |
2.2.5 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影响 |
2.3.2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影响 |
2.3.3 红水河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的变化 |
2.3.4 浮游植物各指标对水质监测评价的说明 |
2.4 小结 |
第三章 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动物种群结构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调查时间 |
3.1.2 采样点布设 |
3.1.3 实验所需器材与药品 |
3.1.4 样品采集与处理方法 |
3.1.5 分析方法 |
3.1.6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红水河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与水平变化 |
3.2.2 浮游动物现存量与水平变化 |
3.2.3 浮游动物优势种类 |
3.2.4 浮游动物多样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的影响 |
3.3.2 红水河梯级电站开发对浮游动物现存量的影响 |
3.3.3 红水河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的变化 |
3.3.4 关于浮游生物调查中定性与定量问题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历史 |
1.2 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演替 |
1.3 大型底栖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1.4 大型底栖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
1.5 大型底栖动物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第2章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时空分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海域基本环境特征 |
2.1.2 站位布设及样品采集 |
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时间对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影响 |
2.2.2 空间对长江口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时间变动 |
2.3.2 大型底栖生物群落与历史资料的比较 |
2.3.3 底栖生物的空间分布变化 |
2.3.4 长江口大型底栖生物与其他河口或邻近海域的比较 |
第3章 环境因子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沉积物类型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 |
3.2.2 低氧对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沉积物类型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 |
3.3.2 低氧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 |
第4章 利用大型底栖动物评价河口环境质量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多样性指数评价法 |
4.1.2 ABC曲线 |
4.1.3 MPI指数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多样性评价 |
4.2.2 ABC曲线评价 |
4.2.3 MPI指数评价 |
4.3 讨论 |
4.3.1 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
4.3.2 长江口海域的环境质量及其与其他海域的比较 |
第5章 结论 |
5.1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时空分布 |
5.2 环境因子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影响 |
5.3 长江口的海域环境质量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加的课题 |
致谢 |
附录:种类名录 |
(10)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生态修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 |
2 浮游生物的研究概述 |
2.1 浮游植物的研究概述 |
2.2 浮游动物的研究概述 |
3 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
3.1 环境因子 |
3.2 生物因素 |
4 水质营养状态评价常用的方法 |
4.1 理化指标 |
4.2 生物指示法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周年动态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站点的设置与采样时间 |
1.1.2 实验方法 |
1.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常见理化指标 |
1.2.2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 |
1.2.3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季节变化 |
1.2.4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月变化 |
1.2.5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水平分布 |
1.2.6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浮游植物多样性的时空分布 |
1.2.7 浮游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 CCA 分析 |
1.3 讨论 |
1.3.1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 |
1.3.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生态修复的响应 |
1.3.3 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 |
第二章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生态学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站点的设置与采样时间 |
2.1.2 实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轮虫种类组成及污染指示种 |
2.2.2 优势种的季节变化 |
2.2.3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轮虫现存量的月变化 |
2.2.4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轮虫现存量的水平分布 |
2.2.5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轮虫多样性的时空分布 |
2.2.6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轮虫的 Q(B/T)值 |
2.2.7 轮虫群落与环境因子的 CCA 分析 |
2.3 讨论 |
2.3.1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轮虫种类组成特征 |
2.3.2 影响轮虫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的环境因子 |
第三章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周年动态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站点的设置与采样时间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枝角类的物种组成与数量分布 |
3.2.2 枝角类的多样性指数的月变化及相似性指数 |
3.2.3 主要枝角类种类的丰度和环境因子的 CCA 排序 |
3.3 讨论 |
3.3.1 枝角类的种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特征 |
3.3.2 枝角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四章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桡足类群落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站点的设置与采样时间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桡足类物种组成与数量分布 |
4.2.2 桡足类多样性指数的月变化及相似性指数 |
4.2.3 桡足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 讨论 |
4.3.1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桡足类群落结构的动态特征 |
4.3.2 生态因子对桡足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五章 总结 |
5.1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5.1.1 浮游植物物种种类与优势种种类组成及季节变化 |
5.1.2 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季节变化 |
5.1.3 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水平分布 |
5.1.4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变化 |
5.1.5 浮游植物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5.2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轮虫群落结构的变化 |
5.2.1 轮虫物种种类与优势种种类组成及季节变化 |
5.2.2 轮虫现存量的季节变化 |
5.2.3 轮虫现存量的水平分布 |
5.2.4 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变化 |
5.2.5 轮虫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3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枝角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
5.3.1 枝角类物种种类与优势种种类组成及季节 |
5.3.2 枝角类现存量的季节变化 |
5.3.3 枝角类现存量的水平分布 |
5.3.4 枝角类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 |
5.3.5 枝角类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5.4 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桡足类群落结构的变化 |
5.4.1 桡足类物种种类与优势种种类组成及季节变化 |
5.4.2 桡足类现存量的季节变化 |
5.4.3 桡足类现存量的水平分布 |
5.4.4 桡足类丰富度指数 D 的季节变化 |
5.4.5 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 |
5.5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会议及项目 |
致谢 |
四、用微型生物群落综合指数评价黄浦江水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 贾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2]中华绒螯蟹幼蟹蜕壳期间池塘水环境及浮游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D]. 贾延.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3]湖北武山湖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食物网结构研究[D]. 张佳敏. 湖北工业大学, 2019(06)
- [4]马金溪开化段水生生物多样性及河流健康评价[D]. 张宏伟.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5]着生藻类及其生态种组对微时空变化的响应[D]. 刘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6]基于鱼类完整性指数的黄浦江水生态系统评价[J]. 周天舒,张亚,唐文乔,王丽卿.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06)
- [7]保定府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D]. 彭艳侠. 河北农业大学, 2015(02)
- [8]红水河梯级电站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分析[D]. 范吉辉. 广西大学, 2014(01)
- [9]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 寿鹿.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10]上海世博园后滩湿地生态修复后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D]. 吴艳芳. 上海海洋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