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教场所要加强对新入所劳教人员的心理调适(论文文献综述)
何伟[1](2021)在《HC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
杨凡[2](2021)在《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推行路径研究 ——以Y省F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文中提出强制隔离戒毒是特定的行政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进行的教育戒治措施,具有惩戒、治疗、矫治、救助的属性,而建立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下文中简称统一戒毒模式)则是新时代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由转型到定型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从循证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选择Y省F强制隔离戒毒所(下文中简称Y省F强戒所)为调查对象,通过采用访谈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探讨统一戒毒模式的推行成效、现实困境及其优化路径,以期提升统一戒毒模式的推行效率。本篇论文分为六章,其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统一戒毒模式的推行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简要说明统一戒毒模式的关键概念,揭示循证理论的起源、内容以及与本研究的契合性。第三章,统一戒毒模式的必要性分析,阐释统一戒毒模式的相关法律政策、核心内涵及其与其他戒毒模式的关系,进而论证统一戒毒模式的重要价值。第四章,Y省F强戒所统一戒毒模式的运行现状,重点归纳F强戒所统一戒毒模式的举措、现状和成效。第五章,Y省F强戒所统一戒毒模式的运行困境及形成原因,界定统一戒毒模式的运行困境,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其形成原因。第六章,循证治理理论视角下统一戒毒模式的优化建议,通过循证治理理论的三维分析框架,从价值理性的证据、工具理性的技术方法和融合统一的管理策略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赵文静[3](2021)在《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中国看守所改革持续加大的背景下进行研究,指出目前随着看守所职能的变化,导致对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看守所民警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监所安全,本文以B市看守所为例,在研究探讨中提出对民警建设有针对性的措施。通过梳理相应文献,针对目前关于民警队伍建设和看守所工作等文献的相关研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等,对照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中的实际案例,发现B市看守所的民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主要在于岗位设置不足、人员队伍老龄化、人才引进不完善、工作强度超负荷、培训保障工作不到位等问题。结合B市看守所存在的现实情况,从民警来源、民警结构、民警素质、民警职能与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并结合国外和国内地市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借鉴经验,最终提出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优化对策,主要从“从优待警”、专业技能培训、优化民警队伍结构、提升素质、明晰激励机制与加强监管机制这六大方面去提升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构建安全稳定的监所环境和积极健康的民警队伍。
刘婷[4](2020)在《基层民警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民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安民警是我们和平时代做出最大牺牲一群人,始终兢兢业业、恪守岗位,和各种违法犯罪、黑恶势力作斗争,并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受侵犯,用他们的付出给我们创造了一方和平、稳定的天地。这种职业有其工作的特殊性,因此责任重大,危险系数高。此次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引导人们走近这一特殊的队伍,意识到警务人员尤其是基层的警务工作者所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并探讨问题的造成原因,同时对于其普遍性、严重性进行阐述分析。此外,经过不同视角的研究,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到基层警务人员中职业倦怠问题的构成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方案,从而让基层民警缓解自身倦怠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的岗位中,继续做好人民的“守护神”。此次课题研究,围绕基层民警所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细致的调研,并深入挖掘剖析,在职业层面、组织层面、个体层面等梳理原因,基于民警的立场去思考此类因素对于基层民警职业发展以及工作表现形成的影响。这个视角和我国当下该领域的一些其他课题研究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随后对当地公安机关已经落实的一些应对方法进行了解分析,比如政治思想工作、网络心理辅导等。政治思想工作实现了一定的效果,不过在处理具体问题上并不理想,需要进行调整以及完善。而相比之下“网络心理辅导制”,通过网络论坛交流的方式悄然走进基层民警人员的内心,为民警提供了一个网上心理咨询的平台,从而在精神层面给与引导,在基层民警队伍中受到广泛好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基层民警职业倦怠情况的处理,最关键的就是创建和发展相应的职业保障体系,转变思想,改善福利待遇,让他们没有生活上的忧虑,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改善警员的工作环境,关注其身心健康,在组织上和制度上给与更多关照。此外,需要更多地关心民警的个人思想以及生活问题,强化职业道德的教育,合理评估工作岗位全面认知岗位职责,通过多种方式减小压力,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创建倾斜性的政策体系,对于基层民警队伍给与更多关照,带来实在的慰问与帮助,引导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更加关注、更加尊重这一群体。
袁蕊[5](2020)在《“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及其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矛盾和冲突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任何时代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从经济结构到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经济生活到精神生活、人际关系到价值观念,无不发生着深刻的历史变迁。这种历史变迁,一方面使得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有了全面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无直接利益冲突”正是伴随着我国转型期社会矛盾的变化出现的,是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正确理解、认识、化解和防范“无直接利益冲突”,维护国家的和谐与稳定是当务之急。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无直接利益冲突”与西方话语下的“社会冲突”具有不同的属性。“无直接利益冲突”可治可防可化解,具有人民内部矛盾属性。因此,文章围绕“无直接利益冲突”治理的依据、以往治理的成败得失、今后的治理方向和目标等问题展开。在写作逻辑顺序上,首要工作是对“无直接利益冲突”进行了阐释,即在文章开篇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形成了有关称谓辨析、表征、成因和影响等一般性理论,确定我们全面认识和了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重要前提。我们认为,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不能脱离社会实际而展开,“社会转型”是考察“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最大的实际,为此我们把社会转型期,作为“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的社会背景。正是在此背景下,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分化、社会阶层多元化,特别是贫富差距扩大引发人民群众强烈的不满情绪,才产生了庞大的源头性矛盾,为发生“无直接利益冲突”埋下隐患。转型期,原有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失效、缺位、错位,新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尚未健全,社会整合力和控制力下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交错,社会心理发生变异等综合因素,导致“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生成。其中,心理因素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方面。心理因素包括社会心理和群体心理两个方面,二者是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功效。社会心理是“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的基础性心理,是长期存在的心理感受;群体心理具有短暂化、情景化等特征,是特定情境下,特定群体的心理状态。从“无直接利益冲突”参与者的群体心理着手,通过研读大量案例得出:“无直接利益冲突”参与者不仅有消极的群体心理,还存在正面、积极心理。调控、疏导负面心理,鼓励、保护正面心理,能够为我们从根本上防范、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赢得宝贵的时间,创造和谐的氛围;也有利于引导民众养成健康、理性、乐观、向上的群体心理。这对于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凝聚全社会力量、助推中国梦实现,有着无法替代的积极意义。这一观点是论文的创新点。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具着深厚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矛盾的论述、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矛盾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矛盾治理理论是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无直接利益冲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而爆发。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现了直接利益冲突事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直接利益冲突逐步演化为无直接利益相关的冲突。这一新型社会冲突走入学者的视野,成为广泛研究的议题。学界关于其概念内涵、性质、影响及治理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以往学者对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学理研究、各级政府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经验和教训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依据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治理不足的原因,深入探索新时代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新模式。新时代,国际形势风云变化。受国外社会运动和社会思潮的冲击和网络政客的蛊惑,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外部条件风险增加。国外反华势力故意挑起或利用国内焦点事件,制造冲突事件,丑化中国;国内社会结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等发生变化,社会矛盾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和特征,这些都为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带来挑战和困难。机遇总是伴随挑战和困难。新时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价值引领,调整、规范人民内部矛盾的各种利益关系,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在党内,中国共产党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披荆斩棘的政治勇气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风建设呈现新气象和新变化,这已然成为党和政府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底气和机遇。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是研究问题最终的落脚点。创新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首先要创新治理思维。“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双方不是绝对的对立,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冲突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政府要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转变治理理念。从传统的斗争思维、紧张对峙、政治控制方式转变为以和谐思维为指引、以官民的平衡互动为契机、以多元社会治理方式为路径,深化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思维认知。其次要推动治理制度完善。制度是规范、原则、价值观念和体系在国家强制力层面的具体呈现,是社会运行的保障。从创新调解制度、信访制度和诉讼制度等方面入手,为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提供保障。再次要构建治理新格局。通过加强治理主体间的协同,强化治理方式融通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最后要优化治理化解机制。机制是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制度必须依赖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才能有效运转。“无直接利益冲突”是学术界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也是透视中国政治生态的重要渠道。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需要冲破以往旧的、静态的、排他的、刚性且脆弱的治理体系,构筑动态的、包容的、柔性且坚韧的治理体系。这种现代化的治理观和治理体系正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内核,也是实现“无直接利益冲突”良性治理的关键所在。
张幸青[6](2020)在《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毒品问题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对健康和福祉、家庭和社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广泛影响。2018年《世界毒品报告》指出在2000年至2015年间,全球直接因吸毒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0%,报告同时发现,大多数吸毒者是男性,但女性有特定的吸毒方式,虽然女性通常比男性更晚开始使用药物,但一旦开始使用药物,女性使用酒精、大麻、可卡因和阿片的速度往往比男性更快,并更加迅速地发展成吸毒病症。而对于已经进行戒毒的女性戒毒人员而言,由于女性比男性有更好的毒品药理感觉,具有上瘾快、依赖性强等特点,女性戒毒者较男性更容易复吸,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复吸率一般在90%以上,而女性戒毒者的复吸率却高达99%以上,很难实现再社会化。广州市NZ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专门收容广州市抓获的女性戒毒人员的戒毒所,一直在积极探索实现女性戒毒人员更好地再社会化的管理机制,收获了自己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和未解决的冲突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法和抽样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对女性戒毒人员的再社会化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以广州市NZ强制隔离戒毒所为切入,从物质原因、形成原因、推动原因和环境因素探讨、分析女性戒毒人员的吸毒原因,同时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从女性戒毒人员自身、戒毒所、戒毒人员家属、社会等各个角度分析出目前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难的几点冲突困境,并根据女性戒毒人员吸毒原因和以上分析出的冲突困境提出进一步完善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机制的优化路径:包括以实效为目的强化回归指导期的教育指导作用;以“互联网+”为借力促进戒毒人员亲情回归;以人才为导向完善场所高质量的教育保障体系;以教育为载体拓宽教育戒治管理方式;以科技为支撑缓解基层民警压力;以“请进来”与“走出去”为依托提升再社会化的成效,希望从最大层面实现女性戒毒人员的再社会化,降低复吸率,使戒毒工作更好地跟上时代的发展。
谢沙[7](2020)在《监狱基层民警权益保障制度研究 ——以J省女子监狱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公民法律意识和权益意识的不断提高,罪犯权益保障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作为监狱的执法者——监狱基层民警的权益保障却被忽视。监狱警察作为警察队伍中的特殊警种,长期在高强度、高负荷、高危险的环境下工作,其休息权、健康权、申诉控告权、接受教育权、装备保障权等受到严重侵害。罪犯主张权利过度,警囚矛盾日益突出,暴力袭警行为不断发生,民警权利得不到保障。迫于社会及舆论等各方面压力,监狱警察只能以隐忍妥协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侵权行为的发生,民警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监管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在了解监狱基层民警对自身权益保障的满意度及期望值的基础上,本文认真研究了监狱基层民警权益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较深层次原因,并从法制、制度、观念、环境、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监狱基层民警的待遇,健全监狱民警权益保障机制。
郝云峰[8](2020)在《公安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研究 ——以南京市M派出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公安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安改革的重要思想,坚持系统化、工程化、项目化谋划,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呈现出改革层次高、覆盖面广、技术代入感强等诸多亮点。公安派出所是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基层组织和一线综合性战斗实体,处于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最前沿。随着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复杂,派出所的职责任务越来越重、工作密度强度逐渐增大。其原来的警务机制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治安需求,迫切需要探索新的警务机制改革。近年来,南京市公安局坚持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指示要求,以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要问题的框架意见》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思想,紧盯“平安南京”建设目标,深入总结全国公安机关“四化”建设经验,积极推进派出所各项警务工作机制改革。进而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态势提供了机制保障,也为基层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实践丰硕成果。然而基层派出所警务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时犯罪形态也在不断地进行演化。警务工作机制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对其进行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始终没有终点。我们今后的警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还将不断地产生新的突破。本文经过深入扎实的调研,结合笔者丰富的岗位工作经验,选择公安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作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市M派出所为研究样本,理清历史发展脉络,综合运用公安社会学理论、警力无增长改善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等基础理论,充分借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及郑州、大庆、辽源、武汉等国内公安改革样板经验,提出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希望能给理论研究者和改革推动者们提供一定的借鉴。
张紫薇[9](2020)在《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禁毒法》实施后的几年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禁毒、戒毒相关的工作规定和指导意见,逐步规范了戒毒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使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逐渐走向正轨。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在各省有序开展,并形成了一套全国统一的戒毒模式。同时,H省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也正在完成规范化、专业化的进程,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其中包括新旧执法观念的冲突、专业人才瓶颈、戒毒业务管理评定机制不健全、戒毒警察职业倦怠等。在宏观政策背景下,本文通过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这一角度切入,界定了戒毒警察职业化内涵,分析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力图构建H省戒毒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的“三化”格局,积极响应司法部对司法行政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纪律作风建设的统一要求。通过基层工作经验和公共管理理论基础构建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方案,给出可以指导实践的方法。通过对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成因主要集中在:规范性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人才瓶颈突显、职业保障不到位这三个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方法,充分调研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归纳出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结合理论基础,对影响因素进行再分类,给出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指导后续的工作激励手段。在方案章节中,笔者结合了基层工作经验和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基础,探索出了一套符合H省发展实际的职业化建设完善方案,该方案的实现途径将方案内容具体化,并给出了方案实施重点,可操作性较强。方案实施保障章节交代了方案实施的外部环境要求,证明了戒毒警察的职业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必须要在多方条件下实施开展才能取得成效。职业化建设是对公共服务发展的践行,戒毒警察的职业化建设遵从非盈利属性,职业化建设的效果需要较长时间可以显现,公共效益意义重大。
李新科[10](2020)在《广东省戒毒所推进司法部“451”戒毒模式研究 ——以S戒毒所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毒品问题也在迅速泛滥蔓延到我国各地,当前我国禁毒形势十分严峻,吸毒人员在近年来不断快速增长,同时各地戒毒机构的戒毒成效一直未得到长足的进步,导致产生了数量巨大的毒瘾成瘾的公民,这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阻碍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作为世界性的难题之一,如何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备受国家的高度关注,为应对日益突出的吸毒人员的戒断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禁毒工作的政策,希望能够改善此种状况。其中司法部推出的司法行政统一戒毒模式——“451”戒毒模式就是其中重要的举措。目前“451”戒毒模式在广东省S戒毒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新的戒毒模式与之前广东模式有较大不同,同时也缺乏借鉴经验,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少困扰,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广东省S戒毒所推行“451”戒毒模式的执行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发现在执行过程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找到原因及影响,并通过分析原因来寻找有效解决对策,最终使“451”戒毒模式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以司法部“451”戒毒模式的执行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政策执行的互动理论模型和协同治理为理论依据,通过广东省S戒毒所的实际案例来分析对比广东省“336”戒毒模式与“451”戒毒模式之间的优缺点,并结合广东省S戒毒所推行“451”戒毒模式的执行效果的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从互动模型理论来看推行“451”戒毒模式主要问题是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受影响者之间未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未重视政策受影响者的利益、政策执行者未因政策受影响者的改变而改变、政策执行者不够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再从“451”戒毒模式的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受影响者之间的互动沟通方面进行探析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因素;最后,根据互动理论模型的逻辑及社会协同治理理论依据对“451”戒毒模式相关方面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进而完善“451”戒毒模式,最终提升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工作,降低戒毒人员的复吸率。使强制隔离戒毒所更好地适应戒毒工作新时代、新要求的发展,从而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二、劳教场所要加强对新入所劳教人员的心理调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教场所要加强对新入所劳教人员的心理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2)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推行路径研究 ——以Y省F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源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二、国内研究情况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一、本研究创新点 |
二、可能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 “361”强戒模式 |
二、 “391”强戒模式 |
三、统一戒毒模式 |
第二节 理论基础:循证治理理论 |
一、循证治理理论历史渊源 |
二、循证治理理论内涵 |
三、循证治理理论的理论框架 |
第三节 循证理论与本研究的契合性 |
第三章 统一戒毒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统一戒毒模式的相关法律政策 |
第二节 统一戒毒模式的核心内涵 |
一、统一戒毒模式性质 |
二、统一戒毒模式核心特点 |
三、统一戒毒模式流转过程 |
第三节 比较统一戒毒模式与“361”强戒模式、“391”强戒模式 |
一、三种模式共同点 |
二、三种模式不同点 |
三、三种模式优劣比较 |
第四节 统一戒毒模式推行的重要价值 |
第四章 Y省F强戒所统一戒毒模式的运行现状 |
第一节 Y省F强戒所统一戒毒模式的运行概况 |
一、Y省戒毒模式基本情况 |
二、Y省F强戒所统一戒毒模式的运行现状 |
三、Y省F强戒所统一戒毒模式主要举措 |
第二节 Y省F强戒所统一戒毒模式运行成效 |
一、有效完成防治目标,全面实现中心任务实体化运行 |
二、突出宣传帮扶作用,促进教育戒治与智慧戒毒的融合 |
三、有机结合各矫治手段,拓展心理矫治工作开展方式 |
四、大力推进新技术的运用推广,提升运动戒毒智能化水平 |
五、明确分管责任领导,提高诊断评估工作效率 |
第五章 Y省F强戒所统一戒毒模式的推行困境及形成原因 |
第一节 Y省F强戒所统一戒毒模式推行困境 |
一、专业人员紧缺 |
二、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
三、针对性教育与文化融合有待深化 |
四、戒毒人员对新事物接受力差 |
第二节 Y省F强戒所统一戒毒模式的致困原因分析 |
一、配置不合理,素质有差距 |
二、设施迭代更新慢,医疗基础建设滞后 |
三、收治人数多,专业指导和培训少 |
四、文化水平低,新型毒品损害大 |
第六章 循证治理理论视角下统一戒毒模式的优化建议 |
第一节 价值理性:统一戒毒模式的证据诉求 |
一、合理配置警力,促进教育队伍专业化 |
二、强化戒毒人员教育工作,提供价值理性的证据融入戒治 |
第二节 工具理性:统一戒毒模式推行的技术方法 |
一、优化技术工具,提升教育戒治专业水平 |
二、完善配套设施,促进场所建设的信息化 |
第三节 融合策略:统一戒毒模式实现的关键举措 |
一、加强场所文化建设,推进戒毒工作人文化和科学化 |
二、聚焦场所安全稳定,促进统一戒毒模式与规范化建设深度融合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看守所相关文献研究 |
二、民警队伍建设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看守所 |
二、看守所民警的职责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二、人力资本管理理论 |
三、警力无增长改善论 |
第三章 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现状 |
第一节 B市看守所现状 |
第二节 B市看守所民警结构 |
一、概述 |
二、民警队伍结构情况 |
第三节 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现状 |
一、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概述 |
二、B市看守所各岗位职责简析 |
第四章 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第一节 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看守所民警队伍专门机构不完善 |
二、看守所民警队伍专业素养与实践处置能力不匹配 |
三、看守所民警队伍缺乏有针对性培训体系 |
四、看守所民警队伍忽视身心健康 |
五、看守所民警队伍存在职业倦怠 |
第二节 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岗位设置不足 |
二、人员队伍老龄化 |
三、人才引进不完善 |
四、工作强度超过负荷 |
五、培训保障工作不到位 |
第五章 国内外典型案例对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的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的典型经验 |
一、美国密执安州矫正局 |
二、英格兰和威尔士监狱 |
三、日本千叶监狱 |
第二节 国内地市的基本经验 |
一、韩城市看守所 |
二、沈阳市看守所 |
三、枣庄市看守所 |
第三节 国内外案例给我们的启示 |
第六章 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优化对策 |
第一节 落实从优待警政策 |
第二节 完善看守所民警队伍专业技能培训 |
第三节 优化看守所民警队伍结构 |
第四节 提升看守所民警队伍素质 |
第五节 明晰看守所民警激励机制 |
第六节 加强看守所的监管机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现状与能力提升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4)基层民警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民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文献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基层民警概念 |
2.1.2 职业倦怠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工作匹配理论 |
2.2.2 “双因素”激励理论 |
2.2.3 资源保存理论 |
第三章 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基层民警职业倦怠现状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程序 |
3.1.2 问卷编制、发放及统计 |
3.2 问卷统计分析 |
3.2.1 问卷信效度分析 |
3.2.2 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基层民警职业倦怠总体情况 |
3.3 基于基本信息变量的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分析 |
3.3.1 不同性别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
3.3.2 不同年龄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
3.3.3 不同婚姻状况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
3.3.4 不同学历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
3.3.5 不同工作年限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
3.3.6 不同工作性质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比较 |
3.3.7 各信息变量的民警职业倦怠差异总体分析 |
第四章 基层民警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
4.1 访谈设计 |
4.1.1 被访人基本情况 |
4.1.2 访谈关键问题 |
4.2 访谈内容分析 |
4.2.1 个体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
4.2.2 职业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
4.2.3 组织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
4.2.4 社会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
4.3 访谈总结 |
第五章 消除基层民警职业倦怠问题的对策 |
5.1 个体层面 |
5.1.1 加强心理调适,关注身心健康 |
5.1.2 建立合理的职业预期 |
5.1.3 提升个人能力 |
5.2 工作层面 |
5.2.1 提高基层民警岗位流动性 |
5.2.2 加强对基层民警的职业生涯管理 |
5.2.3 实现基层民警权责统一 |
5.2.4 进一步界定公安工作职责范围 |
5.3 组织层面 |
5.3.1 关注组织公平 |
5.3.2 建设警营文化 |
5.3.3 完善激励机制 |
5.4 社会层面 |
5.4.1 树立对基层民警的合理期望 |
5.4.2 健全基层民警社会支持体系 |
5.4.3 加强舆论的正面引导,争取公众认同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基层民警职业倦怠调查问卷 |
致谢 |
(5)“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理论分析 |
一、“无直接利益冲突”概念界定 |
二、“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生成 |
(一)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成因 |
(二) “无直接利益冲突”发生机理 |
三、“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表征 |
(一) 弱势群体为主体 |
(二) 借机发泄为目的 |
(三) 偶发事件为起因 |
(四) 以政府部门为冲突对象 |
(五) 表现形式多样化 |
四、“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负面影响 |
(一) 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 |
(二) 损害政府权威和政治合法性 |
(三) 破坏社会心理 |
(四) 阻碍人民政治素质的提高 |
第二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学理依据 |
一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属性定位 |
(一) 定位“无直接利益冲突”属性的依据 |
(二) “无直接利益冲突”属性的层次性分析 |
(三)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多元属性分析 |
二、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理论依据 |
(一)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矛盾思想为理论指导 |
(二) 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矛盾理论为理论基石 |
(三) 以西方集体行为和社会冲突理论为镜鉴 |
第三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价值意义 |
一、契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 |
(一) 提高对人民主体的关切 |
(二) 实现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
(三) 推进治理方式的民主化 |
二、符合建设平安中国的题中之意 |
(一) 法治是建设平安中国的根本依托 |
(二) 协同治理是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手段 |
(三) 综合治理是建设平安中国的必然趋势 |
三、符合基层治理的内在要求 |
(一) 基层治理是防范冲突的第一道防线 |
(二) 基层治理是引领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 |
(三) 基层治理效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
第四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一、治理初探阶段(1949-1992) |
(一)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的治理(1949-1978) |
(二)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四大召开时期的治理(1978-1992) |
(三) 阶段特征 |
二、艰难探索阶段(1992-2012) |
(一) 党的十四大至党中央对“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确认期间的治理(1992-2006) |
(二) 2006年至党的十八大前夕的治理(2006-2012) |
(三) 阶段特征 |
三、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
(一) “无直接利益冲突”新特征 |
(二) 治理理念新发展 |
(三) 治理实践新探索 |
四、“无直接利益冲突”治理的基本经验 |
(一) 必须坚持直面社会矛盾和冲突 |
(二) 必须坚持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矛盾 |
(三) 必须坚持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
(四) 必须提高政府阶段性应对能力 |
第五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现实新境遇 |
一、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新契机 |
(一) 以新时代开启治理新征程 |
(二) 以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为价值引领 |
(三) 以新时代党风建设新气象为精神铸魂 |
二、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国外社会运动和社会思潮的冲击 |
(二) 国内社会发展和社会矛盾的变化 |
三、推进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面临的难题 |
(一) 传统滞后的治理理念 |
(二) 僵化闭塞的治理方式 |
(三) 不健全的治理机制 |
第六章 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创新思路 |
一、创新治理思维 |
(一) 以和谐理念推动思维方式转变 |
(二) 以协调方式促进立场关系转变 |
(三) 以包容理念推进治理方式转变 |
二、推动治理制度完善 |
(一) 完善调解制度 |
(二) 健全信访制度 |
(三) 加强诉讼制度 |
三、加强治理主体协同 |
(一) 加强党委的组织保障 |
(二) 突出政府的主导力量 |
(三) 强化社会组织的协同治理 |
(四) 畅通公众参与渠道 |
四、强化治理方式融通 |
(一) 发挥民主协商的优势 |
(二) 夯实法治保障 |
(三) 激发科技治理效能 |
五、优化治理化解机制 |
(一) 完善多元纠纷裁决机制 |
(二) 建立责任明晰的联动机制 |
(三) 加强对抗行动的制动机制 |
(四) 建立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强制隔离戒毒 |
1.3.2 再社会化 |
1.4 论文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1.4.1 社会身份认同理论 |
1.4.2 标签理论 |
1.5 研究思路与架构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现状及吸毒成因 |
2.1 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层次分布分析 |
2.2 吸毒原因调查问卷设计 |
2.2.1 调查目的及面向对象 |
2.2.2 问题的类型与内容 |
2.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2.3.1 物质原因分析 |
2.3.2 形成原因分析 |
2.3.3 推动原因分析 |
2.3.4 家庭环境分析 |
2.3.5 社会环境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的再社会化现实考察 |
3.1 广州市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模式现状 |
3.2 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的具体做法 |
3.3 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的成效 |
3.3.1 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工作趋于专业化与科学化 |
3.3.2 女性戒毒人员违纪率持续下降 |
3.3.3 女性戒毒人员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进步 |
3.3.4 女性戒毒人员被探访次数持续上升 |
3.3.5 有典型的女性戒毒人员戒毒成功案例 |
第四章 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的冲突困境 |
4.1 女性戒毒人员戒毒意愿强与拒毒能力差的冲突 |
4.2 女性戒毒人员需要的亲情支持与破败亲属关系的冲突 |
4.3 女性戒毒人员戒治工作的专业性要求与民警专业队伍缺乏的冲突 |
4.4 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工作难与民警职业压力大的冲突 |
4.5 女性戒毒人员需要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标签的冲突 |
第五章 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机制的优化路径 |
5.1 以实效为目的强化回归指导区的教育指导作用 |
5.1.1 回归指导区时间明确为2—3个月 |
5.1.2 增加拒毒能力训练 |
5.1.3 开展预防复吸心理训练 |
5.1.4 打造戒毒人员就业帮扶链条 |
5.2 以“互联网+”为借力促进戒毒人员亲情回归 |
5.2.1 远程会见常态化 |
5.2.2 成立戒毒人员家属网络学校 |
5.3 以人才为导向完善场所高质量的教育保障体系 |
5.3.1 高校增加相应戒毒专业 |
5.3.2 加大高素质及专业化民警队伍的培养 |
5.4 以教育为载体拓宽教育戒治管理方式 |
5.4.1 提升女性戒毒人员法律意识与毒品危害意识 |
5.4.2 促进女性戒毒人员康复训练专业化 |
5.4.3 提高女性戒毒人员思想品德素养 |
5.5 以科技为支撑缓解基层民警压力 |
5.5.1 优化完善日常智能监控 |
5.5.2 用技术辅助日常文本工作 |
5.6 以“请进来”与“走出去”为依托提升再社会化的成效 |
5.6.1 “请进来”提高社会各界对戒毒工作的关注度 |
5.6.2 “走出去”减少社会各界对女性戒毒人员的歧视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吸毒原因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戒毒意愿调查表 |
附录三 :拒毒能力调查表 |
附录四 :与女性戒毒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五 :与戒毒所民警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监狱基层民警权益保障制度研究 ——以J省女子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重点与难点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基层民警 |
2.1.2 监狱 |
2.1.3 监狱人民警察 |
2.1.4 监狱警察权益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人本主义理论 |
2.2.2 激励理论 |
第3章 监狱基层民警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
3.1 生命健康权方面 |
3.1.1 暴力袭警事件多发 |
3.1.2 工作负荷强度较大 |
3.2 休息权方面 |
3.3 名誉权方面 |
3.3.1 遭受恶意投诉和不实投诉 |
3.3.2 承受舆论误解的压力 |
3.4 申诉控告权方面 |
3.5 接受培训教育权方面 |
3.6 装备保障权方面 |
第4章 监狱民警权益保障不足的原因 |
4.1 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
4.2 机制体制需要进一步改革 |
4.3 观念因素 |
4.4 环境因素 |
4.5 技术防范能力不足 |
第5章 完善监狱基层民警权益保障的建议 |
5.1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 |
5.2 完善监狱管理制度 |
5.3 纠正认识偏差 |
5.4 优化执法环境 |
5.5 提高技防能力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调查 |
(8)公安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研究 ——以南京市M派出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
(一)警务机制改革基于社会转型的新变化 |
(二)警务机制改革基于社区功能的新拓展 |
(三)警务机制改革基于公安工作的新要求 |
(四)警务机制改革基于基层治理的新实践 |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一)为解决新时期派出所工作的现实困境提供参考 |
(二)为完善公安基层工作理论体系提供样本 |
(三)探索适合南京市基层派出所的警务机制改革模式 |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五、本课题研究的思路 |
六、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一)案例分析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统计分析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一章 公安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概念探析与实践基础 |
一、公安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概念探析 |
(一)关于派出所 |
(二)关于公安改革 |
(三)关于警务机制改革 |
二、公安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实践基础 |
(一)第一阶段:“一公”至文革前 |
(二)第二阶段:文革期间 |
(三)第三阶段:文革结束至改革开放初期 |
(四)第四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十九公”前 |
(五)第五时期:“十九公”后至党的十八大 |
(六)第六阶段:党的十八大至今 |
第二章 南京市M派出所警务机制的运行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南京市M派出所警务机制基本情况 |
(一)辖区基本治安状况分析 |
(二)南京市M派出所警务运行情况 |
二、南京市M派出所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治安工作效能弱化 |
(二)刑侦打击导向偏差 |
(三)社区警务水平有限 |
(四)队伍建设层次不高 |
三、南京市M派出所机制相关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以往对于技术手段在公安工作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上把握不准 |
(二)以往对于实战效能与公安工作环境变化的协调性上把握不准 |
(三)以往对于执法规范在公安工作价值追求的紧迫性上把握不准 |
(四)以往对于队伍管理在公安工作长效发展的科学性上把握不准 |
第三章 国内外基层警务机制改革经验借鉴 |
一、部分发达国家基层警务机制改革经验 |
(一)英国的邻里警务模式 |
(二)法国的城市巡逻机制 |
(三)德国的“柏林模式” |
(四)美国的“纽约模式” |
(五)日本的“交番制” |
二、部分国内基层警务机制改革经验 |
(一)河南的“撤分局模式” |
(二)大庆的“撤所模式” |
(三)辽源的“警署模式” |
(四)武汉的“主动警务模式” |
三、国内外基层警务机制改革经验启示 |
(一)思维力维度:要树立先进的警务理念 |
(二)指挥力维度:要精简内设机构和管理层级 |
(三)战斗力维度:要全面优化警力 |
(四)服务力维度: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
(五)支撑力维度:要注重调查研究和立法工作 |
(六)信息力维度: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
第四章 南京市基层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对策建议 |
一、聚焦智慧警务建设,推进派出所基础信息化转型 |
(一)树立派出所信息引领理念 |
(二)优化派出所信息感知能力 |
(三)拓展派出所信息获取渠道 |
(四)转变派出所信息运用机制 |
(五)提高派出所信息服务水平 |
二、聚焦实战效能建设,推进派出所警务实战化转型 |
(一)提升派出所警情应急处置水平 |
(二)改善派出所辖区治安防控态势 |
(三)促进派出所综合打击整体效能 |
(四)支撑派出所实战能力持续增长 |
三、聚焦法治公安建设,推进派出所执法规范化转型 |
(一)增强执法能力 |
(二)规范执法程序 |
(三)完善执法制度 |
(四)严格执法管理 |
(五)强化执法监督 |
(六)优化执法环境 |
四、聚焦职业警队建设,推进派出所队伍正规化转型 |
(一)增强支部组织力 |
(二)严明法纪约束力 |
(三)提升工作创新力 |
(四)加强民警战斗力 |
(五)优化警队软实力 |
(六)改善职业吸引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色 |
第2章 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现状 |
2.1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1 戒毒警察 |
2.1.2 职业化 |
2.1.3 戒毒警察职业化的内涵 |
2.1.4 戒毒警察职业化的特征 |
2.1.5 理论基础 |
2.2 H省戒毒警察队伍构成情况 |
2.2.1 组织结构状况 |
2.2.2 人员构成情况 |
2.3 H省戒毒警察队伍建设情况 |
2.3.1 组织制度 |
2.3.2 人员任用 |
2.3.3 队伍管理 |
2.4 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2.4.1 存在问题 |
2.4.2 问题成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
3.1 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影响因素调查 |
3.1.1 调查设计 |
3.1.2 调查过程及数据处理 |
3.1.3 结果分析 |
3.2 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影响因素 |
3.2.1 政策法规 |
3.2.2 职业道德 |
3.2.3 职业培训 |
3.2.4 工作经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方案设计 |
4.1 设计目标、原则和整体框架 |
4.1.1 设计目标和原则 |
4.1.2 整体框架 |
4.2 职业化建设方案内容 |
4.2.1 整体规划 |
4.2.2 组织机构 |
4.2.3 资源配置 |
4.2.4 管理标准 |
4.3 职业化建设方案实施途径 |
4.3.1 构建组织目标 |
4.3.2 科学岗位管理 |
4.3.3 充实业务技能 |
4.3.4 强化激励效果 |
4.4 职业化建设方案重点 |
4.4.1 加强职业心态管理 |
4.4.2 职业心态管理方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方案的实施保障 |
5.1 职业化制度保障 |
5.1.1 完善戒毒警察职业化政策法规 |
5.1.2 构建戒毒警察职业化保障机制 |
5.2 职业化资金保障 |
5.2.1 基层建设资源合理分配 |
5.2.2 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 |
5.3 职业化人员保障 |
5.3.1 加强戒毒警察队伍建设力度 |
5.3.2 准确定位戒毒警察职业关系 |
5.4 职业化设施保障 |
5.4.1 巩固安防设施建设 |
5.4.2 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0)广东省戒毒所推进司法部“451”戒毒模式研究 ——以S戒毒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司法部“451”戒毒模式与广东省“336”戒毒模式的对比 |
3.1 司法部“451”戒毒模式概述 |
3.2 广东省“336”戒毒模式概述 |
3.3 司法部“451”戒毒模式与广东省“336”戒毒模式对比分析 |
第四章 广东省S戒毒所推行司法部“451”戒毒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
4.1 广东省S戒毒所推行“451”戒毒模式的举措 |
4.2 广东省S戒毒所“451”戒毒模式运行状况 |
4.3 广东省戒毒所推行“451”戒毒模式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影响广东省S戒毒所推行“451”戒毒模式执行效果的因素分析 |
5.1 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受影响者之间缺乏沟通交流 |
5.2 政策执行者未因政策受影响者的改变而改变 |
5.3 政策受影响者的利益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
5.4 政策执行者仍不够重视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 |
第六章 改善广东省戒毒所推行“451”戒毒模式执行效果的对策建议 |
6.1 加快建设互动沟通机制 |
6.2 改变政策执行者的理念 |
6.3 完善基础保障,保障政策受影响者的权益 |
6.4 紧密联系戒毒人员实际情况,强化其他社会力量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问卷调查 |
致谢 |
四、劳教场所要加强对新入所劳教人员的心理调适(论文参考文献)
- [1]HC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D]. 何伟.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全国统一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的推行路径研究 ——以Y省F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D]. 杨凡.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B市看守所民警队伍建设研究[D]. 赵文静.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4]基层民警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公安局民警为例[D]. 刘婷. 西南大学, 2020(05)
- [5]“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及其治理研究[D]. 袁蕊. 山东大学, 2020(12)
- [6]广州市女性戒毒人员再社会化管理机制研究[D]. 张幸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监狱基层民警权益保障制度研究 ——以J省女子监狱为例[D]. 谢沙. 南昌大学, 2020(01)
- [8]公安派出所警务机制改革研究 ——以南京市M派出所为例[D]. 郝云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H省戒毒警察职业化建设研究[D]. 张紫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10]广东省戒毒所推进司法部“451”戒毒模式研究 ——以S戒毒所为例[D]. 李新科. 兰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