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一、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游淳惠,俞露,林暄[1](2021)在《全球化发展下我国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分析》文中指出转基因技术发展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公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讨论多聚焦于"安全性"问题,因此,政府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方式尤为重要。本文从转基因的安全性评估与风险管理角度切入,分析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区对于转基因技术的风险管理方式,对比分析其与我国的差异,期望藉由良好的风险评估与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法来提高我国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度。

王韬惠[2](2020)在《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转基因食品在不断融入公众生活的同时,随之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是关于转基因食品风险的考量: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风险,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这些疑问随着转基因食品的流通和发展而逐渐发酵,引发人们的思考,同时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的争论也从未停歇。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迫切要求我们从法律层面入手,探求一条规制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有效法律途径。本文主要从法律层面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发生原理以及分类,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性因素,结合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现状,包括立法现状、监管机构、以及风险管理体系等,针对现存制度上的缺陷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试图建立覆盖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的系统的风险监管法律规制体系,探讨可以有效规制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途径。本文第一章主要内容为内涵和风险性分析,梳理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必要性以及相关的法理依据;第二章重点分析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现状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围绕美国和欧盟转基因食品风险法律监管体系,比较二者在风险规制法律结构方面的差异,试图为我国提供有益的借鉴;第四章针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并以期在完善配套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动态的、全程的风险监管法律体系。

王立平,王东,龚熠欣,徐莹,宋玉晶[3](2018)在《国内外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性研究进展与生产现状》文中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自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以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转基因技术的风险性和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研究。介绍了国内外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性研究的现状,并阐述了部分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巴西)转基因农产品的种植状况、法律法规、管理体系和公众态度。同时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我国转基因领域法律法规不完善,公众对转基因安全性了解不足以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监管困难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建立合理且切实可行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监管体系和专业知识训练,增大执行力度,建立全国转基因生物科普宣传平台,加强公平且理性的对话等政策建议。

黄洁虹[4](2018)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浅谈》文中研究指明简单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情况以及转基因食品的优势,着重分析了转基因食品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阐述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

杨叶娜[5](2016)在《商业化背景下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转基因技术的逐步发展,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转基因食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随处看见,不仅给予我们的生活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经济驱动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与此同时,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也得到全球政府与公众的重视。在商业化背景下,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不再单纯的只是涉及科学方面的问题,更是广泛的包括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法律方面、甚至是伦理方面的问题,牵涉到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消费者、技术拥有者甚至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由此也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我国转基因技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批准种植的转基因植物的面积也呈上涨趋势,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体系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的争论却纷纷不止,广大群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质疑越发有增无已,在此种情况下,结合商业化背景,系统的研究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相关立法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的研究的基础上,以商业化背景下转基因食品安全为主线,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问题进行梳理分析。首先,论文以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背景为前提,明确了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及其存在的风险,由此道出对此立法的必要性。其次,分别针对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相关立法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再者,叙述了我国转基因食品相关立法现状;最后,结合典型国家的相关立法的启示,提出在商业化背景下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完善建议。

张振霞[6](2016)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自转基因食品大规模商业化以来,在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提高粮食作物营养价值以及解决饥饿问题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转基因食品在正式进入市场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以免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进行综述,从而为转基因食品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促进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

杨严格[7](2016)在《转人β防御素3基因牛乳食用安全性评价 ——对小鼠生殖器官生长发育及机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转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动物抗病育种方面已经取得了大的进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近年在动物抗病育种研究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成功研制出携带人β防御素3(Humamβ-defensin-3,HBD-3)基因的克隆牛,其在后期的相关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潜力及相对高附加值的产品。但截至目前,有关转HBD-3基因牛源性食品的生物安全性检测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转HBD-3基因牛源性的相关食品的下游开发与应用亟需相关的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及生物安全性检测数据支撑,这是转基因技术由实验室走向日常应用的必经之路,也是促进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必要手段。本研究以课题组前期培育的转HBD-3基因牛乳为研究材料,参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检测提出的实质等同性原则和200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关于食品安全监测的国家标准——GB15193.13-2003,通过将转基因牛乳掺入小鼠日粮中进行饲喂的方法,对4周龄断乳C57小鼠进行90天小鼠经口亚慢性毒性试验。根据鼠粮成分的不同,将试验鼠分为高剂量转基因牛乳组、高剂量普通牛乳组和经济饲料组共三组。在试验期间,通过对各组小鼠进行体重测量、生殖器官指数测定、生殖器官大体及组织形态观察以及雄性小鼠附睾头三精子数目统计来评价转基因牛乳对小鼠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生殖激素水平,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生殖器官中生殖功能相关基因及相关癌基因的表达情况,阴门观察结合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法观察雌性小鼠发情周期各阶段的细胞学变化及时程,以评价日粮中添加转HBD-3基因牛乳对小鼠生殖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1.转HBD-3基因牛乳组、普通牛乳组和对照组小鼠的体重、生殖器官指数、雄性小鼠附睾头精子数及相对计数等指标彼此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各组小鼠生殖器官大体形态及其组织学结构均显示正常。2.转HBD-3基因牛乳组、普通牛乳组和对照组雄鼠血清FSH、LH、T水平以及雌鼠血清E2、FSH、LH水平各组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短时期饲喂转HBD-3基因牛乳对小鼠睾丸组织中睾酮合成相关基因(CYP11a1,Cox7a2,Hsd3b7和Star)、卵巢组织调控卵泡生长发育以及卵巢功能的相关基因(Esr,GDF-9和BMP-15)以及癌变相关基因Msmb和Cox-2的表达均无影响(P>0.05)。4.通过阴道外观法和阴道涂片染色观察法对各组小鼠的发情周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发情周期并无紊乱,且各组小鼠在发情周期的4个不同阶段均呈现出相应的细胞学变化、各自持续时间也无明显差异。结论:短时期内对小鼠饲喂转HBD-3基因牛乳对小鼠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血清中生殖激素水平、主要生殖器官中生殖功能相关基因和相关癌基因表达以及小鼠发情周期时程及周期性均无影响,提示以C57小鼠进行的90天转HBD-3基因牛乳的经口亚慢性毒性试验证实其对小鼠生殖功能是安全的。

董雨倩[8](2016)在《“实质等同原则”在美国转基因食品法律制度中的适用性研究 ——以源自植物的转基因食品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美国转基因食品监管中,“实质等同”是一个安全评价中的科学概念,但它同其他评价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除了为安全评价提供标准外,“实质等同”还为监管提供了思路。监管机关依据“实质等同”的确立判定食品的安全性,从而确定食品的监管状态。在具体制度,“实质等同原则”的适用相当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环节的监管对象以及风险大小设计不同的监管路径。美国适用“实质等同原则”作为其国内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工具不是偶然。作为检测工具的实质等同,以科学原则为理论依据,在人类漫长的食品食用历史当中一直作为科学的安全评价方法和判断标准沿用至今;作为政策工具,则源自美国基于科学原则对转基因食品不加以差别对待的态度。选择这种政策的原因是美国建立了一套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行政审批、风险管理、限量标准和标签制度等基本制度已积累了长期的经验;监管机关彼此配合执法高效;事后监管措施严厉降低了违法的风险。我国颁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及一系列配套规章,也建立了以“危险评分”为主要安全评价工具的生物转基因安全监管体制。但是在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领域,却没有专门性的具体监管规范。但是仅依赖转基因生物监管很难促进转基因食品市场的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了通过整合现有转基因监管环节,在不降低现有风险控制水平的前提下,将“实质等同原则”引入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路径:通过加强监管机构的配合,整合现有行政审批流程,分阶段、分部门,依据监管对象和风险的不同,适当引入“实质等同原则”作为安全评价和政策判断的工具。

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9](2015)在《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与风险评价》文中指出1转基因食品的发展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转基因手段培育生物新品种或品系成为现实。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转基因生物一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烟草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利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4年美国政府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转基因食品——转基因延熟番茄,意味着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转基因生物的开始,之后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产品陆续进入公众视线。

唐敏[10](2015)在《一种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的新型乳糖酶的食用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乳糖酶全称为β-半乳糖苷酶,在食品、药品、保健品行业的应用潜力很大。乳糖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方面可以作为酶类药物,治疗乳糖消化不良症状,工业领域通过乳糖酶制备低乳糖或无乳糖乳制品,应用于发酵乳制品、干乳清的处理和排放、生产低聚半乳糖。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真核表达系统的发展,使得具有优良酶学性质的不同来源的乳糖酶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异源表达以及对乳糖酶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改造加工,能够使乳糖酶制剂得到规模性的生产和应用。但是由于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存在疑虑,通过生物技术获得的乳糖酶要推广应用就必须提供食用安全的科学依据,因此,对微生物表达的乳糖酶食用安全性研究对于保障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促进重组乳糖酶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中研究的对象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发的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本研究通过借鉴已有的转基因植物性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方法,对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食用安全性研究。主要对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采用胃肠模拟消化试验进行潜在毒性研究;通过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进行致突变研究;对SD大鼠进行致畸毒性研究;90天大鼠喂养试验进行亚慢性毒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胃肠模拟消化试验显示,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在胃液中极易消化,在肠液中极难消化,毒性风险小;2、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样品对TA97、TA98、TA100、TA102菌株的回变菌落数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无剂量反应关系,各剂量组微核率、精子畸形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3、对SD大鼠的致畸指数<10,致畸危害数>300,致畸可能性小:4、用添加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的日粮喂养大鼠90天后,大鼠的生长指标和毒理指标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没有发现亚慢性毒性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值范围内使用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潜在毒性与过敏性的风险较低。本研究旨在对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的食用安全性评价基础之上,为我国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评价标准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同时为酵母表达乳糖酶的商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促进转基因食品市场的规范化。

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全球化发展下我国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困境与机会
2. 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评估方法
    2.1 关键成分分析
    2.2 营养学评估
    2.3 毒理学评估
    2.4 致敏性评估
3. 各国对转基因技术的安全证书发放标准
    3.1 转基因技术的监管体系与安全评价原则
    3.2 全球转基因技术安全性评价及监管体系的差异
4. 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规定
5. 结论

(2)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第一节 转基因食品概述
        一、转基因食品的内涵
        二、转基因食品发展现状
        三、转基因食品安全
    第二节 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特殊性
        一、涉及法律如何应对科学不确定性的问题
        二、“有罪推定”或“无罪推定”
        三、不确定风险要求特殊的法律规制模式
    第三节 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一、保护公共利益的国家义务
        二、市场调节的无序性
        三、保护生命健康权
第二章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现状
    第一节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现状
        一、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规制立法现状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三、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规制法律结构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存在问题
        二、多头监管
        三、缺乏系统的风险监管体系
        四、公众参与缺乏保障
第三章 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域外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
        一、规制理念
        二、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
        三、监管机构
        四、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规制法律结构
    第二节 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
        一、规制理念
        二、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
        三、监管机构
        四、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规制法律结构
    第三节 域外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启示
第四章 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完善对策
    第一节 完善规制立法
        一、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法律界定
        二、进行专门立法
        三、明确立法宗旨
        四、确立风险预防原则
    第二节 优化监管
    第三节 完善风险监管体系
        一、转基因食品上市前的风险监管
        二、转基因食品上市后的风险监管
        三、转基因食品上市后的具体监管措施
    第四节 保障公众参与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国内外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性研究进展与生产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性研究现状
    1.1 转基因农产品营养学评价
    1.2 转基因农产品毒理学评价
    1.3 转基因农产品致敏性评价
    1.4 转基因农产品免疫性评价
    1.5 转基因农产品非预期效应
2 国内外转基因农产品生产及监管现状
    2.1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
        2.1.1 美国
        2.1.2 欧盟
        2.1.3 日本
        2.1.4 加拿大
    2.2 主要发展中国家
        2.2.1 巴西
        2.2.2 阿根廷
    2.3 我国转基因生产及监管现状
        2.3.1 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种植现状及公众态度
        2.3.2 我国转基因相关法律法规
3 我国现阶段发展转基因农产品面临的问题
    3.1 转基因相关法律不完善
    3.2 安全监管执行难
    3.3 公众对转基因安全性了解甚少
4 促进我国转基因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4.1 健全转基因相关法规
    4.2 加大转基因安全执行力度
    4.3 加强科普宣传
5 结语

(4)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
    2.1 潜在毒性问题
    2.2 潜在过敏反应问题
    2.3 抗生素抗性风险问题
    2.4 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
        2.4.1“超级杂草”问题
        2.4.2 诱导生物抗性问题
        2.4.3 影响生物多样性问题
3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3.1 评价原则
    3.2 评价方法
        3.2.1 结果评价法
        3.2.2 过程评价法
        3.2.3 结果评价法和过程评价法
4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
5 展望

(5)商业化背景下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商业化背景下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概述
    2.1 转基因食品的商业化背景
    2.2 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及其安全性评价
        2.2.1 转基因食品
        2.2.2 转基因食品安全
        2.2.3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
    2.3 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必要性
        2.3.1 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生命健康权的需要
        2.3.2 保护生态环境和规制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3章 国外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比较分析
    3.1 欧盟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
        3.1.1 立法原则
        3.1.2 复杂的上市审批制度
        3.1.3 强制标识制度
        3.1.4 严格的可追踪制度
    3.2 美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
        3.2.1 立法原则
        3.2.2 上市自愿咨询制度
        3.2.3 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标识制度
    3.3 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
        3.3.1 立法原则
        3.3.2 上市审批制度
        3.3.3 自愿与强制并存的标识制度
    3.4 国外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3.4.1 需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3.4.2 立法模式基于现有制度
第4章 商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中的问题
    4.1 商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现状
    4.2 商业化背景下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中的问题
        4.2.1 立法原则不明确
        4.2.2 缺少过程监管
        4.2.3 检测标准待细化
        4.2.4 标识制度待更新
        4.2.5 缺乏公众参与机制
        4.2.6 违法成本过低
第5章 商业化背景下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的建议
    5.1 明确立法原则
    5.2 实行可追踪制度强化过程管理
    5.3 完善检测制度
    5.4 完善标识制度
    5.5 公开信息,建立公众参与制度
    5.6 加重违法成本,建立法律救济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6)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转基因食品的发展
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3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发展
    3.1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原则
    3.2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内容及发展
        3.2.1 免疫安全评价
        3.2.2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学评价
        3.2.3 转基因食品的毒理学评价
        3.2.4 转基因食品的肠道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3.2.5 过敏性评价
4 结语

(7)转人β防御素3基因牛乳食用安全性评价 ——对小鼠生殖器官生长发育及机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转基因技术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1.1 转基因技术的常用方法
        1.2 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2.1 动物转基因抗病育种的发展与应用
        1.2.2 转基因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1.2.3 转基因技术在动物疾病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1.2.4 异种器官移植供体研究中对转基因动物的应用
    2 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评价
        2.1 安全性评价策略
        2.2 转基因食品存在的安全隐患
        2.2.1 转基因食品的毒性
        2.2.2 转基因食品的致敏性
        2.2.3 携激素类转基因食品
        2.3 我国基于转基因及其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
试验研究
    第二章 转人β防御素3基因牛乳对小鼠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2.1.3 乳样采集
        2.1.4 试验分组设计
        2.1.5 试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2.1.6 试验分析
        2.2 试验结果
        2.2.1 小鼠的生长情况
        2.2.2 小鼠生殖器官指数测定结果
        2.2.3 小鼠生殖器官大体形态观察
        2.2.4 生殖器官组织形态观察
        2.2.5 小鼠附睾头精子相对计数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转人β防御素基因牛乳对小鼠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3 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转人β防御素基因牛乳对生殖器官中发育及癌变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动物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3 方法
        4.2 结果
        4.2.1 睾丸组织中睾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4.2.2 卵巢组织中卵泡发育及卵巢功能相关基因的表达
        4.2.3 癌标记基因的表达情况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转人β防御素基因牛乳对雌性小鼠发情周期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动物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1.3 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实质等同原则”在美国转基因食品法律制度中的适用性研究 ——以源自植物的转基因食品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实质等同”在美国转基因食品法律中的含义
    第一节 “实质等同”在食品药品监督署规范中的含义
        一、国际组织报告中的“实质等同”概念
        二、《政策申明》中的“实质等同”概念
        三、“实质等同”在食品药品监督署法规中的双重含义
    第二节 “实质等同”在环境保护署植物性农药监管规范中的含义
        一、议案通知程序中的“实质等同”标准
        二、议案通知程序中的“实质等同”含义
        三、环境保护署现行豁免标准
    第三节 美国农业部“非监管对象”请求的“相似性”要求
        一、“非监管对象”请求概述
        二、“相似性”确立的标准
        三、美国农业部中“非监管对象”请求中相似性的含义
    第四节 “实质等同”在美国转基因食品法律中的双重含义
        一、“实质等同”是切实可行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
        二、实质等同性初步确定了食品的安全性
        三、“实质等同”的判断确定了食品的监管状态
第二章 “实质等同原则”在美国转基因食品监管中的适用
    第一节 食品药品监督署自愿咨询制度
        一、咨询目的
        二、咨询团队
        三、咨询程序
        四、“实质等同原则”的适用分析
    第二节 转基因食品自愿标识制度
        一、自愿标识的限制
        二、非转基因标识的模糊性
    第三节 动植物检疫局“不予规制地位”的申请
        一、申请与受理
        二、公布申请征求意见
        三、动植物检疫局决定
        四、“不予规制地位”的延伸
        五、“实质等同原则”的适用分析
    第四节 食品药品监督署的事前通知议案
        一、适用对象
        二、信息披露要求
        三、具体程序
        四、事前通知决定
    第五节 “实质等同原则”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适用比较
第三章 “实质等同原则”的适用依据
    第一节 安全评价的经验及科学原则
        一、作为安全评价工具的“实质等同”的适用依据
        二、作为政策工具的“实质等同原则”适用依据
    第二节 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一、完善的食品安全立法
        二、高效且职责明确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关
        三、严厉的食品安全责任
第四章 “实质等同原则”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立法及适用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与“实质等同原则”
        一、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和规章
        三、我国现有转基因食品/生物监管体系分析
    第二节 “实质等同原则”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及建议
        一、农业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要求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法律制度中“实质等同原则”的适用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一种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的新型乳糖酶的食用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乳糖酶概况
        1.1.1 乳糖
        1.1.2 乳糖酶
        1.1.3 酵母表达乳糖酶的研究
    1.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发展
        1.2.1 主要评价原则
        1.2.2 评价方法
    1.3 本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胃肠模拟消化试验研究
        1.3.2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遗传毒性试验研究
        1.3.3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致畸试验研究
        1.3.4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亚慢性毒性研究
第二章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胃肠模拟消化试验研究
    引言
    2.1 材料与试剂
        2.1.1 材料
        2.1.2 溶液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模拟胃肠液消化试验反应时间
        2.2.2 试验设计
        2.2.3 胃蛋白酶的热稳定性研究
        2.2.4 胰蛋白酶的热稳定性研究
        2.2.5 模拟胃液消化试验研究
        2.2.6 模拟胃缓冲液中待测蛋白的热稳定性试验研究
        2.2.7 模拟肠液消化试验研究
        2.2.8 模拟肠缓冲液中待测蛋白的热稳定性试验研究
        2.2.9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2.3 结果分析与表述
        2.3.1 对照样品结果与分析
        2.3.2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结果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遗传毒性试验研究
    引言
    3.1 试验材料
        3.1.1 受试物
        3.1.2 试验动物
        3.1.3 试剂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1.5 试验菌株
    3.2 试验方法
        3.2.1 Ames试验
        3.2.2 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3.2.3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3.2.4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Ames试验
        3.3.2 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数的影响
        3.3.3 对小鼠精子畸形发生率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致畸毒性试验研究
    引言
    4.1 材料与试剂
        4.1.1 受试物
        4.1.2 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试验动物
        4.2.2 剂量和分组
        4.2.3 日粮组成
        4.3.4 饲养条件
        4.2.5 受孕动物的检查和给受试物时间
        4.2.6 指标检测
        4.2.7 统计方法及结果评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孕鼠增重
        4.3.2 胎鼠检测
        4.3.3 致畸指数和致畸危害数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亚慢性毒性研究
    引言
    5.1 试验材料
        5.1.1 受试物
        5.1.2 主要仪器设备
        5.1.3 饲料的配制
        5.1.4 日粮组成
    5.2 试验方法
        5.2.1 实验动物
        5.2.2 饲养与管理
        5.2.3 日常观察
        5.2.4 生长性能测定
        5.2.5 血常规指标测定
        5.2.6 血生化指标测定
        5.2.7 病理学分析方法
        5.2.8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体重增长与进食量
        5.3.2 血常规指标
        5.3.3 血生化指标
        5.3.4 脏器系数
        5.3.5 组织病理学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1.1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胃肠模拟试验结论
        6.1.2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遗传毒性试验结论
        6.1.3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致畸性试验结论
        6.1.4 重组毕赤酵母表达乳糖酶亚慢性毒性结论
    6.2 全文结论
    6.3 展望
        6.3.1 非期望效应
        6.3.2 基因水平转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全球化发展下我国转基因技术的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分析[J]. 游淳惠,俞露,林暄. 今日科苑, 2021(03)
  • [2]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 王韬惠. 兰州大学, 2020(01)
  • [3]国内外转基因农产品食用安全性研究进展与生产现状[J]. 王立平,王东,龚熠欣,徐莹,宋玉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03)
  • [4]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浅谈[J]. 黄洁虹. 现代食品, 2018(04)
  • [5]商业化背景下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问题研究[D]. 杨叶娜. 武汉工程大学, 2016(06)
  • [6]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J]. 张振霞. 食品工业, 2016(05)
  • [7]转人β防御素3基因牛乳食用安全性评价 ——对小鼠生殖器官生长发育及机能的影响[D]. 杨严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8]“实质等同原则”在美国转基因食品法律制度中的适用性研究 ——以源自植物的转基因食品为视角[D]. 董雨倩.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9]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与风险评价[A]. 西北大学生态毒理研究所. 《转基因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5
  • [10]一种重组毕赤酵母表达的新型乳糖酶的食用安全研究[D]. 唐敏.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