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新题型探讨

中考数学新题型探讨

一、中考数学新题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叶文婷[1](2021)在《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阅读理解题成为初中数学考试中的一种热门题型,并且在中考数学中占据了较大的分值。数学阅读理解题作为一种新的题型进入初中教材,与传统的数学教材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数学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的应用能力。由于数学阅读理解题是一类文字叙述较长、综合性强、灵活性高的题型,所以它也考查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能力。对学生来说解决这一类题型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通过对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为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研究将考查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整体情况,包括出现的错误及出现错误的原因。首先,选取南宁市一所公办中学的八年级的三个班级作为研究的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运用SPSS20.0统计工具进行整体的描述统计和男女生之间的独立样本T检验,接着运用Excel表格,对学生在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和分析。其次,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数学优、中、差各2名学生进行个案访谈,并结合测试卷的解答情况来分析八年级学生在解数学阅读理解题时出现错误的具体原因。最后,针对存在的困难及原因,提出矫正的策略和教学建议。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八年级学生在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时整体水平偏低,其中在解答学习研究型的水平最高,解答知识迁移型的水平最低。2.八年级男女生在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时无显着性的差异。3.八年级学生在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时出现的错误类型可归纳为:理解错误;解题策略错误;操作错误;表达错误。4.八年级学生在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时出现错误层次最多的是数学解题策略错误。5.八年级学生在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时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对数学阅读理解题不熟悉;题目阅读材料过于冗长;模仿、类比解题的能力不强;计算能力不强;畏难情绪的存在;总结反思意识不强。6.八年级学生在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时出现解题错误矫正的策略:注重阅读,提高读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数学思维,加强类比模仿能力的培养;加强运算能力;加强自我监督和管理意识。

林张云[2](2020)在《核心素养下的中考新题型问题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富有创意的新题型频繁地出现在近两年的中考数学试卷中,这个"新"不仅做到了与以往不同,经过对众多中考新题的考点及考查思维的分析,发现此类新题型其实更加注重的是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教师应把对这些素养的训练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付思琦[3](2020)在《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现状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阅读能力是学生进行自学的重要工具.学生学习数学也离不开阅读,通过阅读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数学阅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也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除此之外,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改革的进程当中,把目光重点聚焦在学生的阅读培养方面上,更是体现了阅读能力对学生的重要性[(16)].在实际课堂的教学中,阅读理解题能够训练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数学阅读理解题作为数学学科中的重要题型,在初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阅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的重要工具.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展开研究.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以下四个问题:(1)总结数学阅读理解题的分类及其编制方法,深入认识数学阅读理解题;(2)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现状调查——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两个方面,对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3)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现状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4)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依据以上研究问题,笔者采用文献综合研究、定量定性结合、问卷调查、访谈及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介绍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通过对大量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和收集,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其次,对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概念和特点加以概述,并对不同数学阅读理解题进行分类,进而提出该类题的编制方法;再者,将编制的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对当地21名初中数学教师和300名初中学生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用EXCEL分析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与学的现状.当地初中生在解决数学阅读题存在很多问题:存在消极情感;难以理解题意;表征不够规范;迁移能力薄弱等.老师在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对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认知程度不够;教学脱离实际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学思路混乱,不够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能灵活把握数学阅读理解题的多变性等.综上,本研究的结论为:(1)当前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与学两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2)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着手,结合相应理论提出针对性对策.比如: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策略、图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布鲁纳学习理论当中的迁移说等等,老师可提供生活化的先行材料激发学生对于数学阅读理解题的兴趣;提供体验化的先行阅读材料,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理解数学知识,加深记忆点;通过字词式的一一解析对文本进行透彻理解,逐字逐句的剖析题干所表达的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做到板书的提前设计,从板书示范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书写规范;通过多种题型,对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进行训练等等.这些教学对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阅读理解题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更高效的对数学阅读理解题进行解决.

幸芳名[4](2020)在《以“素养”立意的中考数学创新题命题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创新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2000年起,我国在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中便提出了对创新能力进行专项考察的数学创新题,教育学者们也随之对数学创新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创新与素养紧密相连,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是“素养”组成的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数学创新题的命制在以往应试教育的限制下只能是在不断地更改它的“外衣”。如何通过数学创新题测出学生的数学素养,测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恰逢教育部宣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的取消,无疑是给创新题带来了新的机会与挑战。因此本研究以数学素养为出发点探讨中考数学创新题的命制策略问题。本研究首先对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对数学创新题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高考,对中考中数学创新题的研究非常少,尽管对创新题的定义都是围绕着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展开的,但是初高中涉及的知识不一样,学生的认识、思维发展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针对高考数学创新题的研究我们并不能完全照搬。其次,利用访谈法对重庆市初中的一线教师关于数学创新题的认知情况作了访谈。发现教师们对数学创新题的理解有些许的偏差,但几乎都知道跟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有关,然而在数学创新题的命制策略方面都面临着很多困难:掌握不好数学创新题的难度;没有系统的命制数学创新题的方法;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情景结合效果不好;命制数学创新题过程中容易走偏成偏难怪题。再次,利用本文分析法对重庆市近五年的中考试题中的创新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中考数学创新题受高考数学创新题相关研究的影响,大多都是在简单的、无目的给题目加现实背景、加阅读量、以及构造所谓的新定义题。这些大多时候都是形式主义,并没有达到测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要求。最后,在已有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的现状,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公式:“数学创新题=创新的内在核心+核心的数学知识点+素养的考察角度+新颖的外部表征”,提出了5个命制策略:巧设背景,联系生活:考察学生数学抽象和数学建模素养;以静制动,动静结合:考察学生逻辑推理素养;关注过程,暗藏玄机:考察学生直观想象素养;关系具象,数形结合:考察学生数据分析素养;无中生有,知识生长:考察学生数学运算素养。同时针对以上所提出的五个策略进行了相对应的数学创新题的设计。

陈瑶[5](2020)在《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学数学新定义题目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现代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均衡、全面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新的教育观念之下,数学新定义题目因其新颖的出题形式,能够全面考查学生能力的独特优势,进入了学生们的视野。新定义题目往往给出一个学生没有学习过的全新的定义、概念等,学生需要对其进行充分理解,找到解题关键,其本质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考查。这类题目不同类型的难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新定义题目会和函数问题、几何图形、方程以及动点等知识结合进行考查,题目往往涉及知识点较多,解决起来有一定难度。新定义题目的新颖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往往会使学生对其望而却步,在考试中的得分率较低,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教学难度。认知负荷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复杂问题并指导教学。人的长时记忆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加工的内容超过记忆容量时就会产生认知负荷。认知负荷由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共同组成,降低内在、外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通过对认知负荷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家们越来越意识到其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认知负荷理论近几年也逐渐被应用在学科知识的教学中。本文旨在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研究调查学生新定义题目的学习现状,探究学生数学新定义题目有效学习的方法。从认知负荷理论入手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在考试中新定义题目的正确率。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首先,对本次研究从背景、研究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研究的框架和方法;其次,将认知负荷理论和新定义题目的国内外研究历程、相关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做了文献综述;接下来,通过题目测试和问卷对学生的新定义题目的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对新定义题目进行详细的解构,并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进行新定义题目教学设计。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新定义题目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于新定义题目学习的信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进行专题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新定义题目学习习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多媒体,促进新定义课堂教学。

林裕长[6](2019)在《高中数学“新题型”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数学高考“不分文理科”的时代背景下,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革迫在眉睫.为了落实数学精英人才培养等举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关于数学考试更是提出了“适当调整考试时间或题量,逐步减少选择题、填空题的题量”等全新的理念.为推动考试命题研究科学不断向前发展,考试题型要保持创新才能适应这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高中数学“新题型”就是在此背景下被提出来的.本学位论文共分为5章,第1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形成了研究框架.第2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高中数学“新题型”的研究现状.第3章讨论高中数学“新题型”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案例分析.第4章对本论文提出的“新题型”进行测试,收集“新题型”的各方面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第5章对本学位论文进行归纳与总结,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学位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参与测试232个学生当中,有将近80%的学生希望现有的数学考试题型能够有所改变,希望数学考试题型能够具有一定的创新,更加贴近实际生活;(2)本文提出的7种高中数学“新题型”比较新颖,受到学生的欢迎;(3)除了“数学作文题”以外,其它6种高中数学“新题型”可以较好考查出学生的数学水平;(4)高中数学“新题型”可以很好的融入传统的考试题型之中,使得数学考试题型更加丰富.

许师洁[7](2019)在《武汉市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2009-2018)研究与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中考作为初中生毕业学业考试,同时肩负着选拔人才和评价教学两大功能。文学类文本阅读是武汉市中考语文中分值占比最大的阅读题型,针对该题型的命制工作和日常教学紧密相连,共同作用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从选文和试题两大方面分析了武汉市近十年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选文分析包括选文的篇幅及结构、选文的体裁和作者、选文的题材和思想倾向三个方面;试题分析围绕试题的形式和分值、试题涵盖的考点类型、试题的题干和评分标准三个方面。第二章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提炼了武汉市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反思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武汉市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一直以人文内涵为首要导向、以综合考察为主要形式、以贴合实际为重要原则,对武汉市初中阅读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命题仍然存在材料体裁局限,作品视角不够开放多元,以及问题形式陈旧,不易激发学生表达需求的问题,对命题的建议包括坚持多样化和规范化的选文,关注学生个人体验以及注重文法知识和迁移能力的考查。第三章主要进行了基于中考命题特点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分析。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与教学理论上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现实中却存在显着的矛盾。文学类文本阅读日常教学现状表现为学生喜爱阅读但惧怕做题、教师的阅读及教学素养有待提高、学校缺乏对阅读教学的整体规划以及社会上阅读教辅和课程良莠不齐。因此建议教师从提高自身阅读素养开始,逐步丰富阅读教学方法,转换课堂氛围,利用多样化课型,同时发挥整个教师团队的力量,通过优化阅读教研活动创造良好阅读环境。

景敏,彭坤,赵健,杜静[8](2013)在《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数与代数》文中认为对近年来,特别是2012年各地中考试题中有关"数与代数"领域的试题进行分析.综观各个地区中考试题不难看出这样的特点:不仅注重了对"数与代数"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而且更加关注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的考查.对几年来中考试题中"数与代数"部分考查亮点进行分析,可以为2013年的中考备考复习活动提供参考.

周阳[9](2012)在《中考数学命题中的竞赛背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中考数学命题由知识向能力立意转变,使得近年来中考数学部分试题的难度和综合性不断加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众所周知,数学竞赛题目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竞赛数学试题的新颖性、开放性、创造性恰恰满足这种转变,纵观近年来中考数学试卷,经常出现具有竞赛背景的压轴题,这类试题可以有效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潜能.本文通过2002-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中具有竞赛背景的数学试题做出的统计,联系中考和竞赛知识的交汇点,总结出中考数学试题中用到的竞赛数学中的定理以及方法技巧.

唐松锦[10](2011)在《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针对目前中考数学更加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考查的特点,本文旨在对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编制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研究.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对中考数学试题的特点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的编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本人充分考虑到此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现时可行性,因此文中引用了较多例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展开:本研究首先就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对我国目前中考评价方式的优点与不足进行思考与分析.接着对创新性试题进行了文献综述和界定,针对创新性试题的评价目标,分析概括了近五年广东部分城市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的特点.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以往的命题方法,在掌握命题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寻找新的命题方向,体现出“创新性”.最后通过具体的案例说明创新性试题的命题实践.

二、中考数学新题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考数学新题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的问题及步骤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工具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关于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相关研究
    2.2 国内关于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相关研究
        2.2.1 关于数学阅读理解题的分类与编制研究
        2.2.2 关于数学阅读理解题解题障碍的研究
        2.2.3 关于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解题研究
        2.2.4 关于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2.3 关于核心概念的理解和界定
        2.3.1 数学阅读
        2.3.2 数学阅读理解题
    2.4 已有研究的不足
3 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调查与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理论构想
        3.2.1 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概念
        3.2.2 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特征
        3.2.3 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维度划分
        3.2.4 数学阅读理解题错误分析的理论依据
    3.3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3.3.1 研究对象
        3.3.2 测试问卷的设计
        3.3.3 研究步骤
    3.4 结果分析
        3.4.1 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整体分析
        3.4.2 八年级男、女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对比分析
        3.4.3 数学阅读理解题解题错误类型统计分析
        3.4.4 测试卷的定性分析
    3.5 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基本特点与分析
    3.6 结论
4 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错误的访谈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过程
        4.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步骤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个案在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基本情况
        4.3.2 个案的访谈内容及结果分析
    4.4 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4.4.1 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错误原因分析
        4.4.2 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出现错误时的矫正策略
    4.5 结论
5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5.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测试卷
附录2: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错误原因的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核心素养下的中考新题型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突出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二)试题更加灵活
(三)创新考查数据处理能力

(3)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现状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数学阅读的研究
    2.2 关于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研究
    2.3 关于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研究
3 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认识
    3.1 概念界定
    3.2 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特点
    3.3 数学阅读理解题的分类
    3.4 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编制方法
        3.4.1 深度挖掘已学知识点编制数学阅读理解题
        3.4.2 以迁移应用培养为目的编制数学阅读理解题
        3.4.3 以纠错编制数学阅读理解题
        3.4.4 用定义新概念新规则编制数学阅读理解题
        3.4.5 用一题多解式的方法编制数学阅读理解题
4 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4.1 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现状
        4.1.1 调查形式
        4.1.2 调查内容
        4.1.3 结果分析
    4.2 学生学习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现状
        4.2.1 调查形式
        4.2.2 调查内容
        4.2.3 调查结果分析
5 数学阅读理解题的教学对策
    5.1 理论基础
        5.1.1 图示理论中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
        5.1.2 先行组织者策略
    5.2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5.2.1 提供生活化的先行阅读材料
        5.2.2 提供体验化的先行阅读材料
    5.3 渗透理解式教学
        5.3.1 字词句式的“登山式”
        5.3.2 挖掘数学模型
    5.4 引导规范表征
        5.4.1 板书正确示范,引导学生答题规范
        5.4.2 通过数学数量关系,对运算结果进行检验
    5.5 迁移能力的教学
    5.6 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6 结论、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初中学生对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认识
致谢

(4)以“素养”立意的中考数学创新题命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
        1.1.2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的取消
        1.1.3 对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新要求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1 研究问题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文本分析法
        1.5.3 访谈法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研究
        2.1.1 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
        2.1.2 数学核心素养的测评
    2.2 关于数学创新题的研究
    2.3 关于数学创新题命制策略的研究
    2.4 小结
3 核心概念的界定
    3.1 初中数学创新题的界定
        3.1.1 初中数学创新题的概念
        3.1.2 初中数学创新题的特点
        3.1.3 初中数学创新题的分类
    3.2 “素养”的评价体系
4 教师对数学创新题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4.1 调查设计
        4.1.1 调查对象
        4.1.2 调查方法
        4.1.3 调查过程
    4.2 调查结果
        4.2.1 教师对数学创新题含义的定位不够准确
        4.2.2 教师没有掌握数学创新题在教学中的运用模式
        4.2.3 教师在命制数学创新题时存在诸多困难
        4.2.4 小结
5 重庆市近五年中考试题中数学创新题的现状分析
    5.1 重庆市2015年至2019年中考数学创新题分类统计
    5.2 中考数学创新题中存在的问题
        5.2.1 大多数现实情境对问题解决没有实际意义
        5.2.2 图形规律试题未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
        5.2.3 折叠问题形式化,为了提高证明题难度而折叠
        5.2.4 为了新定义,创造“假定义”
        5.2.5 数学史、数学文化方面的题型太少
6 “素养”立意的中考数学创新题命制策略
    6.1 巧设背景,联系生活:考察学生数学抽象与数学建模素养
    6.2 以静制动,动静结合:考察学生逻辑推理素养
    6.3 关注过程,暗藏玄机:考察学生直观想象素养
    6.4 关系具象,数形结合:考察学生数据分析素养
    6.5 无中生有,知识生长:考察学生数学运算素养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初中数学教师对数学创新题的认知及编制策略访谈提纲
附录 B 重庆市2015-2019年中考数学创新题试题统计表
致谢

(5)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学数学新定义题目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认知负荷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的文献综述
    二、新定义题目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认知负荷理论的概述
    二、新定义题目概述
第四章 新定义题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现状调查
    二、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第五章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考新定义题目的解构
    一、新定义题目的“代数计算型”
    二、新定义题目的“几何探究型”
第六章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考新定义题目教学设计案例
    一、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新定义“代数运算型”教学设计
    二、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新定义“几何探究型”教学设计
    三、中考新定义题目有效教学策略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九年级学生数学新定义题目的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 :九年级学生数学新定义题目试卷
致谢

(6)高中数学“新题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目的
        1.3.1 改善高中数学现有题型的不足
        1.3.2 促进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统计分析法
    1.5 理论基础
        1.5.1 波利亚的解题理论
        1.5.2 弗里德曼的解题理论
        1.5.3 教育考试与评价理论
    1.6 概念界定
        1.6.1 数学试题
        1.6.2 数学“新题型”
        1.6.3 数学试题设计
    1.7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高中数学“新题型”的研究综述
    2.2 高中数学“新题型”设计的研究综述
    2.3 高中数学“新题型”测试的研究综述
第3章 高中数学“新题型”的设计
    3.1 高中数学“新题型”设计的时代背景
        3.1.1 高中数学考试题型演变的过程
        3.1.2 高中数学考试题型存在的问题
    3.2 高中数学“新题型”设计的基础理念
        3.2.1 试题设计的原则
        3.2.2 试题设计的技术
    3.3 高中数学“新题型”设计的参考借鉴
        3.3.1 借鉴高中数学新题型的研究成果
        3.3.2 借鉴自主招生数学科考试的题型
        3.3.3 借鉴国内外人才选聘考试的题型
        3.3.4 借鉴国外相关数学科考试的题型
    3.4 高中数学“新题型”设计的案例分析
        3.4.1 选择论述题
        3.4.2 多空填空题
        3.4.3 纠错说理题
        3.4.4 推理分析题
        3.4.5 名词解释题
        3.4.6 策略开放题
        3.4.7 数学作文题
第4章 高中数学“新题型”的测试
    4.1 “新题型”测试的前期工作
        4.1.1 “新题型”测试的标准制定
        4.1.2 “新题型”测试的对象选择
    4.2 “新题型”测试的数据分析
        4.2.1 “新题型”测试的难度分析
        4.2.2 “新题型”测试的区分度分析
    4.3 “新题型”测试的相关评价
        4.3.1 “新题型”测试的看法分析
        4.3.2 “新题型”测试的样例分析
        4.3.3 “新题型”测试的适应分析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武汉市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2009-2018)研究与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09-2018年武汉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分析
    第一节 选文分析
        一、选文的篇幅及结构
        二、选文的体裁与作者
        三、选文的题材与思想倾向
    第二节 试题分析
        一、试题形式及分值
        二、试题涵盖的考点类型
        三、试题的题干和评分标准
第二章 对武汉市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特点的反思与建议
    第一节 武汉市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
        一、以人文内涵为首要导向
        二、以综合考查为主要形式
        三、以贴合实际为重要原则
    第二节 武汉市近十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的不足
        一、材料体裁局限,作品视角不够开放多元
        二、问题形式陈旧,不易激发学生表达需求
    第三节 对武汉市近十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的建议
        一、均衡选文体裁,注重语言规范性
        二、丰富考查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
第三章 基于中考命题特点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相互关系
        一、中考阅读命题与初中阅读教学间的良性关系
        二、中考阅读命题和初中阅读教学间的矛盾关系
    第二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现状
        一、学生喜爱阅读但惧怕做题
        二、教师的阅读及教学素养有待提高
        三、学校缺乏对阅读教学的整体规划
        四、社会上阅读教辅和课程良莠不齐
    第三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重拾阅读习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二、重视文本解读,深挖作品人文内涵
        三、丰富教学方式,避免文体“一刀切”
        四、转换课堂氛围,尊重学生个性表达
        五、利用多种课型,传递优质阅读方法
        六、优化教研活动,创造良好阅读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数与代数(论文提纲范文)

一、标准分析
二、亮点扫描
    (一) 数与式
    (二) 方程 (组) 与不等式 (组)
    (三) 函数
三、总结提升
    (一) 数与式
        1. 课标变化
        2. 中考趋势
        3. 教学建议
    (二) 方程 (组) 与不等式 (组)
        1. 课标变化
        2. 中考趋势
        3. 教学建议
    (三) 函数
        1. 课标变化
        2. 中考趋势
        3. 教学建议
四、2013年中考模拟试题
    (一) 数与式
    (二) 方程 (组) 与不等式 (组)
    (三) 函数

(9)中考数学命题中的竞赛背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考数学与竞赛数学概述
    2.1 中考数学概述
        2.1.1 中考数学的主要功能——学业水平考试
        2.1.2 中考数学的选拔功能
    2.2 中考数学与竞赛数学的关系
        2.2.1 竞赛数学是中考数学的“试验田”
        2.2.2 中考数学压轴题的竞赛化趋势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考数学命题中的竞赛数学背景
    3.1 具有竞赛数学背景的中考试题统计
    3.2 以竞赛数学中的定理为背景的中考题案例
        3.2.1 以费马点为背景的中考题
        3.2.2 以梅涅劳斯定理为背景的中考题
        3.2.3 以计数原理为背景的中考题
        3.2.4 以海伦公式为背景的中考题
    3.3 以竞赛数学中的方法技巧为背景的中考题案例
        3.3.1 几何变换
        3.3.2 面积法
        3.3.3 裂项相消法
        3.3.4 奇偶分析法
        3.3.5 特殊化与一般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竞赛数学背景下的中考命题研究
    4.1 数学命题方法的研究概述
    4.2 竞赛数学背景下中考数学试题的命题原则
        4.2.1 科学性原则
        4.2.2 目的性原则
        4.2.3 创新性原则
        4.2.4 公平性原则
    4.3 竞赛数学背景下的中考数学的命题方法
        4.3.1 改编数学竞赛原题为中考题的命题方法
        4.3.2 涉及竞赛数学内容的中考题的命题方法
    4.4 以竞赛数学为背景命制几道中考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研究结论
    5.2 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10)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1.2 创新性学习
        2.1.3 创新性试题
    2.2 突出能力考查的试题特征
    2.3 创新性试题的评判标准
    2.4 广东省中考的创新性试题
        2.4.1 2006—2010年创新性试题题型分值统计
        2.4.2 创新性试题的命题特点分析
第三章 创新性试题的命题研究
    3.1 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命题理论
        3.1.1 能力立意命题的理论基础
        3.1.2 命题依据
        3.1.3 命题特点
        3.1.4 命题要素
        3.1.5 命题原则
    3.2 有关命题方法的相关综述
        3.2.1 竞赛数学试题的命题方法
        3.2.2 数学考试命题与习题的编制方法
    3.3 创新性试题的命题方法
        3.3.1 改造法
        3.3.2 演绎深化
        3.3.3 变换法
        3.3.4 类比与反向思维法
        3.3.5 发现法
        3.3.6 情境创新法
第四章 命题实例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中考数学新题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八年级学生解答数学阅读理解题的调查研究[D]. 叶文婷. 南宁师范大学, 2021(02)
  • [2]核心素养下的中考新题型问题探究[J]. 林张云. 考试周刊, 2020(59)
  • [3]初中数学阅读理解题的现状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D]. 付思琦. 河南大学, 2020(02)
  • [4]以“素养”立意的中考数学创新题命题策略研究[D]. 幸芳名. 重庆师范大学, 2020(05)
  • [5]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中学数学新定义题目教学研究[D]. 陈瑶.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高中数学“新题型”的研究[D]. 林裕长.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武汉市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2009-2018)研究与教学策略[D]. 许师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2012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数与代数[J]. 景敏,彭坤,赵健,杜静. 中国数学教育, 2013(Z1)
  • [9]中考数学命题中的竞赛背景研究[D]. 周阳. 广州大学, 2012(03)
  • [10]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D]. 唐松锦. 广州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中考数学新题型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