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列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的疗效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段其旭[1](2021)在《两种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杆状电极前列腺剜除(Transuerthral 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PKEP)与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Transuerthral 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HoL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0年3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0例BPH患者,结合病情及患者意愿选择术式,其中32例行HoLEP(HoLEP组),38例性行PKEP(PKEP组)。收集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s,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Qmax),剜除腺体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比较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术后近期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IPSS评分、QOL评分、Qmax、年龄、前列腺体积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无统计学差异,HoLEP组vs PKEP组(16.81±5.64 vs 15.76±5.18)g/L,(P>0.05)。(2)HoLEP组术前IPSS、QOL、Qmax分别为20.53±2.53、5.00(5.00-5.00)、8.00(7.00-8.00),术后6个月分别为7.19±0.78、1.00(0.25-1.00)、18.00(17.00-19.00),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01);PKEP组术前IPSS、QOL、Qmax分别为20.11±2.31、5.00(5.00-6.00)、7.50(7.00-8.00),术后6个月分别为7.45±0.80、1.00(0.00-1.00)、18.00(17.00-20.00),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01);但两组间IPSS、QOL、Qmax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oLEP组剜除腺体时间长于PKEP组(46.09±7.86 vs 42.11±7.79)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3)HoLEP组并发症6例,短暂性尿失禁3例(9.38%),膀胱痉挛2例(6.25%),尿道狭窄1例(3.13%);PKEP组并发症7例,短暂性尿失禁2例(5.27%),膀胱痉挛3例(7.89%),尿道狭窄1例(2.63%),前列腺包膜穿孔1例(2.63%)。HoLEP组和PKEP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9.19±1.51 vs 15.55±1.78)h,(3.19±0.64 vs 3.18±0.61)d,(4.31±0.99 vs 4.26±0.89)d,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HoLEP组手术费用明显高于PKEP组(11513.97±74.34 vs 5804.61±13.66),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两种术式治疗BPH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术后近期疗效无显着差异,但PKEP组在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方面更有优势。
李大伟[2](2021)在《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与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文中提出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与 180 W 绿激光汽化术(greenlightphotoselective 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比较,旨在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诊治提供个体化的诊疗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一科行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患者。统计分析指标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年龄、前列腺容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血尿、是否留置尿管、是否药物治疗、基础疾病等;围手术期资料: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术前术后血钠离子浓度差值、是否输血、包膜穿孔、膀胱损伤、直肠损伤、电切综合症(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 30 天内),出现发热、泌尿系感染、排尿困难、尿频、尿痛、再次留置尿管、暂时性尿失禁、血尿;术后晚期并发症(3个月后),出现尿道狭窄、逆行射精、再次干预、尿失禁和膀胱颈挛缩。术后6个月主要随访指标:IPSS及QOL评分,次要随访指标:相关并发症。应用Graph Pad Prism 6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中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χ2检验对数据中的计数资料进行组间率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边检验)。结果:1、PVP组及TURP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VP组及TUR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血钠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差值、膀胱冲洗时间及留置尿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VP组及TURP组术前及术后3月及6月的IPSS及QOL评分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及TURP组术前及术后3月及6月的IPSS及QOL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VP组及TURP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与TURP术式相比,改善下尿路症状、手术操作时间相似,术中出血少,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短,近期手术疗效无显着差异,大数据统计远期疗效亦相似,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好方法,可考虑作为TURP的替代术式。
刘志峰[3](2021)在《蜂窝式汽化技术在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随着病情进展,LUTS越来越严重,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BPH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放手术(OP)和经尿道手术。OP效果确切,但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种经尿道手术陆续应用于BPH的治疗。TURP是最经典的经尿道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确切等优点,成为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但TURP术中、术后出血较多,而且随着前列腺体积(PV)的增大,手术时间相应延长,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泌尿外科医生不断寻找治疗BPH的新方法,从而达到“安全性高,效果可靠”的目的。其中,激光技术是BPH治疗历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激光具有良好的止血性能,围手术期出血量较TURP明显减少,治疗效果可靠,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应用,有取代TURP的趋势。1470nm激光是一种半导体激光,具有良好的凝固止血和汽化切割能力,汽化术和剜除术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汽化术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但在治疗大体积BPH患者时,手术时间偏长。因此,治疗大体积BPH患者时一般采用剜除术,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并能够获取足够的前列腺组织标本用于病理学诊断。1470nm激光剜除的前列腺组织块一般通过组织粉碎器将其粉碎后取出。但组织粉碎术存在以下几个的问题:术中需要反复更换激光镜和组织粉碎镜,增加了手术时间和尿道损伤的风险;组织粉碎过程中存在损伤膀胱壁,甚至膀胱穿孔的风险;组织粉碎器价格昂贵,增加了医院支出。我们利用1470nm激光汽化效率高和光纤指向性好的优点,融合蘑菇头技术,开展了 1470nm激光蜂窝式汽化技术,并应用于剜除术前列腺组织块的处理,从而取代组织粉碎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用1470nm激光光纤将前列腺分叶剜除,剜除的组织块与前列腺颈口有部分组织相连接,形成“蒂”状结构,使其相对固定。将1470nm光纤头端露出激光操作手件最前端约1cm,将光纤快速插入组织块内进行汽化,光纤前端穿透组织块后迅速撤回,在下一个插入点重复上述动作,插入点呈蜂窝状分布,两个插入点距离约5mm,蜂窝式汽化后的组织块变得比较疏松,光纤很容易将其切割成小块,通过激光镜鞘将标本冲出用于病理诊断。前列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目的为明确组织的良恶性,显微镜下可识别前列腺腺体细胞学结构、能鉴别组织良恶性的标本体积(称之为有效标本体积)与前列腺偶发癌的检出率密切相关。蜂窝式汽化术能否取代组织粉碎术处理剜除的前列腺组织块取决于蜂窝式汽化术的组织清除速度、安全性和获取前列腺组织标本的病理学诊断价值,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本论文拟通过体外实验和临床应用两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蜂窝式汽化术在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为蜂窝式汽化术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和依据。第一部分1470nm激光蜂窝式汽化术的体外实验研究目的1.比较1470nm激光蜂窝式汽化术和汽化术的前列腺组织清除速度。2.评价1470nm激光蜂窝式汽化术获取前列腺组织标本的病理学诊断价值。方法1.建立前列腺激光手术体外试验模型将膀胱、前列腺和部分尿道从中华田园犬新鲜尸体中取出,放入4℃生理盐水中保存。去除膀胱、前列腺周围脂肪组织,只保留前列腺、膀胱颈口和部分尿道。将处理好的前列腺进行编号,汽化术组和蜂窝式汽化术组各10例。将前列腺固定在COOK输尿管软镜模拟器的膀胱内,激光镜经模拟器的尿道进入膀胱,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冲洗压力60cmH2O。2.手术方法1470nm激光前列腺汽化术:1470nm激光治疗仪汽化功率设定为150W。用直出光纤在前列腺表面用稳定往返扇形扫除动作汽化前列腺。激光发射时间到达5min后停止手术。1470nm激光前列腺蜂窝式汽化术:1470nm激光治疗仪汽化功率设定为150W。用1470nm激光直出光纤快速插入犬前列腺内进行汽化,光纤前端穿透前列腺后迅速撤回,在下一个插入点重复上述动作,插入点呈蜂窝状分布,两个插入点距离约5mm,蜂窝式汽化后的前列腺变得比较疏松,光纤很容易将其切割成能从激光镜鞘冲出的小块。激光发射时间到达5min后停止手术。3.测量指标测量术前前列腺体积、术后残留前列腺体积,计算清除的前列腺体积和组织清除速度。测量蜂窝式汽化术后获取的前列腺组织标本体积,送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估算组织切片中正常前列腺组织(显微镜下可识别前列腺腺体细胞学结构的组织)的比例,计算获取的有效标本体积。有效标本体积(ml)=手术获取的前列腺组织标本体积(ml)×病理切片中正常前列腺组织比例结果1.1470nm激光蜂窝式汽化术的组织清除速度为(1.30±0.09)ml/min,汽化术的组织清除速度为(0.53±0.08)ml/min,两种手术方式的组织清除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470nm激光蜂窝式汽化术获取的标本体积为(2.27±0.27)ml,病理切片显微镜下正常前列腺组织比例为(34.0±8.4)%,有效标本体积为(0.76±0.18)ml,有效标本体积占清除前列腺体积的比例为11.84%。结论1.1470nm激光蜂窝式汽化术的组织清除速度明显快于汽化术。2.蜂窝式汽化术获取的标本可用于病理诊断,但手术过程中汽化丢失和凝固坏死导致获取的有效标本较少,病理学诊断价值有限。第二部分蜂窝式汽化技术在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1.评价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蜂窝式汽化术的安全性。2.评价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蜂窝式汽化术的治疗效果。3.评价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蜂窝式汽化术获取前列腺组织标本的病理学诊断价值。方法1.研究对象分组和手术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PV分为三组。小体积组:PV≤40ml;中体积组:40 ml<PV<80ml;大体积组:PV≥80ml,每组纳入120例患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随机数字表法)行1470nm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或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组织粉碎术或1470 nm激光前列腺剜除+蜂窝式汽化术。48例患者因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或未完成3月随访或资料不全被剔除,共有312例患者完成本研究。2.观测指标1)围手术期观测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前列腺包膜穿孔、直肠损伤、膀胱损伤、拔除尿管后急性尿潴留、术后出血等)。2)有效标本体积的测定:有效标本体积(ml)=获取的前列腺组织标本体积(ml)×病理切片中正常前列腺组织比例。3)术后3月随访指标:Qmax、PVR;IPSS和QOL评分;术后并发症(继发性出血、全程肉眼血尿、尿失禁、急性附睾炎、尿道狭窄等)。3.数据处理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小体积、中体积和大体积BPH患者,三种手术方式术后Qmax、PVR、IPSS和QOL评分等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2.小体积BPH患者:剜除+蜂窝式汽化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4.1±9.1)min]最短,剜除+组织粉碎术组[(39.7±11.1)min]次之,汽化术组[(42.2±12.7)min]最长,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等指标三种手术方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体积BPH患者:汽化术组平均手术时间[(78.7±25.8)min]和出血量[(85.0±36.4)ml]最长(多)(P<0.05),剜除+蜂窝式汽化术组和剜除+组织粉碎术组手术时间[(67.8±22.4)vs(62.6±19.5)min]和出血量[(69.9±20.7)vs(72.4 ± 18.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等指标三种手术方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大体积BPH患者:剜除+组织粉碎术组平均手术时间[(78.0±15.8)min]最短,剜除+蜂窝式汽化术组[(91.7±18.6)min]次之,汽化术组[(104.4 ± 31.0)min]最长,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蜂窝式汽化术组和剜除+组织粉碎术组术中出血量[(90.6±23.4)vs(95.9±20.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少于汽化术组[(117.3±4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三种手术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剜除+蜂窝式汽化术组和剜除+组织粉碎术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优于汽化术组(P<0.05)。5.无论前列腺体积大小,剜除+蜂窝式汽化术组获取的前列腺组织标本体积、显微镜下正常前列腺组织比例、有效标本体积均低于剜除+组织粉碎术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蜂窝式汽化术治疗BPH安全性高,临床效果可靠。2.治疗小体积BPH患者,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蜂窝式汽化术手术时间较剜除+组织粉碎术缩短;治疗中体积BPH患者,两者的手术时间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大体积BPH患者,剜除+蜂窝式汽化术的手术时间较剜除+组织粉碎术明显延长。3.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蜂窝式汽化术获取的前列腺组织标本可用于病理学诊断,但标本体积和质量劣于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组织粉碎术。4.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小体积和中体积BPH患者时,可应用蜂窝式汽化术代替组织粉碎术处理剜除的前列腺组织块,但获取的前列腺组织标本病理诊断价值有限,存在漏诊前列腺偶发癌的可能。
万振东[4](2021)在《经尿道前列腺扩开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比较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ransurethral Columnar Balloon Dilation of Prostate,TUCBD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PKP)两种术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近期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开放、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通过非劣效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纳入2017年07月至2018年1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咸宁市中心医院、武汉市武昌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符合条件病例,其中观察组接受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一共纳入59例病例,扩开组35例,电切组24例。(1)统计并比较术前两组患者病例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病程长短、生命体征和一般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DL)、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2)分别收集患者术后1月、3月、1年的随访资料,包括生命体征和一般体格检查、疼痛评分(VAS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通过组间、组内比较两组IPSS评分、QOL评分、IIEF-5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指标之间差异性;(3)通过组内、组间比较两组术后出血例数、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分析两种术式的安全性。结果:1.两组基本情况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手术前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均衡可比。2.术后1月、3月、1年电切组和扩开组内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别与术前比较,P<0.05,说明手术疗效佳,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对手术后排尿情况满意。3.术后1月、3月、1年电切组和扩开组内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与术前比较,P<0.05,Qmax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VR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减少。4.术后1月、3月、1年电切组、扩开组两组间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PVR)各项指标统计学无差异,说明疗效相当5.两组患者出血量相比,P<0.05,说明两组出血量有差异,扩开组出血量少于电切组。6.两组患者VAS比较,P>0.05,说明两组间均无差异,术后24h与术前比较,P<0.05;术后7d与术后24h比较,P<0.05,说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逐渐改善。7.电切组和扩开组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相比较,P>0.05,两组无差异,两组手术时间相比较,P<0.05,说明扩开组在手术时间上比电切更有优势。8.电切组不良事件发生人数为3例,均为急迫性尿失禁;扩开组不良事件发生人数为5例,出血1例,急迫性尿失禁4例。两组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9.入组患者术后及术后2小时、术后10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入组患者未出现术后大出血(出血量≥1000ml),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1.扩开组与电切组手术前Qmax、IPSS、QOL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术前一般情况均衡可比。2.扩开组与电切组两组疗效指标术后相对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月、3月间、1年无明显差异,表明两组手术方式均为治疗BPH的有效方法。3.扩开组与电切组两组间疗效指标无明显差异,表明两种手术方疗效相当,为非劣性。4.扩开组与电切组术后安全性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表明两种术式安全性相当。5.扩开组较电切组在术后出血量、尿失禁程度、功能保护方面有更优趋势。6.扩开组较电切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风险相对更小。
吴云峰[5](2020)在《前列腺增生症应用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比较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这两种手术方法在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的效果,从而为前列腺增生症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中选取1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研究组50例采用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所有患者的手术操作均由同一名医生完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手术前、术后3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量(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膀胱残余尿量(PVR)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1)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151.3±7.6)ml,腺体切除量为(39.8±7.6)g,与对照组的(246.8±10.5)ml和(25.3±4.9)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45.8±6.7)h,住院时间为(6.1±0.8)天,尿管留置时间为(5.2±1.6)天,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研究组术后3个月的IPSS评分为(5.9±1.4)分,QOL评分为(1.2±0.4)分,术后9个月的IPSS评分为(5.5±1.1)分,QOL评分为(1.0±0.3)分,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两组术后三个月的Qmax为(19.2±5.3)ml/s和(18.9±5.5)ml/s,PVR 为(14.3±2.8)ml 和(14.5±2.9)ml,两组术后 3 个月和 9 个月的 Qmax、PVR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2.0%,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均具有较好疗效,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症状,减少患者残余尿量,提高患者尿流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但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腺体切除量较多,腺体切除更彻底。且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和尿管留置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3)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比,剜除术更有助于减轻对患者的损伤,降低患者的勃起功能障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可作为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首选手术方式。
卢明曼[6](2020)在《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体位在经尿道重度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中的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在经尿道重度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中使用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泌尿外科收住的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截石位的摆放,试验组采用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试验组在切除和修整5-7点位及精阜周围尖部增生前列腺组织时,将手术床面调整与水平面呈头高臀低20°斜坡状截石位;当切除和修整膀胱颈10-2点位至括约肌近端前列腺组织时,将手术床面调整为头低臀高20°截石位。比较两组术前基线资料,术中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前列腺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命体征变化、患者对术中体位舒适度评分,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及随访1个月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残余尿、最大尿流率、术后出血与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64例,每组32例,其中试验组因其他疾病转外院治疗而中途退出1例,对照组术后失访1例,术后大出血再次手术1例。共完成研究61例,试验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前列腺组织平均切除量、前列腺组织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两组术中SBP、DBP、HR、SpO2、R和患者对体位舒适度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包膜穿孔、水中毒、大出血。术后试验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显着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住院天数无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24h内出血5例,4例保守治疗,出血停止,1例因出血量大,膀胱内血块填塞,采取PKRP治疗。两组拔除导尿管后无排尿困难、尿潴留和尿失禁等情况发生。全部患者随访1个月,两组内术前、术后IPSS评分,PVR、Qmax比较差异均显着(P<0.01),术后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3例反复间断性出血,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和尿道狭窄、尿潴留、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大,前列腺组织切除率高,术中出血少,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出血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汪小军[7](2020)在《不同手术时机的TUPKP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术前BPH相关合并症及LUTS病程时间对TUPKP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包头市肿瘤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BPH伴LUTS症状的住院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并电话随访。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组,根据有无合并症分为有合并症组和无合并症组;根据LUTS病程时间分为三组,LUTS病程36月及以内为第1组,37~60月为第2组,60月以上为第3组。分别比较合并症分组间及LUTS病程分组间围手术期数据,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符合研究条件患者.1395例,成功随访775例。对比术前与随访时 IPSS 评分(23.08±2.59 vs 6.38±3.25),QOL 评分(5.6±0.53 vs 1.22±0.87),夜尿频次(4.89±1.01vs 1.85± 1.16),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总并发症发生率13.55%(189/1395),远期总并发症发生率8.52%(66/775),均无Clavien Ⅳ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2.不同LUTS病程术后随访率分别为第1组54.1%(472/872),第 2 组 58.2%(135/232),第 3 组 57.7%(168/291)。随访IPSS评分,QOL评分,夜尿频次在第1组比第3组改善更明显(分别为 6.08±2.70 vs 7.18±4.37,1.14±0.78 vs 1.38±1.08,1.76±1.10 vs 2.10±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在第1组明显低于第3组(分别为11.4%vs 17.5%,7.0%vs 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有合并症组成功随访率54.6%(456/835),无合并症组成功随访率56.8%(318/560)。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在有合并症组明显大于无合并症组(15.93%vs 10.00%;p<0.05)。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随访IPSS及QOL评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无论是否存在合并症及LUTS病程的长短与否,TUPKP均是安全有效的。2.术前无合并症的患者手术疗效与有合并症患者的相当,但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风险更低。未发现合并症对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3.术前LUTS病程36月及以内的患者手术疗效更优于LUTS病程60月以上患者的,且早期、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杨腾裕[8](2020)在《单中心经尿道前列腺切除三种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仍是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但TURP存在较多术中术后并发症,如尿道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TURS)、尿道狭窄、性功能障碍、复发等。随着腔内微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安全有效的腔内治疗BPH技术逐渐在临床中开展,但每种腔内微创技术各有优缺点,因此,寻找更加安全有效、并发症低的腔内微创技术仍是临床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目的:比较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RP)、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PKEP)及经尿道铥激光前列腺剜除术(transurethral thulium laser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ThuLEP)三种术式治疗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泌尿外科病房就诊的行手术治疗的BPH患者,共186名符合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术式不同分成三组,其中ThuLEP组64例,PKEP组62例,PKRP组60例。记录三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s,IPSS)、术前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术前血红蛋白值、术前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Qmax)、术前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detrusor pressure at maximum flow rate,Pdet-Qmax)并记录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切除腺体组织的重量、术中并发症;记录术后血红蛋白值、留置尿管时间、持续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Qmax、Pdet-Qmax、IPSS、QoL、并发症情况,比较三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三组患者年龄(ThuLEP组69.63±8.41岁vs PKEP组69.73±8.50岁vs PKRP组70.60±7.77岁)、术前血红蛋白(Thu LEP组130.45±17.77g/L vs PKEP组129.16±21.27g/L vs PKRP组131.15±17.51g/L)、前列腺体积(ThuLEP组46.44±18.79ml vs PKEP组50.32±21.43ml vs PKRP组50.93±21.32ml)、术前IPSS(ThuLEP组25.22±2.72 vs PKEP组25.82±2.44 vs PKRP组25.45±2.42)、术前QoL(ThuLEP组6(5-6)vs PKEP组6(5-6)vs PKRP组6(5-6))、术前Qmax(ThuLEP组5.52±2.76ml/s vs PKEP组5.19±3.24ml/s vs PKRP组6.23±3.81ml/s)、术前Pdet-Qmax(ThuLEP组46.09±19.09cmH2O vs PKEP组43.83±17.55cmH2O vs PKRP组40.53±22.28cmH2O)等术前基线指标对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术中观察指标:手术时间(ThuLEP组79.61±28.25min vs PKEP组90.68±27.63min vs PKRP组94.93±29.56min)、术中出血量(ThuLEP组29.92±10.33ml vs PKEP组52.50±22.67ml vs PKRP组84.83±33.97ml)及切除腺体组织重量(ThuLEP组40.0(30.0-60.0)g vs PKEP组47.5(40.0-60.0)g vs PKEP组30.0(20.0-50.0)g),上述指标中ThuLE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均优于PKEP组与PKRP组(P﹤0.05),且PKEP组也均优于PKRP组(P﹤0.05),在切除腺体组织重量上ThuLEP组及PKEP组均大于PKRP组(P﹤0.05),而ThuLEP组与PKEP组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指标:术后血红蛋白(ThuLEP组123.28±17.51g/L vs PKEP组115.19±21.25g/L vs PKRP组114.37±17.52g/L)、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ThuLEP组7.25±3.49g/L vs PKEP组13.97±7.70g/L vs PKRP组16.78±6.32g/L)、留置尿管时间(ThuLEP组67.88±26.72h vs PKEP组78.55±26.71h vs PKRP组87.00±31.53h)、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ThuLEP组0.00(0.00-15.75)h vs PKEP组14.00(0.00-21.63)h vs PKRP组20.25(15.50-29.00)h)、术后住院时间(ThuLEP组3.00(2.00-4.00)d vs PKEP组4.00(3.00-5.00)d vs PKRP组4.00(3.00-5.75)d),上述术后观察指标中,ThuLEP组术后血红蛋白均高于PKEP组与PKRP组(P﹤0.05),在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ThuLEP组都明显短于PKEP及PKRP组(P﹤0.05),且在术后持续冲洗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PKEP组也明显短于PKRP组(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上ThuLEP组有2例出现排尿困难,1例出现尿失禁,1例术后发热;PKEP组3例出现排尿困难,1例出现尿失禁,术后输血1例;PKRP组6例出现排尿困难,3例出现失禁,1例术后低血压,1例发热,但三组术后近期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随访指标:IPSS(ThuLEP组6.68±1.79 vsPKEP组6.52±1.58 vs PKRP组6.59±1.79)、QoL(ThuLEP组1(0-1)vs PKEP组1(0-1)vs PKRP组1(0-2))、Qmax(ThuLEP组15.79±1.55ml/s vs PKEP组15.48±1.56ml/s vs PKRP组15.92±1.80ml/s)、Pdet-Qmax(ThuLEP组37.30±3.69cmH2O vs PKEP组33.80±3.51cmH2O vs PKRP组33.97±6.67cmH2O),上述指标中除Pdet-Qmax术前及术后无明显差异外(P>0.05),三组术后6个月IPSS、QoL、Qmax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并发症:ThuLEP组发生1例尿失禁,1例勃起功能障碍;PKEP组发生2例尿失禁,1例勃起功能障碍;PKRP组发生5例尿失禁,1例尿道狭窄,2例勃起功能障碍,但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ThuLEP、PKEP、PKRP三种术式治疗BPH的临床效果确切,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2.与PKEP及PKRP相比,ThuLEP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持续膀胱冲洗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更优越。
陶文林[9](2020)在《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单中心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国产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与进口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指南和共识的修订、临床路径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BPH患者行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根据微创等离子手术设备的不同,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进口设备组和国产设备组。收集并记录患者术前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Qmax)、膀胱残余尿量(Post void residual,PVR)、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评分)、血红蛋白值(Hemoglobin,HB);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值、手术时间、切割前列腺组织重量;以及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Qmax、PVR、IPSS及QOL评分和术后12月内相关手术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结果:1.进口设备组和国产设备组患者的年龄、BMI、术前前列腺体积、PSA、IPSS、QOL评分、Qmax、PVR及血红蛋白值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进口设备组和国产设备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幅度、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割前列腺组织重量及切割效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的Qmax、PVR、IPSS、QOL评分均较术前显着改善,经行t检验,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术后3个月、12个月Qmax、PVR、IPSS评分、QOL评分,经行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期间均无TURS、再次手术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进口设备组出现尿路感染1例,术后继发出血1例;而国产设备组出现尿路感染3例,膀胱痉挛1例、拔除尿管后尿潴留1例,经对症治疗,均已治愈。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口设备组7.1%(2/28)与国产设备组17.2%(5/29)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国产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和进口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应用于PKRP治疗BPH患者时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国产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和进口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应用于PKRP治疗BPH患者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等方面,疗效相似;且二者在并发症的发生及安全性方面无显着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维[10](2019)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临床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的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对比研究,为前列腺剜除术术式的选择和推广应用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BPH患者病例255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三组,以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患者96例为对照组(PKRP组),以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患者74例(PKEP组)和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患者85例(Ho LEP组)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三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排尿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病例术前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PKRP组>PKEP组>Ho LEP组,且两两比较均有显着差异。三组病例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Qmax、PVR、IPSS、QOL均较术前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的Qmax、PVR、IPSS、QOL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Qmax、PVR、IPSS、QOL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除短暂性尿失禁和术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术式术后短暂性尿失禁发生率为Ho LEP组>PKEP组>PKRP组,术后出血发生率为Ho LEP组<PKEP组<PKRP组,短暂性尿失禁发生率和术后出血发生率均为Ho LEP组与PKRP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安全性方面,Ho LEP和PKEP总体上优于PKRP,而Ho LEP又比PKEP更安全。在手术短期有效性方面,Ho LEP和PKEP总体上优于PKRP,而Ho LEP又比PKEP更有效。在手术主要效果方面,三者相当,孰优孰劣仍有争议。在并发症方面,PKRP、Ho LEP、PKEP三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大,其中术后并发症三者短暂性尿失禁发生率2周内有差异,但是程度相同,恢复速度也相同,2周后短暂性尿失禁发生率相同,术后出血率Ho LEP更低,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不大。总的来说,由于兼具了剜除术和钬激光的优势,Ho LEP比PKEP和PKRP更安全更有效,更有希望成为新的“金标准”。
二、前列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的疗效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列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方法 |
2.2.1 观察指标 |
2.2.2 术前准备 |
2.2.3 器械准备 |
2.2.4 手术步骤 |
2.2.5 术后处理 |
2.2.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2)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与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流行病学及病因 |
2.2 良性前列腺治疗 |
2.3 良性前列腺各种激光治疗特点 |
2.4 绿激光发展史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病例选择 |
3.1.2 纳入标准(手术指征) |
3.1.3 排除标准 |
3.1.4 随访 |
3.2 研究方法 |
3.2.1 术前准备 |
3.2.2 手术设备 |
3.2.3 手术方法与步骤 |
3.2.4 术后处理及相关注意事项 |
3.2.5 术中、术后及随访指标 |
3.2.6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
4.2 PVP组及TURP组围手术期资料比较 |
4.3 PVP组及TURP组主观指标资料比较 |
4.4 PVP组及TURP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比较 |
第5章 讨论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PVP与TURP两种术式围手术期分析比较 |
5.3 PVP组及TURP组主观指标资料随访分析 |
5.4 PVP组及TURP组术后并发症分析 |
5.5 PVP术式的操作心得及注意事项 |
5.5.1 操作心得 |
5.5.2 注意事项 |
5.6 PVP术式其他方面文献报告总结 |
5.6.1 绿激光日间手术应用 |
5.6.2 绿激光在抗凝患者中的成功应用 |
100ml前列腺的应用'>5.6.3 绿激光在>100ml前列腺的应用 |
5.6.4 绿激光学习曲线 |
5.6.5 绿激光持久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
5.6.6 绿激光对前列腺损坏深度评估 |
5.7 PVP的局限性和缺点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蜂窝式汽化技术在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问题的提出 |
2 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发展与现状 |
3 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方式的演变 |
4 论文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1470nm激光蜂窝式汽化术的体外实验研究 |
前言 |
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蜂窝式汽化技术在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前言 |
目的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总结与展望 |
1 论文总结 |
2 论文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文章Ⅰ |
英文文章Ⅱ |
(4)经尿道前列腺扩开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比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一般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择对象范围 |
1.3 主要手术设备及材料 |
1.4 术前准备 |
1.5 导管的选择 |
1.6 手术方法 |
1.7 临床评价标准 |
1.8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3.结论 |
4.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外科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缩略词表 |
附录2 |
致谢 |
(5)前列腺增生症应用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
2.3 手术前后IPSS及QOL评分比较 |
2.4 手术前后Qmax与PVR比较 |
2.5 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优劣势 |
3.2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优劣势 |
3.3 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汇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体位在经尿道重度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中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BPH的手术治疗 |
(二)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腺体组织残留原因 |
(三) 前列腺切除术的体位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选择与临床资料 |
(一) 对象来源 |
(二) 入选标准 |
(三) 排除标准 |
(四) 脱落标准 |
(五) 样本量确定 |
(六) 分组 |
二、麻醉方式与仪器设备 |
(一) 麻醉方式 |
(二) 仪器设备 |
三、干预方法与步骤 |
(一) 术前访视与术前基线资料记录 |
(二) 器械准备 |
(三) 手术步骤与术中干预 |
(四) 术后护理干预 |
(五) 出院随访检查与记录 |
四、观察指标 |
(一) 术前观察指标 |
(二) 术中观察指标 |
(三) 术后观察指标 |
(四) 随访观察指标 |
五、统计分析 |
六、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一、研究进程 |
二、术前基线资料比较 |
三、两组术中观察指标比较 |
(一) 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切除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
(二) 生命体征 |
(三) 体位舒适度评分 |
(四) 并发症 |
四、两组术后观察指标比较 |
(一) 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
(二) 出血 |
(三) 并发症 |
五、两组随访观察指标比较 |
(一) IPSS评分 |
(二) PVR |
(三) Qmax |
(四) 出血 |
(五) 并发症 |
第四章 讨论 |
一、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PKRP切除率和手术效率的影响 |
(一) 术中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前列腺组织切除量和切除率的影响 |
(二) 术中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手术时间的影响 |
二、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PKRP手术安全性的影响 |
(一) 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
(二) 生命体征与体位舒适度的影响 |
(三) 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出血的影响 |
三、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位对PKRP手术效果的影响 |
(一) 对膀胱冲洗、留置导尿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影响 |
(二) IPSS、Qmax、PVR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经尿道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简表 |
附录 |
致谢 |
(7)不同手术时机的TUPKP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外科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单中心经尿道前列腺切除三种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二、结果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9)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单中心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病例纳入标准 |
2.3 病例排除标准 |
2.4 主要仪器及材料 |
2.5 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法 |
2.5.1 病史询问 |
2.5.2 体格检查 |
2.5.3 术前检查 |
2.5.4 术者要求 |
2.5.5 术前准备 |
2.5.6 手术方法 |
2.6 术后处理 |
2.7 术后随访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
3.2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围手术期资料比较 |
3.3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术后疗效比较 |
3.4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并发症比较 |
4 讨论 |
4.1 前言 |
4.2 PKRP发展历史及现状 |
4.3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疗效的比较 |
4.4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
4.5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安全性比较 |
4.6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并发症比较 |
4.7 本研究应用前景 |
4.8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 |
生活质量指数(QOL) 评分 |
致谢 |
(10)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分组情况 |
1.5 围术期处理 |
1.5.1 术前准备 |
1.5.2 术后处理 |
1.6 手术设备及方法 |
1.6.1 主要手术设备 |
1.6.2 手术操作者特点 |
1.6.3 手术方法 |
1.7 观察指标 |
1.7.1 术前观察指标及意义 |
1.7.2 术中术后观察指标及意义 |
1.7.3 随访观察指标及意义 |
1.8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三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三组患者术中术后一般资料比较 |
2.3 三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
2.4 三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
2.4.1 三组患者术中并发症情况比较 |
2.4.2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
3 讨论 |
3.1 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概述 |
3.1.1 老龄化趋势下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病趋势及面临问题 |
3.1.2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进展 |
3.1.2.1 观察等待 |
3.1.2.2 药物治疗 |
3.1.2.3 外科治疗 |
3.2 本研究两种手术方式安全性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
3.3 本研究两种手术方式有效性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
3.3.1 短期手术效果指标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
3.3.2 手术效果主要指标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
3.4 本研究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
3.4.1 术中并发症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
3.4.2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和分析讨论 |
4 研究的不足之处 |
5 研究未来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
综述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前列腺开放手术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的疗效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分析[D]. 段其旭. 延边大学, 2021(02)
- [2]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汽化术与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比较[D]. 李大伟. 吉林大学, 2021(02)
- [3]蜂窝式汽化技术在1470nm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中的应用研究[D]. 刘志峰. 山东大学, 2021(11)
- [4]经尿道前列腺扩开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比较性研究[D]. 万振东.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前列腺增生症应用经尿道电切镜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的疗效比较[D]. 吴云峰. 苏州大学, 2020(02)
- [6]动态变换角度截石体位在经尿道重度前列腺增生等离子切除术中的效果评价[D]. 卢明曼. 苏州大学, 2020(02)
- [7]不同手术时机的TUPKP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回顾性分析[D]. 汪小军.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8]单中心经尿道前列腺切除三种术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研究[D]. 杨腾裕. 广州医科大学, 2020(01)
- [9]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单中心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D]. 陶文林. 河南大学, 2020(02)
- [10]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钬激光剜除术临床对比研究[D]. 张维.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前列腺论文; 前列腺增大的原因论文;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