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战役”的决胜因素——谈《为了九亿农民的健康》的制片管理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悦[1](2020)在《接管、改造和建设:太原钢铁厂研究(1949-1952)》文中指出接管、改造和建设是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国营企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太原钢铁厂是当时华北地区重要的钢铁企业,这一企业不但是山西省工业发展的主要引擎,而且是中国较早生产特殊钢产品的钢铁厂,在当代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49年中国共产党接管该企业后,在上级部门统一领导下,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发动企业干部、职工,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太原钢铁厂前身西北炼钢厂的创建和早期发展。第二章探讨太原钢铁厂的接管。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接管准备工作,如成立地下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组建接管机构和解放厂区等。接收工厂后逐渐“变接为管”,开展职工工作、清点企业资产设备和恢复生产,为改造和建设工作奠定基础。第三、四章为改造和建设,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企业管理机构及方式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变革管理组织机构和建立党群组织;其二,对企业人员的改造,通过思想教育和群众运动对干部、职员、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等群体进行改造,使企业人员实现“现代化”与“政治化”的转变;其三,转变经营方式,建立定额管理制和经济核算制等新型经营制度,并通过生产竞赛实现企业增产;其四,扩大生产规模、创新生产技术,并引进特殊钢生产设备;其五,在企业中开展职工文化扫盲、职业技术和政治教育,建立职工学习制度。第五章探讨太原钢铁厂接管、改造和建设的意义与经验。太钢的成功接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企业接管政策的成熟。企业改造与建设工作促进生产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水平。党政干部领导与群众动员相结合的方式贯穿于太原钢铁厂的接管、改造与建设过程中,为企业发展积累了经验。通过探究太原钢铁厂接管、改造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可以以小见大地厘清1949年前后中国国营企业的发展线索。
王锐[2](2019)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文中认为本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较为系统地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开展经济建设的历史前提。这个历史前提的实现并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与三年国内战争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排除万难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面对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七十年的探索历程依据经济建设工作在全部工作中的地位进行划分,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转变过程,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经济建设的方式转变为高度集中化、组织化的生产方式的过程。第二个阶段为改革开放以来到世纪之交。这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大规模开展经济建设的阶段。这一阶段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极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先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显示出市场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第三个阶段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的阶段。我国市场化的改革,逐步从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的趋势日益突出。经济建设在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的同时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历史进程的系统考察和思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只有让创造财富的劳动者享有财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我国的综合优势体现在全党全国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有正反两方面经验、经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以及社会主义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三是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实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出多种所有制结构,并且不断健全法制体系为我国的所有制多样化提供持续保障。四是适合国情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作用下,改革成为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我国改革的动力性体现在改革能够释放红利,而改革的稳定性体现在渐进的改革方式上。五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备条件。这个条件性体现在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实践中对深化改革具有促进作用,而闭关自守无异于自取灭亡。六是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并且使经济工作作风不断改善。本文所总结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六条基本经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工业体系完善、市场体量宏大等多个方面的规模优势,取得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主体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散化到高度体制化、组织化再到逐步走向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独立化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所有制的不断健全,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最大限度的赋予劳动者以获得感,以此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释放和发展。从宏观层面,实施改革和开放两大基本国策的良性互动,实现改革促进开放、开放推动改革,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当然,上述各个经验的发挥,离不开党对国家的统一领导,离不开党对经济工作的统一领导,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这不仅是我国过去、当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国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冯佳[3](2019)在《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文中研究指明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在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次灾荒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灾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灾害种类之繁令人震惊。为何这场灾荒前后历时两年并造成如此巨灾,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而且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场灾荒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如何救灾以及能否救灾,直接关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存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固,更关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兴衰成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救助灾荒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在领导根据地政府和军民救助中原大灾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救助灾荒视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中的精髓,沿袭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救灾机制与程序,而且将救灾上升到政治高度,将其视为凝聚民心、改造农村、促进社会变革、激发抗战决心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以生产自救为根本原则,舍弃了“政府包办”的依赖型救灾体制,将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结合起来,采取了以积极生产为主、政府帮助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救灾模式,从而帮助军民成功抗击了灾荒,使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救灾的成功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时为当前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原大灾荒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创新点与难点。正文总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灾情概述。介绍了中原大灾荒的受灾区域以及自然灾害种类。此次灾荒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平、陕西、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黄河中下游的广泛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极大影响。灾荒具有时代背景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灾种循环相生等特点。形成灾荒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日军侵略、国民政府迟缓救灾等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此次灾荒对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急救灾举措。灾荒发生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立即采取宣传动员、发放粮款、减免税负、社会互济、节约募捐等应急救灾举措,这些“治标”措施对于遏制灾荒蔓延、缓解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发展救灾举措。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采取“治标”措施的同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激发群众战胜灾荒的内生动力,必须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自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政府和军民采取了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纺织、建立合作社等“治本”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标本兼治的救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第四章:党政、社会体制与救灾。根据地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整风、精兵简政、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等运动,这些运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救助灾荒而开展的,但是促进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间接起到了利于救灾工作的效果。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救助中原大灾荒的成效、特点与现实启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灾荒,保证了军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次救荒的主要特点是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单纯救济转向服务抗战大局。这次救荒也为当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张也奇[4](2019)在《“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 ——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新兴的话剧及转型中的本土戏曲一起,吸取着同样的美学资源,经历过一次次战火的洗礼和政权更迭的考验,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互相竞争、共济、互仿、互渗,形成了一种密不可分且影响深远的互动关系。互动,对剧影双方的生产体制、创作观念、思想传达、艺术呈现、传播接受诸多方面,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49年到1966年的“十七年”时期,剧影之间的互动呈现出新的态势。在经历了此前数十年的发展、变异,并已各自走向成熟之后,“十七年”的戏剧和电影再度紧紧交织在一起,从创作主体、艺术理念到具体的表现手法,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互仿与交融。本文尝试将“十七年”戏剧和电影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关注、检视和探索二者之间的亲密互动关系;进而以此为切入点,探究二者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独特风貌和美学品格,揭示其发展的某些特殊规律。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来对“十七年”剧影互动进行深入论析。绪论揭示了“十七年”剧影互动的普遍性和深刻性。剧影创作主体的跨界或重叠,作品改编的同源与交互,艺术理念的通约与互渗,艺术形式的嫁接与拼贴等构成了“十七年”剧影互动的外在表现。这些互动现象蕴含着深刻的艺术和社会机理,值得进行深入的探究。第一章从产业重建的角度入手,探究剧影互动的必然性。产业重建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将戏剧和电影业由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造为由国家主导、资源归国家调配、创作受制于政治需求的“人民”体制。但这一重建过程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困难重重,充满了各种博弈、对抗、让步、妥协和权宜之计。尤其是自身积累薄弱的“人民电影”的建设,迫切需要解决供需失衡的燃眉之急。不仅如此,“人民电影”的海外传播还需要调适政治合法性与普世价值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剧影间的互动,尤其是电影向戏剧借取资源,就成了解决这些难题既便捷又有效的办法。第二章探讨剧影互动的常态化机制以及呈现样态。在戏剧与电影互动的各个历史阶段的背后,始终有强大的国家意志在场。通过相关政府机构的创立与管控,新政权将戏剧与电影的创作权、经营发行权收归国有,并进行严苛的审查;建立代理式创作模式,取消戏剧与电影的商业性;以“剧本中心制”取代了“导演中心制”。通过打造、甄选、推广“正典”,新政权既致力于理想艺术类型的诞生,也借此将意识形态推而广之。十七年“一体化”的文艺生产体制和强大的政治权力的介入使剧影产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几乎丧失,在国家的统一操控下,戏剧和电影被迫走在一起,形成了特殊的互动机制。第三章分析剧影的互通与互融造成的电影类型及人物谱系的变异和新生。“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给双方的艺术语言带来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电影艺术的影响与渗透,丰富了戏剧舞台呈现的艺术语汇;而更重要的一个维度则在于,当电影既有的类型无法满足国家意志的需要之时,舞台艺术则为其打破既有类型的局限、实现类型更新,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剧影的交融与互渗,造成了电影类型的杂糅。剧影互动还对人物形象塑造产生了深刻影响:电影将舞台上已经光彩夺目的“新英雄人物”的优秀品格进一步强化和纯化,使之成为抽象的理想化的符号。第四章专论剧影艺术化合的产物戏曲电影。“十七年”时期的制片环境、思想导向与大众审美趣味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国家对电影在本土和海外提出的不同创作要求,使得一些经典剧目电影化的过程中,在主题、情节、结构、艺术风格和表现技巧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写”与重塑。戏曲电影一方面在叙事方式的显性层面延续着戏曲中“幕”和“场”的情节单元,另一方面则需要隐性的内在层面进行着电影化的时空建构与美学整合。电影镜头语言需要与戏曲表演的运动形态和技艺风格相协调,以凸显演员的专业功底和身体语言的个性美感;在银幕时空重构中也需充分保留戏曲艺术的程式特色与诗化意境,用电影手段强化戏曲的美学效果。“十七年”时期戏曲与电影的密切互动在戏曲电影本体方面达成了全面融合,使“十七年”戏曲电影成为一种具有独立品格的艺术形式。结语总结剧影互动为剧影艺术的发展造成的后果。戏剧与电影的互动,对二者的思想内容、表现手法以及审美建构等,均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首先,剧影互动造成了艺术的高度同质化。其次,剧影互动有时并未能拓展、反而压缩了电影语言的探索空间,甚至使电影的艺术本体迷失。再次,剧影互动对技法的借用,有时难免本末倒置,“扬短避长”,其效果也就可能南辕北辙。“十七年”时期的剧影互动,其中既有值得珍视的艺术遗产,也有值得深刻反思的教训。
江月[5](2019)在《浅析制片人对作品拍摄进度的保障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影视作品作为特殊的精神产品,它的生产制作有别于固定模式下生产的流水线产品,要根据不同的要求确定具体的空间环境,而不同环境下的不确定因素为作品的拍摄带来挑战,需要制片人员充分考虑到拍摄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对于作品的拍摄质量和拍摄进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葛丽君[6](2019)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陈云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云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和领航者之一、党建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理论家,陈云以其卓越思想和实践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作出无可替代的杰出贡献。陈云提出了“学好哲学,终身受用”的科学论断,注重运用辩证思维来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陈云从切身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思想,深得唯物辩证法的真谛,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堪称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的典范。陈云的经济思想内容丰富,特别是提出了体现唯物论观点的“国情与国力论”、体现宏观调控思想的“综合平衡论”、体现经济体制改革构想的“主辅论”、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协调发展论”、体现“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理念的“内外交流论”、体现辩证性思维的“政经统一论”、体现唯物史观的“目的与方法论”,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陈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灵活稳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稳健务实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以自己的丰富思想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化。陈云的思想特色鲜明,体现出体系的完整性、内涵的层次性、内容的创新性、表述的通俗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等理论特色和前瞻性与唯实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开拓性相结合、原则性与策略性相协调、探索性与局限性相伴生等实践特色。陈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作出重要贡献。陈云以具有创造性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具体阐释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陈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推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陈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其创新思想,对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彰显出重要的当代价值。
季晨[7](2018)在《苏南农村博物馆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农业文明大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给农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农村博物馆应运而生,担起保护农村文化遗产,促进农村社会繁荣的使命。我国已建成的农村博物馆虽然形式多样,但是良莠不齐。博物馆学界对西南民族生态博物馆研究较多,而对广大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博物馆研究较少,尚存在许多空白。近年来,农村博物馆建设方兴未艾,研究现有农村博物馆案例,发现问题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十分必要。本文以国内经济文化较发达、农村博物馆建设案例丰富的苏南农村地区为研究范围,分析比较不同类型农村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经验,剖析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解决农村博物馆建设存在的问题。论文由以下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阐述选题缘由、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梳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第一章:从农村地区遗产保护、博物馆事业发展、农村社会发展三个角度阐明建设农村博物馆的重要性。再从博物馆概念的变迁引出中国农村博物馆的概念,并提出农村博物馆研究适用的分类方法。第二章:介绍为何选取苏南地区作为研究地域,梳理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发展历史。第三章:对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着重从“三农”视角下进行分类研究,以及对博物馆社会功能实现情况的分析。第四章:总结苏南农村博物馆建设中的三种典型经验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有益于苏南农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结论:对苏南地区农村博物馆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回顾、总结、评述。论文主要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成果:一是多方面分析中国农村博物馆产生的背景,深入思考了发展中国农村博物馆的必要性;二是首次界定农村博物馆的概念及特征;三是较为全面的调查了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历史和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并从推动农村博物馆建设方面可调动的外力以及内在变革的角度提出对策,对今后农村博物馆的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赵新波[8](2018)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基层民主是农村基层社会一直追求的美好理想和目标,是广大农民共同的向往。在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使全中国人民摆脱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以及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奴役进而实现全国的解放而冲锋陷阵、浴血奋斗,始终坚持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的民主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是当下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以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农村基层民主思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考量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创新和发展,以及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实现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所做出的贡献,从而总结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对当下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工作的现实启示。1945年4月党的七大的召开,在组织上、在思想完全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使得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全党和全军绝对意义上的统帅,对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土地改革、政权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的提出和实践,纠正了土地改革中的左倾错误,团结了中农、开明绅士、知识分子等进步势利,扩大和巩固了统一战线。并且获得了广大贫雇农的支持,促进了农业生产,杜绝了“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发展各种形式的变工队和合作社,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农民争得民主权利,保障农民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获得农民支持,从而形成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并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点,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最广泛实践,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全局。文章聚焦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础民主思想,深入研究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政权建设、土地改革以及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中充分发扬民主的具体做法,并且结合时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的对策和建议。文章主要分三大部分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进行深入、全面地剖析:第一部分,主要论证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形成条件。二战后的世界局势趋于相对和平,但是两极格局的逐渐形成而且国民党虽托名“和谈”但反动之心不死,使得摆在中国面前的是两种前途和命运。因此必须积极发动农村基层群众,壮大民主的力量,同反动派斗争到底,争取实现全中国的解放。第二部分,主要论证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主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的具体内容。其中党建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关键,乡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斗争相结合是农村基层民主的主要原则,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是巩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成果的重要保证。第三部分是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根据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内容,现阶段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首先要加强农村基层党支部的领导作用,提高村民委员会的治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两委会”的科学分工;其次要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四个民主”为抓手,深化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第三是要重视经济对于民主建设的支撑作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并且要努力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增强农民的经营能力及抗风险能力;最后要清楚的认识到作为第一资源的人才的重要性,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回归农村,更要优化农村基层“两委会”的人才配置,提高“两委会”的领导能力和治理能力。
王鑫[9](2018)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易地扶贫搬迁是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方略,易地扶贫搬迁被纳入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之中,成为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五个一批”工程中政策性最强、群众关注度最高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国家明确提出,自20162020年,全国要实现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同时期,武陵山片区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任务数为103.83万人,占全国总任务量的10.38%。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总任务量来看,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武陵山片区的搬迁任务量高于平均水平,属于我国易地扶贫搬迁战略实施的重要阵地之一。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自武陵山区全面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片区各地易地扶贫进展到底如何,能否按计划如期完成任务?各地在推进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或障碍,必须予以解决?搬迁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效果感受如何,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2019年片区各地陆续脱贫“摘帽”后,面向搬迁户的各项优惠政策去留如何?带着以上问题研究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对于进一步做好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对“十三五”时期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成果总量不多,毕竟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国家方略“五个一批”重要工程之一,在2016年才开始大规模铺开实施,近期内尚无针对整个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专题研究;第二,许多研究成果的重点,关注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背景、实施举措的宏观解读和评价,对搬迁户个体微观层面的案例研究不多;第三,对搬迁户的个案分析过多关注其生产、生活物质层面的变化,侧重看硬件水平、比数字达标,而对搬迁户面对诸如生计活动转型和居住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移风易俗、文化冲突、社交焦虑等精神层面的问题描述和分析不足,人文关怀有待加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锁定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兼顾宏观和微观角度,在系统梳理我国扶贫战略演变历史脉络,总结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和发展过程,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进现状、基层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搬迁户个案访谈、政策实施效果群众满意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对策建议等多个方面,对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展开深入地剖析、研究和总结,希望研究成果对相关部门出台进一步促进易地扶贫搬迁执行进度、扶贫深度、惠民广度相关政策措施具有借鉴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注重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重视实证分析与调研考察相统一、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国家扶贫战略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限期必须完成的严肃政治任务,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能只参考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文件和报告,为了避免研究中受到“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可能状况的干扰,有必要到政策落地生根的地方去观察实情,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因此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研究,除了借助常规的文献分析方法外,最重要是对实地的调研,对政策实施具体实情的掌握,对搬迁户安置点巨大变化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贫困户实际生存状态变化的对比分析。为了让研究成果更接地气、更为可信,本文写作采取了实地考察、会议座谈、调查问卷和个别深度访谈等调查形式,连续3年利用高校寒暑假期多次赴武陵山区,利用各种机会参与政府机关与易地扶贫搬迁主题相关的会议,拜访发改委、扶贫办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实地踏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并入户访问,尽可能地掌握了大量真实、丰富的第一手调研材料,为论文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阐述了包括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内的中国扶贫战略体系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解释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以及所涉及的政策配套体系,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发端、成形、发展再到完善的政策发展历程,介绍了国际相关案例和经验。第二部分,“十三五”时期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现状及案例分析。首先对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阐述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对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梳理归总了片区在“十三五”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其次从武陵山片区的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4个分片区入手,阐述了武陵山各个分片区部署落实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举措和总体进展,详细盘点了各分片区2016年搬迁实施方案的内容以及实际完成情况,介绍了2017年各分片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计划安排,从较大的空间尺度掌握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的整体情况;然后再将研究视角逐层下移,从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的工作作为,再到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主观感受,不断分析案例,总结经验,发现亮点,精准地描绘勾勒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武陵山片区各地落地生根、发挥成效的过程。第三部分,从调查易迁户对搬迁政策的满意度展开,评估与分析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效果,以发掘不足和尚待改善的之处。通过综合分析有关易地扶贫搬迁成效评估相关文献,提出基于多维贫困视角、反映综合减贫绩效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展开深入扎实的调研,并对搬迁群众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和总结。第四部分,列举当前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破解难题、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向“稳得住、能致富”纵深方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在对“十三五”以来各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深入掌握的基础上,结合与田野调查结果的印证,归纳出8个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随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建议的目的,着眼于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质量,帮助搬迁贫困户更为稳妥的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第五部分,给出全文研究的结论,并提出对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的研究展望。到2020年,武陵山片区虽然一定能够全面摘帽脱贫,但贫困因素并未完全消除,相对贫困始终存在,如何对刚刚脱贫的搬迁户、乃至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效果,也是应该予以思考的问题,所以就此做了一番展望。通过全面梳理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情况,结合对搬迁户展开的政策执行效果满意度调查,辅以田野调查中底层实情的印证,本文认为,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2016年工作首战告捷、2017年工作呈现良好开局”的阶段性成效,“搬得出”已经稳固实现、快速夯实,“稳得住、能致富”各已初见实效,各地都有成功案例,但也有问题暴露出来,需要进一步做深层处理,本文也针对性给出了对策建议,期望对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优化调整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胡小金[10](2017)在《影视制片管理与影视工作的若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如今,我国的科技发展正如日中天,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影视作为新兴事物迅速崛起,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的视听觉享受,也对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制片管理和影视工作作为影视事业的核心,它们的研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为让影视产业更好的发展,本篇文章就制片管理和影视工作展开了研究。
二、把握“战役”的决胜因素——谈《为了九亿农民的健康》的制片管理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握“战役”的决胜因素——谈《为了九亿农民的健康》的制片管理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接管、改造和建设:太原钢铁厂研究(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宏观研究 |
(二)区域研究 |
(三)关于太原工业接管、改造与建设的研究 |
三、研究概念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太原钢铁厂的前身:西北炼钢厂 |
第一节 西北炼钢厂的创建与早期发展(1932-1937) |
一、西北炼钢厂创建的条件 |
二、西北炼钢厂的筹备与建设过程 |
第二节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太原铁厂(1937-1945) |
一、“军管理”时期(1937-1942) |
二、“日华合办”时期(1942-1945) |
第三节 阎锡山集团接收后的西北炼钢厂(1945-1949) |
一、接收与复名 |
二、复工与炼钢生产的军事化 |
第二章 接管工作的开展 |
第一节 接管工作的准备 |
一、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建立与工人运动的发展 |
二、接管机构的成立和接管工作的准备 |
三、太原城北工厂区的解放 |
第二节 接管工作内容 |
一、入厂接管与宣布政策 |
二、维护工厂稳定与秩序 |
三、实行“原职”政策与稳定职工情绪 |
四、清点企业的资产和设备 |
五、调动职工参与,恢复企业生产 |
第三节 接管西北炼钢厂的意义 |
第三章 改造与建设(上) |
第一节 变革组织机构与建立党群组织 |
一、变革组织机构 |
二、建立党群组织,密切联系群众 |
三、变革组织机构与建立党群组织的影响 |
第二节 改造企业人员 |
一、企业人员改造工作的主要内容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下的企业人员改造 |
三、人员改造的结果:生产生活的“政治化”与“现代化” |
第四章 改造与建设(下) |
第一节 改革经营制度与发动生产竞赛 |
一、改革经营管理制度 |
二、开展生产竞赛运动 |
第二节 生产规模的扩大与技术的创新 |
一、引进人才、设备与兴办基建工程 |
二、技术改进与创新 |
三、研发、试制特殊钢产品 |
第三节 职工教育制度的创立 |
一、扫盲运动与文化教育 |
二、职业技术教育 |
三、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五章 对太原钢铁厂接管、改造和建设的评价 |
第一节 接管西北炼钢厂与中国共产党城市政策的成熟 |
第二节 太原钢铁厂改造与建设的成效 |
一、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二、推动技术的改进与创新 |
三、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水平 |
第三节 太原钢铁厂改造与建设工作的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经济建设 |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规模效应 |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6 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49-1956 年)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制度准备 |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 |
三、新中国成立后应对困难的经济措施 |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确立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曲折(1956-1966 年) |
一、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
二、经济上初步纠正“左”倾错误与庐山会议“反右倾” |
三、对国民经济和党内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和“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
五、“四清”期间的三年经济调整与三线建设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严重挫折(1966-1976 年) |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抓革命与促生产 |
二、国民经济发展跌入谷底 |
三、七十年代初国民经济的恢复 |
四、政治经济的全面整顿与粉碎“四人帮” |
小结 计划经济的建立和计划经济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1976-2002 年)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76-1982 年) |
一、经济建设的徘徊与思想解放的兴起 |
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民经济调整 |
三、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 |
四、对外开放与特区建设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探索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982-1992 年) |
一、“三步走”七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 |
二、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三、推行财政、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
四、价格改革与整顿经济秩序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转轨(1992-2002 年)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 |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建立 |
五、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阶段性总结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2002 年至今) |
第一节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转型(2002-2012 年) |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三、区域、城乡向协调发展转型 |
四、宏观调控机制向治理体系转型 |
五、对外开放向“开放型经济体”转型 |
第二节 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12 年至今) |
一、“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战略 |
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 |
四、“新发展理念”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五、“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格局 |
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的阶段性成就与经验 |
一、经济建设的阶段性成就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阶段性总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和占有者 |
三、最大限度的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国情的综合优势 |
一、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
二、充分发挥规模效应 |
三、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
第三节 多种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础 |
一、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
二、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功得益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
三、健全法治体系为我国所有制的多样化持续提供保障 |
第四节 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一、改革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二、改革红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 |
三、渐进式改革是我国改革的基本特点 |
第五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 |
一、对外开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闭关自守无异于“慢性自杀” |
三、开放型经济体对国内深化改革具有“倒逼效应” |
第六节 党对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是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 |
一、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处于中心地位 |
二、党的领导在经济决策中能够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
三、党的领导确保经济工作作风的不断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1942-1943 年中原大灾荒概述 |
第一节 中原大灾荒灾情概述 |
一、受灾区域概况 |
二、根据地灾情严重 |
第二节 中原大灾荒的特点 |
一、灾荒背景复杂 |
二、涉灾地域异常辽阔 |
三、灾害循环相生 |
第三节 中原大灾荒形成的原因 |
一、自然因素 |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 |
三、国民政府迟缓救灾 |
第四节 中原大灾荒造成的影响 |
一、对人口的影响 |
二、对经济的影响 |
三、对社会的影响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救灾思想与“治标”救灾举措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回顾 |
一、救灾思想的起源 |
二、救灾体制 |
第二节 宣传动员 |
一、救灾前的宣传动员 |
二、救灾中的宣传动员 |
第三节 筹粮赈灾 |
一、赈济粮款 |
二、组织借粮 |
三、开展对敌粮食斗争 |
第四节 减轻税负 |
一、减免公粮 |
二、减租减息 |
第五节 节约募捐与准备代食 |
一、节约募捐 |
二、准备代食 |
第六节 处理灾荒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救助移民难民 |
二、开展卫生防疫 |
三、处理偷窃问题 |
四、惩治贪污腐败 |
第三章 “治本”救灾举措 |
第一节 创造农业生产条件 |
一、兴修水利 |
二、发展合作社 |
三、开展捕蝗运动 |
第二节 发展农业生产 |
一、抢种补种农作物 |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
第三节 发展副业 |
一、发展纺织业 |
二、发展家庭副业 |
第四节 开展赎地救人运动 |
一、开展赎地运动 |
二、开展救人运动 |
第四章 党政、社会体制、民生运动与救灾 |
第一节 加强政权建设以赢得阶级认同 |
第二节 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提高统领能力 |
第三节 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
第四节 开展民生运动以推动社会革新 |
第五章 救灾之成效、特点与经验 |
第一节 主要成效 |
一、成功度过灾荒 |
二、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
三、增进党群、干群、军民的关系 |
四、战胜困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
第二节 主要特点 |
一、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 |
二、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
三、从单纯救济灾民转向服务抗战大局 |
第三节 现实启示 |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三、倡导以“自立更生、生产救灾”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 ——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产业重建与剧影互动的必然性 |
第一节 剧影互动的基本方式 |
一、从自然竞争到肃清“旧片” |
二、供需矛盾的凸显 |
三、以戏剧充实电影 |
第二节 剧影互动与海外认同 |
一、集体记忆的连通与强化 |
二、政治合法性与普世价值的调适 |
三、外汇创收与产业属性的海外复归 |
第二章 国家在场与剧影互动的常态化 |
第一节 剧影自主性的消亡与互动的多样性 |
一、剧影的生产、经营与审查 |
二、主体的置换与市场的困境 |
三、剧影互动的多层面展开 |
第二节 正典的生成与互动作品的系列化 |
一、题材规划对正典的期待 |
二、会演展映对“正典”的甄选 |
三、互动对正典的纯化与强化 |
第三章 剧影艺术的交融与互渗 |
第一节 剧影类型的更新与杂糅 |
一、喜剧类型的嬗变 |
二、反特片类型的革新 |
三、题材理论对类型的改造 |
第二节 剧影合力制造“英雄” |
一、剧影对新英雄人物的呼唤 |
二、向戏曲学习人物塑造 |
三、电影对人物的魅化 |
第四章 戏曲电影中的“戏”“影”化合 |
第一节 电影语言对戏曲艺术的重塑 |
一、戏曲结构的电影化 |
二、戏曲时空的重构 |
三、演艺风格的变异 |
第二节 镜头语言的突破与美学创造 |
一、镜语风格的舞台转译 |
二、虚实结合的视觉修饰 |
三、视觉元素的音乐组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十七年”剧影互动作品一览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浅析制片人对作品拍摄进度的保障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片人的职责 |
二、保障作品拍摄进度的制片管理方法 |
(一) 注重沟通协调 |
1.明确剧组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 |
2.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沟通 |
(二) 做好经费预算 |
1.切实可行 |
2.公开透明 |
(三) 备好应急方案 |
1.做好防范措施 |
2.面对危机的处理能力 |
(四) 做好后勤保障 |
1.协助拍摄工作 |
2.管理剧组生活 |
结语 |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陈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关系的诠释 |
1.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1.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
1.4.3 陈云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形成发展的条件及历程 |
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形成发展的客观条件 |
2.1.1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的引领 |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共识的凝聚 |
2.1.3 反对主观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 |
2.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的锤炼 |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形成发展的主观条件 |
2.2.1 在党内拥有独特的政治地位 |
2.2.2 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 |
2.2.3 深谙国情党情 |
2.2.4 坚持求实创新精神 |
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 |
2.3.1 萌发阶段(1925-1937) |
2.3.2 初具轮廓阶段(1937-1949) |
2.3.3 发展成熟阶段(1949-1966) |
2.3.4 深化拓展阶段(1966-1995) |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推进 |
3.1.1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唯物论 |
3.1.2 “交换、比较、反复”的辩证方法 |
3.1.3 彰显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思想 |
3.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创新 |
3.2.1 体现唯物论的“国情论”与“国力论” |
3.2.2 体现宏观调控思想的“综合平衡论” |
3.2.3 体现经济体制改革构想的“主辅论” |
3.2.4 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协调发展论” |
3.2.5 体现“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理念的“内外交流论” |
3.2.6 体现辩证性思维的“政经统一论” |
3.2.7 体现唯物史观的“目的与方法论” |
3.3 对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
3.3.1 独具特色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3.3.2 灵活稳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 |
3.3.3 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 |
3.3.4 稳健务实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 |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的主要特色 |
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的理论特色 |
4.1.1 思想体系的完整性 |
4.1.2 思想内涵的层次性 |
4.1.3 思想内容的创新性 |
4.1.4 思想表述的通俗性 |
4.1.5 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
4.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的实践特色 |
4.2.1 前瞻性与唯实性相统一 |
4.2.2 继承性与开拓性相结合 |
4.2.3 原则性与策略性相协调 |
4.2.4 探索性与局限性相伴生 |
5 陈云思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贡献 |
5.1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卓越贡献 |
5.1.1 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成熟提供重要素材 |
5.1.2 以创造性的理论观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
5.1.3 以独具特色的观点阐发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
5.2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重要贡献 |
5.2.1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
5.2.2 推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
5.2.3 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陈云思想的当代价值 |
6.1 积累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经验 |
6.1.1 遵循“理论和实际两者不能或缺”的前提条件 |
6.1.2 把握“唯实求是”的根本原则 |
6.1.3 贯穿“交换、比较、反复”的思想方法 |
6.1.4 坚持“讲真理,不讲面子”的党性原则 |
6.1.5 树立“真正代表大家,为大家'当差'”的人民群众观 |
6.2 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重要现实启示 |
6.2.1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坚持量力而行、综合平衡、稳中求进的方针 |
6.2.2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原则 |
6.2.3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的原则 |
6.2.4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苏南农村博物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 |
第一章 农村博物馆概念的形成与初探 |
第一节 农村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
一、农村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 |
二、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趋势 |
三、中国农村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农村博物馆的概念的提出 |
一、博物馆概念的变迁 |
二、农村博物馆的概念 |
三、农村博物馆的分类 |
第二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的社会环境与历史 |
第一节 有利的社会环境 |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
二、经济文化 |
三、科学教育 |
第二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历史 |
一、波折的起步阶段(1949-1977) |
二、有序的调整时期(1978-1999) |
三、蓬勃的发展阶段(2000-至今) |
第三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分类分析 |
第一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统计分析 |
一、社会环境 |
二、数量与分布 |
三、建设主体 |
四、藏品内容 |
第二节 “三农”视角下的苏南农村博物馆分类 |
一、“三农”视角下的苏南农村博物馆分类方法 |
二、分类数据统计 |
三、反映“农民”的博物馆 |
四、反映“农村”的博物馆 |
五、反映“农业”的博物馆 |
第三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的功能实现情况 |
一、苏南农村博物馆收藏情况 |
二、苏南农村博物馆展示陈列情况 |
三、苏南农村博物馆社会教育情况 |
四、苏南农村博物馆休闲娱乐情况 |
五、苏南农村博物馆科研情况 |
第四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的经验与问题 |
第一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主要建设模式 |
一、经济为王的华西模式 |
二、政府统筹的吴江模式 |
三、优胜劣汰的锦溪模式 |
第二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发展的主要问题 |
一、“物”的问题:藏品与展陈 |
二、“人”的问题:馆员与观众 |
三、“环境”的问题:社会发展与文化 |
第五章 苏南农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第一节 国外农村博物馆发展的优秀实践 |
一、露天博物馆 |
二、生态博物馆 |
三、乡村博物馆 |
第二节 中国农村博物馆发展的典型案例 |
一、花园村的中国农村博物馆 |
二、安吉县的生态博物馆聚落 |
三、山东省的“乡村记忆工程” |
第三节 苏南农村博物馆可持续发展对策 |
一、“博物馆新思潮”打破农村办馆局限 |
二、开拓路径培育农村博物馆受众 |
三、鼓励农村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
四、引入多方参与机制共建农村博物馆 |
结语 |
附表1 苏南农村博物馆名录 |
附表2 原始数据矩阵表 |
附表3 各指标得分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情况 |
1.2.2 国外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与创新点 |
1.4.1 概念界定 |
1.4.2 创新点 |
2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的形成 |
2.1 时代背景 |
2.1.1 二战后的世界进入了相对和平阶段 |
2.1.2 世界两大阵营的出现 |
2.1.3 中国面临两种前途和命运 |
2.1.4 国民党发动反民主的内战 |
2.2 形成条件 |
2.2.1 中国传统民主思想的渊源 |
2.2.2 马列主义民主自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
2.2.3 历史上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总结 |
2.2.4 毛泽东对农村基层的调查研究 |
3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的内容 |
3.1 党的建设是农村基层民主的关键 |
3.1.1 杜绝命令主义和尾巴主义 |
3.1.2 净化基层党组织 |
3.1.3 健全党委制,坚持党的领导 |
3.2 乡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的途径 |
3.2.1 剪除黑恶势力,营造良好的乡村自治环境 |
3.2.2 自治机构的组成坚持“三三制”原则 |
3.2.3 团结中农,壮大民主力量 |
3.3 与经济斗争相结合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原则 |
3.3.1 贯彻土地改革总路线,杜绝平均主义 |
3.3.2 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
3.3.3 取缔旧式变工队、合作社,公平互助 |
3.4 提升农民文化水平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保障 |
3.4.1 普及文化教育,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
3.4.2 创新农村基层文艺表现形式,促进农村文化发展 |
4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 |
4.1 实现“两委会”的科学分工 |
4.1.1 加强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 |
4.1.2 提高村民委员会的自治能力 |
4.1.3 以党内民主带动农村基层民主 |
4.2 巩固“四个民主” |
4.2.1 强化农村基层民主选举 |
4.2.2 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决策 |
4.2.3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管理 |
4.2.4 建立农村基层民主监督 |
4.3 夯实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经济基础 |
4.3.1 重视农村致富能手的引领作用 |
4.3.2 让“互联网+”助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
4.3.3 当代“农会”——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基层民主的新形式 |
4.4 人才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第一资源 |
4.4.1 积极引导农村优秀人才回流 |
4.4.2 优化“两委会”的人员配置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扶贫 |
(一) 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 |
(二) 我国扶贫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三) 我国扶贫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对策探讨 |
二、精准扶贫 |
(一) 精准扶贫的内涵 |
(二)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容 |
三、易地扶贫搬迁 |
(一) 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概念界定 |
(二) 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的关系辨析 |
四、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政策体系 |
(一) 搬迁农户住房建设的支持政策 |
(二) 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政策 |
(三) 易地扶贫搬迁的土地支持政策 |
(四) 搬迁户生计重建的支持政策 |
(五) 产业发展与就业支持政策 |
五、易地扶贫搬迁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人口迁移理论 |
(二) 生态价值理论 |
(三) 生态贫困理论 |
(四) 生态文明理论 |
(五)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实践和国际经验借鉴 |
一、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发展历程 |
(一) 初步探索阶段(1982~1990) |
(二) 常规化与扩展阶段(1991~2000) |
(三) 整体推进阶段(2001~2010) |
(四) 政策强化阶段(2011~2014) |
(五) 精准扶贫阶段(2015年至今) |
二、易地扶贫搬迁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一) 国外生态移民安置的主要做法 |
(二) 国外生态移民搬迁的经验启示 |
第三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现状及案例分析 |
一、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及总体规模 |
(一) 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分析 |
(二) 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 |
(三) 武陵山片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模 |
二、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现状 |
(一) 武陵山片区省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
(二) 武陵山片区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及完成情况 |
(三) 武陵山片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安排 |
三、经典案例分析及其模式、经验 |
(一) 武陵山片区各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具体案例 |
(二) 易地扶贫搬迁户深度访谈案例 |
(三) 武陵山片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创新模式 |
(四) 武陵山片区有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特色经验 |
第四章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
一、易地扶贫搬迁效果评估文献分析 |
二、基于多维贫困视角的易地扶贫搬迁效果评估分析框架 |
(一) 综合减贫绩效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
(二)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三、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实证分析 |
(一) 调研设计与实施概况 |
(二) 搬迁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的认同度分析 |
(三) 调查问卷分析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五章 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一、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搬迁后脱贫产业发展乏力 |
(二) 征地费用高,县级财政压力大、农户自筹资金难 |
(三) 对象精准识别存在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
(四) 集中安置各有限制,搬迁方式选择难 |
(五) 项目审批手续繁,工程招标提速难 |
(六) 分散安置点建房安全监管不到位 |
(七) 拆旧复垦落实难,且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矛盾 |
(八) 社区管理有漏洞,基层治理存隐患 |
二、易地扶贫搬迁向“稳得住、能致富”纵深推进的对策建议 |
(一) 精准对接产业,助推搬迁扶贫 |
(二) 积极报告呼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
(三) 优化创新搬迁模式,分类保障农户生计 |
(四) 简化项目审批,加快工程招投标进度 |
(五) 强化分散安置点建房安全监管 |
(六) 加大拆旧复垦执行力度 |
(七) 狠抓新型社区治理,化解基层搬迁纠纷 |
(八) 在易地搬迁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
第六章 结论及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研究展望 |
一、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
二、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三、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B: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C: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调查访谈提纲 |
(10)影视制片管理与影视工作的若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视制片管理的发展概述 |
二、影视制片对影视工作的作用 |
(一) 制片人决定影片的成败 |
(二) 制片人是创造性的来源 |
(三) 制片人培养影片的本质 |
三、影视制片管理对影视工作的反思 |
(一) 企业家就是制片人的观念和行为 |
(二) 经营就是管理和经营管理的观念和行为 |
四、结束语 |
四、把握“战役”的决胜因素——谈《为了九亿农民的健康》的制片管理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接管、改造和建设:太原钢铁厂研究(1949-1952)[D]. 张悦.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D]. 王锐.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D]. 冯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 ——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D]. 张也奇. 南京大学, 2019(12)
- [5]浅析制片人对作品拍摄进度的保障作用[J]. 江月. 新闻传播, 2019(10)
-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陈云思想研究[D]. 葛丽君.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7]苏南农村博物馆研究[D]. 季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8]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村基层民主思想研究[D]. 赵新波. 陕西科技大学, 2018(12)
- [9]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D]. 王鑫.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10]影视制片管理与影视工作的若干研究[J]. 胡小金. 电视指南, 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