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琴,李佳育[1](2021)在《党领导人民政协的基本形态:“请示-授权”与“嵌入-吸纳”复合》文中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人民政协制度的最本质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对政协加强领导的条件下,人民政协在协商创新上表现出异常的持续性,究其原因,是党领导人民政协的方式出现了新样态,从过去的"组织嵌入"扩展到"业务嵌入",形成了纵向"请示-授权"与横向"嵌入-吸纳"相复合的模式。这是党的领导与民主协商有机统一、正向互动的结果,也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政治发展的有益探索。
唐新月[2](2021)在《民国时期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研究》文中提出近世通讯工具电话被发明以后,因其传递消息的迅速性与使用的方便性而备受人们的推崇。我国沿海地带的电话事业发展比较早,而四川直到1911年才拥有了自己的首部电话,此后开始缓慢地发展。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我国东部、北部旧有的电话设备遭到破坏,国民政府为了继续支持抗战,亟需建设大后方的通讯网。而四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之一,旧有的电话通讯因管理不善导致故障迭出,不能满足战时信息的传递,这时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统筹规划电话事业的发展,所以四川省政府于1939年5月设立了四川省电话管理处,专门负责全川电话的建设与管理事项。四川省电话管理处成立以后,积极架设与整修防空情报专线、乡村电话线路以及部分长途电话线路,旨在建设形成四川的电话通讯网。乡村电话及长途电话建设好之后,也拟让其开放营业,用以便利商民并增加收入来弥补器材耗损。除了开展以上各项工作之外,四川省电话管理处还特别注重人事的管理,将当时的电务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实行严格的考绩,以此作为职员升降的依据,同时为了提高电话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开办培训班对其进行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训。此外,国民政府和四川省政府为了弥补战时物价高涨给电话事务工作人员带来的困境,也给予了部分补助。但是由于补助的不平等,也引发了四川省电话管理处和县电话管理所员工之间的纠纷。通过1939-1949年的建设,四川省电话管理处对于战时信息的传递和四川电话通讯网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初步奠定了四川地方电话事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四川省电话管理处在开展建设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经费不敷、器材短缺等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工作的开展。虽然四川省政府及省电话管理处也曾设法解决,但是总体的效果却不佳,这是因为采取的措施大多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困难。要建设良好的通讯网,不仅要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还需要国家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方能将各项事业建设得更好。
姚峰[3](2021)在《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评价和考量国际战略的成败是战略研究的一大重点问题,也是研究难点所在。一般来说,判断国际战略的成败有很多标准。本文认为,战略成功与否是以能否实现战略目标为标准。那么,如何评估和考量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进展情况是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战略管理过程中众多环节里的重要一环。本文综合国际战略学和管理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战略管理角度切入,建立国际战略评估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围绕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实践进行深入剖析。本文以战略管理为核心,把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并对战略目标、战略资源、战略手段、战略绩效等元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具体实用并可操作衡量的战略评估工具,对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成效开展评估。第一章是本文理论部分,明确把国际战略评估作为战略执行层面,提出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估方法,并构建了“战略——绩效”评估模式。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部门整体战略层面的评估,第二层次是围绕国际战略开展所实施的具体项目评估。第二章介绍第一层次国务院整体战略评估,按照“战略——绩效”评估模式,从美国国务院战略规划入手,确定国务院国际战略各层级战略目标,并将战略目标转为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评估以确定战略目标实现情况。第三章是介绍第二层次具体项目评估,项目评估是部门整体战略评估的基础和关键,从项目设计和绩效管理两个方面来规划和实施项目管理基本流程,并对项目评估主要类型和有关做法进行全面分析。在前两章分析国际战略评估具体做法基础上,第四章重点分析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的法律体系、制度保障、机制运行等内容,并充分运用评估产生的结果。第五章以美国对外援助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并检验“战略——绩效”评估模式实际效用,认为开展战略评估对美国对外援助战略具有积极作用和深刻影响。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已形成一整套成熟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基于战略的评估机制、制度和做法,取得了良好成效。当然,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也存在不足和面临挑战,在学习借鉴其评估做法基础上,不断推进我国国际战略评估研究和实践,进而为中国国际战略发展作出贡献。
万艳红[4](2021)在《HR公司江西分公司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投资行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在2020年爆发的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下滑状态,由于对经济发展形势的看跌,所有金融投资机构对于项目投资放缓,导致金融投资行业整体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通过对内部员工尤其是人才进行持续能力评估和有效激励,在公司内部建立有效的发展动力,而绩效管理则是能力评估和有效激励的有效管理手段。HR公司作为一家典型的金融投资公司,目前在绩效管理方面无法有效承担员工及人才能力评估和激励的功能,必须通过权变理论因地制宜地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并基于此建立起合理的内部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公司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促进员工持续成长,同时也对同行业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HR公司江西分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综述法、访谈法、问卷调研等研究方法,发现HR公司江西分公司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包括:考核指标未进行自上而下分解、员工考核指标未融入岗位职责、目标设置不合理、过程环节缺失、绩效评价缺乏全面的评价标准、绩效考核结果并未体现差异化、绩效结果应用未按照制度执行、考核周期不合理等问题。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全面管控模式导致绩效缺乏创新基础、业务压力弱化导致绩效缺乏动力来源、配套机制缺位导致绩效缺乏生态环境、管理认知偏差导致绩效缺乏文化土壤。基于此,本研究进行了优化,主要优化措施包括:优化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优化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优化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优化公司绩效考核周期、建立考核目标核定机制、建立全面绩效管理机制、丰富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为确保HR公司江西分公司新的绩效考核体系顺利落地实施,本研究从转变总公司管控模式、强化业务与绩效挂钩、优化绩效管理生态链及纠正绩效管理认知偏差四个方面优化了保障措施。
魏子钰[5](2021)在《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拥有众多的跨省江河流域,对其进行统一的水量分配与调度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用水矛盾等问题,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跨省江河流域的水量统一分配与调度工作较为复杂和困难,为此2018年水利部印发《关于做好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水量调度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指导意见。目前,已批复水量分配方案的跨省江河流域已将水量调度管理工作提上日程且积极推进,但其相关管理现状和效果还不容乐观,流域规章制度不完善、水资源开发进程规划不合理、各用水区域矛盾突出、重要控制枢纽或水文监测设施缺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为此有必要开展“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工作,及时总结水量调度管理效果、发现管理工作欠缺之处、提出有效管理措施,可为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本文针对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中的问题和需求,首先通过对跨省江河流域的水量调度管理工作的关键信息获取和分析,挖掘初始指标,并对初始指标进行筛选和检验,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然后,研究不同流域特征下指标的深度遴选,同时比选相应的评价方法、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以及指标敏感性分析方法;最后,选取黑河干流为典型的跨省江河流域进行实例研究。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指标体系构建。针对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的复杂性,依据科学性、完整性、代表性、可行性四个原则,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首先,基于学术平台和NLPIR平台提取了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相关的指标信息,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语义信息进行指标挖掘,从而确定初始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德尔菲法咨询并整理专家意见,对初始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筛选;接着,通过计算指标体系的可靠性系数和效度系数,分析了指标体系筛选结果的合理性。最后,构建出了一套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了“水量调度方案及实施”和“管理保障”2个准则层,“政策文件”等6个子准则层和“流域用水效率提升”等39个指标。(2)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方法研究。针对不同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特征研究了指标的深度遴选方法、评价方法、权重确定方法以及敏感性分析方法,从而确定了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流域特征的指标深度遴选流程,将普适性指标归为“基础必选指标”和“流域自选指标”两类,进而给出了多种遴选方法;其次,结合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特点,综合比较多种评估方法的优劣,最终确定TOPSIS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主要评估方法;最后,提出了通过“AHP-CPA”组合方法对指标赋权,以及通过单因素变化法,检验指标权重的敏感性。(3)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实例研究成果和启示。以黑河干流为典型流域,开展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研究。首先,进行了指标的深度遴选和赋权,评估了黑河干流2001~2019年的水量调度管理效果;其次通过改变指标权重的赋值,分析了敏感性,认为实施过程最为敏感;接着,基于黑河干流多年的水量调度管理实践,提出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最后,从政策法规、组织管理体系、工程和创新四个方面启示其他流域的水量调度管理工作。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评估结果合理,可为其他流域提供管理和评估的参考与借鉴。
蒲源[6](2021)在《A城投公司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现代企业竞争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把企业所需人才吸引到企业中并保留下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全面开发其工作潜能,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服务。而绩效管理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人力资本价值并保障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有效管控手段,是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中心环节所在。在企业管理中,企业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来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是每个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稳健发展的关键。而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绩效管理水平、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积极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事关企业长远稳健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对绩效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具有政府平台公司性质的城投类企业,面对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如何借助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A城投公司作为重庆市某区属国有重点企业,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民生实事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在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发展定位做出重大调整的大环境下,A城投公司目前实施的绩效管理已和公司发展不相适应,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反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如何借助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实现企业转型发展,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对现有绩效管理进行优化迫在眉睫。本文以A城投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绩效管理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基于绩效管理现状,深入剖析A城投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PDCA循环等方法,对绩效管理进行优化设计,以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也希望优化后的绩效管理对本企业及区内相关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石磊[7](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张磊[8](2021)在《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而言,无论接收东北或统治东北,莫不以沈阳为大本营,沈阳成为当时国民党统治东北的军事政治重心。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东北所进行的接收重建工作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教育接收重建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其成败影响人心向背和政权兴亡。本文研究时段集中在1945-1948年,研究地域集中在沈阳市,旨在运用档案、报刊等文献史料,重点考察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严重危机,进而揭示国民党以教育为其内战服务的本质以及国民党在国共东北争夺中失败的历史必然性。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鉴于沈阳市重要的战略地位,先于国民党进驻沈阳。中共撤出沈阳后,国民政府派出董文琦等人于1945年12月底到达沈阳,直到1946年3月13日,驻沈苏军全部撤离,国民党军进驻沈阳,才开始正式接收。受日本十四年殖民统治,沈阳市教育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后又经苏军抢掠,各学校建筑设备饱受摧残。第二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为指导东北教育接收,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东北区教育复员辅导委员会,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通过《接收东北教育事业决议案》,国民党辽宁省政府也相继颁布各类学校复员暂行办法。辽宁省教育接收工作由东北敌伪事业物资统一接收委员会辽宁省分会教育组负责,该教育组由教育部东北区特派员办公处及辽宁省政府共同派员组成,专科以上学校由处派员接收,中等以下学校由省市派员接收。沈阳市教育接收工作逐次推进大体完成,但在接收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都面临着经费短缺、师资不足、校舍残破、校具不全、教材匮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在东北临大学生分发过程中,由于东大开学日期未定,致使千余有为青年棉衣无着、煤斤无源、课业荒废,给教育重建带来极大困难。第三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接收后国民党沈阳市划定教育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进行教材编审和课程的重新设置,但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在国民党沈阳市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文化支出以22.75%居于第二位,不仅并未达到市县不得少于35%的规定,且不及保安警察支出47.86%的一半,这与蒋介石喊出的“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的响亮口号严重不符。国民学校通过周会、课程内容、壁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戡乱”教育,教育为内战服务的目的昭然若揭。献校运动口号喊的轰轰烈烈,最终结果却是徒有虚名,每区试办两保国民学校的计划也未能实现。受战乱影响失学儿童日益增多,政府措施失当收容效果甚微。由于叙级未定1946年国民党沈阳市政府仅向教员发放维持费等生活补助,同时向学生征收尊师米。但维持费极其微薄,且存在拖欠发放、公教人员不平等问题。教员叙级甄审工作办理完竣后所发薪俸虽有增加,但仍不及物价升腾之速,教员生活难以为继,引发请愿罢教斗争。第四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战后东北青年失学过多亟待收容,国民政府教育部筹办了大学先修班,国民党辽宁省设立临时中学,沈阳市接办东北青年中学并筹办暑期补习学校,并制定公立中等学校公助生暂行办法以及奖助金办法等。但中等教育重建中最大的问题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奖助金有名无实,教育救济收效甚微,教学设施匮乏,教师薪俸低微。甚至个别校长贪污公款以及一些教员教学无力、师德败坏等事件也屡有发生。为扭转军事战场颓势及补充兵源,国民党对沈阳市高中以上学生实施军事训练,初中以下学生实施童子军训练。发动知识青年从军,举办冬令营,动员学校组建青年工作队,为实施“戡乱”服务,其结果是教育环境更加恶化。第五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复员重建方式有回迁国立东北大学、接收国立沈阳医学院,以及创办私立东北中正大学、私立辽东学院、私立辽宁医学院和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支出捉襟见肘,教学设备奇缺,教职员待遇微薄。在教师管理上存在任人唯亲,师资不齐,教授缺少。教育部所欠学生公费不能全部下拨,学生生活难以为继。教育部实行奖学金制度,但因为奖学金名额数量较少,引起学生的抗议和不满。加之战后东北物价飞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具有强烈爱国情怀和政治敏感性的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第六章,研究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为推行社会教育,在沈阳设置的社教机构有民众教育馆、图书馆、民众学校、学校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以及国民教育研究会等,这些社教机构相互配合,对民众实施识字教育、注音符号教育、电化教育、国民体育等。受经费限制沈阳市社会教育的推动十分困难,电化教育的器材设备不仅严重缺乏,对社会教育的人才培训也仍显不够。结语部分,对沈阳市教育接收与重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在教育接收中缺乏计划,并以军方和政治势力插手为主要特征。在教育重建中由于国民党在东北率先挑起内战,导致战后物价飞涨,经济殆于破产,教育经费被军事挤占,失学儿童和青年益众,种种弊端致使教师学生对国民党政权的离心力加速运转,并将政治信任投向了共产党一方,加速了国民党在东北统治的灭亡。
王美[9](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陆炳林[10](2021)在《公立高校预算管理优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Y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因为国家的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高校办学经费随之迅速增长,师生规模迅速扩大,但在面临机遇的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为了寻求自身的快速发展,高校通过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改革教学体制、提升教师教师队伍质量等方法来进行,但国家财政拨款远远不足以支撑高校的发展需求。如何合理使用筹集来的资金,对高校财务管理实现收支平衡、提高效益、降低财政风险十分重要。同时也因为当前教育形式的变化带来了许多的新的任务和挑战,所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对于高校而言是完成这些任务所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以Y大学为实例结合我国现行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基于激励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Y大学的预算管理现状,研究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找出Y大学的预算管理制度以及执行控制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提出优化对策,明确组织内各机构的责任,将学校的发展规划融入到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去,从优化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执行、加强预算控制和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四个具体方面入手,强调建议和对策提出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希望能够为Y大学之后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改革、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二、怎样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怎样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党领导人民政协的基本形态:“请示-授权”与“嵌入-吸纳”复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党对人民政协的纵向领导:“请示-授权” |
(一)全国政协首创年度协商计划 |
(二)中央采纳并以政策文件推进 |
(三)政协按照中央精神组织实施 |
(四)政协党组严格执行请示报告 |
三、党对人民政协的横向领导:“嵌入-吸纳” |
(一)设置协商议题 |
(二)参加协商活动 |
(三)吸纳协商共识 |
(四)监督协商成果 |
(五)评估协商计划 |
四、形塑党与政协间关系的重要环节 |
(一)关于政协创新和党的政治确认的关系 |
(二)关于党的组织嵌入和业务嵌入的关系 |
(三)关于政协协商的规定空间和自由空间的关系 |
五、结语 |
(2)民国时期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4 文章结构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 行政区划与计量单位说明 |
2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创立 |
2.1 四川早期电话事业发展状况 |
2.1.1 新式通讯工具入川 |
2.1.2 初期的电话管理机构 |
2.2 成立背景 |
2.2.1 外在压力迫使发展 |
2.2.2 内在阻碍促进改革 |
2.2.3 电话自身的优势性 |
2.3 组织体系 |
2.3.1 机构的设立 |
2.3.2 组织规程及通则 |
2.3.3 组织结构的演变 |
2.3.4 成立后的经费和利益 |
本章小结 |
3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建设 |
3.1 成立工程区与各类交换所 |
3.2 分年接收四川各县乡村电话 |
3.3 电话线路的敷设与电话网的筹建 |
3.3.1 防空情报专线的架设 |
3.3.2 长途电话与乡村电话线路的架设 |
3.3.3 筹建全川电话网 |
3.4 电话线路的维修工作 |
3.4.1 电话线路维修的缘由 |
3.4.2 电话线路维修流程与概况 |
3.5 电话线路的保护 |
3.5.1 制定保护和巡修机线规章 |
3.5.2 依靠军警与地方保甲长巡逻防护 |
3.5.3 嘉奖有功者和严惩破坏者 |
本章小结 |
4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业务开展 |
4.1 长途电话开放营业 |
4.2 乡村电话开放营业 |
4.3 兼办话传电报 |
4.4 传达天气状况 |
本章小结 |
5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人事管理 |
5.1 人员的任免与薪俸 |
5.2 职员的考绩与奖惩 |
5.3 从业员的业务培训 |
5.3.1 电话员工训练所的设立 |
5.3.2 电话员工的具体培训内容 |
5.3.4 第一期员工培训班的开办 |
5.4 电话员工的待遇 |
5.4.1 提高电话员工的薪资 |
5.4.2 员工生活及子女上学补助 |
5.4.3 核发伤病补助金 |
5.5 维护自身利益,请求省县员工一体待遇 |
本章小结 |
6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贡献与困境 |
6.1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贡献 |
6.1.1 确保战时信息传递的畅通 |
6.1.2 初步奠定四川电话通讯基础 |
6.2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办法 |
6.2.1 经费常年不敷及解决办法 |
6.2.2 电话器材缺乏及补救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既有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框架结构及存在不足 |
第一章 国际战略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际战略评估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际战略的层次分析 |
第三节 战略评估方法和模式 |
第二章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总体框架 |
第一节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概括 |
第二节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目标规划 |
第三节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绩效评估 |
第三章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项目管理与评估 |
第一节 国际战略项目管理流程 |
第二节 国际战略的项目设计 |
第三节 国际战略的项目绩效管理 |
第四章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制度、机制和结果运用 |
第一节 国际战略评估法律依据 |
第二节 国际战略评估运行机制和流程 |
第三节 国际战略评估的结果运用 |
第五章 案例分析:美国对外援助战略评估实践 |
第一节 美国对外援助总体情况和评估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美国对外援助战略规划和评估政策 |
第三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外援助评估机制分析 |
第四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外援助绩效评估做法 |
第五节 评估对美国对外援助战略的影响分析 |
结论与启示 |
一、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成效及不足 |
二、对中国国际战略评估的几点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4)HR公司江西分公司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绩效管理概念研究 |
1.2.2 绩效管理工具研究 |
1.2.3 绩效考核指标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HR公司江西分公司绩效管理现状 |
2.1 HR公司江西分公司概况 |
2.1.1 HR公司概况 |
2.1.2 江西分公司组织结构 |
2.2 江西分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2.3 江西分公司现有绩效管理体系概述 |
2.3.1 绩效考核办法 |
2.3.2 绩效考核指标 |
2.3.3 绩效考核主体 |
2.3.4 绩效考核结果 |
2.3.5 考核结果应用 |
第三章 HR公司江西分公司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
3.1 绩效管理问卷调研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问卷调查人口统计 |
3.2 绩效管理访谈调研 |
3.2.1 访谈调研开展过程 |
3.2.2 访谈内容定性编码 |
3.3 江西分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考核指标未充分进行自上而下分解 |
3.3.2 考核目标未有效支撑战略目标实现 |
3.3.3 员工考核指标未充分融入岗位职责 |
3.3.4 绩效管理过程缺乏全流程管理 |
3.3.5 绩效评价缺乏全面的评价标准 |
3.3.6 绩效考核结果并未体现实际工作表现 |
3.3.7 绩效结果应用未按照制度执行 |
3.3.8 绩效考核周期缺乏管理灵活性 |
3.4 江西分公司绩效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3.4.1 全面管控模式导致绩效缺乏创新基础 |
3.4.2 业务压力弱化导致绩效缺乏动力来源 |
3.4.3 配套机制缺位导致绩效缺乏生态环境 |
3.4.4 管理认知偏差导致绩效缺乏文化土壤 |
第四章 HR公司江西分公司绩效管理优化措施 |
4.1 绩效管理优化原则及思路 |
4.1.1 绩效管理优化原则 |
4.1.2 绩效管理优化思路 |
4.2 绩效管理优化措施 |
4.2.1 优化公司绩效考核指标 |
4.2.2 优化部门绩效考核指标 |
4.2.3 优化员工绩效考核指标 |
4.2.4 优化公司绩效考核周期 |
4.2.5 建立考核目标核定机制 |
4.2.6 建立全面绩效管理体系 |
4.2.7 丰富绩效考核评价标准 |
4.2.8 强化绩效考核结果应用 |
第五章 HR公司江西分公司绩效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
5.1 转变总公司管控模式 |
5.2 强化业务与绩效挂钩 |
5.3 优化绩效管理生态链 |
5.4 纠正绩效管理认知偏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致谢 |
(5)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2.1 引言 |
2.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思路 |
2.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2.2 指标体系基本分层结构 |
2.2.3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2.3 指标初选 |
2.3.1 指标初选方法 |
2.3.2 基于学术平台的指标关键信息获取 |
2.3.3 基于NLPIR平台的指标关键信息获取 |
2.3.4 基于语义信息的指标挖掘与分析 |
2.3.5 初选指标确定 |
2.4 指标筛选 |
2.4.1 指标筛选方法 |
2.4.2 指标筛选结果 |
2.5 指标检验 |
2.5.1 指标检验方法 |
2.5.2 指标检验结果 |
2.5.3 指标体系确定 |
2.6 本章小结 |
3 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流域特征的指标深度遴选研究 |
3.2.1 指标遴选流程 |
3.2.2 普适性指标体系归类 |
3.2.3 指标遴选方法 |
3.3 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方法 |
3.3.1 评价方法比选 |
3.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3 TOPSIS法 |
3.4 指标权重及敏感性分析方法 |
3.4.1 AHP-CPA组合赋权 |
3.4.2 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实例研究 |
4.1 典型流域选取及流域概况 |
4.1.1 典型流域选取 |
4.1.2 黑河干流流域概况 |
4.2 指标遴选及权重计算 |
4.2.1 指标遴选 |
4.2.2 评估指标及评价标准 |
4.2.3 权重计算 |
4.3 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评估结果 |
4.3.1 总体评估结果 |
4.3.2 水量调度方案制定结果 |
4.3.3 水量调度方案实施结果 |
4.3.4 水量调度管理保障结果 |
4.4 指标敏感性分析 |
4.5 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评估结果分析及启示 |
4.5.1 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实践 |
4.5.2 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评估结果合理性分析 |
4.5.3 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 |
4.5.4 黑河干流水量调度管理评估对其他流域的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A城投公司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概况 |
2.1.2 国内研究概况 |
2.1.3 研究述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绩效的概念和特点 |
2.2.2 绩效管理内容 |
2.2.3 绩效管理的主要工具 |
第3章 A城投公司绩效管理现状 |
3.1 A城投公司概况 |
3.1.1 A城投公司发展历程 |
3.1.2 A城投公司企业文化 |
3.1.3 A城投公司组织架构 |
3.1.4 A城投公司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
3.2 A城投公司绩效管理现状 |
3.2.1 绩效计划 |
3.2.2 绩效考核与评价 |
3.2.3 绩效反馈与沟通 |
3.2.4 绩效结果运用 |
第4章 A城投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 绩效管理问卷调查及访谈 |
4.1.1 调查问卷设计及结果处理分析 |
4.1.2 绩效管理个别访谈 |
4.2 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绩效管理缺乏系统性 |
4.2.2 绩效计划制定缺乏全面性 |
4.2.3 绩效考核评价缺乏科学性 |
4.2.4 绩效反馈与沟通缺失 |
4.2.5 绩效结果运用单一化 |
第5章 A城投公司绩效管理优化对策及保障措施 |
5.1 A城投公司绩效管理优化思路及原则 |
5.1.1 绩效管理优化思路 |
5.1.2 绩效管理优化原则 |
5.2 A城投公司绩效管理优化实施过程 |
5.2.1 基于战略为导向制定绩效计划 |
5.2.2 以客观全面为主线实施绩效考核评价 |
5.2.3 以提升为出发点实施绩效反馈与沟通 |
5.2.4 以激励为主导运用绩效结果 |
5.3 A城投公司绩效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
5.3.1 组织保障 |
5.3.2 人力保障 |
5.3.3 文化保障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绩效管理调查问卷 |
附录2 月度述职考核评分细则 |
致谢 |
(7)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
(一)时空范围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六、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
一、基层性 |
二、指导性 |
三、实用性 |
四、多样性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
结论 |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运用史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抗战胜利后沈阳市教育接收的背景 |
第一节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殖民教育 |
一、殖民教育的行政机构 |
二、殖民教育的基本方针 |
三、殖民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二节 接收前沈阳市的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破坏严重 |
二、社会教育残破不堪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接收沈阳 |
一、中共政权在沈阳的建立与撤出 |
二、国民政府人员抵达沈阳 |
三、国民党军对沈阳的军事接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接收的政策与实施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东北教育的接收政策 |
一、教育部东北青年救济处的《整理意见》 |
二、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的《东北教育议案》 |
三、国民党辽宁省政府制定《复员准则与办法》 |
第二节 沈阳市初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民学校接收概况 |
二、对教职员以训练代甄审 |
第三节 沈阳市中等教育的接收 |
一、国立东北中山中学的回迁 |
二、省立中学接收概况 |
三、市立中学接收概况 |
第四节 沈阳市高等教育的复员 |
一、东北临大补习班的设立与困境 |
二、国立东北大学的回迁与窘境 |
三、专科以上学校师生的甄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初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国民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沈阳市教育局的设置 |
二、市教育经费的来源与支出 |
三、划定辅导区设置国民学校 |
四、献校祝寿运动徒有虚名 |
五、整顿私立小学与私塾 |
六、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教学重建 |
一、贯彻落实“戡乱”方针 |
二、教科书缺乏且价格昂贵 |
三、教学设备严重匮乏 |
第三节 师资训练与薪俸 |
一、重视师资训练 |
二、教师薪俸微薄 |
三、请愿罢教迭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中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中等学校的重建 |
一、国民党辽宁省教育厅的设置 |
二、划分学区与学校设置 |
三、筹办东北大学先修班 |
四、设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 |
五、创设市立师范学校 |
六、举办暑假补习学校 |
七、行政组织与校务处理 |
第二节 学生管理与训练 |
一、学生费用高昂 |
二、奖助金有名无实 |
三、救济学生收效甚微 |
四、实施童子军训练及军事训练 |
五、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补充兵源 |
六、组织青年工作队为“戡乱”服务 |
第三节 教学重建与师资薪俸 |
一、改订教学科目 |
二、教学设施匮乏 |
三、教师薪俸微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高等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概况 |
一、国立东北大学 |
二、国立沈阳医学院 |
三、私立东北中正大学 |
四、私立辽东学院 |
五、私立辽宁医学院 |
六、辽宁省立师范专科学校 |
第二节 沈阳市高等院校的师生管理 |
一、招生与就业 |
二、公费及奖学金短缺 |
三、教师管理办法 |
四、教师薪俸低微 |
五、教学设施不足 |
第三节 沈阳市学生运动的浪潮 |
一、“六二”罢课斗争 |
二、反对冬令营的斗争 |
三、迁校与反迁校斗争 |
四、抗议“七五”惨案运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民政府对沈阳市社会教育的重建 |
第一节 社会教育机构 |
一、民众教育馆 |
二、图书馆 |
三、民众学校 |
四、其他机构 |
第二节 社会教育内容 |
一、识字教育 |
二、电化教育 |
三、其他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公立高校预算管理优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Y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
1.3.2 预算管理体系与流程 |
1.3.3 预算执行与实施 |
1.3.4 文献评述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创新点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立高校 |
2.1.2 高校预算管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激励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章 Y大学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
3.1 Y大学财务基本情况 |
3.1.1 Y大学财务机构的构成 |
3.1.2 Y大学财务状况 |
3.2 Y大学现行预算管理状况 |
3.2.1 预算编制 |
3.2.2 预算执行 |
3.2.3 预算控制 |
3.2.4 绩效评价 |
3.3 Y大学预算管理中取得的成效 |
3.3.1 预算信息化水平高 |
3.3.2 预算风险意识充足 |
3.3.3 学校各部门配合度高 |
第4章 Y大学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 |
4.1.2 预算执行约束力差 |
4.1.3 预算控制未落于实处 |
4.1.4 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
4.2 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预算编制流程不够合理 |
4.2.2 预算管理中财权不匹配 |
4.2.3 缺乏可行的预算控制制度 |
4.2.4 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足 |
第5章 Y大学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
5.1 优化预算编制 |
5.1.1 优化预算编制方法 |
5.1.2 完善预算项目内容 |
5.1.3 健全预算编制人员队伍 |
5.2 规范预算执行 |
5.2.1 调整预算编制时间 |
5.2.2 规范预算执行过程 |
5.3 加强预算控制 |
5.3.1 严格规范预算审批制度 |
5.3.2 加强预算监督控制 |
5.3.3 设立专门预算管理机构 |
5.4 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
5.4.1 提高绩效意识 |
5.4.2 强化目标管理 |
5.4.3 优化指标设置 |
5.4.4 强化激励约束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怎样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党领导人民政协的基本形态:“请示-授权”与“嵌入-吸纳”复合[J]. 张丽琴,李佳育.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1(03)
- [2]民国时期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研究[D]. 唐新月.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研究[D]. 姚峰. 外交学院, 2021(11)
- [4]HR公司江西分公司绩效管理体系优化研究[D]. 万艳红.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5]跨省江河流域水量调度管理评估研究[D]. 魏子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A城投公司绩效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蒲源.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7]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国民政府对沈阳市教育的接收与重建研究(1945-1948)[D]. 张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10]公立高校预算管理优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Y大学为例[D]. 陆炳林. 扬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