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软件业产值突破200亿(论文文献综述)
卢灿生[1](2020)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纺织服装业是民生产业,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开放六个方面,论述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纺织服装行业是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本文第一章论述了选题的背景、选题的意义,研究的难点、方法和技术等,第二章回顾了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这是制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政策依据之一。第三章分析了纺织服装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接下来的各章是对已有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效果、市场状况的评价,以及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的借鉴,并提出了下一步的政策建议。除了第一、第二章和第三章外,其余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四章基于碳排放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对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以上两点进一步对粤港澳大湾区层面服装业生态环境作了分析。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与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对行业生态环境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作用相比其他行业更为明显;经济增长对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影响相比其他行业而言不甚明显。通过以上三组分析比较,可以发现纺织服装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总体提升,但也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区域和产业特征。第五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及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对纺织服装行业产业政策演化及评价进行了概述。采用邹至庄检验方法(Chow test)判断加入WTO是否显着利于我国出口和行业发展。分析表明行业内部受益于国际贸易配额制政策也存在差异。总体上粤港澳大湾区9市纺织服装行业发展较为受益于贸易配置政策。第六章通过数据模型对比分析了供给侧因子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与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得出纺织服装行业全行业供给侧改革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不甚明显。借用DEA及MALMQUIST指数分解法,参照Joshi(2010)对印度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研究,对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得出,广深莞纺织服装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内部分异较为明显。2000-2016年,广深莞纺织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趋同走势;纺织服装服饰业呈现趋异走势;皮革毛皮羽毛制鞋业呈现趋异走势。本章的最后部分比较了深圳、广州和东莞的全要素生产率,因为广东省中深圳和广州在纺织服装方面的发展最为典型。第七章从纺织服装行业消费者效用分析和纺织服装消费影响因素尤其价格因素看待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状况,以此评价消费者对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认可程度。利用2007-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滞后原因,得出城镇居民服装消费及时尚度普遍偏低且受到诸多宏观层面因素稳健性影响这一基本结论,对中国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和国家以服装为载体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启示意义。并针对全文分析及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改进中国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时尚的措施:第一,提高社会保障措施优化居民消费结构。第二,研判时尚发展规律布局纺织服装消费城市和网络空间。第三,强优势补短板提高纺织服装行业有效供给能力。第四,重点改进影响要素保证纺织服装消费可持续性。第八章通过对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并借鉴。得出政府规划战略和政策引导、时尚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和高端技术的启示。在借鉴国外和我国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有关的经济理论和前面的分析结果,未来我国要实现的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建立和完善以下各方面的政策:一、提高企业满意度;二、提高政府满意度;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一、生态文明优先;二、区域协调发展;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袁易明,阎振坤,李璇[2](2017)在《中国经济特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报告》文中研究表明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推动工业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需要坚决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中国进入绿色转型发展的时代,五大经济特区也积极贯彻实施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理念,并取得初步成效。
张莹[3](2015)在《信息产业融合度的测算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 ——以辽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辽宁省信息产业在近十年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广东、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无论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还是发展水平等许多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处于相对落后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圈产业转移阶段,把握好当前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变化的机遇,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键引擎,是辽宁省增强区域优势的有效途径。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已经进入了突破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信息产业内部融合发展持续深化的同时,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也变得更加紧密,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需求始终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研究辽宁省如何在产业融合背景进行信息化建设,带动产业结构优化,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以经济增长理论、生产理论、信息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分析了辽宁省信息产业现状以及信息产业融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测算和评价了辽宁省信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及物流业的融合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质量和融合效率。并将信息产业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和广东与辽宁省信息产业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全文在可得的实际数据基础上建立相应经济模型,尝试综合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网络分析等分析方法,系统地、全面地对辽宁省信息产业进行了科学评价,给出了基于融合视角的辽宁省信息产业发展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投入产出模型进行结构分解,计算辽宁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各行业间的乘数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分析得出辽宁省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情况。计算结果显示这两个行业的需求带动其它行业经济增长的能力在提升,外溢能力增强,但受其它行业的影响较小。根据辽宁省八城市在2008年签署的《信息产业区域合作协议》,将大连、葫芦岛、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辽阳、鞍山八城市做为一个产业集群网络来统筹规划。通过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计算各城市间的网络经济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区域间产业集群网络的协作,将有利于各区域信息产业水平的提高,产业融合的推进。2.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为代表,分别使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和随机前沿参数(SFA)模型,对辽宁省和东部发达地区信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情况进行了测算,并运用增长核算与计量经济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辽宁省信息技术对辽宁省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主要结论如下:辽宁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技术进步指数小于1,说明技术进步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发展的贡献不明显,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并没有实现一起增长;辽宁省全要素增长率与IT固定资产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着,说明信息技术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较低,很难估算其对TFP的影响。要改变以上状况,辽宁省在加快技术进步,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增强信息产业竞争能力的同时,还要扩大信息产业的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加强信息技术在非信息技术产业中的应用,全面推进产业融合。3.用赫芬达尔指数分别测算了辽宁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业内部行业间的市场融合度,基于投入产出法计算了辽宁省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物流业的融合度。主要结论如下:辽宁省信息产业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业行业间的内部融合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辽宁省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辽宁省信息产业与化学工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这三个行业的融合度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是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较多,这与辽宁省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一直重视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是分不开的;尽管辽宁省物流业的产值在国内是比较高的,但是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度却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大部份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反映出辽宁省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须进一步提高。4.建立了基于工业化和信息化互动关系分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该模型进行了解释。主要结论如下:辽宁省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具有格兰杰因果经济关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VAR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工业化对信息化水平的影响会逐渐起到主导作用,而信息化水平对工业化水平的影响作用却是有限的。5.采用非参数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近十一年来东部发达地区与辽宁省的信息产业与工业的融合质量进行了测算和评价,指出辽宁省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实证结果得出产业融合对东部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辽宁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路径比较明显。因此辽宁省信息化水平对工业化水平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地引导,要加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融合路径,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工业化水平的影响和作用。6.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对辽宁省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效率进行了测算与评价。基于协调度模型计算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度的基础上,利用仁慈型DEA交叉效率测算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交叉效率,并采用熵权法计算了二者的融合效率。实证结果表明,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有序度和融合效率从2003年以来一直在逐渐增加,但从2010以后出现了下降趋势,因此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在辽宁省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大规模的经济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要立足经济新常态,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创新思维对经济发展方式做出根本性转变。辽宁省在加速信息产业内部融合的同时,还要加强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使信息产业成为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通用技术产业。7.对信息产业融合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运用面板模型测度了辽宁省和广东、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信息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辽宁省与东部发达地区均存在信息化与经济增长的双向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以科技资本存量作为技术融合水平的代表指标,建立可变参数模型基础上,通过卡尔曼滤波的方法,考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经济结构变化及体制转轨等因素的影响下,技术融合水平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为:技术融合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比较明显的,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地位。但是,我国在技术融合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前提下,政府应加强对技术整合之后的引导和激励,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推动市场融合和产品融合,即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进程,从而使产业融合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动力。使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计算了辽宁省与东部发达地区制造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对产业融合程度与制造业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制造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技术效率而非技术进步的提升,产业融合与制造业TFP增长率两者之间存在着显着的正相关。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辽宁省信息产业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不明显,技术进步率较低,信息产业投入不足,缺乏创新力等问题。辽宁省信息产业与各产业之间还存在融合度较低、产业融合大部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融合路径不明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效率呈现下降趋势等问题。针对辽宁省信息产业实际情况论文中提出以下建议:(1)充分发挥大连辐射作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促进信息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速新兴产业布局,实现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二条路径协调发展。加快新技术革命,广泛应用如大数据、3D打印等几大技术领域,将网络化、定制化、智能化作为制造业的主要转型方向。(2)构建产业创新网络,完善产业链,巩固信息产业集群,支持创新集群发展。(3)用互联网创新思维,进行信息化建设,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4)改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和使用模式。购买和使用云服务进行部门信息化建设。(5)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软件业、运营业与内容服务业的“四业融合”,丰富信息消费的内容。(6)完善软件贸易和信息服务外包的政策环境,并培育信息产业相关的服务中介、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创新连接组织。(7)加快实施人才工程,形成优势人才储备。
邢琪[4](2014)在《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北京作为首都,同时也是现代化大都市,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情况得到广泛关注。虽然近年来,北京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及新的世界环境,北京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急需新的产业升级理论来指导北京的长期发展。本论文在国内外传统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及测算方法的基础上,从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北京市三次产业细分产业发展优势综合分析、北京市第三产业空间布局和北京市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等四个方面着手,使用实证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产业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技术进步率、比较优势(区位商等)、产业规模、增长速度等多种分析方法和指标、因子分析、E-G指数中的G指数对北京市第三产业的细分产业进行分析、评价,并对集中度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内容涉及产业升级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内升级,以及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北京市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得到的结论如下: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取得显着成效。北京市第三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内大城市,甚至超前达到了发达国家的较高水平。其中,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猛,其发展速度高于第三产业和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产业内部升级显着。在第三产业的细分产业中,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和指标,发现至2011年,北京第三产业优势产业为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北京第一产业内部升级成效显着,而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仍旧停留在产业链低端。北京农业生产力水平和现代化程度位居我国前列,但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生产水平较低。北京市制造业资产生产率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远远低于平均水平,而劳动生产率虽然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相较于世界各国,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另一方面,北京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远远低于上海和天津,虽然第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情况好于劳动生产率,但作为北京第三产业领军产业的金融业,其北京市全要素生产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北京金融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存在较大差距。3.北京市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成果显着,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北京市第一产业的城乡农业已转向都市农业,其中逐渐融入了第二、三产业,且农村内部三次产业的协调、融合发展对提高农业生产率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而对于现代制造业,虽然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工业和服务业,在产品的生产流程过程中也逐渐实现了二、三产业的深入融合,但是没有呈现出发达国家和世界城市都市制造业的发展态势,仍然有发展的空间。对于第三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发展,且北京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强调了该产业的支柱地位,这显示了北京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独特亮点。目前,根据分析得知,北京市三次产业间产业结构升级迅速,且趋势尚未停止,这显示出大大超越其经济发展水平的独特性,但考虑到北京建成世界城市的目标、北京市区域面积和人口的横向比较和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日益凸显的新功能三个情况,本文认为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方向应特别着重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第三产业比重无限制的攀升。4.北京市已经形成了“产业集聚、层次错落、分区域功能定位”的格局,体现了产业“集聚”与“分散”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结构特征,各区县各产业之间协同发展。其中,农业已经或即将形成“五个农业圈层”和“空间八大产业带(群)”发展格局;制造业也已经形成了三个层次板块和六大产业基地,显现出北京制造业开始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发展的态势;而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布局则已经形成四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并于“十二五”期间提出了构建“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新格局,体现了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大趋势。在用G指数对三次产业及第三产业细分产业的集中度和区位商进行分析时,发现区位商最大和增加值最大重合的产业往往是集中度高、高端产业功能区成效显着的产业,而区位商最大和增加值最大不重合的产业往往是集中度不高的产业。对于北京,数据表明:三次产业间集中度差距显着;而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四个细分产业集中度位居前列,而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产业集中度较低,在空间分布方面呈现出集聚与分散相结合的特征。
鲍枫[5](2013)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层次的不断提升,以“知识”和“文化”为主的“新经济”形式不断涌现,“个性服务”和“消费经济”特征日益凸显,依托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现代服务业获得高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由此产生并随之快速成长。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造为核心、以思想为动力,通过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不断开发和广泛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新兴产业。从产业的涵盖范围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既包括体现传统文化方面的图书馆、文化文物、艺术表演、书刊出版、广播电视和录音录像制品等文化领域,同时也包括体现现代创意方面的信息服务、文体娱乐、电影、知识产权和新媒体等新兴领域。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成长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以创新、创造、创意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国际上来看,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把文化创意产业确立为本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并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采取大量的有效手段来积极推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集群水平不断提升。因为产业集群能够实现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效率的显着提高和竞争实力的不断增强,这种产业组织形式与文化创意产业高度的知识溢出效应相得益彰,在产业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显着带动其他关联产业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并大力支持其快速扩张、集群发展,特别是在十八大报告中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确立文化产业在2020年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可以预见,伴随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步成为新经济时代的核心产业,蕴藏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下一阶段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力军,以集群为主要发展模式的文化创意产业,将会对我国经济实现新一轮增长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理论研究情况来看,虽然不少学者都针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研究,但其研究基础、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角度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从集群视角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综合分析的成果还较少。从现实发展情况来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注重探讨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持久发展的融资模式选择和人才培养机制,对于提升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成长,乃至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和现实发展的需要,本文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综述已有国内外文献,阐述了研究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对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客观总结并提炼出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介绍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现状,分析了集群效应。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客观评价了基于集群的现实竞争力水平,发现了竞争力影响因素,同时对基于集群的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找到效率改进的空间。最后,我们还对影响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的支撑体系进行分析,从资金和人才两大方面深入探讨并提出融资模式和人才培养的政策选择。全文共分为8章,具体内容为:第1章是绪论。首先,本章介绍了全文的选题背景、问题提出的依据与研究意义。随后,对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因素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然后,介绍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描绘了全文的研究脉络。本章第4节介绍了全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最后,介绍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是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本章首先介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从内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以创造为核心、以思想为动力,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整合,通过知识产权的合理开发和广泛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新兴产业。从特点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知识集聚性、价值增值性、深度融合性、与时俱进性四个特点。从作用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三大作用:一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国家综合竞争优势;二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三是促进三次产业增长,提升行业之间融合发展水平。随后,确定了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产业组织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以及产业竞争力理论。第3章是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由于英国是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并制定相应政策进行大力扶持的国家,因此本章首先选取了英国作为分析对象。此外,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引导,这两个国家也是本文的分析对象。本章随后介绍了全国及部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总结提炼出对我国的启示。从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经验来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有四点启示:一是政府应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二是应大力扶持创意企业,积极建立领军式企业;三是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四是着力培养创意专业人才。第4章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内涵、分类以及特点,从内涵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中,由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文化创意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成的产业组织,它包括了文化创意产业链上的所有上、下游企业。从分类来看,按照集群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文化式集群和区位式集群;按照集群的结构可以分为轮轴式集群和大饼式集群。从特点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区位性和根植性,二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生产具有关联性和科技性,三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创造具有创新性和风险性。随后我们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从动力机制和发展条件两个方面展开。从形成机制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主要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动力机制、获取竞争优势的动力机制、扩大资本存量的动力机制。从发展条件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条件主要包括消费需求、生产资源、支撑产业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第3节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分析,从国际比较和我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本章最后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有高度知识密集、高度产业融合等鲜明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有三个效应,即外部经济效应、协同发展效应和网络创新效应。第5章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本章首先介绍了集中度、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EG指数等常用的产业集聚测度方法,并利用区位熵和EG指数测度了我国及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水平。从区位熵来看,北京、上海和广东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水平位于全国前3名,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而西藏、宁夏、青海和海南等省份的集聚水平相对较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相对滞缓;从EG指数来看,2006-2010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呈现出初步的集聚现象,但距离显着集聚还有一定距离。随后我们利用相应的测算结果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初步探索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对人均GDP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水平每提高1%,将会推动人均GDP增长2.2%,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第6章是基于集群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分析。本章首先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就是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在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来的优于其他竞争主体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文化底蕴、创意设计、信息传输等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综合水平。随后以系统性、可比性、可测度为原则,结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实际状况,构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决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文化产出水平、人力资源素质、基础设施建设、广电普及程度和电子制品产量。2010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地区差异较大,广东、浙江、北京等东部省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较强,湖南和四川分别引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青海、海南和宁夏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在综合考虑竞争力和集群因素之后,各省的排名有小幅变化,但综合实力排在前五位的省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表现稳定,不论是竞争力还是集聚指数都排在全国前五位,而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和产业集群水平均处于全国下游水平。本章最后,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和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得到结论表明,产业集聚和产业竞争力具有十分显着的高相关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是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重要产业组织形式。第7章是基于集群的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本章首先明确了文化创意产业效率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效率是指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力、资本等要素投入得到了充分利用,能够带来最大产出的情况。随后确定了研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效率的方法,选取了投入产出指标,对我国各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各省市表现优劣的原因,探索了改进提升的空间。结果显示,总体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较高,发展态势较好。分地区来看,北京、吉林、上海、江苏、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13个省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均表现出高效率。其余的13个省市的效率均值也较高,但山西和内蒙古的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较低,远低于平均值。此外,河北、黑龙江、安徽、福建、河南和陕西的效率值也低于平均水平,同属效率较低的省份。从投入的冗余和产出的亏空来看,山西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资源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处于无效率的投入,而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出亏空率较高,产出规模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黑龙江、福建、河南、海南和陕西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存在着类似于山西的问题,即投入存在较大的冗余,而产出存在较大的亏空。从被参考次数来看,湖南居26个省市首位,表明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较高,是26个被评价省份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此外,吉林、上海、广东和四川的被参考次数均为6次,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好的省市,投入产出效率较高。第8章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分析。本章首先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支撑体系展开分析,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模式探究以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融资模式选择三个方面出发,从资金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然后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明确了创意人才的概念及分类,分析了我国创意人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创意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机制构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从资金支撑体系来看,应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培育专业担保机构,构建信用融资担保体系;二是创立民间参与投资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借助股息分红、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其长期投资;三是鼓励贯通文化创意全产业链条的投资活动。从人才培养体系来看,应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高校应建立起对文化产业链不断供给的长效机制;二是企业应注重经验训练与专业训练的结合;三是政府应注重氛围营造与职业培养的结合。
李德升[6](2012)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具有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低能耗等特点,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软件技术和软件产品广泛应用,软件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同时,软件技术和软件产品在各行各业不断扩散和渗透,带动了其他产业进而是整个经济的增长。目前,软件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部分,世界各国对软件产业越来越重视,将其作为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不遗余力地支持其创新和发展。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软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培育出一批骨干企业和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美国、欧盟、印度等软件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软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仍比较低,国际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水平较弱。由于软件产业具有技术外溢性、高风险、高投资、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而且与国际科技竞争和国家信息安全密切相关,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实施了各种财税支持政策。我国基本形成了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但许多政策还不够完善,需要适应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和改进。国内对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对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系统的研究也较少。本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国际经验借鉴与国内实践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软件产业实际情况,分析了财税政策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依据、必要性、原理、效果和具体措施,对支持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进行研究,探讨了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其他配套政策,力图形成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的分析框架,并提出政策建议。全文共8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分析本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并对软件产业领域的研究进行国内外文献综述,安排与介绍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2章是软件产业的特征与发展意义,主要介绍了软件和软件产业的概念、分类和特征,从全球背景、国际竞争和国内现实等角度分析了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现实必要性,并通过计量模型分析了软件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就业、国家安全等都有重要意义。第3章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简述了经济发展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并从这些理论视角对软件产业发展进行研究,探讨了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软件产业的演化机理和演化动力机制、软件产业的生命周期、集聚发展和后发优势、软件产业的技术进步机制和创新模式、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等理论性问题。第4章主要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进行分析,首先回顾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然后重点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我国软件产业的主要发展特点是: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产业增长在高位趋于平稳;产业结构向服务化方向调整加快;业务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新技术新模式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企业兼并重组现象增多。同时,我国软件产业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国际竞争力较弱、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环境有待完善等,还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成本不断上升、行业规范管理更加复杂等挑战。第5章的主题是软件产业发展中的财税政策理论基础。本章首先从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出发,分析了软件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提出了政府介入软件产业的基本理论依据,并阐述了财税政策是政府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次,本章分析了财税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政策作用环节和政策支持的主要领域。第6章为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评价,主要回顾了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及相关制度的演变历程,总结了我国现行软件产业的主要财税政策,并对其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然后对现行软件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体上看,我国已经形成软件产业财税政策基本体系,政策效果也比较明显,但政策间的协调性不够,优惠方式和支持对象的选择不够科学,政策对相关因素和中小企业考虑不周,政策在实际操作还存在交叉、模糊不清的问题。第7章的主要任务在于总结和梳理世界软件产业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在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其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本章主要选取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为样本,分别对这些国家和地区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举措和财税政策进行总结,并对财税政策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各国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方面,财税政策手段工具多种多样,而且各国都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同时各国还异常重视中小企业的作用,并以立法来保障财税政策与其他政策的连贯性与协调性。这些国外经验为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了难得的参考和借鉴。第8章是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选择及相关建议。为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功能,更好地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本章首先明确了完善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支持政策体系的原则、目标与方向,认为要加强政策间的整合和统筹,支持重点转向技术研发,支持方式从直接优惠为主转向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并重,优惠对象从特定企业转向以项目和业务为主,优惠倾向从规模企业转向中小企业,并要充分发挥政策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然后,本章从财政支出、税收优惠和财政投融资三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具体的财税政策建议,并初步形成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支持框架。软件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财税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一系列环境的配合。本章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其他配套政策建议,包括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完善市场环境、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最后,本章还对软件产业财税政策绩效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和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绩效的建议。
郭向阳[7](2012)在《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年来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在欧债危机持续升级,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幅回落的背景下,全球各经济体都在谋求经济发展质的提升,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生产性服务业正是广东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承接港澳台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和向内地形成产业辐射长效机制所亟需发展的。本文立足于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机制为核心,阐述和探讨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产业集聚与集群、产业关联进行实证分析。其中,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包括产业特征、产业分类、产业发展的动因等多个方面,尽可能从整体上对生产性服务业有较为深入全面的把握;实证分析包括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产业梯度发展、产业产联分析、都市圈城市群产业发展等内容。围绕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综述,区域产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从前人的研究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中得到有益的启发。总体来看,论文分为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两部分。理论部分包括第1、2、3章,侧重于对生产性服务业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包括对产业内涵的界定、已有文献的综述、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机理等。实证部分包括第4、5、6章,侧重于对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发展、空间分布与集聚、都市圈城市群间的产业梯度发展、产业间关联关系、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产业波及效果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作了粗浅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对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形成的结论主要有:1.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空间分布有明显差异,珠三角都市圈明显高于北部山区及东西两翼,这主要是由于所处于经济地理区位和工业化程度不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采取了由东至西,由沿海到内陆的发展模式,使得珠三角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速度等多个方面领先于省内其他地区。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应当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在全省统一规划布署下,对接“双转移”产业园的建设,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聚与集群,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珠三角都市圈城市群之间生产性服务业布局也有明显差异,广州作为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在物流、信息、商务服务及科研等方面有绝对优势,深圳则在金融、海运等方面有产业优势。都市圈内其他城市应以此为基础,规划布署产业政策,形成产业梯度发展,珠三角各城市间应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及各细分产业的合理分工,协同发展。3.广东与北京、上海及浙江的产业关联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北京和上海社会经济结构基本以服务业为主,而广东和浙江则仍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虽然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仍有待提高,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广东可依托优越的经济区位,重点发展物流业,加大对信息产业及科研与技术开发的投入,与港澳合作,利用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提升广东金融业的发展潜力。
郴州市人民政府[8](2012)在《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郴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郴政发[2011]2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部门管理机构、直属事业单位,中省驻郴各单位:《郴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一年十二月十五日郴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
邱宣[9](2011)在《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港、深圳,一河之隔的近邻,唇齿相依、利益相关。自从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两地的经济合作关系就一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并备受关注。的确,大概世界上没有哪两个相邻城市,像香港和深圳这样好的互补优势和这样高的经济融合度。众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设计和提出了种种深港区域合作的模式。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研究深港合作关系,探索深港两地创新资源合作的路径和实现方式,对促进两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产生重要作用,也对推动跨境合作乃至海峡两岸和亚太地区创新体系的发展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参照都市圈、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学和共生理论,借鉴国内外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合作的成功路径与模式,对深化深港合作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研究,结合深港合作现状,两地共同面临的国际机遇和国内机遇,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在新时期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共生”发展的新模式,并从两地科教资源互补、产业资源衔接、畅顺人才流动、对接和延展基础设施等方面探讨了实现途径和构建策略,同时,就深港两地由于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不同而影响了协同发展进程的问题,提出了在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和目标展望。旨在进一步促进深港区域合作实现深港经济一体化,为我国进一步研究制定跨境合作政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提供参考。
华晨[10](2011)在《浦东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到了关键时期,转型、生态、低碳、民生等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主要关键词,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方向。本文在对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从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系统评价两个方面对浦东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在基本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时通过与深圳的比较研究进行梳理,在区域创新能力的系统评价时结合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前后情况,通过对原始创新能力、创新转化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服务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及产业集群六大要素构成的区区域创新体系评价指标,对浦东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价。从总体上看,浦东新区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借助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契机,浦东区域创新能力又有了极大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创新人才高度集聚,创新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初步形成,创新机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但是,在科技中小企业融资、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服务机构、开发区土地空间限制等方面仍存在很多瓶颈制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深化推进“聚焦张江”战略,加强创新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能级、完善自主创新体制建设、健全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自主创新人才高地建设、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努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完善和发展浦东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对策。
二、深圳软件业产值突破200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软件业产值突破200亿(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含义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一、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
一、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与关键技术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三、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经济发展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
一、对经典经济发展理论的解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理论 |
三、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问题研究进展 |
一、纺织服装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
二、纺织服装行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
三、服装品牌、企业管理和网络因素研究 |
四、能源、碳排放、水足迹研究 |
五、纺织服装行业改革的研究 |
六、贸易战略和政策研究 |
七、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
八、纺织服装行业价值链的研究 |
九、科技进步与纺织服装 |
十、纺织服装与回收利用 |
十一、纺织服装行业其他方面研究 |
第三章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基本态势 |
第一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特点 |
一、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
二、从加工制造转变为自主制造和智能制造 |
三、从依靠传统市场转变为传统市场与新型市场并举 |
四、产量与质量持续增长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的经济社会贡献 |
一、市场绩效 |
二、经济贡献 |
三、社会贡献 |
四、环境贡献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风险 |
一、纺织服装企业规模 |
二、纺织服装企业盈利能力 |
三、纺织服装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
四、纺织服装企业投资回报能力分析 |
第四章 我国纺织服装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社会相关 |
第一节 全国层面纺织服装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二节 粤港澳大湾区层面纺织服装业生态环境分析 |
一、基于碳排放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二、基于水耗的生态环境效率分析 |
第三节 行业生态环境效率比较分析 |
一、行业能耗及碳排放比较 |
二、行业能耗及碳排放对经济影响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开放政策评价:政府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政策演化及评价 |
一、纺织服装行业政策历史脉络分析 |
二、纺织服装行业政策评价 |
第二节 加入WTO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三、数据来源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国外政策对纺织服装业影响评价 |
一、理论基础与模型设定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六章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企业相关 |
第一节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理论假设 |
二、模型构建 |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四节 纺织服装行业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 |
一、行业供给侧改革现状分析 |
二、行业效率测度及分解分析 |
三、供给侧因子对行业效率的影响分析 |
第五节 纺织服装供给侧改革结论与建议 |
第七章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影响的定量分析:消费者相关 |
第一节 纺织服装行业产品消费者效用评价分析 |
第二节 纺织服装行业消费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理论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二、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八章 境外的经验启示及我国的战略与原则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经验 |
二、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
一、提高企业满意度 |
二、提高政府满意度 |
三、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 |
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
第三节 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
一、生态文明优先 |
二、区域协调发展 |
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
四、“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
五、创意设计人才战略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3)信息产业融合度的测算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 ——以辽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3 产业融合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1.3.1 产业融合的内涵 |
1.3.2 产业融合的类型 |
1.3.3 产业融合的效应 |
1.3.4 产业融合背景下的管理方法 |
1.3.5 产业融合研究现状综述 |
1.4 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基本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 |
2 辽宁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2.1 信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的区别 |
2.1.1 信息产业的分类 |
2.1.2 信息产业的演化机理及特征 |
2.2 信息产业集群 |
2.2.1 信息产业集群的概念 |
2.2.2 产业集群的测度方法 |
2.2.3 中国信息产业集群现状 |
2.2.4 信息产业存在的问题 |
2.3 辽宁省信息产业及产业集群现状 |
2.3.1 辽宁信息产业专业化水平 |
2.3.2 与东部发达省市电子信息行业比较 |
2.4 辽宁省信息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结构分析 |
2.5 辽宁省信息产业集群网络联系强度的测算 |
2.5.1 信息产业联系强度模型 |
2.5.2 八城市信息产业网络联系强度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辽宁省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评价 |
3.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
3.1.1 全要素生产率的参数测算方法 |
3.1.2 全要素生产率的非参数测算方法 |
3.2 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现状 |
3.3 基于Malmquist指数模型的辽宁省信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
3.3.1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处理 |
3.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4 基于SFA的辽宁省信息产业与技术效率关系分析 |
3.4.1 随机生产前沿(SFA)模型的分析 |
3.4.2 随机生产前沿(SFA)模型的设定 |
3.4.3 东部发达地区与辽宁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效率 |
3.4.4 东部发达地区与辽宁省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技术效率 |
3.4.5 基于SFA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估算 |
3.5 辽宁省信息产业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分析 |
3.5.1 辽宁省全要素生产率和信息产业关系的测算方法 |
3.5.2 辽宁省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3.6 本章小结 |
4 辽宁省信息产业融合度的测算与评价 |
4.1 产业融合的动因 |
4.2 产业融合的识别原则 |
4.3 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
4.4 信息产业内部融合度的测算与评价 |
4.4.1 信息产业的内部融合方式 |
4.4.2 产业融合的测量方法 |
4.4.3 辽宁省信息产业市场融合度的测算与评价 |
4.5 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度的测算与评价 |
4.5.1 融合度测量公式 |
4.5.2 辽宁省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度 |
4.6 信息产业与服务业融合度的测算与评价 |
4.6.1 辽宁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
4.6.2 信息产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度 |
4.7 本章小结 |
5 辽宁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的测算与评价 |
5.1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内涵 |
5.2 辽宁省工业化与信息化关系的研究现状 |
5.3 辽宁省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研究 |
5.3.1 研究方法 |
5.3.2 变量与数据 |
5.3.3 实证分析 |
5.4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质量评价 |
5.4.1 辽宁省与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系数 |
5.4.2 融合质量评价 |
5.5 辽宁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效率评价 |
5.5.1 基于协调度的辽宁省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度测量 |
5.5.2 辽宁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效率评价 |
5.6 辽宁省信息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 |
5.7 本章小结 |
6 辽宁省信息产业融合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
6.1 信息化与区域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
6.1.1 理论模型 |
6.1.2 实证分析 |
6.2 技术融合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分析 |
6.2.1 模型的建立 |
6.2.2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 |
6.2.3 变量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 |
6.2.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3 产业融合对行业生产率的影响 |
6.3.1 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
6.3.2 制造业TFP变化率及其分解 |
6.3.3 融合度与制造业TFP变化率关系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攻读博士学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产业升级相关理论与文献 |
2.1.1 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 |
2.1.2 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3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及方向——合理化和高度化 |
2.1.4 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 |
2.1.5 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 |
2.1.6 产业结构升级的区位空间研究 |
2.2 产业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
2.2.1 产业协调发展的涵义 |
2.2.2 产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
2.2.3 产业生态视角下的产业协调发展 |
2.2.4 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判断标准 |
2.3 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理论 |
2.3.1 第三产业的概念界定 |
2.3.2 第三产业分类方式 |
2.3.3 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4 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的研究 |
2.3.5 关于我国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的研究 |
2.4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与启示 |
2.4.1 对已有文献的评述 |
2.4.2 已有文献对本研究的启示 |
3 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状况 |
3.1 北京市与上海市第三产业细分产业结构比较 |
3.2 北京市第三产业生产效率比较分析 |
4 北京市第三产业细分产业发展优势综合分析 |
4.1 确定分析指标体系 |
4.1.1 市场需求指标 |
4.1.2 技术进步指标 |
4.1.3 产业关联指标 |
4.1.4 比较优势指标 |
4.1.5 产业规模 |
4.1.6 经济效益指标 |
4.1.7 发展速度 |
4.2 获取和整理相关数据 |
4.3 进行产业发展优势综合分析和评价 |
5 北京市第三产业空间布局 |
5.1 北京服务业高端产业功能区分析 |
5.1.1 北京服务业高端产业功能区发展状况 |
5.1.2 北京高端产业四个新功能区 |
5.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 |
5.2.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
5.2.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就业人员空间分布 |
5.3 北京市第三产业细分产业在各区县的区位商与集中度 |
5.3.1 选择测算指标 |
5.3.2 测算结果 |
6 北京市第三产业与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
6.1 北京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 |
6.1.1 北京市三次产业间结构升级状况 |
6.1.2 北京三次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缘由 |
6.2 北京市三次产业间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
6.2.1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发展目标 |
6.2.2 北京市区域面积和人口的横向比较 |
6.2.3 北京市第一产业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 |
6.2.4 第三次工业革命催生以制造业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
6.3 北京市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态势 |
6.3.1 三次产业协调融合发展成为北京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形态 |
6.3.2 北京市二产与三产融合发展 |
7 政策建议与研究结论 |
7.1 北京市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定位 |
7.1.2 北京市第三产业主要发展方向 |
7.1.3 北京市第三产业主要发展途径 |
7.2 研究结论 |
7.2.1 新产业培育与产业结构升级 |
7.2.2 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 |
7.2.3 北京市第三产业协调发展 |
7.2.4 北京市各区县各产业之间协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
3.1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
3.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
3.3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
第4章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
4.1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基本内涵 |
4.2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分析 |
4.3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分析 |
4.4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空间效应分析 |
第5章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5.1 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 |
5.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水平 |
5.3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基于集群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分析 |
6.1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及其构成要素 |
6.2 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
第7章 基于集群的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
7.1 文化创意产业效率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7.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
第8章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体系分析 |
8.1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资金支撑体系分析 |
8.2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软件产业发展及政策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软件产业发展及政策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2 软件产业的特征与发展意义 |
2.1 软件产业的定义及特征 |
2.1.1 软件的定义及特征 |
2.1.2 软件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
2.1.3 软件产业的价值链 |
2.2 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现实必要性 |
2.2.1 全球背景 |
2.2.2 国际竞争 |
2.2.3 国内现实 |
2.3 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2.3.1 软件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2 软件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
2.3.3 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3 软件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3.1 经济发展理论 |
3.1.1 经济发展理论概述 |
3.1.2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3.1.3 信息技术及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3.1.4 服务业与经济效率 |
3.2 演化经济学理论 |
3.2.1 演化经济学理论概述 |
3.2.2 软件产业演化机理 |
3.2.3 软件产业演化的动力机制 |
3.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3.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3.3.2 产业结构理论 |
3.3.3 产业集聚理论 |
3.3.4 产业后发优势理论 |
3.4 技术创新理论 |
3.4.1 技术创新理论概述 |
3.4.2 软件产业的技术进步机制与创新模式 |
3.5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3.5.1 新制度经济理论概述 |
3.5.2 制度与软件产业发展 |
4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分析 |
4.1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历程 |
4.1.1 启蒙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 |
4.1.2 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 |
4.1.3 开拓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 |
4.1.4 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 |
4.2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
4.2.1 产业规模 |
4.2.2 产业结构 |
4.2.3 软件出口和服务外包 |
4.2.4 产品和技术创新 |
4.2.5 软件企业 |
4.2.6 软件人才 |
4.2.7 区域分布 |
4.3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特点 |
4.3.1 产业生态体系逐步完善 |
4.3.2 产业增长在高位趋于平稳 |
4.3.3 产业结构向服务化方向调整加快 |
4.3.4 业务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 |
4.3.5 新技术新模式为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
4.3.6 企业兼并重组现象增多 |
4.4 我国软件产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
4.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2 面临的挑战 |
5 财税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依据和政策手段 |
5.1 软件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5.1.1 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 |
5.1.2 政府介入软件产业的基本理论依据 |
5.1.3 软件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几种视角 |
5.2 软件产业发展与财税政策 |
5.2.1 财税政策是政府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5.2.2 软件产业发展与财税政策效应:需求角度 |
5.2.3 软件产业发展与财税政策效应:供给角度 |
5.2.4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中财税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
5.4 财税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 |
5.4.1 主要政策工具 |
5.4.2 政策作用环节 |
5.4.3 政策支持的主要领域 |
6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评价 |
6.1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及相关制度演变回顾 |
6.2 我国现行软件产业的财税政策运用 |
6.2.1 财政直接投入 |
6.2.2 税收政策 |
6.2.3 政府采购政策 |
6.3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效果的定性分析 |
6.3.1 推动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为软件企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
6.3.2 促进软件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提升软件产业地位 |
6.3.3 促进软件技术研发,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
6.3.4 培育了一支软件企业队伍,企业规模和竞争力得以提升 |
6.3.5 带动了大量就业,造就了大批软件人才 |
6.3.6 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
6.3.7 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带动税收总量增长 |
6.4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 |
6.4.1 整体政策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中的效果分析 |
6.4.2 财政投入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效果分析 |
6.4.3 软件产业总体税负分析 |
6.4.4 软件产业税负结构分析 |
6.5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
7 软件产业发展的国际财税政策比较与借鉴 |
7.1 主要经济体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实践及相关财税措施 |
7.1.1 美国 |
7.1.2 欧盟 |
7.1.3 日本 |
7.1.4 韩国 |
7.1.5 印度 |
7.1.6 爱尔兰 |
7.2 主要经济体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比较分析 |
7.2.1 共同点 |
7.2.2 差异性 |
7.3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8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选择及相关建议 |
8.1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选择的目标与原则 |
8.1.1 财税政策选择原则 |
8.1.2 财税政策选择目标 |
8.2 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调整和完善的方向 |
8.2.1 加强政策的整合和统筹 |
8.2.2 财政支持重点转向技术研发 |
8.2.3 从直接优惠为主转向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并重 |
8.2.4 优惠对象从特定企业转向需要支持的项目和业务 |
8.2.5 优惠倾向从规模企业转向中小企业 |
8.2.6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税收政策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
8.3 调整与完善我国软件产业财税政策的建议 |
8.3.1 财政支出政策 |
8.3.2 税收优惠政策 |
8.3.3 财政投融资政策 |
8.3.4 支持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总结 |
8.4 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其他配套政策建议 |
8.4.1 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
8.4.2 完善市场环境 |
8.4.3 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 |
8.4.4 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
8.4.5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8.5 加强软件产业财税政策绩效管理 |
8.5.1 软件产业财税政策绩效管理概述 |
8.5.2 加强软件产业财政支出绩效管理 |
8.5.3 提升税收优惠政策绩效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概念及其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五节 论文的难点及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与区位选择 |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 |
第四节 大都市圈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理论 |
第三节 空间分布、产业集群与产业融合 |
第四章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 |
第一节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 |
第三节 都市圈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 |
第一节 广东各产业间的关联关系 |
第二节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与销路结构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与美日比较研究 |
第二节 京沪浙粤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当前形势 |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全球都市发展对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指引 |
一、都市圈的内涵及其效应 |
二、国外都市圈发展范例 |
三、国内都市圈发展 |
四、国内外都市圈发展的经验 |
第二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
一、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 |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系 |
第三节 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理论探究 |
一、地理邻近性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 |
二、地理邻近性与区域创新的关系 |
第四节 产业生态学理论与共生理论 |
一、产业生态学基本原理 |
二、共生理论内在含义 |
第二章 深港区域合作的历程与发展 |
第一节 深港区域合作的历史回顾 |
一、深港地缘与人缘基础 |
二、深港区域产业合作历程 |
第二节 香港科技与产业发展现状 |
一、香港经济的国际影响力 |
二、香港产业发展情况 |
三、香港创新科技进展 |
第三节 深圳科技及产业发展状况 |
一、深圳经济发展奇迹 |
二、深圳工业发展概述 |
三、深圳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
第四节 深港创新圈的发展 |
一、“深港创新圈”产生的背景 |
二、“深港创新圈”的内涵 |
第三章 深港区域创新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国际机遇 |
一、经济全球化 |
二、研发全球化 |
三、服务贸易全球化 |
四、要素流动全球化 |
五、新兴产业发展 |
第二节 深港创新圈发展面临的国内机遇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
二、国家创新能力的增强 |
三、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 |
第三节 深港区域合作面临的挑战 |
一、全球产业集群的激烈竞争 |
二、国际都市圈的激烈竞争 |
三、国内科技创新的激烈竞争 |
四、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 |
五、深港区域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四章 深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潜力 |
第一节、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现实条件 |
一、深港区域产业结构 |
二、建设深港都市圈的有利条件 |
三、深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优势 |
四、深港地理临近优势 |
第二节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 |
一、区域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 |
二、区域综合竞争优势 |
三、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深港区域创新合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
一、分析方法和模型构建 |
二、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对深圳的经济影响分析 |
三、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对香港的经济影响分析 |
四、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对深港的综合影响分析 |
第五章 深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和模式 |
第一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
一、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定位 |
二、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目标 |
第二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构建 |
一、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 |
二、深港区域创新体系要素的内涵与作用 |
第三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模式 |
一、竞争性合作模式 |
二、融合式合作模式 |
三、垂直分工式合作模式 |
四、互补式合作模式 |
第四节 深港区域创新体系“共生”模式探讨 |
一、“共生”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 |
二、“共生”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三、“共生”模式的保障条件 |
第六章 构建深港区域创新体系路径和对策 |
第一节 科教资源互补合作 |
一、加强内生创新能力培养 |
二、建立科教资源联动协作机制 |
三、深化深港高等教育合作 |
第二节 产业链式衔接促进产业集聚 |
一、构建深港科技产业联盟 |
二、深港科技产业联盟的实现途径 |
三、深港科技产业联盟的重点领域 |
第三节 构建创新要素互动共享合作平台 |
一、促进深港人力资源交流 |
二、简化两地通关手续 |
三、畅顺两地资金和信息流动 |
第四节 基础设施对接与拓展发展空间 |
一、统筹协调两个城市的发展规划 |
二、接驳两地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 |
三、整合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区 |
四、整合两地高等教育与科研区域 |
五、优化配置两地高端服务业资源网络 |
第七章 建设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建议 |
一、进一步提升深港合作的战略地位 |
二、树立共生观念实现两地互惠共赢 |
三、建立开放性的区域行政系统 |
四、建立深港两地政府间合作机制 |
五、建立产业衔接机制和政策体系 |
六、探索制度放宽先行先试 |
七、发挥香港内地走向国际的通道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浦东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2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区域创新体系的起源 |
2.2 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义 |
2.3 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2.4 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
3 浦东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 |
3.1 发展目标和功能 |
3.2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 |
3.3 创新资本支撑系统 |
3.4 创新人才培育系统 |
3.5 公共创新服务系统 |
3.6 政府创新推进系统 |
4 浦东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系统评价 |
4.1 综改之前的浦东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
4.2 综改至今浦东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
4.3 综改的主要成果 |
5 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实践与成果 |
5.1 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
5.2 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
5.3 强化政府引导机制 |
6 完善和发展浦东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对策 |
6.1 国内外典型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
6.2 浦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瓶颈 |
6.3 浦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
7 总结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深圳软件业产值突破200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卢灿生. 深圳大学, 2020(11)
- [2]中国经济特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报告[A]. 袁易明,阎振坤,李璇.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2016), 2017
- [3]信息产业融合度的测算及其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 ——以辽宁为例[D]. 张莹.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4]北京市第三产业升级与协调发展研究[D]. 邢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12)
- [5]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鲍枫. 吉林大学, 2013(08)
- [6]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 李德升.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
- [7]广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D]. 郭向阳. 兰州大学, 2012(09)
- [8]郴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郴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及有关专项规划的通知[J]. 郴州市人民政府. 郴州政报, 2012(01)
- [9]深港区域创新体系研究[D]. 邱宣. 吉林大学, 2011(08)
- [10]浦东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D]. 华晨. 复旦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