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成绩“阴盛阳衰”(论文文献综述)
杨壹元[1](2020)在《从学生“阴盛阳衰”现象看育人取向》文中指出"阴盛阳衰"现象的凸显,固然与社会发展和妇女进步相关,但不容忽视的是,更与我们现行的教育人、评价人及选用人的模式相关。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阴盛阳衰"现象越来越明显?"阴盛阳衰"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缘起:"阴盛阳衰"之问有资料显示,一向以理工男为主流的清华校园,男女生结构比例正在悄然发生改变。清华大学公布的2013年新生数据中,男女比例达到2∶1,而在11年前,这一比例
张倩[2](2020)在《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现象及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A小学的实地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基础教育不断走向现代化、民主化的过程中,教育公平的实现是教育改革的要义。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性别平等是首要的,但也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基础教育领域中性别不平等现象突显,男生学业弱势现象越来越普遍。不论是从各校的学业成绩排名还是课堂表现、班级评奖评优等方面都反映出男女生存在显着性差异,女生在学业方面的优势得到极大凸显且男女生的学业差距不断拉大。男生学业弱势的现象背后折射出对性别与教育联结关系的忽视,直接影响了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有效开展。研究男生学业弱势现状,寻找解决男生学业问题的对策,不仅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特别是性别平等的价值诉求,更重要的是为了激发男生群体学业自信,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实现男女生最优化发展。通过收集、整理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男生学业弱势的研究现状进行整体把握,为本文提供一定的理论和调查研究依据。以农村A小学为例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选取三至五年级学生的期中成绩结合随机课堂观察与师生、家长的访谈,研究显示男生存在学业弱势。首先在学业成绩方面,男生学业成绩落后于女生;其次在课堂表现方面,男生课堂互动积极性不高,课堂不良行为频发;最后是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处于“局外人”的位置,表现为男生担任班干部的比例较低,班级活动参与度低,班级座位处于边缘化。造成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结为男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影响因素。以教育学、社会学及性别差异心理学等理论作为支撑,着眼于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改善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现象的教育对策:男生自身特点的改进策略,提高男生自我管理能力,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掌握学习效率提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同辈群体关系;学校教育的改善策略,鼓励男教师加入教师队伍,转变教育模式,以多元化教育为中心,平等对待和差异对待相结合,因性施教,因性评价;家庭教育的改善策略,呼唤父亲回归家庭教育,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农村社会文化的改善策略,合理开展性别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男女生之间不是“零和”的斗争状态,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正视男生学业弱势现象,尊重性别差异并超越性别差异,以自我反思为起点唤醒主体意识,促进男女生共同进步,推动农村教育良好发展。
徐娜[3](2020)在《新高考改革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分析——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高考改革是否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性别公平产生影响,应该作为衡量新高考改革是否成功的的因素之一。本研究以上海新高考改革为例,对改革前后3年学生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海男生群体的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相对于改革前大幅提升,不分层次的入学机会和本科入学机会中的性别差异明显减小。在各层级高校入学机会方面,两性群体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男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多于女生。整体而言,新高考改革促进了男女生入学机会均等,契合了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
梁祎婷[4](2019)在《品格教育视野下男孩发展困境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男孩学业表现不佳、心理问题突出、社会适应性不良等问题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尤其是在当下社会流行文化失范、“女性化”的偶像霸占荧屏的社会氛围中,男孩的发展问题更是引发了大众的焦虑和不安。目前,教育界已经普遍认识到基础教育阶段男孩在发展过程中的困境,父教的缺失,不分性别的教育模式等教育问题也亟需关注。早在20世纪初,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就号召社会各界关注男孩的发展问题,男孩的发展问题及其品格教育问题在某些国家日趋严重,在我国也开始成为人们不得不关注的现实问题。因此,结合时代背景,从教育性别公正的原则出发,对男孩发展困境的考察及其品格教育的探讨正逢其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兼具。本文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辅之以量化分析的统计方法,对男孩发展困境的现象和原因进行考察,目的在于明确男孩的发展问题是如何社会问题化的,研究显示,男孩的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业、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性等三个方面。20世纪以来,专家学者发表了—系列关于男孩发展困境的文章及其着作。本研究力求在品格教育的视野之下探析男孩发展困境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品格教育策略。分析发现,男孩品格问题突出是导致男孩发展困境突出的重要原因,学业落后、游戏成瘾与自律品格的欠缺,缺乏男子气与胆怯、自卑和依赖,社会适应不良与责任感的缺乏,男孩发展困境与品格问题不无关联。追本溯源,从家庭和社会文化的系统来看,家庭的分崩离析与父教的远离与缺失、社会流行文化的蛊惑不断促使男孩发展社会问题化,具体到教育系统中,古典血气教育的消逝、安全教育对品格教育的消融、庞杂的普适性德目也使得男孩的品格问题突出、发展问题愈演愈烈。基于此,本文从家庭品格教育、学校品格教育以及社会层面提出教育建议,以表达品格教育对男孩发展的关注。本研究中的男孩发展困境是指小学至高中阶段男孩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学业、心理、社会适应性不良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马宇航[5](2018)在《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的成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9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女生总量超过男生且发展趋势明显,这一现象被称作“高等教育女性化”,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已在多数国家和地区发生。本文运用综合研究方法,以国际比较为开端、以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为脉络、以结构互动为框架,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规律性问题,并解答其成因、预测其趋势、探究其所蕴含的价值与挑战、提出潜在应对之策。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发现是:(1)呈现世界范围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变化规律、不同形态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欧美国家开端,随后向世界范围蔓延。中等收入水平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其发生的基本前提。以美国为代表的先发国家2010年前后达到峰值并呈收敛趋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近国家呈现继续发展的态势;尚未发生的国家集中在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日本、韩国、德国是其中特例。中国的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符合世界总体规律与自身发展状况,具有合理性。(2)呈现国内各省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变化规律、不同形态和未来趋势。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于1998年在新疆开端,随后出现在上海、天津、北京等东部省份,并逐渐向全国蔓延,至2014年仅剩安徽、湖北、江西、甘肃、江苏5省尚未出现。本文初步估计,2020年前后中国可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校生可能达到4000万上下,在校女生可能超过男生200~400万;2030年前后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可能达到约65%,在校生可能达到5000万上下,在校女生可能超过男生600~1000万,并进入性别结构的较稳定状态。届时中国可能超过北美2010年前后近300万的高等教育女性化数量峰值,成为世界范围在校生“女男差”数量最大的国家。(3)解析高等教育女性化发生的宏观机制。以62个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1999~2014年数据、国内31省1997~2010年数据分别构建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回归模型呈现出对女性高等教育机会的正向影响超过男性的情况,说明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代表少子化的自变量“人口出生率”显着促进中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的增长,同时对中国男性高等教育机会的促进更加强烈。一定程度反映了中国适龄人口男性数量远高于女性的失衡现状,这是少子化、男孩偏好、出生性别选择相叠加的后果。这一回归结果或能拓展计划生育政策在性别视角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中的理论价值。(4)解析世界范围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成因。研究发现,现代学校教育一定程度消弭了性别差异、保护了女性能力。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女性化与世界思潮、市场结构调整、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基础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等相伴而来,是现代化的重要结果。年轻一代更加开放、主动、多元的自我认同,引起男女学生与学校间的亲疏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催生了历史性的相对“出让”现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出现。即男性追求学校外部繁荣市场中更多、更快、更好、更具经济价值的选择,从侧面促进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的发生。经济水平、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教育普及等因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表现,使高等教育女性化的不同形态普遍存在。(5)解析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成因。研究发现,社会主义制度、恢复高考、改革开放、高校扩招等因素对女性参与高等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始于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东部发达地区紧随其后并向全国蔓延的发展脉络背后,蕴含着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典型的经济、文化、教育、人口等特征。农村女孩的弱势地位较为明显且中西部尤其突出。在不同时代的青年男女身上,关于教育的自我认同与选择逻辑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从个体互动层面解释了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的成因。(6)探索高等教育女性化蕴含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研究发现,针对人类社会的严峻问题,教育回归人文主义的呼声自2015年在世界范围展开。通过普及女性“关怀”的价值进而回归人文主义教育,是高等教育女性化带来的重要机遇。挑战在于社会认知较为滞后、大学尚未做好准备、学科与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结构矛盾、女生的数量优势可能加剧“甲女丁男”的严重程度。潜在对策包括普及性别教育进而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改进大学服务以顺应女生的增多、完善国家法律政策、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借鉴“双轨制”来缓解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数量峰值。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1)将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纳入世界范围的国际比较与现代化进程两个维度中,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2)以结构互动为理论框架,结合宏观层面的社会变迁与微观层面的个体选择机制,综合进行成因的解释;(3)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逻辑,提出男生“出让”教育机会的相关理论;(4)拓展独生子女政策在性别视角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中的理论价值;(5)初步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世界峰值,将女性“关怀”的价值纳入人文主义教育回归的理想中,并探索高等教育女性化蕴含的挑战,进而思考潜在对策。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是:(1)没有对学生跨国流动这一因素进行深入考察;(2)没有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选拔制度纳入研究范围进行比较分析;(3)对以新疆、江苏为代表的典型省份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4)没有将“双一流”、“单一流”、普通高校的层次划分纳入研究范围。
辜也平[6](2016)在《从大学生性别失衡看现行3+X高考模式的缺陷》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学校教育一个广受议论的现象是所谓的"女多男少"、"阴盛阳衰"。高等教育男女生入学率的失衡最初出现于世纪之交,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现行高招制度最重大的变化,莫过于高考科目3+X模式的全面推广。所以很有必要正本溯源,对3+X高考科目设置模式进行重新的评估。因为和谐的世界有赖"阴阳"的平衡,未来的中国梦需要两性共同去实现,如果考试招生制度的某个环节的不完善,导致大量优秀的男青年被人为地排挤出优质高等教育的大门之外,这伤害到的就不仅仅是个别的考生及其家庭,而是将影响到我们民族科技的创新,经济的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孙志军,彭顺绪,王骏,原莹[7](2016)在《谁在学业竞赛中领先?——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中的性别差异会影响到未来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和工资的差异。近来,女孩在学校中的学业表现好于男孩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现象。有两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其一,除去平均意义上之外,在成绩分布上的性别差异表现出什么特征?其二,学校因素、尤其是学校按能力的分层对性别差异的影响程度有多大?文章使用一个地级市三届全部普通高中的学生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增值模型,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在平均意义上,男生在高中理科成绩上的绝对值低于女生,而增值远高于女生,而女生在高中文科成绩的绝对值和增值上均具有绝对优势。第二,随着分位点的提高,对高中理科成绩而言,男生在学业成绩绝对值和增值上实现了对女生的赶超,而男生的高中文科成绩却在各个分位点均落后于女生。第三,家庭背景特征无法解释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但学校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种差异。高中理科成绩绝对值的性别差异主要由学校间的差异解释,而增值的差异主要由学校内部的差异解释,但学校间的差异未能解释高中文科成绩绝对值和增值的性别差异。第四,学校分层对学业成绩增值的性别差异有显着影响。男生在学业成绩增值上的优势在重点高中更为显着。学校间的质量差异越大,学业成绩增值的性别差异在学校间的差别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变动就越敏感。上述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学业表现的性别差异提供了一些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改革学校教育的评价方式和资源配置模式,研究优质教育资源对不同性别群体成绩的作用机制,对于促进性别学业成绩从而人力资本积累的合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杜江[8](2015)在《高校小语种招生的性别限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高校小语种专业招生的性别限制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选取了国内几所代表性的外语院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统计、文献等研究方法对小语种招生的性别限制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关于小语种专业性别限制招生的事实,笔者根据年代和实际招生政策变化趋势,将其分为三个阶段:2007年以前;2007—2012年;2013年以后。在此基础上,发现历年的小语种性别限制招生存在诸多特点:高校小语种性别限制招生存在明显的院校差异性;小语种性别限制招生存在一定的隐蔽性;小语种性别限制招生存在着明显的专业差异性和地区差异性;对于历年小语种专业性别限制的招生事实,高校和教育部都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措施,主要表现在:其一,历年存在性别限制外语院校(以选取的几所院校为例)2013年以后取消了小语种男女录取的性别限制,同时简化了小语种的在招生方式,不再实行提前批单独录取。其二,面对历年小语种专业性别限制录取的公众质问,教育部在不同的时期也给出了一定的回复。然而,高校和教育部对小语种招生性别限制问题的改进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体现为:教育部的回复缺乏明确性,回复难以产生实效性以及回复的内容存在和高校一致的性别偏见。对于高校而言,即使小语种专业取消了男女录取的性别限制,但是高校招生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招生缺乏行之有效的保障监督机制,招生参与主体较为单一以及未能考虑小语种专业的各种性别困境。通过呈现小语种招生性别限制的历史事实与存在的问题,笔者借助历年媒体记者对高校领导的采访发现:高招性别限制的背后隐藏着高等教育阶段方方面面的性别矛盾,它集中反映了教育过程和就业市场上的多重性别隔离。此外,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性别刻板印象是导致高招性别限制政策的意识缘由,并且,基于高校的自主招生,这种招生自主性和合法性的制度冲突又将性别限制问题置于法律的边缘,它不仅反映出高校是在小语种提前批自主招生中进行性别限制,也反映了自主招生考试存在诸多不合法的漏洞。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小语种招生性别限制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高招小语种专业性别限制招生是性别歧视还是性别保护?高校小语种专业招生是应该坚持市场优先还是坚持教育优先?高校小语种专业招生,即教育资源的配置是坚持男女公平原则,还是坚持性别限制以实现平衡男女比例的效率原则?小语种招生是要以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由进行性别限制,还是坚持性别公平的招生?
罗福益,罗冬梅[9](2014)在《阴盛阳衰:教育“女性化”倾向下的危机》文中提出论文从教育学、社会学的视角,系统分析了教育领域中"阴盛阳衰"现象的具体表现、产生的可能原因、根源以及实质。指出"阴盛阳衰"现象的根本焦点不在于男女成绩何者更优的问题,其核心在于对当前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最后,提出当前我国教育和考试制度中的某些弊端,使得男生的先天性格和智力优势在教育中损失殆尽,而女生也没能在教育中完善其性格和智力结构,而这种男女生的危机事实上也是一种国家危机。
陈霞[10](2013)在《中国教育为何会“阴盛阳衰”》文中指出1996年8月21日,《中国青年报》率先以《高考"女状元"多是喜是忧》为题对我国教育中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进行了报道。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参加高考人数的逐年增多,教育界"阴盛阳衰"的现象也日益加剧。2011年12月12日,中国教育在线公布了对高考与高招录取相关工作进行的多年调研,数据显示:1999年到2008年期间,全国的"高考状元"中男生的比例从66.2%下滑到39.7%,女孩则由33.8%上升
二、高考成绩“阴盛阳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考成绩“阴盛阳衰”(论文提纲范文)
(1)从学生“阴盛阳衰”现象看育人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缘起:“阴盛阳衰”之问 |
二、问因:都是精细惹的祸 |
1. 要求太精细 |
2. 学得太精细 |
3. 考得太精细 |
三、试探:走出“阴盛阳衰” |
1. 切实以素质教育变革教书育人模式 |
2. 切实以选贤拔能实施考评招生制度 |
3. 切实以精细加大气培养健全的下一代 |
(2)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现象及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A小学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男生学业弱势现象普遍存在 |
2.农村男生学业弱势是亟需研究的现实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学业 |
2.学业弱势 |
3.性别差异 |
(四)理论基础 |
1.教育公平理论 |
2.性别差异心理学理论 |
3.性别差异教学理论 |
4.社会分层理论 |
(五)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有关男生学业弱势的研究现状 |
2.国外有关男生学业弱势的研究现状 |
3.对已有文献评述 |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
1.研究情境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二、农村A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的现状 |
(一)男生学业成绩落后于女生 |
1.学业成绩的总体分析 |
2.学业成绩的学科分析 |
3.与其他研究者结论一致 |
(二)课堂表现男生逊于女生 |
1.课堂互动男生参与度低 |
2.男女生课堂不良行为的差异性 |
(三)班级管理的“局外人” |
1.班级“干部角色”性别失衡 |
2.班级活动的旁观者 |
3.教室座位的边缘化 |
三、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男女生性别差异 |
1.生理方面的性别差异 |
2.心理方面的性别差异 |
(二)同辈群体关系 |
1.社会分层式交往 |
2.同辈群体的消极引导 |
(三)农村学校教育的影响 |
1.教师结构分布不合理 |
2.教师刻板印象与性别期待 |
3.教学模式呆板单调 |
4.学生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
5.男生的天性与现行教育模式的冲突 |
(四)家庭教育的影响 |
1.父亲角色的缺位 |
2.家庭学习环境恶劣 |
3.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
(五)社会文化因素影响 |
1.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 |
2.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
四、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教育对策研究 |
(一)男生自我改进策略 |
1.培养男生自我管理能力 |
2.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 |
3.掌握学习效率提高的方法 |
4.形成积极向上的同伴群体关系 |
(二)学校教育完善策略 |
1.鼓励男性加入教师队伍,平衡教师结构 |
2.平等对待与差异对待相结合 |
3.转变教学模式,“因性施教” |
4.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因性评价” |
5.面对农村实际,开展劳动教育 |
(三)家庭教育改善策略 |
1.呼唤父亲回归家庭教育 |
2.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
3.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
(四)农村社会文化改善策略 |
1.合理开展性别教育活动 |
2.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新高考改革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分析——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提出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过程 |
2.2.1 高考报名男女生情况差异 |
2.2.2 不分层次及本专科入学机会差异 |
2.2.3 各层级高校入学机会差异 |
3 研究结论与分析 |
3.1 不分层次及本科入学机会差异分析 |
3.1.1 改进考试评价机制,激发了男生学习潜力 |
3.1.2 建立长效机制,吸引外省市高校投放计划 |
3.1.3 新增特殊高校,提升了男生入学机会 |
3.2 第1层级高校入学机会差异分析 |
3.2.1 多重因素削弱女生报考外地高校意愿 |
3.2.2 男生群体学业表现提升,高分段男生占比增多 |
4 结束语 |
(4)品格教育视野下男孩发展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关于男孩发展困境的研究 |
(二) 关于品格教育的研究 |
(三) 男孩品格问题的相关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对象的选择 |
(四)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 研究的伦理道德 |
第一章 男孩发展困境与品格问题 |
第一节 男孩发展困境的现实表现 |
一、男孩“学业落后”的统计事实 |
二、女性化的“小小男子汉” |
三、男孩的心理品质更为脆弱 |
四、男孩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佳 |
第二节 对男孩发展困境的探讨 |
一、男孩发展困境与“危机”的蝴蝶效应 |
二、我们需要男性气概 |
第三节 男孩发展困境中的品格问题 |
一、学业危机、游戏物质成瘾与自制力欠佳 |
二、缺乏男性气概与胆怯自卑 |
三、社会适应性危机与责任感的缺失 |
第二章 男孩发展困境中品格问题成因探析 |
第一节 家庭原因探析 |
一、父母忽略男孩的兴趣和需要 |
二、父母保护过度 |
三、男性榜样的缺失 |
第二节 社会原因探析 |
一、模糊的性别角色期待 |
二、被攻击的男性气概 |
三、社会流行文化的失范 |
第三节 学校因素探析 |
一、现代自我保存的安全教育对品格教育的消融 |
二、庞杂的普适性德目:性别模糊、忽略主体性需要 |
三、古典血性教育的遗忘与消逝 |
第三章 关爱男孩的品格教育 |
第一节 家庭品格教育对策 |
一、重视男孩的品格发展 |
二、拯救核心家庭中的“小皇帝” |
三、必要时向专业教育人士求助 |
四、在男孩的兴趣活动中培养男孩的品格 |
五、提高父亲在家庭品格教育中的参与度 |
六、给男孩提供品格发展的安全心理环境 |
七、培养孩子成为勇敢的男子汉 |
第二节 学校品格教育对策 |
一、尊重男孩的主体性、使德目体系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 |
二、让学校品格教育用男孩子的语言与男孩子对话 |
三、赋予诗性的品格教育:道德之勇的体化实践 |
四、男教师要起到榜样作用 |
五、深入生活,传授生活技能的学校品格教育 |
第三节 社会品格教育对策 |
一、倡导“因时而动,有所坚守”的男性气概 |
二、大众媒体打造男孩的“真偶像” |
三、整治网络游戏环境,加强道德品格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的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 |
1.1.1 现象与趋势 |
1.1.2 反响与争论 |
1.1.3 国内外普遍规律 |
1.1.4 提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高等教育女性化 |
1.3.2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衡量标准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理论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1.3 潜在研究空间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现代化及相关理论 |
2.2.2 女性主义及相关理论 |
第3章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国际比较研究 |
3.1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国际比较 |
3.1.1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发展脉络 |
3.1.2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层次划分 |
3.1.3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拐点 |
3.1.4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多形态呈现 |
3.2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发生机制 |
3.2.1 理论假设 |
3.2.2 数据、变量与模型 |
3.2.3 总体描述与检验 |
3.2.4 回归分析 |
3.2.5 小结 |
3.3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趋势预测 |
第4章 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研究 |
4.1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省际比较 |
4.1.1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发展脉络 |
4.1.2 以经济水平衡量高等教育女性化 |
4.1.3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程度划分 |
4.1.4 高考报名性别差异的考量 |
4.2 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发生机制 |
4.2.1 理论假设 |
4.2.2 数据、变量与模型 |
4.2.3 总体描述与检验 |
4.2.4 回归分析 |
4.2.5 小结 |
4.3 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趋势预测 |
第5章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成因分析 |
5.1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普适成因分析 |
5.1.1 高等教育女性化伴随现代化进程而来 |
5.1.2 新的自我认同激发新的教育意愿 |
5.1.3 关于男性“出让”教育机会 |
5.1.4 小结 |
5.2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
5.2.1 高等教育女性化“超越”的原因 |
5.2.2 高等教育女性化“滞后”的原因 |
5.2.3 高等教育女性化“收敛”的原因 |
5.2.4 小结 |
5.3 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成因分析 |
5.3.1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国家原因 |
5.3.2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省际原因 |
5.3.3 中国青年的自我认同与教育选择机制变迁 |
5.3.4 小结 |
第6章 高等教育女性化:机遇和挑战 |
6.1 高等教育价值改善的机遇 |
6.1.1 始于2015:人文主义教育价值的回归 |
6.1.2 关怀: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意义所在 |
6.1.3 以关怀助力人文主义教育价值的回归 |
6.2 高等教育女性化对社会发展的挑战 |
6.2.1 社会认知较为缓慢 |
6.2.2 大学尚未做好准备 |
6.2.3 学科性别隔离依旧存在 |
6.2.4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凸显 |
6.2.5 可能加剧“甲女丁男”的严重程度 |
6.3 应对高等教育女性化的思考 |
6.3.1 以教育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 |
6.3.2 鼓励大学积极行动 |
6.3.3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
6.3.4 改良劳动力市场 |
6.3.5 为“丁男”增值 |
第7章 主要结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本文创新点 |
7.2.2 本文不足之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谁在学业竞赛中领先?——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数据介绍和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的几点事实 |
三、模型、估计方法和变量 |
(一)模型 |
(二)估计方法 |
(三)变量 |
四、学业成绩性别差异的估计结果 |
(一)平均差异的估计结果 |
(二)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 |
(三)小结 |
五、学校分层与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 |
六、研究结论与不足 |
(8)高校小语种招生的性别限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关键词的解释 |
1.2.1 小语种 |
1.2.2 性别 |
1.2.3 性别限制 |
1.2.4 教育机会均等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简要述评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历史法 |
1.5.3 统计法 |
1.5.4 个案法 |
第2章 高校小语种专业招生历史演变 |
2.1 2007 年以前的小语种招生 |
2.2 2007—2012 年的小语种招生 |
2.3 2013 年以后的小语种招生 |
2.4 小语种性别限制招生的特点 |
第3章 高校小语种性别限制招生的改进 |
3.1 教育部对历年高校性别限制招生的回复 |
3.2 高校对小语种专业性别限制招生的改进 |
3.3 小语种性别限制招生改进的局限性 |
3.3.1 教育部对性别限制招生改进的局限性 |
3.3.2 高校对性别限制招生改进的局限性 |
第4章 高校小语种性别限制招生的原因 |
4.1 小语种性别限制招生的记者访谈录 |
4.2 小语种专业招生性别限制的市场原因 |
4.2.1 市场原因在不同地区招生计划上性别限制的表现 |
4.2.2 市场原因在不同地区录取线上性别限制的表现 |
4.2.3 市场原因在不同小语种专业上性别限制的表现 |
4.3 小语种专业招生性别限制的观念原因:性别刻板印象 |
4.3.1 性别刻板印象 |
4.3.2 性别刻板印象在小语种专业上的体现 |
4.4 小语种专业招生性别限制的制度原因 |
第5章 问题讨论 |
5.1 小语种性别限制招生是性别歧视还是性别保护 |
5.1.1 性别歧视 |
5.1.2 性别歧视的分类 |
5.1.3 性别歧视的例外 |
5.2 小语种招生是市场(经济)优先还是教育优先 |
5.2.1 教育市场 |
5.2.2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5.3 小语种招生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 |
5.3.1 公平问题 |
5.3.2 效率问题 |
5.3.3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5.4 小语种招生是教学效果优先还是性别公平优先 |
5.4.1 外语教学效果评价 |
5.4.2 外语教学效果与性别的关系 |
第6章 走向性别公平的小语种招生 |
6.1 高校应率先抵制社会文化中落后的性别观念 |
6.2 探索小语种专业招生的动态平衡 |
6.3 改革招生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模式 |
6.4 完善小语种招生的法律体系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阴盛阳衰:教育“女性化”倾向下的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一、“阴盛阳衰”现象的具体表现 |
二、“阴盛阳衰”现象产生的根源分析 |
三、“阴盛阳衰”现象产生的本质分析 |
四、高考成绩“阴盛阳衰”(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学生“阴盛阳衰”现象看育人取向[J]. 杨壹元.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20(Z2)
- [2]农村小学男生学业弱势现象及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A小学的实地调查[D]. 张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1)
- [3]新高考改革入学机会的性别差异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 徐娜. 中国考试, 2020(02)
- [4]品格教育视野下男孩发展困境研究[D]. 梁祎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5]中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现象的成因研究[D]. 马宇航.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6]从大学生性别失衡看现行3+X高考模式的缺陷[J]. 辜也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7]谁在学业竞赛中领先?——学业成绩的性别差异研究[J]. 孙志军,彭顺绪,王骏,原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8]高校小语种招生的性别限制研究[D]. 杜江. 武汉工程大学, 2015(03)
- [9]阴盛阳衰:教育“女性化”倾向下的危机[J]. 罗福益,罗冬梅. 教育与考试, 2014(01)
- [10]中国教育为何会“阴盛阳衰”[J]. 陈霞. 华夏教师,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