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DVD你怎么看6C讨债?(论文文献综述)
鲁小艳[1](2017)在《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文中指出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先锋派戏剧浪潮。它在英国剧坛一出现,就以其独特的暴力叙事方式、直面现实的尖锐主题、极端的舞台呈现,迅速引起欧美文艺界的广泛关注和学术界热议。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是伴随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戏剧翻译家胡开奇在《戏剧艺术》2004年第4期上发表的《萨拉·凯恩与她的直面戏剧》一文,而广泛进入大众视野的。此后的12年(2005—2017)间,直面戏剧剧作在中国上海、北京等地上演一百余场(其中经典剧目反复巡演),每年都有不同的直面戏剧作品被搬上舞台。本论文以直面戏剧及其在中国的接受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基本方法,辅之于接受理论、实证研究、文本细读等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批评研究、舞台搬演等接受状况以及对中国戏剧创作与舞台实践的启示与反思进行系统考察。论文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在广泛细致阅读直面戏剧文本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直面戏剧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其所表现的家庭、社会、哲学主题以及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与当代意义进行深入阐述;并将萨拉·凯恩、马克·雷文希尔、马丁·麦克多纳、安东尼·尼尔逊四位直面戏剧代表作家的创作放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剧场语境中进行审视,对他们创作的主要作品及其成就进行细致分析,认为直面“暴力”、直面“孤独”、直面“真相”、直面“人性”分别是他们创作的特色和成就所在。第二章,立足于比较文学译介学相关理论,通过笔者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主要译者胡开奇以及其他戏剧工作者的采访和其他相关资料的归纳整理,力求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译介接受线索,研究直面戏剧在中国译介的原由和过程;并以《4:48精神崩溃》为典型文本,对译介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本舞台语言的动作性、反复等修辞手法、习语、时态句式等方面的翻译策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此同时,将核心刊物作为评价标准,运用文学地理学等理论方法,对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和研究及性能阶段化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结合对直面戏剧搬演导演的实地访谈资料,将演出频率最高的《4:48精神崩溃》、《偷心》、《枕头人》等剧,分不同导演版本进行系统化整理与阐述。通过探索不同版本的搬演概况、导演构思、舞台呈现,总结直面戏剧在中国舞台搬演的异质化特征。余论部分,对直面戏剧对我国当代戏剧发展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认为直面戏剧的接受为当代中国戏剧提供了直面当代人精神危机的道德勇气,给当代话剧创作提供了艺术与美学意义上的助力和借鉴,并促使艺术家将视野聚焦个体生命,在对个体生命本体意义的思索和追问中,促成当代人的精神救赎与道德回归。直面戏剧的中国接受,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主体对西方异质文化接受的典型个案,反映出当代中国戏剧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更新、重构“自我”的积极态势。直面戏剧的“直面”精神特质,是它能够被接受的首要原因,它在中国究竟还能走多远,这将是论题后续追踪研究的课题。
赵一平[2](2013)在《白族语《黄氏女对〈金刚经〉》研究 ——民间经典口头长诗的文学释绎尝试》文中研究说明少数民族民间歌谣研究,由于语言方面的障碍,多数以汉译本为研究对象,这样的研究往往只能针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而无法真正触及作品的艺术性。《黄氏女对<金刚经)》是口头白语文学中的经典,主要流传于大理白族地区,是当地迄今所见的最长叙事性诗歌,同时也是最具有白族文学特征的作品。本文以白族语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文本细读相结合方式对其进行文学分析。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前三章的内容,目的是为第二部分的研究奠定较为合理、坚实的基础。考虑到该作品在非白族地区并不常见,于是在导论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该作品的主要故事内容。然后对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适当的说明。特别强调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翻译问题,对“译本研究”和“原作研究”进行了区分,肯定了两种研究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但最关键的是不要将译本研究等同于原作研究。第一章大致回顾了该作品主要流传地——剑川县——白族歌谣的搜集整理工作,设计了一种对后世较为负责的搜集整理方案。其中隐含的主要目的则是确立本文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立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以及研究首先应该服务于当地文化共同体保存、整理、使用自己的文学,然后才是文化交流和推广。第二章对剑川县白语歌谣状况进行了介绍,呈现白族《黄氏女对<金刚经>》在当地文学中的经典地位和经典身份。第三章从宏观上介绍了田野调查和资料搜集中寻获的若干白族《黄氏女对(金刚经)》版本,它们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材料。并考证了白族长诗与汉族宝卷之间的影响关系,认为白族长诗的创作受到汉族宝卷的影响,但已经是一种全新的创作,而非对宝卷的改编。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四章采用了一种符合“经典身份”的方式,把白族语《黄氏女对<金刚经)》根据格律和内容划分为十五小节,进行分节细读。对作品涉及的民俗事项、语言难点以及特殊器物等进行了疏解,标注作品涉及的格律,指明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差别,并对作品的局部文学效应进行了分析,每小节还单独设立一个文学分析式的总评。艺术性往往体现在局部细节上,尤其在诗歌中。而第五章则属于作品的宏观文学分析,首先以四节内容分别从情节冲突、比较、悲剧以及“复调”角度,对作品进行解析。第五节宏观概括了作品的“经典性”。
刘伟[3](2008)在《自生秩序、国家权力与村落转型 ——基于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不同类型的村民群体性活动为观察对象,试图通过对该现象内部发生机制及外部制约结构的比较研究,回答当前我国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之间复杂而多元的关系性质,并试图在此基础上确立国家与村落相衔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最终得出国家应该帮助村落重建政治共同体的结论。相对于纯私人性的个体和家庭生活而言,于普通村民来说,他们生活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即是超越于纯私人性范围的有较大多数(乃至全体)村民共同聚集、参与的群体活动,这些活动在本研究中被统称为村民群体性活动。对于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从核心力量上来抽象,在政治学的分析视角下,可以以自生秩序主导性强为左端,以国家制度安排色彩强为右端,对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进行实质意义上的排序和归类。处于任何位置的村民群体性活动都是在自生秩序和国家权力的框架下发生的,区别只在于主导力量是哪一方,以及离这两大力量的距离远近。这是出于政治学研究的需要:一方面,村民群体性活动是透视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的窗口;另一方面,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政治学考察必须被放置到秩序自生和现代国家治理的视野中进行。从纵向上讲,本文将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村民群体性活动放到历史变迁特别是中国独特的政治变迁逻辑中考察;从横向上讲,本文将村民群体性活动放到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二维框架下探讨。从历史和理论的逻辑上看,本文首先阐明了我国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的演变逻辑:传统村落因为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村落在与国家相衔接的同时保持了一定的自主性,村落自生秩序同时发挥着治理村落公共事务的功能;自近代开始的国家政权建设,现代国家的建构性秩序开始嵌入村落,并试图开发村落的现代治理功能,但因为全国性的权力体系未能成功建立,这一进程以国家权力的“内卷化”为主要弊端而告终;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逐步在农村全面打碎并替代传统的文化组织网络,在此情况下,国家权力以前所未有的深广度进入村落,自生秩序处于被压抑的状态而难以发挥公共作用;20世纪80年代全面的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改革以来,国家权力从村落形式上撤离,但安排了政治上的村民自治和经济上集体所有/个体经营,村落自生秩序一方面在新的条件下依托传统的根脉得以复兴,另一方面产生于新的利益和制度基础上,体现就是各类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展开上,但此时的村落自生秩序呈现出多元分化的特征和趋向,自生秩序内部并不是系统而有机的。这一点可以通过对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村民群体性活动的问卷调查和活动白描来验证。本文通过对二十余个村落三百余位村民的问卷调查以及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白描,分析出当前我国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的基本状况和内在机制。在统计分析和活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而结合现有的理论,主要证明了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命题:当前我国村落中总体上存在各种形式的自生秩序,在非村落公共事务的范围内,自生秩序居于主导地位,这是我国乡村社会常态化和社会回归的结果。这体现在婚丧嫁娶、宗族活动、民间信仰等方面。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一类村民群体性活动在社会转型中所拥有的一定的村落秩序维系功能。国家对这一领域的村民群体性活动基本上是不介入的。村落中存在的自生秩序不仅仅停留于非村落公共事务中,它们还延续到(发生于)村落公共事务中,体现为涉及大部分村民利益的各种自发性的组织活动。在村落公共事务中,村落自身资源贫乏且呈现外流趋势,单纯依靠自生秩序往往不能实现有效的治理后果,这往往需要国家在资金、技术和组织方法上的介入。两者不能有效配合时,基于自生秩序的村民群体性活动最终很难走向成功。这主要体现在公共工程等经济性主导的群体性活动上。而在偏靠国家已有制度安排的村落公共事务领域,以村组会议(及相关活动)和上访为主要形式的村民群体性活动中,自生秩序是在既有的制度安排基础上发挥作用并嵌入到村落公共事务中的,客观上更需要乡村政权直至国家的对接和引导,但实践中这一对接和引导并不充分。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涉及村落公共事务的群体性活动,不论是经济性为主导还是以政治性为主导,都体现出以下的结构性特征:围绕分配型利益和发展型利益尤其是分配型利益可以迅速聚集的村民群体性活动,往往因为国家(主要是基层政权)的不能回应和活动本身精英/信任的缺乏(实质上是权威的缺乏)导致不能产生预期的结果。这充分表明,国家仅仅在村落安排一定的现代制度并不能自然带来有效的治理,更为需要的可能是:将这一制度嵌入村落并成为村民生活方式的力量和机制。而在这一方面,乡村精英依然是最为主要的依靠力量。反过来讲,村民依托既有国家制度安排自发结成群体性活动,如果缺乏国家的积极回应,或者无法克服其活动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它们很难单靠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村落缺乏有机的政治共同体。将村落公共事务统称为村落范围内的政治,本文采用“没有产出的政治”描述当前我国部分地区村民群体性活动的结构性困境。具体地讲,涉及公共事务的村民群体性活动客观上需要与国家的有效衔接,同时也需要处理自身的精英/信任问题。但从国家的角度看,村民群体性活动之所以难以达成除了市场化和家庭经营带来的个体利益上升所带来的村民纠纷居主导的原因之外,国家已有的基层政治精英对村落的介入方式往往是一个深远的原因。因此,本研究也就意味着,未来我国村落的治理结构必将是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因为自生秩序的存在并发挥其治理功能,国家秩序不能无视这方面的力量。一方面让自生秩序在其应当发挥积极作用的空间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应调整其介入范围和介入方式,帮助村落重建政治共同体,从而在新的基础上与自生秩序相衔接,共同生成村落中的治理结构。而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村落的自生力量和国家政权建设情况的不同,同时,各地村落所拥有的资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不同,对全国性村落治理的思考应该保持思维的开放性。本研究通过对二十余个村落的调查研究就已经发现了村落自生秩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推论的是,全国性的村落治理中最应该警惕的就是一元化的思维。但不管具体的路径会有多大区别,在现代国家建设的背景下看待村民群体性活动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村落治理,总的方向却是一致的:国家帮助村落重建政治共同体,将村落整合到现代国家中,实现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多元一体。
赵微[4](2005)在《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全面、系统地讨论了指令行为及汉语祈使句的特征。本文认为:汉语指令行为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使用目的角度看,广义指令行为中还包括疑问行为,狭义指令中则包括六小类(希望、禁止、命令、请求、诅咒、允许及建议);指令行为的判定与分类与时间及现实性、疑问、否定、情态、迫切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汉语指令行为从语言形式及功用关系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直接指令与间接指令;直接指令和间接指令有不同的实施手段;指令行为是有一定操控度及礼貌度等级差异的;指令行为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实施手段及特点;祈使句对于能进入其中的动词及动词性结构、形容词及形容词性结构、副词、语气词及语气成分都有一定句法及语义方面的特殊要求,并受具体语用环境影响、调节。 全文共分十章: 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所采用的理论框架、研究范围、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言语行为及指令行为研究概述以时间为线索,全面梳理了从Austin开创言语行为研究以来有关言语行为及指令行为的研究脉络。本章分为四个部分介绍言语行为的研究:一是Austin的研究;二是Searle的研究;三是Searle之后其他语用学家对言语行为的研究;四是运用其他语言学理论对于言语行为进行的研究。最后简单总结了以往学者对于指令行为的研究。 第三章介绍了指令行为的定义及种类,讨论了指令行为的实施与各种语言形式及语义因素的关系。本章将指令行为定义为发出者用来要求接受者实施某个行为的言语行为。我们认为将指令行为和其他行为区分开来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三条:发出者对接受者的行为做出指令;发出者有让接受者实施行为的意图;发出者有希望通过接受者实施所指令的行为而对现实世界状态产生影响的意图。本章还讨论了情感性指令和实施性指令之间的区别,并总结出了指令行为的次类表。 第四章分别介绍了直接指令和间接指令:直接指令是发出者通过一定话语形式直接表达其希望接受者实施某个行为的指令,接受者对于发出者的这种意图(intention)的理解只需要一定关于此语言的知识,而不需要与会话相关的语境信息或相关的背景知识;间接指令行为是通过另外一种以言施事行为来间接实施的指令行为,发出者在发出实施这种指令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没有使用一些固定的直接的话语形式来表达,而是使用了惯常用于实施其他行为的话语形式,接受者在理解发出者指令意图的时候,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知识,还需要根据相关语
二、中国DVD你怎么看6C讨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DVD你怎么看6C讨债?(论文提纲范文)
(1)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文献评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直面戏剧”的当代社会悲剧创作 |
第一节 直面戏剧诞生的语境 |
一、欧洲传统戏剧暴力基因的历史传承 |
二、当代英国戏剧暴力对抗元素的吸收接纳 |
三、宽松包容的戏剧生态环境滋养 |
第二节 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及思想艺术特征 |
一、直面戏剧概念的命名 |
二、直面戏剧的思想、艺术特征 |
(一) 直面戏剧的基本主题 |
(二) 直面戏剧的艺术特征 |
(三) 直面戏剧的当代意义 |
第三节 直面戏剧的代表作家与作品 |
一、直面“暴力”:萨拉·凯恩戏剧研究 |
(一) 暴力与自我救赎 |
(二) 经典的解构与自我重构 |
(三) 身份的渴求与自我毁灭 |
二、直面“孤独”:马克·雷文希尔戏剧研究 |
(一) “消费文化”的戏讽 |
(二) “酷儿文化”的密切关注 |
(三) 艾滋病的现代隐喻 |
三、直面“真相”:马丁·麦克多纳戏剧研究 |
(一) 质疑爱尔兰身份的“真相”之困 |
(二) “亲密关系”的深层探索。 |
(三) 儿童暴力的“真相” |
四、直面“人性”:安东尼·尼尔逊戏剧研究 |
(一) 黑暗灵魂的探索 |
(二) 童年意象的塑造 |
(三) 异化主题的重解 |
五、直面剧场下的《摧毁》解读 |
第二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译介 |
一、当代人的精神危机——“直面”是一种态度 |
二、当代戏剧译介之惑——文学性VS舞台性 |
三、将作者拉向观众——落脚在中国的文化变异 |
四、关于胡开奇翻译文本中几个问题的具体探讨 |
第二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
一、积蓄期——直面戏剧在中国的初探性研究(2004—2010) |
二、深入发展期——直面戏剧的开拓性研究(2010年至今) |
三、关于直面戏剧的几个具体问题的研究 |
第三章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
第一节 直面戏剧在中国搬演的接受语境 |
一、泛娱乐化的戏剧市场 |
二、当代剧场展示的景观化潮流 |
三、身体转向的现代病灶 |
第二节 《4:48精神崩溃》在中国的搬演 |
一、《4:48精神崩溃》——全球首演版 |
二、写意的人文关怀——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 |
三、道德休克的治疗——德米特里版《4:48精神崩溃》 |
四、多维度的严肃思考——港台版《4:48精神崩溃》 |
第三节 《偷心》在中国的搬演 |
一、《偷心》舞台剧的全球演出及银幕版 |
二、都市情感的解剖——蒋维国版《偷心》 |
三、情欲的黑色调侃——雷国华版《偷心》 |
四、小结 |
第四节 《枕头人》在中国的搬演 |
一、《枕头人》——全球首演版 |
二、强迫式的精神手术——周可版《枕头人》 |
三、商业化的哥特式惊悚——刘方祺版《枕头人》 |
四、小结 |
第五节 直面戏剧其它重要作品在中国的搬演 |
一、相互消耗的亲情——张彤版《丽南山的美人》 |
二、对与错的重新思考——周可版《审查者》 |
三、本节小结 |
第六节 鼓楼西剧场对直面戏剧的搬演 |
小结 |
余论: 直面戏剧带给中国当代戏剧的哲思与启示 |
一、“直面”戏剧危机的道德勇气 |
二、借用“他者”的美学探索 |
三、艺术视野与创作基点的个体转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直面戏剧在中国演出情况年表 |
附录B: 直面戏剧作家、作品中译资料年表 |
附录C: 直面戏剧相关翻译、演出采访录 |
(一) 特罗扬版《4:48精神崩溃》演出采访(节选) |
(二) 刘方祺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
(三) 周可版《枕头人》演出采访(节选) |
(四) 直面戏剧剧本译者采访 |
(五) 当代着名导演张献访谈(节选) |
(六) 国际着名戏剧理论家马文·卡尔森访谈 |
附录D: 演出场记及演出剧本等相关资料 |
(一) 熊源伟版《4:48精神崩溃》场记(2006年) |
(二) 蒋维国版《偷心》台位记录表(2005年) |
附录E: 西尔兹《直面戏剧:英国戏剧的今天》选译 |
附录F: 直面戏剧剧本选译 |
(一) 萨拉·凯恩《4:48精神崩溃》(复译) |
(二) 马克·雷文希尔《手袋》(首译) |
(三) 马克·雷文希尔《购物与纵欲》(首译) |
(四) 马克·雷文希尔《浮士德已死》(首译) |
附录G: 直面戏剧代表作《荒凉西部》演出本(笔者实践作品)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白族语《黄氏女对〈金刚经〉》研究 ——民间经典口头长诗的文学释绎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黄氏女》及其当代遭遇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三节 关于翻译 |
第四节 “口头”长诗、创作地域推测、批判问题及其他 |
一、“口头”长诗 |
二、创作地域推测 |
三、批判问题 |
四、其他 |
第一章 剑川白曲的搜集整理状况 |
第一节 遗忘与记忆:剑川白族歌谣生态 |
第二节 三类搜集整理工作 |
一、本土文化共同体成员的搜集整理工作 |
二、完全游离于本土文学活动之外的搜集整理工作 |
三、规模化的歌谣搜集整理 |
第三节 综合性合理方案 |
第二章 剑川白曲与《黄氏女》 |
第一节 剑川白曲的形式格律 |
一、剑川白曲的句式 |
二、剑川白曲的脚韵格 |
三、剑川白曲的律调 |
四、剑川白曲的词调体系 |
第二节 剑川白曲分类 |
第三节 剑川白族歌谣总览 |
一、活态白曲 |
二、传统白曲 |
第三章 《黄氏女》版本介绍及故事来源 |
第一节 版本介绍 |
一、汉字型白文完整版本 |
二、汉译完整版本 |
三、其他版本 |
第二节 故事来源考 |
一、关于白族《黄氏女》来源方面的观点 |
二、从《金刚证果》到宝卷以及白族《黄氏女》 |
第一节 预叙性总述 |
一、黄氏女的日常生活 |
二、黄氏女的宗教生活 |
三、惊动地府 |
四、黄氏赴阴及转生 |
五、陈瑞鸿、杨镇鼎版本的开端 |
六、本节总评 |
第二节 太子会前母女对话 |
一、临行嘱咐 |
二、收拾行装 |
三、玉英的回应 |
四、本节总评 |
第三节 太子会 |
一、赴太子会及预想的提议 |
二、募化功德 |
三、诵经活动与午餐 |
四、黄氏接受供品 |
五、本节总评 |
第四节 淋雨伤风 |
一、归途遇雨 |
二、烤火换衣 |
三、从丈夫到晚餐 |
四、玉英和弟弟吃晚餐 |
五、姐弟就寝 |
六、梦兆 |
七、本节总评 |
第五节 玉英求医 |
一、关于礼貌 |
二、玉英和姨妈的对话 |
三、告病抓药 |
四、姨妈的谎言 |
五、玉英途中所思 |
六、本节总评 |
第六节 养病及求神 |
一、药物治疗 |
二、请神巫 |
三、相互宽解安慰 |
四、本节总评 |
第七节 姨妈探病 |
一、姐妹叙情 |
二、诵经和阴司使者 |
三、向姨妈托孤 |
四、本节总评 |
第八节 玉英劝父 |
一、赵联芳到家 |
二、吃素吃荤 |
三、关于偷吃 |
四、劝父效果 |
五、本节总评 |
第九节 夫妻对话 |
一、丈夫的关心之言 |
二、荤素问题 |
三、非宗教的价值立场 |
四、纯粹理性限度内的宗教 |
五、临别遗言 |
六、无神论勇气与黄氏凄然离去 |
七、本节总评 |
第十节 阴司路上 |
一、行路难 |
二、孟婆亭 |
三、途遇山神 |
四、城隍老爷 |
五、途中所见 |
六、阴阳界、奈河桥、血河池 |
七、本节总评 |
第十一节 望乡台 |
一、望乡台望乡 |
二、请求探家 |
三、本节总评 |
第十二节 魂归之夜 |
一、家中所见 |
二、儿女状况 |
三、前五更曲 |
四、玉英叙情 |
五、儿女留母 |
六、本节总评 |
第十三节 二次探家 |
—、决定 |
二、后五更曲 |
三、本节总评 |
第十四节 重返阴司 |
一、鬼门关 |
二、一殿 |
三、二殿 |
四、三殿 |
五、四殿 |
六、五殿 |
七、本节总评 |
第十五节 投生 |
一、不愿投生 |
二、阎王的安排(叙事人) |
三、转轮王 |
四、投生张家 |
五、团聚 |
六、本节总评 |
第一节 “吃”以及力量的辩证法 |
第二节 悲剧和白族《黄氏女》 |
第三节 “比较”和白族《黄氏女》 |
第四节 民间流传与“复调” |
第五节 白族《黄氏女》的经典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古代刻本 |
附录一 袁锡亮抄本 |
附录二 寸泽松抄本 |
致谢 |
(3)自生秩序、国家权力与村落转型 ——基于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观察立足点、分析对象与核心概念 |
(一) 观察立足点 |
(二) 分析对象 |
(三) 核心概念 |
三、研究方法与操作步骤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操作步骤 |
四、问题意识与研究假设 |
(一) 问题意识 |
(二) 研究假设 |
五、已有研究综述 |
(一)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研究 |
(二) 以农民组织化视角进行的相关研究 |
(三) 对村民行动问题化研究策略的反思 |
(四) 对“国家与社会”及其衍生范式的反思 |
六、论述框架与可能的创新点 |
(一) 论述框架 |
(二)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基于理论与历史的演绎 |
第一节 自生秩序的产生逻辑 |
第二节 自生秩序的集中体现—村落自主性 |
一、相关理论回顾 |
二、村落自主性的体现 |
三、村落自主性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国家权力的建构性 |
第四节 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从共同体到社会 |
第五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在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之间 |
一、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定义 |
二、分析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框架 |
三、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间关系的演变轨迹 |
小结 |
第二章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现状: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对象和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分析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中的结果性问题 |
一、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发生频度 |
二、村民群体性活动能否达成既定目标 |
三、村民对群体性活动的信心 |
第三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频度过低的原因分析—精英的视角 |
第四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利益性分析 |
一、不同类型群体性活动中主导的利益性质 |
二、村民在群体性活动中的利益结构 |
三、围绕利益展开的活动过程 |
第五节 村民的信任与观念结构 |
一、对抽象国家的态度 |
二、对各类组织的参加意愿 |
三、在组织过程中的信任问题 |
四、村民的亲疏观念与归属感 |
小结 |
第三章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积极面向:对若干成功案例的分析 |
第一节 文化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 |
第二节 经济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 |
一、个案:修路的半成功案例 |
二、个案:集体追债风波 |
第三节 政治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 |
一、土地纠纷解决的两个案例 |
二、分析 |
第四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何以成功: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视角 |
小结 |
第四章 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消极面向:对若干失败案例的分析 |
第一节 文化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 |
一、个案:因坟地引起的纠纷 |
二、个案:松林寺佛教活动被破坏 |
三、个案:偷菩萨事件 |
第二节 经济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 |
一、个案:平塘事件 |
二、个案:自来水工程 |
第三节 政治性主导的村民群体性活动 |
一、个案:路为什么弯着修? |
二、个案:选举化解村庄矛盾的限度 |
三、个案:浙西某村的土地纠纷 |
第四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何以失败:村落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视角 |
小结 |
第五章 村落秩序的展开逻辑:基于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政治分析 |
第一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展开的主要变量:利益-精英-信任 |
一、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利益性分析 |
二、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精英与信任分析 |
第二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的结构性特征 |
一、与村落传统的不衔接 |
二、与现代国家的不衔接 |
第三节 村民群体性活动的主要问题—没有产出的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从村民群体性活动看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的衔接路径 |
第一节 对“没有产出的政治”的深层分析—村民自组织的视角 |
一、本文所论“自组织”的内涵 |
二、农民自组织程度低的深层原因 |
第二节 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相衔接的路径分析 |
一、国家进一步介入的路径 |
二、依靠村落自然生长的路径 |
三、激活现有的基层党政体制 |
四、社会组织主动创建的路径 |
五、通过市场统一村落与国家 |
第三节 转型村落中的自生秩序与国家权力 |
一、村落自主性的非平衡性 |
二、国家治理资源的非平衡性 |
三、村落社会双重多元治理结构的必然性 |
小结 |
结语 |
一、我国农村发展的困局与相关诊断 |
二、本文的主要分析之回顾 |
三、本文的结论:国家帮助村落重律政治共同体 |
附录 |
附录1: 村民群体性活动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于村民信任结构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调查村情况总表、部分统计结果及白描材料(节选) |
附录4: 为什么是这项活动而不是其他活动举行最多? |
附录5: 对于村里的群体性活动,您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 |
附录6: 关于村民信任结构的访谈记录(节选) |
附录7: 村民群体性活动总体状况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 1 研究的意义 |
1. 2 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框架 |
1. 3 研究范围、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1. 3. 1 研究范围 |
1. 3. 2 语料来源 |
1. 3. 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言语行为及指令行为研究概述 |
2. 1 引言 |
2. 2 言语行为理论简介 |
2. 3 Austin对于言语行为的研究 |
2. 4 Searle对于言语行为的研究 |
2. 5 Searle之后对于言语行为的研究 |
2. 6 其他语言学理论对于言语行为的研究 |
2. 7 汉语言语行为的研究 |
2. 8 指令行为研究概述 |
第三章 指令行为 |
3. 1 引言 |
3. 2 言语行为的种类 |
3. 3 指令行为的定义 |
3. 3. 1 指令与时间及现实性 |
3. 3. 2 指令与疑问 |
3. 3. 3 指令与否定的关系 |
3. 3. 4 指令与情态 |
3. 4 指令的种类及迫切度的关系 |
3. 5 情感性指令和实施性指令 |
3. 6 结语 |
附录:指令行为次类表 |
第四章 直接指令与间接指令 |
4. 1 引言 |
4. 2 直接指令与间接指令的划分 |
4. 3 直接指令与间接指令的汉语表达简述 |
4. 4 直接指令、间接指令与发出者 |
4. 4. 1 直接指令与礼貌及自我态度 |
4. 4. 2 间接指令与礼貌及说者态度 |
4. 5 直接指令、间接指令与接受者 |
4. 5. 1 以往的研究 |
4. 5. 2 直接指令、间接指令与惯例及推理 |
4. 5. 3 直接指令、间接指令与效果 |
4. 6 结语 |
第五章 指令行为实施的汉语语言手段 |
5. 1 引言 |
5. 2 直接指令的实施 |
5. 2. 1 施为动词与施为句 |
5. 2. 2 祈使句 |
5. 3 间接指令的实施 |
5. 3. 1 陈述或询问接受者实施某个行为的能力或必要性的句子 |
5. 3. 2 陈述发出者自身对当下语境的感受及评价的句子 |
5. 3. 3 询问接受者对当下语境的感受及评价的句子 |
5. 3. 4 陈述或询问接受者实施某个行为的原因、意见的句子 |
5. 3. 5 带有特殊标记的句子 |
5. 4 语音对于指令的影响 |
5. 4. 1 实验材料 |
5. 4. 2 实验方法 |
5. 4. 3 测量和计算方法 |
5. 4. 4 数据分析 |
5. 5 语气词 |
5. 6 结语 |
第六章 指令行为操控度及礼貌度等级调查 |
6. 1 引言 |
6. 2 Givón(1990)的研究 |
6. 2. 1 操控度等级 |
6. 2. 2 表达式等级 |
6. 2. 3 礼貌程度等级 |
6. 3 李宇明(2000)的研究 |
6. 4 问卷调查对象及结果 |
6. 4. 1 小学组 |
6. 4. 2 中学组 |
6. 4. 3 大学组 |
6. 4. 4 研究生组 |
6. 5 调查结果总结 |
6. 5. 1 礼貌度等级 |
6. 5. 2 操控度等级 |
6. 5. 3 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对于指令行为的影响 |
6. 6 结语 |
附录:指令行为调查问卷 |
第七章 指令行为文体研究 |
7. 1 引言 |
7. 2 使用说明书中指令行为的特点 |
7. 3 法律文书中指令行为的特点 |
7. 4 结语 |
第八章 汉语祈使句研究(上) |
8. 1 引言 |
8. 2 汉语祈使句研究历史概况 |
8. 3 汉语祈使句研究专题概况 |
8. 3. 1 祈使或祈使句的整体研究 |
8. 3. 2 祈使句的定义及性质 |
8. 3. 3 祈使句的语音研究 |
8. 3. 4 祈使句的句法研究 |
8. 3. 5 祈使句的历史研究 |
8. 3. 6 祈使句的语言比较 |
8. 4 结语 |
第九章 汉语祈使句研究(下) |
9. 1 引言 |
9. 2 祈使句的性质、范围及定义 |
9. 3 祈使句的主语及话题 |
9. 4 祈使句与动词 |
9. 4. 1 祈使句中动词的特征及范围 |
9. 4. 2 祈使句中的动词及动词性结构 |
9. 4. 3 祈使句中的形容词及形容词性结构 |
9. 4. 4 副词 |
9. 4. 5 祈使句中的语气词及语气成分 |
9. 5 结语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独创声明 |
授权声明 |
四、中国DVD你怎么看6C讨债?(论文参考文献)
- [1]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2004-2016)[D]. 鲁小艳.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2]白族语《黄氏女对〈金刚经〉》研究 ——民间经典口头长诗的文学释绎尝试[D]. 赵一平. 复旦大学, 2013(02)
- [3]自生秩序、国家权力与村落转型 ——基于对村民群体性活动的比较研究[D]. 刘伟. 复旦大学, 2008(05)
- [4]指令行为与汉语祈使句研究[D]. 赵微. 复旦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