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及注水机理试验研究

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及注水机理试验研究

一、低渗储层渗流规律及水驱油机理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辉[1](2021)在《W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3超低渗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W油田长3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超低渗油藏,与常规储层相比,研究区储层孔渗较低、孔隙细小,孔喉结构致密,渗流特征较为复杂。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渗流机理认识不清、微观孔喉结构与流体动用程度关系不清,渗吸作用对于油藏采收率提高幅度以及启动压力梯度随渗透率变化规律认识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开展多种实验测试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及渗流特征系统进行研究,明确研究区储层渗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研究区储层发育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砂岩碎屑组分中石英含量最高,长石次之,岩屑及填隙物含量较少;方解石和黏土矿物为主要的填隙物类型,粘土矿物中绿泥石、高岭石较为发育。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0.4%,平均渗透率为0.67×10-3μm2,属于低孔、特低渗-超低渗透储层。(2)研究区储层主要发育粒间溶孔和片状、弯片状喉道,孔喉大小以小孔隙和微细喉道为主,研究区孔喉结构可划分为三类,Ⅰ至Ⅲ类孔喉结构逐渐变差;(3)W油田长3储层孔隙网络中水驱油类型主要有均匀状、网状-均匀状、网状以及指状-网状型等,孔道内以活塞式水驱油为主;孔喉类型不同其微观水驱渗流特征不同,最终驱油效率差异较大;Ⅰ类至Ⅲ类驱替类型由均匀状逐渐向指状-网状型转变,驱油效率逐渐降低;物性、孔喉结构、驱替压力以及注入倍数等对驱油效率均有一定的影响;(4)研究区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分布在26.4-55.0%,等渗点饱和度在46.3%-67.3%之间,主体大于50%,储层润湿性为弱水湿;残余油饱和度在24.2%~38.4%之间;相渗曲线分为三类,由Ⅰ至Ⅲ曲线整体向右偏移,束缚水饱和度、等渗点饱和度以及残余油饱和度等参数逐渐增大,储层渗流能力逐渐减弱;(5)随着渗吸时间的变化,渗吸速度整体呈现出递减的趋势,物性越小,储层渗吸采油效率越高,裂缝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渗吸驱油效率;相同孔隙介质,孔隙结构不同,渗吸驱油效率也不同,Ⅲ类储层渗吸驱油效率最高,平均为33.1%;Ⅰ类储层渗吸驱油效率最低,平均为19.3%。(6)研究区储层启动压力梯度主要分布在0.04-0.46MPa/m,平均启动压力为0.087MPa/m,启动压力梯度随渗透率减小呈指数型变化,渗透率与启动压力梯度的关系公式为:y=0.0964x-0.973;储层物性、孔隙结构以及有效应力的变化均对启动压力梯度有一定的影响。

李杰[2](2021)在《准噶尔盆地中部莫西庄-永进地区侏罗系储层孔隙结构与渗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收集研究区大量相关资料,充分掌握研究区现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中部莫西庄-永进地区侏罗系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建立研究区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旨在进一步为该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在前期室内岩心观察和取样基础上,主要通过普通岩石薄片及铸体薄片观察分析,结合X衍射、扫描电镜及物性测试等实验,运用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从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进行综合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沙窝地三工河组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溶蚀孔含量约20%。莫西庄三工河组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溶蚀孔含量约30%,比沙窝地略高。沙窝地和莫西庄喉道类型均以孔隙缩小型和缩颈型喉道为主。征沙村三工河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为剩余粒间孔和溶蚀孔,各占比近50%,喉道类型主要以片状和弯片状喉道为主。永进地区西山窑组主要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砂岩储层粒缘缝较发育,以片状、弯片状喉道为主。沙窝地属中孔中渗储层,莫西庄和征沙村属低孔低渗储层,永进地区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沙窝地曲线类型以Ⅰ类、Ⅱ类为主;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值为70%,储层类型为Ⅰ类(好)。莫西庄曲线类型以Ⅱ类、Ⅲ类为主;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值为50%,储层评价为Ⅱ类(较好)。征沙村曲线类型为Ⅲ类、Ⅳ类,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值为42%,储层评价为Ⅲ类(中等)。永进地区可动流体饱和度储层评价为Ⅳ类(较差)。研究认为,沙窝地区块储层物性最好,储层类型多样,可动流体饱和度高、类别好,喉道类型以大-中喉道为主,综合各因素评价,沙窝地储层最好、莫西庄储层次之,征沙村和永进地区较差。

韩进[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王盘山区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表征》文中指出低渗透(特低渗)油藏储量在我国整个石油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与常规油气相比,其地质认识深度与勘探开发程度有待提升,必须大力提高该类油藏剩余油挖潜技术,探究油田开发的新技术与新方法。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4+5、长6储层作为长庆油田主力生产层位,随着勘探开发的进行,研究区存在储层含水率上升快、油水关系复杂、低产井多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是对制约储层高效开发的储层的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及孔喉结构和储层中可动流体赋存状态、流体渗流规律及驱油效率等微观层面的认识较为薄弱。因此论文基于岩心观察、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X-衍射等测试手段,开展了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的研究;利用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实验方法揭示了研究区包括孔喉类型、大小、分布、分选等在内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通过核磁共振、相渗实验、真实水驱油驱替实验等实验技术进行了微观渗流特性的定量化研究,最后建立了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并对不同类型储层结合生产动态展开评价。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王盘山长4+5、长6储层构造稳定单一,各小层继承性良好,岩石类型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次之;长4+5层段孔隙度平均为10.65%,渗透率平均值为0.80×10-3μm2,长6层段孔隙度平均值为10.86%,渗透率平均值为0.91×10-3μm2,典型低渗-特低渗透储层,长6储层物性与主要碎屑组分相关性优于长4+5储层。(2)长4+5、长6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一致,胶结程度略有差别,压实和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原生孔隙损失率达到70%左右;储层成岩相划分为高岭石+绿泥石胶结-粒间孔相、高岭石胶结-溶孔+粒间孔相、绿泥石+高岭石胶结-溶孔相、高岭石胶结-溶孔相、伊利石胶结-溶孔相、碳酸盐胶结致密相等6种类型,相品质依次变差,可通过电测曲线差异性特征结合测井交汇版图有效识别成岩相类型。(3)恒速压汞能够有效识别孔径大于0.1μm的孔隙和喉道的大小、个数及分布等信息,常规压汞获取孔喉半径下限值为3nm,联合常规压汞-恒速压汞技术共同表征储层孔喉结构,精确度更高,压汞参数中平均孔隙半径和主流喉道半径是评价储层品质的重要因子。(4)长4+5层段以Ⅲ类储层(50%)为主,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值为39.37%,长6层段以Ⅱ类储层(50%)为主,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值为51.37%,T2截止值范围介于3.86ms-16.68ms,T2谱分布在T2截止值左侧区域面积越大,储层物性越差,可动流体越少;长4+5、长6储层中粘土矿物类型及其赋存特征对微孔中流体可动能力影响差异明显,长6段储层绿泥石控制作用强于其他类型粘土矿物。可动流体饱和度是储层物性、孔隙类型、孔喉结构及填隙物与含量等多种地质因素的综合表现,是储层分类评价关键指标。(5)束缚水饱和度低,残余油饱和度小及两相区共渗范围大的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较高,储层粒间孔相对发育,面孔率较高,孔喉连通性和分选较好,流体多见均匀驱替和网状驱替渗流方式,最终驱油效率高,达到46%,影响驱油效率大小的重要因素是储层孔喉结构的非均质性。(6)孔隙度、渗透率、粘土矿物含量、平均孔隙半径、主流喉道半径、启动压力梯度、可动流体饱和度及驱油效率等敏感性参数耦合建立储层分类评价八元分类法,长4+5、长6油层组Ⅰ类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高,产能贡献大,分布面积小,Ⅱ类、Ⅲ类储层分布范围大,动用程度低,重点建设此类型储层开发,Ⅳ类储层物性太差,开采成本高。

王桐[4](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分析》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储层油气资源丰富,多年来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其特低-超低渗透储层比较发育,储层内部的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直接制约影响着储层的品质和其采收程度,因此厘清研究区储层基本的微观地质特征和油气在其中渗流的运动规律以及优质储层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储层进一步的油气开采工作具有很好的精准科学指导意义。本次研究笔者从基本的岩心观察起步,运用铸体薄片和电镜技术对储层的基础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物性测试实验分析、多种压汞实验分析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以及油水相渗实验和水驱油实验对储层的孔喉结构的品质发育特征以及流体的渗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研判,初步总结了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并结合多种微观地质特征参数对储层进行了合理分类。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属三角洲前缘亚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相和河口坝是油气的主要富集区域,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类型居多,填隙物平均总含量为21.05%,主要由杂基和胶结物组成,整体物性较差,属于特低渗-超低渗储层。粒间孔和溶蚀孔隙的相互组合类型构成了油气储集的主要孔隙空间,总面孔率平均为3.05%;应用高压压汞实验将储层孔隙结构品质由好至坏,分为四类,对应的最大孔喉半径平均值依次减小分别为2.5μm、1.56μm、0.78μm和0.48μm,恒速压汞表明不同样品之间喉道半径的差异性大,孔喉非均质性强,喉道的大小发育直接影响油气的渗流能力;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的差异也是影响可动流体在储层内赋存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据相渗曲线所获得的油水运动参数,将渗流能力优劣分为四类,所对应的驱油效率也依次变差;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和微裂缝等四个因素对储层物性起主要控制作用,同时根据各微观地质特征参数对储层进行了合理的分类评价,为后期油田开发工作提供科学的建议。

史雪冬[5](2020)在《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具有强非均质性或历经长期注水冲刷的高渗油藏和裂缝发育的低渗透油藏中,注入水沿窜流通道定向快速无效流动,导致井组或井组中特定方向上油井暴性水淹。本文以这类常见的强水窜油藏或其中局部强水窜区域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其开采动态和剩/残余油分布的特殊性和提高采收率面临的特殊难点;探索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研制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的注采井组物理模型,模拟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其中局部区域。利用该模型所得到的含水饱和度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在无水采油期,水驱前缘向油井方向快速推进;水驱前缘突破后继续注水的波及区域没有明显扩大。这类特殊油藏或其局部区域注采井间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潜力是未波及区内大面积连片剩余油。采用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进行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即便不存在定向特高渗条带等极端的特殊情况,高渗油藏也会因长期注水冲刷形成强水窜通道,其含水饱和度分布严重不均。这类均质(或弱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形成后,残余油饱和度较高的中/弱水洗区体积巨大,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局部区域,形成强水窜后,采用聚合物驱有效,但效果有限;在油藏中强水窜局部区域内,采用原井网注高浓度聚合物段塞与水窜方向油井改注的深调-井网调整复合方法,可有效地动用连片剩余油。据此,本文提出了强非均质(或局部强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后整体调剖-驱油与局部井网调整相结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渗油藏中一旦形成强水窜,不论是持续长时间水驱还是表面活性剂驱,均只能驱出强水洗区和少量中水洗区内的残余油,剩余油动用状况基本未得到改善;聚合物驱等常规化学驱可提高中/弱水洗区残余油的驱替效率,但对强水窜通道的实际封堵能力和作用范围有限,对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启动效果受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强乳化驱油剂兼具洗油与微调的双重功能,可有效驱替油藏中体积巨大的中/弱水洗区残余油;聚合胶体微粒(PCP)可以实现强水窜油藏深部驱替剖面的有效调整。据此提出并证实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深调段塞与强乳化驱油剂段塞组合优势叠加的协同效应,是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由实测的水驱含水饱和度分布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过程中,油水前缘沿油水井方向和高渗条带快速推进,形成远比高渗油藏更强的水窜;即使是在端面均匀注入理想条件下的低渗均质模型,也会很快形成狭窄的水窜通道。在低渗储层模型狭小的水驱波及区域内,强水洗区的比例远远小于高渗油藏。与高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相比,低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为大量连片基质原油。几种典型模型水驱波及效率与渗透率均具有正相关性,随渗透率的降低波及效率急剧降低。定义驱替水采出量与驱替水注入量之比为无效循环水率,以此作为定量表征特定油井水窜程度的参数。基于无效循环水率动态曲线,建立了同比条件下评价不同油藏或不同区域(井组)水窜强度的水窜系数,得到了“水窜系数”与渗透率的实验规律——不论是非均质(裂缝)模型、注采井组模型,还是端面均匀注入的均质模型,水窜系数随着与渗透率降低而增加。据此,实现了对低渗油藏水驱比高渗油藏更容易形成强水窜的定性认识向量化规律的发展。根据本文的实验结果,明确了低渗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低渗(或致密)基质中连片剩余油和分布于狭窄弱/中水洗区的残余油。对比聚合物、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和强乳化活性剂在低渗-高渗均质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证明因注入性问题,聚合物驱在低渗储层中不适用。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后,采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采收率增幅很低;实测的含水饱和度分布表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仅仅驱出了模型中强水洗区的部分残余油,不仅是剩余油未被驱动,弱水洗区内的残余油也未被驱出。水驱后采用强乳化驱油剂驱,低渗模型的采收率增幅明显高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由含水饱和度分布的分析对比可知,强乳化驱油剂驱不仅驱出弱水洗和中水洗区中的残余油,而且明显地扩大了波及区,驱动了部分剩余油。水驱后采用胶粒分散体系段塞与强乳化剂段塞组合,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由其含水饱和度分布可以地看到,不论是均质井组模型还是非均质模型中,波及区域明显增大,低渗基质中很大一部分剩余油被驱动。针对低渗油藏面临的基质剩余油驱动和水窜通道治理与利用的特殊难点,确定了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分段式封堵水窜通道、利用强乳化剂段塞辅助封堵、利用低粘驱油剂局部驱动基质剩余油的分段调堵-局部驱动提高采收率方法。

张鹏[6](2019)在《延长油区定边长7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蕴藏丰富的致密油资源,主力层位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长8、长9等油层组,相对而言长7的勘探开发较晚,油田动、静态数据较少,对长7致密油储集层各方面的分析研究相对薄弱,阻碍了油田的勘探开发进程以及开发效果。基于此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定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岩心观察、物性、粒度图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CT扫描、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油水相渗、核磁共振、启动压力梯度、岩石力学等分析测试技术实验,综合研究定边长7致密砂岩储层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油水渗流特征、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等影响因素,在这些基础上确定了储层动用物性下限及储层主控因素,同时建立了储集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并进行了评价。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定边长7致密油研究区发育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主要以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微相为主,长7下部湖泥微相较发育。储层岩性以灰黑色、灰色、灰白色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主要发育长石溶孔和粒间孔,其次是岩屑溶孔,另有极少量晶间孔、微裂隙。同时喉道类型以片状、弯片状为主,管束状、缩颈喉道次之。(2)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依据高压压汞排驱压力及物性参数,将毛管压力曲线分为4类,Ⅰ类低排驱压力-微-微细喉道型、Ⅱ类低中排驱压力-微喉道型、Ⅲ类中排驱压力-微喉道型、Ⅳ类中高排驱压力-纳米吸附孔道型;依据恒速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与孔隙、喉道、总进汞饱和度的匹配关系,将曲线形态划分为孔隙区、孔喉过渡区、喉道区。当汞进入连通性差或不连通的孔道喉道时,毛管压力上升,进汞量主要受到喉道及微孔的制约,喉道区的进汞量大小决定了总孔喉进汞量,加强喉道的研究对致密油藏来说至关重要。综合运用经验统计法、饱和度与孔隙度关系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等手段确定了研究区致密储层的物性动用下限值,孔隙度为6.5%、渗透率为0.04×10-3μm2。(3)参照可动流体饱和度评价标准对储集层分类,以Ⅲ类储层为主,V类次之。T2截止值范围为1.70ms13.67ms,平均为5.78ms,可动流体饱和度低,平均为33.04%。离心前、后T2谱曲线形态都以双峰为主,离心后曲线形态主要分布在T2截止值左侧区间。(4)基于核磁共振理论,推导出了核磁共振T2值与孔喉半径的对应关系,取对数线性化,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幂函数的常数项值,建立了核磁共振T2谱转化成孔喉半径的新方法;并通过延长致密油藏核磁共振数据与恒速压汞孔喉半径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呈现较好的一致性,所建立的核磁共振研究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较好。(5)根据油水相渗曲线形态特征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Ⅰ型Kro上凹-Krw下凹型、Ⅱ型Kro上凹-Krw直线型、Ⅲ型Kro-Krw上凹型。Ⅰ型相渗曲线最终驱油效率为48.44%,开发效果好;Ⅱ型相渗曲线最终驱油效率为43.19%,应加大无水期的研究力度,开发效果略好;Ⅲ型相渗曲线最终驱油效率为36.26%,开发效果差。(6)提出了致密油“八元综合分类系数”法,同时Ⅰ类储层Feci>8,Ⅱ类储层3<Feci≤8,Ⅲ类储层-2<Feci≤3,Ⅳ类储层Feci≤-2。并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数据对致密油藏储层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可靠性较高,所建立的致密油储层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综合储集层“八元综合分类系数”定量分析控制区域与沉积相分布规律及控制特征定性分析共同作用绘制了Y区块的致密油储层综合分类评价图,主要以三类致密油储集层为主。

张茜[7](2019)在《陕234-陕235井区致密砂岩储层强非均质性定量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致密砂岩气田强非均质性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是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热点与难点之一。鉴于陕234-陕235井区具有储量丰度大、井网密度高等特征,因此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区域。研究区主力产气层(盒8,山1段)由于陆相辫状河或曲流河沉积体系内河道频繁迁移改道以及下蚀作用共同作用,造成研究区内储层砂体具有横向多连片、纵向多期河道砂体叠置的沉积特征;同时致密砂岩气层孔喉空间内流体赋存状态以及含气饱和度受储层微纳米级孔喉非均质展布特征控制,具体表现为微观尺度上储集空间类型、单位体积有效孔喉个数与体积差异。在沉积构造背景分析、高精细地层对比划分、测井曲线定量表征基础上,建立研究区沉积微相定量判别模型;结合构型界面划分标准多维度定量刻画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同时通过全尺度孔喉测试实验方法,提取典型特征参数定量表征储层微纳米尺度非均质性,进一步分析其对流体赋存状态和含气性高低的影响,以陕234-陕235井区盒8段和山1段小层致密砂岩为例,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砂岩表现在测井曲线上,测井曲线形态、数值、波动特征都具有明显变化;据此结合相对重心值G、幅度均方差S对取心井不同沉积微相进行岩电标定,建立取心井沉积微相判定标准,结合构型界面划分标准定量刻画储层多维度非均质性,最终将研究区致密砂岩划分为18种构型组合样式。(2)孔渗间矛盾不单一受沉积作用、物源原岩结构特征影响,同时受后期成岩改造作用和致密砂岩孔隙演化所制约;溶蚀孔对改善储层储集性能特别是储层渗流能力具有重要贡献。(3)差异性成岩演化作用下成岩产物制约储层孔隙结构发育,此外致密砂岩气层溶蚀孔等次生孔隙发育差别较大;面孔率与渗透率相关系数为0.9329,表明溶蚀孔对改善储层储集性能特别是储层渗流能力具有重要贡献。(4)单位体积有效喉道个数、单位体积有效孔喉体积共同影响储层储集能力大小;单位体积有效喉道体积以及有效喉道个数影响储层连通程度,进而制约储层渗流能力。(5)孔喉半径大小制约储层天然气充注程度,孔喉半径-相渗法结合岩心经验统计法确定陕234-陕235井区致密砂岩气层储层充注孔隙度下限为5.5%,天然气开采含气饱和度下限44.2%。(6)依据研究区物性充注下限以及天然气开采含气饱和度下限遴选研究区优势构型组合样式,同时结合不同小层有效砂体测井参数下限以及气层测井识别标准,实现多耦合因素分析研究区不同小层储层有效砂体展布特征。

熊润福[8](2019)在《低渗透油藏水驱油机理及数字岩心分析方法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海西部海域低渗砂岩油藏具有较低的渗透率、储层孔隙非均质性严重,孔隙和喉道的分布复杂,储层之间连通性确定难度大,难以精准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等特点。因此,深入研究低渗透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微观渗流机理,明确剩余油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目标区块的低渗透砂岩作为研究对象,在基于微X-CT扫描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分析岩心孔隙结构基础上,综合运用微尺度X-CT扫描水驱油实验、介观尺度长岩心X-CT扫描水驱油实验、大尺度二维平板真实岩屑胶结模型X-CT扫描水驱油实验以及数字岩心图像分析等研究方法,开展了低渗砂岩油藏储层不同尺度水驱油机理实验测试研究和数字岩心应用分析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利用X-CT扫描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对目标低渗油藏岩心的孔隙结构特征实验研究表明,岩样孔隙结构主要以小孔隙为主,中孔和大孔隙占比较少;总体上岩样的孔隙连通性较差,喉道半径较小,束缚水主要占据岩样中的较小孔道,岩样孔隙结构三维图像显示其特征符合低渗透砂岩的特征。(2)岩样微观水驱油实验过程X-CT扫描图像分析显示,随着水驱过程的进行,注入水主要是沿着孔隙空间中的大通道驱替出了油相,剩余油主要是以不连续的点状或者片状分布在剖面图的边角区域的较小孔隙中,整体来看,水驱油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微观孔隙分布非均质性的影响。(3)长岩心水驱油实验中,随着驱替倍数的不断增加,岩心中含油饱和度不断降低而含水饱和度不断升高,含油饱和度逐渐向残余油饱和度靠近。同时,岩心中同一时刻不同位置含水饱和度并非处处一样,岩心呈现出了孔隙分布非均质性的影响。(4)二维平板模型水驱油实验数字图像显示出水驱油过程中水驱前缘位置的变化以及水驱剩余油分布状态,水驱过程中注采井之间形成水流动的优势通道,其洗油效率较高,而在注入水波及不到局部区域富集剩余油条带。

吴锦伟,王国壮,梁承春[9](2018)在《红河油田长8裂缝性致密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文中认为红河油田长8储层基质物性差且普遍发育裂缝,注入水难以进入基质驱油并实现有效波及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开发难题。为明确长8裂缝性致密储层的水驱油特征,改善水驱油效果,开展了恒速压汞及低速非达西渗流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河长8储层平均喉道半径仅0.82μm,孔喉组合以小孔—微细喉为主,且存在较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是导致长8储层吸水能力弱的主要因素;同时开展注入性评价和不同注入条件下的水驱油试验,结果表明长8储层有效注入并波及的压力条件为注入压力略低于裂缝重张压力,且远低于地层破裂压力;注水采油具有驱替—渗吸协同作用,等作用点储层渗透率为0.4mD;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储层物性、不同储层组合方式、注入参数等。以此明确了长8储层以裂缝驱油+基质渗吸为主的驱油特征,并结合矿场注水开发试验,建立了适合红河长8裂缝性致密储层有效注水技术政策。

薛晓宁[10](2018)在《萨尔图中区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油效率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萨尔图中区砂岩油藏经过多年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部分储层甚至达到特高含水期。面对当前开发形式,开展萨尔图中区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以及水驱油效率实验研究,分析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研究提高特高含水期储层水驱油效率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非稳态法室内实验研究方式,开展了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实验研究,在对比分析已有的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数据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数据处理方法,揭示了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的渗流特征,分析了注水倍数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本文基于萨中区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开展了特高含水期储层实验研究,分析了提高水驱速度和提高水驱速度与周期注水相结合的方式对特高含水期储层水驱油效率的影响;开展了特高含水期层间非均质并联小岩心模型实验研究,分析了提高水驱速度、周期注水、提速时机、改变注入方向及分层间歇关井方式对特高含水期层间非均质油藏水驱油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上述实验研究结果,分析提出了萨尔图中区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最佳增产措施。

二、低渗储层渗流规律及水驱油机理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渗储层渗流规律及水驱油机理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W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3超低渗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观孔喉特征研究现状
        1.2.2 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1.2.3 储层渗吸特征研究现状
        1.2.4 启动压力特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案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储层岩石学及物性特征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1 构造背景
        2.1.2 沉积背景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2.2.1 岩石类型
        2.2.2 碎屑组分特征
        2.2.3 填隙物特征
        2.2.4 碎屑结构特征
    2.3 物性特征
第三章 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3.1 孔隙喉道类型
        3.1.1 孔隙类型
        3.1.2 喉道类型
        3.1.3 孔隙组合类型
    3.2 孔隙喉道大小
    3.3 孔喉结构特征
        3.3.1 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
        3.3.2 孔喉结构参数
        3.3.3 孔隙结构分类
    3.4 孔隙结构对物性的影响
        3.4.1 孔喉大小的影响
        3.4.2 孔喉结构非均质性的影响
        3.4.3 孔喉结构连通性的影响
第四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4.1 实验装置及方法
        4.1.1 微观可视化实验
        4.1.2 油水相渗实验
        4.1.3 储层渗吸实验
    4.2 微观水驱油类型
        4.2.1 孔道内水驱油类型
        4.2.2 孔隙网络中水驱类型
    4.3 油水两相渗流特征
        4.3.1 相渗曲线特征
        4.3.2 相渗曲线分类
        4.3.3 影响相渗曲线特征的主控因素
    4.4 残余油特征及水驱效果评价
        4.4.1 残余油类型
        4.4.2 水驱油效果评价
    4.5 渗吸作用特征及效果评价
        4.5.1 质量法
        4.5.2 微观砂岩模型法
        4.5.3 渗吸驱油效果评价
    4.6 渗流特征及驱油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4.6.1 水驱渗流特征及驱油效果影响因素
        4.6.2 渗吸驱油效果影响因素
第五章 启动压力梯度特征
    5.1 实验介绍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因素
        5.3.1 储层物性的影响
        5.3.2 孔隙结构的影响
        5.3.3 有效应力的影响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准噶尔盆地中部莫西庄-永进地区侏罗系储层孔隙结构与渗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孔隙结构
        1.2.2 渗流特征
        1.2.3 储层评价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孔隙结构特征
        1.3.2 孔隙结构类型及成因
        1.3.3 储层孔隙结构参数
        1.3.4 储层渗流特征影响因素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莫西庄-永进地区地质背景
第三章 储层岩石-矿物学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类型
    3.2 碎屑成分及特征
    3.3 填隙物特征
第四章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
    4.1 研究区物性特征
        4.1.1 莫西庄-永进地区孔渗分布
        4.1.2 研究区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4.1.3 研究区孔渗与深度的关系
    4.2 研究区孔隙结构特征
        4.2.1 孔隙类型
        4.2.2 喉道类型
第五章 高压压汞研究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5.1 研究区压汞曲线类型
        5.1.1 沙窝地压汞曲线分类
        5.1.2 莫西庄地区压汞曲线分类
        5.1.3 征沙村地区压汞曲线分类
    5.2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分析
        5.2.1 沙窝地地区
        5.2.2 莫西庄地区
        5.2.3 征沙村地区
    5.3 永进地区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第六章 储层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6.1 核磁共振法实验过程
    6.2 核磁共振实验结果
        6.2.1 沙窝地核磁实验结果分析
        6.2.2 莫西庄核磁实验结果分析
        6.2.3 征沙村核磁实验结果分析
        6.2.4 永进地区核磁实验结果分析
    6.3 储层渗流影响因素及储层敏感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鄂尔多斯盆地王盘山区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岩作用
        1.2.2 孔隙结构
        1.2.3 渗流特征
        1.2.4 储层评价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3 创新点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地层特征
        2.2.1 地层发育特征
        2.2.2 小层精细对比
    2.3 构造及沉积特征
        2.3.1 构造特征
        2.3.2 沉积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类型
        3.1.2 碎屑成分特征
        3.1.3 填隙物特征
        3.1.4 碎屑结构特征
    3.2 储层物性特征
        3.2.1 物性参数特征
        3.2.2 储层物性相关性分析
        3.2.3 储层物性与碎屑组分相关性
    3.3 成岩作用类型
        3.3.1 压实作用
        3.3.2 胶结作用
        3.3.3 溶蚀作用
        3.3.4 交代及破裂作用
        3.3.5 成岩过程孔隙演化
    3.4 储层成岩相划分及测井响应特征
        3.4.1 长4+5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3.4.2 长6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3.4.3 储层不同成岩相测井识别
    3.5 小结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4.1 孔喉发育特征
        4.1.1 孔隙类型
        4.1.2 孔隙组合类型
        4.1.3 喉道类型
        4.1.4 图像孔隙特征
    4.2 常规压汞技术表征孔喉结构
        4.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4.2.2 孔喉参数特征
        4.2.3 差异性分析
    4.3 恒速压汞技术表征孔喉结构
        4.3.1 实验原理及步骤
        4.3.2 恒速压汞曲线特征
        4.3.3 孔隙结构量化表征
        4.3.4 压汞特征参数与物性关系
    4.4 常规压汞与恒速压汞综合对比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5.1 可动流体饱和度研究
        5.1.1 核磁实验原理及步骤
        5.1.2 核磁实验结果及分析
        5.1.3 T2谱曲线特征研究
        5.1.4 可动流体影响因素分析
    5.2 油水相渗实验研究
        5.2.1 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5.2.2 相渗曲线特征研究
        5.2.3 油水相渗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5.3 水驱油实验研究
        5.3.1 水驱油实验测试
        5.3.2 镜下渗流特征研究
        5.3.3 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3.4 注入水波及与驱油效率耦合规律研究
    5.4 小结
第六章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6.1 储层评价参数优选
        6.1.1 基本特征参数
        6.1.2 孔喉结构参数
        6.1.3 渗流特征参数
        6.1.4 储层分类评价参数标准
    6.2 储层评价方法构建
        6.2.1 储层评价方法
        6.2.2 储层评价结果
        6.2.3 不同储层类型微观特征与生产动态响应
    6.3 小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研究现状
        1.2.2 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1.2.3 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特色
第二章 储层地质特征和成岩作用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岩石学特征
        2.2.1 岩石学类型
        2.2.2 结构特征
        2.2.3 填隙物特征
    2.3 储层的物性特征
        2.3.1 物性参数特征
        2.3.2 相关性分析
    2.4 成岩作用
        2.4.1 压实-压溶作用
        2.4.2 胶结作用
        2.4.3 溶蚀作用
        2.4.4 交代作用
第三章 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3.1 储集空间结构特征
        3.1.1 孔隙类型
        3.1.2 孔隙组合类型
        3.1.3 喉道类型
    3.2 高压压汞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3.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3.2.2 孔喉特征参数与物性的关系研究
    3.3 恒速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3.3.1 实验样品信息和结果
        3.3.2 恒速压汞技术定量分析孔喉特征
        3.3.3 孔喉特征参数与物性相关性
第四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4.1 核磁共振技术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4.1.1 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
        4.1.2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测试结果
        4.1.3 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4.2 油水相渗特征研究
        4.2.1 相渗曲线结果分析
        4.2.2 水驱油实验特征
第五章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及综合评价
    5.1 优质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
        5.1.1 沉积作用
        5.1.2 成岩作用
        5.1.3 微裂缝
        5.1.4 微观孔喉结构特征
    5.2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实际油藏中不同类型的水窜现象
        1.2.1 非均质性造成的导致水窜
        1.2.2 储层及其流体特性导致的水窜
        1.2.3 开采工艺导致的水窜
    1.3 不同油藏中水窜治理的研究现状
        1.3.1 高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1.3.2 低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1.4 水窜治理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案分析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高渗油藏中强水窜的形成及残/剩余油分布特性
    2.1 实验方法的改进
        2.1.1 储层模型
        2.1.2 含油饱和度电阻率测试技术原理
        2.1.3 仪器校准以及数据标准量化
    2.2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注采井间水窜及开采动态
        2.2.1 实验材料
        2.2.2 井组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2.2.3 单井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2.2.4 强水窜油藏水驱开采动态综合分析
    2.3 高渗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以及潜力
        2.3.1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
        2.3.2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潜力分析
        2.3.3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剩余油类型
        2.3.4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2.3.5 持续水驱提高驱油效率技术潜力评价
    2.4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整井网提高采收率技术评价
        2.4.1 井网调整方案
        2.4.2 调整井网水驱开采动态
        2.4.3 单井水驱开采动态
        2.4.4 调整井网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2.4.5 井网调整方案综合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3.1 强水窜高渗油藏残余油驱替的有效方法
        3.1.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3.1.2 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3.1.3 强水窜油藏水洗区域的划分
        3.1.4 不同水洗区域内不同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3.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适宜方法
        3.2.1 PCP聚合胶体微球的制备
        3.2.2 强水窜高渗油藏不同体系提高波及效率分析
    3.3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井网-聚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3.3.1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井组开采动态
        3.3.2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单井开采动态
        3.3.3 井网调整-聚合物驱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3.4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综合分析
    3.4 强水窜高渗油藏深部-驱油方法适应性评价
        3.4.1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井组开采动态
        3.4.2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单井开采动态
        3.4.3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4.4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综合分析
    3.5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3.5.1 波及效率与采收率分析比较
        3.5.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3.6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
        3.6.1 二次EOR开采井组开采动态
        3.6.2 二次EOR开采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3.6.3 二次EOR开采综合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残/剩余油分布特性及其潜力
    4.1 低渗油藏均质模型水驱特征分析
        4.1.1 表征油藏水窜的几个参数
        4.1.2 端面注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4.1.3 渗透率变化导致的水驱前缘突进
        4.1.4 注采井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4.1.5 渗透率变化导致注采井间强水窜现象
    4.2 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4.2.1 非均质油藏模型以及实验装置
        4.2.2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4.2.3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4.2.4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4.2.5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4.3 裂缝性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4.3.1 实验模型及材料
        4.3.2 裂缝性非均质岩心水窜参数分析
        4.3.3 基质渗透率对水驱波及效率的影响
    4.4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面临的主要矛盾
        4.4.1 均匀低渗基质模型水驱特征
        4.4.2 非均质低渗储层模型水驱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5.1 强水窜低渗油藏水洗区残余油有效驱替方法
        5.1.1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5.1.2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性能
        5.1.3 低渗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5.1.4 低渗强乳化体系非均质调驱性能
    5.2 强水窜低渗油藏剩余油驱动方法
        5.2.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对致密-低渗岩心两相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
        5.2.2 强乳化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波及效率
        5.2.3 PCP聚合胶体微球体系对低渗储层孔隙的适应性评价
        5.2.4 PCP聚合胶体微球在岩心中的深部运移性能
        5.2.5 不同匹配因子的PCP聚合胶体微球调剖效果分析
    5.3 低渗油藏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评价
        5.3.1 聚合物在低渗油藏中驱油性能评价
        5.3.2 均质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与强乳化体系提高采收率对比
        5.3.3 渗透率级差对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的影响
        5.3.4 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不同注入方式对比
    5.4 调-驱协同效应驱动低渗基质原油
        5.4.1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水驱前缘的影响
        5.4.2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注采井间主流区的影响
        5.4.3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非均质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5.4.4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裂缝性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5.4.5 低渗强水窜油藏调整思路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延长油区定边长7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致密油储层划分方法
        1.2.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1.2.3 微观渗流特征
        1.2.4 致密油储层评价
        1.2.5 研究区目前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储层基本特征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1 区域地质背景
        2.1.2 研究区地层划分
        2.1.3 研究区沉积特征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2.2.1 储层岩石学类型
        2.2.2 碎屑成分及特征
        2.2.3 填隙物特征
    2.3 储层物性特征
        2.3.1 储层物性参数特征
        2.3.2 物性相关性分析
        2.3.3 储层物性与产能关系
    2.4 小结
第三章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3.1 储层孔喉类型
        3.1.1 孔隙类型
        3.1.2 孔隙组合类型
        3.1.3 喉道类型
    3.2 高压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3.2.1 毛管压力曲线类型及特征
        3.2.2 微观孔喉参数特征
        3.2.3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3.3 恒速压汞技术表征微观孔喉结构
        3.3.1 实验样品信息
        3.3.2 孔隙结构类型特征
        3.3.3 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3.3.4 毛管曲线特征
    3.4 压汞实验对比分析
    3.5 储层物性下限确定
    3.6 小结
第四章 储集层微观渗流特征
    4.1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4.1.1 实验原理及样品信息
        4.1.2 实验结果
        4.1.3 核磁共振T_2谱向孔喉半径r转化
        4.1.4 可动流体特征影响因素
    4.2 油水相渗特征及影响因素
        4.2.1 实验结果
        4.2.2 油水相渗曲线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5.1 评价参数选择
    5.2 定量建立致密储层评价分类标准及储层评价
    5.3 小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陕234-陕235井区致密砂岩储层强非均质性定量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沉积相研究进展
        1.3.2 致密砂岩气研究进展
        1.3.3 非均质性研究进展
        1.3.4 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1.3.5 渗流特征研究进展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案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储层基础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域地质背景
        2.1.2 地层发育特征
    2.2 研究区成藏地质特征
    2.3 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学特征
        2.3.1 岩石类型及分布特征
        2.3.2 碎屑成分及分布特征
        2.3.3 填隙物组分及分布特征
        2.3.4 致密砂岩碎屑颗粒结构特征
    2.4 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2.4.1 物性分布特征
        2.4.2 物性平面展布特征
        2.4.3 物性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致密砂岩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
    3.1 测井相定量判别储层沉积微相
        3.1.1 储层沉积亚相分析
        3.1.2 沉积亚相及沉积环境河流类型分析
        3.1.3 测井相定量表征沉积微相
    3.2 沉积构型定性识别储层沉积界面
        3.2.1 沉积构型要素及分级系统
        3.2.2 复合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3.2.3 非均质性展布特征综合表征
    3.3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多维度定量表征
第四章 制约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的微观因素
    4.1 砂岩骨架矿物与结构特征的影响
        4.1.1 砂岩骨架矿物成分的影响
        4.1.2 砂岩结构成熟度的影响
    4.2 差异性成岩演化作用影响
        4.2.1 高岭石胶结物
        4.2.2 硅质胶结物
        4.2.3 粘土矿物(伊利石+蒙脱石+伊蒙混层)
        4.2.4 绿泥石胶结物
    4.3 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
        4.3.1 孔隙及喉道发育特征
        4.3.2 高压压汞实验研究
        4.3.3 恒速压汞实验研究
    4.4 致密砂岩储层微观渗流特征影响
        4.4.1 气水相渗实验研究
        4.4.2 核磁共振分析致密砂岩孔隙流体
第五章 天然气充注下限及充注程度研究
    5.1 天然气充注下限研究
        5.1.1 孔喉半径-相渗法
        5.1.2 岩心经验统计法
    5.2 天然气充注程度研究
        5.2.1 含气饱和度分布特征
        5.2.2 储层充注含气饱和度下限
第六章 多因素耦合分析有效砂体展布特征
    6.1 优势构型组合识别
    6.2 有效产气井段的识别
    6.3 多因素耦合控制有效砂体展布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低渗透油藏水驱油机理及数字岩心分析方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渗储层水驱油机理研究现状
        1.2.2 数字岩心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与认识
第2章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2.1 岩样X-CT扫描及数字岩心分析
        2.1.1 实验设备及原理
        2.1.2 实验步骤
        2.1.3 扫描图像处理
        2.1.4 岩心孔渗参数的计算
    2.2 核磁共振分析不同饱和水状态下的流体分布
        2.2.1 核磁共振扫描原理
        2.2.2 实验设备及步骤
        2.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水驱油的微观渗流机理及数字岩心分析
    3.1 X-CT扫描水驱油实验
        3.1.1 X-CT扫描的成像原理
        3.1.2 实验设备及步骤
    3.2 水驱油实验的数字岩心分析
        3.2.1 图像处理以及驱替实验结果分析
        3.2.2 三维等效孔隙网络模型重建及孔渗参数计算
        3.2.3 数字岩心分析方法的应用
    3.3 水驱油渗流机理研究
        3.3.1 水驱油的油水分流曲线
        3.3.2 水驱含水饱和度分布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岩心水驱油机理及数字图像分析
    4.1 X-CT扫描实验测试技术
        4.1.1 X-CT扫描测试原理
        4.1.2 实验装置研制
        4.1.3 实验方案设计
    4.2 水驱油过程X-CT扫描数字图像分析
        4.2.1 水驱油过程饱和度X-CT扫描数字图像分析
        4.2.2 不同驱替阶段油水饱和度X-CT强度分析
    4.3 地层水驱油渗流机理研究
        4.3.1 水驱油实验结果
        4.3.2 地层水驱油渗流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维平板模型水驱油机理及数字图像分析
    5.1 二维平板模型水驱油实验
        5.1.1 实验设备
        5.1.2 实验方案设计
    5.2 水驱及活性水驱数字化图像分析
        5.2.1 水驱数字化图像分析
        5.2.2 后续活性水驱数字化图像分析
    5.3 水驱及活性水驱油渗流特征分析
        5.3.1 水驱油渗流特征分析
        5.3.2 后续活性水驱渗流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红河油田长8裂缝性致密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储层微观特征
    1.1 微观孔喉特征
    1.2 非达西渗流特征
        1.2.1 启动压力梯度
        1.2.2 非线性渗流理论模型
2 注入性评价
    2.1 驱替—渗吸协同作用
    2.2 有效注入压力条件
3 水驱油特征
    3.1 水驱油试验
    3.2 驱油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3.2.1 储层特性影响分析
        3.2.2 注入参数影响分析
4 应用效果评价
5 结论

(10)萨尔图中区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油效率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分析
        1.2.2 水驱油效率分析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萨尔图中区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分析
    2.1 地质概况
        2.1.1 构造特征
        2.1.2 储层物性
        2.1.3 油藏特征
    2.2 萨中区开采历程及开发现状
        2.2.1 开采历程
        2.2.2 开发现状分析
第3章 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3.1 室内油水两相渗流实验方法分析
        3.1.1 稳定状态法
        3.1.2 非稳定状态法
    3.2 室内油水两相渗流实验研究
        3.2.1 实验目的及原理
        3.2.2 实验条件
        3.2.3 实验方案及流程图
    3.3 非稳态法相渗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3.3.1 基本计算方法
        3.3.2 岩样出口端面含水饱和度推导
        3.3.3 含油率计算方法
        3.3.4 油相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
        3.3.5 实例计算
        3.3.6 计算结果修正
    3.4 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分析
        3.4.1 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归一化处理
        3.4.2 油水两相渗流特征分析
    3.5 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特高含水期中低渗长岩心水驱油实验研究
    4.1 实验目的及原理
    4.2 实验条件及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案及流程图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单纯提高水驱速度对水驱油效率影响分析
        4.4.2 周期注水与提速相结合的方式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分析
        4.4.3 特高含水期提高储层水驱油效率方法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特高含水期层间非均质模型水驱油实验研究
    5.1 实验目的及原理
    5.2 实验条件及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案及实验流程图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提速时机对层间非均质储层各层水驱效果的影响
        5.4.2 分层间歇注水对层间非均质油层特高含水期水驱效果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低渗储层渗流规律及水驱油机理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W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3超低渗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D]. 何辉. 西北大学, 2021(12)
  • [2]准噶尔盆地中部莫西庄-永进地区侏罗系储层孔隙结构与渗流特征研究[D]. 李杰. 西北大学, 2021(12)
  • [3]鄂尔多斯盆地王盘山区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表征[D]. 韩进. 西北大学, 2020(01)
  • [4]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长6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分析[D]. 王桐. 西北大学, 2020(02)
  • [5]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D]. 史雪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6]延长油区定边长7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及储层评价[D]. 张鹏. 西北大学, 2019(01)
  • [7]陕234-陕235井区致密砂岩储层强非均质性定量表征[D]. 张茜. 西北大学, 2019(01)
  • [8]低渗透油藏水驱油机理及数字岩心分析方法应用研究[D]. 熊润福.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9]红河油田长8裂缝性致密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J]. 吴锦伟,王国壮,梁承春. 非常规油气, 2018(06)
  • [10]萨尔图中区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油效率实验研究[D]. 薛晓宁.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标签:;  ;  ;  ;  

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及注水机理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