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测震台站仪器标定常数数据库查询软件(论文文献综述)
周聪[1](2021)在《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文中认为地震预测预报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特别是短临地震预测至今难以突破。有望推进短临地震预测的一个领域是对地震前兆的研究。但目前对地震现象尤其是前兆现象认识不清,对什么样的前兆异常才是可重复性、可靠的短临前兆异常,至今仍没有明确答案。岩石力学实验以及数值模拟实验一直是研究地震及前兆机理的有效手段。虽然大量岩石力学实验表明,在粘滑失稳前断层会经历预滑或前兆性滑动过程,同时伴随着声发射事件的增加和电压等物理参数的变化,但实际中的观测结果很难与实验室的岩石力学实验和地震成核理论相一致。自2001年随着环太平洋俯冲带幕式慢滑移事件及其伴生的非火山震颤信号的发现,慢地震的研究成为一个令人注目的方向。而且被地震学家称之为“前驱波”、“形变波”、“应力波”等所谓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断层慢滑移产生的低频地震波。当考虑慢地震事件时,地震的发生至少有四种类型:(A)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型、(B)慢地震前震-地震主震型、(C)地震前震-慢地震主震型和(D)慢地震前震-慢地震主震型。对慢地震事件的忽视可能会造成对(B)事件的漏报和对(C)事件的虚报。因此对慢地震的研究以及疑似慢滑移信号的观测与分析对地震预测预报有重要的意义。通常认为由于地震学(由于超过200秒周期时噪声增大)和大地测量(由于来自小于Mw6.0事件的弱形变信号)的观测极限,在慢地震事件中存在持续时间从约200秒至1天的事件空区。由于完整的地震记录应该包含三分量的平动信号和三分量的旋转信号,若同时考虑地震计的平动响应和旋转(倾斜)响应时,其最低有效频率可以延伸至频带范围外,频带外的信号不能简单的丢弃。同时由于测震数据量巨大,传统靠人工一一识别异常的方式无法对异常的时空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随着地震检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微震事件检测中的应用,使得在连续波形资料中搜索和探索这类低频信号是否存在成为可能。由于野外记录到的异常信号可能是由于断层本身运动所产生的近场效应,也可能是断层的运动所激发的线性或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效应,因此本文利用弹簧块体模型以及新发展的晶体位错模型Frenkel-Kontorova(FK)模型来研究宏观断层的滑动演化过程,特别是慢滑移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和影响因素。然后在考虑非线性和频散效应的条件下模拟了非线性地震波的传播演化规律,最后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对汶川地震前近半年测震资料中的低频脉冲信号做了详尽的空间分布统计,结合地震旋转运动场水平分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龙门山断裂带附近低频脉冲信号可能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模式,得到如下认识:(1)根据弹簧块体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统计了粘滑运动过程中的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和滑移振幅的演化特征: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Tslip及振幅Vmax都随着系统刚度k和加载速率VL的增大而减小,特别是在低加载速率时Tslip急剧减小,当加载速率达到10-6 m/s后变化很缓慢。推测当断层处于慢滑移阶段,加载速率微小的扰动可以产生较大的持续时间变化。结合岩石力学实验的结论,速度脉冲的持续时间Tslip与系统刚度k、加载速率VL和有效正应力σ成反比;脉冲振幅Vmax与系统刚度k、加载速率VL成反比,而与有效正应力σ成正比。(2)从FK模型的理论解可以得出滑移持续时间T与凹凸体间距b、泊松比v成正比,与有效正应力σ成反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破裂速度与初始应力条件密切相关。应力梯度带范围越大,破裂速度越大,当梯度带范围达到一定宽度时,其破裂速度可以超过剪切波速度。剪应力与正应力的比值是影响断层产生慢破裂、亚瑞雷破裂和超剪切破裂的重要因素。(3)将一维FK模型应用于汶川地震主破裂运动,计算获得的滑动量分布与实际震源破裂反演结果相符。从应变能量的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姑咱台钻孔应变脉冲异常的形成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当断层慢滑移运动约20分钟,能够在震源区附近产生与实际记录相符的10-8~10-7的应变变化。同时,通过设置较低的初始应力比∑S-/∑N,能模拟出类似P波的慢破裂运动,传播速度约为4km/day。(4)在一维非线性地震波数值模拟中,当同时考虑非线性项和频散项时,以孤立子作为震源子波能得到线性波的传播特征: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形形态及振幅大小均不变,以略小于线性背景介质速度匀速前进。当岩石的非线性程度进一步增加时,非线性地震波能表现出弹塑性波的传播特征。弹塑性波在空间中不是以规则的球面扩散传播。当其传播到弹性区域,会导致在不同台站上无法找到同源的信号,也可能使得同一台站不同分量上观测不到同步信号。(5)地震计有平动响应,但还应该考虑倾斜响应(旋转效应)。当考虑地震计的倾斜响应时,其倾斜的频率响应函数是一个低通滤波,而平动信号的响应是一个带通滤波器。在两种滤波器的共同作用下,其频带外的低频信号是有可能被保留的。因此考虑旋转分量的测震数据可能会拓宽地震学的低频观测极限。(6)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统计了汶川地震前5个月内四川省出现的疑似脉冲异常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异常频次较高的台站主要沿断裂带走向以及断裂带的东侧分布,基本位于地表峰值旋转运动场的东西和南北分量能量都较强的区域。(7)龙门山断裂带内存在发生慢滑移事件的地质条件:流体、高孔隙压、高温、高泊松比等,慢滑移容易发生在脆-塑性转化带中a-b~0的范围。当该区域受到扰动激发低频慢地震时,在震源区介质非线性和频散性的作用下可能表现出弹塑性传播特征,单个慢破裂事件可以演化为一个波、两个波甚至多个波,以非球面扩散的形式传播,并且容易以倾斜(旋转)量的形式被测震仪或倾斜仪记录到。
李雪玉[2](2021)在《黄土场地信噪比的选取对反应谱标定的影响》文中认为强震记录是研究反应谱的首要资料,在强震记录处理时,信噪比的选取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是工程抗震领域关心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信噪比确定截止频率的选取对加速度反应谱及其标定的影响;以黄土场地收集到的近十年的强震记录为数据基础,系统分析了高通截止频率、低通截止频率的选取对地震动相关参数和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同时,对不同滤波处理后的加速度反应谱进行标定,对标定后的设计加速度反应谱及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反应谱的标定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记录中的噪声来源,对滤波器中因果和非因果方面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因果滤波总会引起滤波前后地震动的相位差,而非因果滤波在消除相位失真和宽频带方面要优于因果滤波;非因果滤波的实现需要对原始加速度记录进行加零处理,加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加速度积分得到的位移时程中出现漂移和尾部翘起的情况;使用余弦过渡(cosine taper)可以平滑加零填充部分和记录两端的过渡带;并且在对速度和位移计算中要保留加零部分;研究表明Butterworth滤波器在各个滤波阶数下的稳定性最好,因此本文采用国内外常用的4阶Butterworth带通滤波。2、系统总结了强震数据的处理方法,根据信噪比确定滤波的高通截止频率,参考震源谱等相关理论来确定截止频率的合理性,即高通截止频率不大于震源谱理论频率。并以黄土场地和非黄土场地的强震记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运用震源谱模型、震源谱理论、记录信噪比等多重标准来确定滤波的高通截止频率,将主观性影响降至最低,为分析基于不同信噪比的滤波对反应谱的影响提供了参考的流程和截止频率的选取标准。3、研究了高通截止频率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在由不同的信噪比确定不同的高通截止频率对强震记录进行滤波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高通截止频率的选取对地震动相关参数和反应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高通截止频率的增加,PGA、PGV、PGD整体上有增大的趋势,相对PGA和PGV来说,PGD增大的幅度较大、对高通截止频率的选择更加敏感。高通截止频率对反应谱的影响也是如此,高通截止频率对加速度和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对位移反应谱的影响非常显着。又进一步对不同滤波处理后的加速度反应谱进行标定,发现标定参数差异较小,设计反应谱的形状基本相同。这一结果表明,高通截止频率对加速度反应谱及其标定的影响较小,而对位移及位移反应谱的影响却非常显着,因此在位移反应谱的研究中要着重考虑高通截止频率的影响。4、研究了低通截止频率对设计反应谱的影响。用不同的低通截止频率对原始记录进行滤波处理发现,在低通截止频率由20Hz增加到90Hz的过程中,地震动参数的绝对值变化幅度不大,尤其是PGD和PGV的数值几乎没有变化,PGA变化幅度在5%以内。对处理的数据计算得到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反应谱,从得到的反应谱上来看,低通截止频率对反应谱的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对处理后的加速度反应谱进行标定,标定的结果显示,低通截止频率对加速度反应谱标定的影响较小,标定参数基本相同。这说明,与高通截止频率相比,地震动的相关参数和反应谱对低通截止频率的选择并不敏感。5、将带压缩因子的粒子群算法引入到设计反应谱的标定之中。粒子群优化算法源于对鸟群捕食行为的研究,是模拟群体智能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在处理优化非线性函数的问题上有天然的优势,为了有更好的收敛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本文构建了带有压缩因子的粒子群算法,用于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利用这一方法可给出第一拐点周期、特征周期、平台值和衰减指数等刻画设计反应谱特征的参数值。本文以埃尔森特罗(EI Centro)波加速度时程反应谱的标定为例,采用本文提出的改进粒子群算法、Newmark三参数法、双参数法和差分进化算法对EI Centro波的反应谱进行标定,并对四种标定后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实例证明改进粒子群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给出的设计反应谱较真实的反映了地震反应谱的特征。
周庆勇[3](2020)在《脉冲星计时数据的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脉冲星是具有超高密度、超强磁场、超强引力场和超强辐射的自然天体,是极端物理条件下的天然实验室。除了脉冲星物理特性研究和引力波探测外,脉冲星由于其精确的周期性脉冲辐射,能够提供高精度深空自主导航服务和高稳定的时间频率资源。脉冲星导航技术能够提供航天器深空自主导航服务,有效地减少地面台站的测控需求。脉冲星时能够提供一种独立的基于遥远自然天体的时间频率,提供持续数百万乃至数十亿年的时间服务。可见,脉冲星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的完美结合体。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脉冲星相关技术发展,地面射电望远镜和空间X射线卫星保持着对导航脉冲星的高频次观测。如何高精度处理这些观测数据,是构建我国脉冲星时空基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论文围绕着脉冲星空间基准、相对论框架下观测模型、实测数据处理及探测器性能测试等四个方面开展研究,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针对现有导航用脉冲星星历表参数不完整和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了导航脉冲星的优选准则,收集整理并处理得到一个参数较齐全的星历表,并评估了每颗脉冲星的导航观测精度,同时定量计算了地面射电和空间X射线观测确定脉冲星星历的精度。基于国外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收集并整理了18颗脉冲星的位置、自转等参数;分析了聚焦型与准直型X射线探测器对每颗脉冲星的观测精度;研究了脉冲星观测误差、位置误差对导航精度的影响机制;通过误差分析发现,观测PSR J1939+2134、J1824-2452、J0437-4715能实现近地空间6.538km的导航精度。建立了X射线空间观测模拟到脉冲星星历参数拟合的全过程仿真,分析了基于空间观测的脉冲星参数的确定精度,研究了星历参数与观测时间和观测间隔的关系,同理分析地面射电观测确定星历参数的精度;12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一年测定的脉冲星星历测定精度相当于65米口径望远镜10年、80米5年实现的技术水平,且能提高观测效率,缩短星历表更新周期。(2)针对脉冲星导航和天基脉冲星时的深空应用前景,推导建立了一个太阳系内普适性的完整脉冲星观测模型,并基于时延效应影响量级,给出了一个精度优于1ns的简化观测模型,在实测数据处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推导了脉冲星信号传播过程中的几何时延、二阶后牛顿效应下引力时延及航天器原时到质心坐标时的转换公式,建立了一个考虑几何和相对论效应的完整信号传播方程。采用“质心瞬时”概念,建立了一个太阳系内更普适性的脉冲星观测模型,比较与现有各种导航模型的差异;分析了太阳系内太阳、地球及木星附近轨道上各种几何和相对论时延效应的影响,讨论了不同行星历表对Romer时延的影响和不同Shapiro时延公式的差异;基于各种时延影响量级,对观测模型进行简化,并应用于脉冲星实测数据处理中,得到精确的脉冲周期和准确的脉冲轮廓。(3)结合我国空间卫星导航脉冲星实测数据特点,完成了XPNAV-1星Crab脉冲星三年观测数据和HXMT卫星Crab和B1509两年观测数据的处理,完善实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策略,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得到了两颗脉冲星分能段脉冲轮廓,分析了Crab脉冲轮廓特征随时间演化规律,证实了国产首款聚焦型X射线探测器能够精确地测定脉冲星;研究了一种利用探测器本征辐射能谱评估其性能稳定性的方法,发现XPNAV-1卫星于2018年5月后性能趋于稳定。发现了南极地区(纬度大于南纬70度)XPNAV-1卫星观测数据存在强干扰;提出了一种利用事例型光子模型拟合值检核观测总计数率的方法,提高了光子计时统计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度的脉冲周期搜索算法,有利于导航中已知脉冲星信号的检测。(4)国内首次开展多台站毫秒脉冲星地面及Crab脉冲星星地联合观测处理,得到统一的计时模型和各观测设备的系统差,为建立我国脉冲星计时阵做了有益的探索。处理了国内三个台站四颗脉冲星(J0835-4510、J0437-4715、J1744-1134、J1939+2134)与IPTA地面射电观测数据,更新计时模型参数,得到了各台站观测同一颗脉冲星的系统差;其次完成了Crab脉冲星地面射电联合处理、空间联合处理和星地联合处理,得到不同观测设备不同观测频率的脉冲星观测系统差,发现射电与高能辐射存在明显的差别,且周期跃变后差异变大。(5)针对导航探测器选型、探测器性能在轨评估等问题,系统地研究X射线探测器地面及在轨测试的方法,保障XPNAV-1卫星工程实施。研究了一套X射线探测器性能综合测试方法,并完成了五款国产X射线探测器的测试。针对XPNAV-1卫星无标定辐射源,提出一种利用了脉冲星辐射能谱标定探测器有效面积的方法,消除探测器本底及空间环境噪声的影响,评估了XPNAV-1卫星X射线探测器的有效面积3.06cm2@0.7ke V。
王小明[4](2020)在《震后应急救援移动模型与应急通信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震频发,给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地震观测和震后应急救援成为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保障。首先,广泛部署的用于地震观测的通信设备集群,承担着持续更新、上传观测到的地震信息的任务,集群内链路的状态是数据传输的关键,本文利用误差比分析方法定义合理的故障告警阈值,从而为集群监控平台提供准确的链路状态判断依据。其次,为了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本文根据受灾程度,提出一种救援人员四象限移动模型。我们将震后救援过程分为打通生命通道和扩散救援两个阶段。在打通生命通道阶段中,我们根据受灾程度对灾区进行划分,救援人员从灾区外部向重灾区移动;在扩散救援阶段中,我们根据四象限移动模型对各个区域进行四象限划分,救援人员按照四象限进行平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在灾区数量、受灾程度相同的情况下,该模型能够缩短救援时间,减少人员伤亡。进而,考虑到灾害场景下,移动节点能耗大大受限,本文设计了一种多属性决策算法。该算法建立了以能耗、连接节点数、到应急通信车的跳数、到应急通信车的距离四个属性为衡量标准的多属性决策矩阵。通过求解加权多属性决策矩阵,选择最优的下一跳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减少了能耗,提高了数据包的接收率。震后应急通信网络中的节点具有能量受限、通信高能耗而数据计算低能耗等特点,并且救援人员位置不断发生改变,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本文结合救援人员四象限移动模型和下一跳节点选择算法设计了一种新的路由协议。该协议针对救援紧急度、象限等级、象限划分集与象限权重四个指标,修改了路由请求数据包格式。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提高了震后应急通信网络数据传输成功率,降低了端到端延迟。考虑到震后应急通信网络可能被大量的无线信号干扰,其带宽资源可能被无意或恶意占用,本文根据四种无人机侦听与干扰模式以及无人机功率受限的约束条件,建立了一种侦听与干扰的优化模型,使得合法无人机侦听到的数据包数量最大化,给出了侦听与干扰的选择算法,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降低了合法无人机的侦听及干扰的功率,增加了侦听到的数据包的数量。最后,论文对震后应急救援移动模型和应急通信系统研究进行了总结,指明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趋势。
杨陈[5](2018)在《地震预警设计中的若干系统工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议书,2017年2月,批复项目可研报告,2018年6月,批复项目初步设计。这个全国性、大规模的系统不仅能提升我国地震基础监测能力,而且对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该项目为基础,针对地震预警系统设计中的若干系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以求能对项目建设提供可操作性的参考。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通过对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震源深度为10km的地震,预警盲区的极值是21km,所能预警的震级下限为5.6级。兼顾效率与建设成本,10-20km台间距是比较合理的范围,进一步缩小该值对于减小盲区的效果有限。根据我国地震危险性和人口分布等情况,可以初步确定华北、南北地震带、东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为重点预警区域。在地震预警系统架构设计中,发布系统和保障系统是最关键的环节,决定了整个系统建设及后期运行的成败。目前国内公众对于预警系统的了解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偏低,对于预警效果的期待较高,缺乏面对预警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各项法律责任并不明晰。我国地震台网的现状并不能满足地震预警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地区台站密度不足和整体数据延时较大,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台网进行加密,从数采和传输软件两个方面进行升级改造。(2)以人口和GDP为基础,通过对九寨沟地震的假定情形,分别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成后的台站分布、目前的测震台站分布、理想的台站分布和极限的台站分布,分析地震预警的效能。并根据分析地震预警系统效能评估的合理性,提出地震预警效能评估模型。在使用相同假定的情况下,对汶川地震的假想情况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评估模型。总体来说,以人口和GDP作为评估地震预警效能的2个基础因素是合理的,对于已经发生过的地震,可以根据实际调研数据对地震预警的假想情形进行分析,对于目标区域,则可以通过这些要素,使用假定的地震来分析预警系统的效能。(3)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为基础,通过Do DAF(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美国国防部体系框架)的视角,讨论了地震预警系统架构的设计问题。通过使用Do DAF中不同视点及模块的设计,明确了地震预警的主体业务单元和数据架构模型,理清了各单元的功能定位和业务内容,梳理了数据和控制指令的内容和流向,设计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接口关系。与传统的地震预警系统设架构计相比,Do DAF更强调对抗性和发展性,从不同的视角对能力、数据、系统、作战、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同时,不同视角的分析,对于系统之间的协调与统筹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Do DAF作为一种标准的体系结构方法,为不同行业间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标准的接口。(4)引入技术成熟度概念,基于TRL(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技术就绪水平/技术成熟度)对地震预警进行技术成熟度评估。通过对目前地震预警所使用的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得出了目前地震预警的技术成熟度。总体来看,对于“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来说,其总体技术成熟度达到工业制造与开发的级别,但由于缺乏大地震的真实检验,在后续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运行的情况进行优化调整,而对于其中技术成熟度较低的部分,则是今后需要重点发展的方向。系统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在系统工程的时代,地震预警系统的设计必须借鉴其它方面的成果,系统工程对整体设计的启发,其本身也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在借鉴其它系统成果的同时,要注意到地震预警毕竟有着自己的特点,例如对时间的极端需求。本文作为引入这些概念的尝试,其研究是有限度的,也许还有很多不尽合理的地方,许多细节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都是未来需要改进和研究的方向。
谢有顺[6](2017)在《面向地震行业的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科学数据是人类认识地震的重要依据。地震科学数据的多元、交叉、综合化汇聚与应用,不仅是地震系统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推动地震科研创新发展的基石,因而亟需大力推进地震科学数据的信息化与行业共享工作。自1966年以来,中国地震局逐步建立了覆盖全国范围的地震监测网络,累积了大量的地震科学数据。但由于地震科学数据涵盖学科多、时间跨度长、动态性强、数据量级大、数据结构异构等特点,数据体量、性能及其服务能力始终是制约其行业共享应用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应时之需,推出“国家科技支撑—地震科学数据共享”项目(503130108)子课题—“对内地震数据共享系统建设”。本文依托该项目,旨在建设面向地震行业的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提供零障碍、标准化、多层次、多手段的信息服务,更大程度地体现地震科学数据效益,为大数据和地震行业结合做好数据准备。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1)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在综合调研现有系统的瓶颈和系统界定分析的基础上,基于B/S架构,利用主流MVC模式的SSH(Spring、Struts2和Hibernate)框架和Ajax框架,整合了电子地图数据库、行业数据库和所有Web应用服务(数据检索、可视化和下载等服务)。依托于已具备若干安全措施的地震行业专网,面向地震行业用户,提供全国范围内的地震科学观测数据及其产品的存储、管理、检索、下载以及可视化等多元化服务。具有跨平台、高聚合、低耦合、门槛低要求等多种特点。2)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交换规范化在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要求指导下,参照中国地震局制定的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规定实施细则,同时借鉴相关地震科学数据管理标准指南,制定面向地震行业的数据共享格式和数据库存储规范,提供统一、零障碍、规范标准化的服务模式。3)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中各服务的设计与实现数据共享服务在充分调研当今成熟稳定的信息技术前提下,设计并实现这些服务,保障平台的稳定性和服务的易用性,最大限度降低地震行业用户数据获取和应用成本,促进地震科学数据的交换共享效益。平台建设基于INTERNET搭建地震数据共享服务网络平台,为地震行业用户提供标准化、多层次、多手段的服务。对资源池数据资源分类整理,充分分析数据属性结构,设计不同维度的数据检索服务;针对不同的数据,深度展示其内涵,建立基于Web的有针对性可视化系统,提升用户对数据的体验度;依据获取资源的体量,提供实时和离线两种下载方式,节约时间成本,并规范化下载得到的数据资源格式,降低用户应用成本。虽然本文搭建的数据共享平台已投入试运行当中,但是平台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增加数据检索服务、可视化服务、大数据结合等方面的模块,提高性能,为行业用户提供全面、一站式的服务。
安全,张建中,苏日亚,褚福刚[7](2017)在《利用CWQL检测JOPENS5.2系统仪器参数正确性》文中认为以锡林浩特地震台为例,利用CWQL软件调取JOPENS5.2系统台站实时数据与对应台站参数,计算台基噪声水平,检测该系统仪器参数正确性。分析认为,CWQL软件可用于日常地震观测系统数据质量检测,实现实时自动运用概率密度函数方法处理地震观测数据,得到各地震台站各分向PSD概率密度函数分布及RMS值,从而判断JOPESN5.2系统仪器参数正确性。
孟建国[8](2017)在《山东省地震局宏微观异常零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监测预报,责任重于泰山,而在监测预报中,对地震前兆的研究则尤其重要。对观测到的前兆资料里的异常变化分析是地震分析预报工作的核心部分之一,通过动态的加强对观测资料的观测跟踪,及时提取异常信息,对于提升震情保障工作的质量以及科学研判震情趋势发展起到重要意义。目前针对前兆宏微观数据精确分析,开发了山东省地震局宏微观异常零报告管理系统即前兆台网(站)数据跟踪分析处理平台。以下简称(跟踪处理平台)。本文论述了系统开发的背景和研究本系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需求分析方面就系统目标和解决方法。通过对零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将为我省地震分析预报人员提供的一个方便实用的信息上报分析交流平台。分析预报专家可根据系统及时调取研究数据,进行异常事件识别,台站监测工作人员可根据本系统,及时上报及定义事件的类型,明确原因,排除干扰。保障异常信息的及时报送、异常表述的科学准确,实现会商专家的对异常把握的时效性。系统的主要功能主要包含了日常工作中的异常信息识别、异常信息判定、异常信息分类、异常信息上报、数据库连接模块、观测报告的检测、仪器运行状态监控等功能模块。本文对每个模块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及目标做了详细分析,分析了各模块之间的关系。按照详细的功能设计,设计完成了数据库的E-R图,建立相应数据库表,对其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详细描述。实现了管理系统的界面设计、功能设计、专业算法的代码编写,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与完善。本系统已经在山东省地震局应用。通过系统的应用,对山东省基础地震台站日常资料处理、干扰排查提供更为高效的上报平台,也为省局分析预报专家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分析处理平台。通过山东省地震局所属各地震台的试运行,为我省前兆异常事件判定工作提供了重要研究平台,也为宏微观数据异常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前兆异常识别能力,为数据应用于地震监测预报提供了坚实基础。
王兆荣[9](2016)在《溪洛渡库区测震流动观测系统的设计及数据分析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库大坝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农业灌溉、水产养殖、航运、供水、发电、防洪(特别是防御特大洪水)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水库大坝地震安全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通过合理布设测震流动观测系统、及时收集并处理测震数据,以达到快速补充测震固定台观测系统并实现地震预警的目的,成为水库大坝地震安全中的一个研究焦点。本文首先总结了测震流动观测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流动台架设的依据和目的,以及监测范围、基本任务、启动原则、架设地点、现场措施和技术构成等相关问题。然后,以溪洛渡水电站水库测震流动台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流动台站的建设和台基背景水平,仪器布设、标定和技术参数选择,以及现场数据的回收等研究重点。最后,结合测震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所获得记录,采用JOPENS-MSDP(3D)确定了历次地震的发震时刻及地震三要素(震级、震中及震源深度)并对比分析了有无流动台站参与的地震参数确定结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测震流动台是监测系统的重要环节,及时有效地对地震加密监测,能够很好地弥补测震固定台记录地震信息的不足,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震情跟踪预报和科学研究;(2)结合溪洛渡水库地质构造和自重点监测溪洛渡水库以来的地震活动背景,初步分析了流动台网监测的地震活动,验证了溪洛渡库首区发生的小震群活动与水库蓄水有关;(3)有流动台参与定位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1-3km,仅固定台参与定位地震事件的震源深度分布则在1-7km左右,流动台与固定台的联合应用,验证了流动台参与定位的震源深度分布更加集中,震源深度由深变浅,其定位结果比仅固定台的定位结果约提高0.5km,震源深度准确度提高1.0km左右,定位结果更加精确;(4)流动台数据参与分析研究,其研究结果验证了溪洛渡库首区布设的3个流动台设计合理,对于水库诱发地震,特别是位于构造活跃区、高烈度区的水库诱发地震机制、地震活动特征等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李欣[10](2014)在《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预警在破坏性地震初至波到来前,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可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烈度速报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数分钟之内,绘制出受灾地域的烈度图,快速评估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并能够为应急救援和工程抢修提供决策依据。这两种技术有助于降低震后损失,减少次生灾害和人员伤亡。论文研究了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两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总结了地震预警技术的多种实现手段,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挑选出合理的震级确定和震相识别方法。分析了现有的地震动参数与烈度间的对应关系及其统计方法,选择了使用三分向地震加速度记录计算仪器烈度的方法。与传统仪器相比,采用MEMS技术的烈度计具有体积小、成本相对较低、数字信号输出以及低频信号观测等特点。国内外研制了多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烈度计,这些仪器结构复杂,制造费用高,如果密集布设,成本太高。我国幅员广阔,需要架设地震烈度计的地方有很多,显然是用上述仪器进行进行大面积地震烈度监测,则经济开销过大。因此,有必要研制一款低成本并且性能稳定的地震烈度计,解决大面积、大量布设,以应对国家地震预警、烈度速报、地震立体观测等需要。本文所设计的烈度计主要由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主控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组成,其主要原理是嵌入式处理器对三轴MEMS加速度传感器进行频率为200Hz的数据采样,数据经过去噪、滤波后,进行分级阈值判断,若加速度值超过阈值,则通过网络发送报警信息,同时将计算得到的仪器烈度值和GPS坐标、时间也一并实时传送(包括可能的故障信息)。由若干个地震烈度计的数据汇集在一起,就可以根据它们的记录数据绘制出烈度分布等研究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根据地震信号特征,本文设定的FIR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15Hz,采样频率为200Hz,采用32阶汉宁窗进行截取,并利用Matlab软件的FDATool产生滤波器系数,并将其归一化,量化为有符号的16位数值。利用四川芦山里氏7级地震数据,对数字滤波器进行了抗干扰和可靠性验证,结果符合设计需求。论文采用ARM处理器STM32F107作为控制核心,使用LIS344ALH芯片作为传感单元,配合24位∑-△模数转换器ADS1248,实现了三分向MEMS传感器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最后,本文提出建立武汉市城市圈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构想,从结构上划分为数据中心、骨干网和子网,根据各部分实现要求,制定了组网方式及系统功能。规划了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基准站、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基本站、现场流动地震观测与预警系统三部分的观测站点分布图。
二、新疆测震台站仪器标定常数数据库查询软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测震台站仪器标定常数数据库查询软件(论文提纲范文)
(1)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地震慢滑移事件 |
1.2.2 地震粘滑特征信号检测 |
1.2.3 地震模型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震慢滑移信号的波形特征与典型震例 |
2.1 典型慢粘滑脉冲信号的表现特征 |
2.2 典型震例 |
2.2.1 张北M_s6.2地震异常扰动 |
2.2.2 中俄蒙交界M_s7.9地震异常扰动 |
2.2.3 塔吉克斯坦M_s7.4地震异常扰动 |
2.2.4 汶川M_s8.0地震低频脉冲异常扰动 |
2.2.5 汶川余震低频脉冲异常扰动 |
2.3 小结 |
第3章 岩石力学实验中的摩擦实验 |
3.1 引言 |
3.2 摩擦的稳定性影响因素 |
3.2.1 温度的影响 |
3.2.2 孔隙水的影响 |
3.2.3 滑动面性质的影响 |
3.2.4 围压的影响 |
3.2.5 加载速率的影响 |
3.2.6 刚度的影响 |
3.2.7 岩石岩性的影响 |
3.2.8 时间尺度的影响 |
3.3 滑动成核的类型以及影响因素 |
3.3.1 滑动成核的演化特征 |
3.3.2 滑动成核的类型 |
3.3.3 影响成核类型的主要因素 |
3.4 摩擦实验小结 |
第4章 基于弹簧块体模型的断层粘滑运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1 引言 |
4.2 断层动力学模型描述 |
4.3 不同因素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
4.3.1 不同有效正应力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
4.3.2 不同加载点速度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
4.3.3 不同系统刚度对粘滑运动的影响 |
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4.1 与岩石力学实验的对比 |
4.4.2 考虑参考摩擦系数磨损的模拟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基于Frenkel-Kontorova模型的断层失稳滑动 |
5.1 引言 |
5.2 FK模型描述 |
5.3 FK模型的解 |
5.3.1 均匀滑动解 |
5.3.2 非均匀滑动解 |
5.4 理论和实际资料分析 |
5.4.1 初始应力条件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5.4.2 应力梯度大小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5.4.3 利用FK模型描述汶川地震主破裂过程 |
5.4.4 汶川地震震前疑似慢滑移信号分析 |
5.5 讨论 |
5.5.1 经验性参数A的物理意义 |
5.5.2 基于FK模型的断层运动特征 |
5.6 小结 |
第6章 考虑非线性和频散效应的地震波传播特征 |
6.1 引言 |
6.2 非线性波动方程及FCT有限差分算法 |
6.2.1 非线性波动方程离散化处理 |
6.2.2 FCT有限差分法的应用 |
6.2.3 FCT模拟结果 |
6.3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6.3.1 采用雷克子波震源的传播特征 |
6.3.2 采用孤立子震源的传播特征 |
6.4 讨论 |
6.4.1 孤立子震源的物理意义 |
6.4.2 岩石中弹塑性波的传播现象 |
6.5 小结 |
第7章 利用深度自编码算法的地震脉冲信号检测与应用 |
7.1 研究背景 |
7.2 深度学习基本原理及测试 |
7.2.1 自动编码器的原理 |
7.2.2 Softmax分类器 |
7.2.3 图像识别测试 |
7.3 地震波形数据处理 |
7.3.1 地震数据来源 |
7.3.2 连续小波变换及不同尺度采样 |
7.3.3 地震数据样本标定软件设计 |
7.4 深度神经网络识别 |
7.4.1 数据样本标定 |
7.4.2 构建深度自编码神经网络框架 |
7.4.3 识别率统计 |
7.5 汶川地震前疑似脉冲异常时空分布特征 |
7.6 小结 |
第8章 探讨地震低频脉冲信号的形成机理—以汶川地震为例 |
8.1 测震数据中低频脉冲信号的有效性 |
8.1.1 测震数据频带外的信号是否有效? |
8.1.2 为什么水平分量的低频脉冲信号多? |
8.1.3 数据有效性还存在的问题 |
8.2 慢滑移运动产生脉冲信号的传播机理和空间分布特征 |
8.2.1 基于FK模型的慢滑移运动特征 |
8.2.2 基于线性/非线性弹性波方程的倾斜信号运动特征 |
8.2.2.1 平移运动与旋转运动 |
8.2.2.2 水平方向旋转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
8.3 低频脉冲信号动力学特征揭示的构造意义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黄土场地信噪比的选取对反应谱标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强震观测研究现状 |
1.3 强震数据处理 |
1.3.1 强震记录的处理方法 |
1.3.2 滤波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 反应谱的相关概念 |
1.5 反应谱的研究现状与工程应用 |
1.5.1 反应谱的研究现状 |
1.5.2 我国建筑抗震规范中反应谱的演变 |
1.6 章节安排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强震观测与强震记录选取 |
2.1 引言 |
2.2 中国强地震动观测台网建设与发展 |
2.3 强震仪的构成和发展历史 |
2.4 强震记录的选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滤波在强震记录处理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强震记录的噪声来源 |
3.2.1 仪器噪声 |
3.2.2 环境背景噪声 |
3.2.3 初始值 |
3.3 滤波技术的研究 |
3.3.1 滤波器的选择 |
3.3.2 滤波的基本原理 |
3.3.3 因果和非因果滤波 |
3.3.4 截止频率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噪比选取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高通截止频率的影响 |
4.2.1 高通截止频率对地震动相关参数的影响 |
4.2.2 高通截止频率对速度和位移反应谱的影响 |
4.2.3 高通截止频率对加速度反应谱及标定的影响 |
4.3 低通截止频率的影响 |
4.3.1 低通截止频率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 |
4.3.2 低通截止频率对反应谱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反应谱标定的改进粒子群算法 |
5.1 引言 |
5.2 设计反应谱标定方法的演进 |
5.3 典型的标定方法 |
5.3.1 Newmark三参数标定法 |
5.3.2 双参数标定法 |
5.3.3 最小二乘标定法 |
5.3.4 差分进化标定法 |
5.4 改进粒子群算法 |
5.4.1 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形式 |
5.4.2 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简介 |
5.4.3 基于压缩因子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
5.4.4 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标定反应谱的实现过程 |
5.4.5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脉冲星计时数据的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脉冲星导航技术发展历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脉冲星计时观测进展 |
1.3.2 脉冲星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
1.3.3 脉冲星导航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脉冲星星历表参数确定精度分析 |
2.1 脉冲星基本性质 |
2.1.1 脉冲星简介 |
2.1.2 脉冲星的分类 |
2.1.3 脉冲星的辐射特性 |
2.1.4 脉冲星的自转特性 |
2.2 导航脉冲星优选及质量评估 |
2.2.1 导航脉冲星的优选 |
2.2.2 观测精度分析 |
2.3 脉冲星星历表参数测定精度分析 |
2.3.1 三种脉冲星星历表参数测定技术 |
2.3.2 空间X射线观测确定脉冲星星历表参数精度分析 |
2.3.3 地面射电观测确定星历表精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冲星信号处理的相对论建模 |
3.1 脉冲星观测的相对论建模过程 |
3.2 脉冲星信号传播方程的推导 |
3.2.1 几何时延解析 |
3.2.2 二阶后牛顿效应下引力时延的推导 |
3.2.3 时间尺度转换效应 |
3.3 脉冲星观测模型的推导及简化 |
3.3.1 完整的脉冲星观测模型 |
3.3.2 观测模型的各种效应分析 |
3.3.3 模型简化及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导航脉冲星空间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
4.1 XPNAV‐01星导航脉冲星观测数据处理 |
4.1.1 XPNAV‐1卫星基本情况 |
4.1.2 数据基本情况及处理方法 |
4.1.3 XPNAV‐01星数据处理及分析 |
4.2 慧眼HXMT卫星导航脉冲星观测数据处理 |
4.2.1 慧眼HXMT卫星仪器介绍 |
4.2.2 观测数据信息统计 |
4.2.3 PSRJ0534+2200观测数据的处理 |
4.2.4 PSRB1509‐58观测数据的处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航脉冲星多源观测数据的联合处理 |
5.1 脉冲星联合观测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5.1.1 脉冲星观测设备 |
5.1.2 联合观测及处理过程 |
5.1.3 多频观测数据处理方法 |
5.2 导航脉冲星地面多台站射电观测及数据处理 |
5.3 CRAB脉冲星星地联合观测及数据处理 |
5.3.1 Crab脉冲星可见性分析 |
5.3.2 Crab地面射电联合观测数据处理 |
5.3.3 空间X射线联合观测数据处理 |
5.3.4 星地观测数据联合处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X射线探测器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
6.1 X射线探测器技术 |
6.2 X射线探测器测试及处理方法研究 |
6.2.1 探测器测试方法研究 |
6.2.2 测试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6.3 X射线探测器的地面测试 |
6.3.1 X射线探测器及地面测试系统 |
6.3.2 X射线探测器性能分析 |
6.4 X射线探测器有效面积在轨标定方法 |
6.4.1 X射线探测器有效面积标定方法研究 |
6.4.2 XPNAV‐1 卫星聚焦型X射线探测器有效面积标定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震后应急救援移动模型与应急通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地震观测设备集群监控平台 |
2.1 相关工作与问题的提出 |
2.2 系统描述 |
2.2.1 地震观测设备 |
2.2.2 地震观测设备通信链路 |
2.2.3 链路性能指标 |
2.3 算法设计 |
2.4 监控平台实验 |
2.4.1 实验平台介绍 |
2.4.2 实验结果 |
2.5 地震数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受灾程度的救援人员四象限移动模型研究 |
3.1 相关工作与问题的提出 |
3.2 系统模型 |
3.2.1 场景描述 |
3.2.2 救援人员四象限移动模型 |
3.3 算法设计 |
3.4仿真实验 |
3.4.1 重灾区数量 |
3.4.2 灾区数量 |
3.4.3 CI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急通信网络下一跳路由节点选择算法研究 |
4.1 相关工作与问题的提出 |
4.2 系统模型 |
4.2.1 场景及网络架构 |
4.2.2 链路属性 |
4.3 算法设计 |
4.3.1 属性权重 |
4.3.2 加权多属性决策矩阵 |
4.3.3 下一跳节点选择 |
4.3.4 MCDM-ECP算法设计 |
4.4 仿真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震后应急通信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
5.1 相关工作与问题的提出 |
5.2 系统模型 |
5.2.1 场景描述 |
5.2.2 通信节点介绍 |
5.3 协议设计 |
5.3.1 路由的发现与建立 |
5.3.2 移动救援节点通信机制 |
5.3.3 基于四象限移动模型的路由协议 |
5.4 仿真实验 |
5.4.1 仿真环境配置 |
5.4.2 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震后应急通信网络中无人机侦听与干扰研究 |
6.1 相关工作与问题的提出 |
6.2 无人机中继 |
6.3 系统模型 |
6.4 算法设计 |
6.4.1 假设 |
6.4.2 无人机距离计算 |
6.4.3 侦听和干扰 |
6.4.4 模型建立 |
6.4.5 模型分析 |
6.4.6 侦听及干扰选择算法 |
6.4.7 算法复杂度分析 |
6.5仿真实验 |
6.5.1 仿真环境配置 |
6.5.2 功耗及侦听到的数据包数量 |
6.5.3 多径衰减信道对算法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和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5)地震预警设计中的若干系统工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震预警的概念 |
1.3 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
1.4 地震预警研究现状 |
1.5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
2.1 地震预警系统的局限与争议 |
2.1.1 预警盲区与预警震级下限 |
2.1.2 影响地震预警系统效能的关键因素 |
2.1.3 地震预警系统的局限与争议 |
2.2 地震预警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 |
2.2.1 地震预警区域选择标准 |
2.2.2 我国地震预警的重点区域选择 |
2.2.3 地震预警系统架构设计的关键 |
2.2.4 地震预警系统的社会风险 |
2.3 地震预警关键技术指标分析 |
2.3.1 中国地震台网现状 |
2.3.2 地震预警关键技术指标 |
2.3.3 我国地震台网密度及数据延时 |
2.3.4 我国地震台网建设的改进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人口和GDP的地震预警系统效能评估 |
3.1 地震预警效能评估的基本要素 |
3.1.1 地震预警有效区域的确定 |
3.1.2 影响地震预警效能的基本因素 |
3.2 九寨沟地震的预警假定情形 |
3.2.1 九寨沟地震基本情况 |
3.2.2 地震预警盲区和影响区域 |
3.2.3 人口及GDP情况 |
3.3 地震预警系统效能评估 |
3.3.1 九寨沟地震预警效能评估 |
3.3.2 九寨沟地震预警的另3种假定情形 |
3.3.3 九寨沟地震假定情形的合理性 |
3.3.4 汶川地震的假定情形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DoDAF设计地震预警系统顶层框架 |
4.1 顶层设计与体系结构概述 |
4.1.1 顶层设计的概念及常用方法 |
4.1.2 体系结构方法概述 |
4.1.3 DoDAF概述 |
4.1.4 基于DM2核心概念的词汇表驱动开发方法 |
4.2 地震预警系统顶层框架 |
4.2.1 全景视点 |
4.2.2 标准视点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震预警系统业务架构与信息化服务 |
5.1 地震预警系统业务架构分析 |
5.1.1 能力视点 |
5.1.2 任务视点 |
5.1.3 系统视点 |
5.2 地震预警信息化与服务分析 |
5.2.1 数据和信息视点 |
5.2.2 服务视点 |
5.2.3 项目视点 |
5.3 DoDAF对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地震预警技术成熟度评估 |
6.1 技术成熟度概述 |
6.1.1 技术成熟度的起源与演进 |
6.1.2 技术成熟度在我国的发展 |
6.1.3 技术成熟度评估的几种方法 |
6.2 基于TRL的地震预警技术成熟度评估模型 |
6.2.1 TRL评价标准 |
6.2.2 地震预警技术分类 |
6.2.3 地震预警技术成熟度评估模型 |
6.3 地震预警技术成熟度评估与讨论 |
6.3.1 我国地震预警技术成熟度评估 |
6.3.2 技术成熟度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讨论及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分析与讨论 |
7.3 .未来展望 |
附件1 九寨沟地震“预警工程”台站参数及震中距(100km以内) |
附件2 九寨沟地震现有台站参数及震中距(200km以内) |
附件3 汶川地震“预警工程”台站参数及震中距(100km以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工作 |
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章 |
(6)面向地震行业的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约束 |
2.1 平台建设问题分析 |
2.2 地震科学数据的特点 |
2.3 平台共享地震科学数据分类整理 |
2.3.1 综合分类整理 |
2.3.2 子类分类整理 |
2.3.2.1 测震数据集分类 |
2.3.2.2 前兆数据集分类 |
2.3.2.3 辅助类数据集 |
2.3.2.4 专题数据集分类 |
2.4 标准化 |
第三章 数据共享平台架构设计 |
3.1 平台总体目标 |
3.2 平台搭建技术 |
3.2.1 B/S架构 |
3.2.2 WEBGIS系统 |
3.2.3 XML技术 |
3.2.4 FTP技术 |
3.3 平台结构 |
3.3.1 总体结构 |
3.3.2 体系结构 |
3.4 平台数据流程 |
3.4.1 平台业务流程设计 |
3.4.2 平台数据流设计 |
3.5 平台部署 |
3.5.1 网络环境 |
3.5.2 硬件环境 |
3.5.3 软件基础 |
第四章 数据共享平台服务实现 |
4.1 平台实现架构 |
4.1.1 总体实现方案 |
4.1.2 技术实现 |
4.1.3 功能实现 |
4.1.4 关键算法实现 |
4.1.4.1 前兆数据检索和下载算法 |
4.1.4.2 自动化图件生成平台 |
4.2 共享数据规范定义 |
4.2.1 数据存储结构 |
4.2.1.1 Oracle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存储 |
4.2.1.2 FTP服务器数据存储 |
4.2.1.3 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存储 |
4.2.2 数据共享交换格式 |
4.2.2.1 规范文档格式 |
4.2.2.2 miniSEED格式 |
4.2.2.3 XML格式 |
4.3 检索服务 |
4.3.1 基于数据类别的检索 |
4.3.2 基于数据血缘的检索 |
4.3.3 基于数据时空的检索 |
4.3.4 基于地震事件的检索 |
4.4 可视化服务 |
4.4.1 基于类别的可视化 |
4.4.2 时间序列数据可视化 |
4.4.3 GMT在线可视化 |
4.5 下载服务 |
第五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利用CWQL检测JOPENS5.2系统仪器参数正确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CWQL软件功能 |
2 数据处理方法 |
2.1 数据分析思路 |
2.2 台基噪声计算公式 |
2.2.1 RMS计算。 |
2.2.2 PSD计算。 |
3 参数正确性检测 |
3.1 NS向数据异常分析 |
3.2 数据修复及结果查询 |
4 结束语 |
(8)山东省地震局宏微观异常零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开发背景 |
1.2 国内地震系统软件系统状况 |
1.3 解决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需求分析 |
2.1 系统概述 |
2.2 系统目标和解决的问题 |
2.3 数据获取及处理分析 |
2.4 系统需求问题描述 |
2.4.1 系统功能性需求 |
2.4.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
第3章 系统概要设计 |
3.1 系统设计目标和原则 |
3.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3.2.1 系统技术架构 |
3.2.2 系统网络架构 |
3.2.3 系统数据架构 |
3.3 系统功能架构 |
3.3.1 每日工作模块设计 |
3.3.2 每周工作模块设计 |
3.3.3 数据处理工作模块设计 |
3.3.4 仪器运行状态监控设计 |
3.3.5 开发数据流程设计 |
3.3.6 数据矫正模块设计 |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建模 |
4.1.1 数学建模设计 |
4.1.2 系统的静态结构图 |
4.1.3 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2.1 数据库总体设计 |
4.2.2 数据库信息表设计 |
第5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总体实现 |
5.2 系统主要设置功能实现 |
5.3 系统数据检查功能实现 |
5.3.1 绘图选项实现 |
5.3.2 添加记录功能 |
5.4 系统操作修改功能实现 |
5.5 综合结果产出实现 |
5.6 系统数据显示功能实现 |
5.7 跟踪事件产出功能实现 |
5.7.1 事件查询实现 |
5.7.2 跟踪事件统计分析设置 |
5.7.3 跟踪分析报告功能实现 |
5.7.4 图形绘制功能实现 |
5.8 系统测试 |
5.8.1 系统测试的环境与方案 |
5.8.2 系统测试数据与过程 |
5.8.3 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溪洛渡库区测震流动观测系统的设计及数据分析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溪洛渡库首区测震流动观测系统设计研究 |
2.1 引言 |
2.2 测震流动台架设一般原则 |
2.2.1 依据和目的 |
2.2.2 监测范围和选址原则 |
2.3 溪洛渡库区测震流动观测系统设计 |
2.3.1 溪洛渡库区固定测震台网监测能力 |
2.3.2 基本任务 |
2.3.3 技术系统设计 |
2.3.4 测震流动台站选址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动地震监测技术与地震参数测定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流动地震监测仪器选取与现场工作流程 |
3.2.1 流动测震监测仪器 |
3.2.2 流动地震监测现场工作流程 |
3.3 地震计参数标定 |
3.4 地震参数测定方法研究 |
3.4.1 地震发震时刻测定方法 |
3.4.2 地震震级测定方法 |
3.4.3 地震位置测定方法 |
3.4.4 地震震源深度测定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溪洛渡库首区流动地震数据分析处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溪洛渡水库构造背景和地震活动 |
4.3 溪洛渡库首区地震活动的流动台监测 |
4.3.1 溪洛渡库首区地震活动时空特性分析 |
4.3.2 溪洛渡库首区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分析 |
4.4 溪洛渡库首区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研究 |
4.5 溪洛渡库首区地震地震参数测定研究 |
4.5.1 溪洛渡库首区地震参数定位研究 |
4.5.2 溪洛渡库首区地震参数分析研究 |
4.5.3 溪洛渡库首区地震参数结果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震危害与防治 |
1.1.1 我国地震的特点 |
1.1.2 地震灾害的防治对策 |
1.2 建立地震预警及烈度速报的必要性 |
1.3 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的发展回顾 |
1.3.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1 地震预警 |
1.3.1.2 烈度速报 |
1.3.2 我国大陆地区现状 |
1.3.3 我国在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的不足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震预警基础理论与实现方法 |
2.1 地震预警基础理论 |
2.1.1 地震预警、预测、预报的区别 |
2.1.2 地震预警基本原理 |
2.1.2.1 本地预警 |
2.1.2.2 异地预警 |
2.2 地震预警的关键技术 |
2.2.1 震级确定 |
2.2.2 P波震相拾取 |
2.3 目前存在的几个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实现方法 |
3.1 地震烈度及速报 |
3.1.1 地震烈度 |
3.1.2 烈度速报 |
3.2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的关系 |
3.2.1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单一参数的关系 |
3.2.2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多个参数的关系 |
3.2.3 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关系的多值性 |
3.3 地震烈度的衰减规律 |
3.3.1 震中距、震源距、断层距和能中距 |
3.3.2 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关系 |
3.3.3 圆形等震线的烈度衰减关系 |
3.3.4 椭圆形等震线的烈度衰减关系 |
3.4 仪器烈度计算方法 |
3.4.1 美国 |
3.4.2 日本 |
3.4.3 地震烈度模糊判别算法 |
3.4.4 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 |
3.5 烈度速报与地震预警之间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烈度计设计 |
4.1 硬件设计 |
4.1.1 总体设计 |
4.1.2 芯片选型 |
4.1.2.1 MEMS传感器 |
4.1.2.2 模数转换器 |
4.1.2.3 中央处理器 |
4.1.2.4 其他部分 |
4.2 数字滤波器设计 |
4.3 软件设计 |
4.4 仿真、测试及性能分析 |
4.4.1 仿真 |
4.4.2 测试 |
4.4.3 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烈度速报系统的建立及运行 |
5.1 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
5.2 武汉城市圈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 |
5.2.1 总体结构 |
5.2.2 组网方式 |
5.2.3 系统功能 |
5.2.4 观测站点布设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情况 |
四、新疆测震台站仪器标定常数数据库查询软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震前兆性慢滑移事件研究[D]. 周聪.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2]黄土场地信噪比的选取对反应谱标定的影响[D]. 李雪玉. 防灾科技学院, 2021
- [3]脉冲星计时数据的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 周庆勇.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4]震后应急救援移动模型与应急通信系统研究[D]. 王小明. 东华大学, 2020(01)
- [5]地震预警设计中的若干系统工程问题研究[D]. 杨陈.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8(01)
- [6]面向地震行业的地震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谢有顺.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17(04)
- [7]利用CWQL检测JOPENS5.2系统仪器参数正确性[J]. 安全,张建中,苏日亚,褚福刚.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02)
- [8]山东省地震局宏微观异常零报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孟建国. 山东大学, 2017(09)
- [9]溪洛渡库区测震流动观测系统的设计及数据分析处理研究[D]. 王兆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1)
- [10]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系统研究[D]. 李欣.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