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溶胶-丙烯酸酯乳液外墙涂料的配制(论文文献综述)
吴梓轩[1](2020)在《水性复合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型隔热涂料产品,分别为阻隔型隔热涂料和弹性反射型隔热涂料。主要研究内容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成膜物、隔热填料的种类和用量、涂层的厚度、防沉剂的种类、增稠剂的用量对涂层隔热和储存稳定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成膜物对涂料隔热性能影响不大,但由于苯丙乳液导热系数相对较低,因此适合作为阻隔型隔热涂料的成膜物;研究了三种隔热填料的隔热效果,发现空心玻璃微珠S2和相变微胶囊X-2复配使用时涂料的隔热性能和性价比最好;当两种填料的总添加量占涂料配方总量的20%,复配比为13:7时,涂层的隔热性能最佳,导热系数为0.106W/(m·K),涂层厚度为1mm时隔热温差为14.9°C;以气相二氧化硅为防沉剂,在聚氨酯增稠剂用量为1.0%时,能够有效改善填料过轻导致的储存问题,在30d时涂料的储存稳定性良好。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有机和无机成膜物、PVC、颜填料的种类和用量以及涂层厚度对漆膜综合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弹性纯丙乳液作为成膜物能够赋予涂层优异的弹性,而硅溶胶能够改善弹性乳液耐沾污性较差的缺点,当两者复配比为7:2,涂层PVC为24%时,涂层综合性能最佳;研究发现金红石型钛白粉和空心玻璃微珠S3复配使用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在两者复配比为18:1,涂层厚度为100μm时,涂层沾污率为12.1%、断裂伸长率为301%、对比率为93%、与空白样板相比隔热温差为9.5°C。
王田昊[2](2020)在《沥青路面热反射复合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沥青路面是我国常用道路铺装形式,其对太阳辐射热量具有较高吸收率,在炎热的夏季,路表温度可达60-70℃,这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和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热反射涂层可有效降低沥青路面温度,但涂层的耐候性不良和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使得热反射涂层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从降低路面温度、增强涂层耐沾污能力、提高耐候性的角度出发,制备一种新型热反射复合涂层,并研究其降温效果、长期使用性能及路用性能。本文分析了沥青路面光热环境和热反射涂层降温机理,从提高涂层耐沾污性、耐候性角度出发,根据涂层沾污机理、有机/无机复合机理和硅烷偶联剂改性机理,论证有机/无机复合涂料的可行性,为涂层原材料选型提供依据。根据涂料组成和技术要求,提出主要、次要成膜物质选用原则和方法,确定将纯丙乳液、硅溶胶、硅烷偶联剂KH-570作为主要成膜物质,R型Ti O2、炭黑、中空微珠作为次要成膜物质,去离子水、分散剂、消泡剂、成膜助剂作为辅助成膜物质的方案。以有机/无机比例和硅溶胶粒径作为控制变量,制备12种不同配比涂层,通过室内降温试验测试降温效果并分析原因,研究发现,当有机/无机比例2:3,硅溶胶粒径30-40nm时,复合涂层降温幅度可达11.19℃,发现试件表面降温幅度大于内部,最佳涂布量为0.6kg/m2。室外降温试验表明,复合涂层最高降温幅度可达10.66℃。通过尘土和油渍污染试验研究涂层耐沾污性能,发现尘土和油渍污染后涂层降温幅度变化率最小分别为5.88%和3.75%,添加硅溶胶的涂层,可抑制涂层静电现象,改善疏水效果,提高耐沾污性能。尘土洒布越多,对降温效果影响越大。通过涂层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室外耐候性试验,发现涂层表面无明显不良变化。涂层附着力评定等级为1级,硬度为4H,均可满足使用要求。抗滑能力随涂布量增长而下降,在涂料干燥前撒布40%石英砂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抗滑性能。经轮胎磨耗,相比涂层试件和普通试件,虽撒布石英砂试件的质量损失最大,但仅为2.4g,耐磨耗性能良好。
凌晖[3](2019)在《高性能聚丙烯酸酯/SiO2杂化乳液的制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地提高,人们对水性涂料的环保性和安全性越发重视,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比普通的杂化乳液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如何制备出具有良好成膜性能的杂化乳液仍然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制备了具有良好乳液稳定性和成膜性能的含羟基丙烯酸酯/纳米SiO2杂化乳液,研究了杂化乳液配方和乳液聚合参数对涂膜性能的影响。首先,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硅溶胶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原料,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羟基丙烯酸酯/纳米SiO2杂化乳液。通过对杂化乳液及其涂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当硅溶胶用量为8%,HEMA用量为4%时,乳状液呈乳白色蓝光,冻融稳定性、Ca2+稳定性、稀释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最佳。乳液聚合的凝胶率为0.7%。混合乳液制备的薄膜无色透明。涂层硬度为4H,附着力为0级,吸水率为3.7%。对含羟基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氨基树脂烤漆涂膜的性能进行测试,研究杂化乳液和氨基树脂固化剂的质量比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当杂化乳液的质量比为80%,甲醚氨基树脂的固化剂为19%时,聚丙烯酸酯/纳米SiO2-氨基树脂涂膜的硬度、附着力、耐水性和耐溶液介质均最佳。耐中性盐雾的抗性也存在涂膜其中。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确定杂化乳液与氨基树脂固化剂之间发生了交联反应。由于多重交联体系的存在,涂膜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TG A测试结果表明,涂膜的耐热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李涛[4](2019)在《硅溶胶改性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文中提出羟基丙烯酸乳液属于水性丙烯酸树脂的一个重要品种,可与异氰酸酯交联剂配制成环保型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然而目前工业化应用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储存稳定性差、羟基含量低、容易产生闪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羟基丙烯酸乳液在水性涂料领域中推广与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1)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具有较好储存稳定性的高羟基含量的羟基丙烯酸乳液,研究了聚合时间与温度、乳化剂种类与用量、引发剂用量、功能单体种类与用量和硬单体种类与用量对羟基丙烯酸乳液性能及其清漆漆膜性能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对羟基丙烯酸乳液的乳胶粒形貌与粒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St、BA、HPMA和VV-10按质量比为35.71:31.43:30:2.86组成混合单体,使用SDBS、OP-10与CO-436按照等质量复配组成2.5%的乳化剂,以0.5%的APS作为引发剂,在72℃反应10h,所制备的羟基含量为3.54%的羟基丙烯酸乳液室温储存稳定性超过6个月。该羟基丙烯酸乳液与水性异氰酸酯交联剂按n(-OH):n(-NCO)=1:1.3复配制成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清漆,铅笔硬度高于H。(2)以水玻璃与有机碳酸酯作为原料,制备了具有防腐功能的硅溶胶。考察了水玻璃种类与用量、有机碳酸酯种类与用量和反应工艺条件对硅溶胶存储稳定性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纳米粒度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硅溶胶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改性钠水玻璃固体份与碳酸丙烯酯质量比高于3:1、合成温度为45℃所制备的硅溶胶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和室温储存稳定性。(3)利用所合成的硅溶胶对羟基丙烯酸乳液进行共混改性,结果表明:加入硅溶胶能够有利于改善水性丙烯酸聚氨酯的防闪锈性能,当硅溶胶用量为乳液的15%时,可有效抑制清漆产生闪锈。
宋云龙[5](2016)在《水性聚碳酸酯改性硅溶胶复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硅溶胶基水性无机涂料具有耐沾污、耐磨、高硬度、成本低廉等优点,但是作为成膜物质的硅溶胶中二氧化硅粒子间脱水时体积收缩过大,会导致形成的无机涂膜呈刚性,易开裂、产生微孔等漆膜缺点。因此,硅溶胶在作为主要成膜物质使用时,常常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本论文通过水性聚碳酸酯对纳米硅溶胶溶液进行改性及其复合涂料的制备,解决了硅溶胶涂料成膜性能不佳、脆性大等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科学、系统地研究。1、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的研究方法,通过加入硅烷偶联剂的发挥作用,确定出水性聚碳酸酯改性硅溶胶复合乳液的最佳配方方案;探讨研究了pH值、硅烷偶联剂含量、改性剂含量对纳米硅溶胶复合乳液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同步热分析仪(TG-DSC/DTA)对其涂层进行了相应的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水性聚碳酸酯改性硅溶胶复合乳液,当复合乳液体系的pH=9-10、硅溶胶与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2︰3、硅烷偶联剂的加入量占硅溶胶的1%时,配方取得最优的配比,即改性硅溶胶复合乳液的性能较好。2、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的方法来对涂料配方进行设计,对影响涂料样品的各个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优化涂料配方,确定涂料助剂体系中各助剂的选择种类,并对其性能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分析如下,优选出的最佳的涂料配方比例为:A因素成膜基料的添加量为:30%;B因素有机硅助剂的添加量为:0.6%;C因素分散剂的添加量为:0.6%;D因素金红石型钛白粉的添加量为:6.82%;E因素滑石粉的添加量为:5.45%;F因素重质碳酸钙的添加量为:11.36%;G因素煅烧高岭土的添加量为:3.09%。选用SN-5027作为制备涂料的分散剂,DF-8202和BYK-024分别作为制备涂料的两个阶段的消泡剂,AMP-95作为涂料的pH调节剂,Hydrosil 2926作为涂料的有机硅助剂。最终改性硅溶胶复合乳液涂料的硬度可达7 H,附着力为1级,耐洗刷次数超过12000次,耐沾污性为7.9%,涂膜性能优异。
沈文军[6](2017)在《水性丙烯酸乳胶的改性及其防腐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丙烯酸树脂由于具有优异的保光、保色性,耐候性以及价格低廉,合成工艺简单而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然而,丙烯酸树脂的“热粘冷脆”性和固有的化学稳定性不是非常理想,丙烯酸树脂的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其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对VOC排放的限制,水性丙烯酸树脂的改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论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开展了工作,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丙烯酸树脂具有优异的保色保光性能,耐候性能,但其耐热性能以及耐水性能一般。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先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键接桥梁对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接枝改性,改性后的PDMS可以与丙烯酸类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由于两相间是通过化学键的连接,在激光光学显微镜中没有看到两相的分离和裂痕的存在,两相间表现出良好的兼容性,热稳定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疏水性能,涂层可以应用于重防腐工业行业。(2)丙烯酸树脂的力学性能和防腐蚀性能较为一般,而环氧树脂分子中主要含有环氧基团、苯基基团、羟基基团以及醚键,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防腐蚀性、耐化学品性和热稳定性等性能。本文设计选用双酚A环氧二丙烯酸酯,即将双酚A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反应,打开环氧基团并使其带有可进行自由基聚合的双键,然后将其与丙烯酸酯单体混合,进行乳液聚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选用末端带有碳碳双键的双酚A环氧二丙烯酸酯对丙烯酸树脂进行化学改性,成功地制备了基于环氧改性丙烯酸酯的复合乳胶,改性后的干燥漆膜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硬度从B提高至2H;耐热性能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失重温度从325℃提高至395℃;耐蚀性能同样得到改善。由于使用水作为溶剂,符合环保要求。其优越的性能,可应用于金属防腐领域。(3)有机-无机杂化树脂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比如:良好的防腐性能、疏水性能和耐高低温等,使其应用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先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键接桥梁对硅溶胶进行接枝改性,改性后的硅溶胶可以与丙烯酸类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树脂。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干燥漆膜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硬度从B提高至2H;耐热性能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失重温度从325℃提高至385℃;耐蚀性能同样得到改善。
李婷婷[7](2015)在《新型水性可剥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水性可剥涂料是用于涂覆于物体表面,起临时保护作用的水性涂料,该涂料可刷涂和喷涂,干燥快,能隔绝物理及化学损坏,防护性能好,绿色环保,适应各种复杂的形状及精密仪器部件的表面保护,后处理方便简单。丙烯酸酯类树脂由于其本身优异性能,使用范围比其它树脂广泛,更适用于作水性可剥涂料的基础成膜物质。首先,研究制备水性可剥涂料用的水性丙烯酸乳液。选择合适的单体,调整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乳剂的用量及比例,引发剂的用量等条件,得到制备成膜性能优异并稳定的乳液。优化条件:硬单体苯乙烯(St)与软单体丙烯酸丁酯(BA)比例为1:3,反应75℃时,加入总单体用量的4%的复合乳化剂(SDS:OP-10=2:1),引发剂0.5%,少量缓冲试剂碳酸氢钠。利用红外测定乳液中所含官能团,扫描电镜观察微观乳胶粒子形貌及成膜表面,粒径测试乳液粒子分布,热重测试乳液的耐热分解性能等。其次,研究硅溶胶的改性并将其作为涂料的填料。经对比,选择有机硅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改性剂,乙醇为共溶剂。碱性硅溶胶进行表面改性,反应条件为:温度70℃,p H值为9,改性反应进行12h,能得到改性硅溶胶的粒径增大不明显,分布更集中,说明有机硅有助于大粒径粒子的分散。最后,进行水性可剥涂料的配制及检测。最佳制备工艺流程是:在搅拌过程中,将需要的助剂分别间隔一定时间,依次加入到水中,保证每种助剂均能充分分散,这些助剂包括用量为0.4%的分散剂、用量为4%的成膜剂、用量为0.4%的增稠剂、用量为0.6%的流平剂,一段时间后加入乳液用量6%的改性硅溶胶,充分混合后,降低转速,倒入乳液,加入一定的消泡剂0.8%用于消除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泡沫,最后加入多功能助剂用于稳定涂料储存过程中的p H,过滤得到水性可剥涂料。粘度合适,将涂料干燥成膜硬度达到3H,浸泡24h,无明显变化,有很好的可剥性,表面无明显涂层残留,还有一定的除污性能,涂料的粒径约为102.1nm,耐热性能优异。
刘彤彤[8](2015)在《HPMC改性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无机/有机杂化乳液具有价格低、使用安全、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公害等优点,已成为当前涂料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针对此类乳液的合成稳定性等问题,本文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碱性硅溶胶和丙烯酸类单体为原料,优化HPMC改性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的合成工艺,对影响乳液储存稳定性和Ca2+稳定性及乳液涂膜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利用HPMC水溶液对硅溶胶进行表面改性,结合HPMC改性机理,探究了HPMC改性温度、与硅溶胶的配比、HPMC含量对硅溶胶外观及粒径的影响,并通过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纳米粒度等测试方法对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HPMC改性温度为41℃,HPMC与硅溶胶中Si O2质量比等于1:32,HPMC含量为改性体系总质量的0.15%时,可获得无色透明、平均粒径为50.2nm,状态相对稳定的改性硅溶胶。结合此改性工艺及配方,利用所得的HPMC改性硅溶胶与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原位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HPMC改性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考察二氧化硅含量、固含量、单体比例及滴加方式、乳化剂种类及配比等因素对杂化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采用半连续法滴加单体,单体比例MMA:BA=2:1,复合乳化剂非阴比为1:2时,可获得二氧化硅含量为16%,固含量为35%,平均粒径为151nm、储存稳定性和Ca2+稳定性均良好的HPMC改性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对比采用HPMC改性硅溶胶与未改性硅溶胶制备的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涂膜性能,发现硅溶胶的加入可以显着提高涂膜的硬度,HPMC的加入在Si O2表面形成吸附媒介层,使无机有机两相结合更加紧密,最终HPMC改性乳液能够达到硬度为5H,柔韧性为2mm,耐水性良好的涂膜性能。
刘清钊[9](2015)在《溶胶改性外墙抗污乳胶涂料的研究》文中认为丙烯酸树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粘附性、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但其耐水性、耐酸碱性、抗沾污性较差,阻碍了它进一步发展。含氟高分子聚合物具有低表面能和耐高温性,是抗污乳胶涂料的首选材料。但其价格昂贵,市场实用性较差。硅溶胶和钛溶胶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的低表面能材料,将其作为改性材料取代含氟树脂中部分含氟单体,同时对含氟树脂的抗污性和其他性能影响不大,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含氟树脂乳液作为一种外墙涂料基料,其固化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性。本文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稳定的核壳型含氟丙烯酸树脂微乳液。在种子乳液聚合的过程中,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软硬单体的配比、含氟单体含量、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pH值等因素对乳液的外观、粒径、硬度、凝胶率、接触角等性能的影响。结果如下:软硬单体(BA:MMA)质量比为1:1.24,氟单体含量为14.6%,复合乳化剂(OP-10:SDS)质量比为3:1,反应温度为7580℃,pH值适宜范围为89。此法制备的聚合物涂膜与水的接触角均在90°以上,具有良好的抗污性。本文首先采用水解法制备了稳定的钛溶胶和硅溶胶,然后分别用两种溶胶对含氟丙烯酸树脂乳液进行改性,制备成溶胶改性的含氟丙烯酸树脂乳液。并用红外、透射电镜、TG等分析手段对其表征,分析了其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硅溶胶改性的含氟丙烯酸树脂乳液均匀且稳定,乳液为核壳结构,乳胶涂膜在300℃左右高温条件不被破坏。当硅氟摩尔比1:1时,胶膜与水的接触角>100°,说明硅氟涂膜具有很低的表面能,是具有荷叶效应的一种理想的疏水材料。以硅溶胶改性的含氟丙烯酸树脂乳液为成膜物质,加入高岭土、钛白粉、滑石粉等作为填料,流平剂、消泡剂、增稠剂等助剂为辅助成分,通过适当的工艺制备出溶胶改性外墙抗污乳胶涂料。用SEM对涂料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并进行耐沾污性能测试,涂料的耐沾污性等级为0级。与市售乳胶涂料相比,涂膜耐水性、疏水性、耐沾污性明显增强。
闫志平[10](2014)在《硅丙乳液的制备及其在外墙仿砖涂料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人们越来越关心环境、安全等问题,水性涂料在不断的取代油性涂料,近四十年水性涂料发展迅速。人们之前一直选用瓷砖等作为外墙建筑物饰面,瓷砖在制备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瓷砖作为外墙饰面,使用时间过长容易坠落,造成人身安全问题,因为这些原因使得建筑物外墙饰面采用水性涂料成为发展趋势,高性能外墙水性涂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丙烯酸酯类乳液具备良好的粘接性、成膜性。研究发现,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类乳液除了丙烯酸酯类乳液的优点,还具有耐候性及抗玷污性,是一种更优良的外墙乳胶。根据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类乳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以及外墙涂料的发展趋势,本实验制备出一种具有微相分离结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该乳液粒径较小、耐候性、耐玷污性、耐水性较好,将此乳液应用到外墙仿砖涂料中,制备出符合标准的抗污能力较好的外墙仿砖涂料。针对具有微相分离结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在外墙仿砖涂料中的应用,本文所研究内容如下:(1)探讨反应中乳化剂种类及用量、滴加单体速度、滴加引发剂速度、引发剂用量、搅拌速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阴、非离子乳化剂比为2:3,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硅油均占单体总量5%,引发剂含量占单体总量的0.5%,最佳反应温度为80℃,最佳搅拌速率为220 r/min,最佳滴加预乳化单体速度为25 ml/h,最佳滴加引发剂速度3.5 ml/h时,合成的乳液综合性能最佳。(2)探讨有机硅单体的选择及用量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3)探讨具有微相分离结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合成方法:细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4)研究外墙仿砖涂料中配漆工艺、投料顺序,探讨基体乳液、增稠剂、成膜助剂、填料和乳液的比值等对仿砖涂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备外墙仿砖涂料工艺中,先将增稠剂溶解成粘稠状,再添加滑石粉,碳酸钙,二氧化钛,颜料等,研磨到一定细度后,添加成膜助剂,丙二醇,润湿剂,消泡剂,流平剂等,最后在一定搅拌速率下,一边加乳液,一边加沙子,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外墙仿砖涂料。(5)具有微相分离结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备的外墙仿砖涂料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符合标准JG/T24-2000《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外墙涂料长期处于日光照射下,本文合成一种抗紫外线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该乳液抗紫外线能力较强,应用到外墙仿砖涂料中,制备出符合标准抗紫外性能力较好的外墙仿砖涂料。针对抗紫外线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在外墙仿砖涂料中的应用,本文所研究内容如下:(1)引进抗紫外线功能基团到硅丙乳液中,探讨该抗紫外线单体的选择及用量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及外墙仿砖涂料抗紫外线能力的影响。(2)探讨该抗紫外线单体的用量对合成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耐水性的影响。(3)抗紫外线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备的外墙仿砖涂料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符合标准JG/T24-2000《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
二、硅溶胶-丙烯酸酯乳液外墙涂料的配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溶胶-丙烯酸酯乳液外墙涂料的配制(论文提纲范文)
(1)水性复合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建筑物的隔热保温与节能环保 |
1.1.1 建筑物隔热保温的意义 |
1.1.2 建筑物外墙隔热保温的方法 |
1.2 隔热保温涂料分类及隔热机理 |
1.2.1 隔热保温涂料的工作原理 |
1.2.2 阻隔型隔热涂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
1.2.3 反射型隔热涂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
1.2.4 辐射型隔热涂料的原理和研究进展 |
1.2.5 隔热保温涂料未来发展趋势 |
1.3 弹性建筑外墙涂料 |
1.3.1 影响涂料耐沾污性和弹性的因素 |
1.3.2 弹性涂料耐沾污改性的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实验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阻隔型隔热涂料的制备 |
2.2.1 基础配方 |
2.2.2 制备工艺 |
2.3 弹性反射型隔热涂料的制备 |
2.3.1 基础配方 |
2.3.2 制备工艺 |
2.4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
2.4.1 自制仿真阻隔隔热测试仪 |
2.4.2 自制仿真反射隔热测试仪 |
2.4.3 涂层导热系数测试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2.4.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4.6 涂层耐水性测试 |
2.4.7 涂层耐碱性测试 |
2.4.8 耐沾污性测试 |
2.4.9 附着力的测试 |
2.4.10 对比率测试 |
2.4.11 涂层拉伸性能测试 |
2.4.12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
第三章 阻隔型隔热涂料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成膜物的选择 |
3.2.1 所选乳液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2 成膜物的隔热性能分析 |
3.3 阻隔隔热填料的选择 |
3.4 空心玻璃微珠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3.4.1 空心玻璃微珠的表征 |
3.4.2 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和用量对涂层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3 分散工艺对涂层导热系数的影响 |
3.4.4 空心玻璃微珠隔热涂层厚度对隔热温差的影响 |
3.4.5 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复配对导热系数的影响 |
3.5 二氧化硅气凝胶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3.5.1 二氧化硅气凝胶的表征 |
3.5.2 二氧化硅气凝胶用量对涂层导热系数影响 |
3.5.3 涂层厚度对隔热温差的影响 |
3.6 相变微胶囊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 |
3.6.1 相变微胶囊的表征和对隔热涂料的影响 |
3.6.2 相变微胶囊用量对涂层导热系数和隔热温差的影响 |
3.6.3 相变微胶囊和空心玻璃微珠复配对隔热性能的影响 |
3.7 防沉剂和增稠剂对涂料储存稳定性影响 |
3.8 涂层综合性能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性反射型隔热涂料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成膜物的选择 |
4.2.1 水性丙烯酸弹性乳液的选择 |
4.2.2 硅溶胶的选择 |
4.2.3 硅溶胶和水性纯丙弹性乳液不同质量配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2.4 涂层PVC对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 |
4.3 颜填料的选择 |
4.3.1 颜料的选择 |
4.3.2 功能填料的选择 |
4.3.3 颜填料不同复配比对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 |
4.4 涂层不同厚度对隔热性能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沥青路面热反射复合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沥青路面高温危害 |
1.1.2 沥青路面降温防治措施 |
1.1.3 热反射涂层材料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热反射涂层材料选型理论 |
2.1 热量传递基本方式 |
2.1.1 热传导 |
2.1.2 热对流 |
2.1.3 热辐射 |
2.1.4 热平衡 |
2.2 沥青路面光热效应 |
2.2.1 沥青路面接收热辐射 |
2.2.2 沥青路面热辐射响应 |
2.3 热反射涂层降温原理 |
2.4 材料选型理论分析 |
2.4.1 涂层沾污机理及沾污因素 |
2.4.2 有机/无机复合乳液作用机理 |
2.4.3 偶联剂改性作用机理 |
2.4.4 复合涂料可行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反射涂层材料组成设计与制备 |
3.1 涂料的基本性质 |
3.2 热反射涂层材料的技术要求与组成 |
3.2.1 主要成膜物质 |
3.2.2 次要成膜物质 |
3.2.3 辅助成膜物质 |
3.3 热反射涂料设计与制备 |
3.3.1 热反射涂料配合比设计 |
3.3.2 生产设备 |
3.3.3 制备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反射涂层降温效果研究 |
4.1 试验原理 |
4.2 室内降温试验仪器 |
4.2.1 模拟光源辐射环境箱 |
4.2.2 数据采集系统 |
4.2.3 温度传感器 |
4.2.4 保温模具 |
4.3 室内降温试验方法 |
4.3.1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备 |
4.3.2 涂层车辙板试件制备 |
4.3.3 降温试验过程 |
4.4 室内降温试验结果分析 |
4.4.1 室内降温试验数据整理 |
4.4.2 有机/无机比例对涂层降温效果的影响 |
4.4.3 硅溶胶粒径对涂层降温效果的影响 |
4.4.4 深度对涂层降温效果的影响 |
4.4.5 每单位面积涂布量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
4.5 室外降温试验 |
4.5.1 室外降温试验沥青混凝土大板的制作 |
4.5.2 室外降温试验内容 |
4.5.3 室外降温试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反射涂层长期使用性能研究 |
5.1 耐沾污性能 |
5.1.1 尘土污染试验 |
5.1.2 油渍污染试验 |
5.2 耐水性 |
5.3 耐碱性 |
5.4 耐酸性 |
5.5 室外耐候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热反射涂层路用性能研究 |
6.1 附着力 |
6.2 涂膜硬度 |
6.3 抗滑性 |
6.3.1 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 |
6.3.2 测试方法 |
6.3.3 结果分析 |
6.3.4 热反射涂层抗滑性能优化设计及效果 |
6.4 耐磨性 |
6.4.1 试验设备 |
6.4.2 试验内容 |
6.4.3 试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性能聚丙烯酸酯/SiO2杂化乳液的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 |
1.2.1 环氧树脂改性 |
1.2.2 聚氨酯改性 |
1.2.3 有机硅改性 |
1.2.4 有机氟改性 |
1.2.5 硅溶胶改性 |
1.2.6 其他改性方法 |
1.3 有机无机杂化乳液的改性制备方法 |
1.3.1 共混法 |
1.3.2 原位聚合法 |
1.3.3 溶胶-凝胶法 |
1.4 有机无机杂化机理 |
1.4.1 Pickering杂化乳液机理 |
1.4.2 化学键作用机理 |
1.4.3 物理作用机理 |
1.5 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
1.5.1 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
1.5.2 影响核壳乳胶粒结构形态的因素 |
1.5.2.1 单体加入方式和加入速度的影响 |
1.5.2.2 单体亲水性的影响 |
1.5.2.3 粘度的影响 |
1.5.2.4 聚合物之间的接枝程度和交联程度的影响 |
1.6 室温自交联聚丙烯酸酯乳液交联 |
1.6.1 三聚氰胺及脲醛树脂与羟基交联体系 |
1.6.2 金属离子交联体系 |
1.6.3 活泼羰基与酰肼基团的室温交联体系 |
1.6.4 硅氧烷基团的室温水解缩聚交联体系 |
1.7 乳液干燥成膜机理 |
1.8 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应用 |
1.9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聚丙烯酸酯/纳米SiO_2杂化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乳液及涂膜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乳液性能测试 |
2.3.2 涂膜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硅溶胶用量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2.4.1.1 硅溶胶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4.1.2 硅溶胶用量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
2.4.2 HEMA用量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2.4.2.1 HEMA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2.4.2.2 HEMA用量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丙烯酸酯/纳米SiO_2杂化乳液-氨基树脂烤漆涂膜性能探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乳液涂膜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
3.3 涂膜测试与表征 |
3.4 其他性能测试与表征 |
3.5 涂膜测试结果与讨论 |
3.5.1 涂膜硬度的性能测试 |
3.5.2 涂膜附着力的性能测试 |
3.5.3 涂膜耐水性的性能测试 |
3.5.4 涂膜耐溶剂介质的性能测试 |
3.5.5 涂膜耐中性盐雾的性能测试 |
3.6 杂化乳液性能测试与表征 |
3.6.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6.2 差示扫描热分析(DSC) |
3.6.3 热重分析(TGA) |
3.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硅溶胶改性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性涂料 |
1.2 水性丙烯酸树脂 |
1.3 羟基丙烯酸乳液 |
1.3.1 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方法 |
1.3.2 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固化机理 |
1.3.3 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应用 |
1.3.4 羟基丙烯酸乳液的研究进展 |
1.4 硅溶胶 |
1.4.1 硅溶胶结构与性质 |
1.4.2 硅溶胶制备方法 |
1.4.3 硅溶胶的表面改性 |
1.4.4 硅溶胶在涂料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羟基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羟基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
2.2.3 分析与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合温度 |
2.3.2 聚合时间 |
2.3.3 乳化剂种类及用量 |
2.3.4 引发剂用量 |
2.3.5 功能单体 |
2.3.6 硬单体种类与用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硅溶胶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3.2.2 硅溶胶制备 |
3.2.3 分析与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水玻璃的种类 |
3.3.2 改性水玻璃用量 |
3.3.3 有机碳酸酯种类 |
3.3.4 有机碳酸酯用量 |
3.3.5 反应温度 |
3.3.6 硅溶胶防锈性 |
3.3.7 硅溶胶电化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硅溶胶改性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4.2.3 涂层试样的制备 |
4.2.4 分析与检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交联剂用量 |
4.3.2 硅溶胶改性羟基丙烯酸聚氨酯涂料防闪锈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水性聚碳酸酯改性硅溶胶复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硅溶胶的应用 |
1.3 硅溶胶的改性 |
1.3.1 物理改性法 |
1.3.2 化学改性法 |
1.4 有机改性无机涂料的制备方法 |
1.5 改性硅溶胶基水性无机涂料 |
1.6 硅溶胶基水性无机涂料的组成 |
1.7 聚碳酸酯概述 |
1.7.1 PC的结构与性能以及应用 |
1.7.2 PC/SiO_2共混改性 |
1.8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 |
1.8.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8.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水性聚碳酸酯改性硅溶胶的制备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试剂与原料 |
2.1.2 设备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改性硅溶胶复合乳液的制备 |
2.2.2 基材表面预处理 |
2.2.3 改性硅溶胶复合乳液体系正交试验设计 |
2.3 性能测试及表征方法 |
2.3.1 性能测试方法 |
2.3.2 涂层性能测试 |
2.3.3 表征方法 |
第3章 水性聚碳酸酯改性硅溶胶的制备与研究 |
3.1 引言 |
3.2 改性硅溶胶配方的确定 |
3.2.1 涂层硬度的正交试验及分析 |
3.2.2 涂层附着力的正交试验及分析 |
3.2.3 涂层光泽度的正交试验及分析 |
3.2.4 优化配方验证分析 |
3.3 改性硅溶胶粒径和稳定性的研究与表征分析 |
3.3.1 硅烷偶联剂不同添加量的影响研究 |
3.3.2 不同pH值的影响研究 |
3.3.3 水性聚碳酸酯的添加量的影响研究 |
3.3.4 改性前后纳米硅溶胶乳液的粒径及其粒径分布 |
3.3.5 改性前后纳米硅溶胶乳液涂层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6 改性前后纳米硅溶胶乳液涂层的TG分析 |
3.4 硅溶胶与聚碳酸酯的质量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研究 |
3.4.1 对涂层耐水性的影响 |
3.4.2 对涂层硬度及附着力的影响 |
3.4.3 对涂层耐划伤性的影响 |
3.4.4 对涂层耐磨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硅溶胶复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剂与原料 |
4.3 设备与仪器 |
4.4 试验方法与步骤 |
4.4.1 涂料配制的工艺流程方法 |
4.4.2 涂料配方设计试验 |
4.5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
4.5.1 涂料性能测试 |
4.5.2 涂层性能测试 |
4.6 分析与讨论 |
4.6.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6.2 优化配方验证分析 |
4.6.3 pH调节剂的选择 |
4.6.4 分散剂的选择 |
4.6.5 有机硅助剂的选择 |
4.6.6 消泡剂的选择 |
4.7 水性改性硅溶胶复合涂料的性能 |
4.8 改性硅溶胶复合涂料的SEM形貌对比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水性丙烯酸乳胶的改性及其防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简介 |
1.2.1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方法 |
1.2.2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进展 |
1.2.3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应用 |
1.3 丙烯酸乳液的改性 |
1.3.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
1.3.2 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
1.3.3 环氧改性丙烯酸乳液 |
1.3.4 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 |
1.3.5 无机纳米粒子改性丙烯酸乳液 |
1.4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5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实验材料以及方法与表征手段 |
2.1 实验所用材料 |
2.2 实验所用仪器 |
2.3 涂层的性能分析与表征 |
2.3.1 合成表征 |
2.3.2 乳液基本性能测试 |
2.3.3 乳胶粒子大小及形貌 |
2.3.4 涂层热学性能表征 |
2.3.5 涂层力学性能表征 |
2.3.6 涂层表面形貌 |
2.3.7 涂层耐腐蚀电化学测试 |
第3章 有机硅橡胶-丙烯酸复合乳胶的制备及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改性PDMS的制备 |
3.2.2 PDMS-丙烯酸复合乳胶的制备 |
3.2.3 漆膜制备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玻璃化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3.3 乳胶粒子表征 |
3.3.4 表面形貌 |
3.3.5 热稳定性能 |
3.3.6 耐水性与疏水性能 |
3.3.7 耐腐蚀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氧丙烯酸酯-丙烯酸复合乳胶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复合乳胶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玻璃化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3.3 环氧丙烯酸酯不同添加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4.3.4 乳胶粒子表征 |
4.3.5 涂层表面形貌 |
4.3.6 热稳定性能 |
4.3.7 耐水性与疏水性能 |
4.3.8 耐腐蚀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硅溶胶-丙烯酸复合乳胶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硅溶胶的改性 |
5.2.2 复合乳胶的制备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红外光谱分析 |
5.3.2 力学性能 |
5.3.3 乳液的基本性能及外观 |
5.3.4 乳胶粒子表征 |
5.3.5 涂层表面形貌 |
5.3.6 热稳定性能 |
5.3.7 耐水性与疏水性能 |
5.3.8 耐腐蚀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7)新型水性可剥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性丙烯酸乳液 |
1.1.1 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分类 |
1.1.2 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机理 |
1.2 硅溶胶的改性 |
1.2.1 金属离子改性硅溶胶 |
1.2.2 有机硅烷改性硅溶胶 |
1.2.3 其它改性硅溶胶的方法 |
1.3 纳米复合涂料 |
1.3.1 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 |
1.3.2 纳米涂料的制备机理 |
1.4 水性可剥涂料 |
1.4.1 可剥保护膜的发展 |
1.4.2 可剥涂料的分类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本课题的目的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 |
2.2.2 改性硅溶胶的制备 |
2.2.3 水性可剥涂料的制备 |
2.3 表征与检测 |
2.3.1 水性丙烯酸乳液表征 |
2.3.2 改性硅溶胶的表征 |
2.3.3 水性可剥涂料的表征 |
第3章 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及表征 |
3.1 水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的影响因素研究 |
3.1.1 单体St/BA的比例比对乳液的影响 |
3.1.2 反应温度对乳液的影响 |
3.1.3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的影响 |
3.1.4 复合乳化剂的比例对乳液的影响 |
3.1.5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的影响 |
3.1.6 反应时间对乳液的影响 |
3.1.7 有机硅烷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
3.2 水性丙烯酸乳液表征 |
3.2.1 红外分析 |
3.2.2 粒径分析 |
3.2.3 扫描电镜分析 |
3.2.4 热重分析 |
3.3 本章小节 |
第4章 改性硅溶胶的制备及表征 |
4.1 硅溶胶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4.1.1 有机硅的种类及用量对硅溶胶改性的影响 |
4.1.2 共溶剂的种类及用量对硅溶胶改性的影响 |
4.1.3 p H值对硅溶胶改性的影响 |
4.1.4 温度对硅溶胶改性的影响 |
4.1.5 时间对改性的影响 |
4.2 硅溶胶改性结果的表征 |
4.2.1 红外分析 |
4.2.2 接触角分析 |
4.2.3 粒径分析 |
4.2.4 透射电镜分析 |
4.2.5 热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性可剥涂料的制备及表征 |
5.1 水性可剥涂料的影响因素研究 |
5.1.1 改性硅溶胶用量对涂料的影响 |
5.1.2 分散剂用量对涂料的影响 |
5.1.3 成膜剂用量对涂料的影响 |
5.1.4 增稠剂用量对涂料的影响 |
5.1.5 流平剂用量对涂料的影响 |
5.1.6 消泡剂用量对涂料的影响 |
5.2 水性可剥涂料的表征 |
5.2.1 红外分析 |
5.2.2 XPS分析 |
5.2.3 粒径分析 |
5.2.4 透射电镜分析 |
5.2.5 热重分析 |
5.2.6 水性可剥涂料综合性能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HPMC改性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无机/有机杂化乳液 |
1.2.1 无机/有机杂化乳液的分类 |
1.2.2 无机/有机杂化乳液的合成机理 |
1.3 无机/有机杂化乳液的制备方法 |
1.3.1 物理混合法 |
1.3.2 溶胶-凝胶法 |
1.3.3 原位分散聚合法 |
1.4 硅溶胶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 |
1.4.1 硅溶胶的性质 |
1.4.2 硅溶胶改性丙烯酸酯乳液性质 |
1.4.3 硅溶胶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备工艺 |
1.4.4 硅溶胶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应用与发展前景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HPMC改性硅溶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改性工艺 |
2.3 表征与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HPMC改性温度的确定 |
2.4.2 HPMC和二氧化硅质量比对改性硅溶胶的影响 |
2.4.3 HPMC用量对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2.5 HPMC改性硅溶胶的表征 |
2.5.1 HPMC改性硅溶胶的TEM表征 |
2.5.2 HPMC改性硅溶胶的FT-IR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HPMC改性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制备工艺 |
3.3.1 杂化乳液的制备 |
3.3.2 涂膜的制备 |
3.4 表征与测试 |
3.4.1 乳液性能测试 |
3.4.2 涂膜性能测试 |
3.4.3 乳液结构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二氧化硅含量对HPMC改性杂化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5.2 单体配比对HPMC改性杂化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5.3 单体滴加方式对HPMC改性杂化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5.4 固含量对HPMC改性杂化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5.5 乳化体系对HPMC改性杂化乳液性能的影响 |
3.6 HPMC改性乳液在涂膜性能方面的研究 |
3.6.1 HPMC的添加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6.2 二氧化硅含量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
3.7 HPMC改性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的结构分析 |
3.7.1 粒径分析 |
3.7.2 热重分析 |
3.7.3 DSC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溶胶改性外墙抗污乳胶涂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建筑外墙抗污乳胶涂料 |
1.2.1 建筑外墙涂料的发展趋势 |
1.2.2 建筑抗污乳胶涂料的种类 |
1.3 硅丙类乳胶涂料 |
1.3.1 硅丙类乳胶涂料的概论 |
1.3.2 硅丙类乳胶涂料的应用 |
1.4 氟碳类乳胶涂料 |
1.4.1 氟碳类乳胶涂料概论 |
1.4.2 氟碳类乳胶涂料应用 |
1.5 溶胶材料在建筑外墙抗污乳胶涂料中的应用 |
1.5.1 硅溶胶在建筑外墙抗污乳胶涂料中的应用 |
1.5.2 钛溶胶在建筑外墙抗污乳胶涂料中的应用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指标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含氟丙烯酸树脂乳液的制备 |
2.2.2 硅溶胶的表面改性 |
2.2.3 钛溶胶的表面改性 |
2.2.4 溶胶改性乳液的制备 |
2.2.5 溶胶改性乳胶涂料的制备 |
2.3 测试及表征方法 |
2.3.1 表征方法 |
2.3.2 乳液性能测试方法 |
2.3.3 乳胶膜性能测试方法 |
2.3.4 涂料性能测试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溶胶改性含氟丙烯酸树脂乳液的研究 |
3.1 含氟丙烯酸树脂乳液合成工艺 |
3.1.1 单体配比的确定 |
3.1.2 乳化剂确定 |
3.1.3 引发剂的确定 |
3.1.4 反应温度的确定 |
3.1.5 pH 的确定 |
3.1.6 红外谱图分析 |
3.2 改性硅溶胶合成工艺 |
3.2.1 pH 值对硅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
3.2.2 改性剂用量的确定 |
3.2.3 共溶剂种类及用量的确定 |
3.2.4 改性硅溶胶体系 pH 值的确定 |
3.2.5 改性温度的确定 |
3.3 溶胶/含氟丙烯酸树脂乳液复配工艺 |
3.3.1 硅溶胶量的确定 |
3.3.2 钛溶胶量的确定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透射电镜分析 |
3.3.5 TG 分析 |
3.4 乳液基础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涂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
4.1 基料颜填料分散状况的确定 |
4.1.1 分散剂量对分散状况的影响 |
4.1.2 研磨时间和次数对分散状况的影响 |
4.2 颜基比的确定 |
4.3 乙二醇的量对涂料耐冻融性的影响 |
4.4 涂料配方 |
4.5 涂料基础性能测试 |
4.6 涂膜的 SEM 表征 |
4.7 涂料耐沾污性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硅丙乳液的制备及其在外墙仿砖涂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备方法 |
1.2.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工艺 |
1.2.3 微相分离结构 |
1.2.4 抗紫外线乳液 |
1.2.5 外墙涂料 |
1.2.6 外墙仿砖涂料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和实验仪器 |
2.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
2.2.1 具有微相分离结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机理分析 |
2.2.2 抗紫外线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机理分析 |
2.2.3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配方研究 |
2.2.4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制备工艺研究 |
2.2.5 细乳化工艺研究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乳液性能测试 |
2.3.2 乳胶膜性能测试 |
2.3.3 乳液聚合物性能测试 |
2.4 硅丙乳液在外墙仿砖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外墙仿砖涂料配方研究 |
2.4.2 外墙仿砖涂料制备工艺研究 |
2.4.3 外墙仿砖涂料的性能测试 |
第3章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结果讨论 |
3.1 微相分离结构硅丙乳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
3.1.1 聚合单体的影响 |
3.1.2 乳化剂的影响 |
3.1.3 有机硅单体的影响 |
3.1.4 引发剂的影响 |
3.1.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3.1.6 搅拌速率的影响 |
3.1.7 滴加速度的影响 |
3.1.8 细乳化对硅丙乳液粒径的影响 |
3.1.9 细乳化对硅丙乳液结构的影响 |
3.2 微相分离结构硅丙乳液性能测试 |
3.3 微相分离结构硅丙乳液乳胶膜的性能分析 |
3.3.1 涂膜附着力测定 |
3.3.2 涂膜吸水率测定 |
3.3.3 涂膜耐酸碱性 |
3.4 微相分离结构硅丙乳液聚合物的性能分析 |
3.4.1 红外光谱分析 |
3.4.2 DSC分析 |
3.5 抗紫外硅丙乳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
3.5.1 2-羟基4丙烯氧基二苯甲酮对硅丙乳液和外墙仿砖涂料抗紫外线的影响 |
3.5.2 2-羟基4丙烯氧基二苯甲酮用量对硅丙乳液耐水性的影响 |
3.6 抗紫外线硅丙乳液的表征与测试 |
3.6.1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
3.6.2 抗紫外线硅丙乳液性能测试 |
第4章 硅丙乳液在外墙仿砖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
4.1 外墙仿砖涂料制备工艺的研究及结果讨论 |
4.1.1 聚合物乳液的影响 |
4.1.2 成膜助剂的影响 |
4.1.3 增稠剂的影响 |
4.1.4 填料的量对外墙仿砖涂料的影响 |
4.2 乳液对外墙仿砖涂料性能的影响 |
4.2.1 微相分离结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备外墙仿砖涂料 |
4.2.2 不同乳液对外墙仿砖涂料的影响 |
4.2.3 抗紫外乳液制备外墙仿砖涂料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硅溶胶-丙烯酸酯乳液外墙涂料的配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性复合型隔热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吴梓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沥青路面热反射复合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田昊. 长安大学, 2020(06)
- [3]高性能聚丙烯酸酯/SiO2杂化乳液的制备研究[D]. 凌晖.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硅溶胶改性羟基丙烯酸乳液的制备[D]. 李涛.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5]水性聚碳酸酯改性硅溶胶复合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宋云龙. 深圳大学, 2016(03)
- [6]水性丙烯酸乳胶的改性及其防腐应用研究[D]. 沈文军. 江苏科技大学, 2017(02)
- [7]新型水性可剥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婷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8]HPMC改性硅溶胶/聚丙烯酸酯杂化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刘彤彤.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9]溶胶改性外墙抗污乳胶涂料的研究[D]. 刘清钊.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5(07)
- [10]硅丙乳液的制备及其在外墙仿砖涂料中的应用[D]. 闫志平. 武汉工程大学, 2014(01)